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保险管理系统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6 15:39:28

保险管理系统论文

保险管理系统论文范文1

关键词:ERP;风险管理;系统升级

中图分类号:F270.7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内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提高企业的管理化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ERP系统包含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尤其是ERP理论逐渐在企业中应用并推广起来,成为一种新的运营模式。它对于改善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ERP也逐渐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与电子商务技术衔接越来越紧密、纳入产品数据管理PDM功能、增加工作流功能、与客户关系管理的集成化等等。相应,ERP系统软件也更新换代也十分迅速,伴随着业务量的迅速增加,企业对自身信息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系统项目潜在风险也越来越值得关注[4]。

作为一项复杂的项目管理过程,ERP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都潜在着诸多的风险因素:缺乏信息化项目管理意识,项目风险意识淡薄,领导重视程度不高等各种因素[3],都会影响到项目是否能够实施成功。

在一些大型集团性企业中实施ERP项目,风险管理已经作为一项专题被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企业会请专业的风险评估团队对实施项目进行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理论、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到国内,并应用于项目管理中的[1]。但由于我国风险管理起步晚,与西方国家相比,仍存在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多样的有效实施管理手段等问题。而在ERP项目中能够借鉴的、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理论方法及管理经验也十分欠缺[2]。

本文借助ERP系统升级项目,对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不仅能够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也希望对相关项目风险进行案例分析总结,为以后项目的实施建立有效的ERP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与经验。

1 ERP系统升级项目风险分析

诸多大型企业随着内部业务量的激增、管理核算需求的增加及软件自身的更新换代,均面临ERP系统升级问题。在实施ERP系统升级项目中存在的若干潜在风险也越来越得到更多企业的关注。从整体实施而言,其潜在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1 行业的业务特点对项目的成功实施形成考验

大型企业内部运作方式、管理核算方法存在明显的行业特点,且几乎不为行业外所了解。尽管行业内在实施大型ERP项目时大多采用ERP业内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丰富经验的企业,但不了解内部行业管理经营方式、行业特点和运作模式成为这些ERP系统升级项目实施和管理中的弱势所在,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影响项目成功实施的潜在风险。

1.2 项目实施要求高、范围广

首先,大型的集团企业往往要求ERP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同时,ERP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间既要运行相对独立又要相互配合,实时进行大量业务数据的储存、交互、处理及信息管理。同时,ERP系统数据作为企业内部制定发展策略的重要依据,具有行业机密性,这对ERP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都具有较高要求,需要能够保证数据交互的准确、及时、安全。同时,对于系统的工期也有严格要求。

其次,大型企业内部生产流程及业务量等特点决定了其ERP系统升级项目实施影响范围广,主要体现在系统所涉及的业务流程复杂、业务内容多、多样的集成关系等方面。比如项目中除了需要对系统版本进行升级,还要考虑系统架构、硬件要求、系统中各业务模块流程的衔接,与其他业务系统间接口的建设,以及如何实现实时数据交互,保证数据一致性。

最后,行业的快速发展,要求ERP系统具备一定的行业前瞻性。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业务量的急速增长为ERP系统的建设也带来了一定的运行压力;目前ERP系统不再局限于对当前业务的支撑,而是需要为行业提供更为高效的管理手段、依据,为行业开展改革和深化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引领。因此,ERP系统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除此以外,方案设计方与业务用户沟通等问题导致涉及方案或实施计划不完善,用户需求变更频繁,项目实施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资源,项目决策执行力不够,项目管理事件沟通不畅都有可能影响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带来一定风险。

2 风险应对策略

为了能够保障ERP系统升级项目顺利实施完成,针对之前分析得出的风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进行应对:

首先,为确保项目风险应对策略的准确性,进一步详细分析项目各类别风险,通过深入分析风险影响,针对每类风险分别制定应对策略,为后续制定具体项目风险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其次,建立切实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的有效监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风险监控的意义主要是能够针对项目中的风险实现有效的管理,消除或者控制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的发生或者能够避免造成不利的后果。

最后,制定了风险应对策略和具体措施后,应用审核检查、风险预警、项目风险报告等方法,制定包括风险监控决策机制、问题处置机制、变更请求控制、风险再评估与风险应对计划修订、风险处置应急机制等在内的项目风险监控机制,完成风险处置和监控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

3 结论

ERP系统给机场集团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内部资源优化的同时,也得到集团公司的不断重视。大型企业希望通过不断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深入实施ERP,不断提升企业自身核算、管理能力。但是在以往实施大型ERP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项目风险管理水平的不足对项目的顺利实施造成了影响,使得集团企业对实施大型ERP项目的风险管理效果日益关注。本论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了ERP系统升级项目风险管理的应用研究。

本论文以以大型企业ERP系统升级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与实际的充分结合,研究了该项目的风险管理。通过本论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作为企业大型ERP管理项目,ERP系统升级项目不仅具有ERP项目紧迫性、周期长、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普遍特点及其所带来的项目风险,还由于企业行业具有显著的运营管理特点等状况,导致该项目存在着若干潜在风险。

(2)本论文通过分析A集团ERP系统升级项目风险因素,制定了风险应对策略和具体措施;应用审核检查、风险预警、项目风险报告等方法,制定了包括风险监控决策机制、问题处置机制、变更请求控制、风险再评估与风险应对计划修订、风险处置应急机制等在内的项目风险监控机制,完成风险处置和监控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

参考文献:

[1]沈建明.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谢喜丽.项目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及趋势[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4:70-71.

[3]卢新华.我国企业实施ERP管理的风险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2(1):23-25.

[4]王曰仙.ERP系统实施风险及其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企业管理学术论文,2008.

保险管理系统论文范文2

任何类型的企业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集团企业从单体企业发展而来,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不仅具有单体企业均具有的投机性、综合性和分散性等特征,同时具有“牛鞭效应”、系统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因此,集团企业尤其需要加强风险管理。

二、研究框架设计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以系统论为理论指导,应用规范研究方法,设计相应的研究框架。

首先,确定研究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问题,即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研究。以集团企业财务风险为研究对象,研究包括全部管理层次和实施要素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丰富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并为集团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实践提供借鉴作用。其次,根据系统性原则、环境分析起点原则等,构建包括目标层、管理层和基础层三层,涉及管理目标、实施主体、程序方法、保障体系和管理基础五要素的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框架。最后,对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三层五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三、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应遵循的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系统论的思想是指导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理论。系统论强调整体性原则,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系统的各组成要素是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系统论强调目的性原则,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功能的发挥而实现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而系统功能的发挥又与系统的组成及结构有很大关系;系统论强调整体优化原则,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整体性能是否最优会受到该系统组成管理要素及要素间关系变化的影响,若想发挥系统的最优性能,就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系统组成管理要素及管理要素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优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整体性能的目的。

(二)环境分析起点原则

环境分析起点原则从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任务环境分析开始。按照系统理论思想,既然要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它就有边界,边界外面就是环境。任何活动的实施都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活动具有主动适应环境并受环境影响的双重特性。

众所周知,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受集团企业战略目标统驭的,制定集团企业战略目标是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只有进行环境分析,才能知晓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所面临的迫切形势,以及所面临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利用环境造成的机会,回避环境造成的威胁,发挥自身优势,回避自身劣势。所以,确立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时,必须以环境分析为起点。

(三)目标导向原则

目标导向原则是指我们在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时,以确立的目标为导向。目标是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方向、也是评价管理效果的依据。我们应该以目标为导向确定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体、活动和保障措施。当然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施目标和集团企业战略目标应保持一致,这是由环境分析的结果确定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乃至战略管理的一部分,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可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因此需要以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为目标,保持两者目标的一致性。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是指我们在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时,在确定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体、活动和保障措施,以实现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时,要立足于我国的现状,根据我国国情,而不是一味地照抄照搬国外的做法。当然,我们构建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可以随着环境而变化、调整、优化,是适应环境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要求我们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及时改变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成要素,针对环境保护目标中出现的新的问题不断完善模式。目前,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面临的环境发生着非常迅速、异常巨大的变化,这对我们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层次和目标,明确主体、完善活动、健全保障体系、优化实施基础,合理保证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实现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整体目标。

四、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要遵循系统性、环境分析起点、目标导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我们构建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分为三层结构框架,即目标层、管理层和基础层,如图1所示。

五、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要素分析

(一)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是企业通过财务风险管理达到的目标,是我们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根本出发点和核心。我们在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时就必须从管理目标出发。在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中管理目标属于目标层的要素。管理目标是在确定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础上,考虑了企业使命和风险承受度后制定的。当然,目标应该从上向下层层分解,每一层管理主体都负有与其权责相对应的目标、指标和考核标准。

(二)责任主体

责任主体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程序方法的实施者或者参与者,是指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实现目标的主体。众所周知,任何实施行为必然包括三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主体、活动和控制系统。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也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活动的主体也是有意识有能动性的人,但是人是处于不同的组织中,根据各自组织的权责实现人的意志。所以,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是各级组织中的人,这些组织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部门、岗位、子公司等。

