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面试个人发言材料集锦9篇

时间:2023-03-14 14:50:51

面试个人发言材料

面试个人发言材料范文1

关键词:真实性 高考 听力测试

1. 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区的高考英语增加了听力测试环节。听力测试所占的分值也逐渐提高。如此高的听力测试分值,是否能真正的测试出考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是研究者非常关心的问题。为此,听力测试的真实性问题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提及,许多研究者也做了其他听力测试的真实性研究。本研究着眼于2012年江西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分析研究了其听力测试的真实性。

2. 文献综述

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语言测试设计者逐渐放弃了结构主义语言测试的体系,进而转向于交际语言测试体系,因此,真实性问题就成了语言测试里的一个最常见的问题。Bachman(1990)指出语言测试的真实性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语言日常使用的真实性,另一个是语言交际的真实性。巴克曼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测试应利用真实生活的语言而不是特意编写的模拟语言;二是语言测试应该重视语言的交际特性。Bachman(1990)指出语言测试的真实性指受试者在测试中使用目的语完成测试任务与其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相似程度,也就是语言测试语言交际的统一程度。这说明语言测试中应该让受试者在测试中的语言行为尽可能符合其在真实生活中的语言行为。听力测试作为语言测试的一个方面,应该遵守语言测试的真实性。

卢晓仙(2003)认为,听力测试的真实性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即听力材料的真实性和听力任务的真实性。然而,晏渊(2011)认为语言测试的真实性除了听力材料的真实性、听力任务的真实性,还有听力评价体系的真实性。本文作者认为,主观题听力评价体系的真实性会极大的影响到受试者的最终成绩。因此,本研究认为,听力测试的真实性应该分为三个方面,即听力材料的真实性、听力任务的真实性和听力评价体系的真实性。

2.1 听力测试材料的真实性

听力测试应该尽量选取真实的材料,以保证听力测试的真实性。但是何谓真实的材料,语言学家们给出的解释莫衷一是。Bacon和Finnemann(1990:469)认为“当输入的语言是目的语本族语者间相互交流的语言时,输入才是真实的”。Little等人(1989:27)认为一个真实的文本是“在语言社区里产生,并且在语言社区里用于社交目的文本”。从以上论断中我们就可以得出真实语言的两个关键特征:一是被本族语者使用;二是被用于社交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两个关键特征来理解听力材料的真实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直接使用本族语者的语言来作为听力材料。直接地、完全地使用本族语者的语言在实际使用中“也未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即完全使用真实性听力材料的实验班的听力成绩并不高于完全使用非真实性听力材料的对照班的成绩”(葛宁,2007)。任何本族语者的语言都有情景性,包含了说话的时间地点和对象。Buck(2001)指出真实的语言从其情景中提取出来后就失去了它的语境。没有了语境,听力材料可能就会变得难以琢磨,难度也比有语境时大大提高了。除此之外,本族语者的语言很可能带有大量的方言和俚语,这也无疑降低了听力测试的有效性。因此鲜活的本族语者的语言有的时候并不能直接被用听力测试。经过轻微修改的本族语者语言通常更能有效的测试受试者的听力水平。

2.2 听力测试任务的真实性

测试任务的真实性是指测试任务与现实中语言交际任务的相似程度。本文认为听力测试任务的真实性有两个方面:一是听力测试的任务是在真实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而不是虚假的故意为了考察受试者而设计的。在真实的生活中,听者通常是有选择的听那些他们自己不知道和不清楚的信息。即真实生活的听通常是为了弥补听者和说者之间的信息差。因此,真实的听力任务设置应该考察受试者理解听力材料,弥补信息差的能力,而不是考察一些无关紧要的琐碎信息。只有这样才能考察到受试者在真实语境中的听力理解能力。二是听力测试的任务是真实生活中考生能够有机会遇到的,即听力测试任务的情景性。徐强(2003:13)指出真实性体现为“考生所接收到的语言就是平时在生活中听到和看到的语言,考生在测试中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考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要解决的事情,对考生的行为的评估标准是考生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任务,是否达到了交际的目的”。在通常的听力测试里,题型多种多样,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题,配对连线题和问答题。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题型本身没有对错;只有在具体的听力测试题目里才有更为合适的题型选择。总而言之,听力测试的任务应该尽可能模拟真实生活中听者可能会遇到的情景,考察真实情景下的反应。

2.3 听力评价体系的真实性

听力评价体系会直接影响考生的听力成绩,因此要尽可能保证听力评价体系的真实性。本文认为听力评价体系的真实性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听力评价分值要合理,各项题型的分值要充分体现考生在真实生活中的听力理解能力。二是听力评价要公正公平。听力测试里的主观题受主试老师的主观判断影响不可避免,但要尽可能降到最小;不同主试老师要尽可能缩小评分差异。因此,听力评价要有详细的统一的打分标准和参考答案,主试老师还要进行统一的培训。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分析2012年江西高考英语听力的真实性问题。其中主要有两个问题:

I. 2012年江西高考英语听力材料的真实性如何?

II. 2012年江西高考英语听力任务的真实性如何?

3.2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江西高考英语听力部分。本文作者共获取到了2012年江西高考英语听力全卷和其听力材料,以及听力录音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江西的高考整体改革幅度不大,步调平稳,但英语学科却一直保持了听力测试环节,具有代表性。

3.3 研究工具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具是文献数据库和英特网资源。

3.4 数据收集和分析

2012年江西高考英语共分为4部分,满分150分,其中听力为第一部分,满分30分。听力部分又分为两节。第一节为每听一段短对话,回答一个小题,总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总共7.5分。题型为3选1的单项选择题。第二节每听一段长对话,回答2 – 4个3选1的单项选择题。此部分每小题1.5分,总共22.5分。其中,第一节每段对话仅读一遍,第二节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力测试第一节的真实性

第一节第一小题:

Man: Excuse me, Madam?

Woman: Yes?

Man: How long can I keep the book?

Woman: For one month. Please make sure you return the book before it’s due.

题目:1.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In a bookstore. B.In a classroom. C.In a library.

这是一个在图书馆借阅书籍的情景。此段对话选取了本族语者的真实对话,并且用于社交目的,即借书,此题的听力材料是真实的。本小题的问题提问本段对话发生的地点,是本族语者容易遇到的,也是学生真实生活中容易遇到的,因此本小题英语测试任务也是真实的。从这两方面来说,本小题都达到了真实的标准,具有相当高的真实性。

第一节第二小题:

Man: Hurry up, Jenny. It’s already seven. We’ll be late for the film.

Woman: Don’t worry dear, we still have twenty minutes. And it takes us only fifteen minutes to get there. We’ll be there just in time.

