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盈利能力开题报告集锦9篇

时间:2023-03-14 14:50:24

盈利能力开题报告

盈利能力开题报告范文1

关键词:盈余管理财务报告职业判断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近几年来关于盈余管理的话题越来越多,随着话题的增多同时也存在颇多争议。那么,什么是盈余管理呢?一个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是好(利大于弊)还是坏(弊大于利),亦或好坏参半?诸如此类问题,在会计界引起了广泛争论,目前仍未达成共识。俗话说理越辩越明,从长远来看争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它会让我们的看法一点点更趋近真理更接近事物的本质。笔者也将就盈余管理谈一点自己的拙见,以作引玉之砖。

谈到盈余管理的概念,目前有三种比较权威还算比较广泛认可的定义。其一是美国的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他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中这样写道:“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表现。”其二是美国的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还有一种代表性的观点是Hedyt和Wahlen于1999年提出的,他们这样解释盈余管理:当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建经济交易时,运用判断改变财务报告,从而误导一些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根本利益的理解,或者影响根据报告中会计数据形成的契约结果,盈余管理就此产生了。

虽然不同学者对盈余管理的认识有所不同,但还是存在一些共性。如,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管理层(经理、董事会或控股股东);第二,盈余管理是一种蓄意的、有目的的行为;第三,这种行为会误导投资者、债权人或一些相关利益者;第四,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私人利益(也许在获取自己利益的同时还会给其他人带来利益,但这不是他们的初衷只是副带结果而已)。

我们对盈余管理的含义有了一定认识之后,下面再来探讨一下盈余管理是好是坏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应否在企业提倡盈余管理的问题。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立场,你是站在哪个角度来对其评价。如果不先解决这个问题也许会得出一个矛盾的结论。我们把立场分为这么几个方面:1、站在国家立场(确保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2、站在管理者角度(得到最大的报酬);3、站在投资者角度(能得到对决策有用的信息);4、站在政府加强税收的角度;5、站在债权人及其他相关利益人的角度。我们本文对盈余管理的探讨是站在投资者的角度。通过对盈余管理概念的理解,我们知道,进行盈余管理最终的结果是影响了财务报告(主要是财务报表),而这些财务报告是提供给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那盈余管理的好坏问题就变成了,进行盈余管理和不进行盈余管理提供的财务报告哪种更有利于投资者决策的问题。美国FASB在SAFC中写道: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这与我们研究盈余管理所站在立场是吻合的。

现在我们可以探讨盈余管理好坏的问题了。财务会计有四个基本程序: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我们以确认为例来作一下描述。第一步确认为最终提供出有用的财务报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确认保证了有用的信息能够进入会计核算系统,最后反映到财务报告中去。如果对重大的、有用的财务信息没有确认,那这些信息就进入不了会计系统,最后也就反映不到财务报告中去,这样就会使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大打折扣。同样,一些无用的财务信息甚至虚假的财务信息我们就不要确认,否则在财务报告中反映一些无用的信息会分散投资者的注意力,也会使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大打折扣。由此看来,确认如此重要我们就不能任意进行确认,那我们的依据是什么呢?确认有四项基本标准,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虽然确认不能随意,但我们从这些确认的基本标准中也可以看出,这些标准是一些定性的标准,仍旧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确认不确认,什么时候确认,确认多少?这都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也正是这一点给了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尤其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这更增大了确认的难度,同时也增大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会计活动离开不开职业判断,它贯穿于会计活动的全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带有主观性的职业判断就是为了给投资者提供更有用的决策信息。也就是说会计职业判断的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更有用的信息,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求会计人员以具体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实质、特点为依据,站在一个中立的立场来判断,不能考虑任何私人利益。很明显盈余管理是有悖于这一点的,他在判断方面站在了管理者一方,考虑的是管理者的利益,而不是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因此,从本质上讲,盈余管理是有害的,也就是我们不应在企业提倡盈余管理,我们应尽可能减少盈余管理行为(因为盈余管理是杜绝不了的)。

二、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很多,对这些原因的分类方式也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入手都可以进行一种分类。在这里,笔者从盈余管理为什么会产生及盈余管理为什么能产生两方面入手来简单分析一下。

(一)为什么会产生盈余管理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答案是很明显的,就是两个字—利益。谁的利益?当然是管理者的私人利益。

随着公司制的发展,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所有者和经营者分别代表着两个不同利益的群体。当然有时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我们说他们的利益一致总是相对的,而利益的不一致是绝对的。

根据公司的理论,经营者与所有者双方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经营者总是比所有者掌握更多的公司信息,经营者就会利用此优势来谋取自己的利益。

举个例子:根据合约,当企业下年利润达到1000万时,经理就能拿到100万元奖金。那么,在下年的经营过程经理就会根据实际的经营情况做出估计,如果经理预计:1、在正常情况下利润达不到1000万,但相差不多,这时他就很可能会进行盈余管理来调增利润以达到目标。如,利用冲回资产减值的方法。2、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目标时,他又极可能尽可能在本期多确认费用、少确认收入来个bigbath为下年盈利做好准备。3、利润将会远远超过目标,那经理又可能会进行盈余管理隐藏一部分利润以备后面年份使用。因为,超额部分没有奖金,达到目标就可以了。

在管理者谋取私人利益同时可能会有如下情况:1.管理管理者谋取私人利益同时,损害或降低了提供报表的有用性。2.管理者谋取私人利益同时,没有降低甚至提高了财务报表的有用性。在这里我们需要说明一下,情况1是我们所讨论的典型盈余管理行为所致。至于情况2不再我们所说的盈余管理范畴。因为,根据我们前面的论述盈余管理的结果就是会损害财务报告的有用性,那我们如何来理解管理层获得的私利呢?正如前面所说,所有者和经营者有相对的利益一致的地方,这里管理者获得私利而同时所有者也同时获得了利益——报表有用。这是一种双赢的结局。这也是我们公司制企业希望看到的一种局面。其实理论中的激励成本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可见,关键不在于管理者是否获得了私利,能否提供有用的财务报告才是关键。而盈余管理会影响财务报告的有用性继而给管理者带来私利,也就是说利益是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根本动因。

(二)为什么能产生盈余管理

在谈为什么会产生盈余管理时,我们提到了一个理论,其中有一点就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信息不对称,这一点其实也是盈余管理为什么能够产生的原因之一,也正是信息的不对称为盈余管理产生提供了先天土壤。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制度方面。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对许多业务的核算都提供了多种可选择的方法。企业的数量成千上万,性质又各有不同特点也各不一样。我们总应该相信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从众多方法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这个层面考虑,在核算上搞一刀切是没道理的,但也正是这一点让一些怀有私心的管理者钻了空子。

那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后能不能为了堵这个空子而把所有的业务处理方法都限定为一种呢?显然这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英国会计准则在序言中指出:“会计准则并非僵硬不变的条文的汇总,它不能取代根据各种信息做出判断和活动。”FASB在SFACNO1.中提到:“尽管在整体上财务呈报笼罩着一层精确的光环,但具体到财务报告,只有极少数计量不是估计。”美国会计学家佩顿也指出:“现代会计需要在许多场合运用估计和判断。”可以看出,会计判断始终贯穿于整个核算程序中,而存在判断,那有意图的人就可利用这一点进行盈余管理,既然不可避免是否我们就应听之任之呢?当然是否。因为,盈余管理损害报表有用性,虽然不能避免但我们可以改进我们的相关准则、制度,完善我们的会计准则、制度,尽可能堵住进行盈余管理的漏洞,以提高财务报告的有用性。

除了准则、制度的灵活性为盈余管理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外,其滞后性是另一原因。随着科技的发展,业务是越来越复杂,出现了许多以前不曾有的业务、工具,金融工具及衍生金融工具就是最好的说明。由于新出现的事物在已有的准则和制度中并无明确规定,这也为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三、减少盈余管理的措施

如何尽可能减少盈余管理行为?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使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利益最大程度上一致起来。也就是说你为我谋了利那你自己也会获益,假如你损害了我的利益那你也将受到损失。像我们文中举的一个例子,如果企业只用实现利润这么一个指标来决定对管理者的奖惩显然是行不通的,这样会使管理者采取一种行为利了自己而损了投资者。

(二)证监会相关政策的制定(针对上市公司)。比如,对公司的上市、配股等问题,要规定一系列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指标。如果管理者想通过盈余管理达到某些条件必然有损另外的规定条件,让他顾此失彼。让那些真正是有潜力、经营能力强的公司才能满足这些条件。当然关于限定条件的指标体系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还有待相关学者进一步研究。

(三)会计准则等相关法规的制定。对于准则的灵活性,我们应尽可能减少公司的一些可选择性,以弥补一些漏洞。如新准则规定对于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不准再冲回就是很好的措施。对于滞后性,相关部门应成立专家组密切关注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事物,及时采取措施以对其进行规范。可先颁布一些临时性指导法规,待成熟后再正式颁布行成正规制度。

(四)完善的信息披露。盈余管理不违法,没有违背相关准则和制度,也就是说通过盈余管理反映出来的报表不是错的,只是不合理,不能直接的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如果信息使用者具有足够的专业水平,只要披露是完善的,那不管企业如何进行了盈余管理,他们都能够识别不同的质量盈余数字,从而对企业的价值做出无偏估计。然而对于使用报表的投资者来说一部分是有专业水准的,一部分是不太专业的。对于不太专业的投资者来讲,他们没有足够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他们仅仅关注几个比较重要的指标(如,利润),然而管理者往往就是做这些指标的手脚。对于不太专业的人士来讲,这几个被做过手脚的指标就会误导他们的决策。对于专业人士来讲呢,他们会从这几个关键指标出发,结合披露的一些相关信息还原企业的真实面目。然而当披露不完善,一些重要信息没披露出来时,那专业人士还原后的还不是企业真实面目,近而也误导这部分投资者。但披露完善的话这部分投资者就能把报告还原成对自己决策最有用的信息。披露完善也不意味着披露越多越好,披露的多相应的披露成本也会增加,另外还可能分散使用者的注意力,那就得不偿失了。关于披露的内容也是值得学者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五)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说注册会计师是企业提供报表有用性的最后一道保障一点不为过。如果说使用报表的人有专业和不太专业之分,那注册会计师应当说是专业人士中的专业人士。他们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假如前面所说的种种限制均被企业逃过,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是有识破的专业能力的,他们应把握住最后这一关,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以帮助投资者作出合理的决策。

