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教育问题集锦9篇

时间:2023-03-07 15:01:05

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范文1

[关键词]教育学问题教学 问题情境 创设

师范院校的教育学课程长期以来都处于难堪地位:一方面作为师范生的基础必修课,地位举足轻重;另一方面却是声誉不佳,许多学生都抱怨其理论性太强,过于空洞。作为改变教育学教学现状的一种尝试,问题教学显示出了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教育学问题教学的问题情境及其创设问题。

一、问题情境的涵义与作用

“教育学问题教学是以真实存在的教育问题为基本内容和手段的教学”。由于教育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其基本原理多与实践相关或指向实践,而且教育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因而关注实践是教育学教学的应有之义。在传统教育学教学中,教育理论成为了学习的核心,虽偶尔也关注实践,但仅仅把它当作理论的例证。教育学问题教学则不同,它主要以实践中的教育问题为基本内容和手段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教育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反思批判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今天这个创造力成为教育核心话题的时代,教育学问题教学的提出与运用实属必然,因为“问题教学的本质在于,学生由教师经常引入寻求有根据地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问题的办法的过程,由此他们就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原先学过的东西和掌握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经验”。

(一)问题情境的涵义

要弄清什么是问题情境,必须先弄清什么是问题。在教学中,问题是使用频率最高但也是最富歧义的词,它可以指教学过程本身存在的缺陷与毛病,也可以指教师设置的需要学生回答和应对的与教材有关的难题与障碍,还可以指与教学过程相关的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真实困境。对于问题的多义性,研究者早有关注。为避免歧义,有研究者甚至将本文意义上的问题称为原始问题,并将其和习题作了区分:原始问题是指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未被抽象加工的典型现象;而习题则是把现象进行抽象、简化、分解,经人为加工出来的练习作业0。因而本文所说的问题是指与某一学科领域相关的、真实社会或生活中的困境。顺此,教育学问题教学不是指有缺陷的教学,或通过提问或问答来进行的教学,而是指通过教师引入真实的教育问题并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

问题与问题情境有关,但二者绝不是一回事。问题是一种带有客观性的社会性存在,它外在于学生,学生也外在于它;“问题情境则不然,它不仅仅包括已知与未知的客观关系,而且要求主体参与这一关系,并反映出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殊类型”,因而它是一种带有主观性的教学性存在。如果没有主体(即师生)的参与或不与主体发生关系,就不存在问题情境。为了便于理解,可以对问题情境一词作分析式解读:问题就是真实社会或生活中的困境;情就是课堂中因为问题而产生的情感氛围;境就是由问题建构成的一个学习域。因此,问题情境是指由于引入真实教育问题而激发起的一种使学生愿意全力投入问题探索的教学氛围。由此看来,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仅仅引入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创设问题情境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而且学生的参与不仅仅是智力上的投入,而且还包括情感上的融入。

(二)问题情境的价值

第一,问题情境的变化过程表征着学习者素质的形成过程。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情境会不断发生变化。与此同时,问题中蕴涵的新事物、新关系会不断地被学生发现,并导致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新素质就这样慢慢形成。“问题情境中的探索过程是与形成新的基本的心理形成物的过程相一致的”。第二,问题情境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如果没有问题情境,教育学问题教学就不能成立。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创设并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情境,学生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参与和探索,获得了隐藏其后的理论。获得教育知识只是教育学问题教学的目的之一,问题情境才是其核心内容。第三,问题情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浸沉度。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问题情境还有另外一项功能,那就是发动并使学生投入学习。问题情境的特征之一是要唤醒学生的情绪反应,这样他才会觉得解决这些问题是自己的神圣使命,进而才会产生寻找解决办法的迫切性,而且学生的情绪反应越强烈,学习的浸入度越深。

二、教育学问题教学中问题情境的结构

(一)教育问题的发现

教育问题是教育现实中发生和存在的困惑、困境或矛盾,其形式多样,性质各异。它是问题情境的核心部分,所以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围绕教育问题来进行。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教师一般不直接陈述问题,而是通过展现教育事件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问题必须是真实的、具体的、原始的,否则它将失去应有的价值和吸引力,因此教师必须提供原始材料。尽管问题是情境化的,但其中通常包涵对学生而言是新的、未知的教育原理或道理。教育学问题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通过对问题解决途径的探索来掌握隐藏在深处的道理。建构主义区分了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初级学习只要求学生知道一些概念和事实,必要时再将所学的东西再现出来,它涉及到的学习内容是结构良好的领域;而高级学习则要求学生把握原理的复杂性,并能将其广泛运用于具体情境,它涉及到的是结构不良的领域。同时建构主义者还指出,“结构不良领域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在所有的领域,只要将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去,都有大量的结构不良的特征”。不论是从教育学的学习目的还是从学习要求讲,它都应该是高级学习。高级学习要求学习应结合具体情境中的问题进行,这样才能学会将习得的知识用于具体情境。在通常的教学中,知识、原理、方法是通过告诉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的,而在问题教学中,它们是通过主动探索获得的。在探索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本身,而且还包括探究问题的方法以及知识和方法运用的情境。

(二)潜能状态的唤醒

潜能状态指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思维水平具备的智慧能量,它影响学生加工新信息的方式、速度和质量。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潜能状态决定着学生理解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角度和程度,还决定着外在帮助对他起作用的程度。如果学生缺乏相应的潜能状态或其潜能状态没有被激活,问题就难以被他理解和接受,学习时也不会产生心智上的张力与努力,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潜能状态是一个相对变量,它与学生的智能水平和问题难度都有关。一般而言,学生智能水平越高、问题难度越低,潜能就越大。“学生具有的可能性越大,他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完成的掌握过程的步子就越大”⑦,

同时其收获也越大。在教学中,学生的潜能水平不是自动发挥作用的,它需要教师来唤醒和引导。唤醒学生潜能的最有效方法是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它要求教师应先于学习材料而呈现某种辅助性材料,这种材料与要学的材料具有某种相关性,通常在难度上低于要学的材料。通过呈现先行组织者,能够唤醒学生头脑中与问题教学相关的智能储备,并为新学习提供了固着点,有助于问题的理解与解决。

(三)学习需要的激发

学习需要构成问题情境的融合剂和发动机。如果没有学习需要,问题就始终外在于学生,解决问题就变成了负担,最终导致要么真正的学习不会发生(学生从内心抵制学习),要么学习成效极低(学生被动学习)。马秋斯金说:“问题情境生产的条件是提示新的关系、属性或动作方式的必要性。”只有当学生觉得有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时,学习愿望才会长盛不衰,学习投入才会深入持久。而且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学习的必要性必须从学习内部产生。由于问题解决主要是凭借学生已有潜能进行,因而学习需要就产生于学生想解决问题而又不能的“愤悱”状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教育问题必须有适当的难度。借用维果茨基的话讲,教育问题应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教育问题的难度不仅取决于问题本身的性质,也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处理。如果问题本身难度过高,教师可将其进行分解,用小步子的方式逐步呈现给学生;也可采用搭脚手架的方法,让学生利用脚手架解决问题;反之,教师可通过提高学习的标准和要求来增加难度。此外,教育问题的真实性也影响着学习需要。如果学生觉得教师呈现的问题是现实中的真问题,且自己在现在或将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有可能遇到,那么就有利于学习需要的产生。总之,“对新知识的需要既是产生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又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

