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药剂学教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7 17:59:34

药剂学教学论文

药剂学教学论文范文1

再如在讲授固体制剂(片剂)这章内容时,由于涉及大量单元操作,并且同学们对设备机械的运行知之甚少,单凭借书本上繁冗的文字叙述及简单的简笔画很难搞清楚、弄明白。因此,通过制作这些设备运行原理的动画、图片并结合网上视频及在生产企业拍摄的运行视频,能够给大家一个更直观的认识。使文字信息立体化、动态化、形象化,易于接受、理解,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在介绍乳剂时,笔者首先播放一段视频,内容是哈弗大学公开课《科学与烹饪》系列讲座之乳剂的制作。课堂上,教授首先对乳剂的形成理论进行讲解并以实验演示辅助。随后神秘嘉宾出场,是两名大厨,进入乳剂的实际应用环节牛奶蛋黄酱的制作。然后是同学提问环节。整个授课过程气氛融洽、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和窃窃私语的讨论,寓教于乐。接下来引入课程内容,对视频中教授的授课内容进行解释与补充,对同学们提出的奇思妙想的问题与学生讨论。随着课程的继续,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教学内容的展开,加强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并以课堂内容为出发点,鼓励大家发散思维。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教师对所授课程的掌握程度,更包括大力开动脑洞不断创新出能够与课程巧妙结合的切入点以及能够吸引观众眼球的闪亮点,配合在课堂上教师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同学不断思考、推进教学内容的不断展开,并努力创造出气氛融洽、博采众长的课堂氛围。但是,最终的检验标准还是同学们是否真正地接受了、理解了老师在药剂学课堂上想要传达给他们的知识、方法、技能以及思维方式。

2实验教学与生产实习的互动式导向式教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说在理论课课堂上,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担任剧情发展的总导演。那么,在实践课上,我们就要退居二线,让学生成为故事的主角。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实验教学在整个药剂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3]然而,以往的药剂学实验课程基本以验证性实验草草完成,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就是一个机器人,按照实验指导上的处方与工艺,无需思考便能制备出质量合格的药物制剂。这与社会需要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去甚远。为提高药剂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一改以往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设计并实施探索性实验,同学与老师共同参与其中,互动时碰擦出智慧的火花、遇到迷茫不清的问题时,教师也将引导正确方向。例如在半固体制剂(栓剂)的实验课上,在理论课已详述的基础上,要求同学根据药物性质自行进行处方设计、工艺研究及质量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包括实验小组的组建、实验前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及实验方案的制定、实验过程中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实验结束后的总结等几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同学和同学、同学和教师之间密切的配合与相互的支撑。在实验小组的建立过程中,教师会有意将在课堂上胆怯不爱积极发言的同学安排在组织协调的岗位,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班级就是个大家庭,要让每一位家庭成员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为大家服务并提升自身并快乐着。当然在整个过程中问题的出现也是层出不穷的,如在资料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有的同学容易跑偏,这时教师应及时与小组成员沟通讨论,使同学从理论上思想上认同并接受老师的建议,但要注意防止冷却同学对创建性思维的热情。另外,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现象的仔细观察与详尽的实验记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也是实验结束后总结与分析的依据。有的同学粗心大意,可能错过重大发现,教师的时时关注与孜孜以求的实验态度会感染并带动同学对自己实验的关注度,和同学一同观察并讨论实验现象更有助于深化对知识的认识。以往的验证性实验对实验结束后的总结往往不够重视,因为结果是可以预见的。然而,在这种探索式实验结束后,我们往往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因此,对结果的理性分析与总结至关重要。例如有的同学对自己制作的栓剂进行质量检查,外观不合格呈现出一半透明一半浑浊现象,有的药物含量下降,有的融变时限不合格。针对问题的出现,要求小组成员共同查找原因,分析整个实验过程,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查因解惑,记忆才是最深刻的,收获才是最大的。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是多重的,作为组织协调者,作为理论指导者,作为实验践行者。但应注意我们不能喧宾夺主,一切为学生服务。在整过教学过程中,实时的互动交流与恰当的导向纠正贯穿始终,同学们反映收获颇丰。生产实习是学校近年来为适应企业的需求,培养实用型人才,积极与企业建立的校企合作工作的一部分。专门组织在校大四学生到对口企业内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生产锻炼。

同学们与企业员工一起参与生产劳动,教师在此过程中与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作为制药工程这样一个典型的工科专业来说,来到制药企业参与实际生产,极大地弥补了我们在实践教学上的不足。同学们已经完成药剂学理论课程的学习,急需找到应用于实践的途径。在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分成小组分配到各个工作岗位,每组设组长。教师则按计划到各岗指导学习并协调工作。每个岗位实习结束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pt汇报及实结,组员之间要细致分工、密切配合,教师与企业员工共同对每组进行点评。生产实习为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获,同学们实地参与了书本上介绍的各类剂型的生产,从厂房建设、处方工艺到QA/QC再到入库流通,教师与同学共同探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回归到感性认识,不断夯实理论基础并在实践中得以印证。药品生产不再神秘,同学们也将有的放矢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药剂学教学论文范文2

1.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PBL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其进行主动的探索,从而激发了其学习的热情。PBL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PBL教学法,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与研究,让其自主的进行资料的查找,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这一教学方法,让学生根据问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研究,从而使之形成了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能力。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源于生活,让学生对常见的药剂进行了解,如:口服液、贴剂与片剂等,但这些药剂在实际用药过程中将存在诸多的问题,如:药剂间的区别、药剂的使用方法等,在教学中积极利用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2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PBL教学法中提出的问题均源于生活,让学生通过独立的实验,积极运用自身的知识储备,从而实现对问题的有效解决。在药剂学课程中,将让学生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理论,如:有机、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在试验过程中,学生将利用所学,实现对知识的巩固。

1.3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PBL教学法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并对其实验进行指导、帮助与评价,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讨论,整合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启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让学生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从而提高其综合的能力。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将不断提升,主要是由于教师需要在课前准备大量的资料,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设计,同时对教学中可能衍生的知识进行掌握,从而更好的解决学生的提问,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完成将使教师的理论知识更加全面,将使其知识结构更加完善。

