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小学教育叙事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02 15:01:34

小学教育叙事论文

小学教育叙事论文范文1

叙事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一种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20世纪中后期,叙事研究开始被引人到教育研究领域,用于研究师生互动关系、班级生活和隐性课程等。近年来,叙事研究方法进一步多元化,研究重心日益指向教师教学发展和专业成长。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质的研究方式,“叙事探究已成为在科学与人文这两极之间的一条中间道路,正逐渐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核心学术话语方式。”尤其是在目前理论研究越来越抽象,与教育实践者的经验联系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教育叙事研究更有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关于教育叙事研究含义讨论的比较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人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也有学者这样描述: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的意义理解。我还是比较赞同刘万海的观点:教育叙事研究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教育叙事研究是指“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这不仅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实践,而且能以更鲜活的形式丰富教育科学理论。狭义上上指教育叙事就是教师“叙说”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的教育“间题解决”和“经验事实”,并在反思的基础上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为。教育叙事研究关注的不仅是客观规律,更多的是参与者的生活的体验、心理情感、内在生成等。

二、教育叙事的特点

(一)真实性

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的是已经发生过的教育事件,是真实可信的教育故事,不是设计的事件。教育叙事研究是以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真实的事件、活动、体验和感受为研究素材的,不是为了迎合某种理论所杜撰的故事。脱离真实性的教育叙事是毫无意义的,也是毫无生命力的。

(二)情景性

教育叙事所论述的都是鲜活的例子,都是一定场景下的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比如可能是教师记录的某个学生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学习障碍,或者在课堂上的表现等。这些事件都是特定情景下发生的故事,有情节性,就如同电影片段一样。

(三)反思性

教育叙事不仅要叙述故事本身,而且要有议论,要有反思。教育叙事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师通过事件的描述,能反思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行为,总结经验。只叙不议,不是真正的教育叙事。

(四)主观性

教育叙事主要表现的是教师的教育生活经验,是个人的经历和心理路程的体现。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体会和认识居多,教师对教育事件的反应和表达也深受教师个人的知识结构、年龄层次、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同一个事件,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教育事件中的个人痕迹非常明显。

(五)问题性

教育叙事研究主要是问题性的事件.只有那些有问题、有矛盾的事件才有研究的意义。有问题,就有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且正是通过这种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教师才能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成熟。没有间题的事件,就是没有矛盾的事件;而没有矛盾的事件,研究意义也就几乎没有。

(六)人本性

教育叙事研究强调的不仅是客观规律的发现,而且更加关注人们教育经验的存在意义。在研究的过程中以人为本,努力探求的不是抽象的原理性的概括,而是活生生的人的生活体验和心灵轨迹。而且是在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以平等的姿态询问和观察教师,倾听教育参与者的内心独白,以发掘教育个体或者群体行为中的隐性知识及其蕴涵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彰显,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也发挥到了及至。有的学者认为教育叙事研究以质的研究为方法论基础。质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其目的是从被研究者的角度来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的解释。因此教育叙事也就具有“质的研究方法”的一些特点,比如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研究者要深人生活等等。

三、教育叙事的方式

关于教育叙事的方式,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比较流行的主要有两种:

(一)从叙述的主体看,可以分为两类:叙事的教育行动研究和叙事的人类学研究一种称为“叙事的教育行动研究”,主要是指中、小学教师自己展开的研究方式,也可以是中小学教师在校外研究者指导下所使用的研究方式。当中小学教师既是“叙说者”又是“记叙者”而且所叙述的内容涉及自己的教育实践及其某些教育问题的解决过程时,教师的“叙事研究”就成为了教师的“行动研究”,实质是一种“叙事的行动研究”。另一种为“叙事的人类学研究”,主要是大学研究者以中小学教师为观察和访谈的对象,或者以中小学教师所提供的“想法”(包括教师的内隐理论、个人理论)或中小学教师所提供的文本为“解释”的对象,这时中小学教师只是“叙说者”,所叙说的内容并不涉及教师的教育实践的改变过程时,叙事研究就成为了一种教育领域的“人类学研究”,尤其类似于马林诺斯倡导的人类学跨过“野蛮”进人“文明”的研究方式。

(二)从内容上看,分为三类:教学叙事、生活叙事和自传叙事教育叙事是指教师把某一节具体课堂内容回忆并完整地叙述出来。生活叙事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之外所发生的“生活事件”的叙述,既可以是教师教学中的事,也可以是教师管理工作中的事。自传叙事是指以自传的文本形式呈现,以说话的方式“自我反思”,并由“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而获得某种“自我意识”。

四、教育叙事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良好互动和沟通

研究者不应该是旁观者和局外人,而要通过倾听、提向等多种方式直接参与到教育叙事过程中来,研究者应该是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者。研究者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教师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磋商,共同建构故事,共同描述教育事件。研究者不应该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居高临下地对待教师,而应该伏下身子,放下架子跟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心贴心的沟通,认真倾听教师的意见和心声。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第一手的资料,也才能得到真实信息反馈,才能真正发挥教育叙事研究的意义。单纯地以获得类似档案资料为目的叙事研究,是毫无意义的,也是被我们所唾弃的。教师和研究者双方的良好互动,是建立在双方平等的身份地位基础上的。只有在双方平等的前提下,在一种自由、互信的环境里,教师和研究者才能共同努力合作,才能达到双赢或多赢的目的,才能使教育叙事研究的效果达到最大化。互信交流,平等相处是教育叙事研究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二)叙事与反思结合

作为一种研究,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不应该是纯客观的记叙,不能只是把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述说清楚。只是“用事实说话”显然是不够的,应该融人叙述者个人在不同阶段的感受、体验、认识和看法,特别是伴随这种体验、感受而带来的思考、反思。在叙述中融人思考、反思,使得经验更显得厚重,具有理性的色彩。在叙述中融人思考、反思,对于叙述者来说,标志着对特定教育学问题有了较深层次的把握,形成了含有一定规律性的认识。对于阅读者(倾听者)来说,他们则能够从这些思考、反思中产生联想、得到启发,联系到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相似情境,可能引起阅读者将叙述者的所作所想与自己在相似情景下的所作所相加以对照,形成了与叙述者的一种事实上的交流和对话,于是对某一特定问题有了更多的关注,从而主动地加人到这类问题的有意识的探索与研究当中。教育叙事必须体现出对教育的诊释,换句话讲,就是要有一定的理论性。不但要有反思,而且这种“反思”应该自然地融人到叙事过程中,决不能搞成所谓的“两张皮”(叙事是叙事,理论是理论)。

小学教育叙事论文范文2

社会理论对空间问题的关注,早见散轶于涂尔干、马克思等理论家的论著中,70年代列斐伏尔等地理学家论述了社会关系与空间的相互建构,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提出了“社会空间”这一概念,认为空间是一种社会产品,可以分为物理空间(自然)、心理空间(空间的话语建构)和社会空间(体验的、生活的空间),空间不仅仅是社会关系发展演变的静止的容器或者平台,更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叠加着社会、历史和空间的三重辩证。德塞都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认为叙事是日常生活实践,理应关注物质空间与隐喻空间,并肯定了叙事结构具有空间句法的状态。随后布迪厄、福柯等社会学家进一步分析了现代性视域下空间与社会的交互关系以及对社会结构、社会过程的作用。布迪厄将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形构,认为场域也不是一般性的空间结构形式,它是一个充满冲突和争夺的空间。福柯在《论其他空间》一文中称:“人们处于同在性的时代――并置、远与近、并排、分散的时代,人们所处的场域由点和因素的邻近关系所界定,这些关系可以在形式上描述为序列、树状或网格。”

二、他山之石:叙事研究对空间理论的借鉴

叙事学研究既存在一个时间维度,也存在一个空间维度。迄今为止的叙事学理论大都重视对时间的研究,强调叙事结构在时间序列中建构,忽视叙事中的空间作用,在物理学、数学、哲学、历史地理学、后现代地理学和文化批判理论杂说中,以康德的想象空间说为契机将空间与文学融通,自约瑟夫・弗兰克的《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发表以来,空间问题逐步受到批评理论界的重视。叙事学专著中对空间问题有专门论述的并不多,较早的一部是西摩・查特曼的《故事与话语》,文中提出了“故事空间”和“话语空间”的概念,认为故事事件的维度是时间,而故事存在物的维度是空间,在文字叙事中故事空间是抽象的,需要在读者心灵里建构。加布里尔・佐伦的《走向叙事空间理论》建构了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具有实用价值和理论高度的空间理论模型,从纵向区分了构成空间的三个层次――地志学、时空体与文本,并在横向上提出了空间度量的单位及其各种组合所表现出的不同空间结构。长期以来,空间历史被隐匿进而被忽略,造成空间在叙述和研究场域中的缺席,形成了时间性、线性研究的盛宴。但是叙事作为经验呈现的最好方式,是通过时间和空间位置的序列安排而实现的,在叙事中时间与空间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三、呼之欲出:教育叙事的空间转向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叙事探究作为在科学与人文这两极之间的一个中间道路,已逐渐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核心学术话语方式,近年来社会理论对空间问题的关注,为教育叙事空间化研究提供契机。这里所谓的“空间”不是指客观的几何空间,而是指鲜活的经验,借用社会学的概念可以概括为:“场域或视界的空间意向在于把过去、将来和此时此刻的体验加以关联,从而为诠释经验提供了可能。”从叙事学的发展来看,叙事方法出现空间化走向,为教育场域中的空间叙事提供了生动而有直接应用价值的方法指引。

