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城乡学前教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07 14:59:14

城乡学前教育论文

城乡学前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统筹 教育 社会公平 策略

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城市,西安的基本行政格局是大城市带大郊区,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双重制约,一直面临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差异明显的困境,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基于教育的基础性地位,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是统筹发展的首要任务,而从不同视角分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策略,可以更好更快地实现西安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一、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相关理论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教育公平问题在各国受到广泛重视,统筹教育发展成为学术界的重要研究领域,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流派应运而生。就我国实际而言,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也是当前教育自身改革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所以,从不同视角梳理出以下几类与城乡教育统筹相关的理论脉络,能够让我们进一步拓展思维,为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策略提供理论支撑。

第一,社会公平理论。在教育公平领域,瑞典的胡森教授提出了教育公平分析的三个维度,即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与结果的公平,被当前学术界广为认可。

在衡量城乡教育是否公平与均衡的标准上,美国伦理学家罗尔斯提出的弱势补偿的正义论有助于我们认识现实存在的差距与改进的方向,贝克尔·墨菲和塔玛拉的理论模型为解释农村家庭的马尔萨斯贫困陷阱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认为,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是教育平等问题,还是一个人权问题,倡导公平而差异的基础教育,呼吁政府在实现教育公平问题上要有远见。

第二,城乡关系理论。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其论文中首次提出了两部门发展模型。刘易斯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通常由两类性质不同的部门所构成: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化的工业部门,它们形成了“二元经济”,这就是二元结构模型的由来,是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社会状况的现实写照。

第三,教育再生产理论。批判教育学家鲍尔斯和金蒂斯等人提出的教育经济再生产功能,布尔迪厄、伯恩斯坦的教育文化再生产功能,对认识城乡间的教育差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四,全民教育理论。自1990年全民教育理论被国际社会正式提出后,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其目标正如《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指出的:“就是满足全民的基本教育要求,即向人民提供知识、技术、价值观和人生观,以满足他们能自尊地生活,不断学习,改善自己的生活并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的要求。”这一目标不仅主导了当前国际教育改革和努力的方向,也代表了未来教育发展和进步的趋势,是世界教育最宏大的目标之一。

二、西安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状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打破了过去基础教育由政府统筹经费的格局,确立了“政府统筹,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由于缺乏对农村教育的系统性支持,中国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扩大。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为推动教育公平、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实施了一系列变革。拨专项资金建设农村寄宿学校、对贫困生免除学杂费并提供部分生活费的“两免一补”、全面推进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农村免费师范生培养、教师绩效工资制等。

自2008年来,按照中央和陕西省委的部署,西安市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之路,2012年已进入到深入推进阶段。西安市坚持“学前教育促普及、义务教育促均衡、普通高中促优质、职业教育促发展、高等教育促提高”的总体思路,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城乡教育统筹,教育公平得到了有力的推进。但是,农村教育发展现状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教育发展失衡,尤其是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问题,还需要从制度层面上寻找出路。

三、多视角下统筹西安城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第一,基于社会公平视角下推进西安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策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首次明确提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城市教育体制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体制单独面向城市居民,这是一种人为的行政分割的封闭式教育,极不适应现代开放社会的需要。一方面,城市公办学校应当向农民工子女敞开校门,破除不利于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传统教育体制。

另一方面,统筹规划,进一步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按照小学建在中心镇所在地和中心村、初中建在中心镇和乡镇所在地的标准,加快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现代化标准化建设,减少城乡学校在硬件建设中差距。合理调整高中阶段学校布局,努力实现规模化办学,积极支持民办学校办好高中教育。

此外,还需要关注弱势群体,确保教育公平。关注残疾儿童,农村贫困家庭的儿童,下岗职工子女,流动人口子女等。对城乡贫困家庭子女教育采取优惠政策;探索流动人口及外来务工子女就学的多种形式;还要为残疾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为他们提供绿色通道和专项奖助金。

第二,基于城乡关系视角下推进西安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策略。城乡关系是一种包含着各种要素在内的城市和乡村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动态变化的复杂关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质量。城乡关系的核心就是在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用何种方法推动这些资源在城乡之间、或者说在同一社会中按不同形态生活的群体之间实行有效的分配与流通,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整体进步。

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体制是城乡教育产生严重差别的社会制度原因,城乡二元教育体制是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障碍,根本的出路在于调整教育政策中的无视城乡差距、以城市社会为出发点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从体制上破除城乡二元发展的格局。目前,国家财政体制改革使得县乡(镇)在财政收入上日渐困难,导致农村教育经费不足,农村骨干教师因待遇不佳而流失;缺乏了教育这个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会导致农村经济的非良性循环。为解决城乡教育不协调问题,政府应调整教育公共财政体制,用政策机制来解决教育经费不均衡问题。

第三,基于再生产视角下推进西安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策略。人力资本理论及新经济增长理论提出,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接受教育程度不同会导致收入不同,教育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主要通过技术来实现,技术差异带来收入差异。为消除这些差异,需要思考城乡一体化教育体系的重构。我国学校教育的内容反映着一种城市优越的观点:教材中有农村孩子不熟悉的内容,教材的表达方式也是农村孩子完全陌生的符号系统。因此,“教育一方面在价值取向上宣扬城市优越,培养农村孩子对城市生活的羡慕与憧憬,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内容和考试标准与农村孩子在家庭习得的文化资本的异质性,加上匮乏的物质资源和师资,又限制了农村孩子取得学业的成功”。城乡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要求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受教育者提供具有同样价值的教育内容,同时,教育的内容又能够与受教育者各自所处文化体系相结合,从而做到地方特色和普适价值的和谐统一,这样才能为受教育者提供有助于人力资本再生产的教育资源支撑。

第四,基于全民教育视角下推进西安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策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增加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能力。一方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及时改变和调整现有专业,发展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适应和服务市场经济的能力,广泛开展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另一方面,广泛开展以农村劳动力培训为重点的成人教育。根据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组织实施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积极开展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职业技能的培训,促进农村新增劳动力的转移。

四、结语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推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需要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再深化细化化,使城乡教育价值互相补充、结构互相衔接、规模互相适应、质量互相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涛、宋玉波.中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全景透析:从历史到现状[J].江淮论坛,2011,(1):145-153.

[2]刘炎.对我国学前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兼谈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9,(8):1-6.

[3]陈建华.纲要描绘了农村教育发展的壮美蓝图——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解读[J].中国农村教育,2010,(5):11-12.

[4]创新机制与制度,促进教师素质持续提升——笔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J].教育发展研究,2010,(6):50.

城乡学前教育论文范文2

>> 论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及解决策略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城镇化背景下“空心村”现象背后的农村基础教育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及对策研究 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差距问题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优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新区发展问题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接合部市容环境问题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城镇化进程中河南农村基础教育的几个问题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体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 试论不平衡报价研究及应对策略 中国—东盟贸易结构不平衡及对策研究 关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规划的若干思考 试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规划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规划的若干思考 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接合部社区安全治理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规划的若干思考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规划的方向研析 吉林省城镇化与农民基础教育领域的选择行为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郭少榕.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优化发展的政策思考――以福建等地为例.教育研究[J].2011-12.

[5]高树存.城镇化的推进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及对策――以云南省曲靖市为例[J].科学咨询2011-12.

[6]胡伟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J].河南财经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

[7]贾贵洲,王玉琼,邓义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8.

[8]刘世清.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与政策建议[J].教育科学,2005-03

[9]杭永宝、王荣.改革六大体制确保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5,(1):6.

[10]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处等.2003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概况[J].教育发展研究,2005,(1):1.

