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旅游管理论文

时间:2023-03-17 18:00:18

导语:在旅游管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旅游管理论文

第1篇

一方面严格按照高教委相关规定,沿袭专业基本课程框架,另一方面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及就业市场动向,重基础,重理论,同时重实践,重能力,即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会展业人才比较宽泛,从核心人才、辅助人才到支持人才,需求大且要求多样化,而随着旅游与会展的不断融合,会展旅游产业链的形成,了解和掌握一定的会展管理知识,无疑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领域。

二、会展管理课程的教学思路

1.《会展管理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

因此开展具体的教学工作之前,首先要明确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的出发点。根据观察和调查,可分为以下三种:深入学习和了解;拓展知识面;拿学分。每一个学生都希望顺利拿到学分,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及期末考察,让他们认识到拿学分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在每一次的教学中,通过案例引入、理论分析、课堂小结等,帮助学生清晰有序地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而对于有更高学习要求的学生,课上和课下都应给予关注,如课堂上及时结合最新时事动态,如APEC在北京的召开,青岛园博会的圆满落幕等,课堂上给予提点。

2.专业课程之间有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

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会展管理这门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意义,最基本角度是分析会展与旅游这两大产业间的关系。因此,在正式进入教材学习前,将两者间的关系理顺是一个重要环节,包括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属性、相似性、差异性及两者间的相互促进等,理解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与共同发展。

3.在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时候

要求学生融入哲学思想。哲学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一般科学的联系十分密切,如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观点,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变化是永恒的,而静态是相对的。讲授会展企业组织结构与变革时,这一理念贯穿始终。另外,会展业涉及众多利益主体,从主办方、承办方到参展商、观众,以及展馆、地方政府及媒体、中介机构等,都是这个行业中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者,因此需要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如探讨市场营销,则首先要明确营销主体,继而确定营销对象及营销手段,主体的多样化要求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

4.教材是学生主要的课程学习工具

教师要吃透教材,结合延伸知识及相关案例进行知识模块组合,使模块间层层递进、相互衔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各知识模块间的逻辑联系。此外,因为这门课程是一门概论性质的课程,要建立一条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知识线,从会展业到会展企业再到具体的会展项目,充分结合专业相关课程知识,通过图片、视频、案例引导等帮助学生了解行业概况、企业管理及项目流程等相关基础知识。

5.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运用PBL教学法,PBL即Problem-basedLearning,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带着问题思考,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概念、原理等逐一展开,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提高积极性。如讲授“会展企业组织结构”之前,首先要求学生思考组织的内涵,并通过提问,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与“组织”相关的知识结合起来,再引入会展业,讲起来就很容易理解;又如讲授会展项目立项策划之前,要求学生搜集某一会展活动的信息,并将从会展项目名称到项目收益等相关信息罗列出来,从而对会展项目的策划内容有初步自主认识。

三、会展管理课程的考核体系

第2篇

(一)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调查分为总体满意度、课程门类满意度、课程实用性满意度和教材选用满意度四个方面,调查对象对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作答。运用SPSS17.0对量表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所得结果:总体印象均值得分为2.47,对应的标准差值为0.641;课程门类均值得分2.70,对应标准差值为0.753;课程实用性均值得分1.94,对应标准差值为0.811;教材选用均值得分为2.21,对应标准差为0.725。一般而言,李克特量表得分均值在1~2.4之间表示反对,2.5~3.4之间表示中立,3.4~5之间表示赞同。由此可以得到,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印象、课程实用性和教材选用都持反对态度,对课程门类则持中立态度,可知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满意度偏低。