1.教育叙事空间维度的实质

关注空间就是使研究中线性的、静态的经验存在转变为流动的空间化存在,深入情境之中以社会空间视角呈现问题,是教育叙事研究发展的又一路向。教育叙事空间维度是与传统的时间性叙事相对而言的,强调在叙事线索、结构、策略及形态呈现上以空间为主线建构的叙事。教育叙事建构空间维度,首先是叙事视角转变,打破时空直线延续的传统观念,以新的写作手法来处理作品中的时空关系;其次是叙事策略的转换,关注如何使叙事结构具有空间句法的状态,也就是将空间性作为一种描述与分析的类型来应用,打破叙述的因果逻辑和事件的先后顺序,以时空交叉和时空并置的叙述方法来达到叙事的空间化效果。

2.教育叙事空间维度的构建

(1)重申:与时间维度的契合

叙事作品作为事件的复杂显现,习惯从时间顺序上由开头、中间到结尾进行水平分析,长期研究注意到意义的复杂性需要进行垂直的或者范式上的阐释分析。朗斯顿在《作为阅读透镜的时间和空间》一文中为时间和空间确立了三种关系:(1)偏重空间约束或者时间控制;(2)等量齐观;(3)时间门槛改变空间延伸的轮廓和意义。事实上阅读时读者的理解不可能只有时间概念或者只有空间尺度,即绝对的空间或者时间诗学是不存在的。龙迪勇认为,空间具有很强的叙事功能,并指出可利用空间来表现时间,利用空间来安排叙事结构,推动整个叙事进程。王安认为:“空间叙事的转向是对哲学社科领域里空间转向的回应,不能脱离与时间的关联。”以色列学者卓拉・加百利教授的《朝向空间的叙事理论》一文指出:尽管时间和空间被体验为同一情形中的互补方面,但叙事作品主要是一种时间艺术,时间因素在叙事文本构建中的优势仍是毫无疑问的事实,但叙事文本内故事的空间问题不能被孤立对待,即空间叙事问题必须与时间联系起来才能认识和考察。

(2)叙事研究中借鉴:教育叙事空间维度的建构

①建构叙事横纵轴呈现教育经验。巴赫金在《小说中的时间和时空体形式》一文中为“时空体”下定义,称之为“文学中艺术地表达时空关系的内在联系”,认为空间和时间标志融合其中,时间浓缩、凝聚,变成艺术上可见的东西;空间则趋向紧张,被卷入时间、情节、历史的运动之中,时间的标志要展现在空间里,而空间则要通过时间来理解和衡量,而后构建了小说文本、作家与读者双重时空体理论。克里斯托瓦对巴赫金的时空体作了继承和改造,提出纵横坐标轴理论,指出语词、句子和故事层面存在对话和互文,文本在纵横两轴上与作者、读者和语境产生对话。弗里德曼在此基础上提出叙事纵横轴空间化阅读双轴坐标,即水平阐释轴和垂直阐释轴,叙事表现为在时空坐标中移动,是文本和读者之间、文本和外部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并归纳出叙事空间研究的三种趋势:叙事学中的空间常常呈现为打断时间流的描述;作为情节静态背景的布景;叙事事件在时间中展开的场景。教育叙事作品中的空间因素不仅体现在文本形态上的空间表现,更重要的是文本中的空间内容,即黑格尔在《美学》中论述的“情境”,包含时代背景和具体环境,可以分为:叙事中的大空间及小空间,大空间为教育主体和事件提供了社会时代背景,为评价教育实践提供了基本前提;小空间则展示了人物活动的场所,为评价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提供了具体依据,空间是教育场景中主体活动和教育实践发生的空间。如实描绘教育场景的叙事文本同样可以借鉴弗里德曼的理论,构建叙事横纵轴,横轴包括教育主体在文本时空体中的线性运动,是根据情节和叙述视点的序列原则发生的内部和外部事件序列;纵轴包括教育叙事研究者和读者在其时空体中书写和阐释文本的所指、社会和历史互文之间的对话,解读文本的深层结构,呈现教育经验时便清晰可见。

②教育叙事文本中的空间结构仿真。以色列学者卓拉・加百利教授谈到:依据静态与动态关系及其在文本中的实际运作,在文本中发现三个不同的空间建构层面:地形层、时空层、文本层,我们可以在任何层次上对叙事空间进行分析:地形层――空间作为一种静态的实体;时空层――空间结构通过事件和运动(也就是通过时空体)作用于空间;文本层――空间结构通过言语文本中所表示的内容作用于空间。在以上谈论的空间结构的三个层级中,一个地形层上的场景就是一个地点,时空层上的是一个行动域,文本层上的则是一个视阈。教育叙事文本中的空间结构是模仿真实的空间存在其中的,这一空间的构成不能完全独立于时间因素之外,它是一种抽象的组成,依赖文本和读者阅读体验而存在,因此,在垂直维度上应包含三种内容:作为静态实体的空间;事件或行动的空间结构;符号文本的空间结构。

参考文献

[1] 高智红.教育叙事的空间向度分析.教育学报,2010(10).

[2] 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New York:The Orion Press,1964.

[3] 毛凌滢.多重空间的构建――论《红字》的空间叙事艺术.江西社会科学,2009(5).

[4] Andrew Thacker.Moving through Modernity:Space and Geography in Modernism.Manchester:Manchester UP,2003.

[5] Michel Foucault.Of Other Spaces.Trans by Jay Miskowiec,in Diacrities,Vol.16,No.1,1986.

[6] 张世君.《红楼梦》的空间叙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

[7] 程锡麟,王安,孙薇等.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江西社会科学,2007(11).

[8] 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New York:The Orion Press,1964.

[9] 丁钢.教育研究的叙事转向.现代大学教育,2008(1).

[10] 龙迪勇.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江西社会科学,2006(10).

[11] 朱桃春.论叙事的空间结构.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12] 王安.论空间叙事学的发展.社会科学家,2008(1).

[13] [以色列]卓拉・加百利.朝向空问的叙事理论.李森译.江西社会科学,2009(5).

小学教育叙事论文范文3

关键词:教育叙事;叙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作用

中国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1―076―03

教育叙事因对日常教育“真相”的接近而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的热门话题。人们对教育叙事的理解也日益呈现多样化解读,已深入到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研究方法、教师教育、道德教育等层面。与此同时,教育研究也越来越逼近丰富多变的学校教育生活,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实践,直面事件本身。然而在现实中,中小学教师却很少得到这方面的专业支持:不清楚到底为什么要进行叙事研究,教师从事教育叙事与研究者进行的教育叙事有何不同,教育叙事为何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这些问题不仅涉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思考,更关乎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定位问题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走向,因而有必要进一步深究。

一、教育叙事之于教师的定位

教育叙事既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媒介。教育叙事之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功效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但把教育叙事看作一种研究方法,存在两种不同认识。其一,教育研究者和教师都可以做教育叙事。就教师从事教育叙事研究而言,教师完全可以有自己的叙事追求,一旦教师想要认真地审查自己的教育生活,那么无疑就能够写出高质量的教育叙事。其二,对教师而言,不能把叙事看作教育研究方法,真正的叙事研究主体是教育研究者,而非教师,教师只是研究过程的参与者,他们是为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研究文本。分析这些分歧,笔者认为,教师是否应成为叙事研究者实质上关涉到以下两个问题。

(一)“教育叙事”与“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就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叙事者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叙事涉及两个基本的要素:一是故事;二是叙事者。叙事者与故事之间存在着不同关系,从而构成不同的叙事情形。在教育叙事中,“叙述者”、“故事”有两种基本情形:第一,教育当事人叙述自己的故事;第二,旁观者叙述当事人的故事。在第一种情形中,“教育当事人”可以指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工作者等,叙述的方式,可以是口述,也可以是自己撰写的故事;在第二种情形中,“旁观者”主要指从事教育研究的工作者,也可以是当事人的同事,或其他主体,而其形成故事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各种研究方法与技术去获得关于教育当事人的生活故事,并根据某种意义把故事呈现出来。从教育叙事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来看,起初教育叙事是教育研究者深入教育现场,寻求教育意义的研究方法。由于教师的合作参与,以及教师叙事带来的对其自身的重要影响,教师教育研究者开始鼓励教师主动叙事,探究自身教育经验的意义,从而使教育叙事起到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可见,教育叙事既可以理解为一种研究方式,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写作方式(或研究成果表达形式)。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方式,教育叙事就是指通过记述事情,以记述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作为一种写作方式,教育叙事就是指对事件的描述和记载,它注重于事件情节的描述、人物内心的刻画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运用。对教师而言,作为行动研究成果表达形式的教育叙事,既指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用叙事的方法所做的某些简短的记录,也指教师在研究中采用叙事方法写作的成形的研究成果。关于教育叙事研究,一种是广义的,就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另一种是狭义的,专指教师叙事研究。当前似乎基于狭义理解的叙事研究居多,即对教师而言,教育叙事就是教师以研究者身份从事的叙事研究。但围绕教师是否应成为叙事研究者这一问题,学者们有不同意见。有学者大力鼓励中小学教师动手记录身边的教育故事,希望这种科研写作方式可以让教师摆脱那种自上而下的“学科规训”的羁绊,改变教师从事教育研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的窘况,消弭“自卑”情结,以期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改进教师的教育生活。另有学者则强烈反对把教师写自己的教育故事当作叙事研究,认为叙事研究是教育研究者进行教育科研的一种研究方法,把教育叙事看作教师科研方法会造成理论与实践中的误区。笔者认为,教育叙事研究并不排斥纯粹的故事叙述,教师和教育学者一样,同样可以从事教育叙事研究。当然作者不同,内容会有很大差别,当年,叶圣陶以中学教师的心态写《倪焕之》,叙事自己追求教育理想的坎坷历程,其深度、内涵及“精神震撼力”曾得到广泛认同。社会学家林耀华先生在《金翼》中,以小说的方式写动荡社会变迁背景下两个普通家庭的命运沉浮,不仅学术价值高,能引起社会学界的强烈反响,即使是普通读者也可以从这部叙事作品中感受到对人性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一种永恒的美感。

