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建筑类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08 14:55:10

建筑类论文

建筑类论文范文1

1、调查目的。了解建筑行业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配合课题研究,进行岗位胜任素质分析,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尽快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建筑企业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

2、调查对象。课题组采取问卷的方式,分别从本校建筑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应届毕业生各班选取了10人共30人进行调查,参加人员均为已经参加了2个月以上顶岗实习的学生,岗位情况为:专业对口19人,相关岗位为5人,非相关岗位为6人,并对此进行统计分析。

3、调查方法。调查主要为问卷调查,辅之以谈话的交流的方式进行。

4、调查方案设计。调查主要分以下方面: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岗位能力与学校学习差距情况、企业培训与学生适应情况

二、调查过程

1、学生顶岗实习情况。这部分调查主要调查学生在企业的顶岗实习情况,主要包括性别、实习完成情况、学生实习期望与实际工作的差距、学生对本专业岗位能力的掌握情况、实习后对岗位工作的预期、学校开设实践课程对实习的帮助、学校学习与岗位能力的一致性、岗位实习时间安排问题等。通过调研,完成的实习岗位中,学生更偏重对口岗位实习,占到80%,性别偏向男性,学生中只有30%基本能完成实习: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学习时间与顶岗实习时间冲突;大多数学生认为学生实习预期与实际达到效果相距较大,主要是企业对人员的培养主要从基础工作开始培养,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及对待工作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对学生的培养态度;30人中,有8人因为专业技能不到位,表现出对对口工作的担心,4人对本专业工作无兴趣,其余均表明对工程造价岗位工作的信心和个人能力的肯定。在课程方面,30个学生均表现出对目前专业课程的肯定,认为在加强实训的同时也不能丢掉基础理论学习;学生基本认为本次顶岗实习对个人学习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其中6名其他岗位实习学生的认为虽然为非专业岗位工作,但是在其适应能力对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企业岗位需求及安排情况在被调研学生中,27人回答可以自己选择实习岗位,否则表示不愿意继续实习;3人表示不可以选择,安排的岗位为出差、助理、文员;在安排的岗位中,普遍为工程造价控制岗位,包括:施工员、预算员、招投标岗位。可见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本人的职业生涯,对顶岗实习的认同感非常强烈;同时,认为顶岗实习对于今后的职业能力具有很大的锻炼作用。

3、岗位适应能力情况调研。在被调查学生中,大多数学生普遍认为顶岗实习过程中:

(1)岗位能力方面:可以很快的了解分配给自己工作内容,基本胜任可以胜任实习的工作,并且适应岗位工作;但企业管理层和项目人员对顶岗实习的学生态度还是一般。

(2)在沟通和适应能力方面绝对多数学生可以很顺畅地和其他同事进行沟通;在工作中,发现了以前未曾碰过的新问题或新情况,基本选择主动向老员工请教,但也有少数学生选择向其他实习的同学请教。

(3)通过顶岗实习找到能力欠缺部分后,基本希望能够回到学校由学校进行培养。

4、实习工作岗位满意度调研。我们可以基本得出结论:当学生获得本人满意的工作岗位以后,可以很快适应工作岗位,从而对岗位工作持以肯定态度,对工作环境基本认同,与工作环境相关联的生活条件、人际关系和管理机制等则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因人而异。

5、岗位指导教师调研。通过调研,可以看出顶岗实习企业对员工的成长比较重视,均配备导师;但企业指定导师对指导学生的态度则是一般,普遍反映这就要求学生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因此,导师对学生的作用则会因人而异,完全取决于导师对学生的认可程度和学生的沟通能力;对导师指导的内容上也以专业技术和工作方式的指导为主;调查显示,实习学生有问题大多会咨询指定导师。

6、企业再培训情况。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继续教育,培训和学习频率较高。但对于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所给的机会较少。被调研的学生普遍希望能够获得企业的培训并获得较好的工作经验。

7、岗位实习中的问题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反映普遍较多的是:实习时无法接触到要学习的技术技能;实习单位只给简单的杂事学生干,没有达到实习目的;在校期间所学内容不能满足实习要求。

三、高职建筑类专业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

1.形成校企合作调研机制明确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校企合作,健全完善专业建设风险预警机制,及时组织专业建设、改革发展的战略研究,根据市场变化,包括经济环境变化、生源变化等提出专业设置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等的建议、意见和发展规划,及时制订和修改专业教学计划,编制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课教学大纲,调整课程结构提供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2.以建筑行业企业岗位素养为标准形成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校企联合进行建筑文化教育,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深入了解;另一方面,通过课程教学和实地参观,让学生了解建筑行业和岗位;实训设施建设中,参照真实的岗位环境进行仿真建设,;购买的预算软件、制图软件、施工设备、测量设备等实训设备均为企业用工具软件和设备,学生在校实训与企业人员实际工作高度一致;改革考核方式,开展技能型考核操作,如利用测量仪器进行现场操作,实地测量,完成测量任务,并将职业素养教育列入日常教学考核中,主要评价学生通过学习后的职业素养能力的提高程度。

3、优化课程体系。要通过调研,进行岗位能力分析,确定工程造价专业岗位胜任能力,以岗位胜任能力要求为核心确定课程体系。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决定了高职工程造价人才的实用性、技能性、一线性的特点,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公共课+专业课”的模式,必须从岗位需求出发,以工作任务为导向,通过课程教学,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把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贯串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相融合,学习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相融合,最终达到学习与工作的一致性,达到“零距离就业”。

建筑类论文范文2

通过平时对学生们的调查发现,同学们对自己所学的建筑类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的认可度非常高,虽然这是好事,说明同学们的专业忠诚度非常高,也说明同学们专业技能都非常高,希望可以学以致用,能够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2013年时,曾有一家石化背景的监理企业来我校进行招聘,需要20名将来从事监理岗位毕业生,但是由于学生对专业对口的过分苛求,没有人去应聘该企业,导致该企业此后再不来我校招聘建筑类专业学生,而同时,该年最后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在毕业前,有几名同学无奈下加入了一家房地产中介机构,从事二手房的销售工作,他们最初觉得没有从事本专业工作,比较失望,可是经过近一年的工作,他们非常适应现在的工作岗位,月收入甚至达到万元以上。通过以上实例,充分说明这种受局限的就业领域不光不能提高同学们的就业质量,还会影响他们的就业取向,从而使他们错过很多的黄金就业机会。为了改变现状,我们充分发挥教师们的作用,将这些先就业再择业,虽然不从事本专业工作,但是在其他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的毕业生事例讲给同学们。同时,结合我校的石油石化行业背景,找机会给同学们介绍石油石化行业对建筑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推荐他们到油建、电建、水建等相关行业从事与专业相关或不相关的各种工作。通过近2年的实践,我校建筑类专业的毕业生已经有很多走向了房屋销售、化工企业车间工作、石油石化销售岗位等非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不同的成就。

