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工匠精神的培育集锦9篇

时间:2023-06-22 09:32:48

工匠精神的培育

工匠精神的培育范文1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家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工匠精神的主要内涵。归结起来,核心的有这么几点: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和产品的质量;耐心,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不断完善工艺,创新技术;专业,敬业,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放松。

总理提出培育工匠精神是有时代背景的。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的现状依然严峻。培育“工匠精神”,将带动我国制造业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使认真、敬业、执着、创新成为更多人的职业追求,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因此,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现代工匠具有新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工匠精神也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

一是以精益求精为核心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精益求精的通俗解释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和业态下,制造业与服务业正在实现融合,科学家和工程师需要工匠精神,技能人才也同样需要创新精神。只有依靠这种精神,我国才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梦想,创造出世界闻名的中国品牌。

二是以严谨求实为基础的科学态度。当下,功利心、浮躁心、投机心盛行,追求一种简单肤浅的满足和浮华,认为严谨者不懂变通,是不通世故的“呆子”,执著者不懂放弃,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傻子”。这种风气与新经济格格不入,与脚踏实地、严谨求实的工匠精神背道而驰,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工匠精神让人领悟: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入水,要在全社会倡导一种“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作风和“钉钉子”精神。

三是以专注敬业为表现的职业情怀。纵览古今中外的大国工匠,无一例外都是专注敬业的楷模。他们不仅仅把工作当成谋生手段,更倾注毕生的信仰、追求和情怀,是一种生命态度和价值的呈现,体现出对职业的高度敬畏。敬畏工作就需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敬畏工作,就要心中有德,肩上有责,树立“先做人,后做事;先专注,后专业;先有为,后有位”的正确理念。那些“抄近道”“搭便车”的做法,不仅一事无成,最终还将聪明反被聪明误。

二、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主阵地的技工院校又该如何培育工匠精神呢?

众所周知,技工院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管理等方面有其独特的规律。总体来讲,技工院校的教育工作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多样性等突出特点,而技工院校的学生在知识结构、思想认识、行为特征等方面也具有特殊性。因此,技工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必须遵循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学规律,适应技工院校学生的成长特性,做到“以教师为先导,以学生为本位,以活动为载体,以校企合作为路径”。

1.以教师为先导,用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

尽管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但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严谨求实、专注敬业正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的品质。对待教师这个职业,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有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等等,都需要工匠精神的引领。教师的“工匠精神”对学生具有感染作用。教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态度和规范的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教师的创新意识、价值倾向、敬业精神对学生影响巨大,会让“工匠精神”的内涵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强化。俗话说“正人先正己”,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带动和感染学生,用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弥漫整个育人环境。

2.以学生为本位,用人性化理念培育“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内涵决定了技工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理念,这就是“以育人为目标,以学生为本位,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和完善,在教育过程更加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选择”。首先,改变技工院校传统教学过程中单一枯燥的教学氛围,实施符合技工院校学生行为特点以及认知能力的教学活动。比如通过行为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其次,改变技工院校教育活动中教师“一手包办”的组织方式,把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转化为学生思考辨别和实际行动的能力。比如在班级管理和集体活动中,重视培养和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主组织的积极性,倡导“自己的事自己做”,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我管理的过程中认识“工匠精神”,培养他们用“工匠精神”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践行“工匠精神”。

3.以活动为载体,用社会实践培育“工匠精神”

同志始终坚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列入教育方针,作为办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他指出,要从实际出发,确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制度、内容及组织形式。也就是说教育要融入活动当中才能起到作用,工匠精神的培育更应如此。对于技工院校学生而言,参与社会实践是迈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更是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的重要环节。技工院校要深入挖掘和利用实习单位、实训基地、创业平台等阵地,在生产实习、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运用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生动活泼的、多样化的组织形式,进行感性直观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不仅仅是学业需要,更是职业需要,不仅仅是“做工”,更是“做人”,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认识,物化、强化“工匠精神”。

4.以校企合作为路径,用“双主体”培育“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培育范文2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培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5-0005-04

2016年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对工匠精神的追求再次引起热议。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生产产品的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地改善技艺的职业态度,更是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技术、创造新成果的职业信念与职业追求。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是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共同育人,人才培养的方式、场地、评价有别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信念、职业精神、创新能力,弘扬工匠精神,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选择,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战略选择,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必然选择。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诗经・卫风・淇奥》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朱熹的“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痛柚;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这些正描写了古代工匠在进行工艺产品制作时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技艺追求和专业精神。传统工匠制造器物不同于现代大规模标准化的机器生产,主要是凭借其技艺、个人对产品的严格要求,不计劳作成本地追求每件产品臻于至善,对产品赋予了个人情感和精神,使每件产品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工匠精神最初体现在拥有高超技艺的古代工匠身上,工匠对技艺的卓越追求,对最终的产品负有最终的责任和全部的热情。[1]”现代工业机器生产彻底瓦解了传统工匠对技艺的追求,标准化制造的产品是一个由材料组装而成的冷冰冰的器物,不具有生命力。现代的工匠精神是“指手工艺匠人在制作过程中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的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它类似于我们常说的专业精神、敬业精神这些职业道德品质……‘工匠精神’对工作、对产品的极致追求,更像是一种人生信仰,它将人生的意义、价值、成就感、荣誉、尊严,寄托在产品每一个细节都无可挑剔的完美感中。[2]”工匠精神不仅是对技艺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一种职业态度、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充满敬畏、对工作专注执着、对产品追求精益求精、对服务崇尚极致完美、对人生止于至善的价值取向。于工匠个体,主要表现为专注、耐心、执著、创新与奉献等优良素质;于产品和服务,主要表现为以人为本、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追求完善、止于至善等独特品质。[3]”

二、现代学徒制培育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工匠精神是实现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支撑