(二)教师成为叙事研究者的定位

对教师而言,叙事研究到底意味着什么?从斯腾豪斯(Stenhouse,L.)的“教师成为研究者”到埃利奥特(Elliot,J.)的“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再到凯米斯(Kemmis,S.)等人的“教师成为解放性行动研究者”,我们看到的是教师从事研究日渐成为其获得专业自主发展的一种重要路径;同时也要认识到,尽管广大中小学教师与教育学者一样同为教育叙事研究的主体,但他们的研究依然是有明显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叙述方式不同。教师的叙述重在“展示”故事,叙述者是教师自己。在教师讲述自己故事的过程中,教师改变了以往在教育研究中的“被动”地位,教师不再是外在于教育研究的“研究对象”,而是一个真正面向自己教育实践的、积极主动的思考者和研究者。而校外研究者在叙事过程中,其实充当的是一个解说者的身份,即将教师叙述和写作的故事作为“讲述”的对象,叙述者是研究者。研究者仅有叙事是不够的,还需要理解教师经验叙事的意义和对他人及社会问题的意义。叙事研究是对许多故事的重新建构,通过意义串联,把许多真实场景进行重新建构,形成意义之网。其次,叙事目的不同。教师自我叙述教育教学故事,旨在实践问题解决的一种决策,并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反思来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获得专业上的自主发展。而校外研究者进行的叙事研究则在于寻找一种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话语方式,从教育实践中浓缩、提升教育理论,形成新的知识。最后,叙事中角色定位不同。教师从事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以叙事的方式描述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对实际经历的实事、实情、实境和实际过程所做的记录、观察和探究,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而研究者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则是把教师用“实践话语”所提出的问题翻译成适合自己专业领域之课题的“理论话语”来解决,形成“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之网络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使得教育的理论研究赋予了实践性,为教师承担实践性研究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因此,研究者需明了经验的呈现不等于教育叙事研究,“讲故事”与“教育叙事”研究之间存在一段距离,要想实现向后者的转变,从现场、现场文本到研究文本,还得接受一定的理论与方法训练。而真正把教育叙事的研究去加以理论的穿透,去加以意义的诠释等之类理论功夫,必须由研究者来承担。当然,研究者也可以跟中小学教师或参与研究的教师一起合作,但不能把这一任务强加在教师身上。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属于行动研究,通过他们的独特的研究(即实践的记录与反思),形成了无数的“叙事”,并且通过相互交流这些“叙事”,积累其实践性见解、丰富见识与形成专业文化。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从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思考自己的经验,表达自身对教育的理解与解释,这本身就是一个对自己亲历的教育生活进行观照、反思、寻求意义的过程,在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中,使得精神活动得以定向,获得思想升华。

二、教育叙事何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叙事是一种将外来知识与个人经验性知识整合,引导教师教育意识不断提升的有效方式。通过教育叙事,教师不仅能够正确认识自我,重构经验,而且也有助于形成教、学、研合一的专业工作方式。

(一)教师以叙事的方式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就要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包括自己的生活阅历、求学经历、文化底蕴、思维风格和个性特长。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一书中曾讲述过自己的成长经历。早期,他拼命模仿他导师那滔滔不绝的讲课方式,但后来他意识到,他那廉价的模仿吸引不了学生,而他的同学依靠天分却做得很好。于是,他试着去理解作为一个教师所拥有的个性,并顺着本性去学习可能有帮助的策略。他终于发现,对话法能让他保持活力。因此,教师要想深入系统地认识和了解自我,教育叙事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教师进行叙事研究,不是为了认识他人或他物,而是为了认识自己;教育叙事研究的结果不是为了弄清楚主体之外的事物是什么,而是为了进一步清楚自己的“认识”是什么。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故事解释着自己是谁,自己在做什么,自己想做什么,自己将向何处去。

(二)教师以叙事的方式重构经验

杜威在谈到经验与教育的关系时指出,在各种不确定的情况中,有一种永恒不变的东西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那就是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以经验为基础的教育,其中心问题就是从各种现实的经验中选择那种在后来的经验中能富有成效并具有创造性的经验。正如在访谈中一位教师所言:“教师这个职业是有冒险性的……这个学生是转变好了,如果他的心理素质不好,一旦有极端行为,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啊……我觉得教学经验非常重要,我工作教学已28年,但自己没意识,可是事后想想,我上课很多话并不是有意识准备的,也不是教案上写好的,而是教学中的一种灵感,看到学生的眼神,那句话就会冒出来,事后想想,这句话特别好。”可见,教师以叙事方式重述和重写那些能够导致自己觉醒和转变的教育故事,即在叙事中追问日常教学情境中遭遇到的困境,并质疑习焉不察的教育教学行为,研究自己的经验,反思自己的经验,看到经验的未来发展方向,从而搭造经验连续沟通的桥梁,并在反思与追问中重组原有经验,从而促成经验的重构,由此,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在叙事中显现。

(三)教师以叙事的方式促使教、学、研合一

教、学、研合一是指教学教育与学习和研究合为一体,这是教师应有的专业工作方式,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师的研究与教学本身就存在着“共生互补”的关系。教师所进行的研究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问题所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有赖于教师特定的教学实践为其提供具体的观察情境,一旦离开了这种具体的观察情境,教师就失去了研究的条件。在实践性研究中,教师以叙事的方式描述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遭遇到的问题或质疑习惯化的教学行为,故事本身就蕴含着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领悟,以及重述故事时的再反思。这种“双重反思”使得教师在撰写故事的过程中重新认识教育,意识到自己缄默的教育观念,并促进自己观念的更新和教育经验的积累。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叙事是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使教师自觉而科学地思考自我的经验,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教育叙事可以促进教师研究素养的形成,提升教师课程理念或意识,加速教师专业实践的更新。学习是贯穿于教师专业发展始终的活动,没有学习,教学将缺乏生命力,反思就没有方向,研究就会失去基础。教师将所获得的理论应用于解决实践问题则已进入了研究过程,正确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观念可以保证教育叙事的方向性和科学性,从而使教师在叙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时,能够在正确、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

小学教育叙事论文范文4

    论文摘 要:自叙事研究开始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以来,在国内的大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教学中产生了较好的作用以及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讨论叙事研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成果,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叙事研究两个方面阐释叙事研究,对于教育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1979年,萨宾在美国心理学会的年会上首次提出了经验与叙事结构等相关观点,阐述了叙事对于人格的形成、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同时,其还将叙事作为人格心理学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得到人们的广泛接受。1986年,萨宾主编的《叙事心理学:人类行为的故事性》问世,该书之中对于萨宾的观点进行了阐述。萨宾认为“故事是修整经验和指引判断和行动的基础”。以此为标志,叙事心理学才真正作为一个正式的研究领域从心理学之中逐渐显现出来。简而言之,叙事即为讲故事,或者与讲故事相关的事件与行为,其主要用来描述先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而叙事研究是一种质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种讲故事的方法可以研究人类复杂的情感,例如,爱情、依恋、人格特征等方面得到较好的外部效度。通常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中应用广泛。

    从探索叙事心理学的目的来看,其主要在于发现行为的规律并对其进行预测以及相应的行为控制,而非对于传统心理学同样或者还未达到的目标的追寻。叙事心理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在于理解,对于个体生命行为与个体生命故事的理解。以康纳利教授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人们在长期发展过程之中,对于故事来说,不仅仅起到传播作用,同时还是故事的组织者与创作者。他们经过缜密的研究后发现,对于人的研究,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对于人类经验依故事性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纳、记录与撰写。自叙事研究引入国内以来,开始受到学校的关注,并且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当中,发挥着有益的作用。其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一、叙事研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层面的运用

    叙事研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主要就是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以及叙事心理治疗。从叙事心理治病来看,其创始人与代表者为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麦克·怀特以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所谓“叙事心理治疗”通常是指咨询者通过对于适当方法的选择,进而针对具体的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进而对于当事人内在内力的唤起过程。它之所以可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受到重要关注的重要原因是叙事可为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提供深度资料。叙事资料对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数据资源是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同时,其也是对于具体的个案进行深入研究与剖析的重要依据。同时,叙事往往与反思密切相关。当我们对于自己生活故事进行叙说时,其实即是对于自己的审视。