[11]劳凯声.重构公共教育体制:别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75.

[12]金泉.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C].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打印稿),2004.82.

注解

①:破解城市二元结构难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研究咨询部2013-06-26.

②赖娟,陆梅,刘立刚.城镇化进程中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研究.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改革动向.

③王克勤.城乡教育一体化[J].普教研究,1995(1):6-8.

④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9(11):3-10.

城乡学前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体育;群众体育;和谐社会;协调发展

1问题提出

和谐社会是人们对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追求,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执政的基本目标之一。城乡差距问题是我国转型期间遇到的突出问题,西部地区尤为突出。因此,为实现和谐社会,有必要协调好体育和经济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逐一破解各种矛盾,使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为实现和谐广西、和谐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2我国目前体育协调发展研

究现状简析据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夏安桃等,2003)得知:我国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是从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和动力机制、城市化道路与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及城乡协调发展的限制因素等内容着手。而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李树怡,1997)则是通过对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揭示体育协调发展的本质,论述体育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用辩证协调论的观点,分析研究体育协调发展中主从关系、人在体育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体育协调发展机制、不同性质关系的协调发展、体育系统内的协同作用等理论问题,并提出了体育协调发展的4个前提和判断体育是否协调发展的3条标准。这对打破城乡之间的差异有较大的帮助,能够为城乡体育发展构建有效的途径。然而,目前制约我国城乡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城乡差距,它对我国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各个方面。城乡发展的主要研究背景就是把新农村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不仅仅指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更指城乡间实行平等的政策,保证城乡地位的平等性,能够同步发展体育与民生,通过统筹城乡体育的发展,承认城乡之间的差异,寻求协调发展的途径,让各个阶段都能够平衡发展,改善民生。自党的十七大上提出促进义务教育协调发展的任务以来,不仅仅是教育部门开始注重城乡教育协调的发展,社会各界也把焦点聚集到了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问题上来,学者们对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宏观的、中观的以及微观的研究。《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顺、李初昌,2011)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陈丽、陈美玲,2012)等研究是其中的代表。而在此基础上,学者在对我国体育事业均衡发展的探析(郦锁良,2009)中,深入地剖析了我国整个体育事业的结构组成,分析了我国体育事业中的各种不协调现状,并能较早地提出了建设体育强国的几条途径。而后,在对于《学校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均衡发展问题的研究方面》(徐桂兰、夏成,2012),学者们更明确地阐述了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促进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具体途径与策略。在《竞技运动项目发展过程中的垄断与均衡再造》(徐刚,2013)这一问题的探讨中,学者们则是通过理论论证,分析研究我国体育学科的现状,指出了产生垄断的根本原因,提出实现竞技项目协调再造的具体途径,并针对体育学科的协调、协调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3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研究现状

近10年来,据文献资料显示,我国有许多学者对群众体育发展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有学者以我国社会转型期为研究背景,对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对策(陈旭,2012);也有学者从社会学视角入手,提出实现群众体育和谐发展十分重要,并且建议要积极处理好各种关系(朱家新,2011);还有的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了中国群众体育呈现出非协调的发展形势,并存在各种差异现状;著名学者秦椿林通过对非协调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叙述(秦椿林,2011),为协调群众体育的良性发展提供更多新的思路和更加长远的应对措施。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群众体育的公共服务体系、政策法规、场馆设施、体育人口等主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集中体现在:一是内容多数以政府层面为主,重点研究群众体育现状、对策、功能、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范围多数涉及东部发达地区,而对西部民族落后地区的研究甚少。

4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现状

随着国家实施《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的收官总结,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到西部城市和欠发达城市地区的研究,但对我国欠发达地区、西部民族地区的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研究、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更是空白,没有针对不同的地域文化、民族特色探索出相应的针对性较强、切实可行的群众体育模式推广普及。作为西部民族地区的、甘肃、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处祖国大西南,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老、少、边、山、穷”省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但其在农村群众体育文化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先后出台了各自的《群众体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等文件,其中广西还提出了《重振广西体育雄风行动计划》,并以万人项目为载体,成功打造了“万村农民篮球赛”“城乡万人气排球赛”“红水河杯绣排球赛”和广西体育节等品牌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基层群众体育文化内涵,成为广西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对当前我国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存在问题的认识

在我国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以后,虽然研究者们通过从多元视角进行分析,对未来体育发展的走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剖析,并通过这样的分析规划出未来群众体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为今后群众体育的顺利开展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对策。但是,研究更多的是关注到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把面临的问题局限化,研究难以深入,其主要表现有:第一,对于大众体育、群众体育、社区体育的相关研究很多,对当前城乡结合部、农村群众体育、村落群众体育的研究相对较少;第二,城乡差距的相关研究数量较多,城乡群众体育差距的研究较少;第三,研究者更加关注协调发展方面的问题,忽略了如何构建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等问题的研究。

6对今后广西城市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战略的思考

6.1以《健康中国2030》的提出为契机,遴选出一些试点城市为突破口,对该城市的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进行探究,总结出适合当地推广的做法、经验和模式,构建和谐城市,着眼提高群众健康素质,构建亲民便民的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各项工作,使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环境和条件有明显改善,切实增强人民的体质。6.2依托西部少数民族体育资源优势,结合桂林山水优势,创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全民健身“精品”赛事与活动,推广以“游山玩水,浓情于山水间”的全民健身活动,并将少数民族体育融入全民健身中,为农村体育建设注入新活力、新风气,播撒新的文化观念,助力新的生活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扩大试点的辐射、示范引领的作用。要激发广大农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把新农村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工作扎实、蓬勃地开展起来。6.3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系统的调研,可以为城乡体育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随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城乡体育的协调性开始彰显出来,这就需要更多学者进行系统的研究,这样才能全面地了解群众体育的发展,让民生更加深入人心。有了这样的实践指导,才能够让我国的体育事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也将对广西各市乃至全国今后如何推动和谐社会的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借鉴实例。

7推进广西城市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建议

7.1以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为基点,重点打造具有广西红水河流域地区特色的精品民族体育项目,形成特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模式,促进民族大团结。7.2以桂北山水休闲体育发展为切入点,推广具有桂北自然、人文等地方特色的休闲旅游体育、水上体育和民族体育相结合的群众体育新模式,促进市民和谐共融。7.3以环北部湾海洋体育发展为推手,构建出桂南滨海群众体育文化模式并加以推广,促进城乡居民精神文明建设。7.4以革命老区红色体育发展为龙头,加大开发当地户外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力度,促进广西户外体育人力资源的培训、培养,培育广西生态体育和户外体育产业市场,构建出具有广西特色的“革命老区”户外群众体育模式并加大推广力度,促进革命老区的对外开放、提高老区人民收入、树立老区人民新形象。7.5以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为样板,深入推进“三求”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区域和谐大发展、大繁荣。7.6以省会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为样板,从社区做起,从城市的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的第三、第四级的基层体育设施做起,促进城乡居民均衡发展。7.7以广西与东盟群众体育发展为契机,探索广西群众体育与东盟各国特别是东盟国家和地区大众体育在赛事组织、体育产业、学术研究、文化建设、人才培养、设施建设、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区域对外开放交流、合作与共赢,促进和谐边疆。

作者:苏祝捷 邱团 单位: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夏安桃,许学强,薛德升.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3(5):56-60.

[2]李树怡.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1997(3):8-10.

[3]顺,李初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6):8-9.

[4]陈丽,陈美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战略意义[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7(3):5-8.

[5]郦锁良.我国体育事业均衡发展的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5):138-139.