为适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在推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过程中,要满足劳动力市场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日益增加的需求。截至2015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为1.65亿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为27.3%,而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一些制造业强国,高技能人才的数量要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40%以上[4]。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创新驱动、智能制造、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为核心理念,推动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转变。以3D打印、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生物工程等为标志的技术变革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核心支撑。智能制造的突出特征在于信息与物理的融合,也就是物联网、服务网与生产制造的紧密结合。在智能化制造的工业时代,人的智能胜过体力上的要求。人是技术的创新者、掌控者、使用者,而不是像以往的工业革命一样人成为机器生产的附庸,成为“工业文明的奴隶”。中国制造强国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具有“匠术”的高技能技术人才,更需要具有精益求精、一丝不苟、钻研创新的“匠德”品质,才能突破技术含量低下、产品质量低端、发展战略滞后等困境,实现精品制造、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追赶欧美制造强国。德、日、美是世界上的制造强国,其产品做工精细考究,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的精品理念和员工的工匠精神。

(二)培养工匠精神是实现职业教育本质和功能的重要内容

现代学徒制是在古代学徒制基础上结合现代学校教育形式而发展形成的一种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与传统的学徒制相比,现代学徒制具有从就业培训到职业教育,从非正规培训到正规教育,从终结教育到终身教育等特征[5],是一种以教育为首要功能目的的社会制度。职业教育中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模糊了作为教育培养人的本质要求,就业功能掩盖了人的发展功能,“引向教育目标狭窄化、教育行为单一化的道路上去”[6]。现代学徒制作为学校与企业共同育人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使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达到高度的融合。内在技术文明结构之中的职业教育,应具有与工业文明相同步的精神价值追求,这不仅是新工业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职业教育顺应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人在技术经济高度发展中实现自由发展的自身诉求。此外,学校作为育人的专门场所,不仅要教授职业岗位的知识与技能,还担负传承人类文明的重担,尤其是各行各业职业素养、职业精神的传承、发扬与创新。工匠精神作为人类共有的职业精神和文明,理应在现代学徒制中培育与传播。

(三)现代学徒制与工匠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

传统学徒制是通过师傅传授知识技能给徒弟,未形成专业技术理论,徒弟只能通过观察、亲身体验实践、感悟与总结。师傅在将传统技艺传授给徒弟的同时,其对技艺的潜心研究、专注精神也感染着徒弟,在此过程中积累形成了工匠精神并一代代传承下来。工匠精神是技艺人将理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造精神,并以此作为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在工作过程中,力求做到技艺与器物的精益求精,在不断追求技艺中实现人的精神超脱与精神自由,实现以技传道、道技结合的理想状态。因此,从传统学徒制与工匠精神的发生发展来看,学徒制是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的载体和有效途径。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标准化、流水线作业的批量生产,传统学徒制退出历史舞台,工匠精神也随之淡化。现代学徒制是国家为解决现代工业生产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而产生的,发达国家把现代学徒制提高到发展人力资源的战略高度。德国是一个品牌强国,德国人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与其学徒培训的工匠精神培育是分不开的。正如有学者总结德国经济发展时所说:“近两百年来的德国现代化道路,从外部看,是一条技术兴国、制造强国的道路;从内部看,支撑这一道路的是‘工匠精神’――对技术工艺宗教般的狂热追求远远超越了对利润的角逐。[7]”面对全球再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制造2025”战略正在引领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人们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与质量,对工匠精神的培育成为现代学徒制应有的时代任务。

三、现代学徒制下培育工匠精神的策略

(一)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形成全民价值共识

在我国,由于受“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体力劳动者一直处于被贬抑的地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氛围中,体力劳动者难以建立职业自豪感,工匠精神更是无从谈起。在当今就业市场中,普通工人仍然没有得到应用的尊重、平等的待遇。面对社会现实,只有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让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获得相应的尊重,才能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全民共同价值理念。国家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在全民中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要敢于突破就业体制,让普通工人与公务员一样工作得体面、受人尊重。对品德高尚、技艺卓越的能工巧匠在评职晋级中给予政策倾斜,设立一线普通工人的技能大赛,奖励优秀,推动创新,让工匠精神在全民中起示范引领作用。

(二)设立师资标准,在教师言行中寄寓工匠精神

现代学徒制是指学校与接收企业签订学徒合同,学徒在企业有经验的人员指导下获得岗位特定技能,实训与理论学习交替进行,学徒期间取得合理报酬,结业后获得国家承认的资格的一种培训制度。[8]学徒按照一定的标准完成培训,在学徒培训过程中,教师与师傅都是学徒培训的实施主体,工匠精神必将在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师傅的潜移默化中产生影响。

在传统学徒制中师徒关系是一种较为密切的人际关系,徒弟与师傅同吃同住,徒弟视师傅如父母,师傅的一言一行、职业态度、技艺追求熏陶、感染着徒弟,师傅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技能。而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教师与企业师傅的职业态度、职业精神、职业追求都影响着学徒。直接影响工匠精神培育的是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因此,对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都应有标准要求。学校教师应是“双师型”素质,具有企业经历,掌握职业岗位的核心技术技能,能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之中;而企业师傅应该是企业中的专业技术骨干,具有较高的技术技能水平,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不仅能够将技术和知识传授给学徒,还能用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追求熏陶感化学徒,学徒在真实的生产实践中真切地感受工匠精神,从而内化为自觉的职业道德。在瑞士,企业教师应具有州或联邦政府颁布的职业教育培训人员的资格证书,而学校教师也应达到规定的任职资格要求。除了相应的学历背景要求以外,培训人员都必须各自达到联邦职业教育与技术署规定的相关教育学培训要求。德国的《企业教师资质条例》对企业教师的知识能力、行动领域能力、职业基本素养等做了详细而严格的要求。只有教师具有工匠精神,才能培育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学徒,实现现代学徒制传授技艺、传承文化的功能。

