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音标教学方案

时间:2022-06-24 07:52:22

导语:在英语音标教学方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英语音标教学方案

第1篇

【关键词】小学 英语 音标教学 重要性 途径

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而学好语音的关键在于学好音标。 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进行音标教学,首先必须使学生熟练掌握读音规则。如果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一套系统的方案,集中快速地帮他们把音标补上来,这对于提高整体成绩,减少英语教学中的资源浪费,实现全员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音标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便于学生读准单词 国际音标有利于学生纯正的发音,牢固地掌握英语48个音标,如同学习汉语拼音一样,能正确地读出单词。

2.便于学生记忆单词 掌握正确的读音对记忆单词很有帮助。英语是表音文字,很多单词符合读音规则。学生如果有了音标和拼音知识,可尽快地把单词牢记,并能通过发音的规律,联想记住一系列的单词。

3.杜绝学生用汉语注音 有些学生刚开始时不重视音标学习,到高年级阶段还在用汉字标注英语单词。若提前花一部分时间教学生国际音标,这种不良现象就能减少甚至杜绝。

4.便于学生预习生词 由于英语单词的拼写与读音的关系比较复杂,不易被初学者掌握,因此国际音标对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都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对于不符合语音规则的单词,学生如果通过音标预习生词就会容易得多,学起来也不太费劲。这样学生也会乐于开口,不至于学成“哑巴英语”。利用国际音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自学能力,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音标教学的方法

1.让学生开始逐步接触音标。在教学26个字母的同时从归纳字母读音入手,讲清字母和音标的区别,讲解一些简单的发音要领,结合所学的单词对其音标进行分解或进行单音素拼,让学生初步分清开、闭音节和长、短音来练习。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总结各种读音规则以及字母组合、重读、连读、浊化、失去爆破、音节的划分等有关语音知识。

2.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点,单纯的语音教学枯燥、难教。因此,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认为适当的通过寻找与语文中的拼音发音的相同点来进行语音的渗透教学,在教学中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帮助认读,促进记忆,熟练拼读,举行紧张而激烈的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3.认读训练。学习读音有一个音与形的认识过程。课堂上模仿时间过长,学生很容易厌烦。教学中,我常用“比一比,谁的音发得最佳”的竞赛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养成仔细听音、观察口形、认真模仿的好习惯。认读游戏很多,如“快速认读卡片记时赛”,出示单词卡片,让学生快速说出看到的单词。 另外,教师通过学好与拼音有联系的个别音节后,再使学生联想到有相同音节的单词来渗透新单词教学,也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4.辨音游戏。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听力反应是相当重要的。听辨音游戏可分两类:一类是口语练习,另一类是板书练习。 虽然这样的练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难的,但是这样的练习我把它放在了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40分钟中抽出时间和孩子们一起来完成这样的作业。

5.触类旁通,掌握规律。学生在学会音标的认读及拼读之后,应注意培养学生按照读音规则,把单词的音、形、义联系起来迅速反应的能力。每次教新词时,不仅要会发音、会拼读,还要与旧词联系,进行一些归类性的训练。如教单词fine时,启发学生变换其中的辅音,可以组成那些单词,学生的答案很多,如nine,line,nice,pine等。用这样的方法,能培养学生自觉地把单词中的音素进行比较,直至掌握一些规律,逐步学会听音知形、见形知音的本领。这样的训练,也能培养学生速记单词的能力。

三、音标教学应注意的细节

1.保证时间。要求学生每天早读必须大声朗读音标,时间为15-20分钟左右,晚读听读和跟读国际音标磁带。

2.要求每个学生备有一台录音机、一盒音标磁带、一盒课本录音磁带、一盒空白磁带、一本英汉小词典。对音标的掌握要求学生必须人人达标,教师要利用时间逐个检查他们的朗读能力。

3.大力提倡学生模仿标准读音,每课结束后布置一定的录音作业,学生朗读国际音标和课文并进行录音。老师逐盒听后评出等级,获得最高等级的学生录音在班里播放。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国际音标的积极性。

4.及时帮助、辅导差生,消除他们对音标学习的畏难情绪使之尽快跟上同学。每节新课之前都让学生查词典或词汇总表,让他们给生词注出音标并预习试读。

第2篇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 语音学习 部分问题

一、引言

在新课程理念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是当前师生共同揣摩实践的目标。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种种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克服的困难。比如,语音就是一个容易忽视进而会造成自主学习困难的拦路石。学生对于音标的无知或者一知半解,会影响学生的有效沟通,限制学生表达;使学生无法准确地拼记单词,进而对学生独立地进行课前预习或者课后复习形成阻碍。掌握语音是学生能否在新课程理念下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克服这个学习障碍迫在眉睫。

二、语音影响英语学习的几个方面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语音、词汇、语法是学英语的三大要素,音标的学习又是语音学习中的重点。学好了音标和拼读,那么学单词、拼读单词和记单词就容易多了。但是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往往忽略了这个“小”的因素,而是将更多力气放在语法、句型的学习上,轻视了语音这一关,久而久之,给英语学习尤其是发音和单词拼写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产生了很多弊端。

(一)阻碍了学生的有效沟通。

所谓“沟通”(communication)是双向的,简单地说,就是既要听懂对方说了些什么,又要让对方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要做到双向沟通,必须具备足够的单词和扎实的文法基础,但若能以正确的发音来传达讯息(information)将更为有效,学生对音标不了解或者一知半解,没有相应的语音认知基础,因而经常用汉字或拼音标注单词的读音。如Good morning标成“估得猫宁”,two成“兔”,am标成“爱母”,等等。这些汉字及拼音都是学生通过教师的读音经粗略的辨析标出的,语音不准确,学生在拼读过程中容易走音,以致在朗读句型与对话时,语音语调生硬,不准确,无法顺利交流沟通,往往还会制造很多误会和笑话。

(二)造成单词识记障碍。

学习发音,除了能使沟通更为清楚外,对于单字的记忆也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国立政治大学外语学院前院长金陵教授曾在《学习英文单字的要诀》一文中指出:语音(pronunciation)和单字拼法(spelling)之间,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若能熟知单字的发音,便能很快地从读音去联想字母,从而正确地拼出该字。例如“breakfast”这个单词,如果学生按照读音规则来记忆便很容易记牢,如光是死记硬背就很难完全记牢了。许多学生只靠反复抄写,来增强对单字的记忆,绝对是事倍功半的错误方法,非但不易记住,反而因勉强记住,而常易遗忘,或与其他类似单字混淆。

(三)阻碍了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不懂音标,预习与课外学习难度就会很大,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未掌握音标,无法通过词典掌握读音,给新课预习带来了困难,而且一部分学生会形成“等着老师来教”的依赖心理。反之,学生就会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那样兴奋异常,他们会主动尝试所有的拼读机会,运用刚掌握的本领尝试读出自己不认识的单词,从中获得令人愉悦的成就感。

三、如何开展任务型音标教学

(一)先听音,后开口,听清发准。

先听音,后开口,听清发准有利于音标教学。在许多情况下,学生语音不准主要归咎于听得不够,或听得不准就开口了。按照目的,可以把听分为两种:以模仿为目的的听和以辨音为目的的听。在以模仿为目的的听中,教师可以用录音带,也可以自己范读,要求学生静静地听,并告诉学生听完以后要模仿。在以辨音为目的的听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于区别和比较。可以把两组或多组音先后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辨别该组单词发音的异同;也可以把一个音标写在黑板上,读一个句子或一组词,让学生辨出含该音的词。每次听的时间不需太长,但听的练习应该经常做。

(二)适当教授发音知识。

中学生对人体各部位的名称及功能基本了解,因此告诉他们发音的常识比盲目被动地模仿收效大。比如发音与发音器官的关系,唇、舌的运动轨迹,肌肉的紧张与松弛程度,声带的震动与否,气流的通道是口腔还是鼻腔,声音的长度,等等,都能使学生形成理性认识。在理性指导下的模仿是积极的,学生能对自己的发音进行即时矫正。但是,也不必过分强调,不要把音标课上成了语音学课。如果学生对某个音能模仿得很准确,没什么困难,就不必画蛇添足,过多地讲授发音知识。

