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街道垃圾分类工作计划集锦9篇

时间:2023-02-28 15:30:32

街道垃圾分类工作计划

街道垃圾分类工作计划范文1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xxx城乡环境治理及品质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指示精神,市政环卫所于2020年4月开始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治理行动,现将目前阶段工作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加快补齐市政设施服务短板,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一是市政环卫所工作人员全面拉网式排查城区路灯、下水井盖、人行道板等公共设施损坏情况,组织人员及时进行维修处理,截止目前,市政环卫所共维修全城路灯240余盏,处理路灯线路故障10余起,维修下水井盖14处,维修交通隔离栏17处;二是完善市政公用设施管理维护标准及措施,建立市政设施维修台账,督促市民爱护市政公共设施,促进城市功能不断提升。

(二)集中整治城区背街小巷环境卫生,提高垃圾收运效率。一是对城区内背街小巷、卫生死角、河道等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清扫保洁,重点清除背街小巷遗留白色垃圾、大件垃圾以及以及清溪河、漩溪河道内漂浮白色垃圾,截止目前,共清理城内卫生死角3处、背街小巷3处,清收大件垃圾共44车;二是加大垃圾收运频次,按照“专人专责,日产日清”的原则,及时收运城内生活垃圾,达到主城区一日三收、乡镇一日一收,收运率100%的保洁标准,确保生活垃圾收运无堆码、果皮箱无滞留,及时转运至垃圾中转站。

(三)开展垃圾分类试点行动,积极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新机制。一是先以城内小区(华府国际、豪情骏座)、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等重点区域为垃圾分类试点区域,以展板、垃圾分类手册、微信、QQ等平台为宣传手段,引导试点区域的小区居民、学生、机关干部职工掌握生活垃圾分类常识、自觉养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形成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二是在试点区域街道摆放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并定期安排环卫工人回收分类生活垃圾,及时将有毒有害垃圾转运至指定堆放点,可回收垃圾进行资源回收;三是在试点推行垃圾分类的工作中,层层跟进,了解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推进情况,主动询问试点区域居民、学校学生、干部职工意见,记录好每周回收分类垃圾的总重量,做好数据统计,为全市实行垃圾分类工作打好“头阵”,做好“先锋军”。

(四)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环卫市场一体化改革。一是按照xx省垃圾新三推项目工作计划,准备购置一批垃圾转运车和垃圾收容设施投放到农村的主次干道和场镇上,解决农村垃圾随意堆码的问题;城区优先购置一批餐厨垃圾收运车和大件垃圾收运车,以便于及时启动垃圾分类收集工作;二是积极探索环卫市场一体化机制,通过学习邻区市县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改革方法,主动衔接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卫作业公司,再结合我市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完备的环卫市场一体化运转体系,降低环卫运作成本,提高机械化水平作业率。

二、存在问题

(一)城区大件垃圾随意堆码严重,影响市区市容市貌建设。

(二)市民垃圾分类意识薄弱,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三)环卫工人数量庞大,实施环卫市场一体化难度较大。

三、下一步计划与打算

(一)继续加快市政设施维修力度,做到即坏即修,达到城区市政设施维修率100%。

(二)继续对城内卫生死角、背街小巷等重点难点区域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及时清除内存留的陈年垃圾、白色垃圾等,保证城内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三)加大垃圾收运频次,及时转运城内大件垃圾、果皮箱内垃圾、垃圾房内垃圾至垃圾中转站,确保生活垃圾收运无堆码、果皮箱无滞留,收运率100%的保洁标准。

街道垃圾分类工作计划范文2

为加快推进全市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进程,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根据上级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全市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宜居现代化大城市为目标,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为抓手,按照城乡环境管理责任区域划分,进一步强化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增强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环保意识、文明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推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收集、运输和处理机制,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优化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全市城乡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组织有关部门单位齐抓共管。各级财政大力支持,建立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引导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

2、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政府主导、乡镇实施,建立市、乡镇街道、村(居)三级联动机制,上下结合,整合资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3、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着眼当前,兼顾长远,科学系统地规划、建设经济适用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基础设施。

4、坚持城乡一体、长效管理的原则。把长期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综合整治与长效管理结合起来,试点先行,全面铺开,重点推进,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全面提高我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三)目标任务

以实现“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为总目标,按照试点先行的原则,先期在街道、镇、镇启动试点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到年底之前,在全市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体系。各乡镇街道全部建立环境卫生管理机构,配备配齐清扫保洁队伍,设置足够数量的垃圾箱,购置垃圾压缩收集车,健全合理的运输方式;建立长效环卫投入机制,不断完善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和队伍;城乡环卫清扫保洁工作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实现统一管理,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观,垃圾成堆、垃圾遍地的现象基本消除。

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运作模式

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市处理”的运作程序,建立科学完善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网络。

(一)户分类:由住户自行清扫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并将属于集中收集清运范围的垃圾倒入自己设置的垃圾收集设施,或袋装后按指定位置分类存放。

(二)村收集:各村(居)按标准要求配备保洁员,配置垃圾箱,合理划分保洁员责任区域,由保洁员每天定时收集垃圾,并将垃圾运送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三)镇清运:各乡镇街道按标准要求配置垃圾压缩运输车,定时到村(居)收集各垃圾箱内的垃圾,并运送至市垃圾综合处理场。

(四)市处理:市垃圾综合处理场对收集的垃圾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所有乡镇街道、村(居)不得自行填埋或焚烧,杜绝垃圾“转移”、垃圾“搬家”现象。

三、设备配置、人员配备和运行管理

根据以上运作模式,结合农村垃圾实际产生量,各乡镇街道每15-20个村庄配备1辆垃圾压缩运输车,负责辖区内各村的垃圾集中收集清运工作。各村(居)每100户设置1处600升垃圾箱,设1名保洁员,每名保洁员配备1辆三轮垃圾收集车,负责村(居)内环境卫生的清扫以及垃圾的收集。