参考文献:

[1]Beaver,W.H.,1968,“TheInformationContentofAnnualEarningsAnnouncements”,EmpiricalResearchinAccounting:SelectedStudies

[2]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2000。

[3]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

[4]蒋义宏:上市公司利润操纵之实证研究—EPS和ROE临界点分析[J],上市公司研究论从,1998。

[5]赵宇龙:会计盈余与股价行为[M],三联书店,2000。

[6]孙铮,王跃堂:资源配置与盈余操纵之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1994。

盈利能力开题报告范文2

关键词: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综合分析报告

一、财务分析报告内容概述

(一)专题分析报告内容概述

财务专题分析报告以三大会计报表及其他会计统计资料为基础对企业现金流量、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把控,相较于综合报分析报告而言更具有针对性,能够对组织经营数据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提出解决组织发展难题的有效措施。从偿债能力分析来看,财务分析一般将企业的偿债能力分为短期与长期两类,两类偿债能力皆考察企业在经营期间创造收益以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短期将关注点放在组织获取现金等收入利益上面,更多的揭示股东、出资人的利益,长期分析则更多的考察组织到期偿还债务的能力,其与组织决策者利益息息相关。从营运能力分析来看,财务人员从效率、效益两个角度出发整合财务数据、利用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净值率等指标明晰企业各项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为后期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生产结构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从盈利能力分析来看,借助利润表等能够对企业利润组成要素情况进行明晰反映的会计资料分析组织当前经营模式与业务是否能为企业带来利润,对企业未来的盈利情况与能力进行预测与评估,为营销部门、生产部门、组织管理层调整推销手段、优化生产结构、变革商业模式提供思路。

(二)综合分析报告内容概述

综合分析报告以会计资料与报表为数据源对一个经营期间内组织内部的资金周转情况、整体盈利状况、利润分配模式、未来发展动态等进行全方位分析,是会计部门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编制财务报告的重要元素。相较于利润表等针对性较强的专题报告而言,综合分析报告涉及内容广、范围宽,既能为组织决策者制定投资计划、调整生产模式提供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等资源的质量与数量状况,实现生产、投资与企业资源的合理匹配。同时,综合分析报告可对组织一年内发生的问题与风险进行总结,追踪问题发生的根源所在,根据实际情况优化风险应急方案和常规性问题处理对策,查缺补漏,以减少未来企业发生类似风险的可能,提高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同时,将历年财务报告进行对比可以获得企业经营走势图,根据走势预估企业未来经营动向,为企业领导者制定战略规划提供依据。

二、财务分析报告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一)资产负债表作用

资产负债表是在严格遵循会计平衡公式基础上编制的反映组织在某个时间点资产状况、负债状况、所有者权益状况的静态报表。通过对资产负债表三大项目进行分析可得到企业财务状况的有效信息,为企业经营者了解组织实际状况,分析未来动向提供支持。从资产项目看,其质量与总量的高低与企业规模、盈利水平息息相关,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如,通过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流动资产状况可明确企业银行存款数量,分析企业变现能力,预估企业到期是否有能力偿还债务;从固定资产等会计科目可分析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益与效率,进而为企业管理者优化生产模式、新购生产设备、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持;通过长期投资所反映的信息可了解企业投资的类型,在此基础上为预估企业实业投资或债权投资等投资行的利润与风险提供便利。从负债项目看,资产债表通过揭示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负债结构,能有效反映企业所面临的偿债压力、财产安全情况。如,将企业可变现总额与流动负债总额进行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则说明资金周转存在问题,企业偿债压力较大,究其原因可能是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低下导致企业生产、营销低效率,也可能是企业产品脱离市场需求产生滞销。具体如何解决需要管理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性行动。通过分析所有者权益项目中留存收益等科目我们可对投资者的初始投入情况有所掌握,为其他相关人员考察企业综合实力、未来成长性奠定信息基础。

(二)利润表作用

利润表作为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动态性报表,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企业一段时间范围内的收入、支出、利润情况。具体而言,其在组织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一是分析、评估企业盈利能力与水平。利润表中的收益分析能有效帮助投资者、股东、管理者了解组织收益情况、判断组织成长性。除了将企业不同时期利润表中的收益率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企业资源利用效益,还可将本企业收益率与其他企业之间进行对比,明确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地位。二是分析、预估企业偿债能力。判断企业是否具有偿债能力不仅要考察企业的资产结构与状况,分析企业变现能力,还需要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一家长期获利能力差的企业,其资金流动性势必不高,偿债能力较低。管理层通过对利润表中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可预估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适当调整企业当前的信贷规模,调查偿债能力低下的根源,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三)现金流量表作用

现金流量表作为反映企业一定时间范围内资金流入流出情况的工具,通过分析企业投资行为、经营行为、融资行为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得到企业盈利能力、资金管理能力、偿债能力的相关信息,能有效评估企业经营行为、预测组织盈利水平、提升公司经营管理质量,为管理者修正管理模式、重塑生产流程奠定信息基础。具体来看,企业可通过对现金流量表所反映的现金结构进行分析,了解企业在投资、筹资、经营三大活动中的现金流动情况,对比三大活动中现金流量差异,根据现金来源占比分布与企业净收益评价企业的投资、筹资、经营活动。如,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较多的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较低,现金结构更为合理,企业成长性较好。具体的现金流量指标如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能够有效弥补利润表在评估指标上的不足,帮助财务部门、管理部门进一步了解企业相关业务开展的质量和效率、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以每股收益为例,该指标所反映的是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比率越大,企业的股利支付能力越强。同时,通过对比企业在不同年份的现金流量状况可得到企业现金流量变动的趋势,该趋势不仅能反映企业实际经营、融资等活动的质量与效率,管理层还可以以该趋势为基点预判组织未来发展前景,制定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

盈利能力开题报告范文3

关键词:资本市场;基础分析;市场效率

中图分类号:F2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8)01-0062-05

Ball和Brown(1968)以及Beaver(1968)开创了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会计理论研究的先河,而从此以后的30多年里,逐渐成为财务会计的主流研究领域。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共同发展是早期会计领域资本市场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有效资本市场假说和实证经济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相关发展,促成了20世纪60年代资本市场研究的诞生。对30多年来的资本市场会计理论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无疑会促进和推动我国会计理论的繁荣和发展。

一、会计领域资本市场研究产生的背景

(一)基本面分析的需要

股东、投资人和债权人通常对公司的价值十分关注。在有效资本市场,公司价值是预期未来净现金流量按合适的风险回报率折现的现值。公司现行财务报表中披露的绩效数据是重要的,但并不是唯一用来评估公司未来净现金流量的信息源。这也符合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概念框架的要求,即财务报告应该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评估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因此,可以预见到当期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之间的联系,以及财务状况和证券价格之间的联系。资本市场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供能够证明这种关系的证据。基本面分析主要着眼于对错误定价的股票的价值评估,这一分析自1934年Graham和Dodd出版专著《证券分析》开始盛行。目前美国5万亿共同基金投资中大部分都是使用基本面分析的原理进行管理的。基本面分析使用过去和现行财务报表的信息,并考虑到行业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据此计算出公司的内在价值。当前价格和内在价值的差异就是投资于这种证券的期望回报。近年来基本面分析变得如此盛行部分原因就在于金融经济学文献中发现的证据。“价格向价值回归是一个比先前的研究所示更为漫长的过程”(Frankel和Lee,1998),这一理论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并且激励着基本面分析研究。

(二)检验资本市场有效性的需要

证券价格能够决定公司和个人之间财富的分配,而证券价格受到财务信息的影响,所以投资者、经理人员、准则制订者和其他的市场参与者都对证券市场是否有效具有极大的兴趣。

市场效率对于会计职业界有很重要的意义。例如,在有效市场中,基于基本面分析所获得的利益将逐渐减少,不涉及直接影响现金流量的会计政策变更、信号效应(signaling effect)或是动机结果(in-centive consequences)都不会影响到证券价格。在有效市场中,在会计报表中确认或是在附注中披露的选择问题(例如,雇员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对于证券价格的影响也将趋于更小的差异。市场效率的会计含义有力的推动了研究人员从会计视角展开研究。

(三)签订会计契约的需要

实证会计理论预测在签订报酬契约、债务合约和政治化过程中使用会计数据会影响会计政策选择。大量的会计文献都试图来验证这些预测,而这些研究都离不开使用资本市场的数据。例如,验证会计准则是否具有经济后果的通常做法是检验股价对于新会计准则的反应,研究横界面股价反应是否和代表契约和政治成本的财务替代变量相关。为了能更有力的证实实证会计理论,减少相关被遗漏变量的影响,研究人员试图控制与该理论无关的财务信息对证券价格的影响。这使得研究人员必须以资本市场为基础进行研究设计。

(四)监管披露的需要

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授权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负责规制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准则。资本市场研究能够帮助确定FASB的准则是否能保证其特定目的的实现。例如,一项新的准则后,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否向资本市场传递了新的信息?根据新的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是否与当期的股票回报率和价格更加相关?一项新的披露准则后会有什么样的经济后果?因此,会计准则制订者也对基于检验市场效率的资本市场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从国际范围来看,会计准则制订者也试图从资本市场中寻求证据。近年来,受到资本、产品和劳动力市场全球化浪潮的影响,对国际会计准则的需求越来越强。对于准则制订者而言,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判断是否需要制定全球统一一致的会计准则,还是允许每个国家会计差异化的存在。如果全球会计准则都要统一,那么美国的一般通用会计准则(GAAP)是否就是标准?会计准则是否需要国际化发展?每个国家是否要依据不同的法律、政治和经济环境制定出不同的会计准则?其他国家资本市场的效率(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性质)是否和美国的资本市场效率相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使用国际会计准则和资本市场的数据进行资本市场研究。

