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学生一对一辅导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3-03-03 15:54:35

学生一对一辅导总结

学生一对一辅导总结范文1

一、高校辅导员考核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辅导员考核工作是实现辅导员队伍“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重要保证,是辅导员队伍建设闭合系统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带有指导意义的常项工作。辅导员考核工作的重要性具体如下:

(一)辅导员考核工作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

辅导员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要求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同志具备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事务管理等多学科的知识,要求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而这种队伍的优化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考核基础上,通过考核,鼓励辅导员走职业化道路,成为学生管理的专家;不断优化辅导员队伍,促进辅导员队伍合理流动,实现辅导员队伍动态平衡,逐步实现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及整个队伍素质的提高。

(二)辅导员考核工作是辅导员职业定位和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

通过考核,能使辅导员工作时主动尽其职责,认真计划其所承担的任务,认真研究其工作的方法和手段,认真检查其工作落实的效果,真正形成责任明确、职能清晰的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局面。辅导员考核工作给辅导员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在平时工作中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做学生工作所需要的综合素质,掌握广博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应急与应变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辅导员考核工作是调动辅导员积极性的重要措施

通过考核评价,奖优罚劣,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辅导员自身也可以通过自我总结、横向比较,明优点找不足,把外在要求变成内在动力,焕发出努力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考核结果与辅导员的薪酬、职业发展机会等事关辅导员切身利益的事项挂钩,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

二、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辅导员基本情况

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共有辅导员33名,与学生的配备比例大致为1:213,其辅导员队伍是由专职人员和部分返聘教师组成。队伍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高素质。本科以上学历占94%,辅导员或是从各大高校招聘的研究生,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开展过大型活动,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较强的领导能力,或是多年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并具有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

第二,年龄结构合理。年龄分布呈正态分布,形成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合理梯队。

但是,目前校区辅导员队伍也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表现为:(1)事务性工作偏多,压力较大。(2)专职辅导员配备不足。(3)很多辅导员缺乏现代管理知识,只是凭经验开展工作。

三、校区辅导员考核工作

针对校区辅导员队伍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在多年辅导员考核工作的经验基础上,近些年,校区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辅导员考核工作方案体系。

(一)考核原则

辅导员考核的基本原则是: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学院考核与职能部门考核相结合。

(二)考核方法

第一,校区成立辅导员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全体辅导员的考核工作。考核工作每年12月进行。

第二,各学院按照辅导员考核内容对本学院辅导员进行日常考核工作。日常考核结果要记载备案。

第三,学生处及各学院对辅导员实施定量考核,定量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学生对辅导员实施定性考核,定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

第四,学生处及各学院依据辅导员考核内容对辅导员各项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学院量化考核成绩占定量考核成绩的80%,学生处量化考核成绩占定量考核成绩的20%。

第五,学生对辅导员的定性考核按照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档次,定性考核成绩最后折合为相应分数。参评学生人数不低于辅导员所带学生人数的1/2。测评工作由学生处负责组织。

(三)考核内容

第一,学院和学生处分别对照考核内容对辅导员对应打分,每项分数由高到低分共分A、B、C三个等级,三个等级按顺序视具体实际执行情况适当降低给出相应分数。

第二,具体考核内容为:从政治指导、思想教育、行为引导和事务管理等四个大方面,共计13项分别规定定量分数,具体考核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客观表现。

第三,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学院给分细则,学生处根据学生工作动态反映出的数据及平时掌握情况给定分数并进行排序。掌握比例为:A级(85分―96分)辅导员人数占辅导员总人数的30%,B级、C级(84分以下)辅导员人数占辅导员总人数的70%。校区考核领导小组按照综合分数及排序给出定量成绩。

(四)考核结果的运用及反馈

第一,校区考核领导小组根据定量结果和定性结果,将辅导员工作的考核结果确定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

第二,辅导员工作的考核结果报送校区党政办公室存入本人工作业绩档案。辅导员的工作业绩作为提职晋级、评优奖励、进修学习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为不称职的辅导员应调离辅导员岗位。对工作不负责任、存在一定问题的辅导员,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工作予以调整。

第三,及时将考核结果予以公布和反馈。

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辅导员考核具体办法在实际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切实解决了辅导员考核中考核目标模糊,方案主观化,考核结果不反馈、不运用等问题,提升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能力,调动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和提升个人素养,切实增强辅导员的工作效力,初步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

四、完善高校辅导员考核工作的思考

高校辅导员考核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考核出发点是将“德、能、勤、绩、廉”这五大指标落实在考核程序之中,将考核内容客观与主观,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各高校必须结合本校工作的实际,制定最佳的考核方案。笔者针对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辅导员考核工作探索研究的过程中,留下一些经验和启示,对完善高校辅导员考核工作绩有一定的思考:

(一)充分认识辅导员考核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辅导员考核是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水平的重要环节,指引辅导员向着明确的目标方向努力,并且为辅导员日后的奖惩措施的施行提供可靠的依据,最终不断鼓励辅导员改进和提高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保证学校完善的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辅导员考核工作的重要性。制定针对辅导员工作的具体考核办法,健全辅导员队伍的考核体系。

(二)树立辅导员考核工作的主体意识

辅导员应市考核工作的主体,因此,作为施行辅导员工作考核的学生工作职能部门不仅要重视辅导员参与考核工作的主体地位,也要尽快树立起他们主体意识。应采取多种措施,帮助辅导员树立评价主体意识。首先,考核方案的制定要征求辅导员的意见,激发辅导员的主动参与意识;同时要详细介绍考核程序和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帮助辅导员来理解自己在考核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引导辅导员如何正确的面对考核工作,如何利用考核来达到自我发展和提高的目的。其次,通过绩考核结果的反馈,来提高辅导员的主体意识,帮助辅导员全方位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明确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三)辅导员考核应坚持注重实绩的原则

在辅导员考核的过程中,应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短期与长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要有详细的量化考核指标,也要有对辅导员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的总体评价,单纯的量化考核只能使考核走向另一个极端。对于短期考核应主要考核辅导员的工作状态和基本能力等,对于工作成绩等需时间检验的项目应放在长期考核中进行。只有通过对辅导员考核的结果进行总体的分析和运用,才能使考核更有价值和意义。

(四)考核方法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考核应与日常工作紧密联系起来,要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增强辅导员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应该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前提下制定相对公平的考核方法和量化指标体系,要确定各项分值及加减分值的合理性,不断征求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及时归纳和总结,不断完善量化指标,避免考核过程中的主观性。

(五)考核结果的有效利用

学生一对一辅导总结范文2

一当前我院辅导员考核工作的主要存在问题

目前,我院对辅导员的考核是参照行政管理部门对员工的要求进行的,着重工作态度和整体综合表现,并没有细化到辅导员工作的相关环节,针对性并不太强。根据在辅导员一线工作的实际经验,本人认为当前高校辅导员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考核内容体系的构建

目前,在辅导员考核内容上,我院参照对行政管理人员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辅导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难以体现辅导员工作的性质与特点,例如,过于重视对辅导员工作态度、岗位出勤的考核,而对辅导员工作实绩却不甚重视,未能把握以绩效为中心的原则,达不到合理评价辅导员工作的目的。

2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关系的处理

近年来,我院在辅导员考核中普遍采用定量考核的办法,定量考核有一定的优点,但却出现了纠枉过正的情况,将考核内容一概定量化。但在实际操作中,辅导员的德、能较难量化。一个人品德的好坏、能力的高低是难以用参加多少次政治学习、组织多少次班会加以评定的。所以,过分的不合理量化只会带来考核的片面性。为此,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关系的处理,是辅导员考核工作的又一个难点[2]。

二我院辅导员工作的特点与现状

第一,辅导员工作琐碎,无固定的工作量考核。它既没有任课教师的具体教学任务,也没有科研教师的具体科研开发项目。它主要围绕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展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因此缺乏统一的衡量指标。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整天劳累,身心疲惫”,这是长期以来,对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形象写照,当前辅导员仍没有实现从“事务性管理者”向“人生导师”的成功转型。而且,辅导员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据统计现在大多数高校的辅导员事务性工作占了整个工作时间的70%,辅导员工作的“教育性”,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其结果是辅导员身心疲惫,没有绩效[3]。辅导员工作和队伍的现状,需要我们去构建适应新时期要求的辅导员工作,打造一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队伍。更需要实施绩效管理,实现我们的工作目标。

