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影响工程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7 17:59:30

影响工程论文

影响工程论文范文1

在我国,兴修水利工程对生态平衡以及环境的影响开始重视始于50年代后期。为此,国务院专门规定今后凡规划大型(中型)水利工程,必须同时要考虑到环保问题。

1.1水资源承载力问题。长江流域虽然水资源丰富,但也经不起无节制地开发利用。长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到底有多大,对这个问题我们研究得还很不够。因此,“十一五”规划首先要研究透这个问题,否则,整个水利建设的布局就无从谈起。在摸清楚水资源家底的基础上,要对水资源配置有一个初步的说法。所谓配置,也不是计划经济下的“一平二调”,要按照市场机制来进行,不能无偿调用一个流域的水资源。如果大家头脑里都没有经济的概念,调水越多,越助长资源配置不公,也会助长资源浪费。而按照市场机制来配置,一个最根本的前提是要明确水权。现在,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可以说还没有起步。许多同志总是对长江流域要不要搞初始水权的分配有犹豫。现在不能犹豫了,要抓紧开展工作。明确初始水权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有现状因素,有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节水行为的影响,更有这个流域最大可用水量的制约。在确定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时,要把节水考虑进去。

1.2生态环境承载力问题。长江治理开发不能破坏生态,因此,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首先是要维持河流自身的生态需水量,这是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条件。生态需水量包括河流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即维持河流系统最基本的生态环境功能所需要的最少水量;包括河流输沙排盐需水量,即维持河流形态和盐分的动态平衡,在一定输沙、排盐要求下所需的水量;还包括湖泊洼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即维持湖泊洼地水体功能而消耗于蒸发的水量。生态需水与河流流量变化高度相关,美国1978年在估计每一个水资源分区内水生生物用水量时,以分区河流出流点的月流量作为判断,提出评判标准:①河道内径流为多年平均值的60%,这是为大多数水生生物提供优良至极好栖息条件所推荐的基本径流量;②河道内径流为多年平均值的30%,这是保持大多数水生生物有好的栖息条件所推荐的基本径流量;③河道内径流为多年平均值的10%,这是大多数水生生物短时间生存条件所推荐的瞬时径流量。在水能资源开发上,过去的规划,按照流域梯级开放模式,往往追求100%的开发率。由于移民和耕地的补偿费用会越来越高,考虑到库区的环境承载力,在规划时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开发目标。

1.3公平约束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五个统筹”,都要求我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地区间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原则。我们不能以牺牲一个地区的利益,来获取其他地区的利益;我们也不能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获取其他人的利益。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水库移民安置经历了安置型和开发型两个阶段,尽管人均移民经费提高很多,但是很多问题仍然没有处理好。最近有专家建议研究“投资型”移民安置方式。即库区移民以其享有的居住权和土地使用权等作为资本入股,在电站经营中享有一定的股权,参与水电开发建设,使移民和开发方形成利益共同体,移民能长期共享水电开发的效益。移民区地方政府和移民代表作为股东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管理。这一建议值得研究探索。转1.4技术约束问题。这里所说的技术约束不是指传统的水工技术,对传统的水工技术,应当说,我们已经在世界上领先了,但是,基于生态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学有机结合的水工技术在长江流域才刚刚起步。从维持长江健康生态角度来看,我们的水工技术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因此,在规划河流形态、设计河流断面时,应遵循河流自然演变的规律,科学确定水流主槽、滩地、护岸的功能,包括防洪、生态、亲水性、文化、体育、娱乐等。在护岸工程设计时,增加亲水空间和生态系统保护空间,建设亲水河岸。在堤防、护岸工程的材料选择上,应尽量少用硬质材料,多用自然材料,同时注重开发应用生态环保型的建筑材料。大型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表现在对鱼类的生长与繁殖,规划设计在这方面相应的研究工作还应加强。

2关于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对策的探讨

2.1存在的主要难题①不可避免的环境影响:如水库诱发强烈地震、大面积库岸崩塌、濒危珍稀动植物灭种等。②以避免、减轻的环境影响:这类影响一般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和施工,加强管理等多种手段可以避免、减轻、或通过自然因素自身的调整又可建立起新的生态平衡。③介于两者之间的环境影响:主要是过大的淹没损失而引起的社会问题和造成生态环境大面积恶化,修库地下水位抬高造成的大面积的土地盐碱化,如果治理不好则付出的代价将是极大的。

所以,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已成为我国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这也是水利工作者在从事水利事业的同时要考虑的问题。

2.2具体影响对策分析对于不良的生态平衡,兴修水利工程本身就是对其进行良性改造,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健康方向发展。关键是我们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怎样尽最大努力去减小人类对其的不良影响。这就给工程的建设者们提出了以下任务:①规划设计的前期,要切实搞好工程所在地的水文资料的收集及地质条件的勘测。如大型蓄水库,重点是水文资料和地质构造,充分考虑大坝的防洪能力、稳定性以及避免地震的诱发。②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减少库区淹没范围。③施工阶段的任务:a在施工承包合同的签订时,承包商对施工现场污染物的扩散和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所应负的责任,应写进合同书内,要有环保措施,对各种污染物排放要限制在标准以内。b施工前要在施工现场建立必要的环保监测机构,进行水质、大气、噪声的本底测定,便于和施工阶段不同时期监测结果进行对比。c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后,还要建立卫生防疫机构,以避免施工期数万工人集中在一起,引起流行病的传播和扩散。这方面的教训,在我国时期的兴修水利中是十分深刻的。④施工后期的任务。特别要对施工阶段破坏的植被景观及时恢复,制订工区的全面绿化规划,以保护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在工区范围内的生物圈内,研究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生产的合理的方式,控制规划人群自身的发展,保持生物种群的恰当比例。

影响工程论文范文2

关镇词:工程变更造价管理FIDIC条款

一、工程变更的涵义

FIDIC条款中的工程变更是指设计文件或技术规范修改而引起的合同变更。它在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且以监理工程师签发的工程变更令为存在的充要条件。在表现形式上它有以下类型(文1):

(1)因设计变更或工程规模变化而引起的工程量增减;

(2)因设计变更而使得某些工程被取消;

(3)因设计变更或技术规范改变而导致的工程质量、性质或类型的改变;

(4)因设计变更而导致的工程任何部分的标高、基结、位置、尺寸的改变;

(5)为使工程竣工而必需实施的任何种类的附加工作;

(6)因规范变更而使得工程任何部分规定的施工顺序或时间安排的改变。

从以上类型可以看出,FIDIC条款中的工程变更范围很广,这些变更均涉及到设计图纸或技术规范的改变、修改或补充,只要有监理工程师的工程变更令,承包商参必须进行工程变更,而没有监理工程师的工程工程变更令,承包商就不能进行工程变更。值得注意的是,当工程变更超出上述范围时,随之也超出了监理工程师的权力范围,此时的变更应由业主和承包商平等协商,签署变更协议,之后方可由监理工程师按变更协议执行。另外,为便于合同管理和造价管理,对工程质量、性质或类型改变引起的工程变更在实践中是有限制的,即通常要求变更后所出现的新的工程类型应是原承包合向中本己存在的工程类型。例如,将当合同中本已存在桥梁工程时,则将高路堤改成高架桥的工程变更才是可以考虑的,反之,这种变更是要限制甚至是不允许的。这是因为:

第一,这种变更会使得质量控制难度加大,甚至会出现重大质量责任。

因为当原合同中无桥梁工程项目时,意味着招标或资格预审时,并未对承包商的桥梁工程施绩和施工能力进行审查,承包商不一定能胜任桥梁工程的施工。

第二,这种变更会引发大量施工索赔。

因为,在这种变更下意味着承包商要重新更换已进场的人员和施工机械设备,甚至要为此添置新的施工机械设备,承包商的施工队伍调遣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为此增加,索赔因而不可避免。

第三,这种变更会增大工程结算和投资控制的难度。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工程量清单中不可能有相应的计价项目和计价依据,变更工程的单价被迫要重新协商,原有的招标成果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工程变更的审查和管理

工程变更是监理工程师的一种权力,但监理工程师只有在满足独立、公正的前提下才能享有和行使这种权力。因此,FIDIC条款规定,当监理工程师的业务素质或道德素质无法满足这种要求或监理模式改变时,可以通过专用条款对监理工程师的上述权力进行进一步限制或通过业主的监督和审查来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在变更工程的审查过程中应本着控制投资、保证质量、加快进度、提高效益的原则来确定工程变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当上述原则在实施中存在着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时,应加强变更工程的可行性和评审,并贯彻分级审批和互相监督的审查原则,避免滥用权力的现象发生(文2)。监理工程师在变更工程的造价管理中应贯彻合理定价和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即变更工程的结算一方面要有合同依据,另一方面又要公平合理,即客观地反映施工成本以及竞争、供求等因素对价格的,且总造价原则上应控制在概算或投资估算的范围之内。

