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大型考试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3-03-03 15:55:46

大型考试总结

大型考试总结范文1

【关键词】试题库结构;组卷目标;控制模型;组卷算法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8―0101―04

一 引言

智能题库系统是教育测量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用性主要取决于题库的数据结构和组卷算法。一方面,题库数据结构要能满足不同课程的需要,冗余度尽可能小;另一方面,组卷算法要能适用于不同的题库条件。根据这两方面要求,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题库数据结构和组卷控制模型,并对组卷算法进行详细设计。

二 题库数据结构设计

不同课程虽然其试卷考查内容、使用对象不同,但都有试卷总分、考查章节、题型构成、试卷难度、区分度、考试时间等指标要求,并且试卷中的每道试题均具有知识点、认知分类、难度、题型、题分、试题内容、答案等属性。与此同时,不同试题其内容和答案的构成元素差别也很大,简单的只有文本,复杂的除文本之外,还包含图像、公式等。

因此,为满足不同课程试卷及其组卷算法的需要,我们设计了如下表结构:

(1) 题型表tb_itemType:保存题型信息,由题型代码(主键,1个字符,取值a~z)、题型名称(30个字符)和题型说明(200个字符)组成。

(2) 难度级别表tb_difficulty:保存题库的试题难度信息,由难度级别(主键,最低难度级别为1,随着难度的增加,难度级别依次加1)、难度级别名称(10个字符)。

(3) 章节表tb_chapter:保存课程的章节信息,由章节代码(主键)和章节名称(30个字符)组成。

(4) 知识点表tb_knowledge:保存各章知识点信息,由知识点代码(1个字符,取值a~z,多于26个知识点用希腊字母表示)、章节代码和知识点名称(30个字符)组成。知识点代码和章节代码联合作主键,章节代码参照章节表中的章节代码。

(5) 试题属性表tb_itemProperties:保存试题属性信息,由试题编号(自动编号,主键)、题型代码、章节代码、难度级别、知识点代码集(15个字符)、题分、抽取次数、抽取时间、停用标志(1-停用,0-未停用,默认值为0)组成。

题型代码参照题型表中的题型代码,章节代码参照章节表中的章节代码,难度级别参照难度级别表中的难度级别。知识点代码集的编码规则为章节代码+知识点代码,比如3fk12ejk表示该题涉及的知识点包括第3章的f、k知识点和第12章的e、j、k知识点。

(6) 试卷属性表tb_paperProperties:保存已组试卷的属性信息,由试卷序号(自动编号,主键)、试卷说明(200个字符)、题型顺序(20个字符,用题型代码表示)、题型集(50个字符)、章节集(100个字符)、难度集(50个字符)、已用标志(1-已用,0-未用,默认值为0)、使用对象(100个字符)、组卷时间组成。

题型顺序保存各题型在卷面中出现的顺序。题型集保存组卷目标中各题型分数设定值,编码规则为:题型代码+题型分数+$组卷误差百分比,比如a15b20d10e25f20g10$10表示拟组试卷中题型a、b、d、e、f、g的分数设定为15、20、10、25、20、10分,各题型分数的组卷误差不超过其分值的10%。章节集保存组卷目标中各章节分数设定值,编码规则为:c+章代码+s+章分数+$组卷误差百分比,比如c1s15c2s15c7s20c10s20c12s30$10表示拟组试卷中第1、2、7、10、12章的分数分别为15、15、20、20、30分,各章节分数的组卷误差不超过其分值的10%。难度集保存组卷目标中各难度分数设定值,编码规则为:d+难度级别+s+难度级别分数+$组卷误差百分比,比如d1s15d2s20d3s30d4s20d5s15$0表示拟组试卷中难度级别为1、2、3、4、5的试题分数分别为15、20、30、20、15分,各难度组卷误差为0。

(7) 试卷试题表tb_paperItems:保存已抽取的试题信息,由试卷序号、试题编号组成。试卷序号参照试卷属性表中的试卷序号,试题编号参照试题属性表中的试题编号。

(8) 题库文档表tb_documt:保存题库的试题内容文档和答案文档[1],由试题编号、试题内容(image类型,保存试题的内容文档)和试题答案(image类型,保存试题的答案文档)组成,试题编号参照试题属性表中的试题编号。

三 组卷控制模型

1 试卷难度控制

试卷难度控制可通过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二项分布函数B(n,p)实现[2],即:

2 组卷目标设定与检查

拟定一份试卷首先要确定试卷的总体目标,包括试卷总分、试卷难度、章节分数、题型分数、试卷区分度、考试时间,然后从题库中抽出满足总体目标要求的试题。这些目标中,试卷区分度与试卷难度相关,难度太高或太低的试卷其区分度不高,只有合适的试卷难度才能获得较高的试卷区分度;考试时间与试卷总分和试卷难度相关,试卷总分高、难度大则需要的考试时间长。

因此,我们选取试卷分数、试卷难度、章节分数、题型分数作为组卷目标,并按试卷总分、章节分数、试卷难度、题型分数的顺序设定各目标值。同时为避免组卷目标设定的盲目性,我们还根据题库条件对所有的组卷目标值进行满足性检查[3]。

各组卷目标值的设定顺序和检查方法如下:

(1) 设定拟组试卷的总分S。

(2) 统计题库中各章节无重复知识点的试题总分数S_Chap(i)。

(3) 设定拟组试卷中各章节分数SS_Chap(i)及其组卷误差的允许值,要求SS_Chap(i)S_Chap(i)且∑SS_Chap(i)= S。

(4) 统计题库中在所考核的章节范围内各难度级别无重复知识点的试题总分数S_ND(j)。

(5) 设定试卷难度Q及其组卷误差允许值,利用难度控制模型和Q值计算出试卷中各难度级别的试题分数SS_ND(j)(或直接设定拟组试卷中各难度级别的试题分数),要求SS_ND(j)S_ND(j)且∑SS_ND(j)= S。