第二,辅导员工作过程趋于隐性,岗位不被人了解。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往往由许许多多琐碎的工作组成,工作地点遍布学生的学习、生活场所,工作时间常常是课余休息时间,工作过程趋于隐性,因此常常不被人了解。甚至部分人认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就像“保姆”一样,干的都是些围绕学生的琐事。

第三,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明确,大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陷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当中,只要跟学生沾边的事情都要辅导员去管,被迫成了“保姆”、“警察”、“消防员”、“勤杂工”、“万金油”。而对其原本的工作重心———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更谈不上主动地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导致辅导员队伍总体上理论水平不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不明显。

三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突破点

1改进测评标准

辅导员工作的重心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有些日常的管理工作辅导员要参与,但是不宜作为主要的内容进行量化考评。比如,辅导员检查学生到课情况次数、辅导员检查学生就寝的次数等。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青年学生,决定了他们的工作必须不断面临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如果采用以上绝对化的评分方法,易导致辅导员满足于完成上述工作,不利于辅导员开拓工作新局面。

对辅导员工作测评的中心和重心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为辅导员的工作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2)指导学生党团活动的情况;(3)指导学生专业学习的情况;(4)指导学生人际交往的情况;(5)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情况;(6)各类奖助学金开展的情况;(7)特殊群体、个体的辅导;(8)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的开展情况。二为辅导员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情况,主要包括:(1)辅导员的业务能力;(2)辅导员的学习情况;(3)辅导员参与调查研究的情况;(4)辅导员科研成果等[4]。

2明确测评主体

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和学校职能部门、院系领导和老师、学生、兄弟系辅导员都有广泛地接触。他们都可以成为辅导员考评的主体。辅导员测评主体应该是基于辅导员自身包括其他相关对象的综合主体。根据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工作开展情况,各主体测评结果的权重可拟定为学生测评结果占10%;系领导占30%;学工部占30%;辅导员自评占30%。

3改进测评形式

(1)学生测评应体现不同学生群体意见。学生测评有利于学生大胆反映意见和建议。但是也容易出现乘机报复的心态。由于年龄、文化程度、社会阅历、价值观等的差异,辅导员兢兢业业的工作不一定能得到每个学生的认同,所以学生对辅导员的评分往往既有合理的内容,但也有偏颇之处。我们建议从不同学生群体中选择代表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考评,比如学生测评人群的确定应包括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贫困生以及普通同学。这样,一方面,可以反映不同学生群体对辅导员的评价,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打击、报复等情况的发生。但是,需要辅导员正确对待学生的评价。面对学生的低分要善于反省自己的工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5]。

(2)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辅导员工作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其工作业绩评价涉及到多种因素,其综合评价结论具有模糊性。例如,热爱、关心、帮助学生等方面的评价,往往不能用一个具体的数值点来表现,只能用相应的优劣等级来表示。所以常规的统计方法对此难以处理,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却能够较好地处理多因素、模糊性及主观判断等问题。因此,定性评价是综合评价辅导员工作业绩的重要方法。但对于一些可以用数据来明确的工作可以采用定量评价。如学生申请入党的申请情况、学生日常行为违纪情况、学生获得各类奖励的比率、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情况等。

(3)平时考核和集中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主要考核阶段性工作、重点工作、临时工作及基础性工作。平时考核也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集中评价主要是在学期末、年末,通过对照考评体系进行系统性的综合评价。最后,将集中评价结果与平时考核的记录按一定的权重折合,形成最终考评结论[6]。

四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步骤

第一,建立辅导员工作考核与评价领导小组,组织召开辅导员述职报告会,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担任辅导员工作评估领导小组组长。

第二,各系辅导员根据自己的年度工作总结,集中进行述职汇报。述职内容包括(1)常规工作以及一年来突出的工作和特色;(2)对特殊群体或个人的教育管理工作及成效;(3)本人学生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手段;(4)心得体会及科研成果等。

第三,系领导根据考核结果,结合学生评分、自评分、系部评分、学工部评分,按1:3:3:3的比记出总分,系部对辅导员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考评意见,报至学工部。

第四,下点检查。学院成立辅导员考核监督小组到各系了解系领导、学生对辅导员的反映,并了解各系对辅导员考核的开展情况,并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第五,学工部及时做好评估工作的总结和表彰。(1)认真总结,概括出学生工作的成绩与不足;(2)吸取经验教训,为新学年的学生工作指明方向;(3)对评估情况进行排名,树立先进典型,形成良性竞争氛围,最终评出年度综合优秀和各专项优秀[7]。

五考核结果与运用

第一,辅导员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得分大于或等于90分者为优秀;70~89分者为称职;60~69为基本称职;低于60分者为不称职。

第二,在工作中,组织纪律性差,长期(二周以上)无正当理由不在岗,不能履行岗位职责或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完成工作任务;发现问题不能及时上报或在工作中造成严重失误、不良影响、所带班级出现较大责任事故,并负有一定责任的,考核结果为不合格。

第三,考核结果要与本人见面,并存入档案,辅导员本人对考核结果如有异议,可申请复议;复议后仍有异议,本人可写出书面意见,一并存入档案。

第四,考核结果作为辅导员职务晋升、评选先进、津贴发放等的依据。优秀者按120%的标准核发辅导员津贴;称职者按100%发放;基本称职发90%;不称职扣发50%的工作津贴;并要求其制定措施,限期改正;连续两年不称职者,调离专职学生工作辅导员岗位,按学院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处理。考核领导小组对参评辅导员排出名次,确定前10%为院级优秀辅导员拟评人选,在全院公示三天,无异议者授予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并推荐参加上级评优。

总之,2006年9月1日国家教育部第24号文件另的颁布,对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辅导员的考核和评价,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对辅导员更好的管理,因此,一套完整、科学、切实的考核与评估体系可以较全面的反映出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从而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参考文献

[1]程晓军.高校学生辅导员考核问题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7(12).

[2]王大壮.新形势下高校政治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2).

[3]李院莉,武莉娜.构建大学和谐的师生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7).

[4]陈瑞三,胡立男.谈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5]安颖,卢中彬,于彦丽.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几点思考[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3).

学生一对一辅导总结范文3

一、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科研能力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又提升辅导员教育管理学生的技巧,改进方法。同时,“科研能力是辅导员根据自己所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需要,在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决策咨询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技能和水准”[1]。

(一)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4号令)明确指出辅导员要“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高校应当鼓励、支持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开展研究”。这是党和国家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明确要求,也是从制度上明确辅导员的职业目标,避免长时间工作带来的职业倦怠。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可以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从根本上改变辅导员的职业形象,增强自我认同感、职业认同感,激发不竭的工作动力,调动他们在各项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获得职业幸福感。

(二)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是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工作思路的必然要求。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一支重要的学工队伍,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教师,是指引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如果辅导员的工作仅限于上传下达、处理学生日常事务性工作,那么不但自身能力素质得不到提高,工作也只是原地踏步,难以有所成就,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增强对高校学生工作规律的认识,主动在工作实践中归纳总结,善于结合最前沿的理论知识,从而获得较高层次的教育科研成果。辅导员更应该创新工作思路,与时俱进,从经验型转变为学习型,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形成独特的工作风格,成为专家、学者型人才。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科研现状分析

(一)学科背景复杂、职称偏低,缺乏基础科研知识。

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背景。笔者以问卷调查方式对50名高校辅导员进行了调研。其中,本科学历13人,占总人数的26%,硕士研究生37人,占总人数的74%。学科分布范围较广(见表1),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数相对较少,其他专业占了较大比例。辅导员队伍存在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近50%以上的辅导员所学专业与学生管理工作不相关,大部分辅导员缺乏相应的学科基础知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学科背景总体上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要求差距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及专业素质的提高”[2]。其次,辅导员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占总人数的62%,中级职称占总人数的36%,高级职称的人数较少,只占总人数的2%。54%的辅导员认为职称不够,在申报重点课题时,仍然受到职称限制,影响课题申报成功率,降低辅导员科研兴趣,导致科研能力难以提升。

