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应急管理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10-20 12:57:20

应急管理论文

应急管理论文范文1

采用何种方法研究研究避难所运营结构功能特征及其运营规律是避难所运营管理领域需要着力探讨的课题,熵及耗散结构等主要从系统大尺度角度对对象开展研究,且在许多领域取得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方法体系及应用,这无疑对于深入研究避难所运营管理提供了理论方法的工具可能性。国内外在熵及耗散结构相关研究许多领域都有涉及。自克劳修斯提出熵的概念后,熵的概念及意义不断延拓。热力学熵、统计熵及信息熵概念陆续提出并被完善,熵发端于自然科学领域,目前在社会科学领域取得了较大应用。熵及耗散结构在应急避难场所研究鲜见,但将该理论应用到应急管理中近几年有学者涉及,如邱菀华、任佩瑜等、宋华岭等基于熵理论提出了管理熵概念,并运用到企业组织决策;齐善鸿等、田水承等运用熵及耗散结构思想,构建突发事件前后的熵与自组织运动模型、非常规突发事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和扇状模型。本课题将熵理论和耗散结构引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研究中,以期加深对避难场所运营结构功能特征、运营机制等基本规律的认识,为提供避难所运营管理完善奠定一定基础。

2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逻辑

2.1避难场所运营机理

采用相似类比方法,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运营作为工业生态园,借鉴工业生态园运营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避难场所高效、“有序”运营的措施就是发展更合理的“耗散结构”非平衡状态,其中包括具有开放性(即增大负熵流)、远离平衡态、涨落形成、子系统间有竞争协同以及超循环演化等条件。为此运营管理机制就是努力营造上述条件。具有“耗散结构”非平衡状态的条件形成是伴随着避难所运营阶段而衍生的。为此,运营管理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大负熵流(避难所寻求外界支援、灾害安全文化体系、应急志愿者参与),减小正熵流(内外环境制约因素影响、避难场所隐患等)方式,使避难所运营处于“有序”的熵流状态。运营机理就是尽可能避免避难场所运营系统内部正熵的增加,向避难所运营系统引入负熵流(第一负熵、第二负熵),以维持避难所运营系统耗散结构的稳定“有序”。

2.2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思路

运营管理机制主要在避难所运营机理基础上,向避难所运营系统输入负熵流,即运营管理机制策略(非平衡管理机制、负熵管理机制、非线性协同管理机制、涨落管理机制),创造避难场所运营系统耗散结构形成条件。依据运营管理机制策略,制定运营管理方案,推动避难场所运营“有序”化。具体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关系及设计思路如下。

①非平衡管理机制

避难所运营管理系统非平衡性主要表现:运营组织机构、配套设施、外界应急物资支援方式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非平衡性;系统内部结构子系统存在差异造成不平衡,如应急物资分发不均衡、应急信息不对称;各子系统之间物质、能量及信息流动不均匀,使系统内部结构的资源配置及要素流动存在非平衡性(医疗药品配置、应急志愿者分配及个人隐私的保护管理不彻底等)。正是这种不平衡的存在,系统与外界才有开放与交流的动力,并在开放交流中提升避难所运营系统的效率或能力。

②负熵管理机制

避难所运营耗散结构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非线性开放系统,为维持系统“有序”运营,必须加强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互,以使所获取的负熵能充分抵消系统总的熵增并有盈余,从而为系统形成“有序”的耗散结构状态奠定基础。由此,避难信息交流、外部支援(如供水供电、政府派遣工作人员的管理、应急医疗救助、心理救助、应急志愿者管理)、财政保障体系等科学管理对推动避难场所运营管理耗散结构系统持续发展是关键。

③非线性协同管理机制

当系统具备了有序发展的内部禀性(内部禀性指系统本身具有的配合有序发展有关的禀赋与属性,主要包括避难所本身配置的应急设施、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技能培训情况等),并被施加了有关的外部驱动(外部驱动包括建立了避难所与周围社区或其他避难场所的协同互救体系、全社会应急文化环境的营造等),内部禀性与外部驱动交叉耦合,迫使系统远离平衡态处于系统发展的非线性协同状态,由此,系统才能被约束到某个非线性的不稳定状态,为实现更高级的非平衡相变创造条件。

④涨落管理机制

依据耗散结构涨落原理,避难所运营管理系统中存在的涨落可能得到放大,其后果轻则会使避难场所运营系统局部调整,重则导致系统新的状态产生(避难效果好),也可能会使系统死亡(避难效果差)。建立在这种思路上,首先需要对涨落情况进行诊断,这包括对避难者人数的确定、避难者小组单元的划分、应急设施数量及合理配置、应急物资的数量等的掌握。然后从系统对环境适应方式,研究诱发避难场所运营系统涨落原因。

3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内容

基于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机理设计逻辑关系及思路基础上,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内容包括避难所运营组织管理机制、避难所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避难所信息沟通机制、避难所设施及物资管理机制、避难所医疗救护管理机制、避难所卫生管理机制、避难所教育文化管理机制,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3.1避难所运营组织管理机制

避难所运营组织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内容较多,即避难所隶属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应急指挥中心设定,运营组织类型,运营组织构成,运营组织避难人群编班,自主运营组织设定,避难所缩小,合并及关闭的控制管理等。其中,避难所隶属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应急指挥中心设定问题,一般分为在工作时间内及工作时间外两种情况进行考虑;对于运营组织类型,一般依据管理主体不同,划分为政府管理部门主导型、避难人群自主运营型及官民互动型运营型等;对于运营组织构成,包括政府管理部门(派遣人员、避难所管理人员)、避难人群代表、自主运营组织负责人、应急志愿者等;对于运营组织避难人群编班问题,国外一般以一定标准为单位编班,以班为单位收集避难者卡片,决定班的构成者,选定班长,然后设定居住区划,制定基本的规章制度;对于自主运营组织设定问题,日本做得比较成熟:一般以避难人群为主,包括政府派遣人员、避难所管理人员以及应急志愿者等,下设置应急信息沟通、应急物资供给、医疗救护、环境卫生、应急志愿者、文化娱乐及饮食卫生等部门,许多部门随着避难时间会动态变化及调整;对于避难所缩小、合并及关闭的控制管理问题,日本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工作,避难所后期关闭环节包括意向调查(目的是掌握避难所关闭的障碍?避难者的需求?需设定的调查问卷),与地方政府部门、运营组织等协商,通知避难居民,对弱者及无法自立者的应急措施等具体内容。

3.2避难所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避难所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内容具体涉及政府派遣人员的管理方法、避难者人数的确定程序、避难者小组单元的划分程序、应急志愿者管理及个人隐私的保护管理等方面。其中,政府派遣人员的管理方法主要是:调查政府职员出勤情况;调查政府职员受灾情况;掌握需要进行援助的部门业务及所需人数;考虑从哪些部门抽调政府职员去进行援助;政府职员到达避难所后的任务安排及配备物品;政府、政府职员及避难所三者间的协调工作等。避难者人数的确定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避难者人数依据卡片进行统计,避难者卡片的填写内容,发放程序、注意事项;供给食物的数量(依据避难者人数确定);伤害者、弱者、无家可归者人数的确定等。此外,估算避难人口的的方法和步骤也可以参照一般避难场所规划步骤,即确定灾害的防御水准、确定受灾害影响人口、确定受灾影响程度、判断需要避难人口及统计需要避难人口和分布等。避难者小组单元的划分程序可归纳为,选定基本单位(如镇、村),避难者以基本单位划分小组;小组成员目录编制;小组长的确定;小组会议定期召开。应急志愿者管理主要是考虑管理流程:志愿者掌握受灾状况,收集灾害信息(收集信息途径:直接观察;政府部门获取;民间组织获取;新闻媒体获取等);志愿者编制小组确定,并定期开会(小组如何建立?如何运行?);在获得政府相关部门批准后,设置应急志愿者咨询中心(如何设置、组成等);各级政府对应急志愿者的支援(参加应急志愿者保险、政府支援及社会团体支援);建立应急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派遣应急志愿者参与避难所管理;个人隐私的保护管理主要侧重,从避难人群的住处、更衣室及档案卡片角度对个人隐私进行科学管理等。

3.3避难所信息沟通机制

避难所信息沟通在避难所运营管理中具有关键意义,如何来把握避难所运营过程中的信息沟通、如何来实现与应急指挥中心的信息互动等都是需要较强操作性的。首先需要考虑避难所与应急指挥中心的通讯手段及目的,一般情况下,依据受灾情况,采用联络手段(包括手机、电话、无线网络及传令员)。信息沟通目的是确认人员安全及应急物资等供给事项,在此基础上,从应急志愿者、应急物资供给分配、外界支援、医疗救护、电力、供水、交通、遗体鉴定及安置、通讯、弱者救助情况等方面来收集信息类别,然后,考虑信息收集的来源问题,具体来源可以从政府部门、避难所工作人员、应急志愿者及避难所小组会议报告等方面获取。此外,沟通机制还包括应急信息沟通中心的工作流程(接收信息,受灾情况的判断,确定并通报相关信息,广泛听取避难者意见并进行反馈)。向居民提供信息的渠道,具体可以通过避难档案卡片的登记部门、无线及有线通讯系统、气象等信息电话、张贴海报及政府公报,与居民接触时提供、电视广播等。