垃圾压缩运输车、垃圾箱、三轮收集车由市政府采购中心、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集中采购,购置费用由乡镇街道财政承担,市财政根据各乡镇街道经济条件分别给予补助。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费用由各乡镇街道筹集支付,市财政按照进场垃圾数量和运距进行奖励补助。村庄保洁员务工补助按照村民自治原则由村(居)自行解决,市、乡财政按户给予补助。

村(居)民委员会按照村民自治原则负责聘用管理村庄保洁员。保洁员享受务工补助,负责垃圾箱、三轮收集车管理。乡镇街道负责垃圾压缩运输车管理,采取竞标的方式,以合理低价优选承包人,并与承包人签订合同,明确作业标准、质量要求、双方的权利义务。

四、组织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保障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顺利实施,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市长任组长,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乡镇街道乡镇长(主任)为成员的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具体负责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各乡镇街道要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健全工作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和资金投入保障,确保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顺利推进。

(二)落实责任。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制订具体实施计划和措施,确保按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全市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的组织实施,拟定城乡环卫一体化相关政策,编制城乡环卫一体化设施规划,搞好市级垃圾集中处理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各乡镇街道负责建立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和镇村保洁队伍,配齐环卫设施和机械设备,组织好辖区内生活垃圾的集中收集清运工作,对各村(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指导、督查、考核。各村(居)负责做好辖区内卫生清扫、保洁和收集。财政部门负责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所需资金的筹集和车辆设备分期付款的监管,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物价部门负责制定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办法,加强对收缴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考核督查局、农工办、环保局、卫生局等部门单位要立足职能,积极参与,紧密配合,共同做好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

街道垃圾分类工作计划范文3

2013年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采取倒逼行动,以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为重点,切实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我局2013年上半年工作情况及下半年工作设想总结如下:

一、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按计划落实指标任务。

(一)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作风,严抓干部队伍建设。

召开组织生活会和专项工作会议,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党风廉政教育,着力提升党员干部廉洁反腐意识。开展整治庸懒奢散等不良作风的自查自纠,切实增强单位行政效能。

(二)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牵头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组织专项培训,制作工作指引、公益宣传片以及宣传单张等,利用电视、报纸、宣传栏、道路led广告牌等媒体,全面铺开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已进入总结阶段。

(三)各项环卫设施运作正常。

小塘填埋场一期运作正常,二期扩建工作有序进行。上半年,小塘填埋场共处理炉渣约7.2万吨,飞灰固化块约2.6万吨。改扩建工程已进行可行性报告评审,清淤回填工作正在进行中。

加快开展官窑填埋场封场工作。4月,我局委托广州轻工院编制了官窑灰渣填埋场封场方案,并在5月完成评审。目前正在进行环保备案工作,预计9月底前完成封场。

__垃圾焚烧发电二厂运行良好。该厂获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定为国家aaa级无害化焚烧厂。上半年,共焚烧处理生活垃圾约30万吨。

__垃圾焚烧发电一厂改扩建项目环评和立项获批。

积极推进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筹建工作。已拟制__区餐厨垃圾收运和处理方案(初稿)。已落实项目用地并完成三通一平。项目环评工作稳步推进,各项手续完备后即可开展工程建设的各项招标。

污泥处置中心基本建成。该中心的土建、设备安装部分已基本完成,并已进行了带泥负荷联动调试,预计7月25日进入试运行,8月份正式投运,将全面接收__区范围内污水厂出厂污泥。

全区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及集中控制工程项目有效运行,上半年,共转运生活垃圾约45万吨。

(四)大力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

全区已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26间,平均处理量约72.1万吨/日,计划今明两年建设污水处理厂5间。全区已建成截污主管网约810公里,其中今年1-5月建成截污管网46公里。推进排水管网设施的统一管理工作,基本完成了实施方案和有关框架协议的草拟工作。各生活污水处理厂基本上已落实污泥无害化处置协议,今年1—5月全区共产生污泥33571.9吨(日均产泥224吨),其中无害化处理33476.4吨,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9.7%。

开展二级管网规划编制工作,九江、罗村已完成修编工作,其他镇街仍在推进中,计划在8月底前完成。开展全区污水管网(含泵站)统一运营工作,已草拟框架协议书。

(五)完善城市排水工作。

指导各镇(街道)对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及维护,制定防涝工作实施计划和应急方案。积极推进南区1号雨水泵站扩建工作。为预防暴雨期间沙井盖缺失造成行人的安全事故,桂城街道在中心城区标高较深的排水井内安装防坠网,目前已安装约20__个防坠网。

(六)开展餐饮场所(含旅业)燃气专项治理,抓好燃气行业管理工作。

我局牵头开展餐饮场所(含旅业)燃气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制定了《__区餐饮场所(含旅业)燃气安全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据初步统计,全区共组织了38个检查小组,派出检查人员9604人次,取缔餐饮场所108户,行政处罚20起,罚没金额约9.5万元。检查发现安全隐患2860项,绝大部分已落实整改,经整改仍不符合要求的餐饮场所30户,已责令停业。此外,我局联同各镇街对区内的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和供应站等燃气设施进行了多次的安全检查,派

出检查人员共16人次,发现安全隐患20项,现已全部落实整改。

(七)加快推进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建设。

今年4月份,我区由瑞兴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建成了首个标准l-cng加气站——三山加气站。目前,大沥加气站正在进行土建施工;狮山桃园路汽车加气站已立项,准备开展联合招标;里水汽车客运站加气站、里水甘蕉加气站、狮山兴业路汽车加气站、丹灶汽车加气站和西樵汽车加气站日前刚完成立项工作。

(八)加强园林绿化养护力度,重点推进公园和主干道绿化建设。

为统一全区园林绿化管养标准,实行分级养护,我局制定了《佛山市__区市政绿化养护等级划分与养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待报区政府同意后实施。