(二)学生工作耗费时间长,科研投入少。

学生工作可谓纷繁复杂,辅导员心系学生的方方面面,全部精力都被投入这些繁杂琐碎的事务当中。50%的辅导员所带学生人数超过了教育部规定的1:200配备标准(见表2),导致辅导员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工作强度大。他们不仅要完成奖勤贷助补、团学、党建、安全稳定、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常规工作,还要利用休息时间走访宿舍、进操场,组织学生下基层、进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即使在工作中有积累有感悟,也没有时间去总结去提炼。这些日常管理工作已经占用了辅导员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52%的辅导员认为工作繁忙、时间不充裕,无法再进行同样需要精力付出的科研工作。

(三)科研意识淡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

“高校辅导员工作不仅仅是一份普通职业,更是一门应用性研究专业。高校辅导员在完成日常事务工作的同时,需要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这就体现出了高校辅导员干部与教师的双重身份。一些高校辅导员只重视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科研意识淡薄,较少关注钻研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律,做工作大多凭经验,不善于理论上的总结与升华,缺乏自觉探索问题的科研意识。在辅导员从事课题研究调查中发现,34%的辅导员没有申请课题,58%的辅导员申请了校级课题,8%的辅导员申请市级、省部级及以上课题,但也只是参与者。其次,高校对辅导员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大。在课题经费调研中,1万元以下占70%,1―2万占4%,2―4万和5万以上各占2%,剩余部分基本是自筹经费。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课题研究经费,辅导员科研课题方面的经费支持相对薄弱。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提升途径

(一)提高理论修养,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高校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的提升,关键是辅导员自身能力的强化。辅导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完善知识体系。辅导员不仅是学生日常工作的?M织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这就要求除去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背景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跨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扎实理论基础,理清高校改革发展理论脉络,结合最前沿的教育改革实际,探索出有价值的科研课题。再者,辅导员学生工作经验丰富,善于抓住实际典型案例,掌握科学的科研方法,总结归纳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规律,真正做到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从而提高理论修养和工作效率。

(二)制定并完善辅导员参与科研的政策制度。

为辅导员提供参与科研的制度保障是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的重要举措。高校应该将辅导员能力提升作为一项长期发展的战略性工程,加强制度倾斜,不断从制度上调动辅导员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其开展科研活动。因此,高校可合理配备资源,减轻辅导员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压力,确保其有一定的学习钻研时间。其次,在课题立项方面,对课题的申报、科研费用的支持力度和科研成果评定,应适当给予辅导员相应的政策支持,并将辅导员的科研成果与评职称、晋升相结合,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的创造性。

(三)注重科研培训,增强科研意识。

培训是提升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可有针对性地制定一套与本校辅导员队伍实际相符合的培训机制,如举办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对于缺乏相应学科背景的辅导员可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基础理论学习,为辅导员开展科研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定期举办学术讲座,讲授科研方法,传授科研经验,提高辅导员撰写思想政治方面学术论文和进行科研项目选题、立项的能力。召开辅导员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论坛,组织知名学科带头人、资深学生工作者共同学习交流,为辅导员提供全方位的科学指导和评价,从而在学校层面形成浓郁的科研氛围,增强辅导员的科研意识,为辅导员开展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机遇。

(四)加强科研引导,组建科研团队。

建立辅导员科研团队是有效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有效办法。科研团队可由一名资深、有较强学术能力的带头人组织,形成朋辈协作关系。科研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借鉴,充分利用各自在所学专长上的优势,补长取短,在科研上形成合力。科研团队的成员还可以分工协作,避免同一选题的低水平重复性研究。不同专业背景的辅导员通过科研团队化可以实现交叉学科方面的科研突破,实现课题高质量的提升。高校应从全局出发,立足长远,以科研团队的形式激发辅导员的科研激情,集结力量,形成团队优势,发挥团队效应,带动高校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的整体提升。

学生一对一辅导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忧 乐

高校辅导员在高等教育者队伍中虽只占较少一部分,但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优良学风的营造,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而大学生的一举一动,又会时时刻刻牵动着高校辅导员的心。大学生的困难,如同召唤高校辅导员的命令,我们将立即赶赴现场解决难题;大学生的犯错,会让高校辅导员感到内疚,我们会不知不觉检查自身还有哪些未尽的责任;大学生的矛盾,会使高校辅导员深感忧虑,我们将想方设法尽快找到化解矛盾的途径;大学生的病痛,最让高校辅导员担忧,我们将极尽全力帮助大学生减轻痛苦;大学生的忧郁,需高校辅导员及时察觉,我们将帮其排忧解难,使其愉快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每当大学生取得进步、获得荣誉、达到预期的目标时,高校辅导员会为之而快乐。

高校辅导员的岗位有忧,也有乐。忧,虽增添了高校辅导员的烦恼,但同时促进高校辅导员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乐,是高校辅导员追逐的目标,热心服务,真诚帮助,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在大学校园里快乐、健康的成长,是高校辅导员最大的快乐。忧是高校辅导员时常遇到的,而乐是需要高校辅导员付出努力才能达到的。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忧与乐的展现,就高校辅导员如何在工作中排忧解忧,将忧转化为乐,谈谈自己的看法、做法,以期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大学生提供更加温馨、优良、高效的服务多做贡献。

一、 忧,促解难、促防范、促关爱。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要求,“辅导员要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常管理、服务。”“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要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辅导员要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是我省教育厅对高校辅导员提出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我们应认真履行,尽责尽力,切实做好。

1、 多加思考,积极解难

我在高校辅导员岗位工作多年,并且均担任过本科各年级的辅导员,大体都知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阶段学习要求、生活难点、思想变化等是不一样的。在具体工作时,高校辅导员应理清思路,针对各阶段学生的难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化解心中的担忧。

在大一阶段,最使高校辅导员担忧的是:新生对大学校园学习、生活的不适应。大学生如何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如何很快融入班集体,同学们如何融洽相处等等,是高校辅导员常常思考的问题。根据工作实践,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应着眼于选好班干部,并对已选出的班干部大胆使用,让他们成为班级的领路人和同学的知心朋友,以行动为同学树榜样;若班干部中有个别不能胜任或不愿再干的,应及时调整,以不影响班级正常的管理秩序。班干部能力的强弱,对今后班级各项活动的开展影响很大。

在大二、大三阶段,高校辅导员主要担忧的是: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各门课程不及格的学生人数较多,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未达标,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偏低等。抓好学风、班风建设,已成为高校辅导员排忧解难的最佳途径。在此阶段,高校辅导员应以班会、专栏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宣传学习的重要性;请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在班上介绍学习方法和经验,提供广大学生借鉴;在班上开展一帮一结对帮学活动,通过帮扶,尽快提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成绩。

在帮助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时,高校辅导员要让大学生明白,学习来不得半点的弄虚作假。如果采取不正当手段取得的学习成绩,不仅对踏踏实实获得好成绩学生的不公平,而且这种投机取巧行为会败坏学风,败坏自己的名声,所获成绩空有虚名,万万不可取。对考试中有违纪行为的学生,高校辅导员应及时找其谈心,并要求其写出检查,并承诺今后不犯。

在大四阶段,高校辅导员面对的难点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或能否考入自己报考的学校。在此阶段,高校辅导员应抓好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积极宣传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各种招聘信息的提供等;要做好对大学生就业的帮扶,特别是来自贫困、边远、小城镇地区的学生,要了解他们的要求和困难,全力帮助他们找到较为满意的工作岗位;对参加考研升学的学生,高校辅导员应给予积极支持,帮助他们排除不利因素,积极备考。

2、 耐心教育,注重防范

高校辅导员要有效地防止所担忧的后果的发生,能以较短的时间、较少的精力,达到较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应以预防为主,以讲道理教育学生遵守校纪,并督促检查,落实到位。

在大学生刚进校园时,高校辅导员应及时帮助解决新生对校园、班级、同学等不熟悉所带来的困惑,建立班级QQ群,并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发在群上,且告知高校辅导员的手机是24小时开通的,以能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帮助。

大学生常出现的违纪现象是:周末休息日夜不归宿未请假,节假日早走、迟来未请假等。当夜间宿管员打电话给辅导员,告知某某同学未归时,辅导员心里是非常着急的,担心学生会发生意外。此时,高校辅导员应采取首先与其本人电话联系,若联系不上,发动同宿舍同学、班干部等帮助寻找,甚至有时还需与其家长电话联系。记得有一次,有位学生夜不归宿,多方寻找都不知下落,最后通过与其家长电话联系,得知他已在家中,此时,我才长舒了口气,放下心来。