3.4避难所设施及物资管理机制

避难所的应急设施及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在避难所功能发挥具有决定性作用,做好避难所应急设施及应急物资管理需要考虑避难所功能区域如何设定的方法选择、应急设施如何设定、应急储备物资如何供应、储备及分发等。避难所的区域设定方法主要围绕禁止进入区域如何设定?避难所各个功能区域如何划分?避难所区域设定的安全标识等进行确定;应急设施设定又包括应急设施运行状况识别方法、消防设施管理及应急设施如何安全运行等问题。其中,应急设施运行状况识别方法,一般采取目测方法,具体操作流程:应急设施周围建筑物受灾状况;避难场所的安全性如何;是否存在其他风险隐患。此外,对于应急设施安全性识别需要请相关专家进行判断;消防设施管理,一般首先成立避难所自主运营组织的民间消防队,然后,定期排查避难所火灾隐患情况;与地方消防机构保持联系,必要时请求支援等措施。应急设施包括储备仓库及储备物资、医疗救护品、供水设施、救助器材、避难者档案信息或卡片、通讯器材、厕所、淋浴设施、饮食供给设施等,应急设施如何安全运行,主要考虑设施的隐患排查及相应配套装备的设定等问题。应急储备物资的供应、储备及分发方法需要考虑,应急储备物资的发放对象(避难居民;参加救援人员;因灾害无法自炊者等)、发放标准(以当地维持最低限度的饮食及避难生活所需要)及管理流程,管理流程比较复杂,具体包括:确定储备物(储备仓库及储备物资、医疗救护品、供水设施、救助器材、避难者档案信息或卡片、通讯器材、厕所、淋浴设施、饮食供给设施等)的种类、数量及目录编制;从避难所储备仓库提取物资、使用避难者自带应急物品或向应急指挥中心求救;物资储存依据用途进行分类,并保存到特定地点确认;物资分发需要制定程序及标准进行分发。此外,还要考虑接收和分配捐款的管理,包括接收捐款(开设捐款专用账户、种类、捐款窗口设置、募捐宣传等)、分配捐款(分配方案制定、分配实施、告示居民、接收监督等)等。

3.5避难所医疗及心理救助管理机制

当大量灾民涌入避难所后,灾民有大量伤亡或者心理疾病会产生,这个时候非常有必要对灾民进行有效的、合理的医疗及心理救助工作。对于避难所的医疗救助来说,涉及内容比较多,基本救助流程包括:收集避难者健康状况(伤员数量、医疗机构受灾状况等);医疗救护组派遣(救护组编制、派出机构、配置计划);医疗救护组接收安置;设置避难所医疗救护所(配备医用物资、开办要求、救护所空间保障、告知居民相关信息;)依据受灾者健康状况选择是被送到医疗机关还是避难所医疗救护所治疗;配备后续医疗救护组接替。另一方面,对于灾民的心理救助流程主要包括,掌握避难灾民精神健康状态,成立心理疏导救助组(工作内容、人员配置);心理疏导救助组提供服务(设置心理救助电话、心理减压知识宣传、心理疏导的教育培训);对避难所中弱者重点关怀。

3.6避难所卫生管理机制

避难所的卫生管理工作是一项长线工作,饮食卫生工作搞不好,就会产生病菌,最终造成避难人群生病等连锁反应。为此,如何做好避难所卫生管理工作异常重要。避难所卫生管理工作可以考虑从临时厕所设置管理、避难设施的消毒防疫管理、淋浴设施管理、遗体安置管理、食品卫生管理及废弃物处置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具体说来,临时厕所设置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依据避难人数及区域分布状况确定设置临时厕所数目及区域布局;临时厕所出现供给不足及其他意外故障时的应急措施;与卫生部门合作处理分别尿液等排泄物。避难设施的消毒防疫管理主要是:掌握避难所实际卫生情况;调配相关医院物资;依据受灾情况,调整公共卫生救援人员配置对避难所临时厕所定期消毒;对避难居民进行防疫指导;定期向运营组织汇报实际情况。淋浴设施管理主要是:确认避难场所空间场地、需求数量及具体设置标准等;外界(政府部门及租赁企业)依据要求,提供淋浴设施;向避难居民公布设置状况。遗体安置管理主要是:设置遗体安置所,记录遗体发现时间、地点、姓名等,统计遗体数量;处理遗体(辨认检验遗体、消毒处理、遗体身份确认和认领等);遗体火化(确认殡仪馆情况、火化方法、遗骨遗物暂时保管等)。食品卫生管理主要包括:饮食供应的种类、数量需要及时调整;废弃物处置管理侧重垃圾存储、收集、运输及处置;瓦砾处置管理;医疗废物处置管理;人体排泄物管理等。

3.7避难所教育文化管理机制

避难灾民需要一段很长时间的灾后避难生活,生活非常枯燥单调,非常有必要进行避难安全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工作,这方面内容较多,比如避难安全文化构建;从安全文化理论视角构建震灾教育体系;恢复学校教学;如何开发和使用信息教育技术;文化娱乐活动;灾后健康教育活动等,对于避难所的灾民来说都是非常必要和亟需的。

4以汶川地震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状况实证分析

结合汶川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情况,通过多种手段获取相关资料,采用构建的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框架理论方法,对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状况进行系统性探讨。

4.1数据资料来源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文献法获取相关数据资料。其中,问卷调查法考虑3方面内容。①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具体做法是:分别到若干应急避难场所获取相关人群名单,包括避难场所负责人、管理人员、应急志愿者等以每个避难所为抽样单位,随机抽取6个避难所,每个避难所抽取20人。②设定问卷调查方式。问卷由调查者入户与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并由调查者根据调查对象的回答填写。③问卷设计及调查内容。主要依据调查对象,结合6个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内容编制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运营组织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等方面。访谈法:在实地调查中采取深度访谈方法。访谈对象包括对全部样本(填答完问卷后进行)、避难场所负责人、管理人员、应急志愿者等。访谈内容主要围绕避难场所运营机制设计框架内容进行。文献法主要参考日本应急避难场所运营情况、欧美避难场所运营情况等文献研究。

4.2汶川地震避难场所实际状况与运营管理机制设计差异性分析

依据数据资料,先后对不同人群进行访谈,同时查阅文献基础上,调查问卷发出120份,回收118份,有效问卷11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3%,问卷有效回收率符合统计学规律。为进一步把握构建的避难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与实际情况的差异,主要从调查对象对汶川地震避难场所运营现状评价、对所构建的避难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框架内容认知及评价等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对“避难所运营组织管理机制”题项调查中,80%对其中的“应急指挥中心设定是否合理及高效”、85%“避难所缩小、合并及关闭的控制管理是否高效“条目认同,对“自主运营组织设定是否可行及高效”条目持异议,其他条目意见中肯;而对“避难所运营组织管理机制”题项的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框架调查中,90%对其中的“应急指挥中心设定是否合理及高效”、“运营组织类型编制是否合理”、“运营组织构成配置是否合理”条目认同,而对“避难人群编班是否合理”条目有50%持异议。对避难所实际状况与运营管理机制设计理论二者对比发现,其中,“应急指挥中心设定是否合理及高效”、“运营组织类型编制是否合理”、条目有共识,而对“避难人群编班是否合理”等条目有不同认识。在对“避难所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题项调查中,80%对其中的“政府派遣人员的管理方法是否科学”、90%对“避难者人数的确定程序是否具有可操性”、85%对“避难者小组单元的划分程序是否具有可操性”条目认同,对“个人隐私的保护管理是否合理”条目持异议,其它条目意见中肯;而对“避难所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题项的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框架调查中,90%对其中的“政府派遣人员的管理方法是否科学”、“应急志愿者管理是否科学”、“个人隐私的保护管理是否合理”条目认同,而对“避难者小组单元的划分程序是否具有可操性”条目有50%持异议。对避难所实际状况与运营管理机制设计理论二者对比发现,其中,“政府派遣人员的管理方法是否科学”条目有共识,而对“避难者人数的确定程序是否具有可操性”、“避难者小组单元的划分程序是否具有可操性”等条目有不同认识。在对“避难所信息沟通机制”题项现状调查中,70%对其中的“避难所与应急指挥中心的通讯手段及目的是否明确、合理”、85%“应急指挥中心信息是否高效”条目认同,对“沟通机制是否健全”、“收集信息类别是否全面”条目持异议;而对“避难所信息沟通机制”题项的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框架调查中,90%对其中的“避难所与应急指挥中心的通讯手段及目的是否明确、合理”、“沟通机制是否健全”、“应急指挥中心信息是否高效”条目认同,而对“收集信息类别是否全面”条目有50%持异议。

对避难所实际状况与运营管理机制设计理论二者对比发现,其中,对“避难所与应急指挥中心的通讯手段及目的是否明确、合理”、“应急指挥中心信息是否高效”条目有共识,而对“收集信息类别是否全面”等条目都有否定评价。在对“避难所设施及物资管理机制”题项现状调查及对“避难所信息沟通机制”题项的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框架调查中,几乎达到90%以上对所列条目,即“应急设施及物资存放选址是否合理”、“是否了解并掌握常规应急设施使用技能”、“应急储备物资如何供应、储备及分发等是否科学、高效”等皆肯定态度。在对“医疗及心理救助管理机制”题项现状调查中,几乎80%以上对该项调查条目表示关心并给与积极的肯定,尤其对“医疗救助流程是否科学、高效”、“医疗救助是否考虑对弱者关怀”、“心理救助流程实施效果是否明显”、“心理救助是否考虑对弱者关怀”等条目几乎达到90%持肯定意见。而对“避难所医疗及心理救助管理机制”题项的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框架调查中,几乎达到了100%对所有调查条目。通过对“避难所设施及物资管理机制”题项现状调查及对“避难所信息沟通机制”题项的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框架调查对比发现,被调查对象对此项条目给与积极关心及非常肯定的评价。表明此项实际效果明显。在对“避难所卫生管理机制”题项现状调查及对“避难所卫生管理机制”题项的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框架调查中,几乎达到50%以上对所列条目,如“临时厕所设置管理是否规范”、“避难设施的消毒防疫管理是否到位、有效”、“是否有淋浴设施、管理是否规范”、“废弃物处置管理是否科学规范”持消极态度,提出了许多建议及不足,仅有40%对“饮食卫生是否有保障”、“对受难者遗体是否有合理的处置措施”持正面评价。在对“避难所教育文化管理机制”题项现状调查中,80%对其中的“是否构建震灾教育体系”、“是否开展避难安全文化宣教”、“是否对学校教学恢复采取了相应措施”、“是否开展了灾后健康教育活动”条目认同,而对“是否开发和使用信息教育技术”条目持否定;而对“避难所教育文化管理机制”题项的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框架调查中,90%对所列条目认同,对避难所实际状况与运营管理机制设计理论二者对比发现,仅“是否开发和使用信息教育技术”条目有认识偏差。通过对城镇避难所实际运营与其机制设计框架整体对比调查可以发现,在运营组织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信息沟通机制、设施及物资管理机制、医疗及心理救助管理机制、卫生管理机制、教育文化管理机制等方面有一致的,比如医疗及心理救助管理机制、教育文化管理机制等,但也存在一定偏差,尤其是避难所卫生管理机制较为严重。上述调查对象评价肯定的条目有利于促进系统熵减,使运营管理规划化、科学化;而持否定的条目基本上是造成系统熵增的影响因素,其中,造成熵增的根本原因是许多机制设计缺乏可操作性、缺乏人文考虑,进而难以实现高效耗散系统。为此,避难所运营机制设计应在强化调查研究,使系统机制更具操作性层面加强提炼与完善。