题目:At what time will the film begin?

A.7:20. B.7:15. C.7:00.

这是一个等待朋友一起去看电影的场景。此题考察考生听懂时间并作简单推算的能力。此段对话选取了本族语者的真实对话,并且用于催促和应答的目的。从听力材料的角度来说是真实的。本小题的情景是学生非常容易遇到的,甚至每天都会遇到。但是就测试的问题来说,本文认为其缺乏真实性。真实生活中一段这样的对话后不会再有人问电影开始是几点开始,因为对话双方都很清楚几点电影是几点开始的。即此听力测试的任务是本族语者不会遇到的,是人为设计出来给考生做的。因此本小题的听力测试任务缺乏足够真实性。

第二节第八段对话

Woman: Can I help you?

Man: Yes. My daughter bought this camera here for my wife’s birthday. But it doesn’t work. So I’d like to change it for another one.

Woman: I see. Let me have a look. Well, we’ll be happy to change it for you. But I am afraid we don’t have another pink one.

Man: Oh? What will I do then?

Woman: Would you like to choose a different color? We do have this camera in black and orange.

Man: My wife doesn’t like either of those colors.

Woman: If you want, we can order another camera just like this one. There wouldn’t be any extra charge for it.

Man: That sounds fine. Would you please go ahead and do that?

Woman: We’d be very happy to but it’ll take at least a week. Maybe ten days. We’ll call you when it comes in.

Man: Thank you very much.

Woman: You are welcome.

题目:10.Why is the man at the shop?

A.To order a camera for his wife.

B.To have a camera repaired.

C.To get a camera changed.

11.What color does the man want?

A.Pink.

B.Black.

C.Orange.

12.What will the man do afterwards?

A.Make a phone call.

B.Wait until further notice.

e again the next day.

第八段对话是一个购物后的退换货的场景。此题考察了考生推断说话者意图,言下之意和简单推断的听力理解能力。这样一段对话在本族语者生活中是容易出现的,用于常见的购物目的。但是仔细发现,如此长的一段对话,无论是对话材料还是录音都及其流畅。在店员检查无法使用的相机时,更是仅用了一秒钟时间,就检查完毕打印更换产品。当顾客被告知要更换的产品需要等待数天时,顾客也是毫无停顿当即答应。由此可以断定此段对话是编写而成的,并不是取自真实的生活。除此之外,作为长对话,言语的信息的冗余和重复丝毫没有出现,缺少口语特征。由此可以判断此段对话是根据事先写好的文稿直接朗读而成的。因此听力材料的真实性比较低。虽然不能完全使用本族语者的语言来作为听力材料,但是根据其对话编写粗略的草稿,再由本族语者根据草稿自由谈话而录制成的听力材料,其真实性会比朗读文稿的真实性高。从听力测试任务来说,本段听力考题考均察理解说话者的意图,都是真实生活中非常容易遇到的,也是考生容易遇到的,所以本段对话的听力测试任务的真实性较高。

4.讨论

研究中发现听力材料有许多是有试卷编者根据真实生活语言编写而成,且录音都是朗读事先编写好的对话材料录制而成。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编者考虑到高中生平时听力训练机会不多,故意降低难度而为之。另外,听力测试任务有一些是不真实的。可能的原因是,为了阅卷方便提高阅卷速度和准确度,听力测试统一使用了选择题这种客观题的测试形式。本研究认为这两个原因是造成2012年江西高考英语听力测试部分真实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5. 研究结论

从以上数据分析,本研究发现,2012年江西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整体真实性中规中矩。从听力材料的真实性来看,内容符合英语本族语者用于社交目的的生活对话。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听力长对话是由命题者根据生活情景编写而成,并不是取自生活语言。另外,听力录音都是朗读事先完全写好的文稿而录制成的,缺少许多口语中的语言现象现象,比如冗余和重复等。听力材料真实性令人堪忧。实际操作中可以事先录制真实生活的对话,然后在根据对话编写粗略的对话草稿,再由英语国家人士根据草稿自由谈话而录制成听力材料。这样录制的听力材料即可以取自生活,又含有较为充足的口语特征,具有更高的真实性。从听力任务的真实性来看,听力任务大部分都是真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考生也容易遇到的,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但也存在部分缺乏真实性的听力任务设置。提高听力测试任务的真实性可以减少选择题,采用更多的图表题,真正让考生使用英语完成真实任务。真实性问题是听力测试里的一个一直讨论的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何使用计算机开展听力测试,提高听力测试的真实性,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研究的方向。

6. 参考文献

Bachnum, L.F. 1990.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con, S.M. & Finnemann, M.D. 1990. A study of the attitudes, motives, and strategies of university foreign language students and their disposition to authentic oral and written input[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4(4): 469

Buck, G. 2001. Assessing Listen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ttle,D., Devitt, S. & Sigleton, D. 1989.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from Authentic Texts: Theory and Practice[C]. Dublin: Autentik.

葛宁,2007,真实性材料对听力教学的效果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上海:复旦大学。

卢晓仙, 2003, 如何从命题的角度把握测试的真实性原则[J],《课程·教材·教法》(8)

面试个人发言材料范文2

在目前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学生所接触的听力材料多数是经过了改写的,或者是专门为听力理解能力训练而编写的,这样的听力材料在很多方面“失真”,不能真实地反映母语使用者的真实语言环境,使学习者较难适应课堂外的真实语境,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对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和真实环境下的语言交际有不利影响。因此,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在大学听力教学中,必须重视真实语料的使用。

一、真实语料的内涵及获得途径

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将真实语料定义为:语言教学中,采用原非为教学目的而开发的材料,如杂志、报纸、广告、新闻报道或者歌曲等。这些材料通常被认为比那些专为教材开发的,或者教材中的语言更现实和自然。

David ForIll8n(1986)给出的定义为:现实生活为满际需要,而非模仿之而采用的语言材料。

Geddes和wllite(1978)从两方面给了一个不太严密,但却较为准确的定义:不适用于教学,其目的是为了现实生活思想交流的书面或口头语言;为语言教学专门设计,但又具备现实生活中交际所用语言的特征。

综上所述,真实语料是现实生活中真实语言,并且具有实际交际意义。

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可以通过便捷的途径获得真实语料。

1. 网络。许多英语学习网站都提供VOA、CNN等新闻材料,并可免费下载;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各大报纸可供读者在线阅读;各种形式的英国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等也可通过网络获得。