责任主体是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力量,其中,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站在所有者角度,通过有效管理所有者的财权,对集团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董事会是集团企业的经营决策机构,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同样是经营者财务监督体系的核心和最高层。董事会从行政者的角度,通过全方位负责财务决策有效性,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监事会是公司的司法者,在财务风险管理领域,监事会应当全而了解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跟踪监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为完善内部控制所做的相关工作,检查和研究日常经营活动中是否存在违反既定财务风险管理政策和原则的行为;总经理及其集体是公司经营管理最高执行层。从日常财务监督的组织、管理和实施过程看,总经理及其集体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执行财务风险控制政策,制定财务风险控制的程序和操作规程,及时了解财务风险水平及其控制情况,并确保集团企业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恰当的组织结构、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技术水平,来有效地识别、度量、控制财务风险,并定期或者不定期评价财务风险控制的效果和效率;部门主要包括财务风险控制部门、财务控制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等。企业所有岗位能够实施或者参与财务风险管理的人,都是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通过各自职责的履行情况,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企业所有岗位都是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之所以把子公司单独列为一个责任主体,是因为集团企业所属的子公司往往也存在背离母公司的倾向,从 而使母公司面临失控,导致财务风险。

(三)程序方法

程序方法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责任主体所表现的行为集合,表现为责任主体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行为举动,同时也是控制系统主要监督、控制的内容,包括规范的财务风险管理基本流程。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程序方法至少应该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应对和管理评价等。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实现的效果和效率是由责任主体实施程序方法的效果和效率决定的,我们必须加强责任主体实施程序方法的引导、控制和评价,以便使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朝着有利于管理目标去组织、贯彻和实施。

(四)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是保证各责任主体按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流程来实施管理的程序方法得以落实的制度、机制和手段。保障体系是连接责任主体和程序方法的桥梁,是责任主体和程序方法的信息传递和沟通体系,是责任主体实施程序方法的保障机制。没有健全、有效的保障体系,仅仅依靠责任主体的程序方法,很难保证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效果和效率,所以我们要建立、健全责任主体实施程序方法的保障体系。本文构建的保障体系包括:完善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系统、开展信息化、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审计等。

(五)管理基础

管理基础是企业有效实施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管理环境,是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客观环境和经济基础。任何责任主体、程序方法和保障体系都不可能脱离实际而存在,只有立足于实际,具体分析管理基础,才能制定有效的程序方法,实现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环境的优劣和优化程度,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影响程度之大有时超过我们的想象,一些企业破产、失败、出现严重财务风险,表面上是风险管理不力,但部分根源在于管理基础恶劣。本文认为框架的管理基础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结构、正直诚信原则和道德观、财务风险管理哲学、企业的组织结构、责任的分配和授权、员工能力、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人力资源政策、错弊和报告、企业文化等。

保险管理系统论文范文3

关键词:资本;宏观审慎管理;道德风险;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11-0017-06

一、引言

2007—2009年的金融风暴不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而且使金融监管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危机之前,金融监管的理念以微观审慎为主,这种监管着眼于微观视角,认为只要金融系统中每个金融机构是健康的,那么整个金融系统就是健康的,因此监管的目标是降低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金融危机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认识到,除了微观审慎监管外还必须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即把金融系统看成一个整体,着眼于防范系统性风险,从而减少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可见未来的监管方向是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管理并重,共同为金融系统的稳定保驾护航。

目前国内外对宏观审慎管理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其概念、理论基础和政策工具的选择上,重要的文献有:博里奥(Borio,2003)非常清晰地界定了宏观审慎管理的内涵,比较了其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差异,并且通过分析金融系统脆弱性的本质,指出要想保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两种监管方式必须同时存在。布伦纳迈尔等(Brunnermeier等,2009)对系统性风险的产生原因以及如何监管做了理论上的分析,指出基于单个银行的微观审慎监管是金融系统脆弱性的重要源泉之一。卡什布、拉扬和斯坦因(Kashyap、Rajan和Stein,2010)指出了为什么仅仅依靠微观审慎监管会导致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并且列举了一些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工具。危机发生后,我国学者在这方面也做了相当多的研究,李妍(2009)分析了宏观审慎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在有效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中,中央银行的地位以及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问题。王力伟(2010)从系统性风险的形成机理、外部性理论分析了宏观审慎管理的理论基础,对宏观审慎政策做了梳理,并分析了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苗永旺和王亮亮(2010)介绍了一些对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监测方式及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工具,并对宏观审慎管理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本文用理论模型探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银行的道德风险问题。传统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是基于以下逻辑:存款保险制度使银行管理者过多追逐风险,因为损失会由纳税人承担。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目的就是要内部化这些损失,从而保护存款保险基金和缓解道德风险。因此,资本充足率的根本目的是减少道德风险。本文分析不同资本类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对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影响。

二、资本类宏观审慎管理工具

根据博里奥(2003)以及卡什布、拉扬和斯坦因(2010)对宏观审慎管理的描述,我们可以将宏观审慎管理定义为,当大量金融机构受到负外部冲击后,为了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防止它们收缩资产负债表引发社会成本而采取的一种自上而下的监管模式。首先,要注意宏观审慎管理关注的是大量金融机构的行为,这里“大量”不是具体数量上的含义,只是指出现问题的金融机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运行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实际即便是一家金融机构出现问题,也可能导致金融系统的功能受到严重扭曲,这种情况也属于系统性风险的范畴①。其次,宏观审慎管理的目的主要是应对经济的顺周期性问题,尤其是在《巴塞尔协议Ⅱ》的架构下。《巴塞尔协议Ⅱ》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风险加权的资本充足率,内部评级法要求银行持有的最低资本充足率是其预期的信贷风险暴露的函数。在金融部门受到外部冲击时,比如银行的次级贷款出现问题,这时,一方面银行的资本金会受到侵蚀,另一方面由于银行的信贷风险加大,根据《巴塞尔协议Ⅱ》的规定,监管部门会要求银行持有更多的资本金,而根据我们的分析,发行资本的成本很高,银行只能通过减少新增贷款或者折价出售有价证券才能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所以最终会出现信贷紧缩的问题。然而,就像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印证的那样,银行信贷在经历了快速增长后的迅速下滑除了会给实体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外,还会引起金融系统的动荡和人们的恐慌,这种动荡和恐慌对金融部门产生的冲击要比开始时受到的外部冲击大得多。

宏观审慎管理的工具很多,汉森、卡什布和斯坦因(Hanson、Kashyap和Stein,2010)对部分政策工具做了一个总结。就目前来看,监管者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即资本、流动性和影子金融系统,本文主要从资本的角度分析宏观审慎管理的工具。从资本的角度可以采取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有时间可变的资本充足率、或有资本、救助保险基金以及系统性的资本充足率等。

(一)时间可变的资本充足率

这是目前最常讨论的一种应对顺周期性的方法,即在经济繁荣时要求银行持有较高的资本充足率,而在经济萧条时持有较低的资本充足率,在这种规则之下,当银行受到负面冲击时就可以降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从而减缓了信贷紧缩的程度,缓解了顺周期性问题。《巴塞尔协议Ⅲ》规定的防护缓冲和逆周期性缓冲就是时间可变资本充足率的具体形式。

时间可变的资本充足率虽然是一个非常直观和有吸引力的应对顺周期性的政策工具,但是实行起来可能会有一些挑战。正像汉森、卡什布和斯坦因(2010)所论述的,在经济萧条时,管制资本充足率②(regulatory capital regulation)可能对于银行不是紧约束,这时由于银行所持资产的风险上升,市场可能会要求银行持有一个比管制资本充足率更高的实际资本充足率(actual capital regulation)。因此,要想通过时间可变的资本充足率来缓解顺周期性的话,经济繁荣时要求的最低资本充足率应该比经济萧条时市场要求的实际资本充足率大很多才行。另外,时间可变的资本充足率对于“大而不能倒”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没有给予很好的解决,本文着重从道德风险的角度研究不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效应。

(二)或有资本

或有资本是指当事先约定的事件发生时必须转换成资本的债券。或有资本作为逆周期性资本缓冲的一种方法已经被多位经济学家提及,即在经济繁荣时,银行要发行或有资本以建立资本缓冲,在经济萧条时或有资本就会转换为实际资本,这样就使银行有充足的资源来抵御各种损失,包括信贷紧缩(德马蒂诺等,2010)。尽管一些经济学家对这种工具存在质疑,但是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还是认为它具有在经济萧条时提高银行资本的水平和质量、对系统性重要机构提供额外的金融资源、作为逆周期性资本缓冲减少顺周期性等优点。

这种宏观审慎工具最大的缺陷就是不易操作,尤其是转换条件的确定问题,经济学家的分歧很大,甚至有些经济学家持反对态度。

(三)救助保险基金

卡什布、拉扬和斯坦因(2008)提出了一种“资本保险”方案,即在经济繁荣时,银行必须购买一种“资本保险”,这种保险合同约定当未来规定的时间内出现经济萧条时,“保险公司”会向银行注入事先规定的资本金额。这里的“保险公司”可以包含一些非银行机构,例如养老基金、财富基金等,也可以是个人投资者。他们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家银行可以与一家养老基金(pension fund)签订一份“资本保险”方案,即银行向养老基金缴纳一定的保费,约定在未来一段时间若银行股价格指数下降至事先约定的数值以下,那么养老基金就要向银行注入一定数额的资本金。为了保证不违约,他们建议要求养老基金在签订“资本保险”方案初期就将价值200亿的资产交由托管人托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救助保险基金。

这种宏观政策工具跟前面两种一样,最大的操作难题是如何设定一个触发条件来反映经济处于繁荣还是萧条状态。

(四)其他

2007年金融危机之后,有一些学者建议将资本充足率与银行对整个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贡献联系起来,称为系统性资本充足率(systemic capital requirement)。如果把传统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看成是单个银行信贷风险的函数的话,那么系统性资本充足率就是单个银行的信贷风险和其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两个变量的函数。对于这种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的实施涉及到两个基本的问题:(1)整个金融系统总的资本水平应该是多少?这个资本水平决定了金融系统抵御冲击的能力。(2)怎样将整个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分配给每个金融机构,也就是确定每个金融机构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度,然后根据这个贡献度设置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由于目前经济学家们没有对系统性风险给出一个理论上的概念,笔者认为这种工具还欠缺可操作性。

