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7 17:59:56

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

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范文1

关键词:初高中;语文;古诗词;混合教学

就现阶段国家和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古诗词教学方面应该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理念的创新。况且在中国文化的长期发展过程当中,古诗词是其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中高考当中的重要知识点和内容,同时还承担着对于学生们古诗词鉴赏能力和整体感知水平的培养和教育作用。所以说在对初高中学生古诗词进行教学的时候就需要从一种审美的理念和角度来使学生们对其进行解读。但是由于学生们的兴趣点各不相同以及对于古诗词感知能力有限的原因,学生们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并不能够得到预期培养的目标。而混合教学通过对于多种学习模式、学习内容以及学习媒体的整合,不仅能够对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知识建构能力。因而在本文当中我便会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仅希望能够起到一些借鉴的作用。

一、初高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严重

虽然国家不断的在倡导素质教育和学生综合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中高考已经成为了人才选拔的主要方式,因而许多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当中更多还是关注于分数和成绩。在这种教育理念之下,就使得分数已经成为了评判一个教师或者是一个学生的教与学是否具有成效,是否是一种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在这种评判机制和体系之下,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就局限在了对于字词句法的讲解,学生们的学习也被限制在了片面的背诵和记忆方面。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许多学生不仅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了一种抵触的情绪,同时还由于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和教条化,从而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并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也不能够满足现今对于素质教育和人才全面发展和培养的需求。

(二)忽视了朗诵的潜在意义

就目前初高中古诗词的教学来看,基本都是由教师进行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和讲解,而学生们在课堂当中则是一种疯狂笔记,课后则是疯狂背诵的状态。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当中,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人们都更加讲求速度,但是仅仅注重速度的提升而不关注于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的提升只会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对于古诗词学习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古诗词当中所创造出来的意境和美感。而通过朗诵不仅能够使学生们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这一过程当中,而且还能够加深学生们对于作者情感和态度的感受和体会。就我们经常所谈到的熟能成诵,实际上并不是要求学生机械进行很多遍的快读,而是通过一种朗读的方式来使学生在脑海当中创设出相应的意境和情境,从这个角度而言,朗诵比死记硬背更加具有记忆成效。

二、初高中语文古诗词混合教学的方式

(一)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混合式教学是目前许多教师乐于采用,但是在真正实施过程当中却会出现许多的问题,要么就是混合的过程过于简单化因而并不能够达到混合教学的实际效果,要么就是混合的方式和过于复杂,内容过于庞杂,从而导致了教学无法有效推进。而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实际上就是最早提出的混合教学的概念和方式,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g进步而不断生发出来的。将现代化网络化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结合,通过两者互补来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比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谈一谈他们事先查询到的相关资料,之后再由教师对其背景、主要内容和勾勒出来的意境进行总结和概括。在学习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补充发言或者是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们欣赏网络上据此古诗词创作出来的图画,也可以痛过配乐的方式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古诗词的朗诵。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们更多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学习当中的,通过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通过感官的刺激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基于学习目标进行混合

学习目标是一堂课教学所要达成的教学效果和目的,因而在进行混合式教学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对于学生培养的方向和所需要使他们发展和提升的能力。而在对学习目标进行混合的时候也需要对多种学习资源和方式进行整合,将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育理念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的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就初高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内容和目标来看,更多是要求以诗歌意境来使学生们体会到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们的知识理解和意境感知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声声慢》的时候,其中主要是一种较为悲凉的愁绪,因而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从“黄昏”这个角度和意象去体味词人所寄予和抒发的悲凉和凄惨。通过对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这些叠词的分析和意境的探索,能够使学生们在准确把握诗词意境和作者情感的同时,提高他们对于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以此达成对于学生情感态度和知识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小结

对于初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不仅有着学习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同时还需要教师对于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引导和培养。况且素质教育不仅仅要求知识型的人才,同时还需要关注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所以在对古诗词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将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将多种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在对学生基础知识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还需要重视对于古诗词意境的渗透,这样不仅能够使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结合,同时还能够使学生们真正体会到古诗词当中所蕴含的美。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范文2

关键词:古诗词;语文课堂教学;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304-01

古诗词鉴赏能力的高低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水平,因此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也十分重视初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古诗词有很多都是唐宋时期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年代距今有数百甚至上千年。由于距今年代久远,这些古诗词创作年代的汉语词汇的含义和语言表达形式都随着语言的变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给学生理解这些古诗词的含义以及古诗词的已经制造了巨大的障碍,也给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一、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目标

在初中阶段进行古诗词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初中生阅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通过初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让学生在阅读古代诗词的过程中,积累较多关于古代文化的知识,掌握读懂古诗词的能力,进而在理解古诗词含义的基础上,领会古诗词的深层次含义和作者隐藏在作品之后的深意,感悟到古诗词所蕴含的意境之美和含蓄之美,最终能够独立鉴赏古诗词。