5结论

(1)对城镇应急避难场所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基础上,探讨熵及耗散结构理论方法介入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体系研究的可能性问题。

(2)提出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逻辑关系,并系统阐释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内容,包括避难所运营组织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信息沟通机制、设施及物资管理机制、医疗及心理救助管理机制、卫生管理机制、教育文化管理机制等,并勾勒了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内容逻辑关系图。

应急管理论文范文2

为实现对应急指挥车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车辆的信息采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及时、快速、准确地发现和识别车辆系统中的故障及安全隐患,减少甚至避免由于车辆故障或安全问题带来的损失。因此,研究并开发车辆远程智能化管理系统十分必要。车辆远程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对车辆控制系统状态、车载设备及车辆位置等信息进行监测,发现车辆故障和安全隐患,达到车辆状态维护的目的。随着各种应急车辆的广泛应用,车辆远程智能化管理系统将发挥更大作用,其监控数据也具有巨大实用价值,还能为车辆的远程诊断提供数据参考。

2系统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应急指挥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分为车载终端系统、数据通信与数据处理系统、监控信息管理系统三部分。其结构如图1所示。车载终端系统主要包括车辆电源、传输终端、天线及终端相关配套设备等,主要负责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以及接收来自监控服务中心的请求和应答。数据通信系统主要依靠车辆的卫星通信、2G/3G/4G移动公网通信进行远程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系统是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车载终端采集的车辆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监控信息管理系统位于监控服务中心服务器,是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核心,一方面对监测数据进行管理,并为系统用户提供数据及车辆控制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数据通信和数据处理系统与车载终端系统进行交互。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监测工作流程是一个闭环过程,车载终端系统、数据通信及数据处理系统之间处于循环交互状态。当用户参与到监控系统中时,客户端浏览器与监控信息管理系统作为系统另一个组成部分参与到整个系统循环中。系统的运行流程如图2所示。车载监控终端和监控服务器同时启动后才能进行车辆的远程监控。系统从车载终端系统的初始化开始,然后系统逐步进行各项处理,处理过程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管理等,最终为系统用户提供监控服务。在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中,用户可以通过监控信息管理系统的可视化界面进行车辆的远程监控,监控信息管理系统将用户的操作指令存入系统数据库中。数据处理系统在处理完监控信息后读取该指令,通过数据通信系统将确认信息和控制指令发送给车载终端系统。车载终端系统进行分析,并利用该指令进行车载终端系统的调整。

3工程应用价值

应急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车辆的实时监测与控制,解决了由于不能实时了解车辆运行状况,发现车辆安全隐患的问题,提高和保证了车辆的运行质量和运行安全。应急车辆远程智能化管理系统是工程应用系统,集成了多种技术和解决方案,包括电子电路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服务器技术等。本系统主要面向特种车辆,车辆大部分操作和控制由车辆的控制系统完成。车辆控制系统通过CAN(控制器局域网)总线与车辆的各个模块或车辆组件进行通信。CAN总线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使得对车辆详细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成为可能,本系统通过采集CAN总线上的数据实现对车辆运行状况的监测。另外,在车载终端中加入GPS(全球定位系统)模块,监测车辆的行车记录。车辆远程管理系统能为系统用户提供以下主要功能:对车辆进行远程、实时的动态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管理,对监测车辆进行相关控制等。应急车辆远程智能化管理系统的主体为车载监控终端及监控服务中心。车载监控终端负责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通信以及指令执行。监控服务中心负责监控系统的数据通信、数据处理以及信息管理与显示等。应急车辆远程智能化管理系统的使用者是车辆监控用户及车辆集成商。监控用户可以直接从系统得到车辆运行状况,为车辆进行有目的、节约成本的维护,保证车辆在需要工作时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车辆集成商从监控系统的统计数据中可以获得车辆的运行质量及车辆内部系统潜在的设计缺陷,这些信息将为车辆设计的改进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为发展目标客户提供数据支持。

4结束语

应急管理论文范文3

城市应急问题,既是一个早已引起人类关注的老问题,也是一个具有崭新社会内涵的新问题。说是“老问题”,就中国而言,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以前。唐朝已有关于火灾报告的规定,《唐律疏议》云:“诸见火起,应告不告,应救不救,不救减失火罪二等(谓从本失火罪减)”。即凡发现起火者,均应报警并与火场附近人员共同扑救;如果发现起火而不报告不扑救,则应治罪,其刑罚比照失火罪减去二分之一。宋代还出现了“潜火队”这种相当于今天的消防警察的专门力量和“军巡辅”这类专司消防的机构。以后,在洪灾、地震等灾害应急方面,都有大量探索。说是“新问题”,意谓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应急管理,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核电技术、生物技术出现之后的事情。一方面,在科学技术推动下,人类防范灾害的措施、手段日益进步,对火灾、洪水、地震、台风这样一些灾害,采取了许多防范和应急处理的新对策和新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事故的发生,诸如核辐射、有毒化学物质泄漏、新病(毒)种扩散、危险物种侵入等等,可能造成不仅是大面积而且是新的未曾认识的人类危害甚至生命威胁,从而成为城市应急的新领域。对此,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应对措施。比如,在核辐射事故应急方面,由于1979年美国的三哩岛核事故和1986年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列核事故震惊了世界,各国际组织,特别是IAEA,采取了有力措施援助前苏联;各核电国家积极地吸取教训,检讨并改善自己的应急计划和应急准备;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对自己的核设施和核电站的应急计划和应急准备作了全面检查,采取很多措施加强和改进应急工作,如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在中国核辐射防护研究院设立了辐射事故应急技术支援中心,作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的辐射事故应急技术后援组织。1993年国务院出台了《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在化学事故应急方面,近年来,我国也逐步采取了一些措施,化工部于1997年发出《关于实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重大化学危险源管理的通知》,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和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会员企业已于2002年7月15日在北京举行了化学事故应急响应服务协议签字议式。在病(毒)疫应急方面,我国已于198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在当前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地方政府,如江西省于2003年3月着手组建反恐医学应急系统,组织开展反恐培训,加强传染病菌(毒)种管理,防止因菌(毒)种扩散或遗失,引起传染病发生和传播,防止生物恐怖活动;建立各部门协调机制,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疫情、新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和反恐斗争的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

尽管如此,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应急管理仍然滞后于灾害事故的应急需求。在一些城市,由于人口膨胀迅速,城市扩容较快,人们对城市管理、城市经营等各项工作还比较陌生,一些决策者,首先注意的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以及市民生活质量,对于尚未看见的市民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带来的生命安全的应急问题,注意不够,研究不够。有的城市行政上虽然“升级”,但其应急管理系统还是老“版本”,并未“升级”。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城市的应急网络不健全,应急机制不完善,应急手段比较落后,一旦灾害事故突如其来,“应急神经”就显得反应迟顿,决策者不能快速、高效地作出以救生为核心的减灾决策。特别是对新的灾害事故由于缺乏科学预测和先期预案,往往不能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大量灾害事实和应急实践,特别是当前许多国家正在遭遇的这场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疫,使许多领导者特别是城市领导者寝食难安。严酷的现实表明:城市应急问题,是一个无法绕开、不可小视的问题。应当说,它是摆在世人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又非常紧迫的重大问题。一个城市是否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应急功能,不仅关系到城市本身的发展或城市化进程,更关系到广大市民甚至全社会的生命安全、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还将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持续的影响。作为城市领导者、决策者,不能不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身智慧与能力,深谋远虑,在大力推进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切实抓好城市应急管理工作,增强灾害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作为区域中心的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宜人化”生存生活空间。