    其次叙事疗法把人与事分开,以人性的眼光看人,而不以道德教育人。从叙事疗法当事人与咨询师之间的关系来看,叙事疗法能够让当事人相信自己是自己的专家,自己要对自己充满信息,进而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在整个过程之中咨询师扮演着陪伴的角色。例如,罗杰斯所提出的求助者中心疗法。叙事疗法对多数适合心理咨询的人都有较好的作用,是当今重要的心理咨询方法之一。

    叙事心理治疗即是让当事人自己讲出个人境遇、个人经历等等生命故事,指导者在倾听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理论方法与语言进行技巧指导,在积极的沟通与交流过程之中使当事人能够在其故事之中找到遗漏片段以及认知误区,进而将整个故事纠错、补充或重写,进而积极促进当事者加强其生命动机,增加内在力量,进而促成其形成积极认知和重建良好行为方式。

    当前,诸多教育者将叙事心理治疗法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大学生心理疏导等工作。实践证明,其效果较为明显。在《同辈叙事教学:加速大学新生灰色心理白色化》一文中就为我们介绍了如何用同辈叙事教学使得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的。同辈叙事教学的原理在于人是个体生活故事意义的建构者,可以通过自我多声音的对话,解构旧故事建构新故事。新的故事又继续塑造着生活,塑造着人的心理世界。基于这一原理认为,通过探索、实验,完全可以发现一种行之有效的同辈叙事教学模式,以大范围、高效率地缓解或消除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它在实际应用时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对于故事的陈述,进而将使学生把问题作为外在的东西加以体验。这样就能够更为理性地查找到生活故事之中的“美”,进而摆脱对于消极角色的认同。

    学校心理健康课也是叙事研究应用的另一个重要平台,在《对心理健康课“体验教学”的叙事研究》一文中表明心理健康课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其实用性,因此,在课程整体改革的思想指导下,主要运用体验教学法,以体验活动为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体验教学”围绕课堂体验活动展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主题与体验活动,在做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绪,活动后要求学生写下“感言”,将这种情绪体验记录下来,并进行自我分析。这种上课方式让学生在做活动的过程中就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能了解到他所体验过的困扰也是其他同龄人所体验过的,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焦虑情绪。

    学校心理学辅导的叙事方式多种多样,一般主要包括写作叙事辅导、阅读治疗、叙事辅导、博客叙事输导、群体叙事辅导等等。其他方式的辅导,大家耳熟能详。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博客叙事辅导开始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心理辅导当中。博客,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开展的群体倾听与表达活动。它把阅读、写作的叙事辅导功能与电脑书写、交流互动的功能密切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现代化的叙事辅导方式。网络写作具有隐秘性、参与的便利性、互动的跨时空性,博客叙事辅导不仅使人们能够更开放地袒露心扉,而且能够更容易地获得相识或不相识人们的精神帮助与支持。

    二、叙事研究在日常教育教学层面的运用

    一直以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离的弊病已受到众人的指责。教师的叙事研究将成为沟通理论与实践、教育理论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日益加剧的鸿沟的一种有效途径。“教育叙事”通常是指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用叙述故事的形式讲述教育中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件。教育叙事研究指的是运用或分析教育叙事材料的研究。它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叙述的故事是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包含有与事件密切相关的具体人物,具有一定的情节。

    对于教师的叙事研究主要可以包括三个大的方面。第一,对于教师教育思想的研究方面。例如,对于教师日常行为背后的思想研究、教师在生活故事之中的思想研究,进而可以对教师行为的发生与发展提供理论与现实的支持,进而更好地为教师的生活构建起思想的框架。第二,对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教师职业的价值在于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展现自己,并能够得到自己与学生知识的进一步的发展。叙事研究立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教师对于自身的把握,进而促成教育领域的整体发展。第三,对于学习者——教育对象的研究。对于学习者的多维度研究(例如,对于学生认知特点、人格特持、个性差异等方面)有利于对于学习者兴趣、爱好等等更好地了解。

    三、叙事研究在校本培训层面的运用

    “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专家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来培训全校教师的一种全员性继续教育形式。相较于其他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能有效地弥合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际工作者之间的疏离,更切合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研究的现实需要和实际条件,因此教育叙事研究成为中小学校进行校本培训的重要手段。

    教育叙事拥有着诸多优势,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之中,例如在教育科研领域之中的运用过程之中,显现科学性的缺失。“教育叙事”与“教育叙事研究”之间还不能简单地画等号。在教育叙事从国外被引进及其本土化的过程中,教育理论工作者却没有形成一套有价值的操作方法,一些人张冠李戴,机械地套用教育研究者进行叙事研究的具体过程与技术,将其视为教师叙事的方法。所以说教育叙事究竟应该如何开展还需要理论工作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普适性的缺失也是一种局限,教育叙事从教师叙述的特定故事情境中发现教育的意义,这就使得所得出的解释性结论也是情境性的,这种情境是不可重复的,无法回答普遍性问题,也就无法据此建立起普遍一般的理论。因此,无法从教育叙事中获得普适性的经验也使得教育叙事似乎难登大雅之堂。再者由于教育叙事最后呈现的成果——教育故事的真实性、客观性无法检验,所以有的学者并不认同它是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学的叙事研究在教育教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教育工作,首先要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加强方法指导唤起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热情。当一个教师如果能够对于自己的教育生活进行认真的审查,笔者认为写出高质量的教育叙事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如果仅仅是出于名利或者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则很难写出较高水平的教育叙事的。

    参考文献:

    [1]董俊.叙事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社会心理科学,2010,(1).

小学教育叙事论文范文5

关键词:叙事教学;英语教学;英语词汇;认知

一、认知与叙事教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叙事学与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在理论与运用上的结合在西方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兴趣。认知叙事学以其特有的方式研究叙事,为叙事学在西方的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认知学的研究者们更多的关注故事这一形式,认为故事是基本的认知能力,在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中具有根本的意义。在叙事教学法中,要以叙事为中介,将认知科学研究成果服务于外语教学,力求更全面更有效地发展外语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叙事”简单的说就是讲故事,是通过语言来完成对事实或事件的叙述,从而向对方进行信息的传递。教育叙事最早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从其它学术领域“引进”教育界的,它是“叙事研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叙事教学法就是教师以鲜活的生活、事件、经验及行为为出发点,通过写实语言进行深描,将故事融入具体的教学情境体验之中,引发学生争论,通过分析讨论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并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和人文关怀。整个教学叙事过程具有一定的反思性、开放性、人文性和动态的生成性。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研究范式,教育叙事已经成了教育理论及实践领域的热点话题。

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叙事教学

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量的大小可以说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英语水平,因此,词汇的学习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叙事教学法可能为我们的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有利的途径。教师在授课前可先划分一下单词,将有可能串联成一个故事串的单词组合到一起教授。下面以两组高一词汇为例,slave/host/peasant/fisherman/gardener/boss/landlady,在对这一组单词进行教授时,老师可以这么讲“黑人奴隶(slave)解放运动后,奴隶(slave)们翻身做了主人(host),他们不再受奴隶主的控制,干起了自己喜欢的职业,有的做了农民(peasant),有的成了渔民(fisherman),有的做了花匠(gardener),后来,他们中的一些人当起了老板(boss),于是,他们的妻子也顺理成章的当上了老板娘(landlady)。”这样,单词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而是一组组有关联的字符串,这样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也能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再如,ancestor/generation/teenager/adult/couple/great-grandfather/great-grandmother/relation,这组单词也可将它们以一个小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很久很久以前,人类的祖先(ancestor)诞下了一代人(generation),这些人由青少年(teenager)长成了成年人(adult),长大成人的他们两两结为夫妇(couple),又有了他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于是,最初的祖先(ancestor)成了这一代人的曾祖父(great-grandfather)、曾祖母(great-grandmother),人类就这样不断地繁衍生息,相互之间结成了亲属关系(relation)。”这样,已形成了叙事的单词串便有利于学生的认知,从而提高他们的词汇学习效率。

三、 叙事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通过对叙事教学法的探讨,有利于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将认知叙事学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教师上课的质量,并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认知叙事学用之于英语词汇教学实践中,是有利于提高学生词汇量水平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这一方面是认识叙事学研究在广度上的扩展,同时也把它引入到了教学实践之中,是认知叙事学研究在由理论转向实际运用的重要突破。认知叙事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高老师的授课效果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应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进行叙事对教师的工作量和水平就有了更大的挑战和要求,教师要运用这一教学策略,首先要对词汇做一个整体的归类,把可能描述为一个故事事件的单词归为一组,这一方面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需要打破课本中词汇的安排序列。另外,一些副词、拟声词等等也有可能无法形成叙事,因此,叙事教学在词汇教学中还有其自身的不足和局限。

参考文献:

[1]戴卫·赫尔曼主编,马海良译,新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侯怀银&王霞,论教育研究的叙事学转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

[3]华莱士·马丁著, 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申丹等译,当代叙事理论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小学教育叙事论文范文6