二、实现古诗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理解古诗词的表达方式和部分关键词的含义对初中生来说是具有较高难度的,这就给初中生读懂诗词增加了困难。而且很多诗人的人生都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波折,因此这些诗人的情感也就较为丰富。这种经历和情感对生活在现在的初中生来说是很难体验和明白的,这也进一步增加了学生读懂古诗词作品的难度。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突破学习古诗词的障碍达到教学目标,实现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1、强化古文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含义

在古代诗词中有很多语义较难的文言文词汇和一些较难的典故,现在的学生由于接触的传统文化知识较少,所以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这些关键词的含义和典故代表的意义。不能理解古诗词中部分关键词和诗词中典故的含义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最大也是最难突破的障碍,不能突破这个障碍学生是无法读懂古诗的,自然也就谈不上进一步理解作者在这首诗词中的隐藏意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文言文词汇和古典典故来源的教学,强化学生的古文知识,为学生学习古诗词奠定较为深厚的文言文知识基础。

例如在《望岳》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完成诗词阅读和背诵之后对这首诗的解释五花八门,这说明学生在理解诗中的一些关键词的时候出现了错误。我提问学生之后发现很多学生把“会当凌绝顶”的“会”和现在汉语中的会理解为一个意思,这就犯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错误。因此学生会在解释诗词含义的时候出现非常明显的偏差。这说明学生的文言文知识储备不足,在遇到一些难度较高的词汇时不能准确理解词义,进而导致学生难以正确理解诗词含义。

我给学生补充了类似关键词的词性和词义知识之后,学生很顺利的完成了整首诗的翻译,虽然学生在字面意义上翻译的很标准,但是我发现学生在理解这首诗的层次还是局限在登山上而不能准确理解作者要在诗中表达的含义―像在泰山上一览众山小那样蔑视艰难险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经过讨论之后我发现学生之所以难以理解作者隐藏在文中的豪情壮志与学生不知道“一览众山小”的典故有关。如果学生知道孟子所说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就会懂得作者所说的一览众山小并非单纯表示自己站在泰山顶上看见的景色,而是从哲理上表示个人站的高度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也就不一样,站在最高处看事情,就能从超然的角度看待人和事。所以学生如果不知道这个典故的话,教师要花很多时间才能给学生解释清楚作者写这首诗的本意;但是如果学生知道这个典故或者是在学习了这个典故之后在读这首诗,教师只要稍加点播学生就能读出作者在诗中表达的真正意义。

2、利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领会诗词意境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古诗词篇幅大多比较短小,在区区的数十个字中糅合了写景、叙事和抒情,因此古诗词具有高度抽象和概括的特点。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和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多样化的优势。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的这一优势,将原本抽象难以理解的古诗词处理的较为直观,以图像甚至是视频等较为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突破理解障碍。

例如我在《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教学的教学过程中就采用多媒体辅助,帮助学生读懂和理解这首诗。《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诗人用短短的四十个字描写了镇江北固山的冬末美景和对家乡洛阳的思念。这首诗虽然无论是内容还是意境都很优美,但是整首诗却由于篇幅有限所以在内容上十分抽象难懂,不利于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在学习这首诗之后,又在PPT上投影出《次北固山下》的配图,让学生一边阅读这首诗一边通过欣赏配图来理解诗中的含义。

由于学生在观摩配图之前已经学过这首诗了,虽然受限于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不能完全理解这诗中的含义,所以在这个时候带着一些疑惑来欣赏配图,就能通过直观的观察配图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更深入的理解诗中的含义和意境。

参考文献:

[1] 尕松求加.试析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实施合作学习[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1(02)

[2] 吴西海.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学习的理想状态[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7)

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范文3

关键词 古诗词;初中;教学

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有:

一是教学模式单一,轻吟诵重分析。目前初中古诗词教学模式一般是这样的:先是字字落实,逐字逐句,对号入座,再句句翻译成现代白话文,最后串讲诗词篇章结构,表现方法及整首诗的思想内容,因此便完成了目标。而灵性是古诗词的一种鲜活气脉,必须靠吟诵才能领悟其字词的妙处,才能渐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所以仅仅靠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反复吟诵是古诗词教学中的一大错误。

二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古诗词教学中,许多教师都非常重视古诗词的背诵。中考中古诗词默写也占有较大分值。这一做法原本是好的,但是不少教师对古诗词的教学却只停留在学生背完,却忽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这种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得做法是不可取的。

