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工匠精神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06 15:57:06

工匠精神论文

工匠精神论文范文1

>> 浅谈技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浅谈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浅论如何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探索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浅议金庸小说与大学生“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育 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浅析辅导员的工匠精神 浅谈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深度教学,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浅谈技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培养技校学生“工匠精神”的思考 浅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素质冰山模型理论视阈下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推崇工匠精神 培育中国工匠 技术哲学视野下“工匠精神”的本质特性及其培育策略 浅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工匠精神的培育 职业教育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思考 高职院校传承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三大困境刍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弘扬工匠精神 勇攀质量高峰 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EB/OL].中国政府网,2016.http:///guowuyuan/2016-03/29/content_5059557.htm.

[4]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3.http:///politics/2013-05/04/c_115639203.htm.

[5] 庞溟.阅读的逻辑:这个时代我们如何读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工匠精神论文范文2

关键词:工匠精神 培养 技工教育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指出要鼓励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 从此由“远之江湖”的媒体舆论正式成为“高之庙堂”的决策层共识。的确,随着社会工业文明的不断进步,虽然“自动化”比“人动化”似乎更能顺遂社会经济的需要,但是对于“独具匠心”的工匠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灵魂仍需要技能人矢志不渝地传承下去。无论是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到实施“中国制造2025”,乃至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伟大中国梦,无不需要技能人“苦其心志、淬其精魂”,形成专注踏实、精益求精的时代气质和工匠文化。

一、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

与世推移,从长算远略的角度出发,无论是个体层面的发展还是社会层面的进步,以及国家层面的复兴都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淬炼。无论是坚定技工教育,还是打造技能强国,淬炼工匠精神,既关乎当前,又关乎长远。

个人的发展和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工匠灵魂的淬炼。工匠精神本身并不是机械重复的工作模式,也不是高不可攀的鬼斧神工,而是一种专注精神、敬业精神。古语云:“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定位,而每个人的工作也都是一种锤炼。有的人不思进取、碌碌终生;有的人急功近利、走火入魔;但也有的人,他们抱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进取之心,揣着一股坚定踏实的冲劲儿、精益求精的韧劲儿,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最终百炼成钢。所以要想充分实现个人价值,就必须要淬炼高觉悟、高纯度的“工匠灵魂”,才可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复兴离不开工匠灵魂的淬炼。在经济飞速发展、资源日渐匮乏的工业文明成长后期,心浮气躁的不良风气弥漫,在热衷于“短、平、快”利益的驱动下,重塑工匠精神,与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复兴,更具有休戚相关的现实意义。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升级中亟待跨越的关键时刻,如何看待和对待“工匠精神”,已经是必须要面对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技工教育的现状

“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下轻上重,其覆必易。”近些年来,技工教育的办学以及就业形势的确有些不容乐观,社会普遍存在轻视工匠、轻视技工教育的怪象。有些家长盲目追求高学历文凭,宁可“坐而论道”的纸上谈兵,也不愿“脚踏实地”的独具匠心,甚至会将接受技工教育视为“朽木之才” “无奈之举”。可是,在工业化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这样的想法可谓本末倒置,如果没有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又何来的产业优化升级,何来的经济如日方升,一切也不过是画饼充饥。归根结底,对技工教育的“有色眼镜”正是由于工匠精神的涣散以及工匠文明的迷失。因此,淬炼工匠灵魂在此刻凸显得恰如其分且至关重要。

三、在技工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技工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传授学生“庖丁解牛”的娴熟技艺,更应该去做每个学生人生道路的点化者,在灌输技艺的同时,去塑造每个学生的“工匠灵魂”,使每一个学生可以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工匠”,而不是“工具”。那么,怎样去塑造“工匠灵魂”?又从哪些方面去协助学生们“淬炼工匠灵魂”呢?

1.爱岗乐业,高度认同自己的职业和岗位

培养工匠精神,要做到“废寝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爱岗,就是必须对自己的职业和工作要高度认同。只有对自身职业和工作有高度认同,才能有向上向前的行为动力,才能从一而终地为了自己的事业终生奋斗。也只有认同自己的工作,并为此感到自豪,才能把工作当做事业和一种文化来传承。在这样的职业认同基础上,才能做到“心神往之,其乐无穷”。乐业,就是以职业和工作为快乐的源泉,不以工作为苦为累,而是从平凡的工作中得到生活和创作的乐趣。孔子说过“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以此为乐的人,比单纯爱好的人境界还要高些。所以,虽然“淬炼工匠灵魂”会劳其筋骨,但精神的满足充盈一样会令人甘之如饴。作为一名教师,对于学生最好的教育就是“身教”,用“其身正,不令而行”的行为艺术起到最好的表率作用,快乐愉悦地进行每一次授课,以高昂的热情感染每一个学生。

2.学会专注,坚持专注,体会工匠精神的真谛

培养工匠精神,要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坚持专注,工匠精神最为动人之处亦是在于此。具备工匠精神的人大多令人看起来有些“顽固”,甚至是“执拗”,大多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们为了一生挚爱的工作,会穷其毕生才智和精力,凭借满腔的执著与专注从平凡中脱颖而出。无法专注和坚持的人,是不能守住寂寞、俯首钻研的,是无法在任何一个行业做出成果的。只有学会专注,专注一个点,把一个点无限地精细,才能真正摸索到工匠精神的真谛。所以,任何卓越的成果背后都有枯燥甚至令人难受的坚持,甚至是煎熬。

3.甘于奉献,有担当,不贪图名利

培养工匠精神,要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具备工匠精神的人会很用心地做一件事情,不是为了功利性,这种行为来自内心的热爱,源于灵魂的本真,不图名不为利,只是单纯地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一种担当精神、牺牲精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急功近利、不贪图名利。所以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要加强W生的人文情怀教育,而非功利性商业教育,强化学生们的责任心、事业心和感恩之心,准确阐释“德技双休”的人才培养理念。

4.有创新精神和意识,不墨守成规

培养工匠精神,要做到“阐前人所已发,扩前人所未发”。工匠精神并不是要求我们按常守故、墨守成规,更不是拘泥板滞,其真正的现实意义是在目前的环境要求下,做到守正出新。这才是工匠精神的时代气息,也是我国实现伟大复兴梦的时代气息。

工匠精神论文范文3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工匠精神

2020年11月,总书记出席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再次指出“要加强培育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可见培育工匠精神时不我待,这是基于国家总体战略布局提出的战略计划,是完成我国工业转型、实现工业强国的现实需要。如何培育工匠精神?我想将工匠精神嵌入职业道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一、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的关系

职业道德是从业者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如果把职业道德比作一个人的人体,那么工匠精神则是一个人的灵魂,是一种对事业崇高的价值追求,如果职业道德是低阶位素质要求,那么工匠精神就是高阶位素质要求,工匠精神一定饱含着良好的职业道德,但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一定具有工匠精神,所以我们今天有必要讨论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如何更好地培育工匠精神。

二、多元培育:拓宽工匠精神的培养途径

职业道德教育在人们的观念中普遍认为是职业院校的一门课程,其实不然,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从娃娃抓起,贯穿于个体成长的整个过程,从孩童的启蒙教育到入学后的品德教育再到入职后的企业文化熏陶,都可以一贯到底并植入工匠精神。

(一)依靠家庭启蒙教育,培植工匠精神基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是开启孩子心智的摇篮,作为家庭最基本成员的父母更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成长的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生活习惯、工作态度、职业操守、意志品质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无声无息地渗透到孩子的血脉并伴随终身,最终内化为孩子良好的品德基因,为孩子的成长、学习及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品质基础和职业道德。钟南山院士是现代工匠精神的典型代表,他在接受一期访谈节目时提到自己能够从医并在医学道路上取得一定成绩离不开父亲从小耳濡目染的熏陶,可见家庭教育会像基因一样植入孩子的身体,为孩子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并达到事业巅峰奠定良好的品德基因。

(二)依托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夯实工匠精神理念

职业院校作为人才输出的中坚力量,承担着为行业培养人才的重任,不仅要培养学生精湛的技艺,更要夯实职业道德理念,培育恪尽职守的从业意识、精雕细琢的品质意识、携手互助的合作意识、苛求卓绝的完美意识,这种情感一旦树立就会形成意志、思想、灵魂并驱动个体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最终实现自我。当前职业院校普遍重技能而轻品德,非常不符合现代企业用人理念,现代企业缺乏的也正是具有工匠精神的领军人才和企业员工,这样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充满活力并长久不衰。

(三)依赖企业学徒制度,内化工匠精神精髓

传统的工匠精神是基于学徒制的手手相授、口口相传而传承下来的,师傅通过言传身教将自己的技艺手法、品德意志、追求完美的精神传授给徒弟。到了现代社会,传统的小作坊逐渐被工厂和企业所取代,企业要想发展壮大、经久不衰,就必须要发扬工匠精神,在产品的设计、生产、工艺上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并不断创新、发展、完善,为此,企业要有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培育机制以及技艺传承机制,企业要吸引来人才,留得住人才,并形成成熟的、具有一定内涵的企业精神和文化,并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精神和文化中,让员工将个人的前程和宿命自觉与企业的前程和宿命融为一体,同进退、共荣辱,让员工在企业文化的熏陶和领军人才的言传身教下形成一种内在的、自觉的追求执着、完美、创新、协作的精神品质。