(三)重构课程体系,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

课程是学徒学习技能和传承文化的载体。现代学徒制下的课程体系是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是融为一体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现代学徒制的课程打破了传统的以知识为线索的课程结构,其培养的是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在真实工作情境中获得工作过程知识的,工匠精神应融入典型工作任务的每一个环节中。在理论课讲授中应融入职业岗位基本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精神,分析不同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并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之中。而实践课程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肥沃土壤,“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在教学里讲技术训练、在作业本上做顶岗实习,这类人才的培养只有接地气,让专业与行业企业近距离对接,学生才会有真知真学,学生的职业信念、专业情感、学习动因、知识能力储备等离不开实践课堂。[9]”学徒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真切体会职业岗位需要耐心、细心,需要对工作认真负责,将这些职业品质自觉得内化为职业追求,在实践锻炼之中逐步养成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吃苦耐心的工匠精神。

(四)规范现代学徒制管理,以规矩树立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在规范和标准的制度下进行的,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及规范的管理作为保障。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现代学徒制有国家资格框架,德国“双元制”对学徒制标准、获取职业资格、企业标准、学徒管理及考核等都做了规定。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仍处于试点探索阶段,制度和管理仍不完善,所以,首先要建立现代学徒制的职业资格框架,将学徒培训与职业资格等级融通,在资格框架体系中,学徒在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需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否则不能完成学徒培训。其次,制定现代学徒制的相关管理规定,包括学徒的招工、招生,学徒在企业的管理,校企双方的职责,学徒的考核,学徒的薪资待遇等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学校、企业与学徒能够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职责,学徒才能自觉遵守工作规章制度,养成守时、负责、刻苦、创新的工作态度,以制度、规范来约束和激励学徒,为培育工匠精神提供制度保障。

(五)通过校企文化渗透工匠精神

现代学徒制涉及学校与企业看似冲突实则相互融合的两种文化,这两种文化在文化内涵、功能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但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又存在相同的特征。以校企文化融合为切入点,在校企文化融合中逐步渗透工匠精神。可利用广播、电视、校报、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宣传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学校可将企业文化融入课程,将企业的经营理念、服务理念、战略目标,企业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敬业精神等与专业课程相融合,在思想政治课、法律课、就业与创业指导课中融入工匠精神。在校园中开展工匠精神活动,可开展优秀企业家讲座,宣传企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开展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职业教育活动等。

参考文献:

[1]刘晓.技皮・术骨・匠心――漫谈“工匠精神”和职业教育[J].江K教育,2015(11):20-22.

[2]张昭阳.东北振兴尤其需要“工匠精神”[N].吉林日报,2016-03-29(4).

[3]李宏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33-37.

[4]张立新.培养大国工匠是时代使命[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6-04-09(3).

[5]关晶,石伟平.现代学徒制之“现代性”辨析[J].教育研究,2014(10):97-102.

[6]徐涵.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反思[J].教育与职业,2006(5):5-8.

[7]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68.

工匠精神的培育范文3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5-0009-04

一、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关系

2016年,我国政府首次把“工匠精神”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对创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工匠”一词对于我们并不陌生,是指熟练掌握一门技艺并依此谋生的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已出现。2016年3月5日,总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3月29日,总理在国家质量奖颁奖晚会上再次提到“工匠精神”;同年5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匠心筑梦》,讲述了8位大国工匠的成长故事,“工匠精神”一下子成为了国家、社会所倡导的主流精神。这种精神实质上是“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需要,是企业转型、产业升级的需要,也是消费者个性化消费和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工匠精神在新时代有着对传统内涵继承与发展的新内涵,主要包括尊师敬业的职业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求实创新的进取观念等。“尊师”是中国古代传统职业观念的延续,它要求工匠尊重老师,尊重技艺;“敬业”要求工匠热爱自己的岗位,认识自己职I的价值,踏踏实实地工作;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直接表现,工匠们需要抵制外界的干扰,凭借专注与执着从平凡中脱颖而出,要求工匠们以高超的技术和专注的精神完成每一道工序,追求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求实创新是新时代最需要强调的一点,要求工匠实事求是,做好每一个产品,又要在这种稳定中超越自我,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求实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灵魂。

时代需要高水平的工匠,职业教育就是大批量工匠的直接来源。而培养高水平的工匠,需要以工匠精神为导向来开发职业教育课程。课程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核心内容就是课程建设。从广义上讲,普通教育是培养所有公民的基本的、共同的素质基础的一种教育,需按照国家统一的课程来进行,以保证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而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在生产和服务一线从事技术与技能性活动的劳动者的教育类型,其课程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因此,在课程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上,相比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更具有灵活性与开放性。

职业学校有更多的空间自由开发课程,尤其是在校本课程方面。职业学校应以工匠精神为导向开发职业教育课程,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升,培养尊师敬业、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的优秀工匠。

二、以工匠精神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嬗变

(一)课程由重知识到重技能,最终向培育工匠精神转变

近二十年,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经历了从重知识传授到重技能习得的过程。伴随各级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产业升级与转型,一些职业学校纷纷脱离原来赖以生存的行业,转由教育部门管理。由于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普遍偏知识传授而忽略学生技能的培养,造成了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难以胜任未来的职业岗位的状况。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积极促进开展校企合作,并为企业行业合作培养职业院校学生提供了很多政策支持。在这种背景下,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的课程理念逐步形成,并在实践层面得以展开。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和产业升级与转型,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我国工业产品的品质与质量提升对技术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职业人的“工匠精神”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在生产和服务一线从事技术与技能性活动的劳动者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不仅应鼓励学生进车间实习,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更应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在未来所从事的工作中形成严谨认真的精神。

(二)课程内容的设置应体现学生全面发展

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课程、素质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基础课程是指体现基本知识、理论、文化水准的课程,它是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如数学、英语、语文、体育等。素质课程是指使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必须获得的思想道德、法律、健康等基本素质的课程,以保证学生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人,更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专业课程是指充分体现职业性要求,把对接产业、接轨行业、服务企业、面向岗位作为基本依据,使学生获得未来从事的工作所必需的工作知识与工作技能的课程。实践课程是指让学生身处或模拟或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亲自动手操作将所学知识内化深化,掌握实际动手能力的课程。