三、变更工程的定价方法

3.1合同中有相应计价项目时的变更工程定价

3.1.1定价原则

l、以合同单价为计价依据

根据FIDIC条款第52条的规定,当合同中有相应的计价项目时,原则上应按其相应项目的合同单价作为变更工程的计价依据。此时,可将变更工程分解成若干项与合同规定相对应的计价项目,然后根据其完成的工程量及相应的单价办理变更工程的计量支付。

实践中工程任何部分的标高、基线、位置、尺寸的改变引起的工程变更以及设计变更或工程规模变化而引起的工程量增减均可按上述原则来定价。这样能保持合同履行的严肃性,有效地发挥通过招标而产生的合同价格的作用,同时能有效地避免双方协商单价时的争议以及对合同正常履行带来的影响,且只要合同单价公平合理,则这一原则也是公平合理的。

但当合同单价不合理时,则按上述原则计价时可能给业主或承包商带来不利影响(单价偏高时对业主不利、单价偏低时对承包商不利)。但只要不损害公平原则或出现显失公平的现象,则上述计价原则是仍应坚持的。

造成单价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承包商有意采用不平衡报价,将开工早的工程细目报价高一些,而将开工晚的工程细目报价低一些;或者将工程量可能增大的工程细目报价高一些,而将工程量可能减小的工程细目报价低一些等等,详见文3.除此之外,还因为现行的招标文件中各工程细目的工作内容或单价构成并不十分明确,因而使得承包商无法将某些工作费用准确地进行分摊。例如,路面施工中要进行拌和场地的建设工作,当合同中对该工作的费用分摊方式有明确规定时,承包商在报价时可以明确地按规定分摊,但如果合同规定不明确,则承包商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分摊方式,他可能将其均摊到路面工程的报价中,也可能将其放入开办项目的报价中等等,由此,也会相应地产生单价偏高或偏低的现象。

为避免单价不平衡现象,在招标时,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现行招标文件的计量支付规定,对每一个工程细目的单价构成(包括计价内容和费用构成)应进行全面详细的规定;另一方面,在评标时应对承包商的不平衡报价现象进行限制。

2、合同单价的变更原则

当变更引起的工程量变化较大或工作性质有重大改变使得继续沿用原有不合理合同单价计价会损害公平原则或出现显失公平的现象时,原有的合同单价应进行变更。FIDIC条款规定了变更合同单价的双控条件。其表述是:“合同内所含项目的费率或价格不应考虑变动,除非该项目涉及的款额超过合同价格的20%,以及在该项目下实施的实际工程量超出或少于工程量表中规定之工程量的25%以上”(见文1)。

但由于该条件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以及翻译的原因,因而导致出现各种不同的理解,以及执行中出现各种不同的做法。如规定中的“项目”一词,有的理解为被变更的项目,有的理解为变更后出现的项目(文6)。实际上这些理解均不符合FIDIC条款原文之精神,见文4.在这里,由于讨论的是合同单价,即工程细目的单价,因此,规定中的“项目”一词指的应是工程细目(Item),文5对此作了更清楚地规定。即当工程变更使得工程量的变化超出工程量清单中所列工程细目的工程量的25%以及该细目的合同金额超出合同总价的2%时,应对超出部分的工程量按新的合理单价办理结算。新的合理单价的确定原则是:原单价偏高,应相应降低,反之,应予以提高。

3.1.2单价变更方法

变更单价的确定方法是较复杂的,应具体情况具体。以下以一示例予以说明。

某合同中有一“挖方”工程细目,按其工作内容以及当前的市场价格(考虑成本、供求及竞争因素),其合理的价格组成应为:

(1)直接成本:6.5元/M“;

(2)间接成本:1.5元/M3(3)利润:0.5/M3所以其合理的价格应为8.5元/M3.(假定该价格为标底价)。但在报价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报价:

第一种报价:8.5元/M3以上,即报价与标底相当甚至更高。

第二种报价:8.0元/M3,即报价中采取了让利策略,利润为0.第三种报价:6.5元/M3,甚至更低,即在第二种报价的基础上采用了不平衡报价法或将管理费分摊到了其它工程细目的报价中,此时的单价为一亏损价。

现假定因工程变更而使得挖方工程量有较大的增加,且超过了合同规定的“双控”标准。此时单价的变更方法会因以上三种不同的报价方法而不同。

对于第一种报价。由于工程量的增加,承包商增大规模效益,其增加的工程量部分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均会降低,因此,原有合同单价应予以降低,当单价因不平衡报价而超出8.5元/M3时更应如此。

对于第二种报价。尽管承包商并未承诺对变更工程继续向业主让利,但由于规模效益的增加会使得承包商获利,因此其单价可维持不变。

对于第三种报价。由于其单价为一亏损价,因此继续使用原单价对超出“双控”的工程量计价是不公平的,此时应对超出部分的工程量宜采用8.5元/M3或8.0元/M3的价格来计价。

3.2合同中无相应计价项目的变更工程定价

3.2.1定价原则

l、以计日工为依据定价这种方式仅适用于,一些小型的变更工作。此时可将这些小型变更工作进行分解,并分别估算出人工、材料、以及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然后由监理工程师发出指示,最后按计日工形式并根据工程量清单中计日工的有关单价计价。对大型变更工作而言,这种计价方式是不适用的。因为一方面他不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发生的计日工数量的准确确定会有一定难度。

2、协商确定新的单价这是合同中无相应计价依据时的常见做法,协商确定单价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以合同单价为基础的单价确定法,另一种是以概预算方法为基础的单价确定方法。

3.2.2定价方法。

1、以合同单价为基础定价

例:设某合同中沥青路面原设计为厚4cm,其单价为80元/M3.现进行设计变更为厚5cm.则按上述原则可求出变更后路面的单价为:

5/4×80=100(元/M3)

该方法的特点是简单且有合同依据。但如果原单价偏低,则得出的新单价也会偏低,反之,原单价偏高,则得出的新单价也会偏高。所以其确定的单价只有在原单价是合理的情况下才会相对合理,当原单价不合理(有不平衡报价)时,该方法对增加的工程量部分的定价是不合理的。

2、以概预算方法为基础定价

仍以上例说明之。先确定沥青路面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进行资源价格的预算,之后按《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及相应的编制办法,确定其预算单价。该方法的优点是有依据,产生的价格相对合理,能真实的反映完成该变更工程的成本和利润。其缺点是不同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会有不同的单价,另外该方法无法反映竞争的作用以及原有招标成果的作用,特别是当承包商有不平衡报价时,该方法会加剧总造价的不合理性。例如:假定本项变更发生后沥青路面(5cm)的预算单价为120元/M2即比前述方法确定的单价(100元/M2)高出20元/M2,它表明原合同中沥青路面(4cm)的单价80/M2偏低。其偏低的原因可能是承包商的报价普遍较低(即合同总价也偏低),也有可能是承包商在该单价上采用了不平衡报价法(即合同总价不低,但单价偏低)。

对于前一种情况,采用预算单价后会使投标竞争所产生的积极成果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使合同的结算价回复到预算价。对于后一种情况则不仅不能使投标竞争所产生的积极成果发挥作用,反而提高了合同的结算价格,使合同的算价超过预算总价。下面以示例说明。

设某项目有挖方、填方以及路面三项工程,其工程量和标底价格如下表。当承包商采用平衡报价或不平衡报价时,其报价结果有所不同(承包商采用不平衡报价是基于路基工程开工早,适当报高有利于资金周转及提前受益)。

现假定路面在施工中由4cm变更为5cm;则采用不同的定价时会有不同的结算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如果未采用不平衡报价,则采用第一种方法定价时其结算总价为3965万元。该价格的不合理之处在于,对增加的路面(1cm)工程量同样要求承包商向业主让利(10%),而承包商在投标及签约时并末作此承诺。而采用第二种方法结算时,其结算总价为4420万元。该价格的不合理之处在于,由于采用路面的预算单价作结算价,使得承包商在投标及签约时作出的让利l0%的承诺没有真实执行(承包商的路面报价是90元/M2,标底100元/M2,故让利10%)。

