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3-03-02 14:58:29

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总结

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总结范文1

[关键词] 基层农业统计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030-01

一、基层农业统计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我国政府扶持下,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投入到基层农业发展和建设中,这些专业管理人才在实践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在国家政府的扶持下,我国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略见起色,不过仍然存在一部分问题有待解决。这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缺乏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

就我国目前基层农业统计开展情况来看,其管理制度依旧遵循着“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旧思想,由上级统计部门完成业务统计工作,由政府部门负责完成日常的行政工作。在这种双重管理体制的影响下,农业统计工作确实能够正常开展,然而却在无形中埋下了许多隐患。受到这一管理制度的影响,农业统计工作永远需要围着计划转,相关统计机构与工作人员根本无法发挥出自身职能与作用。监管部门工作松懈,并对农业统计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更是为农业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加了难度。因此笔者认为,正因缺乏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监督部门工作积极性不强,才致使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无法全面落实,进而对农业统计工作的整体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

2.统计信息的准确性有待提升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对农业统计工作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各级政府部门也开始加强对农业统计工作的监管力度。就近年来基层农业统计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国家政府的努力已初见成效,相较于从前,其信息收集、统计调查以及汇总分析等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均得以提升。总体上而言,农村统计工作还在不断完善,统计结果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也在逐步增强。

3.未协调好农村经济与土地流转问题

随着国家政府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各级统计部门开始不定期开展调研活动,并定期向相关部门反馈调研结果。然而,部分地区在开展调研活动时,更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容,调研活动仿佛是走过场,根本没有真正深入的了解该地区农业发展情况。在向上级部门反馈工作时,甚至会存在虚报、谎报数据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数据资料的准确性,使上级部门无法了解当地农业发展的真实情况。另外,由于近年来农村人口流动性较大,土地流转等问题接踵而至,增加了统计部门的工作负担。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妥善协调好农村经济与土地流转等问题刻不容缓。

4.基层农业统计人员调动频繁

据笔者调查获悉,现有农业统计人员中,专职人员占比很少,大多数均由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兼职处理统计工作,因此统计人员的人事调动十分频繁。由于工作人员无法稳定,统计工作交接情况不佳,统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自然无从保障。近年来,高新技术逐渐渗透进基层统计工作中,由于部分统计人员计算机基础薄弱,对新设备上手速度慢,容易在操作中出现失误,这些情况同样会给工作效率与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二、基层农业统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为农业统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提供保障,笔者经分析与总结,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

1.完善统计管理体系,增强监管力度

随着农业的飞速发展,传统农业统计管理体系亟待革新。若希望从本质上彻底消除阻挡农业统计工作顺利发展的障碍,对统计管理体系进行改良,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只能,增强监管力度很有必要。只有在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下,所有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垂直管理”是近年来国家政府大力推行的管理制度,若希望实现统计的垂直管理,可将乡镇统计部门独立出来,成为隶属于区县一级统计局的统计所,提高统计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2.深入落实调研工作,确保数据质量

开展调研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只有采取合理的手段,深入落实调研工作,才能为数据资料的准确性提供良好保障。科学的调研方法是获得有效数据的重要前提,目前农业统计指标涉及到多方面内容,所以,在开展调研工作的过程中,调研人员需结合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采集数据与资料的难易程度加以分析,针对各地区不同情况,拟定具有针对性的调研方法,以此来增强调研工作的有效性,提高数据资料的整体会亮。

3.加强农业中重点问题的调研力度

农村经济工作问题、农民工的检测问题以及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均为农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农业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对农业中重点问题的调研力度意义重大。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不但能清楚地了解集体经济与集体财产的实时动态,还能掌握农民的分布情况。这些可靠数据的采集,有助于决策层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分析统计结果,拟定科学决策,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加强农业统计人员队伍的建设

为确保农村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稳定的农业统计人员队伍不可或缺。在建设统计机构的过程中,务必要确保统计机构的健全性,对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实行专职制。严格管理统计人员,进行人事调动前,务必获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批准,不可擅自更改随意调动。相关部门应重视对统计人员进行业务能力的培训,加强统计人员对先进设备的操作能力。这有这样,才能实现统计工作的连续性,使统计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本文探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人员综合素质水平还有待于提升,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体系需要健全和完善。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也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认为首先应该完善管理制度,实现“垂直管理”的运行模式;其次,应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尤其是信息化操作水平和技能,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到来的形式下,应该注重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对传统工作方式进行革新,使基层统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蔡硕聪.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现状与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3,07:216.

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总结范文2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是农村经济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它可以通过有效、真实且可比性的统计数据,对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规模、进度及水平的高低进行衡量,做出合乎实际的体现和评价,从而使地区干部发扬成绩,找出差距,不断想方设法改进工作方法,对提高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它可以科学地、正确地运用统计指标体系真实地反映出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显示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为各级农经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有条理地制定出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期计划和长远规划,适时地改变和调整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实现农村经济的最大化收益,达到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新任务的要求,充分发挥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辅助作用,搞活农村经济,促使广大农民快步进入小康生活。

2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内容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看似一项简单的算术工作,实际是一门复杂的、专业性非常强大的统计理论体系。过程一般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资料搜集、统计资料整理、统计资料分析、统计资料的提供与开发利用等五个环节,在五个环节中,统计资料的搜集工作按照自上而下的部署,自下而上的逐级上报的形式,对基本资料进行搜集方法,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对搜集上来的资料进行分门别类、不同口径地整理,是统计分析的前提。对农村基层组织及生产要素进行统计,掌握农村基层组织和基本生产要素的数量及其构成,运用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及劳动指标等计量,以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来反映农村经济的总体规模和水平,从而了解到农村经济的收益分配及经济实力状况。

3我国农村经济统计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的农村经济统计工作过程中,工作现状与所承担的任务相距较远,重要的经济数据提供达不到要求,工作效率欠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农村经济统计工作队伍薄弱,专业素质低

在农村基层组织部门,统计工作人员的频繁调动,人员稳定性差,有的是由其他工作人员兼职,甚至有的地方都没有设置统计这一部门。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低,对农村经济统计基础数据的内在含义理解不清,统计报表指标体系核算不明白,凭着自我感觉而盲目申报,导致上一级的第一手统计资料存在着失真的现象,根本无法切实反映当地区域的农村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不便于管理者对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制定发展规划,也可能误导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对本地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2数据搜集有一定的难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农村的流动人口加大,农民的经济收入与经济支出都是多途径、多方式的,农村经济收益的统计数据搜集面临着范围广、指标总类多的挑战,统计工作的数据收集,常会出现漏记或误记的弊端。同时,地方官员为了使政绩显赫,达到仕途升迁、考核加薪的目的,常常对宏观经济决策的科学性进行严重的干扰,违反农业自然规律进行申报,造成人为的数据错误。

3.3财政经费投入和工作方法欠缺

由于财务预算没有包括农村经济统计业务经费,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根本没有开展经济统计工作的抽查或自查工作,专业技能培训也无法开展,统计方式也只运用传统的手工方法进行工作,手段落后,基层农经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低。

4强化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对策分析

为了保证并提升农村经济统计数据的质量,切实做到基层提交的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和完整,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从下列几个方面下功夫,努力将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做好。

4.1农村各级领导树立依法统计意识,重视农村经济统计工作

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将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作为重要的工作范畴,有责任有义务地将统计工作的制度与工作计划制定成条文规范,建立统计专业规范化建设机制,实现统计工作规范,正确认识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业务知识,增强他们的统计法律意识,依法统计,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完善农村统计工作的内部数据的协调、衔接制度,做到数出有据,尊重事实,符合自然逻辑;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配备一名专门的统计人员,给予农村经济统计人员应有的地位和工作待遇,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经济统计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使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得到应有的强化作用。

4.2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基础设置,夯实工作基础

根据当前农村的统计部门状况,要实现全面地创新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格局,首先要将新型的软、硬件设备跟上,专门配备必要的计算机设备、通讯设备等,连接数据网络,利用农村经济统计平台,建立农经统计信息网络服务体系,灵活利用体系中统计数据的查询、整理、引入及分析功能,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大大缩短各级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对农村经济信息数据统计、汇总、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周期,保证数据信息的传送顺畅。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因手工统计、汇总和统计分析,造成的数据不准确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各级农经统计部门的工作效率;其次,要设置专款专用资金,安排相应的专款经费在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布置(基层收集资料差费等)、印发统计资料(如统计手册、调查报表、农户登记账册等)、设备的维护、人员的业务培训等方面,为做好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3加强专业统计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