为防止以上违纪现象的发生,高校辅导员应在节假日、周末到来之前,以多种方式督促需要请假的学生事先办理请假手续;对违规者,要请他们写出检查并书面承诺,保证今后不再有类似的不良行为。

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高校辅导员要以各种形式宣传防火、防盗、不得使用违章电器等安全知识,提高每一位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对有吸烟行为的学生,高校辅导员应首先规劝其戒烟,若实在戒不了,应要求他们在学校指定的地点吸烟,并在熄灭烟头后方可离开;要教育大学生摆放物品要有规律,对贵重物品要随身携带或锁在柜子里,以防丢失;对学校规定不得使用的电器,大学生要绝对禁止使用,并组织班干部对每一宿舍不定期督促检查,发现违规者,除批评教育外,一律没收违章电器,待学生毕业离校时归还。

帮助处理好大学生之间的矛盾,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处理不当,矛盾会激化,其恶果是高校辅导员特别担心的。有些看似虽小的矛盾,但不能掉以轻心,高校辅导员要做耐心、细致地调查了解工作,多方谈心,找出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以利团结;要教育各方以友谊为重,善意理解对方,各自站在对方角度,看待自己的做法,找出自身的不足,并在今后加以纠正。

3、 善于沟通,真诚关爱

在课余时间中,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接触是最多的,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应对大学生的一言一行、面部表情等细心观察,发现有异常情况,要及时与其沟通,以防有不良的过激行为。

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谈恋爱已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而大学生的失恋,是高校辅导员应特别给予关注的。因为,大学生若不能处理好个人问题,很可能引起矛盾冲突,影响学习和生活。在我带的班上有一位女生,也是我的学工助理,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她情绪低落,干事动作很慢,思想不集中。此时,我主动找她谈心。她看我那样诚恳、贴心,就告诉了我她的遭遇:她的男友与别的女生好了,她心里很难受。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便开导她,爱情是相互的,不可勉强,否则,将来也不能幸福。他与你分开,说明你与他缘分不够,将来你会遇到你心仪的另一半。她想通后,脸上又露出了往日的笑容,干起事来,既快又好,我的心里也充满着快乐。

从以上三种做法可见,要使高校辅导员所担忧的后果不发生或少发生,高校辅导员应从关爱大学生的善意出发,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应以预防为主,用多种方式向大学生讲明道理,以促使大学生从思想上痛恨不良行为,在行动中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二、 乐,是付出、是收获、是鼓舞。

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确,高校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辛勤付出了,认真履职了,尽心服务了,就会收获成功,取得成绩,快乐就会常常相伴。

1、辛勤付出,得到快乐

高校辅导员要在自己的岗位上获得快乐,必须付出努力,不怕吃苦;关爱学生,帮助学生;耐心教育,善用批评;荣誉面前,永不自满。

高校辅导员要关爱学生,并帮助学生。在天气变化,温度骤降前,高校辅导员应在班上或者QQ群上通知同学及时带上雨具、添加衣物等;当有的学生得了感冒、鼻炎、牙痛等常见病时,高校辅导员要提醒他们多休息、多喝水、多吃有利于减轻症状的食物;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积极帮助解决,如当学生丢失物品时,高校辅导员应首先安慰他们不要着急,想一想自己的东西放在什么地方丢失的,并积极帮助查找,力争使学生得到满意的结果。

高校辅导员要教育学生礼貌待人,遇到矛盾不可出口伤人,更不能动手打人;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多考虑问题,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团结为重。对大学生出现不良行为后,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以摆事实、讲道理说服学生,对初次犯错的学生,采用个别谈心,帮助分析原因,指出其行为的危害性,提高其对错误的认识,并能表示今后予以改正;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班会上不点名的给予批评,并指出正确做法,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此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以防止类似错误行为的再发生。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取得进步、获得荣誉时,在荣誉面前不自满,在成绩面前找差距,才能在前进路上不停步;要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并帮助其找出美中不足,以使其不断进步,迈向更高的台阶。

诚然,高校辅导员的快乐,来源于学生的进步、荣誉、预期目标的实现,而学生要取得这样的成绩,是要付出努力和艰辛的。我们身为大学生的辅导员,应时时处处关心他们,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给予帮助;在他们信心不足时,要给予鼓励;在他们出现缺点和错误时,要及时给予指出,并提出积极性建议,使每一位大学生在校园里都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有所作为。

2、收获成果,充满快乐

在平时的工作中,学生无论是学习上的进步,还是宿舍文明卫生的先进;无论是运动会上的得名,还是文艺演出的获奖;无论是学生作品在大赛上的得奖,还是学生获得的各种殊荣,都会给高校辅导员带来无比的快乐,更增添我们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力量。

近几年,我收获到所带的班级获得“江苏省先进班级”的荣誉,数人获“江苏省三好学生”、“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国家奖学金”,参加各类大赛获奖人数不计其数,考入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学府的研究生数十人。我深感,有付出,就有回报;付出越多,回报越大,快乐就越多。

3、不断进取,延续快乐

当然,高校辅导员在收获快乐的同时,决不能沾沾自喜,不思进取,应查一查自身的工作还有哪些不足,查一查自己对学生的服务还有哪些欠缺,查一查自己的责任还有哪些未尽到。高校辅导员要将快乐作为鼓舞自己加倍努力工作的动力,要改正缺点,将工作做得更完善;要弥补不足,将服务做得更周到;要尽责尽力,取得更大的成绩;在前进路上,不断进取,将快乐延续长久。

三、 忧转乐,应多学习、多改进、多总结。

人们总是希望生活和工作充满着快乐,高校辅导员也不例外。在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又如何将忧转为乐呢?笔者认为,我们要将忧转化为乐,在平时工作中要用心观察,多加思考,注重防范,永不自满;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项教育、管理和服务;遇到难题,不退缩,不气馁,勇敢面对,努力解决;对开展的每一项活动,要预测学生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主动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对学生易发生的不良现象,要提前明示正确的行为规范,使学生无理由明知故犯;对学生的困难,应积极给予帮扶,让学生得到温暖;对学生发生的不良行为,应严肃批评,耐心教育,帮助其提高认识,不再重犯。要实现忧向乐的转化,高校辅导员应加强学习,完善自我;工作中改进创新,总结提高。

1、多方学习,不断提高

一个人知识的广度,决定了其处理问题的种类,一个人知识的深度,奠定了其在处理问题时能快速找出最佳方案的基础。高校辅导员应加强自身学习,补充多方面知识,不仅要学政治理论、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而且要学健康知识等,以更好地指导、帮助学生,使其在前进的道路上健康、快乐地成长;要向同仁学习,学习他们平时工作中的好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以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还要向学生学习,大学生对自己周围同学中存在的问题最敏感,对如何解决问题有很多积极性建议,高校辅导员应及时吸收他们的好点子,以不断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进创新,以求更好

高校辅导员在处理大学生的各类问题和纠纷时,应根据问题的发生、发展、变化等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思想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因为,人的思想是看不见、摸不着、变化又捉摸不定的,而思想会表露于人的言行和面部表情中。高校辅导员在处理大学生的各类问题时,应注意学生的反应,听其言、看其行、观其面,针对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育方式方法,不同问题区别对待,不断改进、创新工作思路,寻求更好的处理方法。

3、认真总结,提升成效

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工作或一项活动所进行的梳理和分析,从中找出取得成绩的各种因素和存在不足的问题所在,以便发扬成绩,改正缺点,弥补不足,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主席曾作精辟论断:“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高校辅导员应牢记心中,不仅对每项活动认真总结,而且对平时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学生的反应、每一改进后的效果等都应做认真总结,对好的方式方法,应继续采用,让为学生进步和获奖的乐能接连不断,延续长久;对缺点和不足之处,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和弥补,以不断提升工作成效,力争使所担忧的后果不发生。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的岗位是普通的,但我们为大学生服务的职业是崇高的。忧与乐将伴随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方方面面。高校辅导员面对工作中的忧虑,不能自卑,不能气馁,更不能退缩,而应积极面对,想方设法,化忧为乐;在取得成绩、获得好评时,应在成绩面前找差距,对自身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苏教社政[2006]13号。

学生一对一辅导总结范文5

【关键词】辅导员 班主任 高素质 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实际状况出发,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力度,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认真做好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选聘配备工作