如果合同单价是一种不平衡报价,则采用第一种方法结算时其结算总价为4300万元。其不合理之处在于,对增加的路面(1cm)工程量同样要求承包商以低于标底20%的水平结算,而承包商在投标时并未作此承诺。而采用第二种方法结算时,其结算总价为4820万元,其结算总价已大大高于预算(标底)总价(4520万元)。其不合理之处在于原合同路面(4cm)的降价和不平衡报价因素使得其单价偏低的现象被新确定的单价完全消除,而挖方和填方报价偏高的现象仍在继续执行价。

变更工程造价表

工程细单位数量

(万)标底平衡报价不平衡报价备注

单价金额(万元)单价金额(万元)单价金额(万元)

挖方31008.58508.080010.01000

填方M31005.55505.05007.0700

路面(4cm)M226100.0260090.0234080.02080

合计400036403780

变更路面

(5cm)M2261203120112.52925100.02600以第一种方法定价时

合计452039654300

变更路面

(5cm)M226120312012031201203120以第二种方法定价时

合计452044204820

变更路面

(5cm)M226120312011429641042704以加权定价法定价时

452042644404

3、加权定价法

以上两种方法均存在不足。合理的定价方法是在考虑路面(5cm)的单价时,在保持原有报价不受实质的前提下,对新增工程部分按概预算方法定价以此加权确定路面的单价。就上例而言,其合理的单价应为:

80+120/5=104(元/M2)

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未考虑规模效益对成本和价格的影响。

4、定价方法的适用范围

上述方法中第二种方法适用于新增工程的定价,而第三种方法适用于原有合同工程作设计修改(尺寸修改)时的定价。在造价管理实践中遇到的会比上述示例要复杂得多,但不管如何复杂,价格公平是造价管理的基本原则。

四、工程总价的管理和控制

工程变更为承包商摆脱合同价偏低困境,扩大自身利润提供了机会,也为监理工程师进行管理和控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监理工程师要搞好工程变更的造价管理和控制,首先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其次,在进行造价管理之前,应对承包商的合同造价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确定该项目的成本以及承包商可能获得的预期利润,并且加强单价分析,对因不平衡报价产生的单价偏高或偏低的工程细目及与此有关的工程变更,更应加强跟踪和控制。以下是一些在造价管理中应加强控制的工程变更:

(1)工程规模扩大的工程变更:“

(2)单价偏高的工程细目其工程量会增大的工程变更;

(3)单价偏低(亏损价)的工程细目其工程量会减小的工程变更。

在变更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除应加强变更工程的定价及单价合理性分析外,还应加强工程总造价的管理和控制,注意由此引起的其它索赔和反索赔的可能性,并保证工程总造价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FIDIC条款52.3款规定,如果在工程交工结算时,由于工程变更以及工程量的估计误差使得工程结算款额的增加或减少合计起来超过“有效合同价”(有效合同价是指合同总价中剔除计日工和暂定金额报价)的15%,则对超出部分给总价公平性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调整。这一条款实际上是对工程总价的公平性进行有效控制的一个有力规定。如何准确地执行这一规定则是在实践中难度较大的问题。关键是监理工程师首先应通过造价分析确定合理的总造价,然后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别,再对超过15%的部分按造价公平原则予以调整。

现仍以前面的示例为基础进行说明。设该项目在实施中除路面(4cm)变更为5cm外,其工程量清单中的挖方和填方的工程量有估计误差(或变更),其实测数量均为120万M3,而不是100万M3,则此时,如按前述的单价确定原则结算,项目的结算价格分别为4524万元或4744万元(见下表)。

总价合理性分析一览表

工程细目单位数量

(万)实测数量(万)平衡报价不平衡报价备注

单价金额

(万元)单价金额

(万元)

挖方M31001208.096010.01200

填方M31001205.06007.0840

路面(5cm)M2262611429641042704采用加权法确定单价

总额45244744

有效合同价36403780

超出比率24%26%

可以看出,不管承包商采用何种报价,其结算款的增加额均将超出有效合同价的15%。其中,当承包商采用不平衡价时,其结算款的增加额更大,说明如按原合同价(或工程变更的单价确定原则确定的单价)结算,其结算价的不合理性加剧,因而有必要对结算总价进一步进行调整。

当承包商采用平衡报价时,承包商会从土方的增加中获得规模效益,但本例中承包商报价时已向业主让利(挖方、填方单价均比标底单价低),因此,两者相抵后,其结算款额4524万元仍是相对合理的,即总价可不作调整。

当承包商采用不平衡报价时,承包商除获得规模效益外,还会从土方的超高报价中获得不合理利润,其结算款额达到4744万元,为有效合同价的26%,超过有效合同价的15%,因此其合同款额有必要调低。如考虑15%内的变化不作调整,而只调整超过15%的部分,且将挖方、填方的价格下调到8元/M3及5元/M3,,则调整后的结算情况是:

挖方:10×100(1十15%)十8×(120-100(1十15%))=1190万元;

填方:7×100(1十15%)十5×(120—100(1十15%))=830万元;

路面:26×104=2704万元;

合计:4724万元。

因此,通过该方法,下调了20万元,总价的不合理性相对受到控制。总价调整问题也是造价管理和控制中十分复杂的问题,它取决于监理工程师对合理总造价的正确估计。上述示例中已作了许多简化,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如工程量的变化意味着开办费用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但该例中没考虑。

1.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指南,航空出版社,1988

2.部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3.杨子敏,袁剑波,公路工程造价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7

4.FIDIC,CONDITIONS0FCONTRACTFORWORKSOFCIVILENGINEERINGCONSTRUCTION,航空工业出版社,1988

影响工程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水利是属于国家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建设指标,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更是关乎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水资源蕴含量十分丰富,理论蕴藏量为6.76亿kw,可能开发利用的达3.78亿kw,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水资源开发程度只达到19.30%,与发达国家60%的开发程度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的水力资源开发仍显得任重而道远。但是水利工程的兴建,特别是大型水库的形成,将使周围环境发生明显改变。因此避免或减轻不利影响,充分利用水资源,是水利工作者在进行水利规划建设时必须认真研究和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论文关键词:水利工程 水资源开发程度 环境影响 0 引言 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农业工业大力发展,对于电力需求量也相应增加。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增大,过多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难免会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相当的影响。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在环境影响方面,与其它工程相比,水利水电工程有突出的特点:影响地域范围广阔,影响人口众多,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也同样施以巨大的影响。目前,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 1 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或同一工程的不同区域,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环境影响的特点各异。水利水电工程通常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非污染生态项目,其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受影响最大和最为重要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景观、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因子,受影响的性质多数为不利影响;坝下游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大坝调蓄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受影响的主要是水文、河势、水温、水质、水生生物、湿地资源、入海河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因子,影响的性质有利有弊,影响的时间一般是长期的,影响的范围因区域的特点不同各异,有时可延伸至河口区。 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小。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是避免或减小工程不利环境影响的有效方式,而环境监测则可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因此,制订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是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初步设计中均需要详细地拟订并列出有关内容。 2 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一般来说,兴建具有水库的水利水电工程会产生下列环境问题: 2.1 因水库淹没,库区移民安置中毁林开荒将造成水土流失。因安置不当及生活环境改变,移民生活不安定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在我国人多、耕地少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水库的淹没损失,对库区内尽在高水位时才被淹没的土地适当采取措施加以利用。 2.2 水库蓄水后,有可能引起库岸崩坍,诱发地震等。此外,河流情势变化对坝下与河口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影响。岸坡浸水后,岩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在水库水位降落时,有可能因丧失稳定而坍滑。将给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带来极为不利的后果。 2.3 水库蓄水后,会引起库周地下水位抬高,导致土地盐碱化等。 2.4 水库蓄水后,因水流变缓,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库尾与一些库湾易发生富营养化。 2.5 一些水库蓄水后,水温结构发生变化,可能出现分层,对下游农作物产生危害。 2.6 水库淹没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活环境;修坝对水生生物特别是洄游性鱼类将产生直接影响。 2.7 对多泥沙河流,水库回水末端易产生泥沙淤积,不仅减少蓄水库容,而且可能引起河床抬高,影响航运。流入水库的支流河口也可能形成拦门沙而影响泄流。因改变河流的水力条件,对下游河道可能造成冲刷。解决和减轻水库淤积的根本措施就是做好上游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种草等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水库的合理运行也是减少水库淤积的有效措施。 2.8 水库蓄水后,水面增加,对库周的气候可能产生影响,引起风速、湿度、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大的水域