(三)在单词教学中贯穿音标教学。

在语音入门阶段,老师可以对学生学过的26个字母进行回顾,从归纳字母读音入手,逐步进入简单单词的音标学习,采取相对集中,难点分散的音标教学方案,从单个字母到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把音标教学安排在字母和单词教学当中,让学生根据音标拼出字母和字母组合,结合大部分学生熟悉的单词,对其音标进行分解,或单音素拼读,或留头去尾,让学生尝试拼读,使学生初步分清开、闭音节和长、短音。事实上,在学习英文的过程中,若能时时留意“语音”和“单字拼法”的关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了解“音标”和“字母”的相对关系,比如:

(1)下面单字中的,a,e,i,o,u,左列发长音,而右列则发短音。

这些对应的关系,并不仅限于上述五种,此处不再列举,可以帮助和鼓励学生自己试作分类。而这些对应的关系并不需要死背,只要在每次碰到新的单字时,勤查字典,把音标记牢,再把对应关系加以理解,就可以了。了解了这个原则,以后即使看到了较长且陌生的单词,如anticipation,discrimination也能不假思索且精确地读出来。

四、结语

音标学习绝不仅仅是为了认识48个音标,而是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在教会学生音标的认读及拼读之后,注意培养学生按照读音规则,把单词的音、形、义联系起来迅速反应的能力。每次教新词时,不仅要会发音、会拼读,还要与旧词联系,进行一些归类性的训练。用这样的方法,能培养学生自觉地把单词、音标作音、形比较,直至掌握一些规律,逐步学会听音知形、见形知音的本领。这样的训练,也能培养学生速记单词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持之以恒,严格要求学生。不断正音,不让语音退化。对句子的语调、会话、朗读的感情,都做到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学生在这种训练下,语音才会越来越好。

学生一旦养成靠音标读准单词、靠读音想音标拼出单词、自动运用音标和单词比较法记单词等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英语教师更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运用音标的能力,提高运用的水平,使他们及早养成自动运用音标的习惯。让学生掌握一种解决英语单词的强有力的武器,为他们扫清了英语学习道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参考文献:

[1]胡春洞主编.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3篇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英语科)》(试验修订版)在高中毕业会考的一级目标(较低级别)中,语音和词汇方面要求学生能借助常用的拼读规则和音标读单词,能根据单词的发音和基本规则记忆单词的拼写形式,也就是要求学生能“看形读音,听音写词”—— 其实,这应该是初一学生就已经具备的能力。然而,相当一部分的高中生还是无法自行根据音标拼读单词,状若哑巴;听英语录音如听鸟语,不知所云,犹如聋子。

这样的教学效果与小学语文的汉语拼音教学相比,真可谓“费时低效”。汉语拼音教学成绩斐然:任何注了汉语拼音的汉字,对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而言都已经是件小事,他们张口就能正确拼读,通常都有百分之百的过关率;而在英语方面,效果不尽人意,很多学了音标的初中二年级以上学生甚至高中学生对英语单词拼读依然懵懂,只能“望词兴叹”。 无法掌握词汇的“音”和“形”,意味着没有构建好语言学习的必要基础,继续学习就像建造空中楼阁,效果可想而知。

二、提出问题

同样是语音教学,但两者的成效如此悬殊,原因在哪里?

引起教学效果优劣的原因很复杂,但首先应该克服一味强调“母语教学容易而外语教学困难”这种思想。为了便于识记,汉英语音都借助符号——汉语拼音或国际音标对字词进行读音标注。汉语拼音方案是上世纪解放初期,国家为了有效的扫除文盲,又便于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而采用拉丁字母制定的符号系统。换句话说,汉语拼音与英文字母、国际音标同属拉丁文,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汉语拼音的学生们都具备学习英语语音的素质。但事实上我们总是有较大面积的学生完全不备拼读能力,而且这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

从课堂的角度看,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材、教师和学生这三个因素。众所周知,我国的教师和学生对每一个学科的教学都是非常努力的。由此再排除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因素,我们有理由怀疑我们现行教材中的语音教学体系是否存在问题。

通过对比分析当前英语语音与汉语拼音的教材编排和教学流程,笔者有所发现和感悟,特撰写此文与同行们商榷。

三、当前英语语音与汉语拼音的教材编排和教学流程对比分析

1.对比

以全国各地广泛使用的人教版课本中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初一英语(上)两册书为例,当前英语语音与汉语拼音的教材编排和教学流程对比如下:

(1) 教学内容

英语语音:国际音标48个(20个元音音素,28个辅音音素),字母26个,字母组合约75个,开音节和闭音节等常用的拼读规则。

汉语拼音: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 教材整体编排

英语语音:初一英语课本中的语音教学则分散在整册书各个单元的听说读写教学里。

汉语拼音: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把整个汉语拼音教学安排在第一阶段。

(3) 教学周期

英语拼音:一个学期甚至更多。

汉语拼音:一个月左右。

(4) 教材具体内容安排

英语语音:初一英语从第一单元起,学生学习的内容涉及字母、单词、句子的听说读写,语音学习夹杂在其中(实际上,几乎每一个版本的中小学教材都是这么安排的!)。以人教修订版第一单元为例,其标题为 Hello! Nice to meet you!教学目标包括:A. 英语字母学习(掌握字母Aa—Nn的正确读音和书写格式,归纳含相同元音音素的字母);B.单词(hello, too, please);C.日常交际用语Good morning 等。

汉语拼音: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的前十几课内容(汉语拼音教学部分)是纯粹的拼音教学,不夹杂任何汉字。

(5) 教学流程对比

英语语音:初一英语将语音教学结合在英语听说读写各种情境中,分散地、逐步地归纳、再现单词拼读规律。九义教材从第四单元开始,每单元的最后一课都有符合拼读规则的单音节词归类训练——Listen, read and say, workbook中有与之对应的练习Read these words。这类训练主要是按五个元音字母a、e、i、o、u分别在重读开、闭音节中和几个常见字母组合ea、ee、oo在单词中的发音分类进行。

《新目标英语》的五个过渡单元(starter unit)中没有出现音标的形式,只是在词汇表的前一页才出现。国际音标的学习要到第九单元才开始,从学生开始学说英语到学会使用48个音标拼读,共需要32课时,按每周5课时来算,则需要六周时间。而按这样编排,到第一学期结束,学生们只认识40个音标,其余8个音标还要过完寒假后才陆续认识。

汉语拼音: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第一课就是单韵母“a, o, e, i, u, ü”和四声的教学,第二课学习单声母“d, t, n, l”以及这几个声母与上一课学习的单韵母的简单音节拼读。之后照此类推,按“韵母——声母——拼读”的模式,从易到难,层层把关,完成单复韵母、声母、音节拼读以及整体认读音节的教学。

2.分析

① 教学内容:从数据看,汉语拼音所教学的符号数远远少于英语语音。就拼读规则而言,汉语拼音的每一个声母和韵母的发音固定而且唯一,也比英语简单得多。英语每一个字母或组合会因为在单词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发音不同,因此拼读规则只是基本规律,很多时候要靠音标来确定读音。在这一点上,英语语音教学的任务比汉语拼音要重很多。但是,容量大的任务可以通过增加教学时间来解决,可见这不是症结所在。

② 教材编排和教学周期:通过这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明显的区别。汉语拼音采用系统、整体的方式。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拼音是学生的唯一的学习对象,师生专心致志,系统地教学所有声母、韵母和音节拼读方法,在学生确实能运用拼音辅助汉字拼读之后才进入汉语字词句的教学。而英语教材将语音教学结合在英语听说读写各种情境中,旨在句中学词,词中学语音,用一个学期甚至更多的时间逐步渗透,不断地归纳、再现单词拼读规律,并通过不断地模仿和操练,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③ 教学流程:这组对比反映了两套教材编者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汉语拼音强调“学得”,而英语语音强调“习得”。