二、每个城市都应建立灵敏高效的应急系统

所谓城市应急系统,就是能适用于城市灾害事故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一个比较稳定的组织网络。建立这种网络是加强城市应急工作的重要内容。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组建了国家层面的专门应急机制──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它为整个美国的应急管理设定全部操作标准和指导纲要,开展各种应急培训,为各州及灾害发生地提供财政支持,协助联邦划分州和地方各级政府及部门的职责,明确灾害事故发生时,人们应该与谁联系,怎样联系等等。韩国针对水灾、火灾频繁,还时有家畜口蹄疫发生的现实,建立了中央灾害对策部,作为常设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地推进各种防灾对策,审议国家防灾基本计划,协调各地的防灾工作,制定年度防灾计划等。英国也于2001年设立了非军事意外事件秘书处,负责协调政府部门、非政府部门和志愿人员的紧急救援活动。该秘书处下设3个具体职能部门,包括评估部、行动部和政策部。分别负责全部评估可能和已经发生的灾难的进程和规模以及影响范围,信息;制定和审议应急计划,确保中央政府作好充分准备有效应对各类意外事件和危机;参与制定后果管理政策,起草有关法规等。日本建立了全国危机管理中心,指挥应对包括战争在内的所有危机。国外的经验对国家应急体系和城市区域的应急体系建设无不具有借鉴意义。应当说,外国的这些应急机构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应急管理部门,它把所有级别和所有类型的应急工作总揽起来,统筹研究和分析,然后作出各种预案。在中国,目前虽然已出现多种专业性应急组织,包括消防、防汛、防震与抗震、疾病防控以及前面所提到的核事故应急技术支援组织等等。但是,它们都不属于综合性应急管理机构,仅从一个方面履行应急职责,无法突破部门限制,而且这些机构大都担负着应急处理以外的其他职责,所以,每当灾害事故发生,它们的协调组织能力和应急处理权力都显得非常有限。平时,它们很难拿出跨越自身业务范围的灾害应急处理预案。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虽然建立了多种从某一方面履行应急职能的机构,但是,这些机构之间往往缺乏纵向和横向的贯通,即不能在运作层面上形成联系密切的网状系统。如果说,此种状况,对于像洪灾、火灾、地震以及空难、火车巅覆等不易扩散或蔓延的灾害来说,还能勉强应付的话,那么,对于像非典之类传染性很强的病疫和有毒物质遗失、危险物种侵入等灾害,就难以适应了。从非典出现到蔓延的过程,我们看到了在一个城市发现首例患者,其他城市不能作出迅速反应的现象。这是传染病应急系统横向贯通不够、灵敏度不高的表现。同时,我们还看到,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各级政府都成立防治非典领导小组或指挥中心,并由政府主要领导兼任“小组”或“中心”负责人。这既说明政府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与负责,也说明现有的专业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缺乏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的权威,成立这种“小组”可以对已有应急处理系统的缺陷起到弥补作用,也能更好地发挥已有应急处理系统的作用。这样,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临时应急指挥系统+专业应急处理系统”的专门网络。这种网络的效力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它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因为它是在灾害发生时临时组建,所以,许多应在灾害发生前做好的日常准备工作,诸如应急资金筹措、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应急人才培养、应急演练、应急知识普及、灾害保险以及跨部门行业的应急预案的制定,都难以保证。实践告诉我们,真正灵敏、高效的应急系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有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现场处理的权威和能力;网络是环环相扣、纵横贯通的;不是临时搭建而是常设性的。按照这些要求建设应急网络,可以有三种模式:一种是,“综合性应急管理系统+各专业应急处理系统”,即:由政府设立一个综合性应急职能机构,像美国的联邦应急管理局和韩国的中央灾害对策部那样的常设性机构,直接领导和协调各部门的应急工作;各专业应急系统负责现场应急处理事宜。另一种是,“应急指挥系统(常设)+各专业应急处理系统”,即政府常设一个灾害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统一领导应急救助和突发灾害处理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平时与各部门及应急事件顾问团(可以由各行业专家兼职)保持密切联系,收集信息,研究制定预案;一旦灾害发生,迅速与相关部门的专业应急处理机构共同拿出可供领导小组讨论的参考意见。还可在灾害发生时,设立应急指挥中心,与办公室合署办公,但指挥长应由政府领导担任。现在广州、上海的城市应急中心大体属于这种模式。第三种是,把上述模式结合起来,形成“应急指挥系统+综合性应急管理系统+各专业应急处理系统”的模式。不管选择何种模式,都要以快捷反应、高效运作为目标。

三、还须建立和完善城市公共应急机制

城市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应急机制建设。科学的社会公共应急机制,不但能使应急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而且能使公众应急行为更加自觉和有序,从而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建立和完善公共应急机制,应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城市公共应急的法治机制。经过20多年的法制改革和发展,我国公共应急法制已有一定基础,但还远不完善,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以这次抗击非典为例,疫情暴发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沉着应对,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遏制疫情蔓延,中央领导亲临抗击非典一线,国家将非典列为法定传染病,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行规范和管理,同时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政府各部门也根据法律授权,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使抗击非典的战斗举国展开。但是,由于非典是新发传染病,过去未曾经历,有关公共卫生紧急法律制度就凸显缺陷:一方面现行法律尚不健全,需要充实完善的地方颇多;另一方面,已有法制在一些地方执行不到位。因此,必须建立政府应急事件处理的法律机制,提高政府应急处置能力;尤其对加大政府部门协调、组织机制落实、人财物调拨的力度等,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要通过完善公共应急法律规范来维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权保障所需的法律秩序,明确公民在紧急状态下应当承担的相应权利和义务,使公民权利如生存权、健康权、知情权获得更有效的法律保护,使公共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能够更有效的依法行使,一句话,要使应急举措遵循法制,且得到法律保障。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城市公共应急的政策机制。这是政府加强应急管理、健全应急机制的重要内容。20世纪90年代是“国际减灾十年”,防灾与减灾已成为世界各国应急政策的主要内容,所以,这些年各国虽然遭受过如此多的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但世界还是保持了总体平稳。总结中国和世界应急政策的经验,有几个要点应当把握:一是要着眼于事发前的准备。俗话说“有备无患”,虽然对于难以预料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很难做到完全“无患”,但“有备”或“无备”结果大不一样。防范于未然,往往可以使灾害减缓,使重大突发事件可能带来的危害减轻,可以减少或消除因灾害、事故带来的人身、财产和经济发展的损失。在应急政策上,美国特别注重对灾害与突发事件的预防。二是要体现政府救助、社会救助和受灾者自救的相结合的原则。在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应急政策主要体现为政府救助为主的原则,但中国国情不同,我们国家不仅财力有限,而且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长期以来,依靠这种伟大的精神,已经战胜和正在战胜诸如特大火灾、洪灾、地震、非典等一次又一次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所以,政策原则不能丢。三是要有激励和约束力度。在这方面,我们国家积累了丰富经验,比如,对抗洪英雄、抗击非典的白衣战士,不仅大力宣传表彰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还在政策上明确规定,其子女招工、参军、上学等优先录取,而对于在应急工作中有违纪行为者,都要从重从严从速查处。在这次抗非斗争中,对个别工作马虎、的领导干部就果断地进行了严肃处理。这种奖惩分明的政策对于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很有作用。

应急管理论文范文4

常见的社会安全事件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自然灾害事件遵循“幂次法则”的统计模型的曲线,而重大意外事件也可以从小事故发生的次数来测算评估,但是,社会安全事件则完全不是这样。例如,恐怖袭击事件、蓄意破坏事件等。破坏者既想确保攻击成功,又想要造成最大的损害,因此,企业如果为某个可能被攻击破坏的目标而筑起铜墙铁壁,避免遭受某个特定模式的攻击,说不定反而增加了别的目标受到攻击的机率,或者更可能遭到其他方式的攻击。这种突发事件,往往发生在企业最糟的时间、发生在最糟的地方,也就是趁企业最缺乏准备的时候,攻击它最脆弱的地方。如果要预测新形态下蓄意破坏威胁的性质,历史资料的用途一般不是太大。此时,假如我们从敌人的角度换位思考,来探查企业某个组织的脆弱点何在,并模拟施以攻击。这样不断地进行模拟演练,促使企业不断地思考自己存在哪些脆弱流程、不断地增加企业自身的弹性适应性、不断地增强企业的安全危机感,这样的话就有助于创造出应变能力更强,更具适应性的企业文化。图2为各类突发事件下企业可以采取的应急方法。

2供应链突发风险分析

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内部各个成员企业是环环相扣的,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波及其他环节,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整体运作。供应链突发事件有内部突发事件和外部突发事件。供应链内部突发事件风险因素主要指的是供应链本身、供应链内部、供应链整体的一些问题。供应链外部突发风险因素主要是指供应链所处环境的一些潜在突发事件的因素。[3]

2.1供应链突发事件内部风险因素

①供应链网络结构:供应链整体网络机构因素包含多个方面,主要有冗余度、利益分配机制、成本分担机制、信息传递等。冗余度:供应链系统内部如果各个环节联系非常紧密,没有适当冗余度,这样如果有微小的扰动产生的扩展会在没有控制的情况下无限制传递下去,最后会给整个供应链带来巨大灾难。但如果有适当“冗余”,内部有微小的扰动,在系统内部就会消化掉。利益分配机制:供应链中的企业可以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如果在整体利润一定的情况下,上游(或下游)企业过分提高自己的利润,就会导致下游(或上游)企业无法生存,直至推出整个供应链,最终使得整个供应链无法运营。典型的案例就是三鹿集团过分压榨下游奶农的利润空间,直至三氯氰胺事件的产生。成本分担机制:供应链上的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主体,都是自负盈亏,都希望能降低自己的成本,但是当链条上的企业只考虑自己成本,而不考虑其他企业成本时,在成本上就会产生相互挤压,最终导致供应链的不稳定。信息传递:这涉及的是供应链风险学中著名的“牛鞭”效应。当供应链整体环境中信息传递不畅时,供应链末端零售主体所做的失误决策,就会导致链上各成员企业库存严重积压,导致成本风险大大增加。②企业自身内部:例如企业自身生产突发风险因素、财务突发风险因素、人事突发风险因素等。

2.2供应链突发事件外部风险因素

供应链突发事件外部风险因素通常包括政治(Politics)、经济(Economics)、法律(Law)、教育(Education)、自然(Natural)、社会(Sociology)等环境因素。整体来看,一家仰赖庞大复杂的全球供应链运营的公司,总是会不断遭受某种变故和冲击。以苹果公司为例,其156家供应商分布在全球各地,外部采购成本占苹果全球产品线(包含材料、制造和装配)成本的97%。[4]当今,全球工业紧密相连,企业对基础建设网有更大的依赖。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电力网、自来水管、无线电和燃气管线等基础设施把生产企业、供应厂商和顾客连接在一起。各种突发事件之所以发生在大企业(如苹果公司)身上,并不是说因为这些公司运气特别差,而是这些公司的规模、范围和结构使然。这些企业和整个世界的关联性极大,所以更容易受到各种事件的影响。因此,公司更应该加强供应链的设计,建立能弹性应变的生产流程和公司文化,应当及时评估出各种灾变的发生机率和可能的冲击,并投资在相应的安全措施上。

