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初中素质教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7 17:57:27

初中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素质教育论文范文1

一、语文学科独有的特点

(一)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参与能力都得到提高,真正实现语文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体现着作者的审美理想和艺术品质。作者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无疑都经过了精细的加工和雕琢,创造出了超越现实的艺术美。学生通过与作者产生共鸣而为之感动和兴奋,从中受到启发,甚至有的学生在会产生亲自创作艺术美的冲动。从这一点上来说,语文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语文学科的教学与学生审美素质的完美结合,是其他任何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三)语文作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语文作品不是以情感人就是以理服人,带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千挑万选才最终被确定出现在课文中的,这些文章都凝聚着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都体现着作者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的有力材料。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入对学生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道德情操。因此说,语文作品的学习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四)语文学科的特点促进了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学作品都具有思辨性或者很强的叙事性,还有的作品非常幽默、风趣,这些都会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文学作品能够得到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宣泄。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等方面作用非常明显。既然语文学科如此重要,对于培养学生素质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提高语文学科的奇特效果呢?笔者以为,要做到这一点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密不可分的。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与学是两张皮。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逼迫”下,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自。显然这样的教育是不成功的,也是与素质教育的宗旨相违背的。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到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产生自主创新和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语文教学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启发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培养了学生的品行和各方面素质。

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和谐统一

(一)教师要学会启发诱导

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要想上好一节课,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培养能力,就离不开教师的循循善诱,就要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教师启发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比如从教学目标上,从教材特点上,从教学方法上,从多媒体的运用上等方面,从而真正把知识变为学生的能力。教师启发诱导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分析、探究、发现的基础上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增强了信心,同时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语文学科在这一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因为,语文课文中涉及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有很多生动逼真的描写、抒情,有简练有力的议论,有趣味横生的说明,也有精妙的比喻、精辟的哲理等,这些都为语文情境教学创造了条件。语文课文中所蕴含的内容能让学生增长很多的知识和见识。比如,课文所涉及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趣闻趣事、某地的风土人情等。那么,教师经常用到的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哪些呢?其中就有多维思考法。所谓多维思考法就是要求教师能够设计出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在思维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较常用的问句形式有“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会这样想,你还有什么新的想法?”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应仅仅停留在是与非的问题,而是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会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更深的认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三)要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一位好的教师不是看他讲课有多么的好、多么的生动,而是要看这位教师能不能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也就是用联系、发展、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语文课本中的很多文章都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经典作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和自己的看法,这就是学生在用发展、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这就是进步。当然,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显得肤浅和怪异,这时教师不能随意批评,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要大力鼓励,及时指正。

(四)鼓励学生积极交流、敢想敢说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到底对不对呢?需要进行验证。在验证时,教师就可以发动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交流、思考、再讨论,最后形成统一的见解。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说、敢说,让学生大胆陈述自己的见解,谈论自己的理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这样,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灵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表现欲望增强。

三、结语

初中素质教育论文范文2

(一)初中地理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初中地理教学,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处于弱势地位,在所有的初中学科中备受冷落,是一门学校、社会、教师、家长以及学生都不重视的学科,甚至在初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地理学科就被当做是一门副科,因为都认为学与不学,并不影响学生的成绩,所以地理教学往往被忽视。这种现象的后果,就会给初中的地理学科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和结果,最后就会导致初中的地理教育教学质量不理想,效果不佳,这样的问题在整个初中教育教学系统中变得非常得明显和突出。这是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质量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存在弊端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由以往的“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所转变,也就是说,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不再是以往传统的教师为了成绩而教育,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教育模式。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提倡的是素质教育,真正地是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能力和技术能力而进行教育的。但是,很多的初中地理教师,受以往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太深刻,以至于现在仍依据以往的教育观念来进行教育教学,忽视了现代化的教育观念,也忽视了现代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现代化的社会,要求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学生自身的素质能力和技术能力。教学观念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就导致地理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优化和提高,以致循规蹈矩地按照教材和课本上的内容教学,不是死记硬背就是理解记忆,缺乏灵活性的教学,缺乏一定的教学实践,使学生不能够很形象地体会到初中的地理知识,硬性的教学会使教学内容变得单调乏味,就会导致教学课堂变得死气沉沉,缺乏生机与活力。这样的现象也是导致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初中地理的教材有一定的缺陷性和局限性