针对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低,统计法律知识不足的特点,首先要组织农村经济统计人员学习《统计法》及统计方法制度,理解统计报表的规范操作程序,每年组织一次或多次集中培训,对统计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有效地协调工作关系等内容;对先进的高科技操作要进行系统的培训,比如:培训统计人员电脑操作知识,熟练掌握填制报表、操作各种统计软件的技能,使他们从手工计算数据的苦海中脱离出来,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其次,利用开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统计布置会议等机会,培训基层农村统计人员,组织相关人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拓宽信息渠道,接受最新的农村经济政策,丰富统计人员的知识。第三,统计人员要在统计实践中,自主学习,刻苦钻研业务,根据不同的统计需求对象,采用灵活多变的统计服务形式,娴熟自如地处理统计数据的复杂性,善于从大量信息中捕捉到新情况、新问题,剖析统计数据背后隐藏的问题,成为一名称职的提炼数据信息的“分析师”。第四,要对统计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抽查,奖励优秀的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人员,处罚不负责任,敷衍了事的统计人员,激发起统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强化他们的认真严谨、乐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工作责任心。

4.4建立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固定监测体系,定期检查,提高工作质量

为了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影响力,对统计监测工作的启动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切实维护统计工作秩序,保障统计环境的重要措施。在统计监测工作过程中,始终把握住四条原则:第一,时效性与前瞻性两者相结合的原则,面对复杂多变的农村经济工作,出现的重大问题或敏感事件,均要在“第一时间”体现,并在农村经济运行态势中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制定相应的调控措施。第二,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统计相结合的原则,在对整个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进行监测的同时,不能忽视个体的农户、特色产业及标准示范区等部门生产经营状况的监测,要纵观农村经济发展全局,见微知著。第三,固定监测与跟踪监测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农村经济区域经济活动的监测预警系统,并对监测效果的结论,要给予相应的反馈。

4.5统计工作要创新,体现统计服务性

在农村经济统计工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统计需求群体,将经济统计工作数据进行加工,挖掘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根据统计要求进行调整,不断充实完善统计数据内容,将农村经济发展的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供求信息,通过互联网媒体、座谈会及出示公告等现代化形式,提供给各级领导、相关部门、农产品生产者,使他们根据现有的统计资料预测未来的农业发展方向,筹划农业发展规模,做好参谋服务工作。

5结束语

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信息化 农村统计工作 应用分析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基层农村统计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信息化在农村统计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地出现。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现有的问题,如何提高信息化在农村统计工作中的应用质量成为了当前基层统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研究对象。

一、基层农业的网络统计存在的问题

(一)因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引起的问题

其一,基层农业统计人员办事敷衍马虎的现象比较严重。例如,不认真核实数量级,将“万元”单位想当然地当做“元”来填写,从而导致统计的数据扩大了一万倍;其二,部分从事基层农业统计的人员缺乏必要的微机操作能力,不懂的如何使用EXCEL等基本的统计软件;其三,大多数基层农业统计人员不重视甚至是不懂得统计数据的保密与存储。例如,统计的电子文件胡乱命名,不规范存盘,往往因系统崩溃而导致重要数据丢失和数据库损坏。

(二)虽然采用了信息化的手段但依然采用以往的统计方式

例如,在进行数据汇总操作时,统计人员依然使用计算器逐项进行数学运算而不会使用EXCEL中的函数。还有,在工作下发的时候,依然采用传真甚至是人工传递文件的方式。

(三)采用不经过审核的数据

有些农业统计工作人员为求工作的方便,直接采用互联网上的没有经过审核的数据,从而造成统计数据的不准确。

(四)统计软件中的行政区域往往与实际中的行政区域有差异

一方面,有些统计软件并没有注意到行政区域的调整。有些行政村已经与其他村或者街道合并但是软件中依然要求分开报送,从而引起了重复统计或统计遗漏;另一方面,由于现有的行政区域的变化没有得到国家民政部门的批准,因而没有相应的唯一的行政代码,从而导致软件统计过程中的划分混乱。

(五)统计软件重复开发的问题

在现实工作中,相似的统计工作,甚至是同一个统计工作但发自不同的级别的统计部门而出现的统计软件重复开发的问题。例如,同样是统计农村学龄前儿童的数量,有可能发生国家开发一套软件统计一次而省又开发一套软件进行统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基层农业统计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对策

(一)尽量开发能够减少因人为因素而导致的数据不准的问题

尽量开发友好的统计软件界面并且统计软件应具有初步的数据自动检查的功能。例如,能够合理地对于求和的数据与明细数据进行加法运算检查,以防止因疏忽引起的数据无法吻合的问题;开发的统计软件应自带常见问题解决的辅助说明;软件应尽量保留历史数据以方便后继统计工作者进行数据参考。

(二)加大农村统计人员的素质培训

例如,应有计划地组织基层统计工作人员信息化能力培训班,重点培训常用的数据统计软件的使用与数据维护。

(三)要加强对农村统计人员的法律教育

要讲《统计法》中的相关规定与信息化填报的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农村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

(四)软件设计应符合实际行政区划情况

在设计软件之前应切实了解现有基层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划分。如果发生行政区划的问题应尽量在软件设计的过程中就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在统计的过程中去修改统计软件。

(五)尽量避免软件的重复开发

各级政府及统计部门应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尽量采用同一软件进行更新和业务扩展和数据共享,而尽量避免因统计软件分散和重复填报而给基层统计人员带来的不必要的工作负担。

三、信息化在农业统计工作中的应用

从网络上获得数据来源。农村统计人员可以从官方农业网站直接获取有效的历史统计数据,而减少了翻阅纸质资料的工作量。

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传统的统计数据传输方式一般采取纸质人工报送的方式,无疑增加了统计工作的成本和工作量。信息化刚好改变了这一状态,使用网络的方式进行数据逐级汇总,不仅提高了数据汇集的效率而且还降低了数据传送的成本和工作量。

统计基础数据仓库的建立。采用信息化的农村统计工作方式有效地组织基层农业统计的数据并能形成统计分析图表,从而更好地降低了基层工作者的工作量。大大的丰富了基层农业统计的资源和内容,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与此同时,这个数据库里的资源还能够共享,既提高了统计工作的效率,又为统计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方便。

四、总结

综述上所述,充分地发挥出计算机网络资源的优势,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农村统计工作中去的方法丰富了现有的农村统计工作方式,成为了农村统计工作方式有益的补充。采用信息化的统计工作方式可以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增加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加强统计数据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农村经济 统计 马头镇概况 原则问题 措施

郯城县马头镇素为郯城县重要集镇,清代以前水路交通均较方便,因此处原有商船停泊,宿住车马较多,故得名码头。后人为书写方便,简化为马头。马头镇位于县境西部,沂河南岸,郯(城)微(山)公路、京沪高速公路纵贯镇境。镇政府驻地马头,距县城9公里。全镇总面积87平方公里,辖58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共7.9万人,为郯城县境内回民的主要聚居地,2000年被省政府确定为中心镇。马头镇东连县城,北濒沂河,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地域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万亩。辖58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7.8万人。农业基础稳固,工业商贸繁荣,文化底蕴丰富,社会秩序良好。1995年荣获“首届中国乡镇企业投资环境300佳”称号,1997年被淮海经济区命名为“淮海名镇”,连续5年被临沂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民营经济明星乡镇”,1999年被省政府确定为中心镇。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4358万元,财政收入12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3361元,马头镇历史悠久,位置优越。