(四)情感共振的引发

情感共振是问题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常被忽略了。由于教育学问题教学是通过问题情境来进行的,因而情感因素就内在其中。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早已受到过关注,如早些年强调的非智力因素中就包括情感因素,但对于其重要性的认识还存在局限一一仅仅将其当作学习的动力。实际上,情感之于学生的学习还具有比学习动力更重要的作用,至少,它是教学的目标之一,是使知识内化为学生素质的方式之一。在教育中经常出现如下情况,学生经常会做出连他自己也认为不该做的事。其中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学时教师仅仅将知识当作知识教给了学生,没有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由此导致学生认可但不认同教师所讲的道理。“只有使所学知识激起学生情感、态度的积极变化才能让他们的思想真正得到提高”。在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某个观点的对与错无所谓,对教育中的某种做法也无所谓,那么不仅学习是肤浅低效的,而且知识无法转变为学生素质。杨振宁曾说过:“学习一个东西不只是要学到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技术上面的特别方法,而是更要对它的意义有一些了解,有一些欣赏。假如一个人在学了量子力学以后,他不觉得其中有的东西是重要的,有的东西是美妙的,有的东西是值得跟人辩论得面红耳赤而不放手的,那我觉得他对这个东西并没有学进去。通过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所有观点,而且还有了自己立场,并有捍卫自己立场的信念,学习才算是成功的。但是,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有情感的介入。首先,教师在阐述教育问题时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立场;其次,阐述问题时应带有情感色彩,使问题形象生动;第三,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教育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应该说,教育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涉及到问题情境的四个要素,但教育问题是一个实质性因素,其他三个因素属于策略性因素。因此,本文暂以教育问题为主线来阐述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

(一)以教育经历为依托,创设问题情境

由于学生在学校生活多年,对教育有着自己的体认,许多教育事件都为学生熟知,甚至亲历过。所以在教育学问题教学中,通过引入学生经历过的教育事件是创设问题情境的一条重要策略。比如在学习“教师的素质”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讲述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教师。有学生讲到,他读中学时数学成绩一直不好,但力求上进。经过努力,终于有一次数学测验他得了高分,结果数学教师说他是抄袭的。自此之后,他怨恨数学教师,也讨厌数学课,于是数学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还有学生讲到,他喜欢物理课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位好物理教师。这位教师对于学生微小进步都给予积极肯定,当学生考试失利时他从不责备,而是耐心地和学生一起寻找失利的原因。此时,教师还可借机讲述三毛和席慕蓉读国中时不同的类似经验来印证学生的经验。通过学生讲述和教师的拓展,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昭然若揭:教师应热爱学生,但这种热爱不是空泛无根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它表现为教师要善于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要时时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等。

(二)以教育事件为依托,创设问题情境

教育事件是当前教育领域出现的事态,它具有特定的背景和一定的代表性。以教育事件为依托创设情境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教育的某些最新动态,同时也了解一个更现实、更真实的教育。例如2010年湖北仙桃某中学高三学生高考前撕书这一事件,在网络上炒得火热。这是一种突发的性质不太恶劣的教育事件。通过引入这一事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高考撕书,应该还是不应该?经过学生思考讨论后,还可以引入网友对撕书的不同观点来拓展学生的思考。反对者认为,“这是对知识的不尊重”,是学生素质低的表现,是应试教育的恶果等。另有人认为,“撕书比‘撕人’好”,虽然我们已经进入大众教育时代,迈入大学门槛并不太难,但高考仍被赋予太多的符号和价值,对孩子来说,这是不能承受之重。层层重压之下,中国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孩子。高考结束了,适当宣泄一番比憋在心里强,隐忍不发,迟早会憋出病来,这远比撕书可怕。再说,放眼当前的教科书,说得刻薄些,价值并不大,没有什么保存价值,撕了并不可惜。还有人说,“现在的学生撕书如此疯狂,既是张扬个性的体现,又是面对巨大压力的结果,应该理解这些孩子的行为。”通过呈现撕书事件让学生各抒己见,并引述不同观点,学生对撕书现象的看法就会更加理性。

(三)以教育政策为依托,创设问题情境

教育政策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或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依靠行政力量推进的与教育事业发展有关的规定。一般而言,由中央相关部门制定的教育政策是经过充分酝酿和广泛协商了的,不会有太多问题。故以教育政策为依托创设问题情境,主要以地方教育政策为主。在课堂教学时,笔者曾引入这样一项教育政策让学生讨论:四川某地为鼓励见义勇为,规定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因见义勇为牺牲了,其子女在中考时加20分。在课堂中,多数学生觉得这一政策没有问题,认为它有利于鼓励人们见义勇为,同时对见义勇为的人也是一种补偿与安慰。为帮助学生思考,笔者在教学又引入了另外两项教育政策:一是浙江某地为推进房地产发展,规定如果买了开发区的商品房,其子女在中考时可以获得加分;二是深圳为吸引金融高管,规定引进金融高管的孩子在中考时可以获得加分。此时,学生自然就发现了为英雄子女加分的教育政策的不合理性:政策的随意性太大,“加分”若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就会导致教育混乱。此时学生的认识仍比较简单,教师借机可以反问:父母见义勇为牺牲了,为什么不给其子女预留一个公务员的职位或其他什么职位,而偏偏把教育当奖品?此时学生意识到,这一政策证明教育没有地位,因为它危及了教育的独立性、践踏了教育的尊严。

教育问题范文2

关键词: 教育公平要素有效途径

教育公平是社会基本的公平,在人的生存问题和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以后,教育就成为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教育公平对社会的影响是潜在的、长期的。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影响教育公平的要素

1.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且分配不合理

首先,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不足。从教育经费绝对投入水平来看,目前全世界年人均教育经费已接近500美元,发达国家的教育投入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六倍,而我国2005年人均教育经费还不足10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5。其次,三级教育所占份额不合理。在有限的教育经费中,中央政府的财政拨款过多地用于高等教育,对义务教育投资不够。最后,教育经费的地域分配也极不合理。地区间、城乡间、学校间经费投入不均衡状况十分突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的教育投入水平远低于东部地区和城市。

2.教师资源配置失衡

首先,多年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区别对待的教育政策偏向于城市。如教师编制政策等,而就实际情况而言,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学校数量多,规模小,农村教师配置编制理应等于或高于城市。其次,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其他因素,导致中东部地区的师资远远优于西部偏远地区,形成新的不公平。

3.学校教育之间的不公平

如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不公平。重点学校一直是各级政府投资的重点,而非重点学校则因政府不重视、投入少而无人问津,师资队伍较差,教育质量低下,人为地把学校、学生分成不同的等级,“就近入学”和愈演愈烈的“择校”大战,很大程度上是家长在经济实力和社会背景的竞争,固化了社会阶层间的差别,使教育资源配置人为地出现倾斜。

4.优势群体与弱势群体教育的不公平

如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不公平;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教育的不公平;女性教育与男性教育之间的不公平;穷学生与富学生教育之间的不公平,等等。

5.教育政策不尽合理

高考录取中的“分省定额”、“划线录取”,人为地造成高考录取线的地区差异,违背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神圣原则,这是一种省际间考生的严重“教育不公平”。

二、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1.法律保障

为了确保教育的公平和平等,许多国家注重通过立法来保障教育的平等和公正,在其宪法和教育法律中,都明确规定了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实施平等公正的理念。我国也认真贯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努力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全国范围内高质量高水平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进以权利为基础的教育,确保每个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均等。

2.经费支持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很低。近年来经过努力,虽有较大改善,但情况仍不乐观,极大地阻碍着教育的发展,进而阻碍着实现教育公平的历史进程。所以,现阶段必须建立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机制和制度,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求。

3.合理安排教师资源

目前的择校热等现象背后的直接原因就是教师资源的不均衡。薄弱学校之所以薄弱,除了教育基础设施薄弱以外,教师不足、学科不配套、教师素质偏低、教育质量不高,是其薄弱的主要表现。所以,要制定和执行特殊的优惠政策,鼓励并支持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比如提高同类别地区薄弱学校教师的岗位津贴标准、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职数比例向薄弱学校倾斜,并适当降低薄弱学校教师评定专业技术职务所要求的论文数量和教育科研成果标准,新招聘的教师一律到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任教一定时期,城镇学校及中心学校教师评聘中(高) 级专业技术职务应有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或支教的经历,或定期安排教师校际互换,一帮一结对子等政策,逐步实现教师资源的平衡。

