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描写冬天的现代诗集锦9篇

时间:2023-03-14 14:51:17

描写冬天的现代诗

描写冬天的现代诗范文1

《春》作者以新奇的比喻、清新流畅的语言赞美春天,想象春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以及春天里的人,细腻的感官描写,以及对景物独到的观察、典型景物的选择均有高妙之处。

《济南的冬天》则像讲故事一样充满沧桑感、动感。描写景物着眼于景物特征,“响晴”算是济南冬天的总特征吧,作者先从总体上把握济南特点,然后揭示济南的地理特点,山暖和而安适,水绿盈盈的,写出冬天济南的独特魅力。

《夏感》则抓住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征展开,“热烈”即麦浪翻滚、热风浮动,“紧张”农民忙着打麦子,忙着给秋苗施肥。“急促”指田间禾苗、麦子、玉米高粱,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写景着眼于景物细节,书写生动,概括有个性,角度新颖,见解独特。

《秋天》以叙述笔触为诗,语言清新婉丽,秋天“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转换景物角度,由景及人,脉络分明。诗歌语言的韵律美、和谐美可见一斑。

《古代诗歌四首》书写春秋之景,想象或宏阔,或清丽,展现了不同风格的诗歌特色。或是秋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或是春天,“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好课文就是写作的好范例,学习本单元,就是要模仿这些经典文学作品来尝试写作的乐趣。如何才能写好景物类文章呢?

其一,要静心观察,细心体悟。春天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春意表现在一草一木上。只有细心观察,方有独特的审美体验,才能做到描写到位,表达生动。“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才是典型的秋景嘛,撒网捞起的树叶,这是秋天最美的一片叶子。

其二,要抓住景物特征来写。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色,一个季节有一个季节的风情。在作家梁衡笔下,夏天“紧张、热烈、急促”,在曹操笔下,秋天“萧瑟、宏阔、浪漫”。同样是秋景,在何其芳笔下,秋天“清丽、细腻、多情”。这就是说,景物是带有个人独特体验的景物,这样的景物才具有新鲜感、代表性。

描写冬天的现代诗范文2

关键词 古代文学;二十四节气;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崔玉霞,(1966-),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46)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在二十四个节气背后,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曲赋,无不鲜明地带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成为我国农耕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的概念。

从天文上讲,二十四节气就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

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无论是文人还是民间百姓,多有通过诗词歌赋来反映二十四个节气的变化和习俗的,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二十四个节气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便于人们记忆和传诵,人们还把二十四个节气编成一首歌谣在民间传唱: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这首诗前四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缩略的集成,依次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眷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后四句为各节气的时间。通过“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这两句对仗巧妙,指出了如果以阳历来推算节气的日期,那么7月份以前,每月两个节气的日期,多在阳历6日或21日,下半年每月的两个节气多在阳历的8日或23日。有时也相差一两天。所以口诀中又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一句。

此诗的巧妙之处在于把二十四个节气取其中的一个字贯穿起来,组成一首七言律诗,同时指出了节气之间的间隔规律,简单易记,朗朗上口。

二、二十四节气与谚谣

谚语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里就有不少“引谚”的实例,在《易经》、《尚书》、《左传》、《战国策》、《国语》、《孟子》、《史记》等古籍中,都提到并且记载了谚语,宋代以后还出现了关于俗谚的专著,如《古今谚》等。

由于我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农业社会的人而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年中的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制定出来。为了便于记忆,智慧的劳动人民还把有关节气的内容加工总结、凝练压韵,形成民谚民谣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这些民谚民谣形式多样,活泼生动,意象鲜明,流传甚广。例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惊蛰一犁土,春分地如筛”“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下种,谷雨栽秧”“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三朝遍地锄”“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夏至进入伏天里,耕地赛过水浇园”“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大暑大落大死,无落无死”等等。这些农家谚语短小精练、实用具体,至今还在农村流传和使用。

比民谚形式更高级的形式是民谣,关于节气的谣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如有一首五言节气歌,将每个节气中的典型物候与景色以及农业生产、民风民俗编在一起,通过阳气转、乌鸦叫、滴水干、封河等外在景物描绘出鲜明的季节变化,通过种粟、种大田、动刀镰提醒农民到季节该进行的农事活动。大家乐、不着棉、忙买办、要过年写出不同季节的民风民俗。全诗如下: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幕,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署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失雪芟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流传于四川地区的《节气百子歌》,则每句以“子”结尾,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民风民俗: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账主子。

这首诗一共写了十二个月,每个月份中重点选取有代表性的节气民俗,其中吃麻饼、吃捞糟烘笼子等习俗带有浓郁的四川地方特色。

三、二十四节气与诗词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广泛和深刻,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很多,多愁善感、触物兴情的诗人们对季节的变化尤其敏感,通过诗词借景抒怀,驰骋想象,施展才华,表达不同阶层,不同时节的情感,反映不同历史不同地区的生活生产和民风民俗,写出情景交融并深刻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佳作。

二十四节气诗词主要表现的内容有:

一是反映炎黄子孙在不同季节从事劳动生产的场景和农家生活的场景。

这些诗词宛如一幅幅优秀画卷,不同朝代的不同农耕图和农家乐组成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清明上河图”。我国最早的一首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歌是《诗经》里的《七月》。作为《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七月》描写了先民们随一年四季节气的变化所从事不同的农事活动。诗歌从一年最寒冷的十一月、十二月“无衣无褐”的冬日生活起笔,写了“春日载阳。鸟鸣仓庚庾”的春天万物复苏景象;接着写夏季芒种的繁忙;然后的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不停歇的劳作。其中写道“六月食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寿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这一段写先民在不同的季节采食不同的果实,丰收喜悦的情景。

农事诗在此后各朝都有杰作出现,田园诗人陶渊明、孟浩然、范成大都有与节气相关的农事诗佳作。宋代陆游的《时雨》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首节气诗佳品,“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香,处处菱歌长。”文字短小精焊,清新自然,不仅写出了节气时令、物候现象,而且突出地渲染了田家插秧、采菱时的繁忙与欢畅。

第二类是通过描写农家生活的艰难和辛苦,反映我国农民吃苦耐劳、辛苦劳作的精神及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事活动是国人生存根本。很多文人出身就是农家,也有的是躬耕垄亩的田园诗人,对农村生活有切身的感受。而中国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也让他们特别关注农民的悲苦,关注百姓的生活。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白居易的《观刈麦》,诗歌开头就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一段非常逼真地写出了芒种时节田家麦收的劳累和辛苦。为了抢时收获,全家老少一起出动,脚踩滚烫的热土,头顶炎炎的烈日,不顾劳累,不怕流汗的精神。

范成大是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其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如其三十五“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写农夫被租税所迫无力买田耕种,只好在七月采菱为生的困苦和愤怒。

这类反映农家被剥削和压迫的诗歌在历朝历代都有新作,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诗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爱民的情怀。

第三类是随景寄情、四时感怀之作。

战国公孙尼子《乐记,乐本篇》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感物说是中国古代诗学中最基本的艺术创作触发论。“感物说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气本原之说上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古代文人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中感受到季节更迭、时间的流走、人世的变迁、年华的逝去,由此触感,他们通过节气诗或抒发感慨、寄托心志,或吊古伤今、怀乡念友、或人生悲愁、忧国忧民等等,情感均随诗词表达出来,为诗词领域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春有梅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景物的变化都会引起诗人无限感怀,伤春、苦夏、悲秋、枯冬均成为文人创作的由头和契机。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借春分日来写离愁,其在《清平乐》中这样写道:“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该词撷取春分天最易让人伤感的落花来融情人景,情景交融。春风吹又生的春草在作者看来却成了离恨的象征,将无形之离恨化为有形之春草,生动而贴切,富有创意。