2. 电视。央视的全天候英文频道、各省级电视台的英语新闻节目的收看,只需小小遥控器就可实现。

3、光碟。英文原版电影的光碟在书店、音像店甚至小摊贩处都能购买得到。

二、真实语料在听力教学中的使用

(一)真实语料内容的选择。应选取贴近生活、饶有趣味、能激发学习者兴趣的材料。如播放最新的国际时事新闻、英文原版电影片段、电视连续短剧、悬疑事件电视片等,内容能让学生产生共鸣,被强烈吸引。笔者曾经连续播放过一部美国连续短剧,由于语言简单又极富生活化,剧情跌宕起伏,深受学生好评。

(二)真实语料难易程度的选择。按照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因此,一定要根据语言习得者的实际水平,选择那些基本符合或适当超越学生现有的词汇和语法的水平的真实语料。如果过于简单或有过多的生词和复杂的语法结构,要么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要么会使语言习得者产生畏惧、厌倦心理。比如刚入大学校门的学生,虽然在初中和高中学习过英语,但是大部分学生没有进行过听力策略的训练,听说水平普遍不高,可选择CNN和VOA中的慢速新闻作为其接触真实语料的最初材料。而对于有一定听力基础的学生,可使其接触内容上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语言表达形式。总的原则是循序渐进。

(三)真实语料教学程序设计。教师通过网络等渠道寻找、获取学生可能感兴趣的真实语料,如英语新闻、电影片段等,根据真实语料的内容设置教学任务,如简短回答问题、关键词填空等,任务设置得越丰富越好。在实际教学中,每堂课的前十五分钟给学生播放真实语料,可播放3-4遍。每次播放之前,提出设置好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一方面学生对新闻内容感兴趣,另一方面解决问题的要求也使得学生必须集中注意力去倾听;中间的15分钟,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允许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并鼓励他们展开讨论,老师甚至可以参与到讨论中;最后的15分钟,老师给出参考答案,接受学生的提问并给予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常常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四)真实语料应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教材和真实语料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教科书的语言也是在真实语料基础上根据外语学习的一般规律进行加工而成的“规范”语言,充分考虑了词汇、语法和语言技能的平衡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是一种高效的教学资源,这些特点是真实语料不具备的。教材的不足之处在于难于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长期单独使用会使学生感到无聊,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也不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而使用真实语料恰好可以弥补教材的这些不足。因此,在听力教学活动中,应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地引入真实语料,二者有机结合,扬长避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真实语料教学成效

为测试真实语料教学效果,笔者抽取所教的两个班级进行了对比。A班为控制组,使用规定听力教材,采用传统教学方法;B班为实验组,在使用听力教材的基础上,配合使用CNN、VOA慢速时事新闻材料,设置听力教学任务。实验周期为一学期,共16周,每周两节英语课,每节课45分钟。实验前,笔者对二个班级的听力水平进行了测试,为保证测试效度,采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2007年6月)听力测试的选择题,满分为25分。考试结果表明A班平均分为10.97,B班平均分为10.63,差异不明显。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后再次对两班进行了听力测试,采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2008年6月)听力测试的选择题,满分仍为25分。测试结果表明A班的平均分14.71,B班的平均分为17,差异较为明显。实践证明,使用真实语料教学的B班成绩明显优于不使用真实语料的A班。

面试个人发言材料范文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副主任陈李翔日前表示,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是我国目前惟一的、最具权威性的、用于考察应试者在职业活动中汉语语言运用能力的部级测试。

该测试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osat)组织国内语言教学、心理学和教育测量学等方面的权威专家开发研制的,面向从业人员和求职者。主要考察应试者在职业活动中实际应用汉语的能力。成绩合格者可获得OSAT颁发的“职业汉语水平等级证书”。

ZHC是测查应试者在职业活动中的汉语能力的部级职业核心能力测试。

职业汉语能力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和沟通的能力,是人们从事各种职业所必需的基本能力,直接影响到每个从业人员的工作成效。

职业汉语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ZHC不同于其他语文考试,它着重测查语言能力而非对语文知识的记忆。

一、测试对象

高中毕业以上(含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求职人员和在职人员。

二、测试用途

ZHC服务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服务于各种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部门。

其主要用途包括:

1.为用人单位在人员招聘、选拔、任免和培训等决策过程中评价相关人员职业汉语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2.为应试者了解、发展自己的职业汉语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3.为评价相关教学单位、培训机构的教学、培训成效提供参考依据。

三、测试等级标准

(一)初等标准

具备最基本的汉语能力,可以基本恰当、准确地运用汉语进行一般的交流和沟通,能适应服务性工作岗位对汉语能力的要求。

阅读理解:

1.能阅读理解熟悉领域中的一般性文字材料;

2.能根据工作的要求,按照有关程序或指导找到相关文字材料,并从中获取所需的信息;

3.能略读篇幅较长的文字材料,并把握其内容大意,找出所需要的信息。

书面表达:

1.能撰写一般信件和简单的报告;

2.能根据工作要求,选择适合工作需要的文体并撰写较短的文稿;

3.能从收集的材料中整理出需要的材料,能做简单的笔记。

(二)中等标准

具备较好的汉语能力,可以恰当、准确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和沟通,能适应事务性工作岗位和初级管理工作岗位对汉语能力的要求。

阅读理解:

1.能阅读理解较为专业性的文字材料;

2.能通过阅读判断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观点;

3.能通过阅读了解作者的推理思路,归纳出文章要点。

书面表达:

1.能撰写报告、商务信件和工作程序手册等;

2.能根据工作的需要,从相关材料中选取恰当的材料,表现文章主题和内容;

3.能较为清楚地表达主题意思,且文稿的层次较为分明,逻辑概念清晰,语句通顺,用词规范,标点使用正确。

(三)高等标准

具备很好的汉语能力,可以在复杂的社交环境和职业场景中自如、得体地运用汉语,能适应中级和高级管理工作对汉语能力的要求。

阅读理解:

1.能阅读理解复杂的专业性文字材料;

2.能为专题研究查找和阅读有关材料,获取所需的论据、观点和数据;

3.能理解专业参考材料的内容及其复杂的推理思路;

4.能对相关专业文稿进行分析,鉴别作者观点的价值或问题。

书面表达:

1.能选择适当的文体陈述复杂的观点或描述复杂的事件,文章结构严谨,论点明确,论据充分,事件描述具体、准确;

2.能根据不同目的及文章发表场合的要求,采取不同的写作风格,并善于利用相关知识及可靠的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能清楚地表达主题意思,且文稿的逻辑思路清晰,语句精炼,用词准确。

四、测试试卷构成

ZHC包含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两部分,共有102道题,其中阅读理解50道,书面表达52道。测试时间为150分钟。

ZHC目前采用纸笔测试,1~100题为客观试题,填写答题卡;101~102题为主观试题,在答题纸上笔答。

五、测试时间

面试个人发言材料范文4

关键词:听力材料的评估;听力材料的选择;信息的特征

在听力课堂上,特别是学生的自主听力训练中,常见到这样的情景:学生在听力结束后,首先核对答案是A还是B;然后依据所提供的听力原文材料,逐字逐句地梳理明白听力材料的意思。然而,这种听力训练对于学生而言,究竟算不算是“有益于提高听力的针对性训练”,又是否是“分析了学习者潜在困难并提供的相应的训练”呢[1]?