二、早期的资本市场会计理论研究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会计理论都是规范化的研究。会计学理论家们以设定的会计目标为基础,提出他们的会计理论。Hendriksen(1965)定义“一个最恰当的理论”是“能够支持程序和技术的发展,而这种程序和技术能最好完成会计目标”。他补充说,“因此,发展会计理论的第一步就是清楚的阐述会计目标”。这样,会计理论的发展就取决于研究者认定的会计目标,理论评价也是基于逻辑和演绎推理。当时几乎不强调理论预期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其正确性。

因为理论上的逻辑连续性,使得在众多可供选择的会计目标中选择削弱了选择某一个会计政策的基础。同时,因为会计学理论家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会计目标,这使得最佳会计政策的选择也无法达成一致。这最终导致了财务报表中收益数据是否有用的疑虑。Hendriksen(1965)提出“已经存在诸多埋怨认为在不远的将来收益表将不复存在,除非能有大的变革使得改变收益表现存的弱点”。许多人都开始怀疑是否历史成本会计数据传递了有用的信息来准确评估公司财务状况。

正当会计理论家怀疑历史成本数据是否能够准确反应公司财务状况时,关于这一问题却一直没有任何科学的证明。提供实证证据证明会计数据是否包含或者传达了关于公司财务状况的信息是导致Ball和Brown(1968)以及Beaver(1968)研究成果的主要动机。同一时期,主要是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三个理论发展为Ball和Brown(1968)以及Beaver(1968)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这三个理论发展

是:实证经济学理论,有效资本市场假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Fama、Fish、Jensen和Roll(1969)最早采用的事件研究法。

20世纪70年代后期,Watts和Zimmerman的实证会计理论革新了会计文献,他们解释了会计学者从前无法解释的一些难题。促成Watts和Zim-merman研究成果的是Jensen和Meckling(1976)和Ross(1977)所作的开创性的工作。Jensen和Meck-ling(1976)提出在信息有效资本市场,公司股东(委托人)和管理人员(人)之间、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理论。之所以会产生问题部分是因为管理人员努力不可观察性和契约的不完备性。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使得Watts和Zimmerman发展了新的假设,该假设就是为什么即使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公司如何处理经济活动和会计准则制订者的本意之间会有可预计的差异。

Watts和Zimmerman的政治成本假说扩展了有关政治过程中监管的经济学文献,政治过程完全不同于市场过程(Olson,1971,Stigler,1971,Posner,1974,McCraw,1975,Peltzman,1976,Watts和Zim-merman,1986)。Watts和Zimmerman还将当时金融和经济学理论运用到了会计研究。

早期对于盈余和证券回报率以及金融和经济学中资本市场效率的研究成果,带来了会计研究者们得出了准则制订的含义。例如,Beaver(1972)在《美国会计联合会会计研究方法报告》中指出,会计数据和证券回报的联系能够被用来对可供选择的会计方法进行排序,以决定哪一种会计方法能够成为会计准则。这份报告还指出,考虑到竞争性信息来源和成本,“与证券价格更为紧密联系的会计方法应该作为财务报告中所使用的会计方法”。然而,Gonedes和Dopuch(1974)很快就指出了使用与证券回报率关系的强弱作为选择理想会计准则这种方法理论的缺陷(如使用会计信息的非购买者的搭便车问题)。尽管关于以证券回报作为标准评估财务会计准则是否适当的争论还在继续,但是这条标准却时常被使用。例如,De-chow(1994)使用与证券回报的联系,比较盈余和现金流作为衡量公司定期绩效的指标。Ayer(1998)检验是否递延所得税会计在SFAS No.109下比先前的所得税会计准则提供增量价值相关。

综上所述,早期事项研究和相关性研究在许多方面都是具有开创性的。首先,他们驳斥了历史成本盈余计量过程所产生无意义的会计数据,然后主要关注研究这一问题。其次,这些研究介绍了实证经验的方法和事件研究设计。早期的资本市场研究详尽的阐述了在会计研究中融入经济学和金融学文献中最新发展的益处。最后,这些研究消除了认为会计是资本市场垄断信息来源的观点。早期研究清楚的表明,会计信息不是影响证券价格特别及时的信息来源,因为有许多其它竞争性盈余信息米源。这些都对会计准则制订有深远意义。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资本市场会计理论研究

早期资本市场研究表明会计报告具有信息含量,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反映了能影响证券价格的信息,虽然这种反应是不及时的。早期研究随后的几十年中见证了资本市场研究领域的迅速壮大。尽管各研究领域中有相当多的交叠之处,但是它们各自有充分且不同的研究动机,都明显各有特点。

(一)资本市场研究的基本方法

整体而言,资本市场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盈利反应系数研究;盈余的时间系列特性、盈余管理和分析师对盈余及增长率的预测;资本市场研究中得出统计推论的方法问题;可操控性和不可操控性应计模型。

Kormendi和Lipe(1987)较早研究了盈利反应系数。他们估计了股票回报和盈余之间的数量关系。盈利反应系数是用来衡量某一证券的超额市场回报相对于该证券发行公司报告的盈利中的非预期因素的反应程度。假设盈余创新和净现金流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则盈利反应系数是用调整过的风险调整利率折现的盈余创新的现值。在理想状态下,对$1持久盈利的市场反应应该由以下两部分组成:当期支付的$1和未来支付的永续年金的现值1/r,r是风险调整贴现率。为了预测盈利反应系数的数量,研究人员需要估价模型(如股利折现模型),通过对基于当前盈余信息的未来盈余和折现率的预期。用盈余的时间序列特点来描述基于当期盈余的修正盈余预测,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但是严格的时间序列性质理论却是不存在的。盈利反应系数中最有前景的研究领域就是关于盈余与经济决定因素如竞争、技术、创新、公司治理效率和激励报酬政策等。对于估价模型的进一步提炼和对于折现率的更精确的估计在更深入理解回报盈余关系或盈利反应系数中将可能是唯一取得成果所在。

管理层预期有很多种,包括盈余警告,盈余预先宣告和管理层盈余的预告。盈余警告和盈余预先宣告一般都是传递坏消息。管理层的盈余预期常常在盈余宣告之后,不是必然会传递坏消息给市场的。因为管理层的预期是自愿的,所以对于预测是没有经济动机的。Healy和Palepu(2001)、Verrechia(2001)回顾了在管理层盈余预告期间的经济事项。经济事项的例子包括如下:第一,法律诉讼的威胁影响管理层决定是否自愿披露预告和对坏消息的预告(Skinner,1994,Francis、Phibrick和Schipper,1994,Kasznik和Lev,1995);第二,管理层关注披露成本的效应(Bamber和Cheon,1998);第三,管理层预告的披露时间和公司股票的内部买卖的时间(Noe,1999)。分析家的预告研究能从广义上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检验分析家共同认定预告的特点。共同认定的预告(a consensus forecast)是对许多分析家对于单个公司(季度、年度或更长期)盈余预告的平均数或中位数。此类研究中的一个例子就是“分析家的预告是否是乐观的”。第二类主要研究单个分析家的预告的特点。这类中检验的问题如“单个分析家预期精确性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和“是否技术影响分析家预告的精确性”。这两个研究领域之间有重叠。

资本市场研究中,得出统计推论存在许多问题。因为这些会计文献所提出的问题对于会计领域资本市场研究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常常根源于会计数据的特点或者研究设计的选择。统计推论中存在主要问题包括:因为数据相关或者回归残值导致检验统计的偏差;价格和回报的回归模型中的问题;比较可供选择模型的信息含量,例如比较盈余、现金和股票回报之间的联系。

在盈余管理分析中,共有五个著名的操控应计利润模型。他们是DeAngelo(1986)模型、Healy

(1985)模型、Industry模型(Dechow和Sloan,1991)、Jones(1991)模型和Modified-Jones模型(Dechow、Sloan和Sweeney,1995)。在这些模型中只有琼斯模型和修正的琼斯模型被广泛的使用在研究中,因为在参数与证明力方面它们要优于其余的模型。

(二)可供选择的会计绩效计量指标的研究

从Ball和Brown(1968)的研究开始,许多研究根据不同会计业绩指标,如历史成本盈余,现行成本盈余,留存盈余,经营现金流等与股票回报的相关性来评价会计业绩指标的好坏。研究比较不同的会计计量指标的主要动机在于部分指标被认为存在潜在缺陷。例如,Lev(1989)等人的研究表明,历史成本财务报告模式产生的盈余具有低质量。

资本市场研究者使用“盈余质量”检验盈余信息是否对投资者对证券定价有帮助,或者用以评估经理人员的绩效。他们通常假定会计业绩指标在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估或者证券估价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管理人员绩效评估指标反映了经理人员在一定的时期内的努力或行动所增加的价值,而用于证券估价的业绩指标则表明公司的经济收益或者股东财富的变化。前者含有契约动机,而后者则含有信息或估价动机。尽管早期的研究表明会计盈余具有信息含量,但是并没有进行严格的统计检验。自20世纪80年代后,许多研究开始注重从统计上检验股票回报和盈余、应计项目以及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Rayburn(1986)、Bernard和Stober(1989)、Bowen、Burgstahler和Daley(1986、1987)、Livnat和Zarowin(1990)选择了宽窗口(10ng-window)进行研究,而Wilson(1986和1987)则选择了短窗口(short-win-dow)进行研究。除了进行严格的统计检验外,他们还采用了更复杂的模型来估计应计性项目和现金流量,避免了早期研究中采用粗糙的应计项目或现金流量的替代变量的缺陷。绝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应计项目比现金流量具有更多的信息含量。目前,研究人员又开始关注诸如综合收益与主要每股收益(DhaliwaI,Subramanyam,and Trezevant,1 999)、EVA与盈余(Biddle,Bowen,and Wallace,1997)等指标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被管制的行业自愿选用的业绩指标比被管制的行业要求强制披露的指标如综合收益更具信息含量。