2、应用PBL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2.1注意问题的设计PBL教学法中最为基础的便是问题的设计,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实现对问题的设计,设计的问题要保证其全面性与复杂性,通过问题,不仅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论,还要让学生对其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识;设计的问题要保证其难易度,太难、太简单都将制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掌握。设计的问题要贴近生活,从而利于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与探索,设计的问题可以根据媒体中报道的不良事件,例如,根据亮菌甲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事件,从而提出注射用非水溶剂的使用问题。

药剂学教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 药剂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药学

[中图分类号] R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0(a)-0131-04

Primary exploration of applied pharmacy talents cultivation system in pharmaceutical experiment

WANG Chenping LI Xiaohui CHEN Xin LIU Hongmei JIA Yi

1.Pharmacy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College of Pharmacy,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China

[Abstract] Pharmacy experimental cours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eaching quality of pharmacy course, with students engaged in drug use in the future, hospital preparations, drug production and drug quality monitoring and related aspects of the work are closely associated. The teaching reform improves the pharmacy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s a starting point, and integrates other medicine and pharmacy related professional experiment content in pharmacy experimental course, not only plays the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learning potential,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learn, to the applied pharmaceutical talents of cultivating high comprehensive quality, also provides refevential for the general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 workers to explore more effective pharmacy experimental course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 Pharmacy; Experimental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Pharmaceutical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1]等内容的应用于药品生产、研发与质量控制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实践性强,实验课程是其理论课程的延伸与体现,在药剂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同时,药剂学是药学专业主干学科,与其他药学专业学科相比,其具有交叉药学全部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的特点,随着药剂学的发展,一方面其他药学专业学科知识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药剂学学科中,另一方面从药剂学学科中衍生出其他学科如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等。目前完成一个药剂学实验,特别是综合性强或较前沿的药剂科研试验,其涉及药学其他学科知识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然而传统药剂学实验课程模式陈旧,实验内容相对单一,与现今药剂学发展契合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对药剂学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为顺应当今药剂学学科发展,结合第三军医大学药剂实验教学特点,以药剂学实验教学为中心,整合药物化学、物理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实验教学内容,开设能够贯穿药学主干学科(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等)、基于自主设计的创新型综合药剂学实验,希望提高学生系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本着此教学初衷,对药剂实验课程进行了初步的革新,现将革新内容介绍如下,为广大药剂学教育工作者在改革药剂实验课程时作一参考[3]。

1 优化课程体系

1.1 授课学时

药剂学的课程特点是注重实践操作,其理论课程实为实验课程的基础[4],本校药剂学课程在建立之初,共安排140课时,其中理论课程占80课时,而实验课程仅占60课时。为了突出药剂实验课程的重要性,缩减药剂学理论课程教学课时为60学时,并增加其实验课程教学课时为80学时,总课时仍为140学时不变。理论课程内容虽缩减课程学时,但仍包含教材各个章节(学时压缩前后授课章节相同),仅精练每个章节所授内容。药剂理论知识有次重点、易难点之分,内容要求有了解、熟悉、理解、掌握之分,不是全盘皆授、让学生对每个知识点都理解通晓,因而授课时可以一带而过了解内容、次要内容,或省略一些繁杂晦涩且非重点内容。例如,作为了解章节的第二章-药物制剂的设计、第三章“药剂卫生”,只需学生知道制剂设计的大致流程和药剂卫生的一些常识性知识点即可,不必熟记,因而各被压缩了1个学时。作为常见剂型,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或用到,其涉及的知识、内容较易理解和掌握,例如第五章“口服液体制剂”、第六章“注射剂”,也各被压缩了1个学时。外用制剂和黏膜给药制剂属于次要知识点,只需学生了解、理解,故课程内容由原来的6章18个学时压缩到3章9个学时。通过课时数的调整,不仅便于学生学习精炼后的内容,更重要是随着药剂实验课时增加,实验内容得以增加,使学生认识到实验课程的重要性,改变其以往只注重理论而轻视实验操作的心理[5],并且使学生较扎实地掌握实验技能。

1.2 课程内容

随着药剂学科的发展,本校建课之初采用的课程内容已不能满足现今学生对药剂学知识的需求。另外,为适应当今社会对现代药学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扎实的实验技能,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对药剂实验课程的兴趣,并提高其药学综合素质水平,本校本着把最新、最有代表性的药剂实验教学内容作为课程内容的原则,修订、优化了本科教学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设计,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崔福德主编的第3版《药剂学实验指导》为基础,增加新的实验内容,不仅使其包含目前药品生产的常用制剂剂型,而且紧贴当下最新、最前沿的剂型,使药剂实验课程内容更丰富、涉及范围更广,更适合培养现代化药剂学专业学生,开拓其知识面且能够学以致用。

优化后的实验课程整体分为三部分,共11个实验:第一部分――验证型实验,共九次课程(实验);第二部分――自主设计型实验,共一次课程(实验);第三部分――综合开放型实验[6],共一次课程(实验)。整个药剂实验课程按此三部分顺序进行,循序渐进。

第一部分“验证型实验”分为常用剂型制备和新剂型制备两部分,前五个实验为常用剂型制备,包含目前的常规剂型如液体制剂、注射剂、软膏剂、滴丸剂、胶囊剂、栓剂和片剂等[7],此部分课程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药剂实验常识性知识,掌握仪器设备正确操作方法、常用剂型制备方法、制剂的处方设计-制备-质量检查-评价分析等一整套完整实验设计方法。后四个实验开设药剂新技术、新剂型实验,如缓释片、微囊、经皮给药制剂的制备等,使学生熟悉目前新剂型的实验操作,掌握较先进剂型的制备过程和工艺技术,理解其制备方法的设计原理。每次验证型实验都安排在相关理论课程之后,学生已较好地掌握实验内容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有利于实验课程的开展。在实验课上,教师应先与学生温习相关理论知识,有助学生理解实验内容,并以PPT和板书的形式[8]讲授实验原理目的、实验试剂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讨论等内容。学生以2人为一个实验小组,分组学习和实施药剂实验,小组内成员按照教师制订的实验方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

