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产品成本核算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06 15:56:23

产品成本核算论文

产品成本核算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的企业仍旧使用着那些传统的成本核算制度,而这一制度是针对几十年前计划经济体制下非竞争环境的条件而开发的,那时的企业状况与现在的及不久的将来的迥然不同。因此,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能较为客观、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它在我国的运用将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因此,作业成本法理论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际意义。文章就是在论述作业成本法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作业成本法应用于实践中所必需的成本核算体系展开研究。

一、作业成本法的内涵

(一) 作业成本法的内涵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缩写 abc),即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或顾客上去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

(二)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

1. 成本核算方法的变革。作业成本核算依据成本发生的动因来分配成本,实际上把传统成本核算的单一要素分配,根据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变成多要素分配,避免了成本扭曲。

2. 成本控制方法的变化。传统成本管理主要根据标准成本来控制产品成本。作业成本管理控制的重点在于作业,通过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发现改善的机会。这种改善是持续的,并无一个确定的终点。

3. 成本管理的范围。传统成本管理只注重产品生产阶段的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既可以控制生产阶段的成本,也可以对一销售、售后阶段进行成本管理,还可以对产品设计阶段进行管理,是全面、全方位的成本管理。

二、现行成本核算的问题

(一) 成本核算范围狭窄

知识资源已成为生产要素的主要因素,因而知识资源的消耗理所当然地应成为产品成本的构成部分,而现行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都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摊入管理费用,没有记入产品成本。这显然已不符合知识经济下成本的内涵,因此,如何完整地核算国有企业的无形资产,并将其价值记入产品成本将是成本会计的紧迫课题;同时,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创造发明知识、掌握和使用知识的人力资源的价值也应是成本核算涉及的对象;知识经济时代的国有企业劳动主体是智力劳动,智力劳动的知识价值如何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应是该时代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

(二) 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

成本信息是指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出、传递或取得的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产供销耗费情况的成本数据和成本资料。成本信息是成本核算的依据,它可以控制和考核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可以用来制订计划、预算和长短期的经营决策,对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成本信息在现代化国有企业管理中已经越来越重要。传统的成本核算系统是建立在"业务量是影响成本的唯一因素"的假定基础之上的,这就将成本核算过程过分简单化了。

(三) 成本核算方法简单

1. 国有企业的技术水平制约了成本的降低

技术水平的高低对降低成本有着直接影响。技术开发往往减少本期利润,但不一定能增加经理任期内的利润,指望经理接受一种减少其任期内的利润但增加其继任者业绩的技术创新方案是不现实的。

2. 选用的材料分配方法不恰当

在实际成本法下计算发出材料成本,48% 的国有企业用加权平均法,只有5.3% 的国有企业用后进先出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实际成本法核算材料,适用于规模较小、材料品种简单、未采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日常核算的国有企业。计划成本法核算材料的适用条件则与之相反,而且计划成本法核算与市场调控的要求相适应。物价上涨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出的发出和结存材料成本符合谨慎原则,移动加权平均法较之加权平均法更利于材料的日常控制。

三、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构建

(一) 作业成本法核算要素

确定作业成本法的范围要素。从时间范围来看,首先要根据国有企业的实际能力来确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产品的所属会计期间。如果能力允许国有企业可以每个月都对当月产品的作业成本进行核算,国有企业可以每个季度进行一次作业成本的计算在实施的初期,甚至可以半年末或年末进行一次作业成本计算,分析产品作业成本与现有成本核算方法下的成本差异。

从作业内容要素上看,应确定作业成本所含的核算内容。在作业成本法实施的初期,考虑到国有企业实际操作的困难问题以及与现有财务会计制度的统一问题,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可以先以传统成本法下的制造成本作为作业成本的计算内容。而对于一些比较难以量化的费用比如设计费用、实验费用、可追溯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可以在作业成本法的进一步推广过程中再考虑。

从成本核算的空间要素来看,在作业成本实施初期,为了使得国有企业员工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国有企业可以先选取一个比较典型的车间或产品生产线进行产品作业成本的核算。可以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对生产工艺比较稳定的车间或者部门采用作业成本核算,逐步推广到国有企业其他部门。也可以采用先主后次的策略,先对占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比较最重要的部门开始,对其实施作业成本核算,稳定后再推广到其他次要部门。

(二) 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构建的原则

1. 成本效益的原则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成本和成本所能带来的效益,在作业成本核算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就始终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在选择作业中心的时候要时刻注意成本效益的原则,避免为了片面的追求核算结果的精确性而不考虑经济性。

2. 简单易行的原则

作业成本核算的原理并不复杂,思路也很明确,但是相对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其所需要的数据量和核算步骤要复杂的多。这样作业成本核算系统的设计必须简单易行,对于而要作业判断选择的地方,定要给出简洁明晰的标准,避免因操作人员的判断失误导致最终计算结果的偏差。

3. 系统柔性和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国有企业为了适应其所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必将会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的经营情况适时的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和经营方式。这样,国有企业的产品线和组织结构就会发生一些变化。这就需要我们的作业成本核算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国有企业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并且说明在各种可能的情况发生时作业成本核算系统需要做出何种相应的变化。

四、作业成本核算处理程序的构建

(一) 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

作业成本核算体系下的成本计算对象是指需要对其资源消耗价值进行成本计量和分配的项目。根据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以最终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体现了国有企业成本核算的最终目标,对产品成本的核算应按照作业的划分开立产品作业成本计算单,将各项作业消耗的资源价值转入所服务的作业中,进而转入到产品,形成产品成本。

(二) 成本项目的确定

根据作业消耗资源的情况,将国有企业生产产品所发生的资源费用以作业为基本单位进行归集和计量,所得作业消耗资源的成本就是作业成本。根据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对产品进行成本核算,应首先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作业的划分,为了反映产品生产对其生产过程的消耗情况,应以所划分的作业为对象,确定产品的作业成本项目。通过作业成本项目,可以反映产品生产所经过的作业及对作业的消耗情况,有利于国有企业对作业的消耗情况进行分析,为降低产品成本,优化作业链提供依据。作业成本项目是作业成本核算体系中反映产品成本的主要成本项目,因此在对内提品成本报表时,以作业成本项目作为产品成本的主要反映项目。