(三)基本面分析和估价研究

基本面分析研究的主要动机就是为了投资的目的确认错误定价的证券。然而,在有效市场中,基本面分析有着重要作用。它帮助我们理解价值的决定因素,促进投资决策和非上市公司证券的评估。尽管有着这些动机,基本面分析试图寻找决定公司的内在价值。分析家始终不变的使用样本上市公司的数据估计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之间的联系。市场价值和内在价值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使用内在价值直接估计,或者通过内在价值决定因素回归市场价值间接估计得到。

对于基本面分析和评估,会计文献依靠于股利折现模型或者它的变形,如盈余模型或净盈余模型。在文献中,特别资产负债表模型(an ad hoc balance-sheet)非常普遍(Barth和Landsman,Barth,1991,1994,Barth、Beaver和Landsman,1992)。该模型假设公司是一系列分离资产的集合,资产的报告数假定为它们市场价值的噪音估计。资产负债表模型主要用于检验评估财报标注时的价值相关性。

近年来Ohlson和Feltham(1995)提出的净盈余模型正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该模型表明公司价值与证券投资回报是如何由基本的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组成部分来表示,从而在解释与预测公司价值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四)市场效率检验

财务会计领域对市场效率的检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窄窗口和宽窗口的事项研究和预期回报的横截面检验。事项研究旨在检验市场效率,市场对一个事件的影响、反应快慢和偏好。在有效资本市场里,证券价格对一个事件的反应预期是迅速的。现代事项研究法最早由Ball和Brown(1968)和Fama(1969)所开创,分别检验证券价格围绕盈余公布和股票分割等事件变化行为。而尔后的研究层出不穷。当一个事项的发生时间相对分散时,选取窄窗口进行研究可以提供相对干净的市场效率检验。从研究结果来看,市场是有效的。市场在窄窗口内对诸如盈余披露、会计政策变更、兼并和股利等事项的信息公布能迅速做出反应。在某些情况下市场反应是不完整的,存在与证券市场有效相矛盾的盈余公布后的“漂移”现象和功能锁定现象。而宽窗口的事项研究旨在检验在宽窗口内的报酬率在一个事项发生后是否显著不等于零。此类研究假定市场会对新的信息作出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因为市场存在非理和摩擦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吸收和消化新信息。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来源于信息处理过程中个人的判断或行为偏差。最新研究(Barberis,Shleifer,and Vishny,1998;Hong andStein,1999)表明,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增发股票和分析师预测等事项发生后的数年内非正常报酬率显著不等于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是无效的。但这类研究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如风险估算误差过大、数据获取难和缺乏理论支持等。

预期回报的横截面检验不同于事项研究:一是不需要选定一个事项;二是不需要选定特定的事项日期。用于检验市场效率的横截面预期回报几乎毫无例外的选用宽窗口的回报率。从会计领域来看,这类研究主要是基于单变量和多变量两方面展开。研究结果(Lakonishok,Shleifer,and Vishny,1994;Collins and Hribar,2000a and b)表明,市场是无效的。但应指出的是,这类研究具有前述宽窗口的事项研究类似的缺陷。

盈利能力开题报告范文4

【关键词】 信息披露; 盈利预测; 预测假设

会计信息从其反映的时间来区分,可分为历史信息和未来信息,目前会计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大多为历史信息,但事实上对投资者而言作用更大的应是未来信息。按照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第2号《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定义,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包括预测值、反馈值和及时性三个因素,而其中预测性是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核心。盈利预测是指从设定的基准点出发,在一系列假设条件的基础上,由专业人员对上市公司未来时期的盈利值进行估计的过程。对投资者而言,公司的盈利预测甚至比历史性的会计信息更具有指导意义。因此,盈利预测信息披露问题值得思考。本文拟对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完善我国的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一、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制度

我国《证券法》和《公司法》均未对预测性信息披露问题作出规定,《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则将“有关盈利预测的文件”明确作为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书的必备内容之一。实际上,大量的有关预测性信息披露的规定体现在中国证监会的监管规章和准则中。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经历了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两个阶段。

(一)强制披露阶段

1994年证监会颁布了《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管理条例》,首次对盈利预测的编制和披露作出明确规定。此后,有关盈利预测的操作标准和相关规定陆续出台。1996年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及《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7号――股票上市公告书》,规定公司上市时必须在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书中披露税后利润总额、每股盈利、市盈率等盈利预测信息,表明我国盈利预测信息属于强制性披露。

(二)自愿披露阶段

2001年3月15日,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第1号――招股说明书》规定“如果发行人认为提供盈利预测报告将有助于投资者对发行人及投资于发行人的股票作出正确判断,且发行人确信有能力对最近的未来期间的盈利情况作出比较切合实际的预测,发行人可以披露盈利预测报告。”自此,我国的盈利预测信息由强制性披露转为自愿性披露。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的上市公司比重呈下降趋势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强制性政策披露下,1 084家上市公司中有97.32%的公司按要求披露了盈利预测信息;在自愿性披露政策下,191家上市公司中只有35.08%的公司主动披露了盈利预测,另外有64.92%的公司未披露盈利预测。

(二)盈利预测信息质量较差

1.选择性披露现象严重。在自愿性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制度下,发行人往往会对未公开重大预测性信息进行选择性披露,这种趋利避害的披露对投资者显然不公平,且在有效市场上会导致发行人证券欺诈责任,所以选择性信息披露必须被禁止。另一种情况是发行人并未就信息进行选择性披露,但根据投资者获取信息能力不同而选择针对大投资者进行披露,或者在披露方式上不规范,只进行口头披露而不以各类规范文件披露,其目的在于获取非法利益而又逃避法律责任,这类选择性披露同样损害市场公正。目前在我国股市上,庄家与上市公司联手炒作的黑庄盛行,与选择性披露行为未受到明令禁止有着极大的关联性。

2.盈利预测信息偏差较大。盈利预测信息的可信性很差,故意提供虚假预测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虚假陈述的重要形态。据统计,1997年至1999年新发行的公司,大多数不能完成招股说明书上所作的盈利预测,有的甚至在当年就出现了亏损。1999年新上市的99家公司中,有78家公司实际完成利润低于盈利预测20%,比例高达78.79%;在我国首次发行新股的上市公司盈利预测改为自愿披露后,2002年新上市的96家公司中,大多数都没有出具盈利预测报告,已出具盈利预测报告的公司中有20%实际完成利润低于盈利预测,预测高估值仍旧维持在20%的水平。例如,2002年1月22日厦新电子刊登公告称,由于2001年度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方面获得了成功,经营业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001年度基本可以实现扭亏为盈;2002年4月5日,该公司公布预亏公告称,公司2001年度仍将亏损;2002年4月10日,该公司关于预盈后又预亏的补充说明公告,将盈利后预亏的原因归结为公司在初步测算时过于乐观,以及与会计师事务所在会计政策应用上对有关费用及其他收入等方面的确认标准存在差异;2002年4月19日,公司公布年报,亏损金额为7 825万元,每股亏损0.218元。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年报中有灯塔油漆、哈高科等17家上市公司仅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就经历了业绩预警――预亏――年报延期的变动,还有的上市公司和厦新类似,经历了从预盈到预亏的大变化。由于预测信息的不可信,一方面扰乱了投资者的正常决策,给投资者带来了损失;另一方面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

(三)信息披露不及时

及时性是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质量特征的必要保证,因为时机一旦错过,信息的相关性就大为降低。盈利预测信息的披露具有明显的信息含量和市场效应,上市公司预测的盈利高,其股价和股票交易量将在盈利公告期间明显上升,反之将明显下降。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内幕交易和操纵股市的目的,有意延迟其盈利预测信息的披露,损害了众多投资者的利益。

三、完善我国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我国应推行强制性信息披露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相结合、侧重于强制性的财务预测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有关上市公司预测性财务信息生成、披露和审核的规范体系。

(一)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建立相关法规体系

借鉴美国证监会的做法,证券监管部门可以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中专门制定一项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内容与格式准则,对预测性财务信息的生成方法、内容、表达方式、时间跨度、提供者的责任等问题作出具体规定,并给出具体范例供上市公司参考。其次,在《公司法》、《证券法》中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提供盈利预测信息的场合以及自愿提供的情形,并明确划分和界定上市公司编报盈利预测信息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从会计准则规范体系来说,也应单独制定一项具体的会计准则《预测性财务信息披露准则――盈利预测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盈利预测信息审核规范指南》,从而达到规范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在盈利预测信息生成、披露、审计中的责任和指导其行为的目的。

(二)建立信息披露免责制度

研究、颁布相关免责条款,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加以保护,以避免管理当局面临不该有的诉讼和其他问题。美国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借鉴,美国注册公共会计师在改进企业报告中建议,立法机构、监管部门、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当针对没有根据的指控,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以鼓励企业披露前瞻性预测信息。我国应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建立“安全港规则”,安全港规则是一种法律保护条款,旨在保障正常的预测性信息披露,为那些符合规定的预测性信息披露行为提供保护,使之不被追究法律责任。既要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又不能打击企业自愿披露信息的积极性。

(三)充分发挥市场中介机构的作用

企业管理当局对本企业、本行业的情况都较为熟悉,如果它们能够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去做预测,是能够编制出具有较高信息含量的盈利预测报告的。但由于管理当局出于某种利益动机,难以做到客观、公正,而注册会计师受到专业知识领域和信息拥有量的限制,即使经过注册会计师审核的盈利预测报告也常常无法保证其质量。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建立有独立、公正程度较高的证券评估咨询机构。这些机构拥有高素质的证券分析师。证券分析师随时提供上市公司盈利预测方面的信息。我国应首先建立权威的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信息披露质量评级应由市场中介机构根据其拥有的专业知识和对上市公司内部信息的充分了解,对上市公司作出全方位评价意见,以警示普通投资者可能会面临的风险。其次是加强主承销商对上市公司行为规范的责任,建立上市公司保荐制度,从而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监督。此外,应加大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的责任,促进这些机构通过建立内部业务操作标准、工作质量控制制度、内部风险控制制度提高业务质量。

(四)建立盈利预测民事诉讼赔偿制度

在盈利预测披露中应引入民事赔偿责任,量化虚假盈利预测应承担的赔偿数额,对盈利预测等前瞻性信息披露不实构成证券欺诈的法律要件,如责任主体、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赔偿标准的确定等作出具体的规范。同时,法律也要对符合要求的盈利预测信息披露提供免责保护,提醒盈利预测信息的使用者有关盈利预测信息自身包含的风险,让投资人承担正常的市场风险。

完善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及其信息披露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证券监管部门应切实担负起监管职责,按照“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原则,对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券商及其当事人的不法行为严肃查处,维护资本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欧阳爱平,周群.我国IPO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制度的比较与选择[J].中国农业会计,2006(6).