[6]徐桂兰,夏成前,蒋荣.学校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均衡发展问题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6-79.

城乡学前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社会分层;农村教育;发展;离农;为农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4289(2012)04-0008-03

随着国家明确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1],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为《纲要》)提出将“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以来,社会各界对农村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农村教育迎来了一个大好的发展时机,但是农村教育的实践却没有很好地跟进。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术界在农村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上存在着“离农”和“为农”的悖论。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直接影响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前景,社会分层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一、社会分层理论与农村教育

社会分层是根据获得有价值物的方式来决定人们在社会位置中的群体等级或类属的一种持久模式[2]。也就是说,不同的阶层占有的资源是不同的。社会分层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马克思、韦伯和布尔迪厄等。马克思从经济这个角度,以占有生产资料的多少将阶层划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韦伯从权力、财富和声望三个方面对社会阶层进行分类;布尔迪厄则认为社会分层主要是由于资本的不平等分配所致,他将资本分为四种类型: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经过广泛调查,将我国阶层分为十类,分别为:(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2)经理人员阶层;(3)私营企业主阶层;(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5)办事人员阶层;(6)个体工商户阶层;(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8)产业工人阶层;(9)农业劳动者阶层;(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3]。

在社会学家看来,教育、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三者是相互关联的,教育对社会阶层的合理分布和社会结构变迁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是通过促进社会流动进行的;社会分层受教育者接受何种教育影响,同时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结构合理分层的实现。既然教育对社会分层具有促进作用,那么农村教育也不例外。社会分层理论认为,研究者所持的价值立场不同,对于农村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也会不同,这就造成我国农村教育在目标定位上存在着“离农”和“为农”的悖论。国内学术界在表述这对矛盾时所使用的概念略有差别。一种表述是“离农”和“为农”。提出反对意见的人认为,“为农”中包括了“离农”的含义,也就是说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为农民着想”教育的重要内涵就是帮助农民离开农村。另一种表述是“离农”和“务农”,对这种表述也有反对者,他们认为“离农”是从教育目的的角度提出的一对概念,而“务农”表现的多是工作选择,在逻辑内含上不对称[4]。在本文中,使用的是“离农”和“为农”这种表述。

二、社会分层视角下的农村教育发展悖论

(一)“离农”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的背离

所谓“离农”教育,就是以城市为中心,为城市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离开农村、农业和进入城市主流文化而不是回归乡土文化的人才[5]。这种教育满足了农民对自己的子女通过学习考上大学,通过教育改变社会身份,获得社会升迁,成为城里人,过上城里人的都市生活的愿望。而农村孩子读书最大的动力就是“跳出农门”,摆脱父辈们世代务农的命运。

“离农”教育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这与我国社会发展和特殊的国情有着紧密的关系。1954年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指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即国家经济中含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一个是以传统的农业为代表的农业社会,一个是以现代化方式进行生产的城市社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制定了先发展城市、后发展农村的发展战略,人为地造成了城乡发展不一致,形成了两个不能整体、均衡发展的二元社会[5]。由于建国初期的特殊国情和赶超英美的迫切愿望,国家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政策,为了获得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料,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强制性制度,使农村服从于城市的优先发展,人为地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化,造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状态,远远落后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对于农村教育发展的这种“离农性”取向,早在20世纪初期,陶行知先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人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6]。而到了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农村教育中的“离农性”倾向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愈演愈烈,成为困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步入新世纪,今人对农村教育的指责与1920年中国乡村教育运动者的批评,何其相似,历史的车轮已经碾过80多年的岁月,何以中国农村教育几乎依然如故,这不能不令人深思。”[7]

(二)“为农”教育与学生个体发展的缺位

所谓“为农”教育,就是强调农村教育发展更应该使农村教育“农村化”、“自然化”,为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培养“为了农村,面向农村,改造农村”的人才[8]。这种取向符合国家发展“为农村的农村教育”的政策诉求,因此成为政府制定农村教育政策的依据。

“为农”教育的提出也是有渊源的。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中,晏阳初、梁漱溟和陶行知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和教育家,出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以振兴国家的良好愿望,对我国的农村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晏阳初认识到,中国的大多数人民是农民,中国是以农立国。要想普及中国的平民教育,应当到农村去。根据农村的“愚”、“穷”、“弱”、“私”四大基本问题,他提出了“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和“化农民”与“农民化”的教育理论来进行乡村教育实验。梁漱溟在认识到中国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社会的基础上,实施农村教育,重新整理和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以进行乡村建设。陶行知先生主张从乡村实际生活中创办活的中心学校,以乡土物事为教材,以乡村建设为本位,培养出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的人才[9]。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农村教育必须立足于农村,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发展立足于为农村服务的农村教育,并试图消除当前农村教育严重背离农村实际,农村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单纯教育消费等弊端。但是,如果农村教育只是追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而不去考虑农村学生期望通过教育而得到社会升迁的机会,获得进入城市和在城市立足的文化资本的话,那么这种“为农”取向的农村教育虽然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但会造成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功能的一种缺位,这将更不利于社会阶层的公平流动。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认为教育是文化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工具,具有维护不平等社会关系的功能。如果农村教育只面向农村劣势文化圈,那么只能导致农村孩子的低地位的社会再生产,农民永远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10]。

三、在“离农”与“为农”之间:农村教育发展的第三条道路

在社会分层理论看来,“离农”教育虽然可以增加农村孩子向城市流动的可能性,但是这种简单的移植城市模式“对于乡村来说暗含着一种意义,那就是乡村的城市化与现代化将通过对已有的城市与工业的移植与照搬而实现”[11]161。也就是说,这种“离农”教育取向“从一开始就没有将乡村改造与乡村发展问题考虑在内,它的眼光集中在国家的建构与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上,它只是将乡村作为人才选拔的一种来源而已”[11]161。这造成农村教育脱离农村实际和与农村社会断裂,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同样,“为农”教育虽然立足于农村实际生活与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孩子进行教育,培养他们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和“改造者”。但这种“催生”农村现代化模式剥夺了农村孩子参与城市生活的权利,不利于农村孩子公平地向城市流动。总之,“这种想从认识农村既有的物事、掌握农村既有的技能开始‘催生’农村现代化的教育方式,事实证明是比较荒悖的”[11]169。

在“离农”与“为农”之间,在社会需求与个体发展之间,农村教育似乎陷入了发展的两难境地,农村教育究竟何去何从?其实,根据农村社会阶层不同的教育需求,可以将农村教育的功能分为三类:一是“为升学的教育功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城市升迁需求;二是“为务农的教育功能”,满足一部分扎根新农村建设者的教育需求;三是“为进城务工的教育功能”,满足一部分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的技能培训需求。即要求农村教育要立足于城乡共同发展,在教育目标、学校类型、学校层次和教学科目设置上实现多样化,其中学校类型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高中发展的多样化上,既有普通高中又有职业高中;学校层次上既要在现有条件下发展基础教育,还有必要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在科目设置上既要开设符合社会发展的知识课程,还要传授必要的就业和发展的技能。这样不但会满足各个农村社会阶层的不同教育需求,而且会促进农村教育的自我发展。

因此,在《纲要》实施的背景下,我们应该从“离农”与“为农”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困境当中摆脱出来,着眼于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农村教育不但要满足城市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要满足个体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要满足农村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样,我们在制定各种政策,思考各种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的时候就要从城乡这个大的系统出发,协调城乡各种利益群体关系,特别是要多考虑和照顾农村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促进城乡的共同发展。只有这样,城乡教育差距才会不断缩小,城乡二元对立的格局才会慢慢改变,农村教育发展中“离农”与“为农”的悖论才会彻底消除。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EB/OL].(2006

-09-27)[2012-1-20]省略/ReadNews.asp?NewsID=4511.