初中地理的课本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的教学内容都比较死板,只是纯粹的知识理论,缺乏需要去实践的教学内容,课本教材比较注重科学性和理论性,如果只是依靠地理教师在讲台上一味的讲课,学生在下边听课,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不足以激发起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那么,初中地理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就能够可想而知了。

二、针对解决初中地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出解决素质教育策略

上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点入手解决这些相应的问题。

(一)改变初中地理的位置,使初中地理学科受到重视

初中的地理课程主要就是让学生了解、熟悉并且可以掌握运用乡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一门地理基础知识课程。初中学生只不过都是青少年,他们对地理学科的知识了解和掌握的是少之又少,因此,初中地理学科地位的问题不容忽视,要采取措施把初中的地理学科提上日程,放在主科的位置上。身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首先,教师自身就要高度重视起自己的教学工作,认识到地理学科对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讲课中灌输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比如,告诉学生在人们外出游玩时是需要有相对应的地名、方位、景点知识,需要了解当地的气候,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还可以让学生明白现代社会任何一个职业都能够用到地理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从而间接地使学生家长也能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家长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用新眼光去看待初中的地理课程。

(二)初中地理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

以往的教学观念比较传统,比较封闭,缺乏开放性和实践性。身为一名初中的地理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教育在不断地改革,教师应该不断地吸取新时代,新的教育观念的精髓,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灵活的教学课件,带领学生多去户外实践,多去实际操作,这样可以把初中的地理知识变得更加灵活、生动,可以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条件,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教师亲自做的课件,可以使课件非常灵活、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就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了解并且掌握初中地理知识,这样就可以更加容易地提高初中地理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初中地理教师不能受教材的局限

初中素质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 初中数学; 素质教育; 数学素养;

在新的教育环境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下, 作为人才培养的学校教学, 也必须要实现不断地创新改革, 才能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初中作为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阶段,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数学素养, 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一、初中数学素质教育概述

1. 素质教育本质内涵

所谓素质教育, 就是结合学生当前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综合发展能力, 对学生进行符合其成长需求的基础教育, 在帮助学生构建较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过程中, 进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通过学校的系统教育, 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帮助学生调动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素质教育有着全面性、全体性以及个性化的教育特点, 注重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以及个性化学习。总而言之, 素质教育就是在特定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地各方面学习能力, 包括身心发展以及基本素养的提高。

2. 为什么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

因为学生的智力发育在初中阶段最为鼎盛, 虽然正处在青春期, 但这个阶段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都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与小学生相比, 初中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而且其对于一些未知的事物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此时正是塑造人格的重要时期。除此之外, 数学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科目, 与此同时, 数学自身具有一定的生活性、逻辑性以及条理性, 在初中教学中开展素质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系统的数学学习,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以及数学常识,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 开展素质教育的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关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1.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中重点强调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因此, 素质交易环境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传统应试教育下的数学教学, 学生缺乏一定的主动性与活力, 其只能通过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完成自身的学习。针对此, 数学教师要正确认识自身的课堂引导地位,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加强自身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了解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特点以及学生的思维活动特点, 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开展数学教学。除此之外, 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每次在上课前, 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考虑到初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其自身的性格特点, 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实际, 给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制定一个自主学习任务单, 学生在任务单的引导下开展自主学习, 长此以往,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2. 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数学教学的影响下, 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逐渐丧失, 针对此, 数学教师首先要重燃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近年来,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各项教学, 开展素质教育的初中数学教学, 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 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设与之相关的教学情境, 为其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氛围。比如, 在学习《反比例函数》这部分内容时, 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如下情境:老师今天骑着共享单车来上课,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突然发现自己马上就要迟到了, 于是老师就加快了骑车速度。与此同时, 教师还可以在大屏幕展现一幅老师迎着朝阳, 骑着共享单车的漫画, 播放一首轻松欢快的音乐。学生在图片、音乐以及相关的情境下进行数学学习, 自身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出来。然后教师可以趁热打铁, 接着巧设问题情境:老师骑车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有着怎样的函数关系?如果剩下10分钟, 那么老师的平均速度至少要达到多少才能不迟到?为了安全起见, 老师的平均速度最快要达到80m/min, 她至少要留出多长时间, 才能按时并且安全的到达学校。在一系列数学问题的引导下, 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 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 寻找问题的答案。然后,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或者是电子白板进行动态演示,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函数关系, 进而帮助学生强化反函数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科教学要积极开展合作、探究以及互助交流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因此, 素质教育在数学教育开展过程中, 教师可以结合小组合作学习, 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初中数学的学习。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教师一定要确保小组划分的科学性, 以此来确保小组合作的流畅性与有效性。其次, 为避免学生在小组内无所事事, 数学教师要给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布置相关的合作探究任务。比如, 在学习《探索勾股定理》这部分内容时, 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 掌握勾股定理的相关规律, 并且证明勾股定理在正方形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独立思考以及合作探究, 掌握了勾股定理的相关规律与具体的应用。在团队配合中, 学生不仅强化了自身的数学学习, 与此同时, 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4. 加强德育数学教育,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既然是素质教育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数学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扎实自身的数学理论知识, 而且还要加强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学。首先, 数学教师可以结合互联网, 结合实际教学需要, 充分利用数学家的相关事例, 向学生讲述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及数学学习中的困难,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帮助学生良好的应对以后的数学学习以及生活。其次, 加强生本教育, 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独立学习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能力, 这样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精神正是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最后, 数学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数学课堂的局限,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及时为学生补充相关的数学文化与相关的背景知识,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 进而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与此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数学教师还要发散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善于通过多种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而培养学生的多样化解题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数学教师也要注重自身对学生的评价考核方式, 采用正确并且科学的评价用语, 积极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数学学习, 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总结