做好辅导员、班主任的选聘配备工作,是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基础。我院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科学合理的配备足够数量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辅导员、班主任的选聘配备由各系负责。在辅导员、班主任的选聘配备上,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坚持专兼结合的原则。辅导员、班主任必须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重大政治问题的立场、观点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政策水平;关心热爱学生,善于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以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坚持原则,依法办事,作风正派,为人师表。根据《意见》精神,结合学院实际,专职辅导员按照学生数与辅导员数的200∶1配备,各个班级按照每班1名兼职班主任配备。并按实际需要对低年级的班级配备班主任助理。兼职班主任从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和业务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和干部中选配,班主任助理主要从高年级的学生党员中选配。

二、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管理,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管理,是加强辅导员、班主任作风建设,提高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学院把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管理作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主要环节,在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上下工夫,通过加强管理,不断提高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整体的工作成效。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管理的主要保障。在不断探索、总结的基础上,制定了《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条例》,明确了辅导员、班主任的任职条件、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工作考核、津贴评定办法,并结合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实际,设计了辅导员、班主任年度考核表。学院对辅导员、班主任的考核通过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政治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表现进行考核,考核坚持“四结合”的原则,即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领导考核与学生评议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与使用待遇相结合,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优、晋升、晋职和各类津贴挂钩的重要依据。对工作不称职的进行批评教育,仍无改进的调离工作岗位。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学院每年都召开学生工作会议,评选先进集体和优秀辅导员、班主任,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学院在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评聘职称时给予政策倾斜,切实解决好辅导员评聘教师职务和发展定位问题。根据辅导员岗位职责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按照教师职务岗位职数的适当比例评聘专职辅导员的教师职务。加大职称评聘力度,提高职称层次,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同志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注重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培养,提高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能力

学生一对一辅导总结范文6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对策研究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担负着以下几项职责: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风建设,辅导大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抓好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参与处理涉及大学生的突发事件,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等。近年来,国内高校越来越重视辅导员职业素质的提高,但是对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心理感受以及职业倦怠行为的关注度还不够。辅导员队伍如果出现职业倦怠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将影响学生教育管理的效果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研究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现状,探讨预防职业倦怠的对策,将有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效能,提升工作效果。

一、问题提出

职业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4年,纽约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首先提出倦怠(burnout)的概念,用以描述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关于职业倦怠的定义是由Maslach提出的,他将职业倦怠定义为一种情绪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个体化(depersonalization or dehumanization)以及个人成就感低落(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的现象。其中情绪衰竭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倦怠指标,其特征是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常伴有挫折和紧张感,在心理层面上自认为无法致力于工作;去个性化是属于职业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其特点是对他人冷漠、缺乏同情心等态度;低成就感属于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特征是产生不胜任感,表现出对所从事的工作意义的评价下降、自我效能感弱化、体会不到成就感、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也随之下降,这是反映职业倦怠行为结果的指标。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是指高校辅导员在长期工作压力体验下,呈现出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已有研究(杨国枢,2009)表明,某校近一半的辅导员认为每天的工作繁杂琐碎,在每天的忙碌中没有作为,自感身心疲惫;90%以上的辅导员总在担心学生出事情;59%的辅导员反映自己常常感到烦躁,有一种衰竭、无助感;70%的辅导员认为本职工作没有发展前途,没有长久性;50%的辅导员认为自身所学专业与所在部门的专业没有相关性,自身的学术方面没有可持续发展;85%的辅导员存在或轻或重的工作疲惫感。而另外的研究(汪军,2009)却显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程度不高,总体状况良好,去个性化程度较轻,个人成就感处于中等偏高程度,以往这些研究的结果存在着不一致。

从总体上看,目前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经验描述的层面,只有极个别研究采用标准化量表对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测查;对于辅导员倦怠成因的分析也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因此,本研究将从实证的角度,探讨我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取北京信息科技大学9个学院和研究生院的辅导员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4份,回收34份,其中有效问卷为33份,有效率为97%。

2.调查工具

(1)自编一般情况问卷,主要测量被试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年限、收入以及职业兴趣能力与当前工作岗位是否匹配等。

(2)采用国内学者修订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ES(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Educational Survey)。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整个问卷共22道题,分三个量表:情绪衰竭、去个体化、成就感降低。该量表采用4级评分,各维度均分越高,表示倦怠程度越高。

(3)采用清华大学李虹2005年编制的教师工作压力量表。该量表由24个题目组成,分成五个分量表:工作保障、教学保障、人际关系、工作负荷和工作乐趣。该量表采用4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压力越大。

3.调查方法

根据自愿的原则,向辅导员发放问卷,并采用匿名方式填答,及时回收问卷。

4.统计处理

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

根据表1三个维度得分的平均值来看,辅导员群体在情绪衰竭和成就感降低这两个维度上存在着中等程度的倦怠,在去个体化这一维度上存在轻度倦怠。

将职业倦怠三个维度的得分情况进行转换,得分在0到1之间转换为0,即表示没有倦怠;得分在1.01到2之间转换为1,即表示轻度倦怠;得分在2.01到3之间转换为2,即表示中度倦怠;得分在3.01到4之间转换为3,即表示重度倦怠。各个维度倦怠程度的分布如下:

在情绪衰竭维度上,6.1%的被试报告没有倦怠,15.2%的被试报告有轻度倦怠,72.7%的被试报告有中等程度的倦怠,6.1%的被试报告有重度倦怠。

在去个体化维度上,15.6%的被试报告没有倦怠,56.3%的被试报告有轻度倦怠,25%的被试报告有中度倦怠,3.1%的被试报告有重度倦怠。

在成就感降低的维度上,9.7%的被试报告没有倦怠,16.1%的被试报告有轻度倦怠,71%的被试报告有中度倦怠,3.2%的被试报告有重度倦怠。

由此可见,我校辅导员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由重到轻分别是情绪衰竭、成就感降低和去个体化。这意味着辅导员在工作中经常感到中度程度的紧张、疲劳和情绪耗竭状态以及缺少成就感。在辅导员对待学生的态度方面存在轻度倦怠。

2.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人口学差异

由表9可以看出,认为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与辅导员岗位匹配的与认为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与辅导员岗位不匹配的被试,他们在职业倦怠水平上差异不显著。这与以往研究是不一致的,以往研究的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差异显著。这可能是本研究被试数量有限的原因,也可能是认为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与岗位不匹配的辅导员,因为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工作努力投入并做出一定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职业倦怠感。

3.辅导员职业压力的状况

由表10可以看出,辅导员总的职业压力以及除了工作负荷以外的其他维度,平均分均低于理论中值。只有工作负荷这一维度超过了理论中值,说明工作负荷较大。

以压力得分的理论中值为临界值,将总体工作压力以及各个维度的得分分为高压力、低压力两类,调查结果显示,从总压力来看,76.7%的被试报告工作压力不大,另外23.3%的被试报告工作压力大。从工作压力的几个具体维度来看,在工作保障方面,87.5%的被试报告工作压力不大;在教学保障方面,69.7%的被试报告工作压力不大;在人际关系方面,93.9%的被试报告工作压力不大;在工作乐趣方面,71.9%的被试报告工作压力不大;但在工作负荷方面,有65.6%的被试报告高压力。这表明,总体上看,辅导员的总体压力状况不大,但突出表现为工作负荷很大,每天工作时间很长,每天要做的事情太多,工作上对辅导员的要求也很高。

4.辅导员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由表11可以看出,总体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这表明总体压力越大,职业倦怠感越强。

四、调查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校辅导员群体在情绪衰竭这一维度上有72.7%的被调查者存在中等程度的倦怠;在成就感降低这一维度上有71%的被调查者存在中等程度倦怠;在去个体化这一维度上,有56.3%的被调查者有轻度倦怠。在职业压力方面,辅导员总体职业压力不大,但是突出表现为工作负荷大。根据这些调查结果分析,我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因素

(1)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高要求与辅导员的低成就感存在矛盾。《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辅导员必须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德才兼备,乐于奉献。学校也据此对辅导员提出了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手机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等工作要求。但因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缺少学术上的专业性,工作本身的成就感低,再加上辅导员常感到自己在学校的社会地位低于专业教师,使得辅导员对工作产生倦怠感。