(6) 统计题库中在所考核的章节和难度级别范围内各题型无重复知识点的试题总分数S_TX(k)。

(7) 设定拟组试卷中各题型分数SS_TX(k)及其组卷误差允许值,要求SS_TX(k)S_TX(k)且∑SS_TX(k)= S。

3 组卷目标匹配顺序控制

理想情况下,题库中有分布均匀且题量足够多的试题以供选择,但实际往往并非如此,不同的组卷目标对应的试题分布范围和选择余地差别很大,所以组卷目标的匹配顺序直接影响组卷成功率。

在设定的组卷目标中,试卷难度可以体现在各章节试题中,而各章节分数只能体现在本章节试题中,故章节的选择余地小于试卷难度;此外,按分值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题型匹配,能够为章节、难度和试卷总分的匹配留出尽可能大的选择余地。因此我们采取了如下匹配顺序:

(1) 按照平均分值从高到低的顺序选择待匹配的题型。

(2) 在当前匹配题型中按照各章节无重复知识点的试题数从少到多的顺序循环匹配各章节,如果当前匹配的章节只有当前匹配题型的试题,则在当前章节匹配中完成该章节全部的抽题任务,否则至多抽取该章节一道试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 在当前匹配的题型和章节中,按照各难度级别无重复知识点的试题数从少到多的顺序进行难度级别匹配。

4 组卷目标匹配误差控制

为实现组卷控制的灵活性,我们引入了组卷目标匹配误差控制。设第i个组卷目标的设定分数为SS(i),误差允许值为e_set(i),其未抽分数为NS(i),则该目标的匹配误差为:

如果e(i)e_set(i),则第i个组卷目标完成匹配任务。当所有组卷目标的匹配误差都处于误差允许范围内时,则匹配结束。

组卷开始时NS(i)=SS(i),组卷过程中每抽取一道分数为s的试题,则该题对应的所有组卷目标的未抽分数都减少s。

5 已抽试题回调

所有组卷目标匹配结束时,如果已抽试卷总分小于设定值,则通过调换部分已抽试题的方法,使已抽试卷总分等于设定值。用于调换的试题需满足如下条件:

(1) 能使已抽试卷总分向着设定值的方向变化。

(2) 不能使试卷出现重复知识点。

(3) 不能使组卷目标的组卷误差超出各自允许范围。

回调过程结束后,如果已抽试卷总分等于设定值,则组卷成功,否则组卷失败。

四 组卷算法设计

1 临时表变量

为了提高数据的处理速度,我们把组卷过程中需要的中间数据全部保存在SQL Server的表变量中[4]。所需的表变量如下:

(1) 试题属性表@Items:保存参与组卷的试题属性信息,按抽取次数和抽取时间升序排列,字段包括试题编号、题型代码、章节代码、难度级别、知识点代码集、题分、可抽标志(bit,1-可抽,0-不可抽,默认值为1)。

(2) 考试题型表@examTX:保存题型组卷目标的抽题信息,按各题型平均分值降序排列,字段包括ID(自动编号)、题型代码、设定分数、未抽分数、可抽题数。

(3) 考试章节表@examChap:保存章节组卷目标的抽题信息,按各章节可抽题数升序排列,字段包括ID(自动编号)、章节代码、设定分数、未抽分数、可抽题数。

(4) 考试难度表@examND:保存难度组卷目标的抽题信息,按各难度可抽题数升序排列,字段包括ID(自动编号)、难度级别、设定分数、未抽分数、可抽题数。

(5) 题型章节表@TXChap:保存各题型各章节中无重复知识点的可抽试题数量,字段包括题型代码、章节代码、可抽题数。

(6) 章节难度表@ChapND:保存各章节各难度级别中无重复知识点的可抽试题数量,字段包括章代码、难度级别、可抽题数。

(7) 题型难度表@TXND:保存各题型各难度级别中无重复知识点的可抽试题数量,字段包括题型代码、难度级别、可抽题数。

(8) 试卷表@paperItems:保存被抽试题的部分属性信息,字段包括:ID(自动编号)、试卷序号、试题编号、题型代码、章节代码、难度级别、题分、知识点代码集。

2 组卷算法

本组卷算法基于存储过程和表变量实现。存储过程的输入参数包括拟组试卷的总分、题型集、章节集、难度集、试卷题型顺序、使用对象、试卷说明,输出参数为组卷结果标志。核心算法如下:

(1) 取@examTX中第一个待匹配的题型代码@tx,@examChap中第一个待匹配的章节代码@chap,@examND中第一个待匹配的难度级别@ND。

(2)若@chap章的组卷误差大于其允许值 and @TXChap中题型代码为@tx、章节代码为@chap的可抽题数>0,则转(3),否则转(7)。

(3)若@ND难度的组卷误差大于其允许值 and @ChapND中章节代码为@chap、难度级别为@ND的可抽题数>0 and @TXND中题型代码为@tx、难度级别为@ND的可抽题数>0,则转(4),否则转(6)。

(4) 若@Items中不存在题型代码为@tx、章节代码为@chap、难度级别为@ND、题分不大于当前组卷目标对应的最小未抽分数、可抽标志为1的试题,则转(6),否则将该题的试题编号、题分、知识点代码集插入@paperItems表中;将该题分数增加到已抽试题总分中;将@Items中所有与该题知识点相同的试题的可抽标志置为0;分别将@examChap中章节代码为@chap,@examND中难度级别为@ND,@examTX中题型代码为@tx对应的未抽分数减去被抽取的试题分数、可抽题数减1;分别将@TXChap中题型代码为@tx、章节代码为@chap,@TXND中题型代码为@tx、难度级别为@ND,@ChapND中章节代码为@chap、难度级别为@ND对应的可抽题数减1。