本调查分析,是在听力测试之后通过问卷的方式,让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对相同的听力材料进行评估。

一、对比学生对听力材料的自我评估结果

为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对于听力材料的需求和理解是否存在区别,本研究在本校部分非艺体类公外本科学生中首先进行了一次听力测试,听力题选自2010年四川省英语三级等级考试题;听力测试之后,即刻进行了一项有关听力材料选用的评估,采用问卷调查形式,46名大二学生分为两组,其中23名少数民族学生为A组,其余的汉族学生为B组。两组学生在进行相同的听力测试后,进行了这项问卷调查。该问卷是依据Skierso[2]关于语言学习中的材料选择所可能要考虑的一些标准,做出一定修改的。调查要求学生对7项有关听力材料的评估因素做出回答。其中6项是关于“是与否”的回答,其调查结果如下:

对于以上6项因素的调查,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所听的听力材料,对于学生而言,究竟是否是有针对性的听力材料。从问卷调查数据对比可知,第1项和第5项的调查结果差别是很大的。这两项数据都反映出A组对于听力材料的满意度远高于B组。

问卷的第7项是“What kind of supplementation will be needed in class and out of classfor you?”,A组的回答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它们按百分比率排序,由高到低依次是:可以帮助提高全国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的听力训练,可以丰富词汇量和知识量的听力题以及有趣的帮助提高听力能力的听力训练。而B组的回答,这三方面的排列顺序却恰恰相反。由此可见,以考试为导向的英语学习,仍然是很大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这也就不难理解即便老师们尽量活跃教学气氛,但听力课堂仍显沉闷,学生很容易就反映出淡漠的态度;而无论是A组还是B组学生都希望通过听力训练,能有新的单词输入,这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对词汇的重视,另一方面又是个矛盾点。我们可从问卷的第2项所衍生出的问题“what is difficult for you to understand the materials’content?”的调查结果了解到:A组和B组都反映词汇是影响他们理解听力材料的主要因素。这说明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中,词汇的难易适中,是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既要让学生有新的词汇可以输入,又不影响学生对于听力材料的大体的理解。而B组反映出的问卷第5项的调查结果,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学生对于听力材料的更新,要求很高。我们认为,学生对于“新”的要求,更多是在于听力的内容要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有关,贴近生活。这也反映出学生的潜意识是很重视英语的实用性的。

二、影响学生自我评估结果的定性说明

基于以上的调查结果,我们认为无论从学生的听力训练成绩还是问卷的对比,A组与B组都存在一定的区别。A组的语言基础知识明显差于B组,B组对于英语听力学习的动力又高于A组。所以在实际的听力训练教学中,我们赞同听力材料的选择要考虑以下几点:材料的难度,信息的特征和任务参与者的特征等[3]。

1.听力材料的难度。话题熟悉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如果材料的信息完整、清晰,组织结构得当,学生对其话题熟悉,就容易理解,否则语言结构再简单的材料也很难理解。

2.信息的特征。具体而言,指的是文体特征和信息的组织安排方式。英语的听力材料大致可分为记叙、描述和说明三种文体。相同的信息内容以不同的方式组织排列起来会使听力理解变易或者变难。例如,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的信息比打乱时间顺序组织起来的信息容易接受和理解。在描述文体的材料中,若信息是由近至远,或从上到下有次序地组织起来,就能增强人的想象和推测能力,并容易勾画出整个图像的全貌。而说明文体的听力材料,若论述的观点在前,然后进行演绎,并给出论据的听力材料就比先说明不同的观点、最后归纳出结论的材料更清晰,容易记忆。所以,如果听力材料的信息组织复杂,教师应事先介绍一下主要内容或给出一个能提供信息的题目,就能减少听力难度,帮助学生理解。

3.任务参与者的特征。众所周知,少数民族学生从小生活的语言环境与汉族学生迥异,语言习惯和思维特点有所不同。而听力理解的过程并非一种单纯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而是一种解码与意义再构建过程的结合。听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与语言知识同样重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的言谈往往受到社会的制约,语言的社会性决定了语言研究不可能局限于语言本身,而应该结合一定的文化背景。”因此,在对听力信息的分析与整合过程中,参与者特征的不同,影响到了参与者对听力材料的自我评估结果。

三、启示及意义

听力理解是一系列复杂心理过程的综合。它要求听者在短时间内自觉地对所听内容进行预测、筛选、整理并解读出其意义,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很强的技能。它受语言环境、文化习俗、心理素质和逻辑思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它是英语教学上的一个难点[4]。而我们的教学,无论是选择教学材料也好还是教学方法也好,目的都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为了使学生语言学习平衡发展。调查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听力材料的需求和理解上,有一定区别。虽然这些区别包含有学习动机、听力技能和语言基础等的不同,但这些区别主要是由于学生群体的文化背景不同和语言基础不同所导致的。所以我们认为,听力材料的选择和编写应当优先考虑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难度两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Anderson,Anne & Tony Lynch. Listen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2] Skierso,A. Textbook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M].Boston:Heinle & Heinle,1998.

面试个人发言材料范文5

一、坚持命题的基本原则

1.思想性原则

作为政治学科,在命题过程中首先要注意避免政治性错误,引用资料图片要审慎,涉及人物语言要注意其政治背景;注重价值取向,追求教育价值。因而,在选取材料时,应该注意材料的正面导向性,对于负面的,容易产生不良导向的材料要尽量避免选用或者突出其应承担的后果。例如当今人们较为关注的土地暴力拆迁等不利于社会和谐的材料,在试卷上应该避免出现,或者引用国务院有关的规定。

2.科学性原则

试题及答案的文字表述要力求做到科学严谨,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引用的资料图片尽量引自权威性的报纸杂志或知名网站,数据要精确,尽量不要胡编乱造。一份试卷完成后,应该仔细检查,图片、文字包括标点符号有无错误,语句是否通顺,有无逻辑错误,要求表达明确,避免模棱两可或者有歧义的说法,选项、答案的设置是否合理、精确。另外,对于社会上一些存在争议的、没有明确定论的事例也要尽量回避。如陈光标的高调善行、天价医药费、药家鑫案等,这样的事例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在试卷上出现,则显得不够严肃。