三、文化滋养:增强对工匠精神的情感体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灿若星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繁衍不息,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没有断代的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可见文化的力量不可磨灭,要培植工匠精神必须以文化为引领,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建立积极的示范标杆,确立合理的体系制度,以价值文化、榜样文化和体制文化涵养工匠精神,增强对工匠精神的情感体验和行动自觉。

(一)培育支撑工匠精神的价值文化

好的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指引人们做出合理的行为并产生好的积极的结果,相反错误的价值观会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过去由于受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学而优则仕”“农本工末”等思想的长期影响,对于劳动有差别化认识,将不同职业分成三六九等,这种价值观直接导致人们对自身职业认同感的差别化,虽说“行行出状元”,但是在工作环境差、收入低、职业荣誉感不强、社会评价低的职业上,个人的发展动力明显不足,更不会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上刻苦钻研并达到极致。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一要大力倡导职业平等、劳动光荣理念,坚决破除职业等级壁垒;二要推行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制度;三要倡导创新精神,以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培育支撑工匠精神的榜样文化

榜样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崇尚英雄、尊崇榜样的价值导向产生的现实效应必定是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人民有信仰,必定是一个有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的民族。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像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袁隆平、钟南山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事迹至今仍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我们在宣传模范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伟大精神,比如“铁人精神”“航天精神”等,这些精神包括我们今天要谈的工匠精神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精华之所在,我们要在榜样力量的感召下大力弘扬这些精神,形成一种普遍的、自觉的、公认的、内在的社会价值导向,并在这样一种具有积极的、正能量的价值引导下,社会个体成员相互模仿、监督、推崇、传承,最终内化为血液里、骨子里的东西,我们才可以称我们是具有工匠精神的民族。

(三)培育支撑工匠精神的制度文化

好的制度之于良法,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要培育工匠精神,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招录机制和人才评价机制,打破过去唯学历论、唯学术论、唯出身论、唯资历论等不合理的用人招录评价机制,实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德才兼备、突出实绩的用人机制。二要坚持劳薪相适应原则,薪资的多少要跟劳动的强度、危险系数、社会贡献等参数挂钩。三要提高市场和产品准入制度,对不符合行业标准的企业和产品坚决淘汰出市场。四要完善市场监管制度,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规定,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对产品实行质量跟踪和溯源工作,严格实施产品“三包”、产品召回制度,倒逼生产者和生产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五要完善和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原创产品及时申请专利保护,进一步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造积极性,促使企业不断提高产品工艺和质量,出新品、出精品,让假冒伪劣产品无利可图,无市可入。

四、活动引领:促进工匠精神的自觉践行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有效手段,要在实践活动中检验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让个体在工匠精神指导下实践,在基于工匠精神的实践中完成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体验工匠精神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和社会价值,形成践行工匠精神的行动自觉。

(一)依托职业技能大赛开展专业实践,以赛促德、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技,促进工匠精神的自觉践行

学校内部和学校与学校之间要依托资源优势,开展不同形式的技能大赛,以赛促德、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技,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你追我赶、顽强拼搏、合作共赢、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达到德技并修、德艺双馨的培养目标。

(二)搭建校企协同培养平台,强化理论成果转化,促进工匠精神自觉践行

校企合作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将理论成果尽快转化为科技成果的便捷途径。企业要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生产经验、管理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同样可以把最新学校理论成果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用实践检验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学训结合中塑造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工匠精神论文范文4

〔关键词〕 政府治理现代化,“匠人精神”,公职人员,政府组织,制度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5)06-0082-04

推进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政府组织自身进行一次从头到脚、从精神到体系的全方位变革,仅仅关注体制和治理模式的创新是不够的,更要关注实际中遇到的政府组织中“人”的问题。当前,“技术成了社会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根源。然而,我们在近代以来所形成的依赖技术的惯性又一时无法改变,反而在问题成堆的地方更加增强了对技术的期待” 〔1 〕。面对政府治理创新的课题,我们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组织层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同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公职人员的精神层面,关注“公共人”的重塑,关注新政府治理精神和政府“匠人精神”的塑造。

一、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需要“匠人精神”的理念和动力

“匠人精神”又称工匠精神(Craftsman’s spirit),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匠人精神”的内涵包括专业敬业、精益求精、专注耐心、一丝不苟与坚定不移。具体来说,真正的“匠人”可以为了自己的产品花费数十年时间,“十年磨一剑”,一个企业更能够用上百年研究、制作一个产品,赢得世人的倾心。因而,事物被匠人制作成艺术品,被赋予匠人的灵魂,匠人也在制作工作中体会工作、职业的价值和意义,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毫无疑问,“匠人精神”来源于人类社会的专业分工,社会劳动分工是“匠人精神”萌发的最重要前提。从政府发展角度来看,“匠人精神”之于政府也同样弥足珍贵。自政府组织成为与其他社会组织不同的独立组织、公共行政管理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开始,政府就担负着创造和维护公共利益、处理公共事务的社会责任,这种基于公共事务的社会分工让社会对政府“匠人精神”的期待成为可能。当前,在公共服务领域,尤其是在地方基层政府一级,直面社会并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公职人员秉持什么样的职业态度和职业品格是影响政府发展和治理的基本问题。政府公职人员所应塑造的“匠人精神”,不仅仅要求“关注产品与服务”、“精益求精”,同时也赋予了“吃苦耐劳”、“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等公职人员的职业精神。总之,在政府内塑造的“匠人精神”,既突出“匠人精神”的本质,也包含了公职人员的“公共人”属性和职业精神,同时,也更凸显了社会对政府公共服务最基本的期望。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从细处抓起,改造政府,追求“善治”。政府欲善其治,必先善其政。善政应当具备民主、服务、责任、质量、效益、专业、透明和廉洁八个要素,此八个要素几乎都是“匠人精神”所聚焦的重点。其中,责任、质量、服务、专业和廉洁是善政对我国政府建设的要求,更是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对“匠人精神”的直接诉求。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匠人精神”正是我国政府所欠缺的品质,推进政府发展和治理现代化,需要以“匠人精神”的理念来改造和建设政府。

(一)责任:塑造富有“匠人精神”的现代政府,就要使政府真正专注于治理责任。明确政府责任,建设责任政府,明确和重视政府的回应性,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政府所面对的公共事务和管理问题愈加复杂化,政府治理继而变得更加碎片化。碎片化的政府治理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政府治理难度的增加,难以科学有效地履行政府的治理责任。塑造富有“匠人精神”的现代政府,就是要以专注于细节的“匠人精神”来提高政府公职人员的责任意识,在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面前,使政府真正专注于治理责任,做好每一件事;同时,富有“匠人精神”的政府是习惯于“自我较劲”的政府,塑造“匠人精神”就是将履行责任真正作为政府根本责任的内化过程,将“回应顾客”作为政府的根本责任并提升到精神层面,完善政府履责的机制,提高政府履责能力。

(二)服务:“匠人精神”将服务内化于人心,让服务成为政府“匠人”的工作追求。“政府的责任就是以最有效益的方式提供使其顾客满意的服务和功能” 〔2 〕11,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将政府服务职能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将服务从责任体系中抽出,坚定地推动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实际的建设。政府治理对于“服务”这个现代政府基本理念的追求,需要“匠人精神”在思想上作为推动政府服务完善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首先,强化政府的服务属性,就是要建设一个“办事的政府”,而不仅仅是“发声的政府”。建设富有“匠人精神”的政府,就是将政府的工作重点圈定在为人民服务的实事上来,使政府公职人员更加聚焦于自身服务职责和工作,排除多余干扰,“多做而不多说”。另外,所谓“事在人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改革绝不应脱离公职人员的“自身革新”,我们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服务型政府的关注也绝不应停留在组织建设方面,更应当关注“为事之人”。服务型政府将服务定位为政府公职人员的最基本职责,“匠人精神”则将服务内化于人心,使工作职责与人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真正让服务成为政府“匠人”的工作追求。

(三)质量:“匠人精神”专注于工作结果与质量,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保障。理查德・桑内特将“匠人精神”定义为,“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 〔3 〕76,“所有领域的匠人精神都需要自我约束和自我批评;标准最为重要,对质量的追求理想地变成其自身的目的” 〔3 〕76。公共组织也不例外,我国政府要推行善政,必须关注政府行为的结果,重视公共服务的质量。“匠人精神”专注于工作结果与质量,这是最基本的特点。在我国政府中塑造“匠人精神”与善政的要求相互契合。我国政府治理追求治理结果,以服务质量为价值标准,尤其需要“匠人精神”为政府公职人员带来一种“因成果而自豪”的意识,将自我所提供和产出的公共产品作为个人心理满足的载体,将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产品作为自身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正因如此,塑造“匠人精神”才会成为良好治理的助推力,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保障。