笔者认为,这个区别很可能就是导致两者教学效果差异的根源。根据现实情况和学者们的研究,中国人自古以来崇尚中庸和整体思维,思维方式有别于西方人。我们善于采用整体的、系统的方法,而不是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方法。汉语拼音教学具有“整体和系统”的特点,符合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得以轻松过关。而现行教材的英语语音“习得”方式正是“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方法”,是我们的思维弱项,学生自然难以接受。例如人教修订版第一单元,学生在没有任何语音基础学习的情况下就进行涉及字母、单词、句子的听说读写的学习,他们只能机械模仿和记忆,之后同时接受字母、字母组合和音标等几组拼音的交叉教学,很容易引起思维混乱。在这第一单元的学习当中,不擅长机械模仿和记忆或者理不清头绪的学生就开始掉队。再加上整个语音教学过程长达一个多学期,这期间,会更多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放弃英语学习。由于没有参与语音教学全程,英语拼读在这些学生的记忆里只有只鳞半爪,无法形成整体概念,当然谈不上运用了。

四、建议

为了提高英语语音教学效率,我们可以尝试参照汉语拼音教材教学体系,重新编排教材中的语音教学流程,以适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系统地掌握英语语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获得良好成绩。

1. 将语音教学集中、系统地安排在起始阶段,使学生掌握基本字组和拼读规则后再进入词句教学。

2. 调整教学重点和方法,确保教学质量。

① 利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到,英语是拼音文字,单词具有的“音形一体”的特点,按照一定的拼读规则,看形就可以读音,听音就可以写词,和汉语拼音相似。其次,让学生理解音标是另一套拼读符号系统,通过对比音标与汉语拼音两组音素的异同,其中有不少单辅音的发音与汉语拼音完全相同,只需要重点学习相异的因素,因此人人都有能力学好英语音标和英语单词。

② 简化音标教学,加强字母组合和拼读规则教学。

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非常强调“把音标读准”,尽力区分音标里的长短音等等,却忽视了培养学生“会看词发音”的能力。其实音准不是语言学习的关键,看看我们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学生们,口音繁杂,但并不影响他们把汉语学好。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音标的作用,它只是辅助拼读规则确定读音的工具;摆正字母组合和教学拼读规则教学的位置,把七十多个字母组合以及开音节、闭音节常用的拼读规则的教学落到实处,层层把关,要求学生做到脱口而出。

③ 增加音节划分教学与训练

现行教材缺乏音节划分教学。英语单词拼读是以音节为单位进行的,会划分音节才会词形辨析,从而推断读音。其实学生需要掌握的方法并不复杂:在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的相邻处有两个辅音字母时,一个辅音字母属于前面的音节,一个属于后面的音节;在重读和非重读音节的相邻处只有一个辅音字母时,如果前面重读音节里的元音是长音则辅音字母属于后面一个音节,如果重读音节里的元音是短音,则辅音字母属于重读音节。然而,往往就是增加这么简单的方法点拨,就能使学生们突破障碍,一通百通。这项内容不会费时太多,对帮助学生识记单词却大有裨益。因此,有必要增加音节划分教学与训练。

第4篇

【关键词】音标;英语教学;任务型教学

音标在英语中的作用类似于拼音在汉语学习中的作用,都是用来记录和表示听到的各种音素的书面符号。看到音标就可以联想起某个相应的音。它的作用相当于对声音的提示。对于基本不具备语言环境的外语教学来说,音标的学习应该得到相当的重视。

一、激发学生音标学习的兴趣,树立能学好音标的信心

兴趣往往来源于教师生动形象的教学,信心则来自于教师给予学生的成就感。对此,我们可以采用一下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树立学习音标的信心。

1.音标的趣味性

在教音标时,既注意趣味性,又贯以知识性。如在教[?]这个音素时,可以运用这样的顺口溜:

It’s big and fat.

That's a black cat .

Don’t lash it.

It’s playing its bap.

2.单词辅助音标教学

即用一些使用频率高的单词帮助音标的记忆。如:根据yes 记[j],apple记[?] ,orange记[? ],good 记[u] .这些单词学生都很熟悉,利用它们来记音标较牢固。

3.联想教学

部分音标的形状对发音方式,如唇形,舌位有暗示作用。如:可以提醒学生舌的位置,即在上下齿之间。

[Λ] 象把镊子把嘴撑起来,口腔上下张开。

[?] 象但簧把口腔撑起来,口要左右张开。

[N] 联想到用气流把物体从鼻腔经喉往下运送的过程,常由字母组合ng (尤其在辅音前)发出。

二、系统地开展任务型音标教学

1.先听音,后开口,听清发准

先听音,后开口,听清发准有利于音标教学。在许多情况下,学生语音不准要归咎于听得不够,或听得不准就开口了。按照目的,可以把听分为两种:以模仿为目的的听和以辨音为目的的听。在以模仿为目的的听中,教师可以用录音带,也可以自己读。要求学生静静的听,并告诉学生听完以后要模仿。在以辨音为目的的听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于区别和比较。可以把两组或多组音先后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辨出哪一组发的是哪个音;也可以把一个音标写在黑板上,读一个句子或一组词,让学生辨出含该音的词。每次听的时间不需太长,但听的练习应该经常做。

2.在字母教学中贯穿音标教学

在初一入门阶段,英语教师往往要对学生小学已学过的26个字母进行回顾。这时应该从归纳字母读音入手,开始逐步接触音标,采取相对集中,难点分散的音标教学方案,把部分音标教学安排在字母教学当中,让学生根据音标读出字 母来,这样克服了以往的初学者把“a [ei]”,读成汉语拼音的“a-啊”。同时注重进行字母和音标的比较,讲清字母和音标的区别,讲解一些简单的发音要领;结合小学所学的大部分学生熟悉的单词,对其音标进行分解,或单音素拼读,或留头去尾,让学生尝试拼读,使学生初步分清开、闭音节和长、短音。

3.元音音素的认读

在教元音时首先要强调舌位(尤其是前元音),使学生有意识地感到音所发部位的前,中,后,高,低之分。口腔内不足方寸之地要发出二十个元音,舌位稍有变化就会变成另一个音。以最难区分的[i:]和[i]为例,初学者往往误以为这两个音是长短之分,其实首先是舌位高低之分。其高低相差不过一毫米左右。因此要特别仔细地体会舌位的变化。舌头是弹性的,能伸缩的,要充分利用舌头高低,伸缩时在口腔中的不同定位,发好单元音。舌头又是可移动的,利用舌头在发音过程中的移动,发好双元音。其次要强调唇形(尤其是后元音)。以[a:]和[? ]为例,虽然二者舌位不同,但对发音影响大的,是唇形及舌的肌肉紧张度。

教元音时,还可以利用口形图,还可以利用口腔活动模型,以加强直观效果。教师可一面指图或模型,一面发音;也可指点教具,让学生发音。英语元音字母和元音因素数目差别较大。在教元音时,应把二者结合。这样,就需要在单词中教单音,并配合以基本读音规则。读音规则的教学开始时可不必教音节,开音节,闭音节等名词术语,而以读音模式显示读音规则,如:

came bag day car

face flag say star

late cap way dark

[ei] [Λ] [ei] [a:]

4.辅音音素的认读

在教辅音时首先要强调声带的振动与否,这是区分清浊辅音的关键。辅音的清浊对语义的影响甚大。例如:

[pig]-猪 [d?k]-鸭

[big]-大 [d?g]-挖

可以让学生把手放到喉部,去感觉发浊辅音时产生的声带颤振现象,清浊音一起练习。

还要注意一点的是,辅音除了摩擦音和鼻辅音以外,都不能延续。假如学生在发/t/ 时拉长了声音,那么他一定是在后面加了元音[E]。辅音本来就不能单独存在,所以辅音练习应以音节为基本单位。对于学生很感困难的辅音连缀,因为这是只有在词中才有的现象,所以解决办法也只能通过词的读音练习。如采用逐步合成读词法:lack-black, tab-table,tar-star,ol-old 。