经摸底调查,截至20__年底,我区城区公园绿地面积共计496.63万平方米(不含西樵山森林公园1303.1万平方米)。今年我区计划以主干道的绿化提升、主要道路出入口绿化改造提升、公园建设为重点,开展82个绿化项目,总投资约2.17亿元。目前已完成了桂和路(狮山段) 、樵金南路绿化工程,其中,桂和路(狮山段)改造面积43600平方米,投资额483万元;樵金南路绿化面积57259平方米,投资额447万元。完成了城市主要出入口景观提升的有4个:一环-里广路路口、一环-博爱路口、西二环-樵金北路路口、佛山大道谢边立交段,其余工程正在加紧进行中。

(九)继续推进市政路桥和设施的建设。

6#市政道路截止本月月底已经全部完成水泥稳定层的施工,计划于7月前可完成道路通车。95街区中海地块西侧市政道路计划于年底完成工程施工招标并进场施工。滨江二路工程第一标段已经完成路基和水泥稳定层的施工;第二标段目前已基本完成排水工程。广佛地铁__段各站点市政过街通道,包括桂城站、南桂路站、雷岗站三个站及海五路中海通道共五条市政过街通道的建设工作均按施工计划努力推进中。金融广场及周边配套设施工程已开展商业建筑共18栋楼以及外墙防火工程。

(十)抓紧供水资源整合和桂城水厂整体迁移工作。

完成了西樵西岸的转让协议和里水供水资源整合的初步评估,做好了关闭沙头水厂的转供水准备工作。

二、采取倒逼行动,加快落实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局将继续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作风建设与业务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确保各项市政建设管理工作圆满完成年度任务。主要工作措施有:

(一)切实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实施绩效考核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制,继续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作风,提高干部职工的执行力。

(二)加快推进餐厨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和__垃圾焚烧发电一厂改扩建工作。加强各项环卫基础设施运营监管,确保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三)继续开展燃气、供水行业和城市桥梁安全检查,确保全区用气、用水、城市桥梁安全,。

(四)开展二级截污管网规划,制定二级管网分期实施计划。

(五)落实全区污水管网系统(含泵站)统一运营工作,建立“一厂一册”制度,切实提高生活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益。

(六)抓紧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市政专责项目,推进公园和主干道绿化建设和改造工作。

(七)推进园林绿化和环卫保洁分级养护,提高绿化养护和环卫保洁水平。

(八)继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街道垃圾分类工作计划范文4

一、基本情况

日本是个岛国,全国1亿2千万人口,首都东京人口为1千2百万,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我们所考察的东京、横浜、京都、名古屋、神户、大阪6个城市的总人口,占全国的一半,城市化程度非常高。这几个大城市形成日本本岛的高度发达的城市链,同时也是日本的经济命脉,这几个城市之间最短的距离只有35公里。

日本的各级政府机构中没有设置专门的城市管理机构,或类似城市管理的机构,但城市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理工作,是由政府的专门机构负责,并且这个机构列入政府序列。

二、市容方面

日本的城市硬件建设到位,基础设施完善,无任何动态占道现象。主要体现在:

1、车辆停放场(点)满足需要。日本的汽车数量很多,摩托车、自行车却非常的少。由于土地资源严重匮乏,所以日本的道路与我国相比较,要窄得多,而且城市道路没有慢车道,但却较好的解决了车辆停放问题,主要做法:一是沿街单位和家庭大多在底层建设了大小不同的停车场;二是在道路两侧和公共场地设置临时停车点,实行划线停放。

2、商业网点满足需要。在日本全国范围内早已取消了农贸市场,取而代之的是数量众多的大型超市和商场,肉类、鱼类和蔬菜等农副产品,均加工成半成品在超市出售,从源头上解决了占用道路从事经营活动问题.另外,就日本的经济发展和市民素质而言,没有必要也不会存在占道经营。

3、沿街建(构)筑物整洁干净。日本的城市高层建筑相对较多,且外立面大多采用玻璃装饰,所有的建筑物外立面非常干净整洁,几乎是一尘不染。主要还是采取及时粉饰、清洗的办法,我们在横滨市看到,清洗公司正在对两栋30几层的建筑物进行清洗。椐了解,对陈旧建筑物的清洗粉饰,日本是没有法律规定的,但产权人对建筑物不定期进行清洗或粉饰,脏了陈旧了随时清洗或粉饰,所以,城市的建筑物始终保持干净整洁。在日本的城市中,建筑物临街的一面几乎看不到空调外机,主要是在规划设计时,将空调外机位置预留在背街的一面,即使偶尔看到临街一面有空调外机,也是整齐划一,而且都是年代久远的建筑物,从这点可以看出规划设计的精细之处。

三、环境卫生方面

1、沿街单位的垃圾清运、处理。上面提到,日本这个国家没有专门的城市管理机构,或类似的机构。但任何国家从事生产活动,以及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均要产生垃圾。日本在政府部门中设置了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理工作,就由政府的这个机构负责,并且这个组织的工作人员列入政府公务员序列,但这个机构只负责城市公共地段和区域垃圾的收集、清运工作,而沿街单位建(构)筑物门前的卫生保洁工作则由产权人(单位)负责,这类似我们的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即以前实行的“门前三包”责任制。日本虽然没有这方面的法律规定,但沿街单位和店铺门前被收拾得非常干净整洁,这完全是一种自觉行为,到达东京的当天夜里,我们看到,宾馆周边店铺门前的人行道上,断断续续堆放了袋装垃圾,有的门前堆放的垃圾有1米多高,垃圾包装袋的颜色、规格、式样均统一,第二天早上,所有垃圾被清理一空。在日本的城市中,垃圾焚烧处理点均设在市中心,在东京市区,不时会看到约20-30米高,象烟囱一样的垃圾焚烧处理中心,这样的垃圾焚烧处理中心在整个东京市有11个。

2、居住区的垃圾收集、清运。日本城市中的居住楼房,不实行类似中国的封闭管理模式,全部采取敞开式,这主要还是出于节约土地资源的原因。在居住区,均设置了满足需要的垃圾存放房,政府收集垃圾,按单日和双日,收集可燃和不可燃两类垃圾,以便于处理。