由于这次金融危机,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意识到资本质量的重要性。这里的资本质量是从清偿顺序而言的,清偿顺序越往后,资本质量越高,比如普通股质量高于优先股,优先股质量高于次级贷款。危机之前,监管者主要专注的是一级总资本与风险权重资本的比例。一级总资本除了普通股外,还包括优先股等其他的类别。从微观审慎的视角来看,如果资本监管的目的是保护存款保险基金,那么普通股和优先股能够达到相同的目的,因为二者的清偿顺序都在负债之后。但是从宏观审慎的视角看,两者有重大区别,优先股的比例过大会使负债积压(debt overhang)问题更加严重。

此外,既然金融危机发生时,银行为了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会出售资产,那我们可以强制要求银行增加资本,而不是增加资本充足率。这种做法反而会使银行发行股票更加容易一些,因为银行没有选择,必须增加资本数量,通过发行股票不能向市场传递任何信息,不存在迈尔斯和马赫拉夫(Myers和Majluf,1984)所描述的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额外发行成本的问题。

本文通过模型来分析各种政策工具对银行决策行为的影响。

三、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基准模型

保险管理系统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失业保险 评估 管理信息系统

一、信息管理系统对我国城镇失业保险评估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失业保险体系的不断完善,失业保险业务处理的复杂度越来越高。无论就其失业保险费缴纳、失业保险管理运营、失业保险支出等业务流程而言,还是就其失业保险系统的输入、输出及反馈调整而言,都需要一个科学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给予支撑。另外,随着失业保险业务的发展,需要处理的数据工作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手工操作无法有效实现失业保险业务的管理需求,因此建立完备的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越来越重要。而对我国城镇失业保险评估工作而言,建立失业保险的信息管理系统尤为重要,因为评估工作本身就是建立在有效的数据基础上,从指标体系的选取、指标体系的构建、指标信息的收集、评估数据的处理到评估结果的反馈和调整,这一系列工作都是建立在科学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所以信息管理系统对我国城镇失业保险评估至关重要。

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其他办公设备,全面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及管理科学、运筹学、统计学、模型论和各种最优化技术,进行失业保险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提高失业保险管理的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第一,数据处理。包括失业保险数据收集和输入、失业保险数据传输、失业保险数据存储、失业保险数据加工和输出。第二,数据预测。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学方法、统计方法、统筹方法和模拟方法,综合反映失业保险各方面的数据运行状况,提供实时监测,相关指标数据的预警信息,并有效预测失业保险未来的情况和发展趋势。第三,计划功能。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会根据失业保险管理部门提供的约束条件,合理地安排各职能部门的失业保险管理计划,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提供相应的计划报告。第四,监控功能。根据失业保险各职能部门提供的数据,对失业保险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测,比较实际执行情况与失业保险计划目标的差异,对差异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提醒决策人员进行调整和处理。第五,辅助决策功能。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各种数学模型和所存储的大量数据,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的处理手段和技术,及时推导出有关问题的最优解或满意解,辅助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合理利用人财物和信息资源,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是整个失业保险体系的技术支撑,也是开展失业保险评估工作的基础。建设覆盖全国的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推进失业保险信息化建设,对于改善失业保险服务手段、增加失业保险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加速失业保险管理科学化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有利于失业保险规范化,增加失业保险工作的透明度和决策的科学性,确保失业保险数据安全可靠,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体系的整体效益。

二、我国城镇失业保险评估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我国失业保险评估的信息管理系统是由计算机、通讯网络、数据库和相应的管理软件以及各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是将信息技术与社会保险业务相结合的管理信息系统。在整个失业保险评估的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库工作是极其重要的,数据库工作是失业保险评估工作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记录职工缴费情况和确定其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进行失业保险评估的重要依据。因此,失业保险评估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数据库的管理。随着失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量的不断增加和管理技术的逐步提高,计算机数据库管理已经成为失业保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失业保险评估数据库应包含每个参保企业和参保人员的相关数据,每个参保人员的全部工作经历以及目前的就业状态、参保情况,还应该综合反映各地失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结余状况以及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等。

我国失业保险评估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失业保险参保单位基本情况库、参保职工相关数据库、失业保险基金数据库和失业保险查询、统计数据库。失业保险数据库具有信息量大、存储周期长、准确率要求高、数据变化快等特点。因此,对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非常重要。失业保险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包括失业保险数据采集和录入、数据汇总、数据更新、检索打印、建立上报文件、建立保存文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失业评估保险数据信息的采集和评估数据信息库的建立和维护,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失业评估保险数据信息采集。数据信息采集是进行失业保险有效评估的先决条件,也是为广大参保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环节。一是失业保险评估数据信息采集的组织。由于这项工作业务量大,工作繁琐,因此要对工作人员按照数据评估信息采集、核对、录入以及组织协调等工作内容进行统筹分工。二是确定评估数据信息采集的范围,即人员和时间。三是确定评估数据信息采集的内容,包括企业职工的姓名、失业保险号码、身份证号码、性别、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日期、视同缴费年月、个人缴费基数、个人缴费额和失业保险待遇水平及失业保险金发放形式等内容。四是评估数据信息采集的方法,根据采集失业保险评估数据信息工作所需要的内容制作各种统计图表,确定数据采集的具体程序。

其次,评估数据信息库的建立和维护。其工作内容包括参保单位数据信息及参保职工数据库和失业保险基金数据库及失业人员就业促进数据库的建立和更新、数据库信息的清理和完善、数据库信息的使用和维护等。

三、我国城镇失业保险评估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1、我国城镇失业保险评估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建立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使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进行失业保险业务处理。但从整体上看,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现状与失业保险评估工作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大量的数据资料还需要进一步的综合处理和分类,失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不规范、不完善,制约了失业保险业务的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稳定性不高,不能有效保证失业保险评估所需数据和资料的完整性。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涉及众多参保单位和人员的数据和资料,涉及到从收到支的各个业务流程,对于不同的保障项目和保障人群而言,又需要有专门的分类数据和资料,统计工作异常复杂,需要不断对相关数据进行更新和维护,因此系统的稳定性是失业保险评估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随着参保人员对失业保障需求的不断变化,失业保障相关的政策也需要随之调整,需要对系统的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的核心数据库平台进行修改。政策的多变性和需求的多样性要求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不断调整和提升,而系统的稳定性则是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的关键。

其次,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以统筹单位为基础,相对独立,难以实现资源和数据共享。各地对相关指标和数据的解释不统一,使得部分数据缺失,有些评估数据需要再加工处理。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应当覆盖城镇失业保险各项业务和各类参保人群,相关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和便捷性非常重要。对于同一个参保职工来说,无论在任何地方检索,他的参保信息都应该是唯一的,而且在提供了有效的身份证明后,他能随时查询到自己的失业保险信息,但目前由于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未实现全国联网,不同的业务、险种由不同的经办机构管理,会出现信息的重复或不准确录入,影响了职工参保信息的准确性与唯一性。职工失业保险在不同类型工作单位、不同统筹区域之间的转移接续也比较困难。只有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管理系统,在更广的范围内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才能真正保证参保职工相关信息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以及评估指标数据的一致性。

再次,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系统和人员的有效配合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周期。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既要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又要熟悉失业保险的相关理论和业务,而目前社会保障单位却无法提供高额的薪资待遇来吸引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

最后,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也会给评估工作带来挑战。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是政府电子政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数据库庞大、系统更新快,因而安全需求较高。一方面随着系统用户增多,信息需求量不断增加,需要更新技术来更好地为大众服务。另一方面,由于该系统也是以互联网络为主要传输途径,各项公众服务需要在互联网上实现,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因此,保障失业保险信息数据的安全稳定,协调参保职工失业保险信息需求与网络安全问题是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良好发展的关键。

2、我国城镇失业保险评估信息管理系统的改进建议

鉴于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以上问题及其对失业保险评估工作造成的障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

首先,进行有效的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和优化,保证失业保险评估所需各类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适应失业保险业务的新发展和促进失业保险评估工作的有效推进,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覆盖范围应扩大到失业保险各项业务和各类就业人员等,后续逐步扩展到全体城镇居民,保证数据资料的完整统一。通过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整合,逐步实现各项保险业务之间、各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为保证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信息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其次,逐步实现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信息的统一,并为失业保险在不同行业、不同统筹单位的转移接续奠定基础。要实现失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同业务流程、不同业务项目上的融合,将分散的业务流程通过合理有效的整合,实现数据的共享和统一。对于跨行业、跨地区流动的参保人员,要有效实现其失业保险转移接续的顺畅性和便利性。同时,要加强对已有参保单位和参保职工数据的维护核对、整理,实现相关数据资料的完整集中,逐步实现数据库中所有参保人员失业保险相关指标数据的完整和统一。

再次,加强对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使其能顺利实现和新系统的磨合,提高工作效率。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着大量的资金和人员信息,与每一个劳动者和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资金、技术、人才等都是该系统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公共服务系统的建设和政务公开,该系统的用户范围也会逐步扩大,通过互联网访问该系统的用户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应加强对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顺利接轨新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大各项配套资源投入,保证新系统的顺利运行。

最后,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势,不断优化各项信息资源的有效运用。随着失业保险的逐渐完善,社会各界对该系统的各项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是失业保险相关管理部门和服务对象交流的窗口和平台,服务对象对失业保险相关业务的满意度也是评价失业保险有效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有效的信息公开和交流有利于增强职工对制度的认同感。失业保险信息系统要为跨地区的人才流动、失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失业保险待遇发放及跨地区跨部门的管理服务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以方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该系统及时了解失业保险的各项政策和业务流程。通过失业保险信息系统的建设,可搭建起失业保险管理部门与广大参保职工之间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平台,为失业保险评估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进才等:关于政策评估的模糊数学方法及计算机程序处理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2] 余向荣:公共政策评估的社会实验方法:理论综述[J].经济评论,2006(2).