盈利能力开题报告范文5

关键词:盈利预测;信息披露;信息监管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7-0143-02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会计信息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日益扩大,信息披露在证券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盈利预测是指公司对其未来某个或某几个会计期间的经营结果所做的预测或测算。上市公司披露的盈利预测信息包括预测期间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每股净利润等主要财务数据。上市公司披露的盈利预测信息为广大的投资者提供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等信息,帮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有利于上市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信息交流。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质量如何,在披露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我国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监管又提出了哪些要求,以及今后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制度该如何发展完善,这些都是我们在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监管规定

2004年1月证监会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的规定,其重点指出:为了防止公司和评估师高估未来盈利预测信息,并进而高估资产,对使用收益现值法评估资产的上市公司,凡未来年度报告的利润实现数低于预测数10%―20%的,公司及其聘请的评估师应当在股东大会及指定报刊上做出解释,并向投资者公开道歉;凡未来年度报告的利润实现数低于预测数20%以上的,除了要做出公开解释并道歉外,中国证监会将视情况对上市公司实行事后审查,对有意提供虚假资料,出具虚假资产评估报告误导投资者的,一经查实,将依据有关法规对公司和评估机构及其相关责任进行处罚。

2005年12月25日我国证监会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2005年修订)》,其在董事会报告和监事会报告的部分也涉及到了对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监管的相关规定。

二、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监管存在的问题

1.上市公司在盈利预测信息披露中承担的责任界定并不明确

《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中规定,未来年度报告的利润实现数低于预测数10%~20%的,评估师应当做出解释并公开道歉;未来年度报告的利润实现数低于预测数20%以上的,除了要做出公开解释并道歉外,审查原因进行处罚。该规定对上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责任的界定模糊不清,具体的规定细节不详细。

2.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出现较大偏差的处罚法规不健全

如今,我国对上市公司披露的盈利预测信息失实的现象大多是行政处罚,如做出解释、公开道歉等,却忽视了上市公司因披露的虚假盈利预测信息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对于上市公司披露的盈利预测信息失实情况进行行政处罚,往往忽视了投资者使用相关失实信息损害利益的情况。民事赔偿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有些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利益不惜铤而走险,对违法违规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的上市公司进行行政处罚没有起到防止再犯的作用。

3.盈利预测信息监管部门功能不健全

在监管过程中涉及到中介机构监管,政府监管和上市公司自身监管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导致监管部门功能不健全。

中介机构中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的注册会计师在监管过程中没有真正负担起责任。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良莠不齐,缺乏职业素质和执业能力。一些实力较弱,发展较慢的上市公司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则会采用违法违规的方式聘用职业素质较低的注册会计师虚假披露盈利预测信息,虚报盈利预测能力,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受损,盈利预测信息监管效率降低。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有限,限制了盈利预测信息有效地披露,信息可靠性大大降低,没有发挥注册会计师在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监管中应尽的责任。

政府监管观念落后监管方式效率低。政府监管在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监管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政府在对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监管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从政府的角度来规范、要求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监管。但是,在实际信息披露过程中,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才是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主体,而盈利预测信息的披露者-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中最为活跃的主角。政府监管观念过于落后,导致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监管效率降低。

上市公司自身监管环节薄弱。总体来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会计制度比较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比较规范。但是在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自身监管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上市公司往往根据内部预算制度进行盈利预测,但现今上市公司内部预算制度不完善,即便披露的盈利预测信息失实,上市公司也无法审核出来。同时,上市公司在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监管时还存在着盈利预测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问题。

三、完善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监管的建议

1.明确界定上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应对披露盈利预测信息主体承担的责任区别对待。并不是当盈利预测出现较大偏差时,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和注册会计师两者都要承担解释并道歉的责任,而是应根据盈利预测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进行说明,区别原因承担责任。现今相关的法律条款过于原则化,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条款。只有明确了责任,才能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进行有效地监管和惩治,从而保护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2.健全民事赔偿责任制度

在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监管中,对提供虚假信息、信息诈骗等行为的实施者应承担法律责任是为了达到以下目的:(1)为保证证券市场中盈利预测信息的真实可靠性,维护证券市场运行效率起到威慑作用,提高监管的效率。(2)对于那些由于使用失实的盈利预测信息导致利益受损的投资者给予救济和补偿,保护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所以,健全上市公司民事赔偿责任制度,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证券监管部门应承担起监管的责任,按照“有法可依,依法必严”的宗旨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进行监管,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进一步健全盈利预测监管的功能

加强中介机构中注册会计师对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监管。首先,对注册会计师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在对盈利预测信息审核过程中做到“公正、公平、公开”,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公正评价,制约上市公司管理当局操纵盈利预测信息。其次,对注册会计师定期进行职业培训。提高注册会计师在检查上市公司实际编制盈利预测所依据的基本假设是否与其一致,以及盈利预测编制过程中的上市公司选取的计算方法是否适当等方面的技能。

加强政府对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监管。政府在建立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监管制度或相关规定时,应该站在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角度充分考虑市场规律。按照市场运行的规定来制定法规,才能使企业在营运过程中遵照相应法规进行信息披露时,能更有利于信息使用者获取充分相关的信息。政府应制定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事前规范和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事后查处制度,一方面,提高上市公司披露的盈利预测信息的质量;另一方面,加强对盈利预测信息披露不实的制裁和惩罚,降低上市公司未来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存在失实性的可能。

加强上市公司自身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监管。首先完善上市公司内部预算制度,上市公司盈利预测是建立在各种假设条件的基础上的,假设条件选择依据不同得到的盈利预测数值也不同;盈利预算的方法有很多种,方法的选择影响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的质量。因此,应完善上市公司内部预算制度,完善相关盈利假设和预算方法,为合理编制盈利预测提供依据和保证。其次及时更新和更正盈利预测信息。证券市场是一个动态的市场,当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动时,盈利预测信息有可能发生变动,如不及时更新或更正信息,等到会计期末才进行解释,可能会造成盈利预测信息偏差相当大的结果。因此,为了提高盈利预测信息披露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应及时更新和更正盈利预测信息,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监管效率。

参考文献:

[1] 高东芳.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0,(4)下.

[2] 孙燕芳.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J].财务与会计,2007,(6).

盈利能力开题报告范文6

关 键 词:盈余管理 涵义 目的 防范措施

Earnings Management in Listed Companies

QIAN-Heying

(Wanbang Accountant Office, Lishui, Zhejiang 324000,China )

Abstract: Earnings management means to control or adjust the information of the financial income in the report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interest. The aims are to obtain the private benefit, collect capitals, escape taxes, obtain political capitals and evade the obligations of contracts. Earnings management has various type ,and it can be kept away through perfecting the accounting regulations, enhancing the auditing and control and so on.

Key Words: Earnings Management Meaning Aim Measures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从以下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 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根据以上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力所决定。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 (即会计收益)。在雪珀的定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管理,但是对会计收益以外的财务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而言要小得多。如果将其纳入盈余管理的范畴反而会影响对盈余管理本质的把握。第三,盈余管理的方法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管理,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综上所述,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目的

对盈余管理目的的剖析可以从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与其具体目的两个层次来了解。

1.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

毫无疑问,企业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即获取私人利益。一般认为,通过盈余管理获取私人利益的主体是掌握企业管理权的高级雇员,包括总经理、部门经理和其他高级主管。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是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基础的,公司的大股东可能并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真正掌握管理权的往往是公司的高级雇员。由于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他们都有各自的小算盘。因此,委托--关系一经建立,"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为使二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委托方(股东)通常采用业绩--报酬激励的方式来促使管理者尽最大努力工作。

管理激励机制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它使管理者的管理活动迅速向股东的目标靠拢;另一方面,它又使管理者更积极地谋求任期内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包括报酬最大化、更多晋升机会等。为此,管理者就有动因采用盈余管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净利润低于奖金方案的下限,管理者就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净利润。这样,下一年度得到奖金的概率就会增加。相反,如果净利润高于奖金方案的上限,管理者在计算报告利润时就会尽量去除超过上限的部分,因为这部分利润得不到奖金。只有当净利润在奖金方案的上限和下限之间时,管理这才会有增加报告利润的动机。此外,管理者在卸任之前通常会选择有利的会计政策调增报告利润,以获取最后一次高额奖金。同样,业绩较差的企业管理者在任期将到时,为防止或推迟被解雇,也会利用盈余管理来粉饰真实业绩。但是,一旦管理者的变动得到确定,管理者便可能降低当期利润,以增加未来盈利的可能性。在实行承包制的企业中,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获取个人利益的目的的可能性更大。

管理者报酬与会计利润挂钩的制度原本是用来消除股东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信任危机",但实施的结果却是事与愿违,非但没有消除危机,反而加深了危机。最终的结果是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获取了巨大的私人利益,而股东、底层雇员却成了名副其实的受害者。