3、环卫设施。日本城市中建设了满足需要的公共厕所,所有公厕全部免费开放使用,公厕的内部设施完善,材质档次高,公厕内洗手台上摆放了鲜花、香皂等,沿街公厕的建筑大多采用日本的民族建筑风格。沿街设置摆放的垃圾桶,大多采用不锈钢制作,有些采用轻型材料,全部实行分类收集,主要分可燃、不可燃、玻璃、一般等类别,垃圾桶的设置密度根据使用量的不同而不同。

四、户外广告方面

1、大型户外广告。我们考察和经过的所有城市,给我们的总体印象是户外广告特别少,在日本这样一个经济发达国家,户外广告如此之少,这与我们所想象的情况相去甚远。椐了解,日本对户外广告管理没有专门的法规,但在其他相关的法规中,规定了户外广告牌的面积不得超过20平方米,我们看到,城市中的建筑物楼顶基本没有设置广告牌。

2、店招店牌。主要道路、一般道路、商业街所设置的店招店牌,宽度和面积均比较小,无论是大型户外广告牌,还是店招店牌,其使用材质档次、设计制作品位都比较高。主次道路基本没有设置竖式招牌,但在商业街,各类户外广告牌、店招店牌全面放开,广告形式五花八门,设计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竖式招牌特别的多。

3、小广告。在日本的城乡中,基本没有发现“三乱”小广告现象,但在东京最繁华的商业街银座,我们发现灯杆上有3张1寸见方的张贴物。我们发现,日本的商场、店铺、餐饮店,以及各类机构,在门前或门厅内,均摆放印刷精美宣传品,供客人参考,这是遏止“三乱”小广告的主要措施。同时在地面上没有发现乱丢乱扔宣传品现象。

五、体会

在日本学习考察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同时日本没有专门的城市管理机构,我们没有能够进行行业之间的深入交流,也没有对城市管理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但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感受到的,对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启发。

街道垃圾分类工作计划范文5

一、总体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不断加强和完善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全面落实省政府有关加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要求和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千村整治”特别是生活垃圾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推行非中心城区及南澳县“户收集、村(居)集中、镇(街道)转运、区(县)处理”和中心城区“村(居)收集、镇(街道)集中、区(县)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合理选择终端处理技术,提高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

按照省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府办〔〕2号)和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市千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方案(—年)》(委办知〔〕16号)的要求,并结合市“千村整治”办《关于印发市千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年)生活垃圾整治专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府建〔〕25号)的工作安排,从今年开始,对全市农村和涉农社区进行统一规划,以垃圾收集清理为切入点,按照“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我市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通过重点整治,逐年推进,力争在年3月底前,农村环境卫生实现无暴露垃圾、无水面漂浮物、无乱堆乱放、绿化树地无杂草垃圾等现象,农村垃圾脏乱差问题得到基本改善;到年底,我市农村脏乱差突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宜居城乡建设上新台阶。

(一)一区(县)一场。到年底,澄海区、潮阳区、潮南区以及南澳县至少各建成一座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或焚烧厂,实现非中心城区和南澳县一区(县)一场的格局,且年起全部投入正常运营。

(二)一镇一站。年,全市各建制镇及涉农街道建设1座以上生活垃圾转运站,且区(县)范围内40%以上的建制镇和涉农街道建成并投入正常运营;年,全市各建制镇和涉农街道建成1座以上生活垃圾转运站并投入正常运营。人口较少、垃圾产量较少的镇或涉农街道,可几个连片集中建设1座垃圾转运站;年,全市各镇和涉农街道每1.2万—1.5万人设置一座垃圾转运站(压缩站),且布站合理,市、县(区)、镇(涉农街道)、村(涉农社区)的垃圾转运体系实现全覆盖。

(三)一村一点。到年底,每个自然村至少建成一个以上生活垃圾收集点,有效收集农村垃圾。同时,各镇和涉农街道一级要按照每1000—1300人设置一处垃圾收集点。

三、建设和管理要求

(一)中心城区以市雷打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为中心,统一运到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非中心城区各区及南澳县以区(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为中心,运输距离在30公里以内的,统一运到区(县)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超出范围或运输难度较大的,可以区域中心镇为节点,组团式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做到连片治理,区域共享。垃圾转运站、收集点的建筑形式可以区(县)为单位,相对统一,规范标识。各区(县)按照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制定的《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技术指引》,组织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市有关部门予以指导。

(二)编制专项规划。年9月底前,全市各区(县)要编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十二五”规划,同时完成本区(县)域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年10月底前,市要完成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完成市域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和规划环评工作。要做好专项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的衔接,统筹发展,合理布局。

(三)垃圾处理场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宜采用卫生填埋、资源化利用等工艺技术。市、区(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建设,以区域中心镇为节点建设的处理规模小于100吨/日的镇级填埋场,可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颁布的《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标准》要求,填埋区采取人工防渗处理,垃圾渗沥液采取运送或排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对于采用堆肥处理、沼气利用等综合处理技术,要做到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并在国内有成功适用的先例。

(四)镇垃圾转运站。垃圾转运站应做好通风、降尘、除臭、消杀、清洁等措施。站内垃圾应日产日清,各项清洁设施齐备,污水应统一收集,统一运送或排入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

(五)村垃圾收集点。生活垃圾可充分利用已有的垃圾收集桶、收集箱、收集屋等设施,实施统一收集。要注意做好垃圾的密闭管理和污水处置措施。收集点垃圾应日产日清,规范卫生保洁措施,每周至少清洗两次,并定时喷洒消毒及灭蚊蝇药物。

(六)保洁收运方式。各地可根据实际,聘请专业保洁公司或本地劳动力进行保洁。采取保洁人员上门收集或村民自行投放的方式,有条件的村居应优先选择垃圾袋装定时收运方式,并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试点工作,将生活垃圾从户收集到村收集点,从村收集点集中至镇转运站,再转运至区(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运输全过程采取密闭方式,防止出现泄漏,造成二次污染。保洁人员应定期清扫村公共区域,做到村庄路边、河边、池边无垃圾,村容整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是我市“千村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幸福,改善民生、为民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重大问题,成立市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日常办事机构。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领导小组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城管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市城管局、住建局、财政局、发改局、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卫生局、农业局、交通局、公路局、环卫局分管领导和各区(县)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市城管局。各区(县)、各相关部门也要切实负起责任,迅速成立相应机构,建立协调机制,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各项工作。