保险管理系统论文范文5

关键词:ERP;保险行业;SAP

中图分类号:TP317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2.05.033

The Application of ERP(SAP) in Insurance Industry

LIU Shu-ying

(China Life Insurance Limited by Share Lt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Beijing 100000)

【Abstract】erP (SaP) as an important business management software, has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most obvious in its high degree of integration, stability data strict logic, this article on erP (SaP) in the insurance industry applied research and analysis, erP (SaP) in the insurance industry to make contributions through this study.

【Key words】erP; Insurance industry; SaP

0 引 言

随着技术创新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管理对经济活动的促进作用日益彰显,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企业竞争已不仅停留于传统的产品销售的竞争,供应链的管理也已经成为左右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显著标志。相应的,ERP软件应运而生,得到了社会上大多数企业的广泛运用,作为目前全世界排名第一的ERP软件,SAP——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的软件,有着其独到的特色,最明显之处在于其高度的集成性、稳定性还有数据严密的逻辑性。对于转轨期的中国而言,保险业作为一个潜力无限的行业对于ERP(SAP)的运用也变得迫切了。本文主要阐述了关于ERP(SAP)在保险行业中的运用,具有独到的现实价值与意义。

1 ERP(SAP)的概述

ERP(企业资源管理计划)是基于先进科学的企业管理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一体化管理。ERP是一种可以提供跨地区、跨部门、甚至跨公司整合实时信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SAP的一整套程序是针对所有企业的一种数据和应用集成方法,它将业务和技术进步融入了一个综合性的高品位的标准系统,即商品化软件系统。SAP是ERP解决方案的先驱,它可以为各种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自1972年起,其软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已经被数十个国家的上万家用户所验证。

2 ERP(SAP)在保险行业中应用的研究意义

继电子商务的热潮过后,ERP(SAP)又再度成为各行各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ERP 中的SAP已经被80%的世界500强的企业所采用,SAP已经成为全球一流企业的管理软件的首要选择,如此优秀的ERP软件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力已经得到大多数企业的普遍接受与认可。

在信息化与经济化的建设过程中,每个行业的企业客户都希望能够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效益产出,保险行业特殊的行业形势所带来的巨大的风险性对于成本-效益的产出方面的要求似乎更为严苛,因此ERP(SAP)在保险行业的应用也显得如履薄冰,举足轻重。一般来说,寿险公司的利润来源有三项,即死差益、费差益和利差益。对于我国寿险公司来说,由于死亡率的设定基本上要依据保监会公布的生命表,所以无法获取很大的死差益,或者至少不能在目前确认未来可能产生的死差益。费差益的获取更加困难,因为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保险公司的费用支出不可能大幅低于设定的费用率。实际上,很多小的寿险公司由于没有规模效应,一直在背负着沉重的费差损。近年来,部分保险公司在过分求大求快的急功近利思想指导下,不重视盈利模式的研究,在盈利及偿付能力上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问题。所以,选择合理、成功的盈利模式是公司实现盈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寿险公司目标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情况下,计算每个险种、每个区域、每个销售渠道的费差益显得很重要。所以,ERP在保险行业成本控制过程中,运用成本-效益的估计方法,能够有效地预测和控制保险行业的风险程度,从而使得保险公司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风险,减小损失。

产品的成本和收益是关乎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两大关键因素,成本的降低永远是企业管理者的目标,在保险行业的应用的相关研究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转轨期间的中国的保险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具有很深远的影响[4]。

3 ERP(SAP)在保险行业中应用的内容3.1 ERP(SAP)在保险行业中应用的背景

在未进行行业信息化之前,保险行业为什么会诉诸于ERP(SAP)在行业中的运用?其主要原因为以下三个:

首先是行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总体趋势下,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在加快保险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因此保险行业必将在未来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5-9]。

其次,从市场体系架构来看,原保险市场较大,再保险市场很小;市场发展速度很快,而相应的监督和法规的发展速度较慢,保险中介混乱,违规现象严重,权力运作、官方管制使各保险主体在市场中处于不平等地位[5-9]。而且这种低效率的行业内体系,使得保险行业无法实时获得利润和成本的准确数据,信息不对称使得保险行业面临巨大的风险。因而,ERP(SAP)系统的出现也给信息的传递、交流与沟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此外,企业与居民在逐步提高保险意识的同时,也不断增强了对保险的选择意识,对保险行业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专业化的趋势。引入ERP(SAP)系统在确定借助行业信息化改造以应对挑战之后,信息化解决方案的选型工作就成为了主要议题[5-9]。

3.2 ERP(SAP)在保险行业中应用的项目实施

保险行业保单生命周期长,对人财物信息集成度要求高。全球保险行业的普遍选择就是针对保险行业特点的、以企业资源计划(ERP)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套件[10-12]。其中,SAP系统具有功能先进性、安全性、可扩展性、适应性、价格等进行全方位的功能特点。此外,SAP系统功能触及操作层面,功能强大,具备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拥有科学的管理工具。财务系统实施财务会计模块、管理会计模块、资金管理模块;资产系统实施资产管理模块、物料管理模块、项目管理模块、租赁模块;人力资源系统实施人事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工资核算、时间管理、培训和和商务事件管理、招聘管理、人事发展、薪酬管理等模块。通过引入信息时代先进科学的管理思想,运用流程再造理论,实施会计流程、人力资源管理流程重组,优化财务、资产、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IT环境,实行财务、资产、人力资源集中管理模式。由于SAP公司在国内保险行业实施经验比较少[10-12],SAP在保险行业的运用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以及先驱性。

SAP多账套一般是多数据库实现的,一个数据库对应一个账套; 会计原则是处理会计事项所依据的规则,是在长期会计实践的基础上归纳形成的。会计原则对于会计人员选择会计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这种会计原则[13],并不是一般会计原则,即《美国习惯称为公认会计》原则。多会计准则并行管理、可以实现同时出具多准则,如中国大陆准则、香港准则的会计月报。

财务集中管理就是借助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建立集团和成员单位完善的财务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从而在战略上实行集中监控,整合财务内部资源,防范决策风险,提高效率。通过定义规范、设置权限、授权操作等,达到集中的资金管理、集中的全面预算管理、集中的内部审计管控、集中的数据分析的目标[14]。

此外,SAP R/3财会子系统提供了特殊分类帐模块,可为保险行业提供特殊的计算功能。在此模块中,一个特殊分类帐可以通过对科目的设置(如成本中心、产品等),从不同的视角来反映科目的余额。保险企业可以对每一个分类帐进行计划、分配和货币转换处理。这些特殊分类帐也能自动根据实际业务的发生实时进行更新,满足我们对不同的报表的要求。利用上述功能模块,根据企业对保单生命周期费用分析的不同需求而进行不同的处理。在SAP系统中,各级财务人员可以将不同性质的费用,详细的分配到不同等级的保单生命周期费用类之中,同时输入费用发生至成本中心。在记帐到成本中心会计模块的同时,该费用则会从记帐到特殊目的分类帐中(其中,特殊目的的分类账是指带费用分类信息和成本中心等信息)。信息在进行费用分析以后,在特殊目的分类帐中,我们可以利用SAP所提供的便捷的报表编辑工具来定义各种所需要的费用,形成报表来进行保单生命周期费用的分析,这样就实现了从不同程度对保单进行了获利能力分析。

4 ERP(SAP)在保险行业中应用未来前景的一些建议

通过上述阐述,我们发现当前激烈的竞争形势以及保险行业面临的巨大风险,这使得ERP(SAP)在保险行业中的运用呈现出燃眉之势,本文将从下列两方面进行讨论。

一方面,要加强保险行业对ERP(SAP)系统的重视程度。保险行业中相关企业领导的支持和参与是企业运用ERP(SAP)系统是否成功的关键。这项系统的实施体现在各方各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部门之间需要在统一的计划下,协调地开展工作;企业管理机制、组织机构、管理模式和方法的重大调整;协调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的阻力等[10-12,15]。

另一方面,要加强保险行业的相关组织管理结构,为ERP(SAP)系统的使用奠基准备。保险企业应当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成立专职项目小组,主要在于形成适合关键用户、最终用户与专项小组三层组织相结合的模式,其中的每一个功能小组的组成都是由保险企业和SAP员工共同组成,这样才更加全面完备的实施ERP(SAP)系统在保险企业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正波.浅谈ERP项目实施与会计角色的转变[J].华章,2009,(05).

[2] 陈秋兰.企业资源计划(ERP)财务管理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09,(02).

[3] 杨从印,陈金银.企业应用ERP存在的误区与应对策略探讨[J].理论月刊,2003,(04).

[4] 胡楠.寿险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7,08.01.

[5] 蒋永辉.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趋势[N].上海金融报,2001-04-07

[6] 蒋永辉.中国保险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J].海南金融,2000,(07).