验证型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药剂实验方法有整体的认识,理解药剂实验的设计原理(即选择药物剂型原理,选择药品辅料、器材及制备设备的方法,制剂质量控制方法),为之后开展的第二部分-自主设计型实验和第三部分-综合开放型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其参加工作后开展自主、综合或创造性的药剂实验打基础。

第二部分“自主设计型实验”安排在验证型实验之后[9-10],此时药剂课程已进行3/4,学生不仅掌握了药剂学基础理论知识、药剂实验基本知识、实验操作技能,而且会正确使用常规的实验仪器和制药设备,懂得如何分析药剂处方和选择实验试剂、辅料来完成制剂的制备,能够理解药剂实验设计原理并设计实验方案。自主设计型实验选择制备维生素C泡腾片作为实验内容,Vc是常见维生素,学生比较熟悉,而泡腾片是新剂型,能够引发学生兴趣,教师在实验课开课前两周时告知学生实验课所用主药Vc及其制备剂型泡腾片,学生四人一个实验小组,分工协作,利用两周时间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共同商讨实验方法、撰写实验设计方案[11-12],方案包括实验原理目的、实验药品器材、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方法步骤、实验备用方案、实验方案分析和讨论,并将实验设计方案交至教师审阅[13],教师给出方案修改意见或建议,帮助学生完善实验方案,并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指导实验进程[14]。在设计方案中,学生应分析Vc的理化性质,制备泡腾片关键步骤的注意事项等。自主设计型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团队协作精神[15-16]。

第三部分“综合开放型实验”安排在整个药剂课程(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末尾[17],学生已系统地掌握药剂学知识,另外,药剂学课程开设在本科大三下学期,学生已修完药学专业及药学相关专业的理论课程,此时开设以药剂学实验教学为中心,整合药剂学上游学科如药物化学、物理化学及其下游学科如药理学、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实验教学内容,贯穿药学主干学科(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等)、基于自主设计的创新型综合药学实验较为适宜,其目的是为提升学生的药学综合素质,使其利用所学的药学理论知识和药学实验技能,自主设计综合型药剂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内容[18-19]。综合开放型实验选择黄连素制剂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作为实验内容,黄连是天然植物药,其中有效成分黄连素需要运用药物化学等知识进行提取分离及纯化得到,根据黄连素的理化性质等因素和药剂学知识选择合适剂型并制备成制剂,制成的黄连素制剂运用分析化学等知识进行质量控制,然后用药物分析及药理学知识测定制剂有效期和检测制剂最大致死量等内容,这个实验涉及了药学多个专业学科的知识,能够较强培养和体现学生的药学综合素质。在实验前三周,教师提供学生制剂的主药黄连植物,并不参与实验方案的制订,实验方案内容要经学生查阅文献和书籍后自行设计制订,例如药物提取纯化、药物的剂型选择、制剂制备方案(实验原理目的、实验药品器材、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方法步骤、实验备用方案、实验方案分析和讨论、质量控制方法),制剂分析方法等,并按照方案实施实验,完成制剂制备[20]。综合开放型实验不仅有利于学生药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其药学综合素质,而且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1.3 实践基地

药剂学科注重实践,针对现行药学教育与现代药学服务和国际标准的差距,构建以医院临床药学、科研院所及制药企业为依托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并通过学生实践导师制,建立药学实践教学-校外实践基地,安排对药剂实验感兴趣的学生利用暑假到实践基地进行药学专业实践训练,增强学生的药学实践能力。教师结合学生本人特点及其兴趣,针对药物研究、技术转化、生产、流通、使用、监管等领域,制订专业实践训练计划,让学生进入相关实验室或实践基地学习专业技术,通过实践训练,进一步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药学现场工作,有效辅助药物研究与开发并提供多方面技术支持;结合药学领域实际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药学实践基地的建设,突出对药学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的药学专业应用型综合素质本科人才。

2 改革结果与评价

2.1 教师与学生反映情况

本次药剂实验课程改革后,教师反映学生上课普遍性地认真思考、勤做笔记,课后主动咨询、积极好问,没有以往学习态度被动、懒散、消极的现象。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度、知识掌握程度、教学方法满意度等项目做调查问卷,反映出学生普遍喜欢这种教学方式,觉得实验内容由易到难,阶梯式学习,激发学习动力,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试验,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可以提升自己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理论课程内容精练后,也使学生学习变得容易。

2.2 学生成绩

比较课程改革前后学生的考试成绩,可以看到其实验课程成绩较之前有较大提高,并且从考试中的分析论述题的答题内容中,也可看到学生能够更充分地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解决和总结。

本次改革注重现代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运用,做到“以学员为中心”组织教学,穿插其他药学课程实验内容,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药物制剂工作实践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观察能力、自主学习并获取信息的能力、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3 小结

经过本次药剂学实验教学法改革和课程体系优化,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现代药学发展需求、符合中国药学本科教学基本要求的应用型药学专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进一步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并为其他教育工作者在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中提供新思路和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崔福德.药剂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 贾乙,李晓辉.PBL教学法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3):134-135.

[3] 贾乙,唐渊,刘雅,等.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5):87-88.

[4] 江月玲.综合性实验教学的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1):61.

[5] 叶国健,范洪波,周显宏,等.高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项目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8,5(10):286-287.

[6] 秦梅颂,周国梁,时维静.《中药药剂学》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35(12):50-51.

[7] 崔福德.药剂学实验指导[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8] 余卫红,谢志浩.注重实验教学环节改革,提高遗传实验教学质量[J].高等理科教育,2003,4:96.

[9] 王春怡,马燕,张英,等.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的反思和改革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4):116-117.

[10] 贾永艳,祝侠丽,黄海英,等.《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探[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130-131.

[11] 章圣朋,鄢海燕,李丽华,等.浅析药剂学教学改革与思考[J].广州化工,2014,42(22):214-215.

[12] 何文,杨克钊,郭咸希.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体会[J].药学教育,2006,22(1):23-25.

[13] 孙波,余秀雅.药剂学教学模式的改革[J].药学教育,2004,20(3):27-30.

[14] 柯仲成.地方性应用本科高校制药专业药剂实验教学几点体会[J].科技信息,2012(25):149,170.

[15] 木巴拉克・伊明,江王梅,滕亮,等.药剂学实验教学常见问题探索及解决模式实践[J].中国当代医药,2015, 22(4):163-166.

