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二维码技术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03 15:54:40

二维码技术论文

二维码技术论文范文1

二维码技术应用于出版业,为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转型提供了可能。为进一步推进二维码技术在出版业中的应用,本文在回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出版业如何更好地借力二维码,结合出版工作实践,从出版、发行、营销等方面进行了多维思考。

关键词:

二维码 出版业 多维思考

一、二维码及其在出版领域的应用

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融编码、印刷、识别、数据采集和处理于一身的新兴技术,但对于传统出版单位而言并不陌生。它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实际应用在20世纪80年代,应图书出版、管理的需要以及便于国际出版物的交流与统计,而出现了图书条形码。图书条形码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一维码,它的出现和应用改变了出版单位的图书管理与发行手续,为出版社推广图书带来了便利。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和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许多新的阅读手段和方式开始为读者服务,如利用二维码技术阅读便是其中的一种。二维码 (2-Dimensional Barcode),也有称为QR码(Quick Response Code,快速反应码),即被人们称为“魔码”(Magic Code)的二维码,其技术就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新一代条码技术,其特点为信息容量大、编码范围广、容错能力强、译码可靠性高、保密性及防伪性好、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即能在很小的面积内表示大量的信息。现在很多平面媒体,如报纸上的文字新闻旁都印有二维码,读者只需把装有识别软件的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对准二维码,终端设备便会显示出更详细丰富的新闻内容,或通过链接到互联网来获取资讯。

2002年,一些发达国家将这个技术率先在商业中使用,同时也在图书出版中应用。 2010年3月,美国Ubimark Books出版了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 The Ubitour Version Guided by Your Mobile Phone一书,该书内置了二维码,可以说是将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图书延伸到了数字世界。读者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与作者和出版商进行互动,访问冒险网站,收听和观看相关的音频和视频。

2010年6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骑车游北京》即我国第一本大量使用二维码的图书,全书在几十处使用二维码,涉及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实现了读者、作者、编者论坛交互等功能。

2011年以来,二维码行业逐渐成熟,在图书市场营销中,二维码成为图书精准营销时代的较大推动力量。随着手机终端智能化的发展,其应用已越来越广。在手机3G时代,二维码可作为出版物快速网络浏览、应用下载、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服务的重要入口。二维码的制作非常简单,可通过网站(如机宝库网、快拍网)将图书文本、名片、网址、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信息制作成二维码,且在智能手机上可以轻易安装免费的识别软件。

其实,二维码与一维码的原理相同,都是用符号来记录信息,但从应用的观点来看,一维码偏重于标示商品,而二维码则偏重于描述商品。[1]简单地讲,二维码是通过编码方式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扩充,产生了比一维码更大的容量,能携带更多的信息,能够更方便、更详细地让人了解二维码所附着商品的具体资料。因此,二维码被认为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连接线下与线上的关键入口,是连接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的桥梁。

二、二维码技术在图书出版领域的应用现状

二维码的特点决定了其应用范围极为广泛。目前二维码已成为国内信息技术最实用的成果之一,它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无论在制造业、商品零售等领域,还是在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以及食品安全管理等环节,二维码都担当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企业也正积极地致力于二维码应用的全面普及,为出版业以及各领域提供二维码应用的技术支持。二维码成为出版业标准配置的步伐正在加快:

1. 在传统图书出版环节中的应用。传统纸质图书出版物展现给读者的都是静态的文字和图片。随着二维码技术的发展,可将出版社或编辑的博客网址、微博账号、电话号码、E-mail地址、QQ号等信息制作成二维码,放在图书封底、书签或者后勒口等位置,读者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快速上网、拨打电话、发送邮件等,从而实现读编互动。数字出版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不少传统出版单位也开始重视二维码在图书出版环节中的应用。如中华书局在2007年出版的大史记书系《靖康之变》《非常之法》等图书上尝试使用了二维码, 读者若延伸阅读,只要用装有解码软件的手机对准书上印刷的二维码就可获取该图书的详细信息,或连接到该出版商的相应网站,了解优惠信息等内容。再如旅游类图书,可通过二维码引入一些比文字内容更生动的视频、图片等,将读者从平面化阅读带入到全媒体阅读,改变阅读方式,提升阅读体验,获得快捷的市场反响。

2. 在图书发行领域中的应用。当前,图书网络书店零售领域所占的份额越来越高,从而产生了不少比价网站,如琅琅比价网、百道网等。此外,还有专门的扫描软件实现比价功能,如码上淘等。出版社可将印有某图书比价的网址印在户外广告、杂志、报纸等载体上,以方便读者随时随地进行扫描,从而实现网络比价后购买。二维码在图书发行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图书市场营销以及出版社增值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第二,利用二维码快速准确的识别功能,仓储、发货、退货等环节效率大大提高。在传统的出版单位运作流程中,出版物从正式出版到进入市场销售期间,还有图书入库、分类、发货、退货等环节,其中,除出版单位内部各部门的协作,还有出版社与仓储第三方、出版社与销售商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在后者的合作中,每一本图书都有详细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为提高图书流转的效率,及时新书信息,在出版流程中进行标准化处理,可将信息保存在印刷于图书上的二维码中,无论出版物流通到哪个环节,各单位只需将二维码的信息扫描出来并保存到各自在后台建立的数据库中,后台便自动将使用的二维码与前台使用的一维条码结合起来,既解决了数据采集和数据规范的问题,又解决了销售中的结算问题。据报道,已有公司研发成功了印有二维码的一套自动生成、分发、承兑优惠券或会员卡的系统。这套系统,不但可作为时尚出版环保的消费方式,还能为书店管理读者信息。

三、二维码应用于传统出版业中出现的新问题

1. 二维码的行业标准规范化问题。二维码技术产生已有20多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二维码技术服务商、网络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根据各自需求,基于自己的技术平台,推出了形形的二维码。各种二维码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上常常出现不兼容、不能识别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二维码技术在图书出版领域的推广应用。

2. 网络运营商、二维码内容提供商和二维码终端设备提供商之间的角色定位问题。网络运营商希望能主宰整个产业链,而内容提供商希望能发展自有平台,因此,如何平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终端提供商以及其他厂商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发展二维码应用技术的关键所在。只有协调好各方的利益与矛盾,才能推动出版业的发展。

事实上,上述问题的出现是数字出版大潮与传统出版理念碰撞交锋的必然结果。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政策制订者宏观层面的指挥,还需要产业链上的各参与者对二维码技术在未来出版业中的应用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四、传统出版业更好借力二维码技术的多维思考

对传统出版单位而言,二维码的出现使其完成了从“线下到线上”的突破,如果能更好地借力二维码,还有望搭上数字出版的快车,实现出版方式的革命性转变,以下两方面值得思考。