三是忽视古诗词中的文化审美。初中古诗词教学教师往往重视考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诗词中的文化审美。这样就形成了“填鸭式”和“肢解式”的教学模式。常把一首诗意盎然,意境优美的佳作教授的索然无味,甚至面目可憎。从而让古诗词教学丧失了诗的魅力。

面对这些问题,作为初中一现的语文教师,我们就应该耐着性子,努力寻求合理的诗词教学方法。

一是强调对古诗词的引用诵读。在古诗词教学中,朗读和精读应该成为主要阅读方式。新课标也倡导“有感情地朗读”。有灵性的诗词,学生一定要经过反复的吟咏诵读,才能走进作者的心灵,感受作者的情怀,与作者产生共鸣。也才能进入诗词意境,领略诗词神韵。才能进一步滋养学生的身心和灵魂,从而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审美情趣的提升。

二是注重诗词的精读、细读。精读、细读是指阅读文学作品时,要立足于文本,对作品语言,结构和细节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释和分析。强调古诗词阅读教学要对文本字字句句地读,认真、仔细、深入地读。具体地应整体把握诗词内容,精心解读诗词句子。古诗词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整体,最忌讳肢解课文。古诗词教学应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结合各种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从整体上把握古诗词的情感基调、主旨、写作思路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全面准确地理解古诗词。其次还要关注标题、作者和注解等。“知人论诗”是诗词阅读赏析的重要方法之一,论诗需先知人,所以倡导学生阅读古诗词要细读标题,了解作者写作原因和表达主题。详细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风格特点和写作背景等。这样就能从总体上把握作者在特定时期的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从而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赏析。除此,还应对诗词进行语义读解,从诗词关键字词,主旨句,修辞和注解等入手来理解诗意。对一些点睛之笔的传神字词进行重点赏析。如一些生动传神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名词等。如“春风又绿江南”中的“绿”字,属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吹绿。描绘了江南美丽的春色,极富表现力。同时还要认真把握修辞,诗词通常用大量的比喻、拟人、夸张、用典的手法来使语言凝练生动,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 古诗文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显而易见。因此,作为新一代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学习初中语文的古诗文,兴趣是学生走向成功的最大动力,而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是初中语文老师进行高效率教学的基石。信息技术泛指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项技术,包括应用软件、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这三个计算机技术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作用最为普遍,初中语文老师常常运用幻灯片和多媒体开展教学。

初中语文老师在开展古诗文教学之前,必定要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找一些水平高的朗诵家给大家朗读课文。这种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老师的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让学生读准自己不认识的生僻字词,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比如《诗经》的名篇佳作《关雎》中生字词“参差”、“寤寐”和“钟鼓乐之”和曹操的《观沧海》中的“水何澹澹”和“山岛竦峙”。这些诗歌都具有超出物象的特点,是引导人们突破作品特定形象的直接性、有限性,从直接中看到间接,从有限中寻求无限①。

二、用幻灯片辅助教学

初中语文老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诗词进行详细的介绍,用幻灯片和音像视频的形式向大家传播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大大降低了老师的负担,降低了初中语文老师书写板书的时间耗费,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诗歌与哲学是近邻②,初中语文老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古诗文进行鞭辟入里地深入分析,比如古诗文是最早在各民族文学中产生的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调、韵律和音节的不同要求,将人们头脑中最丰富的想象和充沛的情感,用最凝练的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出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

初中语文课本中脍炙人口的古诗文不胜枚举,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古诗文教学的时候,首先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针对北朝民歌《木兰辞》这样的千古名篇,初中语文老师应该先用多媒体放一些文章的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主人公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入的把握。语文老师可以先在幻灯片上放上以下内容――“《木兰辞》又称《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期间的一首民间叙事诗,它讲述了古代女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伟大事迹。本诗歌创作于北魏,最早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之中,长达300多字……”这样,学生就会对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和基本内容进行大致的了解和掌握。

三、放一些与教学有关的视频

信息技术的良好运用,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浓厚兴趣,就会愿意更加深入地认识这个对他意义非同凡响的重大事物。反之,如果学生兴趣缺乏,就会很容易造成他的注意力转移。初中语文老师可以放一些与古诗词有关的电影和音乐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轻松自如地学习。信息技术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高效运用,可以调动学生意志活动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

学生的本性就是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一旦老师利用信息技术给孩子提供了新的启示和知识,学生就会变得兴高采烈和热情洋溢。初中语文老师在教授《敕勒歌》这篇古诗词的时候,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给大家放一些蒙古大草原的迷人景色,来展现敕勒川的迷人风光,还可以放一些蒙古族的穹庐让学生体会诗歌中“天似穹庐”的意境。此外,老师还可以放一些蒙古族的音乐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放乌兰图雅演唱的歌曲《我的蒙古马》来让学生体会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画面。乌兰图雅演唱的歌曲《我的蒙古马》中歌词“我的蒙古马,路在你脚下,你四蹄生风,彩霞满天涯……”与《敕勒歌》中“男儿血,英雄色。为我一呼,红海回荡”的意境恰好吻合。