影响工程论文范文4

1.1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设施使河流变得渠道化,改变了河流蜿蜒的形态,促进急流、浅滩相间格局的消失,同时,横断面中几何的规则化对深潭、浅滩的交错形式也发生影响,降低了生境的异质性、降低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最终导致淡水生态系统的退化。

1.2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施工所产生的最为明显的影响在于对陆生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这主要是受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过程的影响。首先,在建设的过程中对土地利用过程中的文化景观以及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除水利工程本身占用的土地外,施工所产生的乱堆弃渣,包括临时的设施不仅造成土地的浪费,还会对周围的植被造成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的河流。然而,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践踏等也会造成植被的破坏,甚至是农作物的破坏。另外,工程建设对地形、人文景观以及生态系统等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3工程建设对泥沙淤积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也会改变库区及下游河流泥沙输移和沉积模式,如:三门峡的项目,使黄河河下游不再是地上河不再淤高,设计本想拦截黄河泥沙于三门峡水库内,使黄河下游的水质变清,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渭河上游,并且设计建立底孔排沙系统。两年后的两次改建,河流下游的泥沙仍然大量淤积,这不仅使存储容量减少,并形成了“地上河”,常常引发洪水灾难。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水利部部长钱正英呼吁“三门峡水库停止蓄水不再发电”,由此可见,三门峡水库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原来在河流中流动的水在水库里停滞后会发生变化。首先是对航运的影响,比如,过船闸需要时间,从而对上、下行航速会带来影响;水库水温有可能会升高,水质可能会变差,特别是水库的沟汊中容易发生水污染;水库蓄水后,随着水面的扩大,蒸发量的增加,水汽、水雾就会增多等等。

1.4工程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例如,水库蓄水后,抬高水位,水库周围的地下水位水壅高,产生薄层积水,导致沼泽化;位于半干旱、干旱地区的水利工程,会造成地表的盐碱化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有利也有弊:(1)通过筑堤建库,疏通渠道等措施,来保护耕地被淹没的灾害;拦截径流、调控等措施补充土壤水分和提高了土壤的水热条件。(2)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也使下游平原的淤泥降低,土壤肥力下降。同时由于渗漏通道两侧的地下水位的抬高,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壤盐碱化和沼泽。例如,阿斯旺大坝的建筑让泥沙淤积在水库里,汛期洪水肥沃的土地不再出现在两岸。三峡水库中下游地区的大面积低湖湿地面临的威胁,增加洪涝比例。

1.5对动植物、水生生物的影响

例如水利水电工程蓄水后水面广阔,水流速度减缓,乃至静止状态,引起藻类、水生植物的生长,但是其中蓝藻等植物的生长会出现水的富营养化。堤坝的建设将使鱼类,尤其影响到洄游性鱼类的正常生活习惯,居住环境遭到破坏,严重的话将造成灭绝。例如:长江独特的白甲鱼,中华鲅等的产量已经开始降低,近几年来尤其是白暨豚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使天然河道呈现出渠道化和非连续的趋势,这已引起该地区的原始森林,草地和农田被淹没在水下,陆地动物被迫迁移。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防护对策

2.1加强生态化建设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之前,应当充分分析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同环境效益的有效协调,进行工程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共同评价,一改以往简单的经济技术评价指标。在水利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当重视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等之间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在以往的设计过程中,除了需要说明传统的水文、地质测量以外,也要加强补充一系列有关生态系统调查的要求,重点调查生物的群落历史与现状,明确认识生物群落同水利之间的互相依赖的生存关系。

2.2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河流形态的多样化

堤线布置与选型河堤形态多样化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先决条件之一,河流形态的规则化、同质化,在不同程度上会对生物的多样性产生影响。因此,根据相关规定,建议补充或强调以下几点:根据堤线布置的原则,应尽可能的保留天然形成的河流和湖泊,保留或恢复他们的曲折或编织分散状态,即保留或恢复湿地,河流弯曲,急流险滩。在确定堤防间距时,遵循宜宽则宽的原则,要处理好防洪和生态保护以及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渠道与河漫滩不仅要能够满足设计洪水行洪的要求,而且还保持一定的浅滩宽度与植被的空间,为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栖息地河流,发挥河流的自我净化功能。堤型的选择原则除满足工程渗透稳定和滑动稳定等安全条件外,还应结合生态保护或恢复技术要求,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和缓坡,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保持河流的侧向联通性。

2.3岸坡防护

在治理河道的过程中,水陆交错岸坡的防护是影响生态系统的最大因素。水陆交错带生长于茂密的植物生长地,这里有动物的栖息地、动物的避难所等,同时也是陆生、水生动植物进行迁移的关键。因此,在设计岸坡防护工程过程应当重视人同自然生态的和谐,基于工程项目安全的前提,保障生态同景观护坡的多样性。

2.4工程管理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与冲击,保证安防工程效果,延长生态工程的寿命,需加强工程前期的养护以及后期的管理,包括维修、评价等,不断积累数据、经验。在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应当学习并贯彻国家环保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环保相关知识培训,积极开展各种有效的宣传与教育,认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提高环保理念,自觉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使生态环保理念贯穿项目规划、施工以及运营的各个环节,并制定环保方案与救济措施。

3结语

影响工程论文范文5

不同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或同一工程的不同区域,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环境影响的特点各异。水利水电工程通常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非污染生态项目,其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受影响最大和最为重要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景观、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因子,受影响的性质多数为不利影响;坝下游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大坝调蓄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受影响的主要是水文、河势、水温、水质、水生生物、湿地资源、入海河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因子,影响的性质有利有弊,影响的时间一般是长期的,影响的范围因区域的特点不同各异,有时可延伸至河口区。

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小。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是避免或减小工程不利环境影响的有效方式,而环境监测则可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因此,制订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是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初步设计中均需要详细地拟订并列出有关内容。

2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一般来说,兴建具有水库的水利水电工程会产生下列环境问题:

2.1因水库淹没,库区移民安置中毁林开荒将造成水土流失。因安置不当及生活环境改变,移民生活不安定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在我国人多、耕地少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水库的淹没损失,对库区内尽在高水位时才被淹没的土地适当采取措施加以利用。

2.2水库蓄水后,有可能引起库岸崩坍,诱发地震等。此外,河流情势变化对坝下与河口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影响。岸坡浸水后,岩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在水库水位降落时,有可能因丧失稳定而坍滑。将给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带来极为不利的后果。

2.3水库蓄水后,会引起库周地下水位抬高,导致土地盐碱化等。

2.4水库蓄水后,因水流变缓,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库尾与一些库湾易发生富营养化。

2.5一些水库蓄水后,水温结构发生变化,可能出现分层,对下游农作物产生危害。

2.6水库淹没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活环境;修坝对水生生物特别是洄游性鱼类将产生直接影响。

2.7对多泥沙河流,水库回水末端易产生泥沙淤积,不仅减少蓄水库容,而且可能引起河床抬高,影响航运。流入水库的支流河口也可能形成拦门沙而影响泄流。因改变河流的水力条件,对下游河道可能造成冲刷。解决和减轻水库淤积的根本措施就是做好上游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种草等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水库的合理运行也是减少水库淤积的有效措施。

2.8水库蓄水后,水面增加,对库周的气候可能产生影响,引起风速、湿度、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大的水域能改变附近地区的小气候(多雾、降雨形态变化、气温变幅减小等),并使枢纽附近地区的生态平衡发生变化。

2.9库区的文物古迹可能被淹没。

2.10对库区人群健康会产生影响,如一些水介疾病会因水面扩大而增加,移民动迁也会导致一些疾病流行等。

2.11由于水库蓄水,下游河道水位降低或河道下切,流量减少可能影响生活和工农业用水。

3对于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补救措施

3.1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研究设计过鱼的建筑物等设施,研究设计用于人工孵育场和人工产卵场的建筑物,研究设计为改善水生物生境的眷水或排水工程,研究设计入海河口排沙防淤工程,施,研究设计改善坝下低温的建筑物,提高水温的工程措施;

3.2在防治水污染方面,通过修建闸坝等工程,合理调节水量,增加环境用水,保证环境要求的水位和流量,提高河流自净能力,建设氧化塘处理工程系统,土地处理工程系统,设计调节水库、污水库、截流工程、增设曝气设备,开挖引水冲污水道等工程等,增加水体稀释自净能力的工程技术措施,如污水深水排放工程,修建多功能的水量调节工程,增加枯水流量,保持环境要求的水位和流量等,研究设计水体增氧的建筑物;