(四)专业:“匠人精神” 是治理行为的规范化和专业化追求,与政府治理的专业化相契合。俞可平说,衡量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是否现代化,有五个标准,即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民主化、法治、效率及协调 〔4 〕4。我们在政府中塑造的“匠人精神”既是效率的表现,也是一种有效的协调,更是一种治理行为的规范化和专业化。《中庸》写到,“致广大而尽精微”,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无论是协同治理理论,还是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实践,都对公共事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为细化分工的要求。不仅仅是在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个人之间的分工协作方面,而且在政府内部治理的专业化发展方面也愈加趋于细化。政府更为专业化的分工,要求公职人员改变在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面前僵化的思维,而要求其专注于服务工作本身。如此,“匠人精神”与我国政府治理在对更为专业化的追求上契合起来。推动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要求更为负责的政府、规范的体制和专业的公职人员,这种专业化的诉求无论在组织安排上,还是在政府治理的思维变化中,都体现了“匠人精神”所秉承的基本内涵。分析表明,专业化不仅是我国政府治理的发展趋势,也是塑造“匠人精神”的基本要求。

(五)廉洁:“匠人精神”是一种“安静”的为政理念和方式,有助于廉洁政府建设。“公生明,廉生威”。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最为突出也是曝光率最高的问题就是政府的廉洁度问题,面对这个问题,我国政府同样可以取经于“匠人”。“匠人精神”在我国政府对廉洁度的诉求中,所能提供的精神资源是一种“安静”的处世之风。由于对工作本身的专注,对结果的悉心追求,一切外在因素都不足以影响“匠人”对于完美的追求。塑造“匠人精神”,就是要营造出这么一种专注于工作的“安静”而“忘我”的环境,“匠人精神”就是以这样一种近乎于“愚”的方式,将人与工作结合起来,安静享受工作带来的尊严与荣誉,克尽职守。我国政府应有的“匠人精神”不仅要关注产品本身,“自我较劲”,关注质量,它更是一种“安静”的为政理念和方式,是一种对职责的长期默默地坚持。坚守职责,克尽职守,安静做事,低调做人,这对于我国廉洁政府的建设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二、打造符合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匠人精神”,要厘清三个关系

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与“匠人精神”有诸多紧密的契合点,塑造政府的“匠人精神”,对于推进我国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不无裨益的。不过,将一种经济体系中甚至是传统手工业模式下的相对传统的精神理念作为推进我国现代政府发展的助推器,又必然会出现许多理论和现实的质疑。所以,将“匠人精神”理念借鉴过来以推进我国政府的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理论和现实中需要梳理清楚以下三个关系,解答塑造我国政府“匠人精神”的各种质疑。

(一)“专业精神”与潜质通才的关系:专注于做事与培养通才并不矛盾。专业分工与潜质通才问题一直是行政组织管理的难题。必须承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公共事务复杂化和碎片化,现代行政管理、现代政府治理所需要的并不仅仅是行政专才,通才同样影响着政府行政的效率和治理的成效。所以,“匠人精神”将专业分工提升到理念高度,近乎迷信地要求政府治理专业化,重视专业人才,忽视潜质通才,这都是必须承认的事实。同时,还有观点认为,“匠人精神”是强调一种“客观化”的精神,而这种客观化的含义就是:由于过分专业的态度而只专注于产品和结果,忘记了自我,事物被制造成“物自体”。

不过,这样一些批判并不客观。所谓“物自体”的制造过程,并非一个单纯将“专业精神”发扬至极限的过程,它同样是一个个体精神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技能与思维的提升都将得益于匠人专注的精神,政府治理也一样,只有细致的专业分工,才会有更加完美的治理与更为杰出的公职人员。必须指出的是,在专才还是通才的问题中,对“匠人精神”是有一些误解的。专注于做事与培养通才并不矛盾。“匠人精神”强调专业分工,但并不排斥潜质通才;它推崇精益求精的工作,但并不圈定职位。“工作”与“职位”在这里是不同的,“匠人精神”只限定工作的“精细”过程与结果,并不限定个体对多元职业的追求。所以,富有“匠人精神”的政府,并不是内部职位固化的官僚制金字塔,而应当是负有“公共人”责任感的公职人员的职位集合。

(二)“精益求精”与政府绩效的关系:将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扩大到治理时效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述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时指出,政府机关应“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 。政府的绩效管理问题同样是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政府绩效问题就是在政府治理中突出经济、效率和效益的问题,就是追求政府治理“帕累托最优”的问题。所以很显然,在塑造政府“匠人精神”的过程中,“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与政府绩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过分专注完美治理的政府显然会在治理过程中花费更多的时间与资源,时效性也就成为重要问题。

对此,应当承认“匠人精神”与工作时效所存在的这种客观冲突问题,但并不能完全否定塑造富有“匠人精神”的政府对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积极作用。富有“匠人精神”的政府是一个追求卓越治理的政府,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确实有以牺牲时效性而换取优质公共产品的可能。所以,面对这种问题,政府治理应当明确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保证公共产品质量前提下创造更多的“过程价值”。换句话说,塑造政府的“匠人精神”,应当将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扩大到对待治理时效中,严格按照时间要求、质量要求来评判政府治理的效度,这是克服这个问题最为直接的办法。

(三)“细化分工”与整体政府的关系:分工与合作其实不是对立物,良好的“匠人精神”反而会起到粘合组织的作用。“匠人精神”与现代政府的另一个实际问题与矛盾是“细化分工”与整体政府的问题。当前,各国政府从实际问题出发,面对碎片化的公共问题,越来越多地采用整体思维进行思考和解答,推动整体政府的构建来应对公共问题。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同样也将整体政府的建设提上日程,“无缝隙政府”“跨部门管理”等理念更多地被理论界提及,得到了政府的更多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匠人精神”这种基于“细化分工”的工作理念仿佛在政府治理中并不合时宜。政府分工越细化,越难捏合为一个整体,府际治理也更难以落实,整体政府将为“匠人精神”所累。

虽然如此,我们仍需要转换一种方式来看待这个问题。“细化分工”与整体政府的问题其实是分工与合作之间的契合问题。在现代政府理论中,整合部门资源,追求府际无缝隙联动的思想是积极进步的,但并不能因此忽视塑造政府“匠人精神”的紧迫性。“事实上,分工所产生的道德影响,要比它的经济作用显得更重要些;在两人或多人之间建立一种团结感,才是它真正的功能。……它总归在朋友之间确立了一种联合,并把自己的特性注入其中。” 〔5 〕20分工与合作其实不是对立物,良好的“匠人精神”反而会起到粘合组织的作用。正因为明确分工,才会有更多的协作,有了“匠人精神”,有了更多的相互尊重,政府才会更像一个整体。所以,塑造政府“匠人精神”影响政府整合的看法是幼稚的,“细化分工”与整体政府的问题其实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是一个伪命题。

三、多措并举,塑造政府治理现代化中的“匠人精神”

塑造政府的“匠人精神”,有利于推动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有利于推动我国政府治理理论的深化发展。在我国政府中塑造“匠人精神”,让“匠人精神”成为推动政府治理的精神力量,应从公职人员、政府组织和制度机制这三个角度来探讨。

(一)加强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及组织认同感。人是政府治理的第一要素,公务员是政府最重要的治理主体,也是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最重要的践行者。塑造怎样的人,培育怎样的公务员队伍,树立怎样的工作精神,是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中之重。所以,塑造政府“匠人精神”最重要的途径应当从公职人员本身的角度出发去探讨。首先,应当努力树立“公共人”的职业道德,使“匠人精神”成为公共组织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道德来自于长期的道德训练,以及个体的尊严意识。另外,任何职业的“匠人精神”也都来自于从业者对于职业的好恶程度。所谓“嗜之越笃,技巧越工”,从政府的“职位-人员”匹配角度出发,增加“对不同工作的倾向性”在选人用人中的权重,重视个体在职位工作方面的心理倾向,应该也是培养“公共人”职业道德、塑造政府“匠人精神”的有效途径。其次,要重视强化政府内部的组织认同感。组织认同感是一种人和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在政府组织与成员之间,同样存在这样一种组织心理契约。这种政府内部的组织“认同”所重视的并不是成员的所作所为,而是成员属于哪里、什么职位。从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中,我们就可以理解个体附加于归属感之上的巨大价值,这种价值来源于个人对组织的认可,而个体对组织的认可则又与对工作本身的接受度相互影响。所以,重视政府组织认同感,就是关心公职人员的工作幸福感,归属感的提高,工作认同度的提升,对于塑造“匠人精神”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注重政府组织的现代化模型、结构及运行。组织是政府治理的第二要素,构建怎样的政府组织,对于塑造政府的“匠人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政府组织发展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职能使得政府组织改革必须朝着“扁平化”、“灵活化”的方向发展,所谓“整体政府”“无缝隙政府”也都是灵活的、扁平化政府组织的具体模型。从这个角度出发,塑造我国政府的“匠人精神”,要求政府更多地以公共事务作为组织结构调整的基点,以工作带动组织发展,关注公共事务本身,创造良好的工作平台。其次,从政府组织的功能角度来看,以理性官僚体制为基础的传统政府组织结构绝不能全盘放弃,组织的发展同时也会带动官僚体制的发展,这并不是一个新与旧的问题,而是适应性的问题。在塑造政府“匠人精神”方面,稳定的理性官僚制结构同样可以发挥应有的功能,稳定的组织程序、稳定的内部环境,这些都是孕育“匠人精神”所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再次,从组织的运行角度来看,塑造我国政府的“匠人精神”,应当适当打开组织的“枷锁”,赋予公共服务职能更多的自由,让更多的“公共匠人”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让政府自身和社会都能够接受这种公共服务中的“匠人”行为。