经过以上任务型音标教学,学生的拼读能力能够明显提高,绝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音标熟练、正确地读出单词,对符合读音规则的生词不依靠音标就可以正确读出,丝毫不感到英语难学;教师也觉得教起来得心应手;课堂上师生配合得好,双边活动也较前活跃。这正是在关键期重视了音标教学,狠抓了拼读规则教学的结果。当然,音标的重要性是相对的,有限的。因此教学中不能喧宾夺主,不能把音标教学课上成语音学课。

参考文献:

[1]杜春燕.任务型教学背景下英语语言测试初探[J]. 黑龙江教育, 2009(11):72-73

[2]郭青.语音教学 重中之重[J].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2008(8): 104-106

[3]董金.初中英语教学如何突破语音关[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2):13-14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英语口语 教学方案

一、初中生英语口语学习常见问题

1.学生发言机会少,语言环境差异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主要面临两大难题:单词记不住、组句语法错误。单词、语法错误主要是由于学生课堂发言机会少,语言环境差异所致。一是学生课堂发言机会少。我国初中在校生规模比较大,大部分的班级至少50人,很少有学校有能力实现小班教学,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班级学生超员现象十分严重。班级学生数量多,导致老师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照顾所有的学生,学生参与课堂的互动性不高,说英语的机会少。二是英语教学形式单一。近些年,随着课改的深化,英语教学形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教学模式单一化还是较为严重。英语教学大多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即使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存在教学资源落后、老师英语能力等问题制约。三是,语言环境差异。英语学习必须要经常读、讲、听、说。

2.学生英语心理障碍严重

大部分初中生从小学开始一直接触大众化英语教学,家庭和接触的社会缺乏英语学习环境,因此大部分的初中生英语基础不过关,发音不准。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因害怕其他人嘲笑,不好意思开口说英语,导致学生对开口说英语产生了心理障碍,“开口难”。

二、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方案

1.抓好语音教学,重视英语情景

搞好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必须抓好语音教学,重视英语情景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中外文化差异带来的学习困难。

(1)抓好语言教学

一是抓好语音教学。语音教学要求老师从教学基础做起,从最基本的音标发声,到单词语调,都要严格按照规范。部分地区英语教师不重视英语音标教学,因此,很多学生口语发声“形似神不似”,最终导致学生哑巴英语。二是要重视英语发声技巧。英语口语的好与坏与发声技巧有很大关系,因此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读英语时在连读、重音、爆破音方面的培养。

(2)重视英语情景设计

初中英语口语情景设计必须坚持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的方针。首先,初中英语教学要实现英语口语教学。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教学氛围,通过长期的英语气氛渲染,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英语的能力;另一方面利用英语教学有利于抓住初中生好奇心理,提高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其次,要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英语口语教学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说流利的英语。因此必须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电影《中国合伙人》里面有一句话,我认为很有用:英语说不好,难受的是别人,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最后,老师必须特别注意教学过程中的改错方法。初中生接触英语时间不长,大部分英语基础不扎实,在发声、组句方面有欠缺,加上课堂发言紧张,难免会出错。部分老师,一发现学生口语错误,习惯立即纠正,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微表情方式让学生意识到错误自我纠正,比如:笑容、摇头等方式帮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自己改正。

2.通过示范、督促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英语口语的好坏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实现自主学习。初中生正处于学习的重要阶段,好奇心较大,学习积极性高,但是也存在做事情不认真,遇困难不容易坚持,三分热度的现象。因此,老师必须通过多种手段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朗读、背诵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朗读、背诵的学习习惯。大部分的初中教学中,对英语教学非常重视,特别是听力。因此,老师可以利用课时多的优势,一方面充分利用课堂优势,提供学生朗读时间,利用背诵督促学生课下朗读英语;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纠正发音,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学习多媒体、播放VOA慢速英语,鼓励学生模仿发声,背诵。

(2)帮助学生养成开口说英语习惯

初中生开口说英语的重点和难点:一是,单词记不住;二是,组句语法有问题,中式英语现象十分严重。因此,老师必须帮助学生养成开口说英语的习惯,培养学生美式思维。针对单词记不住的情况,老师必须探索有效的单词记忆方法。

实现转变“开口难”的现状,必须坚持从初中英语教学实际出发,根据学校、老师、学生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方案的制定。利用学校教学资源,通过朗读背诵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音;语音课程;语音教学;专业化教学

语音是口头交际的基础,是语言教学的出发点,更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对英语学习者的听说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但英语语音教学一般被列为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对大学英语未提出相应的语音教学要求。2007年7月教育部高教司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一要求推动了大学英语专业化教学的开展,加强大学英语的语音教学,促进语音专业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以钦州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基础上,对本校的大学英语语音学习和教学情况进行了相应的现状调查和分析,从而提出了语音专业化教学的对策。

一、现状调查与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以本校200名非英语专业的本专科学生为对对象,调查内容涉及学生语音水平和学习语音意愿,教师教授语音情况和课程开设意向等。

(一)非英语专业学生语音学习的现状调查和情况分析

了解学生的语音基础水平和学习意向是大学英语语音教学的首要环节。为此,本人有针对性地选择本校的200名不同专业不同任课教师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存在如下问题:

1. 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音基础普遍较差

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音较差,具体体现在未能分清元辅音和元辅音音标,不会拼读英语音标,错读单词重音,错拼单词。

调查内容及结果如下表Ⅰ:

如问题:请指出下列哪组音标所含的音都是单元音?

A.p,:,i?藜,j B.?,i,?廾,u:

C. u:,?藜:,?蘧,: D.ei,?,z,k

结果显示:2%的学生选择A,29%选择B,61%选择C,8%选择D。

由上表和问题可见,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英语语音状况不满意,区分元辅音音标方面仍有39%的学生未能很好掌握。

2. 学生的英语语音认知水平较低

学生英语语音的认知水平是大学英语语音实现专业化教学关键的一步,因为必须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语音水平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对策。

见下表Ⅱ:

通过表Ⅱ发现学生对语音的知识大部分在音标的发音和基本的语调掌握方面,从200份调查问卷发现很多学生在超音位语音如句子重音,多音节词的重音模式,同化和弱化等语音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补充其他语音知识,使学生掌握更多相关的语音知识来帮助他们提高英语学习的听说能力。

3. 学生缺乏系统的语音学习和辅导

学生英语语音认知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教师是否在教学过程加强语音的教学?

表Ⅲ

由表Ⅲ中的调查结果可见, 学生未能获得较好的语音辅导和学习的机会,未能从大学英语教师处获得系统的语音知识。因此,这就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队语音的教学提出了重视语音教学要求。

4. 学生英语的学习尤其听说水平受英语语音影响较大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学习和听说水平是否受英语语音的影响?根据调查,97%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英语学习受到英语语音好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听力和口语方面,86%的学生表示在听说时很关注语音的学习和掌握。

见下表Ⅳ: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有强烈的学习英语语音愿望,认为有必要开设语音课程加强语音的学习和辅导,尤其在单词的读音和语调的掌握两方面的愿望最为强烈。而同一意群词与词的连贯性和流畅性以及强读弱读式方面也希望得到加强学习。

非英语专业学生存在的英语语音知识的缺乏等问题对我们担任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提出了要求,必须加强英语语音的学习,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系统讲授和辅导学生的英语语音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尤其听说能力。

(二)大学英语语音教学情况调查和分析及存在问题

(1)教学情况调查和分析

由以上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系统讲授语音知识,即使一些注重语音教学的教师也仅对教材涉及到的内容做简单的讲解,未能进行深入系统的语音讲解、辅导和培训,仍忽视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未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大学英语语音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分析出本校大学英语语音在教与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1. 大学英语课程忽略英语语音课程的设置