(一)认清优势,强化内容优势

如前所述,二维码技术使平面媒介实现从单媒体向全媒体的飞跃,就出版行业而言,此技术可将图书中的文字、图片、表格、页面、音频、视频等以多种形式进行表现,用户看到印有二维码的报纸、刊物、名片,可得到诸如电子地图定位、产品信息咨询、手机阅读等服务。但这种媒体形式的改变只是手段,最终打动读者的还是要靠媒体所承载的内容。而对于传统出版单位而言,打造精品内容正是自身优势所在,如果一味地纠结于二维码产业链的“平台”之争,忽视了自己的优势所在,不但不能借力二维码,还容易失去产业融合过程中产生的商机。运用无线传媒积极地致力于二维码应用的全面普及,为传统出版业以及各个领域提供二维码应用的技术支持,二维码将很快成为出版业的标准配置,届时,出版物不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是多媒体信息的全新载体,又是更广阔信息检索的入口,出版物将与计算机和网络连接在一起,成为数字信息流的起点之一,出版企业从出版商转身为提供商,成为信息运营商。二维码将成为出版业装备的最强劲的动力引擎,开启移动应用和移动营销的新局面。

(二)有效利用二维码

当今,二维码技术带给出版单位更多的是理念和技术上的创新。对于出版单位而言,不能仅停留在理念阶段,要有效利用手机二维码,为出版社建立一个崭新的宣传推广平台,从传统平面媒体升级为新型多媒体平台,增加图书销售的新渠道,将二维码技术从理念推向实践,并在详细了解二维码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出版工作流程,将二维码的应用在以下层面推向一个更深入的高度:

1. 运用二维技术,出版社由内容提供商向多媒体提供商的角色转变。

2. 引入二维码后,出版物成为多媒体信息的全新载体。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图书都适合植入二维码。因此,出版单位的从业人员应该结合自身思考研究一些出版环节中的实际问题,如哪些图书适合使用二维码、哪些内容可以使用二维码、二维码对图书版式设计的影响存在哪些实际问题等。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纸质图书向全媒体的平稳过渡,完成出版单位由内容出版商向多媒体提供商的角色转变。

3. 利用二维码指引作用,实现跨媒体营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给市场调查领域带来了很大变革。而如今,二维码的出现使读者可以利用手机随时随地参与市场调查。如通过手机扫描带有市场调查问卷信息的二维码,即可参与电子问卷调查,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从而有利于出版社提高图书质量和提升服务素质。在二维码的带动下,可以更好地实现媒体整合营销的局面。如在传统平面媒体上图书的广告旁嵌入二维码,因阅读平面广告而对图书产生兴趣的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或者其他终端设备扫描二维码图片,进而通过登录商品营销推广网站了解更多更新的商品和品牌信息。这样,以二维码为介质,就把平面媒体、移动媒体、网络媒体整合起来,实现跨媒体的营销方式。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这种跨媒体的营销方式会大大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总之,二维码作为跨媒体的信道服务,在新的模式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3G时代的到来,二维码应用于出版业的前景是光明的,其推广和应用将会给传统出版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每一个有志于弄潮数字出版行业的出版人都应该关注二维码的发展趋势,不断思考并寻找其与出版业的最佳契合点,最终完成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 庞明.物联网条码技术与射频识别技术[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二维码技术论文范文2

 

关键词:画种界定后现代性技术 数码画技术

就本体而言,任何一个画种都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所谓数码画艺术就是一门借助于数码技术手段进行绘画创作的艺术。然而与数码画相关的技术到底有哪些,传统绘画的技术、机械复制的动画技术与数码画的技术关系如何?目前理论界尚没有做出明确和系统的回答,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什么是数码画以及数码画所涵盖的艺术类型究竟有哪些。本文重点从后现代性技术视野下对数码画的技术展开阐述。

一、后现代性技术与数码画的技术限定

界定数码画首先要对数码画艺术中的技术因素进行界定,这一技术有别于传统绘画的前现代技术,机械复制的现代技术,我们把它定位在后现代性技术。在西方的艺术史长河中,技术因素是直到现代社会才充分重视起来的。

在现代之前,由于生产力落后,和艺术相关的技术发展水平也一直比较低,所以在思想家的眼中艺术的本质更多地是和历史、理念、精神、信仰等因素结合在一起。而人类进人现代社会以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对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艺术品从制作、传播到接受都发生了本质变化。

    技术,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能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对艺术产生巨大影响,关于此,德国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的理论尤其值得重视,哈佛大学的学者林赛·沃特斯这样概括本雅明的理论:“艺术作品中没有一个突然出现并能够解决一切难题的艺术创造者;相反,那儿却有一个机器,它与人一起创造了如电影和摇滚乐等一些思想高超的人宁愿其流产的艺术形式。这其中,隐含的话语是有一种技术(那是代表机器的技术)参与了艺术品的创作,由此可以看出,艺术中的技术自此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以人的“肉体”为基础的“技艺”,即艺术家制作艺术品的技能二是以机器为基础的“技术系统”,前者是主体所具备的技能技巧,后者是指人类社会发明的机器所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帮助人们扩张自己的技能技巧,它是独立于艺术品和艺术家的技术体系。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被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的动力就是科技进步)。或者说被“科学化”的技艺构成了数码画的技术系统。应该说,数码画技术的这两种含义是统一的,因为技术系统的功能应该是人类自身技艺的延续和拓展,就像麦克卢汉所说的,技术是人的延伸,人是技术的主人。因此在技术现代性的背景下,数码画的技术已非传统绘画的“肉体技艺”,而是包含了“机器的技术系统”。该系统包含了现代的机械复制技术系统以及后现代的数字仿真技术系统,本文论述的重点不是前现代的“肉体技艺”,也不是现代的机械复制技术而是与数码画相关后现代的计算机的技术,它涉及到数码画的创作、传播与接受环节。这些技术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数码画的制作(生产)技术,包括类传统绘画技术(非真实渲染静态作品的技术)、三维技术、动画技术等二是数码画的传播技术(网络等技术);三是数码画的接受技术(多媒体互动技术等)。

    生产数码画的技术,数码画技术的核心是其创作(制作、生产)技术,即数码画的创作者在创作数码画时使用的技术,它能够直接造成数码画的独特艺术形式及类型。它实际上包含了接受环节与大众互动的技术以及在创作环节与其他画家或大众互动的技术,在创作数码画的时候同样也要考虑到数码画的传播环节与接受环节对数码画创作技术上的限制。