二、做好日常就业指导

由于就业工作时间比较集中,往往会造成我们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时存在突击性,存在临时抱佛脚、现上轿现扎耳朵眼的情况。导致同学们面临第五学期的应聘缺乏紧迫性,缺乏热情,从而影响就业工作效率,错失好多的就业机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除了前边介绍的就业指导的固定措施外,还会在每学期都给大二、大三的同学找往年的毕业生进行工作经验介绍和现在的建筑行业现状,为他们传授成功的就业经验,也为他们推荐就业岗位和优秀的用人单位。我们每年还会多人次的派专业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或往届毕业生工作单位等企业进行调研和毕业生推荐,也会请企业的管理者或者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来学校为毕业生介绍应聘技巧和人事政策等就业指导相关内容。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这种多元化的日常就业指导有效的提高了学生们对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极大的提高了他们找工作的热情,在如此严峻的就业环境下,保持了我们系的就业率与往年持平,就业质量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

三、努力为学生提供就业渠道

建筑类论文范文3

关键词:建筑设计;外部空间;理论;探讨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设计是现阶段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保证建筑质量,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和支持,就需要建筑设计人员采用现代化的建筑理念,对建筑设计及其外部空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估,以便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建筑计划。通过对建筑设计及其外部空间关系相关理论的研究,建筑设计人员可以体会到传统与现代建筑的差别,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合理改造,为人们的生产生活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一、建筑现象学

城市在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变化,让城市塑造出了居民的种种意识以及生活需要,如社交活动、生活习惯、居住环境、材料资源、文化习俗、历史传统以及地方和民族的思想观点与意识形态,这样下来,城市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内涵。因此,在城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力争将城市的文化内涵在建筑中得到体现,用自身的设计经验和先进意识,把隐藏在建筑实体背后的文化价值挖掘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在建筑空间的组成上刻上城市生活的烙印,让人们的思想、理念及情感得到发挥空间。在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中,建筑现象学不仅关注建筑的实体构造,还要结合建筑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作用,将其与生活环境相联系,体现场所精神。场所这一术语将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不仅包括实体建筑,还具有一定的精神内涵。如何让建筑的外部空间同内部空间都具备一定的场所精神,是建筑作品好坏的关键因素。

二、行为建筑学

行为建筑学主要是研究人们的行为规律的,通过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将建筑环境与人的行为相结合,从而研究出一套完整的符合人们行为规律的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从而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建筑实际需求。行为建筑学研究建筑设计人员要科学合理的处理建筑设计与人们的空间行为,更多的考虑到人们的行为规范与规律,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符合人们的实际行为需求,满足人们社会文化习惯需要。为了进一步达到这个效果,行为建筑学要求建筑设计更加的体现出建筑的功能与私密性,更多的追求个人空间以及领域感。为了提高行为建筑学的科学以及合理性,需涉及认知地图的概念。认知地图主要指的是人们在实际的城市建筑空间中的认知能力,它与城市布局以及城市建筑空间密切相关。认知地图的出发点在于人们心理状态,满足人们实际心理需求,处理好建筑设计及其外部空间的关系,使其更加的符合人们的行为规律。

三、建筑类型学

任何建筑形式的规律都不能脱离历史而存在,它必然能够在原先的建筑形体和城市建设中得到体现。而建筑类型学作为城市形态研究过程中重要理论依据,需要相关建筑设计人员充分考虑到建筑类型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现有的方法上加以改进,才能研究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形态。

在建筑类型学理论中,任何建筑形式的法则都有历史上产生的建筑形式理念,建筑法则只能存在于原先的建筑体系以及城市构造之中,建筑类型学从根本上揭示了建筑的统一性和变化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内容主要有类型选择、类型处理、类型与城市形态的关系三大部分。类型选择就是建筑设计人员创造和设计的过程,类型处理是对已有的建筑模型进行详细改造,并且挑选合适的模型进行下一步建设;从类型与城市形态之间的关系来说,城市作为建筑集合的场所,也是新建筑形式的发源地,建筑构成了城市的片段区域,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中存在的现实建筑物包含了人类生活需要的含义以及价值理念,城市是建筑的集合体,并且蕴含着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建筑意义。城市作为一种在时间和场所上都与人类生活紧密结合的形态,体现着人文主义价值观;类型的选择和处理方面,最终要达到城市形态的良好延续,城市发展的最终形态是建筑以及建筑组群,要想处理好建筑和建筑组群之间的关系,就要通过类型与形态的研究来完成。

四、新陈代谢与共生论

新陈代谢与共生论将生物学的进化论和再生论植人到建筑设计中,力争做到技术、自然、人类三者协调发展。这一理论的提出,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新陈代谢与共生论采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认为城市和建筑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的,提议在城市建设中引入时间概念,并且设置相应周期,以生物学作为该观念的基础,将城市和建筑视为有组织的形体。该理论重视关系而不是实体自身,着重体现建筑的整体性,并且强调历史性以及共时性。

新时代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传递以及生物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共生理论”具有以下儿种发展空间:历史与现实的共生、传统理念与新科技的共生、局部与全体的共生、人类与环境的共生、文化差异共生、个例与群体地共生等等。

五、生态建筑学

生态建筑学与其他以上的建筑学理论类型不用,它更多的是关注建筑所在环境以及气候,将生态学理念深入到建筑空间设计当中,从而使得建筑空间变为高品质的空间。尤其是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态意识以及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通过技术上的进步,人们可以满足自身生活环境系统的改善,尊重自然、尊重环境,考虑到社会、环境与文化、生态之间的重要关系。生态建筑学的出现,就是建立在对于建筑生态以及城市环境的基础之上,处理好建筑规划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而提高人类的生活品味,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对于生态建筑学的的理解与研究,最为著名的是建筑理论研究专家麦克哈格,他要求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使用再生材料、保护资源平衡、做到建筑材料的使用科学化,保证建筑环境的生态化。

六、新城市主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建设以及城市化进程也在有序进行,旧时的城市中心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针对类似情况,恢复旧市中心的核心功能,进而恢复旧城市的面貌是建筑设计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新城市主义致力于恢复旧城区的面貌和功能,用现代化建筑理念进行改造,使之符合现代化的审美观念以及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同时要保留旧建筑的尺度以及城市和建筑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新城市主义下的改造活动,城市得以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中心地带。对于旧城市的改造,建筑设计人员要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新建和修饰,保留其传统构造,还要为其注入新时展的标志。新城市主义这一理念对于现阶段的建筑设计工程有着极大的参考家住,为相关设计人员处理城市发展问题以及建筑和城市相互关系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支持,是一项全新的发展模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与其外部空间作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一种带有人类特色的空间。在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中,建筑与其外部空间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全面地思考,努力提高建筑质量。通过对建筑设计及其外部空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设法建设出一种独特的生物圈空间,让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宫思远.有关建筑设计及其外部空间关系的几种理论观点探讨[J].才智,2013(03):231.