2. 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

管理当局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目的,在实施盈余管理过程中又会有一些具体目的。与其终极目的不同的是,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是以促进企业发展为中介,以达到公司规模扩张之后管理者报酬的增加、在职消费层次的提高以及政治前途的发展等终极目的的实现。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筹资目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筹资,当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时。《公司法》对企业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达到目的,企业便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合规合法地"骗"得上市资格。同时,经过盈余粉饰的报表还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再如上市公司准备配股的时候。中国证监会的有关文件规定,公司"最近三年内净资产收益率每年都必须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略低于9%"。为了达到配股及格线,上司公司便会积极利用盈余管理调整净资产收益率以达到配股的目的。

二是避税目的。公司盈余管理的避税目的是十分明显的。"合理避税"之所以成为可能,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又规定了两档照顾性税率,对企业管理者而言,税法的规定便为其开展盈余管理提供了弹性空间。管理者会通过选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有资格按照顾性税率缴纳所得税。

三是获取政治成本的目的。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面临着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成果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企业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为了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会设法降低报告盈余,以非垄断等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如微软公司就曾通过递延确认实际所得收入来下调盈利,以逃避美国反垄断机构的指控。

四是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的目的。债权人与企业签订债务契约是为了限制管理者用债权人的资产为企业获利但却有损于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包含一些保证条款以保护债权人利益,如不能过度发放股利、不进行超额贷款、计提一定比例的偿债准备金等等。有些商业银行甚至规定不得向亏损企业贷款。这些都使得企业不敢轻易违反有关条款,否则会招致很高的违约成本。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接近于违反债务契约,管理者就有可能调增报告利润,以减少违约风险。盈余管理就成为企业减少违约风险的一个工具。

三、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与防范

1. 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

一是多种形式的"利润储存器"。有些企业用不切实际的假设去估计诸如退货、贷款损失、保修费用等或有事项的准备,这样,企业就可在业绩良好时多计提准备,在业绩不佳时少计提准备,以调节利润。

二是操纵收入的确认时间。如为了虚增利润,在销售完成之前、货物起运之前,或在客户还有权取消定货或推迟购货之前,就确认收入。当为了少计利润时就做相反的操作。

三是滥用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认为,对微不足道的项目则不值得对其进行精确计量和报告。有些企业以会计上的重要性原则为借口,编造会计数据,从而达到粉饰财务业绩的目的。

四是巨额冲销。有些企业为了保证未来盈利水平,采取巨额冲销的手法。例如,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夸大重组费用,以隐瞒利润。而当重组企业未来盈利不足时,这些虚列的费用,即隐瞒的利润,就会变成重组企业的收入。有些兼并公司,尤其是那些通过发行股票实施兼并的公司,在兼并时确认一大笔研究开发费用,或预提大量经营费用,形成巨额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就可以调节利润。

2.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

一是完善会计规范。首先要求公司在改变会计方法和原则时,应尽可能详细地披露其改变对利润的影响,包括增加财务报表附表,详细列示所有调整项目。其次坚决反对以重要性为借口,为故意虚报业绩开脱责任。再次对收入确认提出严格要求,特别要避免收入的提前确认。

二是加强审计监控。注册会计师行业应明确对被兼并公司研究开发费的审计原则,对公司兼并中有关巨额冲销、资产重组以及收入确认等事项的规则应加以补充、完善。外部审计师必须把信息的完整性放在首位,不允许以追求效率而忽视效果的审计方法取代完整的审计程序。

三是加大监管力度。监管机构应将那些重组过程中预提费用、进行巨额冲销的公司,列入重点核查范围。发现问题应进行严厉的处理,加大惩罚力度。同时,监管机构还应加强正确引导,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建立起公允、合法、一贯地进行会计盈余报告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Patricia M.Dechow and Donglas J.Skinner.Earnings Management:Reconciling the Views of Accounting Academics,Practioners,and Regulators[J].Accounting Horizons,2000,14,(2)

[2] Paul M.Healy and James M.Wahlen:《盈余管理研究回顾及其对会计准则建设的启示》[J],北京:《会计研究》,2000,(11)

[3] 贾剑锋,李淑花:《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的差异》(J),武汉:《财会月刊》,2001(14),25-26

盈利能力开题报告范文7

关键词:会计准则 盈余管理 会计盈余

一、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博弈现象分析

(一)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界定 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涵义提出了多种表述: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该定义将盈余管理限定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范围内,采取的方法为会计政策选择。也就是说,会计规范是制约和成就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而Sehipper将盈余管理限定在对外报告领域,它可以存在于对外披露的任何一个环节,也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认为“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1999年,Healy和Wahlen在《盈余管理研究回顾及其对会计准则建设的启示》一文中,回顾了与会计准则制定者相关的盈余管理研究的目的后,对盈余管理给出如下定义:“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从该定义中可以看到,编制财务报告时实施职业判断的多样性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多种方法,其动机也不再局限于私人利益。由此可见,对盈余管理的界定可围绕着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盈余管理的动机是否局限于私人利益;二是盈余管理是否存在于会计准则范围之内;三是盈余管理的手段是否仅包括会计方法。就盈余管理而言,其必定带来会计报告盈余的变化。但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企业利益关系人对企业进行盈余管理行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预期和容忍。而这种预期和容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公众对公认的会计原则公正性的依赖。另外,在盈余管理的手段上,时间的安排和交易的构建似乎突破了会计选择的范围。然而,无论时间确认以及交易事项的确认是否隶属于会计确认的一部分,盈余管理的手段必定影响到特定报告期的会计盈余,而其中会计手段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 会计准则是规范财务会计信息生产和传输的一般原则和具体标准,是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会计准则制定方通过其推行的规范框架,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了一种成本相对低廉且可信的财务报告模式,企业管理当局籍此向企业外的利益关系人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信息。而会计报告对企业经营进行的业绩优劣显示,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企业利益关系人的有效决策。为使会计准则规范下的会计报告以可靠的方式有效地描绘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更有效地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报告使用者的决策利益,会计准则制定者必定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进行平衡。而这个平衡过程是一个主观的认识和评价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圈的影响。盈余管理对资源配置及会计报告使用者决策利益的影响也将成为会计准则制定者在准则建设过程中不可遗失的“砝码”。会计准则虽能制约盈余管理,但盈余管理行为能够通过弹性地运用会计准则来操纵会计数据,并没有公然违反会计准则,存在一定的隐蔽性和合法性。也就是说,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漏洞和相关选择权的利用,使其成为了反会计准则牵制的高手。由此,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制约与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的反牵制形成了周而复始的循环圈。具体而言。选择不同的会计方法将会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影响企业各方利益相关人的决策行为,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这使得企业管理当局有可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会计选择和判断进行盈余管理。如果企业管理当局利用会计准则的选择、判断空间,进行不当盈余管理,并且导致资本市场出现危机,那么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就不得不重新审视现有的会计准则,进而开始新一轮的宏观会计政策选择,以控制微观主体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会计信息市场信息质量。

二、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博弈的行为分析

(一)会计盈余的价值与盈余管理的动力 会计数据所传递的信息在谋求经济利益各相关方合作行为的契约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Watts和Zimmerman(1986)指出,会计数据经常被用于各种契约(债务契约、管理人员报酬方案、公司章程及细则等),这些契约常常包括对各方行为采取的各种限制,由于这些限制是以某些会计数据为依据的,因此产生了计算和报告这些数据的需要。那么,为什么在影响契约执行的诸变量中,会计盈余被放在了如此重要的位置。从理论上人们可以通过有效市场理论,甚至与之假设相反的功能锁定假说,来进行逻辑推理。而在实践中,突出的现实操作问题不可忽视。那就是契约执行指标的评估能力和评估权威。从评估能力考察,可以将影响契约的诸多因素分为可考察和不可考察两种。不可考察的因素是一些较为主观且缺乏评价指标的因素,如企业管理当局的努力程度等。因此,能够量化的会计盈余作为了契约考察的重要指标。从评估权威来看,会计准则的权威性维护了会计信息的合法性、有用性。所谓合法的会计信息,指的是企业管理当局在完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企业经济事项进行加工处理而产生的会计信息。有用的会计信息则是在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达到有效均衡的状态下所产生的信息,是进行会计信息生产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然而,会计准则的可选择性与滞后性,使合法的会计信息所表现出的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而是一个数值区间。会计盈余在区间范围可调。区间范围会计盈余又带来的不同利益分配结果,最终形成了企业管理当局为实现自身或公司效用最大化的目标而采取各种盈余管理政策的内在驱动力。由此可见,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反复构建的基础就是建立在企业利益各相关方对会计盈余价值的认知以及会计盈余区间性之上。

(二)会计准则的制约与盈余管理空间 现代意义上的会计准则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从其诞生到发展,会计准则都在完成相同的使命,即遏制由会计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操纵行为,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有用性。宏观层面上,无论是英美体系的民间机构。还是中法体系的政府机构,作为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必须考虑赋予会计主体一定的政策选择权;微观层面上,会计主体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各不相同且复杂多变,过于繁琐的会计规范不但交易费用大,也无益于会计信息的正确反映。因此,从技术处理及运用环境看,人为制定的会计准则只是一种不完全的规范,需将部分会计方法的选择权留给相应的会计主体,使其能够灵活面对所处的环境和不可预见的经济事项。最终会计准则的这种灵活性及不完全性,使企业的会计处理存在一定的自主判断和选择的空间。这一空间存在于会计准则制约范围之中,企业能够通过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左右在一定范围内游离于这一空间,调节会计准则规范内的会计盈余区间。也就是说,会计准则的制约对盈余管理所产生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对会计盈余区间范围的界定。

(三)会计准则的局限与盈余管理手段 会计准则是一种为会计信息市场供需双方效用最大化而做出的一种不完全契约安排。它所预留出的会计实务处理空间及其与社会实践产生的时滞性都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操作的方法。现行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包括规则