3.3在改善景观方面,应用水利美学原理设计形式优美的与景观相协调的水工建筑物;

3.4研究设计水利工程,防治疾病发生和流行以及防治病虫害。

由于现在社会上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认识水平越来越高,通过专门的学科门类来研究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及其改善措施,将会使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更丰富、更全面、更深入。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师们亟须进一步树立和提高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充分认识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与生态可能产生的重大而潜在的影响,在流域的开发,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调度及水库运行中,均应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使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小。

参考文献:

影响工程论文范文6

1 快速施工系统概述 1.1快速施工的定义 快速施工是指施工系统处在特定时间、特定工程和特定环境层次上的快速施工,这个层次施工系统的特点: (1)系统的资源受到一定制约,如往往存在一定的投资制约,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制约。(2)系统中的对象和构成明确。(3)与硬技术相比,软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因为,对于一个处于特定时期的施工系统,其技术水平在设计后就已经基本确定且已蕴含在施工对象、施工设备、资源当中,大部分硬技术已经在设计中得到体现,例如坝型、主要施工设备的选择等。而软技术主要关系到管理技术、经验、管理模式等,它们对系统的运行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在这一层次上,快速施工主要通过对软技术的管理来实现。 1.2 快速施工的评价 (1)宏观比较评价。选择同一地域、环境、规模相似的工程,同时参照工程的建筑物的型式、工程量、施工设备配置等指标进行比较,主要用来宏观评价技术进步和设备水平提高对施工速度带来的影响。另外,也可以将不同地域、不同国别的同等规模的类似工程进行比较,主要用来衡量地区差别、体制差别、技术差别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宏观比较评价的方法需建立在大量的统计调查资料基础上,对行业水平的整体发展提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间接评价。用施工过程中现实资金流与计划资金流相比较,可以间接推断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异,资金流的变化趋势与施工速度的变化趋势通常是相似的。施工过程中物流的变化也可反映施工速度的变化。用工程完工后工期与投资比值对照合同工期与投资的比值,可以间接评价实际工程进度相对合同计划进度的变化情况。若前者小于后者,说明实际进度较合同进度是加速的,反之则是减速的。这种方法只能做事后评价,用来总结经验和教训。 总之,影响施工进度复杂而多变的因素决定了给出快速施工一个绝对的衡量标准是难于实现的,而且也不是一定必要的。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对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加以判断分析,对加强管理、达到快速施工的目的是非常必要的。 2 水利工程快速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快速施工是通过施工系统协调运转而达到的,因此,影响施工系统的主客观因素、约束条件以及工程质量、安全、投资等,都是快速施工的影响因素。快速施工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前提条件 一般的,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投资等是工程管理的控制目标,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缺一不可,因此快速施工的前提条件是: (1)保证工程的标准和质量。(2)保证工程安全。(3)保证投资的限额。第一个前提条件是指快速施工必须达到和满足工程质量标准,如工程等级、规范要求、技术要求等。第二个前提条件意味快速施工要满足工程本体的安全,并保证人身、设备安全。第三个前提条件是指快速施工所增加的投入限制在不能突破工程概算、预算的范围内。 2.2施工过程中的空间冲突 施工过程中施工主体与施工对象相互作用也需占用一定的空间,如施工人员、设备的工作空间,这个空间称为工艺空间。因为施工主体要完成施工对象全部实物的施工,所以工艺空间包含了实物空间。在工艺空间中,存在两类特殊的空间,一类称为危险空间,如施工电源附近,爆破飞碴范围等。另一类称为保护空间,如浇筑不久的混凝土面,施工设备本身占据的空间等。在危险空间和保护空间这两类空间中是无法进行施工作业的。随着施工的进程,各类空间在不断转换,如建筑物升高而使工艺空间变小,混凝土浇筑面达到一定的强度后,由保护空间转变为工艺空间等。因此施工空间实际上是基于时间的,是四维的空间。在施工过程中,各类空间在时间维上不断地转换,两个建筑物或两道工序之间的工艺空间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在转化过程中它们之间必然发生一些交叉和重叠,这种现象就称为空间冲突。显然,空间冲突的存在制约着施工速度。 实际上,加上时间的因素,有些空间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如在同一个工作面,混凝土浇筑必须在建基面开挖完成后方可施工,而金属结构安装必须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才能进行作业等。这一类必然的冲突决定了施工中的串行工序,即决定了必需的施工时间。只有在不发生空间冲突,或空间冲突的影响可以控制的情况下,才能够安排各种工序的并行作业。因此,为加快施工速度,处理空间冲突的原则可

影响工程论文范文7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115-03

环境问题一直是我国近年来的新闻热点,接连发生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让民众苦不堪言,频繁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近年来,国家环境保护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进一步加大力度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已成为建设项目批准实施前的必要步骤,其重要性及社会关注度不断增加。因此,《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不仅成了各所大学环境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而且对未来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学生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如何上好环境影响评价这门课,让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运用到将来的实践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的要求,并结合北京农学院的实际情况,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一、确定教学目标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为环评,英文是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缩写为EIA,是指实施建设项目后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评估,并提出减轻或者预防不良影响的策略和方法,以及进行监测的制度方法。即激励在项目决策和规划中考虑环境因素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最终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教学目标是教学计划的一部分,是授课和最终评定教学效果以及保证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它不仅要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还要考虑教学过程的规律性,在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实践环节,使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环境影响评价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对学生讲授《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发展,为将来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确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参照教学大纲和本校学生实际情况,而且也要根据国家出台的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环境影响评价职业工程师的考试内容。因此,本校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以职业岗位人才培养为目标,并据此来设计教学讲义、规划教学课时、提前联系实习单位等,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二、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应用型课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不仅仅使政府部门而且使普通的百姓对环境污染问题也重视起来。目前,环境污染问题从实际情况到观念意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也不得不与时俱进地重组和补充新颖的教学内容。近年来,我国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各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不断更新。为满足这一需求,教学中也必须用最新的标准和规范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工作,然而,现有的教科书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另外,目前已有的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教材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的概述、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标准、工程分析、各环境要素(地表水、大气、声等)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知识和技术问题,甚少涉及环评技术导则,而这部分恰恰是将来学生实际工作中经常要用到的知识。因此,要解决上述现存问题,要使教学内容符合教学目标,首先要选择好教材。本课程通过以往授课经验以及对就业学生反馈信息的总结,最终确定了以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编著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2版)为主导教材,以经典环境影响评价教材为参考教材,结合国家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环境标准和技术导则,以及典型案例,构建了一套从理论到法则,再到案例的实用教学资料。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和导则的不断更新,教师也及时地深入学习,重新备课,调整教学内容,较好地把握了本课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针对该课程“涉及面广,应用性强”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更新和优化,对法律标准、工程分析、大气及地表水等环境影响评价的教学方法和重点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教学应是“由面到点,再由点回到面”的新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更好地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讲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时要与国家的最新标准和实际案例进行结合,从而体现这门课程的适时性和实用性。除此之外,在对理论知识进行教学时要进行适当的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对具体理论知识的学习体会环境评价技能的应用方法。总之,《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内容在选材方面既以教材为基础又高于教材,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因此也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教学内容要结合最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不断更新教案。

三、完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如果只是按照教材对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就不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更不能完全脱离了教材。为了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把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技术准则和方法进行结合,对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牢固掌握,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本文从以下三点具体阐明。