(三) 成本流程的构建

根据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产品,产品的成本来源于产品形成所消耗的作业,而作业的发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资源。由于作业的发生要消耗一定的资源,所以资源成本的产生与作业的发生是紧密联系的,当把作业消耗的资源费用以作业为单位归集起来,就是将资源成本转移给作业,形成作业成本;产品消耗作业,也就是消耗作业发生而耗费的资源,就是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中,形成产品成本。总之,作业消耗资源,资源成本转移到作业中形成作业成本;产品消耗作业,则作业成本转移到产品中形成产品成本。

(四) 作业成本归集和分配方式的构建

产品的成本流程将产品成本计算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它们是作业成本的归集和作业成本到产品中的分配,因此,作业成本核算体系下的产品成本计算过程实际上就是作业成本归集和分配的过程。作业成本的归集是指以所划分的作业为基本单位,负责收集相关资源费用的成本数据。在这一过程中,若某项资源费用根据资源耗费的特点可以从发生区域上划分为各作业所耗,则可直接计入各作业,形成各作业的成本元素。作业成本的分配是指将作业归集的资源费用(间接资源成本)分配给最终成本计算对象(产品)的过程,这一分配过程需要以适当的作业动因作为成本分配基础。

(五) 作业成本核算程序的构建

作业成本核算体系下作业成本归集和分配是以作业为基础进行的,换句话说,就是以作业为核算范围,进行资源成本、作业成本和产品成本的核算。根据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以作业为基础进行作业成本归集和分配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作业消耗资源的核算,二是产品消耗作业的核算。

五、结论

国有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包括成本在内信息的完备与准确与否。因此,成本的正确性、及时性、相关性是决定国有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由于作业成本法突破了传统成本法的局限性,是一种建立在全新理论上的更为客观准确的成本计算方法,那么,一种新的成本计算方法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成本核算体系。建立国有企业的abc成本核算体系,是国有企业实践作业成本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万祥. 成本论,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24.

[2] 赵晓巍. 企业的成本核算管理分析, 中国集体经济, 2007(2):45~46.

[3] 栾庆伟. 成本管理新模式,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67.

产品成本核算论文范文2

一、成本会计的课程特点

1.课程专业性强,实践性强。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也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先修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如在成本会计的学习中,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业务涉及各式凭证的编制和有关账簿的登记,这些需要比较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才有利学习。另外,成本会计学科中的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等有关知识直接来源于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基于社会企业岗位导向而设置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2.费用的分配方法及计算公式多。成本核算过程中,费用的分配方法和计算公式众多,包括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以及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虽然不同的费用分配方法适用不同的情况,但学习过程中学生还是容易被众多的分配方法、计算公式混乱思维,难以把握各种分配方法的计算特点和应用技巧。另外,在学习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后,学生还要学习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不同方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不一样,成本的核算方法和步骤也千差万别,学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生不容易掌握相关成本核算方法的操作技能。

3.分配表格及成本计算单繁多。在成本核算过程中,费用的分配是结合编制费用分配表进行的,费用的分配方法多,据以编制的费用分配表格式也繁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主要是通过编制成本计算单进行的,品种繁多,则成本计算单也繁多。和财务会计对有关业务进行账务处理不一样,成本会计在讲学过程中经常以表代账,表格与表格之间联系紧密,错综复杂,给讲和学带来一定难度。WWw.133229.COm

二、成本会计教学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1.教育界对成本会计重视不足。虽然成本会计和财务会计同属专业主干课程,但教育界一直存在着重财务会计,轻成本会计的现象,成本会计是作为财务会计的附属教程存在。财务会计侧重于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现金流情况的有关信息,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成本会计侧重于企业内部的经营运作,注重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致力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对企业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但财务会计教程从初级、中级到高级,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的教材体系,而成本会计在教育体系所占比重比较轻。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滞后。目前的成本会计教学主要通过表格数据的前后钩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流程,由于计算量大,表格繁多,使得师生对教材的依赖性很强,从而造成“照本宣科”的感觉,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虽然有些学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也只是对公式和方法的呈现,仍是对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表格之间的结转关系无法形象的展示出来。另外,成本应该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划分不同的成本项目进行核算,并且不同的生产工艺特点要求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于毫无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而言,会觉得很抽象,难以理解,这些都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偏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目前大部分成本会计教材是依据制造业的生产特点来编制,在授课过程中,从生产费用的分配到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要利用黑板、多媒体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理论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有关方法的核算原理,或者以实务题的形式给学生演示计算过程,缺乏逼真的实践教学。另外企业的财务部门通常是一个机密部门,很多单位拒绝安排学生前来实习,即便有的学生进入实习单位,也很难了解到一个企业的整个会计系统,更难了解到一个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机制。而目前的校内会计实训,和真实的业务还是有一定差距,学生对企业的真实业务往来缺乏感性认识。

4.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脱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的生产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参与经营与生产管理,已成为制造企业的一致选择。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重视直接生产费用的核算,轻视间接生产费用的核算。新型的企业,如it行业、软件生产企业等高科技术企业,其经营成本中间接生产费用占大部分,直接材料成本所占比重小,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显然不适合其生产特点。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直接人工成本支出越来越小,而管理成本、设备折旧等间接生产费用的分配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些要求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作出相应改变。

三、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思考

1.构建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从整体上来策划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设置离不开成本核算的特点。产品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是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成本核算过程中,从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损失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到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都离不开原始凭证的传递,记账凭证的填制以及账簿的登记,整个核算流程,要求的都是实

转贴于

实在在的准确的数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该平行进行,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度高、综合性强的实践环境,让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都能经历这种实践环节的培训,把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充分的运用实践环节中,对抽象的理论知识产生感性认识。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可以借助校内模拟实训室,从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到出具成本报表和进行成本分析,系统的对各种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模拟训练。另外,大力寻求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利用时间组织学生亲临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组织特点和生产流程,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实践环境。