“自古逢秋多寂寥”,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我国文学中的传统主题。而在四时感怀的节气诗词之中,悲秋的诗词所占份量最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诗人触物兴词,以白露季节水边的秋景营造出凄清哀婉之氛围,烘托出为追求爱人历尽艰辛而不得的怅惘和凄苦的心境,全诗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在以悲秋为主题的诗作中,杜甫的《秋兴八首》被誉为律诗中的精髓,是“裘领之作”,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其第一首诗:“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该诗通过悲自然之秋来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全诗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愁,含义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第四类写节气变迁时的自然之景及百姓在不同节气里民风民俗。

在二十四节气中,民间特别重视立春、清明和冬至等几个节气。这也许是这几个节气物候变化较明显,其中关于这几个节气的传说更多、习俗更多、其所蕴藏的文化底蕴比其他节日更深。在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中,也尤以这三个节气的诗词为多。

立春在每年的2月4日。据资料记载,历代王朝对立春这一节气都相当重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农业立国,对立春的到来寄予了厚望。在《礼记・月令》中记载:“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返赏公卿大夫于朝。”后世历朝历代都有不同形式的迎春活动,有的朝代还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到唐宋时期,立春日还有盛大的春祭活动,从京师到县城都特修专供祭春用的宽阔的“春场”。立春这天,人们穿着同一颜色的春服。打着旗、幡、伞盖,牵着纸糊的春牛春象,用彩杖鞭打,意为打春”,送小春牛,载歌载舞;明清以来,又发展了民间食青菜,迎土牛,浴蚕种,喝春茶等习俗。立春这一天,民间还有吃春卷的习俗。据说这是为了祭奉春神句芒,请他督促耕牛努力干活,催促庄稼快快成长的意思。

苏轼在62岁时被贬到海南儋州,对于一个年近古稀老人来讲,海南这样一个荒蛮之地已近乎是葬身之所了。但我们从达观的坡《减字木兰花・立春》词中,看到的却是欢欣鼓舞,清新活泼的春的气息:“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花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胜雪花。”全词写春风吹暖,桃花盛开的春日景象。词中还写了农人在立春日举行鞭春牛插春幡等民俗内容。

清明在阳历每年4月5日前后,是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开始的。据《岁时百问》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据统计,《全唐诗》《全宋词》中,内容中包贪“清明”“寒食”字样的作品有850多首。有些诗词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千古名篇,如杜牧的《清明》诗,几乎家家尽知,无人不晓。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是祭祖扫墓,清明前后,他乡游子不论多远都要返回故里,到祖先亲人墓前祭祀洒扫,寄一腔哀思,以慰地下亡灵。唐戴叔伦的《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就是写清明及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的习俗的。“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花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在外为官的戴叔伦为仕途羁绊不能回乡,清明之日送儿还乡祭扫,离别时说到家乡触动思乡之情,忍不住泪湿衣襟。诗中“晓厨新变火”一句指的是我国寒食节习俗: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是日禁火,家家冷食。至次日清明方举火做饭。此习俗传说为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臣介子推。

清明又是一个郊游踏青的好日子。古代民间有植

树、插柳、放风筝、打秋千、蹴鞠(踢球)、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宋代吴惟信的诗《苏堤清明即事》写苏州清明美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

冬至古称“至日”、“日短至”。冬至在阳历的12月21或22日。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自昼最短的一天。 在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冬至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文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冬至诗以唐宋时期为最多,宋黄公度《至日戏题天福寺》“去年至日老夫家,呼儿具酒对梅花。今年至日空奔走,岂止无花亦无酒。薄宦驱人无已时,客怀牢落强裁诗。君不见杜陵老诗伯,年年至日长为客。”全诗运用对比手法,写去年冬至过节的欢乐及今年过节的冷清,抒发宦游生活的无奈。通过由已及人,想到杜甫遭遇的对比,突出诗人寻求自我安慰的心理。宋范成大的《满江红・冬至》借写冬至日节序的变化,抒发一种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清昼永,使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四、二十四节气与曲赋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广泛影响,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苏州著名弹词艺人马如飞还新颖别致地用节气和戏剧名称编写一首《节气歌弹词》,作为弹词的开篇进行演唱,深受广大听众欢迎。其词云: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节气名:立春、雨水;戏目名:《西园记》、《霄光剑》。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闲。节气名:惊蛰、春分;戏目名:《跃鲤记》、《蝴蝶梦》

清明时放风筝误,谷雨西厢好养蚕。节气名:清明、谷雨;戏目名:《风筝误》、《西厢记》。

牡丹亭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节气名:立夏、小满;戏目名:《牡丹亭》、《玉簪记》。

隔溪芒种渔家乐,义侠同耘夏至间。节气名:芒种、夏至;戏目名:《渔家乐》、《义侠记》。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湖亭大暑对风眠。节气名:小暑、大暑;戏目名:《白罗衫》、《望湖亭》。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酉楼听晚蝉。节气名:立秋、处暑;戏目名:《葵花记》、《西楼记》。

翡翠园中零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节气名:白露、秋分;戏目名:《翡翠园》、《折桂记》。

烂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节气名:寒露、霜降;戏目名:《烂柯山》、《惊鸿记》。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节气名:立冬、小雪;戏目名:《麒麟阁》、《绣襦记》。

幽闺大雪红炉暧,冬至琵琶懒去弹。节气名:大雪、冬至;戏目名:《幽闺记》、《琵琶记》。

小寒高卧邯郸梦,一捧雪飘空交大寒。节气名:小寒、大寒;戏目名:《邯郸梦》、《一捧雪》。

冬去春来天渐暖,白兔鸟飞又一年。戏目名:《白兔记》。

作者马如飞原籍苏州,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苏州弹词艺人。原名时霏,字吉卿。一署沧海钓徒。江苏苏州人。’马如飞一生致力于弹词《珍珠塔》的加工和曲调的研究,此外还创作了不少弹词开篇。此节气弹词即为开篇演唱之作。此曲的妙处在于,词人不但把二十四节气名和二十六个戏目名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嵌入句中,语意双关,联缀成篇。而且从中既可见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和人事,也可知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戏曲的流行情况。全篇文词典雅,天衣无缝,含蓄有致,别有风味。

描写冬天的现代诗范文3

关键词: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四时风景

abstract: 《a quatrain》 is a famous composition by du fu wrote(two golden orioles sing amid the willows green),which be read with admiration by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lots of readers express various appreciation and feeling from different angles on this poem.the poem describe four seasons in the sichuan province, which express the love of nature,the love of real life and joy of feeling.

key words: du fu;《a quatrain》;“two golden orioles sing amid the willows green”;four scenery

宋学家程颢有《秋日偶成》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1]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怡然自乐的人生观,其中的“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更是道出了一种“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人生境界。每读这首诗便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诗。虽然历来对这首诗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都离不了借景抒情的普遍看法。的确,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4句话写了4幅风景图,通过对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感和积极乐观的美好心态。但是对于这4句话彼此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作者是怎样构思这4幅画面的,却很少有人探究。经过多次的反复阅读,尤其是在前引程颢诗的启发之下,笔者认为杜甫的这首绝句中的4句诗绝不是简单的一时的景物堆砌,而是选取了一年四季中每个季节里最富有特征的自然物象加以传神地描写,从而构成4幅美妙的四季风景图。也就是说,作者是以概括的笔触描写了他所生活的成都草堂之四时美景。众所周知,杜甫一生大都在辗转漂泊,穷困潦倒,正如他在《登高》一诗里所写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只有在他晚年,由于朋友的帮助,他在四川成都的浣花溪畔才勉强修建了一座简陋的草堂,从而度过了一生中虽然短暂但是对于他来说却是最难得的安稳日子。由于生活境遇的稍微好转,杜甫的内心便有了一种难得的闲适情趣,因此这个时期所创作的诗便呈现出萧散自然的风格特点。在他笔下,安静明秀的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便成为这时期他诗歌的主要特色。而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诗便是这时的代表作,下面笔者作一具体分析:

首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春回大地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的美景。其中,鲜艳亮丽的色彩给我们留下了非常鲜明的印象。“黄鹂”对“翠柳”,黄鹂鸟儿不一定是黄的,但翠柳一定是绿的,这样的搭配在视觉的感应方面极富吸引力,令我们想到春天来临之后百花齐放、百鸟齐鸣的局面。春天可写的景物很多,但作者并没有一一呈现,而是只写柳树上边的鸟鸣,这鸟也不是一群,而是只有两只,两只鸟的叫声似乎有点单调,不足以传达出春天的繁华热闹,但是我觉得有这两只美丽鸟儿的叫声就足够了,清脆而又悦耳,完全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不是吗?实际上透过这两只鸟的叫声,我们完全能够联想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3]的热闹景象。但是叫声写得太多了,就只能是“呕哑嘲哳难为听”[4],那样就令人不堪忍受了。所以此处应以简洁为妙。

次句“一行白鹭上青天”给我们呈现的是另一番景象,如果首句以五彩缤纷繁华热闹而取胜,那么,这次句就是以淡雅素净视野开阔为特色了。“白鹭”对“青天”,天是蓝的,鹭是白的,两者相衬,既对比鲜明,又简洁疏朗。同时,作者这里用了一个极富力度的动词“上”,这“上”字的运用令我们联想到刘禹锡的那首著名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5],这两句诗都用了一个“上”字来写鸟飞的姿态,“上”给人的感觉是排除各种艰难险阻迎难而上,其中既包含了鸟儿无畏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但实质上更传达出诗人的豪情壮志,所以这两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既然刘禹锡这首诗写的是秋景,那老杜这首诗难道不也让人想到秋天的景象吗?秋天,天高气爽,令人心旷神怡,但秋天也是候鸟南飞的季节。记得小学课本里学到写秋天的文章,里边有这样几句话,“秋天到了,大雁要飞到南方去了,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这里的“一行白鹭”不正是让我们联想到秋天南飞的大雁吗?所以,笔者认为第二句是写秋景的。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一提到雪,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白雪皑皑的冬天,虽说从成都往西往远处望,是常年积雪不化的川西高原,红军翻越大雪山的情景至今令我们难以忘怀。但杜甫这里写的不可能是其他季节的雪景,而应该是冬季。其理由除了雪是冬天特有的自然景物外,还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推论:其一,前边两句分别写的是春秋两季,而接下来的第四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则使人直接联想到的是雨水充足、水涨船高的特有的夏天景象,那第三句也只能是写冬天了。其二,从作者的观察位置来看,此时是作者坐在屋里从窗户向外望去所看到的景色,一个“含”字非常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这正是于尺幅之中见千里之景;再说,作者为什么要坐在窗前向远处望,而不是如下句一样尽情地站在门外观赏西山雪景呢,难道还不是因为天气严寒门外难以久立而只能蜷缩于一隅吗?

结句“门泊东吴万里船”正如上句所分析的那样,夏季雨水充沛、水涨船高,正是水上交通运行的黄金季节,这船不是附近的渔民打渔的小渔船,而是从万里之外的东南逆江而上的大商船。作为久负盛名的锦城,地处天府之国的成都正是唐代商业非常发达的大都市,虽然自古就有蜀道难的传闻,但因为成都地处岷江上游,周围又汇集了好多的河流,水上交通十分便利,东来西往的船只经常汇聚于此进行各种商业贸易,所以杜甫自然而然地将这一夏季常见的景象置诸笔端。

综上所述,杜甫这首《绝句》正是选取成都四季特有的自然景观,加以准确传神的描写,从而向我们展示了4幅非常鲜明生动的画面。杜甫虽然地处一隅,但他心情愉悦、生活悠然,故此他能“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6],这岂非“思理之致”乎?

参考文献:

[1](宋)谢枋得、(明)王相.千家诗[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91

[2]王长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23

[3]王长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453

[4]王长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87

描写冬天的现代诗范文4

关键词:唐宋诗词;节气; 景物;闺怨;思家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于这些浸润、涵养着中华文化精髓的节气,唐宋诗词中多有记载和描写,“节序词不仅在数量上于词林蔚称大宗,亦为词家创作的重要题材。”[1]节气为诗词创作提供了素材,而诗词创作也为这些节气平添了诗情画意。

一、唐宋诗词中的节气之景

二十四节气与一年四季的变换紧密联系,每一个节气都代表了一段独特的物候。在唐宋诗词中,对每一个节气的景物均有描绘,文人墨客用诗词诠释着节气的独特美景与气质,将一幅幅节气的画卷铺就在我们眼前,展现诗情画意的岁时雅趣。

立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初绽的春意散发着活泼的气息。正如罗隐的《京中正月七日立春》:“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整首小诗歌清新活泼,嫩芽、归雁、游鱼都在这天迫不及待地想与春天接触,“游鱼迸冰”展现了冬末立春之时的勃勃生机。立春,是冬春的分界点,“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张九龄《立春日晨起对积雪》)冬天还意犹未尽,春天已悄悄到来,冬雪与春花的融合之美在立春时节完美地展现着。春季是生命的初绽之时,而夏季则是万物的繁茂之节。“绿遍山原白满州, 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江南的农历四月已进入“小满”,绿意盎然,烟雨蒙蒙。而到了夏至,“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这时,树木葱翠,绿荫静寂,翠竹和荷花昭示着盛夏的到来。炎热的夏季过去,便是凉爽的秋天了。杜甫《崔氏东山草堂》云:“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里,总会让人感受到“一枕新凉一扇风”、“满阶梧桐月明中。”(刘翰《立秋》)的凉爽与明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冬季给人沉寂、萧寒之感,但“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杜甫《小至》),在冷寂的冬日中正孕育着新春的力量。

“客观世界孕育了自然美,又促进诗词作家用饱蘸激情的笔墨创造出色彩纷呈的艺术美。”[2]在唐诗宋词中,节气不再仅仅是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它们已被赋予了审美的情趣与雅致。

二、唐宋诗词中的节气之状

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历法,因此,在唐宋诗词中,对各个节气中的农事生产和生活也有较多的描绘。如梅尧臣《田家四时》:“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蚕女应自念,牧童仍我随。”“春雷响,惊蛰至”,人们进入了春耕季节。“农事不可迟”表现了节气之于农事的重要性。为不误农时,“农夫”、“蚕女”、“牧童”纷纷投入到自己的劳动中。“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杨万里《插秧歌》)诗歌向我们展现了“小满”时节农事劳动的紧张、繁忙。

在唐宋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各个节气的农事活动,还可以了解到不少有关节气的生活场景。如:?刘辰翁的《鹧鸪天(立春后即事)》:“旧日桃符管送迎。灯球爆竹斗先赢。鹿门乱走团栾久,才到城门有鼓声。梅弄雪,柳窥晴。残年犹自冷如冰。欲知春色招人醉,须是元宵与踏青。”立春,代表着春天的降临,春色虽然未满人间,但人们“换桃符”、点“灯球爆竹”,热烈地迎接新春的到来。

在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中,“清明”最受文人的青睐,清明时节的活动也总是被写进诗词当中,因为它不但是一个节气,更是一个节日,包含着很多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宋代高菊卿在《清明》诗中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反映了古人扫墓的情景。宋代程颢的《郊行即事》写出了清明踏青流连忘返的心情:“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清明春风拂柳之际,女子三五成群荡秋千于郊野树下,正如韦庄的《长安清明》诗云:“紫陌乱嘶红叱拔,绿杨高映画秋千。”诗歌描绘了一幅“少女秋千图”,着实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唐宋诗词中,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清明活动都得到了再现。