[2][美]波普诺.社会学(第十一版)[M].李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64.

[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9.

[4]邬志辉.关于农村教育三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理论月刊.2009,(6):5.

[5]张济洲.“离农”?“为农”――农村教育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36.

[6]陶行知.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A]//陶行知全集(1).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659.

[7]葛新斌.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弃儿及其前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39.

[8]史成明.对新农村背景下农村教育的审视和对策[J].学术交流.2009,(12):244.

[9]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49-455,472-475.

[10]余秀兰.中国城乡教育差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46.

城乡学前教育论文范文5

在经济发展、社会快转型的今天,我国的城乡基础教育差距较大。在农村由于教育经费紧缺、教育条件匮乏、教育管理水平低下、学生家庭贫困等诸多原因,导致农村基础教育入学率低、升学率低、辍学率高,如此严峻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相比城市家庭子女所拥有的良好教育资源,农村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已经输在了教育的起跑线上,怎样将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缩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基础教育、教育公平及城乡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相应的一些措施及他国经验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

基础教育;教育公平;城乡基础教育;重要性;启示

基础教育,即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受一切教育之基础。基础教育的作用对于每个人、对于整个国家都具有非凡的重要意义,亦是对提高整个民族与国家素质的重要保障。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基础教育虽然已经卓有成就,但是在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明显的失衡现象,基于此种原因,从城乡差异角度探索基础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何为教育公平

教育的公平问题,易与“教育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相混淆,将二者与“教育公平”混为一谈有失妥切,会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深入讨论造成影响。作为实现教育民主化的前提,教育领域中的“教育平等”来自于政治、经济的平等,包含着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教育机会的均等。经过使用与推广,“教育平等”的概念在相关文章指教育权利的平等,“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可与“教育平等”的概念相通用,两者皆反映数量的一种相等,属于一种实证的概念。“教育公平”的概念则综合教育的各种内外因素,并对教育的现实状况进行判断,按照公平原则进行教育策略选择,它涵盖着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属于一种规范的概念。从范围大小来看,“教育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包含在“教育公平”之中,与“教育公平”分属于不同层次,比较而言,“教育公平”的概念更为宏观。基于以上论述,笔者认为教育公平是以不区分种族、性别、家庭成分、社会背景以及个人条件为前提的,在教育领域中进行利益分配,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质量相同、机会相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2城乡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性

教育公平是主、客观相统一的概念,人们所处的时代、政治、文化背景、视角等不同,故而对“教育公平”的理解有所不同。我国社会正值转型时期,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城乡教育公平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城乡基础教育差距正由原来的显著化向隐形化的教学质量差距转变,城乡基础教育的不公平问题更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关注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对受教育的个体十分重要。由于教育城乡失衡,引起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致使一部分儿童、青少年缺少受教育的机会,缺乏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和文凭。迈入社会后,与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同龄城市人相比,毫无竞争力可言,部分人也只有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劳动。这样的个体无法平等的分享文化资源,也没有好的物质条件,他们亦无法享有同等的各项公民权利。且他们的后代也同他们一样面对同样的问题,需要比其他同龄人花费更多的汗水与艰辛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但其后的一代甚至几代人仍旧在社会的底层与边缘苦苦挣扎。关注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对社会十分重要。第一,教育不公,为教育腐败的滋生提供温床。一些教育部门为了经济利益不择手段,又由于有效监管、规范、相应制约的缺失,使得违法乱纪与腐败滋生。第二,教育不公,加大贫富差距,影响社会均衡,阻碍经济发展。由于教育的不公平,势必加重城乡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失衡,加大贫富差距。第三,教育不公,加大社会分层,不益于社会稳定。由于社会保障与教育制度的弊病,造成社会流动不畅,致使贫困农民的后代处于且长期处于社会底层。城乡教育不公,使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微乎其微,导致他们对社会绝望,甚至会造成他们对社会充满仇恨,如果这种不公平继续夸大,势必会引发社会动乱,不益于社会稳定。关注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对教育体制十分重要。教育不公将导致教育发展秩序的混乱,如教育乱收费现象、教育腐败问题等诸多社会问题。在教育不公的环境下,教育目的无法实现,教育反而会变成一种剥削、歧视的手段,导致教育的办学目的偏离。由于城乡经济差距大、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致使乡村师资流失,乡村教育质量低下,教育不公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3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的一些改进措施和启示

3.1措施———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第一,加强基础教育,实行劳动技术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根据各地区的不同实际情况,对基础教育的教学进行改革,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因素,同时编写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反映当地自然资源社会风情、历史沿革等的乡土教材,以此激励学生献身家乡建设的事业。第二,大力改革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兴办职业班,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同本地经济、农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在专业设置上重视实践能力,把系统职业技术知识和单项实用技术技能整合在一起。第三,提高农村师资力量。农村教育难题是农村师资不足、素质不高,不但要保障农村教师利益,而且要实施校长、教师轮岗交流。

3.2国外教育公平经验的启示。

日本的启示。日本保证了各学校的软、硬件水平都处在同一水平。通过“教师定期流动制”,细化管理中小学教师的流动规定,使得择校现象鲜有出现。鉴于此经验,我国政府应尽力保证城乡各校的教学环境、设备等硬件和软件师资处在一个基本相同的整体水平上,以此减弱各校之间的差距,推动“择校”等问题的解决。同时,在各个中小学推行教师流动制度和校长轮换制度,以此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古巴的启示。古巴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的做法堪称世界典范,各级教育免费制四十多年来始终不变,在享受教育权方面全体公民都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政府首先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保证受教育机会,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使在偏远山区的农民子女仍能接受义务教育,学校更是配备了网络教学设施,为“一个学生学校”提供必要的教学器材。由此经验得出:第一,我国政府应加大力度推动投入义务教育以保证各阶段的学生享有完全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二,政府的政策应优先向经济落后的地区倾斜,对贫困学生进行费用的减免和补助;第三,对贫困学生无息贷款的力度加大,并加强监管力度,使无息贷款提供给那些真正迫切需要的学生。

作者:李慧聪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新华社北京,2010

[2]李淼.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鲍传友.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城乡学前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云南;义务教育;城乡差异;经费效率

中图分类号:F8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3-0167-04

一、引 言

长期以来,云南省为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差距不断采取措施,加大投入。在“两基”攻坚期间,一系列工程覆盖到云南省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看,云南省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缩小趋势较为明显。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增速明显快于城镇。1999―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则由3558亿元增长到14581亿元,年均增幅1697%,而同时期城镇义务教育经费年均增幅仅为1333%。就生均而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已经赶上甚至超过城镇,农村小学生均经费在2007年已经超过城镇小学,而农村初中生均在2004年起就已经超过城镇初中,且2007年城镇初中生均仅占农村初中生均的3917%。

云南省义务教育城乡差距已经在经费投入方面得到缓解甚至是扭转。但就存量而言,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依然存在,且较为明显。造成这种投入差距基本缓解、存量差距依然很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历史欠账问题;二是资金使用效率问题。对于历史欠账问题,可以预见,按照现有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速度,可以在数年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但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更快、更有效率地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有必要分析城乡义务教育资金使用效率,以便提出除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之外的,针对性更强、更为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