导向和原则导向两种,而这两种模式的局限性都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操作手段。在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中,众多的例外事项,使具体准则很难兼顾会计核算的可靠性,盈余管理便能以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前提条件,在会计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范围内进行,如坏账准备的计提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还是账龄分析法;存货的发出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加权平均法。美国会计界在对安然事件进行反省后,也承认其规则导向中的界线设计及对例外事项的无规范,形成了利用界线标准炮制经济事项及游离于准则之外自主计算会计盈余的盈余管理手法。另一方面,原则导向下的会计准则直接在会计准则中留下了诸多的判断空间,这种由会计准则先天带来的模糊性也成为了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如模糊会计主体的基本假设,利用关联交易、复杂交易、资产重组等手法在会计主体间转移利润;或是把控股股东当作小金库,通过费用的补贴,管理费用的分摊,租金的减免,专利使用权的减免等在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转移利润。而我国上市公司中常见的6%、10%现象,大都是利用了提前确认收入、费用挂账等模糊会计分期的手法。会计准则从其制定的始端,就难以规避盈余管理触角的延伸,其局限性为盈余管理创造了操作的手段。无论会计准则的制定选择哪种模式,盈余管理都能够随着会计准则的变化而不断地演进其手段。这就是盈余管理反会计准则牵制,并与其制衡的反作用力。

(四)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反复构建盈余管理的研究是近30年间发展起来的,而将盈余管理纳入到会计准则的建设过程中却要追溯到会计准则的起源。就美国而言,上市公司统一执行会计准则始于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阶段后的经济重整过程,而对会计准则的各种修订及补充制定,若不是为了修正会计方法对会计信息反映的不良影响,就是为了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对会计盈余调节的负面影响。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历程,同样如此。琼民源利用关联交易虚增收入,虚增利润,虚增资本公积,并以此作为利好消息,自我炒作。在证监会对其进行查处时,并没有相关的准则禁止关联交易。正是这样一个背景下,1997年《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颁布了我国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财政部先后又颁布了《现金流量表》等15项具体会计准则,而这些“救火式”的具体会计准则的规范重点大都放在了上市公司盈余的确定上,对其他项目的涉及甚少。这无疑反映了会计准则制定者利用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规范作用抑制盈余管理行为的初衷。从会计准则的建设历程可以看到,只要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盈余的普遍认识和认识程度不变,盈余管理就存在与会计准则不断博弈的内在动力。而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间制约与反利用关系永远是不可割裂的。对于任何一个会计准则体系其约束性和局限性是与生俱来的,这就使得新建立的会计准则体系可以压缩旧制度中的盈余管理空间,但对自身局限带来的盈余管理手段却无法超越。而试图对新一轮的盈余管理手段进行遏制时,则会落入不变的“怪圈”中。也就是说。在内力的推动下,加上两组相互制衡的外在力量(即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制约与反利用),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处于了“立准则―破准则―再立准则―再破准则”的反复循环中。

三、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博弈分析

(一)正确认识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Sehipper(1989)指出盈余管理的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契约摩擦和沟通。也就是说,会计准则只是提供了盈余管理的限制条件和发展手段,并不直接引起盈余管理,更不能以会计准则为突破口杜绝盈余管理行为。另外,信息不对称使市场中的利益个体意识到了契约指标的多面性,无论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还是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对盈余管理都存在一定的预期和容忍。对会计准则制定者而言,基于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必须建立在盈余管理程度、频率以及盈余管理对资源配置发挥影响的证据之上。也就是说,若盈余管理普遍存在、高频率发生并对会计信息及资源配置产生了重大影响,则应该完善现有会计准则,增加披露要求;若盈余管理现象并不普遍,发生频率低,或其对资源配置影响微弱,则没有必要过分夸大盈余管理的影响,并籍此修正会计准则。必须认识到,会计准则对盈余的影响只是程度和普遍性的问题。在会计准则的建设过程中,将盈余管,理彻底地排除或者急功近利地发挥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制约作用,只会是恶性循环。

(二)转变收益观,建立新的企业价值评价体系 现行会计准则突出了资产负债观,淡化了收入费用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怪圈的运作基础。长期以来,财务管理的目标主要存在三种主要观点,即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而这三种目标的实现都将审视的视角放在了企业的经营业绩上。由此,收入费用观主宰了以利润为核心的传统思维。会计盈余的价值被放大,极大地刺激了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内在动力。随着理财理念的改变,财务管理的目标开始与企业目标相融合。而企业“生存一发展―获利”的层次需求,使得对企业价值的评定指标不再局限于会计盈余。资产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人的能力,以及负债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义务开始引起重视,资产负债观开始发挥其特有的效用。在我国2007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资产负债观崭露头角,强调真实资产、负债下的净资产变化。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强调,并开始向资产负债观倾斜,但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盈余仍在发挥作用。在企业价值评价过程中,资产规模、结果、质量及潜力,负债规模、结果和弹性等将与会计盈余一起形成新的分析指标体系。这样的转变。必将改变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盈余的过度依赖,减少会计盈余指标的片面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动摇怪圈的运作基础。

(三)重视观念转变带来的舞弊手段转变 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原本是计量企业收益的两种不同理论。资产负债观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会计处理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而收入费用观则通过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来计量企业收益,按照收入费用观,会计上通常是在产生收益后再计量资产的增加或是负债的减少。简言之,资产负债观关注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而收入费用观则先计量收益然后再将之分摊计人到相应的资产和负债中去。由于对收益确认的基础不同,资产负债观的执行必定带来与传统收益确认的差异。而企业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也必定因为准则制定起点的变化,促使收益调整转向对资产、负债的调整,新的舞弊手段应运而生。另外,在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体系下,企业一系列契约的签订、履行将在倚重利润表的同时,逐步考虑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的信息价值,建立起多元化指标。当会计盈余的信号作用减弱,资产负债类指标在会计信息中的作用突现时,围绕会计盈余的舞弊也会逐步多样化,形成围绕资产负债做文章的新的舞弊手段。

(四)预防在先,拦截新准则中的盈余管理行为 目前虽然收入费用观淡化,但会计盈余仍然是各类契约及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关注的重要会计信息。因此,盈余管理行为不可能随资产负债观的到来嘎然而止。所幸的是在会计信息生成阶段留下的盈余管理手段,。

在后续的审计工作中可以进行一定的弥补。而这种弥补的方法则是沿袭会计准则的选择性查漏补缺,将会计准则赋予企业的选择空间作为盈余管理审计的重点。即为防止过度盈余管理行为带来负面影响,审计工作者应针对新准则中盈余管理可能的环节、方式和方法做出预判,形成预案。预先考虑分析各具体应计项目和会计方法被盈余管理所利用的可能性,将帮助会计准则制定者确定哪些准则应当加以重新审核。这样便能预防在先,拦截盈余管理行为,减少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只有当过度盈余管理行为得以控制,会计准则的再度建设才能跨越“防乱堵漏”的被动局面。

(五)基于“契约”因素,确定审计工作时间范围的视线 在对盈余管理的大量经验性研究中,断定企业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通常遵循了这样的研究路线,即首先确定企业管理当局是否具有盈余管理的动机,然后评判非预期应计项目或非预期会计选择的类型是否与这种动机相吻合。盈余管理的动机判断成为盈余管理是否存在的首要评判依据,而在众多的动机研究中,“契约”的存在和动因牵引是较好把握的。因此,基于“契约”因素,来设计审计工作监管的时间范围,将有效回避目前监管的“季节性”问题。如上市公司一年一度的年报审计,如果将审计的视线放在审计年度,盈余管理很可能是隐性的。相反,如果将IPO、增配股等“门槛”信息包括进来,上市公司年报中隐含的盈余调整及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的震荡将更大程度地反映出来。也就是说,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博弈现象,需从盈余管理的动因人手。把握其时空性。

盈利能力开题报告范文8

【关键词】盈利预测 自愿性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 房地产

盈利预测是指预测主体基于其生产计划和经营环境,充分考虑预测期可能出现的影响企业未来经济效益的增利和减利因素,依据一定的假设和基准,对未来的某个或几个会计期间的盈利情况所做的预计和测算。房地产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融资是困扰众多企业的主要问题。由于金融制度的先天性缺陷,房地产市场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要方式。紧缩银行信贷的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影响到了房地产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股权融资是房地产企业与资本融合的理想模式,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要通过股权融资存在很多困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房地产上市公司在盈利预测信息自愿披露上存在着问题,亟需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改

进措施。

一、我国盈利预测的现状及其有用性

目前,我国盈利预测信息披露采用的是自愿披露原则,主要集中在初次上市发行股票的公司招股说明书和已经上市公司的年报中。

《招股说明书的内容与格式准则》中规定:“如果发行人或其财务顾问或其承销商认为提供盈利预测数据将有助于投资者对发行人及其所发行的股票做出正确的判断,且发行人确信有能力对最近的未来期间的盈利情况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预测,则发行人可在招股说明书中提供盈利预测的数据”。盈利预测应是“在对一般经济条件、营业环境、市场情况、发行人生产经营条件和财务状况等进行合理假设的基础上,按照发行人正常的发展速度,本着审慎的原则做出”。

《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准则》中规定:“原则上不要求公司编制新年度的利润预测。但公司若在年度报告中提供下一年度利润预测的,该利润预测必须经过具有从事证券相关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审核并发表意见。”

以上规定清楚表明,目前在我国,盈利预测属于选择性披露事项,其披露与否的依据主要是,盈利预测信息是否有助于投资者决策和发行人是否有能力做出切实的预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上市公司客观、善意地披露预测性信息,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上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有利于提高信息使用者决策和评价的有效性。上市公司只披露历史性信息,使得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大大加深,一些内幕人员完全可以通过获取未来信息从市场上获得不正当收益。对外部信息使用者而言,上市公司披露预测性信息可以弥补传统财务报告的缺陷,有助于减少投资者与公司管理当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其次,有利于降低公司资金成本。上市公司披露盈利预测信息,有助于减少投资者与他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还降低了与投资者、债权人预期的投资报酬相联系的不确定性,对债务资金来说,这将转化为较低的利率,而对主权资金来说,这将转化为较高的每股价格。如果预测的未来盈利较高,将使与公司经营相关的各方更有信心与公司合作,使原材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销售更有保障,开展商业信用更加便利。特别是当公司在资金周转上存在临时困难,但一旦度过难关即可获得很好效益的情况下,提供盈利预测信息具有更直接的意义。