三、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情

借景抒情总会出现于唐宋诗词的创作中,面对各色景物,诗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展现着四时景物的特色与变迁,也总会勾起敏感女子的伤感。春燕秋叶、秋雨冬霜都会引发女子的闺怨情怀。对于情感细腻的女子而言,二十四节气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浸润着她们的酸楚孤独。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欧阳修《踏莎行》)春分时节,百花齐放,风光旖旎。但女子却无心欣赏这盎然的春意,诗人用“新燕成双”、“薜荔依墙”、“莓苔满地”与女子的孤身一人形成对比,显出了女子的孤独。用“敛皱眉山翠”表现了闺阁女子的蹙眉愁容。春光虽好,但女子心里却有万般孤独,春分时节万物成双的景物不但没有使她感到愉悦,反而更显她的孤寂。

春色满园的生机让闺阁女子感到自己的孤独,但待到春意渐消时,她们又对春天的逝去感到悲伤。“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李清照《点绛唇》)清明、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两个节气,雨水打落春花,催促着春天离去。“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更深的情。”[3]李清照借花寓情,表现了女子看到暮春落花时,不禁自伤薄命,感叹青春易逝,芳华不再的悲伤之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在夏末秋初之时,闺阁女子已心怀愁绪。处暑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道:“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时,“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马上就要进入深秋。“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仇远《处暑后风雨》)深秋虽未至,但一场秋雨一场凉,此时暑意已消,纨扇已无用处。窗外的疾风急雨不禁让女子忆起欧阳修笔下凄凄切切的秋声,与心中的悲凉相互唱和,显出几分悲苦与寂寥。

于内心敏弱者,春盛也愁,春逝也怨,夏去也忧,又逢寂寥凋零的秋,更添新愁。“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到了“白露”,湿气渐重,露水的寒凉让身着单衣的女子感到冷意,但即便如此,她也不想进屋。一句“心怯空房不忍归”把女子心中对独守空闺的寂寞与胆怯展露无遗。

唐宋的诗人、词人用二十四节气中景物的特色来述说女子的闺怨,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景与情对比、或情与景照映。闺阁愁怨在节气之景中得到抒发,也为节气增添了一些细腻、柔软的人文气质。■

参考文献

[1] 黄杰.宋词与民俗[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2] 赵爱平.唐宋诗词中的色彩美[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29(03): 8-9.

描写冬天的现代诗范文5

梅花的美在于凌寒脱俗的本性。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元代诗人王冕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梅花的美在于未动意先香。宋代人陆游在《卜算子・咏梅》里如此诠释:“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超越了生命的花季,梅属于冬天,却用火的青春与生命,向人们展示出春意里的情怀;梅花的美还在于形韵凝神质。“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苏轼笔下的《红梅》通过几个对比就将它的神韵一览无遗的反衬出来。

如果说雪是冬天的精灵,那么梅就是冬天的风骨。在诗人的笔下梅和雪往往相携出场,点缀着季节的意境。“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冬天因梅与雪的相依相伴,少了几许孤寂和冷清,而多了几许画意。同样是宋代诗人卢梅坡《雪梅》的另一首写道:"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寥寥几笔就将雪和梅的特性勾勒得淋漓尽致,梅风雪韵里的浓与淡,被一个“逊”一个“输”描得入木三分,又高雅脱俗,成就了冬季里最经典的颜色。

梅花是人间的使者,是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它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 赏梅,写梅,画梅, 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梅花在王维的笔下演化成了故乡的象征、乡愁的载体。“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此诗的典故说的是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的官人,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丢官弃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为的就是一睹梅的芳容。“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这是宋代王淇写的一首咏梅诗,通过对梅花特点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志趣。诗中提到的林和靖即林逋,后人称为和靖先生,北宋初年著名隐逸诗人。 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他《山园小梅》诗作里的“众芳摇落独喧艳,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咏梅的传世诗句。至于辛弃疾“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临江仙・探梅》),陈亮“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的诗句,更是遗貌取神的感概之吟。酝酿了整整一个冬季,穿越风,穿越雪,穿越严寒。梅用傲骨让短暂的花季成为永恒的仰视,从而征服了无数文人骚客的笔和心。

描写冬天的现代诗范文6

关键词: 梅花诗 梅花意象 三个层面

自从诗歌鉴赏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在语文高考中,许多考生感到无从下笔,平时的复觉得力不从心,此时教师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诗言“志”,诗又如何言“志”的呢?诗人往往紧扣某一意象,寄托情思,抒发胸怀。因此,对意象的探究成了我们打开鉴赏之门的一把钥匙。而诗人笔下的菊、梅、莲、山、月、水等这些最普遍的意象首先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巨大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使得梅在文化领域尤其是文学中更多地寄予了作者的情思,成为具有丰富内涵的形象喻体。梅花是历代文人歌咏的对象,尤其清代人的文集里写梅花的更是数不胜数。对梅花的描写,大致有以下三个层面。

一、直接将梅花作为自然物象来歌咏

有直接描写梅香的,“暗香浮动月黄昏”([唐]林和靖,《山园小梅》),小园的梅花在众芳散尽后,稀疏、遒劲的梅枝倒影在水中,梅花飘散着沁人心脾的梅香,这种嗅觉的体验令诗人怡然自乐,独享其中。描写梅香的诗句还有“唯有暗香来”(王安石,《梅》),“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元]王冕,《白梅》),“寒水一瓶春树枝,清香不减小溪时”([宋]张道洽,《瓶梅》),“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唐]崔道融,《梅花》),等等。有直接描写梅影的,“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枝素影待人来”([明]夏完淳,《寄迹武塘赋之》)把自己的思乡之情寄托在一束梅影上,千里之外,冰雪封道,归家之路慢慢,此情唯明月可表。此外还有诗句“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清]汪士慎,《题梅花》),“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高启,《梅花诗》),等等。有的描写梅花不畏严寒,“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王安石,《梅》)赞颂了梅花在百花零落的冬季,不畏严寒寂寞,独自绽放,默默向天气渐散发清香。因为梅花开在寒冷的冬天,许多诗人称梅花为“寒梅”,“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李商隐,《忆梅》)。此外描写梅花不畏严寒的诗句有“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己,《早梅》),“绝讶梅花晚,争来学历窥”([唐]萧纲,《雪里觅梅花》),“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等等。有的赞颂梅花是早春的使者,“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南朝]谢燮,《早梅》),为了最早传达春天到来的好消息,梅花不甘人后,早早开放。“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唐]王适,《江上梅》),望着汉水岸边绽放的梅花,诗人居然有片刻的犹疑,春天是到了吗,是报春的梅花吗?此外,表示梅花报春的诗句还有“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宋]陈亮,《梅花》),“梅花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宋]卢梅坡,《雪梅》),等等。

二、将梅花作为喻体,寄托自己的情怀的

欣赏梅花,诗人因为心境的不同,而从梅花中读出了不同的内涵。有的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像“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唐]杜甫,《江梅》),年前梅花已经鼓苞,年后逐渐绽放,冬去春来,光阴静静流淌,在花开花落间,诗人感叹时间的逝去,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一种乡愁弥漫心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王维的《杂诗》以平实的语言,向我们传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此类诗句还有“逢花却忆故园梅,雪掩寒山径不开”([明]夏完淳,《寄迹武塘赋之》)等。散落的梅花引起诗人哀叹,梅花的凋谢往往引起相思闺怨。“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栏阑干”(张可久,《黄钟・人月圆雪中游虎丘》),“真真”是指美丽的女子,《太平广记・画工》中有一个叫真真的美女。诗句表达了对心爱之人的思念之情。“东风吹梅畏落尽,贱妾为此敛蛾眉”(鲍泉,《咏梅花》)。而梅花的随风而逝同样引起了闺怨,时间一年年过去了,游子却尚未归来,同样的诗句还有“为问王孙归也未?玉梅开到北枝花”([元]郭钰,《冬词》)等。梅花因其不畏严寒的品质引起诗人的慨叹,因而通过赞颂梅花来彰显自身高洁的品质和凌寒不屈的意志。“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精神,实际上是言明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节操,梅花已经成为了人格操守的象征,相近的诗句还有:“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元]贯云石,《双调・清江引・咏梅》)此处的梅花在月光映照的雪夜默默绽放,象征了诗人孤高纯洁的品质。王安石的《梅》也是极具代表性: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唯有暗香来。墙角处几支清瘦的梅花,在凛冽的寒风中卓然独开,淋漓尽致地把梅花的精神传达出来。