纵观国内研究文献,大部分学者主要对义务教育资金使用效率提出了质疑,并通过分析得到了证实。例如:郭俞宏等(2011)采用抽样调查数据,对2007年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整体效率、规模效率还是纯技术效率,有效率学校比重城镇都远大于农村;谢巍等(2008)运用极差、标准差、极差率和变异系数等对1998―2001年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地区的义务教育效率高于农村地区,且差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康建英等(2010),通过对比全国各省区2005年义务教育经费利用效率,得出仅安徽和甘肃两省义务教育经费实现充分利用,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为[1]的结论;财政部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通过对比2000年OECD国家和我国教育经费利用率,即生均教育经费占人均GDP的比例,OECED国家仅为04,而我国为[2],进而得出我国教育经费利用率低下的结论。

可见,义务教育资金使用效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印证,但是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层面上,对于云南省这一特殊的西部省市,尚未展开,至于云南省城乡间的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效率的研究更是空白。而云南省集少数民族聚集地、二元经济问题凸显为一身,是西部省份的最优选择,研究云南省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效率的城乡差异,具有较强的参照性和代表性。

二、义务教育投入产出指标与数据

对于投入效率的差异分析,本文拟从投入产出指标选取入手,计算单位经费投入对应的产出指标,在此基础上对城乡的产出指标做除比较,以对比城乡义务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通过分析近几年城镇和农村各自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效率趋势,以对第一步得出的效率差异的改善做出初步判断,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指标体系构建

近年来,为督促地方政府保障义务教育供给,中央政府加强了确保义务教育达标与实施结果评估的力度。这些政策内容涉及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配备及学生培养等方面,基于这一政策导向,我们使用上述几项指标作为投入产出的评价依据,初步选取1个投入指标,9项产出指标。

(二)指标数据描述

基于上述指标,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与可得性,本文选取2003―2008年数据专任教师学历指标自2003年开始统计。,计算单位经费投入对应的产出指标,在此基础上对城乡的产出指标做除比较,若做除后的比例大于1,则意味着在同样的经费投入下,城镇产出高于农村,则城镇资金使用更有效率,反之则农村资金使用更有效率。

1.城乡小学义务教育投入产出

通过对比云南省小学城乡投入产出指标,可以看出,2003―2008年产出比例大于1的指标不断增加,由2003―2005年的3项指标,到2008年已实现城镇各项指标相比农村均有效率。同时,通过分析城乡各产出比例关系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出,城镇义务教育资金使用效率相比农村越来越高。以生均藏书为例,2003年同样单位的小学经费投入,所带来的城乡生均藏书比,城镇为农村的131倍,而到2008年,同样单位的小学经费投入,城镇生均藏书则为农村的187倍。

数据来源:教育经费支出来源于2004―2009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其他数据来源于2003―2008《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表中数据经测算得出。

2.城乡初中义务教育投入产出

通过对比云南省初中城乡产出指标,可以看出,除2003年同样单位生均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所带来的产出比例农村大于城镇外,其他年度的产出比例,城镇有明显的效率优势,尤其自2006年以来,城镇各项产出指标比例均高于农村,且呈现大幅增加的趋势,如生师比指标,2003年单位经费所带来的生师比,城镇为农村的102倍,到2008年这一指标大幅增加为371倍,可见城镇初中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明显高于农村,且与农村相比,效率不断增加。

三、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效率测算

云南省义务教育资金使用效率确实存在城乡差异,但这一结论只能反映当年城镇与农村相比,城镇效率高于农村的事实,而并不能代表当年城镇义务教育自身资金使用效率高的问题。同时,从数据变动上只能反映城镇义务教育资金相比农村而言越来越高的事实,而无法得出城镇自身的义务教育资金使用效率越来越高的结论。

而研究城乡本身资金效率变动意义重大。之所以得出这样的观点是由于,城乡效率存在差异仍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城乡自身资金使用效率都是低水平的效率,只不过相比之下城镇略高于农村;另一种则是较为理想的状态,即城乡之所以存在效率差异是由于农村自身效率较低,而城镇效率较高。情况不同对应的未来发展重点也有所差异,对于第一种情况,提高城乡两者的资金使用效率是今后要考虑的问题,而对于第二种情况,农村义务教育资金使用可以参照城镇的办法,提高使用效率。因此,有必要研究城乡自身的资金使用效率情况。

(一)评价方法选择

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效率分析是一项涵盖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状况、办学条件改善情况及师资配备状况等的多指标综合评价。目前,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很多,比较前沿的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及数据包络分析法等。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可以克服其他分析方法中因多投入、多产出指标单位的不统一造成的评价难题,因此具有其他方法无可替代的优势。另外,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主要采用客观赋权,有效避免了在赋权方面存在的主观性。数据包络分析分别采用不变规模报酬C2R模型、可变规模报酬B2C模型和非增规模报酬FG模型,可以计算出总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其中:总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

(二)实证结果分析

DEA的两个最基本模型形式分别是C2R模型和BC2模型。两者的区别在于C2R是用于计算决策单元即技术有效且规模有效的模型,而BC2模型是用于计算决策单元仅技术有效的模型。在此,我们采用C2R模型。经测算,城乡义务教育各自效率变动情况如下。

由表4可以看出,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城镇义务教育资金使用效率年度间变动不大,而农村则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农村小学教育资金使用效率由2003年的100%,下降到2008年的5911%,农村初中义务教育资金使用效率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由2003年的100%,下降到2008年的3387%。

注:本表旨在反映农村小学与初中自身效率变动情况,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

在此基础上,通过分解总效率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来看,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农村教育经费支出纯技术效率基本为100%,反映了各年度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外生制度较为完善,而规模效率除2003年等于100%,意味着规模有效外,其他年份均小于100%,为规模无效率。因此,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效率较低主要原因在于规模无效。

进一步,采用非增规模报酬模型,得出农村小学和初中的效率值等于纯技术效率,根据DEA模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判断,属于规模报酬递减,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效率较低的原因是因投入过多没有有效利用而导致的规模无效。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旨在分析云南省城乡义务教育是否存在经费投入效率差异,以及导致差异形成的原因,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云南省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存在较大的效率差异,城镇明显大于农村;(2)导致上述差异的原因是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因投入过多没有有效利用而导致的规模无效。

上述结论表明,近几年云南省尽管不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生均义务教育经费已明显高于城镇,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义务教育经费有效利用不足的问题。极大地削减了因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所引起的城乡差异缩减的力度。因此,今后云南省在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资金投入规模的同时,应找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欠缺,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一直以来,云南因地形复杂,山区面积广,又是多民族地区,人口居住分散,交通落后等原因,导致学校数量多、办学规模小且布点分散,经过撤并后,仍然有一些“一师一校”办学点,造成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这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外延性失业发展的办学模式加大了办学成本,降低了经费支出效率。针对这一现状,未来,应继续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在充分考虑自然条件的情况下,合理集中办学资源,并能继续加大校舍建设,为广大住校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和服务。除此之外,还应加大义务教育财政资金的审计工作,减少义务教育财政资金的挪用、乱用现象,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1]伏润民,常斌,缪小林.我国省对县(市)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绩效评价――基于DEA二次相对效益模型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8,(11).

[2]郭俞宏,薛海平.我国义务教育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3).

[3]康建英,田茹.义务教育支出效率评价及财政分权影响[J].改革与战略,2010,(3).

[4]谢巍,李黎波.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投入使用效率的均衡性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3).