(5) 若 @chap章仅有@tx题型的试题 and @chap章的抽题误差大于允许值,则转(6),否则转(7)。

(6) 循环取@examND中下一个待匹配的难度级别@ND,然后转(3)。

(7) 若@tx题型的组卷误差大于允许值,则循环取@examChap中下一个待匹配的章节代码@chap,然后转(2),否则转(8)。

(8) 若已抽试题总分

(9) 若已抽试题总分

(10) 若已抽试题总分=试卷设定总分,则组卷成功,否则组卷失败。

试题回调即从未抽试题中查找符合替换条件的试题并替换对应的已抽试题。算法如下:

(1) 试卷设定总分-已抽试题总分@k,@paperItems中第一道试题的记录编号@i。

(2) 若@i所指试题对应的各组卷目标的未抽分数减少@k后其组卷误差不超出允许范围 and @Items中存在与@i所指试题同题型、同章节、同难度、分数多@k且与其它已抽试题无重复知识点的试题,则取该试题的试题编号@itembh,然后转(3),否则转(4)。

(3) 将@i所指试题的试题编号改为@itembh、题分增加@k;将@tx题型、@chap章、@ND难度对应的未抽分数减少@k;已抽试题总分增加@k;若试卷设定总分-已抽试题总分

(4) 取@paperItems中下一道试题的记录编号@i,若@i@paperItems中最后一道试题的记录编号 and 已抽试题总分!=试卷设定总分,则转(2),否则转(5)。

(5) 若试卷设定总分-已抽试题总分@k,则@k-1@k。

(6) 若@k>0 and 已抽试题总分!=试卷设定总分,则@paperItems中第一道试题的记录编号@i,然后转(2),否则回调结束。

五 算法测试

我们通过题量少且试题分布不均匀的模拟题库对组卷算法进行测试。题库中有100道试题(不同知识点的试题为50道),包括4种题型、5章、5级难度,第4章试题仅分布在c题型中,第5级难度试题仅分布在第5章中。在对该题库进行的50次组卷实验中,没有经过试题回调而直接组卷成功的有42次,经过试题回调后组卷成功的有6次,组卷失败2次,生成的试卷中除第4章试题外,其它各章、各难度的试题均能最大程度地分布在不同题型中。测试结果表明,本组卷算法对于题量少且试题分布不均匀的题库仍然能够取得很高的组卷成功率和组卷质量。

六 结论

本文给出的题库数据结构通用性强、冗余度小,能够满足不同课程试卷的需要。同时,通过引入组卷目标的满足性检查、匹配顺序控制、匹配误差控制和已抽试题回调等控制策略,使得组卷算法能够不受题库中试题分布的限制,降低了算法对题库题量的要求,提高了算法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张文,陈世强.题库系统试题存取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6,(3):97-99.

[2] 应继儒,胡立新,龙毅等.试题库随机选题数学模型的构建及实现[J].计算机应用,2000,20(1):46-47.

[3] 朱守业.智能组卷中组卷目标的满足性检查与处理[J].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1):268-269.

大型考试总结范文2

关键词:高三数学;总复习;问题;分类教学

高考的考试科目众多,同时各科目的知识点又十分的繁多和复杂,使得高三学生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的学习压力十分大。

一、高三数学总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数学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点繁多,同时考试的题型多变,解题方法多样。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高考数学的考试内容。另一方面,在高三数学的总复习过程中,教师的正确指导是学生快速进步的前提,但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学生整日沉浸于题海中,学生的提高缓慢。渐渐地学生就感觉到自己努力却得不到收获,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学习效率更加低下。

二、“分类”教学在高三数学总复习中的运用策略

1.注重对课本知识的总结分类

高考数学中的所有知识都是源于课本知识的,但很多学生和教师在高中数学总复习时却总是买很多辅导资料,对于辅导资料的投入过多,因而忽略了课本知识的探究。课本知识是所有数学题目的源头,只要把课本知识学通,面对再多的题型也就不怕了。教师在复习时要注重对课本知识的分类总结,以此来扎实学生的基本功。例如,在函数一节的复习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指数、对数以及幂函数进行总结,把对应的图象和函数方程总结分类,通过相同的方法把课本分类总结出来。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就能够清晰地记忆各部分知识,复习效率大大提高。

2.精选题型,掌握解题方法

数学的题型复杂多样,通过题海的方法很难快速的提高。这时就需要把高中数学的题型进行总结分类。把解题方法一致的题目汇总,找出代表,通过代表题型来解决相似问题。例如,学生在最后总复习阶段,可以找出自己的考试试题把相似的题目汇总到错题本上,把试卷中的题目进行分类,三角函数、几何题、函数题等。再找出代表题型,针对自己薄弱的题型多加练习。这样的复习方法,既节约时间又能很快地弥补自己的弱点,学生才能最快的进步。

高三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能够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所以,教师必须科学地带领学生高效地复习,确保学生能够考上理想大学。

参考文献:

大型考试总结范文3

关键词 数据库 概念模型 接口

中图分类号:R-052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对大多数医学院校而言,多采用以纸和笔为介质的手工考试方式,随着考试类型和考试要求的不断增加,教师忙于到处找试题、组试卷、忙印刷、组织考试、批阅试卷、统计成绩等,工作量大而效率低下,而对成绩的分析统计停留在平均分、及格率等表面层次上,难以统计出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找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当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深入发展的今天,一些医学院校的传统考试方式也将面临着创新变革,其中一种先进的考试方式是基于Web 技术的网络考试系统,它比传统的考试方式更具有以下优势:考试形式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随机自动生成试卷;自动阅卷快速准确;节约考试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因此,以后考试发展的趋势将是采用网络考试方式。同时,作为新形势下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数字化改革,改变传统的考试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系统构架与开发平台

