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培训与开发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3 11:04:04

培训与开发论文

培训与开发论文范文1

在高等学校,一方面学生要撰写毕业论文,另一方面指导教师要通过撰写科技论文来达到交流科技成果与推动科技发展的目的,因此论文写作能力就成为论文撰写的关键。从目前国内高校教师的任职经历来看,大多数教师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是通过自学、模仿或导师指导的方式而训练获得的。这种形式的能力训练突出的是自我学习和总结。作为一种科技交流,科技论文的写作有其自身的要求与特点,比如论文的框架组成、描述的用词与语句安排、图表与文字的搭配等等,都有着与其他语言作品显著的差别,而这方面的能力如果通过专门的训练会取得显著提高。目前能撰写外文科技论文(特别是英文)已成为对高校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但通过初步调查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在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培训方面还没有固定的机构或者组织,且已有的培训多注重形式,没有考虑到实践可行性,更没有可持续性的规划与实施思路。[3]最近几年,由于职称评定或者考核的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的同时,还需要发表足够数量的科技论文,这种要求可能导致出现论文重复发表、抄袭、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虽然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乏论文写作的系统培训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在国外大学写作培训项目中,通常会安排专门的课程来讨论如何分辨重复发表、抄袭等行为,从而避免出现因疏忽而引发的不良影响。对比美国科罗拉多州矿业大学(CSM)的语言培训项目可以发现,其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如何撰写论文(包括学生毕业论文、科技论文、研究报告等)、论文的语法与表达、对英语是第二语言人员(ESL)的语言培训、论文相关的伦理与道德等。而国内写作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毕业论文的写作、论文学术规范知识。另外,CSM写作项目的初衷与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从而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更具竞争力、更有自信、更易成功,并最终取得更高职位从而影响他们所从事的领域甚至是整个世界。从这个意义上看,开展高校的写作培训项目目的明确、意义重大。

二、写作培训的形式与方法

当前国内高校开展的写作培训项目还比较少,尽管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推出了在线培训课程,但课程只针对教师,且无法系统考虑写作培训目的,因此对比美国高校的写作培训项目,探讨适合国内高校的写作培训形式与方法尤为重要。作为一种能力培训,讲授与训练必须相结合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培训首先应该明确培训的目的,根据目的制定培训课程大纲。可以通过集中讨论授课、集中专题讨论(针对某一方面开展专题研讨,如针对论文用词、语法和表达等)、分散教学讨论(针对某问题所涉及小群体开展的讨论)等形式进行培训。另外,还可以开展基于网络的在线培训。从实践情况来看,网络在线培训具有方便、灵活等优点,但也存在针对性差、不能起到积极督促作用等缺点,因此建议综合这两种模式,开展面授讨论与网上在线培训相结合的培训形式,以达到高校教师写作(包括学生写作)能力培训之目的。在具体培训方法方面,由于培训对象多数已具备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因此培训以理论方法为辅,实例讨论教学为主,并结合培训进展以及教师正在准备的论文进行实际训练点评,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由于培训内容涉及的面较广,因此针对不同内容所采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在科技论文伦理道德培训方面,除了讨论辨别重复、抄袭的技术定义与方法外,更需要结合实例,辨明可能出现的学术不端等行为。另外,对学术不端涉及的法律、规范方面要做出解释,培养良好、严谨的治学与研究操守,这也是我国科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写作培训机构或平台

1.培训机构高校写作培训项目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但如何去实施、如何保证实施的效果则还需要软硬件方面的保障。从国内多数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都已经具备开展写作培训的条件,特别是有外语系或学院的高校,都已具备了培训所需的基本师资力量。但作为一项系统培训工程项目,建立相应的培训组织机构非常必要。[4,5]在CSM,写作培训是由人文科学与国际研究系来承担的,在美国的其他高校也基本是由语言与人文学科系来承担写作培训项目。通常情况下,培训机构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但多数人员都是兼职工作。培训机构有自己的办公室与培训场地,机构运行所需费用来源于学校拨款和社会捐赠。2.人员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包括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志愿者以及特聘的专家。人员数量根据学校规模不同从3~5人到十余人不等。专职的工作人员通常具有文学、语言学、科学与哲学方面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并具有多年从事培训的经验。可以看出,国外高校对写作培训人员有很高的要求,以确保在用词、语法、表达方面的准确性。在我国,培训人员多由有中文语言学和英文语言学、文学等专业背景,同时兼顾科技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除了安排固定的培训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聘请校内外的专家进行讲座或讨论,特别是可以聘请国外的专家,开展英文科技论文撰写的讲座。3.网站网站是现代社会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高校的写作培训项目也离不开网站的建设与支持。培训机构的网站通常挂靠在所在学校的院系下面,主要作为两个方面的平台:信息平台与培训平台。信息平台用于介绍机构、培训科目的设置、培训人员组成,以及培训信息等。培训平台更多是一种交流平台,提供在线培训课程、培训相关资料,以及培训教师与学员之间的问题交流。从CSM多年的培训经验来看,写作培训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非常好的能力训练,这与学校的重视、培训教师的认真负责是分不开的。培训机构印刷了大量的培训资料,并免费发放给学员。同时,培训机构与其他高校的培训机构也建立了多方合作关系,以保证新思想、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快速推广应用。

培训与开发论文范文2

参考文献:

[1]劳冬冬,冯达丽,彭桂明.浅谈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的方案设计[J].现代企业文化,2010(24).

[2]徐丽娟.员工培训与开发[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李书琴.当前我国企业员工培训面临的误区及对策[J].新西部:下半月,2010(27).

