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儿童美术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7 17:59:56

儿童美术论文

儿童美术论文范文1

[关键词]校外美术教育儿童心理问题学习人际交往自信心责任感心理承受能力

校外美术教育是校外教育的一部分,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美术兴趣,发展特长,锻炼能力,提高素质,而且能调适儿童不良心理,使儿童心理得到正常发展。下面从我个人的认识、理解出发,谈谈校外美术教育对儿童良好心理发展所起的作用。

一、对学习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有缓冲作用

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庭、学校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不注意孩子自身的感受与需求,所以他们在学习中容易形成各种压力,出现一些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对学习没有兴趣,一提学习就心烦,考试前焦虑等心理问题。

这种心理问题在干巴、无聊的学校学习过程中难以得到缓解。良好的校外教育能够成为这种心理问题的一个缓冲器和矫正器。这是因为:校外美术学习是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的,所以很容易引起兴趣,在学习中他们表现出热爱之情,在这里能使他们没有被完全压抑或者部门压抑的“小活力”、“小灵光”得到延展;校外美术教育,可以有专业和非专业之分,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参加什么样的培训班,而且不用担心跟不上学习进度,完不成作业;校外美术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校教育,它不存在甄别与选拔,不存在升学的压力,不用担心考不好。由此看出,校外美术教育正是以自身独特的优势,为各种情况和各种能力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全纳性的空间。所以说通过校外美术教育可以缓冲和矫正孩子学习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二、能改善孩子们的人际交往

中小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比较明显,具体表现为交往困难、缺乏友谊、孤独。这与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压力大,忙与工作、应酬,对孩子关注过少;独生子女增多;父母过度保护及住房独立有关。

虽然儿童在学校也可以结识伙伴,但是在学校的交往会带上学校的特点:在学校中,一个班级里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人际互动模式,基本上决定了他在班里的位置,这就使他们不能够结识更多的同学,改变一些人际关系;在学校里一些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影响着他们的人际交往情况,学习好的无暇顾及交往,学习不出色的孩子自卑自责对交往也缺乏信心。由于校外美术教育机构的临时性、灵活性等特点,可以使儿童结识更多的伙伴、改变伙伴关系模式。

在学校教育中,按年龄、年级、科目严格分班,校外美术教育可以跨年龄、性别、地域等很多背景,体现出全纳性。这些校外教育的特点对他们重新认识、改善人际关系带来许多好处。

校外美术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改变座位,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与学习,在一起讨论、评价而且不受学校教育那样严格的课堂纪律约束。这样就加强了他们之间的交往,在交往过程也学会了一些交往技巧,懂得了如何交往,改善了以往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所以,通过校外美术学习,可以让孩子们在同一种志趣爱好中体验到交朋识友带来的好处,让他们在共同话题中走出孤独的阴影。

三、能使孩子树立自信心增强责任感

不自信和没有责任感也是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由于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对孩子的消极评价过多;家庭对孩子又过度保护。所以一些孩子存在着不自信的心理问题,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

让一些在学校或家庭中丢失自尊自信的孩子在校外教育的某一个空间、某一个时段找回一些自尊和自信。也是校外教育所具有的功能。尤其是美术,是没有错误的学科,它表达的是个人自身感受,是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看法,没有对错之分。所以校外美术教育对孩子的不自信心理问题能够起到调适作用,使儿童自身心理得到正常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学什么是学校给安排的,前程是爸爸妈妈给设计的,自身学习及远大前程似乎都不用自己考虑了,孩子对自己的学习与未来缺乏自由选择的权利。所以在生活、学习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不良心理。

在校外教育中,学习什么知识,更多的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选择的,无形中增强了他做好这件事的责任感。我看到过这么个孩子,在他强烈的要求下,父母允许他参加了一个校外美术辅导班,孩子无论刮风下雨,都按时到辅导班上课。有一次,父母等到很晚孩子还没有回家,于是父母想:“这下完了,三天的热度过去了,不知又到哪里玩去了。”处于对孩子安全的考虑,他的爸爸还是从家一路的寻找到校外美术辅导班,隔着窗户玻璃爸爸看到儿子那独自学习的身影,当时爸爸很感动,真的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进门一把把儿子搂在怀里,说道:“不知道我儿子也会这么热爱学习”。由这个例子看出,正是因为孩子有权利选择了自己的学习,所以就增强了他做好这件事的责任心。所以说校外美术教育在孩子自信心和责任感的培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

四、能帮助孩子们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台湾心理学家何永钰教授告诉我们,人的心理健康与内外压力和自我强度有关:心理健康程度与自我强度成正比;与内外压力成反比。由此看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可是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承受能力差的问题,

他们表现为遇到困难饶着走,一点委屈、挫折也受不了,很难独立面对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难题。这主要与家庭的过分保护有关系。

在校外美术学习中,想使作品得到很好的表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要经过一次次地失败才能成功,也正是在这一次次地失败中孩子们提高了心理承受能力。他们的作品也会受到老师、同伴们的评价,老师同伴们会指出作品的缺点和不足,他们只有接受批评,改正不足,正视自己的优缺点才能进步。所以通过校外美术学习,他们学会了了解自我、正视自我、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正确的看待别人。因此说,校外美术学习对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能起到很好调节作用。

校外美术教育作为校外教育事业的一部分,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承,形成互补之势,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发挥着自身的优势。但是,它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在场地建设、行政管理、教学活动、师资队伍、设备器材、科学研究等方面还要进一步走向规范化,使之真正成为培养广大少年儿童兴趣爱好场所,在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人格的基础上,使它成为学生个性得到自由充分发展的乐园。

参考文献:

儿童美术论文范文2

一、现代艺术与儿童绘画审美特征的相似性

​儿童绘画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审美特征:

1.率性天真:儿童稚拙天真,其绘画艺术具有朴素的自发性、瞬间的愉悦和坦率的特点,给人清新、真实、活泼和自由的美感。

2.稚拙夸张:儿童在绘画时所画物象简单粗糙,造型夸大或扭曲,往往对感兴趣的形象和部位表现相对具体,有夸张倾向,其他形象相对简单、概括。如画人常是头大身体小,眼睛和嘴巴画得显著,动作幅度夸大,色彩强烈,主观意向性强。

3.抽象求全:儿童通常是用简单抽象的线条来描绘对象,如画人像抽掉了人的不同性别、年龄、外貌特征,仅保留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特征。往往将不同角度看到的东西及知道的、想到的或彼此无关的东西都拼凑罗列到画面上,如画侧面的人像也要画两只眼睛。

4.动态开放:儿童喜欢画有趣的、活动的对象,不喜欢画静止状态的对象。比如喜欢画各种动态的人、动物、车船、飞机等。儿童画大多呈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涂抹和象征性的特点。画面常常是自由奔放、无拘无束的任性涂抹,绘画技巧的幼稚使他们难以对自然物体作准确的描绘,随意性极大,因而充满天真、稚拙、任性和无边际的幻想等特点。当我们把现代艺术与儿童绘画放在一起时,不禁为其审美特征的相似性而震惊。事实上,有创造力的儿童在画画的时候与艺术家是很相像的。他们都有对构图的感觉和驾驭形式、线条和色彩的能力;在技巧上,运用环绕的、粗陋的轮廓线条,没有形体的塑造,忽视“正确的”视觉均衡。天真、单纯性是他们作品共有的性质。

二、现代艺术对儿童绘画的借鉴

1.现代艺术家对儿童绘画的推崇与模仿

现代艺术与儿童绘画审美特征的相似性究竟从何而来?我们发现其潜在的原因:现代艺术家对儿童绘画是有意识地推崇、学习与模仿。有研究者认为,不少现代艺术大师在模仿儿童绘画。厄巴纳香槟伊利诺伊大学乔纳森·范伯格教授是第一位研究现代艺术家们与儿童艺术之间联系的学者,他研究了许多现代艺术大师:克利、康定斯基、毕加索、米罗等人的创作,发现儿童艺术在本世纪最具有创新性的艺术家们的画作和美学理论中扮演戏剧性的,同时又是很清晰的“源泉”般的角色。范伯格首次披露了很多现代艺术大师拥有儿童艺术画册,他们收藏、研究并借鉴甚至刻意模仿儿童艺术作品,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印象派、立体派、未来派和其他艺术家们在20世纪初的展览中曾把儿童艺术作品和自己的创作放在一起展出。