[7] 金融保险业_互动百科[DB/OL].hudong.co.

[8] 郭颂平.广东财险市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华南金融研究,2001,(04).

[9] 袁宁.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04.01.

[10] 张宏伟.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策略及选择[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5.05.08.

[11] 杨金萍.ERP实施七关键[J].每周电脑报,2004,(44).

[12] 杨金萍.ERP在新华人寿的应用[N].中国保险报,2005-05-11.

[13] SAP R/3系统的财务会计结构[DB/OL]. fanwen114.

保险管理系统论文范文6

风险管理理论为企业提供支持和指导,企业通过风险管理的具体研究和分析,找出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认识到存在的机遇,从而规避风险。确定业务风险管理目标,建立有效的监管框架,增加资金支持,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创新。

关键词:

风险管理;监管;创新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理论正确的唯一途径,理论指导实践,并作为应用到实践,风险管理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在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企业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效益,创造价值,使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2006年国际风险管理大会,是一个国际化的大会。风险管理理论一旦被广泛接受,在企业风险管理,积极实施,进行有效的操作,会产生明显的效用。所以,风险管理理论为企业提供支持和指导,企业通过风险管理的具体研究和分析,找出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认识到存在的机遇,从而规避风险,抓住机遇,谋求发展。

一、确定业务风险管理目标,建立有效的监管框架

基于整体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和监督不同的企业的责任,是企业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使得其成为内部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集团公司应该根据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各个部门全部参与风险管理,才能有效避免企业面临的风险,抓住机遇。宏观管理部门要结合整个业务,区域战略,技术战略,投资战略和营销策略制定,以及国家和国际经验的战略。风险管理涉及企业的全部部门,具体包括,采购、客户信用、财务、生产、销售、预算、资金等,这些部门应该建立相应地内部风险管理体系,以便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的流程做事,规避部门风险,从而整体上降低风险。

二、增加资金支持

首先,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有相应地资金保障体系,没有资金,企业就无从发展,当前,国际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风险管理体系,并为风险管理体系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如很多企业雇佣注册会计师事物所进行风险控制测试,为很多大型企业设计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审计企业财务报表等,以检查风险。其次,要完善企业风险管理系,企业治理层必须和职能部门、业务部门联合,制定各种监管制度,以提高风险的预防能力,提高企业价值,促进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企业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单靠本企业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提供资金支持,聘请外部专家协助建立内控体系,为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物质支持。

三、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作用。

1.1企业成功市场基础。

市场是企业的生命,占领市场是企业前途和希望,失去市场企业将面临衰退,企业。企业做大做强,在市场竞争中不被吃掉的话,必须占领市场,企业必须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成功的市场基础。

1.2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竞争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具有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的特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这是企业的一笔无形资产,竞争者也很难复制和模仿,别的企业是无法比拟的,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市场长期性的检验之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受到认可,从而长期占领市场,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2.1加强在人力资源风险管理。

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包括人员招聘、职业规划、绩效考核、薪资政策、激励机制、培训制度等很多内容进行风险管理,规避人力资源中的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管

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环节。企业要不断地进行人力资源的风险识别和评估,同时,注意总结,对出现的风险及时进行分析和改进。加强人力资源风险防范能力,建立事前、事后防范制度。对进入人员实行资质审核、背景调查,同时进行严格的考试、试用期制度。对企业的在职员工进行必要的监督,防止出现懈怠等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对员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聘请培训机构对职工进行培训,提高职工的工作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建立事后处理机制,企业内部应建立风险处理机制,不断进行事件的处理,完善企业内部机制,企业还可以聘请外部公司对在职人员进行跟踪调查。

2.2建立全面,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企业应该根据COSO,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按照五个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风险管理不仅是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业务流程,更重要的是,全面的,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风险管理,传统的报表数据的机制,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负责整个系统的风险分支,以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层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或外部专家进行风险控制体系设计,统一各部门的专职,专业监督实施,统一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以便制定审计检查的实施,负责整个分公司的风险管理,并独立于行政各分局。

2.3建立风险事件的数据库。

通过检查可以防止企业风险的发生,企业风险分析的测试激励自己的风险管理程序,管理发生事故之外的警惕,对企业风险事故进行分析,它发生在分析前,在未来,并且它可以避免事故的危险。

2.3.1统合管理的目标。

企业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的目标。总体目标,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和经营战略决定等经营目标,营业收入,每股利润,市场占有率、安全生产等。财政目标包括销售收入,成本的费用,纯利润,现金流量等。遵纪守法,依法纳税等。具体的目标是与岗位的工作目标达到标准要求。具体的目标细分化、精细化测量,清楚的判断的程度。具体的目标和企业的技术标准,管理基准及定额标准往往融合在一起。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时候使用的是更具体的目标。企业统合风险管理与目标是与传统的风险管理的是有区别的,是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制定的企业统合管理的总目标,对于企业的组织机构和各种活动的总目标分解,所有具体风险管理的目标,做到战略目标、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和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密切吻合;二要明确具体,将企业的目标/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形成各职能部门和各业务活动的具体目标,使员工们看的见、摸的着,随时可测评自我完成度、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

2.3.2加强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的风险管理必须和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企业文化对企业的运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风险文化的建立可以有效预防风险,必须将风险文化作为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组成部分,才能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也就是说,企业风险管理融入企业战略战术的决定和各活动中,是风险管理人们的一项的自觉行为。首先,了解相关企业的目标,通过政策、制度明确企业风险管理的态度、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和企业的合作原则等,提高员工个体的风险意识,将风险和文化意识覆盖到企业每个员工,提高员工的风险管理素质。更加规范员工的行为,使风险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其次,形成企业统一规范的风险管理的语言,不同的人和部门,风险的看法和态度不同,例如通常财务计划部门把预定的差异看得很重要。通过教育训练员工知道什么风险,风险管理和企业的风险的类型和管理策略。企业应进行员工的法律知识培训,制定员工道德行为规范,形成高尚的企业文化,对于违法、违背诚实原则,造假等行为进行严厉制裁等措施。企业还应建立风险文化的培训,聘请培训机构对员工进行风险文化的培训,采取不同的途径,加强对风险文化的知识、流程等的培训,加大员工的风险意识,使员工对风险时刻保持警惕,恰当处理各种风险,从而规避风险,提高运营的安全性。

2.3.3建立企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董事会设置企业风险管理委员会,也就是人人都参加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但是企业风险管理,需要企业全员参与管理活动,风险管理活动需要专业的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所以企业应成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构,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建立专职部门或职能部门履行风险管理的职责,还应该建立审计委员会,负责风险管理的监督,提出评价体系,评估风险管理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企业统合管理要求企业必须得到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和参与,建立符合法律法规的法人治理结构,如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等机构,使出资者和经营者明确责任和权利,使企业统合管理和企业战略一致。组织形式是多样形式可供选择。企业充分利用内部的风险管理者,要充分利用企业“外面的智慧”,即利用企业外部的风险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的智慧。

2.3.4健全企业风险管理系统。

全面的风险管理是企业各部门的共同的事,风险管理部门、其他的职能部门和风险管理委员会紧密合作共建企业的风险管理,特别是业务和风险管理人员组合起来有效地工作。企业建立的全面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该结构一般包括风险管理政策决定机构,风险管理职能机构和相关部门三部分。董事会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主要的风险管理的信息收集各重大的风险管理审查和决定事项。设置董事会的企业,总裁办公室会作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下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公司的风险管理议事机关,各单位的经理为单位的风险管理的负责人,本部门负责具体的风险管理,并最终就本单位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向董事会报告。企业设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组织,是全面的风险管理的组织保证。

2.3.5应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必须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大力应用先进科技工具,采用适合本企业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信息采集、备份、整理、分析、交互等的规范,随时对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换代。比如建立erp/OA系统等。企业应从源头上确保录入数据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等,不得随意更改信息,建立信息使用的审批制度,规定各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职权。企业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对重要业务流程进行对发生的风险进行提前预警,为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可以及时调整方向,规避风险。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当涵盖各个职能部门、业务单位部门,使得各个部门共享风险信息,共同应对企业内外风险,提高整体的效率。企业应对信息系统不断地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信息系统本身的稳定安全运行,以便提高风险系统地准确性。企业应将内部控制制度与信息系统结合运用,实现优势互补,避免系统的单一和片面性,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四、结语

总之,风险管理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在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企业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效益,创造价值,使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企业应从各个方面加强风险管理,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学龙,郝斯佳.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运用[J].财会通讯.2015(19).

[2]孙立.基于发展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角色探析[J].财会通讯.2014(13).

[3]季皓.国外企业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4(05).

[4]鞠永生.企业实施风险管理审计之思考[J].财会研究.2015(03).