当前,在网络数据库访问技术上,主要分为B/S模式及C/S模式,也有使用B/S 及C/S 混合体系结构的。对于B/S模式的数据库体系,客户端软件仅需安装浏览器,用户的应用程序界面比较单一,客户端硬件配置要求较低,易于管理和维护,而且开发效率高、周期短、见效快,与具体平台无关,具有极强的伸缩性,可以选择不同厂家的设备和服务,采用公开的标准和协议,系统资源的冗余度小,可扩充性良好,是目前的主流技术。而C/S 模式需要开发客户和服务器软件,此种结构的考试系统主要适用于工作组规模的运行,要在更大范围去使用则难以实现。并且由于相当部分功能集成客户机上,使客户机的功能日趋复杂。其开发、、移植的工作量非常大,也非常繁琐。故本医学计算机基础网络考试系统选择B/S模式的体系结构。

本医学计算机基础网络考试系统采用三层结构体系,三层是把中间层(Web应用服务层)加入到客户与服务器层之间,客户端仅负责提供用户界面,当需进行数据库访问或复杂计算时,客户端向Web应用服务器发出请求,Web应用服务器响应客户端的请求,完成相应的数据处理或向数据库服务器发出SQL命令,由数据库服务器完成相应的数据操作,最后由Web应用服务器将结果返回客户端。采用三层结构具有以下优势: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可以实现应用服务与数据服务的分层分布,较好地实现负载上的平衡。

软件开发成功的要素之一是对开发平台或工具的选择,开发工具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所开发系统的最终用户和开发人员。对一种开发工具的评估,除了要看它对设计模式、对象结构以及管理的支撑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针对具体的使用环境、结构体系、开发方法、开发群体,以及工具的适用情况。

因SQL Server 具有超强的数据管理与处理能力,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并且数据表中的记录的行数仅受服务器硬盘空间的限制,同时支持远程存取等,符合网络考试系统的需求,故本系统选择SQL Server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

三、系统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指用户对目标软件系统在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通过对系统问题与系统环境的理解和分析,为问题涉及的信息、功能及系统行为建立模型,把用户需求完全化及精确化。

用计算机来代替人工完成考试中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且达到考试智能化,是作为一个在线式网络考试系统的基本功能。为保证系统能够长期、稳定、高效、安全的运行,系统应该具有的性能需求如下:

采用开放、动态的系统架构,将先进的网络应用与传统的考试模式相结合。在考试之前建立有关的医学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库,并设置考试参数及信息。考生进入系统应该进行身份识别验证。因考试环境主要在机房,考生之间的距离很近,对于每个考生来说,试卷的题型和题量都应一致,但考题并不相同,试卷应从网络服务器的试题库随机抽取试题后动态生成。从本网络考试系统的实用性上考虑,在考试内容设计上,题型不但要有判断题、选择题等客观试题,而且要有填空题、简答题等主观试题。对于题型在数据库中的保存及主观题和客观题的评分问题及考试时间控制问题也是必须考虑的。考生选择提交试卷后,应该由计算机自动批阅试卷,并将成绩保存。最后,考试系统还应当根据考试情况对试题区分度及难度进行评估,以及试卷信度的分析等。另外,在线网络考试系统管理应该能够方便的操作管理。

四、数据库分析与设计

由于数据库技术具有对数据处理量大、数据类型复杂,以及对数据的存储、检索、维护、分类、统计等多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且网上考试系统离不开数据库系统的支持,不论是试题、答案,还是考生信息都需要存放在数据库中,而且数据库独立于程序而存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因此本网络考试系统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通过前面对系统需求分析,以及功能模块的划分情况的详细研究分析,可以得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并对考试系统各数据项及数据结构的分析,以及对现实世界概念模型的抽象,可以确立医学计算机基础网络考试系统的主要实体为:学生、教师、考题及管理员,并简要地设计出E-R关系图,最后转化为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以便在数据库中建立表结构。

五、总体结构设计

本网络考试系统总体上可以分为学生操作子系统、教师操作子系统及管理员操作子系统3个部分,分别面向学生、教师及管理员。学生操作子系统主要为学生参加考试报名、在线考试及查询成绩提供服务;教师操作子系统是为教师管理试题库、配置组卷方案、批阅试卷、考试成绩分析及试题试卷分析提供服务;管理员操作子系统主要负责为管理员提供一个管理考试过程中的一个信息平台,包括人员管理、成绩统计查询及系统维护等。系统总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各操作子系统流程图及模块实现细节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六、总结

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成试卷的速度和成功率,还可根据不同情况并结合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以及试卷的信度、效度,采用更加有效的算法。为了检测学生运用Office 办公系列软件的操作能力和水平,并让考试系统能够自动判定学生的上机操作内容,并给出分数,还需要进一步研究VBA接口。另外,由于现在还不能全面解决网络考试的作弊行为,因此这种考试形式还不太适合大规模的考试活动,但是它完全可以应用于以下情况:选修人数较少的课程、因故不能参加统一考试的学生和超前或滞后选修课程的学生。

总之,作为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以后产生的网络考试系统,还有许多需要探讨和完善的地方,例如,网络考试管理方法制度的研究、网络考试软件的开发、网络考试方式的成本效益分析及对网络考试主观试题的有效批阅等等。

参考文献:

[1]范立南.SQL Server 2000 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大型考试总结范文4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视障学生特殊教育近年来,受到相关行医法规细化以及患者维权意识增强等因素的影响,医学生参与临床实践机会减少,临床实践能力普遍下滑,仅依靠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临床技能培养的需要。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的视障学生也同样面临着在实习工作中病人不愿配合临床教学,致使教学资源紧缺,视障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不能得到更好提高的尴尬局面;而且特殊教育学校传统的实践技能考试仅局限在简单的手法操作考核的单一考核模式,不能使考核体现客观、全面、公正的特点,也不能使考核评价方式良好的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因此,改革传统考核评价方式成为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是近20多年来在全球医学教育领域兴起的一种评估临床能力的更为标准化的考核方法,以其高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得到医学教育届的认可,被认为是目前评价学生临床能力的最好方式。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框架下,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结合特殊教育实际及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要求而建立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既可以解决特殊教育学校目前教学资源紧缺、病人不愿配合临床教学的难题,也能够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视障学生临床技能掌握情况,考核评价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提高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教学质量,使视障学生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