1.非真实渲染静态作品的技术

    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对人类的艺术活动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提出了许多新的命题和挑战。在视觉艺术领域数字艺术迅速成长和壮大,渐渐成为主流的艺术形态。数字艺术以崭新的理念和多样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它的迷人魅力,但是我们也惊奇地发现,在数字图形图像的研究和表现领域还存在着一种以模拟传统绘画风格为目标的技术和艺术,它在满足艺术应用领域需要的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传统艺术的留恋之情。对传统绘画的数字仿真,专业名称叫“非真实渲染”,又叫“非照片真实感绘制”,顾名思义,是“指利用计算机生成不具有照片般真实感,而具有传统手绘风格的图形的技术。非真实渲染以模拟传统绘画效果作为自己的目标,很自然的我们就会想将它与传统艺术进行比较,非真实渲染和传统手绘都是在二维平面上以点、线、面等造型元素构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因而所呈现出来的视觉特征总体来说是一致的,而且,非真实渲染就是把模拟传统手绘的效果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传统绘画的艺术效果正是非真实渲染技术所孜孜以求的。

   2.基于三维建模的模拟绘画技术

传统绘画中由于透视规律的发现大师们创作出了在二维平面中描绘深度空间的杰出作品,数码画中的三维技术则虚拟性的统摄下创造了类似雕塑圆雕的全方位的空间效果,就是说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欣赏数码画,这进一步拓展了绘画表现的空间,三维技术是数码画的一项主要专业技术,应用三维软件建模后再导入绘画软件,可以在三维的空间中实现模拟绘画的效果,或者在三维软件建模后直接渲染出绘画效果,目前在创建的三维模型上可以渲染出国画等画种的效果,至于渲染的其他更多更好的绘画效果有待于软件师和画家们的共同努力。

 3.计算机动画技术

    计算机动画技术是指使画面由单纯的静止状态流动起来的的技术,包括二维、三维技术,一般来说,按电脑软件在动画制作中的分类,电脑动画有电脑辅助动画和造型动画两种。电脑辅助动画属于二维动画,造型动画属于三维动画。电脑动画的产生大致有这样几个程序:(1)关键帧(原画)的产生;(2)中间画的生成;(3)分层制作合成;(4)着色;(5)预演。传统的数字动画就是静图的连续播放,而新的动画技术允许通过各种特殊的插值技术产生动画系列,Flash动画甚至允许用户互动,动画给数码画带来了新的有别于传统绘画的面貌,数码画不仅需要动,而且动的技术是数码画的核心技术之一。

二维码技术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本文在技术后现代性的视野下把数码画的技术分为两个层次,即艺术家自身的技艺和机器的技术系统,由于数码画迥异于传统绘画的机械性特点,本文重点阐述了与数码画相关的机器的技术系统,并对数码画的技术类型进行了限定。

就本体而言,任何一个画种都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所谓数码画艺术就是一门借助于数码技术手段进行绘画创作的艺术。然而与数码画相关的技术到底有哪些,传统绘画的技术、机械复制的动画技术与数码画的技术关系如何?目前理论界尚没有做出明确和系统的回答,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什么是数码画以及数码画所涵盖的艺术类型究竟有哪些。本文重点从后现代性技术视野下对数码画的技术展开阐述。

一、后现代性技术与数码画的技术限定

界定数码画首先要对数码画艺术中的技术因素进行界定,这一技术有别于传统绘画的前现代技术,机械复制的现代技术,我们把它定位在后现代性技术。在西方的艺术史长河中,技术因素是直到现代社会才充分重视起来的。

在现代之前,由于生产力落后,和艺术相关的技术发展水平也一直比较低,所以在思想家的眼中艺术的本质更多地是和历史、理念、精神、信仰等因素结合在一起。而人类进人现代社会以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对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艺术品从制作、传播到接受都发生了本质变化。

技术,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能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对艺术产生巨大影响,关于此,德国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的理论尤其值得重视,哈佛大学的学者林赛·沃特斯这样概括本雅明的理论:“艺术作品中没有一个突然出现并能够解决一切难题的艺术创造者;相反,那儿却有一个机器,它与人一起创造了如电影和摇滚乐等一些思想高超的人宁愿其流产的艺术形式。WWw.133229.COm这其中,隐含的话语是有一种技术(那是代表机器的技术)参与了艺术品的创作,由此可以看出,艺术中的技术自此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以人的“肉体”为基础的“技艺”,即艺术家制作艺术品的技能二是以机器为基础的“技术系统”,前者是主体所具备的技能技巧,后者是指人类社会发明的机器所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帮助人们扩张自己的技能技巧,它是独立于艺术品和艺术家的技术体系。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被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的动力就是科技进步)。或者说被“科学化”的技艺构成了数码画的技术系统。应该说,数码画技术的这两种含义是统一的,因为技术系统的功能应该是人类自身技艺的延续和拓展,就像麦克卢汉所说的,技术是人的延伸,人是技术的主人。因此在技术现代性的背景下,数码画的技术已非传统绘画的“肉体技艺”,而是包含了“机器的技术系统”。该系统包含了现代的机械复制技术系统以及后现代的数字仿真技术系统,本文论述的重点不是前现代的“肉体技艺”,也不是现代的机械复制技术而是与数码画相关后现代的计算机的技术,它涉及到数码画的创作、传播与接受环节。这些技术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数码画的制作(生产)技术,包括类传统绘画技术(非真实渲染静态作品的技术)、三维技术、动画技术等二是数码画的传播技术(网络等技术);三是数码画的接受技术(多媒体互动技术等)。

生产数码画的技术,数码画技术的核心是其创作(制作、生产)技术,即数码画的创作者在创作数码画时使用的技术,它能够直接造成数码画的独特艺术形式及类型。它实际上包含了接受环节与大众互动的技术以及在创作环节与其他画家或大众互动的技术,在创作数码画的时候同样也要考虑到数码画的传播环节与接受环节对数码画创作技术上的限制。

1.非真实渲染静态作品的技术

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对人类的艺术活动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提出了许多新的命题和挑战。在视觉艺术领域数字艺术迅速成长和壮大,渐渐成为主流的艺术形态。数字艺术以崭新的理念和多样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它的迷人魅力,但是我们也惊奇地发现,在数字图形图像的研究和表现领域还存在着一种以模拟传统绘画风格为目标的技术和艺术,它在满足艺术应用领域需要的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传统艺术的留恋之情。对传统绘画的数字仿真,专业名称叫“非真实渲染”,又叫“非照片真实感绘制”,顾名思义,是“指利用计算机生成不具有照片般真实感,而具有传统手绘风格的图形的技术。非真实渲染以模拟传统绘画效果作为自己的目标,很自然的我们就会想将它与传统艺术进行比较,非真实渲染和传统手绘都是在二维平面上以点、线、面等造型元素构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因而所呈现出来的视觉特征总体来说是一致的,而且,非真实渲染就是把模拟传统手绘的效果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传统绘画的艺术效果正是非真实渲染技术所孜孜以求的。