建筑类论文范文4

关键词:建筑美学;建筑现象学;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建筑美学与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中争论较多的是对待建筑美学的认识问题。现在人们的审美标准已与古典时期美学标准很不相同,但建筑设计中仍然存在一些客观法则,有秩序的建筑含义才是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

表现与表达是美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前者不适于建筑,后者要通过隐喻才能应用。建筑不能模仿某一含义的表现,只能抽象表达其艺术的含义。建筑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表达的特性,如果建筑的形式与思想一致,那么我们看到的建筑便是由其特性构成的精品,我们才能获得美学感受,才能真正理解一座建筑。

建筑细部处理对建筑艺术有着重要意义,它是一切建筑风格与美学趣味的基础。探讨细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获得评价的客观标准。建筑本体及构图原则是传统建筑美学的中心内容,长期以来形成了许多建筑审美的客观准则。合理运用这些手法对于建筑创作不无裨益。

2 建筑现象学

建筑现象学最早是由挪威理论家舒尔茨于1980年提出。建筑现象学的研究是根据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原理与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思想来对建筑进行分析与应用。其目的是要探求建筑的本质,认识建筑的意义,不仅要重视建筑的物理属性,而且要重视建筑的文化与精神作用,重视生活环境的场所精神,这正是建筑现象学的价值所在,其研究方法是凭借直觉从现象中直接发现本质的内涵。

舒尔茨认为建筑现象是环境现象的反映,而环境现象应该包含自然环境,人造环境与场所精神三个方面。人们对自然环境现象的认识主要来自五个方面:自然元素的体量、秩序、特征、光线和时间。正是由于这五方面因素都有其相应的现象、结构和精神。因此可以给人识别性。

人造环境方面,现象赋予人们的意义是通过三方面的因素形成的,即显现、补充和象征。 “显现”是用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自然产生共鸣,以自然烘托人造环境。“补充 ”是用人造环境来补充自然环境,突出自然环境的特点。“象征”是为了使人造环境的形象引起人们的联想,从而达到追求某种建筑精神意义的目的。

“场所精神”是舒尔茨建筑现象学的核心。场所是环境术语,意味着有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组成的有意义的整体。这一整体聚集着人们生活世界所需要的具体事物,事物的相互作用又反过来决定了场所的特性。场所不仅具有物质形体,而且蕴含着精神上的意义。场所的精神与场所的结构密切相关建筑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形式是否能获得由意义的场所精神是建筑作品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场所精神应该具有意义感、安全感、归属感和属于感。

建筑设计中运用建筑现象学方法有利于帮助人们完整的理解人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各种复杂联系及其意义,彻底认清当今世界环境中的问题及其根源,认识建筑物质功能于社会文化意

义结合的重要性,进而从根本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建筑创作中的符号运用

建筑符号学识人文科学应用于建筑领域中的一种理论,最初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后来得到皮尔斯与莫里斯的发展。勃罗德彭特与詹克斯在建筑界积极提倡这一理论。

建筑符号学认为一切建筑的意义都是由符号的表现产生的,如果建筑失去了符号的表达精神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在建筑创作中必须重视建筑符号在三方面的功能:即建筑符号的结构功能、建筑符号的意义功能、建筑符号的应用功能。

建筑符号与语言符号一样,具有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双重属性。表层结构常表现为平面功能的布置与体型的构图及色彩处理等。深层结构蕴含着建筑符号处理的目的与意义,以及说明什么问题。如果忽视深层结构的把握,则将导致形式主义。符号的类型大致可分为:几何型符号、历史性符号、抽象象征性符号。

建筑中运用符号其意义多表现在文化层面,能引起人们的联想。正是由于建筑符号同时表达了“能指 ”与“所指”两方面的功能,因此可以为建筑创作提供丰富的联想。能指表达的是具体的形象,所指则可象征某种意义,这对建筑的创作,从体量到细部都能有启事作用,尤其在纪念性与公共性建筑的创作中,这种象征符号的消闲尤为重要。

建筑符号的应用已成为当今各种建筑思潮的标志,这种标志的所指应该是与约定俗成的。自古以来,各种建筑风格与流派无不表现出不同的建筑符号象征,尤其是后现代主义在建筑符号方面的应用已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手法,这对当今建筑的创作无疑能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

4 建筑类型学

建筑类型学作为一种分类组合的方法理论,在建筑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基础,符合地域性及历史文化的特征。建筑类型学具有深刻的哲学基础和丰富的方法体系,在建筑的时间中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罗西、昂格尔斯、克里尔等人都在发展建筑类型学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为了从根本上揭示建筑的统一性与变化性相结合的规律,建筑类型学着重探讨了建筑的本质及其原型。如果我们没有一种能归纳一切的准则,那么我们就不可能从建筑的原型中获得统一的基础和变化的规律。建筑是由人所创造的,建筑的历史可以直接追溯到人类的原始社会。今天的建筑是不管其如何标榜自己的创新,其创作的灵感总也无法逃脱原先只是的积累,必然是对.. “记忆储藏 ”中的记忆片断进行选择和加工。这种选择与加工即是创新,也是类推的结果,它是建筑类型学所要解决创作过程的认识论。建筑类型学一方面可以看作是对历史建筑文化的总结,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设计方法中理性主义的继续发展,对于建筑创作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建筑类型学从结构主义哲学、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建筑进行了剖析,因此它并不是人对建筑关系的理解而是建筑对人影响的解释。它强调先存的建筑现象的重要,同时也考虑新的生活形式的不断产生,更注重两者的承袭。

类型学研究设计灵感从哪来,它在哲学上属于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其第一个特点是用自身来解释自身,第二个特点是在变换中被承认。方法论上认为设计应先有原型存在,并可以变化,但必须先有意志的形成过程。应用时先定母题再进行转换,达到既变化又统一。是一种比较理性的设计方法,强调本源性与物质第一性对人的影响,认为人的创造思维应该遵循客观环境的母体来进行变换。

建筑类型学的设计方法重点在于三方面:即类型选择、类型处理以及类型与城市形态的关系。

建筑类型学应用很广泛,首先建筑类型学可以作为阅读城市的手段,它能通过研究建筑类型与城市的关系,探索城市形态。其次。类型学可以作为认识建筑艺术水平的方法。通过用建筑类型的比较,重新认识过去曾经存在并起作用的建筑文化的影响。第三,类型学可以作为建筑创作的工具。类型学在设计方法论上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昂格尔斯类型转换的方法、罗伯特・克里尔空间类型的处理方法、罗西的类推方法、列昂・克里尔城中城的设计方法等。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建筑类型学在建筑领域内寻求理性,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建筑活动,并已成为重要的批判性与实用性的双重工具,对建筑的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5 建筑设计结合生态环境

生态建筑学使人们对生态环境与建筑生态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生态环境对城市建设与人类生活至关重要。人类几千年的建筑史都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它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地区特色与民族传统。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正在不断增加。

生态建筑学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的任务是改善人类聚居环境,其目标是创造自然、经济、社会的综合效应。建筑师应尽可能不干扰环境的情况下解决功能、美学等问题,并进一步在设计的某些方面改善环境。在尊重自然的同时,积极地使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上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索勒瑞把生态学和建筑学相结合产生了生态建筑学。1 969年美国景观筑师表克哈格所著《设计结合自然》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

生态建筑学立足干生态学原理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建筑师所关心的不是生态学的全部内容,而是一部分。其一是与建筑设计相关的生态问题,那些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有规律的,限制性的因素。其二是要确立生态平衡观点及其两个原则:整体有序和循环再生原则。生态建筑学的目的是结合生态原理的决定因素,在建筑设计领域中谋求解决工业革命后城市化发展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从理论探索、建筑实践和立法措施三方面探讨如何改善人类聚居环境,达到自然、社会、经济效益三者的统一。现在生态建筑学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探索以全面整体的思想考察自然与人工综合的生态环境。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建筑与生态环境的结合。