4.政策保障

教育问题范文3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

1.课程的系统化与科学化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小学的体育课程只是学生在学习劳累之余的放松、娱乐课程,教师一般不会引起重视,认为还是主要以课本的学习为主,更不要说对体育课程进行系统、全面、合理的进行安排了。学生因此也得不到全面系统的课程,也就没有享受到全面、具体的素质教育。因此,要想推动小学生体育教育的推广,首先教师就应该为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科学、系统地安排小学生的体育课程。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年龄段、不同的生理状况、心理特点,按照素质教育的标准,科学合理系统地安排小学生体育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小学生的体育教育得到推广,学生才能拥有系统的体育教育。

2.安全问题是体育教学的重点

由于体育课程的特点,要求学生上课的地点在户外。因此,在小学体育推广的过程中,安全问题是教师们值得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透彻的安全教育,让小学生们切实了解自己的行为中有哪些风险因素,提高自我的警觉意识,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小学生在进行体育教育时的安全问题,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让学生们有效的规避危险因素,真正做到有效的自我保护,让学生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同时,刚靠学生自己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毕竟还是小学生,年龄的限制、心智的不成熟使他们不可能每时每刻约束自己,很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做出一些危险的举动,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监管。总而言之,推动小学生的体育教育势在必行,但是如何系统、科学、安全地落实这一政策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问题,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教育计划对学生的体育课程做出全面地考量,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教师要吃透教材

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论是课堂授课还是体育教育,教材是教师上课必不可少的材料。要想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教师首先应该对教材有全面地认识,备课—授课—答疑,这一过程是实现教师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决定了教师的授课质量,教师越是能够清晰地了解课本的整体框架、对课本钻研的越深,思路就越明确、越清晰,在授课表达时就愈加地流利、轻松,真正将课本知识转化为教师的内在才能对学生传授的过程中游刃有余、有的放矢,学生也轻松,老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地也就愈加地顺利。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充分的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知识框架,掌握教学重点、难点,继而才能给学生讲出来,并且还能讲得好。

4.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许多的传统技术越来越向互联网的大环境靠拢。这就引起我们的反思,是不是素质教育是不是也可以与这一领域寻求合作。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将课本的内容与多媒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原本枯燥的授课生动的展现出来。体育课这种户外课程与天气的影响因素联系密切。若天气质量不佳,可选择一些多媒体材料进行教学,从而避免了传统的雨天上只能自习的状况。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尤其像广播体操这种学习项目。刚接触时,由于技术动作的复杂性、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差等一系列因素,许多的动作往往一晃而过。老师在学习之后自身的主观因素也会对原本的技术动作产生一定的误差,前排与后排的同学观察的不同,都会给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往往不能清晰地观察到教师的每一个动作,继而与标准的技术动作产生更大的悬殊。但是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将教学视频放映出来,逐步的讲解,教师在一旁进行每一步的分解动作示范,抓住每个动作的重点、难点,这样对于小学生自身心智不成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特点就能有效的规避,生动的视频教学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继而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样一来就增加了学生练习的时间,教学质量大大提高。体育教育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生动的接触到各个层面的体育知识,而不是单单从体育教师的个人经历中获取,大大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知识来源渠道,更加丰富、全面地了解体育运动。

5.勇于创新,积极开发场地和器材资源

体育教育这种户外的教学课程不同于文化课的学习。教师课堂内的授课,一支粉笔、一把直尺、一个三角板就能满足上课的需求。但是体育教育对于器材的要求就要严格一些,因为体育课程需要每位同学参与进来,需要大量的体育设备资源。城市的素质教育推行的相对广泛,体育课程的教育中可以保证基础设施资源量的需求,对于一些的体育项目可以很好开展教学项目。但对于目前中国的最大的教育改革还是要以农村的教育改革为重点,农村学校在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时候受到很大的限制,资源的局限性、教学活动的单一性等诸多因素军师农村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性的瓶颈。更不要说根据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个体化的教育模式。但这一问题是不能规避的,不能因为有困难就阻碍素质教育的推进。农村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地域性,寻求有效的农村体育教育方法。不同于城市体育的教学模式,农村体育教学可以从小的器材入手,如:毽子、跳绳。一些有特色的地区可以尝试鼓励学生学习剪纸、制作竹篮等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探索发现更多的形式进行开发、利用,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6.选择体育游戏应注意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都参与进来。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体育教师设计好了一堂课的内容,但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却有一些学生表现的不积极。经过交流孩子后,发现学生并不是很喜欢这节课。教材内容的选择不够广泛。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发现,有时我们精心设计了一节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会有一些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学生们说自己其实是喜欢体育课的,但是由于课本的教学内容过于的枯燥,使得他们慢慢地丧失了兴趣。这就应当引起教师们的反思,不能只是为了教学任务而上课,更应该以多种形式全面地展现课程内容,在课程中加入游戏的元素就是很好的选择。比赛中通过积分、奖励等符合他们年龄段的赛制规则,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竞争性,在游戏中将教书育人的道理融入其中,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

7.让学生形成体育的基本素养

课堂知识的传授是教育学生们的心理健康,而体育教育更多的是增强学生们的生理健康水平。“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唯有一个强壮的体魄才能保证学生们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体育教育就是要要做到这一点。体育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培养他们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促进他们身体全面健康发展。在开展体育教学中最广泛、最受欢迎的就是球类运动,同时也是学校最容易满足的体育器材。它能满足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在球类竞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竞技水平,在比赛中学习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并对自己的人生轨迹产生良好的指导作用。

8.结合大型比赛和体育名人效应引发学生体育兴趣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的精神文化更加的丰富多彩,人们在上网、看电视的同时,生活乐趣也增加了许多。当今社会,大量的国内国际比赛、铺天盖地的体育讯息无形中推动了体育活动的发展,学生们从这些讯息中也就开始慢慢地接触、了解这些比赛,逐渐地激发了他们对体育的兴趣。最广泛的要数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这些大众运动。学生们在对某些体育明星了解了之后,这些体育名人也就成为了他们的共同话题。体育教师可以借用互联网这一平台的优势,在体育课程上安排这些项目或者组织比赛,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进来。体育教师对他们进行实时的指导,如:比赛的规则,竞技的技巧,教给他们一些常用的战术等,这样就能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兴趣。体育教师在休息之余还可向同学们讲述一些体育明星的故事,让学生们更加了解体育明星们艰苦奋斗历程,有助于让学生们能从体育课上学到不怕苦、不怕累的良好品德,对他们今后人生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刘波 单位:成都市龙泉驿区第29小学校

参考文献:

[1]黄乃青.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迁移教学.南宁教育,2008(1).

教育问题范文4

1.1脱离学生实际,空洞说教

长期以来,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可否认存在着“高、大、空”的形式主义现象,讲“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学生行为规范”都采用“灌输式”,空洞说教,学生不以为然,无动于衷,成效不大。关键就在于我们不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1.2历史与现实的脱节

“百闻不如一见”说的是亲身体验对于认知的重要性。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对青少年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教育的活教材。然而学生主要从书刊和影视作品中了解和认识历史,他们没有亲身的经历和体会,看的时候可能满腔正气,但一回到现实中,对许多现象又不能理解和接受。再加之生活中很少有生动感人的榜样可供仿效,因此这种情感难以得到持久的巩固。在实际的德育教育工作中,这种距离感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1.3学校和家庭德育教育的缺陷

人们对教育目标的认识已在发生改变,高职德育教育也在围绕新的目标进行一系列改革。但学生以后面临的是就业,是生存,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意识深厚的国家,彻底转变观念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学生的发展面临着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巨大压力。学生考试成绩不好,教师不能交差,家长也不会答应。在学校工作中,德育工作常常是喊得响亮,落到实处的却没多少分量。德育常常为智育让路,学生品德测试成绩一般不会排到其他学科成绩的前面。各科教学中的德育任务,并非硬性指标,到底贯彻得如何也没有一个评定标准,有时候恐怕连教师也把握不准。“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但有一些教师的道德水准并不能为人师表,不能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学生从他们那儿受到正面影响不多,负面影响却不少。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除在成绩上给孩子施加压力外,他们常常把自己工作上、生活上的不顺心作为反面教材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对孩子造成消极影响。如“老实人吃亏”、“好人没好报”等,这样就培养了孩子扭曲的个性。这样的孩子私心重,合作意识差,很难适应社会生活。人们经常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来比喻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父母不配成为孩子的榜样,他们的言谈举止冲击着正面教育,没有道德高尚的父母,很难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孩子。