总而言之, 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 数学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而且还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综合素质能力, 充分发挥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促进作用。新的教育要求, 数学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知识体系, 才能真正的实现素质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唐疏燕.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之我见[J].西部素质教育, 2017, (12) :182.

[2]郭娅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纳税, 2017, (17) :190.

[3]周春美.瞄准素质教育的支点——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问题[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 (02) :34.

初中素质教育论文范文4

(一)学生对音乐内涵理解不足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老师是教学中的主体,老师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灌输,而不进行系统的讲解,学生就会很难理解音乐真正的内涵,就不能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的思维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因此,要把学生作为学习中的主体,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对音乐的学习能力。

(二)音乐教学课时较少,重视形式

很多初中学校都开设了音乐这门学科,但并没将它作为重点学科,对音乐课程开设的课时比较少,大多都是一周一节,并且授课的时间还比较短。但音乐的作用是在长期积累下才能发挥出来,较少的音乐课程满足不了学生音乐学习需求。笔者经过调查得知,很多学校在初三的时候就会将音乐课撤销,然后老师用这门课程的时间教授其它的学科,导致音乐课程成为一种形式,渐渐的就会被学生们淡忘,这不利于音乐作用的发挥。(三)音乐教学的内容少由于学校音乐课程安排的少,老师对专业知识的讲解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学生也不能很好的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从而就会导致老师教学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此外,外界流传着不同的音乐种类,会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产生误差,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很大程度降低老师的教学积极性。此外,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学习音乐的资源较少,内容不广泛,学生得不到较为全面的了解音乐。

(四)音乐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都是遵照讲解、提问、回答这一流程,老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在讲台上尽情的发挥。这样的教学方法,长期下来会使音乐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的积极性也就会受挫,甚至会对音乐产生厌烦,会认为音乐是无关紧要的学科,从而不再重视音乐这门学科。

(五)音乐教学设备欠缺

很多学校对音乐课程不重视,所以对音乐设备,如:钢琴、音乐实验室等置办不足,大大降低学生的积极性。虽然有很多学校置办了相应的设备,但使用设备教学的机会比较少,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策略

(一)学校要加强对音乐教学的重视

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学校要重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杜绝音乐无用论思想的产生,这就需要学校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每周都要开设相应的音乐课程,适当的购买相应的音乐器材,满足学生老师和学生的教学需求,真实的进行音乐的教学,而不是流于于形式。此外,老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让学生们更好的领悟到音乐的真正涵义。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会愉悦学生的身心,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自身的音乐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创造相应的情境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例如:老师在讲解大自然时,可以播放一些关于自然风景的视频,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可以更好的感受到自然风景的美,然后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下用心的演唱,体会音乐的美妙。这样的教学方法就会更加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真正情感。

(三)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模式

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被应用到了初中音乐的教学中,这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充分的理解每种歌曲所蕴含的含义。例如: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做电子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画、视频音乐的展示,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