[16] 陈智娴.构建以学生为本的高职药剂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海峡药学,2011,23(4):210-211.

[17] 盛华刚,朱立俏.药剂学实验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80):96-97.

[18] 韦文俊.浅谈药剂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革[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11(1):106-107.

[19] 喻樊,韦珊珊.应用模块化多元教学模式对药剂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海峡药学,2014,26(12):153-156.

药剂学教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物理化学 药剂学 教学改革 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031-02

物理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我校开设该课程的学期为大二下学期,它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尤其和药物制剂学联系甚为紧密,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就必须结合药学专业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并进行适当的课程整合。

1 物理化学与药剂学联系紧密

物理化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在学生的学习反馈中,我们了解到学生普遍认为物化难记、抽象、难学、难于掌握和理解。调查发现学生觉得难学、枯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在教学的过程中,物理化学教学中缺乏与药学知识的密切结合,学生在学习物化知识后不能学以致用,因此,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学习兴趣。实际上物理化学中涉及的很多知识点,都与药学专业的很多专业课有着紧密的联系。药剂学是所有药学类高校都设置的重要学科。在药剂学科研方面,药物有效期测定、新剂型的开发等所依据的基础理论必须以物理化学知识为前提,因此,物理化学是整个药物制剂学的重要基础,目前有很多物理药剂学教材几乎有接近半数的内容是关于物理化学的知识。因此,把物理化学知识纳入到药剂学学科中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这也体现了当今时代学科融合交叉的特点。

2 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如何使这门枯燥的课程变得有趣、生动,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物理化学与药剂学的融合是极为重要的。近年来我校一直尝试教学方法改革,在物理化学与药剂学这两门课中也尝试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PBL、TBL、双语教学等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使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改革中坚持以物理化学教材为基础,并结合药剂学教材以及大量文献资料,构建“发现探索问题―查阅文献资料―解决问题― 究其原因―得出结论―再发现问题……”的开放式课堂教学过程。结合物理化学和药剂学专业的实际情况作了如下尝试。

(1)教学资源整合。新编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新编教材:《药剂学综合实验》Ⅰ―物理药剂学实验;将药剂教研室和物理化学教研室教师,实验人员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强大的教学团队,实行集体备课,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由专业课教师对该门实验课进行理论导入,基础课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同时实验室空间扩大,新增了大量设备,实现设备共享。

(2)课程内容整合。学生通常认为物理化学理论性强很抽象,主要是是由于热力定律贯穿于物理化学的各个部分,该部分内容如果理解不够透彻很难学好这门课程,而药物制剂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药剂学专业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其他课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另外我院学生高等数学为考查课,学生学习不深,基础薄弱,也导致了学生学习物理化学和药剂学吃力,因此,不能以纯化学专业学生的标准来衡量药剂学专业的学生。所以基于学生的基础和专业我们必须要优化教学内容,授课时遵循如下原则:①对于较为基础的理论,采用讲授式,其中融入大量实例,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使得学生易于理解。②降低理论深度,着重讲解物理化学和药剂学衔接较多的内容,对于应用性较少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对于成绩较好的同学,可以鼓励深入学习,做到因材施教,强调思维方法,针对药学专业特点,合理筛选教学内容。例如,我们在讲授相平衡的时候开始从相律、单分组、完全互溶双液系统和部分互溶、完全不互溶的双液系统在到二组分固液系统以及三组分系统的相平衡[1]。这些知识点在药剂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采用教授启发式教学的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该部分内容。实验课同样如此,为了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物理化学和药剂学的实验课必须要进行融合。例如:物理物化中化学动力学[2]内容是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稳定性的理论基础。授课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验室条件给学生出实验讲义上没有的动力学实验题目,再由学生独立进行资料的搜集、设计实验方案,最后动手做实验,得出结果后再次进行分析总结并写出实验报告。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为了使学生对基础课程的学习更符合学习的规律,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分析探讨物理化学实验和药剂学两门课程将其中有着广泛和密切联系的内容融合到一起,具体内容见表1。

(3)制定新的考核方案。原来的物理化学实验是物理化学理论课的一部分满分20分,整合后是一门独立的实验课,满分100分。考核分为两部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分值分配如下:预习报告5分,课堂实验操作20分,实验报告20分,英语专业词汇考核5分(随堂考口试),每个实验都按照该标准进行,最后取平均分做为平时成绩;期末考核分两部分其一是操作,学生当场抽签确定自己的考核内容,40分,这样学生会把这门课程系统的复习,便于总体掌握两个学科的关联,其二写一个该课程的心得体会或者某一个实验的小论文或者PPT:10分(例如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测定实验做完以后,写一个关于表面活性剂的小论文或者将小论成PPT)。

3 整合后效果

整合后物理药剂学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使学生将物理化学知识与药剂学知识紧密联系到一起,使得物理化学课程真正的对药学专业学生起到指导作用,对于一些很多综合性问题,学生要课下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因此对学生的查阅文献及对有用资源分析整理的能力也有一定提高。经过两个学期教学方法改革,我发现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改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加强物理化学和药学融合的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物理化学教师与药剂学教师共同的教学宗旨,为达到这一目的,任课教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备课,此外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多和研究所的药学研究人员及药厂工作人员交流,时刻关注药学和医学领域的发展前沿,为物理化学和药剂学两门学科能更好的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尽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药剂学教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 中药药剂学; 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c)-116-02

The expore of teaching method of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y

ZHOU Ying1,2, DENG Zhongjia2,ZHOU Ping3,ZHOU Hui2*

(1.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China;2.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Chengdu 611137, China;3.The First Middle School of Liuzhi District in Guizhou, Guizhou Province, Liuzhi 550002, China; 4.The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of Liuzhi District in Guizhou, Guizhou Province, Liuzhi 550002,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specialty of science of 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epending on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reforming practice,authors carry out the initiative research on increasing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 of science of 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Science of preparation;Teaching reformation;Teaching effect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其在中药产品的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发等都有重要作用,也是国家中药师考试必考的科目。虽然近年来中药药剂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有比较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鉴于中药药剂学学科自身特点,笔者根据新的教学大纲和学科自身特点,结合同行的改革经验,对如何提高《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效果的体会总结如下:

1 互动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教学较为古板,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开课前老师应布置一些话题,让学生们自己查阅资料后自由发挥。例如将“各种剂型的成型过程有什么区别”等设置为讨论话题,让学生们回答,可以引导他们从药理、药效、药物成分等方面对这一话题进行充分了解。《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的必修课程,课堂上除重点讲述中药药剂的相关知识外,还应鼓励学生们通过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形成互动,从而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

2 融会贯通式启发教学

《中药药剂学》主要内容包括:①中药药剂的基本理论,即总论、各论[1-2];②《中药药剂学》重点研究的是剂型的工艺路线,主要是原料的准备、辅料的选择、成型的具体工艺及质量标准、注意事项等。课程中贯穿这一主线,若要让学生感觉到内容杂而不乱,就要教会学生及时总结与归纳。如固体制剂有哪些,液体制剂有哪些,气体制剂有哪些,固体制剂又包含哪些剂型,辅料选择方面有何共性,成型工艺方面有何特异性等等,依此类推。对应用广、理论深的剂型应重点讲深、讲透。让学生不仅掌握它们的概念、作用,还要明确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③学生在学习中药药剂学课程的过程中,应加强和中药生产企业、非处方药(OTC)、医院的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充分了解药剂在生活中的运用或者来龙去脉,从而对药剂学有更深的客观和感性认识。另外,授课教师在课堂中就应该多多补充中药生产与实践的相关知识,以实现中药药剂学课程不脱离实际,不仅教会学生药物制剂的工艺,也要教会他们制剂工艺的目的。

3 注重实验教学

《中药药剂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材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验能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很好地理解和运用。因此一定要保证实验的课时数,且学生的期终成绩考核也必须把实验成绩计算在内(一般约占总成绩的30%),而实验成绩的构成是多方面的,主要由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的撰写、实验的严谨态度进行综合评分。另外,在分值上要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在实验中运用与创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思考能力以及实验设计能力,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药剂实验能力。

4 轻松式教学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手段,查找一些有趣的与《中药药剂学》相关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将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掌握制剂的实践操作要点。如多媒体可以以生动逼真的画面,让学生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例如在讲解助流剂的原理时,比喻为“馍馍蘸糖吃”,形象而生动。在课常上笔者经常把做菜与做药(制剂)做比较,使学生感觉到上课即是在生活,生活中蕴藏着上课的内容,从而心情放松而很好地掌握了教学内容。另外还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辅助教学活动,比如利用课余时间举办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5 注重与学生交流

中药药剂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不断有新技术和新理论出现,老师作为授课的主体,要多与学生交流,实现教学相长。中药药剂学知识点较多,内容繁杂,常会有混淆的情况,其中涉及中药制剂原料、制剂工艺、质量标准等,所以要及时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课程的疑问,做到重点突出,兼顾全面,从而做到因材施教[3-4]。

6 引导式教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让他们能受用终身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中药药剂学》作为中药学的主干课程,更要求教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使他们从盲目学习中解脱出来。如每一次教学别是实验课,可以将实验目的、实验所用的仪器和试剂先让学生了解,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课堂上学习的理论,开动大脑,完成实验,这个过程可能有苦但肯定也有乐,当学生们习惯这种上课方式,知道上课不是带着大脑来装,而是要带着大脑来无限转,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地参与进来,课前预习自然就成了他们自己的需求而不是老师形式的布置作业,这样坚持下来,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定是很好的。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学会善于引导学生,让他们能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培养目标定位上的指向性,决定着整个中药制剂课程的环节,这对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较大影响。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把《中药药剂学》教学的大目标定好,然后再分解成每堂课的小目标,在培养目标上做到与时俱进,从而做到教学相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乔喜芹.中药药剂教学的体会[J].黑龙江医药,2006,19(6):480.

[2]沈力,张建忠.中医专业中药药剂教学现状与改革刍议[J].医学研究,2002,10(20):24-26.

[3]黄文华,李秀英,王英.浅谈《中药药剂学》的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9):1117-1119.

药剂学教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教育理论;建构主义;中药制剂分析

【Abstract】 Constructivism is an educational theory to build the entire knowledge system. Its emphasis is the reciprocity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the assumption about practicing constructivism to analysis of preparation in TCM, and try to find a way improving educational effect in TCM major.

【Keywords】Education theory; Constructivism; Analysis of Preparation in TCM

专业主干课的学习是中药学类本科教育的深入阶段,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直接影响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实际工作能力。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方法。目前,从事专业课教学的一线教师多为非师范毕业的本专业高素养人才,多数具有博士学位,但并未受过师范的系统专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教育理论、方法和技巧上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专业课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我们在中药学类本科生培养的教学工作中,对中药制剂分析理论课的教学颇有体会,通过分析论证并结合教学实践,我们提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中药制剂分析理论课的教学设想供同行们参考,希望能为中药学类专业课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开辟新的思路。

1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方法研究概况

中药制剂分析,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及控制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中药类专业教学中的一门主干课程,在中药学类专业本科生知识体系构建中起到重要作用。关于中药制剂分析的教学方法,国内诸多任课教师和专家学者曾经发表过自己的看法。

张兰珍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开发,提出了4种新的教学模式,即提问自学考试讨论。实践证明,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的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

魏凤环则从加强教师自身建设方面总结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成功经验。如教学态度端正,讲课形象生动,多与学生交流沟通等;同时,针对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提出教师要重视授课内容紧跟科技进步与知识更新步伐,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

陈丹、包荣国认为,搞好《中药制剂分析》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 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心谋划, 通过激励、引导、启发、示范、解惑、评价和组织, 以及凭借反馈信息调节和监控整个教学过程来体现其主导作用。同时在施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创造更多的条件, 提供更多的机会, 让他们动手动脑, 主动学习, 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3]。

综观以上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为提高中药制剂分析的教学质量,教师们非常重视成功教学经验的总结,而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提升教学质量,也日益引起关注。但目前尚未发现相关的设想或实践,这可能与承担中药制剂分析教学任务的教师的知识构成有关系。