2.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把案例引入课堂,通过身临其境的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和成本核算方法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案例进行讲解,后面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也可以围绕该案例来进行,这样容易把前后知识连贯起来,从整体把握成本核算的具体方法与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教师应该控制好课堂进度,讲述和案例有关的理论知识,简要介绍案例的背景、内容、性质,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自主思考,展开讨论。学生针对案例提出的问题,查阅资料、文献,从自身的角度对案例进行剖析,阐述自身见解,对于不同的观点可以展开辩论。案例结束,教师应指导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和结论。(2)图示教学法。运用图示教学法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化。如正确划分费用界限,是成本核算中的重要问题,包括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非生产费用、正确划分当期与非当期的生产费用、正确将划分不同产品的生产费用以及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这些看似相互独立的理论,其实相互间联系非常紧密,如果单依靠文字讲述会非常吃力,但如果通过图示讲授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如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先是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再到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最后是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上述核算流程可以通过丁字账来演示各账户之间的结转关系,通过丁字账图示来讲授费用之间的分配结转流程,可以更直观系统,便于学生把分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3)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指的是将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划分为若干任务项目,围绕各任务项目来设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和学时。项目教学法是以社会企业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实操技能的训练。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把成本会计教材的内容划分为若干项目,如要素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成本核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按以上内容划分项目,明确每个项目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分配相应的工作任务,结合案例根据品种法的核算原理和核算步骤,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有关明细账,直到计算出各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与在成品成本,最后编制成本报表。在工作过程中,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参与,对发现的信息要在小组内共享,共同讨论,小组之间相互竞争。项目结束,教师应该对每个小组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价,并针对项目进行过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给学生重新温习相关知识,巩固有关理论知识。

产品成本核算论文范文3

【关键词】成本费用核算;目标定位;内容载体;方法过程

一、成本费用核算课程目标与定位

1、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有:了解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的知识、程序与方法,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的知识、程序与方法,平行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的知识,分批法核算产品成本的知识、程序与方法,定额法核算产品成本的知识、程序与方法,分类法核算产品成本的知识、程序与方法等;能力目标有:会按六种方法――品种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分批法、定额法、分类法核算产品成本;素质目标有:培养学生具有成本、效益意识,树立准确核算成本的思想,养成严谨细致、踏实肯干、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工作作风。

2、课程定位:《成本费用核算》是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一门学习领域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分析会计职业岗位和成本费用核算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以企业的产品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核算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处理成本费用核算的能力为出发点,结合教学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力求课程内容实践理论一体化,课程体系工作任务过程化,课程设计教、学、做一体化。

二、成本费用核算课程内容与载体

1、《成本费用核算》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选取依据有会计职业发展对成本费用核算的要求、成本费用核算的实际工作过程、成本费用核算的实际工作内容、《成本费用核算》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运用品种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分批法、定额法、分类法核算产品成本。

2、《成本费用核算》课程载体

以成本费用核算的典型工作任务、流程作为成本费用核算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主线,按照能力形成的规律,分别设计一个装配式多步骤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业务,半成品不对外销售,按照平行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设计一个连续式多步骤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业务,成本管理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按照逐步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设计一个装配式多步骤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业务,半成品不对外销售,按照平行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设计单件小批量生产的企业业务,按照产品订单组织生产,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按照分批法核算产品成本;设计一个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健全的企业业务,按照定额法核算产品成本;设计一个企业生产联产品的业务,按照分类法核算产品成本。

三、成本费用核算课程教学方法与过程

《成本费用核算》课程设计按“采用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采用分批法核算产品成本、采用定额法核算产品成本、采用分类法核算产品成本”六项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其学习情境,教学设计对照每一工作任务模拟一个中型企业特定生产类型的业务,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按照适当的核算方法核算产品成本,依次对六项典型工作任务提出操作要求,同时按其工作过程顺序需要编写相关知识。

1、《成本费用核算》课程的教学方法

通过任务驱动法、建立课程学习小组学习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提高《成本费用核算》课程教学效果;分发账页边讲边做,边做边讨论,边讨论边评讲,把学习过程与岗位技能要求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成本核算岗位工作能力。

2、《成本费用核算》课程的教学过程

第一,建立课程学习小组:第一次课,了解到前面课程以小组方式学习,征求学生意见,一般愿意继续保持原小组不作大的变动,个别调整后按6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指定组长负责,明确学习小组的任务以及小组长的职责。

第二,模拟一个工作情境:对照每一工作任务模拟一个中型企业特定生产类型的业务,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按照适当的核算方法核算产品成本。模拟工作环境作为实践教学场所。按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组织教学。学生可以进行记帐员、成本费用核算员等岗位会计模拟学习,学生在其中可经历全部成本费用核算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和弄清各环节之间的联系。

第三,提出工作任务:根据每一工作任务模拟的工作情境,提出建帐;编制材料、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并作账务处理;编制人工费用分配表并作账务处理;编制其他费用分配表并作账务处理;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并作账务处理;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并作账务处理;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等几个子工作任务。

第四,每个子工作任务基本按以下方法和步骤组织教学:(1)教师布置任务,用多媒体展示《成本费用核算》课程整体设计该单元核算程序、方法以及结果,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明确本单元学习要完成的具体任务。(2)讲述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主要讲述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讲解这些知识和技能时,以本单元所要完成的《成本费用核算》中的相应业务为例。(3)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按小组组织讨论,寻找与任务相关的信息,解决本单元所要讨论的问题。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

第五,各小组完成具体操作后,先让小组推代表发言评讲,回答不完善处其他小组可以补充。然后老师对难点或错误处进行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注意事项讲解,并对评讲小组加分激励。最后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教师评价。

第六,完成本单元的工作任务后,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同一生产类型其他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业务,进一步强化技能,做完后教师给予检查,指出问题所在,告知产生原因,应该如何避免,最终形成成绩。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采用分批法核算产品成本、采用定额法核算产品成本、采用分类法核算产品成本等,成功设计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成本费用核算课程。

参考文献

产品成本核算论文范文4

成本核算主要是指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所涉及的费用,进行归纳、汇总、核算,然后再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各生产经营环节中的费用总额和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分别进行核算和管理。随着企业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努力做好产品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以实现企业最理想的经济效益。

一、企业成本核算中的问题

1.成本管理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一些企业所使用的成本管理方法过于机械化,不能全面考虑企业生产过程,例如有些企业在思想上存在片面化,常常只是一味地重视企业的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完全忽略了产品在供应和销售阶段的成本管理,只重视已经投入生产的产品成本,忽略前期对产品成本进行核算。一些企业没有对产品成本进行事前管理和控制,产品成本的计划也不够科学,这就导致后期产品成本管理工作的混乱。在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只认识到产品成本的核算的重要性,却忽略了企业产品管理成本的重要性,背离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核心,只注重一味地强调如何降低成本,却不能从多方面来充分考虑问题。另外,企业成本管理不能完全达到统一,同时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由于企业领导拥有最高的决策权,财务人员只具备工作的执行权利,如果决策者的决策水平低,很可能会增加企业成本管理风险。