保险管理系统论文范文7

关键词: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10-0105-5 中图分类号:F833文献标识码:A

全面风险管理是目前风险管理发展的最新趋势,它是一种站在整个公司角度进行的整体化风险管理方式,我们平时见到的公司风险管理(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或整体风险管理(Enterprise-wide Risk Management)也是指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一个公司的风险来自很多方面,比如,一个保险公司可能会面对由需求变化、利率变化、资产价格变化等带来的种种不同风险,最终对公司产生影响的不是某一种风险,而是所有风险联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只有从公司整体角度进行的风险管理才是最有效的。目前关于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主要有以下两大类:第一类是基于组织结构体系全面风险标准化度量的全面风险管理方法――ERM(Enterprise-wide Risk Management)。ERM的概念是由美国最大的几家银行和证券公司最先提出的。其核心理念是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对整个机构内部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和业务环节的各个种类的风险进行通盘管理。ERM 要求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种风险、各种风险所涉及的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利率、汇率、股票、期权等)以及承担具体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进行全面有效的整合风险管理。第二类是基于风险决策因素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TRM。TRM(Total Risk Management)是从风险决策角度提出的另一种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从系统决策的角度出发,引入风险管理策略的三因素概念,这三个因素包括概率(Probability)、价格(Price)和偏好(Preference)因素。风险管理的目标是谋求三要素(3P’S)的最优均衡。目前TRM还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现实生活中建立如此庞大而复杂的TRM系统现在看来似乎是不可能的。相对TRM理论而言,ERM具有良好的现实可操作性,本文所讲的全面风险管理指的是ERM。

一、全面风险管理经典文献回顾

(一)国内(中文)文献回顾。陈秉正(2003)在其著作《整体化公司风险管理》中论述了风险管理概念的演进、风险管理与企业价值、风险管理与资本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的各种策略,并对整体化风险管理进行了展望。文章主要是融合了Shimpi(2001)的《整合性公司风险管理》和Doherty(2003)的《整体化风险管理》两本风险管理巨著的精华,论述了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阳(2006)《金融机构现代风险管理基本框架》一书从金融机构的风险角色分析入手,归纳了风险的概念和性质,并从金融机构的角度论述了现代风险管理的内涵和特征,以及现代风险管理框架体系的构建。该书的特色在于对风险角色的分析和风险、风险管理概念的归纳,但作者只是提出了现代风险管理的框架体系构建,并没有关于风险管理的实证分析和风险管理框架的具体应用。(美)尼尔・多尔蒂(Doherty, Neil. A.,2003)《综合风险管理――控制公司风险的技术与策略》,这本由陈秉正,王在2005年翻译的风险管理著作认为随着近年来衍生金融市场的快速成长以及金融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上保险市场开始重视在保单内容的设计上将可保风险与财务风险相结合,因此,当前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反映公司的理财能力和增加公司的价值。整合型风险管理是结合保险与金融工程技术,利用创新性避险工具来管理公司的风险,包括可保风险(Insurable Risk)、财务风险、营运性风险和事业风险(Business Risk)。Doherty, Neil. A.还认为考察风险的成本是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因此对风险的成本做了深入分析,并考察了容易产生风险成本的公司结构特征,指出改变公司的结构特征同规避风险一样属于重要的风险管理策略。该书对如何利用简单的和复杂的财务杠杆对风险进行管理,包括应急性融资工具的分析在全面风险管理领域是一个创新,增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可操作性。赖志仁(1999)在《风险管理与全球保险之未来趋势》一文中论述了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产业间的合并和企业并购行为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保险、银行、共同基金、资本市场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金融商品之间的差异性变小,替代性变强。因此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不能继续局限于传统的方式,而应该从公司整体的视角上开发一种综合的风险处理方法。该文章还指出多种避嫌工具的风险管理策略会成为未来的潮流,但并没有具体说明企业应该如何整合这些避险工具来处理公司所面临的风险。潘国臣等完成的文章《整合风险管理与会司价值》(2006)指出,新兴风险管理工具有资产避险、负债避险和权益避险三种,这三种避险工具的价格分别为、和,并且三者的关系是>> 。如果采取避险措施之前的资产与负债额分别为与,则在资本结构已经是最优的假设下,采用负债型避险方式对资本结构的冲击是最小的,其次是权益型避险方式,而资本型避险方式对资本结构的冲击是最大的。若是分析损失后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则单纯使用资产型或负债型避险工具都是不利的,应该综合运用多种避险工具。但文章并没有就该理论进行实证研究。

(二)国外文献回顾。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 Re.)研究部在其著名期刊《Sigma,No3/2005》发表了《产险业资本承保与价值创造的实践》①一文,该文章指出:影响产物保险公司的资本成本因素是投资活动与承保风险的组合。而公司价值比较高的产险公司的承保利润波动较小,这些公司都有较好的风险选择、风险分散与再保险安排,或者使用了创新的风险转移技术。这篇文章的特点是从实证角度出发验证了风险管理提升公司价值的重要作用。Shimpi(2001)年的著作《整合性公司风险管理》中提到:风险就像一头大象,传统的风险管理就像盲人摸象,“虽然每个人都摸对了一部分,但总体上来讲还是错的”。书中对于传统个别的风险管理与创新整合型风险管理做了比较,其中包括:资本管理与风险管理;公司财务与保险;财务长与风险管理人;众多个别风险与整合风险;众多个别市场与整合的市场。并对整合前后的风险管理效果进行了论述。该书与Doherty(2003)②的著作是学术界公认的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领域中最经典的两本著作,两本书的着重点不同,内容各有千秋。Doherty(2003)主要论述了各种创新型避险工具的运作与风险分析。Meulbroek(2002)在其论文“A Senior Manager’s Guide to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中强调现代风险管理的观念不应该局限在可保风险暴露单位上,而应该关注会影响公司价值的所有风险,包括营运风险、法律责任风险、财务风险、投资风险、税收负担风险、监管及合规风险等。并提出了处理风险的三大基本原则:一是修正公司的营运方式;二是调整公司的资本结构;三是选择适当的金融工具(包括衍生金融产品)。以此来适应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变化。Meulbroek认为应该用最具成效的方法达成风险管理的目标,使企业在遭受不可预测的意外损失时,可以及时获得融资资金,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甚至进一步发展。Culp(2002)的两篇文章认为,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本来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但长久以来的公司财务处理方法总是将两者分开来管理,这不仅浪费了资源也损失了管理的效率。Culp建议公司应该采用整体化风险管理,利用创新型金融避险工具来管理风险对企业内部的现金流、盈余与资产负债表的不利影响,并避免非预期损失事件实际发生时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巨大的冲击。

二、全面风险管理产生的基础

全面风险管理涵盖的范围很广,它是在图1所示的三个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容涉及保险、财务套期保值、投融资、杠杆管理、薪酬设计甚至税收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③

首先是风险管理与保险理论的发展。风险管理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管理“可保风险”而出现的。Robert Mehr和Bob Hedhes于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可保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之后,可保风险管理又有了一系列的创新,比如有限风险计划;保险公司自身的资产负债管理;以及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捆绑式保障保单,这种保单不仅包括传统的可保风险(财产和责任风险),还包括财务风险(如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从而打破了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障碍。

其次是衍生产品市场和金融工程理论的发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金融创新高速发展的时期,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马柯威茨的资产组合管理理论、夏普和罗斯创立的资产定价模型以及布莱克和舒尔茨创立的期权定价理论。衍生产品和金融工程的发展不仅丰富了风险管理用于套期保值的工具,还为公司其他的风险管理策略提供了方便。公司不仅可用衍生产品对特定的风险进行套期保值,还可以将衍生产品嵌入到公司的负债和权益里。而新近发行的巨灾债券和非传统风险转移工具(ART)则是直接出于风险管理的目的而出现的。

再次是公司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开始关注风险对于公司价值的影响,1976年David Cummings通过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进一步分析,说明了公司是如何通过对风险进行保险而实现价值最大化的;Mayers和Smith(1983)又基于风险给公司带来的摩擦成本,提出了更新的公司风险管理理论(关于风险的成本,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有详细的论述),即风险的摩擦成本或交易成本可以使风险管理成为一个增加公司价值的过程。针对风险的成本解释, Doherty Neil A.(1985)又提出了管理风险的“对偶策略”,即公司既可以通过降低风险又可以通过调整财务或组织结构、改变杠杆作用的方式来减少风险的交易成本。

三、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这里主要介绍美国COSO委员会和GARP组织提出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一)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①。COSO全称为“发起机构委员会”(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它是一个自愿性质的私营机构,致力于通过商业伦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来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2004年9月,COSO委员会正式了《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目前已受到国际企业界、金融界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新的《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对全面风险管理给的定义是: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企业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各种经营活动之中,目的是识别可能会影响企业价值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于企业的风险容量之内, 并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称REM框架)力求实现以下四种类型的目标:战略目标―高层次目标,与使命相关联并支撑其使命;经营目标―有效和高效率地利用企业资源;报告目标―报告的可靠性;合规目标―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包括八个相互关联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来源于管理当局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企业管理过程整合在一起。这八个构成要素分别是: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企业风险管理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曾经有效的风险应对方式可能会失灵,控制活动可能会变得无效或不再被执行,企业的目标也可能发生变化等。面对这些变化,管理者需要通过控制手段,以确定企业风险管理的运行是否持续有效。监控可以通过持续的管理活动、个别评价或者两者结合来完成。ERM框架有如图2所示的三个维度:第一维是企业的目标,即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第二维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第三维是企业的各个层级,包括整个企业、各职能部门、各条业务线及下属各子公司。ERM三个维度的关系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都是为企业的四个目标服务的;企业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四个目标,每个层次都必须从以上八个方面开展风险管理活动。该框架适合各种类型的企业或机构的风险管理。

(二)GARP全面风险管理框架②。GARP(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成立于1996年,是在英国老牌巴林银行倒闭、全球风险重要性开始凸现的背景下由风险专业人士倡议产生的专业组织。GARP认为全面风险管理所要做的是了解从金融机构活动中所产生的全部风险同时去有效地管理这些风险,因而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案会平衡风险管理结构和质量方面的问题。基于这一认识该组织认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应该包括策略、程序、基础设施和环境四个模组以及它们之间的融合(如图3所示)。