一、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适用范围

适用于评估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各个临床学科中视障学生的临床技能掌握情况及毕业考核,也适用于目标参照性考试,如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以评估视障学生在毕业前是否达到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资格要求。

二、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组织与实施

1.成立考核评价小组

由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临床技能培训骨干教师组成考核小组,负责组建考核题库、制定评分标准、标准化病人培训、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实施及总结。

2.建立考核试题库

考试内容在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基础性的同时,也要重点突出。因此,试题库的建立既要结合特殊教育实际,还要参照视障学生毕业后从事推拿行业所要取得的职业资格(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库中包含伤科、内科、妇科、儿科四门中医学科的常见病临床技能测试。

3.标准化病人培训

标准化病人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既可以解决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还能够克服传统考评方式缺乏公平的缺点,使视障考生在面对标准化病人中进行考核,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公平性,还能够为视障学生模拟一个医患之间面对面交流的平台。

教师通过前期对视障学生进行相关学科医学知识授课后,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前对视障学生统一进行如何作为一名“标准化病人”,即标准化病人的职责与要求及在考试中表演技巧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全体视障学生进行标准化病人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参加下一阶段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在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考生本人即要模拟盲人医疗按摩师作为考生参加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又有机会作为标准化病人,这是与其他医学院校的选取低年级学生或在社会上招募有医学爱好的的人士作为标准化病人的重要区别。其优点体现为:视障学生在作为标准化病人之前势必要对疾病的病史、临床表现中的症状、体征等相关知识有准确的认识及掌握,通过作为合格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与练习,有利于视障学生对所学疾病有更好的掌握,有利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有了充当标准化病人的经历也有利于视障学生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医疗服务。

4.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站设置

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共分为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分析、手法操作四站。

第一站(标准化病人站):问诊,重点测试视障学生病史采集能力,包括病史采集技巧、方法、要点、内容四个方面。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10分。

第二站(标准化病人站):体格检查,重点测试视障学生体格检查的合理运用能力,包括检查的内容、顺序、方法三个方面。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

第三站(非标准化病人站):病例分析,以笔试及问答的形式重点测试视障学生中医辨证施治能力及临床思维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包括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型、治则、治法等。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

第四站(标准化病人站):手法操作。重点测试视障学生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实施能力。包括合理治疗方案的提出;常用腧穴的位置和取法、按摩基本手法、成套治疗手法。考试时间20分钟。满分30分。

考官根据视障考生在各站完成情况按照得分要点进行打分。

5.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实施结束后的总结

在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每次实施完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后,参与考评的教师组织学生马上进行总结。通过考生及标准化病人的自我总结及教师针对视障学生在考核过程中的优、缺点的归纳总结及点评有利于视障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以达到提高临床技能的目的。

三、结语

参与考评的全体教师在考评结束后集体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为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不断完善提供依据,从而保证考核的客观、全面、公正及考核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王桂美,李吉华,张红萌等.中医院校建立基于OSCE架构临床技能实训平台的思考与规划――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2013,(22):49.

\[2\]张肇达,周同甫.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大型考试总结范文5

关键词: 国内外 英语考试 课题总结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正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就医学生而言,四、六级考试、托福考试、雅思考试、GRE考试、临床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卫生类职称考试……林林总总的国内外英语考试让医学人士常常感到无所适从,而目前大多数指南性资料都是针对某一项具体考试进行概括性介绍。如何从医学人士的角度为其提供关于在不同阶段选择考试的建议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大学阶段,主要以四、六级考试为主,但四、六级英语考试并不能很好地反应医学生的英语水平,医学界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判定医学人士的英语水平。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选择了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肖向阳副教授的课题“国内外医学人士英语考试分析与探索”进行研究。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采用文献回顾、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分析、资料统一化、分类编写、统一讨论修改等方法。研究过程如下图所示:

前期全体小组成员(李维丽、刘萍萍、魏亚非、林心宇、朱丽莎、李亚琼)共同收集相关资料,设计出两份调查问卷《医学人士英语考试分析和探索调查问卷》、《医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改革看法之调查问卷》。李维丽、刘萍萍负责组织问卷调查、资料整理;魏亚非等其余四人负责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二、研究成果

(一)论文《医学人士英语考试推荐及简介》

针对目前大多数国内外英语考试指南性资料都是针对某一项具体考试进行概括性介绍,而种类繁多的国内外英语考试常让医学人士感到无所适从,本课题在对各类英语考试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医学生或临床医师的英语考试需求进行调查后,撰写出《医学人士英语考试推荐及简介》。此论文概括性介绍了在本科生期间,医学生们主要需要通过的四六级这两个基本的英语考试,准备考研者需要的考研英语;在职医生需要参加的职称英语考试;以及对于那些想出国深造的医学人士主要需要参加的TOEFL或IELTS,GRE,GMAT,LSAT,MCAT,PET5,CGFNS,USMLE等各种考试。从本科生、研究生、医务工作三个阶段,按毕业、升学、晋级晋职、出国留学、出国工作等需求为线索,总结出医学生及临床医师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需英语考试种类,从而为其提供专业的指导,使之能更准确地选择英语考试。

(二)调查报告《“医学人士英语考试分析和探索”调查问卷分析》

通过对南方医科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医学人士的英语学习动机,对相关考试的看法及建议等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1.我校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动力严重不足。现况学习英语态度和动机功利性强,而态度和动机被公认为是外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内部因素,所以大学教育应该合理引导促进学生的积极性。2.普遍认为,举行CET这种全国性统一的英语考试并不能检测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提高学习积极性。考试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改革、调整和深化,以使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并能全面检测学生的真实能力,促进学习动力。3.应让学生走出考试的误区,并激发其学习英语的热情,而不仅仅是“考证”的热情。另一方面,社会还应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正确对待考试,正视考试的效度、摆正各类考试的位置,不过度夸大其作用。