(2)辅导员工作负荷较重和承受能力有限之间存在一定矛盾。辅导员工作主要是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辅导员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样化,辅导员既是学生学业知识的传授者、职业生涯指导者,又是生活辅导员、心理疏导员、安全保卫员等。角色越多,任务也就越重。另外,辅导员的工作在时空上具有延续性和无边界性。辅导员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经常需要加班,即使下班时间仍要接听无数电话,处理大量学生事务,这样一来辅导员的个人生活空间完全被占据。一个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当这些工作压力超过其个人承受能力时,辅导员就会感到情绪衰竭。

2.工作环境因素

一是在工作环境方面,辅导员面临教育改革的压力以及学历、职称、论文、职业发展走向等各种压力。社会发展速度加快,辅导员需要不断充电,需要提高学历层次,但是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就意味着同时面临着学业、生活和工作三重压力。

二是在职称评定时,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是一项硬性指标,但是辅导员琐碎繁杂的日常工作,占据了其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使其缺少时间和精力投入学术科研。

三是在未来的职业发展走向上,只有极少数人走上了行政领导岗位,但是对于渴望转向教学岗位的辅导员来讲,却极少有转岗的可能。

四是在工作付出与实际工作收入之间存在着不匹配的现象。这些因素都导致职业倦怠的出现。

3.个人因素

(1)辅导员自我抱负水平的高低与自我价值感之间存在矛盾。随着辅导员队伍素质层次的提高,有些原本各方面能力较强的辅导员,会因为自身在一些方面的优势而拥有较高的自我抱负水平。但是由于对辅导员工作的困难性认识不够或准备不足,实际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容易产生挫折感和低自我价值感,如果这些挫折感不能有效化解,就会产生职业倦怠感。

(2)部分辅导员的职业兴趣与所从事的辅导员工作不匹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硕士生、博士生找工作越来越困难。对于想进高校工作的毕业生来说,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教学岗位和行政岗位,往往转而寻求辅导员岗位,并希望今后能够转岗。但是转岗的难度太大,这导致辅导员队伍中,有一部分人其实原本不想从事这份工作,工作兴趣的缺失也是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五、调查结论

第一,我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程度表现为在情绪衰竭和成就感降低两方面有中度倦怠,在去个体化方面存在轻度倦怠。

第二,我校辅导员的总体职业压力不大,但突出表现为工作负荷大。

第三,我校辅导员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存在显著正相关,即职业压力越大,职业倦怠越强。

六、思考与建议

1.辅导员方面

(1)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辅导员自身要坚持学习,转变观念,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提升处理应急事件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2)调整自我抱负水平。在同样的成就水平下,自我抱负和自我价值感是成反比的,即自我抱负水平过高,就更容易产生低自我价值感。因此,在从事辅导员工作时,应在正确看待自身成绩的同时,将自我抱负水平调节在适度的范围内。适当的自我抱负水平,有助于降低职业倦怠感。

(3)利用时间做学术。虽然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在这样的环境下,辅导员仍需要克服困难,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从事科研,提高学术能力,增加学术成果。学术成果的增加,可以提高成就感,降低倦怠感。

(4)学习自我调节。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面临压力和挑战,情绪也会波动起伏。因此,应学习自我减压的方法以及情绪调节方法。在工作压力太大时,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在处于不良情绪时,及时采用多种方式化解不良情绪,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

(5)建立良好支持系统。良好的同事关系带来舒适的心理感觉。在工作中,应积极与同事建立良好关系,在工作遇到困难时,可以相互提供支持和帮助。工作上的不良情绪,也能够通过同事之间的倾诉得到宣泄。

2.学校方面

(1)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学校应创造条件为辅导员提供和专业教师同等的工作环境,在职称评定方面,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指标。鼓励辅导员攻读高一级学位,使其在工作中能够看到努力方向,对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2)适当减轻辅导员的工作负荷。在现实工作中,辅导员经常是事无巨细,均需亲力亲为,这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能给予辅导员一定的自由度,由辅导员培训学生骨干,某些事情由学生骨干来完成,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辅导员的工作负荷,也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3)定期开展业务知识培训。辅导员虽然从事着最基础的学生管理工作,但实际上却需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如果不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容易在工作中产生挫折感。学校应通过定期开展相关岗位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辅导员实际工作能力,拓宽工作视野,提高工作效率。

(4)建立辅导员交流平台。辅导员在工作中可能面临一些共性的问题和困难,通过集体探讨,可能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每个辅导员都可能各有所长,通过每个人的经验分享,可使全体受益。总之,通过交流,可以开阔思路,不断学习更好的工作方法并从交流中获得心理支持。

参考文献:

[1] 谢俊荣,胡小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及其自我效能感培养[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2] 汪宏,王军.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3] 张澜,史光达.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探因及其调适[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9).

学生一对一辅导总结范文7

高校辅导员的岗位有忧,也有乐。忧,虽增添了高校辅导员的烦恼,但同时促进高校辅导员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乐,是高校辅导员追逐的目标,热心服务,真诚帮助,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在大学校园里快乐、健康的成长,是高校辅导员最大的快乐。忧是高校辅导员时常遇到的,而乐是需要高校辅导员付出努力才能达到的。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忧与乐的展现,就高校辅导员如何在工作中排忧解忧,将忧转化为乐,谈谈自己的看法、做法,以期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大学生提供更加温馨、优良、高效的服务多做贡献。

一、 忧,促解难、促防范、促关爱。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要求,“辅导员要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常管理、服务。”“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要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辅导员要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是我省教育厅对高校辅导员提出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我们应认真履行,尽责尽力,切实做好。

1、 多加思考,积极解难

我在高校辅导员岗位工作多年,并且均担任过本科各年级的辅导员,大体都知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阶段学习要求、生活难点、思想变化等是不一样的。在具体工作时,高校辅导员应理清思路,针对各阶段学生的难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化解心中的担忧。

在大一阶段,最使高校辅导员担忧的是:新生对大学校园学习、生活的不适应。大学生如何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如何很快融入班集体,同学们如何融洽相处等等,是高校辅导员常常思考的问题。根据工作实践,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应着眼于选好班干部,并对已选出的班干部大胆使用,让他们成为班级的领路人和同学的知心朋友,以行动为同学树榜样;若班干部中有个别不能胜任或不愿再干的,应及时调整,以不影响班级正常的管理秩序。班干部能力的强弱,对今后班级各项活动的开展影响很大。

在大二、大三阶段,高校辅导员主要担忧的是: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各门课程不及格的学生人数较多,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未达标,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偏低等。抓好学风、班风建设,已成为高校辅导员排忧解难的最佳途径。在此阶段,高校辅导员应以班会、专栏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宣传学习的重要性;请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在班上介绍学习方法和经验,提供广大学生借鉴;在班上开展一帮一结对帮学活动,通过帮扶,尽快提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成绩。

在帮助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时,高校辅导员要让大学生明白,学习来不得半点的弄虚作假。如果采取不正当手段取得的学习成绩,不仅对踏踏实实获得好成绩学生的不公平,而且这种投机取巧行为会败坏学风,败坏自己的名声,所获成绩空有虚名,万万不可取。对考试中有违纪行为的学生,高校辅导员应及时找其谈心,并要求其写出检查,并承诺今后不犯。

在大四阶段,高校辅导员面对的难点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或能否考入自己报考的学校。在此阶段,高校辅导员应抓好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积极宣传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各种招聘信息的提供等;要做好对大学生就业的帮扶,特别是来自贫困、边远、小城镇地区的学生,要了解他们的要求和困难,全力帮助他们找到较为满意的工作岗位;对参加考研升学的学生,高校辅导员应给予积极支持,帮助他们排除不利因素,积极备考。

2、 耐心教育,注重防范

高校辅导员要有效地防止所担忧的后果的发生,能以较短的时间、较少的精力,达到较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应以预防为主,以讲道理教育学生遵守校纪,并督促检查,落实到位。

在大学生刚进校园时,高校辅导员应及时帮助解决新生对校园、班级、同学等不熟悉所带来的困惑,建立班级QQ群,并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发在群上,且告知高校辅导员的手机是24小时开通的,以能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帮助。