GARP认为,风险管理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六点: (1) 把交易策略和风险管理策略结合起来,这样可以确保企业在预测并分散风险方面的优势;(2) 建立风险管理过程,这个过程要便于公司组织内部对风险管理的理解和实施,并能主动支持公司的风险管理策略; (3) 通过在组织人员指导和风险行为的支持系统之间的合理安排来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 (4) 对各种类型的风险进行理性和动态的划分,合理地反映公司商业策略和外部市场环境所对应的风险;(5) 建立一个风险和行为的衡量系统,这个系统要透明、可信、及时,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实现个人行为与企业目标以及风险管理目标的统一;(6)强化组织的风险管理意识,重视风险管理的质量和持续性,提高企业风险承受的能力,满足顾客要求和增加股东收益。GARP全面风险管理的四个模组协调合作,共同负责完成以上六项风险管理任务。实际上GARP方案与COSO的ERM框架并无实质区别,GARP方案囊括了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要素,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并做了重新组合,更进一步来说,策略是中心,风险管理基础设施、过程和环境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三大平台。

四、全面风险管理的四种基本策略①

全面风险管理策略针对的不是单个风险,而是整个公司的风险剩余,它包括下面四个基本策略。不论风险的来源如何,也不管风险是增加了税收成本还是财务困境成本,只要风险对公司价值产生了影响就可以使用这四种风险管理策略来管理风险。

(一)资产规避策略。“资产规避”可以定义为用一项资产为其他资产所存在的风险提供规避。资产规避策略的思想是:一个包括了基础资产和规避资产的投资组合可以有很小的风险甚至没有风险。比如投资组合F,一定量的资金$被投资于两项资产。第一项是基础资产,每投入的一美元的回报为AB;第二项资产,即规避资产,每一美元的回报为AH。资金$按{1h}分配于两项资产,并且两项资产的相关系数ρBH为负,在接近-1的极限时规避效果最好。

资产规避:F= $(AB+hAH) 0>ρBH≥-1(1)

如果ρBH=-1,则存在某个规避率h*使得投资组合不存在风险,此时COV{ $(AB+hAH) }=0。

再保险保单是保险人采用的一种传统的资产规避形式。新型的资产规避工具是巨灾期权,巨灾期权是根据保险公司所要求的指数价值而制定的期权,当指数达到预先设定的指数值(执行价格)时,保险公司就可以获得一笔支付报酬。资产避险核心思想是当基础资产遭到损失时可以通过另一项资产的获取来弥补,当然中间涉及规避费用的问题(再保险保费或期权价格)。

(二)负债规避策略。与资产规避策略不同,负债规避是在资产负债表的相反方面实现的,即用一种负债的免除来弥补基础资产的损失的风险管理策略。这样,投资组合包括的就不是规避资产,而是基础资产和规避负债的组合。

负债规避:F= $(AB-hLH ) 0

如果ρBH=1,则存在某个h使得投资组合不存在风险,即COV{$(AB-hLH )}=0。许多新型的风险管理策略,如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股票期权和巨灾债券都属于负债规避。

(三)股权规避策略。全面风险管理的目的包括避免风险带来的各项成本,保值公司对突然损失的融资能力和对投资机会的筹资能力。除了获得外部资本注入和借债,还有另一种方式可以达到这些目的,那就是损失后的股权融资。当损失事件发生后,公司为损失或投资机会筹措资金的难易程度以及资金使用的成本取决于损失事件的严重程度、公司的特许价值以及当时金融市场的环境,而公司所关心的一是资金需求数量和成本,二是损失后的杠杆水平。股权融资可以满足筹资需要,而且不会增加杠杆率。虽然债务融资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但会增加杠杆率①。当一个公司现有的流动资产无力支付投机性损失(流动性危机),而公司其实还具有一定数量的特许价值,这时候采取的资本调整措施实质上是特许价值的一种变现。

股权规避策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简单的损失后权益融资。这种策略的一个特征就是新的权益资本的可发行价格会由于损失而降低。第二个策略是保险人购买其自己股票的一个看跌期权,这个期权可以在预定规模的损失发生后被执行。这些新的工具已经在市场上发行的“巨灾看跌期权”中被使用。

(四)杠杆调节策略。风险的成本可以通过降低风险或减少风险的交易成本两种方式降低,这是新型风险管理的“对偶性”特征,也是我们进行风险管理策略时考虑问题的两个基本方向。其中减少交易成本的策略可以叫做风险调整策略,而对杠杆率的控制是最重要的风险调整策略,它可以用于降低任何风险来源导致的风险成本,是典型的全面风险管理策略。杠杆调节策略可以用来处理财务困境成本,贷款人和剩余权利要求者之间成本等。此外,如果发生了突然的损失,公司将发现由于杠杆率的降低使得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处于有利的位置,或者对已破坏资产进行重购,或者对新方案进行融资都变得相对容易。

杠杆调节策略顾名思义是对公司财务杠杆水平的调节,因此严格意义上讲,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都属于杠杆调节的范畴,只是由于近年来风险管理领域的创新都集中在新型规避工具的使用上,这些新型工具又都属于股权或负债型避险工具,所以把这两种工具单独拿出来介绍以示重视。除了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杠杆调节策略涵盖的内容还很多,比如红利政策的制定、债务和权益间的转换等,这属于更广泛的公司财务管理的领域。

参考文献:

[1]Culp, C.L., (2002, Spring), Contingent Capital: Integrated Financing and Risk Management Decisions,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2]Culp, C.L., (2002, Winter), The Revolution in 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 A Decade ofInnovations in Process and Products,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3]Doherty, N.A.,(2003).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edition. The McGraw -Hill. Companies Inc.

[4]Meulbroek,L.K.,(2002).A Senior Manager’s Guide to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5]Shapiro,Alan C.andSheridanTitman(1985).“An Intergrated Approach to 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Midland Corporate Finance Journal,3,#2,41-56.

[6]Shelor,Roger M.,Dwight C. Anderson and Mark L. Cross(1992).“Gaining from Loss :Property-LiABility Insurer Stock Prices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1989 California Earthquake”,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5,476-488.

[7]Shimpi,P.A.,(2001).Integrating 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NY:Texere LLc.

[8]陈秉正.整体化公司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3.

[9](美)尼尔・多尔蒂著.陈秉正、王译.综合风险管理―控制公司风险的技术与策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0]阳.金融机构现代风险管理基本框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11]潘国臣等.整合风险管理与公司价值[J].保险研究,2006,(9).

[12]赖志仁.风险管理与全球保险之未来趋势[J].风险管理学报,1999,(2).

[13]宋明哲.现代风险管理[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2004.

保险管理系统论文范文8

[关键词]城乡统筹;医疗保障;二元体制;社会公平;政策建议

一、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基本概念界定

(一)统筹城乡

统筹城乡在我国应该说是一种崭新的理念,这一理念至少包括统一筹划、平等对待和共同发展几个涵义。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指的是逐步消除一直以来存在的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把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看成是整个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行统筹策划、综合考虑;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以农村促进城市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统筹城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统筹解决,优化资源配置,打破城乡界线,实现共同繁荣。

(二)医疗保障制度

医疗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其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要保障社会的整体公平和人们的应享权利,即不论贫富,保证所有公民平等地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

医疗保障制度具有强制性、公平性、社会性、共济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保护和提高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医疗保障制度通过收入再分配和为公民提供保障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减少了社会冲突,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三)统筹城乡医疗保障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是指,从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从整体上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进行筹划和制度安排,将它们看做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消除城市和农村在享受医疗保障方面的不公平现象,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医疗保障体制,使基本医疗保障覆盖全社会,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能平等地享受保障,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概括来讲,在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政府是责任主体,对象是城乡全体居民,手段是体制和机制创新,目标是全体社会成员均等享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障,最终实现医疗保障的城乡统筹发展。

二、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相关理论

(一)福利经济学理论

福利经济学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影响非常大。福利包括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福利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指社会福利中能够直接或间接用货币来衡量的部分,即经济福利。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提出了国民收入极大化和收入均等化两个影响经济福利的因素,主张通过国民收入增加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中的再分配两种方式来增加社会福利。国民收入总量越大、收入分配越均等,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因此,要想更好的增加社会福利,不仅应提高国民收入总量,更要逐步增强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性。

(二)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包括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又包括垄断性公共产品和优效产品。供水、供电系统等属于前一种,基础教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等属于后一种。在准公共产品中,垄断性公共物品一般在政府给予一定补贴的前提下,可由私人企业来提供。而优效产品则需要由政府来提供,是无论人们的收入水平高低都应该得到的。同时优效产品还具有正外部性,对于它的提供可以使政府获得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医疗保障产品即属于优效产品,无论人们的收入水平如何都应该有权利消费或者得到,并且当达到一定数量后,消费者人数的增加会减少全体消费者的效用,具有明显的拥挤性。

(三)公平公正理论

社会公平涉及诸多领域,是一个跨界概念,美国政治学家约翰・罗尔斯是社会公平理论的集大成者。罗尔斯在他的著作《正义论》中提到: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有两个原则。首先,人们应当在资源方面平等一一平等原则。一般来说,资源指的是外在物质资源,比如收入或财富。而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中所指的资源,是社会可以为个体提供的基本有用品,主要包括自由、权利、机会、收入和财富。其次,在个体的基本有用品得到满足和保障的前提下,允许收入或财富的不平等分配一一差异原则。但对差异原则的要求是,这种不平等必须有益于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贫穷者和弱势群体。基本医疗保障,作为一种保障公民生命健康权利的公共品,也属于罗尔斯所提出的基本有用品的范畴。