2.儿童绘画对现代艺术大师创作风格的影响

稚拙天真是儿童画最显著的特征,在这种稚拙天真中我们感受到一种清新、真实、活泼和自由。因此,它不仅打动着我们这些普通人的心灵,而且也打动了许多艺术家的心扉。当我们欣赏儿童作品时,常常惊诧于儿童信手涂鸦的作品中出现的犹如绘画大师般的手笔,仿佛天真的孩子和艺术大师之间有着沟通的语言。当我们把视线转向艺术家,通过具体绘画语言去探究大师的心灵和作画状态时,便会接触到另一番既单纯稚拙又深邃绚丽的天地。凡·高、毕加索、米罗、康定斯基等现代派艺术大师,无不受到儿童绘画的启迪和影响,他们在有意无意之间学习借鉴儿童画风,从儿童艺术获得灵感,崇尚儿童艺术单纯的表现性和原始性。

三、现代艺术对儿童绘画教育的启示

1.欣赏大师作品对儿童品格的熏陶

让孩子们多欣赏大师们的作品,让他们在大师绘画艺术的氛围中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便会自然显露出艺术的灵气。在儿童绘画教育中,从小给孩子们注入大师的“血液”,在大师创新精神的启发下,去领悟艺术的真谛;让孩子从真正的艺术作品中汲取营养,熏陶气质,相信这样的美术教育定将影响孩子一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2.大师们的艺术追求对儿童绘画教育的启示

现代艺术家大都是激进的自由主义思想者,艺术表现中的自由意识让他们的思想和想象任意飞翔。他们的绘画都不是对自然直接的或间接的模仿,而是在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后获得的心灵感受。他们能跳出成年人的眼光和心态,用儿童的纯真去看待世界、感悟人生。正是从这一意义而言,儿童的画与大师的画具有相通之处。儿童作品表现的是儿童天然的朴素与纯真,艺术大师追求的返璞归真则是一种超越生活真实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恰恰是儿童的一种自然存在状态。

在儿童绘画教育中,由于人们通常认为绘画是一种技能,需要成人传授,所以致使儿童绘画常常走入这样一个误区:即把学习成人的技能、技法或临摹一些名师的作品当成是儿童学习绘画的主要内容与目的。这不仅不能培养儿童的绘画能力,反而会使儿童才能受到压制,限制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与观察力的发展,直接导致儿童本真天性过早萎缩。这是对儿童的严重误导,也是违背儿童绘画的原则的。

儿童美术论文范文3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文献综述

学前教育――人终身发展的起点,美术教育――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的音乐、舞蹈、美术、队列操练及口语表述等基本技巧和能力,是决定教育活动开展成败的重要因素,尤其美术教育,直接影响着儿童对美的感知。有关美术能促进人发展的研究,一直是众多专家所关注和研究的。而作为人的发展之启蒙阶段的幼儿美术教育更是备受关注。从美术活动能全面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基本假定出发,心理学家们运用各种实验结果、基本原理、方法,去观察、解释美术活动的促进作用。我们尝试对学前美术教育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归纳,并梳理其理论逻辑,进而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实质。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

1.以发展人格为基础的美术教育

以发展人格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强调美术教育的教育价值,通过美术创作促进儿童健全发展。这是工具论的倡导者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和英国美术家里德提出的。罗恩菲尔德对创造性推崇备至,里德主张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发展,认为儿童生来就有艺术潜能,并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教师应按儿童的类型进行指导,以发展儿童个性。奥地利的儿童美术教育家齐塞克将注重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注重儿童人格的发展,作为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目的。

楼必生和屠美如指出美术教育有助于一般智力和创造性的发展。美术活动中所整合的各种知识经验,所发展出来的直觉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抽象、逻辑思维起互补作用,有助于一般智慧的发展。杨黎明、刘志红、李建春和陈彤都认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不仅是智能培养,更在于通过美术教育来发展儿童自己,促进儿童完整、健康人格的发展,可以对儿童在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形成方面产生潜在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学前美术教育在人格教育方面有独特优越的功能,因为在教育情境中美术活动可以将儿童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美的世界,使他们从感受领悟中体验、创造中获取实现自我的潜能、智慧、价值和乐趣,获得真、善、美高尚的人格素质的熏陶和锤炼。

2.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

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主要价值在于它对个人经验的独特贡献。儿童美术能力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美术学习由创作、批评和历史三方面构成;必须经过学习才能获得,而严格的课程设计是美术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对美术教学效果要尽力进行评价。这是本质论的提倡者艾斯纳提出的,与他观点相似的格里主张以美术学科的基本内容作为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W・迪文格内尔的观点与艾斯纳相近,格内尔倡导DBAE大纲,他曾在文章《一种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将美术作为一种学科研究的方法》中首次使用了“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The 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的术语。这一流行的教育思想简称“DBAE”。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1.以传统的技能的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1)国外的教学方法

在古希腊时代,儿童学习美术主要在文法学校中进行,儿童模仿教师描画字母轮廓。在20世纪早期,英国美术教师史密斯他认为绘画教学要像书写一样,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德国的美术教育和英国、美国的教育实践在形式上基本相同,教师示范,让儿童模仿和练习线和形。日本在明治初期,美术教育也十分重视实用功利,绘画局限于用笔描绘正确的图形。

(2)我国的教学方法

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幼儿美术教育实践中最主要的方法是临摹和记忆,不能发挥幼儿创造性及自我表现的价值,重结果,轻过程,讲究功利性目的。传统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出示范画、讲解、示范。上世纪70年代风行的简笔画教学更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以培养学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1)国外的教学方法

教育家杜威采用进步主义教学法,指出在美术课中应让儿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认为应重视和欣赏儿童的发展过程的有限经验,因此在美术教育中教师不必提供指导,更不应干涉,他提倡培养儿童创造性的智能。卢梭、德国柯思修泰纳和齐赛尔提倡让儿童到优美的环境中去,反对临摹。视觉艺术是一种语言;艺术不以一条准则、一门学科、一些抽象的技巧,或被视为其他任何关注技巧本身的方式教幼儿。在瑞吉欧・艾米利亚学前学校,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对于还没有具备正式书写和阅读能力的幼儿,使用视觉和图像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探索和理解是很容易的。但这并不表示在幼儿使用工具、材料和图像、视觉表现方式时,不给予任何指导。在开始画画前,交流他们真实看到的事物,交流他们的想法和观察的早期经验,能为孩子的绘画和创造带来一定的好处。儿童的作品被谨慎地储存和展示,让幼儿们感受到成人对其作品的重视,激励幼儿更投入和认真地进行他们的创作。加登纳也认为,那些已经掌握了符号系统而又能不受其束缚的人,“易于获得最新鲜的概念,最原初的行动和最独特的情感组合”。幼儿园应任凭儿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画画,而不是过早地教导儿童线和形的画法。

(2)我国的教学方法

朱家雄和孔起英认为,学前美术教育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和欣赏来开展。通过欣赏来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力,通过绘画、手工来培养审美创造能力,通过绘画、手工和欣赏来培养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在情感方面的教育,孔起英指出应通过美术教育对幼儿进行审美情感教育,重视儿童审美经验的积累,她认为技能与创造性的发展不矛盾,技能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在个性方面的教育,刘志红、李连春和高明认为,学前儿童教育活动应从儿童个性心理发展特点入手实施美术教育,根据儿童个性发展特点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儿童个性发展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中的工具论和本质论.