我校开设有英语自主学习课堂,学生通过校园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听说课程,但仅通过自主学习课堂,仍无法达到提高英语学习尤其听说能力的目的,究其原因在于很多学生未能理解话语者的语音面貌,这是由于缺乏语音知识和未能系统地接受语音知识所导致的。

学生的语音学习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和期望哪些方式学习语音?调查内容和结果见表Ⅴ:

表Ⅴ

由上表Ⅴ可见,学生普遍认为缺乏系统的辅导导致自身语音基础不佳,因此,语音知识的输入是必须和必要的。教师应重视系统的语音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语音知识,否则学生就无法真正听懂和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因此在交流中将会处于被动局面。

2. 教师缺乏对语音教学的重视

由于大学英语课程忽视语音课程的设置,导致教师缺乏对语音的重视,体现在教学中仅要求学生能读对单词和能基本说出其所表达的意思。教师不对语音语调做出任何要求的教学行为导致学生未能正确理解听力材料的意思,交流中语言表达显得较为困难。教师为何不重视语音教学?访谈中得知很多教师认为语音学习应是学生自己根据模仿练成而无需教师的纠音和更音。

3. 母语和方言对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形成干扰因素

26个汉语拼音字母,26个英语字母和48个国际音标之间有很多相似的音,加上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本不讲英语音素的发音技巧,不给学生纠音,所以学生利用汉语拼音或汉字加注英语单词的发音。

4. 教师与学生双方消极情感因素的影响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觉得语音难教,或没必要教。学生感到语音似易而难学,对自己的发音不满意但又未能接受系统语音知识也不愿深入了解语音知识。双方的消极因素严重影响语音的教学效果。

5. 语音问题严重影响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自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以来,英语听说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听说能力是英语习得的重要体现,听和说是英语综合能力的运用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

根据调查,受调查学生普遍不满意自己的英语听说水平,54%的受查对象反应自身的英语听说能力很差。而在被问到他们的英语听说是否受语音水平影响时,70%表示影响非常大,24%影响不大,仅有6%不收影响。不懂判断听力对话和文章或句子的重点、句子的意群、单词的强读式或弱读式、同化和弱化等经常影响学生们对句子的理解的语音问题,导致学生在spot dictation部分单词不会拼写,句子听写部分错写或者漏写连词,冠词等等虚词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大学英语的教师提出要求,有必要在教授大学英语过程中讲授语音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

二、实现大学英语语音专业化教学的对策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和分析,以钦州学院为个案研究,促进大学英语语音的专业化教学以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显得尤为关键。

(一)开设英语语音课程,重视英语语音教学

开设语音课程是专业化课程教学首要课程,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前提。只有通过开设课程才能使学生和教师普遍重视语音课程的学和教。根据钦州学院大学英语的课程安排,为保证语音教学的时间,建议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年每周开设2个课时的语音课。之后可将语音课作为选修课的方式进行全校性开设,为基础差或感兴趣的学生提供系统学习语音的机会。

(二)加强教师自身英语语音水平和专业素质的提高

语音教学主要以模仿为主,在语流中学习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听录音和教师的示范发音以及朗读训练,是语音教学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的示范发音和语音知识的讲解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要提高学生的语音水平,首先就要加强教师自身的语音水平和语音知识,不断学习语音知识和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其次以教促学,要摒弃传统对语音教学的认识误区,认真重视和对待语音教学,通过教学上的重视带动学生学习语音的积极性。从意识上摒弃学生的语音水平仅需要靠学生自身模仿学习的态度,行动上应适当引导和指导学生的纠音和更音。

(三)将语音教学与听说能力的培养进行有效的结合

语音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在课堂上讲解语音知识,还应多渠道地让学生了解和学会分析语音知识,真正掌握英语语音。如在听力过程中适时指出听力材料中的语音知识,如学生听到“Let’s go and play football.”这句话时会听到一个省音“and”,因为“and”是一个有4种弱读音n、nd、?藜nd和d的虚词,因此在听力教学中需讲解相关的语音知识,让学生明白听力中的每一个微妙之处。同时在学生语句表达时应告诉学生并非每个词都需要重读。英语单词分实义词和虚词,一般情况下,只有实义词才需要重读,虚词一般都有弱读式或省音并只在强调或者句首时才重读。因此在教学中应不断输入相关的语音知识,强化语音与听说的关系, 并将语音教学与听说能力的培养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

(四)创建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创建良好的校园语言学习环境,经常举行相关的语音知识讲座,加强和提高学生对语音知识的认知水平,以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通过举行演讲比赛或戏剧比赛时加强对学生语音知识的输入,不断强化学生的语音知识,让学生不断得到学习练习语音的机会。

(五)重视情感因素对学生语音学习的影响

Stern认为情感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至少和认知因素有关,而且往往更大。情感因素包括动机、态度、性格、焦虑、自我概念等。因此重视情感因素在学生语音学习过程中的影响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明白语音教学的重要性;明晰语音与词汇记忆和听说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语音的动机和兴趣;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语音指导,重视学生学习语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因语音学习的困扰。

(六)建立和完善语音测试和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语音测试和评价体系,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语音的考核。语音测试需要笔试和口试结合分方式进行。笔试反应学生对语音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情况,口试需要更为有效地测评方案。选用语音知识和技能良好并对测评方案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的监考老师,充裕的时间保证测试结果的信度度。

三、结语

通过此次调查分析,显示有必要开设语音课程教学,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系统的语音教学,才能有效解决非英语专业学生听说水平差,词汇记忆困难等英语学习遭遇的瓶颈而带来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加强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音教学,进行语音的专业化教学,可以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水平,并有效提高学生记忆词汇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罗立胜,张菜湘.2003,英语语音教学的回顾及对目前英语语音教学的几点建议[J],外语与教学.

[2]张国庆.2006,语音教学与听说能力的培养[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第7篇

关键词:语言关键期 农村 中学生 语音 学习现状

一、研究背景

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高考和中考改革总体方案和实施意见,提出高考英语开始逐年降低分值,于2016年正式退出高考统考科目,并实行一年多考制度,会考最高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此次改革打破了以往的一考定终身制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打消了学生高三突击英语学习的想法,这就要求从一开始就扎扎实实学习英语知识并努力培养英语学习能力。为了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刷”出更好的英语成绩,学生对于知识本身和学习方法的渴望更加强烈,在一定程度上转被动学习为主动。此次改革也提出将中考英语从120分降至100分,其中听力部分增加到40分,这就要求学生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加强对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中高考英语考试的改革,表明国家在淡化英语的应试化色彩,重视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促使英语教育向素质型和应用型回归。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语音三要素是发音、节奏和语调,三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语音能力包括语音音位的辨别能力、准确再现语音的发音能力、拼读单词的能力、准确再现语调声调的能力、联系语音语义的能力和语调运用能力等[1]。从英语语言学习角度来看,语音辨别能力影响单词拼读能力,单词拼读能力影响词汇学习效果,词汇学习又影响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发展,进而影响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笔者认为,语音问题是英语学习的首要问题,尤其是农村环境下学生英语学习不可忽视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农村中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其英语语音能力进行测试,分析影响中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因素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农村中学生英语语音教学现状,提高农村学生综合英语学习成绩。

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

关键期(critical period),又称敏感期,是指在人生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在自然环境下,没有外界干扰,无须教授的条件下,快速轻松地掌握一门语言。基于母语习得的过程,Penfield and Roberts把关键期的概念运用到儿童语言习得的领域,并提出“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认为语言学习关键期大约在青春期结束时,若要每一阶段的语言学习都获得成功,就必须成功完成前一阶段的语言习得,使学习机制所依赖的资源得到扩大,从而轻松适应下一阶段的语言学习[1]。每一个正常的人,在童年晚期(10岁之内),就获得了一种语言(母语),包括基本词汇、语法和发音。西方儿童大约在10岁左右基本完成母语习得,东方儿童的母语习得亦是如此。随着年龄增长,学习者在11~20岁左右认知能力呈现上升趋势而达到顶峰,在此阶段,他们的模仿和记忆能力非常强,语言意识也很敏感,更有利于语言输入和习得,尤其是语音能力的培养[3]。