(三)做好具体的、科学的制度与机制安排。塑造我国政府的“匠人精神”,在政府公职人员和组织两方面都有了具体的安排,最后则需要将组织与个人的两套系统有机整合起来,这就需要我们从制度机制角度来思考政府“匠人精神”的问题。从制度机制的角度出发,塑造我国政府的“匠人精神”需要具体的、科学的制度与机制的安排。首先,从制度出发,要重视我国政府治理的制度化建设,尽可能地将制度外的规则、规范纳入制度之内,完善制度体系,给政府治理创造一个稳定的制度环境,为“公共人”的塑造提供制度保障。由此,政府的“匠人精神”才有可能得以孕育,“公共人”的塑造才会更加制度化。其次,从机制出发,完善我国政府的各种组织机制是塑造“匠人精神”的有效手段。从选人用人机制开始,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奖惩机制,甚至整个政府的管理机制,都要以塑造“匠人精神”为参考,对事对人的一系列管理流程要以塑造公职人员的“匠人精神”为目标。有了一整套制度机制的保障,并使之得到认真切实地落实,塑造我国政府的“匠人精神”将事半功倍。

总之,“匠人精神”这样一种产生于手工业时代而又盛行于高科技时代的理念,将在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将对我国政府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融入“匠人精神”,虽有理论与现实的具体问题,但只要切合我国政府发展的实际环境,寻找到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与“匠人精神”的有效契合点,就能形成推动政府改革的崇实务实支点。毫无疑问,这方面也提出了今后政府改革的任务,也是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直接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康之.论高度复杂性条件下的社会治理变革〔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4).

〔2〕李军鹏. 责任政府与政府问责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美〕理查德・桑内特. 新资本主义的文化〔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工匠精神论文范文5

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崭新的中国品牌,需要一支庞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工匠大军;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风尚,时代呼唤“工匠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当我们呼唤工匠精神的时候,我们应该花费更多的心血培育工匠精神。技工院校是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责无旁贷。

本文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出发,以班级管理的视角,从学习目标、环境管理、专业教育、班级文化等方面探讨了技工院校班级管理过程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为班主任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供了操作路径。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坚持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其核心内涵在于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

1.“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

严谨求实、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不投机取巧,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

2.执着专注,责任感强

以锲而不舍、专心致志的精神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的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流程,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

3.创新进取

所谓艺无止境,推陈出新。杰出的工匠永远不会停步不前。他们会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物质条件勇攀高峰,改进或创造新的产品。

三、班主任培养“工匠精神”的实践

1.学习目标“使命化”――责任感培养

在汉语里,“使命”的内涵丰富。使命,指出使的人所领受的任务;应负的责任。《左传・昭公十六年》:“会朝之不敬,使命之不听,取陵于大国,罢民而无功,罪及而弗知,侨之耻也。”本文使命一词主要指任务、责任。目前,我国技工院校学生特点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培养“工匠精神”工作的艰巨性。在技工院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目标,责任意识淡薄,对于未来充满迷茫。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在学生入学之初开展目标教育。将学习目标教育与责任感教育融合起来,使学习目标使命化。

例如,数控专业的学生,当你问他们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他们往往会说:“好好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或者“学好数控技术”,从中我们很难感受到学习数控专业的使命感,很难相信他们将来会成长为大国工匠。如果学生把学习目标教育与责任感教育结合起来,设定为“通过学习数控技术,提高中国产品质量,改变世人对中国产品低质廉价的印象”,我们就很容易感受到学生学习数控专业的使命感,相信他们将来会精益求精,把数控这门技术作为一份事业去干,干出成就。

2.环境管理“企业化” ――引入企业8S管理

班级管理要结合企业的特点,融入企业管理的要素,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我们所有的一切都要围绕培养学生如何更好地就业,更好地在企业发展。在班级日常管理方面,如班主任给予学生的操行评分可以结合企业的工资管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例如,将企业现场管理的8S(清扫、清洁、整理、整顿、素养、安全、学习、服务)渗透到班级日常管理和宿舍管理中。一丝不苟地上课,高标准地完成作业,一尘不染地打扫卫生,这些日常管理都可以成为工匠精神培育的土壤。

3.专业教育“精益化” ――借鉴“教师集体”理念

专业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部分,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强调精益求精的精神。严谨求实、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不投机取巧,打造本行I最优质的产品。

所谓“教师集体”,是乌克兰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概念。马卡连柯认为:教育不能把教师看成孤立的个人,教师之间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班主任要实现有效专业教育紧靠一人努力是很难实现的。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有效合作是实现有效专业教育的关键。任课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结合专业课的学习,尤其是实操课,培养学生严谨、耐心、精益求精的精神。

例如,对于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精益求精”精神培养对该专业来讲非常重要。班主任通过与任课教师沟通,通过专业一体化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此外,实训车间管理试行8S管理,对实训前的工量具准备,工作服的穿戴,实训后的整理整顿等等都有明确的操作规范。这些细节恰恰都是工匠精神的体现。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日常辅导时,会将此精神渗透到对学生的各种要求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4.专题培养“精准化” ――理论联系实际案例

班级管理过程中除了渗透工匠精神于日常管理之中外,“精准化”的培养非常重要。例如主题班会、团组织生活、技能大赛选手及优秀毕业生事迹宣讲会。班主任可以通过这种班级集体活动学习工匠精神要义,倾听身边同学的感人故事。此外,班级晨读也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班主任通过晨读让学生细读读本,相互讨论交流。

此外,班主任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级、市级等各级技能大赛,在大赛训练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工匠精神”。

5.班级文化建设“常态化” ――营造氛围,润物无声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任何一种精神的培育都离不开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必须打造相应的班级文化氛围。笔者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把名人名言、学校技能大赛获奖学生的照片、工匠精神内涵等悬挂在课室墙壁上,并充分利用班级微信群、QQ群、微博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班级文化根植于校园文化之中。技工学院应结合自身专业特点,融工匠精神文化于校园文化整体建设之中。

四、效果与反思

1.效果分析

笔者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经过近两年努力,效果突出。班级总体教育效果好,学生在校期间各项工作完成较好,如黑板报,团支部在完成每月黑板报的过程中,力求完美,每月评比成绩优秀。团支部组织每月组织生活会,精益求精,细心安排,效果显著。班级连续两年被评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优秀团支部。班长在完成班级考勤、纪律管理及其他班级杂务过程中,认真细致、耐心、有条不紊、责任感强。每月卫生区打扫,卫生委员领导班级同学不放过一点垃圾,打扫彻底。班级总体考评在全校名列前茅。

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活动,取得良好的成绩。班级同学的考证通过率百分百。其中在各级技能大赛中,班级有三名同学获得突出成绩。其中三人在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各自项目的第一名;在44届世界技能大赛广州市选拨赛中,两人获得第一名;在广东省选拨赛中一人获得第一名,一人获得第七名;在国家选拔赛中一人获得第二名,进入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他们在训练和比赛中严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体现了良好的工匠精神。整体来说,班级在管理中,以系统化的理念,多角度培育,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关键。

2.反思

首先,中国传统中“差不多”的思想根深蒂固,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直接导致该做到的,没做到;该做好的,没做好。其次,技工院校的学生无论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心理素质、学习基础等各个方面都与普通教育的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如果再加上这种“差不多”思想,导致了培养“工匠精神”的艰巨性。再次,班主任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培养效果。此外,班主任一人努力,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第四,我国现行班主任制度存在不足。技工院校大多实行班主任负责制,包办班务。由此,繁杂琐碎的事务让他们无暇顾及其他,难以实现管理与育人相融合。班级管理教育大多停留在管住学生不出问题、不违纪层面。

学校要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需要针对困境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困难。

五、结语:系统化培养

教育的使命是培养人,发展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在走过前期建专业、打基础,强调“动手技能培养”的初级阶段后,面对当前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严峻问题,强调专业核心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迫在眉睫。从学校角度来说,学校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无法追求“速成”,无法通过短暂的教育即可实现,也无法通过一人或个别部T的努力而实现。本文尝试从班级管理的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这仅是学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一个方面,不可能通过班级管理完全实现。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班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处、文化宣传部门等人员或部门应结合工作实际,相互配合,多角度进行系统化的培养。

任何成功的事情都与困境相随,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也如此。我们只有在克服困境中,努力探索,寻找成功的路径。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不是一撮而就的事情,学校应有自身定力,除去浮躁,全员参与,集体合作,系统培育,方可逐渐养成大国工匠,匠心筑梦。

参考文献:

[1]张坤晶.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J].职教通讯,2006(16).