2.成本核算面小。有些企业只重视产品生产的过程,而不重视影响成本的各个要素,没有深入了解产品生产前、生产过程中,产品生产以后这个重要的产品生产链。随着产品机械化生产水平的逐渐提高,产品的生产流程也在逐渐的缩短,也降低了产品生产的重要性。一些企业的成本核算还处在以往比较传统的方式,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很难将企业产品的信息真实的反映出来,也不能完全满足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

3.成本核算方法陈旧。正确的选择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对促进企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是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基础。在一些企业中,经常使用品种核算法和分布核算法,根据消费者提出来的种种需求,企业产品已经开始向小批量和多品种方向发展。目前,分批法核并没有被绝大多数企业广泛使用,从这一方面我们会发现一些企业产品生产和经营并没有进行精细化管理。

4.财务人员成本核算水平低。一些企业的业务内容和业务流程都比较简单化,对财务核算也没有过高的要求,这样就会导致企业成本核算出现不合理的情况。由于在一些企业中,会计人员中有些是老员工,他们的资历以及工作经验都比较丰厚,但是他们的思想理念却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他们对引进的新方法不了解,还是应用过去比较传统的核算方法,这样很可能造成企业成本核算数据不真实。在企业中也有很多年轻的会计人员,他们虽然能够掌握会计工作相关理论知识,但是在工作中却缺少实际经验,不能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再加上没有人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很可能会使企业成本核算过程出现差错。

5.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核算制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就目前来看,在很多企业中,企业的管理处于盲目的状态,有大部分企业中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核算制度,虽然有些企业中已经建立了该制度,但是却没有将各项制度真正的落实到位,其工作缺乏操作性,很难将成本核算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终给企业的成本核算过程带来不利影响。

二、企业成本核算策略

1.树立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思想理念。为了做好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就必须树立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思想理念,对企业产品成本进行全面的管理,将成本核算渗透到企业生产和经营各个环节中,不仅要重视产品生产环节的成本,而且还要重视产品销售阶段的成本。同时还要对企业成本核算的各个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企业要将各项工作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一起努力,作为企业的领导要不断的挖掘企业人才,让企业成本核算的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最终使企业成本核算工作顺利进行。

2.将企业成本核算面拓宽。企业成本核算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并不能只考虑产品生产前、产品生产过程中、产品生产后的成本,而且还要考虑所涉及到的企业社会环境成本、产品召回成本等等。例如一些企业为了能够持续发展下去,加上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他们就会回报社会,可能做一些公益事业,这样不仅将企业的知名度提高,而且还能将企业成本核算面拓宽。

3.选择先进的、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以往比较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成本核算工作需要,如果企业不能跟上时展步伐,那么成本核算信息就无法接与真实性相贴近。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得到企业的应用。为了使企业成本核算更加真实准确,可以从企业成本核算需要出发,适当的引用先进的核算方法。例如,企业的自动化水平高,间接费用比较高,产品生产种类多,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强,此时可以应用作业成本法,也可以使用分批法。

4.提高财务人员的成本核算技能。对财务人员的成本核算技能进行培训,定期给财务人员灌输企业成本核算知识,同时培养财务人员的成本核算工作技能,让他们在工作中能够掌握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以保证企业成本核算数据的真实准确。

5.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核算制度。为了将企业成本核算中的问题解决,避免成本核算混乱,建立健全玩啥的财务核算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他可以约束财务人员的工作行为,严格控制成本核算问题,使各项工作具有可操作性,让财务人员能够有规章制度可尊遵循。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变化,使得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使企业成本核算工作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就应该不断更新成本核算方法,并提高财务人员成本核算技能,以保证企业能够顺利完成成本核算指标。

参考文献:

[1]梁淑文.企业成本核算中的问题与策略[J].中国外贸,2011(09).

[2]任高岭.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现代商业,2011(12).

产品成本核算论文范文5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经济学视角;路径;成本控制

在强化企业资金约束的目的下,全面预算管理构成了有效的措施。所谓有效在于,全面预算管理根据企业资金流向的时间维度,分别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监管机制。以生产性企业为例,企业资金先后经历了物资采购阶段、产品生产阶段,以及产成品销售阶段。通过全面预算,便分别在这三个方面建立起了预算审核、生产资金管控、销售资金回笼等监管机制。这种基于价值层面的资金预算管理,实则履行了企业全面成本控制的角色。因此,建构起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相契合的路径,便成为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之所以强调经济学视角在于,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构建了资本循环公式,即G-W-G`,该公式应成为本文进行全面预算管理路径讨论的理论框架。实践表明,生产阶段W的预算管理存在着较大难度,从而也就构成了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全面预算管理路径的经济学分析

在资本循环公式下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货币职能方面

当企业的资金处于G的阶段,则意味着该货币正在履行货币职能,具体到生产性企业之中便是完成物资采购任务。需要指出,由于生产的专业性使然,使得提出物资采购申请的往往是生产部门,从而财务部门则主要采取预算审核的方式来完成货币职能阶段上的预算管理。

(二)生产职能方面

资本处于生产阶段意味着,货币资本已经转换为实物资本了,而这些实物资本又可以细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固定成本在生产中将逐渐消耗自己的物化价值;而流通资本则是一次性投入生产之中,其物化价值则在销售过程中得到收回。因此,在一定的生产周期下应节约使用流动资产,并高效使用固定资产。对此,也构成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应有之义。

(三)商品职能方面

商品职能承担着产成品的市场销售活动,并需要完成马克思所指出的“惊险的一跳”的任务。抛开订制化生产不论,在普通商品的销售中必然需要建立起中间渠道。因此,针对中间渠道的维护和再造便需要消耗企业的资金。此时,全面预算管理便在于约束这些资金的使用。

以上三个方面的经济学分析,便为下文的全面预算模式定位提供了思路。

二、分析基础上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定位

具体而言,分析基础上的模式定位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针对物资采购环节的模式定位

由生产部门提交物资采购清单并进行概算,已成为生产性企业的固有行为。似乎,财务部门只需要对此进行预算审核便可完成资金配置。实则不然,这里可能存在着因生产知识的专业化而形成的信息偏在问题。或者说,生产部门可能实施机会主义行为。