3.基础性原则

课内基础知识是考查的重点,中考作为水平考试,不排除简单的知识点。因此在平时的命题过程中,整个一份试卷,基础题、加深题和能力题,要保持一定的比例。不能为了追求新奇而忽视基础题。而且,能力题和创新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一般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所以,在命题时一定要紧紧把握考试说明当中列出的知识点,在题目的设置上多下工夫,答案一定要简单明了。

4.人文性原则

一是要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在选取材料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熏陶,可以适当选取一些富有人文精神的材料,如名人名言、优秀的诗歌等。二是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首先,试卷的排版要简洁、清爽,有利于学生阅读作答,一般试卷的版面设置为宋体5号字,1.5倍行间距。其次,尽量不在语言上设置障碍,如“下列说法,材料没有体现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或者加点以示强调,避免学生无谓的失分。另外,在试卷上还可以加上一些温馨提示,给予学生人文关怀。

5.时代性原则

政治学科的教学要注意与时事政治相结合,因此,在命题时,要体现这一点,选取一些国内外热点问题为背景材料,特别是本地区的有正面影响的热点事例,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平时注意积累和收集。除了书本中个别经典的图片、材料、事例外,一般注意在两年以内选取材料;答案的设置要注意与时俱进,不断增加一些富有时代特色或者体现最新的方针政策的成分。

6.实践性原则

反映现实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生活;注重本地的社会实践;适当运用实践探究性题目。

7.开放性原则

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扩大试卷的开放度;正确把握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问题的提出要让学生有话说,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但注意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体现书本中的观点,不能乱说瞎说。

二、研读教材和考试说明,编制双项细目表

一份试卷要注意考点的覆盖面,避免出现重复的考点,或者偏重于哪一个单元,影响试卷的效度和信度。应该首先根据考试大纲和命题的范围编制双项细目表,如下:

这样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不至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尽可能扩大整份试卷的知识覆盖面,提高试卷的信度和效度,更好地发挥试卷的评价功能。

三、用心研究中考试题,不断创新

面试个人发言材料范文6

[关键词]技术人员职称英语等级考试;效度;专门用途英语测试;阅读测试

一、引言

自1978年以来,随着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政府对英语的教与学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英语等级考试(以下简称职称英语考试)是由国家人事部于1999年开始组织实施的一项部级英语考试。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通过该考试才能获得其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对这样一项与职称挂钩的全国范围内的英语考试进行质量调查和分析,不仅对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及单位具有重要意义。对社会也将产生广泛的影响。

二、理论基础

现有的职称英语考试共分三个专业类别:综合类、理工类和卫生类,每个专业类别的考试各分A、B、c三个等级。该考试重点考查应试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本文首先需要详细论述专门用途英语测试、阅读测试以及效度、信度等测试质量标准的有关文献资料,在此理论基础上对职称英语考试进行效度研究。

2.1专门用途英语测试

与专门用途英语或专用英语(EnglishfDrSpecificPurposes:ESP)相对的是通用英语(EnglishforGeoeral;EGP),两者的区别纵乎在于目的不同——是“专用”还是“通用”。但事实上,用相对的概念来区分专用英语和通用英语必然会导致两者的界线不明。Hutchinson和waters(2002:53)明确指出,区分两者的不是目的的不同而是对目的的意识,也就是对学习者需求的意识(theawaremeasoftheneed)。其实,早在1980年Robinson就认为,对学习者需求的注意(attentiontotheneedsoftheleamer)肯定是。专用英语“定义中的一个关键要素。

这种对目的或需求的意识决定了专门用途英语测试考查的是应试者使用语言实现其专门目的的能力,即语言交际能力。很明显,应试者的需求不同,他(她)所应具备的交际能力也相应的不同,那么,专用英语测试的内容和方式也应有所不同——任何一次测试都应是为需求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应试者专门设计的。测试的设计者的最初工作必须是对应试者的语言交际需求。或称目语真实使用情况(Targetlangungeuse)进行分祈和确定。然后测试内容(包括语域、语体、主题、语言技能等)、测试任务、评分标准的确定都应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测试的整个设计过程需要语言专家和专用英语使用领域的专家之间的密切合作。

2.2阅读测试

阅读是一个过程,例如,Hedge(2002)将阅读过程描述为一个有目的的(purpossful)、阅读材料与读者的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的(intemctive)、读者对阅读材料作出评价的(critical)过程。阅读也可以被看作是这一过程的结果——理解,例如,Nuttall(2002)强调,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从阅读材料中获得意义(makesenseofthetext)。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对这个过程进行测试显然是非常困难的,而对其结果进行考查则容易得多(A1-deroen,2000:3—7)在考查阅读理解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阅读是有目的的活动,测试者应考查读者为了达到阅读目的对阅读材料是否有充分的理解(adeqllaleunde—tanding);二是不同读者的背景知识会有差异,不同的知识系统与阅读材料相互作用以及不同读者作出自己评价的过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测试者应认识到可能有一种以上的理懈是可以接受的。

在影响阅读测试的诸多因素中。有三个主要因素:阋读技能、阋读材料2.3测试质量标准B”hmaIl和Palmer(1999)从六个方面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如何评估测试质量,这六大质量标准是: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真实性(authenticity)、互动性(intersctiveness)、冲击(impact)、实用性(practicality)。其中,信度和效度是保证测试质量的两个主要的标准。

信度是考试分数的基本质量,如果测试成绩具有稳定性,那么这样的测试是有信度的。具体地说,同样的考试或平行卷考试对同样的应试者分两次进行,如果两次考试的分数接近,考试是有信度的,但如果两次的分数相差太大,考试就缺乏信度。效度强调的是考试分数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测试者的测试目的。也就是说,如果测试的内容与测试者想要测试的内容不一致时,这个考试的效度是低的,甚至是没有效度的。Bachman和Palmer(1999:23)认为,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此,设计出对路的考试内容是关键,在此基础上应尽可能地提高测试信度。

三、分析与评价

基于以上所述,笔者认为,对职称英语考试进行效度研究实际上主要是具体分析考试内容是否反映了应试者的目的语真实使用情况。尤其是他们的阅读需求。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对它的评价也不可忽视。

3.1分析

笔者参照职称英语考试大纲,从近几年的试卷中具体了解到了考试内容和任务:职称英语考试中的不同专业的区分在于阅读材料的不同,不同的等级表示阅读材料的难度和阅读量的大小,而其它方面的设计是一样的。