(二)专业师资满意度

在专业师资满意度方面,本研究根据样本分布分别进行分析,因此该部分的量表分为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和赤峰学院三个部分。运用SPSS17.0对量表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所得结果如下:内蒙古大学受调查者对该校教学质量持肯定的态度;在总体印象、教师专业水平、教学态度和教师实践能力四个方面,调查者持中立的态度。内蒙古财经大学受调查者对该校旅游管理专业师资的总体印象、教学质量和教学态度表示肯定;在教师专业水平方面,受调查者持中立的态度。同时,受调查者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普遍表现出否定的态度。赤峰学院受调查者对总体印象、教学质量和教学态度三个方面持肯定的态度;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师实践能力两个方面,调查者持中立态度。通过对三所学校专业师资满意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内蒙古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满意度偏低,他们认为教师理论传授能力和实践能力脱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起到科学指导的作用。在总体印象方面,赤峰学院和内蒙古财经大学的得分均值要高于内蒙古大学,这与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办学时间短、一本学生期望值高、专业师资匮乏等因素息息相关。

(三)专业硬件设施的满意度

本研究将专业硬件设施的满意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包括教学设施满意度、图书资料满意度、校内实习基地满意度和校外实习基地满意度,受调查者分别对这四个方面做出回应。调查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内蒙古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教学设施满意度均值为4.55,对应标准差为0.571;图书资料满意度均值为3.27,对应标准差为0.745;校内实习基地满意度为2.06,对应标准差为0.533;校外实习基地满意度为2.31,对应标准差为0.641。除教学设施获得调查者的肯定外,图书资料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均值得分均低于3.4,特别是校内外实习基地得到学生的一致诟病,认为实习基地没有发挥出原有的作用,与学生们的期望值相去甚远。

(四)就业前景满意度

就业前景满意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对应专业学习的热情、专业发展的前景、就业方向的了解程度和找工作的信心度。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专业学习热情的均值得分为3.27,对应标准差为0.641;专业发展的前景均值得分为3.19,对应标准差为0.677;就业方向的了解度均值得分为3.51,对应标准差为0.610;找工作的信心度均值得分为2.24,对应标准差为0.796。在调查过程中,调查对象普遍缺乏毕业后找工作的信心,认为旅游部门进入门槛低,旅游专业学生缺乏竞争优势,无法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脱颖而出。同时,调查者对旅游专业发展的前景持中立态度,所以导致他们专业学习的热情度偏低。

二、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满意度提升对策

(一)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最终要通过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内容来实现,而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可见,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活动的载体,是“教学内容按一定的程序组织起来的系统”,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内蒙古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必须以“专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为中心,注重旅游基础理论、特色服务能力、市场开发能力、产品创意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等核心竞争力要素的培养。在课程内容方面,要强调系统性、实用性、前沿性,解决目前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衔接性不强、知识脱离实际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对提高内蒙古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和学生专业满意度意义重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方案内、外两个部分。方案内的实践教学课程包括专业见习(旅行社、景区、酒店等观摩)、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等;方案外的实践活动包括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公益活动、科学研究、各类竞赛等。在实践教学中,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吸收社会和行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并促使学生将学到旅游专业理论与行业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并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就可以很快和社会接轨,满足旅游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学水平

法国教育家埃米尔•涂尔干说:“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标志着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师资队伍质量的高低,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决定学生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针对内蒙古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师资力量整体满意度不高的实际,必须在完善师资结构,提高教学水平方面下大力气。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师资建设规划。根据自身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及发展优势,优化师资结构,在师资引进、培养方面,充分考虑师资的年龄、职称、学历、专业背景等结构性要素;其次要重视师资培养。鼓励教师深造、进修、培训、参加各类研讨会,经常开展教学技能比赛、教学经验交流、科研活动等,建立教师培养规划,对研究型教师、实践型教师、蒙汉双语教师等分类别、分层次进行培养;再次要加强师资管理。学校和二级学院要建立严格的教师考评制度,规范教师行为,建立教师激励机制,督导教师钻研业务。