(二)建立保洁机制。各区(县)要明确农村生活垃圾管理部门,镇(街道)要确保有环卫管理机构并配专职人员,村(居)配备专门保洁人员,形成稳定的区(县)、镇(街道)、村(居)三级管理和保洁队伍。加强保洁监管,保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常态化运行。制定环卫作业标准,实施制度化、经常化环卫作业,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加强村规民约等自律性制度建设,培养村民讲卫生、爱干净的良好生活习惯。完善环卫用工制度,保障环卫工人合法权益,稳定壮大环卫队伍。

(三)落实经费保障。市、区(县)、镇(街道)加大财政投入,重点支持市、区(县)生活垃圾无害化设施、镇(街道)垃圾转运站、村(居)垃圾收集点等设施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清扫保洁和设施运营费用支出要列入地方财政预算。镇、村要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一事一议”收取保洁费用,争取当地乡贤捐赠和企业资助,加快转运站和收集点建设,保障运输和保洁费用。有条件的村,卫生保洁费用可从村集体收入中予以解决,不向村民收取。创新投入机制,鼓励地方引入大型国有企业投资生活垃圾清运、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和收运服务。

(四)加强检查考核。市政府对各区(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加强督促检查,启动区县处级落实科学发展观考核,对各地“农村垃圾处理及环境改善”进行年度考核,并向全市通报考核结果。各级政府要建立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实施动态检查,对媒体曝光及群众反映的问题,组织督查整改。

(五)开展清洁行动。今年6—9月,在全市开展“大清洁、乡村美”农村清洁工程专项活动。各地要认真组织,号召全民参与,掀起一场清理农村路边、河边、池边及村庄公共区域积存垃圾的清洁行动,切实解决当前农村“脏乱差”问题。要把农村清洁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宜居城乡建设、“千村整治”特别是生活垃圾专项整治、打造名镇名村、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活动有机结合,改善人居环境,树立乡风文明,建设美好新农村。

(六)加大宣传教育。建立每月信息报送制度,定期通报设施建设、技术创新、监管能力和管理保洁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新进展,及时推出亮点。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栏、乡村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重大意义,增强村民环卫保洁意识,宣传卫生保洁先进户、示范村、优秀镇以及保洁人员等先进事迹,积极倡导全社会关注和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鼓励和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利用,促进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

街道垃圾分类工作计划范文6

一、 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推进情况

辖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在区环保局、区住建局、区文明办、区妇联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工作机制逐步建立,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分类试点有序推进,取得了初步的工作成效。

(一) 坚持上下联动,工作推进机制逐步建立

明确了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各相关政府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积极组织推进。制定了分类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的工作要求。支持街道推进分类减量工作。街道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作推进模式支持辖区居民积极参与,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 坚持多措并举,“大分流”体系稳步推进

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总体要求,逐步将装修垃圾、餐厨垃圾、绿化枯枝落叶、大件垃圾等从日常生活垃圾中分流出来,推进分类收运、分类处置。

(三) 坚持因地制宜,“小分类”试点不断深化

街道的大力推进下,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垃圾分类要先行”区政府实事项目。

在试点推进过程中,街道因地制宜,按照不同的居住区类型、原有生活垃圾收集点的布局方式,积极探索全程分类的多种作业模式、物流安排。

经过试点,目前初步确定了居民户内“厨余果皮(湿垃圾)”、“其他垃圾(干垃圾)”分类投放,居住小区“有害垃圾”、“玻璃”、“废旧衣物”专项收集的“2+3”分类方式,在试点区域初步形成了日常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分类系统,为下一步深化分类试点工作、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积累了经验。

(四) 坚持“一主多点”,末端处置能力明显提升

按照“一主多点、就近消纳、资源共享”的规划布局,大力推进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建设。由于当前辖区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能力,特别是厨余果皮(湿垃圾)的处置能力有限,各区县政府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中,积极谋划、克服困难、破解难题。

(五) 坚持社会参与,宣传发动同步推进

广泛发动居民积极参与,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以试点小区为重点,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的理念和知识。

二、 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影响了整体的效果。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社会和部门推进合力有待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到专业管理,也涉及社会管理;既要提高末端处置能力,也要推进源头分类减量,需要社会、部门的共同努力、持续推进。目前,居民参与程度参差不齐,整体推进力度不大,责任落实不充分,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是末端处置设施建设还需加快推进。由于规划选址、建设周期等原因,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的建设滞后于分类试点工作。同时,在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方面缺乏相应的国家标准,制定地方标准也有一定难度。如不尽快研究解决,将会影响分类减量工作的深入推进。

三是居民对于分类投放的意识仍需强化。虽然区民群众对生活垃圾分类有着较高的知晓度和认同度,但转化为自觉行动还不够,试点地区分类容器中的垃圾纯净度较差。

三、 关于下一步工作安排

由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能力的提升,分类收集、分类运输体系的建立,居民对于垃圾分类投放习惯的养成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推进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将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总体目标、基本思路,在总结回顾试点工作经验得失的基础上,部署下一阶段将重点推进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 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综合性、系统性强,涉及多个部门,下一步要从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制度管理等多方面加快构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综合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尽快完善技术系统,加强源头与末端的对接,按照不同处置技术,细化分类要求,完善收运设施配置,提高分类收集、运输、处置能力。二是抓紧完善政策系统,研究制定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标准、办法,完善计量考核、奖惩评估体系,为持续推进分类减量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三是大力完善社会动员系统,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发动,引导区民群众培养分类投放习惯,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理解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 加快推进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建设。按照区政府确定的规划,加快推进固废处置基地、辖区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的建设。其中,要积极研究制定厨余果皮(湿垃圾)的处置标准和技术规范,尽快提高湿垃圾的处置能力,以满足全区生活垃圾干湿分类的处理需求。