一、农村经济统计工作遵循的原则

农村经济统计的目的就是促进农村农业和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增产增收,推进农村科学的产业化发展进程,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所以在统计工作中一定要坚持科学性、时效性、服务性和前瞻性的原则,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工作内容。第一,时效性与预见性相结合的原则。农村经济的统计工作要第一时间反映农村经济的动向,并且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制定预见性的控制和调整措施,保证农村经济正常发展;第二,宏观和微观统计相结合的原则。统计工作除了要对农户的收入、支出成本,特色产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状况进行统计、监测,还要对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统计,把握好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第三,坚持监测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对农村经济的运行态势和各成员组织进行监测分析的同时,还要为他们的生产经营提供可靠、准确、及时的有关农业的各种信息。

二、现阶段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统计队伍建设薄弱。首先,由于乡镇一级机构的改革,增大了一级统计人员的工作量,使得为农村经济统计配备的经验丰富和工作能力强的统计人员严重不足;其次,基层的农经统计人员的素质较低,不了解统计制度,没有掌握统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只了解粗浅的财会知识,不懂得指标体系的核算,这种业务水平和能力严重影响了农经统计基础工作的质量。

(二)数据收集困难。农村经济统计的指标多、范围广,涉及到个人及各种经济组织的数据收集,对农村经济收益、农民的收支、各经济组织的经营情况等方面都要去调查和搜集资料,并且目前农户的收入来源复杂,人口流动性强,对统计工作的数据收集带来了难度。

(三)统计方法和体制落后。许多农村仍然沿袭了传统的定期层层汇总上报的统计调查方法,而缺乏经常性、随机性和重点性的抽样调查,没有用科学的推算来得出较为全面的农村经济统计数据。同时,各地方政府的领导直接组织和领导统计工作,使得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缺乏独立性,无法避免政府领导对工作的干扰。

三、强化农村经济统计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领导的重视度,加大各项资源的投入。农业局要提高对农经统计的重视程度,把它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积极开展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工作流程,层层把关,由分管领导亲自负责统计工作,各乡镇的统计人员负责具体落实并对自己的分工负责,做到责任到人,建立完善的统计工作组织体系。

(二)定期检查,提高统计质量。为了确保农村经济统计的质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准确的依据,必须加强统计工作的调查和分析。定期组织专业统计人员下乡到户,开展座谈、抽查等形式对统计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比如对农户记账不规范、错记、漏记的现象要及时纠正并教导正确的方法。并且专业的统计人员还要调查了解农村工业、畜牧业、林业、服务业等各行业的发展情况,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利用、村级债权债务、农产品价格等情况,解决调查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账目规范、数据真实准确。

(三)提高统计人员综合素质。由于统计工作涉及面广、指标多,要求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一定要准确,只有提高统计人员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才能做出高质量的统计数据。首先,统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严格遵守并执行统计制度,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其次,加强对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采取市级统一培训或是由市级优秀的统计人员下放到农村去基层的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讲授最新的农经政策,丰富统计知识;其次,普及电脑操作知识。使统计人员懂得电脑的常识性操作,掌握填制报表的方法,学会使用各种统计软件,从纷繁复杂的人工数据统计中脱离出来,提高统计的工作效率和数据核算的准确性。

(四)统计工作要不断创新,体现服务性。在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要及时根据政府部门、各级领导、农户及各个农村经济组织的需要,对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进行调整、完善统计工作的内容,充分挖掘有利用价值的数据,不断提高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及时、可靠、完整的决策依据。

总之,政府和农业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农村经济统计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统计数据的管理,提高统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统计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使农村经济的统计工作更为规范化和制度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付淑敏.论农村经济统计[J].现代农业科技,2009(10)

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总结范文5

南平市辖四市一区五县,素有福建粮仓、南方林海、中国竹乡之称。改革开放以来,南平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很大进步,但同沿海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70%以上的山区农业大市,南平同全国各地农村一样,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农业长期以粮食生产为主,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农产品卖难问题突出,市场价格长期低位运行,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广大农民希望农业科技能够帮助他们尽快走上致富道路,而当前的农村科技推广网络残缺不全,陷入困境;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农村基层组织无钱办事、无人办事和无能力办事的问题普遍存在;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忙于完成上级交办的收公粮、收统筹提留款和计划生育等任务,为群众办实事少,党群、干群关系逐渐疏远。南平市委、市政府针对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这些突出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夯实农村工作基础”的工作思路,并通过向农村下派“三支队伍”来落实这一思路。

第一支队伍:科技特派员。为适应许多农民提出的由政府派出农技人员帮助他们依靠科技兴农致富的要求,南平市委、市政府于1999年2月从市县两级涉农部门、农业科研院所以及部分乡镇农技站中,选派首批225名农业科技人员到215个行政村担任科技特派员。这些科技特派员主要是根据各村按农业产业发展需要提出对科技服务项目的需求来选派,大多数科技特派员只负责一个村的工作,少数人根据产业和产品生产的需要,负责多个村、多个乡镇,甚至跨县(市、区)指导一个产业发展,任职时间一般为一年。三年多来,全市累计有1534名科技特派员先后派驻到1200多个村,分别占全市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15%和行政村总数的75%。

第二支队伍:村党支部书记。农村党支部在农村各项工作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要从整体上解决“三农”难题,必须抓好村党支部书记这支关键队伍的建设。从2000年6月开始,南平市委、市政府陆续从市、县、乡三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中选派624名优秀后备干部,到问题较多的村去,经村党支部大会选举后担任党支部书记。下派的村党支部书记任期三年,主要任务是为农村基层“找好一条路子、建好一个机制、带好一个班子、打好一个基础”。目前由下派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村子约占行政村总数的1/3。

第三支队伍:乡镇流通助理。农产品卖难问题是困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大难题。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2001年以来,南平市委、市政府从机关抽调了107名有营销经验的机关干部到乡镇担任乡镇流通助理,主要任务是把分散的农民经纪人队伍组织起来,围绕产品或产业形成区域性的农产品流通组织或专业协会,使用现代化的营销方式,拓宽流通渠道,积极开拓市场。

二、干部下派工作取得的成效

从机关中选派的村党支部书记、科技特派员、乡镇流通助理,相对于农村村级基层组织的干部而言,属于高素质的干部群体,他们带着责任和感情全身心地投入农村工作,并注意发挥三支队伍的合力作用,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

一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下派农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和科技特派员自带行李住在村委会或农家,自起炉灶办伙食或交钱到农民家中吃“派饭”,必要的公务开支按规定回原单位报销,不给村集体和农民增加负担。他们深入农民家中和田间地头,昼访夜谈,千方百计地为村里办公益事业,为农户解决实际困难,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优良作风带给农民,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给农民,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党支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在农村形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据南平市去年底统计,在由下派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624个村中,“五好”党支部由下派前的121个增加到302个,增长了150%;村务公开模范村由下派前的225个增加到439个,增长了95%;村“两委”关系不协调的村由下派前的236个减少为25个,后进村由下派前的140个减少为28个;发展党员858名,比下派前增长了88%;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488名,比下派前增长了107%。在村级支部换届选举中,拟下派任支部书记的干部全部高票当选。考察结果显示,下派村支书称职的占96.5%,其中优秀占39.1%,并有207名下派村支书受到县级以上的表彰。

二是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驾驭农村市场经济的能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下派村党支部书记、科技特派员和乡镇流通助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因地制宜地理清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农民围绕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创办龙头企业,搞活市场流通,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和村集体财力有了显著提高。据统计,去年底南平市下派干部的村,村经济收入平均达到8.73万元,比下派前增长了35%;村级债务平均比下派前减少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下派前的2432元提高到2706元;农民人均负担由下派前的67.6元下降为39.5元,减少28.1元。

三是有效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切实将农业科技转化成了先进生产力。大批科技特派员带着任务和责任长住农村,手把手地教农民掌握农业技术,帮助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既推广了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培养了一大批乡土技术人员;又引导和组织农民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改造、嫁接传统农业,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据南平市统计,全市科技特派员共引进农业新技术374项,引进新品种597个,建立示范基地6.26万亩,分别比下派前增长1.7倍、1.4倍、1.5倍;实施科技致富项目313项,产值1.36亿元。

四是加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下派村党支部书记、科技特派员和乡镇流通助理在工作中坚持广泛传播党的声音、科学精神和现代文明,努力打破陈规陋习,转变了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据南平市统计,去年底下派干部的村,精神文明户总数由下派前的12008户增加到23657户,增幅达97%;计划生育“三无”村由下派前的274个增加到351个,增幅为28%;下派干部的村社会治安案件发案率比下派前降低了40%。