[4]卢国存.浅谈企业员工培训[J].管理观察,2010(1).

[5]贺红喜.如何提高企业培训的有效性[J].中国培训,2010(8).

[6]张文明.企业培训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3.

[7]彭光华.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12.

[8]赵金山.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78.

[9]程传文.人力资源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94.[责任编辑陈凤雪]

参考文献:

[1]爱德华·拉齐尔人事管理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P131~P134

[2]汪洋企业规模与员工在职培训[J]中国人口科学2001(2)P64~P66

[3]谌新民编著人力资源管理[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P281~P307

[4]石金涛编著培训与开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P43~P59

[5]陈虎企业员工培训的经济学分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10)P11~P13

[6]张晓虹人力资本理论与现行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在职培训投资[J]辽宁经济2005(9)P88~P89

[7]雅各布·明塞尔人力资本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P141~P158

[8]崔世红员工在职培训的决策分析[J]中州煤炭2005(5)P75~P76

[9]康健唐欣试论积分式培训体系的益处[J]商场现代化2005(12)P199~P200

参考文献:

[1]李禾刘秉宇.当前公共图书馆员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1(11):242-246.

[2]余俊丽.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需求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26(116):86-88.

[3]韩宝军.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模式分析[J].黑龙江史志,2009,(11):94-95.

[4]王珍.对图书馆员岗位培训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01):248-254.

[5]冯慧瑛袁曦临.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设计[J].图书馆建设,2009,(12):82-86.

[6]吴瑛.图书馆员职业培训的管理机制和实施策略[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7,37(1):88-90.

[7]钟玲.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培训的核心内容[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1):68-70.

[8]王连明聂玉美.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研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7,37(1):93-95.

[9]高俊书刘瑞芳.高校教学改革呼唤大学图书馆全员培训[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6):46-47.

[10]戴森.专业图书馆现有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J].江苏科技信息,2008,25(1):25-26.

[11]盛芳芳.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培训体系[J].河北科技图苑,2006,19(5):53-56.

[12]苏军.新形势下图书馆馆员培训新策略[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院学报),2008,14(5):160-161.

培训与开发论文范文3

(一)政治学习。中心组和全体教工学习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学习《教师法》、全国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精神和区委十届八次全委会精神,学习传达全市效能建设、农村工作、经济工作暨项目建设、政法工作、江苏省函授工作及南通市委党校科研工作会议精神。组织保密法和自查自纠及签订保密承诺书活动,开展“怎样做一个文明新通州人”为主题的讨论,参加区级机关工委组织的“爱我中华、兴我通州”百题知识竞赛和科普日活动,组织开展庆国庆60周年知识竞赛。

(二)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元旦春节期间党风廉政建设,“5.10”思廉日、“算好廉政帐,共建幸福家”等活动,认真贯彻通发[2009]28号文件、通办发[2009]33号文件精神,及时做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工作三书两报告制度和廉政风险防控标准化工程工作,推进党校党风廉政责任制和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模式。组织观看《巧取豪夺》、《一个明星区长的堕落轨迹》、《国门腐败》、《算好人生三笔帐、拒腐防变保清廉》等反腐电教片。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召开全体教工会议,学习市委书记在全市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通办发[2009]30号文件,通学组[2009]2号文件,并就党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动员,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常务副校长章新华上专题党课《在解放思想中,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开展“科学发展当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在集中学习的同时,开展“以党性促效能,以效能强党性”专题活动,认真开展调研和撰写调研报告以及体会文章,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和“我为通州科学发展进一言”征文活动,两篇文章被学教办《简报》45期、49期录用。在做好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回顾总结的基础,认真做好转段工作。围绕“‘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建设幸福美好新通州’还缺什么”的问题,向社会各界发放征求意见表100份,实际回收79份,校领导采取个别访谈、班子成员间相互谈心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并组织召开党员组织生活会和领导班子成员专题民主生活会,同时形成分析检查报告。认真组织开展整改落实,按照整改五项责任制的要求,针对存在问题逐一进行整改。开展回头看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在科室组织整改落实讨论的基础,由科室派代表进行大会交流。

(四)党校教学工作。举办各类党员干部培训班13期,培训1607人,具体有:聘用制干部培训班1期,2天,培训18人。拟发展党员培训班4期,每期4天,人数808人。中青年干部培训班4期,每期7天,357人。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期,2天,162人。高校选聘生村官培训班1期,5天,83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前培训班1期,3天,67人。公务员初任培训班1期,6天112人。函授学历教育有大专班3个、本科班3个,学员758人的教学与管理;应邀到机关、镇、企进行专题辅导45场次,听众4500人左右。

(五)科研工作。已发表文章23篇,其中省级以上刊物16篇。组织校内第八届科研成果评奖,组织参加南通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论文评奖,报送论文6篇。围绕市委重点工作,确定3个课题:有南通高效规模农业、景瑞农业发展、石港三黄鸡发展等。组织教师到机关、镇村开展调研活动。

(六)效能建设。建立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全体人员会议,学习市委相关文件,并进行动员。根据市效能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效能建设大讨论的通知》精神,结合党校的工作实际,确定了讨论重点,科室围绕9个方面的内容开展了三次讨论活动;组织开展与育才居社区党组共建工作,召开两个支部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定共建计划,帮助社区党建制度上墙,给社区党员增书——《新》读本,7月1日开展慰问社区老党员10名,计金额1500元;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组织青年教师专题课教学竞赛;开展以“教研兴校”的效能品牌创建活动;组织教师到上海社科院听取专题报告6次,听讲19人次,两名教师先后到省委党校参加理论培训;开展慰问离退休人员、挂钩镇贫困户活动,组织校内个人慈善日捐款3000元,红十字会博爱在通州、人道万人捐捐款1230元,向台湾灾区捐款2080元,向校内临工捐款4300元;组织开展党员进村入户工作,派教师到挂钩村送党课、送法律,进户了解家庭生产生活情况。