(一)改进教学方式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方式难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多数时候学生都是被动接受,限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更不能挖掘学生对环境影响评价这门课程的学习潜力,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需求。目前,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采用讨论式、案例式和引导启发式的教育方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这一课程的具体特点和当前互联网交流的快速普及,笔者用电子邮件的方式把课件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提前了解所学的知识;师生之间通过各种互联网媒体作为沟通手段开展环评问题的讨论,比如建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微信群、QQ群和飞信群等开展讨论式教学;同时指导学生在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网及环评爱好者等相关论坛上挖掘一些有价值的知识或资料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使学生积极地从单纯的“学”到参与“教”的过程,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双向沟通的学习氛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信息的处理能力。由于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这必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案例教学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课程。其中包括涉工程学、法学、生态学、地理学、气象学、计算机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加之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也多种多样,有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噪音、区域规划、生态环境、文化、社会经济等。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掌握所有知识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就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我们以培养学生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践能力为向导,分析该课程在教授理论知识、专题案例分析以及课后进行实践教学等多个环节中存在的现状问题,然后开展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如积极更新理论教学知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并且课后积极进行综合性实践教学等。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使案例教学贯穿始终,使学生积极参与并投入到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教学互动,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吸收和转化。当某一个理论知识点讲授之后,找一些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表,给大家展示和讲解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的环境评价中是怎样体现和运用的。这些方式方法不仅使学生加强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比如讲到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本人就将当下热点环境问题――华北地区的雾霾天气结合到课堂教学中,如:北京雾霾天气的气象统计资料,污染物排放统计数据,污染物的扩散条件,估算模式的应用场景,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等;又如讲到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时,以京沈客运专线北京站―星火站为例,沿线居民关于噪声污染和电磁辐射等方面的诉求迫使北京市规划委召开了几次沿线居民的座谈会和听证会,并最终确定了星火路段的优化方案;通过该案例也使学生认识到公众参与在环评工作中的重要性。通过案例教学既能有效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案例说明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方便理解。另外,以指导、提问、讨论为主,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洞察力,同时激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教学方式使对符合标准的环境评价工程师的培养更加科学合理。

(三)优化考核方式

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和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必须对学生进行严格考核,通常期末考试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方法。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让考试成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服务于教学并体现教学。但是之前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方式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又无法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这种传统的期末闭卷笔试考核方式既体现不了教学的全程化以及课程考试的多元化和灵活性的教育方式,又会使大部分的学生只注重笔试考试,不重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所谓以考促学,这才是现代教育考核的精神,本人结合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要求,近年来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1)考试内容多元化。一个合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在上岗前必须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岗位资格证,要获得环境影响评价岗位证光靠书本知识是不够,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主要的环境影响评价知识体系,而且还要求学生了解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与指导、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所以在安排考核内容时,不仅选了一些历年的真题,编入试题中,同时也设计了一些典型案例,指导学生试着写环境影响评价的报告书,为学生将来参加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注册考试打基础。(2)考试方式多样化。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造成了很多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很多学生寄希望于考试前突击复习取得高分。这种短暂的记忆方式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实际应用,因此在考试方式上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多样化考核,如课堂作业,课堂讨论表现,学生主动查询相关资料的能力,对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所有考核内容都实行累加式考试,彻底改变一张卷子决定最终成绩的局面,并在考试内容上力求创新,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杜绝死记硬背的考试内容,从作业、课堂讨论表现等方面进行优化考核,从时间、空间和内容上全方面抓起。(3)考分设计合理化。以前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考核的方法主要是采用传统的闭卷的形式,其中考试成绩要占百分之七十,平时成绩占百分之三十,但是因为环境评价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在闭卷考核形式中,学生主要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获取分数,这样很难真实反映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可通过教改在对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考核方法上由原来闭卷式的考核方法改为平时考核成绩+闭卷考试成绩+实践考核的考核方法。这三个部分所占比例可进行适度调整,加大平时考核成绩所占比例,降低闭卷考试成绩所占比例。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可对学生进行分组,完成多类别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然后再进行专家技术审核,对角色的模拟进行评审打分。

四、增加实践机会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课程,为了更好地给学生提供锻炼和实践的机会,结合我校本科生实行的“3+1”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强化校外实习基地,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为学生进行以后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了实践机会。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潜力,加强和校外环境影响评价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利用实习机会参与到这些单位的实际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撰写中。使学生了解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撰写的重点以及难点,编写的方法及相关的最新的国家法律法规等。通过对工程现场的参观以及考察调研,使学生感受到建设项目所带来的环境不利影响,通过现场考察,学生在对环评报告书进行编写和从事环境评价工作时才能更好地区别不同项目带来的不同环境影响,选取评价的重点以及应采用的方法,可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一名未来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身上肩负的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同时,通过与各环境影响评价企事业单位、项目工程的接触,可以引导学生及时了解和把握就业方向,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本专业课程的积极性。这些措施不仅可以使学生自身的素质增强,更好地了解学科的前沿和发展动态,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五、总结

通过长期以来的探索研究,使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实践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既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时更加积极主动,更加有创造性。之外,在教学过程中大大缩短了学生对环境影响评价这一工作岗位的适应期,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适应新工作,这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特殊性和实用性,存在着很大的难度,所以改革过程要不断进行改进完善,随着其实践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相信其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新刚,陈海丰,陈晨,陈芳艳.《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4).

[2]范丽华,班文霞.环境影响评价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8).

影响工程论文范文8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民主集中制; 审计制度; 职业判断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6-0094-04一、引言

中国审计署成立于1983年,此后我国现代审计飞速发展。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其影响潜移默化且根深蒂固,对审计实践和研究都产生重大影响。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在审计发展过程中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处理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问题,对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文化有深远影响。

二、文献综述

传统文化对审计发展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国内研究。秦琦铭(2002)简略地从审计人员和审计体系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审计体系的影响。徐彦夫(2005)从中国审计历史发展轨迹追溯、印证了社会主义审计文化的作用。樊昊军(2012)从三千余年的中国审计发展梳理了审计文化的发展,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郑石桥(2012)以皇权专制作为基础性政治制度,研究皇权专制与国家审计之间的关系,提出审计是适应皇权专制发展需要的多元多轨制组合制度“装置”,随着皇权专制的变迁,多元多轨制审计也会同方向变迁。

近几年,对审计文化的研究日益兴起。审计文化研究的兴起,标志着我国现代审计基础理论研究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徐彦夫,2005)。马亚男(2010)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责任、忠诚、依法、独立、清廉、奉献”对审计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王爱国(2011)指出当代审计文化的基本含义是审计信念、审计态度和审计价值观,审计制度创新是审计文化重构的重要基础与保证。在审计职业判断方面,赵际■(2006)认为职业判断的影响包括审计职业判断的主体、任务和环境三个方面。彭毅林(2005)将影响因素分为人的基础因素和社会环境保障因素。

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质结构方面,都是从儒家伦理文化、马克思主义思想等方面,强调传统文化对审计制度准则的影响,忽略了长久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集中制对审计的影响。对职业判断的影响归因于人的因素,而没有考虑文化对人的重大影响。本文试图从中央集权现代特征、审计制度文化传承性和审计职业判断三个方面对审计发展的文化因素进行探讨,对建立现阶段符合我国国情的审计文化有一定影响,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

三、文化影响的理论框架

哲学将世界本原分为物质和意识。文化对审计影响的物质方面体现在审计制度的文化传承性,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对审计的深远影响。文化对审计影响的意识方面体现在审计的职业判断,审计工作具有主观性,不同的审计人员对相同的被审计单位出具的审计报告可能存在差异,而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现代化特征,即民主集中制对审计也产生重大影响。文化影响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一)中央集权治理传统的影响

中央集权指国家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服从中央的命令行事。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战国时期,随后秦朝建立了一整套封建中央集权制度;西汉时期该制度日渐发展;隋唐建立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中央集权制度趋于完善;宋元时期地方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明清实行内阁六部制,中央集权制日趋强化却逐渐衰落。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史,从一定角度而言是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历史。在中央集权制度的政治影响下,不同机构所拥有的审计权力是自上而下地由中央授予,而不是自下而上地由民主赋予。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现代特征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建党学说。文化学认为民主集中制思想起源于外国,外国文化在中国萌芽必然与我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寻找文化契合点。一方面,民主集中制被我国主流文化接受后,扬弃成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根本组织原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与民主集中制发生碰撞和交融。一是民主受到民本思想的制约,民本思想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左传》中“国将兴,听于民”高度阐述“民”的重要性;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的爱民思想。二是“集中”被过分强调,由于中央集权制几千年来的传承,不免有一定程度的家长制作风。

民主集中制对审计的影响分为“民主”和“集中”。首先“集中”因素对我国审计发展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制中央集权国家,国家只有一部立法机关制定的宪法、只有一个最高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一套司法系统;地方权力收归中央,接受中央政府统一领导。这一制度对审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设置统一的国家审计机关。我国法律规定中央设置审计署,地方各级政府设置审计机关,地方审计机关需要接受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这是我国审计体制的重要特征。《宪法》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审计法》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这一方面来源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影响,地方国家机关应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另一方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因此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在接受本级政府领导的同时,应接受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

“民主”对我国审计也产生重大影响。2003年之后,政府更关注民生,国家治理更专注于质量和效率,而不仅仅是数量,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和跟踪审计等日益受到重视。例如,审计署组织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保障性住房审计等专项审计。审计机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的审计理念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就是民本审计。2013年之后审计署将继续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民生项目的审计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刘家义,2013)。审计决策可以为政府决策作参考,审计工作在国务院领导下更有利于发挥民主集中制的特点。