(二)针对产品生产环节的模式定位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相契合的态势,应着重放在生产环节。其原因便在于,生产环节将消耗大量的流动资本,并形成产品成本中的主要部分。因此,应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引入利益关联机制来。从而,通过激发起生产部门员工的自觉意识,来实现生产资金的节约和有效使用。

(三)针对商品销售环节的模式定位

销售环节处于流通领域,难以被企业监管部门所跟踪。这就意味着,投向该环节的资金可能难以做到被监管,而对资金的使用量又往往存在着不确定性。为此,应针对销售部门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最终,通过发挥人的主体性,来解决全面预算中的监管缺位问题。

三、定位驱动下的路径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路径构建如下。

(一)完善预算审核工作

物资采购数量的确定不仅影响着企业的资金配置,也影响着企业产品成本的组成大小。因此,针对相对于生产部门来说的信息弱势,财务部门应通过引入技术人员来一同完成预算审核的任务。在分工上,技术人员主要从工艺方面来确认物资采购结构和数量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由财务人员进行预算复核。这样一来,就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降低采购成本。

(二)优化生产利益关系

现代企业普遍采取项目制的生产管理形式,这样将有助于考核生产班组的工作绩效,也有助于规避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影响。为此,企业管理层应对项目组的资金支配权进行适度下放,根据项目预算一次性拨付给项目组资金,并在企业的财务制度规定下进行使用(项目组与企业管理层签订生产协议,以确保按质、按量、按期完成生产任务)。同时规定,在履行完合同后的结余资金可以按比例作为项目组的奖励性绩效。这样一来,便能激发起他们节约资金的意识。

(三)强化绩效管理机制

针对企业销售人员的工作特点,应强化对他们工作结果的考核力度。所谓工作结果是指,产品销售总量和销售资金回笼率相融合的综合绩效。因此,需要在综合绩效下来对销售人员的工作业务进行评价,并按照激励兼容原则进行奖励和惩戒。从而,保证销售环节中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效性。

四、实证分析

这里以冷轧钢企业在生产阶段的预算管理为例展开实务操作。建立在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契合下的操作如下:

(一)生产过程中进行成本逆向分解

冷轧带钢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酸洗、冷轧、工艺、退火、平整、镀层、剪切和包装。为此,生产过程中进行成本逆向分解则是关键的一步。以最终的“包装”环节为例:在生产资金预算中已初步估算出该环节的总成本支出。从而,用该环节总成本数与该环节的员工人数相比,就得到“成本控制量/人”的比例。这就使成本控制直接与每个员工相联系,必然提高生产的系统成本控制水平。

(二)根据指标开展预算管理

企业对于生产成本的控制效果,最终需要经过效果反馈来体现。而在反馈之前,须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指标。根据“物理元”原理进行指标设计,如,(1)变动成本:吨钢电耗≤550kwh;(2)质量:成材率≥95.2%等。这样的指标体系便能为“成本控制量/人”提供评价参数。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五、小结

本文认为,这种基于价值层面的资金预算管理,实则履行了企业全面成本控制的角色。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路径可围绕着:完善预算审核工作、优化生产利益关系、强化绩效管理机制等三个方面展开。

具体而言,财务部门应通过引入技术人员来一同完成预算审核的任务;企业管理层应对项目组的资金支配权进行适度下放;在综合绩效下来对销售人员的工作业务进行评价。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王异.浅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1(10).

产品成本核算论文范文6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 成本核算 意义

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为了不与时展脱轨,各类中小型企业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要在竞争中得到好的发展,企业就必须在成本核算上有一定的改革,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节约成本。如果企业能够依据成本预算法,对企业的成本预算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不仅能在生产过程中有效的减少成本,更能使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吸取经验,找到更具特色、更有利企业效益成本核算方法。

一、成本核算方法的两种形式

(一)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

传统的核算方式,顾名思义是一种在自有企业开始而延续至今的方式,毋庸置疑,这种方式是靠着一点一滴的经验积累才逐步完善的,也一定是一套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成本管理体系。但由于这些年社会的不断进步,这种方法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发展形势了。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企业制造出来的产品在精密度、美观度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企业的生产模式也开始慢慢的向自动化、机械化转型,因此,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在当今的发展形势下必然存在着弊端和缺点,无法达到制造业的需求。在现在的产品制造模式下,不论是从企业对成本分配方面还是从产品生产期间的成本预算上传统的核算方式都无法适应。由于人们对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生产产品的成本核算难度与复杂度也将有所提高,尤其是产品生产期间,它是一个相对繁杂、长期性的过程,而且还可能会牵涉到一些额外的费用,这些费用虽然不是在生产的时候产生的,但也属于其中的一部分,传统方式的成本核算就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的产生不同程度的差错,导致产品生产过程中成本的核算不准确。

(二)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核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是成本核算的新方法,旨在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它既继承了传统核算方式的优点,也在其不足之处做了改进,在现在的企业中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核算方式。简而言之,作业成本是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需费用的消耗,即生产成本。企业在进行生产时,会将生产划分为不同的几个环节,而且需要各部门之间的默契合作,将各自所消耗的资源进行整理,并以库的方式存储起来,以便于在之后将各部门的数据汇总以后做进一步的整理,进而得出更为全面的分析。这样一来,由于企业对各环节的成本都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就能在之后企业资金调动上更加准确,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成本核算时不必要的误差。

作业成本法下的核算步骤主要是:先对相关的作业进行分析,然后对作业过程中使用到的资源有一个整合并作出详细的分析,最后就是将各环节所需的成本预算合理的分配,同时要对作业过程中的成本、成本针对的对象和总成本有一个准确的计算和详细的总结。

二、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核算的意义

(一)作业成本法的优势

在成本核算时作业成本法不论是从工作效率上来讲,还是在核算精度上都要比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略胜一筹。首先,就工作效率而言,在这个一切要求快的时代,作业成本法在确定目标、分析资源、建立库并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最后再做出总结等方面都能在效率上有很大的提高,而传统的核算方式,不仅在核算工程中需要耗费极大地人力、物力,而且也会产生一定的成本,为企业发展增添负担;其次,就核算精度来看,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效率要超出传统核算方式很多,作业成本法不仅能够将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划分,而且不会在核算过程中调动大量人员,能有效的避免在人员调动时产生的误差。总的来说,与传统的核算方式比起来,作业成本法下的核算方法更加细化,可以满足产品生产时大量的生产需求,符合产品生产越来越复杂的发展趋势。