[2]王洋,赵英辉.从彼此颉顽抗衡到相互借鉴发展――对工具论与本质论的评价及二者对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网络财富,2010-11-23.

[3]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中的工具论和本质论.

[4]苏慧红.高等学校美术教育如何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探索,2006-12-30.

[5]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林琳,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儿童美术论文范文4

一、儿童美术教育研究的背景

(一)时代所需的人才

未来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的核心:是否拥有高素质创造型人才。探索、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是在今天和明天的社会,如果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很难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立足。进入21世纪,“以人为本,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宗旨”的现代教育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改革传统教育中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递式教学,研究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注重情感、态度,注重探索、创造的开放式教育。

(二)儿童早期的艺术教育

情感源于艺术的锤炼,创新的精神源于对个性的尊重,而这些应是在儿童早期就撒播下的种子。自古以来,艺术作为生命的表现同它显著的感情效果和多样的社会机能,一直被视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大教育家,“游于艺”就是他重要的教育主张。时任中国教育会会长的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观点,他“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绘画、文学里找到他们遗失的情感。”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教育论》中就曾提出“儿童学习艺术应该是为了发展优美的感情,不应变为手艺。”

(三)儿童美术教育的功能

儿童美术教育在现代中国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儿童想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儿童主体性品质和创新精神,特别是美术教育中注重对儿童个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开发,这是对人的发展最有价值的贡献。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儿童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始终在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

童年的记忆使人刻骨铭心,因为个体早期生命经验的存在,组成的儿童种种涂画行为。根据陈鹤琴先生的研究发现,并断论:“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涂画,儿童画是随着他的身心发展而发展的,与儿童的感觉、知觉、动作、骨骼、语言及思维等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受着生活与教育实践的影响。儿童有运用符号表达情感的天赋,儿童的涂画和他们的精神世界总是相宜的。”前苏联教育家认为,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心灵”,让人自由成长,让想象自由飞翔,让心手合一,让色彩写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即便是儿童美育的灵魂!

(四)儿童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然而,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化,教育备受冲击,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以及教育功利主义价值观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儿童,儿童自出生的那一天就被置于一个由几千年的文化发展造成的复杂的文化社会结构中,他们还没具备抵御能力时却被成人所异化。在转型的现代社会中,成人对于生存和名利的压力无形中波及到儿童,使得本是最具人格陶冶感化作用的儿童美术教育被扭曲。有些家长和成人出于对儿童非理性期待,各种蜂拥而至,以盈利为目的的比赛,以及仅以技能技法为基础的培训等,致使儿童绘画中迎合和模仿的现象比比皆是。

曾几何时,儿童美术失去了它的情感色彩。台湾画家、作家、儿童美术教育家席幕容在她的《画出心中的色彩》一书中说:“应该让孩子在没有任何竞争压力下好好地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所以我不喜欢看儿童画展,更不爱看有大小奖状罗列的儿童画展……观察自然对于儿童不但是一种享受,还是一种资料的储存,一个处心积虑要先人一步的生活的开始,他已不再是儿童,或者说,他心中有一部分已不再是儿童了。”尽管席幕容此言看似偏激,但那确实是出于对儿童心理的感受与想象。鲁迅说:“杀死了今天也就杀死了明天,”一旦发生了席幕容所说的那种对儿童心理扭曲,“儿童画”也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没有所谓的鲜活的色彩。

(五)儿童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便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指导思想,并主张重视美育,当时著名的教育家维多里诺正是因为看到了中世纪教会教育压抑人个性的那一面,才给自己创办的学校取名为“快乐之家”,并在学校的墙上饰以儿童游戏的绘画,以激发儿童的热情。

上个世纪90年代处一场有关“人文精神”的讨论在我国展开,它直截了当地触及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涉及了社会思想、道德、精神、文化和教育的发展问题。虽然,“人文精神”是由文学界提出来的,但很快就超出了文学界,而成为众多学术界人士所关注的问题。现代教育的人文意义与价值及精神在教育中的体现是以人生为目的,人生理想、意义为核心,继而延伸到知识、道德、审美等各个方面的。

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由于受到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教育的基点定位在知识和技能的层面,儿童感受到什么,有什么情感体验,他们喜欢怎么表达,这些问题往往被忽略,它的定位更多的是促进儿童心理走向成人心理的转换。当然,这种转换是需要的,但却不是唯一的。在美术活动中,感性的知识转授,人性化环境的熏陶,尊重儿童的情感体验,使之内化为稳定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格。儿童美术教育亿具有的人文性质是永恒的,它始终充满了人性化的关怀和关爱。正如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福禄贝尔所言:“探究的目的根本不在要成为一名画家,探究声音和唱歌的目的也绝不是要成为一名音乐家。”儿童的画来自于心灵的图式,这个图式凝聚了早期的生命体验,让我们暂且放下头脑中固有的对儿童绘画的非理性期待与标准,放下那些功利和条条框框,和儿童一起融入绘画。在儿童的美术世界中,给一份人文关怀,给一些宽容与理解。二、儿童美术教育需要人文教育结合

面对众多的困惑,很难说今天的儿童美术教育状况是令人满意的。谈起儿童美术教育时,很多家长和老师最关心的是“怎样教育”这一现实的问题,包括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孩子怎样才能提高画画水平等等。但是,谁都知道,不懂得心的教育就不能有好的教育主张和方法,不懂得儿童美术教育是什么,就不可能有突出的教学效果。丰子恺先生对人文精神的教育观体现了他对美术、音乐、文学的全面精通和研究,他将人文精神的塑造贯穿于整个教育中:儿童美术教育不仅涉及到美术学、教育学、社会学、美学、历史学、艺术门类等都有广泛的涉及。以人文为主线的美术文化贯穿于美术学科中,我们转达给儿童的视觉艺术应该具有一定的价值,儿童的潜在能力是通过人文文化的感召力来释放的。

(一)正确认识儿童美术教育在儿童心目中的地位

我们从来都是和孩子从同一方面看他们的画,而且是从同一视角。我们往往忘了考虑,儿童美术教育是一个承接和释放情感的载体,儿童绘画和他的身心发展一样,有一些早期的原生态净土,在这片净土上,每个孩子都在发展着自己的个性,按自己的规律成长。儿童美术教育在儿童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圣的位置,教师和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二)拓宽儿童美术视野,让儿童热爱美术

儿童美术教育是在多元文化影响下以多样性的面目出现的,是以多元文化思想渗透的、综合的、全面的审美文化教育,“美是生活”,生活中到处有美的事物。传统的美术课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绘画及技能的培养上,使原本应当丰富、生动活泼的美术课,变成了机械的模仿和乏味的操作训练。美术不应当局限于课堂中,课堂造成了儿童部分个性的缺失,束缚了他们的想像和创造,儿童美术教育的终点不是要儿童走向一个共同的点,这不是最终的目的。而应该注重过程,既在过程中提炼美术的精华,让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受阻碍,自由发展。

大自然是每一位儿童向往的天地,儿童的生活源于自然的观察和体验。观察是美术教育的教学核心,是儿童绘画的源泉。孩子看的多,经历的多,留于心中的印象就越多,画画时内容就会丰富,想像即无穷。观察并不是让儿童照实描绘他们的所见,而是通过观察来培养他们对生活的一颗敏感、细嫩的心灵,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认知水平。教育者要善于抓住观察的时机,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适宜的环境,用积极的语言,提升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儿童拥有稚嫩的童心,它无不被情所牵引。色彩是儿童表示情感的语言,教师要善于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知道他们表达的需要,选择他们所要表达的方式。心理学家发现,美术、音乐等艺术表现方式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心灵的平衡发展。要让孩子热爱美术,作为执教和教导者,对自身要有严格的要求,自己要热衷于生活中的美,保持对美术的热爱。用自己的热情感染每一颗渴望在白纸上“舞蹈”的心。

(三)美与情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因为它提炼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并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美术教育更是通过生活中那些直观、生动、具有美感形象的事物来进行的教育。因此,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启迪儿童对真、善、美的认识,陶冶美的情操,激发美好的理想和追求。