[2]平建雄.浅谈技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职业,2016(18).

[3]周如俊.职业教育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6(5).

工匠精神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职教育;艺术素质教育;工匠精神

高职艺术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基本能力”,在普及艺术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潜力,实现学生的个性价值”,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工匠精神”也是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实践层面而言,就是培育学生的“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以解决高职技术教育中“理性缺失”困境。[2]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艺术素质教育因其具有通识课程教学与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支撑,通常比较具体;而“工匠精神”培育的形式主要是宣导教化式的,因其缺乏具体支撑,效果通常并不明显。艺术素质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的互不统属、相互分离,制约了高职素质教育的效果。因此,如何理解并准确把握高职艺术素质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之间的关系,进而寻找到两者并举的路径与方法,对于促进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艺术品味与精湛技艺紧密对接———高职工匠精神培育的特质

“工匠精神”是工匠对于职业和产品所拥有一种追求极致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理念。自“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弘扬“工匠精神”成为我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理念。“工匠精神”所带来的现代职业教育战略调整以及社会对用人观念的变化,使得高职院校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工匠精神”属内在精神层面,高职“工匠精神”培育工作需要若干具体的培育载体才能奏效,其中艺术素质教育就是一个重要的载体。高职“工匠精神”培育的特质就是艺术品味与精湛技艺紧密对接。工匠虽然是充满传统色彩的词汇,但是拥有“精湛技艺”是对工匠最基本的定位。技术与艺术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两者的关系可以用“技艺相通”来概括。从词源上而言,“技艺不仅指工匠活动与技巧,而且也是他们心灵的艺术或美的艺术与技巧”,[3]所以,拥有“精湛技艺”的工匠所制造的产品往往兼备实用性与艺术性,是工匠技能与审美情趣、审美观念的物化。手工业时代工匠制造的产品,小到日常生活用具,大到房屋桥梁,无不将艺术品味与精湛技艺融入制造过程,实现了技术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结合。工业化时代工匠尽管在称谓上发生了诸多变化,其技术活动仍是追求“技”“艺”融合。现代各种具体技术形态既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同样也是文化综合发展成果。以工业产品为例,产品设计造型的基本原则就是注重“技术与艺术性的统一、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微观与宏观的统一”,如果缺乏审美因素,没有艺术品味,技术含量再高也难以获得认同和接受。“工匠精神”是工匠们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为制作不竭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可以概括为尊师重教、一丝不苟、求富立德、精益求精、知行合一等五大精神内涵。[4]培育“工匠精神”可以从多角度来理解,就技术与艺术的关系而言,培育学生将“技术做成艺术”的理念,似乎更切合高职“工匠精神”培育理念和目标。高职教育从人才培养定位上而言,是培育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技能性人才,其技术教育与技能培养是重点,因而追求精湛、卓越的技术技能,崇尚责任、担当的职业道德,是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对于“工匠精神”中所蕴涵审美情趣、审美观念的培育相对缺失。要弘扬“工匠精神”,促进学生将艺术品味与精湛技艺紧密对接,只有坚持以现有的艺术素质教育为载体,在“工匠精神”培育中嵌入艺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才能实现。可见,就工匠以及“工匠精神”的定位与内涵而言,工匠劳动是一种创造劳动,而创造劳动是天然地带有美的活力,因而“工匠精神”必然包含了工匠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情趣;现代职业教育要培养工匠,要将“工匠精神”对美的追求融入培养过程中,注重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艺术品味与精湛技艺紧密对接,这是高职“工匠精神”培育特质,也是方向。从这个意义而言,传统的高职艺术素质教育需要在培养“工匠精神”的视角下重新定位。

二、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高职艺术素质教育的定位

高职艺术素质教育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它“既是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方面,又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既是学生人格成长的必要内容,又是推动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生活的重要载体”。[5]但目前高职院校艺术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寥若晨星,艺术活动追求短期效应,成了少数特长生的专利,大部分学生被排除在艺术素质教育的大门之外。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艺术素质教育更多地被当作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锦上添花”式的“补充”。高职艺术素质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对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理解存在误区。高职的文化素质教育是除专业教育以外的人文科学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一方面是为了完善人的心智,另一方面是激发人的潜能。在高职教育中,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专业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文化素质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6]但是,高职教育是面向职业岗位的专业技能教育,技能本位的教育使得教育的功利化现象难以避免,因而在高职实际操作层面上,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客观上”存在着“疏离倾向”。重新定位高职艺术素质教育,就是要将培育“工匠精神”融入到艺术素质教育中,促进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使得学生实现精湛技术与审美情趣的浑然一体。将“工匠精神”融入艺术素质教育,高职人才培养理念要适时调整,职业能力观也要从基于“技能本位”向基于“综合本位”转变。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和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通用能力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模型。[7]“技能本位”将职业能力视同于岗位技能,忽视了学生面临不同岗位的职业迁移能力,忽视学生将来发展所必需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的是机器生产环境下的“附属”,而非能动的驾驭者和创造者;“综合本位”将职业能力作为综合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个体在职业工作、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的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8]基于“综合本位”的职业能力,注重将技术技能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合,审美意识、审美情趣、艺术素养理应成为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职业能力观的转变,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要进行相应调整。要围绕培育“工匠精神”,将工匠对精湛技术追求和对艺术品味的领悟,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融入艺术素质教育与艺术活动之中。艺术素质教育不再是专业教育的附属,而是与专业教育一样成为培育“工匠精神”、打造现代工匠的重要载体。因此,只有从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角度定位艺术素质教育,才能使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与个人的兴趣,走进艺术、理解艺术,吸收到艺术的精髓。对于大多数理工类的学生而言,艺术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使学生形象思维得以完善,创新能力得以提高,另一方面也使他们感受艺术中所表达的情感,体验艺术中所蕴涵的情绪,达到塑造他们完美人格的目的。[9]273这也正是现代“工匠”培养的最佳路径。

三、艺术素质与工匠精神同频共振———高职综合素质教育的路径

高职“工匠精神”培育的特质与艺术素质教育的定位,要求高职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视角,推行高职艺术素质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并举。要注重以高品位的艺术审美素养支撑“工匠精神”培育,以崇尚精湛和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优化艺术素质教育,实现艺术素质与工匠精神同频共振。探索适合高职特点的综合素质教育的路径成为艺术素质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并举的前提。一是组织具有针对性的艺术社团活动。艺术素质多样性、多层次,使得艺术素质教育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高职艺术素质与学生兴趣相结合是第一原则,因此走艺术社团之路最为可行。组织艺术社团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是拓展学生艺术知识面,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重要内容”。[10]通过社团内的朋辈教育,还可以培育团队精神。艺术社团组织过程中,要注重培育“工匠精神”,将对传统工艺美和现代设计美的追求,以及对现代工程伦理和基本职业道德宣传,融入社团活动。二是创新有效的艺术素质教学模式。艺术是以情感体验影响人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艺术素质教育是“一种心育、情育,它所起到的心理作用是人自觉自发感受到的,是人的最深层的情感自由活动的结果”。[9]169艺术素质教育模式是依托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体系,让学生超越具体的艺术本体,来感受美,并将感受内化为自身的素质。高职艺术素质教育要注重学生本位,创新教育模式。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要按照高职学习时间短、课程多、实践多的特点,采取短、平、快策略设计课程,综合运用示范与引导讲座、展览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美的本质。三是注重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衔接。艺术素质教育必须重视与具体生产劳动相结合,体现劳动的创造美、产品美、过程美,才具有现实意义。高职艺术素质教育只有在促进“工匠精神”培育中,才更能彰显其素质教育的价值。高职艺术素质教育要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与将来的职业追求,选择适当的艺术素质教育形式;要注重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衔接,以提高艺术素质教育在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性。此外,艺术素质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并举还需要一批具有技术专业技能,同时拥有较高艺术素养的教师。高职艺术素质教育,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育机制,无论是艺术专业还是普通非艺术类专业的艺术素质教育,都要“注重培养和启发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及审美判断力,激发和唤起学生从艺术维度探求对生命及理想的思考,从而实现艺术本质所呈现的人文属性的本源价值”,因此高职艺术素质教育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艺术专业技能,而且要适应高职教育特点,具备必要的跨专业的基本知识,才能将“工匠精神”与艺术素质教育进行完美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罗军强,方林佑.高等学校通识教育探索: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胡冰,李小鲁.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对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J].高教探索,2016(5):85-89.

[3]王伯鲁.技术化时代的文化重塑[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4]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54-59.

[5]林大春.谈谈当今高职教育中的艺术素质教育[C]//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核心技术育有效人才———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谭秀森.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8.

[7]查吉德.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

[8]赵志群.对职业能力的再认识[J].职教论坛,2008(9):1.