城乡学前教育论文范文7

论文关键词:浅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

 

《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教育管理论文,义务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龙源期刊。本世纪初,我国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教育管理论文,首先解决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和免费之后,国家明确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管理论文,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的目标龙源期刊。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是这样认识的。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龙源期刊。无论是从教育系统内部,还是从教育系统外部教育管理论文,乃至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促进和保障义务教

育的均衡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把工作重心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教育管理论文,把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改造城镇薄弱学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教育管理论文,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龙源期刊。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艰巨性。必须看到,推进均衡发展的任务比起实现普及的任务来说教育管理论文,更艰巨、更复杂,用的时间会更长龙源期刊。当前教育管理论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不均衡的矛盾仍较突出,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管理论文,将伴随着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全过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全过程;推进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管理论文,将伴随着解决区域经济社会不平衡问题、提高中西部教育水平的全过程。

三、《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措施

1、要求各地尽快制定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最低保障线”,凡是低于标准的学校都纳入限期改造计划教育管理论文,保证辖区内薄弱学校逐年减少,逐步使当地所有学校都达到基本要求龙源期刊。2、加强县级政府对区域内教师资源的统筹教育管理论文,通过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学科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服务期等项制度,加大城乡教育对口支援力度教育管理论文,强化对农村教师的培训。3、是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保证所有学校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开齐课程教育管理论文,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龙源期刊。4、落实各项政策,对弱势群体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

四、努力缩小、城乡老师之间的差距龙源期刊。

1、城乡老师之间的差距。教育部部长周济说:经过60年的努力教育管理论文,我们已经建立起一支有1600万人的教师队伍龙源期刊。现在城乡之间教育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硬件差距也有教育管理论文,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差距就是教师队伍的质量。

2、这几年来教育管理论文,党和政府特别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但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龙源期刊。我们正在继续努力教育管理论文,一个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周济还说:在很多措施当中,最根本的一条教育管理论文, 已经实施了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龙源期刊。第一,要求义务教育的老师教育管理论文,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老师的工资收入要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当然,绩效工资制度不仅仅是收入的提高教育管理论文,同时也是一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我们进行绩效考核教育管理论文,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龙源期刊。这项措施是根本性的,当然还有一系列的措施。我们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要吸引社会上优秀的人才当老师教育管理论文,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到基层长期从教教育管理论文,终身从教龙源期刊。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去从教教育管理论文,同时我们还动员了大批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援,还有师范生到农村实习支教教育管理论文,这样我们就组织了大批优秀教师到农村从事教学工作。下一步要把它制度化,要让老师都能够到农村接受锻炼,同时为农村输送更多的高质量的老师。

3、大力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我们农村现在有几百万老师,我们要大力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培训力度,使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大大改进我们自身的质量,能够为农村的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使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单位:南乐县福堪乡六合中心小学 教师;蔡合才

城乡学前教育论文范文8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乡村学校文化;问题表征;路径重构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4-0016-05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作为乡村文化辐射场的乡村学校受到越来越多的文化因素影响,再加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乡村学校原有的文化形态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文化建设要求逐渐显现出不和谐表征,进而出现诸多问题。本文拟从当前乡村学校文化的实然形态入手,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试提出调适路径与策略。

一、当前乡村学校文化的实然样态

通过对河北省和天津等地区乡村学校的实地考察,发现乡村学校文化建设已取得不菲成绩,文化内涵得以更新,文化自信与日俱增,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乡村学校文化的实然形态仍存在一些不容乐观和亟待改进的方面。

1. 崇尚权威、差异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

当前乡村学校文化表现出一种崇尚权威和差异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一方面,受传统文化思想和家庭本位的影响,崇尚权威一直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调查发现,这一点在农村学校文化中表现更为突出,乡村课堂教学中教师本位现象依然严重。在对1 200份针对乡村教师的调查问卷统计中,有70.8%的乡村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学活动主要围绕自己的预设展开;有74%的乡村教师认为,学生缺乏主动性,必须督促才能学。另一方面,乡村学校文化是在乡村这一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和发展的,与城市学校相比,由于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等因素不同,乡村学校文化较之城市学校文化而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特征。此外,即使同样是乡村,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存在差距,学校文化也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

2. 相对封闭、较为保守的文化氛围

学校教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乡村学校受其地域限制、交通不便、获取相关信息困难等因素影响,其文化具有相对封闭性。再加上乡村学校文化与自身乡土情怀有着不可分割的亲密性,对其他外来文化具有一定的天然敏感性和排斥性,因而又表现出相对保守的一面。长期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教师也难免形成相对保守的群体文化,主要表现为教师之间相互疏远、缺乏合作与交流等。

3. 升学至上、趋于功利的文化追求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乡村学生及其家长仍然将学校教学视为改变未来命运的跳板,认为考上了大学就可以鲤鱼跳龙门,从此跳出落后的乡村,导致升学至上、趋于功利的文化追求仍然是乡村学校文化的突出表现之一。调查表明,当前乡村地区的绝大多数学校仍然是以升学为目的,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都必须经过考试,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应试。有些乡村学校条件差、基础弱,但学校工作的中心始终是千方百计地争取升学率的提高。正如一位乡村教师所言:“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围绕教材、教学参考书和考试大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学生的任务就是围绕中、高考的指挥棒和考试大纲进行题海战术。”这种追求升学至上、功利化的文化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和乡村现实的需要,也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4. 离农明显、竞争激烈的文化取向

从理论上讲,乡村学校教育目标定位一直存在“留农”和“离农”的争论,“留农”目标认为乡村学校教育主要是培养新型农民,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 ];“离农”目标认为乡村学校教育应该与城市一样培养合格公民,为学生升学服务 [2 ]。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离农”取向在乡村学校文化中存在一边倒的倾向。所调查的1 200名乡村教师中有75%的乡村学校教师赞同学校教育主要为升学服务,有72%的乡村教师支持学生升学后能够离开农村有更好的发展。在升学至上、趋于功利走向的乡村学校文化影响下,当前乡村绝大多数学校只考虑到为精英学生升学做准备,忽略了为未升学学生就业打基础。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实现普及高等教育的条件,会有一大部分学生因为达不到升学标准而放弃学业,而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被淘汰的大量学生往往学用分离,最终导致就业无门、创业无术,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5. 高期望与高压力并存的文化危机

乡村学校文化表现出高期望与高压力并存的文化危机。乡村学校肩负着发展乡村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科学知识水平的艰巨任务。而乡村教师被寄予更高的期望,他们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也是学生的培养者和乡村文化的发展者。在被寄予高期望的同时,乡村教师也面临很大的压力。一方面,乡村教师面临着来自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压力,即要千方百计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成绩,保证升学率;另一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在乡村地区的深入,乡村学校教师还面临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即改变过分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调查中一位乡村教师无奈地说:“现在很纠结,既要学习和运用新课程理念,还要想方设法提高升学率,又要为新农村发展做贡献,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完成这些任务。”这种高期望与高压力的并存使得乡村学校教师难免陷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理念与行为相脱离的危机中。

二、当前乡村学校文化的问题表征

乡村学校文化的实然状态与城乡文化一体化、新农村文化建设、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等存在着一定落差,产生了一系列冲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差异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城乡文化一体化要求的冲突

城乡文化一体化要求以城乡一体化的思维方式,着力改变文化领域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文化权利平等、文化政策一致、文化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文化差距,促进城乡文化事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具体体现在乡村学校中即要求乡村学校教学既要传播优秀城市文化,又要继承和发展乡土文化,使城乡文化在教学中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但当前乡村现有的文化特征与城乡文化一体化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有时冲突明显。同时,不同地区的乡村之间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学校文化也表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城乡之间、不同乡村学校之间的这种文化发展差距成为当前乡村学校文化形态与城乡文化一体化冲突的表现之一。