3.1.1效度

职称英语考试重点考查应试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这种不分专业、不分等级考查相同能力的做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现行的阅读考试:

a.阅读技能

根据职称英语考试大纲。应试者应具备六种阅读技能。如果这反映了应试者的实际需求。那就意味着参加各级各类考试的人员在现实生活中所需求的阅读技能是完全一样的,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

b.阅读材料

不同专业、不同等级的职称英语考试所选择的阅读材料是不同的,但是这些材料也不能完全反映出应试者平时使用英语的真实情况。笔者发现了以下凡个问题:

问题1.阅读材料在试卷上的呈现方式体现不出文章类型,如书籍、杂志、报纸、文件、信函或电子邮件等;

问题2.阅读材料中插有某些英语词汇的汉语解释;

问题3.职称英语考试要求应试者能够理解本专业或一般的英语书面材料,因此选择了一些主题与专业相关的文章,但是笔者细读内容之后发现,这些文章大多写的是科普知识,明显与应试者的真实阅读情境不符。

其实。这个问题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考试只分三个专业类别,所选的阅读材料不可能太专业化。

c.阅读任务

职称英语考试有六个题型:词汇选项、阅读判断、概括大意与完成句子、阅读理解、补全短文和完形填空。而在现实生活中,应试者不大可能会碰到第一、第五、第六种阅读任务。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答题方式:应试者从头到尾只需选择就行。首先,这种测试方式不符合现实。而且选择题存在助“猜”的潜势,可能考查不出真正的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各级各类的职称英语考试全是以60为及格分数,这个统一的分数线无法反映出不同行业中的不同等级的应试者在真实语言情境中完成蒯读任务时所需的不同程度。

3.1.2信度

因为笔者不可能对相同的应试者进行两次同样的职称英语考试或平行卷考试,所以这里对信度的分析中,笔者将重点放在评分标准上。职称英语考试中全部是客观题,这就决定了评分的客观性,整个评分过程丝毫不会受到阅卷者主观判断的影响,得出的分数应该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3.2评价

职称英语考试分类别、分等级,从表面上来看,设计者是考虑了应试者实际需求的,而且客观的评分过程也可能使考试有比较高的信度。但是,上面笔者所进行的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的分析已经说明了该考试的效度比较低,因此,该测试手段质量不高、意义不大。

四、建议

职称英语考试的设计者有必要采取一些有力措施提高测试的效度,但同时也不可忽视信度。设计者要开发真实考试模式,真正测到想要测的能力。能从考试结果中了解和预测应试者在真实情境中的语言能力。显然。

对应试者的语言交际需求的分析是关键,这样的需求分析需要设计者、应试者、该领域的专家等的参与。

在这里,笔者就现行的阅读考试提出几点具体的建议:

a.设计者应尽可能充分建考虑应试者不同的阅读需求,这样的需求分析在每次考试之前都要进行,因为应试者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本文中。由于有限的水平和能力,笔者未能对阅读文章的难度进行分析。实际上,文章的难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mderson(2000:74)指出。在很多情况下,难度并不能够被绝对地确定下来,测试者可以从应试者的目的语使用情境中选择真实的阅读材料。

b.选取的阅读材料要真实,设计者不必在文中提供汉语解释,因为应试者可以使用词典。设计者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考试时间的长短。

c.测试中的阅读任务要尽可能地真实。不过,要测试情境与真实情境相一致是相当困难的,对此,Robin(1980:79)通过引用波哥大研讨会(BogotaSemimr)报告中的内容提出,这种任务型语言测试的操作可以是非正式的——在真实生活中,让考查对象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得到测试。

d.应试者应有机会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态度。主观题的存在要求评分标准的制定要准确、细致,阅读考试的评分标准的制定应围绕所测的阅读能力,面非写作能力,笔者甚至认为。应试者也可用自己的母语来回答主观题。此外,对阅卷者的培训和监督一定要严格。当然,为了提高信度,客观题也许可以不要放完全排除。设计者可以采取措施阻止”猜“的行为,如选错答案比不选答案扣分要多。

上文中提到过职称英语考试只分三个专业类别,有些闯题是不可避免的。笔者感觉到,如果划分的专业越多,考试的效度就可能越高。其实,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专门用途英语测试只能是为一个应试者而设计的,因为每一个人的语言真实使用情境都是不尽相同的。

面试个人发言材料范文7

关键词:高考英语;二级听力;测试;训练;策略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高考英语二级听力测试及其训练而言,提高高考二级听力越来越受到教师的认可。然而,由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处于改革的初级阶段,因此,在很多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在高中英语二级听力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从而影响了高考英语的整体成绩。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高考英语的成绩,加强高考英语二级听力测试与训练显得很有必要。通过本文的论述,笔者一方面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另一方面,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点参考借鉴的材料。

一、高考二级听力测试试题的特点

目前,我国高考英语二级听力测试的试题大多数是理解主旨和大意题型,从而推测出材料的真实信息。因此,高考英语二级听力测试题目不是简单考察学生的语言和听说能力,而强调考查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高考英语二级听力测试的试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语速设置的比较快。(2)语音具有很大的特色。由于语言是为了反映和了解语言应用的真实性、交际性和实用性,因而高考英语二级听力测试中经常设置语言背景。(3)高考英语二级听力材料一般来自于实际生活,其材料也非常重视语言的真实性原则,高考英语二级听力材料显著的特点就是涉及的话题包含面很广,主要涉及日常生活、文化、教育和人物等,同时,话题所涉及的内容也是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再现。(4)高考英语二级听力试题非常强调对材料的整体理解,而且强调口头语言的真实性和听力技能的熟练运用。

二、高中英语二级听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主导听力材料选择并没有改变

在当前我国的高考英语二级听力试题中,以教师为主导对高考英语二级听力训练材料进行选择的情况并没有改变。即使在高考英语二级听力训练过程中会出现部分由学生自己选择材料,也由于过于形式化而未能实施到位,也不能够达到启发和鼓励学生的效果。这样的训练根本不利于培养学生提高高考英语二级听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考英语二级听力材料选择过程中一定要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

2.学生听力缺乏正确的练习方法

在现阶段的高考英语二级听力测试及其训练过程中,严重缺乏正确的听力练习方式。高考听力练习具有很多技巧,但在高考英语二级听力训练的实际过程之中,英语教师只是让学生反复地进行机械化的训练,而忽视了对高考英语二级听力技巧的训练。大多数的训练是在学生测试完成后,重复地听听力材料,同时,在高考英语二级听力训练过程中,学生的听力训练缺乏有效的指导,从而导致学生的听力能力并没有明显的提高。

3.学生缺乏足够的练习,听力材料过于单一

对于高考这种高强度的考试,没有足够的练习是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的。在进行高考英语二级听力训练的时候,不仅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听力的训练,学生也应该准备足够的听力材料。在高中,由于课后能够进行英语口语和听力练习的机会很少,如果在英语课堂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听力训练,学生的英语听力很难提高。