(四)丰富教学内容

老师不能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这样会导致音乐知识太过于书面化,音乐教学就不灵活、不宽泛,涉及面不广、教授内容不深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觉音乐这门学科很无聊,甚至产生厌烦的心里,所以老师要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让学生们掌握不同形式的音乐,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三、结语

初中素质教育论文范文5

现在独生子女众多,他们一般受到两代人的宠爱,过度的家庭宠爱容易导致他们的情感和意志力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帮助学生在心理上树立成功感受,在细微进步的过程中积聚起朝前走的动力,当他们获得了一点小小成就的肯定与鼓励后,必然会想要得到更大的成就。这就是对学生创造热情的激发,也是对学生潜能的诱导。教师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使其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能够用感情去体验,能够保持稳定、长久的审美兴趣。

二、初中美术教育提升学生审美素质的方式

1.加强审美教育

在初中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审美教育的开展,这样有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和落实。初中美术课程教学,需要教师克服上课的随意性,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但是也需要避免将学生向画家方向培养。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初中美术教育的现状,向学生传授一些基础的绘画知识,并且关注学生审美素质与创造能力的提升。如,在课堂上多开展美术欣赏,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开展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艺术感知视野;强化学生的编织、剪切、版画等一些手工课的培养训练,以达到训练学生想象能力与审美能力的目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身仪表,用整洁大方的穿着和板书熏陶学生,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心态。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和创造美术作品,如能够从线条的搭配、色彩的搭配等方面表现作品。教师不能给学生限定太多的规则,否则容易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造成学生作品中个性张力与内在活力的不足。因此,不论学生的作品所表现的是印象派特点,还是画面表现过于平淡,在讲评的时候教师都需要多鼓励学生,挑优点讲评,对学生创造性的一面加以肯定,以激发学生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想法。笔者最近几年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开展的改革工作,获得了一定的效果。

2.美化育人环境

最近几年,我国强化基础教育建设,不断进行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的优化。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努力让学生养成爱学习、讲卫生、爱护学校环境的习惯。另外,在美术教学中还可以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向学生开展潜意识的思想教育与审美教育,这种教育形式的重点与核心在于以情动人,而不是要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述,教师甚至可以用静默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感受,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如,在教学楼内张贴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作品中的父亲是一位生活贫困的老农;张贴王福春的摄影作品《建设者之歌》,这幅作品表现的是一位吃苦耐劳的建设者形象;张贴彭耘的国画山水作品,其作品表现的是对家乡山河的赞美之情;等等。学生看到这些作品就会在心中产生一种振奋、努力的学习精神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学生在感受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过程中,也在接受审美教育,学生辨别美丑的能力会自然地得到提升。

3.引领学生发现美

美是无处不在的,在初中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充分了解,以学生的视角为基本出发点,调动与启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且在美术课堂上让学生尽量多地接受一些美术工具和材料,帮助学生提升美术运用技能,在潜意识中提升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初中美术教师就是学生认识人类艺术美与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引导者,其能够让学生了解美的表现方式与运行规律,从视觉、触觉等多个感官方面触动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并最终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创造美。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初一美术的学习内容是欧洲的近代风景画、静物画等,这个单元所选择的题材都是生活化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普通事物进行观察,将生活中的艺术和人的感情联系起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依照自身的喜好收集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如,让学生搜集要学习的作品创作者的生平轶事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向学生展示一些经典作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品评作品。

4.深层次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审美心理特质

在上美术欣赏课的时候,学生都会对艺术课程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在开始接触艺术的时候,学生的审美思想还不成熟,因此多是用自己的眼光去品评、看待,最初他们认为好的绘画作品就是画得像的作品,对一些外形画得不那么像的作品完全不理睬,是这些学生觉得画得不像不美的作品却是教师要介绍的世界名作。受到这种反差思维的影响,学生会慢慢认识到艺术作品不是外观画得像就是好的。学生有了这种思维方式后,就会突破表面的框架限制,探索作品表现的内在核心理念。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各种不同的美术作品时,需要选择一些内在核心理念不同的作品,让学生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艺术作品,从而拓展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眼界,而不能够只是将学生束缚在一个纯粹的欣赏区间内。如,教师将徐悲鸿的作品展示给学生欣赏时,学生会觉得很有气势,不自觉地就会对这些作品表示赞许。但是当教师将刘海粟的作品展示给学生的时候,学生会觉得看不懂,表现出非常迷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这两位画家艺术创作风格的差异,以及各自使用的用色习惯和材料的差异。通过对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的展示,可以让学生了解艺术家对美的追求不在于外在的像与不像,此外,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艺术作品对自然美的一种追求,引导学生在感受画家创作的美好形象的同时,体会作品当中所存在的各种纯真动人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在进行艺术作品欣赏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生活与艺术的情趣,并且从中感受到教育的思路。