3企业应急管理策略

面对突发事件的到来,企业如何迅速恢复到原来的生产经营状态,如何减少对客户的冲击,企业应该能保证有最大的弹性,下面参考MIT的薛飞(Sheffi)教授研究的经典案例,介绍几种企业应急管理的策略。[5]

3.1相互替换、分散风险

保持最大弹性,企业尽可能用适当的替代方案,而标准化为这一假设提供了方便。标准化的工厂、标准化的设备、标准化的零组件、标准化的系统开发[6]、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使得企业可以有效应变突发事件。企业可以调遣人力、配备各个工厂(甚至供应商工厂)的产能、更换零件或服务供应商,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提供替代方案。一旦碰到突发事件,企业能用别的零组件(或其他供应商)来替代,换掉损坏的零组件,改用别的生产流程。例如通用汽车的通用模式。通用汽车公司位于波兰、阿根廷、泰国、巴西、中国的工厂盖得几乎是一模一样,企业同样复制工厂设施,采取标准化的制造流程。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一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突发事件,紧急情况下可以利用其他地区工厂生产制造。此外,熟悉一个地方作业的员工,换个工厂仍然可以继续操作。设备、零件、制作流程可以相互替换的优点在于分散风险。标准化带来了互换性,也强化了应变弹性。但随着企业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期望增加、产品加速淘旧换新等因素,公司必须提供更多种不同款式的产品,以致要积压更多的库存,因此也削弱了互换性带来的弹性。

3.2延后生产,提高弹性

随着消费者需求增加,制造商必须设法满足每个市场环节。产品种类繁多,表示每项产品的销量相对变小,但是起伏加大,所以为了随时满足消费者需求,制造商和零售商必须囤积大量存货,产品种类多反而提升了需求的风险。如果制造商此时采取延后生产(或大量客制化)策略就可以满足许多顾客,做法是通过重新进行产品设计和制造流程设计,优先制造系列产品公共的核心组件(基础产品)。这样就可以根据客户订单,拿公共的产品制作成品或客制品,而不是仰赖市场预估来制造成品。许多供应链都采用这种模式,以低成本高效率地提供种类繁多的商品,而非每样商品都从工厂直接出货。另一方面,由于基础产品可以根据需求的变化再进行改造,因而增加了厂商的应变能力。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宣伟(Sherwin-Williams)提供无数种油漆的选择品种。他把配色的程序移到后段,只提供零售商纯白基底漆和颜料,加上一本配色表和搅拌机,让零售商在店里为每个客户的需求完成调色。他把客制化的制造流程移到最末端的零售点,而此时消费者已经买单了。

3.3客户至上、注重合作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客户关系管理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7]从灾变中恢复常态,必须尽量使客户不受影响,或协助客户尽快恢复。与客户的紧密关系,碰到灾变就能发挥作用。尤其在复原期间,客户的反应往往是成败关键。只要一个关键客户的担保,就等于向其他客户、厂商、金融机构或投资人保证:公司的生存没问题。客户协助公司、注重合作的案例在东亚财团之间尤其典型,日本的一些大企业也经常交叉持股,促成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双向支援。

3.4总结经验、形成企业文化

应急管理论文范文5

1.采油厂应急物资管理所存问题分析

在日常的预警防范工作中,仍旧还有很多工作未落实到位,预测以及预警不够及时,未提前进行防范。第三,所构建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的覆盖面较窄,且应急物资管理比较滞后。就当前采油厂应急物资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油井的布设比较分散,地理环境也比较复杂,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量比较大,尽管已初步构建了三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然而其储备点的覆盖面却远远不够,其中在单井应急物资库的设置上,其所占比例非常的少,特别是河流与库坝周围敏感区域还未设置相应的应急物资储备点,满足不了各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求。除此之外,在应急物资的采购中,未结合抢险实际情况来予以购置。第四,缺乏相应的应急培训机制,且应急演练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在应急物资管理工作中,没有构建专门的应急培训机制,应急物资管理人员对于物资的认识不够全面,造成所开展的培训活动缺乏系统性、计划性以及针对性,所获培训效果较差。在应急演练上,所采用的形式比较单一,未结合本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演练或者管理。除此之外,未构建全面的评估机制,难以对应急物资管理工作以及演练的实际水平进行客观且准确地评估,最终导致应急方案的可操作性低下,缺乏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2.加强采油厂应急物资管理的有效途径

第一,构建完善的应急物资管理反馈机制、监督机制,加强预案体系之间的衔接以及配套。首先于采油厂内设置相应的意见箱,收集员工对于应急物资管理工作的相关建议。其次定期实施第三方审核监督,主动邀请专业的服务中介结构来对本单位应急物资管理的现状实施评估,逐步改进应急物资管理过程中所存不足以及缺陷。最后所制定的各应急物资预案框架体系应对接,格式以及体例应一致,仔细划分各应急物资界别,且预案体系内的内容应衔接。第二,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规范其管理。首先应该加大投入,扩大物资库覆盖面,于油区河道的下游设多个的应急防控点,同时储备相应的吸油毡、围油栏,草袋子以及编织袋等应急物资与应急设备,一旦出现河流或者库坝污染问题,力求可及时构建多道防线,以免问题影响扩大。其次,构建并完善应急物资管理制机制,安排专人来负责和管理应急物资库房,确保应急物资的台帐、标签以及实物相统一。此外,还应做好应急物资库房的防污染、防潮、防盗、通风、防鼠以及防火等工作。第三,对材料费预算实施精细化管理,控制好物资采购源头,且对物资的出库进行严格的审批。为加强采油厂应急物资管理,降低物资成本的浪费,应加强物资采购的控制,对材料预算进行审核,健全物资供需统计,对材料消耗进行合理且科学地分析,实施纵向以及横向的分析比较,及时了解材料消耗与递增的具体原因。在物资管理上应从实际消耗情况出发,把好源头这一关,使物资计划职能得以充分发挥,以免盲目采购物资导致挤压浪费。基于质量保障上,在物资的采购上,可采取小批量的方式来实施采购,和信用高的供应商之间构建高效且稳定的一种合作关系,最好选择具有专业物流配送的供应商,确保物资得以及时供应,且减少单次采购,继而减少仓储的成本。还应对现应急库进行扩建,使物料存放到库房,减少风吹日晒,便于管理减少浪费。基层单位在领取物资或者材料时,物资管理人员应严格把关,同时还应对物资消耗情况以及流向进行监测,提升管理水平。第四,增强物资预算管理的培训,构建完善的物资库账务系统,对全部物资实施统一管理。应急物资管理人员若缺乏关于预算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仅仅只是凭借经验来申报以及管理,必然会导致某一项物资沉淀压库,而另外物资则有可能会出现供货不足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在采油厂应急物资管理的过程中还应加强管理方面的培训,使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物资预算知识,这样才可使其更好地对物资储备情况与应用情况进行合理地评估,以提升物资计划申报准确率。此外,还应构建并完善物资库账务系统,借助于该系统来实施统一地管理,实现信息共享。除了上述这些途径外,还应完善应急预警机制以及评估机制,同时还应加强设备物资处置方面的研究,实施分类、质检、选型以及维修保养,从而使设备物资更符合实际抢险,保障应急抢险圆满完成。

作者:孙跃武拓福军单位:长庆油田公司采油一厂

应急管理论文范文6

1.1应急物资管理创新的定义

应急物资管理创新是按照应急物资“两级储备、三级应用”的管理原则,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协调行动,明确相关机构职责,优化应急物资管理流程,从而形成反应迅速、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管理机制。

1.2应急物资管理创新的内涵

应急物资管理创新的内涵在于通过组织整合、资源整合、信息整合和行动整合,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4]。遵循“统筹管理、科学分布、合理储备、统一调配、实时信息”的原则,建立两级应急物资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系统建设,形成“上下贯通、协同运作”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按照“先近后远”以及“先实物、后协议、再动态”的储备物资调用顺序,充分调动市县物资供应部门及供应商人力、物力,确保物资供应快速及时准确,为现场抢险提供充分的物资保障。

2电网应急物资管理创新的主要方法

2.1建立应急物资供应保障储备体系

2.1.1储备的方法

实物储备:对于生产周期较长、标准化程度较高、便于长期储备、不易损坏、不易老化的应急物资,实行采购后存放在应急物资仓库内的储备方式即实物储备。此外,实物储备的应急物资按照集团公司相关仓储管理制度进行库存管理,并定期组织检验或轮换,保证应急物资质量完好,随时可用。协议储备:对于标准化程度较高、不便于长期储备、需要定期维护的应急物资,实行协议储备的方式。协议储备是指将应急物资存放在协议储备供应商工厂内的一种储备方式。协议储备的应急物资由协议供应商负责日常维护,保证应急物资随时可调。应急调用:对于生产周期长、资金占用量大、不便于储备的物资,以及在生产经营中具备应急调用条件的物资。应急物资供应保障储备体系的建立,保障了在发生自然灾害时应急物资调拨渠道的畅通。

2.1.2储备的智能化

目前,对救灾物资出入库和库存物资进行盘点时多采用传统的人工计数方式,此方式存在一定的差错率而且难以实现物与帐面相一致。通过采用RFID技术,能够实现让物品“开口说话”。RFID技术是在救灾物资出入口上方安装一台阅读器,应用无线接触信息扫描和传递方式,当帖有电子标签的救灾物资出入库时,阅读器将会自动进行射频扫描,将电子标签自动接收到的信号传输到救灾物资管理信息中心的主机里,并自动进行出入库登记和数据处理。在对救灾物资库存情况定期进行盘点时,工作人员可以分区域在仓库中手持移动读写器,读取帖在物资上的RFID标签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自动采集到的信息输送到主机上存入数据库。一个区域读取完毕后,主机进行该区域的新旧数据对比并记录结果,生成库存物资统计表。通过RFID技术,工人就可以迅速、准确地完成库存物资的清点任务,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作用手执终端实行应急物资管理智能化,提高了应急物资日常管理水平。