五是培养、锻炼了干部,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正确的用人导向。下派干部所在的村大都条件艰苦,一些偏远困难村的条件尤其恶劣,不少下派干部家里有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他们都把在艰苦环境中和困难条件下工作看作是磨练自己的极好机会,自觉克服生活、工作和家庭等方面的困难,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为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做贡献。许多下派干部的事迹感人至深,他们用党性、才智和汗水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广阔的农村一方面锻炼了下派干部,使他们对农村社会和群众疾苦有了深刻了解,增进了对农民的感情;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施展才干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舞台,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一大批做出优异成绩的下派干部,走上了县处和乡科级领导岗位。南平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在全市推出了鼓励机关干部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决定,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不跑上层下基层、不看关系看政绩”的良好导向,产生了搞活经济与用活干部的“双赢”效应。

六是促进了机关和行业作风建设,优化了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下派干部在农村第一线大显身手、不断成长的经历,在机关干部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特别是第一批下派干部从基层回到机关后,不仅带回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带回了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想问题、订计划、出措施、办事情都自觉地以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大大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南平市委、市政府及时将下派干部在农村基层创业的经验引入机关,在全市各级机关展开以机关效能建设为重点、以绩效考评为基本方法的创业大竞赛,定期在媒体上公布考评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使机关工作作风发生了很大转变,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

三、下派干部工作的积极意义

南平市下派机关干部到农村基层任职的实践及其所取得的成效,其积极意义突出地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基层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实际行动。南平市通过下派干部到农村基层任职,引导和组织农民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改造、嫁接传统农业,变革传统生产方式,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推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下派干部在农村办起了各种类型的文化科技学习班、计算机培训班、农民夜校,建立了图书室,积极开展文化教育,广泛传播党的声音、科学精神和现代文明,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推动了农村先进文化的发展;下派干部在村里千方百计、扎扎实实地办公益事业,为农户解决实际困难,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较好地实现、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利益。由此可见,南平市选派干部到农村基层工作,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

第二,选派干部到农村基层工作,是解决现阶段农村工作难题的有效措施。南平市通过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基层工作,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导,一方面有效地引导各种社会资源向农村倾斜和转移,形成了方方面面的力量都来关心农民、关注农村,推动农村发展的整体合力;另一方面,较好地解决了落实上级政策与符合群众意愿之间存在的某些矛盾,许多过去不落实的事情落实了,难以解决的问题解决了。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了农村工作的关键环节,落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许多农村工作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三,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基层工作,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有益探索。干部下基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各级党委、政府抓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出现的诸多新问题和深层次问题,过去长期使用的领导干部下基层蹲点、派工作队或工作组驻村帮助工作等具体工作方法,越来越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南平市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基层工作的做法,虽然从总体上来说仍属于干部下基层抓工作的范畴,但又有着明显特色:它不是以解决某一个方面的问题为目的,而是运用综合性的手段和方法来努力解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问题;它不是为完成突击性、短期性工作任务而采取的一时之策,而是以一个较长的工作周期来整体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两点不同,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新的农村工作机制,是对新形势下农村工作机制的创新尝试。

四、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改革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了新世纪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从而也决定了改革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南平市正是从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基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出发,在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南平市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并使之成为不断开创新世纪农村工作新局面的有力武器。

启示之二:开创农业和农村发展新局面,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三农”问题,不少地方会议没少开,文件没少发,转变作风、服务基层的口号年年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年年抓,但仍然收效不大。其中根本原因之一,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农村工作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及时对现有的农村工作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这种改革和创新并不是要抛弃过去的一切,“另起炉灶”,而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对已不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部分环节进行改革,使之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农村工作机制。南平市一方面坚持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的党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针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派出科技特派员、村党支部书记、乡镇流通助理三支队伍,齐心合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是对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有益探索。

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总结范文6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1、配强工作力量,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县委专门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党委也相应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工作组,各重点产业基地村党支部增设了专抓产业建设的支部委员或副书记,高规格的工作力量,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为加快经济发展、壮大生猪产业,县委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与推进农业产业经济建设相结合,**年10月,县委通过笔试、考察、考核等方式从70余名人员中遴选出31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专门负责发展“生猪产业”,并与县委组织部签订目标责任书,挂所到乡镇的党委副书记或副乡镇长。一年挂职期满后,经考核、考察,将从全面完成任务的干部中择优选拔10名同志担任副科级领导干部。

2、把党组织建立在产业链上,使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始终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传统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我县在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上进行了大胆探索。我县鸣钟乡大石村和双星乡水口村是友邻村,随着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两个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渐形成了以优质桃为主的经果林产业带;位于两个村境内的**县名特优新水果研究推广中心,也主要以经果林种植为主,与这两个村在发展经济上有着密切联系。由于按村设立党组织的传统方式,缺乏有效的组织与协调,难以将现有的产业做大做强。**年4月,我们首先在**县名特优新水果研究推广中心建立了党支部,并将该支部与鸣钟乡大石村党支部、双星乡水口村党支部进行联合组建,成立了**县鸣钟高新农业科技园区党总支,并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运行机制。党总支成立后,充分发挥其协调各方的作用,多方筹资10余万元,新建了300余平方米的标准化活动阵地,并在全县率先开通了“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有效解决了广大村民致富信息不畅的问题;及时组织召开了有业主和村民代表参加的“携手合作,共谋发展”的座谈会,消除了村民之间、业主之间的误会,在村民与村民之间、村民与业主之间、业主与业主之间建立了相互依托、相互支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良好关系;2004年3月,在党总支的积极策划下,成功举办了**县首届“红土地”桃花会,实现了党组织搭台、经济唱戏的目的。截至目前,园区业主开发面积由最初的800亩增加到了1200余亩,就地安置200余名剩余劳动力,每年可创收100余万元;发展经果林大户420户,发展休稻养鱼大户278户,生猪养殖大户356户。2004年,园区村民实现人均增收290元,广大群众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感受到了党总支成立后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3、大力推进“支部+协会”工作,不断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工作的方式。各乡镇党委在对各村经济发展状况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生猪、甜橙、蚕桑、水产、林竹、优质粮油“六大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从区域经济基础、产业特色出发,着力建成了一批知名度高、带动力强,运作规范、助农增收显著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县“支部+协会”工作得以迅速发展,已覆盖全县254个行政村,占全县515个行政村总数的49.3%。同时,我们针对全县猪业经济形成完整产业链的实际,在猪业经济上对“支部加协会”进行了双向延伸,向上延伸,由县委牵头建立猪业联合社、乡镇党委牵头建立猪业合作社,向下延伸,实行“党员+农户”的模式,从而形成了“支部加协会”四级联动的科学运行机制。通过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形式把生猪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集聚了规模,打造了品牌,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猪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今年以来,到我县投资上百万元发展生猪养殖的企业和业主达18家,全县出栏生猪109.68万头,外销商品仔猪114.67万头,规模养殖户达到2.7万头,实现猪业经济产值13.5亿元,农民人均从中收入1108元,分别占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6%和34.5%,猪业经济已成为我县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农业产业化中挑起了增收大梁。

4、狠抓基地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农产品基地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车间”。我县各级党组织切实围绕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带建基地,围绕龙头企业培植和发展建基地,围绕市场需求变化建基地。通过宣传发动,引导优势产业区域内的农民主动参与建基地;创优投资环境,招商引业主新建基地;支持龙头企业牵引农户建设基地,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路子。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了飞龙、白坪、乐善、万隆、中心等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小区,白坪甜橙科技园区,沿口、街子、五排水、东西关和桐电库区水产集约化养殖区等一批规模养殖小区、规模种植园区和规模产业带,形成了产业集群,产生了巨大的规模效益。