(七)后勤工作。利用暑期进行局部校产维修,包括综合楼玻璃幕墙、综合楼4楼及二楼1号厅改造、招待所改造等。召开联办单位安保例会11次,进行安全、卫生检查15次;接待会议及培训71场,计18238人次。

(八)存在问题

1、根据《条例》

和上级党校会议精神,切实落实县(市)区党校轮训副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员干部这一分层培训的要求。

2、按照《条例》和上级党校会议精神,希望市委党校能牵头解决好党校工作人员分类管理及相关待遇的问题。

二、2010年工作打算

(一)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党校工作实施意见和区委全会精神,积极实施“三四五工程”。“三”即党校要发展成为通州区人才培训中心、咨询研究中心、会议服务中心;“四”即不断提高教学力、科研力、管理力、保障力;“五”即党校工作要从培训干部向培训干部与培训人才相结合转变、从理论培训向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转变、从培训领导向培训领导与培训党员相结合转变、从培训阵地向培训阵地与部门工作相结合转变、从校内培训向校内培训与送教服务相结合转变。以上“三个中心”是党校发展的目标,“提高四力”是实现“三个中心”的保障,“五大战略转变”是实现“三个中心”的具体表现。“三四五工程”的有效实施,是党校事业科学发展的集中体现。

(二)工作内容

1、干部培训。根据区干部教育培训,领导组的布置,拟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有: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两期、青年干部培训班三期、发展对象培训班五期、“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一期、⑤人口计生干部培训班两期、机关党务书记培训班一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前培训班一期、公务员初任培训班一期。

2、科研调研。

①全年发表科研论文、调研报告30篇。

②进行一下专题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

a通州与周边县(市)区经济发展差异和竞争力分析

b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调研

c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调研

③积极与区委宣传部等部门配合,研究成立通州区理论宣讲团的相关事宜。

为完成上述调研课题,实行课题责任人制度。

3、及时完成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部署。

(三)具体措施

1、深入学习《条例》、《实施意见》和党校会议精神,不断提高认识。

2、着力教学管理,强化主渠道作用。

培训与开发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中青班;教学改革;培训质量

党校是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阵地,又是学员进行党性锻炼的熔炉。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葛洲坝党校形成了“修学储能,光大精神,熔铸脊梁,奉献集团”的办学理念,提炼了“健全理性、修养党性、团队学习、与时俱进”的教学管理方针,致力教学改革,创新培训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打造德才兼备、文理相通、能力突出、忠诚集团的管理团队,发挥了党校培训轮训企业干部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教育和理论宣传的主阵地作用。

中青班被称为葛洲坝集团培养后备领导干部的“黄埔军校”,历来受到集团领导和成员企业的高度重视,抓好该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党校干部培训的重中之重。在中青班的教学管理过程中,秉承“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树立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增进党性修养”的宗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与管理创新,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师资配备、学员管理、学习考核各个环节加大改革力度,在培训工作的全过程中贯彻教学求新、管理从严、服务人性的原则,确保了培训的针对性、目的性、实效性,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一、合理设计培训课程,体现企业培训特色

根据中青班宗旨和领导要求,我们把中青班培训分五个部分:理论培训、工商管理和项目管理培训、领导科学与管理者素质、人文知识讲座、社会调查研究。理论培训部分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核心开设了近20余个专题讲座,内容包括:“三个基本,五个当代”、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党建等。理论培训着眼于夯实理论基础,培养战略思维,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党性修养。工商管理和项目管理培训重点讲授了管理经济学、公司理财、财务报告分析、市场营销、公司法、合同法、组织行为学等7门课程。这部分内容的培训着眼于丰富学员管理知识,增强学员依法治企、从严治企、精细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把握经营规律,防范经营风险,促进管理创新。鉴于大部分学员是理工科出身,为提高学员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使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相互支持,相得益彰,中青班还开设了人文知识专题讲座(《论语》解读、沟通大智慧等),以圣贤先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涵养与韬略来提升中青年管理者的心灵层次和人生境界。

为深化学员对集团公司改革方略、战略举措、发展走向的认识和理解,树立“又好又快、好中求快”的发展理念,践行“依法、从严、精细”的治企方针,学校特别邀请集团及部门领导来校上课,他们分别就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国际工程管理、集团投资管理、企业民主管理、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发展战略、企业风险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课题作了精彩的演讲,起到了领航企业、修炼人生的极好作用。

二、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丰富培训内涵

1.倡导研讨式教学

在完善教学内容的同时,切实进行教学方式改革,鼓励多向交流、提倡案例教学,推进电子课件和多媒体教学。先后多次组织小组或全班讨论,重点就科学发展观与中青年干部素质培养、集团公司丰碑文化建设与企业基业长青、管理经济学与项目效益分析、“创新与发展”、分配理论、项目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讨。

教学方式的改革促进了团队学习、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通过讨论和交流,学员之间激发了灵感,拓展了思维,破除了自我封闭的思维定势,培养了多角度、宽领域、全方位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师组织讨论既发现了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又了解到集团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学员思想需求,还收集了丰富生动的教学案例。如白均生教授的专著《工程合同管理与工程索赔》大部分素材来源于中青班课堂讨论的案例。