1.4社会舆论的误导

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舆论的误导,往往是他们产生品德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舆论的误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的喜多忧少。这样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天下太平”的意识,对培养他们的抗挫折意识不利。

(2)各种检查评比验收重“形象”,重表册,重汇报,而不重实效,会误导打学生产生弄虚作假、华而不实的不良品质。

(3)选拔人才中的走过场,任人唯亲,只重关系,重金钱,而不重实际,会使学生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一种悲观心理,难以成才。

(4)书籍和影视作品的诱导。现在有些书籍和影视作品中常常充斥着色情、暴力的镜头,这对正处于生理发育成熟,心理发育走向成熟的大学生,无疑是诱导他们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2应对问题的对策

2.1德育工作要“以人为本”,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高职德育教育必须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就是“把人看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因此,高职德育工作者应以学生品德发展为根本开展工作。大学生虽然已具备某种知识和能力,但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全成熟,具有模仿性强、好奇心重、可塑性大等心理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根据大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根据相关的德育规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逐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逐步使他们在基本的思想观念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具体做法是:针对兴趣爱好,抓热点,正确引导;针对偶发事件,抓起点,追根寻因;针对差生个体,抓闪光点,树自信心;针对学生的思想矛盾,抓模糊点,质疑去惑;针对学生易受挫现象,抓薄弱点,磨炼意志。

2.2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

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学校则是社会的一个大课堂。为了更好地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情操和良好品质的接班人,学校德育教育必须与家庭、社会协调一致,息息相通。

(1)学校教育,师德为魂。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灵魂,是一切教育工作者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比一般社会成员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我们的具体要求是“崇文尚德”。崇文尚德的就是崇尚文化、崇尚道德,弘扬道德。我们的学校应该成为一个重学习讲道德的场所。要使我们的学生在这里想读书、会读书、会做人、会做一个好人,首先必须使我们的老师在这里能教书,能教好书,能育人,先要自己能做一个好人,能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我们的具体要求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有较高的理论修养,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有高尚的品格,有广泛的爱好;善于和学生打成一片;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精诚奉献。

(2)家庭教育,家教为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儿童时期是人格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若培养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坏了不易变。这些儿童,教师需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形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是事倍功半。”这充分说明对孩子的儿童期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早就有了“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俗语。但长期以来,人们还是习惯把教育看作是学校和教师的专职,而忽视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他们终生的老师。让他们了解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了解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力。

当前,人们已经意识到,好成绩并不等于好学生,而高学历也不一定有高品质,知识与做人实际上是两回事。就做人与知识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学做人的道理比学知识更重要,更能决定人的一生。当然,我们需要的是学知识与学做人的有机统一。万丈高楼平地起,做人的基础是要从小打起,要靠父母去努力培养的。

(3)社会教育,实践为主。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实践活动,是德育工作中难度最大的一环。学校是个“小气候”,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可以说取决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在德育工作管理过程中,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科技文体活动、勤工俭学、志愿者行动等德育活动;建立学校德育网站,制作优良的德育课件,构建“绿色网站”。设法将校内德育工作延伸到校外。形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社会化,提高了德育实效。

2.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多元化

教育问题范文5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费;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02

一、高等教育收费的理论分析

(一)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理论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教育成本即“社会为完成教育服务活动而耗费的资源的经济价值”,[1]划分为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两者均包含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一般情况下只探讨高等教育的直接成本,即政府经费投入和学生学杂费等。高等教育需要通过配置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以反映并代表社会上先进的科学文化水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等教育是一种成本高且不断递增的产业。

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斯顿在《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英国、联邦德国、法国、瑞典和美国的学生财政资助》一书中最先把教育成本与学费联系了起来,并对两者关系进行了考察,从而创立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1]约翰斯顿教授认为:高等教育成本至少包括教学成本、科研支出、学生生活支出、放弃的收益四个方面;高等教育是有收益的活动,它满足了多个主体的需要。其中,受益人包括了政府、企业、家庭、雇主和个人,所以政府、企业、家庭、雇主以及个人等应该共同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约翰斯顿的理论为高等教育向谁收费的问题提供了经济学依据。高等教育的成本补偿是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确定的依据之一。[2]

(二)高等教育收益率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因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了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即教育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具有较高的收益率,无论是对直接接受教育的个人还是对社会而言。相关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存量相对较小的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通常是社会收益率的两倍。[3]“谁受益谁付费”,受教育者通过接受教育使得自身资源配置能力得以提高,预期收入和福利增加,职位晋升机会增多,流动机会也相应增加,甚至产生代际效应等,作为受益者的个人应该支付投资成本,即缴纳一定的学费。约翰斯顿教授也提出,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过程中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利益获得原则,即谁从中获益,谁支付经费,受益多者多负担,受益少者少负担;二是能力支付原则,能力强者多负担,能力弱者少负担。[4]

(三)高等教育的性质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逊于1954年创立了公共产品理论,依据产品或服务在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分为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高等教育既不是在消费上具有完全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产品,也不是在消费上完全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兼有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成分,属于准公共产品。政府与消费者(受教育者)应共同负担其成本。学费从性质来说就是准公共产品――高等教育的收费,受教育者直接负担的形式就是学费。

二、学费标准现存问题

高等教育的成本―收益规律未能很好地体现在高等教育学费标准上,在高等教育总成本逐年增加的情况下,接受高等教育的预期净收益却没有增加,部分家庭投资于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受挫,贫困地区中低收入家庭子女选择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总体来说,目前高等教育学费标准较高,没有完全考虑到高等教育的成本、学生及其家庭支付能力和高等教育预期净收益等方面。

(一)高等教育的成本

教育成本,指培养一名学生所需的费用,高等教育成本一般体现为高等教育生均成本,即高等学校为实现教育的基本职能,并达到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在一定的会计期间(一年)所必须发生的,平均用于每个学生的直接支出和应计费用的总和。[5]高等教育成本是影响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主要且直接的因素。高等教育成本越高,收费标准就相应越高,反之亦然。一般理工类高等教育的成本比文史类高,其收费标准也理应比文史类高。

从理论上来说,高等教育成本是高等教育学费的最低经济界限,高等教育价格与成本之间呈正向变动的关系,即高等教育学费随高等教育成本的升降而涨跌。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观点是:高等教育价格为学校运行成本的25%-30%。我国大多学者也认为:确定学费标准是将高等教育生均经常性成本的20%-30%由受教育者分担,据此计算出的学费应是3000元左右。而目前我国高校除师范类院校外,基本学费都在5000左右,民办高校更是突破10000元,明显高于3000元的标准。

(二)学生及其家庭支付能力

对受教育者来讲,高等教育投资是一种教育消费,是家庭消费的一部分。这意味着传统的消费结构需要调整,居民要牺牲一部分其它消费所带来的满足。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高等教育投资会影响其生活水平和质量。因而,收费标准的确定需要建立在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基础之上,在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1989年国家教委、国家物价局、财政部联合下发的32号文件,明确规定了高校收取学费的基本原则,即高校“学费、住宿费标准应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群众收入水平和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学校条件等实际情况研究确定”。[6]文件表明:家庭年收入和经济承受能力应是影响学费标准的主要因素。

近年,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尽管如此,城乡居民间收入仍然存在显著差异,且生均学杂费标准仍然占据普通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相当大的比例,就世界范围来看,学费占人均GDP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而我国学费占比标准早已超过这个数字。相对于居民的收入水平,高等教育学费标准已经偏高,对普通城乡居民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对占中国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村居民家庭就是否接受高等教育进行抉择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高等教育的预期净收益