初中语文老师除了用一些生动有趣的图片和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放一些有关诗词作者的纪录片或者《百家讲坛》等节目,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诗词的创作背景,更好地辅助语文老师开展古诗文的教学工作。老师在教授杜牧的《泊秦淮》这首诗歌的时候,可以放一些有关杜牧的生平介绍的纪录片,还可以放一些其他有关南京的古诗词,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古诗词的阅读量。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老师应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初中语文老师作为中华文化的捍卫者,对学生进行古诗文方面的传道授业和解惑工作责无旁贷。相信在初中语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古诗词阅读素养一定会得到日行千里的提高……

【注释】

① 蒲震元. 中国艺术意境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范文5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134-01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精髓,许多人生思想或是古人的生活情景都渗透在古诗词中,阅读古诗词不但能陶冶自己的情操,而且还能增强自己的人文素养。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引用优秀的古诗词篇目,与此同时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了解了一部分传统文化,进而自觉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这对学生的文学素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更是彰显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理念。[1]因此,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是影响深远而有重大意义的。

1.初中语文古诗词的分类

通过对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篇目的统计发现,古诗词主要的类型主要有:描写景物的诗词,吟咏事物寄托诗人的情怀诗词,描写或是歌颂爱情的诗词,描写将士守卫边疆,征战诗词等等。

1.1咏史怀古诗词。《咏史》、《咏史八首》、《焚书坑》、《题乌江亭》、《蜀相》、等佳作。

1.2写景的古诗词。七年级有关写景的古诗词有:《竹里馆》、《滁州西涧》、《峨眉山月歌》、《送灵澈上人》等等;八年级关于写景的古诗词有:《望岳》、《游山西村》;《望》、《黄鹤楼》、《鲁山山行》……

九年级描写景物的诗词有:《望江南》、《关雎》、《蒹葭》、《武陵春》等等。

1.3咏物言志诗词。《归雁》、《卜算子.咏梅》、《石灰吟》、《墨梅》等等。

1.4爱情诗词。《蒹葭》、《无题》等等。

1.5记行送别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二首》……

1.6边塞诗词。《燕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出塞》、《渔家傲》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2.怎样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历史长河积淀了厚重的传统文化,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大家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思想营养。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尤其能深刻体现传统文化的璀璨光芒。

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和方式――古诗词教学,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承担着无与伦比的作用。[2]语文课程充分吸收了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新。同时,古诗词是语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认真对待的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

2.1教师吃透文本。教师教学的第一任务是吃透教材,只有吃透教材,掌握了文本的基本内涵,才能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知识信息。古诗词教学同样应该把握这一原则,教师吃透文本才能帮助学生理解诗词游刃有余,否则是得不到学生的信服的,也很难在学生中间树立教师的威信。当教师对诗词的写作背景侃侃而谈时,总是能见到学生的崇敬目光,一方面,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另一方面,水到渠成地激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浓厚兴趣。从这个层面来说,教师是否吃透文本对教学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2.2从诗词中挖掘传统文化。在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做好十足的准备工作,比如上网查找大量的文献,阅读相关的书籍,通过这些准备工作丰富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应当涉及,诗词的写作社会背景,以及古代作者写这首诗或词的具体心境。尤其重要的是,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当牢记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双向互动,笔者认为,课堂不只是老师才是主体,尤其对于语文这么活跃的课堂来说,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双主体"角色分工,才能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理解诗词内容,理解诗词所蕴含的深刻内涵,理解诗词下隐藏的传统文化。这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艺术,因势利导,和学生一起感受诗词流露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无穷韵味。

2.3结合古诗词内容,找准传统文化教育契机。基于古诗词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检验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譬如,当讲到与诗经相关的古诗词时,老师不应该一带而过,逃避这样的问题,而是借这个契机,给学生讲解或是师生,甚至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讨论相关知识――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历史悠久,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历史阶段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一直被世人奉为儒家经典,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选用这一类的古诗词作为学生的经典读物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然后老师再讲讲关于诗经的故事,引起学生想要更加了解经典诗经的欲望,共同探讨这三种类别的异同,这样学生也会小有成就,这对于他们以后在学习中信心满满;进而在教学中,老师通过列举诗词的具体例子和学生分析赋手法的特点,举一反三,让学生自主思考发现比、兴手法的具体应用。如此一来,学生不但掌握了《诗经》的基本常识,而且亲自感受了诗经蕴涵的深厚传统文化,从此学生心中便有了传统文化的概念,相比以前,学生自觉去了解传统文化的主动性提高了许多。