(三)调查报告《医学生之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改革》

通过对医学生的调查分析,了解他们对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改革的看法,以及对下一步改革的期望,为英语四、六级考试今后的改革方向提供参考。本论文随机选取200名医学本科生作问卷调查。发现医学生对英语

四、六级题型改革基本认同,认为这些变化更能考查学生的英语能力,并且他们期待下一步可以进一步与国际化

英语考试接轨,以及把口语同笔试并作一起考试以督促大学生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与口语能力。

(四)论文《医学本科生看四、六级考试对毕业从医的影响》

通过对医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近59.4%的学生认为现阶段四、六级考试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需要;66.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或者很有必要设置一个专门针对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并在医学本科生的英语考试中加入医学专业英语的内容。本论文重点从四、六级考试的报考对象、考试性质、考查侧重点上来说明现阶段的四、六级考试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从医的原因,并且对解决这一矛盾提出一些建议。

(五)论文《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主要英语考试发展分析及展望》

上世纪90年代至今,伴随“出国热”、“外企热”、“评职热”,各种英语考试在我们身边掀起一阵阵新的“英语考试热”。此论文重点从发展历程、影响因素、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四个方面分析较为风行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托福考试(TOEFL)、雅思考试(IELTS),以及英语专业四、八级等考试。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英语考试热仍将继续,而获得就业竞争优势、出国深造机会和晋升资格依然是推动这股热潮持续走高的主要动力。同时,在英语考试改革方面,考试类型多元化、考试流程人性化、考试题型生活化将成为主流。

三、意义

本课题一方面通过网络、出版物和问卷等对各类英语考试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医学生或临床医师的英语考试需求进行调查,并经过系统分析,总结出医学生及医务工作人员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需英语考试种类,从而为其提供专业的指导,使之能更准确地选择英语考试。另一方面结合国内英语考试现状、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及广泛的社会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对未来医学生英语考试改革提供一定参考和创新性建议,使其能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英语能力,并引导英语教学更加实用,使英语更好地服务于医学。

参考文献:

[1]王青青.医学英语教学紧密结合临床的实践.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4,1(1).

[2]洪江.二十一世纪医生的素质与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医学教育,2003,4(2).

[3]戴炜栋.关于面向21世纪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J].外语界,1999,(4):1-3.

[4]杨国俊.论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强化策略[J].外语界,2002,(3).

大型考试总结范文6

一、自学考试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设置和专业审批机制滞后

在专业课程结构的设定上,既要追求适度稳定,又要与时俱进,这是自考发展上看似一个矛盾的命题,它涉及多个方面的调整。一是从事自考计划工作的人员要相对稳定。二是自学考试的专业课程设置非常不灵活。自学考试使用的是全国统一的考务考籍系统,专业考试计划全国一致,而且要求要有一定的连贯性,所以当有专业课程不适合时展的要求时,要调整该专业课程计划就成了全国性的问题。三是部分有特色的专科专业设置问题。近年来,全国考办鼓励各省市开考有市场需求的本地特色专科专业,但得到全国考办批复的有专科生审批权的省份不足三分之一,这大大制约了各地开考本地特色、服务本地经济发展的专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2.自学考试教育的低成才率

自考专业与课程结构是对普通高等教育的模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从开创迄今,其专业与课程结构就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只是对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模仿。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培养人才的方向各自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普通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以上普通高等教育,着重培养的是学术型、研究型的人才,而自学考试着重培养的是专科职业型、技能型,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方向不同,教育的侧重点不同,专业与课程结构的改革势在必行。

3.自学考试实践环节考核有待进一步规范

随着自学考试教育的发展,考生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批的应届高中、初中毕业生和大中专在校生加入了自考队伍,这些人都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可言,这就需要注重实践性环节的培养与考核。然而,同其他高等教育形式相比,自学考试教育实践性环节的 教育考核受到设备、场所、人力、经费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加上考生的分散性特点,组织起来有较大的难度,这是自学考试教育面临的较为复杂的问题。

二、当前正在实施的课程考核及评价手段

1.进行学业综合评价试点,即采取过程性考核 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等综合性评价方式评定课程成绩。过程性成绩考核办法以华夏大地网为平台,考生在指定的学习地点登录华夏大地网进行网上学习和网上作业,其作业的课时数折算成学分计入课程总成绩。网络助学过程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 20%。

2.调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是完成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必备的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础课程,一般设置3-5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支撑课程,含职业技术课程和双证书课程,一般设置3-5门;专业核心课程则为本专业特有并区别于其他专业的课程,一般设置 3-5 门;选修课程是指为提高人文素质和拓宽该专业领域知识的专业方向等而设置的课程,一般为2-3门。最终应达到如下标准:本科专业的理论考试课程不少于20 门,总学分数不低于70学分。专科专业不少于15门,总学分数不低于70学分。[3]

3.在专业设置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3.1是增加专业设置,特别是大力发展本科(独立本科段)自考专业。

3.2专业方向多样化,并应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灵活调整。

3.3从学科型专业向应用、操作型专业逐步过渡,向职业 化、技能化方向发展,强调其实用性。

三、明确自学考试专业课程教材的选用原则

1.用符合自考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和考试要求的优秀 高职高专教材。

2.优先选用现有的并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及该课程教学要求的自考教材。

3.是由省自考办组织有关学校、企业专家、学者针对职业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选择少数较成熟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按自学考试的要求组织编写。

大型考试总结范文7

关键字:组卷 遗传算法 分段编码

一、引言

组卷是各类考试的核心工作,而试题内容组织的是否合理是一次考试成功与否的关键。如现在的大多数考试的组卷工作都是由人工来完成。即先给定考试大纲,再由组卷人员根据考试大纲进行组卷。这样便产生以下问题:

第一,由于人工组卷过程中,存在很多主观的因素,因而很可能造成所出题目的不科学,反应不出考试对象的真实水平。

第二,在某些重要的考试中给试题的保密工作带来了不便。

第三.造成了人员和时间的浪费。

本文在组卷的过程中采用遗传算法,用来代替由人工进行组卷。这种算法能快捷、科学、合理的完成组卷,从而最大限度的节省人力并反应考试对象的真实水平。

二、参数的确定

1、试题序号:指的是该试题在题库中的序号或者编号。

2、试题类型:指的是该试题的类型。如单选、多选、填空、判断、简答、计算、论述等。各种题型的数量应该在组卷开始前设定。

3、试题知识点:指的是该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可以用章节号或者纯数字的序号来代替。

4、试题难度:指的是该试题的难易程度。可以分为极难、难、适中、易、极易。在组卷前应设定各种难易程度的试题所占的比例。

5、试题区分度:试题区分不同水平受试者的程度,即考出学生的不同水平,把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真正分别开。区分度高的考试,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比例,如果某一分数区间学生相对集中,高分太多或不及格太多的考试,区分度则低。

区分度一般在-1~+1之间,值越大区分度越好。试题的区分度在0.4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0.3~0.3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较好,0.2~0.2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太好需修改,0.19以下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好应淘汰。

6、试题分值:是指试题的分值。

7、试题时间:是指正常情况系答完该题所用时间。

8、试题总数:是指在要组成的试卷中题目的组数。一般在组卷开始级可以确定。

另外还应在组卷开始之前实现设定组卷方案的总分和该方案所组试卷的考试时间。

三、基于遗传算法的组卷模型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以矩阵b代表题库中的题目。其中

为序号为i的试题的第j个参数(试题类型、知识点、难度、区分度、分值、时间等)值。

1、编码

三维向量 表示第k个方案中第i个试题的第j个参数值。i的上限就是目标试卷的试题总数。j代表该试题的第j个参数值,j的取值为1到7。 表示第该算法的一个个体也是该算法的一个组卷方案。本文采取的是分段编码的方法,即根据试卷中各种题型的数目的要求把染色体分成几段,某一段对应某种题型。

2、初始群体的生成

给所有的 取任意数(当然不能超过题库的题目总数)生成初始群体

3、适应度函数

衡量某份试题组卷组的是否合理,应看它的组卷方案中试题类型是否齐全,知识面涵盖是否合理,难度是否适中,区分度是否清晰。因此适应度函数应当反映以上信息。设函数

为适应度函数。

设数组 为i组卷方案的知识点总数。设为第i种组卷方案第j种难度所占的比例。 为第i种组卷方案的区分度。

设ken为数组 中的最大值,也即知识点最多。Dep为数组初始设定区分度与中各个元素做差之最小值;har为

与初始设定各种难度题型所占比例值做差然后求和。Dep与har都是取最小值为了一致令ken与一个合适的数(应该为此次考试的所有知识点)做差记为 。

4、选择

选择是从群体中选择优胜个体,淘汰劣质个体的操作,即从当前群体中选出适应度值高的个体以生成池的过程。

本文采用的是赌选择法(roulette wheel selection),在该方法中,各个个体的选择概率和其适应度值成比例。设群体大小为n,其中个体i的适应度为fi,则i 被选择的概率pi,可表示如下

。若该组卷方案的考试时间 、总分值

、m(试题总数)不等于事先设定值则直接淘汰。

5、交叉

交叉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从池中随机选择一对个体;其次选择0到试题总数之间的一个整数当做交叉位;对两个个体从交叉位(随机取)后的进行基因值互换,从而形成一对新个体。

6、变异

变异操作是模拟自然界进化中染色体上某基因位发生突变而改变染色体的结构和性状。本文中遗传操作的实现方法是:对某个染色体中(即)的题号以概率p取1到题库题目总数之间的任意整数。

大型考试总结范文8

期中考结束,不知道同学们怎么对待这一张张的试卷?我发现有的同学看完了成绩就把试卷随手一丢,有的可能改完试卷答案就塞进了书包,有的可能还在纠结分数的多少,如果你这样做的话,那么,你就低估了试卷的价值。同学们,我们要让试卷的价值高于你的分数!分数永远是表面的,更重要的是去挖掘分数背后的问题,你要研究的是:做错的题是什么原因:是粗心还是审题不细、思路不清、概念模糊还是知识存在盲点?哪些题型是我的强项、哪些是我的弱项,哪些题型还存在增分的空间,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和思路是什么?只有理性地分析得分背后存在的问题,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你才能充满信心地迎接下一次考试。

我记得世界上唯一一位三夺世界杯冠军、被誉为"球王"的贝利,人家问他:"哪个球踢得最好?"贝利总是说"下一个".我希望我问同学们"哪一次考得最好"时,你们也能充满信心地说:"下一次!"所以,你可以忘记你的分数,但不要丢掉你的试卷,记住:要让试卷的价值高于你的分数,每次考试后利用试卷反思与总结,你才能一次次地进步。这是我讲的第一个方面,通过分析试卷来反思总结学习的情况。

第二个方面,我介绍一种分析成绩的方法:为自己建立坐标轴。那就是用简单的坐标轴来分析本学期所有大考成绩的情况,一张简图看清一学期甚至一学年的学习情况。横坐标轴标明几次考试,我们考过的阶段考、期中考,后面还有元旦阶段考和期末考,这个学期四次大考。纵坐标轴标明成绩在年级的位置,这样确定的折线就能看出成绩是波动还是稳定在特定区间。你要分析成绩波动的原因,稳定的话,各科中可提升的题型有哪些,通过分析成绩走向明确你的目标、努力的方向,你就能够客观地对自己的成绩做出判断与评价。

大型考试总结范文9

关键词:通用技术;高考复习;复习模式

通用技术分两次高考,一次安排在9月中旬,一次安排在次年3月中旬。第一次考试准备得很匆忙,从八月份暑假补课开始到九月中旬的技术高考,每个班级不过12课时。学生感觉准备不充分而信心不足,总感觉复习不充分会影响成绩。因此,准备第一次高考可以用三个子概括:“忙”“乱”“慌”。如何解决第一次高考复习的“忙”“乱”“慌”的现状?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以近在眼前的高考为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结合学校在暑假开的家长会对学生进行激励。让学生制订通用技术高考的目标。这种激励效果在一段时间内还是不错的。