5、培育业主大户,充分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农民在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中总是不同程度的存在畏首畏脚现象,这就需要通过基层党组织引导扶持业主大户,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县委和各乡镇党委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县乡机关干部领办创办科技示范服务基地。据初步统计,全县共有51名县乡机关工作人员投入资金194.1万元,领办创办科技示范服务基地26个,创利税86万元,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示范和榜样。猛山乡皂桷村党支部副书记、良种母猪饲养大户卿德明,在乡党委、村党支部引导和帮助下,于**年牵头成立了**县德业合作社,建立健全了“良种母猪核心场、优质仔猪生产场、优质肉猪生产户”三级“金字塔”繁育体系,推行企业化生产、专业化分工的运作模式,实行“六统”(统一引种、统一饲养技术、统一防疫、统一销售指导价、统一销售、统一检疫)、“三分”(分户饲养、分户管理、分户核算)的经营管理体制,形成了“以户为基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养殖,产供销一体化的繁育链”,合作社自身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该社社员已发展到周边27个乡镇和攀枝花、重庆等地,总数也由最初的28户发展到288户。在卿德明和德业合作社的带动下,该村实现了“户平饲养优质母猪2头,人平出栏优质肥猪2头,农民养猪收入人平增加1000元”的奋斗目标,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生猪“221”基地村。

6、加大资金投入,为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业主、龙头企业、财政、金融要有一个长效的投入机制,并探索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风险保障机制,增强抵御市场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为此,我县从县级财政预算、城市经营土地出让金收益、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税收等收入中提取资金,建立了县级农业产业化扶持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重点支持发展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和与之配套的关联产业,以及服务体系、标准化生产和技术改造创新,着力支持发展态势较旺、基本条件较好、工作措施较实的行业和区域,以形成良好的导向。**年,仅对饲养良种母猪和引进良种猪的养殖户的资金补助就达58.41万元。同时,我县还从加快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入手,由广安万千饲料公司及农业、畜牧等部门共同筹资111万元成立了**县富源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通过与县信用联社签订担保协议,以注册资本金为业主或大户提供信贷担保。目前,已为58个业主大户提供担保贷款320万元。各级党组织还以大力开展“党员农贷快车”活动为契机,积极协调县信用联社采取放大信贷额度1-3倍的办法,开辟党员会员信贷快捷通道。今年以来,县信用联社已累计向党员群众发放贷款8350余万元,为党员群众提供致富项目2700余个。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基层党组织干部待遇低,岗位缺乏吸引力,村队干部后继乏人。据了解:目前我县村党支部书记年平均工资为3000元左右。这点工资还不够他们的手机、电话费和摩托车油费。在工资这样少的情况下,为什么有人争当基层党组织干部呢?原因主要有四种:一是当干部有荣誉感,或者干脆是为了不受人欺负。二是家里有拖累,不能出去务工经商。三是为完成税费任务贷了款,怕后任上来只认帐不还钱,一旦贷款还清就不再干了;四是真正想为群众办点事的,也是群众真正欢迎的,但这种人不多。在农村的青壮年中,有一定文化知识和能力人大部分出去务工经商,呆在农村的大多是家中有拖累或没有什么特长的人。真正有本事、想干事、能带领村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干部看不上村干部的位子,嫌受苦、受气、工资低;而想当干部的,因为人品和能力不行,乡镇和群众又不满意,造成一些地方出现党员干部难培养、难选拔,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后继乏人。没有一个好书记,基层党组织就很难有战斗力和凝聚力,也根本谈不上带领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2、农村贫困党员影响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相当一部分五六十年代入党、当过干部的老党员由生活困难,心里不平衡,对现任村干部挑毛病,甚至组织不明真相的群众同村干部对着干,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有能力带领村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青年入党的积极性和当干部的积极性,出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缺乏带头人的现象。

3、村集体经济薄弱,债务负担重。集体经济薄弱一直是困扰农村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老大难问题。集体经济薄弱使村党支部寻找项目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举步维艰。

4、基层党组织干部收费任务重,没有精力投入到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去。在调研中,绝大多数村干部反映,他们的工作精力80%以上用于清收农业税和社会抚养费等,再就是完成乡镇安排的硬任务,既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思考产业结构调整。

5、党组织内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经过调研分析,目前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分五个层次:一是50—70年代入党的老党员,占党员总数的30%左右;二是村队干部或当过村队干部的,占党员总数的20%左右;三是在部队入党的复退军人,占党员总数的10%左右;四是致富带头人,占党员总数的30%左右;五是由于家庭原因不能出去务工经商的初、高中毕业生,约占党员总数的10%左右。许多村党员的年龄大至分布在60岁以上、50岁左右、35岁左右,40岁左右的党员基本上是一个断层。这个年龄断层导致了老党员思想保守、陈旧和年轻党员党性观念不强的断层;在经济上出现相当一部分老党员(大多当过干部)生活十分困难,而青壮年党员大多是致富带头人的两极分化现象;在选拔基层党组织干部时,也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严重地阻碍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启发与思考

1、适应农村税费改革新形势,构建农村工作新机制。在农村税费改革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之所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迈不出具有实质意义的步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天忙于“催粮催款”,没有多少精力来思考本地农业产业化调整的思路与方法。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虽然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减少了许多事务性的负担,但他们并没有从以前的思维中转变过来,依然盯着诸如殡葬改革、计划生育等事务性的工作,仍然没去思考如何针对本地实际进行有效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部分上级党委也缺乏引导,没有着力形成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的工作机制。因此,调整农村工作机制,着力为基层党组织履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职责创造必要的条件,是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有效发挥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的首要任务。一方面切实解决好部门和乡镇条块分割的矛盾,提高乡镇党委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统筹协调能力,我县**年开展乡镇事业机构改革时,将原来由部门管理的“七站八所”全部划归乡镇,为解决部门和乡镇条块分割的矛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一年来,其成效是明显的。另一方面,将诸如税费收缴等工作任务划归给相关职能部门,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2、充分发挥选人用人的导向作用,调动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要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一线的乡(镇)、村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积极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到农村基层党组织任职。对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政绩突出、受群众拥护的村党组织干部应大胆起用,提拔到乡镇一级领导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熟悉农村工作、解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际问题能力强的特长。

3、加强对乡镇、村重大、长期决策的管理。农业产业化调整是一项需要在较长时间才能见效的工作,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种现象,乡镇、村主要领导一换,立刻会产生许多遗留问题。原因一是上任领导决策中有短期行为,二是上任领导未执行完的决策被下任领导否定。说到底是领导的短期行为和错误的政绩观在做怪。这就需要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实行重大决策民主决策制和审批制。同时,要鼓励农村干部扎根农村,不能频繁更换。

4、合理消化乡镇、村的部分债务。目前乡镇、村的巨额负债一方面影响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另一方面也打消了部分乡镇、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今年以来,我县在5个乡镇推行乡财县管,对乡镇财政全面实行部门预算,取得了很好效果。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行了“村帐乡做”,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2005年将在全县普遍推行“乡财县管,村帐乡做”的财政管理体制。同时,对原广播电视“村村通”以及合作基金会债务由县级出面采取措施进行消化,以达到大幅度降低乡镇的负债的目的。

5、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能人吸引到基层党组织中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1)让从事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干部经济上有想头。一是财政部门要拿出部分资金解决村级党组织中干部的工资来源问题。二是实行村党组织干部工资与考勤挂钩,按月发放。三是以办理养老保险、职后养老补贴、一次性重奖等方式,奖励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村党组织干部。我县在2004年的村党组织换届工作中,在以上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一些长期在外打工积累了产业结构调整经验和资金的人员被吸引到了村级党组织中来,为下一步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良好基础。

(2)让从事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干部政治上有盼头。要把树立优秀乡村干部典型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长期坚持下去,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农村干部形象。对于工作特别优秀,群众公论好的村干部,应考虑转为乡镇干部或提拔为乡镇领导,提拔县级干部和部门领导干部也要优先考虑乡镇干部。通过这些具体措施,真正形成农村工作大有作为的舆论导向,激励村干部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奋发进取。

6、坚持下派村党支部书记的做法。下派干部不在村上拿工资,在村上没有产业,不与民争利,不参与家族和宗教势力纠纷,他们有文化,观念新,门路多,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有着当地人不可替代的优势。要通过提高政治待遇、工资待遇,选拔一批热爱农村工作、有农村工作经验,有一定特长的县、乡干部到乡上和村上开展工作。只要将这种做法长期坚持下来,必然会对农村产生深远的有益影响。