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产业属性,人们之所以愿意投资高等教育,愿意缴纳学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接受高等教育后所能带来的个人收益,即个人未来收入的增长以及接受高等教育后性情修养的改变、价值诉求的重新定位以及社会地位的提升等一系列的变化。从理论上来讲,个人投资于高等教育的根本动机在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实现,[7]个人通过接受高等教育给自己及家庭带来较高的预期收益。

如果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与高校毕业生的起薪水平这两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分析,可以看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预期净收益与家长和个人的就业期望值有所差距。经典人力资本理论认为高等教育具有投资性,一个人是否接受高等教育主要取决于教育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只有当接受高等教育所带来的收益不低于接受教育所产生的成本时,才选择投资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总成本逐年增高而接受高等教育的实际收益无法满足个人及其家庭的就业期望时,部分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的付费意愿将会有所降低,个人及家庭投资于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受挫。

(四)政府、社会责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不是一种完全经济型的行业,而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具有投资数额大、周期长和非盈利性的特点,而且注重无法用货币来衡量的社会效益,必须保证国家财政拨款的主渠道地位。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这意味着高等教育不是纯粹的公共利益,也非纯粹的私人利益,而是被看作是一种半公共利益。这也意味着政府要对高等教育进行投入。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水平是确保一国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为确保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国家曾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确定了“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的原则,即: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性收入的增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各级政府财政性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达到15%以上。[8]由于受到教育管理体制分权化和政府分税制改革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推卸了本该承担的教育职责,致使我国教育投入水平整体投入不足,但这是政府本身的责任,不应转移到学生及其家庭身上。高等教育的正外部性也同样需要社会对此进行相应的资金投入,实际上,社会企业和校友也正在通过募捐和捐赠为学校的运营投入了大量资金。学校运营资金不足有部分责任是政府和社会的,而不能一味地把责任全部通过高学费标准转移到学生及其家庭身上。

三、结论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希望提高收费,这样就有足够的资金改善公用设施,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从学生及其家庭的角度来看,他们不愿看到高校收费上涨,高校收费越高,学生及其家庭的支付能力就会越弱,会更难接受高等教育;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政府有提高收费水平,减轻财政拨款压力的愿望,另一方面,政府又不能放任收费上涨过快过多,以免危及社会公平和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可见,学费标准不是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合理的学费标准有利于社会、高校、学生个人三者利益的均衡。

高等教育成本、学生及其家庭支付能力、高等教育预期净收益以及政府、社会的责任等都影响到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制定,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学费标准需要以此为依据,并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从而实现社会、高校、学生个人三者利益的均衡。

参考文献

[1]肖如恩.中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与分担途径研究[D].南昌大学,2007:1-49.

[2]林艳丽.高等教育学费的准价格机制属性的经济学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506-511.

[3]闵维方.论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的理论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2:181-185.

[4]吉宏,解云燕,肖琼等.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的内源性及实施策略[J].生产力研究,2008,(18):70-71,142.

[5]戴罗仙,伍海泉.高等教育生均成本:界定、测算与运用[J].教育与经济,2005,(1):19-22.

[6]赵聚辉,宋述龙.我国高等学校学费标准与居民收入水平、GDP的增长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3):59-61.

教育问题范文6

【关键词】网络教育;焦点问题;教育资源;国家技术

在我国网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信息服务业的增长率逐年递增,更好的服务于各个行业,促进各行各业良好发展。教育作为信息服务业服务的重要产业之一,积极有效落实网络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可以提升我国教育水平,促进我国教育事业良好发展。但因网络教育起步时间较短,对很多学校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想要有效的开展网络教育还需要一个过程。而在当下需要处理的就是网络教育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以下笔者将重点分析网络教育的焦点问题。

一、网络教育存在教学质量问题

教学质量是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的生命线,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网络教育能否持续良好的发展下去。所以,在落实网络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将教学质量作为重点问题来落实。但从当前网络教育开展和落实的情况来看,网络教育质量正在遭受用人企业的质疑。因为用人企业表示,网络教育是一种新生事物,通过此种手段来进行授课不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这或许会影响学生文凭的“含金量”。的确,相对于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全日制的面授教学来说,网络教育的确容易遭受人们的质疑。而要想消除外界对网络教育质量的质疑,认真考虑和分析教学质量如何保证这一严肃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基于以上内容,笔者认为网络教育在处理教学质量问题方面,应当注意强化以下几方面。其一,网络教育相关技术的强化。网络教育的有效应用条件之一就是有科学技术的支撑。为了保证网络教育可以有效的落实,需要对网络技术、教学网站、教学网络管理平台以及教学站点的技术服务等方面予以强化,确保教学网站、教学网络管理平台等可以充分发挥作用,支持网络教育的有效实施。其二,注意强化办学条件。这里指的是网络硬件教学条件和实验条件,促使网络教育可以在完善的办学条件支持下有效的开展,如此也利于网络教育质量的提升。其三,提升学科教师网络教学能力。尽管学科教师的责任都是授教于他人,但课堂教学与现代远程网络教学毕竟存在一些差异,这很可能使学科教师产生不适感,影响教学质量。而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就需要提升学科教师的网络教学能力,尽快的适应网络教学,以便更好的教授和培养学生。

二、网络教育存在国家技术标准不完善的问题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被列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使得诸多高校都在尝试现代远程网络教育。但从高校网络教育开展的整体情况来看,网络教育局面比较混乱,存在诸多问题,如很多学校重新定位网络教育,摒弃传统教育资源的运用,重新投资,建设全新的网络教育平台,以希望有效的开展网络教育,但脱离丰富的、优秀的教育资源而重新构建的网络教育缺乏适用性,其应用并没有得到较高的效果,同时还会浪费大量的教学资金;很多学校在落实网络教育上存在诸多实际问题,如教学教材的选用不当、教学形式的选择不合理、教学内容的规划不完善等,严重影响网络教学效果。那么,促使以上情况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很显然与国家技术标准不完善息息相关。现代远程教育建设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缺乏,就不能够对远程教育予以有效的约束,这很容易造成网络教育混乱局面的出现。而作为制约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国家技术标准存在不完善、不规范的情况,将无法有效规范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那么就会间接影响现代远程网络教育规范、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落实。因此,注重加强远程网络教育的国家技术标准不完善这一问题的处理也是优化网络教育的有效手段。

三、结束语

由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支撑的现代远程网络教育发展时间较短,正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使得网络教育的效果不佳。对此,应当对网络教育的焦点问题予以高度重视,探究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优化网络教育,从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良好发展。所以,加强网络教育焦点问题处理,促进网络教育良好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李勤实.关于网络教育的焦点问题分析[J].《教育探索》,2003(06).

[2]王雷.浅谈网络环境下外语自主学习的可操作性[J].林区教学,2008(07).