在这四类课程中,基础课程与素质课程要按照国家要求开设,学校适度调整。专业课程应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切实联系起来,尽量构建与未来工作环境相似的情境,增加学生对工作的认同度,增强学习兴趣。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应科学设置,一般应将学分比例向实践课程倾斜,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

(三)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基本内容的课程

工作过程是指在职业或工作岗位上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知识的概念由德国职业教育学者费舍尔首先提出:工作过程知识是在一个工作程序中为获得最终的工作成果所需要的各种知识的综合体,它通常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或者整合而成。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不只是简单的由学科理论知识拼凑而成,而是整合了实际的工作经验,能够切实指导具体的工作实践和操作的知识,即所谓的工作过程知识,这是职业教育培养受教育者职业能力的教育目标所决定的,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要内容。

从其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以杜威为代表的活动中心课程论的观点。活动中心课程论以学生生活和兴趣为基础,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在工作过程知识中,它体现为要求学生对整个工作有系统的、感性的认识和了解;工作过程知识又是隐含学生日常的实际操作中的知识,注重实践和直接经验。从另一个角度看,工作过程知识又带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子,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情境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或知识表征的过程。工作过程知识是在实际工作场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产生并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建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使学生以直接经验的形式掌握知识。

三、以工匠精神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工匠精神不单单指精神层面,还可衍生到知识层面、技术层面。培养尊师敬业、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需要更新职业观念、拓展职业知识、提升职业技术。针对这个目标,职业学校需要更新教师与学生的教育观念,引入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校企合作,实行现代学徒制。

(一)更新师生教育观念

课程开发首先遇到的障碍最可能是主体主观层面上的抵制,因此必须转变教师与学生的教育观念。首先需要转变“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教师要更有信心、更认真踏实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促进其健康发展,不能因为生源质量不理想而敷衍了事。学生要建立起学科自信,热爱自己的学科以及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打好坚实的知识、技能基础,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其次,教师与学生应树立师生平等的教育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需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与差异性,聆听学生的需要,从“权威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要尊重教师、配合教师,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甚至课程开发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体。再次,师生应转变“重知识,轻技能”的理念。教师在开发课程和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兴趣与生活,提供给学生真实的操作训练情景,课程评价避免过分注重笔试分数的倾向,加大实践操作分值。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

课堂上,教师起主导作用;课程开发中,教师是主体人员,因此,开发以工匠精神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必须引入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教学能力和职业基本素质,集教育者和企业员工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教育科W素养和专业理论功底,而且还具有过硬的实践技能与专业操作指导能力。这类教师已将专业知识与技能内化,对专业发展有敏锐的洞察力,对课程开发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也能对课程按计划实施。除了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外,“双师型”教师也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职业指导的专业化素质,帮助学生厘清职业发展规划,使他们形成尊重师长、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

(三)加强校企合作,实行现代学徒制

加强校企合作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以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能根据劳动力市场和企业人才需要来针对性地培养人才;课程更具有可操作性,有企业中优秀的工匠作为技术顾问指导。通过校企合作,能开发提供给学生工作现场体验的课程,使学生获得对未来工作环境的感性体验,获得未来工作切实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提高职业适应性。借助校企合作这个平台可以推广现代学徒制,学校可以邀请一些优秀的工匠、行业大师来校为学生讲课、指导,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高尚的职业精神、职业态度、职业创新力。

四、以工匠精神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形态――校本课程

(一)校本课程的内涵与发展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牵头、整合相关的校内外资源自主开发的一种课程类型,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新课程运动。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起步较晚,1986年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思想,首次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向。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这股校本课程之风从基础教育吹到了职业教育领域,推进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战略高度规划了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职业教育办学的未来走势,为校本课程开发指明了方向。

(二)职业教育与校本课程

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校本课程开发。职业学校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在生产和服务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仅提供国家课程是远远不够的。校本课程有其独特的灵活性、多样性、整体性和差异性。相对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化,包括课程专家、教师、学生、企业等,主体不仅参与开发过程,还能提供及时的反馈,以便对校本课程做出适宜的调整。

校本课程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第一,教育与经济紧密相连,学校能灵活地根据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针对市场需求来开设校本课程,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学校能根据本校实际环境和学生实际需求来开发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尊重师生差异。第三,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必然是学校和企业,充分利用当地企业、行业和学校课程资源等来开发一些适合学生选择的课程,能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开拓职业视野,对未来职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普通教育相对职业教育更为注重广泛的知识普及,注重教育公平。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上自由度受限,多是发展“课外兴趣”的轻松课程。在职业教育中,因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能将校本课程进一步深化,是专业课程的具体化、本地化,切实拓展学生的职业知识,提高其职业技能,完善其职业理念。

(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首先,明确培养目标,如培养具有“尊师敬业、精益求精、求实创新”品质的技能型人才。学校在结合自身特色、了解企业需求、吸取教师建议、理解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将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指标。

其次,深入工作领域,确定职业性质、核心知识与技能。这项工作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交流能力,因此,主要由实际工作领域专家带领,与课程专家、骨干教师共同调研、分析、归纳完成。

再次,将上一步总结的内容系统化,构建课程体系。这项工作主要由资深课程专家带领完成,按照工作过程内在联系组织各个学习领域,针对不同专业来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大体由基础课程、素质课程、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构成。

最后,完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前进的过程,课程评价为下一步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反馈信息,使其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方案。课程评价的对象是多方面的,包括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本身的优劣与合理性、教师实施校本课程教学的质量、学生通过校本课程学习实际达到的水平等。课程评价的主体也是多元的,包括企业、课程专家、教师、学生等。

总之,以工匠精神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向职业教育本质精神的回归。职业院校必须厘清与传统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的关系,以工作过程知识为课程主要内容,以校本课程为具体形态,通过更新教师与学生的教育观念,引入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校企合作,实行现代学徒制的途径来开发以工匠精神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培养尊师敬业、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的合格工匠。

参考文献:

[1]胡建雄.试论当代中国“工匠精神”及其培育路径[J].教育研究,2016,18(2):45-48.