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教育改革

建构主义是20世纪中期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等学者提出,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盛行全球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在当代教育心理学领域引发了一场深刻的革命[4]。世界各国的教育界学者纷纷对此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希望推动本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与世界著名教育机构和高等学府间交流机会的增多,各大院校勤求创新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理论,逐渐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结合互动学习与自主学习的主流教学模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这也正是建构主义核心之所在。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传统教学理念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教学过程获得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映象,也就是说要对学生进行“教”。这种理念割裂了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之间的联系。长期接受传统教学的学生,其知识有如下特点: ①不完整,过于空泛,过于脆弱;②惰性,无法在需要的时候运用;③不灵活,无法在新的或类似的情境中迁移应用[5]。

在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下,建构主义的广泛应用是我国教学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6]。

3 中药制剂分析课程特点

3.1课程特点

3.1.1应用性强。

对于今后将从事中药制剂的研发、生产、质检等领域工作的学生来说,中药制剂分析的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是其日后的工作的重点内容。中药制剂临床应用广泛,为保证中药制剂产品的有效、安全、可控,建立快速、高效的检测手段是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中药制剂分析教学的重点。可以说,学生在课堂上所掌握的知识,对日后的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1.2综合性强。中药制剂分析是在中药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对已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进行全面综合的应用学科。理论课学习旨在研究控制中药制剂质量的内在规律和方法,引导学生将零散的专业基础知识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以进行熟练、灵活的运用,而不在于对细枝末节的深究。

3.1.3强调标准。目前,大量中药制剂的OTC药品在市场流通,因此必须保证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这就要求中药制剂必须在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的关键环节制定严格的标准。中药制剂分析理论课与实验课始终围绕《中国药典》,以树立和强化学生在实际应用时的标准意识为核心来进行教学。

3.2具体表现。中药制剂分析课的上述特点,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3.2.1手段发展迅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制剂分析涉及的提取分离方法以及分析检测手段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仪器化、自动化、快速微量,是其发展方向。采用分离能力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分析仪器已成为趋势,新技术和新方法也不断发展和完善[7]。 转贴于

3.2.2理念日趋进步。中药制剂分析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学科,在质量控制的系统化建设中,注重中医药理论起到的作用;鉴于中药制剂本身成分复杂,被测成分含量低、波动大,检测成分向多指标发展;环保意识增强,尽量避免使用有毒化学试剂,也是中药制剂分析理念的发展趋势。

3.2.3标准逐步规范。目前中药制剂分析依据的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的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中,近半数为增修订的品种,质量标准较前几版药典有了很大提高。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中国药典》的修订对讲课内容做较大的调整和补充。《部颁标准》以及其它相关法规、文件均是授课教师应该关注的内容[8]。

4 建构主义理论与中药制剂分析教学结合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中药制剂分析教学中,内容上,教师要提炼出既能反映学科水平、发展趋势与最新动态,又适合本科教学的内容;方法上,教师要做到讲课内容紧扣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要树立讲授一门课程,而非讲授一本教材的教学思想。所以,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先进的教学理论,而中药制剂分析鲜明的学科特色决定了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应用的可行。建构主义理论与中药制剂分析教学结合,可以设计出如下教学步骤:

4.1提出开放式讨论题目。结合本学科特色,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针对学生感兴趣的,或较为熟悉的热点问题设置开放式讨论题目,巧妙地引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帮助学生进行内部建构,这也是社会建构主义教育观所主张的整个建构主义的核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问题要明确导向教学内容,使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学之始就集中在重点内容上,题目还要具备一定的复杂性,使得学生能够开展广泛的讨论,引发深层次思考。

4.2课堂讨论。鼓励学生阐述讨论的过程与结果,让每个学生都清晰地监控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使其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加明确,促进个人理解与外部信息的相互作用,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有目的地把学生逐步引向教学内容。

4.3总结讨论,切入主题。把学生对问题的现有理解水平作为传授新知识的起点,从专业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发掘旧知识中对解决新问题有用的部分,使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为新知识体系的建构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正是皮亚杰的“双向建构过程”理论的主张。

4.4重点内容教学。教师把课堂所要解决的大问题分割成几个具有连续性的小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反复思考的过程,不断地对新知识新内容进行细化加工,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更加牢固有序的知识体系。这个阶段,教师示范各种理解和应用策略的使用,并且随着教学的进行逐渐提高要求,直到学生能够独立运用,使得教学主导者由教师动态转向学生,完善学生的内部建构。

4.5主体教学过程结束之后,教师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新的方案,使知识体系得到辐射与发散,培养灵活的应用能力与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样给予了学生广阔的建构空间,让学生能针对具体情境采用灵活、适当的策略。

近年来国内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建构主义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得出了一系列成果,尤为可贵的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教学实践已在众多院校展开,取得了一致的好评。中药制剂分析具备中药学类专业主干课的突出特点,所以研究中药制剂分析的教学方法,对中药类专业主干课的理论教学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实际应用建构主义,还是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生搬硬套,适得其反。参考文献

[1]张兰珍,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改革的实践[J]. 中医教育,2000,19(5);32-33

[2] 魏凤环,中药制剂分析教学经验与体会[J]. 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06,16(2);73-74

[3] 陈丹,包国荣,《中药制剂分析》的课堂教学设计[J]. 药学教育,1999,15(1);33-34

[4] 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 高文等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5);17-18

[6] 刘晓,杜倩,刍议建构主义理论与传统教学方法改革[N]. 科技咨询导报 No.22.2007

药剂学教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微课;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微课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以微课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能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增强沟通,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1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药物制剂技术是高职药学专业、药品生产专业都必须要学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药剂学理论指导下研究药物制剂生产与制备技术和质量控制的一门学科。本门课程涉及面广,知识点分散,内容枯燥乏味,但实践应用性较强,也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采用“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1.1偏重理论教学,学生积极性不高

我院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总学时108学时,理论课54学时,实训课54学时,根据前期课改已将课程设置为12个项目,59个任务,近千个知识点。课程知识体系复杂,诸多理论和定义晦涩难懂,加上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导致他们普遍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求知欲望,给平时的教学带来很多困难。

1.2信息化发展滞后,教学模式不够先进

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虽然也利用了诸如启发式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手段,但是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使用较少,教学模式和手段不够先进。