2.基于三维建模的模拟绘画技术

传统绘画中由于透视规律的发现大师们创作出了在二维平面中描绘深度空间的杰出作品,数码画中的三维技术则虚拟性的统摄下创造了类似雕塑圆雕的全方位的空间效果,就是说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欣赏数码画,这进一步拓展了绘画表现的空间,三维技术是数码画的一项主要专业技术,应用三维软件建模后再导入绘画软件,可以在三维的空间中实现模拟绘画的效果,或者在三维软件建模后直接渲染出绘画效果,目前在创建的三维模型上可以渲染出国画等画种的效果,至于渲染的其他更多更好的绘画效果有待于软件师和画家们的共同努力。

3.计算机动画技术

计算机动画技术是指使画面由单纯的静止状态流动起来的的技术,包括二维、三维技术,一般来说,按电脑软件在动画制作中的分类,电脑动画有电脑辅助动画和造型动画两种。电脑辅助动画属于二维动画,造型动画属于三维动画。电脑动画的产生大致有这样几个程序:(1)关键帧(原画)的产生;(2)中间画的生成;(3)分层制作合成;(4)着色;(5)预演。传统的数字动画就是静图的连续播放,而新的动画技术允许通过各种特殊的插值技术产生动画系列,flash动画甚至允许用户互动,动画给数码画带来了新的有别于传统绘画的面貌,数码画不仅需要动,而且动的技术是数码画的核心技术之一。

4.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数码画的素材可以包括数码化的传统绘画,也可以包括利用计算机软件直接绘制的图画。在创作的过程中这些素材都可以运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和重新布局。一般意义上,照片和电视扫描片等现有图片的修改或解释称为图像处理(imageprocessing)。尽管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中所使用的技术有所重叠,但两种领域着重于不同的操作。计算机图形学中,计算机用来生成图形;而图形处理技术用来改善图片质量、分析图像或为机器人应用识别可视图案。然而,图像处理技术经常应用于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形学的方法也频繁应用于图像处理。数码画的生成和修改(包括构图)都经常应用到这种技术。这也是数码画与传统绘画的区别,就是说数码画不一定是“画的”或者说“绘的”,它可以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生成处理出来的,目前这一技术广泛应用于数码画制作之中。

5.基于创作的互动技术及基于创作在接受环节的互动技术

(1).媒介的发展导致了媒介的革命。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就伴随着媒介的发展而改变,采用新的表现载体,不断地刺激人类的视觉感官,挖掘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信息社会最大的科技革命就是人类对信息的接受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所以艺术创作主体、客体与创作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艺术对象既可以是欣赏者,又可以直接参与到艺术创作之中,成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这就需要在创作环节互动技术的支撑,艺术家和观众可以通过网络在创作上进行互动,艺术家必须预先考虑到艺术品在欣赏的时候与观众的互动而在创作时就把这种互动技术包含在数码画的作品之中。艺术对象与创作客体之间不再是被动的关系,而是互动的关系。互动比之前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深化了艺术创作对象与客体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如今的发展趋势来看,客体愈加智能化、人性化,它越来越渴望扮演人类的角色,从而与创作对象以及接收对象之间建构了一种人际关系。

(2).传播数码画的技术,任何数码画作品都还原成相应的艺术信息,最终是数码性,二元性,是0和1的组合,那么数码画发挥作用的过程也就可以被还原成信息传播过程。所以,传媒技术对数码画这一艺术范式的形成具有革命的作用,正如麦克卢汉所说:“机械媒介将艺术的存在普及并强加在人们头上,因此越来越有必要研究传播对社会的功能和影响。

(3).接受数码画的技术,即数码画传播终端的技术。这种技术决定人们接受时的状态。比如同样是接受小说的内容,维多利亚时期的贵族是流行听仆人把小说的内容念出来,他们接受的是人的声音信息;现代社会读者习惯于捧着书阅读,他们接受的是文字的信息;当媒介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时候,读者可以通过广播听小说联播,可以通过电视观看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此时他接受的是电子声频的信息。不同的技术导致了人们完全不同的接受状态,也造就了不同的艺术形式。数码画可以通过流媒体技术、手机、电脑显示屏、电视接收机等媒体与观众交流互动。我们也可以把这三种技术看成是广义上的传媒技术,因为任何一种传媒技术都能涵盖艺术的制作、传播和接受的过程。

二维码技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二维码 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 A

1绪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和建筑业一直呈现着飞速发展的迅猛势头,这也为我们的工程人员带来了不小的管理难题。二维码技术则是近年来出现的前端科技,它具有普及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目前,二维码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不同行业的不同工作流程中。本文结合已施工项目实例,重点介绍如何将二维码技术同施工管理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从而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降低施工管理的费用成本。下面就此方面具体内容及应用情况作一下介绍。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凯旋门项目一期总承包工程,工程总建筑面积65342.74 m2。包括4栋34层高层,地下一层为设备夹层,地下二层为地下车库,1栋18层住宅楼,2栋2层商业裙楼。基础形式为承台筏板基础,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体量大,施工工艺难度高,项目管理和运行难度大,项目质量检测更是重中之重。通过网上相关的制作软件,将现场的细部工程信息通过二维码的形式进行公布,提高了管理效率。

3适用范围

本施工工艺适用于所有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日常工程管理。

4工艺特点

本施工工艺主要特点是: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革新,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二维码在施工现场的应用,不仅能高效、快捷、直观地将现场的细部工程信息呈现在大家面前,而且避免了原始工艺的材料的浪费,遵守了国家节能节排的方针。

5工艺流程及工艺发展前景

5.1工艺流程

1.百度搜索二维码生成器。

2.点击文本二维码。然后在内容区域输入需要转为二维码的内容。然后点击立即点击生成,就会出现保存的按钮。我们先保存到电脑。

3.将该二维码置于施工现场醒目位置。通过任意手机扫描该二维码,即可见输入的内容。

4.本工程实例中,扫描该二维码,即可见信息包括墙面垂直度、平整度、顶板极差、该区域所在位置、施工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信息,并通过BIM建模更为直观地将出现不符合标准的墙面显示成红色,一目了然。

5.2 工艺发展前景

本工程中介绍的二维码在土建施工中的成功应用,有很大的先进性和推广性。土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繁杂,专业性强,涉及的部门多,横跨的领域大。造成许多工程管理人员工作重复,工程管理成本高的现象。二维码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其特点如下:

1.二维码制作简单。仅仅需要一台电脑,任何人可以上传任何工程相关数据,且二维码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扫描可以轻易识别材料、机械、工程建设相关的重要数据。

2.在土建工程管理中二维码应用范围广。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原材料:体现钢筋原材的检验信息、厂家、炉批号。