三、结语

初中素质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思想品德

在现代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在高速发展,知识、信息的传播的速度也在变快,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力缩短了能量转化的周期,产业结构也得到了调整,这些变化对社会的人才的要求也提高了。要想真正成为21世纪新时代的人才和社会的主人,就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这一要求的实现就要求身为学生的我们在接受教育阶段,要培养好自身的素质,为未来做好充足的准备。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素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方面的素质,同时它也是学生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前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要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就必须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以使其发挥最有效的作用。

一、素质教育与教学模式的内在关系

素质教育是一种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方式,它从人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以学习主体的资格来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能力。与素质教育相比较,教学模式是一种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形式。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素质教育是内容,教育模式是途径,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是对组织教学的一种设计,它将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手段从宏观上进行了调整配对,对教学起到了构造的作用。同时,教学模式一般形成于实践过程中,它解决了教学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脱节问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素质教育则是教学模式的实质内容、思想指导。这样合适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当下教育学者比较重视的课题,道德素质是学生总体素质的基础,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是培养一个优秀的新时期学生的基础,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思想品德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这些理论相结合,把这些积极乐观的政治思想运用到生活中,为自己的生活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但是正因为它与人的日常生活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就不断地显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了。

第一,思想品德的学习内容是比较抽象的,再加上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年级偏小的学生很难真正理解这些思想品德内在思想,而只是从文字的表面上记住了这些理论,这还不足以将思想品德的实质内容融入生活。第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也认为这是一种很抽象、很无趣的思想理论,于是他们只是将这些理论生硬地灌输给这些学生,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将将这些理论运用于生活。第三,只关注理论,关注权威是大多思想品德的基本模式,而这些理论模式是不符合大多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渴望了解社会、了解身边的一切与生活相关的现实事物,而不是静静躺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本课程应该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要为他们今后的漫长人生道路指明正确的方向,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处理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使得他们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

三、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抓住两个关键因素: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和学生个性化、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这两个关键因素的考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素质教育的效果。

1.引导模式

在现在这个越来越尊重人权的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了主要的原则,所以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进行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会给素质教育的实现带来很大的效果。引导模式是指学生以自主方式进行学习,老师在一旁起到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老师的协助作用。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综合的提高。

2.案例模式

案例模式作为初中思想品德学习的一种教育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案例教学模式是以情境认知理论、人际交互决定理论、构建主义理论等心理学研究理论为基础构建起来的模式。

采用案例教学模式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从教学目标出发,构建属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独有的案件模式,将案例教学目标植入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中,打造属于它独有的案例模式。第二,案例模式的教学模式的一个关键步骤就是案例的撰写。一个好的案例教学的重点就是选取一个合适的案例,案例中要包含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而且案例要切合实际,反映社会现实。第三,在进行案例教学前,必须要求老师和学生对案例熟悉,教师还必须掌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第四,案例教学开展的形式应该以讨论的形式进行。

3.教案学案一体化模式

教育部门在开设思想品德课程时会下发一份教案,教案是供老师教学参考的,而非是必须教授的知识,老师在开设自己的课程时要把握自己学生的特点,制定一套适合本学生自己的学案,当然学案的内容必须要符合教案的基本要求,这也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初中的思想品德学案主要是从学生的自主学习角度出发,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之,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素质教育的渗透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彻底解决日常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未来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崔晓虎.浅谈新课程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J].成人教育,2012(5):23-32.