[9]张道森.美术教育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10]徐园媛,廖桂芳.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创新模式构建[M].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工匠精神论文范文7

关键词:工匠精神 中职学校 校园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并非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占据国际市场相当大的份额,但大部分为低端产品,缺少享誉四海的高端民族品牌。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拉开“供给侧改革”的大幕,提出“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工匠精神”首次写进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补“中国制造”之钙、塑民族企业之魂成为时代最强音。职业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主阵地,使“工匠精神”进校园,无疑应是中职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如何培养中职生的“工匠精神”,培养时代号召的“工匠”呢?笔者将就此做一二浅谈。

一、环境育人

环境育人是指通过有目的地利用环境和有计划地建设环境及开发环境育人功能并驾驭环境育人的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必然要受环境的濡染和熏陶。为使“工匠精神”深植学生心中,中职学校应营造具有职教特色和时代内涵的育人环境,构建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

中职校园应布置醒目的职教文化。行政办公楼可把国家职教政策、国家领导人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镌刻于醒目位置。教学楼、实习车间、实训楼外墙可择“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支撑中国制造,成就出彩人生”“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技能,21世纪的全球货币”等职教特色标语刻于醒目处。实习车间、实训楼内可布置有关摒弃浮躁、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等“工匠精神”内涵及校企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张贴本专业工匠级人才的人物肖像及介绍。校园景观或专业楼前设历代工匠雕塑、工匠故事墙。总之,让师生触目皆“工匠”文化,日常学习、生活无不深受工匠精神熏陶,必然会使“工匠精神”扎根校园、入心入脑。

二、行为育人

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还应注重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形象阐释了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为普教升学的失败者,在唯分数论的初中阶段被漠视、被边缘化,从而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占比较大。所以,行为育人应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中之重。学校应事无巨细,为学生制定学习生活细则,敦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应以身作则,在言传身教中对学生渗透“工匠精神”,摒弃浮躁,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完成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比如实习课,从安全防护的细节、到工具的有序摆放、加工过程的追求极致、实习结束后的工具归位等细微处,让学生体会到享受过程的“工匠精神”,从而逐步养成精细的习惯,形成追求精确、完美的“工匠素养”。

三、全员育人

1.配置优质师资,充分发挥德育课主阵地作用

选派德育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及时更新德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德育课教师应充分理解“工匠精神”内涵,根据学情,不断进行教改,定期开展教研,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2.全员育人

弘扬“工匠精神”,只靠德育教师队伍远远不够,还需要一所学校具备好的校风、学风。好的校风、学风须靠全体教、职工的职业素养来支撑。如果一所学校处处充满正能量,人人积极向上、个个严谨务实,每个岗位都有“工匠精神”标杆、处处都有追求极致的榜样,那么,学生耳濡目染,自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创新德育载体,弘扬“工匠精神”

1.树立学校“工匠精神”典型

选择部级技能大赛获奖选手作为“工匠精神”典型,大力宣扬,给予荣誉称号和物质奖励,隆重召开全校大会,有序开展持久的学习讨论活动,使全校师生学有榜样、追有目标。

2.邀请“工匠”进校园

诚邀各专业有成就的大师进校园,分享因“工匠精神”终有建树的成功历程,以强化学生对“工匠”的敬仰,树立成就精彩职业人生的信心。

3.以文体活动为载体

创建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建立丰富的第二课堂。定期组织如运动会、成人礼、演讲比赛、歌咏比赛、会操表演、篮球赛、乒乓球赛等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建立自信,学会与人沟通、团结协作,锻炼锲而不舍、永不放弃的工匠精神。

以上只是笔者对“工匠精神”进校园的浅陋之见,愿能抛砖引玉,与各位职教同仁互相切磋,共同播撒“工匠精神”的种子,静待职业教育支撑中国制造的春天。

参考文献:

工匠精神论文范文8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匠精神;职业价值观;传承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2 ― 0140 ― 03

据统计,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2016年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面对国际经济新常态下新一轮工业革命竞争的加剧,制造业大国并非制造业强国,由此对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2016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再次强调弘扬“工匠精神”的号召。“工匠精神”的频频被关注,一方面反映出当前我国人才培育在质量上还缺乏核心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折射出“工匠精神”作为衡量现代人才培育水平的重要标准。基于此,本文着力就“工匠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展开论述,并就当前职业教育人才职业价值观的现代性传承提出积极的应对建议。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解读

《诗经》中所描述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即是对传统“工匠精神”的真实写照。我国传统“工匠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如儒家所提出的“止于至善”作为做人、做事的最高准则,由此延伸出传统“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学艺先做人”、“德艺兼修,以德为先”、“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等思想。在当代中国,“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涵更加丰富,一方面代表了工匠们对自我职业、自我价值追求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代表了工匠们对其工作作风、职业技能、工艺水准与品质所坚守的一种职业精神。具体来讲,“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包含了对人民的服务精神,对岗位的敬业精神,对社会的奉献精神,对职业的精益求精精神等。同时,作为工匠们的立身之本,职业操守更是“工匠精神”的显著特征。如在追求精湛技艺上,以修身、敬业、严谨、务实来热爱并忠诚于自我职业,以乐于奉献、一丝不苟来专注于自我职业,以淡泊名利、视技术与声誉为生命来提升职业境界,以追求完美细节与品质,打造最优秀、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来交付客户。

二、“工匠精神”在应用型人才职业价值观培育的现实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机遇期的到来,对于应用型人才培育质量,迫切需要从“工匠精神”的渗透中来完善人才支撑体系,来提升人才的软实力,来增强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可见,立足新常态来积极推进“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工匠精神”是打造“制造强国”战略的人才基础。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通知中多次强调“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战略的根本”,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职业素质培养,将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工匠精神”不仅是人才职业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也是优化职业教育改革模式,塑造和培育具备“工匠精神”就业者的根本需要。当前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人才质量水平相对较低,与“工匠精神”的缺失有较大关系,特别是职业教育功利性问题,在强调职业技能培养上,忽视人才职业价值观的引导。二是“工匠精神”是职业院校重塑办学质量的软实力。职业院校肩负着高技能型人才培养重任,在学科职业技能培养上,一味关注职业技能的提升,忽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尤其是在专业、敬业、专注、坚持、耐心、创新、创造等精神特质教育中更处于弱势。中国制造需要中国特色的“大国工匠”,而职业院校在突显办学理念上,更应该兼顾专业技能与人才成长协同,关注并强化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育,让学生成为健全人格的应用型“工匠人才”。三是“工匠精神”是促进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成长的现实需要。培育具备专业理论与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而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具备优秀的职业操守和良好的职业适应性,更是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育质量的关键。

三、应用型人才职业价值观中“工匠精神”的价值维度

应用型人才是将成熟的理论、技术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面对社会转型中不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毕业生的社会认知度和职业成长水平。如“眼高手低”、“频繁跳槽”、“缺乏坚守”等等。从我国传统“工匠精神”的内涵来看,具备高尚的职业精神,需要从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中来创造至臻完美的先进产品。为此,面对职业教育人才职业价值观培育中“工匠精神”的时代性传承问题,迫切需要从“工匠精神”的价值维度来进行归纳。

(1)坚持知行合一的价值主张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从“良知”、“认知”上做到与实践的统一。王守仁提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将“知”与“行”作为亲身躬行实践的基本要求;黄炎培在反思传统教育时提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观念,来改变只读书而不动手实践的教育弊端。职业教育首先要体现职业性,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融合,尤其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上,要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培养满足市场、适应岗位的应用型人才。如“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战略的推进,就是要从深化“知行合一”上来兼顾人才知识、技能的双向迁移,来培育学生具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

(2)坚持敬业乐业的价值传递

东汉赵晔在《吴越春秋》中对干将、莫邪铸剑的故事进行了生动描述。干将为铸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莫邪为铸剑,“断发剪爪,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可见,为了能够铸造出至臻完美的宝剑,他们的专注、敬业、执着与坚持成就了宝剑的至臻化境。同样,在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其对“工匠精神”的坚守与追求,也成为其职业精神的极高荣誉。德国的工匠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中,成就了“德国制造”的高品质标准,他们的勤俭务实、信守承诺的职业精神,成为德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日本的马桶盖之所以深受国人的疯抢,与其卓越的品质不无关系,更是折射出日本的“工匠精神”。为此,关注每一件小事,注重每一个细节,只有以专注、敬业来作为职业人才价值观的培育内容,才能真正提升职业教育人才水平,才能满足社会人才岗位需求。

(3)坚持德艺并举的价值实现

德艺并举将“德”与“艺”建立统一,儒家的“德”,强调作风、品德、道德、恩德;儒家的“艺”,强调技能,追求精湛。只有“德”与“艺”结合方能成就“道”。从中国文化来看,“德”是一种精神,“艺”是一种体现,“德艺并举”是中国人从做人、做事上所提炼的一种“理想人格”。做人不能贪图眼前利益,做事不能偷工减料,将“德”与“艺”作为服丈缁帷⒊删腿松的根本准则。因此,职业教育人才价值观的培育,要从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高超的专业技艺上来实现人才培育目标,彰显应用型人才的“工匠精神”。

四、立足“工匠精神”来促进人才职业价值观的传承对策

从“工匠精神”的内涵、价值、意义上来审视人才职业价值观的培育与传承,需要立足职业教育实际,深化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的内化,注重“工匠精神”的引领,优化课程专业教育模式,深化产教融合。