大学生常出现的违纪现象是:周末休息日夜不归宿未请假,节假日早走、迟来未请假等。当夜间宿管员打电话给辅导员,告知某某同学未归时,辅导员心里是非常着急的,担心学生会发生意外。此时,高校辅导员应采取首先与其本人电话联系,若联系不上,发动同宿舍同学、班干部等帮助寻找,甚至有时还需与其家长电话联系。记得有一次,有位学生夜不归宿,多方寻找都不知下落,最后通过与其家长电话联系,得知他已在家中,此时,我才长舒了口气,放下心来。

为防止以上违纪现象的发生,高校辅导员应在节假日、周末到来之前,以多种方式督促需要请假的学生事先办理请假手续;对违规者,要请他们写出检查并书面承诺,保证今后不再有类似的不良行为。

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高校辅导员要以各种形式宣传防火、防盗、不得使用违章电器等安全知识,提高每一位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对有吸烟行为的学生,高校辅导员应首先规劝其戒烟,若实在戒不了,应要求他们在学校指定的地点吸烟,并在熄灭烟头后方可离开;要教育大学生摆放物品要有规律,对贵重物品要随身携带或锁在柜子里,以防丢失;对学校规定不得使用的电器,大学生要绝对禁止使用,并组织班干部对每一宿舍不定期督促检查,发现违规者,除批评教育外,一律没收违章电器,待学生毕业离校时归还。

帮助处理好大学生之间的矛盾,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处理不当,矛盾会激化,其恶果是高校辅导员特别担心的。有些看似虽小的矛盾,但不能掉以轻心,高校辅导员要做耐心、细致地调查了解工作,多方谈心,找出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以利团结;要教育各方以友谊为重,善意理解对方,各自站在对方角度,看待自己的做法,找出自身的不足,并在今后加以纠正。

3、 善于沟通,真诚关爱

在课余时间中,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接触是最多的,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应对大学生的一言一行、面部表情等细心观察,发现有异常情况,要及时与其沟通,以防有不良的过激行为。

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谈恋爱已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而大学生的失恋,是高校辅导员应特别给予关注的。因为,大学生若不能处理好个人问题,很可能引起矛盾冲突,影响学习和生活。在我带的班上有一位女生,也是我的学工助理,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她情绪低落,干事动作很慢,思想不集中。此时,我主动找她谈心。她看我那样诚恳、贴心,就告诉了我她的遭遇:她的男友与别的女生好了,她心里很难受。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便开导她,爱情是相互的,不可勉强,否则,将来也不能幸福。他与你分开,说明你与他缘分不够,将来你会遇到你心仪的另一半。她想通后,脸上又露出了往日的笑容,干起事来,既快又好,我的心里也充满着快乐。

从以上三种做法可见,要使高校辅导员所担忧的后果不发生或少发生,高校辅导员应从关爱大学生的善意出发,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应以预防为主,用多种方式向大学生讲明道理,以促使大学生从思想上痛恨不良行为,在行动中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二、 乐,是付出、是收获、是鼓舞。

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确,高校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辛勤付出了,认真履职了,尽心服务了,就会收获成功,取得成绩,快乐就会常常相伴。

1、辛勤付出,得到快乐

高校辅导员要在自己的岗位上获得快乐,必须付出努力,不怕吃苦;关爱学生,帮助学生;耐心教育,善用批评;荣誉面前,永不自满。

高校辅导员要关爱学生,并帮助学生。在天气变化,温度骤降前,高校辅导员应在班上或者QQ群上通知同学及时带上雨具、添加衣物等;当有的学生得了感冒、鼻炎、牙痛等常见病时,高校辅导员要提醒他们多休息、多喝水、多吃有利于减轻症状的食物;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积极帮助解决,如当学生丢失物品时,高校辅导员应首先安慰他们不要着急,想一想自己的东西放在什么地方丢失的,并积极帮助查找,力争使学生得到满意的结果。

高校辅导员要教育学生礼貌待人,遇到矛盾不可出口伤人,更不能动手打人;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多考虑问题,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团结为重。对大学生出现不良行为后,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以摆事实、讲道理说服学生,对初次犯错的学生,采用个别谈心,帮助分析原因,指出其行为的危害性,提高其对错误的认识,并能表示今后予以改正;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班会上不点名的给予批评,并指出正确做法,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此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以防止类似错误行为的再发生。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取得进步、获得荣誉时,在荣誉面前不自满,在成绩面前找差距,才能在前进路上不停步;要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并帮助其找出美中不足,以使其不断进步,迈向更高的台阶。

诚然,高校辅导员的快乐,来源于学生的进步、荣誉、预期目标的实现,而学生要取得这样的成绩,是要付出努力和艰辛的。我们身为大学生的辅导员,应时时处处关心他们,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给予帮助;在他们信心不足时,要给予鼓励;在他们出现缺点和错误时,要及时给予指出,并提出积极性建议,使每一位大学生在校园里都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有所作为。

2、收获成果,充满快乐

在平时的工作中,学生无论是学习上的进步,还是宿舍文明卫生的先进;无论是运动会上的得名,还是文艺演出的获奖;无论是学生作品在大赛上的得奖,还是学生获得的各种殊荣,都会给高校辅导员带来无比的快乐,更增添我们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力量。

近几年,我收获到所带的班级获得“江苏省先进班级”的荣誉,数人获“江苏省三好学生”、“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国家奖学金”,参加各类大赛获奖人数不计其数,考入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学府的研究生数十人。我深感,有付出,就有回报;付出越多,回报越大,快乐就越多。

3、不断进取,延续快乐

当然,高校辅导员在收获快乐的同时,决不能沾沾自喜,不思进取,应查一查自身的工作还有哪些不足,查一查自己对学生的服务还有哪些欠缺,查一查自己的责任还有哪些未尽到。高校辅导员要将快乐作为鼓舞自己加倍努力工作的动力,要改正缺点,将工作做得更完善;要弥补不足,将服务做得更周到;要尽责尽力,取得更大的成绩;在前进路上,不断进取,将快乐延续长久。

三、 忧转乐,应多学习、多改进、多总结。

人们总是希望生活和工作充满着快乐,高校辅导员也不例外。在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又如何将忧转为乐呢?笔者认为,我们要将忧转化为乐,在平时工作中要用心观察,多加思考,注重防范,永不自满;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项教育、管理和服务;遇到难题,不退缩,不气馁,勇敢面对,努力解决;对开展的每一项活动,要预测学生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主动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对学生易发生的不良现象,要提前明示正确的行为规范,使学生无理由明知故犯;对学生的困难,应积极给予帮扶,让学生得到温暖;对学生发生的不良行为,应严肃批评,耐心教育,帮助其提高认识,不再重犯。要实现忧向乐的转化,高校辅导员应加强学习,完善自我;工作中改进创新,总结提高。

1、多方学习,不断提高

一个人知识的广度,决定了其处理问题的种类,一个人知识的深度,奠定了其在处理问题时能快速找出最佳方案的基础。高校辅导员应加强自身学习,补充多方面知识,不仅要学政治理论、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而且要学健康知识等,以更好地指导、帮助学生,使其在前进的道路上健康、快乐地成长;要向同仁学习,学习他们平时工作中的好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以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还要向学生学习,大学生对自己周围同学中存在的问题最敏感,对如何解决问题有很多积极性建议,高校辅导员应及时吸收他们的好点子,以不断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进创新,以求更好

高校辅导员在处理大学生的各类问题和纠纷时,应根据问题的发生、发展、变化等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思想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因为,人的思想是看不见、摸不着、变化又捉摸不定的,而思想会表露于人的言行和面部表情中。高校辅导员在处理大学生的各类问题时,应注意学生的反应,听其言、看其行、观其面,针对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育方式方法,不同问题区别对待,不断改进、创新工作思路,寻求更好的处理方法。

3、认真总结,提升成效

学生一对一辅导总结范文8

时间管理是人们在使用、安排、调控和管理时间等方面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表现,时间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时间利用率。黄希庭将时间管理倾向划分为三个维度: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感,体现在时间方面就是个人的价值观、效能感和监控能力。目前对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以及模型研究、时间管理倾向和其他心理活动以及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时间管理倾向的干预研究。其中,对于时间管理倾向的干预研究显示:采用各个不同的干预方法取得的干预效果是不一样的。本研究是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时间管理倾向水平低的原因、时间管理倾向的特点以及时间管理倾向对高职生的作用,提出了综合的干预技术,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团体辅导方案,通过严格的干预过程,结合数据结果,来分析团体辅导方案的效果。具体辅导方案如表1所示:

表1团体辅导方案

主题 主要内容

一、初次相逢 1.播放音乐,游戏“自我命名”,“大风吹”,“信任之旅”

2.制定契约,确定目标,团体成员宣誓,签名

二、时间的价值 1.播放音乐,自我印象和他人印象对比活动

2.主体活动:说说时间有多么重要,“价值拍卖”游戏

3.写出自己把时间浪费在哪里了

三、如何掌控时间 1.播放音乐和游戏“猜五官”

2.主题活动:“时间存折”游戏

3.角色扮演游戏:时间是个小偷

四、时间掌控方法 1.播放音乐、热身游戏“青蛙跳水”

2.SMART原则的讲解,使用方法

五、监控你的时间 1.播放音乐和热身游戏“谁是卧底”

2.分享SMART方法的效果

3.学习ABC法则

六、注意力训练 1.播放音乐和游戏“找不同”

2主题活动:如何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集中

3.专注力训练律动操

七、建立合理情绪,提高自信心 1播放音乐和游戏“排队”

2.主题讨论:你最棒

3.ABC情绪疗法的讲解

八、相互祝福,告别团体 1.开场音乐和游戏“鸡同鸭讲”

2.回顾所学知识

3.互相赞美和祝福

二、研究设计

1、被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安思源学院学生500名作为调查对象,根据调查结果,招募20名时间管理倾向水平较低的学生作为团体辅导的对象。

2、研究工具

采用黄希庭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对学生进行时间管理倾向水平的调查,该量表总共44个项目,包括三个维度,即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感,其中时间价值感包括10个项目,时间效能感包括24个项目,时间监控感包括10个项目,计分方法采用五点记分,“完全不符合”记1分,“大部分不符合”记2分,“部分符合,部分不符合”记3分,“大部分符合”记4分,“完全符合”记5分,其中反向计分的是9,17,27,30,41。

3、实验设计

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将20名时间管理倾向水平低的学生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8次团体辅导的干预,一组不做任何干预,对团体辅导干预之后两组的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得分进行对照比较。

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ATMD测量结果

表2实验组与对照组ATMD得分前后测差异比较

注:?~P0.01

表2的结果显示,在团体辅导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时间价值感维度上的得分无显著差异(t=-0.45,P>0.01),在时间效能感维度上无显著差异(t=0.56,P>0.01),在时间监控感维度上无显著差异(t=-0.08,P>0.01),在ATMD总分得分上无显著差异(t=0.145,P>0.01),即两组被试在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上是同质的。团体辅导之后,实验组在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以及时间监控感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有提高(t=-3.234,P0.01;t=-3.023,P>0.01),实验组在ATMD总分得分上有显著提高(t=-3.023,P>0.01),而对照组在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时间监控感各维度上无显著差异(t=-1.673,P>0.05;t=-0.478,P>0.05;t=-0.2,P>0.05),对照组在ATMD总分得分上无显著提高(t=0.274,P>0.05),团体辅导之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被试在ATMD总分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t=-3.765,P>0.01)。

2、研究结论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结果,可得出研究结论:

(1)本研究中的团体辅导方案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时间价值感。

(2)本研究中的团体辅导方案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时间效能感。

(3)本研究中的团体辅导方案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时间监控感。

学生一对一辅导总结范文9

关键词:团体辅导;大学生;自信;自尊

【中图分类号】G640

自信作为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依据团体动力学,人本主义和相互作用理论的观点,试图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水平,以促进大学生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同时,本研究证实了提高自信水平可以同时提高自尊水平,为阐释自信和自尊的关系提供了实证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通过贴海报和在校园BBS上发帖子的形式招募成员, 根据大学生自信量表、个人评价量表(PEI)、自尊量表及开放式问卷的结果,选出自信水平低、希望通过团体辅导结合自己努力提高自信且有时间坚持参加团体辅导的39人作为实验组,其中男生11名,女生28名(有1名是研究生),平均年龄为21.3±1.2岁;另外选出自信水平低但不能保证坚持参加每次辅导的36名同学作为对照组,其中男生7名,女生29名,平均年龄为20.8±1.4岁。

1.2 团体辅导方法 将实验组分为三组分别在每周周五、周六、周日晚进行为期7周,每周一次的团体辅导,时间为每次120-150分钟。其中第一组人数为11人,第二组为15人,第三组为13人,三组指导者专业水平相似,辅导方案相同。辅导采用游戏、角色扮演、讨论、行为训练、场景模拟等形式进行。

1.3研究工具

1.3.1 大学生自信量表 ,该量表含有70个题项,包括整体自信、学业自信、社交自信与身体自信四个维度。每个题项为4级评分,其中"1"代表"极不同意","4"代表"非常同意",分数越高,越自信。其中,Cronbacha系数超过0.83;

1.3.2 自信改变量表

利用半开放式问卷询问实验组被试,对该团体辅导进行总体评价并对自己自信水平打分(1到10分,分数越高,代表越自信)。该问卷作为评价该方案的主观指标。

2 结果

2.1 实验组辅导前后和对照组前后测结果比较

团体辅导前后,实验组在大学生自信量表的学业自信、社交自信以及整体自信三个因子、PEI总分及自尊得分上均有极其显著的差异(P

组别

项目

辅导前

辅导后

t

实验组

学业自信

58.89±8.88

70.56±12.06

-3.93

社交自信

35.54±6.64

41.35±7.28

-3.01

身体自信

54.89±6.42

58.15±7.49

-1.71

整体自信

52.29±6.40

62.62±8.68

-4.93

PEI总分

131.74±5.50

136.46±7.29

-2.66

自尊

25.89±1.82

27.58±1.70

-3.47

对照组

学业自信

57.08±7.20

60.33±10.05

-0.94

社交自信

35.83±5.69

35.28±7.56

0.21

身体自信

56.75±6.34

53.40±6.29

1.37

整体自信

51.75±5.32

52.73±7.30

-0.39

PEI总分

132.83±3.27

130.87±6.79

0.98

自尊

26.67±1.83

26.07±1.87

-0.56

该结果表明,实验组经过团体辅导,自信和自尊水平有明显提高,而对照组未经过团体辅导,自信和自尊水平没有显著提高。

2.2 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测验结果比较

项目

实验组前测

对照组前测

t

学业自信

58.89±8.88

57.08±7.20

1.26

社交自信

35.54±6.64

35.83±5.69

-0.19

身体自信

54.89±6.42

56.75±6.34

-1.67

整体自信

52.29±6.40

51.75±5.32

1.46

PEI总分

131.74±5.50

132.83±3.27

-0.67

自尊

25.89±1.82

26.67±1.83

-0.96

该结果表明,正式进入团体辅导之前,实验组成员的自信和自尊水平与对照组成员相当,属于同质群体。

2.3 辅导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测验结果比较

团体辅导之后,实验组成员在学业自信、社交自信、整体自信三个因子及自尊得分上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且平均数均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团体辅导的有效性

3.1.1 被试选择合适

雅各布斯等认为,团体辅导过程中组员要相互配合得宜,才能产生效果,被试需要甄选。因此本研究筛选被试时,在已有量表的基础上加入了自编开放式问卷,通过开放式调查,了解到报名参加者的问题类型、问题程度、以前的咨询经历、参加动机、个人期望等,最终结合量表测验结果,选出整体自信水平低、希望通过团体辅导及自己的努力提高自信且有时间坚持参加团体辅导的同质成员组成小组。

3.1.2 活动设计和组织合理

首先,活动设计方面。整个团体辅导方案以"认识自信-建立自信-发展自信"为大目标和步骤,辅导过程分为开始、过渡、工作、结束四个阶段,具体活动形式设计了针对完善认知、疏导情绪和塑造行为的游戏、角色扮演、讨论、行为训练、场景模拟等多种形式,力求使成员在轻松的氛围中有所感悟、有所提高,并且能将学到的理论和技术迁移到具体的场景中。

3.2 评估方法的得当性

由于单一的客观测验可能会因为指导者期望效应、参与者情绪影响、现场气氛影响等因素造成测验结果不真实,本研究采取了主观评价与客观量表测验相结合的综合方法来评价团体辅导的有效性,这样可以使评估效果相对而言较全面、可信。

4 参考文献

[1] 车丽萍. 大学生自信与成就动机、综合测评成绩的相关研究. 心理科学,2004 ,27 (1) :51 -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