3.应用意义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古诗词是一种社会教育实践的共同需求。教育实践证明,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有一定的应用意义的。

3.1了解传统文化。相比记叙文、说明文、抒情散文等一般体裁的文章,古诗词积淀的传统文化成分更多。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用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并进行系统教学,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多一点是有一定必要的。细细研究初中的古诗词就不难发现,诗词中存在一定的传统文化价值。

3.2丰富人文内涵。笔者认为,学习语文就是培养人文素养的过程,尤其学习古诗词,潜移默化中能受到文人骚客的人文熏陶。换句话说,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老师就是在帮助学生播种这颗人文的种子,初中阶段师生学习古诗词正是为丰富人文内涵做准备。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范文6

关键词:古诗词 兴趣 鉴赏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b)-0161-02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大国诞生了许多杰出的诗人,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诗歌创作。古典诗歌是我国语言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古代诗歌鉴赏能力是初中语文能力培养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基础工程,更是一项系统工程,相信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不可估量。但这仅仅是开始,不是结束。让我们珍惜这个项目,得到情感的归宿和新的生活安定,希望迎来第21世纪的国家文化建设的繁荣。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古诗词:

首先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这一切做好之后,会发现,诗歌鉴赏无非就这么一点东西。读关于各个诗人的背景、经历的资料,注意积累各个著名诗人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感情。(1)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朗诵训练,带领他们学生去触摸古诗文的美,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学习传统古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我们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就应该重视诵读训练,让学生从实践中触摸古诗文的美。例如:使用组合读精读,不但注重发音准确的基础上,对词的理解,在阅读中读句子,掌握标点符号,语气,停顿,写在华丽的风格,深入地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审美性阅读和阅读的节奏,结合阅读,阅读情感,可以意境美进一步有音韵的语言美,品味语言。进行适当的诵读比赛,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古诗文的信心。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可以让文学作品穿越千年的情感脉脉地滋润学生的心田。(2)努力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做课堂中的好演员,进而提高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如果学生在堂上只是简单地充当观众,而不是演员的话,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长期下去,他们学习的兴趣只会越来越少。因此,作为课堂的导演,我们就要努力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做课堂中的好演员,进而把他们的主要精力都吸引到课堂中来。

其次,教学中讲解基本大意。在古典诗歌教学中,要以课本教材为主要载体,除了做好在教学内容编写的教材,但也要注意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的方法,古典诗歌,使他们有更好的认识和中国古典诗歌的理解。然后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理解程度讲述诗歌的背景。再代入诗人的感情,告诉他们诗歌表达了什么思想。把语言变得通俗化,如果可以,就把古代的事件和现代的事情相结合或对比,让他们更容易消化针对古典诗歌的教学进行朗读教学、积累知识,这是诗歌学习的起步。俗话说:“书读一百遍,其义自现”;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唱”。诗歌形式的短音节,朗朗上口,易于阅读。因此在初中阶段,坚持“每日一诗”的诗,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这一天永日久,在许多事情的想法,多次通过诗歌的阅读,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甚至诗歌的意义未能充分认识自己的语感,也能略知一二,与整体把握。那是,达到“只可意会,但可以理解”的水平。更多的文学积累,感越强,越高的文学素养,为未来的升值也更好。此外,通过阅读,背诵最初认为的诗歌意象、情感世界,可以通过环境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影响的人物,给一个人看的景观现状,看世界,看月下花前形态改变,使日常生活场景也逐渐显现出内涵,让高雅的粗俗的话,能传达出生命的魅力和智慧。优秀的诗歌意蕴美和创造性的因素自然会发挥它的魔力,引导青年自觉到广阔的思维和心理空间。所以,看似不起眼的小诗积累多了,才能厚积薄发,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后来的诗歌鉴赏。五四以来,新诗创作的出现,其成就也很出色,但即使在知识分子群体越来越流行,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还是诗歌鉴赏陶人难治和社会交往。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说,古典诗歌的人,仍然有很高的要求。创设情境的同时老师要能入境,才能感染学生,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入境的读,品,悟。教师还要不时地穿插对于背景的介绍及品后感悟。鉴赏古典诗词,要特别注意对字词的推敲。