(1)以互联网思维来整合应用型人才课程教育模式

2015年国务院通过《“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将“互联网+”作为创新创业、绿色生态等领域的行动纲领,尤其是对“工匠精神”的融合与应用,将专业、专注、精致、严谨注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业态中,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均衡性。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在“互联网+”背景下,将人性化、多元化、在线式、开放式教学作为发展重点,特别是微课程、翻转课堂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更有助于整合课程教育资源,实现实施互动互学。“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战略推进的基本导向,尤其是在应用型人才职业价值观培养上,更应该从教学资源、教学成果的整合来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依托互联网平台,以“工匠精神”来融入到新型、技能型人才提升战略中,为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提供广阔的交互式教育学习平台。

(2)以优化专业设置来实现职业教育与市场、产业需求的契合

职业院校在人才培育发展上要优化专业结构,尤其是防范专业“同质化”倾向。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8)》,明确提出了优化专业结构、提升办学质量,实现与区域内产业升级的有效契合。对于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不仅关系到人才培育质量,更决定了办学特色。立足“工匠精神”为教育导向,从行业、企业岗位职业需求调查中来优化专业结构,提升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岗位适应力。管理学大师克劳斯比将“质量”定义为“满足需要”,而人才质量就是满足和适应产业发展、就业市场需求的过程。因此,职业院校要仅仅围绕行业、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从专业设置、课程结构、项目导向、教育目标、人才标准等方面,重视与各产业需求的契合度,科学动态调整专业结构,为适应产业升级、转型培育更多的具备“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

(3)以职业生涯规划来渗透“工匠精神”

生涯规划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学生制定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方向和途径。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及价值维度上,立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明确学生的职业定位,强化生涯规划意识,增强应用型人才的敬业观、专业观、职业信念和理想。同时,结合职业院校理论教学与实训实践环节,从提升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职业态度、职业操守等方面,强调对学生心理品质的教育,特别是社会责任感、社会价值观的导向,让学生能够从中正确认知自我,正确处理择业、就业中的问题。

(4)以“工匠精神”来协同校企共建与互赢

深化校企合作,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拓宽校企合作范围与途径,从提升职业院校人才职业价值观上,以“工匠精神”来培育现代企业文化,来营造优秀的企业价值观氛围。职业教育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工匠精神”应该成为现代企业工作环境的重要内容,立足校企合作来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的“工匠精神”,将之融入到生产、服务的各个过程,引领广大学生从中感悟爱岗敬业的精神、增强职业认同感。

〔参 考 文 献〕

〔1〕叶军.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灵魂和支柱〔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03).

〔2〕崔景贵,姚莹.工匠精神与现代职业教育:一种积极心理学的视角〔J〕.江苏教育,2016,(36).

Artisan spirit: the inheritance of modernity in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values of Applied Talents

Gao Jingjing

(Lvliang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partment Shanxi Lishi 033000)

工匠精神论文范文9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重塑

作者简介:张娟娟(1979-),女,江苏如东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与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育研究重大课题“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的培育”(编号:GYJY/2016/01),主持人:马斌。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5-0035-05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工匠》,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八位工匠默默坚守岗位、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勤俭奋斗、无私奉献,凭借着传承和钻研、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制造”的神话。这就是“工匠精神”(Crafts man’s Spirit)。有着“工匠精神”的人,不管从事的是何种职业,都会视之为一种信仰,力争做到最好,绝不浅尝辄止,更不会敷衍应付。总理在2016年初的政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也是中国政府首次在国家高度提及有关“工匠精神”的话题。众所周知,德国和日本拥有诸多知名企业,恰恰也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德国和日本制造业崛起和成功的钥匙。正是因为对“工匠精神”的尊重和坚守,德国和日本的制造业蜚声海外、誉满全球。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就需要“工匠精神”,有了“工匠精神”,“中国制造2025”才有可能实现。

职业院校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良好职业操守和专门技术技能劳动者的主要阵地,国家近几年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政策,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职业院校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国家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克服困难、突破障碍,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改变以往粗鄙的状态,力争把职业教育做“精”、做“细”、做“强”,提高办学软实力。政府和社会对“工匠精神”的呼吁和期盼与职业教育做“精”、做“细”、做“强”的办学目标不谋而合。职业院校应将“工匠精神”培育纳入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等顶层设计中,结合专业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用“工匠精神”认真负责地培育好每一位学生,为企业输送具有“工匠精神”的高质量技能人才,真正创出独具特色的教育品牌,职业教育才能更有竞争力,才能获得社会、企业、家长和学生更多的认可和青睐,才能扭转公众认为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的偏见。

一、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呼唤

《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今天作为文字的“匠”,早已从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传统的工匠虽然也从事制作活动,但那并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一项简单机械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劳动,而是一种持续性的创造过程,是一个不断对技艺、产品进行提升完善的过程。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不乏榫卯、赵州桥、都江堰等饱含“工匠精神”的产品。如今,“工匠精神”是政府为了适应经济转型升级而提出的新人才观。所谓“工匠精神”,不仅指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而且还要拥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随着时代的变迁,“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指手工业者所应具备的价值取向,而是任何职业人在普世工作中的信念和精神追求;“工匠精神”蕴含的不仅仅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内涵释义,更多地被视为人类进化过程中所积累的最具价值的文明财富。努力发现问题,并通过实践解决问题,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这是与将工作视为谋生手段有显著区别的价值理念。倡导“工匠精神”回归,已成为当下社会共识。如今,“工匠精神”被提及,绝不是对传统工匠技艺的追忆,而是对一切职业的道德呼唤。

“工匠精神”是在工匠技艺和品德传承中形成的文化,是敬业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对工业文明发展的最高精神成果的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具体化理解,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它分为三个层次:工匠专注、细致于技术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精神;工匠忠诚、献身技术工作必须具备的良好的职业态度;工匠乐于技术工作必须具有的较高的人文素养[1]。因此,“工匠精神”具有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三大特征。只有把握好“工匠精神”的本质定义,才能使“工匠精神”源于职业教育,又高于职业教育;源于工业文明,又进入后工业文明[2]。

今天,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德国、日本是制造业强国,早就意识到了“工匠精神”对于国家制造业和经济的价值,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职业精神纳入职业教育的范围,塑造和培养准职业人的工匠精神,并在实践中传承和发展这一精神[3]。随着人口红利优势逐渐消失,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已进入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对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这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是一个“利好”的局面。经济的转型和发展倒逼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也相应地做出了调整。民众的学习观念、就业观念以及企业的用人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职业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尤为重要。但令人遗憾的是职业教育中的人才培养质量离学生、家长和企业的期待还有一段距离。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专业技能运用得不够娴熟,工作中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这是很多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场生存状态。职业教育若要乘势而上,长远发展,就得改变原来的唯规模、唯速度、唯成果、唯奖杯的人才培养模式,摈弃“粗鄙”,走精细化建设和发展之路,不贪多求快,不好高骛远,做“精”、做“细”、做“强”,回到“慢”的艺术上来。这里所说的“慢”不是指凡事漫不经心或慢节奏,而是指拒绝虚名、沉下心来、用心揣摩、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映射。从学校经营和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踏踏实实、尽心尽力地做好育人工作。对于任何事,哪怕是小事,只要有利于人才培养,都研究透了,并且都做到最好。“工匠精神”培养是职业教育的“强心剂”,是职业教育的新机会、新挑战、新起点和新方向。培养和塑造“工匠精神”刻不容缓。职业教育应紧跟上这股潮流,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戒骄戒躁,认认真真地思考如何做“精”、做“细”、做“强”,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打造职业教育的品牌。

二、“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缺失及回归

纵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工匠精神”培育都未写入其中,更别说落实到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中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仅限于培养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学会应用某项技能,牟簧婕耙导学生追求工作过程中“极致”和“完美”这样的高远目标。“工匠精神”培育理念和培育方法在职业教育中是一块有待开发的荒芜之地。究其原因,中国传统思想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和本科教育被认为是“正统教育”,而职业教育被看作是“次等教育”。所以很多高职院校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升本”上。另外,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一直不如人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习习惯差、学习欲望弱,因此人才培养目标仅仅定位于“基本或熟练掌握某种技能”。这种局面制约了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

“工匠精神”本是职业教育的灵魂,但实际上却成为了职业教育中的一个盲区。职业教育侧重技能培养,看重就业状况,而忽略人的价值观塑造,这样的现状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需要确立和重塑工匠精神的地位。职业教育应自觉承担重任,遵循职业教育内在规律,摆脱普通教育目标对它们的影响,看清职业教育的目标,重拾“工匠精神”,评估“工匠精神”对于职业教育的价值,把“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工匠精神”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以确保毕业生入职前就具备强烈的工匠意识,拥有卓越的工匠品质,养成良好的工匠习惯。“工匠精神”培养让学生在获得工具性能力的同时又获得了与技术、技能相关的精神力量,真正懂得技术、技能的实质。这既遵循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逻辑,又满足了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新诉求。