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总结范文7

一、农业农村统计能力的综合评价

对我国农业农村统计数据能力的评估,我们从以下四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估,一是统计的法律和制度基础;二是统计工作的资源配置;三是统计的方法制度与调查实践;四是统计信息的与可获取性。

1.统计的法律和制度基础。对我国农业农村统计的法律和制度基础,我们选择两方面的评价指标:法律基础和制度基础。(1)法律基础。我国农业农村统计工作有着较完善的法制环境,从1984年统计法实施以来,为适应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统计法分别于1996年和2009年进行了两次修订。统计法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开展统计调查的法律保障,各项统计调查项目依法实施,统计调查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调查对象有义务真实、准确、及时地提供统计资料。我国从1996年建立农业普查制度以来,于2006年颁布了农业普查条例,对普查的内容、范围、组织实施、预算、信息质量与等做了详细规定。(2)制度基础。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统计工作采用的是集中型的管理方式,由中国国家统计局负责主要农业、农村统计数据的生产和,辅之以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作为补充。在农业农村统计数据的生产方面,国家统计局下设的农村司负责种植业、畜牧业生产、农产品生产者价格等方面的统计调查,而有关林业、渔业和农产品市场信息方面的统计则主要以林业局、农业部的统计信息作为补充。在农村统计调查方面,国家统计局农村司还负责乡村社会经济、农村区域变化发展等调查,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司则负责农村住户收入、支出等调查。农业农村统计作为国家统计体系的重要部分,已融合进国家统计局“十二五”统计发展战略的整体规划。农业农村统计工作朝着规范、公开、透明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农村统计在国家统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农产品和畜产品生产、住户收支调查是重要的统计数据,二是农业农村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及调查手段的提升都纳入了今后国家统计发展战略;三是与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负责的有关农业农村统计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数据协调与会商机制。但是在国家层面对不同部门间农业农村统计信息生产的协调机制尚需进一步加强。在整个农业农村统计信息的生产与过程中,对于相关部委负责完成的农业农村统计信息,为确保数据的一致性与完整性,尚需在国家层面加强国家统计局与有关部委的工作协调与会商机制。

2.统计工作的资源配置。对我国农业农村统计工作的资源配置,我们选择三个方面的指标即统计机构的设立情况、人员及经费保障等进行评价。(1)机构设置。我国农业农村统计有较完善的组织机构,从国家统计局到省、市、县统计部门都有专门的统计机构,同时国家统计局在全国所有的31个省、300多个地级市、全国三分之一的县还设有专门的调查队进行独立调查、独立上报。在各个省的乡镇还设有统计站和专职人员。此外,农业部、林业局和水利部等也有相关的职能部门承担着有关涉农统计工作。(2)人员配置。国家统计局在省、市、县、乡各级统计机构都有专门从事农业农村统计工作的人员。但是基层尤其是县级调查队的人员相对不足,人均工作量较大,知识结构相对老化。在基层村一级国家统计局还聘请了辅助调查员帮助进行现场调查工作。(3)经费保障。国家统计局对农业农村统计工作给予了较充分的经费保障,常规农业农村统计调查和农业普查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划拨,较好地保障了各项农业农村统计调查项目的顺利实施。

3.统计的方法制度与调查实践。农业农村统计的方法制度与调查实践,我们选择以下五方面的指标进行评价:统计调查方法;国际规范与制度创新;调查主题与核心指标;数据采集手段;IT基础及数据处理。(1)统计调查方法。我国农业农村统计的调查方法,已形成了“以农业普查为基础、以抽样调查为主体,辅之以全面统计、典型调查、重点调查、行政记录和科学推算为补充”的调查方法体系。常规农业农村统计调查,对主要品种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等)一直采用规范的抽样调查方法,调查播种面积和单产。对于农业生产条件和经济作物如棉、油、麻、糖、蔬菜等生产情况的统计则保留了全面统计的调查方法。农村住户调查和农民工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而渔业和林业方面的统计主要利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统计的结果。农村住户调查和农民工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农村发展和县域统计采用行政记录和有关统计结果。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农业生产统计,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主要品种的抽样调查为主。农作物对地抽样调查目前涵盖了主要品种农作物如稻谷、小麦、玉米和棉花等的生产统计,今后抽样调查方法需要逐步扩展到更多的农作物品种包括小杂粮、油、麻、蔬菜等。此外,今后随着对主产区粮食生产大县、畜牧业生产大县进行统计监测活动的开展,目前以省为总体进行的抽样设计需要逐渐扩展到以县为总体进行抽样设计。(2)国际规范与制度创新。借鉴国际上农业农村统计的好做法,实现了我国农业农村统计调查的规范方法与制度创新。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产量抽样调查主要是利用农业普查获取的村一级资料编制目录抽样框,通过抽取样本村和地块进行调查。近几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利用中国第二次土地详查的图斑资料结合现势遥感影像资料构建地域抽样框,在主产区的部分省份开展了农作物对地抽样调查,今后将逐步推广到所有的粮食主产省。与此同时,在部分粮食主产区利用遥感开展了对主要粮食作物的面积测量工作,已取得较好的成效。今后仍需不断加强农业农村统计方法制度研究创新以及对国际良好实践的借鉴。(3)调查主题与核心指标。国家统计局负责的农业农村统计调查主题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调查范围包括了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主要畜禽生产、主要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与中间消耗,农村住户调查以及一些农业农村领域的专项调查等,加上部门统计结果的补充,形成了一系列相对完整的核心指标体系。随着对农业内部各子部门及农村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方位关注,农业农村统计调查的范围和指标体系需逐步扩展到包括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在内的更广泛领域。(4)数据采集手段。对于调查数据的采集,抽样调查主要以实地调查、入户访问为主,近年来对农产量调查开始逐步采用带有GPS功能的PDA进行野外测量。在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调查中开始逐渐推广采用电子记账器。因此,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数据采集方式向现代化数据采集方式的过渡期。(5)IT基础及数据处理。依托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了覆盖国家、省、地市、县四级统计调查机构的网络联接,对一部分调查对象的调查开始采用联网直报方式。农业农村统计调查的数据处理采用了专用开发的程序,比较有效地实现了对调查数据的录入、审核、加工处理与结果输出等,可以满足常规工作的需求。总体上看,IT硬件基础已相对完善,软件基础和应用还需进一步提高。

4.统计信息的和可获取性。农业农村统计信息的产出和可获得性,我们选择以下四方面的指标进行评价:农业农村统计核心指标的;数据质量和可信度;数据时效性;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1)农业农村统计核心指标的。按照统计方法制度的要求,大都以季度、半年和全年的频率进行对外,公众可以在中国国家统计的官方网站上可及时获取的统计信息。我国于2002年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通用数据系统(GDDS)”,按照国际通行做法使数据更加规范透明。农业农村统计信息的通常都是汇总推算到一定行政区划的结果,而样本的个体信息出于数据保密是不能的。(2)数据质量和可信度。近年来中国国家统计局通过加强统计能力建设的“四大工程”等措施强化了对统计数据质量的管理,针对农业农村统计数据的生产过程制定了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办法,从方案设计到数据采集、处理、的每一环节都制定了质量控制。可以说,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农业农村统计数据从采集到数据处理和推算的每一个环节都较好地对数据质量进行了监控,因而数据总体上是可信度较高的,且各项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是也应看到,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抽样数据的推算和方面,尚未抽样误差的精度评价如指标的变异系数(CV)等指标。另外对一些部门产出的农业农村统计数据,还缺少相对完整统一的质量控制管理办法,这些都是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3)数据时效性。我国农业农村统计数据的生产、具有较高的时效性,中国国家统计局制定了专门的数据时间表,严格按照事先规定的时间进行数据。(4)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中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上设立了专门的宏观统计数据库,可供数据使用者对历史和新的农业农村统计数据进行公开查询、使用,涵盖了常规季度调查数据以及农业普查和专题调查数据等。现行数据库主要以国家和省级的统计调查资料为主,一些分组资料的查询都是事先定制的,但暂不能实现自由定制查询。