(二)作业成本法下制造业成本核算的意义

在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今天,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核算也应运而生。由于它是由传统成本核算发展而来的,不仅在核算方式上扬长避短,而且通过不断的累积经验教训,也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核算方法,这种方法更加具有科学性,便于管理。因此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要结合企业特点,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招贤纳士,建立一套适合公司发展,具有特色的核算体系,这样不仅能够使作业成本降到最低,而且更有利于公司的独立发展,在企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得一席之地,使企业能够在这场竞争的洪流中岿然不动,始终保持自己的特色。

三、结束语

不论是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还是作业成本法下的核算方法,都各有利弊,但企业的发展应该以社会的进步方向为指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倾向于使用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核算,但由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许多传统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在企业核算方法的转型上,不能急于一时,应该依据企业的发展情况,从实际出发,吸取经验教训,来一步步完善企业的核算方式,最终实现企业在核算方法上的完美转换,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盼盼,刘彩华,李金玲等.作业成本法在食品制造业的应用研究――以沈阳冬冬食品有限公司为例[J].商业会计,2015,(2):41-41,78,79,80

产品成本核算论文范文7

一、课程的开发背景

《制造业成本核算技术》是在原晋中财贸学校多年开展《成本会计》教学的基础上,以“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教高【2006】16号文件)”为指导思想。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制造企业专家共同开发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制造业成本核算技术》是面向中小型企业,由调研企业典型成本核算与分析的工作岗位入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重构学习内容,以培养学生从事成本会计工作的职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会计专业核心能力课程。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

新构建的课程体系更注重知识的应用,致力于缩短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为学生直接上岗创造条件。基于工作过程的、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线,经重新序化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关注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整个课程设计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考察调研。课程团队实地考察了JW纺机公司、JW机电设备厂、山西合力机械有限公司等各类企业的成本核算及分析的工作岗位和业务流程,聘请企业成本核算专家到学校给教师和学生讲解成本核算实务操作过程。了解各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实际采用的成本核算模式及与之对应的材料、工资福利费、制造费用等各项成本费用的成本核算过程,以此确定《制造业成本核算技术》的工作岗位和任务。

第二阶段,精心提炼。为便于更好地开展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活动,基于学院服务本区域经济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晋中地区中小型企业较为集中的特点,将《制造业成本核算技术》的开发定位为中小型制造企业。通过调研,掌握各类企业成本核算的岗位设置、业务流程及岗位工作任务后,根据企业实际岗位情况提炼出四个典型成本核算与分析岗位。即:材料核算岗位、工资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以及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岗位。企业实际工作中,材料核算岗位多设置在材料科。由于材料是构成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计时将材料核算岗位调整到成本核算流程中,以保持成本核算内容的完整性。企业实际采取的成本核算方式既有集中核算也有分散核算,课程设计为便于操作采取集中成本核算的方式,更利于学科知识基于工作过程的重新序化。

将企业各成本岗位工作任务梳理后形成四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所确定的工作任务设置行动领域和学习情境,重构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制造业成本核算理论和实践知识,安排以培养岗位技能为能力目标的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完成理实一体的教学任务。

第三阶段,巧妙设计。首先对照各企业的岗位职责确定岗位工作任务。企业的存货核算岗位对应课程中的材料核算岗位;企业的成本主管岗位对应课程中的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岗位;企业的成本核算岗位、制造费用岗位对应课程中的生产成本核算岗位;企业的工资、制造费用岗位调整为课程的工资核算岗位,制造费用岗位职责纳入到成本核算岗位。

第四阶段,内容重构。在确定各岗位工作任务后,按照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以学习情境的方式将学科知识的内容重新序化。重新设置的学习过程按照工作岗位的先后顺序依次展开。

为便于工作任务的开展,使学生对制造业成本核算技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设置“岗前准备学习情境”完成《成本会计》学科中成本核算基本知识的介绍。包括成本的概念,成本会计核算的对象、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基本方法及成本核算账户的设置。

“材料核算岗位”的工作任务依次为审核入库单据。办理入库手续、编制进项税抵扣清单、审核相关单据;办理出库核算、办理货款支付、同库房核对账目,保证账实一致、盘点材料,按要求处理盈亏。对应《成本会计》学科中的第三章产品成本构成要素费用核算中的材料成本核算和外购成本核算。

“工资核算岗位”的工作任务包括计算职工实发工资、汇总工资结算表结转费用、计算职工福利费、计提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五险一金、计提工会及教育经费、审核工资、办理工资发放、整理单据,做好归档工作等业务处理。该部分内容对应第三章产品成本构成要素费用核算中的工资费用核算。

“成本核算岗位”的工作任务有审核单据、计提折旧及其他费用处理、登记辅助生产车间账簿、月度终了计算分配并结转辅助生产费用、登记制造费用账簿。月度终了计算分配并结转制造费用、产品加工报废及停工损失账务处理、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并进行会计核算。分别对应第三章产品成本构成要素费用核算中的折旧及其他费用核算、辅助生产费用核算、制造费用核算、生产损失核算;第四章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第五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第六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岗位”的工作任务包括编制制造业成本报表、分析成本报表并撰写分析报告,对应第七章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

按照成本核算和分析各岗位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由岗位的先后顺序确定理论教学内容。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设置也是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对应每一项任务确定学习情境,组织教学内容。

三、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依照岗位工作需要完成的任务重构制造业成本核算与分析的理实一体的教学体系,打破了传统的《成本会计》学科知识体系,更注重学生基于完成工作任务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教学组织和实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保障。

教学组织。首先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一则作为实践教学内容,二则使学生增强对所要学习的成本核算对象的感性认识。其次聘请有经验的企业成本会计人员给学生讲解成本核算的实际业务操作过程。第三学校专任教师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体系开展理论教学。第四借助于校内实训室使用课题组编制的实训教材组织学生计算分配成本费用、编制凭证、登记账簿、出具报表。

教学实施。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讲练结合法、任务驱动法、案例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理实一体的教学目标。

启发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教学时,不断设置问题,采用提问、归纳、演绎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讲练结合法。由于《制造业成本核算技术》主要学习各类成本费用在各种产品、产品生产的各步骤以及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的计算分配。教学中采取精讲多练,特别是针对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的特点,进行课堂强化练习。