目前,教育叙事研究已进入国内教育界各个领域,但迄今为止,还未引起舞蹈高等教育者的关注与重视。本文根据笔者近几年的教学体会,试图从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和教师成长等方面,对教育叙事研究进行论述和探寻,力求为舞蹈高等教育教学及研究做些尝试。

【关键词】

教育叙事;舞蹈高等教育;教学

教育领域引进叙事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随后,在全球兴起教育叙事研究的热潮。本世纪初,我国教育学者开始将西方教育叙事理论与本土教育实践结合,教育叙事研究才开始在国内植根发芽,引起学界的关注。所谓教育叙事,就是教师以讲故事(叙事)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故事或让人思考的感人故事,表达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以及对教育教学的真实理解。教育叙事研究是教育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目前比较热门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但是在舞蹈高等教育领域中还少有论述。笔者主持的2011年广州大学教育教学课题“教育叙事在舞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应算是初步的涉入,结题论文《试论教育叙事在舞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首次将教育叙事引入舞蹈教育的范畴。本文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教育叙事在舞蹈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作更详细的论述和探讨。

一、利用教育叙事来活跃课堂氛围

目前,我们在舞蹈教学中基本都是采用“口传身授舞蹈教学法”,“口传”就是教师通过口头的叙述来传递教学内容,“身授”就是教师亲身示范舞蹈动作供学生效仿,同时还要手把手纠正学生的动作。高等院校舞蹈专业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专业技能课和文化理论课,专业技能课包括舞蹈基本功、民间舞、舞蹈编创、剧目排练等课程,该类课程以“身授”为主,一般安排在舞蹈房进行,授课时间大多数为上午或下午;文化理论课包括大学英语、思想道德、历史政治等公共文化课和舞蹈史、舞蹈理论、舞蹈分析等专业理论课,该类课程以“口传”为主,一般安排在文化课教室进行,授课时间一般为下午或晚上。在专业技能课上,教师一般只是通过“口传”来讲解动作的规范、动作的要求,更多的时间用于“身授”,让学生不断地练习,因为“勤能补拙”、“熟中生巧”,一堂课下来“累倒一大片”。然而,在文化理论课上,教师通过“口传”来传递知识,讲解内容,过多的讲解,使劳累一上午的学生懵懵懂懂、毫无兴趣,一堂课下来“睡倒了一大片”。“累倒一大片、睡倒一大片”是笔者近20年在师范院校、专业院校和综合大学从做学生到做教师的真实体会,尽管略带有些夸张,但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也是艺术院校“重技轻艺”的具体表现。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做些调整或者改变。在专业技能课上,我们都知道高超的舞蹈技能来自无数次的埋头苦练,但是学生的体能和专注力在课堂上是有限的。这时,我们需要调节学生的体能和专注力,课堂叙事(讲故事)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要对教学过程做合理的安排,利用课堂叙事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积极放松的状态。课堂教学“故事”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正是因为浸润在课堂教学故事情境之中,学生乐于学习,思维得到发展,思想不断交流,智慧获得增长[1]。在文化理论课上,如果教师只是简单机械、照本宣科地“口传”教材上的教学内容,“睡倒一大片”也就在所难免,大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方式兴趣不大。她们喜欢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促进学习的“口传”。为此,笔者在做教案(教学设计)时,每节课都会安排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育叙事。例如,在讲述藏族民间舞文化时,问学生为什么藏族民间舞的体态是松胯弓腰曲背。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藏族同胞生活在青藏高原,那里空气稀薄、高原反应呼吸困难所致。笔者告诉她们藏族同胞生活的藏区也有海拔2000多米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区,那里氧气充足,没有高原反应,但是她们的舞蹈也是这样的体态。另外,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藏族同胞在藏区会有高原反应吗?这时同学们会互相讨论,课堂气氛开始活跃。然后我继续反问,塔吉克族生活在平均海波4000米以上的帕米尔高原东部,为什么塔吉克族鹰舞却昂头挺胸呢?没有受高原反应呢?这时同学们对教学内容开始好奇,对话题有了兴趣。接着我开始讲述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以及风俗习惯,也讲述自己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藏区采风时的一些所见所闻,同学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故事。最后我告诉她们,藏族同胞虔诚的宗教(藏传佛教)信仰意识,旧社会农奴制以及繁重的劳动生活都影响着藏族民间舞蹈体态的形成。学生通过故事获取知识,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师生从中感受到教与学的快乐。

二、利用教育叙事来提升教学效果

自高校扩招以来,国内许多综合类、师范类或其他专业类院校纷纷开设舞蹈专业。据统计,截至2013年,全国有70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舞蹈专业。由于舞蹈、音乐、美术等艺考生的高考文化录取分相对较低,大量的普高生加入艺考大军。据中国艺考网《2014年艺术高考形势分析报告》的公布:“报考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有三类:1.文化成绩一般的学生,只是为了能考上大学而加入艺考大军,占总人数的85%左右;2.从小对艺术有追求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0%左右;3.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左右。”[2]在综合类院校舞蹈系中专生与普高生的生源比例保持在1:5左右。如此一来,教师在实际教学时需要灵活地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和手段需要多式多样,教学效果才能有保障。有些教师面对普高生生源学生时,认为学生基础差、底子薄,需要更加注重动作的“身授”而忽略“口传”的讲解,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一味机械地模仿教师的动作,以追求“形似”为最终目标,也不知道该动作为何要这样做?如何才能这样做?可谓是知其“形”不知其所以“形”。这样下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也一头雾水。这时我们“不能强攻,只能智取”。在舞蹈教育界有“中专解决身体问题,大学解决头脑问题”这么一句行话,其背后透露出舞蹈高等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启发式的教学。也就是说,对于大学生而言我们更多的是让他们通过头脑的“理解”来学习,而不是通过身体简单的“模仿”。高校教师不仅要求讲述知识、传递知识,更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我国著名舞蹈教育家、北京舞蹈学院潘志涛教授在“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典型组合课(男班)”中,讲授藏族民间舞传统组合《阿乌耶》时,向学生们叙述当年他在青海玉树采风向当地藏族同胞学习该舞蹈时的情景①。藏族同胞在跳舞时有股默默的“力量”,犹如长江黄河源头一样,使他几十年不能忘怀,刻骨铭心。希望同学们在舞蹈时身体里面要有这种闷着的、可以随时爆发出来的默默的“力量”。要求学生们的动作不但要形似,更要神似;既要掌握舞蹈的动作,更要了解藏族民族民间舞的文化底蕴,甚至希望他们有机会去青海玉树实地体会当地的自然风光和那种默默有力的人文情怀。潘志涛老师娓娓道来的叙述,看似简单寻常,实际上将关键的、核心的教学内容已经传授给了学生,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理解、领会了教师的叙事内容,提升了教学效果。因为“教育叙事对事理的追求要多于对理论的追求,它极力主张在讲述故事(事件、寓言、个案、自传等)的时候显现真理,而不是直接将理论摆出来并强迫他人接受”[3]。教育叙事需要教育叙述,叙述教育的事实与理论。无论是哲理的、人文的、科学的、还是经验的。教师要把自己学习或舞台表演的经验通过动作和语言叙述给学生。这种教育叙事使教师与学生融在一起,教学不再是简单的教与学,而是师生心灵的交流与互通。

三、利用教育叙事来促进教师成长

我们应该从教育理念、教学手段以及研究方法上对教育叙事有相应的认识和思考,这种认识和思考是教师教育叙事的一部分,也是教师本人成长的体现。教师的反思离不开教育实践,正是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育世界的不断追问,对所怀抱理想的不断思考,对所从事教育意义的不断追寻,才有了教师的成长[4]。教育者需要对教育实践做出反思,为今后的教学做更多的准备和积累。因为教学实践是教育研究的素材和对象,教育研究又是教学实践的理论指导和经验总结,教学与研究犹如人的双腿,两者互相影响、互相支撑。教育叙事研究立足于我们的日常教学,教师把教学中的故事、感受、经验、诉求以叙事的方式记录下来,进行经验收集、重组和理解,随后提供意义诠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理论思考,再次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成长。近几年,业界通过教育叙事的研究,架起实际教学与课程理念、教育理论的桥梁,促进先进教学经验的提炼和传播,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使教师的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也可以体现教师自身的价值。应该说,一名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如果不重视研究,或许只能成为一名经验型、技术型的教师,但很难成为专家型或学者型的教师,也与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大力提倡的“科研兴校”、“建设教学与研究型高校”的做法背道而驰。

结语

教育叙事不是为了叙事而叙事,而是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教育教学的思索,对教育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呈现、真实的体验以及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过程。它可以是一种教育理念或教学手段,也可以是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从而引发教师对教育目的、过程、方法、结果等的全面思考,进而引发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反思,提高教师的元认知水平,这样会使教师意识到很多平时意识不到的问题,使许多知识由惰性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让藏在教师灵魂深处的所有才能都发挥出来[5]。舞蹈高等教育不仅需要身体的“模仿”,更加需要灵魂的启迪,而打开学生身心灵魂的钥匙,掌握在每一位自我完善、不断求索的教师的手中。

作者:眭美琳 单位: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参考文献】

[1]傅敏,田慧生.课堂教学叙事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36.