1.3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脱节,缺乏联系

我院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理论教学中简化了教师的讲授过程,实践教学中具体剂型制备流程较长,剂型种类繁多,且实训设备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很多学生因为理论知识欠缺、操作不熟练导致药物制剂制备失败,知识和技能学习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微课在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针对高职药物制剂技术教学现状,为使其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将微课引入课程改革[1]。在高职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微课主要应用于云端学习、课堂教学、实训指导、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等方面。

2.1微课在云端学习中的应用

信息化时代,教育目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化发展能力。在高职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满足不同学生课程知识学习的需求,通过云端丰富的教学和课程资源,结合学生自身学习能力按需学习,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根据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特点,我们调研药物制剂技术各个技能考核点,组织教研室教师讨论分析,确定适合互动教学的微课制作方案。教师再根据方案拍摄微课视频,清晰明确地展现药物制剂各种剂型的制备流程,并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上传至教师的云端空间,学生可以通过云端自主下载观看学习。课堂学习前,教师可以在云端建立讨论组,学生将自己在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在讨论组中提出来,既可以由组内学生互相讨论,也可以由教师负责解答。比如在学习阿托品的制备时,学生可能对等量递增法的概念和特点不理解,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会主动提出等量递增法与打底套色法的区别是什么等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灵活自主的移动化云端学习体验中,实现了跨越时空限制的移动学习、自主学习,更因为微课的主题明确、内容聚焦、终端多样化的特点,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学习、泛在学习。

2.2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既可以作为视频文件,也可以加工嵌入教学课件中,指导课堂教学,在备课、课堂讲授、课外辅导中得到应用。在备课阶段,教师将药物制剂技术中各类剂型按技能抽考点分别制作成讲授型微课视频,比如技能抽考点“胶囊剂的装量差异检查”,学生在课前可以预习胶囊剂的特点、分类和制备流程,重点和难点在于胶囊剂的装量差异和片剂的重量差异是有区别的,使学习有针对性。在课堂讲授阶段,在新课导入和重难点教授时,根据技能考点将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设计成相应问题和情景,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比如基础模块的技能考点“进入洁净区的洗手消毒”,微课中可以利用洗手的调查结论入手,即“80%的人洗手洗不干净”这一结论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将“七步洗手法”循序渐进地展现给大家,重点难点一目了然。在课外辅导阶段,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典型问题开设专题讨论,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查找资料、反思总结,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3微课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药物制剂技术的实训教学占整个课程教学的很大比例,也是这门课程的关键部分。而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由于理论知识欠缺,对药厂制药设备又相对陌生,因此很难掌握药物剂型的制备流程和设备操作规程。利用微课可以方便学生课前课后学习实训操作原理、步骤和操作规程。比如我们在制作技能考点“空白片的制备”微课时,通过引入复方阿司匹林片的处方,介绍了复方阿司匹林片的处方设计,特别是阿司匹林的不稳定性,帮助学生理解片剂的制备流程和注意事项。在制作技能考点“旋转式压片机冲模的拆卸”微课时,利用国内广泛使用的ZB35-B压片机作为实训设备,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药厂实际设备,有效提高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4微课在教师专业素质发展中的应用

在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微课不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对专业教师来说,也能促进其教学研究、业务水平的提升。专业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需要团队分工合作,这本身也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由于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知识日新月异,专业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保证自己可以胜任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比如笔者连续参加湖南省首届、第二届微课比赛,通过团队合作、微课制作和教学实践,分别获得了两次二等奖,达到了与省内外其他教师进行教学方法交流的目的,与同行互相学习,不断积累,不断进步。

3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在药物制剂技术教学实践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药物制剂技术》教材的设计和开发,必须做到知识技能点紧扣实践、重点难点突出,而且要迅速抓住要点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以一种主动的学习态度投入学习中[2]。“互联网+”教育是信息化技术和传统教育的深度融合。微课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教学资源,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网络平台,实现了移动和泛在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互联网+”背景下的微课教学促进每一位专业教师的素质发展,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对于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云坤,罗翀.浅谈微课在高职“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4(25):186-187.

药剂学教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中药药剂学;胶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R283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4-0155-01

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是授课前期的核心内容。教学设计对保障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果尤为重要。本文以《中药药剂学》中传统剂型“胶剂”教学内容为例,从教学内容分析、教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学习资源、板书及多媒体课件设计、教学互动环节设计、教学反思与改进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方案的阐述,为本章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改革提供借鉴[1-3]。

1教学内容分析

11教学目标结合授课专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确定本章的教学目标为:①知识目标:掌握胶剂的原料与制备工艺(工艺流程图);熟悉胶剂的含义与辅料的作用;了解胶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②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掌握胶剂的原料、生产工艺流程,培养从事胶剂生产中相应岗位的工艺员及QA的工作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中药胶剂的认识。③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树立严格控制中药制剂质量的观念,建立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为生产有效、安全、稳定的中药制剂及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并进一认识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

1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章的教学重点:胶剂的含义与制备工艺(工艺流程图)。教学难点:在制备工艺中所涉及的“打沫”“挂旗”“发锅”“胶坨”“开片”“闷胶或伏胶”“塌顶”等传统生产术语的解释。

2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

本课程授课对象是中药学专业大三学生,学生的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鉴定学等相关基础知识较扎实,有利于本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中药的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为工艺流程的讲解奠定了基础;学生对中药的鉴别、功效、临床应用能够掌握,学生已初步建立了中医药的思维模式,但是中药胶剂的特点、制备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对胶剂的原料、制备可能感兴趣。因此在本课程教学中应结合阿胶生产的实例,并与中医药相联系,培养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目的。

3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本章内容以课堂讲授与提问式、讨论式、实例讲解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利用板书为主、PPT为辅的教学手段;理论讲授与阿胶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学习和探究,互相提升教与学的能力。如采用以“临床常用的中药三宝人参、鹿茸,还有一个是什么(阿胶)”设疑导入课程。以“阿胶属于什么类型的剂型?”“具有什么样的临床功效?”“药厂生产怎样制备?”等问题进行引导,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对本章内容的兴趣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授课过程中采用总结、举例、提问、练习、分析、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和教学中。