2.开辟学员讲坛

在教学进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学员在各自专业领域和管理岗位的比较优势,全面调动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使党校的讲坛转变为党校教师主导、中青学子积极参与的思想论坛,成为管理干部进行理论研讨、经验交流、信息沟通、思想碰撞的前沿阵地,成为党员修养党性、充实个性、完善人格、提升品质的精神熔炉。

为此我们在班上主持开展了“中青论坛、精彩十分”的演讲活动,为每位学员提供了表达思想、抒发情感、交流经验、展示风采的舞台。不凡的工作经历,真切的情感体验,务实的管理风格,深刻的人生感悟,可谓是群英荟萃、精彩纷呈,绘成了中青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尤军华的公文写作的理论与方法、鄢江平的水电施工项目管理、熊英的新闻写作与媒体应对、程兵的法律理论与实务等不仅在中青论坛、班级讨论和交流中给予同学以启示,而且在相关的培训班次成为我们重要的校外师资资源。

3.组织学员辩论

为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中青班策划别开生面的辩论会,学员们就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分配原则中“效率与公平”组成甲乙双方辩论组展开辩论,双方代表各抒己见,慷慨陈词,进行了热烈的辨论和激烈的交锋。学员章丹林的思辨能力、杨俊的反驳水平、杨国义的应变能力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辩论会受到学院领导和组织部门的高度称赞。

4.思维拓展训练

组织学员开展军事训练和户外思维拓展训练,活动包括信任背摔、穿越电网、高空挑战、驿站传书、酋长特色晚会、极限99秒、七巧拼图、毕业墙,通过拓展训练学员们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促进了信任的建立、责任心的建立、自我信心的建立,实现了生命能量的再开发和人生体验的再跨越。体现生命价值,感受人生快乐,增进团队荣誉,锻炼组织能力,训练取得良好效果,为拓展培训思路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转贴于

三、组织课题研究和论文答辩,突出培训时效性

本着求真务实、学以致用的宗旨,为增强培训的实效性,使学习更加有的放矢,培训班在调查摸底,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确定了企业管理、市场开拓、项目管理、企业文化等四大课题方向和研究小组。每个学员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和专业兴趣加入到相关的课题小组,带着问题开展团队学习、集体切磋与交流,变被动的知识学习为主动的问题研究,变单打独斗为群体攻关,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通过三个月的个人自学、小组讨论、课堂交流、社会考察等学习形式,每位学员对自己确定的研究课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形成了有独立见解、各具特色、富于创新的毕业论文和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以提高理论素养和管理能力为中心,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着眼于管理思路的开拓创新、着眼于工作绩效改善提升,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全体学员递交了论文并通过了答辩,班委会编辑整理部分文章在《葛洲坝论坛》以专刊面市或出版《葛洲坝中青年干部论文集》。没有撰写论文者或论文答辩不通过者不予结业。

四、精心策划社会考察,开拓学员思维视野

本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宗旨,近年来,我们先后组织学员赴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杭州、苏州、青岛、大连等地)进行社会调查。重点学习上海宝钢、杭州娃哈哈、苏州工业园、青岛海尔、青岛啤酒、大连国际等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通过考察参观、座谈交流、相互讨论等形式深化企业管理实务的学习,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度开发。在学习先进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的同时,我们积极主动地宣传葛洲坝的企业宗旨、发展战略和丰碑文化,做到知己知彼,取长补短,广交朋友。

沐浴先哲思想雨露,学习现代管理知识,游历祖国奇山丽水,体察民族风土人情。考察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无不激荡起中青学子对伟大祖国的深深热爱和眷恋,更激发起青年才俊牢记宗旨、创业报国的壮志与情怀。不论是内容丰富、寓意深远的考察活动,还是学员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都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时代使命感,永保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生动课堂,考察学员无不游目骋怀、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五、扎实开展党性锻炼,提升管理者人格魅力

党校是理论学习的阵地,又是党性锻炼的熔炉。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党性原则,努力打造政治坚定、纪律严明、团结协作、求实上进的学习型团队,使融入这个团队的每位学员有健全的理性、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感情、完美的德性。

我们倡导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学思结合、教学相长的学风;努力打造有纪律又有自由、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波的班风;倡导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他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严肃考纪、鄙视抄袭的考风。切实整顿一度在班上存在的学风不浓、班风不纯、纪律松懈的现象。通过严格考勤、严格考试、严格答辩促进了学风好转、学业进步。

为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在中青班上提出“八荣八耻”的学员守则,即“以勤奋学习为荣,以放松学习为耻。以遵守纪律为荣,以违背纪律为耻。以团结合作为荣,以各行其是为耻。以体健志坚为荣,以体虚志弱为耻。以海纳百川为荣,以夜郎自大为耻。以情趣高雅为荣,以低级趣味为耻。以求是创新为荣,以保守僵化为耻。以忠诚集团为荣,以背离集团为耻”。要求每个学员自觉对照上述标准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借以达到砥砺品行、磨砺党性、促进学业的目的。

在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过程中,组织全体学员开展“科学发展观与中青年干部素质培养”的大讨论,在党性党风建设中,注重摆正党性与个性的关系。讲党性不抹杀个性,彰显个性而不丧失党性原则,以党员的先进性规范个人的自由意志,以个性的丰富性充实党性内涵,在人格独立与人文关怀中塑造新世纪、新时代的党员新形象,使之既信念坚定又个性鲜明、既理性沉稳又激情飞扬,既能力突出又忠诚可靠,真正成为葛洲坝集团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最广大职工群众利益忠实的代表者。