[2]中国艺考网.2014年艺术高考形势分析报告[EB/OL]

[3]林仕彬.教育叙事:从概念到操作[J].教育科学论坛,2010(5):32.

小学教育叙事论文范文7

因为只是凭感觉讲故事,许多老师并不了解这种教育文体的来龙去脉和本质特征,有的不加选择地记录一切琐事,叙事成了“流水账”式的生活记录;有的叙事缺乏逻辑条理,没有诠释出叙事中的内涵,失去了教育叙事应有的意义;有的老师选择的叙事内容不恰当,既不能提升自己也无法启迪他人。看来,小文章里有大道理,要想写好教育叙事,我们仍需要了解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

叙事,或称叙述,是人们经常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指通过口头、书面或映像的形式描述所发生的系列事件。通俗的讲,叙事就是“讲故事”。[1]20世纪80年代“叙事研究”被应用到了教育研究领域,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教育研究方式:教育叙事研究。因为这种研究方法亲近教师、贴近实践,很快受到教师们的欢迎。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也提出“教师从事实践性研究最好的方法就是说出和不断地说出一个“真实的故事”。[2]

具体说来,教育叙事,就是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体悟理解。[3]在规范的学术研究中,教育叙事只是教育叙事研究中的一部分,叙事是为了创建一个供专业研究人员研究的文本材料。但对于老师们来说,写作教育叙事的过程,就是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检视自己的教育观念,重新发现和体悟教育教学的意义,进而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的过程。尽管有学者认为教师个人的教育叙事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教师本人而言,它是一种最易起步的教育科研方式,是一种“草根式”的写作,是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教师写作教育叙事的意义

1.留存精彩的瞬间

马克斯·范梅南说:“教育学不能从抽象论文或分析系统中去寻找,而应该在生活世界中去寻找。”[4]审视教师每天的工作,我们就会发现,每位教师的生活中,都曾经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教育事件”。这些教育事件不管是带给我们创造的惊喜、失败的沮丧,还是悠远的哲思、深切的感动……都蕴含着教师丰富的教育智慧,洋溢着鲜活的生命气息,折射出众多教师各不相同的实践智慧和教育个性。可是如果我们不及时把它们记录和整理出来,这些蕴含智慧和意义的教育事件往往会从我们身边不经意地掠过,再也难觅踪影。反之,如果我们能把那些引起我们深切感受和思考的事件通过叙事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教育记叙文”就能使发生的事件不再随记忆淡忘。所以,教育叙事,能“让我们把生活中偶然的教育事件历史化,把平凡的教育生活意义化,把过去的教育经历永恒化”[5],是我们敞开教师生命意义之门的重要方式。

2.俯瞰熟悉的风景

教育叙事虽然“叙”的是教育生活中看似平淡无奇的点滴琐事,但教师叙事不是为了保存记忆中的往事,而是为了在故事中重温教育经验、体验教育过程,对教育生活作出意义的梳理与提炼,将原初的教育经验提升成为知识性经验的过程。因而,展现故事是次要的,在展现故事的过程中发现前所未有的教育意义才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故事虽然谈的是旧事,但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获得的应是新的启示。此时的回眸和叙述,不是简单的“回头看”,而是使自己能站在一个制高点上,来俯瞰熟悉的教学实践。要“把真实的教育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又能“解析现象背后所隐蔽的真实,从而使教育生活故事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魅力。”[6]

3.展现“缄默的知识”

教师知识有着不同层面,如同一座冰山,外显于水面的是认知性知识(理论性知识),它决定着教师“知道什么”,隐藏于水面下的是实践性知识,它镶嵌于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和教育情境中,决定着教师“如何做”。这种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长期实践中的智慧积淀,通常是内隐的、缄默的,但却是教师理解和解释教育教学事件的最直接的知识来源,它影响着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因此,如何洞悉和把握自己缄默的个人实践性知识也就变得格外重要。

撰写和描述故事是探究、洞悉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最佳方法。叙事本身是一个意义澄清的过程,我们在故事中表达出来的东西,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一些内在的、自己所不能看到的东西。教师对故事的撰写与分析不仅记录了自己的经验和体验,包括“如何做事,何时何地做这些事情”这些认知性的技能,更表述了自己“如何看待和诠释与教学行为相关的事件”这些价值观念的问题,展现和剖析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教育观念,将原本隐藏在教育行为背后的“缄默知识”表达了出来,从而更好地发现自我在认识、行为等方面的不足,发掘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的惯的深层意义,教育叙事因此成为促进我们增长实践性知识、提升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方式。

4.超越日常的自我

教育叙事,叙述我们自己教育生活中的故事,每一次叙述都能促使我们沉静思考,质疑自己习惯化的教学行为,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促使我们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自己的言行给出合理的解释,追问教育的终极意义。因此,讲故事的过程是一个品味、体验、发现、评价、判断的过程,是我们对自我教育生活不断发现的过程。它让我们发现自己平常教育生活中蕴涵的丰富意义,也在不断地让我们驻足沉思,走出“惯性”,改进我们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促进我们提升日常教育生活的质量。教育叙事,让我们在“接近自我”的同时“超越自我”,真正获得我们作为教师生命个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5.生长“草根理论”

“叙事既是一种推理模式,也是一种表达模式。我们可以通过叙事“理解”世界,也可以通过叙事“讲述”世界。”[7]教育叙事让教师亲历的教育生活自己说话,让我们在与自己的教育生活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产生基于自身教育生活的、带有自身生命体温的教育理念、教育思考。这种教育的理念或思考来源于我们自身教育生活的知识,是我们自身的教育生活经验的结晶。它“不仅为教师已经历的事情提供有意义的保留形式,而且还提供一扇向前看的窗户,帮助教师在遇到类似情况之前就有所准备。”[8]正是在这个探索实践——叙述记录——反思整理——追问提升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自己的“草根理论”,从一个教书匠转化为一个教育家。

6.创建开放的文化

叙事,是人类表达、交流的方式,讲故事的人在讲述中不断整理自己的思路,驻足反观自己的经历,听故事的人获取故事经验的启示意义,因此叙事具有教育意义。教育叙事创建了一种叙事者与其他人沟通交流的开放的文化。一方面,作者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所识、所感、所困和所悟通过写教育故事表述出来,为教育同行、专家、学者等众多不同角色的人创建了一个可以评说、讨论教育问题的平台。另一方面,阅读和倾听教育故事的人“可以设身处地的把自己置身于故事所描绘的教育情境之中,把这个故事作为一个教育案例认真地加以分析、梳理,认清其中所蕴含的哲理、规律或原则,在阅读和倾听中,把别人经过探索、努力得到的经验转变为自己的某种知识,为我所用,从而促进自身的提高和发展。”[9]因此,教育叙事创造了一种分享思想,共享知识的有效方式,无论对叙事者还是读者,这种沟通和交流都会给自己带来不同的惊喜和进步,这种多向、开放的教育文化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学习、交流方式变革的必然趋势。

三、教育叙事的文体特点

1.寻找熟悉中的“陌生”与“冲突”

教育叙事可以是记录自己一次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发掘亮点”;可以叙述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呈现矛盾和问题,“展现机智”;可以讲述自己与学生交往中的一个故事,“追忆难忘”;可以呈现自己在教育事件中的困惑与遗憾,“反思缘由”……一个好的教育叙事,不仅是教师自己心路历程的真实反映,也是其他老师借以反思自身的基础和对照学习的镜子。因此,要想让自己的教育叙事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引发读者的共鸣和反思,教师要学会“寻找”自己“熟悉风景”中的“陌生”。要搜寻那些看似平淡无奇却对自己产生深层影响的故事,要在看似无问题的地方中发现问题,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发掘与选择题材,让自己讲述的故事具有“陌生化”效果,从而让自己和读者都有新的发现。

2.追问故事“背后的意义”

叙事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其背后的研究,并不如讲故事那样简单。其实,“鲜活的故事只不过是教育意义披在身上的一件漂亮外衣,叙事研究的价值不在于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在于发现和阐释故事背后的意义。”[10]如果纯粹是讲故事,没有专业的视角,教育叙事就和一个文学报道没有区别。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把鲜活的故事讲述出来,还要对自己的教育故事进行解释,必须穿透这些故事和叙述,透视其背后的意义。让故事体现你对该教育事件的思考和理解,反映出你的教育价值观和教学哲学。只有这样,才能发展自己对教育的洞察力,促进自身发展。对于阅读者、倾听者来说,才能够从这些思考阐释中产生联想,得到启发,你的教育叙事才具有学习和借鉴的意义。

3.在叙事中把自己“摆进去”

作为一种研究,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仅仅用事实说话是不够的,在故事中要融入自己的思考和反思,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自己“摆进去”,意味着你要有直面自我的勇气和胆识,能够敞开自我,直面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将自己的自信与成功讲述出来,而且能将自己的失误与遗憾显现出来。把自己“摆进去”,意味着自己要对这些问题追问和反思,在思考反省中重新建构自己对这些教育教学问题的理解。把自己“摆进去”,还意味着自己不是一个“旁观者”,也不是一个“评论家”,而是要在反思和追问中对教育问题有新的理解和发现,有新的行动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此,叙事才能成为你提升自我,改进实践的有效专业发展方式,照亮你未来的教育生活。