(2)钢筋加工、安装:钢筋规格、型号、数量、机械连接件试验情况。

(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配合比、浇筑日期、设计强度、回弹强度。

(4)墙体表观测量:实测实量,信息公开化。

(5)在以上各工作阶段,标明每项工作的责任人。

我们通过应用二维码技术改进了传统的工程现场管理,将具体数据明确化、责任人关联化,使得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相关责任人。二维码技术的应用不仅为我们省去了大量查找通知的时间,也提高了我们在土建施工中的管理工作效率。同时方便业主及相关部门进行施工过程中的管控,突出了工程管理的透明化公开化。

3.在我国一些科技水平领先的地区,已将二维码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中。用这种特别的方式将大型机械的型号、厂家、功能数据进行标注。其方式方法极为新颖独特。

4.我们试点应用的凯旋门项目部至开工以来,本着在保质量、保安全的前提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节能减排降耗的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并应用BIM信息技术形象地表现出土建施工中的问题,与二维码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大大节约了工程管理的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符合现阶段国家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二维码技术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视频编码,压缩技术

 

一、引言

所谓视频编码方式就是指通过特定的压缩技术,将某个视频格式的文件转换成另一种视频格式文件的方式。视频压缩发展到现在己有几十年的历史。1948年,Oliver提出了第一个编码理论脉冲编码调制(PulseCodingModulation,简称PCM);同年,Shannon的经典论文“通信的数学原理”首次提出了信息率失真函数的概念;1959年,Shannon进一步确立了码率失真理论;而Berger在1971年所著的《信息率失真理论》一书则对率失真理论做了系统地论述和扩展;以上各项工作奠定了信息编码的理论基础。

二、AVS基本介绍

AVS是基于我国创新技术和部分公开技术的自主标准,技术方案简洁,芯片实现复杂度低,达到了第二代标准的最高水平;而且,AVS通过简洁的一站式许可政策,是开放式制订的国家、国际标准,易于推广;此外,AVS是一套包含系统、视频、音频、媒体版权管理在内的完整标准体系,为数字音视频产业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综上所述,AVS可称第二代信源标准的上选。

图1AVS视频编码器框图

三、AVS主要技术

AVS采用的主要技术包括:8x8整数变换量化技术、帧内预测、半像素与1/4精度像素插值、特殊的帧间预测运动补偿、二维熵编码、去块效应环内滤波等:

1.整数变换量化:AVS为了避开H.264的专利问题,选择了以往标准广泛采用的8×8变换,这样可以在16位处理器上无失配地实现。AVS采用的64级量化,可以完全适应不同的应用和业务对码率和质量的要求。目前AVS所采用的8x8变换与量化方案大大降低了芯片的实现难度。

2.帧内预测:AVS采用的帧内预测技术,是用相邻块的像素预测当前块,同时采用代表空间域纹理方向的多种预测模式。AVS亮度和色度帧内预测都是以8x8块为单位的。亮度块采用5种预测模式,色度块采用4种预测模式,而这4种模式中有3种和亮度块的预测模式相同。在编码质量相当的前提下,AVS采用较少的预测模式,使方案更加简洁、实现的复杂度大为降低。

3.帧间预测运动补偿:帧间运动补偿编码是混合编码技术框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AVS标准采用了16×16,16×8,8×16和8×84种用于运动补偿的宏块模式,去除了MPEG-4AVC/H.264标准中的8×4,4×8,4×4的块模式,这样可以更好地刻画物体运动,提高运动搜索的准确性。

4.半像素与1/4精度像素插值:AVS通过4抽头滤波器(-1,5,5,-1)得到半像素点,再通过4抽头滤波器(1,7,7,1)和均值滤波器得到1/4像素点,在不降低性能的情况下减少插值所需要的参考像素点,减小了数据存取带宽需求,这在高分辨率视频压缩应用中是非常有意义的。

5.预测模式:AVS的B帧双向预测使用了直接模式、对称模式和跳跃模式。使用对称模式时,码流只需要传送前向运动矢量,后向运动矢量可由前向运动矢量导出,从而节省后向运动矢量的编码开销;对于直接模式,前块的前、后向运动矢量都是由后向参考图像相应位置块的运动矢量按比例分配导出,因此也可以节省运动矢量的编码开销;跳跃模式的运动矢量导出方法和直接模式的相同,跳跃模式编码块都不编码运动补偿的残差,也不传送运动矢量,即该模式下宏块只需要传输模式信号则可。

6.二维熵编码:AVS熵编码采用自适应变长编码技术。在AVS熵编码过程中,定长码用来编码具有均匀分布的语法元素,指数哥伦布码用以编码可变概率分布的语法元素。采用指数哥伦布码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它的硬件复杂度比较低,可以根据闭合公式解析码字,无需查表;另一方面,它可以根据编码元素的概率分布灵活确定k阶指数哥伦布码编码,如果k选得恰当,编码效率可以逼近信息熵。预测残差的块变换系数后,经扫描形成(level、run)对串,level、run不是独立事件,而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在AVS中level、run采用二维联合编码,并根据当前level、run的不同概率分布趋势,自适应改变指数哥伦布码的阶数。

四、总结与展望

目前AVS技术可实现标准清晰度、相当清晰度、低清晰度等不同格式视频的压缩,但针对此类应用的压缩效率还有待不断提高,这应当是AVS视频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重点所在:着力AVS编解码的实际应用研究,优化AVS运动搜索算法,提高AVS解码速度,从而推动我国数字音视频标准AVS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亮 AVS先进编码技术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2 申青平 AVS-M关键技术及多平台应用研究 湘潭大学 2007

二维码技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防伪技术;显性防伪;隐形防伪;二维码

中图分类号:TB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7-0048-02

在包装和标签领域中,包含了显性防伪技术和隐形防伪技术。显性防伪有一部分是用来说明包装或是标签是否已经人为地受到破坏,而这种破坏能够不借助任何工具通过人眼是能够清晰地判断出来的,同时也不需要破坏包装和标签本身。隐形防伪则更具技术性,且能够更好地保护其包装和标签的产品。

显性防伪技术主要依靠防伪材料及外观包装印刷等容易直接看到的方式来体现,比如防伪纸张、防伪胶带等。

防伪纸张目前在防伪材料上应用广泛,前期它主要应用于钞票、证券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需手段上。但随着近年来原料成本和制造成本的下降,部分商品的生产者开始采用防伪纸张应用于商品的包装。防伪纸张上通常采用了在造纸时就“造好”的水印。水印相对来说属于显性防伪的范畴,使用者可以借助强光观察到,如红蓝纤维丝纸人眼能在较强的光线下观察到红蓝纤维。纸张上还有的显性防伪为纤维分布(人眼直接能够观察到纸张上纤维的分布带)、激光全息(将全息图像或文字制作在纸张上)等;纸张上的隐形主要有含双色纤维(需要撕开纸张,在撕裂口处能够观察到露出的两种颜色纤维)、有荧光线的防伪纸、荧光纤维及彩点纸(最后两种纸张的防伪线、纤维和彩点需要紫外线环境下观察)等。防伪纸张可以说是现在防伪技术中效果最好、应用和生产成本最优的方法。