培训与开发论文范文5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0**年根据市区教委关于启动公共必修课意见,我区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由我校教育理论组教师承担面授、组织辅导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通过讲授、发放材料、录制软盘等形式,完成全区7218人的培训任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师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 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 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 。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 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我区共有252名学员参加了“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项目的培训,包括:组织骨干教师利用暑期时间到教育学院参加集中培训;教育学院教授来我区送教上门,全区150名小学英教师接受教育学院的教授、专家传授知识;教育学院理科部李晶教授等来到了漷县中学,听取了校长的有关汇报,针对学校年青老师多、教师队伍富有活力并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础这一有利条件,跟踪指导活动结合学校发展,以教师反思为切入点,安排了3次讲座。 并确定漷县中学为“绿色耕耘行动计划”课题研究试验基地。 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通过课堂教学实录、教育科研论文、调研报告、教学课件、个人成长案例、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等一系活动对推动我区新课程改革、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师在组织小学英语全员培训项目上大大强化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参训学员一致感到此次培训收获很大,这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在培训结束后,教育学院组织了以区县为单位开展得教学技能展示活动。我区代表队经过积极准备、认真训练,荣获教育学院组织的“20**年京郊小学英语技能展示”活动的“教学设计奖”,获得奖杯和奖状。

(二)学历教育

为提高我区教师学历层次,拓展学科专业知识,20**年在我开办学历教育班16个,共有学员1276人。20**年新招学历教育班四个,包括中文、教育学、英语本科班,小学艺术教育大专班,共计232人,录取率在75%。 研究生课程班:上半年已经结业5个班,共200人。20**年6月份新招生193人 ,目前已进入培训阶段。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四)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 的教学反馈、优秀案例评选、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 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 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组织了全区中、小、幼、职、成教师继续教育总结表彰会,认定通州区中、小、幼、职、成学校校本培训示范校12所,表彰先进个人32名。此项活动对下一阶段我区继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 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 《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 在“信息技术教育” 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五、20**年师训工作特点

1、层次多,任务重。20**年是“十五”继续教育的关键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间开展的各项培训今年全部启动,包括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三门必修课培训、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小学、初中、高中的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校本培训等。同时参加培训的人员多,全区7000多人都要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任务相当繁重。

2、培训的时间长。20**年暑假培训自7月10日至8月22日,每天都有教师在进行培训,时间达到了43天。平时的双休日也安排了培训,时间超过了“八五”、“九五”以来的任何时间的培训。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4、培训的要求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师本人的需求,对“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过去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授逐步扩展到学员上讲台,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行培训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今年我区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课程培训班、骨干班、专业课专题培训班、学历班、研究生课程班等。聘请了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登上继续教育讲台指导我区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培训难度大。一是时间已过半任务却没有过半,逼人紧;二是教师培训大楼建设期间,需要的教学设备不能完全满足,硬件条件差;在此基础上要完成培训任务,难度较大。但是,在区教委和各基层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年的培训任务完成了,这使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再此表示深深地感谢。

培训与开发论文范文6

关键词:语文教师培训;有效性;“国培计划”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024-03

随着教师培训工作的普及化,一般性的教师培训已不能满足较高层次骨干教师对专业发展的需求。如何提高培训的有效性,是当下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教师教育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的角度,结合我们几年来实施的“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湖南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实践,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我们认为,培训者只有紧紧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来开展工作,才能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一、调研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目标

在现有的教师培训中,忽视教师培训需求的现象随处可见,在教师培训中呈现给教师的培训内容主要是基于讲授者的能力和研究旨趣,忽视了教师的实际需求。培训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在培训之前,对被培训者进行培训的需求调查,使培训具有针对性。培训针对性的产生源自于对参培对象的了解,了解学员参加培训的需求、现状,分析他们的所想、所求,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参加培训一般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为指向,希望通过培训能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但我们所说的培训需求并不是指个别教师的需求,而是在开展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能代表参培教师共同愿望的需求。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在参培教师的个性需求中归纳概括出他们相对共同的需求,这些共同需求中蕴含的一些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应该成为我们确定培训目标的重要依据。

为了更好地承办“国培计划”――湖南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了解参培教师以及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保障培训质量和效果,我们专门编制了培训需求的调查问卷,对参培的语文教师进行培训需求调研。在调查问卷中,我们精心设计了“您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内容标准、具体实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影响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您认为自己在哪方面需加强培训、学习?”“您认为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最让人头痛的是什么?”“就您本身来说,对改善教学效果最大的障碍是什么?”等16个问题。调研后经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参训的语文骨干教师对“新课标背景下作文教学及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前沿理论与知识”等方面存在较为普遍性的培训需求。因此,培训相关方面的知识、提升相关方面的能力就成为了我们培训的具体的目标。

二、围绕目标设计培训内容,针对需求安排培训课程

针对需求,安排针对性强的培训内容是实现有效性目标的关键环节。2011年1月教育部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也指出“要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加强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并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培训课程是实现培训目标的载体,是培训的核心要素,直接影响着培训的质量。培训机构在课程的设置时要以参训教师的现实需求为起点,一定要改以往“我有什么就给什么”为“教师需要什么就给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的课程开发理念,做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每位参培者的学习要求。不仅如此,教师培训一定要有适切的培训内容。“适切的培训内容至少应有以下要点:一是培训内容要反映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和热点问题;二是培训内容要紧贴教学,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心,与教师的实际需求相吻合;三是培训内容要以教师专业标准为重要依据,致力于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2]