6 行为建筑学

行为建筑学识研究人类行为与建筑环境关系的学科,目的在于建立一套符合行为规律的科学设计程序及理性的建筑设计方法。行为建筑学一词是美国建筑学者海姆赛斯于1 977年提出的,他在同名书中,强调以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并试图建立符合行为规律的设计方法论。他的这一建筑著作的出版为行为科学应用于建筑环境的研究起了重要作用。

行为建筑学研的重点在于设计方法的改进,其中主要包括:视知觉与建筑形式的研究;关于符合行为规律的设计程序理论和定量化设计方法;有关社区的空间行为与规划设计的关系等方面。

根据视知觉与建筑形式美学要求进行设计时行为建筑学研究的主要方面。建筑形式历来是建筑师所关心的问题。本世纪以来,西方许多美学家长期致力于形式美学的研究,总结出一套理性分析抽象形式的规律和方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这种美学体系对现代建筑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格式塔形式法则的核心在纯几何形式中寻求“有意义的形式”。格式塔的方法基本遵循着“基本元素走向组合”的模式。

格式塔的元素组合原则注意下列特征:对称性、包容性、整体性、协调性、规则性和最大的简洁性。当一个形式具有维持其结构所需的最少元素时,就达到了最大的简洁性。多余的元素可能会起到美化作用,例如建筑的结构与构造元素是必须的,而装饰构件则成为附加的元素。格式塔的图形往往具有一种表现特质,因此,有关建筑物的形式会使人产生如轻松,沉重,明朗等的感觉,这是由于它的图形与视觉反应有关,这是和格式塔的“同形”心理概念密切相关的。

行为建筑学研究的第二个主要内容是符合行为规律的建筑设计程序理论和定量化的方法。建筑设计程序理论和相关的定量化方法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受到系统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的影响。这一方法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总的趋势是由严格的科学理性方法过渡到有弹性的情感思维相结合的方法。

有关建筑设计的定量化问题时和程序设计理论相联系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收集整理设计资料和有关的信息;②对专业性较强的建筑类型进行系统的功能分析和最优化布置;③对建筑使用后进行定量化评价,也包括对设计方案的优劣评价,这是建筑决策的有效工具之一,目前在西方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行为建筑学研究的第三个主要方面是注意空间行为与规划设计的关系。规划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考虑空间行为的规律,这样才能符合人们生活社会文化习惯的需要。为了在规划设计中达到这一目的,通常应注意两方面的因素:认知地图的功能;私密性、领域感和个人空间的处理。

认知地图是指人们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认识能力,建筑与城市布局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认知程度。运用认知地图的分析方法是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通过对城市距门的调查而建立起城市与建筑设计的参考框架,这是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理论。1980年凯文・林奇出版的《城市意象》一书,将城市的意象概括为:道路、边缘、区域、节点、标志。

私密性、个人空间和领域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要求,直接影响到人的安全感和生活舒适程度,但不同的民族和社会表现出有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建筑师与规划师在设计时注意这些特点和要求,以满足人们活动行为的需要。

7 建筑设计结合人的心理

环境心理学是自然科学与建筑学相结合的一项理论。简单的说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预期周围物质的和精神的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从心理学中脱离出来独立发展。研究环境如何适应人的需求。主要研究:如何认知环境;环境的空间属性;如何感觉环境及对环境做出审美评价的问题。

建筑心理学是环境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用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对建筑学的一些具体问题作一般性描述,将心理学、社会学的有用知识用于解决建筑设计与规划的实际问题。建筑师运用建筑心理学的原理于自己的创作过程中,以求进一步使人们感觉到舒适优美。

建筑心理学的重点是研究建筑环境中的人的心理现象及行为特点。目的是用心理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探讨,以塑造一个又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环境。

建筑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同样是应用格式塔心理学与环境视错觉原理。阿恩海姆用格式塔心理学分析建筑形式,主要是对亮度的平面关系的研究。1977年他发表的《建筑形式的动态》一书,指出可以通过形状的几何特性、尺寸、面积和位置来表达建筑的性质。他认为存在着一系列决定艺术表现和意义的心理力场,如扩张、收缩、推拉、上升、下降、前进、后退等,运用他们可以达到建筑的表现力。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点、线、面、体等几何性元素在人的知觉中有一定的表现品质,这种形式感不是逻辑推理的产物,而是人的心理结构与环境模式的一种呼应。

建筑心理学利用环境错觉的效果。错觉是一种有趣的心理现象,在建筑创作中可以加以利用达到较好的效果。建筑形状与视觉的关系,空间形式的力感与动感,建筑的情态特征,也都是建筑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建筑创作中较好的运用建筑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对于提高设计水平有很大帮助。

8 建筑模式语言

在建筑设计方法论的研究中,建筑模式语言是一支比较有影响的理论。其创始人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克里斯托佛・亚历山大教授,他曾为此写了一套丛书,共三卷:第一卷

《建筑的永恒之道》、第二卷《建筑模式语言》、第三卷《俄勒冈的实验》。三卷是一个整体,目的在于提倡用新的设计方法论代替现行的规划与建筑设计体系,从而使建筑师与规划师能

跳出传统的思想束缚而进行独立思考与大胆创新。

作为一种新的建筑与规划设计方法理论体系,《建筑模式语言》是它的核心,它为建筑师与规划师提供了全面思考设计方法的模式,因而该书自1977年在美国出版后在世界范围引起了巨大反响,被称之为新建筑设计方法理论名著。该书所列举的253个模式不一定能概括全部规划与建筑问题,但至少能为使用者提供一种类似思考的模式,并能举一反三,具有自己的特色和应用价值,可以供建筑师、规划师郁广大建筑研究工作者作为参考。

9 总结

目前,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热潮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建筑模式语言、图式思维理论、建筑类型学、建筑形态学、建筑符号学、行为建筑学等设计方法理论都各有特色,已为建筑创作领域提供了更多的科学手段,使当代建筑常作日益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罗杰・斯克鲁顿.建筑美学.国外建筑理论译从冲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

【2】诺伯格・舒尔茨著尹培同译.存在・空间・建筑.19990

【3】诺伯格・舒尔茨西方建筑的意义.中国建筑x-J.k出版社.2005

【4】G・勃罗德彭特等著乐民成等译.符号・象征与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5】汪丽君建筑类型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5

【6】库尔特・考夫卡著黎炜译.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3.