防伪胶带也是目前应用较广的防伪方法,主要为显性防伪。如防伪薄膜封条材料,其原理是薄膜合成了几个不同波长的反射干涉涂层,在常光下薄膜为鲜明的彩色,如果包装被掀开则封条薄膜会脱落,使得涂层剥落,薄膜结构被破坏而显灰色,从而起到警示的作用;还有类似的是光纤式的薄膜防伪,如果包装或是标签被破坏,其薄膜内的光纤在光线下会错位,使得观察者容易地辨别出来。还有应用较多的是图文消失型防伪薄膜,其包含了透明薄膜层、塑料膜层、黏合剂层等。当防伪标签和包装被撕掉时,透明塑料膜上的文字会剥离,若重新黏封,文字无法显示出来。与其相反的还有一种采用了防伪黏合剂,在标签或包装被去除时,隐藏在薄膜中的文字“无效”、“已开封”会显示出来。

还有一种应用成本较低的防伪技术是纹理防伪,其原理是在包装或标签上制作一些比较独特的连续的斑纹,从颜色和形状上进行编排,当被破坏时,人眼能够快速地判断出其是否完好。此种防伪均为显性防伪的性质,而通常可以在印前采用计算机设计制作或是采用油质颜料直接生成。

隐形防伪则是通过信息技术与包装印刷技术结合,用肉眼难以直接区分的方式来完成的。

目前比较新型的隐形防伪技术是采用了RFID芯片――无线射频芯片技术。在包装、标签上印刷或是安置无线射频电子电路结构,用于存储商品的各类信息以及防伪标识。一旦从标签或商品上剥离则无法正常使用。当需要读取或是辨别商品真伪时,我们可以采用相应的阅读器读取其电子信号,而这种读取是非常快速和准确的。RFID技术用于防伪是非常安全可靠的,但在制作的成本上还需要进一步下降。在drupa2012的印刷展上,已经出现了针对有机电子材料的印刷,在将来的不久,“利用印刷工序大量和稳定地复制有机电子材料”会成为现实,从而使得无线射频技术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早期利用了赋码防伪,其防伪是采用条码上的一串数字,利用特定的设备进行解码分析,从而得到商品的各类信息和防伪标识。最初的条码都是一维的,只包含10~20个数字,对于信息的储存是有限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二维码技术,其属于隐形防伪技术。如今的二维码能够储存大量的商品信息,能够容纳上千的字符。在特定的扫描设备下,其能够快速准确地得到除商品本身的信息外,还可以知道商品在流通中的各个环节的处理情况,这是赋码的数据量无法做到的。在制作上,利用软件能够快速地在计算机上制作和生成所需的二维码,甚至在手机上都能够随时制作个性的二维码,可以说在制作成本上几乎为零。因此二维码的应用可以说是目前最广泛和高效的。但是也是由于其制作简单所以容易去复制,在用于防伪时,需要配合一定的数据库来进行甄别。还有一种条码技术数据符,利用数字化加密符号来为商品信息赋码,其必须配合一定的软件使用,并包含一定的数据系统,使得其本身难以去被复制,从而达到防伪的

作用。

采用二维码的方式实施防伪,可以将大量数据存储在经由互联网连接的数据库中,不仅可以完成防伪查询,还可以方便产品产地追溯、产品批次查询、生产日期查询等更为详细的数据管理的任务,也对产品生产商的销售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防伪码可通过数码印刷技术,对每一个产品进行不同编码印刷,使得每个产品都有自己唯一的身份认证号,并可加入查询链接信息,直接通过码识别软件链接到厂家的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比对,这些功能依靠生产厂家的防伪设计系统的功能而各有区别,图1是某企业通过二维码进行防伪的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

图1 防伪码的生成与验证基本流程示意

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在自身商品的安全性和防伪性上加快研发的步伐。只要在市场中有人去仿制、盗用、篡改防伪技术就有存在的条件。无论是显性防伪还是隐形防伪,甚至两者的结合都是为了让自身的商品得到更好的保护外衣。其中对于商家来说成本也是考虑的一大方面,因此成本和安全性必须能够做到优化的结合。通过上述的论述,笔者认为,未来的防伪技术必然是显性防伪与隐形防伪结合的方式,特别是引入信息技术的防伪方式,可以大大增强防伪的可靠性,并且对于生产厂家而言,也可以将市场的情况及时反馈到自己的销售系统,对于生产销售数据的统计管理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梦童.烟包印刷挑战中绽放光芒[J].印刷技术,2010,(6)

[2] 后危机时代下印刷企业应该如何掌舵[J].中国包装工业,2010,(Z1).

[3] 李学兰.烟包成品质检管理工作心得[J].印刷技术,2010,(6).

[4] 薛惠开.报社印刷企业的质量管理初探[J].商场现代化,2010,(4).

二维码技术论文范文7

【关键词】二维码 技术 应用

1 引言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及移动通信技术(3g/4g)的快速发展,代表了较先进应用的二维码技术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无论是超市、地铁、咖啡厅,还是手机app、电视节目、互联网,处处可见一个跟棋盘类似的黑白色小方格——二维码。

2 二维码简介

二维码,又被称二维条码(qr(quick response)code)。它选择使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利用计算机中比特流概念,按一定规律(码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二维方向)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来记录数据符号信息。在网络数据里唯一的二维码和条形码、字符码、网络域名同为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这类似于人类社会里的标识唯一性的身份证号码。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国外研究人员开始研究二维码技术并研制出多种码制,常见的有pdf417、qr code、code 49等。国际自动识别制造商协会(aim)、美国标准化协会(ansi)已完成了上述码制的符号标准化研究。国际标准技术委员会和国际电工委员会成立了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委员会,已制定qr code的国际标准。美国、日本等国的设备制造商生产的识读设备、符号生成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各类二维码应用系统。

国内研究人员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1993年,比国外研究人员起步要晚。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沿用国外相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两个二维码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国家标准:二维码网格矩阵码(sj/t 11349-2006)和二维码紧密矩阵码(sj/t 11350-2006)。在二维码生成设备和识度设备的生产方面,我国并不甘于落后,国内的设备制造商生产的商品也已被广泛应用到二维码应用系统中。