2. 离农文化取向与新农村建设文化要求的背离

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大量有文化、懂技术并立志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富有乡土文化内涵的新型乡村人。这就要求乡村学校教育立足于乡村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实际,培养乡村学生的文化根基,增强他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收入的差距拉大,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市,许多进入城市大学接受教育的人更不愿意再回到乡村。他们之中的成功者更成为乡村教育的典范和乡村学生的榜样,这使得投身于乡村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的人越来越少,造成乡村文化人才的大量流失。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乡村学校教学离农文化取向逐步突出,更注重为乡村学生升学到城市学校进一步深造和将来工作做准备。这一文化取向与乡村实现小康和建设新农村的任务不相适应,更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要求存在着明显冲突。

3. 升学至上的文化追求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脱节

新课程教学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将外部教育影响自觉内化为自己的身心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当前乡村很多学校仍然推行应试教育,单纯为了应对考试、争取高分,鼓励学生考上大学甚至是重点大学,借以改变自己的社会生活和将来命运。学校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狂热追求升学率,教学活动紧紧围绕中高考指挥棒展开。这种升学至上的文化追求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冲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封闭保守的文化氛围与现代新型教师文化理念的落差

现代新型教师文化是一种开放、合作的群体文化,强调以现代教育价值观为核心,与现代教师角色相适应。现代新型教师文化理念要求乡村学校教师要走出孤立、封闭的文化拘囿,走向开放、合作的文化氛围。因为“合作给予教师之间开放、互信和支持,合作的态度不仅有利于资源共享,形成教育合力,而且可以促进合作团队中积极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 [3 ]。但是,当前乡村学校教师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保守的群体文化氛围中,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下各行其是、各自为战,这种封闭保守的文化氛围与现代新型教师文化理念相冲突,不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师合作意识、合作动机的培养。

5. 高期望与高压力的文化危机与安于现状的文化情结的对立

乡村学校教师在长期的生活与教学中形成了安于现状的文化情结,主要表现为:他们习惯于按照一套符合自己习惯和经验的、安全稳妥的方式和方法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喜欢过着平安和稳当的生活,对待教学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得过且过思想,对待新课程改革表现出一定的惰性心理。当前乡村学校教师面临的高期望与高压力的文化危机与安于现状的文化情结表现出明显的冲突,使乡村学校教师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高期望与高压力的并存使乡村学校教师承认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是先进的,是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心也渴望不断学习和创新,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却安于现状,不愿和不敢冒险,既不愿面对新的挑战,又害怕尝试新的方式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

三、乡村学校文化重构的路径

1.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根植于乡土文化自觉,明示乡村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

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大陆不可能走单一农村城市化的道路,必须同时进行新农村建设” [4 ]。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乡村学校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这就要求乡村学校教育立足于乡土实际,综合考虑广大农民和乡村学生多方面的现实需要,重建和弘扬乡村文化价值,树立乡村学生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逐步形成文化自觉。但是,“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 [5 ]要实现乡村文化自觉,就需要首先明示乡村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发挥乡村学校的文化堡垒作用,改变过去单纯为升学服务或单纯为当地乡村发展服务的“离农”与“为农”的单一价值取向,重新确立既为提高学生基础素质服务,也为学生升学、就业及创业做准备的多元价值取向,使所有学生都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2. 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背景,立足于乡村学校文化再造,突出乡村学校文化的特性

城乡教育一体化要求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束缚,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动态平衡、双向沟通、良性互动的城乡教育格局,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关键在于乡村学校自身的改进和发展,乡村学校文化再造是乡村学校改进和发展的核心。“学校文化的再造是一个发展新的价值、信念、规范的过程;是一个变灌输中心教学为对话中心教学,变专制独裁关系为平等合作关系,变资源掠夺关系为资源共享关系的过程。” [6 ]乡村学校文化的再造要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背景,既要传承乡村几千年来形成的有价值的文化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并吸收当前的多元文化,实现古今中外各种文化中精华元素的贯通。具体来说,即走出过去从城市文化角度研究乡村学校文化,用城市学校文化来同化乡村学校文化的误区,要在对我国城乡教育整体把握、关照全局的同时,深思乡村学校文化应有的特质,从乡村文化的发展入手来把握乡村学校文化的定位。城乡教育一体化不等于城乡教育一样化,由于城乡之间天然的地域差异特征短期内不可消除,并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这就要求乡村学校文化在适应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要求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突出乡村自身文化的特性。

3. 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托,着眼于乡村学校文化更新,促进乡村学校文化的转型与适应

新课程改革目标在于营造一个宽松的鼓励创造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使教学改革发生于教师的教学第一线,发生于每一所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托,着眼于乡村学校文化更新,就是要改变乡村学校应试教育的现状,改变乡村学校升学至上、趋于功利的文化追求,树立素质教育的目标,促进乡村学校文化的转型与适应,即促进以往乡村学校教学中形成的以升学为唯一追求的考试文化、优胜劣汰的竞争文化和安于现状的保守文化逐渐转型,使之与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的使乡村学校教师逐渐形成开放合作、追求自身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文化相适应。具体来说,要求乡村学校管理者从事务型领导转变为学习型、创作型和战略型领导,管理方式由执迷于控制转变为鼓励创造,营造合作的组织氛围 [7 ]。在教学目标上改变过去升学至上的应试教育目标,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保证实现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要联系乡村实际,突出乡土特色,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为乡村学生在提高基本素质的同时,或继续升学或选择就业和创业做好准备;在师生关系上乡村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向学习的探索者和参与者,师生在此过程中开展平等对话、合作交流。

4. 以学习型学校建设为着力点,建立学习共同体,搭建乡村学校文化繁荣与创新平台

学习型学校是与学校发展的较高层次阶段相适应的一种学校管理模式,与科层制学校相对应,学习型学校建设“关键在于组织成员间的组织学习,让组织成员融入到组织学习中,进行对话,追求差异,挖掘信息,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最后形成共识” [8 ]。学习型学校的学习主体是团队或学校本身,要求加强团队协作,学习内容除专业知识外,还包括人际关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建设学习型学校需要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和促进知识流动来实现。这就要求乡村学校教师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增强教师团队的学习能力和整个学校的学习能力,并树立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和价值实现的强烈愿望。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能够适应学习型学校建设要求的乡村学校文化,即走出过去封闭保守、安于现状的文化氛围,走向开放、合作、创新及积极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文化氛围,为乡村学校文化搭建繁荣与创新的平台。乡村学校要为教师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建立学习共同体,以促进教师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知识共享和反思对话。互相交流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交流他们的教学实践及反思,使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竞争与合作的平衡,在合作交流中共同成长,形成以学为主、合作共享和积极寻求自身发展的新型的乡村学校文化。

5. 以特岗教师工程为切入点,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形成新型乡村学校教师群体文化

特岗教师工程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乡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该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以下乡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乡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乡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乡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当前乡村学校教师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的相对封闭、保守,在工作中往往相互提防,对自己的长处秘而不宣,对自己的短处处处遮盖,形成封闭孤立的文化氛围;他们满足于按部就班的工作,视野仅仅局限于传统经验之中,缺乏创新意识,形成安于现状的文化情结;他们的专业发展需求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以及行动研究能力等方面还比较欠缺,总体素质还不太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乡村学校应继续实施特岗教师工程,为乡村学校注入新的师资力量。乡村学校要充分发挥特岗教师的优势,如年轻,有活力,对工作有热情,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比较高,在培训上既可以缩短上岗时间,又能很快进入角色等,以推动整个乡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以特岗教师工程为切入点,服务于乡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助于乡村学校改变过去封闭保守、安于现状等与现代新型教师文化理念不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和氛围,形成开放合作、勇于创新、追求自我发展的新型乡村学校教师群体文化。

参考文献:

[1]解飞厚.基础教育要为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民[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94-395.