二、定量评估与结论

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总结范文8

【关键词】农村财务 信息化 财务制度

近年来我国建设和改革主要锁定于“三农”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网络浪潮的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三农”问题的基本问题,是排除农村信息死角、城乡数字鸿沟、加快实施基层信息化建设的必然途径。

一、农村财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一)农村财务信息化的界定

农村财务信息化,主要是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运用于农村财务领域,促进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公开化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农村财务信息化不但可以从透明清晰、可靠可信方面提高了农村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而且精简了会计人员,降低劳动强度,更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提供便利,从机制上预防和控制行为。

为了进一步实现农村集体组织的会计规范化程度,我国财政部于2004年出台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初步实现以计算机的电子记账方式代替传统的手工记账,并逐步实现算账、报账的电算化程度。此外,该制度提高了资金流通各环节的透明化程度,因此也有利于实现会计信息资源迅速在各基层组织的共享,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同国际接轨的步伐。

(二)我国农村财务信息化发展历程

会计电算化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979年,那时电算化的试点工作已经开始起步,到了1981年,在长春一汽的专题讨论会上首次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并在此后使传统会计处理流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吉林省也成为了我国最早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试点省份。但这个阶段,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主要是在大中型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2001年前后,农业部颁布了《关于逐步推广农经电算化工作的意见》,会计电算化工作才逐步在湖南省郴州市省地区试行。此后,全国各地也开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展开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规范工作,在黑龙江省等地区开始了初步的尝试,但这个阶段的发展速度仍比较缓慢。

近年来,国家的各部委以及各级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努力的推进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但由于农村财务管理的基础较差,要想在短期内实现全国600多万个村完全实现会计电算化必然会遭遇诸多难题。目前,在我国现有的41 287个乡(镇、街道)中已有22.9%的乡镇、街道实现了财务的电算化管理,进一步扩大会计电算化普及范围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二、农村财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的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虽然会计信息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但是我国农村财务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有很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化水平低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开展农村财务信息化的硬件条件。我国1995年实施以“金农工程”为代表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期的进展,但以全国范围来看,东西部各地区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可达几倍,甚至十倍以上。这种差异性说明我国当前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落后,同时也造成了我国农村财务信息化发展缓慢的状况。

(二)财务软件功能不完善

目前,我国农村大区域(镇,乡,村三级)在选择财务软件时缺乏统一的标准,软件参差不齐,购买的软件不一致很难进行不同主体之间的数据统计汇总,无法保证数据的规范化,数据靠手工汇总层层上报真实性大打折扣,无法实时监控实时查询实时指导,无法保证信息的流畅,达不到管理信息化的效果。

其次,财务软件自身的功能不完善,单纯借鉴企业财务软件的应用模式很难符合农村财务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财务信息化的进程。

(三)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财务信息化能否顺利开展,人是关键因素,不仅取决于有关农村财务人员的素质,还涉及到当地干部、村民的素质。基层领导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缺乏高度,无法深刻理解财务信息化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因此不可能有效地督促财务人员的工作,导致从核算到管理再到核算的链条无法衔接,无法推动农村财务信息化向高层次突破发展

作为财务信息的直接使用者,农村财务人员往往需要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信息统计等工作集于一身,为了保证财务软件的正常运行,这就要求他们满足一定的素质要求,继而保障高质量财务信息的产生。但是目前农村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队伍不稳健,在人员设置方面还存在一人多岗的现象。财务信息系统内控制度不健全,严重影响了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成为财务信息化的制约因素。

(四)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近年来,国家部委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均颁布实施了许多配合推进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法律、政策及地方性法规,但这一领域的法律体系仍不够健全,难以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指引和政策保障。因此,相关监管部门在实施农村会计电算化改革的过程中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难题,同时,执掌监管权利的农业经营管理部门虽然对农业经济领域的情况比较熟悉,但对于专业的财务会计知识并不熟悉,在监管过程中难免显得较为被动。

同时,农村审计工作不健全,审计工作没有真正落实,形式化表面化情况严重,主要表现在各村会计人员的互相审计或者乡镇派审计员审计,可以说是政府审计的不合理,建议引入社会中介的审计。

三、农村财务信息化的实施对策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财务信息化的实施将是农村财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单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必须全方位考虑和完善以下问题,沿着先经济发达地区,后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轨迹,才能在我国稳健发展。

(一)统一大区域农村财务软件,屏蔽信息孤岛

软件开发公司应积极参与到我国农村财务信息化的建设中来,协助政府和农业经济部门,开发中能充分满足农村财务需求,并集科学性、可操作性、实用性为一体的财务管理应用系统。并且以县为单位,大区域统一财务软件的种类,这样有利于同一主体间数据统计汇总,合理地屏蔽信息孤岛的现象,为农村财务的网络化、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农村财务信息化的深入推行和全面发展。

(二)依托“金农工程”,实现集成或整合

“金农工程”,旨在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十多年的建设历程使得网络系统比较完善。财政投入的缺乏和网络资源的匮乏是以往农村财务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现阶段应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有条件的农村应充分利用庞大的网络资源,强大的资金支持,快速推进农村财务信息化的建设步伐。

(三)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创造发展的硬环境

当前,为了迅速提升农村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有必要建立起一个较为强大的信息共享平台,使得所有的财务信息需求者都能够从这一平台上获得其渴望得到的信息。然而,这一平台的构建离不开以村、乡(镇、街道)的、县为结点的信息网络建设。按照结点的不同等级构建起来的三级网络平台可以实现多层次、多方向的信息流通,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数据库系统,并在该系统内实现跨地域、跨层级的信息的交换,这对于未来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来说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其发展的硬环境。

(四)提高农村财务人员素质,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

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必要条件。农村财务信息系统需要计算机、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等多个领域知识技能的融合,财政部与农经部应积极配合组织培养适合于农村经济环境下的、具有农村特色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也可以和“百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相结合,进行专门的人才培训。

国家还可以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引导财务专业的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不仅可以拓宽大学生的就业途径,还减轻了就业压力,为农村人才队伍输送了新鲜的血液。另一方面,也要增强农村领导干部财务管理知识,加强财务信息化的认识,这样才能有利于监督指导财务人员工作,使农村财务信息化向高层次发展。

(五)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财务信息化的意识

从现实情况看,许多农村基层领导干部以及财会工作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实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甚至有人把这项举措偏激的理解为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这恰恰说明,在进行农村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对相关领导及群众的宣传、普及,没有及时的确保各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在思想上与国家的相关政策引导保持同步,这也成为了财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为解决这一难题,必须通过大规模、多渠道的宣传来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积极影响、重要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了解到传统方式的弊端,以积极的心态迎接这项改革举措。同时,还要对专业的财会人员和村镇干部进行相关培训,使其领会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精神,并在日常工作中像群众渗透实施计电算化的必要性,排除广大基层群众对这一举措的反感情绪,为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普及程度扫清障碍。

(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分层次解决资金投入

以往,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硬件设备的投入。许多基层组织对于购买打印机、计算机和相关配套设备表现得较为抗拒,因为不愿投入这笔资金而固执的沿用传统的财会处理方式。如果政府能够解决这笔资金投入,就可以解除基层村组织的后顾之患,同时还要确保这项资金的专款专用,满足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物质条件。此外,另一种压力来自财务操作人员本身,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学习使用较复杂的财务软件对他们来说可能非常吃力。因此,各级政府也应尝试与相关的财务管理软件开发企业合作,设计出更适合于基层农村组织的财务软件,以更简易直观的方式和更为简化的操作方式使财会人员能迅速入门并掌握软件的操控,缩短从传统方式向信息化方式过渡的时间,使得财会信息化的改革能够迅速渗入基层,落到实处。

农村财务信息化作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信息化跨越性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农村财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促进农村财务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加强完善财务监督系统,维护农民的实际利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惠萍,谷秋兰,周增光.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探讨[J] .中华会计学习,2010(1)

[2] 牛艳芳,曲吉林.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因素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9(6).

[3] 蔡蓉.浅析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09(7).

[4] 庄洪艳.论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J].现代商贸工业,2009(3).

[5] 张军.基于Sass应用模式,构建新农村财务信息化的路径选择[J].调研世界,2010(5).