我国对于二语习得的研究也有很多,束定芳在研究分析国内外有关二语习得关键期研究后提出:儿童在良好的语言环境和科学教学方法下,12岁开始学习外语最终也可以接近或达到讲母语的水平[5]。也就是说,9~12岁开始学习英语的儿童,无论是其英语语音水平还是最终的综合英语水平都可以达到相当高度,且语言能力比低龄儿童更耐磨蚀。1~8年级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其中1~6年级为效率最高的时期,7~8年级是关键期的结束阶段[4]。高质量的语言输入,尤其是高质量的英语语音输入是学习者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方面参差不齐,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也不尽相同。对于农村和边远地区的中学生来说,这些外界的条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语言学习的发展,尤其是在英语语音语调方面,这将成为农村学生整个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大障碍。

三、研究思路

本次调查活动是陕西省教育厅项目的一个子课题,目的是调查农村中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现状和语音能力,分析影响中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因素,研究和探讨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语音能力,提高农村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本研究采取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有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在检索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理论基础上,根据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二级标准、情感理论知识和语音专业知识等设计问卷,并对来自不同中学的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调研报告。项目组共向渭南地区农村中学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此次访谈的学生共50人,同时对他们进行了英语语音测试。

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①中学生对语音学习的认识、情感和态度;②中学生对英语语音知识和语音技能的运用;③中学生对英语语音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运用。为了使调查研究内容更加全面,项目组对部分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包括学生对英语语音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应用程度(涉及到音标、省读、连读、句子重读、语调、意群和节奏等)。为了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英语语音情况,项目组设计了英语语音测试题,包括:①读单词,注意元音发音;②读单词,注意辅音发音;③读单词,注意重音;④读对话,注意语调;⑤读对话,注意重音和语调。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分析

项目组通过对西省渭南地区农村中学生英语语音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得出以下数据。

表1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英语语音学习重要,只有45%认为不重要。60.6%的学生对英语语音非常感兴趣,32.5%的学生感兴趣,学生能够在语音学习过程中得到快乐,6.9%的学生对语音学习根本不感兴趣,甚至对英语有厌学情绪。78.9%的学生对自己英语语音不满意,希望老师能够系统教授语音知识,只有21.1%(9.2%+11.9%)的学生对自己语音满意,这表明中学英语语音教学的严峻性。76.5%的学生认为自己英语语音水平和汉语语音水平相差很大,仅有23.5的学生(14.9%+8.6%)认为自己英汉语音水平相近;87.8%的学生认为自己汉语语音对英语语音有很大的影响,仅有0.9%认为没有影响。访谈中发现,部分学生认为在农村语音环境下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很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英语语音的发展。

表2数据表明,99.6%(89.2%+10.4%)的学生都能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51.3%(20.1%+31.2%)的学生能认读48个国际音标;54.9%的学生不了解英语多音节词重读和句子重读问题,尤其是句子重读;59.4%的学生不了解单词连读、句子节奏和语调等现象,访谈发现40.6%(12.2%+28.4%)的学生也只是对语调和连读有所了解,对于节奏的了解几乎为零。94.7%的学生系统学习过语音知识,95.7%的学生了解发音器官及其作用;0.4%的学生认为自己英语发音标准,并且语调达意,19.5%的学生认为发音标准,但语调有时不准确,80.1%的学生认为在英语发音和语调运用上存在很大问题。访谈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老师的发音、语调和节奏等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能够准确读出48个国际音标并正确拼读英文单词就已经是农村学生英语学习的最佳状态。

表3数据表明,37.5%的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中能积极配合,认为与学习好的同学在同组学习有很大提高;40.2%的学生愿意配合但不积极,22.3%的学生不愿意和其他同学配合学习,原因在于同学的英语语音也不标准。有74.8%(32.1%+42.7%)的学生能借鉴同学的学习方法,25.2%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借鉴。遇到生词时,72.6%(19.9%+52.7%)学生向老师和同学请教,27.4%的学生查词典或直接跳过;92.2%(30.3%+61.9%)的学生能使用英汉词典查词,7.8%的学生则不能使用词典查词。课堂观察发现,农村英语课堂中学生保持“安静”,只是被动接受,不积极主动配合老师,究其原因是对自身英语语音和英语学习缺乏自信心。

2.英语语音测试结果分析

项目组随机抽选了50名学生进行语音测试,统计结果如下。

表4数据表明,学生辅音的正确发音人均分为13.1,占该题总分的65.5%,表明学生在辅音发音方面达到了及格水平。学生在读单词时元音正确发音的人均得分为9.8,占该题总分的49%,表明学生在元音发音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如单词中长元音([i:],[e:],[a:],[?蘅:],[u:])和短元音([i],[e],[u],[?蘧],[?藜],[?蘅],[u])之分。例如:把seat[si:t]读成sit[sit],beat[bi:t]读成bit[bit],peel[pi:l]读成pill[pil];good[gud]被读成[gu:d],cup[k?蘧p]被读成[ka:p]等。在某些单元音和双元音([e?藜],[i?藜],[u?藜],[?蘅i],[?藜u],[ai],[au],[ei])的区分方面,如:house[haus]和horse[h?蘅:s],make中的a[ei]读成[i],alive中的i[ai]被读成[i]。

表4中学生音节的人均正确得分为4.3,占该题总分的43%。重音方面人均分为9.1,占该题总分的36.4%。测试过程发现,学生对于句子重音的正确把握远远低于单词重音的把握。例如:单词重音中,hello[h?藜l?藜u]被读成[′h?藜l?藜u],mistake[′mi′steik]被读成[mi′steik];句子中较为重要的词也要重读,例如:There is nothing they can do now.英文句子中,一般情况实词重读,虚词轻读,但还有实词不重读和虚词重读的特殊情况。例如:Which one do you want?/I think of that as a boy thinks./Wangfujing Street./this morning,这些句子中的实词不重读。如以下句子中的虚词则需要重读:She is the person I talked ’with(介词在句尾)。

表4中学生语调测试人均分为8.9,占该题总分35.6%。句子语调本身变化丰富,包括陈述句、感叹句、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测试结果发现,学生语调很单调没有任何起伏,几乎接调,既不符合波浪式的美式语调,也不符合下降式的英式语调。从整体来看,中学生的英语语音测试人均分45.2,占卷面总分的45.2%。

问卷调查和语音测试结果表明,农村中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现状很不理想,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英语语音知识学习和培训,但同时又对语音知识存在着强烈的需求。英语教材淡化了语音内容的讲解,语音教学失去了作为课程关键内容的位置,教学重点被转移到考试的单词、句子、语法等语言知识方面,这就造成学生死记单词、鹦鹉学舌,从而发音不准确。母语的负迁移作用是造成学生发音不准确的又一重要原因,农村学生普通话相对城市学生要差一些,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用中文拼音来标记英文单词的发音。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很自卑,害怕自己发音不准确被同学嘲笑,还有部分同学在讲英语时有明显的焦虑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语发音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五、应对策略

1.对教师进行语音知识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调查发现,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中大部分是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还有部分教师是在教授其他课程的同时兼任英语课程教学工作。也就是说,大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英语语音、语法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专项训练。然而,中小学教师的英语语音能力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呼吁学校和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开设对英语教师的语音强化训练班,聘请高校语音专家对农村英语教师进行系统的语音理论知识和教学法培训,并定期对教师的英语语音进行考核。同时,教师本人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自己对语音的认识,从思想上转变学习观念,加英语语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强化训练纠正发音。在教学之余抽出部分时间,通过观看英文原版电影和网络、收听英文广播等方式,更好地了解目标语国家的人们在交流时的真实情境,从而更准确地把握英语的发音、停顿和节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采用英语授课的方式,并通过课堂录音的方式来帮助自己提高英语语音水平,这是一种科学的提高教师语音水平的有效途径。