3 二维码技术的应用

二维码能得到迅速普及,归功于它的众多优点。首先,它采用高密度编码方式,使得信息存储量较条形码陡增。选择不同的码制,生成的二维码形状、尺寸大小比例可能不同,但这并不影响它的高存储量;其次,它能将许多在条形码时代不可能完成的图片、声音、文字、签字、指纹存储在小小的几何图形里的任务变成现实,并且具有强大的容错、纠错能力及高可靠性的译码正确率,即便是条形码被损毁50%时,它仍可被正确读出,误码率不超过千万分之一;再次,二维码可以引入加密措施具有较高的保密性、防伪性;最后,低成本、易制作、持久耐用及方便被识读的特点或许才是它最受欢迎的地方。

二维码技术主要应用在交通管理、物流、各类证件、各类报表和票据、工业生产线的自动化和电子商务平台入口、基于位置服务导航定位、信息共享、教育等领域。在交通管理过程中,将有关车信息都存放到采用高密度编码二维码里,实现交警的高效率执法;在物流管理过程中,二维码的唯一性、容错性、耐用性、低成本为实现物流公司的低投错率、高盈利率提供了可能;在管理证件、报表和票据过程中,二维码的防伪性可以有效解决假证件和假票据问题。在电子商务平台管理中,实现顾客线扫描商品二维码进入支付平台完成移动支付,完美实现了线上线下(oto)模式。

随着无线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话技术和移动多媒体技术的深度结合, 造就了近些年新兴的二维码应用。比如电子折扣券、电子提货券、电子签到、电子导诊,以上应用均为无纸化操作,减少了纸张的浪费,用户只需携带可以上网的移动设备即可以享受点餐、娱乐、旅游、购物的优惠,又可以完成“空中签到”,甚至是完成费时费力的就医挂号。公交二维码是可以让用户随时获取站点周边信息和换乘信息。移动学习领域也在使用二维码技术,比如移动图书馆、网络教学互动等,提升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4 结语

事物总有两面性,二维码也不例外。二维码作为一种具有唯一性、高密度性、容错性、成本低的电子标签技术,尤其是在物流、电子商务、移动设备、信息共享、教育等各领域被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满足了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要求。但是,二维码的技术广泛的发展的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尤其是电子商务和移动设备领域,因此安全应用二维码技术迫在眉睫。二维码技术规范协议、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健全,用于保证二维码技术使用的规范性及受

到财产损失的用户的合法权益。总之,需要多方面努力构建安全、和谐、可信的应用环境,二维码才会在无线网络技术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的时代里发挥它横向、纵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杨军,刘艳,杜彦蕊.关于二维码的研究和应用[j].应用科技,2002,29(11):11-13.

[2]陈荆花,王洁.浅析手机二维码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及发展[j].应用科技,2010,4:39-43.

[3]许统.手机二维码在国内的发展及应用[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1,19(03):62-64.

[4]郭全中.二维码的现状与未来[j].新闻与写作,2013,7:22-25.

[5]盛秋康.二维码编解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1.

作者简介

刘文俭(1986-),女,山东省梁山县人。硕士。现为四川警察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

二维码技术论文范文8

关键词:二维码;云服务;防雷安全;管理

引言

为了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实际工作中法律法规只能起到对本行政区域单位约束的作用,要想起到比较好的安全管理作用,需要配合现代化科技措施。而在现实工作中,往往防雷安全检测与防雷安全监管信息交换处于脱钩状况,防雷安全检测结果信息不能直观、快速的反映到现场安全检查监管部门,从而导致企业生产部门不能及时快捷的获得防雷安全指导工作。因此要快速高效地完成防雷安全监管,还需要通过新兴的技术手段配合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运用,才能高效地实现防雷安全监管,文章探讨的“二维码技术”在防雷安全管理中的运用就是技术手段之一。通过建立二维码信息云平台,将检测的数据及各项指标录入信息数据库,再进行二维码生成,张贴于各企业重要位置,通过扫码可以直观的得出相关结论,极大的方便了获取数据信息和提升了安全监管效率。

1 二维码技术简介

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方式,并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二维码作为一种信息载体,与其他信息载体一样,具有信息携带、信息自动传递的功能。但是,二维码不同于其他信息的特性,它是一种图形数据文件,其信息的存储形式是图形,而且可以在很小的面积内存放相当数量的信息。二维码作为一种高科技的自动识别技术,其优点显而易见的,它具有信息容量大、编码识别率高、纠错性能好、成本低、制作简便和快速识别、全方位识别等优点,广泛用于社会生产各领域。

2 二维码制作方法

2.1 制作过程

网络上有很多制作二维码的软件,均可免费下载,同时都具备有各种优化、美化效果,用户可以随意选择,我们选择的是“草料二维码生成器”,是一款免费软件,使用草料二维码生成器对每个检测部位的数据、检测人员、检测时间、联系方式等首先进行导入,调整好格式,通过转换软件生成二维码标识,后期也可经过处理使其美观、耐用。开始制作二维码导入数据时,如果数据变化,二维码标识也跟着变化,结果导致二维码标识每年都要更换,造成极大的人力物力浪费,在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便操作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转变思路,把每一个二维码标识变成一个固定的网站,设一个后台,不再更换,扫码便可进入该网站,获取数据。该二维码的数据均通过后台导入,并且每年对数据的更新只需要在软件后台更新即可,生成的二维码标识不会由于数据的改变而改变,相当于生成的二维码只是一个存储载体,外观不会改变,每年也不需要再重新制作二维码粘贴板,极大地节约了成本,简化了每年更换粘贴板的工作。

2.2 扫描二维码

通过手机上安装的微信、QQ客户端,或者各类浏览器客户端,打开其中的扫一扫功能,扫描图中的二维码,可以马上获得各项相关数据(见图2所示),具体包括:检测场所名称、各项检测数据、厂区联系人、检测人员、检测时间等。如果没有进行防雷检测,也可显示未检测信息。每次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中,在企业暂时未提供检测报告时,检查人员只需要带有手机,就能方便地获取防雷安全信息,极大方便了各项安全检查工作,对企业防雷安全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3 二维码后台维护

在前期需要建立二维码数据库,建成以后,每年的年检数据只需要在后台对实测值进行修改,更新。现在已经通过云平台上传了大冶市劲牌有限公司和华润燃气的二维码信息,并张贴。二维码张贴后,如需修改信息,只需要在后台修改,二维码的图案不会改变。使用单位在第一时间就可以得到防雷检测结果,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安全监管。当然,纸质检测报告仍然要同时提供。

4 二维码技术应用

4.1 应用思路

(1)在具体应用中,初步设想在大冶市主要大型企业及重要易燃易爆场所的显著位置(重要办公场所、入各车间的重要入口处、烟花爆竹仓库的警示牌上等)固定或粘贴由大冶市防雷中心开发的二维码标识。

(2)二维码涵盖的内容为重要接闪器的接地阻值、存在问题、检测时间、检测人员、企业负责人、下次检测时间、防雷检测机构联系电话等重要信息,通过特定软件生成二维码,再印刷进行张贴。