建筑类论文范文5

建筑类型学的概念

按《大英百科全书》条目载:“一种分组归类的体系通称为类型。类型的各成分是用假设的各个特别属性来识别的。这些属性彼此之间互相排斥而集合起来,却又包罗无遗——这种分组归类的方法因在各种现象之间建立有限的关系而有助于论证和探索。”

如同分类学,类型学也要求系统内的元素和类型具有“排他性”和“概全性”。也就是说诸类型间互不交叉,而它们的集合却可完整的表明一种更高一级的类属性;其次,类型学也要依赖于研究者的意图和分类的尺度。

类型概念的第一次定义是19世纪的法国巴黎美院常务理事德昆西提出的,并且在至今也是适用的。

类型学在建筑上研究的重点有三个主要方面:类型选择、类型处理及类型与城市形态关系的研究。

类型选择:这是创造过程的第一步。以类型选择为依据的类型学的设计必须依据特定文化背景的人们头脑中共有的固定形象,其过程往往是生活方式与建筑形式相适应。

类型处理:对于已选择的类型首先进行几何简化,简化还原后的类型元素可以直接应用在具体的建筑形式的处理上,例如母体的还原应用。但是,假如我们面对的对象是一个庞大的建筑项目或是一组小建筑群体的时候,那么为了避免单调,我们就可以进行类型转换的研究。转换的最常见的方式是在同一类型内的形式变换。

类型学与城市形态:从类型与城市形态关系看,类型的选择与处理的最终目的是要以类型的处理取得城市形态的连续。城市的最终形态是建筑和建筑组群,而建筑和建筑组群之间的关系则是要由类型与形态的研究来联系。所以,类型学是城市形态研究的重要手段。

当代建筑类型学中的哲学观评价

当代建筑类型学的哲学观主要来自现代结构主义的思想理论。结构具有三个要素:整体性、转换规律性和自身调整性。

建筑具有其整体性,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对待建筑的整体性,从前曾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认为它是“原子论式的联合体”,过分强调建筑的物质性;另一种认为它是“源于柏拉图理念式的结构体”,过分强调建筑的精神性。而结构主义的建筑规律则要超越这些立场,认为必须认真对待“结构”的第二特征,即“结构”就是要成为一个若干“变换”的体系,而不是某个静止的“形式”。

建筑的整体性只有在建筑变换体系内才能被认识,当代建筑类型学最为显著的特点正是表现在这一点上。事实上,当代建筑类型学并不强求建筑的终极形式,而这一形式也不可能存在。但是,杰出或一般的建筑都是互为变体的,变换是建筑体系得以存在的原则。当代建筑类型学中,“原型”概念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原型”就是建筑的最终本质;“原型”只不过是建筑变换的一个媒介,通过这一媒介,新形式才得以产生。

建筑结构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能自己调整,这种自身调整性带来了结构的守恒性和某种封闭性。建筑结构所固有的各种转换不会越出结构组织的边界之外,只能存在于该结构的规律中,这一规律在建筑类型学中就表现为建筑类型。

这样我们便可以得出这样一些认识:在人与建筑的关系上,人总是根据某种原型而创造出建筑,建筑师的创造只是为实现建筑的变换提供了动力。建筑师在创造建筑时,首先在他的头脑中存在了建筑的类型,继而将之进行变换。建筑师不可能凭空去创造一个建筑结构模式或一个与历史的建筑结构模式相违背的原则。这就是当代建筑类型学中的基本哲学思想。

建筑类型学中的方法论

原理

类型学具有其方法论的基础,它可以具体指导建筑设计。一般来说,采用的是类型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分类”,总结已有的类型,将其造型化为简单的几何图形,并发现其“变体”,从变化的要素中找寻出固定的要素。据此固定的要素及简化还原后的城市和建筑的结构图式,设计出来的方案就与历史、文化、环境和文脉有了联系。

从语言学上来看,固定的要素就相当于用作工具的语言,被成为“元语言”;而变化的要素就相当于被描述的语言,被称为“对象语言”。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用一种语言描述同一种语言在逻辑上是有困难的。因为用于描述,即用作工具的语言与所研究的语言内部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与缺陷。这样就需要将语言分出层次,从一个层次来研究另一层次的语言。这种分层次的在某一层次上来研究另一层次的语言所引发出来的逻辑问题即所谓“元逻辑”。“元”这一概念是类型学的基本概念之一,而建筑类型学则是研究建筑、建筑理论的“元”理论。

类型学设计方法的实践

恩格尔斯:转换的方法

恩格尔斯在70年代着重沿袭了建筑的多样变化的问题,而试图寻求一种既合乎逻辑而又能摆脱单一模式的现代建筑的设计方法。他借助生物学上“同源”和“变态”两种现象的启示,而确立了建筑形态学。在方法上通过对城市与建筑的解剖,他成功地发现了元素对整体变形的决定作用,这一方法就是转换。转换的前提是变异,转换的条件是变体要有同源现象。

罗伯特·克里尔:空间类型学

卢森堡建筑师罗伯特·克里尔经过对欧洲传统城市和建筑实例的大量的搜集和分析后,他提出空间的基本类型不外乎方形、三角形、圆形和自由形。但是,这些基本类型经过合成、贯穿、扣接、打破、透视、分割以及变形等方法,便能够产生无数的新形式。

罗伯特·克里尔将所有的空间类型变换方式进行了归纳,并且提出了这些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他的工作为对具体空间进行类型学上的分析、研究提供了工具,同时也为具体空间形式的确立提供了方法。

罗西:类推的方法

罗西试图赋予单纯的几何抽象物以历史,从而完成新形式与旧形式的沿袭。这样,要完成这一类型学变换过程,就必须采用类推的方法。类推的创造过程可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引用存在的建筑或片断,是当代建筑类型学的基本手法。

第二步就是图像类推。新的建筑可以反映出旧的建筑的沿袭但是它仍然不是旧的建筑,新旧之间天然存有时间的差别。类推之后的新形式与引用的建筑与片断之间,只是找到了一种联系,但是想要承认这种联系,也就是要承认此时此地的新形式可以作为历史的形式的沿袭与替代,要完成这一心理过程,就需要换喻。

第三步换喻的最终结果是要达到同源现象,也即新的类型与人记忆中的类型有着共同的原型。这样,通过同源现象的产生,而完成了类型学对现实与历史之间的沿袭的超历史的处理。

列昂·克里尔:城中城的设计

列昂·克里尔的城市类型学说的中心论是他的“城中城”的学说,在方法上,他更注重街区类型的处理。

他认为建筑街区必须在城市空间的组构中成为最重要的类型学元素,作为任何城市图形的关键元素。作为一个类型学上固定的元素,建筑街区可以产生城市空间,但是它也可以保持不确定性,而在街道和广场的构图完成之后得以形成。

结语

当代建筑类型学,一方面可以看作是对欧洲古典建筑文化的总结和复兴;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设计方法中理性主义倾向的继续发展。

当代建筑类型学从结构主义哲学、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建筑进行了剖析。因此,它并不是“人对建筑”关系的解释,而是“建筑对人”关系的解释。它强调现存的建筑现象的重要,同时也认可新的生活形式的不断产生,更注重两者间的承袭。所以,在这一点上,建筑类型学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建筑领域内寻求理性的欲望标志着建筑作为一种学术活动的成熟,建筑类型学正是多种理中最富色彩的一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讨和争论,建筑类型学已在不同层次上全面的影响着近现代建筑活动,并且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批判性与实用型的双重工具。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学习和借鉴建筑类型学的理论和方法已成为当代中国建筑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有益途径。

参考文献

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刘先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神话——原型批判(叶舒宪选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建筑类论文范文6