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能使社会资金的综合报酬率达到最大,证券价格更能真实地反映上市公司的未来前景和公司证券的真实价值,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少数掌握内幕信息的人员谋求不正当的利益,从而促使证券市场的运作更加有效。

二、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预测自愿披露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笔者认为,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在预测性信息披露上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进行盈利预测披露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较少;二是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稳健性较低。

(一)进行盈利预测披露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较少

思想认识不到位。我国房地产业上市起步较晚,对盈利预测披露的认识不足,表现在:认为对此类信息披露会增加经营成本,包括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和审计成本;预测性信息的披露可能会泄露上市公司的商业秘密;预测性信息的披露会影响上市公司经营者的正常行为。

相关制度还不够合理实行自愿披露以后,房地产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否进行盈利预测信息披露,但是如果选择披露盈利信息以后,对出现较大偏差的,上市公司必须对其原因做出解释并公开致歉,偏差重大的,除要做出解释和致歉外,还要接受监政会的事后审查。对有意出具虚假盈利预测报告误导投资者的,一经查实,将依据有关法则对上市公司进行处罚。由此可见,不披露没有什么问题,而预测不准无论什么原因都需要公开道歉,这对盈利预测的上市公司而言,无疑承担了声誉上的风险,因此,除非该盈利预测信息的披露能为公司带来很大的好处,否则房地产上市公司是不愿意进行披露的。

(二)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稳健性较低,可靠性较差

如果可靠性得不到保证,其有用性(相关性)不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引起误导,给投资者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可靠性是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的生命,是盈利预测信息质量的集中体现。由于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我国目前房地产上市公司公布的盈利预测信息的可靠性质量水平还不高,利益驱动是上市公司操纵预测性信息披露的主要动机。公司操纵盈利预测信息,其直接效益是可以以较低的资金成本筹集到资金;可以减少被兼并和收购的风险;可以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越地位。公司操纵盈利预测信息,还可使公司获得很大的间接利益:有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公司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房地产上市公司有意披露虚假盈利预测信息。

会计制度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信息披露。预测性信息包括发展计划和盈利预测,而我国现有关于预测性信息的财务制度中,仅有《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4号——盈利预测审核》,缺少对整个预测性信息的审计指引。另外,目前我国有关法规对盈利预测信息生成的系统规范还不够,至今没有这方面的具体会计准则。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的披露实行信息中介机构的强制审核制度,注册会计师的审核是保证盈利预测信息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但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还很不规范,有时甚至不能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审计,致使上市公司操纵盈利预测的行为得以实现。

三、提高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质量的措施

结合本文前述房地产上市公司在盈利预测信息自愿披露上存在的问题,下面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规准则,建立规范的盈利预测体系

建立一个健全完善的盈利预测信息规范体系是确保证券市场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前提,也是证券市场向规范化迈进的关键一步。首先,应修订《公司法》、《证券法》等,增加对盈利预测进行规范的法律条款。对盈利预测信息的预测前提、生成条件和方法内容、表达方式、时间跨度、披露时间、提供者的责任等问题根据所属行业的属性科学地做出具体规定,以此规范公司盈利预测的编制行为。例如对盈利预测可由确定值改为区间表示方式,为投资者提供更大的考虑空间;缩小盈利预测披露间隔,使投资者可以密切关注到公司经营状况的变化,增加上市公司透明度。

(二)提高房地产上市公司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的意愿程度

首要途径是拓宽信息的传播渠道。一方面,应强化投资者的素质教育,帮助其认识并充分运用有关披露信息做出投资决策,从根本上解决盈利预测信息普遍被忽视的问题。另一方面,应从降低披露成本的角度解决问题。应借鉴美国在盈利预测披露制度方面所积累的经验,积极引进“预先警示制度”与“安全港规则”,从而减少错误披露给上市公司带来的法律诉讼的损失,激励和促使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其次,要化大力气提高投资者素质,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理性地分析和利用盈利预测信息的能力,这在客观上也会促使房地产上市公司积极披露盈利预测信息。

(三)提高信息提供者的业务水平

信息提供者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盈利预测信息的可靠性。因此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尽快提高企业管理者的业务水平,同时,还应该努力培养一批权威性的盈利预测机构和高素质的财务分析师,发挥财务分析师在盈利预测中的作用。在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中,盈利预测信息的提供者主要有公司管理当局和财务分析师,他们互相竞争、互相牵制,共同促进了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完善。国外的研究表明,财务分析师作为公司外部的独立专业人士,其提供的盈利预测信息优于管理当局。这样,盈利预测信息来源的多样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公司管理当局提供质量较差的预测信息。

(四)加强监管力度

世界各国证券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都有严格的监管,而且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有鉴于此,我国应该建立一整套包括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处罚在内的多层次监管体制,明确界定公司管理当局、证券分析师、注册会计师等市场参与主体各自的法律责任,既要防止他们串通舞弊,又要防止不分青红皂白乱罚一气。

完善相关法规准则,建立规范的盈利预测体系;提高房地产上市公司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的意愿程度;提高信息提供者的业务水平;加强监管力度。通过有效地引导和监督,和这些正确有效的措施,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在融资上存在的困难一定能够解决。

参考文献:

[1]王惠芳.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自愿性披露实证研究——来自1090家中国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的证据.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8:138-140.

[2]王程鹏.对盈利预测若干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会计研究,1997.

[3]周扬.试论我国盈利预测的理论与实务.中央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3-14.

[4]邓辉.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6.

盈利能力开题报告范文9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

一、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特点

(一)新会计准则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会计信息作为公共信息资源和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我国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已趋向相同化的发展,并且新会计准则更趋向可持续长远的发展,确立资产负债的核心地位,避免了企业的短期行为,与之前相比,其主要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增加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2006年2月我国重新引进了公允价值这一概念[1]。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计量问题做出了统一的规定,之前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等,现在又增加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明确了公允价值的定义。与历史成本等其他的计量属性相比,公允价值能够反映企业有关资产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有关负债所失去的未来经济利益的信息。公允价值为基础产生的会计信息对股价解释能力更强。同时,公允价值也使整个经济的波动性增强。

2.修订了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新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发出存货时,其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四种方法来确认成本。企业不能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此次修订减少了管理层对利润的操纵空间。同时这也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是一致的。

3.取消了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新会计准则提出,明确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以后不能再转回。包括固定资产减值、无形资产减值、投资性房地产减值、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等一旦计提折旧,就不能再转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此处与我国的规定不同。

4.修订了债务重组准则。与原准则相比,新的准则在债务重组方面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修改:一是修改了债务重组的定义和范围。二是新准则在债务重组中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三是新会计准则改变了债务重组损益的确认方法。

5.所得税会计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通过新方法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对未来现金流的影响可以直接反映出来。

6.变革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新会计准则对以下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变革:合并报表基本理论和合并范围的变化;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取消了合并差价;改变了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的显示。

7.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与借款范围。新会计准则中,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比以前扩大了。

(二)新会计准则下出现的盈余管理新手段

新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抑制了盈余管理,但是会计准则是盈余管理的工具,只要准则存在,管理者便能找出盈余管理的新手段。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上市公司利用借款费用调节利润。新会计准则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和资产范围,广泛的基本化条件给企业盈余管理带来了更多的空间。

2.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选用调节利润。公允价值的确定给了管理者很大的选择余地,这需要较好的职业判断力,若能够合理使用公允价值一定可使企业为报表使用者带来更加相关由于的信息。

3.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调节利润。上市公司利用新会计准则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可以通过关联方债务豁免的方法进行盈余管理,从而获得巨额利润。

4.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易调节利润。新准则中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资产交易可以将其与账面的差额计入当期收益,进入利润表。上市公司从而通过非货币易,改变上市公司的盈余数据。扩大盈余管理的空间。[2]

5.上市公司利用无形资产调节利润。无形资产开发费用资本化,摊销方法和摊销年限在新准则中都具有可选择性,使企业增加了调节各会计期间无形资产的摊销余地。

6.上市公司利用固定资产调节利润。上市公司在新准则要求下可自行进行夸己估计的变更,从而进行盈余管理,实现对企业绩效的调整。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方法

(一)关注审计报告的内容

判断企业是否进行盈余管理的简单方法是阅读企业的审计报告,但不能对其太过依赖。如果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得出的审计报告是非标准的,甚至以往年度都是非标准的,就可以怀疑公司有可能有盈余管理的行为,须予以充分的关注。如果以前年度的审计报告是非标准的,但今年确实标准的,要注意执行审计的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发生了变化,若发生变化,出具的审计报告即使是标准的无保留意见,也应予以特别关注。因为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很有可能是在审计报告中出现分歧,也有财务报告被管理的可能。

(二)关注盈利与股利分配的对比

如果企业的账面余额很大,但分配的利润很小甚至无法分配利润,此时需要查看公司的现金流并且关注公司的盈余质量,因为这些账面很可能是被公司管理出来的。当然盈利企业不分配利润也有别的原因,比如处于成长期的公司,这类公司的投资空间很大,需要大量现金,这样的情况下也是可以不分配利润的。但如果企业处于成熟期,其账面盈余数额较大却分配利润很少或几乎不分配就值得关注。所以说,关注盈余与分配不失为判断盈余管理的一种可行简便的方法。

通过前两点分析,如果觉得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问题,就需要深入了解上市公司具体采取了哪些盈余管理的方法。

(三)关注报表附注中资产减值损失和利息内容

新会计准则已经规定了计提的资产减值不能转回,理论上缩小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但实际过程中,企业仍旧会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来进行盈余管理。所以我们更应关注附注中有关资产减值损失和利息的内容。

(四)关注关联方交易和非经常性损益

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和债务重组容易发生在关联方之间,这些手段仍旧可以进行盈余管理,所以要关注关联方的交易。企业常用的装饰报表手段还有线下项目,新会计准则下,线下项目的操作空间并不比以前减少,所以更应关注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占盈利的比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