2.1.3储备的动态管理系统

物资集约化管理要求实行物资零库存管理,工程项目及其他各类物资直接配送到施工现场或各项目单位二级周转库中,这给库存物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将各项目单位的库存物资纳入统一管理,针对公司仓库多、管理方式粗放、库存物资不可控等问题,组织人员对临沂市电力系统仓储情况进行调研、摸底,开发出了物资仓储信息管理软件,从而实现了对二级仓库资源、库存物资的实时、动态掌控和对市公司车间仓库及九个县公司仓库的在线管控。能够及时掌握各单位仓储物资情况,以便在抢险救灾时对物资进行高效快捷地统一调配,提高了临沂公司的应急物资管理水平。

2.2优化应急物资调拨管理系统

2.2.1体制建设

①建立应急物资供应保障预案。②建立应急物资供应保障小组。③建立应急设备使用培训班。

2.2.2灾前准备

①准备调配物资资料。②自然灾害期来临前做好利库。

2.2.3灾期调配

收集救灾现场救灾物资需求信息。组织人员现场统计急需物资,每天两次累计、滚动上报集团公司物资部,经集团公司物资部审批确认后进行统一调配。调配按照“先近后远”以及“先实物、后协议、再动态”的储备物资调用顺序,充分调动各级物资供应部门、应急物资协议供应商和项目管理部门的人力、物力进行应急物资供应。对于应急储备物资调配:利用已建成的物资调配系统,实时调配集团公司区域库、各地市周转库、县公司周转库内的应急储备物资。采用物资供应公司主动配送和协议第三方物流配送的方式送货到现场,做好出库、签字手续。对于协议供应商物资调配:按照就近原则,选择前期签约的协议供应商,采用供应商配送和抢险救灾队自行领用相结合的方式配送,同时做好装货、接收的签字手续。供应商负责配送的物资,要求供应商负责装卸并安装就位。对于项目物资的调配:按照就近原则,各地市、县公司自行选择项目物资,采取项目施工单位配送和抢险救灾队自行领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配送至救灾现场,同时做好装货、接收的签字手续。

2.2.4调配统计与结算

调配物资统计。各县公司、地市公司每天累计、滚动统计救灾现场实际使用的调配物资,上报集团公司物资部。通过对调用物资的统计、分析,准确掌握类似灾情发生时各类物资的使用比例,以便合理调整应急物资的储备比例和数量。应急物资结算。应急处置结束后1周内,依据应急物资实际消耗,完善应急物资调配手续,由物资供应单位(包括应急物资储备库、应急物资协议供应商、在建项目管理单位)负责人、使用单位负责人、各级物资管理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报集团公司物资部,集团公司物资部协调有关部门负责资金结算。

3效益与展望

3.1经济效益。2012年8月台风“达维”应急抢修中,调拨的物资由物资供应公司上报省公司后,再由省公司上报总公司,总公司总共审批拨放1.6222亿元资金用于临沂公司进行灾后电网重建工作,实现了应急物资的快速调拨。

3.2社会效益。“达维”台风期间,由于应急物资供应及时,经过四天三夜的紧张抢修,受灾15座变电站、166条线路、3194个配电台区全部修复,53万户受灾用户重新迎来了光明。

应急管理论文范文7

Abstract: The unexpected events and their environment have dynamic complexity.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needs to use the complex adaptability to deal with this kind of dynamic complexity.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elaborate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xisting study achievement about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reviewed the relevant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lex systems.

关键词: 突发事件;动态复杂性;应急管理;复杂适应性

Key words: unexpected events;dynamic complexity;emergency management;complex adaptability

中图分类号:F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140-03

作者简介:彭金梅(1969-),女,湖北钟祥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各种非常规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从2012年贵州六盘水矿难、2013年雅安地震等,都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这些突发事件爆发速度快、破坏性强,通常很难进行预测,这主要是因为突发事件本身及其所处环境十分复杂,具有动态复杂性,所谓的动态复杂性指的是系统由于内在元素非线互作用而产生的行为无序性的外在表象,这种复杂的表象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动态的发生变化[1]。突发事件及其环境所具有的动态复杂性使得应急管理常常时间紧、任务重、资源缺、责任大、协调难,应急管理需要用复杂适应性来应对动态复杂性,所谓的复杂适应性是指在复杂系统的演化、发展过程中主体能通过学习而改进自己的行为,并且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动态适应过程[2]。因此,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之上,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并分析了突发事件及其环境的动态复杂性,以及其应急管理应该具有的复杂适应性。

1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突发事件研究评述

突发事件的研究主要包括特征与机理的研究。其中机理研究是对突发事件爆发、扩散、传播内在规律的研究。

1.1 突发事件特征相关研究评述 突发事件指的是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社会安全与稳定的突然爆发的事件[3]。突发事件尤其是非常规突发事件与一般事件相比,前兆不充分,发生不确定,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特征。许多研究者都归纳了突发事件的特性。如突发性、紧急性、破坏性、影响性等[4] [5]。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国内外学者尤其是国内的研究者很少直接指明突发事件的动态复杂性,也自然缺乏动态复杂性与其它特征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这将不利于甚至妨碍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对应急管理的研究。因此,必须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对突发事件的特征进行分析。根据已有研究的结果,本文从复杂系统理论的角度对突发事件的特性进行分析,将其主要概况为突发性、不确定性、影响性三个特征。

①突发性。突发事件最大特点首先是其“突发性”,即这种突发事件的因素以什么方式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是偶然的,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分析这就是突变。突变理论是研究自然界和社会中各种现象为何从性状的一种形式突然地跳跃到根本不同的另一种形式的理论[6]。根据突变理论,自然界和社会中存在大量的不连续事件,突发事件就是典型的不连续事件,如地震、火山爆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应用突变理论可以深入分析突发事件发生的机理,进而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做出预测。

②不确定性。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决定了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是复杂系统理论的重要内容。从复杂系统的角度分析认为突发事件的发生是各种自然与社会能量因子无序涨落从而使系统发生紊乱的结果[7]。如SARS事件,其传播机理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③影响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其力量、声势、规模都扩展非常迅速,具有很强的连锁效应和破坏性。通常突发事件的一个小方面经过连锁反应往往会在较短时间内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并迅速产生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8]。各种不同种类的突发事件之间的连锁反应本身构成了一个复杂系统。从复杂系统的角度分析突发事件的连锁反应,可以更深入的研究突发事件的扩散和后续影响。比如应用复杂网络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突发事件的扩散机理进行建模分析[9]。

1.2 突发事件机理研究评述 突发事件爆发后,其扩散与演化等同样具有复杂性。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扩散与演化方面的机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如一些研究者对公共场所突发事件[10]、城市突发事件[11]、社区突发事件[12]、群体性突发事件[13]、网络突发事件[14]等突发事件的机理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涉及到不同的角度,如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和演化机理的研究[15]、对突发事件扩散机理的研究[16]、对突发事件信息生成机理的研究[17]、对突发事件机理体系的研究[18]等,在研究中采用了实证方法、模拟仿真的方法等。

突发事件机理是一个广泛的研究主题,虽然国内外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还存在很多问题。从复杂系统的角度来看,国内外对突发事件的研究无疑对揭示突发事件的动态复杂性机理都是有好处的,但却缺乏借助复杂系统理论明确地对突发事件及其环境的动态复杂性机理进行直接深入的研究,如突发事件在事件之间的和事件内部的动态性机理等,这必然妨碍应急管理应对突发事件及其环境的动态复杂性的研究和实践。

1.3 突发事件的环境动态复杂性分析 突发事件的爆发除了自身具有复杂性外,其所处的环境的动态复杂性是造成突发事件难以预测的重要原因。许多环境因素会对突发事件的爆发产生影响,如地质环境、社会环境等。而这些环境因素具有不确定性,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突发事件爆发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导致很难对突发事件进行预知。突发事件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分析:一是所面临环境的动态性,二是所面临环境的复杂性。

突发事件环境的动态性。突发事件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动态变化的,自然界和经济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突发事件的发生受到地质、海洋、气候、经济、社会等各种环境的影响。这些环境之间不断地发生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使得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及自然环境都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动态性。

突发事件环境的复杂性。突发事件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存在大量的非线性因素,使得突发事件所面临的环境表现出复杂的演化特征。同时,环境的非线性因素又导致其演化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其内部相互作用涉及多种时空尺度,需要对各层次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因此突发事件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具有明显的复杂性。

这就要求我们突破传统的突发事件研究的理论框架,发展处理动态复杂环境下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方法。但是已有相关的研究很少关注产生突发事件的环境的动态复杂性,突发事件的突发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产生其的环境的动态复杂性造成的,明确这一点对加强应急管理就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对突发事件的环境的动态复杂性研究迫在眉睫。

2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应急管理研究评述

应急管理研究主要包括机理研究、体系与体制的研究。其中机理研究是对事物所遵循的内在逻辑和规律的研究,在内容上包括概念、特征、性质、规律等的研究。应急体系与体制的研究是依据机理对保证应急管理有效运行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条件保障的研究。

2.1 应急机理的研究评述 应急机理是对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管理的内在规律性的研究。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应急管理机理进行了研究。如从资源的优化调度方面的应急机理[3]、应急准备体系的构成和运作机理[19]、应急管理中的社会资本的作用及其机理[20]、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的一般性和专业性机理[21]等对应急管理机理进行了研究。一些研究触及到了应急管理的复杂性,如文献[22]指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科学合理、协调有力的应急管理体系来保证应急管理的高效、有序地开展;文献[23]根据系统科学理论,分析了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系统内部结构。文献[24]认为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研究者在以上研究中主要采用了动态博弈的方法、系统动力学建模的方法等。