关键词:地域建筑;地域建筑理论;地域建筑创作;西安

0引言

地域建筑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其目的是呼吁人们关注建筑的地域性和它本身所代表的区域文化,从提出到现在都一直处在探索之中。地域建筑理论很早就传播到我国,但是发展过程比较坎坷和缓慢。在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加强,一批批的优秀建筑不断涌现,他们中的很多人,用自己的设计作品,不断加深对地域建筑内涵的探索。

陕西省是一个文化大省,省会西安市历史悠久,是历史文化名城,丝绸之路的起点。对于在这里工作的建筑师,历史与文化成为了一个逼迫他们去思考的创作背景,成果也很突出。

1关于地域建筑的研究背景

对建筑的全球化发展,一方面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本国建筑的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削弱了地域间的差异,甚至破坏传统文化,造成原有特色的消亡。

主要表现在:一是造成建筑类型、功能及形式相一致;二是促使建筑向高层、大体量发展,造成建筑空间及形态趋同;三是来受到西方的美学思想影响,建筑倾向形式风格。

2关于地域建筑的概念和内涵

2.1地域建筑的基本概念

地域,在文化社会中指在同质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具有相似的文化及共同利害关系的大的空间单位;建筑,是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为人类自身提供物质和精神庇护的文化景观。地域建筑:是所在地域的自然生态、文化传统、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之间相关联的特定建筑。

2.2地域建筑的内涵

具体来说,地域建筑应该满足一下条件:(1)地域性,具有特定的地理空间或地域单元;(2)在该地域普遍存在并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密集程度;(3)与所在地域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密切并和谐共生。

3国内地域建筑理论总结

国内对地域建筑创作理论的系统论述首推吴良铺教授的《广义建筑学》中的地区论,分别就“建筑与地区”,“建筑与城市”作了精辟论述。在他的引领下,促进我国的地域建筑创作理论的研究。

建筑的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是建筑赖以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长期形成、发展的建筑文化,建筑风格,场所感也因此而存在。这些年来,中国地域建筑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在理论研究方面尚应继续深化。我认为至少有两方面不足。1、针对我国古代的优秀建筑中的美学原则的理论研究不足;筑创作实践,还没有与地域建筑研究紧密的结合起来。

4国内地域建筑创作理念的发展概况

4.1国内地域建筑的民族形式探索

1920年代开始现代化与民族文化相结合。主要特征是以西方建筑的结构及主要特征结合中国传统符号。这时期的学者们开始了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1930年代,现代主义开始在中国较为广泛地传播,但由于历史原因,建筑师们空有设计的思想,而没有创作的环境。1949年到1979年,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广为传播,民族形式几次反复。在五十年代中期,通过“国庆工程”的带动,形成了以垂直三段、水平五段、大屋顶为特征的民族形式,追求建筑的传统性和纪念性。

4.2综观1980年代以来对地域性建筑创作的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建筑创作理论开始追溯世界建筑潮流。中国建筑师在深入研究西方现代建筑理论的基础上,开始了自身多元化的探索之路。

第一类是与特定的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建筑创作。建筑作品结合特定地点,突出事件的地域性背景。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第二类是将某一地域的主要文化特征作为表现主题的建筑创作,如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第三类是从顺应场地自然条件、保持场地人文文脉延续为主题的建筑创作,如广州白天鹅宾馆。

5西安的地域建筑发展方向。

5.1“新唐风”建筑

陕西历史博物馆突破了以往大型公共建筑一般只采用楼阁式造型设计的传统格局。最引人注目的是博物馆的整体色彩构思: 白色砖墙面、汉白玉栏板、瓦灰色花岗岩台阶、柱子、石灯、浅灰色喷砂飞檐斗拱、深灰色琉璃, 全部色彩未超出白、灰、茶三色。

大唐芙蓉园,遵循古建筑应是延年益寿,不是返老还童的原则。建筑材料设计均采用砖瓦混凝土结构与木材结构相结合,既保存了唐代建筑的原貌,又能使古建筑长久不受损害。

5.2新关中民居风格

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其建筑设计不仅借鉴了传统关中的民居建筑,最妙的是还将“凹”字融入其中,成为一座有点“凹”的艺术馆。这座文化艺术馆的建筑主体有着“凹”字形平面,另外,整座场馆的外立面采用质朴的混凝土为主材料,以传统关中民居常用的灰黄色为底打磨,使整个建筑充满历史的厚重感。设计以贾平凹朴实、内敛的性格为切入点,以他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冲突为设计理念,富于变化的外部空间语汇也象征着贾平凹文学作品的神奇魅力,使参观者充分感受到作家对变革的乡村与城市的思考,对文化转型中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的思考。

5.3传统地域文化风格

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群坐落在陕西富平。目前已收藏50个国家和地区260位国际陶艺家的2600多件不同风格的陶艺作品以及30多个国家的47种陶艺杂志1500多册,成为世界最大、收藏作品最多、层次最高的现代陶艺博物馆群,被誉为“世界现代陶艺之都”。其中的国际陶艺博物馆采用当地传统的建筑材料与砖砌拱技术,并列组合的变径砖拱形成的韵律赋予了建筑强烈的现代感。博物馆在整体上犹如风道一般,适应了当地冬冷夏热的气候特点。

6小结

通过自己调查研究,对沟内地域建筑理论的发展,作了分析和总结,特别是西安地区的地域建筑创作方向。我个人赞同,地域性是建筑基本属性之一这个说法,目前建筑理论的研究已经很成熟、很丰富了,在今后的发展中,建筑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建筑的功能与日益增长和变化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多地关注地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更多地关注新技术在地域建筑创作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建筑师才能在跨地区执业中赢得更多的肯定。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吴良镛.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J].华中建筑. 1998,(16)1.

【3】杨慧娟.泉州红砖区地域建筑.[D].华侨大学.2006.

建筑类论文范文7

关键词:专业特色;建筑;课程改革;创新意识

环境设计研究自然、人工、社会三类关系发展应有的方向,以优化人类生活和居住环境为主要宗旨。环境艺术设计尊重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景观的完整性,既重视历史文化关系,也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创造、环境体验与审美引导相结合的特征。建筑是人类生活的舞台,人塑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也塑造了人类。建筑凝聚着人的智慧,城市生活中蕴含着感情、审美和追求,环境设计理念把建筑思想一代代传承下去,渗透到设计师的性格和想象中。建筑也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标志、心灵的寄托。学习中外建筑史课程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艺术意识,加强学生对建筑的热爱和对保护环境的认识。各国的物产、气候、地理、交通等各种因素不同,所产生的建筑也有自身的特色。在学习了解由于各国宗教、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生活习惯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形成的各自的建筑体系、风格等方面,这门课程也是明显优于传统设计系列课程的,在创新性改革实践中,其自身的难点与改革创新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课时问题,二是授课方式问题。