罗丹曾说过:“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大自然的湖光山色、社会的风土人情、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爱,到处都蕴藏着美,需要我们引导幼儿去发现,并使他们知道美在哪?为什么美?使他们从小就受到美的熏陶,生活情趣高雅,积极向上。

爱因斯坦在他的《我的世界观》一文中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真、善、美……”他确信“个人的生命只有当他用来使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生活的更高尚、更优美时才有意义”。爱因斯坦的精神境界造就了他的伟大,而这精神境界很重要的精神来源在于他从小对艺术的热爱。美术教育可以塑造人的灵魂,提高人的精神世界。

(四)美术教育体现人文的价值,为健全人格的塑造打基础

现代教育和教学思想非常重视“人”在教育中的地位,强调儿童为教学的主体,更注重人的品质与修养的培育,杜威提出要保存儿童的天性,……当读到这一段论述时,不由回想起尹少淳先生对儿童美术教育的一段精辟论述:“应该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画,千万要保护儿童美术学习的重要品质:如高昂的兴趣,旺盛的想象力和主动大胆的创造精神。

福禄培尔(FriedrichFroebel,1782-1852)指出:一个孩子的主要性格,决定于个人兴趣愿望的自我活动。儿童可以从工作中学习,经由运动神经连接思想与行动,可说是发展思考过程的最佳方法。儿童把美术活动视为游戏,既有兴趣,又有参加活动的愿望。因此,美术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教育功能——统整人格。

许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自由说话或交谈,是缓和个人情感与他人之不和,以及侵蚀行动最有效的安全活塞。由于儿童语言发展的局限,他们还不善于用语言表达那些令他感到新奇或不满的事情,他们常选择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边画边用语言来进行补充。这是因为美术活动比较开放,儿童可以不受限制自由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这使他们的情绪、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渲泄,可以使儿童解脱心理压力和紧张,获得情感自由和适应能力,受到精神健康和心理治疗之效。

美术作品注重想象,提倡自由表达和创新,因而在美术创作中没有失败,不会产生挫折感,儿童的心情愉悦。在尝试操作或创作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体验到发现、探索的乐趣。在完成作品时,他们又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自信心油然而生。

每次美术尝试,对儿童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在新的挑战中他们所体验、感受的那份快乐、自信、成功,为他们今后能够勇敢面对新问题、新环境作好了准备。#P#三、全面发展的儿童美术教育

(一)把合适的美术教育还给孩子

日本的儿童美术教育重在体验与创造,他们准备了各种彩色泥土给孩子尽情玩乐,让孩子体验色彩、自由作画,鼓励个人的表达方式。而要让儿童画真正成为“儿童自己的画”,评价方面非常重要。日本公立幼儿园的教师从不对孩子的画横加评价,而是细心地把每个孩子的画悬挂张贴,由孩子们欣赏讨论。边霞博士认为我们的教师应该转换评价的方式,如可以问孩子“最喜欢哪一张”而不是“哪一张最好”,因为我们要做的是允许孩子表现和发展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允许不同评价尺度的存在,允许个性的发展。如果我们的评价还是教师一言堂,“这张画我喜欢”“这张画很干净”“这张画画得很好”“这张画乱七八糟,我不喜欢”,那么,只能说明我们还没有理解美术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样我们将永远不可能还给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

(二)家庭与儿童美术教育

儿童的早期教学与家庭影响较大,在自由宽松氛围里生活的儿童,一般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思维灵活,无拘无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位老师。儿童是在成人的价值观里成长的,他们被家长所鼓励,赞扬的某一方面和水平,均是建立在家长的文化素养上。家长的价值观在许多方面与人文文化教育观背道而驰,但儿童天天都要和其打交道,生活在一起。在一种潜移默化的自然影响下,儿童们的身心和文化素质已开始有一定的模式,当这一模式与美术教育观念对话时,随时发生矛盾与冲突。

阿恩海姆评论说:“我想不出有什么艺术与美术创造中的基本因素是在儿童作品看不到萌芽的。”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阶段,没有学习任务和压力,他们可以自由尽情地去游乐,且乐此不疲地从事一切艺术活动。他们从自己的探索中不断得到反馈,得到享受。例如,儿童的绘画兴趣是这样被激发的:儿童随意涂抹,却能成为一幅作品得到成人的赞赏,这时所带给儿童的不仅是过程的愉悦,还能及时获得结果的享用。当他完成一幅来时,他会迫不及待希望成人分享他的快乐。这样,他也很容易从成人那里得到正面的反馈来加强作画的动机。

(三)教师与儿童美术教育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在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中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应是“援助者”而非“教导者”,互动中的儿童美术教育的结果是要把儿童引向一个较为完美的状态,而其中包含了人文的情怀及充满人文关怀的艺术教育。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深层次的隐性文化教育,教师的素质和意识在美术教育中有很大的影响,一个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胜任美术教学工作的教师,我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走进童心世界

教师所耕耘的是一片净土。教师工作之所以纯洁,是因为他所面对的是一群纯洁的孩子,教育工作者不能容忍用肮脏的灵魂去玷污这圣洁的土地。做教育工作者不能没有爱心。热爱本职工作,就会自觉地去辛勤耕作,就会去认真地实践,就会时刻警告自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知识,就会认真选择自己的事业,勇往直前。当好孩子的美术教师,必须要热爱生活,要有耐心,帮助孩子学会宽容和理解,使孩子能理解、尊重人、关心人,懂得如何和别人合作,能够很好地与人交流,相处与配合。

孩子是裸地来到这个世界的,他们的身上没有太多道德理论的束缚,对于孩子来说,兴趣是如此重要,教师要千方百计来保护,扶植儿童兴趣的萌芽。让我们暂且放下头脑中固有的对儿童绘画的种种期待与标准,和孩子一起,全身心地投入绘画,你不仅能发现孩子的另一个世界,也能唤醒你自己正在沉睡的另一种感悟。

2、精通本职专业,力求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要能解读儿童绘画,善于与儿童沟通。如果不能了解孩子就无法做好本职工作。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以人发展为中心,教育儿童的前提建立在尊重和了解儿童,一切以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上。教师不仅要须知心理学知识,而且要具有理解儿童,善于和儿童建立密切融洽关系的本领。他们能随时进入儿童的天地中来,能听懂儿童的心声,知道儿童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怎么想,怎么做;并能以平等、友善的态度与儿童做朋友。只有这样,教师才有资格去帮助和指导儿童。

美术教师还必须熟悉儿童们创造的视觉语言符号,能欣赏和正确评价儿童作品。儿童绘画反映儿童的内心世界,教师要通过儿童的作品去了解他们的爱好、性格,他们的成长状况。教师对儿童的艺术创造要充满热情,具有关爱之心,耐心地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因势利导的做好教学工作。教师指导儿童不能以个人爱好为准则,不要对儿童轻易去批评和否定,要以友爱协商的态度,在美术活动中,至始至终,帮助儿童身心及人格的全面发展。

3、让人文教育走进儿童美术

人文教育提倡创建积极的充满人性味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儿童在这种氛围中充分展现个性。《学会生存》中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换言之,人文教育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教师所应具备的人性观。美术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历史感、责任感和自我感,那就是如何独立思考,发展自身,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融相通。此外,也要了解外部民办及其面貌,与我们的感觉、心境、精神、情绪等所能体验到的内部世界融为一体。用这样的人文精神去开发儿童的美术素养,陶冶情操,促进个性发展。