三、以梅花为意象构建一种轻盈透明之境

梅花因其高洁的品行,让历代的诗人为之侧目。中国的梅花诗大都营构出一种轻盈透明之境,一种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生命境界。宋人陈知柔在《休斋诗化》中有一段论述杜甫的话:(杜甫诗)“荷叶荷花净如拭”,次有得于佛书,以清净荷花喻人性之意。故梅之高放,荷之清净,独子美识之。从陈知柔的言辞中可以捕捉到,梅花之高放与荷花之清净,实在是诗圣人格一体的两面,表达人格的高品位,即是精神生命所达到的阶位。“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唐]林和靖,《山园小梅》)林逋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正是他对梅花有着异乎寻常的感情,才能写出这首流传百世的咏梅绝调来。梅花在他的笔下高洁脱俗,不染纤尘,尤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昏黄朦胧的月色洒遍大地,泉池溪流潺潺泠泠,天地间朦胧迷离中几束梅花旁逸斜出,遒劲有力;疏影似有还无,隐隐约约,这就是诗人隐居独处,没迹尘世,与世无争的生动写照。它构建出了圆融朦胧的意境,而这正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花枝疏影,无限幽倩,无限朦胧,犹如提纯出来的空明澄澈之境。此外还有“三弄笛声初到枕,一枝梅影正横窗”(陆游,《幽居春夜》),“才有梅花便不同……寂寂轩窗淡淡风”(张道洽,《咏梅》),“任他桃李争观赏,不为繁华易素心”([元]冯子振,《西湖梅》),等等。

从中国的梅花诗中,实可以看出诗人的万古诗心。对作为自然物象的梅花的赞美,对脱俗清纯世界的营构,最终还是想传达出诗人形而上的人生感悟。因此文中论述的三个层面,从审美角度来讲,是逐渐递进的,是为了探索出一种生命的境界。

参考文献:

描写冬天的现代诗范文7

汉字书法是中国独创的至高无上的艺术,它具有字形美、寓意美、字音美及易于传达信息等特点。中国的书法通过毛笔的泼墨挥洒,在保持达意的同时,使字体发生千变万化,衍生出篆、草、楷、隶、行及瘦金体等众多书体。中国古代大量的重要文献就是通过文字书法而传承下来的。磁州窑陶瓷制品上的文字书法不同于传统的纸上书法,它是在陶瓷的坯体上运笔,因此书写时应该尽量考虑到坯体的干湿度,克服运笔时的生涩,意在笔先、一气呵成、挥毫而就。又由于陶瓷器型高低不同且又多为曲面,故必须按体布局。这样才能既表达了书法的文学意义,又有文字书写的形象美及特定的器物装饰性。彭城陶瓷产品上文字装饰甚多,碗、盘、瓶、罐大多书写有文字,或写单字、或写成语、凡诗词曲、百家姓内容等,不一而足,书写内容则集艺术审美与民俗文化于一体,可雅俗共赏。彭城磁州窑文字书法装饰内容非常丰富,蕴涵着博大精深的内涵。由于画工书法水平不一,加之器物的形及火工效果不同,从而使成瓷后的陶瓷书法风格异彩纷呈,展现出灿烂夺目的景象。

磁州窑陶工们采用文字书法装饰形式,反映各种细微思想感受的同时,也显露出他们才华横溢的文学修养与高超技巧。一件宋磁州窑文字装饰枕上面写着“风吹前园竹,雨洒后亭花”。诗词对仗巧妙,寓意深刻,描述了窑工对诗意般的悠闲生活的向往(图1)。

金磁州窑红绿彩文字盘上写着“利市大吉”字样,笔意潇洒,书法意趣十分浓郁。表现了磁州窑陶瓷书法家为满足生意人的心愿写出的祝福语。(图2)另一件金代磁州窑白地黑花诗词如意形枕,上面写着“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这里“水风”与“月露”对仗,“苹花”和“梧叶”对仗,“渐老”和“飘黄”对仗,道出了磁州窑诗人窑工对自然界变化的感叹与情感思绪。(图3)

在元代磁州窑的碗、盘、四系瓶上,写有“春夏秋冬”的文字很多。书体有楷、隶、行、草等,笔法别具一格、潇洒流畅。写“春夏秋冬”四季,充满了磁州窑画匠与书法作者对一年四季大自然变化的热爱与感受。元著名曲作家白朴在《天净沙》就描述过四季变化十分动人心弦的场面:“春-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夏-纱橱藤簟,玉人罗扇轻缣;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冬-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元时文人们失去仕途机遇,但并未改变立志报国心愿。虽然表面上与世无争,浸淫于欣赏大自然四季分明的悠闲中,但表现出的精神世界却如此丰富多情。他们对自然世界赞美之情的流露,由磁州窑产品表现无遗。一件磁州窑文字书法罐上写出了画匠对“春夏秋冬”的具体感受:“春莺飞来红杏树,夏蝉却奔浓杨柳。秋天客饮黄花酒,冬日人吟白雪诗。”巧妙地将四季中人们的活动与时令色彩相映衬,淋漓尽致地描写出大自然春夏秋冬四季万物活跃、充满生机的景色之美。

彭城窑址出土的盘、瓶上还题写有“春花秋月”四字。古时文人对春天的花、秋天的月的描述,莫过于后唐李煜,一曲“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昨夜小楼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传唱多少年,成为流芳百世的佳句。元代文人面对破碎的山河,流失的岁月,也会怀着浓厚的乡愁,同样会发出相同的感叹,把对世间变幻的无奈尽揉入其中。(图4)

“风花雪月”原为元曲曲牌名,许多曲作者常常以风、花、雪、月四个题名创作,表达了元时文人士大夫借寓潇洒,放荡不羁的情愫。“风花雪月”一词在彭城磁州窑的文字装饰内容中大量出现。如碗、盘、瓶、罐上甚至器盖上均写有此语句。(图5)

北宋著名画家宋迪曾描绘创作出八幅风景作品以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分别为“山市晴岚;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称为 “宋迪八景”。到元时“宋迪八景”演化成非常流行的元曲曲牌,许多著名的元曲作家如马致远、鲜于必仁等都写过以此为题的曲调。在充满浓厚文化艺术气息的磁州窑窑场,磁州窑画匠也将宋迪八景的题名写在各类陶瓷器物上。现在收集到的已有“江天暮雪”,“远浦归帆”,“烟寺晚钟”,“渔村落照”,“潇湘夜雨”,“平砂落雁”等。

彭城出土的一件白地黑花梅瓶残件上,题写着元名作曲家马致远名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号东篱,河北大都人,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曾被誉为“元曲状元”,曲意境开阔,情景交融,字字写秋,字字含思,被后世推为“秋思之祖”。