(3)初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几点体会:几年来的古诗词教学探索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古诗词流长,博大精深的起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诗人的崇敬往往自发地出现在一首古诗词教学。培养初中学生的这一文体的古代诗歌的初步鉴赏能力,我认为是要找到正确的路。①通过对初中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初中生阅读经典诗歌灵感的语言技能,兴趣夯实,提高素养是很有帮助的。在古典诗歌鉴赏过程的学生,阅读和背诵不满意,也尝试着写一个关键的升值通道,企图改写古诗为其他风格,甚至尝试诗歌创作,不仅继承,创新,使他们与古人的距离缩短,不无疑,这是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开辟了一块处女地为古诗词教学。最大的好处是培养学生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意识。②知识面广,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不管家族史,读诗涉及许多古代文化,到最初的来源,应该有广泛的知识,但也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同志说,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么什么是“本质”,什么是“糟粕”,我们必须在漫长的古代诗歌教学中当“学生的眼睛”。在第19世纪,伟大的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在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需要摆脱古代诗歌阅读诗歌,让学生通过对古代诗歌的研究,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和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否则就不可能有高的房子通过时间和空间看到凌远见卓识。③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在初中古诗词教学有许多充满智慧和光辉的道德内容,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根据”,“山深,柳暗花明又一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般的清新宁静,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谁言寸草心,在公寓”家庭的朋友说,更多的“老大徒伤悲”教育和“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的自信和坦荡......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古代诗歌遗产,对初中学生的判断标准的真善美建立健康的人格,创造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学法渗透,举一反三。学习没有固定的方法,但是一个好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掌握了就能轻松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只要正确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就可以事半功倍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状态。所以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以学生正确学习 方法为指导,潜移默化地。例如,学生在课堂上第一次与古代诗歌接触,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我将结合教学内容讲授一首诗,也会让学生回忆的方法,来学习这节课,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每次学完一首诗词完全了解学习方法,要求学生举一反三根据老师的方法,学习一个或两个诗,标点符号,和质疑,师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背书无疑是很有用的,就我个人来说,当初背的那些古诗文到现在还历历在目,随手拈来。我认为学习古诗文,古汉语一定要深入其中,带感情的学。我们看以前的学童背书时摇头晃脑感觉很可笑,其实是有道理的。读书到忘我的时候就是那种表情。好文章要带感情的读,脑海中要想着书中描写的画面,达到忘我。学习效果定会很好。

(5)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爱情观。”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哪个少女不怀春”,早恋现象严重,目前中学生,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对异性充满好奇,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年轻的恋人,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亲生父母,教师,语文教师也有责任帮助学生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李清照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何当共剪西窗烛,但当巴山夜雨。“在歌曲《关雎》这本书;“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利用好这些资源之间的关系,情感教育,教会学生在语文诗歌教学在中学期间如何对待男孩和女孩,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快乐的生活,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志向。

总之,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快乐的学习语言,爱让语文课堂,不怕古代诗歌和散文,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到在活动生动活泼的古代诗歌课,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此外,您还可以使用阅读的角色,场景描述语言活动,使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兴趣的实践研究古代诗歌。在实践中,学生的才能,会有幸福的感觉经验,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教育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渠道,而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的责任是孩子的知识转化为智慧,推动他们去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充分培养学生的主观感受。从而达到古诗词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胡亚利.中学古诗词鉴赏教学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9.

[2] 钱红英.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8.

[3] 罗小梅.论中学古诗词意境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

[4] 武晓蓉.运用意境理论解读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D].东北师范大学,2005.

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范文7

【关键词】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精粹,代表了文学艺术的最高水平,是古典文学中最为精彩的一笔。中学是接受母语教育、接受民族文化熏陶的重要阶段,如何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感受、汲取精神的养料、提升其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呢?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要求学生理解和准确背诵名篇或名句的同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自己的感悟,最终到达运用古诗词的层次。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教学现状却并不令人满意。我国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浩如烟海,但对中学古诗词教学却很少有系统的研究,学生对学习古诗词普遍缺乏兴趣,部分学生感觉到很难体会老师所说的古诗词中的“美”。中考对学生学习的导向作用极其明显,许多同学只是“诵读”。一些学生认为存在理解上的障碍,觉得背诵大量的古诗词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很多学生除了用以应付考试外,不能学以致用。

二、加强学生主观体验教学的必要性

读者的主观体验和认识是诗歌鉴赏的主要环节,古诗词讲究语言的凝练、含蓄,追求“韵外之致”,“味中之味”,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决定了对它的鉴赏要求读者的积极介入,因此,鉴赏古诗词,必须要求审美主体深入其中,并且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初中教师不仅仅要在古诗词课程中把作品的光彩呈现给学生,还要注重渗透鉴赏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这样才能把诗歌教学落到实处。在引导学生赏析古诗词的时候,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鉴赏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不断拓展阅读视野,把学生的审美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审美能力。

“感悟”是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增强自己对作品的主观体验,这也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

三、加强学生主观体验的教学模式探究

在初中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加强学生对作品的主观体验,即感悟古诗词的形象美和诵读。