儿童美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学前教育;儿童文学;课程融合

目前,儿童文学成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儿童文学作品也是各大幼儿园、早教机构以及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近年来,儿童早期的阅读和语言能力发展日益受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作为上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改革逐渐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儿童文学课程对于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拓展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出以提升五大领域能力为基础目标,以增强学生跨领域师范技能,培养复合型师范人才为教学目的,通过课程融合的方式,实现儿童文学课程的兼容性和多元化教学。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概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推行全面性、启蒙性的教育内容,具体可以划分为幼儿健康教育、幼儿语言教育、幼儿社会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幼儿艺术教育等五个领域。这五大板块的教育内容贯穿幼儿成长各个方面,交叉渗透,促进幼儿心智人格的健康发展和知识、技能的有效提升。根据这一要求,当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主要分为教育基础类(理论课程)、技能实作类(实践课程)和艺术类(专业拓展课程)三大板块,儿童文学正好处于三大板块的交叉位置,与三大板块课程相互融通。其中,文学理论部分,涉及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等课程内容;文学作品讲演部分,涉及幼儿语言教育、幼儿艺术教育等课程内容;文学作品创编部分,涉及幼儿美术、幼儿舞蹈等课程内容。

二、儿童文学课程改革的基本依据

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与其他师范类专业课程相比,很清晰地显示了“学前”特征,即立足于幼儿教师五大领域职业特征,引导师范生将各科课程内容与各领域技能相结合,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文学理论、长于文本赏析、优于作品表演、善于新品创编、强于教学实践,从而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能力。

(一)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201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1]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儿童文学课程之基本功能是“导思、染情、益智、添趣”。[2]“导思”,文学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将前人的直接经验间接传递至幼儿读者,对幼儿思维的发展起到促进和引导作用;“染情”,文学作品蕴含着饱满的情感和丰富的体验,使幼儿在聆听、阅读中与作品中的角色等取得共鸣,从而陶冶性情;“益智”,儿童文学作品往往倡导知识性与教育性的统一,使幼儿获得经验积累与见识增长;“添趣”,游戏性与趣味性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特征,幼儿可以在聆听、阅读中感知快乐,体会愉悦,从而爱上阅读。从文艺的大角度出发,“文”与“艺”亦是相辅相成的两种审美形式。老舍认为:“感情与美是文艺的一对翅膀,想象是使他们飞起来的那点能力;文学是必须能飞起来的东西。使人愉悦是文学的目的,把人带起来与它一同飞翔才能使人欣喜。感情、美、想象是文学的三个特质。”[3]儿童文学对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发挥着巨大作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该主动积极地进行改革,紧密结合素质教育,对师范生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幼儿教师专业后续发展来看,儿童文学与幼儿美术、幼儿音乐、幼儿舞蹈、幼儿游戏等课程的紧密结合,更具有职前职后的连续性以及职后发展的一致性,使幼儿教师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拓展专业领域,增强职业技能。

(二)课程改革的现实依据

儿童文学是幼儿园以及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根据现有的数据资料显示,当前幼儿园所开展的语言类教育活动,儿童文学作品作为教学资源和内容,占据主导地位。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语文课中,也有五分之四的内容属于儿童文学的范围。但从我国儿童文学近三十年的发展来看,故事内容老旧,表现手法单一的问题始终难以破解,越来越不容易满足当代儿童的阅读需求。如今,电子阅读时代业已来临,如何抓住这一契机,以更加多元化的阅读体验方式让幼儿爱上儿童文学,亲近儿童文学,是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三、儿童文学课程在实践中面临的难题

(一)缺少教育与文学双重专业背景的教师

当今学前教育领域缺少既拥有深厚学前教育理论、丰富实践研究基础,又具备儿童文学理论基础的教育者,也就是教育与文学双重专业背景的教师。加上幼儿语言教育领域的功利性教育理念,使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儿童文学的核心本质定义为“教育性”,视其为道德教育的工具。一些幼儿教师仅仅从语言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角度看待儿童文学,在挑选作品时忽略作品的文学性,将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转换为寡淡的言辞、生硬的说教,从而剥夺了幼儿欣赏、亲近文学作品的机会。

(二)“儿童情趣”在教学中体现不充分

“儿童情趣”是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区别儿童文学与的最核心的标准是看一部作品是否体现出“儿童情趣”,能否满足幼儿阅读需求。“儿童情趣”使幼儿愉快,使他们感到有趣,乐于亲近儿童文学。但数千年来,“文以载道”是我国文学创作的最高标准,即便是立足于“人之初”的儿童文学也被过分强调“文以载道”的教化功能。在关于价值观和伦理倾向方面也存在忽视幼儿特殊心理规律的问题。过于沉重的教化主题压抑了人性解放的表达,儿童特有的游戏精神无法充分展示。更为严重的是,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强调带着成人的社会使命感和价值观,去抽丝剥茧地分析所谓中心思想,提炼所谓教育主题。这种做法,不自觉地给儿童施压,使他们在严肃的命题中不得不接受成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而教育性与趣味性的脱节,使儿童压抑了本能的兴趣,最终使他们远离文学。有鉴于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必须进行改革,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入手,进行融合性、多元化探索,进一步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

四、儿童文学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当代幼儿教育对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甚高,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五大领域的基本技能。借助儿童文学中的婴幼儿图画书、儿歌表演、戏剧表演等具体文学形式,可以将幼儿美术、幼儿音乐、幼儿游戏等课程有机融合,在儿童文学创编教学活动中,还可交叉渗入儿童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内容,促成学生专业能力的迁移整合。

(一)婴幼儿图画书———文学与美术课程的整合婴幼儿图画书是学龄前儿童的重要阅读书类,尤其在低龄幼儿中,更是占有极大比重。当代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曾说过:“图画书不是通常面貌上的连环画,我们小时候坐在马路边书摊前,一分钱一本借来翻看,度过了很满足的半个下午的那一种;也不是在很多很长的文字故事里出现着几幅插画,然后又是很多很长的文字。它的图画的部分在整本书的关系中是更加夺目和‘唯美’的,可以令你惊异地沉浸在里面,读见画风,读见诗意,读见象征,更是读到了真正的生动和可爱。”[4]图画书将“儿童情趣”视觉化,使幼儿初尝独立阅读的快乐,当之无愧地成为幼儿最喜欢的文学形式。图画书与普通插画不同,注重完整的故事内涵和审美情趣。儿童文学课堂上的图画书创编既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幼儿美术功底,又注重训练学生对故事核心和呈现方式把握的思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着较扎实的儿童美术功底,《重庆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标准》提出的儿童文学课程四大要求分别是理论理解、作品记诵、表演展示、作品创编。由此,儿童文学课程可大胆在教学中尝试跨学科能力的迁移与整合。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2012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课堂练习为例,教师要求以单亲家庭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为创作对象,以“我和你不一样,我和你一样”为主题创作图画书。考评标准并不以绘画技巧为准,而是考查学生对于此类题目的思考角度。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残疾儿童为创作对象,以双幅画的对比格局,前者表现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差异,后者表现他们通过努力与正常儿童获得同样的机会和报答。但有一位同学别出心裁,她选择了盲儿为题材,却并没有表现盲儿与正常人“一样”,而是画了全城停电,所有人在黑暗中体会到了盲儿的无助与悲伤,这种反向思维的“一样”体现出了更高的思维水准和人文情怀,从而将文学与美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种“文×图=图画书”,[5]让学生在注重文学语言艺术性呈现的同时,更专注于图画文学的多元功能。儿童文学授课教师可通过与幼儿美术课程教师的配合,各有侧重加强学生图文结合训练,鼓励学生创作多种形式的图画文本,力求达到图文合一,实现文学与美术素养的整合。

(二)幼儿戏剧———文学与歌、舞、游戏类课程的融合儿童文学课程对提高学生专业综合技能的作用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习阶段,并体现出课堂和第二课堂、欣赏和表演、创编和展示相结合的重要特点,具有鲜明的专业目的性。在所有的儿童文学样式中,幼儿戏剧的包容性最强,一出幼儿戏剧,剧本编创、道具制作、儿歌编唱、舞蹈编排等各个环节多方融合,是全面呈现五大领域教学成果的舞台。以手指儿歌《大拇哥》为例,将儿歌搬到幼儿戏剧中,儿歌与游戏相结合,变单纯唱诵为“边唱边戏”,提升趣味性的同时也会学得更快更好。歌词如下:大拇哥,二拇弟,三中娘、四小弟,五小妞妞去看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教学示例:五个小演员依次上前,伸出对应手指,引导下面的小观众一起点数。在参与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学会了数数,还通过听、念、猜、唱的形式发展了语言能力,同时手口、手眼的协调能力也得到锻炼。除此之外,通过对民谣的反复吟诵,幼儿还能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感知语言文字的美感。众所周知,戏剧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它将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可感性极强,借助其直观形象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并借助作品“再现人生”、“再造童年”。[6]