教育问题范文7

关键词:高等教育 行政管理 行政法学 执法问一、我国教育行政执法中的四个问题

(一)执法主体的问题

我国教育行政执法主体在明确性方面存在一些缺陷。我国教育行政管理过于集中统一,造成地方政府的教育参与意识不强,不愿为教育多投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也存在僵硬划一,缺少活力的问题。中央教育部包揽教育上的一切,由于地方特点不同,也常常力不从心。推行的改革一方面强调权力下放,另一方面也重视中央在教育上的宏观调控作用,强调教育上的大政方针要由中央来定。

(二)执法行为的规范性问题

我国的教育行政执法行为存在滥用自由裁量权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违反法定目的的执法,二是显失公正的执法。另一方面,即便是在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条件下,教育行政执法主体违反法定程序,在执法过程中不以法定程序调查取证,不听相对人的申辩,不说明处罚理由,不告知相对人救济权利和程序的现象都时有发生。

(三)执法监督的问题

我国教育行政执法监督存在机制不健全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由于缺少行政监督,立法残缺,《行政监察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的缺位,使教育行政执法监督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持。教育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尚未切实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存在形式主义,搞运动式的教育执法突击检查。社会监督、民主监督的力度不够,这些监督主体或因经费不足,或因实际法律地位低而没有或不履行执法权。

(四)执法权限的问题

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着一种“泛行政化”的倾向。“和世界大学相比,中国大学的问题和处境仍然是十分独特的,……计划体制、官僚本位弊端和政府的挤压依然存在”。 学校不是或不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机构,而是行政体系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的延伸,形成了单一的按行政机构规则行为的运行机制。可以说,学校对行政体系的依附、缺乏独立自主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很大的缺陷。

二、我国教育行政执法问题的学理分析

(一)执法主体问题的学理分析

教育行政执法的主体是教育行政执法活动的承担者,即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教育行政执法权力,并能对行为后果承担责任的组织。我国政府实行的是集权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基本原则决定中央和地方之间,以及省、地(市)、县、乡四级行政机关都有明确的教育职责。中央集权式的教育行政组织,其权力分配为从上而下的垂直控制,中央具有绝对的主导权,地方居于从属地位。

(二)执法行为规范性问题的学理分析

任何国家的法律都是严格规则和自由裁量适当结合。现实中的法律规定具有一定滞后性和模糊性,基于法律和社会生活的特性,一方面,要求行政机关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给行政机关留下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

教育行政执法程序公正是现代法治的要求。我国在一些情况下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教育行政执法的基本目的和涵义,就是要求教育行政执法主体在教育法律规范的约束下,将教育法律规范实施到实践中去,其在客观上要求教育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行为合法。

(三)执法监督问题的学理分析

任何权力,特别是具有强权性的行政权都存在被滥用的危险,这就决定了对权力监督的必要性。教育行政监督,是指有关机关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对教育行政主体是否依法行政进行监督的活动。其在教育领域最为典型的就是教育督导制度。教育督导是教育行政综合监督职能的专属分支,又是国家对教育实施科学管理的一种重要职能。

(四)执法权限问题的学理分析

教育的特性,决定了作为教育权享有者的教育机构(包括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具有自主办学的权利。同时,它们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还应保留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国家教育行政权在教育领域的进入应有一定界限。国家对教育的过度介入,不仅会因违反教育特性而使在该领域的努力成为徒劳,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本身带来很大伤害。

三、我国教育行政执法的对策与建议

(一)健全教育法律规范体系

健全教育法律规范体系就要做到有法可依。结合我国具体实践和实际情况,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关教育的先进立法和制度,积极制定出《教育投入法》、《教育经费法》、《考试法》等一批原本缺位的教育基本法。尽快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确保教育行政执法程序上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完整性。

(二)转变教育行政职能

行政机关的教育行政执法,是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职权,从另一角度说,它也是一种职责。不依法行使教育行政执法职权,就是失职,应该追究法律责任。根据权责统一原则,教育行政机关如果实施了违法行为或不当行为,应当承担撤销和纠正的责任;给教育行政相对人利益造成损害的,承担赔偿责任;出现渎职行为的,追究法律规定的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

(三)健全执法监督体制

教育行政执法监督,是教育法治建设中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我国教育行政系统内部,已经形成了教师、学生申诉制度、行政复议制度、行政监察制度、行政审计制度等一整套完整的内部监督体系。抓紧建设一个严密有序、分工合理、协调互动、运行高效的教育行政执法有机整体十分必要,只有这样,才能对教育行政执法产生强大的动力与压力,有效制约教育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

(四)落实高校法人地位

扩大高校办学自、落实高校法人地位是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行政执法的普遍要求。在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中,要落实大学法人地位,实现大学自主办学权就要做到确立法制的原则,加强政府教育行政执法的力度,减少政府对大学的过多干预,变行政管理为政策引导、业务指导、监督评估、财政拨款等,使高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

总之,教育行政执法是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教育行政职能的基本形式,它已深入人心并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普遍要求,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管理水平,特别是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重要标志。及时发现和总结教育行政执法中出现的问题,运用行政法学原理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可行对策,将是我们需不懈为之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秦惠民.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30年——影响、经验与发展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0.

教育问题范文8

[关键词]邵式平教育问题意识

邵式平对教育问题的敏感意识与他长期从事革命建设是密不可分的。他将自己长期积淀的教育理论,灵活地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在他的一生中,教育问题意识始终贯穿其中,具体表现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部曲”。研究邵式平的教育问题意识,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而且对于我国当下的教育探索与教育改革也能起到借鉴作用。

一、提出问题

邵式平的一生是对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做出分析与解决的一生。在他看来,要想取得进步,首先必须具有发现问题的锐利目光、提出问题的敏感意识。善于提出问题,是邵式平教育问题意识的起点。在他的书信和讲话报告中,对于“问题”的表述,常常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疑问和修辞手法,比如反问、设问、对比、引用、反语等,还出现了大量的判断性问句:能否,如何如何,会不会,要不要,是不是,好不好,有没有,可不可以,等等。他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释事物背后蕴藏的深刻道理。

1.立足于思想疑虑发问。教育家陶行知曾强调:创造的开始源于问题的发现,只有发现问题才会引发人的思考,才有可能找到独立的思路。因此,解决一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发现并提出问题。邵式平始终奉行立足于思想疑虑发问这一宗旨。抗日战争时期,陕北公学创办后,社会各阶层人士甚至陕北公学的师生都对这所学校的性质产生了思想疑虑,提出诸如“陕北公学是中学,是专门学校,还是大学”[1]p334的疑问。为回应现实的疑虑,陕北公学教育长邵式平提出:既然陕北公学这个名字,几乎已经传播到了全国各地甚至还传到了外国,那么“什么是陕北公学”这个问题必然会产生。新中国成立后,邵式平继续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半工半读的江西共大自创办以来,遭到社会的种种误解和质疑。有些不理解江西共大办学方针的人也不时非议,发出诸如江西共大是不是一个大学、江西共大“正规”不“正规”、半工半读的教学理念是否会降低整体教学质量等疑问。针对师生的这些疑虑,时任省长邵式平提出:“什么叫做大学?怎样才能够像个大学?据我的看法,这个问题,主要是看你站在一个什么立场看问题来决定。”[2]p3

2.着眼于实际发问。认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存在着矛盾,矛盾的产生必然会导致问题的产生。要想发现问题还需要从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实际发问。邵式平也很重视从社会实际发问。大革命时期,为了适应江西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的需求,邵式平出任农训班教育长。而当时参加训练的学员政治素质高,文化程度低。针对这一实际,邵式平提出了应该如何设置农训班的课程,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问题。

3.基于人民需求发问。人民群众是推进历史进步的决定力量。邵式平也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强大的力量,并身体力行地做到心系人民,立足于人民群众的需求发问。抗日战争时期,残酷的战争让中国人民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全国人民迫切要求驱逐日寇,建立新中国。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大批的抗战干部率领民众在各条战线上战斗。为此,中共创办了陕北公学。邵式平基于人民的需求,提出陕北公学的教学内容是什么?陕北公学应该如何培养抗战干部?新中国建立后,百废待兴。一方面,为了满足开发建设山区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需求,邵式平提出了如何发展生产、怎样发展生产的问题。另一方面,只有高中毕业生才能进入大学,并且进入大学还需交纳昂贵的费用,这无疑将迫切希望接受教育的人民大众拒之门外。邵式平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提出“什么样的大学是我们需要的?我们的学校应该为谁开门?”[2]p86等问题。邵式平立足于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发问的教育意识,对当代教育体制的改革起到了巨大的导向作用。