此前一件被拍卖的磁州窑白地黑花玉壶春瓶上写着“春人饮春酒,春丈打春牛”。此玉壶春瓶是盛酒器,但将春天饮酒与开始春耕生产联系起来,富有袅袅的春意,也是提醒饮酒者别忘春耕农活,饮酒后要马上开始做农活了。而牛由于歇冬,久不干活,已经变懒惰,这时需要用春丈(杖)打醒。古时从事陶冶生产的陶工画匠,同时也有家人事农,属于半工半农的生活方式,因此熟悉春耕生产,能够熟练写出此句。这样的词句极像一幅非常美的充满田园风光与诗意的绘画。

彭城墓葬出土一件写有完整的元曲内容的四系瓶,内容为:“晨鸡初报,昏鸦争躁,哪一个不红尘里闹。路遥遥,水迢迢。利名人都上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好,人不见了。”此曲为元曲著名作家陈草庵的叹诗之作。他的这首曲慨叹了人生苦短,抨击了当时世人蝇营狗苟的功名利禄思想。畅想当年元人一边饮酒一边欣赏酒器上的元曲,该是怎样一种情怀。饮酒者或许各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情绪,但他们就是这样在饮酒赏曲中获得精神排遣。(图6)

瓷枕上的文字书法装饰也非常丰富。磁州窑作为我国古代主要瓷枕产地,自宋、金至元、明时期,生产出大批瓷枕产品,并习惯在瓷枕上作画、题写诗、词、曲,以美化装饰或提高瓷枕的文学价值。由于瓷枕表面面积大,可以任由陶瓷书法家施展才华,书写出长篇的诗、词、曲内容,这样大批名人名家之作出现在磁州窑瓷枕上。现择要介绍几例。

坡《满亭芳》词文枕出土于彭城羊角铺村。 前立面画竹,后立面绘飞翔中的凤凰。内容为坡《满庭芳》词“香瑷雕盘,寒生冰筋,画堂别是风光。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素颜,藕丝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担转月,余韵尚悠扬。人间何处有,司空见惯,应谓寻常。坐中有狂客,脑乱愁肠。报到金钗坠也,十谓寻常。春荀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象赋高唐。” (图7)

诗词曲文字枕在磁州窑枕当中亦占很大多数。经整理常见的词牌、曲牌名称有:《如梦令》、《山坡羊》、《满庭芳》、《红绣鞋》、 《朝天子》、《落梅风》、《庆东原》、《喜春来》、《人月圆》、 《点绛唇》、《月中仙》、《浣西沙》、《西江月》《雁儿落》、《快活三》、《喜春来》、《醉中天》等。其中有些诗词曲内容,在现有书籍文献中尚找不到出处,填补了古代佚失文学作品的空白。

在日本白鹤博物馆收藏一件磁州窑三彩刻花文字装饰豆形枕, 长48厘米,枕面设计成一本打开着的书。周围绿釉釉下刻花边饰纹,中间刻写出了一首充满愁怨的元曲,此曲曲牌叫“七娘子”,宫调为“中吕宫”。 “月明满院晴如昼,绕池塘四面垂杨柳。泪湿衣襟离情感旧,人人记得同携手。从来早是不唧瘤,闷酒儿渲得人来瘦,睡里相逢连忙先走,只和梦里厮驰逗。常记共伊初相见,特枕前说了深深愿,到得而今烦恼无限,情人虚着如天远。当初两意非轻浅,奈好事间阻隔离愁怨。似捎得一口珍珠米饭,嚼了却叫别人咽”。下半首的押韵与上半首进行了变调,这可能是元曲吟唱中常出现的现象。曲文中刻画了一失恋者充满种种忧伤与悲情的人物形象,描述了对过去相恋往事温情脉脉的回忆与留恋。情切切、意绵绵地将主人公伤感与怨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虽然充满了浓厚的悲鸣情调,但同时也是对人的感情美的讴歌。(图8)

磁州窑的文字书法装饰还采用了加笔与减笔的方式,以增添书法装饰的情趣与魅力。彭城最近出土的一件瓷盘上写着一首七绝诗,内容为:“龙楼凤阁九重城,新筑沙堤宰相行。我荣我贵君莫笑,十年前是一书生。”元时知识分子被断绝仕途门路,位到九儒十丐。后来虽然短时间开放科考,但对汉族文人仍有种种限制,文人落魄的景况未有根本改变。此文内容则是对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的褒扬与歌颂,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不公的批判。值得注意的是此书法采用了减笔的书法技法,如“书生”的“生”字少了最后的一横笔,成为类似“牛”字的写法。我国古代有“讳”的制度与习俗。《公羊传•闵公元年》记载:“(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旧时对于帝王将相或尊长者不能直呼其名,称之避讳。如对皇帝的名号要避讳,即使与其发音相同的文字无论是读还是写均应改变。名著《红楼梦》中林黛玉在读到其亡母“贾敏”的名字时常将“敏”字读为“密”音,写“敏”字时亦减写一笔。彭城出土的这件瓷盘表明了元时存在“以讳示敬”风俗的具体体现。

许多耳熟能详的元曲曲牌如“沉醉东风”、“一枝花”(图9)、“蝶恋花”、“一半儿”等都写在彭城的陶瓷产品上。金元时期,诗、词、曲作品流行于庶民中,还有许多民众喜闻乐见的戏剧或演唱的艺术内容,并能够为人们随时上口吟唱。磁州窑画匠则将这些流行曲牌写在瓷器上。当然也可能产品上的这些曲牌名,是由客户订货时要求写上的。磁州窑的文字装饰还大量使用了白字书写方法。如“一声卖花声”与“一声甘丹(肝胆)”等元曲曲牌。有时陶工边写边唱时自觉不自觉写出,因为元曲的特点是在顺口念时往往是伴随着吟唱,带有唱腔读出。 还有的把整首元曲写在瓷枕上。(图10)。此外,明代磁州窑还有把文字刻写在茶瓶上。清代磁州窑的一件葫芦瓶,下面的部分画有竹子,上面部分写着诗句,情趣盎然,不失为精妙的一件陶瓷书画艺术作品。

描写冬天的现代诗范文8

[关键词]耶律楚材;边塞诗;西域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0-0041-02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贵族后裔。他生活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复杂交织的金、元易代之际,先后服务于金政权和蒙古政权,官至金燕京行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和蒙古中书令。耶律楚材辅佐蒙古最高统治者数十年,为其规划大政、草创制度,最终推动了蒙古政权的封建化,为元朝立国做出了重要贡献。耶律楚材学识渊博,其学术上的成就,堪与政绩并称,所著数百首诗歌绝大多数收集在《湛然居士文集》中。

一、耶律楚材边塞诗的主要题材

(一)描写边地的征戍生活

耶律楚材诗歌题材广泛、内容新颖,其中描述塞外风情和征战生活的作品约占一半,诗人用独特的眼光观察边塞风物,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开辟了边塞诗的新局面。《过阴山和人韵》?q?和《再用前韵》?r?是前后相承的两篇诗作。两首诗气象宏大,表现了成吉思汗大军不畏艰险、包举宇内、并吞八荒、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前者写道:

阴山千里横东西,秋声浩浩鸣秋溪。

猿猱鸿鹄不能过,天兵百万驰霜蹄。

万顷松风落松子,郁郁苍苍映流水。

六丁何事夸神威,天台罗浮移到此。

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峦突兀何雄雄。

古来天险阻西域,人烟不与中原通。

细路萦纡斜复直,山角摩天不盈尺。

溪风萧萧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

四十八桥横雁行,胜游奇观真非常。

临高俯视千万仞,令人凛凛生恐惶。

百里镜湖山顶上,旦暮云烟浮气象。

山南山北多幽绝,几派飞泉练千丈。

大河西注波无穷,千溪万壑皆会同。

君成绮语壮奇诞,造物缩手神无功。

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埋雪。

遥思山外屯边兵,西风冷彻征衣铁。

诗中记述了成吉思汗西征大军穿越千里阴山(今新疆境内的天山山脉)之情景,描绘了行军途中所见种种奇观异景,渲染了千里阴山的高峻险要,烘托了“天兵百万驰霜蹄”的威武雄壮,表现了西征大军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后者则热烈颂扬成吉思汗西征的赫赫武功:

西望月窟九译重,嗟呼自古无英雄。

出关未盈十万里,荒陬不得车书通。

天兵饮马西河上,欲使西戎献驯象。

旌旗蔽空尘涨天,壮士如虹气千丈。

秦皇汉武称兵穷,拍手一笑儿戏同。

堑山陵海匪难事,翦斯群丑何无功。

耶律楚材亲眼目睹了成吉思汗西征大军的浩荡气势,翻越阴山,放眼西望,仿佛到了天涯,慨叹古代出使西域的人行程有限,以至于边远之地未能与中原进行交往。诗人认为成吉思汗远征是亘古未有的伟大功业,连秦皇汉武一世英雄亦无能与比。

(二)讴歌西域的自然景观

《过金山用人韵》③是咏唱金山(今新疆境内的阿尔泰山)的诗:

雪压山峰八月寒,羊肠樵路曲盘盘。

千岩竞秀清人思,万壑争流壮我观。

山腹云开岚色润,松颠风起雨声乾。

光风满贮诗囊去,一度思山一度看。

诗人用细腻的笔调写出了边疆山河的特色,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大自然的面貌,表达了诗人热爱山河的真挚感情。

(三)反映边塞的民情风俗

耶律楚材在中亚驻留达10年之久,创作了许多诗歌,他怀着极大的兴趣描述了在中原人士看来奇异的事物。其中,既有自然现象,又有异域习俗。组诗《西域河中十咏》④中有如下诗句:“饱啖鸡舌肉,分餐马首瓜”,“六月常无雨,三冬却有雷”,“冲风磨旧麦,悬碓杵新粳”,“春月花浑谢,冬天草再生”,“麻笺聊写字,苇笔亦供吟”,“每春忘旧闰,随月出新年”,“强策浑心竹,难穿无眼钱”,“城隍连畎亩,市井半丘坟”,“食饭秤斤卖,金银用麦分”,“黄橙调蜜煎,白饼糁糖霜”,“漱旱河为雨,无衣垄种羊”。“河中”即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耶律楚材在那里居住了很长时间,诗中陈述的各种物类事象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西域的工商农事、气候特产、风俗民情等,给人一种新奇感。

(四)展现边疆的狩猎场景

在我国的古代诗歌中,以边塞狩猎为内容的数量不多,但在耶律楚材的诗歌中竟多达10首。持弓狩猎是游牧民族的一项日常活动,耶律楚材在漠庭期间,常从窝阔台汗秋弥冬猎,四季巡幸。《扈从羽猎》?u?是其狩猎代表作

湛然扈从狼山东,御闲天马如游龙。

惊狐突出过飞鸟,霜蹄霹雳飞尘中。

马上将军弓挽月,修尾蒙茸卧残雪。

玉翎犹带血模糊,碌耳嘶呜汗微血。

长围四合匝数重,东西驰射奔追同。

鸣鞘一震翠华去,满川枕籍皆豺雄。

诗歌描写诗人跟随窝阔台汗在狼山东围猎的情景,写得真切自然、生动凝练,使人看到了开阔雄壮的蒙古围猎场面和蒙古族的英武之气。

二、文化环境及生活实践对耶律楚材边塞诗创作的影响

耶律楚材笔下的边塞诗题材广泛、内容新颖、格调淡雅、境界清新、艺术风格独树一帜,这与他生长的文化环境及丰富的生活实践是分不开的。

耶律楚材生长在汉化的契丹族士大夫家庭。其八世祖耶律倍乃辽太祖长子,精通汉文、知音律、善绘画、精医术,以博学多才著称。父亲耶律履为金朝名臣,通六经百家之书,精于术数,兼谙契丹、女真文字,历任国史、翰林、礼部诸职,官至尚书右丞。母亲是名士杨昙之女,知书识礼,曾教授宫中。耶律楚材自幼秉承家学,“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v?中华民族相对发达的文化,在这个契丹族的世代家庭里明显地体现出来。耶律楚材生活在金中都(今北京),是当时我国北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学术气氛非常浓厚。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为耶律楚材的成长提供了条件。

耶律楚材步入仕途之时,正是蒙古大军挥师南下、金军节节败退之际。1215年,耶律楚材26岁时,蒙古大军攻占了金中都。1218年,耶律楚材应成吉思汗的征召,成为贴身幕僚,此后,一直跟随成吉思汗和窝阔台汗。耶律楚材走遍了阿尔泰山、天山、寻思干、伊犁、吐鲁番、鄯善等地,足迹遍及大漠南北和西域边地,自谓“扈从銮舆三万里”,“行尽天涯万里山”。所到之处,他都留意当地的地理、民情、风光、物产,写下了大量的纪行诗篇。丰富的生活实践为耶律楚材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不竭的素材。

耶律楚材身为契丹皇室后裔,做过金朝职官,又事蒙古政权,这种特殊的身世经历是多数儒士所不具备的。耶律楚材受到汉族文化的熏陶,又长期同蒙古族及西域其他民族生活在一起,能广采兄弟民族之长。他从久经战乱的中原来到相对平稳的西域,对一切都感到新奇,精神上十分欣慰,因而怀着惊喜之情写出了反映当地风俗的长篇诗歌。

耶律楚材在世代博学的条件下和文化荟萃的环境中,不断汲取营养,尽情接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扈从西征的经历和特殊的身世也直接影响到耶律楚材诗歌的意境和风格。耶律楚材诗歌填补了蒙古汗国时代诗史的空白,对元代的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⑦

[注释]

①②③④⑤耶律楚材著、谢方点校:《湛然居士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描写冬天的现代诗范文9

关键词:《诗经》;农事诗;生态审美

中图分类号:I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27-8122(2010)09-0116-02

我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先民们很早就开始了农业种植活动。《诗经》中的部分作品,不仅在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上打上了农业文明的烙印,而且产生了一些直接描写和农业生产生活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农事诗”。在中华文化精神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融洽和谐的,天、地、人常常合为完美的一体。《诗经》中的“农事诗”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思想情感色彩,无论是祈求丰收,还是反抗剥削,都具有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审美特点。

一、祭祖祈神的价值信仰

诗歌最初产生于人神关系所构成的语境,是人向神言说的独特方式。对“神人以和” 功能的认识,在《诗经》中更加澄明。它是先民作为与自然之神、祖先之神关系纬度的言说方式。在周人心目中,那种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山川日月的人格化以及祖先的在天之灵,都是“神”。他们通过某种仪式颂扬祖先功德,沟通人神关系,希冀得到自然之“神”的庇护,得到祖先之“神”的福佑。人们通过祭祖祈神,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感念大自然的恩赐,表达对天地祖先的敬意,显现着古典生态美学智慧。

周人的祖先与农业有着特殊的关系。如《周颂•思文》中记述了生而灵异的周人始祖后稷“贻我来牟,帝命率育”,功德不仅惠及自己的部族,而且泽及天下生民,后稷也因此被奉为农神。对于周人来说,农业不仅意味着衣食之源,还给予他们一种骄傲的认同感。周初的统治者极为重视农业生产,每年农事活动开始时,都要举行隆重的祈谷、藉田典礼。周天子亲率诸侯、公卿、大夫、农官到藉田中象征性犁耕。秋天丰收后,还要举行隆重的报祭礼用以答谢神灵的恩赐。《诗经》“大雅”中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作品,就是耕种藉田、春夏祈谷、秋冬报祭时的祭祀乐歌。