2.对学生进行英语语音知识讲解,提高学生语音能力

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英语语音知识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英语语音知识的系统全面讲授。首先,教师向学生教授英语国际音标,借助发音音位图和视频来讲解发音器官、单元音、双元音、辅音和鼻音等,让学生对各个发音器官、发音部位、舌位和唇形等状态能够准确把握。鼓励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使用镜子观察发音部位和方式,及时纠正并达到最佳效果。第二,教师向学生讲解单词音节、单词重音、句子重音、语音语调和节奏的相关知识,借助于英语语音学习软件和视频等方式,采用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典型学生示范,教师针对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做纠正练习。第三,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英文单词、句子和段落等,并适当讲解连音、弱音和省音等高级语音知识。按照异质分组原则建立英语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小组成员进行课外语音学习活动。朗读内容尽量与教材相结合,使语音教学最大限度服务于中学英语教学任务。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营造轻松愉快的英语课堂氛围

农村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焦虑情绪比较严重,学生不敢开口讲英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音,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内互帮互助作用来缓解课堂焦虑情绪。可以安排异质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和模拟场景的方式,将枯燥的英语语音练习情境化,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语音教学中,采用学生熟悉的英文歌曲和电影短片等,让学生在观看英文字幕同时发现连读等语音现象,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也可采用英文笑话、英文经典对白和童谣等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来刺激学生感官,把苦学语音变为一种享受,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英语语音知识。教师在运用错误分析法对学生的典型语音错误给予显性反馈时,应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网络多媒体、英文广播电视和英文报刊等)分层次展示英语语言材料,提供有利于学生观察和模仿的真实语言环境,从而确保语言材料输入的有效性。

――――――――

参考文献

[1] Penfield,W.& Roberts,L.Speech and Brain Mechanism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9.

[2] 国伟秋.大学英语语音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公司,2009.

[3] 李薇.关键期假说对儿童英语语音教学的启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2).

[4] 路明泓.基于学习曲线的英语学习模式与策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1).

第8篇

【关键词】英语 语音 语调 质量

【Abstract】As a language study, English always requires students to have all the basic skills like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All of these different aspects can help students to accumulate knowledge and master techniques. As a communication tool, English can be universally put into practice in the future. However, at present the majority of the students is in a “mute English” state. In order to change this unfavorable situation, from the starting semester of our college’s English majors, we concentrate to improve their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ies. The speaking ability is the best embodiment of their oral performance. To improve their oral performance,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aspects. The most basic one is to focus on their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This pap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author’s personal experience to discuss how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of the first year English majors.

【Key words】English; pronunciation; intonation; quality

英语语音的学习包括音素的发音、音节、语音的节奏规律和语调等诸多方面。根据对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目前英语口语能力较差的一些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重视学生语音语调质量问题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任素贞在谈到语言学家对国外大量听力教材进行仔细研究的结果时,提到几乎所有教材都忽视了对听力语言本质特征的认识,如辩音,对快读的理解,对连读、弱读、重音的理解等。

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一般从小学阶段就开始了,到他们进入大学的时候已经接触英语十年左右了,然而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却明显滞后于书写能力。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学生片面追求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而试卷的答题模式无法全面测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因而准确的英语发音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金森指出:我们的听觉机制在监控我们自己的言语方面也发挥着作用,这个机制既能听到自己的话语,又反过来帮助指挥说话。

在众多学生之中,乡镇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口语更是有着明显的差距,这一现象是多重原因所造成的。一方面乡镇农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地方方言交际交流,这有一定的音准问题,导致英语音素发音不标准,进而影响到英语单词和句子也是错误的读法,经年累月形成的读音上的错误已经伴随学生太多年,他们习惯于以前错误的读法,上了大学再纠正有些积重难返,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与挑战。另一方面乡镇农村的师资力量有限,教师本身英语发音就又问题,传授给学生错误的读法他们却不自知,而且学校没有先进的电教设备,也就不能多渠道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此外,学生平时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基本没有或者很少,因此语言的实用性就比较差,学生们不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也不会遣词造句。甚至有的时候让学生们做口语会话的时候像是在说作文,他们冗长复杂的陈述根本就不是英文地道的口语的表达。根据以上对于学生口语普遍较差的现状以及造成的原因分析,我院外语系为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口语水平的提升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本论文将主要探讨保证语音语调质量的方法。

一、英语音素的发音

英语音素的发音从IPA(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也就是国际音标表讲起,为学生讲授发音的时候笔者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出发,带着学生过了两遍,更方便他们记忆。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音标是音素的符号,学会音标很有助于学生背英文单词,音标类似于汉语拼音,是辅助拼读出单词的媒介,可用它来标注英语单词的发音。

由于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过去就没学过音标,或者是太长时间以前学的,当时训练不到位也就都忘记了。所以笔者选取了最简单易学的音标归类方法,先领学生入门,这也符合由简入繁、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第一种讲述方法是:英语的音素有48个,其中元音音素20个,辅音因素28个。20个元音又分为12个单元音和8个双元音;12个双元音又细化为7个短元音和5个长元音。辅音是清浊成对的10对也就是20个;剩下8个其他辅音。这样划分清晰,便于学生识记。

第二种讲述方法是: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一些概念。发音时声带振动,气流在通道上不受发音器官阻碍的音素叫元音。元音有单元音和双元音两大类。元音共有12个,按发音时舌头最高点的位置又可分为:前元音4个,中元音3个,后元音5个;双元音共有8个又分为5个合口双元音和3个集中双元音。发音时气流在通道上受到发音器官阻碍而发出的音素叫辅音。其中声带振动的为浊辅音,声带不振动的为清辅音。浊辅音共有17个,清辅音共有11个。辅音按发音方法又可分为:爆破音6个,摩擦音10个,破擦音6个,鼻音3个,舌边音1个,半元音2个。这种讲述方式便于学生掌握发音的具体方法和各发音器官所处的位置。通过这两种梳理知识的方式,带着学生渐入佳境,可以很好的保证英语音素发音的学习质量。

二、英语的节奏规律

进入大学之前,学生在节奏规律方面的学习基本为零,英语老师也没有为学生详细讲述英语这种语言与汉语的节奏规律是不一样的,因此学生没有留意过这方面的问题,也早已习惯了全班同学一起大合唱式的朗读英语课文的习惯。其实英语是不该提倡步调一致的朗读出来,因为每个人的语感和语言节奏是有一些差异的。英文读出来应该是像汹涌澎湃的海浪一样高低起伏的从口中流动出来,而中国学生的发音总是很平缓,没有立体感和流动性,这一点是特别难以纠正和有所改观的。

学习英语语音音素的正确发音是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基础,英语语音的组合方式会影响听者对于表达者所讲语句的理解。汉语的普通话是按音节定时的,而英语则是按重音定时的语言。两种语言具有不同的节奏规律,因此中国学生在学好音素的基础之上,便要学习掌握英语的节奏规律,主要涉及:句子的重音模式、节律模式、音的连读、音的同化、省音与缩略、弱读等方面。

音节是英语语音节奏的最基本单位,它是由一个元音或一个元音同若干辅音组成的发音单位。英语单词按其音节的多少可分为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此外,还要为学生明确绝对开音节、相对开音节和闭音节的概念。英语中的重读音节一般比非重读音节要长一些、响亮一些、音调也稍微高一些。

不仅英语单词有重音,句子也有重音。通常情况下是实意词重读,虚词不重读。不过在平时的会话实践当中,重音的位置还要由说话人意愿和所表达的意思来决定。英语的读音方式还分强读式和弱读式。这两种读音形式也影响着我们的听力理解,学好它们对于说话者所传达的意思才能准确的把握,以免在听的过程中造成理解偏差。英语话语中词与词之间还存在连读的问题。英语当中有音的同化、缩略和吞音等现象,学生把这些技巧都运用于口语表达之中,便可以提高语言的流利程度。在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同时,听力理解能力也会水涨船高,它们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达到了互相促进的双赢效果。