三、高中英语二级听力测试和训练策略

1.加强语音的规范训练

为了有效地提升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首先应该解决学生发音不准的问题,尤其应该统一规范学生的语音语调,这样能够较好地提高高中学生英语二级听力的水平。同时,加强学生语音的规范化训练,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听力中连续发音和省略等的注意力。

2.增加丰富的语言材料

目前,我国新课标下的高考英语二级听力训练要求增加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同时,听力材料应该满足语言的真实性和题材的广泛性。高中英语听力训练的材料应该以英语教材为主,同时,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寻找其他丰富的听力资源。当然,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在高考英语二级听力训练的过程之中,很多学生由于英语听力不好而容易厌恶对英语的学习。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进行英语听力训练时,可以通过英语歌曲和英语视频来进行听力训练。此外,在平时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名人演讲之类的英语听力素材,通过多种方式的训练,不仅可以避免由于听力的枯燥导致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厌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3.加强听力方法的指导

提高高考英语二级听力测试及其训练的方式还需要加强听力方法的指导。首先,英语教师指导学生提高听力的技巧。指导学生掌握听力技巧主要是指导和培养学生在听力的过程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进行听力训练前,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预测能力对于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重要性。尤其应该抓住听力中的关键词,通过听取的关键词而获取材料的大意,从而预测整个材料的内容和主旨。由于英语听力材料大多数来自实际生活,因而听清楚说话人的态度对于理解听力材料的大意也很重要。在实际听力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还应该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尤其应该保持平静的心情,避免由于不适应高考英语二级听力的试题而出现紧张失常的情况。其次,从听力技能的角度指导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在进行英语听力训练时,有很多细节方面的指导对于提高英语听力的水平也很重要。这些细节方面的指导主要包括在听力的过程中做好标记等,尤其是对一些生词、同义转换词等,加强对排除这些选择项的干扰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4.做好语言文化输入性指导

由于高考英语二级听力测试与训练的题材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因而做好语言文化输入性指导也显得至关重要。(1)加强学生对流行美语文化的理解。由于高考英语二级听力试题中真实情景再现的例子很多,并且很多案例越来越贴近生活,现阶段流行美语在高考英语二级听力题材中也经常出现。此外,英语听力的短文一般选自于与外国人日常有关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因此学生具备一定的英美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方面的知识也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同时,学生应该及时将自己的思维方式融入英美思维方式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情境的把握,也有助于学生做好预测。(2)加强对听力材料的积累工作。在高考英语二级听力测试与训练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培养积累听力素材的习惯。由于在高考英语二级听力考试中,英语听力的题材大同小异,学生自由积累更多的听力素材,在高考英语二级听力考试过程中遇到的陌生题材就越少。

5.增加一定量的二级听力模拟试题训练量

为了帮助学生打好听力基础,在平时的高考英语二级听力测试与训练中,教师应该增加一定量的听力模拟试题以加强听力训练量。学生只有达到足够的听力训练量,才能增大学生的听力素材积累量。学生在每次听力完成后,都应该做好积累记录工作,尤其是对于在听力过程中遇到的生词,在听力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预测,听力完成后应该查找该词在文中的意思,同时弄明白这个生词的意思并积累下来。由于我国文化背景与英美两国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听到一些生僻的词汇时,首先应该根据英美两国的文化背景对生僻词进行预测,经过推理和预测后,进而弄清楚听力短文的大致意思。

总而言之,提高学生高考英语二级听力水平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不仅需要英语教师加强对听力素材的选择,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提供较好的听力材料,自己也应该多进行听力训练。当然,由于我国与英美两国的文化背景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高考英语二级听力试题中很多素材都会涉及文化背景方面的问题,因而学生加强对英美两国文化背景的了解对于提高高考英语二级听力的水平也显得非常重要。因此,现阶段研究高考英语二级听力测试及其训练策略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以上是本人的粗浅之见,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及文字组织能力有限,因此文中如有不到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面试个人发言材料范文8

关键词: CBI(内容依托教学法) 英语四级 阅读理解

一、引言

英语四级考试已成为当今普遍、权威的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统一考试,受到学生、教师、家长和用人单位的广泛重视。英语四级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占据最大比重分值,做好阅读理解对通过考试至关重要。笔者通过对学生英语等级考试存在的困难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认为阅读理解是最难的部分,平时练习不得要领,最终导致考试失利。笔者结合理论和实践,证明解决英语四级阅读理解学习困难需要CBI理论的指导。

二、CBI教学理论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内容依托式教学)教学理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广泛关注。CBI不是围绕大纲组织教学,而是根据学生即将学习的内容或信息开展教学。CBI理论促使教学重点发生转移,从学习语言本身转移到通过学习主题知识学习语言,内容依托教学法主要有专业内容依托模式、主题依托模式和辅助式语言教学模式等模式[1],其中主题依托模式(theme―based approach)是指授课教师围绕某个特定主题或者话题设计课程大纲并组织教学。

CBI教学理念的三个要素以学科知识为核心,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符合特殊学生群体的需要[2]。

语言与其所在目的语中的科技、历史、文化等是融为一体的,这是一个国家文明的体现,学习语言而不学历史、文化等知识是片面的。以内容为依托的阅读教学强调阅读与内容结合起来教学,这不仅增加了学科知识,还促进学生了解了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进而拓宽了学生知识面。依据CBI教学法,学生会投入时间和精力学好相关主题的文化等各种背景知识。为完成某一主题任务,学生要从网上查询相关资料,既学到了学科知识,又培养了学习兴趣,更在学习中积极思考了所学主题内容。

CBI理论下的阅读教学突破传统教学理念,颠覆传统的阅读技能课程模式,实现主题内容和语言的有机融合,从而既提高阅读技能,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CBI教学法在四级阅读备考中的应用

根据目前的考试大纲,英语四级考试阅读部分的选题原则是:题材广泛,但涉及的背景知识应跟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并能为学生所理解,具体涉及英语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文学、历史、宗教、体育、医药、环保、风土人情、科普知识等各个领域。依据CBI理论的主题教学法,教师可在备考教学中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主题备考。通过CBI的主题教学理论,帮助学生掌握不同主题的知识,扩大知识面,解决在调查中反映的知识面窄问题,能在四级英语阅读中游刃有余。

CBI指导下的主题教学可大体分为以下三步,以近年常出的新科技类主题阅读理解为例。

1.主题词汇学习

词汇是阅读的基础和难点,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最新科技相关的词汇。依据CBI理论,给学生布置任务:登陆英文网站查找新科技相关的常用词汇,找出近十年四级阅读考试题中科技相关的生词和重难点词汇。然后分组协作,互相检查词汇的记忆,以此为中心,发散记忆更多的相关词汇,迅速扩大科技相关的词汇量。