[2]李进.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培育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27):27-30.

工匠精神的培育范文4

在?W前和小学教育的诸多领域和学科中,美术学科以其物质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对儿童工匠精神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美术教育对儿童工匠精神培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程序意识

儿童在进行美术活动时,不仅学习美术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对技术的规范和程序的意识。比如在绘画活动中,儿童首先要确立表现的目的,接下来要准备纸笔等工具材料,再接下来选择某种表现方法,然后按照一般步骤作画,其中要不断的进行反思、调整,直到最后检验效果、收拾和整理工具材料等。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而且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对各个环节的规范、程序及其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一旦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即所谓技术程序意识,就可能为将来从事技术性的实践活动提供一般的模式,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而这正是工匠精神在实践层面的重要体现。

二、动手意愿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机器生产和人工智能时代,人们更倾向于“动脑”而非“动手”。然而片面的强调用脑会导致人的创造性思维因缺少直接体验和行动支撑而陷于空泛,这也是如今强调工匠精神的原因之一。而美术活动从来都是“知行合一”,动脑的同时就要动手,比如在绘画构思的同时就要用笔勾画出草图,有时甚至是先动手画一画才会激发想象力,“动手”和“动脑”相辅相成,通过手眼脑的协调运作才能完成一件作品。同时,美术教育注重美术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儿童用美术装点生活、改变环境,通过社区美术设计、环保手工制作、人居环境美化等美术活动,儿童的动手能力逐步得以提高。美术教育能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就培养出儿童勤于动手的意愿,形成的动手能力对于将来无论从事技术劳动还是创造活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对材料的体验和探索的兴趣

我们经常会发现儿童时期爱玩并且会玩的孩子往往很聪明,长大后也更具有创造力。其实儿童的“会玩”表现之一就是善于利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儿童在美术活动中会接触和使用多种多样的材料,比如绘画活动中各种不同的笔、颜料、画纸,手工活动中的各种不同质地和肌理的线材、面材和块状材料等,极大的丰富了儿童对于不同物质材料的直观体验,也使他们在感受不同材料的美感和魅力的同时形成对探索材料的兴趣。而现代工业的发展与对材料的开发利用密切相关,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形成的对材料的体验和探索的兴趣往往会对其在日后工作岗位上的技术开发和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创造精神是现代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美术教育的创造性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儿童创造意识的树立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在美术活动中,儿童的自由度很大,教师会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喜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这种不断的鼓励会使儿童形成一种创造意识,表现为追求与众不同、追求创造与革新的个性心理倾向。同时,美术创作的重要特点是依赖于直觉形象思维,即所谓的“知觉思维”。“一旦我们认识到创造性思维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都是知觉思维,艺术在普通教育中的地位便变得十分明显了。对知觉思维能力最有效的培育是由艺术家提供的……”(阿恩海姆)。儿童在美术活动过程中,需要了解形式的多样变化、创造多样形式的技巧,将复杂的对象视觉化,同时发展视觉想象力和统整思维能力,这些都是创造能力的基础。因为创造力具有共同的特征,所以儿童在美术活动中获得的创造意识和能力,会逐步的形成他们的一般创造力,影响到他们日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意志品质

“精”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内涵,而达到“精”的境界则有赖于人的“耐心”“细心”“执着”等意志品质,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这些品质。很多美术活动需要儿童按照步骤一步一步的操作,反复调整、修改甚至推倒重来都是美术活动的常态,这就要求儿童不能急躁,不能厌烦,要学会耐心等待。基于再现的美术创作活动要求儿童能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而很多图案、手工活动更加要求儿童在操作过程中做到用心、细致。“执着”指的是儿童需要在美术活动中做到专注,不轻易放弃。“耐心”、“细心”和“执着”等意志品质的培养对于儿童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美术活动相比较于其它教育活动来说,其完整性和直接性更能够让儿童快速、直观的体验到努力之后的效果,强烈的成就感能够有效的强化行为动机,从而有助于这些意志品质的形成。

六、劳动精神

工匠精神的培育范文5

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我们看到了国家态度,看到了重振“工匠精神”的信心,也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高职院校要积极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承担起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重任,深刻查找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打造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育人体系,着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有部分研究认为,虽然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已经改变了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模式,但是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关键在于让学生不断进行技能实践操作,通过不断的操作才能生产出高端的产品,才能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而当前高职院校基于资金实训基地等因素限制,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时间非常少另外高职院校的实训设备落后也是影响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因素。这些难题主要从技术条件角度考量工匠精神难以培养的原因,却忽略了工匠精神在人文道德层次培养的重要意义。

工匠精神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追求完美和极致;二是严谨,一丝不苟;三是耐心、专注、坚持;四是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本质是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传统的工匠精神教育往往以教师讲为主,而教师讲授的往往是规范,“应该怎么做”或“不应该怎么做”,这就使学生无形中感受到工匠精神与自己本身的脱离感。但凡是通过灌输得来的道德教育都是外在的塑造,表面的影响,治标不治本。因此就导致了学生往往会因为并未真正了解到工匠精神的内在价值和意义而看似接受,其实并没有得到内化。这样的工匠精神教育过程无法使学生完成自我内化和自主建,因此阻碍或是延缓了工匠精神在学生身上由他律水平上升到道德自律水平。而学生要实现自主选择,实现工匠精神的内化,一定离不开亲身的体验。

体验式教育是一个从具体体验到反思观察到抽象概括最后到主动运用的过程。它注重的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是以体验为基础的持续过程;运用辩证方法不断解决冲突的过程;一个适应世界的完整过程;是一个个体与环境之间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而工匠精神追求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体验、观察、思考再继续体验,这就是人文教育中关于真、善、美的追求。因此在人文课施行体验式教育的过程中将工匠精神这一职业道德要求做更加细化、明确的思考和实践显得尤为有意义。