(四)城乡发展观理论

美国伟大的城市规划理论家和杰出的作家刘易斯・芒福德在他的名著《城市发展史》中,把城市社区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区域。他认为,所谓区域,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是既定的;而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单元则部分体现了人类深思熟虑的意愿。这里所说的区域也可称为人文区域,它是地理要素、经济要素和文化要素的综合体。每一个区域、每一个城市都存在着深层次的人文差异。自然的影响愈是多样化,城市的整体特性就愈复杂、愈有个性。这是避免人们长期形成的过分简单化趋向的一种永久的保证。他提出,为保护人居系统中的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城乡之间一定要关联发展,并指出其重要性。

三、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议

(一)推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消除二元差异

第一,要加快城市化建设,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二,对农村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倾斜,加大投入,加快包括生态环境、水利建设等在内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第三,要从各城市实际承受能力出发,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建设。

(二)整合相关管理机构,实现统一管理

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必须有完善的管理体制作支撑,以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和行政成本的降低。目前,整合、重组医疗保障相关管理机构,以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和优化管理体制是当务之急。依据医疗保险职能的对口管理原则,应把各个医疗保险制度统一到一个机构,分列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理顺各部门职责,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这样,社会保障部门不仅能在长期工作中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培养出高效高水平的工作队伍,还能够提高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社会保障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三)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合理配置城乡医疗资源

政府在医疗保险制度的统筹工作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应责无旁贷地在财政上加以支持。不仅应在总量上继续加大对城乡卫生费用的投入,而且应向基础薄弱的农村倾斜,加大农村财政的拨款、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农村公共卫生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卫生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具体来说,首先,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硬件建设,对乡镇卫生院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使其既具有村卫生室的快捷方便,又具有县医院的可靠技术。同时,乡镇卫生院也要根据农村居民医疗服务的需求来调整服务内容和服务结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村级卫生机构的建设,对村卫生室的基本医疗设备购置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其次,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软件建设。通过系统的理论培训机制、灵活的实践训练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在职在岗培训,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健全和落实其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留住人才、发展人才,为农村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四)增加财政补贴,稳定筹资机制

我国现行的筹资水平是逐年提高的,但筹资机制还不够规范,有很强的随意性,因此,探索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筹资机制势在必行。有学者提出参合农民可以按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定比例来缴纳保费,而参保居民则可以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保费,同时,各级财政也根据居民医疗费用开支增长的一定比例来补贴,这种提法较为科学合理,值得参考。

(五)完善工作机制,实现信息衔接

完善工作机制需要集中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完善医疗保障监理,建立激励与惩戒并重的约束机制;通过谈判、协商,制约医疗消费不合理增长,有效控制医疗服务成本,探索医疗保险谈判机制。实现信息衔接指的是通过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实现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衔接,以及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以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为重点改进异地就医结算服务,提高统筹层次,减少异地就医人数,以城乡流动的农民工为重点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续接,使参保人员在身份发生变化时或者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流动时医保关系“可转移、可衔接”。异地就医机制的完善还需要医疗保障电子系统的技术支持,因此要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应该加快建设覆盖全国的医疗保障电子系统,使各地医保资金的缴纳、记录、核算、支付、查询等服务能够实行全国计算机联网管理,使劳动者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金转移和续存,逐步解决参保人员跨省以及跨市异地就医结算问题。此外,还要加强政府购买服务,发挥医疗保险“团购”的优势,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保障服务。

(六)加强监管力度,降低城乡居民就医成本

首先要加强对医疗保险基金的监管,对骗保等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严惩不怠。医疗保险基金是整个医疗保险制度的根本,因此必须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对医疗保险基金的监督,完善管理机制,并加强对经办机构及人员的监管,对医疗保险管理人员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定期考核,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加大对骗保等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其犯错误的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杜绝此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其次要加强对医药价格的监管力度,努力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在目前我国医疗、药品市场尚不规范的情况下,各地价格、卫生主管部门要下大力气规范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监管机制,强化患者对服务提供者的监督和约束作用,使医疗服务产品的价格能够真实地反映其价值,降低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对患者利益的损害。

(七)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险,促进农民工自由流动

2009年新一轮医改针对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提出:签订劳动合同并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其他农民工根据实际情况,参加户籍所在地新农合或城镇居民医保。当务之急,应逐步提高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以解决因农民工在城乡和地区流动性大而导致的医疗保险关系难以续接的问题,促进农民工自由流动。农民工跨地区流动就业的,由原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开具参保缴费凭证,其医疗保险关系转移到新参保地,个人账户余额一并划入其个人账户。其次,在制度设计上要以大病统筹为主,做好大病风险的防范,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同时,需考虑农民工的年龄结构特点,把覆盖范围扩展到门诊服务,设置较低起付线。另外,还应加快部级信息化系统平台的建设,为农民工群体跨省就医即时结报创造良好的技术平台支撑。

(八)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加快城乡统筹法制化建设

加强社会保障的立法,是完善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要加快推进医疗保障法制化建设,建立相应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法律手段,规定医疗保险缴费标准、报销比例、基金监管等。就我国现阶段来讲,应当制定一部统一的《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法》应当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围绕城乡统筹的基本理念,针对农村的特点做出特别的规定。在《社会保障法》基础上可以再制定子法,包括一些相关的单行法规,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区分立法。

参考文献

[1]邓大松,刘昌平.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张再生,赵丽华.发达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城乡统筹经验及启示[J].现代经济探讨,2009(8)

[4]仇雨临,翟绍果.城乡医疗保障的统筹发展研究、理论、实证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2011(4)

[5]仇雨临,龚文君.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与全民医保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10)

[6]王翔.对医疗保障城乡统筹的建议和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11(10)

[7]张鹏.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1(5)

[8]车莲鸿.试论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医疗保障城乡统筹发展路径[J].卫生软科学,2009.23(5).

[9]宋振,马跃申.关于我国医保城乡统筹以及制度衔接的探讨[J].天津社会保险,2012(5)

[10]王东进.关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城乡统筹[J].中国医疗保险,2010(2)

[11]周国训.统筹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研究文献综述[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作者简介

保险管理系统论文范文9

风险管理实践教学创新型人才一、引言

实践教学是教师鼓励和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借助于一定的技术手段去验证理论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在验证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理论,从而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在高等教育中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大学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硬件设施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承担和进行“大学科、大平台”的综合性实验,严重地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现有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多从教师视角出发,并未基于学生视角对实践教学进行划分。本文立足于学生习得角度,以实践教学对学生知识、行为、素质的改变程度为划分依据,构建更加合理的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二、创新人才培养对金融风险管理教学的新要求

1.实践教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创新人才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含实验、实践、课程设计、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拓展,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行为能力的重要环节。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更加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其主动建构科学的知识体系,强调知识、情、意、能的高级复合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高等学校办学功能的逐步拓展,现有的实验教学体系难以满足素质教育以及创新教育的要求,整合现有实验教学资源,构建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成为当前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2.风险管理实践教学是金融学微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金融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微观金融的蓬勃发展,金融学专业中的金融风险管理是微观金融领域的重要内容,涉及到投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等众多学科与课程。风险管理是金融类大学生高年级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在综合运用前期多门专业课的基础上系统学习新的内容,使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得到完善和深化,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同时,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是适应金融风险管理学科性质的要求,是适应新的就业方式的需要,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培养金融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1.构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教学体系

以实验室实验研究为载体,构建以金融风险管理实验室为平台,包含证券投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衍生产品风险管理、保险与理财风险管理、国际资本市场风险管理、公司金融风险管理六大模块的“平台+模块”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优化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计划,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证券投资风险管理包括:系统风险(宏观经济风险、购买力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社会与政治风险六类)与非系统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性风险四类)管理。

(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包括:信贷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管理。

(3)衍生产品风险管理包括: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四大类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的管理。

(4)保险与理财风险管理包括:内部风险(产品设计定价风险、核保风险、责任准备金风险、再保风险、资产负债配置风险等)与外部风险(保险业监理风险、经济风险)的管理。

(5)国际资本市场风险管理包括:外汇风险、国际投资风险、国际结算风险、国际贸易风险管理。

(6)公司金融风险管理包括:公司投资风险、融资风险、股利政策风险、公司治理风险管理。

2.建立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将智能Agent技术引入实践教学管理,开发基于Agent技术的智能化开放式实践教学及管理系统。将开放式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与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和具体实验相结合,实现实践教学网络化智能管理,形成从学生提出实验申请到学生完成实验、成绩的一整套网络管理的先进运作模式,全面实现实验课程与实践项目的查询、申请、审批、授权、实验、考核等实践环节的开放式管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合作精神。

通过构建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掌握金融风险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和创新创造的能力,培养金融风险管理创新型人才。

3.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实施途径与保障措施

首先,运用心理契约理论建立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体系,对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其次,从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实验实训平台、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设计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实施的路径与保障措施。第三,强化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将公司金融的实验研究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将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丰富实践教学的内涵。

四、结束语

本文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视角分析实践教学,将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涵。通过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平台+模块”的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了实践教学实施的路径与保障措施,为金融风险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陈红,陈玉蓉,李娜.江苏省高校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调查对比分析[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2009,2(5).

[2]邓亚妮.促进金融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发展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2,(12).

[3]王周伟.应用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的课程实验教学标准探索与实践[J].金融教育研究,201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