四、如何写好教育叙事

1.学会观察与积累——“从今天起,每一天都仔仔细细地过”

写教育叙事离不开大量鲜活的素材,这些素材要靠平时点滴的积累。老师们应该学会“戴着教育的眼镜看世界”,做个教育的有心人。例如常看报刊杂志时政新闻,时刻关注专业期刊的教育动态,学会从日常纷繁的教育现象和事件中发现值得我们研究和分析的案例,学会通过写教育日记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生活中发生的点滴感受、产生的问题、与同事的讨论甚至是身边同事对某一教育现象的抱怨。我们要不断培养自己对教育的敏感性,提高自己教育研究的眼光、理解力和判断力,事事处处留意身边的问题,关注身边的事情,“慧眼识冲突”,从平淡中发现精彩,找到蕴含丰富意义和价值的写作素材。

2.唤醒自己的教育意识——“故事,使我们成为自己想做的人”

对教师来说,素材的积累只是一个基础,要真正开展研究,还需要对经验和故事进行“发酵”,体会其中蕴含的教育问题,并结合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提炼,深入理解该故事中蕴含的问题。教师在叙事中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反思和挖掘自我,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叙述和发现中主动发掘和提升自我,让自己走出庸常的状态,成为自主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成为我们自己想做的人。

3.不断尝试和创造——“有行动才有故事”

如果说作家用自己想象创作,那么教师就是用自己教育行动创作。“所谓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实际上是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行动。

[11]教师叙述、解释自己教育生活的前提,在于他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的生活要有思考和行动。为了更好地积累素材,老师需要积极对日常教育实践进行变革,不断尝试用新的行动去完成教育的过程,在探索和变革中,你会经历常规教学中所不曾经历的故事,而这些在变革中发生的故事,往往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反之,很多教师之所以无法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主要是因为没有用心思考的习惯,没有学习和改进的动力,所以自己的教育生活永远是“平平淡淡、一如既往、习以为常”,只有当教师创造了自己的教育实践,他才可能创造出自己的教育故事。

4.让常识与专业对话——建构自己的文化工具箱

“出色的教育故事总是悄悄地把教育道理隐藏在教育冲突和教育矛盾中。”[2]教育叙事不仅是描述一个现象,讲述一个故事,而且是要求老师要把对事件的考察、描述与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联系起来,从理性的角度来审视教育事件。要写好教育叙事,要有足够的理论视角,只有这样,在叙事的过程中,才知道如何组织事件,才知道事件组织起来后能表达什么样的理论主题。如果仅仅是用事实说话,缺乏对体验感受的反思,那么即使你总结了自己的经验,这“经验”也会显得单薄、缺乏深度。

“对教育现象的深刻理解应该来自“常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对话。[13]师要学会建立自己的“文化工具箱”(布鲁纳bruner, j.),即努力使自己拥有丰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了解国内外人文学科的前沿进展;拥有丰富的、深刻的理论洞察力;不断吸收外来的教育知识、教育思想资源,不断触动自己对教育实践的思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现有价值的叙事题材,并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事件的描述和分析,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和观念,从自己的故事中“解读”出内在的理论“意义”,使人们从故事中体验、思考和理解教育的真谛与价值。

5.学会深描——让故事引人入胜

教育论文的基本形式是用“论证”的方式“讲道理”,教育叙事的基本形式是用“描写”的方式“讲故事”。教育叙事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故事的是否保持了描写和分析的“深度”。“深描”能够让你将日常教育事件制作成引人入胜的教育故事。

(1)深度描写细节

在叙述时,你要把自己当做一个作家或是画家,充分关注故事所发生的特定背景,要对当时的情境做细致的描述和分析,通过对一些细节的描述,运用一定的叙述手段和技巧,如倒叙、深描等文学手法,把读者带入现场,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描写事件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那些能引起老师们共鸣、难于调控、意蕴深刻、值得反思的细节,尽量具体地描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反思和阐释拥有扎实的“根据地”,同时要注意用词鲜活、行文活泼,叙述有吸引力。

(2)深度揭示故事中深藏的教育意义

“深度描写”并不意味着描写词语丰富或华丽句子的堆积。描写的“深度”其实取决于所描写的故事背后是否隐含了相关的教育道理或教育理论。教育叙事并不直接论述教育道理,但是,教育叙事又需要讲故事的人有自己的“个人化的教育理论”,然后再把这些教育道理巧妙地隐藏在自己的“描写”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故事都具有多重意义,每个读者对故事或经历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光讲故事或事件的经过是不够的。还要把你对这件事情的理解表达出来。只有在叙述的过程中对事情进行解释,你对事件的理解和故事中的内在意义才能被别人领会。因此,在叙述事件时,不仅要叙述故事情节,还要尽可能地描写自己在事件中的心理状态,在其中夹杂些对细节的感悟及反思,做到夹叙夹议,使故事中的教育意义外显。但要注意事例和理论不是两张皮,而是融于一体、水融的。理论蕴含在故事字里行间的叙述中,体现在基于故事内容的适时而巧妙的议论、抒情中。

(3)围绕主题描写和阐释,形散神不散

小学教育叙事论文范文8

【论文摘要】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新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它通过揭示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指导教师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教育叙事研究不仅有利于农村教师进行自觉反思、不断成长,还有利于教育科研走向“平民”化。农村教师在具体应用教育叙事研究时,需要把握叙事的标准,处理好叙事者与研究者、特殊性与普遍性、主观性与客观性三组关系。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

1.教育叙事研究的概念

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借此来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更鲜活的形式丰富教育科学理论,促使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更加完善和灵活。”它的研究主体既可以是教育主体,即叙述者(教师)本人(这种教育叙事研究被称为叙事人类学),也可以是专门的研究者(这种教育叙事研究被称为叙事行动学)。一个完整的教育叙事研究应包括:叙述事件——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如解决时的所思所想,何以得到最后解决;反思事件——从整个事件的表面现象提炼出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升发事件——从先前的反思中建构新的思想或经验,使主题事件所蕴含的意义普遍化或理论化。

2.教育叙事研究兴起的背景

教育叙事研究最初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教育研究领域内率先兴起,90年代末引起了我国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它的兴起受到了哲学现象学、解释学以及人类学中的“田野考察”方法的影响。

现象学强调对事物、事件本身的理解、分析和阐释,强调生活、情景和意义。教育叙事研究正是由此受到启示:回到事实本身、交互主体性和生活世界,提出了它不同于传统的研究方式,不满足于传统教育教学研究中追求事物的普遍真理和客观规律,以及对概念等的抽象和泛化分析,而是回到人们的生活世界中去,用交际和对话等直观的方式从整体上去探索教育教学事件本身中的一些本质性的东西,一些值得他人借鉴的、应引起注意的东西。

教育科学是人文学科,它的研究不同于自然学科。自然学科需要“定量”,需要说明,一个板一个眼。而教育叙事研究则只能“定性”,需要理解,需要合理的解释。这种理解和解释以研究者的“先见”为基础,充分尊重和利用这些“先见”,逃离理论教条的束缚,通过对话确立主体间性关系而趋近合理。主张“理解”的教育叙事研究方式正是受到解释学的影响而由此形成。

在人类学的研究中,研究者深入基层,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通过切身体验获得对当地人和文化的理解。这种“田野式”的研究方式也对教育教学研究产生启发:教育研究者通过对话、交流或倾听,切身体会叙事者的所思所悟,与其产生情感共鸣,达到对相关事件的一些质性认识。这样,教育叙事研究应运而生。

二、教育叙事研究对农村教师的意义

1.有利于教学反思从“自发”到“自觉”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事件中,教师们有时对于某些现象,头脑中会出现灵光一闪,似有所悟,产生自发式反馈行为,形成某个经验。有心的教师也许会在事后对其作以梳理,略作记录,做出反思。但大部分教师则会无所理会,任其流走,对这笔宝贵的财富视而不见。美国教育专家波斯纳(G.J.Posner)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或者是肤浅的知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满足于经验而不是经验的反思,那么即使他有二十年的教学经验,那也只是一年工作的二十次重复。”可以说,反思是教师的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以及教育研究的核心因素。

教师不应该满足于经验,需要对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而且反思还应该从自发的状态上升为自觉的行为。无论研究者是否为教师本人,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都贯穿了自觉反思:面对众多的教育教学问题或事件,需要反思、“筛选”;对于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方式,需要反思;教育教学问题解决后的效果如何,得到哪些启示、经验和教训,更需要反思。可见,主动的教育叙事研究促成了教师们从以前自发式的、毫无意义的反馈阶段向自觉阶段转化,为教师们进行教育教学的自觉反思提供了契机。

2.有利于教育科研走向“平民化”

教育和科研是学校里的两大工作。关系紧密,相互影响:教学为科研提供土壤,科研又促进教学的改善和提高。在农村学校,由于经济条件差,设施设备简陋、奇缺,师资不足、水平不高,开展“阳春白雪”似的传统教育科学研究,困难重重,农村教师无力、也无能问津,当然,更谈不上通过科研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对于“下里巴人”似的新兴的教育叙事研究,操作简单,不需要资金、设备、设施,只需要一颗滚烫而热情的心,农村教师完全可以为之,而且能有力促进教育教学的改善。这样,以前只有依靠少数教育专家、学者和科研机构才能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行为,现在也能在广大的农村教师群体中开展并应用起来,实现教育科学研究的“平民化”。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蓬勃发展,教育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