二、体验式教育培养“工匠精神”在人文课中的具体实施

1.课上:关注到每个个体的体验。讲述体验――点评反思――反馈运用。宏观的讲授工匠精神正如理性的说教对于个体来说没有意义,只有当人们有了类似的体验,再通过学习了解具有工匠精神的资料,才是把他人的书本知识变成自己人生智慧的时刻。因此只有关注到教育当中的每一个人,让工匠精神在每一个学生心里都留下感受和思考,特别是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的感受和思考才会有意义进而发生改变。在人文课程教学中根据课时、学生数设置,每次安排几名学生进行三分钟演讲的环节可以关注到每一个人,要求大家讲自身的一个感受,这个感受是自己过去或正在某一个事件中的表现,比如经历失败挫折的感受、成功的经验分享;其中对事情的态度、要求以及事情最后的结果需要被讲述出来。教师讲评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因为讲述自己的经验就是体验式教育的第一个部分:具体体验,而第二、三个部分反思观察和抽象概括可能是学生已经完成或者尚未完成的环节,而这个环节引导、帮助和启发学生思考是很重要的,也考验教师的功力,教师需要关注到事件中的人对待事情的态度,往追求真、善、美方向引导,因为这是工匠精神的本质体现。最后一个环节是主动运用,这是离开课堂后才能实现的一个部分,容易被忽略,但也是检验和提升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课堂之后、时间之外,学生再反馈是整个体验式教育最后也是检验发生改变的最重要环节,他可以作为课程考核的一个部分,但是也可以与课程考核无关,而如果在课程之外,如何与学生链接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思考部分:比如可以通过建立线上QQ群和线下学生互助小组的方式反馈持续观察学习。

工匠精神的培育范文6

>> 基于供给侧背景下企业“工匠精神”的发扬 工匠精神研究综述 中国工匠精神研究 现代学徒制下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 基于实践共同体的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基于政工工作的“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推崇工匠精神 培育中国工匠 工匠精神与创新 重建与传承:中国“工匠精神”断代工程研究 工匠精神与大国工匠的困惑 “冰山模型”视角下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工匠精神”培育与实践研究 当前如何弘扬工匠精神 教师需要弘扬“工匠精神” 培育工匠精神 弘扬工业文化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工匠精神与设计创新 大师情怀与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与“死脑筋” “工匠精神”与教育重塑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0]胡立彪.把工匠精神转化为质量竞争力[N].中国质量报,2016-3-16(01).

[11]在辽宁考察时强调集众智汇众力攻坚克难激发活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EB/OL].http:///guowuyuan/2015-09/12/content_2930111.htm.

[12]耿银平.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工匠精神”[N].光明日报,2016-3-10(06).

[13]刘延东在2016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http://.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60510103952603&cata_id=N002.

工匠精神的培育范文7

关键词:职业教育;大学生;工匠精神

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首次提出了“工匠精神”的概念,引发了社会各界强烈关注,尤其是职业院校师生,探讨“工匠精神”,必然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息息相关。事实上,“工匠精神”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匠人,散布于各行各业,强调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的精神要旨,传承到当下,已然成为精雕细琢、追求卓越和追求完美的象征。其核心体现为精益求精、好中求优。当然,“工匠精神”的生成并非朝夕之功,需要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细节做起、从细小培育。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数以亿计职业化人才的基地,其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企业产品的质量。因此,“工匠精神”应该是职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理应让工匠精神渗透到职业教育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从而培育大学生的工匠意识,锻造大学生的工匠品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工匠习惯,确保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厚实品质基础。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何谓“工匠”?工匠就是那些喜欢持续打磨自己的产品、不倦优化自己的工艺、享受追求完美品质过程的那些人,他们对于产品的质量有着偏执的要求,甘愿将产品的品质从99%提升到99.999%,虽然这中间只有微薄的利益,对于社会长远的发展来说,却是长久造福于世的事情。所以,我们看到瑞士表、德国车这样的品牌,都是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却成为百姓慕名追求的产品。那么,工匠精神具有哪些特点呢?

(一)工作态度上的一丝不苟。工作态度在工匠精神的维度上,是指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来进行操作,不追求“短、平、快”,不强调短期利益,不急于求成,而是从长远的利益来考虑问题,正是因为这样,才能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品质。

(二)产品质量上的精益求精。精益求精的追求精神主要体现在工匠们注重细节,不放过任何一道工序、一个环节、一个细节,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实现产品从优秀到卓越。正是工匠们止于至善的产品质量追求,才能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三)职业精神上的持之以恒。工匠精神就是不怕麻烦,不怕辛苦,几十年如一日,有的甚至倾其一生只钟情一件事。只有职业精神上的持之以恒,才能让后辈懂得坚守的价值理性。

二、职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的举措

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只强调短平快、急功近利是不可能实现,只有在一大批人在具体工作中兢兢业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才能厚实大国基础。对此,在职业教育中,应该围绕“工匠精神”的内涵,探索如何重拾工匠精神的命题,并且紧密围绕“工匠精神”展开教育,才能确保大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一)坚持职业标准,培育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卖技术、四流企业做产品”,标准是企业产品品牌的保证,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德国之所以能率先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公认的制造强国,与其对行业标准的追求息息相关。调查显示,在当前德国的各行各业中,共有2.5万个标准,确立标准的原因是什么?就是给各行各业的人一个规范,让大家按照规范来做,才能保证产品的品质。德国产品为何深受消费者青睐?行业标准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此,在我国职业教育中,要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必须要确立与工匠精神相对接的职业培养标准,才能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专门技术技能型人才。然而,在审视我国职业技术培育标准建设的过程中发现,一是缺少标准,包括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二是有标准却不执行或者不按照标准来展开教学,尤其是在专业教学中,满足于“大概”“大约”和“差不多”,而不是追求“100%”的要求,以至于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能力一般”。对此,职业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从制定培养标准,以标准来开展教学,要求达标,不达标就不予以毕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形成求精求准的工匠品质。