(三)完善教学设施,重视实训基地建设

第3篇

1.英语教师以及旅游专业教师没有将专业知识与旅游行

业复合化是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学好英语以及教学的主要因素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为学生建设起一个专门的旅游实际经验训练与英语结合的环境与机会,这个可以与旅游业界相合作可以由高校业界人士来指导交流,也可由学校自己组织进行英语与旅游专业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的去真实地进行体验,避免英语学习与旅游专业实际工作相分离的问题。

2.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的考核方式的不合理是影响

英语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旅游行业的英语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且他们语言基础很薄弱,所以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对的要求更加的突出,需要在掌握大量的前提下,专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指导。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受到教师教学方式和旅游专业英语水平的要求,现有已经开英语课的学校大多选择单一的教学模式或者用汉语教学的方式。

3.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没有完好的将英语和旅游专业知识相结合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要求与期望是要为了旅游相关服务的,自然有本身行业严格的适应性与要求,并且,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英语的学习在现在的旅游业界,相对而言,对于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的要求也日益迫切,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提升为题自然就变得尤其重要,也就成为了旅游院校重点重视的内容。

二、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的策略

1.注重业界与高校学生的交流

增强其英语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问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主要是表现在有明确的学习主体意识,将书本的知识自主地变成自己的知识财富,并且学生的自主性还会转变自己就是教育的对象,并且积极向老师质疑,提出具有自己独到见解性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认知结构,帮助他们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2.积极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

提升课堂英语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创造性主要是指在学习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并且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喜欢质疑并大胆创新的思维,善于提问,学生也会深刻体会到“趣味性、创新感”,从而对英语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去学习。

3.尊重学生英语水平上的不足

注重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与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实际运用也要得到全面的提高。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才能尽情展示英语能力,真正确立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将旅游业界结合与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三、结语

第4篇

旅游行业在内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招工难:这类行业只能依赖廉价劳动力维持经营,许多中小企业采用临时性招工等短期用工行为,有的连劳动合同都不签,提供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也不理想,企业保障不到位导致员工流失率较大,而员工频繁跳槽、难招到优秀员工。

二、新形势下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调查分析

(一)旅游管理学生中专业知名度调查

作者对旅游管理专业和该专业就业渠道的了解程度称为专业知名度,问卷中设计了两个问题来反应此项内容。一是调查学生们在入学前是否了解旅游管理专业;二是调查在入学前是否明确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去向。通过对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调查表100张。

(二)旅游管理专业忠诚度调查

将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从事旅游行业相关工作定义为专业忠诚度。由调查结果可知,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忠诚度较高,本行业就业倾向也较高,但是因为在入学前对就业去向不明确,对今后的工作岗位也不了解,在实际就业过程中自身的感受与选择专业时的期望值之间有很大的落差,尤其是在经历了在实习以后,出现大批学生离开旅游行业就业的现象。

三、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定位

(一)根据行业岗位群的需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必须成立以旅游企业和用人单位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协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教学计划。这样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才会更加符合旅游行业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更加切实可行。同时,还要定期向专业建设委员会通报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的情况,研究改进意见,协商解决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5篇

慕课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在呼吁在线教育交互平台,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希望通过网络学习的形式获得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学习。由于在线教育交互平台服务对象需求数量的激增以及需求的差异化发展,平台需要处理的信息资源总量不断上升,这也是目前遏制国内高校在线教育交互平台发展的主要瓶颈,而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支持可以在这方面很好地发挥作用。在线教育的信息数据资源包括了结构化信息和非结构化信息,以及在线教育平台内部以异构化数据为主的相关信息,且每天以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和异构性数据资源为主仁。为了搭建出满足数据需求的在线教育交互平台,一方面,在数据分析处理时,要注意深入挖掘和分析大量结构化、非结构化以及异构性数据;另一方面,在硬件架构方面,要着力解决硬件孤岛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在线交互平台的实现可以从应用服务层、数据资源处理层和基础设施硬件层三部分着手建设,如图一