2.主题技巧讲授

英语四级考试阅读主要测试以下能力:

(1)既能理解个别句子的意思,又能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2)能理解字面及隐含的意思。

(3)既能理解事实和细节,又能理解阅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4)能就文章的内容进行判断、推理和信息转换。

新科技类主题常考事实和细节理解题,可重点讲授寻读技巧。首先在文章中定位有关文字,然后加以分析,判断出字里行间的意思。科技类常考主旨和大意,主题讲授法可侧重如何通过略读抓主题和中心思想。四级考试中,大多数考题看段首和段尾就能找出段落主旨。

3.主题真实材料实战

围绕相关主题的真实而有实际意义的阅读材料,不仅能促进语言知识学习,还能培养将来工作需要的资料查阅分析技能。

依据CBI理论,通过设置问题调动学生主动查找相关主题的真题及其他真实材料。学习科技类主题时,布置任务,启发学生上BBC、VOA等全英文网站查找新科技主题材料,然后对材料开展小组阅读实战练习、小组互评、课堂展示思路等,提高对真实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结语

CBI指导下的以相关知识为核心的分主题教学能从很大程度上解决四级考生知识面窄导致阅读理解得分低的问题,提高考生四级考试通过率。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通过四级阅读理解的备考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面试个人发言材料范文9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是文秋芳教授及其团队历时八年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该理论包含的教学理念为“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主张一切课堂教学活动均服务于实现教学目标和促成有效的学习,强调教学活动与语言运用的密切关系,关注通过课堂教学实现高等教育的人文性目标。在上述教学理念指导下,“产出导向法”提出三种教学假设,分别为“输出驱动假设”、“输入促成假设”和“选择性学习假设”,主张产出是语言学习的驱动力和语言学习的目标,输出的不足和压力可以促成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输入性学习,教师适时提供能够促成产出的学习资料和练习,学生通过选择性学习来取得更加有效的学习效果。支撑“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流程分为驱动(motivating)、促成(enabling)和评价(assessing)三个阶段,并强调必须以教师为中介。在驱动环节,教师需要为学生呈现具有认知挑战性的交际场景,鼓励学生尝试完成交际活动并发现自身语言不足进而产生学习欲望,使学生名学交际与语言两类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热情。在促成环节,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与输入任务相关的学习材料,并引导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促成学生完成产出任务。评价阶段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两种。即时评价在“促成”阶段进行,指教师在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和产出任务联系时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延时评价则为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通过课外反复练习,再将产出成果提交给教师进行评价。

二、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商务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商务英语课堂教学虽然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输入并设计了较多的输出活动,但整个教学环节缺少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驱动环节。实际上,产出导向法主张的输出-输入-输出的教学环节能够极大地提到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更有效的课堂学习和学习效果,因此将产出导向理论运用于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够为商务英语教学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模式。

本次教学实验的对象为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以Paul Dummett主编的《新编剑桥商务英语(高级)》第三版中的第一单元“Asking and answering questions(商务环境中如何提问和回答问题)”为教学内容,这一主题的应用性较强,对于学生日后在职场中进行交际活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符合产出导向法主张的“学用一体说”。这一主题下的“模拟工作面试(A job interview)”环节实用性更强,具有认知挑战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商务沟通能力。

1.教学目标。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为交际性和语言性两个目标,交际性目标为在商务环境中能够进行有效的提问和回答问题,表达内容有内涵和人文性。语言性目标为能够掌握直接疑问句和间接疑问句的表达方式,并且能够使用工作面试相关单词和短语来提问和回答问题。

2.产出任务。本次课的产出任务为“模拟工作面试”,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工作面试,2名学生一组,给定firefighter,restaurant manager,web designer,fundraiser for local sports club 和trainee investment advisor五种情境展开交际性活动,小组在课堂进行练习时教师给予即时评价,小组根据教师评价进行课后改进并提交视频产出成果,教师对产出成果进行课外的延时评价。

3.教学流程。

(1)驱动阶段。根据产出导向法,驱动阶段分为三个环节,根据本次课主题,教师首先向学生呈现两个交际场景:场景一,假设你是一名参加面试的学生,应聘的岗位为市场专员,面试官提出了若干问题,你将如何回答以获得录用;场景二,假设你是面试官,给定五种岗位如trainee investment advisor,你?⑷绾谓?行提问以考察对方是否符合要求。呈现交际场景后,让学生分为2人一组尝试完成交际活动,汇报讨论成果。此驱动环节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身语言的不足之处,极大地激发学习欲望和提高学习动机。之后教师向学生说明交际性和语言性两个教学目标,并说明产出任务为2人一组完成模拟工作面试的视频录制。

(2)促成阶段。在促成阶段,教师充分发挥中介作用,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输入材料进行选择性学习,以促成任务的完成。根据语言性和交际性两个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促成阶段设定两个步骤。第一步为语言能力的促成,为学生提供直接疑问句和间接疑问句的输入材料,以及工作面试相关单词和短语。教师让学生听教材中关于记者采访公司新闻发言人的听力材料,让学生有选择性地记录记者提问的关键词和句型,帮助学生在提问方式上进行材料的输入。同时教师让学生观看约10分钟无字幕微课视频“common interview questions and answers”,学生边看边记笔记,对于面试中常见的问题和回答所涉及到的单词、短语和句型进行选择性学习,为促成产出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必要的输入材料。第二步为交际能力的促成,教师让学生观看约4分钟的模拟面试视频,视频中包括最佳面试和最差面试的案例,学生观看视频之后,教师组织全班进行讨论,要求学生评价面试案例,总结在面试中需要注意的肢体语言和语调语气等方面的问题,此步骤可以促成产出任务中交际性目标的完成。促成输入后,学生2人一组进行分组模拟工作面试练习,从firefighter,restaurant manager,web designer,fundraiser for local sports club 和trainee investment advisor五种角色中任选其一进行模拟面试,每组时间为5分钟,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给予即时评价。

(3)评价阶段。产出导向法的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两种。即时评价在促成环节进行,教师在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工作面试给予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两方面的评价,帮助学生及时修改面试表达中出现的词汇和句型错误,纠正其在模拟面试中肢体语言和语调语气等方面的问题。延时评价为课下评价,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在课下进行模拟面试并且提交视频产出成果,教师课下对产出成果进行评价,总结其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于下次课进行统一讲解。通过评价产出成果,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结合能够更有效地促成学生产出任务的完成,能够节省课堂时间,并且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大量的课下练习提交高质量的模拟面试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