初中素质教育论文范文7

关键词:学习兴趣 初中政治 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教学

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主要目标。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初中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是初中德育的主渠道,它承担着培养初中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创新意识的重任。因此,积极研究探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加强政治课素质教育实施显得至关重要。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收学生的注 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 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由于没有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那种强 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就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深入浅出,有形象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直观材料,充分调动学 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如讲社会发展史中的生产力概念时,可用电教媒体展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工具,如石器----金属工具----铁制工具---机器大生产,让学生认识到生产工具的改进及广泛应用对 不同社会生产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使他们真正懂得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到创造在革新生产工具,促进生产发展及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

二、初中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的必修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课同其他学科,同其他方面德育工作相比,无论从时间上、形式上还是任务上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中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发挥着它的德育功能。

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这一论述,把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初中阶段是学生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奠基阶段,而构建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我们必须在思想政治课中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初中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初中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政治课和其他科目的联系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决定了它素质教育中的重大任务初中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有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素质教育任务,如语文、外语主要有文化素质教育并兼有思想、科学、美学等素质教育任务;数、理、化主要承担文化、科学素质任务;音、体、美汾别承担的素质教育方面多,任务重大。它的内容习定了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高尚的美学素质,坚实的科学文化素质等,并且由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来推动和激励其他方面素质的健康发展。用通俗的说法就是,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则要教育学生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只有牢固树立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才能由习心和毅力去学习兢兢业业做事的本领。通过兢兢业业做事,在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增砖瓦,才能体现出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结束语

总之,要实现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课堂结构,活跃课堂气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素质,才能有机地把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改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真正做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胡志英.初中政治课素质教育的实施[j].读与写(教师教育),2008(04)

初中素质教育论文范文8

关键词:欣赏教学;初中体育教学;实践策略

在体育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让学生从课堂中充分体会人格美、人体美、力量美以及艺术美。因此,体育教学应当由传统单一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将欣赏教学运用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达到强健学生体魄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欣赏教学运用于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伴随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因此,人们开始探寻内容丰富、质量较高且能够有效缓解生活压力的业余活动。然而体育表演能给人们提供视觉享受,体育竞技比赛的刺激感和紧张感符合人们对业余生活的高要求,观看体育比赛、欣赏体育表演逐渐成为人们业余生活的重要内容。观看与欣赏体育表演和比赛需要人们具有良好的体育专业素养,初中体育教学实践活动是体育的初级阶段,不仅能培养初中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素养,而且还能培养初中生体育欣赏技能。将欣赏教学运用于初中生的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既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扩大学生的视野,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此外,欣赏教学还可以通过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感的方式,促进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的目的。

二、初中体育教学的欣赏教学实践策略

(1)组织专题性体育欣赏教学。传统的体育授课模式和授课工具无法有效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专题性欣赏,因此,在开展初中体育欣赏教学工作时,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改善开展教学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善于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的教学设备。在专题性的体育欣赏课中,教师通过运用丰富的图片素材等制作内容生动形象的幻灯片,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音资料等方式,实现提升专题性体育欣赏课教学效果的目的。此外,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业务能力,具备丰富的专业体育知识,以便在教学中能够就所选择的图片和影音资料进行介绍,就教学材料中出现的相关体育技能及表现作详细评论赏析。

例如,组织学生欣赏体育之声专题时,采用相关影音文件播放运动员运动时的呼吸声、胜利的喝彩声以及失败的哭泣声等,体育教师能够运用相应的体育语言对声音予以准确地描述。通过组织专题性的体育欣赏教学增强学生体育欣赏教学中的亲切感,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学生对教师教学策略的接受与认可。

(2)强化课堂教学的随堂欣赏。专题性的欣赏教学分配过多课时,不但会阻碍体育教学学期计划的开展,而且会阻碍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体育课堂教学需强化教学中的随堂欣赏。教师可以在多次演示体育动作的同时运用简单易理解的语言进行动作讲解,可有效克服随堂欣赏时间较短的缺陷。然而受制于教学条件,体育课堂中部分动作难以得到呈现,特别是相对运动速度较快的动作,此时体育教师可借助相关比赛影像资料将无声的教学内容传递到课堂中。例如,在讲解示范跳跃项目空中动作以及腾跃、翻滚时,教师通过慢动作播放相关影像资料的方式,借助形象逼真且富有立体感的画面调动学生的视听器官,以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这不仅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视课堂外的体育欣赏教学。体育理论知识是初中体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理论的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欣赏和把握美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素质教育针对传统教学中重视理论知识讲解而忽视实践基础的现象,提出教学需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体育教师通过采取课堂外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的方式,不断丰富体育欣赏的形式,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重视,可有效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

例如,教师在讲解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时,可以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奥运会篮球比赛,并对比赛中出现的打手、走步等犯规动作以及投篮、抢篮板等技巧动作进行讲解。通过课堂外的体育欣赏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效结合,可巩固强化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欣赏教学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教学尝试,其不仅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培养和完善学生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赵燕.浅议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完善[J].中学时代,2014(12).