(三)儿童文学的隐性特征———与幼儿心理、幼儿教育等课程交叉渗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最终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幼儿,这就要求儿童文学的教学对象不能仅仅设置为成年学生,而是要考虑到最终接收对象的需要。“双重审美”,是儿童文学课堂应有的教学理念,除了用角,更应该用儿童的审美视角来观照世界,既要符合幼儿审美心理,又要融入成人的审美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尤其在儿童文学作品自主创编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融合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大教育背景理论,回忆童年、发现童年、品味童年,更好地领悟童年精神。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13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马艺多的原创幼儿诗《不同的世界》为例。诗歌描写了爸爸、妈妈分别带孩子去动物园、商场等地的场景,爸爸妈妈看得目不暇接,可孩子因为个子矮小,只看见了围栏和人们的大腿。这两个迥异的世界,其实正是作品趣味的来源,是作者以孩子的视角还原真实世界的情趣所在。这首诗一方面展示了一个成人想当然的童年世界,另一方面又展示了一个孩子幻想的成人世界,两个世界的碰撞,正是儿童文学以成人心智向幼儿视角转移,从而回归“幼儿”文学的本质所在。

(四)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实现了文学表达方式的多元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业已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方式。以计算机软件为代表的各项现代教育技术以其丰富的表现力以及不受时间、空间等教学环境限制的优点,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手段之一。现代教育技术的生动性、形象性、直观性特点,能与儿童文学课程完美融合,通过声音、图像等方式,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增大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形式。在儿童文学课堂上,教师既可以通过互联网图片、音频对文学作品内容进行生动展现和有效补充,亦可通过影视手段使文本作品以视听成品的方式呈现,在代入式的学习体验中,使学生体验儿童文学虚拟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不可否认,当今儿童接受文学作品相当部分是通过电子媒介,无论是风靡一时的读书机,还是时尚便捷的电子书,或者是一直深受儿童喜欢的动画片,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文学。途径的多样化,使文学的表达手段更加多元,丰富幼儿选择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扩展了他们的视野。尤其是动画片,它可以轻松呈现真实拍摄所无法展示的情景,比如夸张变形、上天入地等,恰恰迎合了幼儿的“幻想”心理和“万物有灵”的观念。而且动画片以简单纯化的方式表现物质世界,简单明了,给予幼儿最为生动形象的图形图像和音效声响,使他们接受起来毫无障碍。毋庸置疑,动画片已成为最受当代儿童欢迎的综合艺术形式。所以,近两年,我们鼓励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多媒体技术为切入点,以动画片的方式呈现课程作品。动画片集结了尽可能多的新兴手段,以儿童文学中的戏剧文学为基础,以幼儿美术为载体,融合幼儿音乐、幼儿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以最直观的方式将文学作品展示在幼儿面前。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应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广义的儿童文学课程,在文学与艺术、文学与教育等跨学科领域取得融合与平衡,探讨幼儿教育理论与文学创作实践、文学作品传递与文艺作品创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调跨学科的能力迁移与整合,致力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培养其专业综合能力,使其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学前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刘厚明.导思•染情•益智•添趣———试谈儿童文学的功能[J].文艺研究,1981(4):114-118.

[3]老舍.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梅子涵.阅读儿童文学[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194.

[5]李莹,肖育林.学前儿童文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41.

儿童美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抽象 视角 具象 儿童 绘画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199-01

梵高、毕加索是著名的抽象派艺术大师,他们的作品往往给人巨大的视觉冲击效果,第一眼很难看出所描绘的内容和蕴含的思想。用传统美学的“像”与“不像”去衡量抽象派作品恐怕不妥。按照西方一些评论家对于美术作品的评论依据:比例关系、光影效果、绘画技巧,抽象派大师的绘画作品恐怕得分都不及格。儿童的早期绘画作品,尤其是排除成人示例教学及成人美术评价标准干扰下的绘画作品与抽象派绘画作品非常相似。本文以儿童作品为例,探讨存在于儿童美术作品中的艺术之美。

一 具象与抽象之争

纵观中国历代名画,传统的中国画并不强调具象。如果按照西方绘画中的比例关系和透视关系,恐怕合格的不多。大部分中国画中关于人物的描绘很难呈现出光影和三眉六眼的比例,更多的是强调绘画中人物的神韵和风采,往往通过笔墨的浓重、粗细来表现人物的风貌,可以说抽象多于具象。近些年,美术教育呈现出更加趋向西画评价标准的发展趋势,更强调结果和技法。当前美术教育基本是两种模式,一种是美术鉴赏,一种是技能练习。其中技能练习上又分成以线条造型为主的中国画和以西方绘画为主的造型画。无论是线条画还是造型画,基本是“依样画葫芦”型。但纵观抽象派艺术大师作品,尤其是毕加索的作品,人物基本是不符合比例关系的,夸张的色彩和构图,扭曲的比例关系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在儿童早期的绘画作品中,往往呈现出夸张的色彩和比例关系,而且这些色彩和比例关系往往体现出儿童对于该事物独特的视角和看法。图1是4岁儿童的绘画作品,这幅作品可以解读成很多形象,如伸出手的人、滑滑梯,但儿童在作品中表现的却是大象。仔细观察该作品,可以看出,儿童的大象其实非常“像”,它有大象最具标注性的长鼻子和夸张的大耳朵,这种夸张和毕加索在很多绘画作品中为表现女性特征夸大的描绘女性的非常相似。可见,儿童用抽象的夸大特征,生动地表现了大象的形象,在这幅作品中除掉比例关系、光影效果等常见美术评价标准,可以说这是一幅不可多得的抽象派美术作品。因此,学习用儿童的视角看待事物,找到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从而进行夸张或修饰,是学习抽象绘画的途径之一。

二 视角之争

站在一个平面,人能不能看到与自己平行的画面?这似

乎是个没有争论的答案,人的眼睛不会旋转,当然看不到。但在实际绘画中,成人往往忽视了这个现实,理所应当地描绘了位于参照物前后的全部画面。图2是一个5岁儿童描述的月夜,请注意观察画面,右下角的红块代表儿童自己。如果站在这个位置,我们看到的天空实际只能看到色块以左的范围。科学研究证明,人的视角是水平视角120度,所以说如果不扭头根本看不到与自己平行的区域,水平或者身后区域实际上是视角盲区。因此在这幅看似简单的美术作品里,儿童既使用蓝色表现了在他视角范围内的天空和月亮,也有黑块表现了他看不到的未知区域,这种对于视角的真实展现,在成人的绘画作品里基本没有。因此,我们应该向儿童美术作品学习这种真实之美。

儿童美术论文范文7

关键词:儿童精神;文学活动;美术教学;人文精神培养;教育诉求

G623.75

引言

无论是知识教育,还是技术教育,都必须以人文精神教育为基础。然而在由技术理性所主宰的现代文明中,社会群体普遍只关注学校的知识性与技术性教学水准,忽略了人文精神培养作为教育本位的重要性,形成本末倒置的错位教育现象。本文主旨并不是否定知识技能教育,而是在其被社会群体普遍推崇的背景下,探讨如何保持人文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儿童是社会的未来,因此,人文精神教育应当从小抓起,在丰富儿童精神世界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品行心性,为其将来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美术教学与儿童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正确认识美术教学在儿童心中的地位