(二)坚持规范操作,培育一丝不苟的精神。俗话说:“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制定规范要以职业标准为依据,遵守规范主要体现为日常学习、生活、顶岗实习中耐心、细致和专注,概而言之,就是不折不扣、一丝不苟。因此,在职业教育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树人的实践中,不放过每一个环节、每道工序和每个细节,尤其是在教学实践中,时时、刻刻、处处要求大学生按照规范来进行操作,不管是实训前的准备环节、实训中的练习环节,还是实训后的整理环节,都要把细节做好、做实、做细,丝毫不能马虎,丝毫不能懈怠,因为这些都是养成工匠精神的充要条件。职业素养无小事,工匠精神无大道理,只有从细节做起、从规范做起、从平时做起,才能生成工匠精神的职业文化素养,才能生成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敢于创新的职业品质。对此,要把坚持规范操作的职业素养培育融入大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中,确保其能够一丝不苟地去完成所有的事情。

(三)培养职业情怀,培育执着敬业的精神。指出:“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敬、可为的”,但是,要实现这些特质,必须要经过历练、锻造和教导。要想可为,就要能干事、干成事,然如何能实现一番作为呢?必须要学会淡定、坚定,能够乐此不疲、精益求精,除了自身过硬的专业技术技艺外,还有一颗热爱事业的心,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钻研专业课”,这是一种崇高的职业情怀。所谓职业情怀,实际上是指个体对自己从事职业所具有的稳定的态度和体验。只有拥有强烈职业情怀的人,才能够从内心产生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需求意识和深刻理解,从而无限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特别的敬业精神。对此,在职业教育中,要从如何培育大学生敢于担当、认真热爱、甘愿付出的职业情怀着眼,不应该让职业情怀成为一种奢谈,而是通过思政课、专业课、职业素养课等课程来厚实大学生的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职业情怀,使其真正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结语

总之,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就是夯实制造业大国的根基。只有在职业教育中坚持职业标准,培育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坚持规范操作,培育一丝不苟的精神;培养职业情怀,培育执着敬业的精神;同时,积极营造“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大学生乐于一丝不苟、善于追求卓越、敢于耗费精力,才能培养他们的工匠定力,让教育真正回归到“慢的艺术”上来。如此,工匠精神的培育才有它生长的土壤。

作者:陈皓 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单侠芹.工匠精神引导下对职业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2016(8).

工匠精神的培育范文8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匠精神”;有效途径;培养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实现产业转型和经济转型,我国需要更多的专业化的优质人才,尤其是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专门性人才和专业性人才的教育场所。因此职业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十分必要的,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向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人才。因此职业教育需要重视并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探寻培育“工匠精神”的实施途径。

一、职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

从实践上讲,“工匠精神”主要解决的是劳动者专业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技能的发展空间,包括技术的推广、改良等,这需要劳动者具有专业的技能和创造性的思维以及不断探索的意志。我国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但是通过分析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发现我国的职业教育对于“工匠精神”的培养正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探索和发掘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工匠精神”包括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要从这三个方面出发,从专业技能的提升、职业标准的规范以及职业情怀的培养来实施“工匠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中,教师只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重视人文素养和个人素质的提升。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对学习者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与培养,“工匠精神”不仅仅要求劳动者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技术水平,还要求劳动者具有专注、细致、精益求精,因此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时不仅要注重实践能力,还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提升和构建学生的职业情怀、职业意识和职业思维,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不断探索、追求进步的职业精神。

二、职业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的实施途径

由于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对学习者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与培养,不仅要注重实践能力,还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也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修养等人文素质,将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等“工匠精神”的核心品质融合到职业教育的实践中。

1、职业教育中坚持职业标准,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与能力

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能够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树立人人平等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改变职业教育那种只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忽略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职业教育理念,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以人为本”与“工匠精神”的有机结合,将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与人文素质结合起来,坚持现代职业教育的标准,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标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现代企业要求职业工作者具备团队合作、善于创新、勇于竞争、敢于担当的能力品质,同时还要求职业工作者具有精益求精的品质与意识,在职业教育中,应该尊重企业的用人标准,并将其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之一,在实践教学中严格按照相应的人才培养标准执行,不断提升学生的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精神,通过实践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循序渐进、精益求精的品质。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与职业技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特别是对学生的突出的特长进行培养,并将大国工匠的精神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实践教学中,使学生掌握与精通一门应用型的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根据学生的职业技能的特征,以学生就业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职业评价、社会实践、文化交流等方面渗透“工匠精神”的教育,不仅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教学,更要注重思想道德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与学习,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的培养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与品质,改变学生原有的认知态度与思想行为,将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

2、职业教育中要坚持规范操作,培育学生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

一丝不苟要求学生在职业行动中能够做到耐心、细致、专注、持之以恒,能够严格执行企业的操作规范与生产标准。在职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到职业教育中,教师要能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行为、环节、细节,处处都能够严格按照企业的生产规范要求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专注的职业品质,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用心观察,细心操作、耐心学习,对于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按照严格的规范操作,因为每一个细节的耐心操作和学习,在实践操作与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种专注的态度,不断的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与服务的技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基本要求和具体的体现。为了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需求,将企业的规范操作引入到课程教学,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教育,将职业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提升学生的耐心、细心、用心的品质,加强工匠精神的渗透与教育。职业教育的核心不仅要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与思想道德的培养,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有效的对“工匠精神”进行传承与发展,因此,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或者实践创业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精神,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耐心、信心、爱心、用心等职业精神,只有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学生的思想中,通过这种行为习惯的训练,最终将“工匠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职业意识,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敬畏工作的姿态来认识与对待自己职业,才能提高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与创造力。