[2]阎亚军.论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对一种目标定位的质疑[J].江西教育科研,2005,(1):11-12.

[3]吴 薇,杜学元.论我国文化变迁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33-138.

[4]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M].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6]钟启泉.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J].人民教育,2004,(8):8-11.

城乡学前教育论文范文9

(一)教学资源的丰富与教师专业素养提高不同步

初级层次的师资资源均衡的达成并不与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步实现,高质量的教师资源能否化为高质量的教育成效,关键在于教师主体的全方位专业素养提升,实现专业知识的丰富、专业能力的加强和专业实践的深入。教师队伍建设究其实质是“人”的建设,与教学硬件资源优化存在根本差别。也就是说,人的差别很难通过行政调拨与加大财政投入来改变,只能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来实现。加之现有教师再培训与专业素养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决定了农村教师的主体专业素养提升还需要时间,因此教学的物质资源的丰富并未带来城乡基础教育质量的均质发展,亟待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步跟进,防止农村教师队伍发展的滞后成为城乡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短板”。

(二)农村教师待遇提高与社区周边的生活质量提升不对等

改革开放后,国家采取多方面措施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改善其工作条件,教师的工资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特别是在农村和小城镇,教师的工资与其他行业相比,属于同区域较高水平。工资待遇的提升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农村教师个人“小康”生活的实现,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生的追求转向更高层次的目标,这需要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社区文化等众多因素的配套对接与支援,以达成物质生活、职业工作及精神追求的全方位提升。而目前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生活的整体质量决定了农村教师待遇提高与社区周边的生活质量提升二者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文化生活、精神层面的丰富与愉悦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问题较为突出。

(三)频繁的人才流动不利于教师扎根农村学校

为缩小城乡教师队伍差距,促进教师资源向农村学校倾斜,国家采取县域教师流动制,鼓励城区教师和应届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支教,高校免费培养师范生等多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教师数量短缺的问题,充实了农村教师队伍,但还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养和专业水平不高的现实。县域流动与支教的教师流动性大,农村学校很多时候成为他们暂时的栖息场所,等流动期满或支教任务完成后,绝大部分城区教师都会选择离开。以服务农村教育为培养目的的免费师范生与农村教育硕士学成后难以长期投身农村教育,新教师的成长与扎根农村教育也需要一个较长时段的锻炼与考验,况且教师具有自由流动的权利与主体意识诉求,采取行政调配与鼓励教师到农村发展的管理措施促成的教师向农村的流动,并不能保证教师全身心融入农村学校。

二、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可持续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一)凝聚学校文化的关键

学校与文化关系密切,是文化传承、传递与保存的重要场所,而文化是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因其特殊的文化教育使命与任务,决定了其是一个深受文化浸染的地方,一所学校的长足发展离不开文化作为长驱动力。学校的组成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的教育团队,教师是学校团队的主体成分,也是校园文化创设的中流砥柱。要充分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发展中的创造能力和主人翁精神,发动教师全面参与文化建设进程,营造学校文化底蕴,提炼校园文化特色,生发校园文化主人翁的自豪感。加深教师对农村学校文化的认同感,通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结合学校周边农村社区域情,综合学校发展历程与特色,提炼学校特色文化。发挥文化团体的聚合作用,通过发挥文化的聚合作用凝聚教师个体,挖掘团体文化的向心力,增强教师对农村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并最终在文化的感召聚合下,一心一意投身农村教育。

(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基石

农村学校优质师资相对来说比例小,绝对数量少,农村学校教师的整体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教师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优质师资数量少或难以长期投身农村教育,农村师资队伍专业素养整体水平欠佳,就会导致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保障,最终会导致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下降。以城乡基础教育师资的可持续均衡发展为出发点,发散城市众多的基础教育优质师资的辐射范围,发挥原有农村学校优质教师的领头羊作用,城市、农村中小学双管齐下,协作并进,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养养成,摆脱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师资发展的困境,克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难题,清除师资质量提升的障碍,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使广大农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诉求得以满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城乡教育统筹深入发展的保障

《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及各级人民政府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师资均衡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与农村的义务教育师资的质量差异成为制约城乡教育水平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质量直接相关,与教师职业道德、工作热情和工作投入度密切相连,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可持续发展既要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文化素养,又要注重培育教师的工作热情,重视教师的工作激情的保护。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可持续均衡发展,可以深入促进城乡教育统筹,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统筹城乡师资可持续均衡发展不是农村教师城市化,而是在实现城乡教师地位平等的基础上,融洽城乡教师关系,实现城乡教师共同发展。

(四)促进教育公平的突破口

人们生活水准提升至小康后对于义务教育的诉求已不仅仅停留在教育公平的层面,同时还要求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结构已难以兼顾人们对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双重诉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重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领者,教师整体质量的高低能从根本上决定教育水平的发展高度。城乡可持续师资建设的新型模式力求城乡教师在业务培训、经费保障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多方合作,携手进步,为城乡学生供应平等教育条件及教育机会,保障城乡学生共同享用同质的教育资源,为城乡学生共同拥有水平相当的教师队伍提供了前提,在保证公平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从而为破解城乡义务教育不公平问题提供有力保障。

三、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可持续均衡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加快扶持农村教师发展的配套体制改革

目前国家就是通过行政调拨与倾斜支持、强化管理与配套服务的措施,保证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均衡。在城乡教育资源特别是硬件资源方面实现基本配置均衡后,更需要相关的配套政策巩固已有成果,促进城乡师资的持续均衡发展。首先,完善相关政策,保证教师发展需求。对农村薄弱区域学校进行优先补偿,对“特岗计划”及免费师范生项目中的教师及支教教师满期留任的,相关支持服务措施要及早出台,激励更多人才在农村学校任教,让这类教师住得久远,教的安心,活的舒心。其次,建立激励机制,激发职业热情。要形成城乡师资队伍共同进步、持续发展的长远有效机制。鼓励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校、教学研究部门、社会相关部门和教育管理机构多方合作,共同探索“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教师成长发展新模式。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职位晋升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为农村教师发展创造条件。第三,发展农村文化,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强化学校周边社区的文化娱乐场所建设,完善生活服务设施配套,满足教师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立足本校提高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水平

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专业发展水平,是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可持续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要发挥好农村学校本校教师为主体的自主造血功能,生成促进农村学校发展的自有生力军,依靠农村基层学校本土教师的主体力量。重视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让教师从主观上愿意全身心投入农村教育事业,为农村教育发展奉献力量。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建立支持教师专业提升的配套服务机制和注重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立足本校的教学研修和实践活动,组建以学科为基本单位的合作研究单位,从课堂教学过程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导教师积极自我反思,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教育理论的学习,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做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革新校本培训方式方法,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增强其专业身份认同和职业自豪感,实现其教学理想及教育价值。

(三)发挥学校特色文化的聚合功能

每所学校因其发展历史、所在地域及领导风格的不一,会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具有文化的陶冶、导向、凝聚与教育四大作用。教师人在学校,身心就会时刻受到学校文化的熏染。通过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内涵,凝练校园文化品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广大教师对于本校的校园文化就会形成广泛认同。在文化认同的前提下发动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将其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强化新进教师对学校文化底蕴的认识,促进教师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与认同,用学校文化熏陶人,留住人,以校园文化增值的方式提升学校竞争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