在人生的各个成长阶段中,儿童是按照自己的个性化规律成长的,美术教师应学会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解读儿童的绘画作品。在大多数儿童的心目当中,美术是神圣的,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当给予儿童适当地自由表现机会,鼓励孩子用艺术形式来大胆地表达内心的想法与情感渴望,尊重他们的个人思想与作品,肯定他们的审美观念,分享他们创作的喜悦。

(二)解放儿童的天性,注重儿童的自身情感体验

儿童教育学者认为,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的来看待儿童的绘画作品,保存其天性和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重要品质。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自由的谈话可以有效缓解因个人情感不同引起的不合,尤其是在侵蚀活动中可以起到安全活塞的作用。儿童由于天生在语言表述上的局限性,在面对不满或者感到新奇的事物时很多时候并不能通过言语直接表达出来,所以他们往往会借助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美术教育能够充分释放儿童的天性,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与不适感,使其情感得到自由舒张,提高儿童对外界环境的自我调节与适应能力。

(三)了解人类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

美术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符号性载体,运用美术来记录和表现人类的思想以及文化的发展也是人类历史中最为重要的文化行为之一。美术作品都是有象征意义的,不同的美术作品中蕴含着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因此,我们在教育儿童尊重美术作品的同时,也是对历史多元文化的尊重。

(四)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全面协调儿童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人文教育强调要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体现。美术教师除了需要不断增强专业知识,还应了解必要的儿童心理学知识,提升自身的人性观,认真解读儿童的作品,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与其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做到在理解儿童的同时,能够与其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

二、文学教育与儿童的人文精神培养

文学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儿童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的功能价值,并且从人文精神理念的层次上来看,也与素质教育一致。

(一)文学教学中的价值观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一致

校园中,文学教育通常都是以文学活动的方式出现的。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活动,能够反映儿童的心灵世界,了解儿童的精神需求。培养儿童的人文精神是开展儿童文学活动的根本目的,也是核心价值所在。作为一名儿童教育工作者,应始终将儿童放在首位,尊重他们的发展规律与个人思想,保护儿童的人格尊严。教师在开展儿童文学活动时,要以儿童精神世界为向导,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精神园地,陶冶儿童的情操,完善儿童品格,提升他们在文学活动中的思想感情,引导儿童人格的健康成长,实现人文精神的传承。

(二)儿童文学活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通过文学传播活动,实现人文性和教育性的统一是儿童文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一方面,儿童文学活动是实现中小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另一方面,儿童文学活动也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文学资源。我们之所以说儿童文学活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主要是因为它具备了人文精神教育的基础。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儿童文学活动是学生课堂内外接触人文精神最主要的途径,可以说,儿童人文活动的绝大部分都是文学活动,可见,儿童文学活动对于中小学教育的特殊性与重要性。

三、教育的诉求

儿童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切儿童教育活动的根本依据,也是实现儿童的精神世界与教育互相融合的必然选择,并且这种选择越早进行越好。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精神世界朴素而自然,并不像成人世界一样充斥着各种逻辑规则与客观理性。我们将一切漠视或淡化儿童精神,并以成人理性的现实文化加以引导的行为都视为是对儿童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的干扰与侵蚀。因此,现代儿童教育强调我们应当呵护儿童的心灵世界、捍卫儿童的童年文化,使其回归自然,实现儿童生活最基本的价值诉求。在所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保存并释放儿童最原始的天性,彰显儿童自由、浪漫、梦幻等情感。从根本意义上而言,儿童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克服现代化文明中技术理性与唯科学主义的积弊在教育领域的体现,这是因为,儿童的精神特质是人类和谐文化发展的精神渊源。

五、结语

总而言之,儿童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儿童的教育,最主要的是注重对儿童人文精神的培养,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完善他们的心性品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当今教育诉求下,如何从美术教育以及儿童文学活动两个方面来具体实现对儿童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其今后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使其成为能够肩负其安邦济国大任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吴丽芳.儿童美术教育对人文精神的背离与回归[J].学前教育研究.2012(05)

儿童美术论文范文8

关键词:儿童插画,中国民俗,库淑兰,造型

 

1.中国儿童插画对民间民俗文化的呼唤

五彩缤纷的儿童插图世界背后也存在着问题,那就是具有我们自己国家民族特色的儿童插图作品太少了。鲁迅先生曾对其他国家的儿童插图作品做出过这样的评价:“英国沉着,德国粗放,俄国雄厚,法国漂亮,日本聪明……”嘲我国也曾经有过民族特色作品的高产期,有的甚至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曾几何时,在学习外来设计模式的同时,却渐渐忽略了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

我们当今的儿童读物品质的提高,对今后儿童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我认为,在儿童插话创作中,面对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和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把中国特色融入其中,开创一支有中国民俗风格的儿童插画。

2. 库淑兰剪纸简介

在陕西省渭北黄土高原的旬邑县,生活着一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她叫库淑兰(见图2-2)。方圆百里的乡亲们都亲切的称她是"剪花大娘"。她十六岁学习剪花,六十岁后自创一种拼贴剪纸,作品构图饱满,线条道劲,人物造型动朴可爱,色彩斑斓,繁而有序在“剪花”中,凝聚着丰富的“人”的内容。

她于1920年10月出生,2004年被确诊为肺癌晚期,享年85岁。

3.库淑兰剪纸的独特造型

细观库淑兰的剪纸造型,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花枝、虫鱼,均以极其洗炼、单纯、开张、稳定的造型,作为主体造型符号。不追求动态的显示,也没有情节和表情的刻画,而以一种恒定性的观念型态造型符号,在其作品中反复运用,重复出现,仿佛没有休止。突出的强化了属于她自己造型语言的个性特质。

郭庆丰:“剪花娘子,不管她是坐着,还是站着,她里面都有一个基本的构架,构成方式是天地人,三者的构成方式,天地人:上为天、下为地、中为人,三种境界、三个关系,组合在一起,天人合一的方式,具体到剪花娘子,她都是基本的骨架相同。当然,库淑兰能用她自己的方式,跟她自己的经历融合在一起、自身的精神状态融为一体,跟这个符号融为一体,跟大自然就赋予了她个人的色彩。”

4.库淑兰剪纸独特造型对儿童插画的启发

4.1库淑兰剪纸造型对儿童插画的意义

库淑兰的剪纸创作,其物体的造像都是民间的意念造型。和当今流行的日韩细致入微的动漫造型大不相同,但单纯,质朴,稚拙的意念形态却是那么形象仿佛注入了生命和灵魂。这更符合了儿童对事物概括化认知的心理特征。

4.2 造型极具想象力

库淑兰的各种造型并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现实性,赋予了的想象力,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符合审美规律的表现。这些具有想象力的造型多是通过夸张、拟人、比喻、象征等表现手法来体现的。

库淑兰作品中往往把事物的特征加以夸大、变形,使其视觉感受更加直观,它与西方造型中标准比例的构形概念是不同的。“夸张”是以不改变某些物象的基本的固有特征为前提,有时甚至是为了强化表现这种固有的特征,但是“变形”则反之,以舍弃、改变事物的固有特征为前提,有时甚至可取“随心所欲”的态度。在这些看似“漫不经心”或“即兴发挥”的创作中,其实蕴涵了库淑兰丰富的想象力。为当今儿童插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儿童插画设计上要尽量去适应儿童的心理特征,以夸张变形的手法加以描绘,把形象设计得更稚拙、更可爱。采用夸张手法,能使概括了的形象特征更鲜明典型、更清晰明了,也就更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喜欢。

4.3造型语言简洁而丰富

库淑兰在造型风格上有简洁和繁复的对比,也有两者之间的统一。造型中的简洁,并不是简单、单调的意思,而是指造型语言简明易懂、视感鲜明,以最少的造型语言表现出事物的形态、结构等。造型虽然简洁,但在视觉上却觉得非常的丰富,凭借事物现象的缤纷五彩,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4.4造型的装饰化表现