二、避免罗列一大堆知识点,让学生去死记硬背

前几次考试复习中都存在这种现象,但效果很差。等到第二次技术考试复习时,学生就不吃这一套了。认为老师的这一套对高考复习起不了什么作用。但核心的知识点,必须罗列让学生去记。

三、针对复习课时的不足

加上暑假补课复课时总共在12节左右。内容很多,时间很短,这是一对矛盾,而且是客观存在,至少是目前无法改变的。以前一般是专题复习,总共有八个专题,那么每个专题一节半课,复习的效果就难以保证。我采取的办法是题型复习为主附加专题复习,非选择题型为主结合选择题型进行复习。

1.非选择题往往是制图或识图

这里的图往往是三视图。这里的复习策略是这样的:先结合立体图分析点线面的正投影特征(积聚性相似性真实性等等)。比如,一个圆在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不同时,它的投影效果是不同的,可以让学生去归类。再进行三视图的制图训练(包括补线的训练),然后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三视图作图原则“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尤其需强调“宽相等”的两种作图方法。再让学生去弄清楚技术图样中各种线条代表的意义。

2.关于流程(有时结合工艺)

有关流程和工艺专题的考试内容往往有3~4个选择题。收集或设计题目时,要注意有通用性、迁移性、典型性。比如有关热处理的题目,书本上有轴承的淬火工艺、法兰制作的工艺优化、会考试卷上的镰刀制作工艺,这些都涉及热处理。热处理有淬火、有回火、有加热软化等形式,如果对这些环节能够清楚地知道其作用,那么这些题目就迎刃而解。将这些题目放在其中加以比较,学生能够轻而易举地掌握。另外一个典型的题目是有关金属加工流程的题目。在这里一些学生往往去死记一些个别的金属加工的流程(认为金属加工的流程往往就是“下料―画线―锯割―锉削―钻孔―攻丝―倒角等”)。导致最后失分很大。因此,让学生去接触不同类型的金属加工,可以使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有关评价题的

这种题型学生的得分率在历次高考中还算不错的。考查的有关内容:技术的性质,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及合理人机关系实现要考虑的四个方面、设计的一般原则等方面,选择题同样会出现2~3个题目。收集典型的题目让学生做,教师分析半节课即可。

4.有关系统题目

有关系统的选择题往往是两个。这里的复习要做到一方面让学生巩固系统的基本特性和系统分析的原则等核心知识;另一方面做一些练习让学生学会具体是如何进行系统优化的,学会分析系统优化中的约束条件,从而调节好影响因素使系统达到最大的优化。

5.有关控制系统

有关控制系统的选择题往往也有两个。这种题型从高考得分率看还是蛮高的。但平时学生总感觉掌握得不好,常常出现错误,教师感觉这章内容也不好上。比如控制对象的选择不同,控制的目的不同往往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就不同,再加上很多题目出的不规范不严密,更容易导致学生觉得该专题难学。对于专题的复习应让学生在掌握核心知识(开花、闭环的区别,理解干扰与反馈)的基础上,精选题目让学生训练。也就是抓住重点,避开一些不必要的争论,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技术试验(往往涉及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这个题目的分数有12分,有关技术试验和结构的选择题往往是5个左右。技术试验的重点在于构思一个正确的试验方案,而不是去区分书上介绍的试验类型、试验方法、死记死板的试验报告书写格式。学生为这样的事情纳闷。学生经常碰到同样一个题目这张试卷上的答案是这样写的而另外一张试卷上的答案又是那样写的。这样的话学生就会浪费很多无谓的时间去纠缠这些试验过程,最后是吃力不讨好,也就是说在无效地做题。因此在给学生题目训练时,不能出的太注重形式,只要学生能给出合理试验方案或过程即可,同时一定要规范,不能随便拿一个东西说如何测它的强度,应该告诉学生到底是测它能承受的最大强度还是测试它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如果是这样就给出强度要求)。因为这两种情况在试验时是有区别的,如果是前者,那么试验时加重物是先加大重物到差不多时再换成加小重物,这样试验才能得到更精确的数据;如果是后者直接加上要求的重量或者略大于该重量。还有在做研究一个应变量与一个变量关系的试验时,要保持其变量不变,有关这样的试验在科研中是经常碰到的,而学生往往有很大的欠缺。因此在出技术试验训练题的时候,要注意规范,要出来自于实践中的试验,避免题型单一。在分析题目的试验侧重分析具体的方法,对于比较有普遍性的具有迁移价值的试验方法更是要强调。对于有关结构稳定性和强度这个考点,不能把学生教死了,比如有关结构稳定性的,学生能够把书上的知识点记得非常牢,但书上的知识往往把学生的思维约束了,因此我们提倡“不管白猫黑猫只要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的思维方式。

7.应用设计题

这种题型非常好,能够考查学生很多方面的技术素养。比如综合运用技术设计知识的能力,技术的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技术创新的能力等等。选择题里也有1~2个的有关设计分析的题目。这种能力的训练是贯穿这个过程的,在复习几个课时是达不到很高的水平的,我们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得分的水平,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比较规范地表达出自己的设计想法。训练的题目就是三次高考的设计题,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构思,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绘图能力,当然还有一个目的是让学生适应高考题型。

这样复习下来总共花去10课时,分别是技术语言花去2课时,流程工艺的花去2课时,评价题花去0.5课时,系统设计的花去1.5课时,控制设计的花去2.5课时,技术试验与结构设计的花去2时,应用设计题的花去1.5课时,还有2个课时可用来分析综合卷。这样就能够比较全面地、高效地复习好两册书,学生也能够从容地应付第一次技术高考。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251-252.

[2]顾建军.技术与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