3、职业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怀,培育执着敬业的职业精神

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不仅仅要求职业工作者具备坚韧不拔、耐心、细致、持之以恒、乐此不疲、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与职业情怀,还需要职业工作者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与一身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要能够在工作的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只有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才能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才能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不能只是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还要能够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社会的实际需要,对职业院校的文化课程进行现代化职业的改造,将现代的职业、产业、行业、专业结合在一起,充分的融合到现代职业课程教育体系中,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对职业的敬畏和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重点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工作的职业情怀。在学生的职业教育与学习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事业心、爱岗敬业的精神、感恩之心、团队合作精神、竞争精神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培育学生对职业的忠诚度,进程形成良好的职业情怀,教师要能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实施影响,提高学生对岗位职责的认知能力。职业院校应该与企业进行合作,严格的按照企业的生产与实践规范标准来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让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躬行践履、知行合一,规范自己的实践操作,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合作、求真务实、不断创新,实现从知识、技能、态度到素养、精神、能力的高度融合,形成良好的职业情怀,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真正落实“工匠精神”的培育。

三、结束语

在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在现代社会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向社会输出更加有用的人才。文章简要阐述了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并提出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学校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在实践教育中充分的发挥现代校企合作教育的优势,通过企业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与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在校企合作的教学过程中,将企业的规范与生产标准有机的融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情怀,培育学生的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得学生具备“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业务意识与工作精神,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并最终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社会的发展。

作者:纪凡 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叶桉,刘琳.略论红色文化与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J].职教论坛,2015,34:80-85.

[2]胡冰,李小鲁.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对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J].高教探索,2016,05:85-89.

[3]刘冬玲.熔铸“工匠精神”:职业教育责无旁贷[J].职教通讯,2016,14:3.

工匠精神的培育范文9

一、培育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抓好转变思想观念这个总开关

工匠精神与产品质量紧密相连,培育工匠精神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培育工匠精神是打造企业品牌的需要,培育工匠精神是困境突围制胜市场的需要。提及工匠精神,古今中外,故事数据不胜枚举。 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极致的做事态度,其核心内涵在于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而是养成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习惯,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从这个意义上讲,各行各业都需要培育工匠精神。从个体来说,工匠精神体现在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善始善终、坚韧不拔、一丝不苟和对卓越与完美的崇高追求。从集体、企业或者行业来说,工匠精神是品牌的塑造和核心价值的建立。从国家层面来说,工匠精神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体系性构建。培育工匠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让员工尊崇工匠、热爱工匠、甘当工匠、当好工匠,需要企业在解决思想观念下功夫,抓好转变思想观念这个总开关,破除打工心理和雇佣观念,树立“老板”心态和主人翁意识,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建立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命运共同体。二是破除好高骛远见异思迁的浮躁情绪,树立干一行、钻一行、干好一行的爱岗敬业精神。在全体员工中大力倡导不分岗位,只要尽心尽责干好工作,都是好员工;不论学历,只要肯钻研、有技术、能解决发展难题的都是人才,并在待遇和使用上得以体现,使广大员工感到不论在什么岗位、干什么工作,只要有专长、有技能,干出成绩,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三是破粗放粗心不负责任的敷衍态度,树立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要求员工按照一流标准,细心细致地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各个环节无漏洞、无瑕疵、无可挑剔。四是努力营造尊崇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大力表彰爱岗敬业先进模范人物,让工匠精神成为员工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追求。着重从爱岗敬业的一线工人中选拔代表进行表彰,让默默无闻、敬业奉献、创优创佳的员工有荣誉、有地位、有回报。转变思想观念,培育工匠精神,把质量做优、把品牌做精,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培育工匠精神和品牌建设,制度建设至关重要

在整个社会被功利主义风气所侵染的环境下,如果没有良好的制度建设,工匠精神就只能停留在个人的绝技和修为上,而不能成为一种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加强制度建设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培育制度土壤和文化环境。浮躁,是工匠精神的天敌,也是“工匠精神”缺失的深层原因。如果急功近利、追求速度成为企业员工的普遍心理,而精耕细作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和回报,多数人就没有耐心去踏踏实实地做好一件事或一件东西。“工匠精神”的孕育和传承,先决条件是改变人们的观念,确立工匠精神的价值观。工匠精神的价值观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形态,它需要在长期的价值激励中慢慢形成。二是要将培育工匠制度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进行顶层设计。德国和日本的产品质量为全世界所称道,与其说他们有“工匠精神”,倒不如说是他们有保证工匠精神的一整套制度。工匠精神、工匠制度的确立,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市场体系的管理和规范。一方面,国家要建立一整套高品质高标准的工匠制度,使技能人才经济上有保障,社会上有地位,人格上受尊重;另一方面,政府必须严格监管市场竞争者,对违规者给予严厉惩罚。如果市场秩序混乱,就没有人会愿意去精益求精。有研究表明,消费者的需求都是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从好到精的转型升级,消费者的“挑剔”行为,恰恰是企业改进产品质量的重要外在力量。供给的极大丰富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将会促使企业追求品牌和品质。

三、用工匠制度养成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

工匠制度建设的实质,是通过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使技能型职业重新成为劳动者的普遍选择,让工匠成为人人羡慕的楷模。第一,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制度,使企业员工无须为基本生存烦忧,充分享受自己的?诙?成果。只有当制度设计能满足他们多层次的需求时,才能促使其专注执着、爱岗敬业,不懈地追求产品的极致和完美,才有可能激发工匠不竭的潜能和无尽的创造力。因此,民营企业应该为企业员工创造一个体面的生存环境,使企业员工潜心工作,心无他物。第二,用严格的制度培养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也就是说,培养人才要先培养其基本心性、品德,再进行技艺传承;还要将工匠精神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中,打造现代学徒。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需要源头培育。要加强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培养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让企业员工在锤炼技能的同时,将“创新基因”深植于心。第三,强化对技能人才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使高技能人才真正感受到“才有所值,能有所得”的社会公平。在企业中营造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制定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具体措施,使工匠精神在企业开花结果,把企业基础做实、把形象做优,在品牌上做功课、创精品,提升品牌竞争力,促进民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四、结语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