三、精心遴选培训师资,优化培训专家团队

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家团队对实现有效培训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我们认为,培训专家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更要熟悉中小学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并在相关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中有所建树,在全国和地区教育教学中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要根据培训目标与培训专题内容遴选主讲专家,担任专题讲座的专家必须对此专题有丰富卓越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他们应成为参训教师学习、借鉴和模仿的对象。培训专家团队除需要具备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培训技能,既能积极倾听、启发追问、给予建议,又能组织分享、给予点评、激发挑战,能够把参训教师的培训学习引导深入,切实提升参训教师的专业能力。

四、创新培训模式,尽量发挥参培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

成人学习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成人学习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导向式的学习”――成人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特点,进行自主的和自我反思的学习。作为成人,他与未成年人的最大的区别在于成人获得了独立自主的自我概念,它的产生,意味着人在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开始从依赖的、他律的未成年阶段向独立的、自律的成年期转换,成人以进入职业为契机,开始从社会一员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每一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的任务,希望以自己独立的人格,运用自己的力量来开拓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成人学习的动机来自于职业与生活的需要以及自我发展的需要。成人学习结果最终表现是工作、生活技能的改进。成人学习者能诊断自己的学习需要,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成人教育的核心是帮助成人更有效地学习,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意味着知识形成中个体主动参与、积极建构的重要性,意味着学习中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表达和创造性的解放的意义。缺乏学习者个人对知识的主动体验创造的知识对学习者来说难以产生实用价值。[3]因此,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取决于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否主动自觉的投入,取决于是否尊重并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是否为教师的自主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培训应该尽量发挥参培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尽量采用参与式的培训形式。参与式培训就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实现教师在培训中的有效参与,使参培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由被动接受型转变成主动参与型的学习者,让培训成为受培训者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使参训者主动从培训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是参与式培训取得成功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培训者在培训课程的设置上就应该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课程体系。例如:在开设的“小学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课程培训中,我们建构了“五步骤”的培训课程内容体系:(1)邀请教育部“培计划”项目专家、湖南师范大学的张良田教授以讲授的方式对小学阅读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解。(2)邀请语文教学名师盛新风老师给学员上《跨越百年的美丽》的阅读教学示范课(如果邀请全国名师有困难,也可请当地名师上示范课或者组织学员观看《名师课例》的视频录像)。(3)带领学员到一线学校去实际观摩一到两堂阅读教学的课程并录制教师上课的全过程。(4)组织学员针对录像资料开展评课、议课,总结提炼如何有效进行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5)选取几位参训教师上阅读教学的研究课或者进行阅读教学设计大赛。“五步骤”培训课程的建构既有专家的理论引领,又有名师的课例示范,同时又能极大地调动参训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参训教师普遍反映这种“五步骤”的培训课程模式很有成效。

五、加强培训工作管理,构建训后跟踪管理的长效机制

培训管理工作既是影响培训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培训工作中建立和完善培训管理的有效机制,是培训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的保障。培训管理重在实施“过程管理”,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与调控,使培训的开展过程自始至终沿着既定的方向推进,实现预期的目标。“培计划”项目的实施,必须创新培训管理,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规范化、专业化、人性化的管理,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参培教师在愉悦的心情下参加培训学习,为培训收到较好的成效提供条件和保障。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在长期的工作实践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学习、工作。忽视对培训的后续管理,将会导致教师培训学习的知识不能被内化,培训成效不能得到巩固,影响培训的有效性。因此,对参培教师的管理需要延伸到培训结束之后的工作实践过程之中。我们认为,对培训的后续跟踪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建立参培教师信息档案库,实施动态管理;二是创建交流学习平台,共享学习实践成果;三是及时了解参培教师学习工作情况,加强交流沟通;四是关注参培教师的成长,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EB/OL].2011-01-06.

http:///gzdt/2011-01/06/content_1779454.htm.

[2]朱郁华.怎样才是有效的教师培训[N].中国教育报,2013-06-05(09).

[3]张雳.论有效的教师培训原则[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5.

培训与开发论文范文7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诉求的不断提升,教师培训被认为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但长期以来,培训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原因可能是培训内容的低水平重复、缺乏针对性、学用分离或者是教师培训的“过载”导致,但根本原因是培训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估管理机制。因此,为了避免培训的盲目性,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师培训评估体系势在必行。

笔者以“中小学教师培训”为题名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了2009~2013年的研究成果,其中硕博士论文19篇,期刊发表的论文156篇,说明近五年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同时加上“评价或评估”一词来检索发现,关于评价的研究却只有4篇期刊论文。

通过上边的文献梳理我们发现,国内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评估的研究还是非常匮乏的。纵观以往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评估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加强本土化理论研究,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

目前,我国培训评估方面理论研究的焦点还集中在对国外,特别是英、美等国家相关评估模型、评估方法等的翻译介绍上,缺乏在总结本国实践经验基础上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有影响的理论成果少之又少。关于培训评估的研究来源于教育科学领域和管理科学领域,两者研究的内容和关注的侧重点有很大差异。现有研究既有借鉴教育领域的成果也有借鉴管理领域的成果,但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没有形成教师培训评估领域里系统完整的理论模型。因此,在注重培训评估实践的同时,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和与新课改精神相适应的理论体系建设是我国教师培训评估工作开展的根本保障。

二、注重经验总结,形成教师培训课程评价的详细指标体系

从现有研究成果类型来看,我国教师培训评估研究的大多数成果是经验总结类成果,如对构建教师培训评估原则性或内容上的介绍或者是针对特定的项目开展评估活动的成果与经验介绍。还有针对特定研究领域建立起来的针对性指标体系,特别是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和网络培训上,这方面的研究较成熟一些,但对如何开展教师培训项目评估缺乏整体性、宏观性的系统方法方面的指导,对教师整体培训课程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更是没有。