(三) 巩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成果。巩固试点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成效,积极应对试点过程中反映出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措施,不断提升居民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分类投放的准确率,并努力总结形成不同小区类型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为下一步的面上推广提供指导和借鉴。

(四) 稳步拓展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在居住小区试点的基础上,将分类试点工作逐步向政府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学校、集贸区场等拓展,积极探索源头消纳、就地就近处置的工作模式,深化完善“大分流”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工作实效。

(五) 加大社会宣传发动的工作力度。大力倡导清洁生产、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促进回收利用。普及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知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积极性,真正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

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是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辖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倡导低碳生活、提升城区整体文明水平的客观需要。我们将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扎扎实实地推进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

 

街道垃圾分类工作计划范文7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心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发挥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有些方面甚至缺失,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造成了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六难”。

1.便民市场少,流动摊点入市难。

经统计,目前中心城市共有各类长期经营摊贩约2500户,夏秋蔬菜瓜果上市季节,城区周边约有1000户农民也会进城销售自产的蔬菜、水果,经营摊贩总数达到3500户左右。而城区经审批设置的便民市场只有6处,只能容纳摊点700户。除去入市经营的700户摊贩,夏秋季节,约有2800户摊贩无处归置,其中,有1000多户在自发形成的20处马路市场长期占路为市、占道固定经营,另有800多户沿街叫卖、流动经营。这些摊贩占道经营、阻塞交通、影响市容市貌,市民反映强烈,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但由于摊贩的主体是下岗失业人员和城区周边农民等弱势群体,如果全部强行取缔,会切断其经济来源,使生活陷入困难,影响社会和谐和大局稳定,也会给市民群众生活采购带来不便,这成为城市管理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

2.环卫设施不完备,垃圾收集处置难。

城市垃圾主要分为餐厨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医疗垃圾。按照住建部相关规定,城市垃圾必须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目前,中心城市只有1处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填埋场,而无专门的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场。中心城市现有餐饮门店1300多家,每年产生餐厨垃圾约9100吨,因为没有专门的收集车辆和收纳场所,无法做到单独收集、单独处理,大部分餐饮门店都将垃圾就近倾倒在垃圾斗、雨水井、排水渠,致使油污污染路面、杂物堵塞下水道,破坏了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中心城市每年产生建筑垃圾约10000吨,由于没有建筑垃圾处理场,建筑垃圾无处倾倒,城区单位、居民、农民产生的建筑垃圾,大多在夜间躲过巡查,偷偷倾倒在路边和田间地头。面对这些情况,市、区执法部门不断加大管理处罚力度,但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固定停车场少,乱停乱放根治难。

截止2011年5月,全市有机动车辆9.6万辆,其中崆峒区3.4万辆,如按每天市区50%车辆出行、各县10%车辆进入市区(不包括外地来平车辆)计算,中心城市每天车流量最少在2万辆以上。据调查统计,城区现有固定和临时停车场69处、停车位2285个,其中:固定停车场49处、停车位1805个;临时停车场20处、停车位480处,停车位总数只有出行车辆的十分之一,大部分车辆无处停靠,加之部分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淡薄,大量车辆违法侵占人行道、便道,违章停放,压损道牙、人行道路面的问题十分突出,造成交通拥堵,影响交通安全,破坏了公共设施,增加了城市管理难度。

4.公共厕所少,市民群众入厕难。

中心城市现有公共厕所55座,其中水厕37座、旱厕18座,收费的22座,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2.11座,远远低于每万人拥有公厕3.13座的全国平均水平。现有公厕中,旱厕设施简陋,卫生条件差,环境污染大;水厕蹲位少,收费高,标志不明显,且限时开放。同时,公厕的布设不尽合理,主要街区、广场、物流中心公共厕所布设少,造成大量流动人员入厕困难,一些市民群众随地便溺,严重影响城市形象。

5.环卫力量薄弱,环境卫生提升难。

中心城市环境卫生清扫保洁主要由区执法局下属的环卫处和三个街道办、柳湖乡、崆峒镇、西郊开发区承担。环卫处现有在职环卫工人462人,其中一线清扫保洁人员213人,负责84条道路及广场清扫保洁,清扫面积223.3万平方米,同时承担中心城市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任务。柳湖乡、崆峒镇、西郊开发区、三个街道办承担43条道路的清扫保洁,清扫面积132.6万平方米。目前还有2010年以来新增的华明路、兴北路、临泾路等19条道路77.7万平方米,没有明确划定清扫单位,而是采取临时指定的方式清扫。就环卫处来看,人均每天需负责1.05万平方米清扫保洁任务,比全国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统一劳动定额0.45-0.55万平方米高出近1倍。按照全天候清扫保洁的要求,环卫人员每天需工作13个小时,但临时工月工资只有710元,仅与崆峒区最低工资标准持平。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较低,造成招工困难,一线环卫力量严重不足。就街道办和相关乡镇承担的环卫工作来看,由于缺乏统一管理,清扫不能统一标准,清扫保洁不到位、垃圾清运不及时的问题比较突出(以上数字不包括崆峒镇、四十里铺镇和工业园区的路面)。

6.机制不顺畅,工作措施落实难。

按照“市建区管”的工作要求和“两级政府、三级网络、四级管理”的工作格局,街道、社区应是城市管理的主体,但由于城区涉及的乡镇和街道社区没有专门的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城市管理的职能较弱,主体作用发挥很不充分,城市管理工作存在“短腿”。同时承担城市管理主要职责的市政、环卫等职能部门均为财政定补单位,工作经费困难,为了维持基本运转、保障职工工资发放,只能靠收取摊位费等各种规费弥补经费不足,造成管理与收费不分、管理与处罚不分,存在重收费轻管理、只收费不管理的现象,弱化了管理职能,影响了管理效果。

二、今后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经过认真调查分析,认为主观上存在职能部门工作不实不细的问题,客观上有建市时间短、城市功能不健全的问题。属主观问题的,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解决,属客观问题的,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工作建议。