综合以上研究可见,研究者已指明了应急管理的复杂性,提出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从应急管理的资源优化布局和动态调度、心理应激、动态博弈决策等方面研究了动态应急管理的机理,即触及到了应急管理的复杂适应性机理,但却没有明确提出用应急管理的复杂适应性来应对突发事件及其环境的动态复杂性,自然也就缺乏借助复杂系统理论,尤其是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从突发事件及其环境的动态复杂性出来,来深入研究应急管理的复杂适应性机理。

2.2 应急管理体系研究评述 一些研究者直接对应急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许多学者总结、探讨现有应急管理体系的进步与弊端。文献[25]指出我国大多数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缺乏常设应急管理机构、应急职能不明确、社会力量薄弱等不足,文献[26]提出了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以及方法措施等。

以上研究成果对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大有裨益,但由于这些成果都是在现有的突发事件及其环境的机理以及应急管理的机理指导下取得的,都未能提出应急管理体系应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并应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指导下设计,也因此其设计方案,如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方案的适应性还不够高,还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应对突发事件及其环境的动态复杂性。

2.3 应急管理体制研究评述 当前学术界对于应急管理体制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实践领域的研究。国外研究主要是对应急组织的研究。如文献[27]把应急组织分为四种类型:Established型、Expanding型、Extending型、Emergent型。

国内部分学者探讨了应急管理机制的组成或结构。文献[28]指出应急管理体制是一个由横向机构和纵向机构、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相结合的复杂系统,包括了应急管理的领导指挥机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以及日常办事机构等不同层次。文献[29]把我国应急管理机制分为九大部分,即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监测与预警机制、信息报告与通报机制、应急指挥协调机制、信息与舆论引导机制、社会动员机制、善后恢复与重建机制、调查评估与学习机制、应急保障机制。很多学者对应急管理体制进行描述性研究,如对世界城市应急管理体制的对比[30]、北京上海等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框架[31]。此外,也有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综合化的研究[32]。研究者在以上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实证研究、博弈论和行为管理研究等[33]。

可见,国内外对应急管理体制的研究还侧重于对应急机构的体系架构和功能构成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于对Establishing型应急组织的研究,非常缺乏对Emergent型应急组织的研究,同时也还缺乏从复杂适应性的角度深入研究应急管理体制。传统的应急管理体制是建立在政治动员基础上的平战转换和部门分割型体制,长期缺乏综合性协调机构,不同地区和部门在信息、资源和人力上不能有效共享和整合,不具有很好的适应性,难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动态复杂性。

3 结束语

突发事件及其环境具有动态复杂性,这就要求应急管理要适应这种动态复杂环境的变化,即应急管理要具有复杂适应性。但是,已有的研究忽视了复杂系统理论对应急管理研究工作的指导,因此,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之上,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并分析了突发事件及其环境的动态复杂性,以及应急管理应该具有的复杂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宋学锋.复杂性、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J].中国科学基金,2003,17(5):262-265.

[2]Holland J. H.Hidden Order: How Adaptation Builds Complexity. Addison-Wesley, Redwood City [M]. CA. 1995.

[3]池宏,祁明亮,计雷等.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安防产品信息,2005(4):42-51.

[4]Farazmand A. Handbook of Crisis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M]. New York: Marcel Dekker, Inc., 2001.

[5]薛澜,钟开斌.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级与分期:应急体制的管理基础[J].中国行政管理,2005(2):102-107.

[6]池宏,祁明亮,计雷等.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安防产品信息,2005(4):42-51.

[7]齐善鸿,乐国林,刘金岩.基于熵与自组织理论的突发事件分析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0):238-241.

[8]李明强,张凯,岳晓.突发事件的复杂科学理论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6):23-26.

[9]王建伟,荣莉莉.突发事件的连锁反应网络模型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25(11):3288-3291.

[10]范珉,苏巨诗,王建军.我国公共场所突发事件演化机理实证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4):85-90.

[11]祝江斌,王超,冯斌.城市重大突发事件的扩散机理刍议[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65-69.

[12]李季梅,陈安.社区突发事件的机理与应对机制[J].现代物业,2008(7):23-25.

[13]刘德海,王维国,徐维,张卫国.不同社会结构下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机理的演化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10,28(6):88-93.

[14]阮敏尔.网络突发事件与政府应对机制的完善[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0.

[15]冯文权,苏江.经济系统突发事件的机理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6:86-91.

[16]吕浩,王超.重大突发事件的扩散机理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28(9):7-10.

[17]郭翔,佘廉.主体、基础及动力结构—突发事件的信息生成机理研究[J]情报杂志,2010,29(6):1-4.

[18]陈安,迟菲.突发事件的起源、机理、特征与应急管理原则[J].科技促进发展,2010(7):36-38.

[19]刘娟娟,李仕明.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的构成及运作机理研究[J].现代经济,2010,9(6):24-26.

[20]杜旭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社会资本的作用及其机理[J].探索,2010(6):129-134.

[21]迟菲,陈安.我国应急管理现状研究与分析[J].科技促进发展,2010(11):42-45.

[22]曹杰,杨晓光,汪寿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J].公共管理学报,2007,4(2):84-93.

[23]韩传峰,王兴广,孔静静.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系统动态作用机理[J].软科学,2009,23(8):50-53.

[24]李明强,张凯,岳晓.突发事件的复杂科学理论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6):23-26.

[25]韩喜双.城市突发事件政府应急管理决策模型与运行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26]詹承豫,顾林生.转危为安:应急预案的作用逻辑[J].中国行政管理,2007(5):89-92.

[27]Rodríguez H, Quarantelli E L, Dynes R R. Handbook of Disaster Research [M]. New York: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LLC,2007.

[28]薛澜,钟开斌.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级与分期:应急体制的管理基础[J].中国行政管理,2005(2):102-107.

[29]孙建平.大都市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4.

[30]史培军.四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6):1-7.

[31]张木秀.深圳突发传染病疫情危机应急机制研究——以2003年应对SARS危机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07.

应急管理论文范文8

关键词: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内涵;理论基础

中D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3.068

现实背景下,科技进步与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大国政治力量的角逐,使得全球正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各种力量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诉求,或者合作,或者竞争,使得世界在和平与动荡中前行,突发事件已逐步摆脱传统的自然灾害领域,越来越带有人为的特点,群体性冲突以及事件处于多发期,而且破坏性力量愈趋强烈,且带有跨国,跨领域的特点,显然,新形势下,由科层制应急组织向新型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转型愈发迫切。通过在知网搜索应急网络组织关键词,仅出现少数几篇相关文献,针对性研究的成果甚少。基于此,笔者将从内涵、意义及理论基础三个维度对应急网络组织治理进行初步探析。

1 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内涵

孙国强认为,网络组织治理必须明确其治理主体(网络合作各结点),治理对象(构成组织的各类要素),以及治理过程(基于自觉的弹性管理)。杜军等在结合网络组织、应急管理等概念的基础上,认为应急网络组织是围绕应急事件而建立起来的层次化网状虚拟组织,并由实体形式的应急成员组织以及把这些组织串联在一起的各种联系机制与联动流程构成,当突发事件由常态演变为战态时,需要形成协作应急中心,来进行应急活动的高效执行以及应急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消耗,进而提升应急产出绩效。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区别于一般层级组织管理,是多主体(政府,社区,企业以及非盈利组织)平等参与的共同治理,等级与权威被大大削弱,更多的是权力的分配与共享,同时有着十分清晰的共同目标与共同利益,并为此共同制定一系列能自觉遵守的规则、制度以及非正式安排,并不断的优化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过程,减少治理费用,提升治理的可塑性,从而使应急的综合产出最大化。

从应急网络组织治理概念中,可以进一步延伸出几个方面的特性:(1)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客体是应灾体,即应对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灾害的多元主体,而且在灾害应对中表现得较为强势;(2)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应急行动主体,政府扮演主导角色,但各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互相强制,同时依据应急对象的状态变化,政府和其他应急主体的分工也会动态调整;(3)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权力机制发生变化,应急网络中各结点共享权力,权力的分配与使用已专门有相关的制度规定,没有权力垄断的局面,没有单一决策现象,应急决策必须依赖共同而有效率的磋商产生;(4)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必须依赖各成员组织的互相信任,只有各成员组织间充分建立信任机制,维持信任关系,进而最大程度凸显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功能,降低信息传递与磨合成本。

2 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研究意义

杜军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分析了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功能意义,认为其能有效的克服科层制组织治理的失效,包括降低应急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以及应急管理费用,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治理的有效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研究意义带有明显的现实性与理论性。

2.1 现实意义

突发事件爆发的复合型、不确定性特征,已对公众安全构成了明显的冲击。传统的科层制应急组织(政府单干或垄断)因其固有的治理缺陷(失效)已越来越无法应对复杂的应急事件(环境),政府需要广泛动员各种组织和力量参与,需要各个方面相互协作、快速联动,需要多层次的支持和保障,需要有法律和政策的依据。所以建立一个政府主导的多主体参与的应急网络组织体系是必然趋势,而且必须建立一整套的治理体系,提升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无论应急处于哪个阶段,都能高效运转。同时有利于推动政府主动革新,摆脱落后的应急观念,让更多有能力的主体加入到应急网络中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由其主导的大应急网络组织体系,并将提升各主体的应急能力为己任,而且政府有必要让渡更多的权力予其他主体,让其协助改造政府内部应急组织架构,进行共同治理。通过建立共同目标与愿景,合理分工,协商决策,成为利益共同体。

2.2 理论意义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提出要推动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这是首次提出,这在理论上是一个突破与创新。笔者认为,建立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体系是与其一气呵成的,应该说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对于推动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在应急理论上是一个突破与创新,进一步研究应急网络组织治理,是完善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体系与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经步骤,同时对于包括政府在内的各应急主体都具有极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将深化应急理念与应急组织的变革,以及应急能力的提升。同时研究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也借鉴和拓展升华了其他理论,包括网络组织治理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组织理论,以及应急管理理论等。总之,这一切都会促进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理论的产生。