因此,构建培训课程的宏观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总评估体系的建立可为各类培训课程(如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评估提供纲领性的参考。

培训与开发论文范文8

2004年是“十五”继续教育进入全面发展的一年,也是落实北京市和通州区教委“十五”继续教育工作意见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我们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的培训,教师培训工作抓出成绩、抓出实效,进一步推动了我区教师教育工作跨入新的发展时期。下面将2004年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004年根据市区教委关于启动公共必修课意见,我区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由我校教育理论组教师承担面授、组织辅导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通过讲授、发放材料、录制软盘等形式,完成全区7218人的培训任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师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 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 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 。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 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04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二)学历教育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04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四)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04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 的教学反馈、优秀案例评选、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 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 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04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 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 《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 在“信息技术教育” 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五、2004年师训工作特点

1、层次多,任务重。2004年是“十五”继续教育的关键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间开展的各项培训今年全部启动,包括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三门必修课培训、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小学、初中、高中的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校本培训等。同时参加培训的人员多,全区7000多人都要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任务相当繁重。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4、培训的要求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师本人的需求,对“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过去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授逐步扩展到学员上讲台,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行培训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今年我区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课程培训班、骨干班、专业课专题培训班、学历班、研究生课程班等。聘请了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登上继续教育讲台指导我区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培训难度大。一是时间已过半任务却没有过半,逼人紧;二是教师培训大楼建设期间,需要的教学设备不能完全满足,硬件条件差;在此基础上要完成培训任务,难度较大。但是,在区教委和各基层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的培训任务完成了,这使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再此表示深深地感谢。

培训与开发论文范文9

关键词:少数民族与贫困地区;中学教师;培训模式;成效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6-106-03

由于受到地域、经费、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在全国范围内,少数民族与贫困地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总体上低于城市教师,成为制约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如何给少数民族与贫困地区中学教师搭建一个在实践中学习、研究、成长的平台,切实增强当地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适合少数民族与贫困地区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特点的教师培训模式,是我们面临的新的重要课题。海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立“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它以其鲜明的教师培训特色和培训模式,受到了海南少数民族与贫困地区中学教师的欢迎,得到了各方的肯定,取得了很好的教师培训效果。

一、实践背景与理论思考

(一)实践背景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赋予我们的使命感

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琼发[2006]4号)进一步提出了“推进科教兴琼和人才强省战略实施,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海南省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因此,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而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高师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好的着力点。

2 海南少数民族与贫困中学教师的现状激发我们的责任感

虽然海南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同时也是老少边穷地区,有5个部级和6个省级贫困县,这11个县主要分布在海南中西部少数民族与贫困地区。全省少数民族与贫困地区初中教师占全省初中教师61%,这些地区与城市和汉族地区相比,教育长期在低水平徘徊,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并且这些地区与教育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呈继续扩大趋势。

3 开展教师培训是学校完善办学功能和丰富办学内涵的需要

海南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师范院校不仅要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更要服务社会。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大平台,完善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在服务社会中真正体现出一所省属师范大学在当地的不可替代性,在服务的过程中彰显自己的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而创建教师教育培训平台,对海南少数民族与贫困地区教师开展有效培训,主动作为,是体现师范大学办学特色,丰富学校的内涵,完善办学功能,促进学校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好的实践平台。显然,这与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海南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契合。

(二)理论思考

通过怎样的方式开展教师培训,才能使当地教师培训活动效果达到最大化,确实促进参训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以在职教师为对象的培训,是一种有效的培训方式,它的提出应基于三种理论,即构建主义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学习共同体理论。

1 构建主义理论

构建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因而在教师参与培训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倾听和感受教育教学思想、教学技巧技能只是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受训教师必须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自己与别人差异间的对比,学会反复的、双向的思考,建构起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

2 情境学习理论

情境学习是指在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应用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方式。在莱夫和温格看来,学是处于一个特定的情境中,透在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情境学习强凋两条学习原理:第一,在知识实际应用的真实情境中呈现知识,把学与用结合起来,让学习者像专家、“师傅”一样进行思考和实践;第二,通过社会性互动和协作来进行学习。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培训应在课堂情境中不断地思考和实践,在师生、师师互动和协作中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3 学习共同体理论

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和助学者共同组成的,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

当把参与培训的受训教师和培训者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可以使受训教师感受到彼此身处一个共同的学习团体中,具有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彼此是平等和相互尊重,在这一团体中他们有了和各方交流的勇气和愿望,在交流中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在对比和反思中,每个人都获得专业上的理解和提升。

二、创新培训模式的现实思考

要建立起适合少数民族与贫困地区中学教师培训的模式,我们认为还应思考和解决如下四个问题:

(一)进行需求调查与分析

面对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中学教师开展培训,必须进行需求调查分析。需求调查与分析可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师自身发展需要的需求分析。包括:第一,教师自身与同行的比较中,认识自己知识、教学技能等不足,希望得到弥补;第二,教师的兴趣、爱好出发分析,这是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动力;第三,教师希望成长为专家型教师以致成为教育家,在把握规律中引领当地教育这一理想追求分析。二是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需求分析。包括:第一,教育改革新目标、发展方向对教师提出了什么新要求;这一需求教师自身不一定知道,需要培训机构引领。第二,各地教学改革先进经验和成果,让教师了解差距、产生需求。三是特定岗位的需求分析。各学科对教师技能有着要求不同,甚至有特殊要求,比如:数学教师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语文教师需要激情和人文素养等。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有限性、有效性、有用性原则,制定培训的目标、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方法手段,设计适合有效的培训方案。