[6] 徐维兰.农村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性构想[J].事业财会,2007(2).

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总结范文9

【关键词】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统计

农业隐性失业指工业化过程中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而没有影响到农业产出的那部分边际生产力等于或小于零的劳动力。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长期存在农村与城市发展严重的不平衡,加之中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导致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就构成了中国农业的隐性失业。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了解这一形势及其形成原因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可以更好地解决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的转移问题。

一、当前农业隐性失业的形势分析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农业隐性失业率呈上升趋势,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80年代中期的农村过剩劳动力为2.5亿,隐性失业率高达60%。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城市二、三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90年代中期,已减少到1.0~1.3亿人,隐性失业率仍高达30%。农业隐性失业现象的存在,以及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隐患,对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首先,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大量存在,标志着相当部分农业劳动力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是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其次,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存在,制约了农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1979~1984年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37∶1缩小到1.56∶1(以农民收入为1)。但自1985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持续扩大趋势,1997年差距为2.47∶1,到了2005年,这一收入差距比率高达3.22∶1。

再次,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农业机械化的步伐不得不放慢,相当部分农村的贫困落后面貌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变。

第四,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持续进入大中城市,造成了许多城市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

二、农业隐性失业产生的原因

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大量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

2.1农村劳动力基数大,劳动力的自然增长规模庞大。1979-1993年,农村劳动力增长近1.4亿人,90年代中后期,农村劳动力每年还将增加600万人左右。在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的同时,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却出现了缩减的趋势,土地沙漠化等原因造成农业用地大面积减少,并最终导致农业内部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

2.2在农村劳动力日趋增多和农业用地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我国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没有能够相应进行调整,相当一部分农村单一结构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从而使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吸纳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3在我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后,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目前农村中的文盲、半文盲占的比例仍然不小,每年进入劳动力年龄的农村劳动力中,有将近10%属于文盲、半文盲,由于劳动力自身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经济结构变动的要求,因而只能滞留在当地农村,处于隐性失业状态。

2.4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还存在制度。全国各大中城市对农民工进城就业都有不少的限制,将不断增加的农村劳动力都限制在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农村隐性失业。

三、解决我国农业隐性失业问题的对策

3.1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通过市场来配置社会资源,使其达到利用的最佳化和收益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也是市场的主体,他们完全有理由选择自己所适合的职业。虽然政府在中介组织间加强了组织协调,但从总体上评价,农业劳动力流动中的市场障碍仍然严重。因此建立统一、规范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是解决农业隐性失业问题的根本性措施。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平等主体地位的一项基本的制度保障。

3.2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主要是指农业内部各产业部门间的配置调整和种植业内部种植结构的调整,其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利用资源,挖掘资源利用潜力,提高资源的配置利用效益。调整农业内部各产业间即农林牧渔业间的配置结构,提高果树、葡萄、花卉和畜牧、养殖等劳动力高度密集型产业的配置比重。通过调整种植业内部的种植结构,减少耕地密集型产品的种植面积,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棉花、烟叶、小辣椒和大棚蔬菜等)的种植比重,发挥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农业深层开发,发展开发性农业、特色农业,要以农业产业化来推进农、林、牧、副、渔深度发展,开发和发展农产品加工增值,使农民获得比过去单纯靠原料和初级产品搞得多的经济效益。一旦农业获益较大,高素质的农民就愿意留守土地,弃耕撂荒等现象将受到遏制。

3.3发展乡镇企业走农村工业化之路。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尤其是农业隐性失业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小企业主体的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目前,为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需要和应对农业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的现实,我们必须确立新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进行乡镇企业制度创新,具体来说,应坚持与城镇化相结合,以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为导向,以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来推进乡镇企业的第二次创业。

3.4普及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务农劳动力的素质必须首先提高基层技术推厂人员的素质。基层技术人员知识的陈旧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民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到位后,要通过开展不同层次的新技术培训、资格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的基本素质,可以通过加强与职业培训院校、农科院所的合作,聘请专家讲学等途径,更高层次地提升农技推广人员水平。其次要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培训内容和方式要与需求相衔接。建议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农广校、地方农技校等教育培训阵地,采取联合办学或请人授课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

3.5扩大劳务输出。这也是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的重要转移途径。我国是人口密度较高且分布不均衡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劳动力资源成本较低的优势。但我国多年来劳务出口一直徘徊在30万人左右,仅占同期国际劳务市场吸纳劳工的1%,与我国劳动力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在当前亚太经济复苏和西方国家经济繁荣的新机遇面前,我们要放开劳务输出的经营权,尽快搞活国内劳动力市场,鼓励更多的外贸行业重视劳务输出,积极向世界各层次劳动力市场进军,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寻找更广阔的就业途径。

四、改进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统计的思路

4.1界定农村隐性失业的统计口径。

隐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未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劳动能力,本质上是介于失业与就业之间的劳动力经济参与情况。界定农村隐性失业,通常需要引入克里希纳对隐性失业提出的四种测量标准,即时间标准、收入标准、意愿标准和生产力标准。所谓时间标准,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里的劳动时数低于被定义为充分就业的时数(我国为40小时/周);所谓收入标准,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里获得的收入低于被定义为充分就业的收入标准最低额(我国可确定为最低工资额);所谓意愿标准,是指劳动者愿意工作的时间和强度高于目前工作的时间和强度;所谓生产力标准,是指劳动者从目前就业队伍中撤出而不会减少产出。从我国国情看,对隐性失业的统计标准的选择,以第一、二项较为可行。

4.2完善农村隐性失业统计调查方法:

农村隐性失业调查可借助于国家已经建立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建立农村劳动力抽样调查制度。农村隐性失业劳动力抽样调查的范围是全国的农村地区,调查以户为登记单位,调查人口具体涵盖范围与城镇劳动力抽样调查相同。调查采用以全国为总体,省为次总体的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一般也分为三个阶段,即由“省抽县、县抽乡、乡抽村”,并对抽中的样本村进行逐户调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第一级抽样框的县级单位进行分层,分层标志采用人口标准(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经济标志(近三年人均分配收入)或地形标志(平原、山区、丘陵)等,具体由各省市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调查时点也可定为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包含15日那个星期的星期天,调查期间为调查时点前四周。调查对象为年满16岁及以上的农村地区常住人口。调查内容包含个人的基本情况和劳动状况的调查,其中劳动状况的调查项目有①调查期内是否为取得收入而劳动;②调查期内累计工作时间;③所从事的行业、有无兼业行为及兼业的行业;④该家庭户是否有外出务工的人员及务工人数(外出务工人员是指户籍仍在农村地区,人已离开农村在外工作的人员);⑤调查期间内未参加有报酬劳动或劳动时间过少(小于充分就业时间)的原因。

4.3建立农村隐性失业统计指标体系。

(1)反映农村隐性失业总量的指标:①农村隐性失业总数: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超过农业生产要素协调配置所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的剩余量。采用劳动力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农村隐性失业调查时,可将农村隐性失业规定为那些在一定年龄(16岁)以上的农村常住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参加农业劳动或其它非农业有报酬的劳动,在调查时点前四周内,周平均劳动时间不足40小时的人员。②各年龄段的农村隐性失业数:按照16-24岁、25-44岁、45岁以上三个年龄段(即青年、壮年和中老年)分组统计。③各文化层次的农村隐性失业人数:按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几个层次分别统计,反映农村不同文化水平的劳动力供需不平衡的状况。④不同性别的农村隐性失业数量:按男、女分别统计的农村隐性失业数量,反映调查范围内男女劳动力隐性失业的规模,说明农村生产劳动对男女劳动力的偏好或排斥的程度。

(2)反映农村隐性失业广度的指标:农村隐性失业率。它是反映农村隐性失业相对数的指标,隐性失业率越高,说明剩余劳动力面广,失业的情况严重。

(3)反映农村隐性失业就业结构的指标:各层次农村隐性失业的比重:为各层次农村隐性失业占农村总的剩余劳动力数量之比,该指标按照年龄、文化层次、性别等分别统计。反映了各层次农村隐性失业在总的农村隐性失业中分布的比率,是农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许雄奇、杜鹃,我国农业隐性失业的现状[J].经济论坛,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