一、课程内容创新思路与教学思路

教师要分析、研究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应当如何上,如何把建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通过创新的授课方式传达给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如何在现有的课时中教好这门课程。实践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建筑室内等环境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其研究要以环境中的建筑为主要对象,环境设计专业开设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课程也是围绕培养优秀设计师的目标开展建筑史论的学习与研究,是专业课程设置最具亮点的课程之一。教学改革以挖掘专业特色文化资源为指导思想,在一定的学时内讲授一门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有一定难度,要上好这门课,编好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讲稿与PPT,是课程教学的核心。环境设计按教学计划用怎样的方式授课以达到教学目的,在现有的课时内授课,如何更好、更全面地让学生领略中外建筑史课程的精髓,如何精细、全面、系统地让学生认识建筑并感受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与特色,是相当难解决的问题。要上好这门课程,教师就要用艺术专业的视觉特点,收集、编辑大量建筑图和文字解释,重点说明建筑历史理论、建筑师设计思想,从而以更生动、创新的教学参与方式,拓展学生的兴趣、文化想象与思维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完成这门课程的授课。同时,教师要以抓重点、抓历史节点、抓建筑风格的方式解读本课程的教学思路,以突出重点,分析、讲解重点的方式解读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建筑思维与空间理念,丰富其设计文化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展开课程的内涵与计划

课程重点介绍每个时期和每种建筑类别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并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大师及其设计理论和设计观点。对中国与外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背景、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建筑风格、建筑实例、建筑师与建筑理论等进一步展开介绍,主要分两大部分,即中国建筑史部分与国外建筑史部分。如,第一部分分五个章节,按历史时期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近现代的中国建筑进行分析与阐述;第二部分分四个章节讲述外国建筑史,介绍古代到中世纪及近现代的欧美建筑。建筑史教学应内容丰富、全面,跳出理论课程的教授方式,着重分析设计专业学生的特色。艺术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和史论的学习有其自身的思考方向,教学中教师怎样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处理,结合艺术生的特点和学习重点、大框架讲述建筑史,这也是教改项目的难点。在课程设置上,教师要突出讲述地域文化的建筑体验,使学生在接触建筑史理论的最初阶段,就通过身边一系列的视觉图片对建筑及其所在城市的文化传统、艺术成就、风俗习惯等,建立起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树立继承传统、发展创新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结合古西安的文化特色,通过图文资料,如半坡人类遗址、秦兵马俑、明代城墙等,让学生了解该区域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空间布局、景观特色等,初步学习、感受并建立起对历史文化积淀及其所创造的优美建筑形式的印象,培养其文化审美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建筑类论文范文8

心态悲剧常常表现于怀疑本体的哲学及方法的支撑力度。于是,我们制造各种经典人物经典理论,试图维持一种建筑创作的神话。

这个时代科学和建筑的进化往往在人们不及想象和预料的极短周期便将各种“经典人物”和“经典理论”纷纷淘汰。所谓永恒的“经典”已经成为空间文明高速公路上一个个过去的“路标”,而现代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

无论我们如何怀旧、感叹、惋惜或茫然,总之,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一切都在重建的时代、也正在经历一个不断遭到破坏的时代――“破”与“立”的时代。“破坏”意味着某种概念的否定、定义的埋没甚至文化既存结构的被摧毁。特定时代的新空间文明会在破坏的“废墟”中诞生,也许会在破坏过程中消失。

二、今天,中国的建筑创作在建立与破坏的边缘挣扎进展

“建筑创作”并非一项界定设计进行和进展的绝对标志。除了那些举世公认的一类创作性建筑之外,更多的建筑或许是有“创”无“作”、或有“作”无“创”。并非以此评价一个地域乃至一个国家的设计水准,其实这是普遍存在的人类建筑现象。至今所接触的有限建筑现象,意识到建筑创作并非仅仅局限于一种所谓空前绝后的大尺度标志性形态构成体现,而是渗透于各个层面和细部的推敲性进展。

社会进步的定位在文化和经济双轴垂直相交的坐标系中显示,而建立与“破坏”正是这个坐标系的动态矢量。建筑创作并非局限于“建立式线型加法”,同时亦存在“破坏式非线型减法”。

三、人类对建筑的传统定义面临挑战

从人类对建筑的传统定义直至大学沿袭的教科书,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学人所接受的建筑学知识及其设计方法几乎完全是建筑学的“建筑性语言”。无疑,各种系列建筑学的“建筑性语言”孕育了建筑界的建筑家;更为普遍的功能是培养了建筑界更多的芸芸众生。

突然之间,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信息浪潮,我们日益感到已经拥有的建筑学知识及其设计方法或者蜕化、或者入不敷出。

几乎全世界的建筑师都在建筑形象的大海中挣扎。在挣扎中孕育了挑战性的建筑形象,同时也面临着层出不穷的建筑形象挑战。建筑学的语汇元素、设计方法、构思决策,都必须更新,以迎接新时代的变革。

在建筑的进化过程,建筑复合构成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构成建筑的元素已经不局限于纯粹的建筑本体技术领域,边缘或者非建筑元素正在全面进入建筑构成技术体系。

人类建筑进化的下一步将不再仅仅是外部形态的改变,而是社会决策人士和建筑师内部意识的进化。心态、视野、观念以及系统方法成为建筑创作形而上的主导。进化与其说是技术的更新,不如说首先取决于国家文化导向及其社会美学意识的进步。

四、在浩淼宇宙,生命来自非生命、生命创造现象来自更高的生命心灵

世界建筑定义中“功能”被现代生活、生产、国际网络冲击得七零八落之后,建筑形象正为人类视觉及视野拓展真正进入宇宙领域提供可能。

建筑创作是人类心灵创造出来的各种物质幻影。人类进化在地球上构筑生存空间以来,作为物质幻影的建筑与城市文明经历了世代的覆灭与复兴。地球表面尚存的废墟及其作为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建筑,不过是物质幻影的片段。

我们不要被所谓的“功能・形象”永恒的定义束缚。一切应回归于创造者的原始而又伟大的想象力、创造和求索之中。因此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建筑及建筑学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积淀的一部分,形式不是永久,而创作是永恒。

五、建筑创作过程交织于“虚”与“实”之间

“虚”的内涵首先在设计构思初期阶段的“非局限性”――即一系列超越所有以往既定时空界限的构成方式链接空间载体。建筑进化及设计构思的“非局限性”导致建筑创作的“非建筑性”。建筑创作的基点并不仅仅在于建筑圈内。

牛津大学的罗杰・彭罗斯教授研究人的思维过程时指出:进行思考,词语在头脑中根本不存在。

爱因斯坦也曾表达这样一项见解:词语或语言,无论是写的或说的,在我的思维结构中似乎都不起任何作用。

在一系列调查过程发现:真正的建筑设计创意思维过程,至少开始阶段并未局限于建筑语言。无论我们是否已经意识到,建筑创作过程的非建筑性思维已经全面影响我们的创作方式。

“非建筑性”思维可以在更加广阔的层次上展开构思的幅度,这是建筑进化的结果。她使我们以更大的包容性面对与建筑构成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方面越来越复杂的问题。

21世纪建筑创作的使用构成语言完全突破了建筑体系的保护圈,开始全面进入非建筑领域。我们需要以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发现现代空间构成“非建筑性”元素――这意味着又一个新建筑时代开始。