这样全方位多角度的把节奏规律的各个层面知识都讲述透彻了也就保证了学生对于英语语音节奏规律的学习质量。

三、英语语调的种类、结构、功能和使用

这一部分内容也是学生在中学时代没有学习到的部分,基本被老师忽略带过。汉语有语调和声调,声调是用于单字的朗读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这不同于英语这种没有字调的语言。英语起决定作用的是语调,其次是重音。学生们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读起英文也没有注意到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因而读出的整句都比较平缓。

人在讲话的时候所采取的语调种类,能表达这个人的某种情绪。讲话时喜怒哀乐不同情感会导致声调的变化。话语中声调高低的变化就叫做语调。要听懂别人表达的话语意思只注重语句的内容是不够的,还要听出说话人的语调或语气。

语调分为:降调、升调和降升调三种。降调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特殊疑问句和祈使句当中,表示说话人已确定的表达完整自己的意思。升调一般表达的是不确定或不完整的意思。降升调就是把升调和降调结合在一起运用,往往为自己的表达有所保留。

在给学生讲授语调知识的时候,先让他们跟读模仿课本上给出的例句,再让他们到具体语境当中去\用学到的知识,进而两两分组自己编对话,在实践当中检验体会语调对于个人情感的不同表达。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够使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对于语调的掌握,每一次都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音频和视频中的语调问题,然后进行模仿训练,最后再让学生做配音演练,以此来保证学生的语调学习质量。

我国众多高校的听说教材都片面注重听力和口语的提高,而忽略了对语音的重视。我院此次推行的课改方案把听力、口语和语音进行了合理的合并与融合,使它更适合于低年级阶段英语专业学生的接受学习和实际应用。

为了解决社会对于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与学生口语水平较差之间的矛盾,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试着找出一些适应于现阶段学生口语水平的措施。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提高学生语音语调质量的具体举措的实施,保证英语专业人才的质量,使学生毕业后更好的融入到市场竞争的洪流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学以致用,担负起作为沟通与英语国家交流的桥梁作用的责任,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References:

[1]郭燕.大学英语系统语音教学的必要性实证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2007,21(11).

[2]Gimson,A.C.,1977,A Practical Course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 A Perceptual Approach,London:Edward Arnold.

[3]王桂珍.英语语音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第9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改进办法,听说结合

 

Ⅰ。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自身因素造成学生听力学习积极性不高。高职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由于受到以笔试为主,对听力和口语要求不高的考试模式的影响,缺乏相应的听力训练,导致其对听力学习重视程度不够,英语听力基础薄弱,具体表现为:一,语音知识欠缺,英语发音受中文方言影响严重;对听力材料分析费力;对所听的摘要的沟通和反馈,听力教学起不到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久而久之,学生对听力学习便会产生焦虑和厌学的心理。

(四)缺乏必要的听力技巧的运用和听力策略的训练。在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一种先听,后抄的上课模式,即:先听录音,不在乎自己能真正听懂多少,等到最后老师公布答案,把答案抄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发现自己之前不能听懂的内容还是听不懂, 之前能听懂的内容反而变的生疏了;同样,很多教师把听力训练看成是简单的答题.答对问题就意味着训练的结束,不去做更多的分析和思考,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课堂活跃度不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师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听力技巧听说结合,听力策略的介绍和训练,而这些技巧和策略的运用对于提高学生听力能力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Ⅱ。这些存在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英语听力教学的进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办法来改进高职英语听力教学

(一)听说结合,对学生从音标开始,进行语音发音及纠音的训练。无论是音标,单词,还是句子,在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音义对应模型是听懂,说对,读懂的前提,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从音标到句子的标准化语音训练,首先通过模仿口型,语音,语调,从而纠正错误的发音习惯,然后进行朗读,因为朗读时,学习者的眼,耳,口在大脑的指挥下相互配合,将文字转化成语音,语义。同时,朗读可以矫正和强化头脑中音义对应模型的记忆,可以练习辩音。有效的朗读是听力理解的基础,能直接影响听力理解能力的发展。听和读一样,同属于理解吸纳性技能,不仅能有效地巩固自己学习的语言,而且也是学习吸收新的语言营养的重要途径。朗读的选材可以很广泛,比如比较浅易的口语经典篇章、各种口语教材,听力教材、精读课本,甚至一些泛读课本,有光碟的先模仿,后朗读。没有的也可以有意识地按英美音调进行朗读,或在老师指导下朗读.学生在从模仿到朗读的过程中,注意英语中常见的一些发音现象,如:弱读,连读,爆破,同化等,培养语感,体会不同的语音,语调对语义表达的不同作用,掌握其变化规律,只要能坚持,很多语言、词汇和表达方法便会随口而出,语音语调也随之会好起来。

(二)改变现状,增强学生听力学习的主观能动性cssci期刊目录。通过对自己多年来听力教学的反思,并做出的一些尝试,发现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形式多样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采取积极的提问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如:学生一问一答式,集体回答式和讨论回答式,问题的难易程度,根据学生个体水平来定,尽可能多的培养学生对除听力学习结果以外的学习过程的关注。改变原有的以测试为主的单一模式听说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找乐趣,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听力教学过程中,转变角色,改变以往“听力材料播放员” “答案公布者”的角色,在给定的听力内容基础上,给学生更多的思维发展空间,起到教给学生听力方法,训练学生听力策略,从而达到掌握其方法和策略的目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其建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实现自我激励,自我管理,在进行听力训练的三个步骤过程中,即:听前,听中,听后。教师应做到听前给学生引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预测,听中给出适当的提示,介绍一些听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听力任务,不同的听力内容,不同的问题条件下,运用该技巧和方法,听后对听力内容和过程做好有效的反馈和总结。整个过程应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师对整个过程要做好监督和检查的工作,帮助学生用心听,及时校正和修补听力中出现的错误和遗漏。

(三)广泛阅读,扩展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英语听力理解过程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音、字、词、义的分辨和意义的重新构建过程。这些复杂的音,字,词,义的辨析除了与语言学发展和变化有关外,还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日常所接触的听力材料的内容往往涉及英美等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及生活常识等,单一的通过字,词,句的意思来理解材料的内容,往往会产生误解,因此,了解他们的日常行为和语言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能力。教师应在有步骤的介绍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同时,鼓励学生广泛阅读,通过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增加扩充自身的词汇量,而且可以从多方面的读物内容中,体会和感受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积累多方面的知识,以达到熟悉并准确理解听力材料的目的。

(四)借助网络等各种多媒体手段,多沟通,多交流,为学生创造更广泛的英语听力学习空间。仅局限于多媒体教室或语音室进行的课堂听力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听说结合,一方面,教师可以有目的去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适合的英文广播节目的收听,比如:美国之音 Special English; BBC等,还可以进行一些英文歌曲的欣赏,和英文电影的观看。对这些课外的有声,影像材料的听力,应采取逐遍听,逐遍脱离原稿和字幕的步骤进行,通过反复听,反复模仿,以达到熟练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在教师和学生间建立起课外信息交流的平台,例如:在网络邮箱或群共享平台里,教师可以把一些有助于训练学生听力技巧的各类听力材料进行共享,让学生去进行课外的听力练习,然后将反馈来的练习结果做系统的分析和对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通过这种形式的课外交流既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广泛的听力学习空间,又可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融洽师生关系。

Ⅲ。结束语

以上是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教师应牢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要提高职学生的听力水平,老师们还应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适合自己学生的听力教学新方案。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冯芝媛《提高听力课教学效果的新途径》山西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1年第一期

[4]李坚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方法研究[T] 中国科技信息2010 05

[5]雷小川.略论多媒体环境下外语教师的角色转化[J]. 高等教育研究, 2001,(04) : 48-55 .

[6]Nunan,D.:1991,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Hertfordshire: Prentice­—HallInternational (UK) Ltd.

[7]舒白梅。《外语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