任务驱动法。教学的组织按照岗位工作任务开展,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最终取决于工作任务的完成。例如:车间领用材料这一工作任务的完成,要求学生掌握材料发出的核算方法,按照材料的不同用途-是生产产品还是车间维修-确定计入的账户,具备编制该业务记账凭证并在相应账户登记账目的能力。

案例讨论法。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选取相关案例,要求学生围绕该案例进行讨论。例如在学习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时,理论性较强,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划分成本费用的五种界限。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课程考核

《制造业成本核算技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序化。教学考核以工作任务的完成为导向确定理论教学考核和实践教学考核。理论教学部分,采取期末笔试方式进行,占总成绩的40%。实践教学部分以实训资料为载体,按照平时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确定成绩,包括成本、费用计算单、凭证编制装订、账簿登记等。占总成绩的60%。

《制造业成本核算技术》的考核由原来的总结性评价改变为目前的形成性评价,也是基于本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完成的学习过程,任务能否完成,标志着知识是否掌握。特别是工作任务的连续性决定了知识掌握不再象是以前是柔性的,而代之以刚性。因为每一岗位的任务对应每一岗位的知识,只有该岗位的工作任务依序完成后才能进入下一岗位。因此基于工作任务完成的学习过程对学生更具有挑战性。更显示出形成性考核在这一教学模式下的适用性。

具体应用中还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包括课堂提问、作业训练、平时测验、实习实训及考试情况等等。

五、教师团队

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完成重构后的《制造业成本核算技术》开展理实一体教学实践的有力保障,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首要条件。由于《制造业成本核算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融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一体。诸如:材料、成本各类科目体系的建立,各类费用要素、在产品与完工产品之间的分配计算,成本账簿的设置、多栏账的使用以及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都需要主讲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教学能力和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因此,在组建课程教学团队时,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由具有企业经验的教师和教学功底深厚的专业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并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另一方面聘请企业成本核算专家讲授企业实际成本核算流程和分析方法。团队十二名成员中,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达到50%。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

本课程的开发着眼于服务区域经济,调研企业成本核算实际情况。虽然课程建设走近了本区域的制造业,但距离企业对成本核算和控制的需求还有一段距离。课程建设中合作的一家企业也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下一步课程团队将继续深入企业实际,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的研究,拓展校企合作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刘晓玉,马英华.成本会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江希和.成本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产品成本核算论文范文8

关键词:制造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成本企画

一、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现状

中小企业,不论管理标准如何,也无论其生产什么类型产品,都是按照品种核算成本的的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对中小企业来说,成本核算提供的信息必须准确,而现实中并非这样。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现状表现在:

科目设置简单化,成本信息不真实在制造型企业中,将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合并为一个成本科目,导致成本费用归集混乱,无法反应真实财务状况。

(一)车间划分不明显,费用分配不科学

由于科目设置简单化,制造费用科目很难按车间设明细账。还因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多参加生产管理,对这种由管理人员参与且发生的办公费与差旅费,对办公费用还是车间费用都无法确定,通常直接纳入到办公费用记入到管理费用中,明显不符合会计准则。

(二)理论研究不成熟,核算模式不统一

我国成本核算理论研究起步晚,大多是引进国外成本核算思想,没有实务参考模式。以物流企业为例,其成本核算大多是根据企业性质,对物流成本概念的理解,采取不同成本核算方法,导致物流成本核算没有统一模式,成本信息缺乏准确性和可比性。

总之,在进行成本核算时,由于间接费用分配的局限性,导致成本信息扭曲。因此,传统核算方法已不能满足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需要。所以,本文通过传统和国外成本核算思想的比较,探索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优化模式,而不是传统的照搬照抄,不加思索的运用。

二、中小企业成本核算优化模式

(一)成本企画对作业成本法的优化

作业成本法侧重于生产过程的事中和事后控制,有所忽略在事前控制的方面。而成本企画着眼于成本的发生源泉,强调成本事前控制。因此,成本企画的这一优势,可以弥补作业成本法的不足。具体表现在:

1、强化市场导向。通过对作业链分析的作业成本法,从顾客价值的增加角度上讲,进行成本核算实施。但是,我们在购买商品时考虑价格因素,有些具有价值的产品并不是我们都能接受的。市场导向要求企业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在考虑顾客可接受价格的同时。还要考虑产品的相关功能,成本企画强调企业通过市场调查来制定价格,对与能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还可以通过价值工程分析等手段实施设计,再将目标利润扣除,将目标成本制定出,对作业成本法起到引导作用。

2、强化事前管理。一般可分为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的成本管理。成本企画强调对成本的事前管理,成本估算在产品研发阶段就可以进行,为达成目标成本可以通过成本挤压手段实行,方可进入下一阶段。将作业成本和成本企画核算模式的融合,可达到事前管理的目的。

(二)作业成本法对成本企画的优化

通过将成本企画与作业成本法融合,不仅使成本核算延伸到事前阶段,而且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信息可为成本企画所用,主要体现对成本预测和修正作用:预测目标成本。在作业成本与成本企画法融合中,成本企画对成本估算要深入到作业层次,实行成本动因的考虑。修正目标成本。对于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是否相符可用作业成本法来实行检验。要是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有偏差,找出成本差异则应深入到作业层次实施找出。对于超过目标成本的实际成本的差异,要采取有效措施并查明原因,如实施作业管理,将不增值作业消除,提高增值作业。

三、中小企业成本核算优化思考

(一)针对中小企业核算现状

以及作业成本法和成本企画的优势互补性,提出成本企画与作业成本法的融合,既相互弥补对方的缺陷,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树立竞争优势。在运用融合模式的过程中,本文认为中小企业还必须从内外环境出发,加强成本管理。

吸收先进成本管理思想成本企画与作业成本管理融合模式,是在吸收先进思想基础上的一种改良模式。在高新产品研发阶段,降低空间较大的成本,可采取的成本降低措施较多。深入到作业层面的作业管理,通过对企业作业层次分析,努力消除不增值作业和提高增值作业。

(二)加强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融合模式的必要条件就是工人良好的成本优化意识。需要大家共同参与融合模式的,企业的各项经济责任制也要由人来执行和落实。只有有效的结合成本管理和工程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又可以在经济上具有合理性。