初中素质教育论文范文9

【关键词】初中 班主任 德育工作 实效性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文化水平和素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需要学校培养很多复合型人才支援社会主义建设。近年来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强调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很深远,要想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对现有德育教学方式加以改革,以提升我国初中的教学质量。所以初中班主任应该以国家教育目标为基础,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努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班主任对德育工作不够重视

在课程改革之前,初中的教育主要目的是以学习为主和注重强化应试技巧,而不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德育内容,初中的班主任在教学的时候也不够重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狭隘的认为能体现班主任成功的因素就只是学生的成绩好。随着我国教育工作的不断提升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学习的成绩,更主要的学生的能力和德育素养。初中时期是一个人开始认识世界形成个性的重要时期,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金钱观都在这个时期趋于完备。所以初中班主任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就很难搞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二)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没有创新性

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了,虽然有些老师改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很多老师不能与时俱进在进行德育教育还对学生采用批评的口吻,这种方式不符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宗旨。因此一定要改变这种德育教学方式,强调提升学生内在素质,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另外许多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不敢尝试创新的教学方式过分追求安逸。由于大部分学生对德育教育不太感兴趣,再加上老师的不重视,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恶性循环,使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实质的内容。如果学生在学校的时候没有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班主任也不自觉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会导致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面对社会的时候出现道德问题。

(三)初中班主任德育理论水平不到位

初中班主任要想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首要的条件就是自身具有较高的教育品德和思想觉悟。但是在当下的初中学校中,初中的班主任大多都是某一学科的老师,德育工作的教育科研能力不够专业化。班主任的德育理论水平不到位,教育学生的时候采用比较强硬态度,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里,弄巧成拙。初中班主任缺乏德育工作的实践经验,德育水平的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方法

要实现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目标,就必须考虑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一方面要求班主任必须是有才能素质过硬的教师,尤其是对德育理论有较深研究的教师。另一方面要求在职班主任要努力学习德育教学方式加强自身德育修养,同时还要努力创新教学方式,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和社会需求。总之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方式有以下几点。

(一)改变作为班主任的德育教学理念

提高德育工作成效的保障是班主任对德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所以老师开展德育工作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深刻的认识到德育工作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性。班主任要放弃以前过于老旧的教学方式,认真学习德育教育的理论。在德育教学中一定要坚定信念、转换观点和了解学生的心里状态。另外,班主任一定要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定期开家长会或者去学生家中访谈,从而更好的了解学生也让家长对德育教育有着更深的认识。

(二)加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专业性

促进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对策就是增强班主任的教学水平和提升班主任德育教育的专业化。根据班主任在德育教学中遭遇的困难,学校应该对班主任进行定期的德育理论的培训,使班主任德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应该适当的创新教学方法,强调德育教学的渗透性,将德育教育的理念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不知不觉的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班主任只有全面的了解了学生的心里状态,才能量身定做出一套有针对性的德育教学方法,要想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首先,要将老师与学生关系定格在平等的基础上,这要求老师不能表现盛气凌人应该放下架子,融入学生的圈子中和他们做朋友,注重于倾听学生的疑惑多与他们进行沟通,这样才能掌握学生心里真实的想法,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德育教育。其次,班主任要与家长一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与家长多沟通,了解同学的表现和动态,有助于全面的提升同学的身心成长。

(四)学校要加强初中班主任队伍的内部建设

时代的变化会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所以不仅要求老师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学校也要强化班主任团队的内部建设。一定要定期培训班主任的德育理论,定期考核班主任的德育水平,定期举办家长会等活动。这不仅可以让班主任发现自己在教学方法上的不足,还可以让他们及时的改正自己的误区。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一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创新德育工作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效的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更需要有能力综合素质强的人才。所以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时代的特点,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心里状态量身定做出一套方式方法。同时也要强化自身的德育素养和理论研究,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初中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贺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320-321.

[2]刘玉红.强化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措施[J].成才之路.2012(25):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