1、结合生活,感悟古诗词的形象美

中国古典诗词凝练、含蓄,语言富于形象性和表现力,诗(词)人往往是以某种隐喻象征的方式来表达他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感悟与体验,欣赏者需要调动的是经过长期相关审美实践后形成的一种能够敏锐感知作品形式美和形象美的能力。

因此,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实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不断积累相关知识和有效的生活和阅读经验,提高他们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使他们能顺利进入审美过程,并产生较高的“阅读期待”。

在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其中“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就给呈现了鲜明的村落美景。在教学,我让学生扣住“暗”和“明”两个字来体会诗句所描绘的优美的画面,并结合身边农村的见闻,写一段赏析文字。作为农村的孩子,学生们很容易理解了诗词的意境和美,浓郁苍翠的树林重重叠叠,耀眼的野花点缀其中,而临近的村落就在这片浓郁中和炊烟中若隐若现,并写出了很棒的赏析文字。在解析学生理解时,我把诗词中两个重要的关键词,“明”和“暗”点出来,一明一暗,看似普通,却让人有意境鲜明、豁然开朗的感受,作为对孩子们自己结合生活理解的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充分体验了诗歌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画面美,更感受到了家乡农村的真实美。

2、放声诵读,领会作者思想感情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诵读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文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许多浅显而意蕴丰富的古诗词,古诗文的诵读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对于作品,通过诵读语文素养得以提升,对学生的人格境界、审美情趣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能产生较强的主观体验,教师只需加以适当的点拨。

在语文教学中,我特意在每天的早读给学生安排了古诗词诵读时间,此外,还鼓励、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看、多读,并推荐了课外书籍,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和学习古诗词。

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范文8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104

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古典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好古典诗词,不但能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而且还有利于丰富学生思想内涵,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然而,目前受制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束缚在僵化的教学模式下,初中古典诗词教学长期处于一种不佳的状态。对此,语文教师应不断尝试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重视并寻找到一条提升诗词鉴赏能力的道路,从而更好地感悟与理解诗词,为语文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反复诵读,感受韵律节奏

诵读是理解诗词的重要手段,诗不但有画面感,更有韵律节奏感,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一种诗情画意的情味。只要反复吟诵,古典诗词独特的音乐美便会被学生捕捉到,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如在讲授《过零丁洋》时,因为整首诗词铿锵有力、情感饱满,是诵读的经典之作。这是押ing韵的七言律诗,韵脚是“经、星、萍、丁、青”等字。此外根据音韵来看,平仄有规律的交错,有一种抑扬顿挫之感。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诵读,不断加深对诗词情感意味的理解,从而真正内化诗词魅力,从而充分激活口耳等感觉器官,配合学生的大脑,将音乐美充分地展示出来,古典诗词教学也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体会诗词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文章之妙,言之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诗词是语言的艺术,更是依靠意境表达情感的重要文学形式。在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中,由于古典诗词语言比较生涩,学生联想、想象力不足,使得初中生不易感知到诗词独特的意境之美。初中生喜欢形象可感的事物,古诗如果不能生成一种具体可感的画面,那么即使教师讲授得再精彩,也很难打动学生的心,更别说让学生去鉴赏了。

教师应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一定的画面,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产生情感的共鸣,积极投入到古典诗词学习之中。如在讲授元曲《天净沙?秋思》的时候,由于年代久远,整体意境是由很多个意象所组成的,对于初中生来说,很难想象到底是怎样的意境,也不易感受那种哀愁的情调,对此,教师可通过播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瘦马”“夕阳”等幻灯片,促使学生在充分阅读并分析诗词内容的同时,借助图片所创设的情境感受深深的意境之美。在多媒体辅助之下,古典诗词情境会真实地映入学生眼帘,融入学生的心灵世界,这样学生就也有景可说,有境可品了。

三、赏析意象,分析诗词情感

意象是解读古典诗词的钥匙,对于出现频率较高的意象进行梳理和识记,有利于初中生更好地鉴赏诗词,领会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如果说意境是一座大厦,那么意象就是构成意境的砖和瓦,通过分析诗词意象,可以准确把握诗词意蕴。在鉴赏过程中,教师应抓住意象相对固定的意涵,将其分类总结阐述,然后再具体运用到诗词鉴赏过程之中。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的“梅”象征坚韧、傲雪、不屈不挠等意涵,“客舍青青柳色新”中的“柳”不但表现了美好的春景,更暗含了送别、留恋、忧伤等意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的大雁象征着音信和思乡思亲、思归意涵等。教师应充分借助意象,分析诗词所表达的情感,这也是诗词教学的侧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诗词的重要手段。