任何造型艺术,从用笔和形体的角度看,都是点、线、面的运动与结构。论文格式。点、线、面自身的形式与内部规定性,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论文格式。库淑兰在造型上不仅对于点、线、面的运用,而且通过精美纹样和一层层各具形态小花朵等的精心刻划,增强了作品的神秘性与厚重感。从而使人感到充实新鲜,趣味无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显示出明显的装饰性效果。

4.5以孩子的兴趣为主题

要创作出让儿童感兴趣的插图作品,就必须要熟悉所画的对象,熟悉和热爱儿童的生活。儿童有自己的审美偏爱,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应该看他们所看的,画他们所喜欢的。儿童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吃什么样的食物,喜欢什么样的玩具等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物。这样才能发现它们在孩子眼中的不同特点和性格,并借以恰当的民间美术的造型手法表现在儿章插图中。

5.中国民俗造型对儿童插画借鉴的意义

总的来说,库淑兰艺术作品所体现出来的许多特点与儿童插图的创作要求

是极为吻合的,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审美偏爱。论文格式。

已故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有句经典名言:“以最大的功夫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这句话是值得我们儿童插图创作者推敲的。“打进去”只是过程,而不是目的,因为我们没有必要机械模仿民间艺术家的表现技巧去为儿童画插图,这样的模仿只会让我们的作品更糟,小朋友也不会喜欢。而“打出来”比“打进去”更难,这当中有一个消化的过程,就像我们吃饭一样,囫囵吞枣是达不到目的的,只有细细咀嚼后才可能很好的消化。

只有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深入的而不是肤浅的研究学习民间美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其精华,用以充实儿童插图的创作并使其展现出新的生机。我们把库淑兰剪纸中的独特造型等这些背后隐藏的创作理念和蕴涵的本质精神挖掘出来,将民间美术与儿童插图的设计语言进行组合,才能真正丰富我国的儿童插图创作,使我国的儿童插图创作真正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剪花娘子库淑兰》,(上、下册)上海文章出版社编辑出版 2009年

2.《库淑兰剪花娘子传奇》, 文为群著 ,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3.《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张奇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4.《民间美术造型语言独特的真实性》,范涛著,美与时代,2007.07下

5.《质朴纯情天真烂漫――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在儿童插图中的运用》,王淼著,2008

6.《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左汉中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4月

7.《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内蕴的融合》,李立芳著, 2002年10期

8.《美的符号――论绘画的形式问题》,徐书城著,文艺研究,1991年

9.《民间美术的造型观念》,唐家路著,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10.《从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毛铭三著,新闻与写作,1995年

儿童美术论文范文9

关键词:艺术治疗;单亲家庭;心理障碍儿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52-01

美术教育活动对儿童各项潜能的开发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美术教育活动对单亲儿童,尤其是对患有心理障碍疾病的单亲儿童,有改善作用吗?这是本课题重点探讨的问题。

美术对心理治疗具有疗效作用,这一观点早已被国内外大量专家学者所证实。有关艺术治疗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柏拉图,艺术治疗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为了人类的心理健康,而美术教育的核心目标也是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因此结合国内外的大量论著资料,美术在进行美术知识的传授和美术技能的培训外,同时也背负着对学生健康心理进行培养的任务。于是我们可以初步拟出美术教育可以改善单亲家庭中有心理障碍儿童的心理状况的功能。要使这一观点得到证实,首先需要从理论入手。从理论依据上来说,我们首先要了解美术治疗这一概念。

一、美术治疗的概述

1、艺术治疗的定义

美术治疗是艺术与医疗的完美结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使人的身心达到健康。从艺术的角度来说,美术治疗是艺术治疗的一种;从医疗心理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疗法。因此,艺术治疗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即接受活动和制作活动来使人的生理和心理疾病达到治愈目的的一种疗法。

2、艺术治疗的局限性

虽然艺术治疗对心理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作用,但是艺术治疗也存在局限性,它只能通过计算机,虚拟场景等现代科学技术和脑电图,ct,核磁共振等先进医疗设备,通过长期的探索实验才能准确的加以判断。没有这些先进设备艺术治疗就很难进行,这样艺术治疗的普及性不是很广。但是不需要大量设备仪器的音乐和美术治疗却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和极好的疗效。音乐治疗和美术治疗的侧重点不同,音乐治疗主要针对的是生理上的疾病,而美术治疗在心理疾病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3、美术治疗的定义

美术治疗是在20世纪中期由精神分析学家南伯格创立的,美术治疗主要是通过美术创作活动(如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以美术为媒介帮助患者达到释放内心不良情绪,解决和控制不良行为,改善心理状态,最终达到整合身心的一种艺术疗法。美术治疗的重心在于对治疗者内心深处心理发展水平的把握。通过具体的治疗内容,治疗过程,对治疗者进行特定的引导,通过创作想象的方法使他们的内心情感直接反应在美术作品之中,通过这些作品来显示出治疗者的心理发展水平,人格特征以及治疗者的潜能。凭借美术创作作品,可以进入治疗者的内心世界,对他们的不良行为和不良心理情绪进行疏导和改善。

二、美术治疗对心理有障碍儿童的重要作用

1、美术治疗的优势

美术治疗的优势在于对心理疾病的治疗上。李欧在《当代美国的艺术治疗》一文中提到:“因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大多具视觉性,而且,各种创伤性的心理障碍,常被压抑到无意识,形成“情结”,这些“情结”难以用日常语言表述;用绘画这种象征性语言,则能优秀地表达、宣泄和整合,从而达到治疗效果。”[1]

2、美术治疗适用的人群

同时大量的美术治疗研究成果表明美术治疗主要适用于以下五种人群:1.吸烟酗酒等物质滥用的人群.2.暴饮暴食和厌食等饮食有障碍的人群.3.有人格分裂障碍的人群.4.行为异常的人群.5.心理有障碍的人群.以上五种人群中其中第五种人群最适宜接受美术治疗,尤其是无法控制不良心理情绪的儿童,他们选择美术治疗会起到很好的疗效。因为儿童能通过绘画,雕塑等美术创作活动来审视自我,修正扭曲的自我,促进潜能朝着正确的方向来发挥,提升社会交往的技能,增强同一性,引导儿童的不良心理情绪朝着积极地方向发展,使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得到健康的成长。因此美术治疗对有心理障碍的儿童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三、美术治疗在患有心理障碍疾病的单亲儿童中的应用

1、美术创作活动是情感表达的工具

利用美术创作活动来表达儿童的内心情感的手段早已有之,但是把美术创作活动应用到单亲儿童的心理治疗,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充足,还有待美术教育工作者去继续深入的研究。为什么绘画能够作为情感的表达工具,为什么它会轻而易举的泄露出人们的内心深处潜意识层次的信息呢?这是因为人们在进行美术创作活动之时的几乎没有任何防御心理,不会被周遭的事物所困扰,是人的身心真正处于“自由”的时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不知不觉中就将自己埋藏内心深处深层次的情绪,愿望,回忆,价值取向,动机,人格特征等等不为人知的一面投射在美术作品之中,尤其是绘画作品更为直接,因为绘画作品会更为直观的将人们深层潜意识的内容视觉化。因此绘画作品也更能宣泄和释放人们被埋藏和压抑的情感。

2、美术治疗适用于单亲家庭中有心理障碍的儿童

单亲家庭中有心理障碍儿童的主要八种心理问题大多数是他们埋藏和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情感,表面上是不能轻易观察和把握的。而美术治疗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单亲儿童来说也正好是“对症下药”。因为目前没有任何一种教育形式可以像美术教育这样能够通过绘画作品直观的把握单亲儿童的“所思所想”,并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慢慢改善他们的不良心理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发掘出他们的潜能。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在理论上得出了:美术教育对有心理障碍的单亲儿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能够改善有心理障碍单亲儿童的心理状况的结论。在理论上得到了初步的证实,但是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还是行不通的,因为美术教育是一门实践的科学,它最终还是要在实践中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