1.关于便民市场的问题。一是我们将按照统一规划,规范设置,分类经营,规范管理,逐步取缔的思路,近期会同区执法局在非主干道路、背街小巷合理划定摊点集中区,允许马路市场暂时存在,并安排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管理,适当收取占道费、卫生保洁费,维持日常管理和保洁,解决“有市无场”的问题。二是建议市、区两级政府在今后规划编制中,把便民市场、停车场、垃圾中转站等公共设施建设用地列为公益用地,提前预留。在新区开发、住宅小区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工程中,注重配套建设便民市场和便民超市。并按照城中突出便民超市,城郊突出便民市场两个层次合理规划,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可通过政府减免商业开发项目基础设施配套费,由开发商代建或在开发项目中配建,建成后移交相关管理部门管理,避免挪作他用,逐步解决马路市场的问题。

2.关于垃圾收集处置的问题。一是建议崆峒区政府尽快研究,选址建设建筑垃圾填埋场,解决建筑垃圾无处倾倒的问题。尽快启动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同时配套建设餐厨垃圾填埋场,推进餐厨垃圾集中处理。二是建议由市、区两级财政研究,购买配置5吨餐厨垃圾收集车2辆,实行餐厨垃圾集中收集,从根本上解决餐厨门店乱泼乱倒的问题。三是建议市、区政府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对环卫工作的投入力度,逐步建设垃圾中转站、购置垃圾清扫车,提高环卫保洁机械化水平。

3.关于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一是建议在今后住宅小区、棚户区改造等项目中规划配套建设固定停车场、摩托车、自行车停放棚,从根本上解决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二是我们将会同崆峒区执法局、交巡警大队在东西大街、解放路、新民路、广成路、世纪花园门口、广成花园门口、广场周边、东西汽车站站前广场等人流车流密集区道路两侧的非机动车道,合理施划部分临时停车位,并由区执法局负责日常维护及停车管理,缓解车辆出行高峰的停车压力。三是建议崆峒区政府督促区交巡警大队,增加一线执法管理力量,加大车辆的疏导和违规查处力度,规范城区交通秩序。

4.关于公共厕所少的问题。一是建议规划部门在今后住宅小区、棚户区改造等项目中规划配套建设公共厕所,按照全国设置标准,在主要街区、广场、物流中心等人口密集区,逐步规划补建公共厕所20-30座。二是建议崆峒区政府加大公共厕所旱改水力度,力争一两年内完成目前现有的18座旱厕改造任务,提升公厕档次。同时采取财政补贴、安排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等措施,将建成和新建的公厕全部免费开放,以方便市民群众和来平游客。

5.关于环卫力量不足的问题。建议市、区政府增加环卫经费,由区执法局再招聘环卫保洁人员210人,加强环卫保洁力量,适当提高环卫人员的工资待遇。同时,将乡镇和街道办负责清扫的43条道路132.6万平方米和未明确清扫责任单位的19条道路77.7万平方米,全部纳入专业清扫保洁范围,交由区执法局下属的环卫处清扫保洁,实现统一管理和城区全覆盖,基本消除城区环卫保洁的盲点和死角。

街道垃圾分类工作计划范文8

一、基本情况

(一)领导重视,规范管理

一是健全了机构,切实做到了有人管、有人做。成立了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垃圾分类指导队伍,由各村保洁队长担任指导员,并加强保洁员培训,在日常保洁中指导村民做好垃圾分类。二是健全制度,切实做到规范管理、有序运行。为保障垃圾分类工作有效推进,制定了《BB镇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制度》《BB镇生态乡村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二)宣传有力,氛围浓厚

一是动员机关干部职工、全体社区专职人员深入到街辖内各社区居民家中开展入户宣传,派发垃圾分类宣传单张、居民垃圾分类手册;二是充分利用街道和社区宣传栏、宣传橱窗等传统宣传载体进行广泛宣传,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栏、宣传橱窗。三是开展垃圾分类“进小区、进校园、进公共场所、进机关”四进宣传活动。根据不同场所,制定不同的传宣计划,制作了垃圾分类宣传视频、动漫短片、宣传彩页、指导手册、校园四分类卡通人偶、中小学生垃圾分类宣传图书等,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三)加强措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1、垃圾分类从机关、单位做起。在我镇行政范围内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推行垃圾分类活动,配备分类垃圾桶,要求镇干部做好垃圾分类进袋。

2、小区、学校、农户家配备垃圾分类设施。发放分类小型垃圾桶11000多套,中、大型分类垃圾桶300多套,较好提高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效率。

3.从“小”抓起。坚持“垃圾分类,从孩子抓起”,利用校园广播定期垃圾分类活动信息,开展垃圾分类小游戏,组织垃圾分类知识竞赛、设立垃圾分类积分荣誉榜等多种形式,提高中小学生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识,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意识,促进我镇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是宣传范围不够广,村民垃圾分类知识及参与度不高,二是对垃圾分类处理能力不够。垃圾回收处理设施还不够完善,且没有形成产业链。

四、下一步打算

街道垃圾分类工作计划范文9

一、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重要意义

平湖地处浙江省东北部,东邻上海市,南濒杭州湾。近几年,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接轨上海、扩大开放,打造环杭州湾产业带战略的历史机遇,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__年全市实现GDP123.7亿元,财政收入13.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046元和6086元。在全国百强县市的排名从20__年的44位上升到目前的33位。