四、把握细节,深挖关键考点

古典诗词在大处讲求意境意向点染,在小处注重细节把握,这种细微之处往往是诗词教学的关键考点,也是诗词鉴赏的重难点。古典诗词往往一字千金,造语炼字,成为传世经典,为后人津津乐道。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对古典诗词细节进行把握,鼓励学生去捕捉诗句中的关键词,以此为突破口来解读诗词,显著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如《望岳》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与“割”运用得很精妙,能够将泰山秀美、遮天蔽日的景貌表现出来,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泰山那雄浑巍峨的姿态,那高耸入云、居高临下、云雾缭绕的泰山画面,体验到登临绝顶的开阔视野,还有诗人博大胸怀所抒发的对泰山无限的赞美之情。在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分析细节描写,从而达到由一字窥全诗的目的。

修辞是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中考易考内容,教师应重视修辞教学,解决这个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知识,促使学生能够以此为突破口揣摩诗词丰富的意蕴,感悟诗词超凡的艺术魅力。如在讲授杜甫《春望》一诗时,教师可鼓励学生找出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修辞手法的运用,在师生共同努力下解开迷题,掌握诗句中所运用的拟人修辞手法,理解修辞所达到的效果:渲染诗人感于战败的时局,内心的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痛苦的情感。

五、知人论世,把握诗人特征

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范文9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情境 审美

这一问题关涉到古诗词的字词教学、诵读品味、情境创设等方面的教育教学。

古代诗词是我国五千年文学中的瑰宝,我们应该很好地传承下去。古诗词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化,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净化、熏陶学生的心灵。但是,传统的古诗词“字字解释、句句过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中倍感枯燥乏味、生涩难懂。在课堂上,我们实施一些行之有效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展现文言诗词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希望。

一、重视文言诗词字、词训练

文言字词教学是文言文教学一大难点,特别是公开课中很难“出彩”,很多上公开课的教师都会淡化甚至绕过这个环节。然而,文言字词的教学在整个文言文教学中尤其重要,从教学实践中,我们很明确文言字词教学对于文言文教学的基础性、重要性、长期性。传统的作法是在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个人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小组讨论解决疑难,然后以多媒体课件出示注释加以勘误,最后用学生接力翻译的方式完成通篇文言的翻译。这种模式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训练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但是也在很多简单句子翻译上浪费了时间。如果采用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学生在诵读文章时对于不懂的字词采取个人查阅――小组合作解决――如果还是解决不了,学生提问,教师点拨。这种模式在实现师生互动中节省了课堂时间,但是对学生自身的素质和水平要求都比较高。由于一般的文言诗词篇幅比较短小,所以我们要尽可能采取言文合一模式进行字词教学:就是把疑难字词放在文章中进行理解,在师生共同、快乐地品味诗词内容的过程中解决疑难字词。这样一来就能够避免枯燥地讲解疑难字词,使学生学习、品鉴古诗词过程成为一种对古代文学艺术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二、师生共创设诗词情境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文言教学中要求“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文言诗词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不仅对学生理解诗词内容很有好处,而且还能把学生带入诗词所描绘的美景中,真正做到“引人入胜”。在诗词情境的创设中,如用苏轼《水调歌头》导入时,就以古曲音乐渲染了诗词的诵读,使学生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发出心灵上的感慨。同时教师辅以诗一般的语言,创设还原了诗词的中情境,激发学生对诗文的感悟。

三、科学使用多媒体课件

适当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使诗词教学过程再现情境,使诗词直观化,对于学生理解诗词语言,形象思维的培养都有帮助。运用多媒技术创设古诗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审美情操,体会到诗词语言的魅力。

在多媒体课件对于课堂教学的作用广大教师有着共识,教学中可以不同程度使用多媒体进行了教学。在新课导入、字词释义、文章的理解都设置的多媒体教学。诚然,课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气氛,诗词中如抽象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也形象化、具体化了。学生对诗词的内容理解不再困难。

四、培养文言诗词审美能力

1.以读引学生“入胜”。“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吕叔湘语)。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诵读是一种由口至心的体验过程。在“读”中,我们不仅能够及时纠正字音与停顿,同时,还能够体会字词句义。读得越多,就越能够把握住文言文诗词的特点与规律,就会跟随着诗词到达作者的广袤深邃的精神世界。学生经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不仅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读出语势;而且在读中边诵读、边意会,在读出诗词韵律之美、意境之美同时,也掌握了思路,体味了情感。

2.鉴赏、体味古诗词之“美”。文言文的诗词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两位老师不仅对诗词中字、词、句上作些肢解式的诠释,同时,对诗词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作者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思想情感以及课文的结构、语言、意境之美等都进行了剖析。在“审美”中培养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因此,指导学生对文言作品作适当的鉴赏、评析,引导学生认识文言作品的整体美感,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领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应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最高追求。

参考文献:

[1]凌忠.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J].教育科学论坛.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