4学习资源

41教材《中药药剂学》教材选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本书为中药学专业学习的主要教材,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胶剂为该书第十二章。教学参考书主要有《中国药典》20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药药剂学》。

42多媒体课件自制“胶剂”课件,网络下载的视频资源课件(阿胶生产技术)。

43网络学习资源以校园网网络教学平台作为师生交流的媒介,将课程讲稿、课程大纲、教学课件、课堂辅助教学资料对学生进行开放,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5板书及多媒体课件设计

板书设计以黑板(白板)为载体,分为重点书写区域与编写区域,二者应分开,授课中重点区域尽量不要擦掉便于学生记笔记及上课结束后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掌握的知识要点。多媒体课件设计,主要通过图片、视频等组合,将原本枯燥、缺乏吸引力的讲授变成了生动有趣、动静分明、图文并茂的讲授。因此要结合本章的内容制作符合学科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同时注意与板书的配合要恰当。如载入中药阿胶、鹿角胶图片、胶剂原料图片、工艺流程图、对工艺中各操作单元配图片等。视频播放以阿胶生产为例,使学生加深理解。

6教学互动环节设计

课堂互动:以提问的方式引入本章讲解的剂型。如给出中药阿胶的照片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是哪种中药及其功效等,然后抛出问题,它属于哪种剂型,采用何种原料、如何制备,导入本节课。如讲到胶剂的制法时,结合生活中皮冻的制备及煎法的分类,进行提问,引入胶剂煎取胶汁的制备工艺。讲到辅料选择时,用明矾沉淀胶液中杂质的原理,从目前来看是否可取,进行提问,与学生互动。课后互动:通过布置作业,包括简述胶剂的特点和分类、说出阿胶的原料、简述胶剂制备的工艺流程、胶剂中加入黄酒、植物油的作用。并在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讨论板,如胶剂服用采用什么方法?目前为便于服用,用中药胶剂开发的剂型有哪些?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每次授课结束后要对本堂课教学进行反思与改进,通过再认识、再思考来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内容,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如本章教学反思与改进主要有:在板书与PPT的协调配合方面应进一步熟练;授课中应注意学生听课状态(困惑、走神、说话、开小差等),视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提问、控制语速、互动等);胶剂剂型无相应的实验课教学,因此对“打沫”“挂旗”“发锅”“胶坨”“开片”“闷胶或伏胶”“塌顶”的解释,应结合图片,使教学难点通俗易懂;另外应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特别应与药厂实际的生产工艺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娟,杨静,吴一敏.药学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气相色谱定量分析"说课.高等教育研究[J],2012,(8):145148.

[2]李赛美.经典与临床方向班案例版《伤寒论》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243244.

药剂学教学论文范文9

制药丁程专业的药剂学采用以各剂型辅料和制备方法为主,制剂理论知识为辅,同时施以必要的双语教学的模式。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重要保障。选用最新版培养药学方向的推荐教材,即人民卫生出版社,崔德福主编的《药剂学》第七版。课程体系建设中,首先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打好药剂学理论基础,然后是药物剂型的学习,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领域,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下,便于剂型的理解和掌握,最后一部分是新剂型与新技术,对药剂学前沿领域做了介绍,其中有些内容是有待工作人员进一步研究的,展现了学科的延伸性。

2教学内容改革

药剂学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理论知识和技术更新周期很多,不断的将理论知识和技术更新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传递给学生是我们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对一些陈旧落后的内容做适当的删减,根据课程安排对教材中章节做适当的顺序调整,使得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启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对新技术的讲解,例如,包括固体分散体技术,包合物的制备技术,微粒分散系的制备技术等;对新剂型的讲解,包括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经皮吸收制剂,生物技术制剂等;对中药制剂现代化等研究的前沿领域进行介绍。同时在每次课堂讲解内容结束后,增加适当的课堂练习有利于学生对课上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起到及时复习的作用。课后练习的布置也非常重要,根据个人经验布置内容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课堂内容的复结式的练习,有助于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掌握,第二层次是希望学生在现有知识基础上,把一些有深度、有广度的的习题,自己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来完成的,这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开阔视野。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3.1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药剂学中药物剂型有10几种,各有异同。但是药物剂型任何人在实际生活中都是有接触到的,所以可以充分利用这点,在学生直观认识药物剂型基础上,学习剂型具体的特点、制备方法、各组成成分及作用等方面,有了浓厚的兴趣并深入的学习下去。如液体制剂里的糖浆剂、溶液剂、悬浮剂、乳剂等。除了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常用剂型有直观感受,还可利用学生所做的药剂学实验,这不仅是直观认识剂型,更是学生们首次自己亲自制作药品,兴趣相当浓厚,这对他们学习理论知识更加有帮助。在课堂讲解时可充分利用这两方面资源,由浅入深式的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2教学手段改革

现在的课堂教学大多采用多媒体辅助授课,制作出各具特色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内容规范,使用效果良好。制药工程专业的药剂学是以工业药剂学为主,以剂型为中心,研究其制备理论与实践。为了加强学生文字性理论知识的学习,将一些理论做成简单易懂的FLASH动画和变化图线的形式,比如絮凝和反絮凝理论、昙点和Krafft点等概念,可以形象的描述理论知识,对于相似的概念可以通过这种对比的方式加深理解。对于剂型,在讲解时可以查找大量的图片和相关实物给学生参观,如片剂———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药片;胶囊剂———硬胶囊、软胶囊等。制备过程有些涉及到很多机械设备,同样可以利用FLASH动画,使学生即直观认识制药设备,又可以了解整个设备工作原理及过程。为学生后期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以及毕业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药剂学考试模式

现在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再也不是“一纸试卷”的时代。在考试模式上,做了适当革新。成绩由三部分组成,首先仍然是我们的综合考试部分,是对药剂学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核,不仅要求熟悉理论知识,还要求结合理论分析实践问题,其次是平时成绩,包括同学课上表现、课后练习以及平时学习情况(平时课上简要考核)。最后是药剂学实验,独立学院设置的药剂学实验与药剂学课程内容一一对应,充分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宗旨。理论与制药生产实验相结合,提高了药剂学考试的实践性,更好地摒弃传统试卷考试的弊端。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