3.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教育叙事研究对于教师的成长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第一,能促进教师科研意识和素养的形成。教育叙事研究使得“平民化”的农村教师们除了教育教学外,更对地关注了一定教育教学事件后的反思及经验总结,这种习惯的养成必然会促进其形成一定的科研意识,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为以后从事更高效、更复杂的教育科学研究奠定基础。第二,能促进教师有效处理师生关系和师师关系。教育叙事研究体现了教师对自己和学生生活世界的关注,其间,教师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注意学生的真实情感和复杂状态,于细微处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更多地与学生对话、沟通和交流。从而实现师生双方彼此的更加理解。对于一项教育教学事件的叙述,教师们可能会由于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产生不同的感受和经验,大家从各自的视域中走出,互动、交流彼此的心声、理解和感悟,必然会促进教师们的共同成长与合作。第三,能促进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哲学。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通过对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是日渐麻木的教育教学经历的回顾和反思,对业已模糊的教育教学理论、理念和概念有了一次更加清晰的再认识、再理解和再诠释,从而根据个人的知识来源和形成,选择与建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与经验。经常的这种教育叙事研究,必然能促进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教育教学哲学。第四,能促进教师成就感、使命感的形成。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的真实教育教学和生活状况得以深描,生命的激情和感性的灵光再次在研究中被他人或自己重视,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全面释放,教育教学生活里充满更多的机智和幽默,教育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成就感的获得,也必然会促进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形成。

三、农村教师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策略

有效地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教师们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叙事”的标准。首先,要具有“问题性”。教师生活在学校里,每天都会经历许多的教育、教学、生活事件,但教育叙事决不是对每件事件的叙述或记录,只有那些让教师或感动、或困惑、或后悔、或兴奋的能引起教师内心萌动的、值得注意的、表现为某种问题的事件,才值得叙述和研究。其次,要具有“情景性”。情节和环境是故事发生的载体和条件。每个人的思想、行为都不能脱离他们所处的环境,故事也只有在丰富、复杂、变动的环境中考察才有意义。正如杜威所说,“环境不仅表示围绕个体的周围事物,还表示周围事物和个体自己的主动趋势的特殊的连续性。”也只有这样,研究后取得的经验才有其参照性的支撑点。故事情节蕴含着个人丰富的内心体验和细腻的情感变化,有血有肉的情节故事才能打动人、感染人、以情服人,引起听者注意,产生共鸣。最后,要具有“释放性”。对教育、教学、生活事件的叙述要求叙事者真实感情的流露,所思所悟真实的呈现。它不仅是指教师面对自己、同事、研究者要完全甩掉心理包袱,摆脱心理困惑、担忧和顾虑;也是指教师面对传统教育科学研究的那种“自上而下”性和权威压制性要实现个人身心的全面解放和心理完全宣泄,表现出巨大的无畏性。

第二,处理好三队关系。首先,叙述者与研究者的关系。在教育叙事研究的叙事人类学中,叙述者与研究者为同一人。这时,教师不仅要正确发出作为叙述者的声音,也要正确发出作为研究者的声音。同时,在教育叙事研究的叙事行动学中,教师作为单纯的叙述者,在民主、平等的条件下,发出内心的真实倾诉和释放,应受到研究者的尊重和保护。研究者应既站在事件的外面,也“生活”在里面,这样才能获得叙述者的真正所思所悟,自己也才会有客观的经验所得。确定好了二者的关系,才会有双方合作的起点和平台。其次,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微观叙事”,是对个别对象个别事件进行的研究,注意研究材料的细节性、生活性、情景性和研究层面的深入性,因此,少有高屋建瓴的抽象概括和泛泛而谈的大道理,呈现出一种特殊性。在研究中,对这种特殊性,不能强调过度,否则教育叙事研究毫无意义。其实教育叙事研究也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表现为一种“启发性”和一定环境条件下的“参照性”。人们了解了有意义的教育、教学、生活事件后,所产生的那种心领神会,唏唏之叹,那种“曲尽意犹在”、“掩卷思不罢”之感,正是这种“普遍性”。随之,后继者也才会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对其参照和仿效。最后,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关系。面对众多的事件,叙事者根据自己的主观价值判断,进行“筛选”,对其所思所悟也无不流露出叙事者以及研究者的主观价值取向和态度,体现出社会科学尤其是人文科学的特色。这本无可厚非,但叙事者和研究者也不能毫无节制地任其主观价值倾向四溢,尽量保持某种客观态度,把握一定的度,坚持“筛选”、“判断”、“反思”的批判性和理性,遵守起码的研究规则。

参考文献:

[1]程方生.质的研究方法与教师的叙事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3,(8).22.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3.

[3]宁虹,钟亚妮.现象学教育学探析[J].教育研究,2002,(8).

[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

[5]王凌.教育科研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简论[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3,(3).

[6]邱瑜.教育科研方法的新取向——教育叙事研究[J].中小学管理,2003,(9).

[7]黄爱萍,唐小华.关于教育叙事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5,6,(2).

[8]陈娟.教育叙事研究及其方法[J].班主任,2005,(2).

小学教育叙事论文范文9

【关键词】语文;教学;成长

一、涉猎儿童文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是一张纸的两面,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但是,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普遍缺乏文学教育的理念和操作,而在阅读教学理论研究中,文学教育也被普遍忽视,可以说,这样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理论都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完整性。

所谓文学教育,就是指在语文教育中,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将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故事、小说、散文、古诗文等文学样式所具有的教育价值转化为教育成果的一系列过程和行为,达成文学语言教育、想像力培养、健全人格的养成这三方面的内容和指向。

文学教育的缺失,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教师唯教材是瞻,把课文分析得入肉入骨,而很少关注文学作品本身。小学语文教材中《丑小鸭》《小蝌蚪找妈妈》等课文,教师都有许多经典的教例可以借鉴,有些教师教这类课文也已经轻车熟路,然而,我想问一句:“老师,你读过安徒生的原作《丑小鸭》吗?那可是近6000字的大作。你读过方惠珍、盛璐德的原作《小蝌蚪找妈妈》吗?”

少年儿童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无论是周围环境,还是未知世界,他们都想了解。然而,他们的现实的生活天地却相对比较狭小,能接触到的事物不多,于是书本便成了他们扩大视野、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哈里・波特》、《马小跳系列》、《小神龟》……都成为学生的首选。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儿童文学在人文性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陶冶性情,增进美感,对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儿童文学是关于寓言的艺术,儿童文学是传递人类价值的文学。课外阅读最主要的读物当然也是儿童文学。然而,要推荐与介绍儿童文学,教师自己必须去读,去涉猎儿童文学,去关注现当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去读学生喜欢读的作品,知道秦文君、杨红樱、车培晶、北董……捡拾丢失的文学教育,启动学生喜爱的阅读行程。

二、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的性质。在教师日复一日地进行有计划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来自不同方面的问题所带来的焦虑、困惑、压力和冲突,这时,不妨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对自己或别人的成功或失败的教育事件进行分析,思考其中蕴含的理论,认识取得的经验,吸取教训。这就是反思。

如果说,“教学就是培养一种习惯”是大家尊崇的教育信条,那么它就不仅仅适用于教育对象――学生,教师本身同样受用。教师要养成的是一种研究的习惯,一种反思的习惯,不断思考自己的精彩与失误,这是专业化教师的必备素质。

教师的反思不仅可以针对某一教育事件、教育行为,包括具体的一堂课,也可以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进行全面的分析、评判,这是一种持续实践过程的反思。比如在进行了儿童诗教学或对联教学一个阶段后,对自己选择的内容、学生的兴趣状况和接受情况、成效的体现及整个教学安排的经验和失误进行一次全面的反思,以促进自己下一阶段尝试和研究的开展。

三、开展叙事研究

叙事,是通过对个体经验的揭示,探讨一种可以穿透个体经验的、归隐在经验背后的深层次的哲理,体现出对人们生活故事的重视和对人类内心体验的关注。教师叙事,其实质是教师生命在实践中的体悟。教师所叙之事是教师生命中真实的经历,是教师生命中独特的经历,是教师生命中有意义的经历。

教师叙事,就是教师“讲故事”,在故事中追溯自己经历过并留下深刻印象的、鲜活的教育事件。通过叙述,使教师在过去的教育活动中所经历的事件得以再现,使那些曾经在教师记忆中被遮蔽的印象得以敞亮,使个体的教育经验得以与他人共享,使教育事件成为教育活动中最有价值的存在。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叙事研究是直面教育事件本身的研究,其旨趣在于走进活生生的普通人(教师、学生与管理者)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关注常人的命运与处境,而不是追求所谓的教育客观规律或验证预先设定的理论假设。这种研究方式与教师的日常教育生活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降低了教育研究的起点,为教师从事教育研究开辟了一条坦途。

教育叙事研究所叙之事应具有问题性,这些具有问题性的事件,常常是那些让人从心理上感到振奋、激动、惊诧、感慨的事情,或忧虑、悔恨、彷徨、困惑的事情。教师叙述的,可以是让自己感慨万千、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的事件,可以是百思不得其解,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