(二)审计制度的文化传承性

世界上对文化的定义很多,《周易》解释为“人文化成”,肖前教授在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书中则简要表述为“文化即人化”。该表述总结了历史上中西文化观中最重要的核心和实质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由儒、释、道三种文化构成,如表1所示。本文从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中国传统文化对审计发展的影响。

1.儒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文化倡导慎独,强调内省和诚信,崇尚操守和谨慎,推崇礼、义、廉、耻等道德规范。《中庸》中说:“君子慎其独也。”慎独要求人在他人不知的情况下也能严于律己。《孟子・离娄上》中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提倡做人做事均须诚信。在审计发展过程别强调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执行“八不准”,强调诚信、独立、客观和公正、拥有相应的专业胜任能力等。《礼记・缁衣》中提到“谨于言而慎于行”,要求谨言和慎行,审计人员在得出审计结论之前,要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符合“谨慎”传统。

儒家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情谊,张潮在《幽梦影》中提到“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这种重情的文化传统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在于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更多时候会重视合情合理而不是合法合规。这就要求审计小组进驻被审计单位时尽量缩短审计时间,并且注意与审计客户长期存在的业务关系。例如审计客户属于公众利益实体,执行审计业务的关键合伙人任职时间不得超过五年,在任职结束之后的两年内,该关键合伙人不能再次成为该客户的审计项目组的成员或关键合伙人。

2.释家文化的影响

释家文化是指佛教对审计发展的影响。释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巨大影响,正如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所言:“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系。”《金刚经》中提到“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提倡小我的思想和净心行善。《佛说方等泥洹经》卷中“所作好恶,身自当之”;“善自获福,恶自受殃”,讲究自我的因果报应。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强调人生价值在于牺牲小我而实现大我,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因此对于审计人员,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是最高目标。审计人员应依法履行审计职责,维护国家资产的安全。审计是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强调经济资产的合法有效利用,为企业增加价值。

同时释家文化描述诸法本原的“真如”、“实相”、“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佛性”、“一真法界”等,强调“心性本体”,重视行善和人的修为。因此在审计发展过程中也提倡审计人员的职业操守。

3.道教文化的影响

道教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将天、地、人并立起来,且将人放在中心地位,强调人的重要性。倡导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这一传统思想与民本理念融合,传统文化逐渐向现代化转型,强调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治国理念。审计人员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突出体现“以人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近年来,国家审计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民生问题。

战国末期的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与道家思想融合将法治理论系统化,主张以法治国。这一传统文化观念影响深远,审计工作应当依法审计,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以法律为准绳,忠实于法律,要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进行工作,要依法对审计事项作出判断和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几千年文化发展过程中,尤其从明朝开始,儒、释、道文化逐渐同一发展,不同根源的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文化理念不能完全归于一类,上述归纳总结是按照不同文化思想的理念重点进行分类的。

(三)文化对审计职业判断的影响

审计职业判断是指审计专业人员从各种可能的工作方案中,动用审计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经验作出取舍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审计人员依据审计证据和专业胜任能力作出主观的取舍判断。现有的国内研究对审计职业判断仍停留在“人”这一影响因素层面,并没有深入讨论对人的影响因素。Chris Patel指出对人心理判断产生影响的三层模型,如图2所示。

图2中,第一层级本性包括年龄、性别等,该因素具有遗传性和普遍性;第二层级是指不同文化的影响,由学习获取,针对群体有效;第三层级是性格能力因素,由遗传和学习获取,针对个体有效。

文化对审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包括审计人员工作中职业判断的影响和审计人员利用专家工作的影响。

1.文化对审计人员工作中职业判断的影响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判断确定审计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从而确定检查风险,并计划设定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在运用职业判断时审计人员应当考虑到重要性、相关风险的重要程度、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情况等,这些都受文化对审计人员的影响。例如审计人员深受儒家“谨言慎行”的影响,在风险态度上属于风险厌恶型,则该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一般成本上升、效率降低;反之,若审计人员受法家思想“兴功”的影响,在风险态度上属于风险偏好型,则该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一般会使被审计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处于高风险的境地。

2.文化对审计人员利用专家工作的影响

审计人员为了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可以利用会计或审计以外的某一领域具有专长的个人或组织的工作,审计人员应当确定是否利用专家的工作和如何利用。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对审计工作具有二次影响性。专家在形成意见时会受到文化对该专家职业判断的影响,审计人员在对专家工作进行判断时文化会进行二次影响。

四、结论

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对审计的影响深远。本文从物质、意识和中国特色三个方面讨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审计的影响。文化对审计影响的物质方面体现在审计制度的文化传承性,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对审计的深远影响。意识方面的影响体现在审计的职业判断,审计工作具有主观性,不同的审计人员对相同的被审计单位出具的审计报告可能存在差异。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现代化特征,即民主集中制对审计也产生重大影响。结合文化影响的理论框架对建立现阶段符合我国国情的审计文化有重要影响,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 魏文池.传统中国中央集权君主制琐谈――以其历史作用为落脚点[J].改革与开放,2010(4):6,8.

[2] 郑适萌.古代中央集权制对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 许耀桐.关于民主集中制实质问题的探讨[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3):4-12.

[4] 马亚男.审计文化建设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根源[J].新会计,2010(9):38-41.

[5] 安徽省审计文化研究课题组.以审计文化目标为逻辑起点的审计文化理论结构[J].审计研究,2004(6):50-54.

[6] 尉松明.民主集中制的由来、实质及其完善[J].甘肃社会科学,2005(1):148-156.

[7] 侯猛.政法传统中的民主集中制[J].法商研究,2011(1):120-128.

[8] 刘松山.党内民主集中制在人民民主中的运用[J].政治与法律,2006(5):23-35.

[9] 姚卫群.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84,91,158.

[10] 唐任伍.儒家文化与华人管理范式[J].改革,2002(3):87-94.

[11] 刘红升.审计文化的定义及定位研究[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2(12):3-4.

[12] 周生春,张宏斌.试论中国审计文化的结构及其作用机制[J].中国审计,2002(11):27-29.

[13] 唐魏娜.的佛教文化观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4] 彭瑜.审计文化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5] 郑石桥.皇权专制和国家审计:一个制度变迁理论架构[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2(2):140-159.

[16] 周英虎.审计文化研究[C].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2006:8.

[17] 廖敏.道家文化的当代心理学价值及其实现[J].社会心理科学,2012(Z1):107-114.

影响工程论文范文9

【关键词】民办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社会实践,学生素质,评价体系

一、研究意义及步骤

由于生源减少,民办院校的处境艰难,一方面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进入对峙阶段,另一方面民办院校之间竞争也异常激烈。因为公办院校有历史沉淀,学术氛围浓厚,科研与品牌效应都比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具有较大优势。在此环境下民办院校应走出自己的特色,向应用型大学转变。“应用”的核心就是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进而提高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相应素质。在此背景下探讨民办高校社会实践与学生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课题组对山东省三地九所实力比较雄厚的民办高校和开展实地调研和发放问卷,接受调研者包括烟台南山学院、山东协和学院、山东英才学院、山东现代职业学院、青岛黄海学院、青岛工学院、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原山东产业文化学院、济南大学泉城学院(蓬莱校区)、南山集团下属企业等。我们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472份,具体情况见表1。

二、山东省民办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社会实践与学生素质分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本研究中因子分析采用的是主成分算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和斜交旋(promax),选择荷重大于0.5且其特征值大于1(Eigen values over 1)的因子作为主要解释因子,实现变量的归类。同时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我们重新对三个专业社会实践生评价指标进行二级分类,构建出包含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以及三级指标的分层递阶的社会实践与学生素质指标体系。

对影响因素的各部分问项进行的KMO适当性检验结果显示:工商管理专业KMO值(社会实践)为0.802、KMO值(学生素质)为0.868,财会管理专业KMO值(社会实践)为0.908、KMO值(学生素质)为0.827,旅游专业KMO值(社会实践)为0.738、KMO值(学生素质)为0.791。Bartlett’s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值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认为均适合于因子分析。具体数据见表2。