(二)整合培训力量

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中学教师培训力量主要是当地各县

市培训机构教研员、临时聘请的本地中学一线教师,本地培训力量不足,不论是从学科知识方面还是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能力方面明显存在缺陷和不足,即使聘请高校教师或各类专家举办讲座培训,也往往是注重理论,不能很好地实现理论与当地教师的教学实践对接,帮助教师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变,走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教学。

(三)充分认知当地在培训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教师培训主要问题除了培训力量不足,还有就是培训经费不足和工学矛盾。经费不足使得当地教师无法走出去,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学习新的知识,了解和掌握新的教学技术,感受新课程给基础教育带来的发展和变化。工学矛盾表现为当地学校师资数量有限,教师教学工作量大,教师外出学习将影响教学进度,打乱教学秩序。这就意味着当地教师的培训只能是在当地进行。

(四)面向全体与培训骨干

对少数民族与贫困地区教师的培训既是面向全体的培训,又是重点培养骨干教师的培训。面向全体是为了大面积地提高当地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但我们还应重视为当地培养骨干教师,让这部分教师成为当地教学、科研的一面旗帜,持续地引领和指导当地的教学。

三、培训模式的构成要素与活动样态

基于对上述实践背景的认识与理论思考,启动了“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学院以海南师范大学为平台,整合海南师范大学与海南省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以各县市培训机构为依托,以“学院”为基本组织架构和运行方式,利用周末时间,由海南师范大学专兼职指导教师送训下乡,按照“立足课堂、服务学科、培训骨干、辐射全员”培训特点。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其模式基本活动结构如下图所示:

培训模式的基本特点:第一,在培训目标上,改注重知识培训为注重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第二,在培训内容上,改注重理论培训为注重课堂教学研究;第三,在师资队伍上,改变原来培训力量不足的问题,实现高校教师、省内中学优秀教师和受训地区优秀教师等资源的整合利用;第四,在培训时间上,利用周末进行培训,解决了工学矛盾;第五,在培训地点上,送训到县及乡镇,既降低成本,解决教师出不去问题,又使培训能面对当地的学生、当地的教学环境进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启发性;第六,在培训方式上,强调教师对自身教学的对比反思,并在反思中参与研讨交流;第七,在培训对象上,分为骨干学员和一般学员,考虑了参训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

四、培训模式实施的成效

项目自2006年10月开始实施至2010年底,“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在海南中西部11个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县市共组织培训活动862次,为当地语文、数学等8个学科的75%教师完成了一年的培训活动,培养的市县级骨干教师、校级年轻骨干教师占当地教师总数为6.7%和20%。海南师范大学每年参与“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活动的专兼职指导教师与专业教师有110人。

培训模式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和影响,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破解了农村教师培训的“三大矛盾”,极大地促进当地教师的专业成长

培训模式有效地破解了目前少数民族与贫困地区教师培训中的三个明显的矛盾:一是培训经费需求与经费短缺矛盾;二是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三是本地培训力量需求与培训力量不足矛盾。模式的实施,把教师专业发展的兴奋点引向课堂教学,引向实践,透过大学专家和优秀兼职指导教师的影响力,让农村教师感受、适应、吸纳先进的教师文化,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愿望,促进了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其成效主要体现在:

1 提高了反思教学实践的能力

“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立足课堂教学实践,突出教学反思。通过活动,参训教师们理解了什么是教学反思,并逐步把实践与反思作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过程与方式,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

2 学会了合作与交流

通过“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一个资源整合、交流互动的平台。农村教师和大学、全省中学优质资源、本地专家整合起来,一起走进流动学院,直接面对面地进行最广泛的交流,彼此思想的碰撞和激活,形成了各自的教育智慧。在这种合作与交流文化中,农村教师不断地走向成熟,走向进步。

3 通过理论与实践思考,获得专业上的提升

“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十分重视理论对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作用与催化作用。培训是实现专家、指导老师倡导的思想与农村教师在教学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思想的碰撞交融,大家用倡导的理论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也用倡导的理论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当地教师真正获得专业上的提升。

4 促进了不少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将培养骨干教师的目标定位在反思能力上,而且这种反思能力主要是通过行动研究来实现的。因此,“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要求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开展行动研究,以教学带动研究,以研究促进教学,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实现自身价值,成为当地教科研的一面旗帜。

(二)完善学校办学功能。提高了学校的教师教育能力和水平

“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通过面向少数民族与贫困地区教师开展培训,提高了当地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了海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了海南师范大学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功能,提高了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教师教育水平和能力。其成效主要体现在:

1 促进了师范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通过活动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农村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及需求,在课程内容上,重视专业情意培养,凸显教育实践课程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重要地位,此外,教师在活动中获取的鲜活的教学案例、课堂实例、成长事例,极大丰富了本科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的教学方法由单一的课堂讲授走向多样,积极采用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方式教学,加快了学生对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领悟与掌握。

2 促进了学科教学论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

借助这一平台,使学校学科教学论教师走进了基础教育,找到了加速自我专业发展的好途径,在不断的交流、反思、学习中,不但专业教学研究方面获得发展和提高,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活动设计能力、现场调控能力、专业点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通过与农村教师、大学教师的交流互动,既使他们获得专业发展,也让他们了解了海南基础教育,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扩大了他们在海南基础教育中的影响力。

通过对“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培训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讨了适应海南农村与贫困地区教师专业培养模式,希望对我国在少数民族与贫困地区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 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学术交流,2007,(3):175―177

[2]贺中元,情境学习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4,(11):18-22

[3]张桥银。蒋泽林,浅谈学习共同体[J],贵阳学院学报,2009,(4):115―118

[4]梁 影,倪其育,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学习环境设计原[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