3 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不是凭空捏造,它需要借鉴吸收一些合适的理论,来指导自身的运作及行为,笔者将用简述的形式来介绍与应急网络组织治理联系较为紧密的几个理论。

3.1 网络组织治理理论

网络组织治理理论研究已相对成熟,可以为应急网络组织治理提供良好借鉴。一是治理边界分析,包括边界的内涵,功能及效益分析;二是治理幅度研究,包括治理幅度的内涵界定,及影响治理幅度的变量分析等;三是治理幅度关键要素研究,以及各要素间的关联性分析等;四是网络组织治理模式研究,包括王忠耀的有核心主导的网络组织和无核心主导的网络组织,以及国外学者提出的空心网络、柔性网络、增值网络和虚拟网络等。最后便是在网络组织治理中用得比较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协同理论研究,此理论最早源于企业网络治理的研究,认为企业网络是不同要素提供者组成的系统,其目标便是为要素提供者创造财富,增加价值,同时其中存在一个剩余控制权问题,但是笔者认为在企业网络里面,这个剩余控制权被各利益相关者共同享有,实际上是协同合作,互补共赢。

3.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是由科斯等经济学家应用宏观、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而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其对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具有指导意义的有二种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实际上是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交易主体为了克服信息的不对称与不完整性,以及对于契约的监督实施等所担负的成本,实际上,交易费用理论解释了交易费用是如何生成的,怎么去衡量,以及怎么去克服,这些都给予了我们如何去降低交易成本的思考;对于产权,实际上最终包含的是人与人之间所有权关系,物是这种关系的载体,而且产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获得认可与尊重,产权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工具,或者说是与他人进行交易的筹码,也就说产权是可以让渡的,有的是无偿让渡,有的为了谋取更大利益。对于应急网络组织中个体而言,实际上是存在产权让渡的,但这种让渡是自愿且带有公益性质,一般是其他主体将资源贡献给政府,或者直接反馈给受灾者,为了实现应急产出的最大化,包括政府在内的各主体都会让渡出自己的一部分产权,以达到产权最有效率的配置。

3.3 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是一种反对一般管理规则,主张相机行事的理论,它强调对组织所处的环境及内部条件的变化能作出快速反应,并调整相应的组织治理手段。应急网络组织事实上是不断在面临着应急环境与应急阶段的变化,很显然应急网络组织的治理方式是存在动态变化的,必须与应急阶段变化相适应,这样在应急过程中才能赢得主动地位。组织激励理论中比较流行的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弗期望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最先被满足的应该是其基本需要,包括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等,比较高层次的需要是被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往往更激励人;期望理论实际上是设定一个组织目标值,但是并不是随便设定,而是要能使员工的期望值最大化,实际上是要能与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在实现时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但也不是无法完成的目标。应急网络组织治理是人的治理,是由主体的人员组成的,所以这就存在激励问题,如何更有效的激励,使员工的产出绩效最大化,需要借鉴这些理论。

3.4 应急管理理论

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与应急管理是有区别的,这一点不能混淆,但是它们之间有很多联系甚至交融的地方,了解应急管理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应急管理理论实际上是应急机构如何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应对及管理的一整套步骤与方法,包括应急规划,减缓与准备,预测与预警,响应与处置,恢复重建,信息与舆情引导,应急社会动员,以及沟通协调等。同时要特别注意的是应急管理的阶段,了解这些阶段,才能作出有针对性的决策。总体来看,应急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个阶段,预防实际上是预防灾害和减少损失,如推行受灾保险,制定建筑质量标准等;准备是指增强应对各类灾害的能力,包括制定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演练,成立协作中心等;响应是指采取应急行动进行突发灾害应对,最大努力挽救生命c财产,降低损失。如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疏散与搜救,提供应急救援物资等;恢复,指的两个阶段恢复,一是短期内的灾区受灾群众安置,二是长期内的灾区重建工作。实际上减缓可划分为应急常态阶段,准备则是由常态到战态阶段,而响应则处于战态阶段,恢复则由战态到新常态阶段。

参考文献

[1]孙国强.西方网络组织治理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6(8):8-12.

[2]杜军.应急网络组织的概念、属性及其状态切换机理[J].科技管理研究,2013,(19):171-175。

[3]杜军.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必要性与驱动、特征及治理安排[J].科技管理研究,2013,(24):238-241.

[4]邱孝.政府应急管理组织结构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19):181-183.

[5]王耀忠.网络组织的结构及协调机制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2,(1).

应急管理论文范文9

关键词:国防动员,应急功能,研究

 

近年来,国防动员系统参与处置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任务越来越多,发挥出系统组织健全、队伍整齐、指挥顺畅等优势,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研究探索国防动员系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指挥机制和力量运用等问题,不仅是适应国家安全战略形势发展变化的客观需要,也是国防动员系统履行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要求,对于加速推进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科技论文,研究。

一、国防动员系统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法律依据

我国“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 (以下简称国动委)成立于1994年,由各级政府领导担任国动委主任,其成员单位包括国家发改委及政府各职能部门和解放军四总部,下辖经济动员、人民武装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信息动员、人民防空办公室等机构,基本囊括了军地各职能部门,为集中军地各方力量参与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组织领导基础。其职能就有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和应急抢险的任务。从法律层面看,2007年国家颁布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了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是国家应急救援的主体,还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急救援的专门训练。科技论文,研究。今年7月开始施行的《国防动员法》规定:“国家建立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防动员体系,增强国防动员能力”。此举标志着应战应急一体化的国防动员功能取向的确立。

二、当前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各类突发性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如何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突发事件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目前我国应急体制基本形成,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针对“应战”需要,设立了国动委,主管各级的国防动员工作。针对“应急”要求,在各级政府办公厅(室)设置了应急管理办公室,承担本级政府的应急管理工作,但目前,“应急”与“应战”两大体系在工作内容、力量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尚缺乏系统整合,未能实现有效对接。仍然存在未建立起统一指挥、相互协调的应急管理体系;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等机制还不够完善;军地各部门的指挥、通讯平台、数据接口等没有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等问题。

三、国外应急管理体系对我们的启示

从国外应对突发事件的实践经验看,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一套全面的应急管理体制,并在应对社会突发事件中积极鼓励科研机构开展理论及应用研究。其中英国民防与城市应急联动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其主要特点就是以民防部门为主处理灾害事故。美国、德国、瑞士、瑞典等国家在应急救援法规、应急管理机构、应急指挥系统、应急资源保障、应急预案和公民知情权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及支持系统。如美国联邦应急事务管理署(美国的国防动员机构)统合军、警、消防、医疗、民间救难组织等防灾救灾力量和资源,担负国境内灾害筹备、防护、救急、重建等,是应急管理的核心决策和综合协调机构。瑞典将民防局(亦称救援总局)作为各种救援活动的主体,其宗旨是不管平时和战时都是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服务。科技论文,研究。瑞士坚持平战结合的原则和经济综合利用的方针,把平时的抢险救灾和人道救援等工作纳入民防的工作任务。纵观当前发达国家的做法,把国动委作为应对突发性事件的领导、协调机构,充分发挥国防动员军地结合、平战结合的双重性,达到战时应战、急时应急的目的。

四、对策措施及意见

应借鉴美国、瑞典等国在国防动员体系与突发事件应对体系相融合的经验,打破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机构相互分割的格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注重军地系统资源的整合,把国家完善国防动员体制与建立应急、应战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动委组织、实施机构的平台,把国动委下设的“人防办”和“综合办”与现有的“应急办”合并成立“应急管理与动员办公室”,负责本级政府处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建立具有应急与应战双重功能的综合协调和日常管理机构,从而建立既有党政军领导参加,军地有关职能部门和地方专业应急机构组成,具有平战结合、反应迅速、应急应战一体化的国防动员体系。

1、军地联合,优化指挥机制。首先应根据突发事件事发突然、影响重大的特点,建立起动员决策快速、反应迅速、应急效率高的指挥机制。依据权威高效,统一领导,各司其责,密切协同的原则,以国动委各专业办公室为基础,建立权威、精干的联合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组织国防动员系统参与处置突发事件行动。其次,应急指挥机制同步启动,相关应急情况通报及时传达,应急工作同步展开。科技论文,研究。第三,指挥方式要灵活多样,在不破坏统一领导的原则下,可使用分散与集中指挥、越级指挥、区域与行业指挥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上下横向皆通的指挥体系,确保指挥迅速、高效。科技论文,研究。第四,统一协调军地通信资源,综合利用国动委已经建立的指挥通信网络,建立基本指挥通信网,确保应急指挥通信顺畅。

2、注重优化整合,科学编组各种力量。以国防动员潜力为基础,以平时应急预案为依据,依托省、市、县和乡镇四级国防动员体系,将各种力量统一科学编组,形成布局科学、规模合理的整体力量。要着眼可能担负的反恐维稳、抗震救灾等突发性事件,贯彻综合集成的思想,将地域相邻、专业相近、任务相同、的分队整合储备。

3、发挥国动委人防办的作用,利用组建的抢险救灾、医疗救护、消防治安、防化防疫等专业技术分队,快速实现抢险救灾的目的,可利用国防动员系统组织机构平台,在基层政府编组急需的应急管理队伍,以各级武装部为指挥平台,为应急处突提供人力、物力及技术支持。

4、严格奖惩措施确保编组落实。国动委系统要积极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凡编有处置突发性事件民兵分队的单位,在民兵需要集训、演练和遂行任务时,编组单位要全力支持保障,凡以各种借口拒绝参加集训和遂行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领导责任并进行相应处罚。

5、建立集应急应战功能于一体的预案、计划体系。要围绕应急应战的需要,明确军地各部门和机构在不同的危机情况下所负的责任。一旦进入紧急状态,分工明确的国动委机构就有章可循,按照事先制订的各种应急条款各尽其职。科技论文,研究。把平时抢险救灾与战时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国民经济动员预案衔接起来,从而形成平战结合、双应一体的国防动员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