二、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介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间,是解决问题之前的一个思维过程。确切地说,分析问题并不是简单地从表面看待问题,需要透过现象,找到问题的核心,抓住问题的本质。曾说,要解决问题,还需要系统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这就是分析过程[3]p26。邵式平在分析问题时也遵循着这一原则,他分析问题时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打破常规,审时度势分析问题。分析问题时,要打破常规,敢于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式,根据实际情况去追溯问题产生的根源。邵式平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比如,对于“陕北公学为什么是教育的新因素”这一问题,邵式平是这样分析的,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争取抗战胜利的各方面因素不断地生长。毋庸置疑,教育方面的“新”元素也会层出不穷地萌发。邵式平指出:陕北公学是为了满足抗战的需求与战争形势的发展,将教育与国防进行结合,力求建立一个争取抗争胜利的学校。它是“全国范围内首先实施国防教育的学校”[1]p335。新中国成立后,邵式平继续践行着这一原则。他打破了原有的思维定式,强调江西共大教师的作用已经不像传统教师那样只注重教授理论知识,江西共大的教师既要指导学习,又要指导学生生产劳动。“工人都是学生,也都是老师”[4]p16。简而言之,江西共大的教师必须既会教书又懂得劳动。明确指出教师的双重角色,不仅不会降低教学质量,反而使学生学到更全面的知识以及过硬的本领。

2.多角度、系统地分析问题。从单一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不利于全面考察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会造成分析结果的片面性。问题的产生是其背后各种纷繁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将各种复杂因素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才能真正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邵式平一再强调必须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邵式平还系统地分析了江西共大创办初期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制订这一问题,他大力提倡各系科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既要突出重点,亦要照顾到全面,要多方位、系统地分析问题,不仅要设置好本专业的相关课程,还需要联系一些其他专业的相关课程。如上所述,邵式平分析问题围绕一个宗旨:力求多角度、系统地分析问题,切忌孤立地、片面地对待问题。

3.注重方法的多样性。分析问题时,讲求方法的多样性,不同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单一地分析问题,会造成结果的片面化,影响问题的解决。邵式平在分析问题时,强调运用多种方法。针对江西共大是不是大学这一疑虑,邵式平进行了如下分析:“江西共大的全体学生中,工人农民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九十几,这与我们国家的社会阶级状况相适应,我们是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这就是问题的本质。目前江西共大还有一些缺点,这是非本质、非主流的问题。”[4]p6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在共大七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运用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认为社会主义教育不是满足少部分或特殊人群的需要,而是要满足广大工农群众的需求,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邵式平惯于运用多种方法来考察教育的本质、起源及社会职能,凭借自己独到的见解来分析问题,为分析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三、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逻辑终点和归宿。邵式平教育问题意识的终点和逻辑归宿,也必然指向了解决问题。换言之,邵式平对教育问题坚持不懈的探索,其真正的意图也是为了解决问题。

1.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邵式平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视为发展教育的永恒理念。抗战时期解放区财政困难,陕北公学的物质条件相当薄弱,但是学生与教员的学习热情有增无减,这与邵式平十分重视在师生中进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是分不开的。1958年创办江西共大是“先上马、后备鞍”,既没有校舍也没有教学经费,师生的生活异常艰辛。对此,邵式平同样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来引导师生,他说:“江西共大没有房子,可以自己打窑洞,可以住茅棚;没有饭吃,可以吃草。我们青年就要在这个革命的熔炉中锻炼一下。”[5]p56在江西共大的毕业生分配这一问题上,邵式平同样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他认为江西共大的学生既读书又劳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知识分子,具有思想进步、作风简朴、干劲十足等优点。他鼓励学生自己打天下。

2.敢于批判与接受批判。批判就是对事物进行合理的辩证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敢于批判需要批判性思维,接受批判需要足够的勇气。邵式平常常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问题,同时也有足够勇气去接受别人的批判。邵式平强调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他用犀利的语言对各种旧式教育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教育是新兴的教育,是符合人民利益与社会需求的教育,具有进步性。邵式平接受批判的精神,表现在有关江西共大的非议上,他认为:“批评意见也是一种帮助,有时比赞扬的意见还有帮助,群众有意见不是坏事,就是批评意见,也是一种帮助。”[4]p44邵式平敢于批判与接受批判的气度,正如他鼓励全体师生所说:应该把接受批判这种精神当成自己的人生信条,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并努力改正。

3.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将理论融于实际操作中,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这也是邵式平在解决问题时惯用的原理。在解决陕北公学课程设置这一问题时,邵式平说:“课程的设置是有规定的,不限制课外研究,但我们要求课外研究与课内研究联系起来。为着理论与实际一致,教学经验必须与抗战救亡的经验联系起来。”[4]p16邵式平还指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江西共大的教学原则,学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我们共产党领导教育事业的方针。江西共大的学生既要学会读书又要学会劳动,使学得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如果知识与生产脱节,学习知识也就丧失了它真正的价值。对于江西共大的教学改革问题,邵式平强调江西共大培养的学生要红透专深,所以系科的设置必须因地制宜,做到所设置的系科要在数量上、质量上大体上与专业生产基地相一致,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契合,让学生学到更系统、更实用的知识。

4.重视实践教育。众所周知,实践教育是一种教学艺术。让广大师生投身实践,对于塑造师生的劳动意识与思想品德是至关重要的。在邵式平的教育思想意识中,他很重视实践教育,一再鼓励教师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比如,对于江西共大如何开展教育教学的问题,邵式平主张:“实践教育,边做边讲,讲了就做,需要的就干。”[1]p347把学生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实验室中解放出来,结合生产进行现场教学,即所谓的实践教育。把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向群众学习,把校内教学与总结校外群众经验结合起来,才能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强调教学必须深入到实践中去,鼓励学生到农场、林场、养猪场、作坊中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体会更深、效率更高,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也增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践教学充实了课堂教育内容,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课堂教学也为实践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老解放区教育资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2]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重要文献资料汇编(3)[B].南昌:江西农业大学档案馆,馆藏,1995.

[3]钟凯熊.调查研究思想及其哲学思考[J].嘉应大学学报,2003(5)

教育问题范文9

关键词:教育;社会;问题;发展

教育给了人思想和知识,思想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而现代社会的教育成了目前社会进步发展的重大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在科学、技术,医药和其他重要领域的社会领域需要发展公民教育,提高工作效率。教育在个人和社会的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其机制是通过传输过程中的社会经验和文化遗产。小学阶段的教育,包括一所幼儿园和一所学校,成为基础的思维模式教育,为以后的高等教育创造了进一步学习的必要基础。高等教育给人更深层次和高度专业化的技能,帮助他成为一个在某一领域的专家。一个人一身的教育包含了基础的知识教育和社会教育。这就是为什么当今的社会教育问题解决方案是如此的迫切。

在社会学中,其中一个领域,探讨教育----教育社会学。这项工作的主题是在研究的背景下分析教育社会学的形成及其问题。而现代教育最困难的问题是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形成了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一、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教育的教育特色是社会上其他社会制度、社会的宏观和微观环境的影响所产生。科学教育是狭义相对论的平均教育水平。

教育部门作为一种社会教育的管理机构,他们的协会和组织在教育对象的教育社会学产生分支,此分支的社会学调查社会环境,是部署运作过程的教育,受到一定的实体中的各种培训课程的制约。这些情况的研究是一个某系统的人与人之间与他们的机构和非机构组织的关系。因此,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其社会性质的教育。

教育社会学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各个方面:经济、社会、政治以及精神需求都产生重要影响。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明显地影响着经济制度中的职业组合和人力结构,而这一变动也必然影响到教育。例如,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由于自动化生产的发展,对工程师与技工的需求剧增,非技术工人的需求锐减。这就影响到教育制度的变化,必须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保持社会职业结构的平衡。同时,它认为适当的“教育”问题:教育系统如何发展,如何满足社会的要求,以及其组织结构都是教育社会学的根本。这门学科研究教育结构的社会功能的转移、积累起来的知识,社会经验的连续性和对于几代人精神继承。在社会的个体以及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其精神,智力和社会潜在的积累作用。

逻辑上合理研究的教育社会学有两种方式:在该机构内,覆盖的内部问题。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方面的教育,成为社会结构和功能的教育系统的主体。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作为一个社会集团控制教育系统。境外机构,即所有研究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和其他社会机构,工业,科学,文化,政治的教育过程与其他社会进程,教育的发展,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影响,通信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教育社会学存在的实际问题