结束语

作业成本法和成本企画是最具代表性的成本核算方法,其先进性无需质疑。但是,各自的局限性也存在着。本文正是从两者的优缺点出发,探讨两者可融合性,并在充分借鉴国内外有关成本核算理论和文献的基础,提出了成本企画与作业成本法的融合模式,希望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对方的缺陷,优化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树立中小企业竞争优势。

虽然现阶段,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实行作业成本法的企业不多,推行成本企画的企业更少。随着不断提高的中小企业,不断改善生产经营环境,我相信作业成本法与成本企画的融合模式有其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许义伟.浅析中小企业质量成本核算[J].科技信息,2008,(8):309-310

产品成本核算论文范文9

【关键词】成本会计;教学;项目导入;任务驱动

成本会计是指为求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产成本和费用的会计活动。成本会计课程是继财务会计课程后又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门课程主要研究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一门以制造业为主,与企业成本会计岗位紧密联系,实践性、技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对该门课程提出的要求,因此,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提高成本会计教学质量,从而满足企业对职业技能型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成了教学工作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主线,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和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将“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运用到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能有效地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未来会计职业生涯中终身受益。

一、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

成本会计课程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与其他课程相比成本会计课程有下列几个特点:

(一)成本会计课程是一门系统性强的课程

课程中的每个章节内容前后关联性强。教材内容也是按产品成本核算的前后顺序编排,首先介绍要素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核算和生产损失的核算,然后介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介绍产品成本计算的各种方法,最后是成本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成本会计教材内容前后章节内容融会贯通,知识结构系统性强。

(二)成本会计课程是一门实务操作性强的课程

成本会计课程本身为一门应用型课程,强调运用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处理企业所发生的有关成本费用的经济事项,强调理论能学以致用。成本会计岗位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中一个重要的会计岗位。在进行产品成本核算前,要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工艺流程、财务制度等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对成本会计课程介绍的成本核算原理、核算方法及成本分析等内容才有一个较好的认知。成本会计理论知识必须和要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增强学生对成本会计的感性认识和理解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成本会计课程是一门核算方法多、公式多、表格多的课程

成本会计课程的这一特点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方法多,如制造费用有四种分配方法,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有七种方法,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和定额法等。公式多,如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等,每一种费用的分配都涉及若干种公式,如计算分配标准的公式,计算分配率的公式,计算分配结果的公式等。表格多,如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等都要在费用分配表中完成。

二、“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依赖于教材实施教学过程,以理论教学为主且直奔主题式的将课程知识传授给学生,理论与实际二元分离,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法将所学知识与其相应的工作岗位对应,违背了高职院校教学“重实际操作,非理论研究”的特点。

基于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为提高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其真正成为一门“就业能上岗,上岗能定岗”的课程,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成本会计教学内容大体包含以下几个部门:第一部分是成本会计概论,主要介绍成本会计的概念,核算对象,任务,职能等。第二部分是成本核算具体原理和方法,根据成本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分步骤介绍要素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这部分是成本会计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职成本会计教学的重点。第三部分是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要介绍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程序性和操作性强。第四部分是成本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基于课程内容的特点,完全可以建立教学项目,并逐一分解成若干个教学任务,在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模式是完全可行的。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实际应用技能的形成为出发点,将课程内容体系与对应的技能项目化。每个项目根据技能与就业岗位工作要求来确定并将其分解成若干个任务,用项目和任务进行新知识的导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项目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主线,让学生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满足企业对职业技能型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的目标。

三、“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开展“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前,首先要将课程内容和应掌握的技能模块化形成项目。根据高职会计专业定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成本会计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将成本会计课程内容进行取舍、增补和整合,最后按产品成本核算工作过程来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了成本会计入门、要素费用核算、辅助生产费用核算、制造费用核算、生产损失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间分配、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和成本报表及编制共11个模块项目。每一个模块项目又分解成若干子项目,如要素费用核算项目又可以分解成本材料费用的核算、职工薪酬的核算和其他费用核算3个子项目。下面就高职成本会计课程中11大项目中的“材料费用的核算”项目,介绍“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一)项目导入

首先,向学生介绍“海西工厂”企业概况、生产车间、生产流程、主要产品、财务制度和产品核算方法等,为项目导入创造工作情境。然后,导入项目“海西工厂8月份的各项与成本有关的业务”,介绍该厂材料类别名称、材料日常发出核算程序、材料领料单的格式及填写方法,本月材料发出等情况。

(二)任务驱动

首先,根据项目向学生提出任务:计算并分析数据,审核并填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填制并审核记账凭证和登账。然后,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力求不同学习能力、学业水平的学生分到一组。最后,组内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能力,经小组协商后选择角色,承担相应的任务。通过小组的协助来完成“材料费用的核算”项目中的各项任务。具体操作如下图1所示。学生4人一组,每人对应一个岗位,完成一个任务转入下一个任务时,进行岗位轮换。项目任务完工后,小组内的每一人都操作了四个岗位。岗位1工作任务为根据各种材料领料单、退料单、半成品转入单等资料计算并分析数据形成“材料费用汇总表”;岗位2工作任务根据“材料费用汇总表”计算分配不同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在此基础上编制并审核“材料费用分配表”;岗位3工作任务为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岗位4工作任务为审核“记账凭证”并据此登记有关“费用成本明细账”。

(三)验收评价

各组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参与性、学习态度、技能熟练度、任务完成及时性、结果正确性、合作能力等多方面对学生完成的任务情况进行验收与评价。

四、实施“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合理设计项目和任务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主线”,项目和任务设计是否合理对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否满足企业对职业技能型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都有巨大的影响。设计的项目与任务应真实合理,理论联系实际,有梯度由浅入深。同时设计项目于任务时,要注意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能使项目与任务形成一个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很好的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二)转变教师角色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各个具体任务。因此,教师要由过去的“讲授者、灌输者”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重心应更多的放在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帮助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和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上。而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起真正的主导作用。

(三)培养学生自主解决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完成任务时不可主动给出答案,要以引导为主,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动手,找出答案解决问题。

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着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优势,使“教、学、做”形成一个整体。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将所学的理论加以灵活运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很好保证了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于富生,黎来芳.成本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曾馨瑢,段雪梅.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会计之友,2009(5).

[3]刘巧茹,刘松颖.采用“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进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29).

[4]李玲.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改进与教学思路探析[J].商业文化,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