“农事诗”的信仰价值在于先民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年。诗经中的”农事诗”并不是单纯描写农业生产情况,它实际上融合着颂扬先祖和宗教祭祀的内容。因此,中国上古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沉浸在神圣化的信仰之中。《毛诗序》云:“《噫嘻》,春夏祈谷于上帝”;“《臣工》,诸侯助祭,遣于庙也”;“《载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噫嘻》、《臣工》、《载芟》都是春季举行籍礼时所唱的乐歌。籍礼也称“籍田”之礼,《诗经•周颂》及大、小雅中凡言农事祭祀的,这农事所在地,皆指周天子的“籍田”,即天子、诸侯的祭田。籍礼始于周初,在春耕和收获时都要举行。《毛诗序》云:“《丰年》,秋冬报也”;“《良耜》,秋报社稷也。”《小雅》中的《楚茨》、《信南山》、《大田》、《甫田》也都是“秋冬报赛”的祭歌。籍礼是周代一项相当隆重的祭祀活动,《雅》、《颂》中的“农事诗”就是为籍礼而作的乐歌。在《楚茨》、《信南山》、《甫田》中都出现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的诗句,《大田》中的“以介景福”,《丰年》中的“降福孔皆”,《载芟》中的“胡考之宁”,《良耜》中的“妇子宁止”。这些诗歌中都流露出相同的愿望,希望通过虔诚的祭祀,求得幸福与安宁。

周代以农立国,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农业收成的丰歉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死、国运的兴衰。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种种无法预料、无法抗拒的情况,周人希望通过虔诚的祭祀,“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甫田》)、“先祖是皇,神保是飨”(《楚茨》)、“明昭上帝,迄用康年”(《臣工》),请求上天、四方之神、田祖和祖先给予自己信心与庇护,以求得年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丰收后,用自己丰收的果实来答谢上苍和祖先的庇护和恩赐。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引沈守正语云:“言祈,则章中耕耘、收获、祭祀、尊贤、养老诸事皆预言之,冀望之。言报,则直述其已然,以昭神赐耳。” [1]

二、固有的农业生态关照

就文化传统而言,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生态农业传统的国家,中国人素来讲究“天人合一”,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生态模式的出现和应用不但表现了先民们的聪敏和智慧,也给农业生产甚至整个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中的农事诗共有20首,其中“周南”有2首:《葛覃》、《]q》;“周颂”中有7首:《思文》、《臣工》、《噫嘻》、《丰年》、《潜》、《载芟》、《良耜》;“鲁颂”有1首:《s宫》;“大雅”、“小雅”中有6首:《生民》、《无羊》、《信南山》、《甫田》、《大田》、《黄鸟》;豳风”中有1首:《七月》;“魏风”中有3首:《十亩之间》、《伐檀》、《硕鼠》。《诗经》的“国风”、“小雅”中虽有大量的无名氏创作的民歌,但经过官方乐工的选编、整理,更多地传达出贵族官方信息。

农事诗的农业价值在于为后世农业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生态关照的资料。《诗经》中的农事诗多方面地表现了西周农业生产的具体内容,保存了许多重要的农业史料。这些诗歌农业信息量大,农业科技含量高,是珍贵的科技史资料。《豳风•七月》反映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并记载了当时的农业知识和生产经验,像是记农历的歌谣,展现了周代农业生活的风俗画面,反映了西周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诗经》中的农事诗还多方面地反映了西周时期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为研究西周的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比如,再现了整个农事过程,从“既种既戒,既备乃事”(《小雅•大田》),到“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周颂•载芟》),再到“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既方既皂,既坚既好”(《 小雅•大田》),最后“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周颂•载芟》);其间还包括“不稂不莠,去其螟,及其蟊贼”(《 小雅•大田》)等工作。可以说,从准备工具开始,到松土、播种、锄草、灭虫,直到丰收、贮藏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完整地再现于诗歌中。《豳风•七月》中描写周人已经开始按照时令安排农业生产,及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蚕桑、打猎;具体描写了周人农业生产的规模方式以及农业经济的繁荣,还描写了他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这些都是对周人宝贵生产经验的形象记载,也是我们今天研究西周社会的珍贵资料。

人类只有尊重农业的发展规律,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如《大雅•公刘》: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溯其过涧。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这首周人的长篇叙事诗,记述了部落首领公刘率领民众选择水草丰美、青山环抱、土地开阔肥沃的人居环境;描绘了先民们安居乐业,笑语声喧,欢乐燕飨,和睦友善,其乐融融的景象;展现了一幅人丁兴旺,物产丰茂,炊烟袅袅,鸡犬之声相闻的美好图景。整首诗呈现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共生共荣、和谐一致的生态审美艺术。

三、独特多样的艺术手法

生态美学是一种和谐有机的美,倡导“回归自然”。“从文学的纬度来看,它为我们提供的是另一个人类文化和文明进度的空间。”[2]《诗经》”农事诗”的文学艺术价值在于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丰富的情感审美内涵。最突出的特点便是以农业生活中常见的景物和发生的事情等物象起兴,反映本真的自然,运用简洁的语言,呈现出特有的朴实风格和浓郁的自然风情。

充满农业生活气息的独特表达方式。作品往往采用“赋”法,将节令物候与农事结合起来,用一系列的物候形象地表现了季节更替的抽象概念,生动地传达出农业生产生活的乡土气息。通过对劳动生活和丰收场景的热情描述,把周人对土地、劳动、自然、丰收的赞颂融入作品的总体构思中,表现了一种古朴醇厚的气息。《诗经》中大量描写农事生活的诗篇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田园的安闲、恬静,农人的率真、善良,展现了农业劳动愉悦而有情趣的一面,增添了劳动的乐趣,使和谐愉悦的田园生活成为先民们的理想生活。诗中所描绘的恬静、安乐的田园风光,充满真正的生命热情。如《豳风•七月》,按农事活动的顺序,以平铺直叙的手法,把风俗景物和农夫生活结合起来,朴实、生动地描摹了西周农人的生活状况。

善于撷取富有深意的生产生活片段。在《王风•黍离》中,诗人看到昔日繁华的故地被蓬蓬勃勃的稷苗湮没,感情受到冲击,陷入深深地伤感之中。诗人精神恍惚,“中心摇摇”,既而“中心如醉”,无法理清自己的思绪,任思绪驰骋。待到感情接受眼前的情景后,他不由得“中心如噎”,有许多无法倾诉的痛苦积压在心头。诗人无限伤感,却欲语还休,因为理解自己的人太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中心如醉”、“中心如噎”,用“醉”“噎”等具体可感的感受来比喻心中难以形容的忧思。

语言简练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自然经济时代,人在劳动中获得生存资料,劳动带着强烈的功利目的,人需要在劳动中逐渐实现这一目的而产生。《周南•]莒》就是描写劳动场景与抒写劳动愉悦的作品:“采采]q,薄言采之。采采]q,薄言有之。采采]q,薄言掇之。采采]q,薄言捋之。采采]q,薄言K之。采采]q,薄言p之。”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群妇女兴高采烈地采摘车前子的场景,全诗节奏明快简洁,通篇只更换了六个动词:“采”,摘;“有”,采得;“掇”,拾取;“捋”,成把地抹下来;“K”,用手捏着衣襟兜取;“撷’,用衣襟兜起来。始而采,继而渐多,从撮在手心,到兜在前襟,到把整个衣襟都装满,通过六个关键动词有层次、有程度地更替,让人在这重章复沓中体会到诗歌蕴涵的、随劳动成果的增加而逐渐高昂的情绪。 “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以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1]这段传神的描述解说正捕捉到了此诗在反复的动作中蕴涵的喜悦欢快和浓厚的田园生活气息。

一部《诗经》,它是先民们自然生命的诗意呈现之歌,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之歌。它自由地体认了人类的生命精神,展示了人类生命活动的本真状态,能够显现人类自身搭建与自然和谐、共生、互惠居所的生态审美关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