在职业教育中重拾失落已久的“工匠精神”是一种更清醒地认识职业教育的本质和意义、更清楚地看到职业教育的方向和未来的表现。在职业院校中培育当代“工匠精神”是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战略选择,是中国特色“大国工匠”精神塑造的新途径。“工匠精神”承载了对技能培养和职业教育的雄心壮志,为这个风云变化的时代注入了永恒的信念,从而有助于人们形成一种健康、合理的公共认知:技能是效率,是品质,是口碑,也是劳动之美,崇尚技能、培养技能、强化技能正是职业教育独特的价值所在。归根结底,“工匠精神”回归职业教育,是产业结构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倒逼所致。我国能不能成为制造业强国,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只有以工匠群体以及工匠精神作为动力支撑,我国制造业才能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这个重任理应由职业教育自觉承担。

“工匠精神”要求人具备专注、执着、坚守、淡然、精细等品质和“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工作作风。这如同一阵春风,给职业教育这一片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最大的区别在于:高职院校更注重实际工作中技术、技能的培养。技术、技能的培养与职业精神的培育和塑造不是“两张皮”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技能型人才培养除了技术、技能的传授,一定要有利于个人职业发展并利于个人所属组织和周围群体的精神层面的感染和潜移默化,这样才能造就一个完整的、合格的、纯粹的、并能够持续成长、把工作做到极致的技能型人才。这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过程,来不得半点急躁。职业教育工作者如能参照“工匠精神”的每个棱面反思自己的心态和工作作风,不忘初心,凡事走心,不浮躁,不功利,不马虎,不敷衍,凡事从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考虑,把每件事都做到极致,坚守奉献,精益求精,职业教育定能别开生面、独具一格。

三、“工匠精神”培育在职业教育精细化建设和发展中的实现途径

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我国制造业虽起步晚,却发展迅速,存在大而不强、产品数量多而品质一般、创新能力弱等现象。当前,职业教育在中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现代职业教育系统变革是适应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也是为激活职业教育内部系统活力而变革。职业教育不仅要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应用型研究生的完整体系,更要注重现有职业教育内涵与质量的提升,注重职业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尤其是工匠精神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必须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教育工作者静得下心、耐得住孤独和寂寞、日复一日地坚守奉献,要有“根雕者”的心境,用心揣摩、精雕细琢,逐步渗透“工匠精神”,塑造“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耐心专注、专业敬业”的工匠精神内涵,以一己之力践行“工匠精神”。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践锤炼。职业精神是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内化为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实践是渗透“工匠精神”培养,提升职业教育人文价值的重要渠道。将工匠精神和实际工作环境和任务关联在一起,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实质,深切感受到它的价值,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信仰和追求。构建仿真工作环境、进行专业实训是较好的培养方式。当然,实训虽然模拟了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但不能完全取代企业实习。高职院校虽拥有仿真的软、硬条件,但它的虚拟运营只能是短期的,不具备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全部真实环境,更没有浓浓的企业文化[4]。所以,还要进行校企合作,把学生送入企业顶岗实习,了解并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走进并融入企业经营文化,熟悉并掌握工作流程和考核标准,近距离地向岗位上那些优秀的具有“匠人精神”的“大师们”学习,刻苦钻研、学而不倦,知识、技能、素养和品质高度融合,“技皮”、“术骨”、“匠心”一一到位,深入钻研、精益求精,真实地感受企业文化,通过长期工作实践积累和耳濡目染培养起“工匠精神”。

二是情怀培养。职业情怀是指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拥有的发自内心的、自然的情感和持有的真实的、稳定的态度。职业技能和职业情怀并非孤立存在。职业教育除了重视专业技能培养,还应该结合专业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职业的情怀。在学习、实习和实训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职业领域中的佼佼者为榜样,学习他们热爱工作、坚定执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情操。一个人只有拥有强烈的职业情怀,才能从内心产生对自己工作的需求意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热爱自己的岗位以及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突出的敬业精神,才能专注于工作、坚持改进和提高,做出精品和优品。职业教育不能一味地追求技能大赛、奖牌和就业率,而忽略学生的职业情怀的培养。否则学生在入职以后很难热爱自己的岗位、很难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更别说追求完美和极致了。而这些正是现代企业在甄别人才时所看重的。“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情怀在从业者的职业生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热爱工作、专注于工作、追求卓越和不凡的人必定能极大地提高人力资本的附加值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和利于未来职业的发展,并且以毕业生的良好社会声誉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性发展。这将是一个良性循环。

三是细节积累。好品质形成于好习惯。“工匠精神”培育的关键是不放过任何细节,需要从生活、学习的点滴做起,体知躬行。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训练资源,比如说,保持宿舍、校内公共区域和校外公共场所的清洁和有序,注重个人形象和言行举止,衣着朴素、整洁,做人诚信、可靠,为人谦恭、友善;课堂上认真听课、吸收知识的养分;课后有规律地复习,温故知新;对待作业毫不含糊,一丝不苟、全力以赴地完成;遇到难题“穷追猛打”、刨根究底;面对困难和挑战,要有不认输的精神,斗志昂扬,拼搏到底;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敷衍、不苟且,力求以百分百的热情实现百分百的满意。“工匠精神”的养成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注重细节、凡事全力以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日积月累地将“工匠精神”逐渐内化成自身的内在品质。

四是兴趣牵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永无止境地探索未知问题、醉心于所喜欢的活动的驱动力,是保证一个人顺利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的最活跃的因素。兴趣牵引下的学习和工作是愉悦身心的活动,展现生命意义的平台,实现个人精神满足的通道。天赋挖掘、兴趣培养是“工匠精神”培育的切入点,是确保“工匠精神”培育有效性的前提。试想,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毫无兴趣可言,何谈“工匠精神”的闪耀?职业教育工作者要结合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细心观察学生的特质,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力并巧于挖掘学生的天赋,培养他们在专业某一方向的兴趣,引领他们进行有创造性的探索,尽可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某个领域钻研打磨、精益求精,这样才能逐渐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是文化渲染。“工匠精神”的培育还得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如果没有培养“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工匠精神”很有可能成为一种噱头。学校建设“本质上应该是一种文化建设,是一种文化氛围和文化育人环境的营造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样板的打造活动”[5]。职业院校虽然在校园环境、硬件设施、师资队伍、专业建设上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大多还未凝炼独具特色的精神理念,未能营造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工匠精神”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形态,形成于长期的价值激励。“工匠精神”的培养耗时耗力,且周期长、见效慢。职业教育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三个方面狠下功夫,摈弃以往浮躁、功利的工作作风,用长远的目光和理解、包容、鼓励的心态去评价每一个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不追求“短、平、快”的即时利益,不给教师和学生太大的压力,营造宽松、和谐、友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精品、优品要加大奖励力度和宣传力度,要塑造典型和榜样,以点带面,形成辐射效应。适合“工匠精神”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应该是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滥竽充数,多一些心血之作。

六是系统传承。“工匠精神”一时兴起或被开始重视并不难,难在能坚持下去,更难在如何有系统、有组织地传承下去。德国那么多好的公司之所以能存续上百年,正是因为他们能通过信息整合,将公司优秀的技术、经验和理念一代代传承下去。职业教育可以借鉴这样的模式,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以数据的形式忠实地记录下来,并整理成数据库便于随时查找,用于人才培养和学校的长期发展,比如说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资源、优秀作业和实习报告、技能大赛获奖作品、论坛、专栏、讲座、演讲、表演、展览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工匠精神”培育的优质资源妥善地保存起来,用于指导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系统传承是“工匠精神”培育长盛不衰的制度保证。

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教师好比是工匠,学生就是教师不断研磨、专心打造的产品。教师应当在德育上勇于担当、言传身教,在专业上抽丝剥茧、精益求精,像匠人一样追求育人工作的极致和完美。教师对专业知识的不懈追求、对授课模式的反复推敲、对育人方法的用心琢磨,无不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对知识、对职业以及对人生的态度。教师要有甘当示范和典型的意识,用自己爱岗敬业、勤奋踏实、追求完美、允胤钕椎闹耙档赖潞椭耙迪肮呷デ币颇化地影响每一位学生,引领学生成长,唤醒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知识构建,探索教育教学艺术,将“技以载道”作为职业教育最核心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触及灵魂的职业教育。

如果说“工匠精神”经历过一段混沌的岁月,那么一个由“工匠精神”开启的高品质时代即将来临。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工作在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使命和传承技术技能和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高职院校应该义无反顾地担起培养和塑造“工匠精神”的重任,探索职业教育与工业文化普及、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的结合试点,推进具有“工匠精神”优秀人才的培养研究,引领“工匠精神”新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以学历辨能力”的氛围,把职业教育做“精”、做“细”、做“强”,坚持“工匠精神”培养方法,为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反过来,工匠精神培养促使职业教育重新审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手段,提高整体办学能力,并且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胡冰,李小鲁.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对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J].职教论坛,2016(22):85-89.

[2]李小鲁.对工匠精神庸俗化和表浅化理解的批判及正读[J].当代职业教育,2016(5):4-5.

[3]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