(3)通过一到两年的局部范围实施,如果技术成熟,条件许可,将把这项工作纳入日常防雷管理工作流程。

4.2 应用结果

目前对湖北省大冶市几个大型企业如劲酒厂、华润燃气,实施了二维码信息转化生成和覆盖,在这些场所的厂区、设备区域标注“防雷监管二维码”、对这些企业的防雷检测报告进行“二维码”标注,实现了信息化监管,为安委会成员单位进行安全检查提供防雷安全共享数据,充分分析年度防雷安全形势提供了便捷途径。同时对区域内定期检查单位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开展防雷安全监管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一技术的运用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纷纷称赞是一个不错的思路和管理技术。我们在向大冶其他企业介绍这一技术的时候,同样得到企业的认可,纷纷希望在自己的企业推广这一技术,目前打算在大冶地区其他易燃易爆重点防范区域如化工厂、茗山地区烟花爆竹企业、中石油等企业推广这一新技术。

5 结束语

通过建立检测单位的防雷二维码信息库,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被检单位在日常安全检查工作中对防雷安全的掌握,而且对防雷工作的开展有着多方面宣传和指导作用。文章介绍的二维码技术在防雷安全管理中的初步应用,实现了检测单位对防雷检测结果有一个比较直观、快捷、方便的获取途径,同时帮助企业及安全监管部门及时了解防雷安全信息,及时发现有可能的隐患问题,更好地实行防雷安全监管。应用效果良好,应用效益乐观。

参考文献

二维码技术论文范文9

关键词:二维码;项目管理;应用

近几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扫码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在电脑屏幕上,在地铁海报上,饭店餐桌上,还有超市的商品上都有二维码。扫描二维码也非常方便,比如你可以扫码完成支付,加入社交网络,获得打折优惠,掌握其他信息等等。

1 二维码是什么

二维条码/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点。

2 二维码具有哪些优点

第一,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可容纳多达1850个大写字母或2710个数字或1108个字节,或500多个汉字,比普通条码信息容量约高几十倍。

第二,编码范围广:该条码可以把图片、声音、文字、签字、指纹等可以数字化的信息进行编码,用条码表示出来;可以表示多种语言文字;可表示图像数据。

第三,容错能力强,具有纠错功能:这使得二维条码因穿孔、污损等引起局部损坏时,照样可以正确得到识读,损毁面积达50%仍可恢复信息。

第四,译码可靠性高:它比普通条码译码错误率百万分之二要低得多,误码率不超过千万分之一。

第五,可引入加密措施:保密性、防伪性好。

第六,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

第七,条码符号形状、尺寸大小比例可变。

第八,二维条码可以使用激光或CCD阅读器识读。

3 二维码如何在工程项目上应用

3.1 实测实量和试块管理

以往项目上对混凝土结构和二次结构填充墙进行实测实量都是用做好的模具然后喷漆,整个施工现场很大,完成这项工作费时又费力,但是如果利用二维码,这项工作就很容易完成,我们把测量好的数据以表格的形式编译到二维码中进行打印,利用胶粘纸贴到相应的部位,只需要拿出随身的手机对着二维码一扫,这个部位的实测实量数据就清楚的显示在你的手机屏幕上,这样省时又省力为项目节约了成本,而且可以使测量数据内容更丰富,如测量人员、测量时间等等。

在工程试验混凝土试块养护过程中,可在做好的试块上贴上二维码,关于试块制作日期、试块规格、试块代表位置等详细信息可以一目了然。用手机扫一下贴在试块上的二维码,就能将养护责任人信息、试块位置、试块制作日期、等重要信息反映在手机屏幕上,确保试块的准确性、可追溯性。

3.2 现场材料标识

目前工程中现场材料堆放比较混乱,做的好的项目会分类堆放并设立标识牌。这里我们把进场材料分类摆放好并设立标识牌,把和材料有关的数据写入到二维码中,如生产厂家、经销商、产品名称型号、合格证书检测报告等等。打印贴在标示牌上按时间批次及时更新二维码,这样我相信对项目物资的管理将会有很大的提升,如项目物资自动盘点,发挥“立即盘点、立即决策”的效果。

3.3 无纸化办公

在项目中我们往往需要做很多的资料,而且有些资料需要反复做浪费纸张,需要查找某一份资料的时候又找不到。这里我们把文档在电脑上编辑好后,把文档链接到二维码中,需要某一份资料的时候只需扫一扫,便能轻易查找而且方便预览避免遗失,真正做到无纸化绿色环保办公。

3.4 项目宣传和会议签到

二维码作为一种宣传的新兴数字媒体,利用二维码技术打造“立体宣传”,看到信息的用户通过使用智能手机上的各类二维码软件扫描二维码,宣传立即成“立体”,在增加趣味性同时还可以轻松阅读宣传的延伸内容。如施工建设中某些项目可能要申请一些奖项或者迎接公司领导检查,甚至政府领导莅临项目检查指导。如何让领导充分了解项目文化、项目风采、项目成果等一系列成绩。这里我们就应用到二维码,我们把需要展示的资料编译到二维码中,做成小卡片或者请柬之类的,只需轻轻一扫便把项目所做的成果清晰的展示在领导和前来参观人员的眼前。

在参加某项大型会议时,我们把参会者填写的信息表格编译到二维码中,参会人员只需一扫,在手机中输入自己的信息,免去了参会前大量人员停滞在签到处排队签到,耽误会议开展。

身份人员识别:充分利用二维码的信息识别功能,将手机二维码与现场工作人员身份识别相结合。可以将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如身份证号、照片等信息生成一个二维码,作为唯一标识,当工作人员进入某区域时,只需要使用手机二维码在特定的终端上扫描即可。现在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的必备物品,用手机二维码进行用户身份识别,可以减少工作人员进入某区域时必须携带身份证或者门禁卡等证件的繁琐。相对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二维码成本低,易于推广,并且随着3G的逐渐普及、4G的到来以及手机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手机上内置二维码识别软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现场安全管理:目前在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中,现场人员与证件、三级教育信息等信息处于分离状态。如果要核查对比,其过程比较反锁,及时作业人员佩戴了个人信息牌,其包含的信息量也较小。将二维码应用到安全管理中,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将作业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照片工种所属班组、进场时间、三级教育和考核情况、交底情况、风险告知情况、和责任书签订情况等内容写入二维码中,进而可以使用手机随扫随查,现场即刻验证结果。同时采用二维码作为信息载体的显示方式比随身携带证件更容易被现场作业人员所接受。

4 结语

二维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也带动了各个行业往信息高速化、管理科学化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无论是从现实需求还是从长远发展看,施工企业都应该加大二维码技术的研发和提升力度,将二维码技术应用到生产经营中,使企业永远处于同行业领先位置,为公司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