注:根据通常的惯例,α≥0.5为可靠。

1、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因子分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1)旅游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本研究对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社会实践的47个问项和学生素质的12个问项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分别归为7个因子和3个因子,教学因素共解释76.232%的变异,学生素质因素共解68.089%的变异, 在本研究中,利用SPSS16.0软件包分别对这两大类影响因素的数据进行效度、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 α系数对整份问卷以及各个子部分做信度检验。在本研究中,各维度影响因素指标Cronbachα最小值0.565,最大值为0.968,而且量表总体Cronbachα值也分别达到0.967、0.866,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17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了学生毕业论文和学生实践情况,因此命名为学生毕业论文和学生实践因子;F2由10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学生的专业实践和非专业实践比例情况,因此命名为学生实践比例因子;F3由11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教师专业实践与非专业实践的比例情况、以及教师实践结果,因此命名为教师实践比例与实践成果因子;F4由5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的是学生实践结果对学生以后发展的影响,因此命名为学生实践成果因子;F5由1个项目组成,涉及到教师实践时间长短情况,因此命名为教师实践程度因子;F6由1个项目组成,论文答辩过程学校控制的有效性,因此命名为论文答辩过程学校控制的有效性因子;F7由1个项目组成,学生的产学研实习基地数比例,因此命名为学生的产学研实习基地数比例因子。 从方差最大贡献率来看F1学生毕业论文与学生实践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25.94),能解释影响社会实践因素的比率最大,F7学生的产学研实习基地数比例的方差贡献率最小(4.695),对影响社会实践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4个项目组成,包括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学生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酒店业务能力等,是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应用因子;F2由3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学生自主创业、学生实践创新成果、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转化能力,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创新因子;F3由5个项目构成, 基本反映了学生非智力因素,包括学生专业兴趣高低、学生专业学习动机、学生工资待遇水平、学生自信心表现、学生专业认可度,因此命名为学生非智力因子。从方差最大贡献率来看F1学生知识应用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23.474),能解释影响学生素质因素的比率最大,F3学生非智力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小(22.148),对影响学生素质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

(2)旅游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根据以上因子分析结果,构建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

接上表

2. 工商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因子分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1)工商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对影响工商管理专业社会实践的47个问项和学生素质的12个问项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分别归为7个因素和3个因素,教学因素共解释72.49%的变异,学生素质因素共解释73.073%的变异。在本研究中,利用SPSS16.0软件包分别对这两大类影响因素的数据进行效度、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α系数对整份问卷以及各个子部分做信度检验。在本研究中,各维度影响因素指标Cronbachα最小值为0.61,最大值为0.934,而且量表总体Cronbach α值也分别达到0.951、0.919,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13个项目组成,与学生毕业论文和教师非专业实践有直接关系,因此命名为教师课余实践和学生毕业论文因子;F2由8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学生各种实践的影响,因此命名为学生实践水平因子;F3由4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教师与学生专业性实践,因此命名为师生专业实践因子;F4由4个项目组成,反映了教师实践时间长短和学生在论文写作中与导师见面次数,因此命名为师生实践程度因子;F5由4个项目组成,主要包括学生实践总结报告质量影响度、学生实践中爱岗敬业度、教师产研结合成果、教师挂职总结报告质量,基本反映了教师与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果情况,因此命名为师生实践成果因子;F6由6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学生的课余非专业性实践情况,因此命名为学生非专业实践因子;F7由4个项目组成,包括教师对学生实践评价影响、学生实践单位评价重要性、教师的实践单位评价影响度等,主要反映了实践评价方面的内容,因此命名为师生实践评价因子。从方差最大贡献率来看F1教师课余实践与学生论文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20.69),能解释影响社会实践因素的比率最大,F7师生实践评价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小(4.695),对影响社会实践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素质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4个项目组成,包括学生创新成果比例、学生理论、实践知识转化能力、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学生工资待遇水平,是所学知识的提升与创新,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创新因子;F2由4个项目组成,包括学生的专业学习动机、学生专业认可、学生专业兴趣,主要反映的是学生非智力方面,即精神方面的因素,因此命名为学生非智力因子;F3由2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学生所掌握知识的应用,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应用因子。从方差最大贡献率来看F1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30.929),能解释影响学生素质因素的比率最大,F3学生知识应用因子方差贡献率最小(13.757),对影响学生素质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

(2)工商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根据以上因子分析结果,构建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4所示。

3. 财会专业课程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因子分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1)财会专业课程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对影响财会专业社会实践的45个问项和学生素质的11个问项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分别归为6个因素和3个因素,教学因素共解释71.09%的变异,学生素质因素共解释70.623%的变异。在本研究中,利用SPSS16.0软件包分别对这两大类影响因素的数据进行效度、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 α系数对整份问卷以及各个子部分做信度检验。在本研究中,各维度影响因素指标Cronbach α最小值为0.77,最大值为0.965,而且量表总体Cronbach α值也分别达到0.971、0.876。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财会专业社会实践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14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学生毕业论文和师生专业性实践情况,因此命名为师生专业实践与毕业论文因子;F2由14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了科技、文化“下乡”学生实践数比率、支农支边学生实践数比率、支边支农实践教师比率等非专业性实践情况,因此命名为师生课余实践因子;F3由4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了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与实习相关度、学生对答辩前准备程度、学生对论文答辩后整理情况等相关内容,因此命名学生毕业论文因子;F4由3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相关情况,因此命名为学生德-体-技因子;F5由3个项目组成,反映了学生毕业实习时间、教师产研结合成果影响度、学生实践主动性程度的实践时间和成果,因此命名为实践程度因子;F6由3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实践评价情况,因此命名为学生实践成果因子。从方差最大贡献率来看F1师生专业实践与毕业论文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23.24),能解释影响社会实践工作因素的比率最大,F6学生实践成果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小(5.457),对影响社会实践工作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

财会专业学生素质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5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学生对专业的兴趣爱好,包括学生专业学习动机、学生专业兴趣爱好、学生自信心表现、学生专业认可程度等,是学生的精神状态,因此命名为学生非能力因素因子; F2由3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了学生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职业道德素质高低、学生会计业务能力高低等,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因子;F3由3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学生创新成果比例、学生毕业后工资待遇情况,是知识转化运用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高低情况,是知识的提升,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创新因子。

(2)财会专业课程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以上因子分析结果,构建出财会管理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5所示。

三、三个专业社会实践与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

3.1 三个专业社会实践因素因子比较分析

毕业论文在三个专业中的社会实践因素的方差贡献率最大。说明毕业论文对社会实践因素的影响最大。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重要指标。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就所学专业领域某一现象或理论简介或某一理论成果而所的文章。学校应该严抓学生论文,从选题、开题、中期考核、以及论文答辩都要严格控制,避免出现“论文不重要,不能因为论文答辩不过耽误学生毕业”这种宽进宽出的错误思想,应该树立论文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论文不合格大学学习就不合格的思想。严格把控论文应从以下方面做起:(1)提高全体教师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2)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3)制定规范的论文开题、答辩制度三专业因子分析中,相同因素还包括实践成果与实践程度因子以及专业实践与课余实践因子。

财会专业有与学生道德相关的因子,这与专业特点有关。会计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等。这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应贯穿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始终。

3.2 三个专业学生素质因素因子比较分析

学生素质因素三因子命名相同包括:学生知识应用因子、学生知识创新因子、学生非智力因素。三因子涵盖学生素质的70%多的信息。

三因子在三专业中顺序不同,学生知识应用因子对旅游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23.474%,在三专业中最大;学生知识应用因子对工商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13.757%,在三专业中最小;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因子对工商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30.929%,在三专业中最大;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因子对财会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22.138%,在三专业中最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因子对财会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25.36%,在三专业中最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因子对旅游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22.148%,在三专业中最小。

以上差别是由各专业的特点所决定的。财会专业学科特点略微偏理科,财会专业的主要特点是定量、精确、细致、微观,同时有比较枯燥和单调,所以对学生的兴趣要求较高,因此学生非智力因素因子对财会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在三专业中最大;工商管理专业比较宽泛,需要多方面的掌握知识,知识专业性不强,因此学生思维活跃,思维发散,因此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因子对工商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最大;旅游管理专业侧重于人的因素,突出实践的专业特色,因此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学生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学生酒店业务能力影响因素最大。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一种实力派办学机构,在教学界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探索适用于民办高校的教育科研指标体系,推动其教育科研工作的进步,对其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梁镇,李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创新成长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7):166-171.

[2]梁镇.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成长评价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5);

[3]梁镇,陈立文,丁雷等.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成长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杨颖.浅析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0年9月.

[5]贾斌.目前高校社会实践现状引发的思考[J].职业教育, 2010( 1) :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