作者单位: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

收稿日期:2001年12月

1地方特色仍然存在,只不过包容了一系列大尺度结构功能空间

2建筑・构筑的边界日益模糊

建筑类论文范文9

【关键字】建筑学;哲学;交互;实践;可能性

在建筑学中,属于科学范畴的是建筑体的建构性,而属于哲学范畴的则是建筑的目的,曾经建筑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建造能力能不能满足人类对物质的需要,而如今建筑学所延伸出来的主要问题却是如何让建造能力与自然生态的承受能力相协调。

一、哲学与建筑

哲学是属于一般性科学,而建筑学属于特殊性科学,想要论证建筑学有没有可能与哲学交互,首先就要了解建筑学与哲学的内容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了解两者的内容,理清二者之间的联系,才能从中发现两者是否有交互的可能性,下面就谈谈哲学与建筑学之间的关系。

(一)建筑与人类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人类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建筑了。从一个人的诞生、成长、学习、居住、工作、甚至是丧生都离不开建筑所建造的空间,也就是说人类存在的形式与建筑体是息息相关。虽然建筑中部分结构的构建与自然规律相符合,但它却是人类主观目的下诞生的产物,还包含了人类思想认识等观念,所以建筑是一个复杂而且存在内在矛盾的存在事物。

(二)认识哲学与建筑学

物质材料构成了建筑,构建的过程中其组合方式要与自然规律相符合,所以建筑是构成科学研究的对象;然而,建筑记录了人类历史与文化;因为历史,它成为了现在人类对历史的共同记忆;因为文化,它被赋予了人类情怀,同时也赋予其一种带着沧桑的生命气息,所以建筑也就成为了哲学家文化探讨和研究的对象;因此建筑学拥有了科学和艺术的双重特征。

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我们都无法否认建筑已然成为人类生存世界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了人类直观感受自己存在的一个参照物。不同的建筑给人的感受是不相同的,建筑客观存在的一般性及感知认识论的一般性使得其成为了哲学的探讨对象和研究对象。总之,建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这个三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筑的哲学问题主要是思考建筑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变相思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毕竟在如今的人类世界中,建筑早已成为环境的一部分,成为人类生活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同的学者,对哲学与建筑学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同,从而导致两者的关系仍旧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现在比较普遍的理解为:建筑学和哲学的关系就是特殊性科学与一般性科学的关系。

二、建筑学与哲学交互的可能性与实践

建筑的构建结构虽然要符合自然规律,但是其产生的主观原因却在于人类,而建筑诞生之后所承载的沧桑历史及包涵的人文情怀,都散发出迷人的哲学魅力,这种魅力不仅是人类的共同记忆,更是让诸多哲学家为之着迷,不能自拔,所以人类成为建筑学与哲学之间的纽带。也就是说哲学和建筑学交互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与人有关,一方面可能是有哲学家倡导的,他们以严格的分析精神来解剖建筑学中所表现的哲学精神,从而完成哲学深度到建筑学深度的越界,这不仅表现了哲学与建筑学交互的可能性,也为建筑学提供了其他的视角;另一方面可能是有建筑师与建筑理论家倡导的,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建筑学理论,发现其中相关概念阐述缺乏对溯源性的探索,这也就给他们在建筑学上的研究实践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和不解,这也就为建筑学与哲学交互诞生的可能性奠定了基础。那么怎么去看待这两门学科在交互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又怎么去探究哲学在建筑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又如何去评价它在建筑学中所表现出的价值呢?这都是需要我们分析和思考,只有理清这其中的脉络,才能更好的说明两者交互的可能性。下面就从可能性与实践两个方面开始展开分析。

(一)两者交互的可能性

哲学和建筑学交互出现的可能性与建筑师及建筑理论家有着很大的联系,他们在长期的建筑工作发现有些建筑学问题很难通过建筑科学来解释,于是产生了一种向哲学寻求解惑的愿望并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通过这种愿望的持续发酵,使得哲学与建筑学这两门学科在学科之间得以互动,也就是本文说的“交互”。研究交互的意义主要是研究交互的结果,很显然这两门学科交互的结果对建筑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交互的结果中包含了一些逻辑与路径,建筑学正是通过这些逻辑与路径来探索该学科有关概念的溯源性。

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将哲学和建筑学交互的定义不同,对于哲学家来说,这两门学科的交互定义就是“越界”。这种观点的诞生不是没有原因的,二十世纪知识领域开始迅速扩张,而且这种扩张还有严格的专门化风格,在种极为复杂的背景下,“越界”这一观念应运而生,这些在郑炘教授的《关于建筑的科学哲学》一书中都有提及到。这种定义与哲学与建筑学交互的可能性的第一个方面也不谋而合,这不仅是建筑学的需要,也是当代哲学越界研究的需要。

(二)建筑学与哲学交互的实践

正如前文说到的建筑学与哲学交互的出现很大程度可能是由哲学家倡导的,这一点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了实践和论证,这也是两门学科交互实践中的第一种类型:由哲学家倡导,让哲学思想向建筑学渗透。例如著名哲学家康德常常就以建筑学方面的描述来阐明其美学思想,他曾经说过:“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将直观中让人感觉喜欢的东西装饰到一栋建筑物上,前提是那不是教堂。”他还对教堂、博物馆、花园和宫殿等建筑物作出了美学分析,提出了建筑的没应该属于美之列的观点,还认为所有形式的美都要以其目的概念为条件。曾经还有人提出“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的观点,这一观点在提出的那一刻就处在绵绵不休的争论海洋中。然而这种观点或相近的观点并不是一家之言,德国的著名哲学家谢林和著名诗人弗·施莱格尔以及文学家歌德都过这方面的比喻。这种观点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已经无从考究,但是这都表明了哲学家从哲学越界到建筑学的事实。

前文已经提到建筑理论家和建筑师在长期的建筑工作发现有些建筑学问题很难通过建筑科学来解释,于是产生了一种向哲学寻求解惑的愿望,并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而正是这种愿望使得建筑学与哲学交互的第二种实践得以诞生。

以哲学的思维方式去研究事物在原始属性方面的路径基础早已成为建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它大幅度的促进了建筑学在建筑生成价值和意义上的研究,同时也对建筑的本质做出了一定的阐释。

在哲学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可以让建筑师不过于主观,从而变得高尚,不过于贪婪,从而变得谦虚诚实。建筑师追求的价值与哲学有着很大联系,因为没有廉洁和诚实的价值观是难以作出合适、合理的设计。同时哲学还能是建筑师的视野挣脱利益欲望的囚牢,让建筑师更加珍惜建筑职业所带来的声望,这就是哲学对建筑师的影响。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论述,建筑学与哲学交互的可能性已然存在,而且这种论证正在向评估其实践意义而转变。许多哲学家往往都将建筑看为哲学的一般思考对象,通过以哲学的思维从外部来审视和讨论建筑,从而去了解建筑的本质,而从建筑师方面来看建筑学与哲学交互,又为建筑师提供另外的一种视角——哲学的眼光,它可以建立起某些路径,这些路径使得某些抽象性的建筑概念和建筑形式生成以及运行设计之间形成联系成为了可能,从而启迪建筑师,使得他们在建筑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周剑云.现象学与现代建筑[J].新建筑,2009(6)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