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垃圾处理的问题也日渐凸现。据测算,全市城乡每天产生垃圾300多吨,城镇垃圾基本上实现了集中处理,但农村地广人散,生产、生活垃圾难收集、难处理的问题非常突出,一些地方,垃圾包围村庄、侵占公路、蚕食农田、污染河道的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人民的健康,也制约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核心逐步从要素竞争转向环境竞争。而卫生是良好投资环境的最基本要素。更为重要的是,科学的发展观不仅体现在GDP的增长,更体现为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村庄整治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最难的就是垃圾和污水处理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和探讨,广大干部的认识不断深化,思路逐步清晰。认识到:农村垃圾问题非抓不可,而且非下定决心一抓到底不可。抓垃圾处理,就是抓环境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是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的必然要求。为此,一方面,抓紧进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试点,另一方面,专门成立了全市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任正、副组长,市级机关有关部门和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任成员,设立专门的办公室,并建立了市领导、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联系挂钩村制度;镇(街道)和村也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派的农村工作指导员也把这项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来抓。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作出动员部署,并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做到电视有形象、广播有声音、田头有牌子、家家户户有宣传品,营造了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于今年7月1日正式在全市启动。目前,全市10多万农户及上千家企事业单位纳入了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系统,平均每天有140多吨农村垃圾得到及时收集处理。

二、健全机制,规范运作,努力构建农村三级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系统

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涉及千家万户,涉及农村千百年来的卫生习惯。要在农村全面实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看起来是一件小事、易事,实际上是一件大事、难事。为了积极慎重地推进这项工作。在充分调查研究、积极开展试点、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研究制订了《关于开展全市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及环境卫生整治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工作目标、具体要求和实施步骤,对工作体系、工作程序、运作机制作了明确的规定。一是建立三级联动的工作体系。建立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对各镇、街道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负责全市生产、生活垃圾的清运和集中处理;各镇、街道设立环境卫生管理所,与村镇建设办公室合署,负责辖区内垃圾的收集、清运,以及垃圾中转站、垃圾筒等环卫设施的建设管理;各村建立专门的保洁员队伍,负责辖区内农户、企事业单位的垃圾收集、清运和公共区域的保洁。二是建立分级负担的运行机制。市财政承担镇、街道垃圾中转站的清运和处理费用;各镇、街道负责建造1座垃圾中转站、选好1处垃圾应急填埋场,并承担所属各村垃圾堆放点到垃圾中转站的垃圾清运费用;各村负责设立1处垃圾堆放点,并负责本村范围内垃圾收集清运费用,落实保洁员报酬和相应设备的添置、维护费用。三是建立规范有序的操作程序。保洁员每天上门收集垃圾;村或镇、街道环卫所将村里集中收集到的垃圾统一运送到镇、街道垃圾中转站;市环卫处每天上午将镇、街道垃圾中转站的垃圾统一运送到__垃圾焚烧场焚烧发电。

三、强化基础工作,保障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系统长期有效运行

为保证全市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系统的长期有效运行,切实强化各项基础工作。一是开展集中整治。今年以来,全市上下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组织开展了多次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清除卫生死角600多个、各类垃圾8000多吨。据统计,除了农民群众外,先后有市、镇、村干部7000多人、中小学生1万多人参加了环境卫生大清扫活动。二是加大了投入力度。截止目前,市、镇(街道)两级财政已先后投入近1120万元,配备了7辆8吨级垃圾压缩式收集车,建造垃圾中转站9座、应急填埋场8个,建造村级垃圾堆放点166个,向全市农户发放垃圾桶(袋)近7万只,并建起了857人的专兼职保洁员队伍。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有偿服务机制,已与110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有偿清运协议。三是加强了督促检查工作。主要是实行三个每周检查督促制,即: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到镇(街道)检查一次;各镇(街道)每周检查村级工作开展情况;在新闻媒体上坚持每周一次公布进展情况。

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全市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改善了农村环境。通过开展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村庄卫生有了极大改善,优化了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开发开放的投资环境,为开展

招商引资、提升对外形象创造了条件。二是提高了农村文明程度。农民群众在直接参与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增强了环境卫生意识,培养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了文明素质。三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广大党员干部在开展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及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进一步培养了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和脚踏实地干工作的作风,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是一项长

期的工作。要彻底改变农民群众传统的卫生习惯,实现农村垃圾集中收集的有序、长效运作,要围绕既定目标,力度更大,工作更扎实,以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为突破口,推进村庄整治治工程建设,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努力。

__收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经验谈

为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有效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改善农村环境,__市通过政府推动,市、乡镇、村、户四级联动,努力构造城乡一体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逐步建立一套长效的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机制,全面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条件。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力争到2007年,在全市范围内完成规划所确定的垃圾焚烧厂、填埋场和镇、村两级垃圾站房建设,组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对全市生活垃圾实现集中无害化处理。对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工作,分四个阶段加以推进。去年,__市完成了前期的准备和集中整治工作。制订了具体工作计划,配备落实有关工作设施场所,编制《__市城乡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完成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布点规划及设计方案等;乡镇街道集中精力,突出重点,对辖区内的环境卫生开展了集中整治活动,全面清理历史积存垃圾,做到村旁、路旁、宅旁、河旁无垃圾,村镇环境面貌明显改观。今年6月底前,进入设施建设和全面总结提高阶段,主要工作为各乡镇、街道按照规划要求,抓紧组建垃圾收集、处理系统,设置垃圾收集箱(房),建设中转站;扩建市级垃圾填埋场,购置垃圾清运设备等。同时健全清扫保洁、收集、运输、处置管理责任制,加强日常保洁管理;全面启动农村垃圾集中收集、运输、中转、处置工作,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二、统一管理,分层运作。对农村生活垃圾实行集中处理,关键是建立从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农户(企事业单位)四级垂直管理网络和清扫、收集、中转、处置运作机制。按照“户负责盛放、村负责收集、乡镇(街道)负责中转、市负责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长效管理机制实行分层运作,努力构造城乡一体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逐步建立一套长效的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机制。

三、统一标准,分区治理。对历年积存的垃圾集中整治制订统一标准,应当搬迁的强制搬迁,能够搬迁的尽量搬迁,难以搬迁的必须复绿,做到视线范围内看不到垃圾、村口道路旁闻不到异味。对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因地制宜实行分区治理,按照“垃圾焚烧发电和集中填埋”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对虞南山区的7个乡镇就地建设规范的垃圾填埋场,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虞中、虞北平原14个乡镇(街道)的垃圾,运送到垃圾焚烧厂焚烧或者市级填埋场集中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