全球社会文化变化的进程中,所谓的文明的转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显示目前学校的教育制度和新的社会需求。一个新的人类现实之间的差异,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尽管国家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可是还是有好多人因为各种原因辍学了,所以它的实施力度还是不够的,但归根到底还是经济的原因,没有基本的物质基础怎么大力发展教育。所以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资金短缺

这是所有的教育系统和社会固有的阻碍。但是,如果危机仅限于一个特定时期的一些特定问题,那也只能是一个时间问题。成功的改革取决于社会秩序。然而,国内和国外的科学家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主要是由于在科学世界的中心,这是人类宏观的演变。随后的问题是如何从学校教育中脱颖而出,提高基本的人类价值观。教育文明进化的方法包括:

-----优化个人和社会的价值观念,个人愿望和社会心理自之间的平衡及相互作用关系,克服的矛盾“需求”的社会秩序和个人的利益(学生,老师,家长)的问题;

-----制定和实施新的社会教育模式,可以是起点的学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图景的过程,克服了解整体的学校教育中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和教育技术整合的处理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思维逐步转变。从以前教师在课堂教学到今日互动式教学,通过统一的教育标准的开发和引进,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综合性的系统评价,确定了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的教学效果,克服了教学不佳的问题。

1、社会分化和教育质量的问题

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掌握技术的年轻人,于是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时,社会和政治生活成为一项规则,就是需要中专以上学历的人才。然而,即便都是中专学历,但是教育质量存在很大的地域差异。重大的差异取决于社会因素在特殊学校某些科目的深入研究,主要是城市学校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农村地区。这些分歧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教育系统显然成为社会分化的指标之一。期望中的多元教育,通识教育,成为一种社会选择。我们要学会移动,这也就是说,要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走向民主,并且提供给所有社会群体开放,以控制和影响部分地区的选择性。精英模型,来自教育自治的想法,双方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对人的教育。这个概念的支持者认为,教育存在于不同的业务领域,如制造业,商业,因此,应通过对人的教育,提高工作效率来增加利润。所以,受教育的学生,使用不同的系统来确定级别的智力发展或人才支付的必然性。

2、初中、高中及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们国家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在这九年中掌握的是基本的能力,而高中教育是打破旧体制的中学教育,但是普通高中教育成了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我国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仅为6,4%,远低于城市27%的比例,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只能靠招收普通高中生和初中生维持生存,造成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基础设施落后。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学仪器、校舍、图书资料都非常陈旧,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其次,合格的专业教师紧缺,不少学校的专业教师是由文化课教师改任的,高水平、高学历的教师特别少,因而学生的专业技能差。第三,教学质量差,学生就业率低。

为了培育更加优秀的人才,我们还要发展高等教育,但是鉴于目前我国的具体国情,我们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一代缺乏稳定的道德理想。尝试商业化的学校,它并不总是伴随着质量的提高,更是加剧了这一过程。

在一般情况下,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最佳组合尚未被发现。经过实践后,暴露出许多缺陷,不符合时代精神,标准和法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比它更灵活的一直延续到现在。但它的作用和责任,技术工人的培训还远低于所需的水平。职业教育-----建立的一个民间机构,在和谐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误解是客观必要环节发展和专业性产生,不仅体现在学术矛盾的纠纷中,在实践中,也存在严重的错误。

丰富智力潜力的国家,在一个特殊的地方。在内容和方向的变化,并在其业务的结构发生得非常缓慢。这些案例研究表明,学生和老师很高兴有机会工作,促进高比例的独立工作,完善考试的形式,提高他们的管理大学的参与,支持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系统认证。然而,90年代中期的高中陷入深刻的危机,不是所有的学校有机会得到认可。

3、青少年道德观念的形成

这是所有学校面临的艰难的选择。必须要找到使其进一步发展的最佳途径。评价的变化是模糊的,因为公众情绪,舆论有多种,包括截然相反的观点。不过,建议和意见,不管他们本质上是多么矛盾,都反映了浓厚的兴趣,以确保人民精神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建立。

随着工作的发展,尊重和职业指导个性发挥人性化的教育,组织年轻人自我发展和在社区工作的实用技能,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年轻人的意识和行为对学校管理机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严格遵守法律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在多年的教学中成为一种标准。然而,并不总是学校教育促进发展和巩固年轻人积极的社会经验。反对虚无主义的表现,冷漠,和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以及蛊惑人心的,无政府主义的行动。

对于日益增长紧迫的民族意识要求年轻人在这一重要领域做出正确的选择。缺乏积极反对任何表现的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民族狭隘低估了某些群体的青年访问的对象为民族主义宣传教育工作。此外,民族极端主义,主要存在于年轻人中,他们拥护自己民族的情绪变质,成为一种危险的爱国主义。

教育系统是产生崇高精神需求和审美趣味,以灵性的免疫力的大众文化。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课程的作用仍然微不足道。过去的研究,说的是真相的复杂性和矛盾的国家的历史阶段相结合,与弱的自我追寻自己的生活所带来的问题答案。但毫无疑问,在结合历史意识与国家认同的民事行为的学生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革命导致了一个不断更新的知识。诚然,他们不具有均匀的结构。总有一个核心知识,形成科学的基础上,与周边,积累和更新的过程中,主力资金并不决定。

4、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

改善公共教育质量,提高教师队伍。如果你坚持正规的标准,提供特殊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等,广大教师是负责的。但是,如果我们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显著评估,我们必须承认,他们中的许多落后于时代。

教师,教育核心小组成员,虽然现在从事教师的人很多,但是我们国家的教师仍然严重短缺。虽然最近教师工资明显提高,但是公共教育的人的平均收入仍然远低于工业及建筑业的工人和工程师,并在全国平均工资中比较低。教师关系到他们工作的效率。精简工作和休息的老师,也是他们的公民和专业成长的先决条件。需要改进教师的生活条件。尽管给他们提供了部分福利,但是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善。

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匮乏,不能对学生进行现代化信息技术课的应用,严重制约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公共教育的功能之一是促进自我教育,自我学习,不断增长知识,培养情操。公共教育不仅局限于自我教育,自我获取知识和技能,对自身精神的需求也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学校可以而且应该教给一个人工作的技能,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但是学校中的素质教师也是不可缺失的。也就是从社会和学生长远发展的要求出发,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引导学生活泼、主动地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教育

(四)教育在我国的主要发展趋势

在一般情况下,目前的教育体制,它的许多链接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经常穿插着积极的变化或不确定的趋势。克服惯性的社会意识的教育评价是不容易的。成功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但是,教育的努力也不可或缺。学校可以提供显着的引导作用,促进就业,其社会意义在于将社会理想、社会和人口群体的利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找到的最有效的方式来更新各级教育将需要更多的努力,社会学上的一个全面分析的真实情况,找出其发展的趋势,以及参与解决的迫切问题形成的智力潜力的国家。

我们看到全球文明的变化。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发展,人类的理性主义的世界观也产生了改变。教育,作为一个“文化工具,提供利用自然的过程。年轻一代昨天和今天的文化,形成世界的明天。因此,教育概念的存在,不仅具有社会价值,还意味着所有的概念设备的人,思维方式,是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与周围的现实互动的方式,并确定自己的位置。学校作为意识形态范畴存在。社会化教育的功能的概念,现在需要到可扩展的水平的学习和包含个人一般文明思想的空间,其中,教育是主导和决定性的因素。

现代我国社会的教育的基本问题情况是复杂的,这是由于社会和经济危机尚未克服。毫无疑问,努力改善这种情况的行业,他们都不是很有效的。教育,这是一个过程,影响国家的未来。因此,特别重要的是要解决与这方面公共生活相关的所有问题

参考文献:

[1] 胡乐乐.现代教育问题的哲理叩问[N].中国教师报,2005-10-1.

[2] 陆有铨.中国现代教育“问题史[N].中国教育报,200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