1.1应用服务层应用服务层设计要注意考虑用户的使用便捷需求,要做好信息资源的服务分类,确保用户享受到个性化的服务资源。对于不同的用户,要展现不同的信息服务内容,针对教师,可以提供在线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者课前摸底情况,课中练习情况,课后考核成绩,职能记录学习者学习过硬知识点和学习薄弱知识点,加以梳理分类整理呈现;针对学习者,可以提供学习、答疑、测评、互动交流等多个模块;对于企业员工,可以展现旅游案例分析、新的旅游时事要闻、旅游知识归纳整理等,如图二。在线教育交互平台展现给用户的是经过整合的数据资源,数据处理由数据资源处理层完成。平台可以通过资源关联,实在不同系统之间的资源调用,同时也有效减轻了数据库负担,减少了数据冗余。

1.2数据资源处理层在线教育交互平台需要处理的数据形式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地理空间数据等,这就需要借助云存储将数据长久储存于数据中心并实时更新、优化、整合、分析。要注意合理利用负载平衡优势,增强平台吞吐量和数据处理能力,尽可能多台设备共同分担用户访问,提高平台响应效率。在离线数据处理方面,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及时清除不需要的数据,聚类、分类等算法模式分析处理数据,成立样本数据资源为数据流挖掘分析作准备。云计算进行数据流挖掘处理可以减少内存占用并提高处理速度。数据整合的过程就是分析用户需求相似度并加以整合的过程,对于同类信息需求加以归类,进而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定制服务,精准地对用户的需要做出反馈和调整。

1.3基础设施硬件层对于在线教育交互平台普遍存在的硬件孤岛问题,我们可以尝试用云计算的方式加以解决,在访问流量较高的时段,平台要实现动态分配,以此获取更多硬件资源的支持;在平台访问减少后,要自动回收多余资源或者调度给其他应用系统服务,这样就可以保护硬件资源延长其使用寿命。此外,要做好资料备份系统,当个别设备故障时,尝试从其他硬件设备调取备份系统资料,避开故障设备,提高整体系统的可靠性。云计算基础在存数、计算、自动备份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合理利用,可以降低硬件的维护成本,降低管理难度,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营可靠性。

2合理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开展旅游管理专业网络化教学

上文分析了“慕课”时代背景及当前背景下如何搭建高效的在线教育交互平台,下面我们将重点探讨下如何把握“慕课”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在线教育交互平台在现代化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作用,使之为培养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服务。

2.1在硬件环境建设和网络平台开发应用方面加大资金投入硬件环境和网络技术是开展“慕课”这一新兴的教学模式的关键,学生要确保在这两个方面的资金投入,以推进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的积极开发。硬件环境打造方面,校方必须积极引入先进的计算机设备、音响设备,注意机器及时的更新换代;在软件开发方面,校方有必要组件专门的课题研究组进行研究,结合本校特点,积极开发符合本校特色的软件系统。软件开发要注意结合旅游专业实训项目,培养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知识摄取仅仅依靠书本知识远远不够,需要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操作的机会,网络平台软件开发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如建立饭店计算机网络模拟系统,通过模拟教学可以使学生熟悉饭店计算机管理的情况。了解计算机网络系统从前厅订房、登记查询、客房管理与结算、购物中心结算、商务中心结算、娱乐中心结算和餐厅结算等,还可以模拟工程部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供电控制系统、空调控制系统、热力控制系统、火警检测和自动报警系统、照明控制系统等等。

2.2虚拟现实技术直观呈现教学情境首先,高校要加大在“慕课”教学模式方面的研究投入和建设投入,加大旅游课程、旅游课件和旅游软件的开发力度,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远近综合的表现形式为学生呈现直观性强、极具真实感的教学内容,培育崭新的旅游教学审美氛围。第二,加强课堂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引导他们自发、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涉及大量的教学信息和多环节的技能培训,高校要不断尝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各地旅游景点直观呈现,利用“慕课”教学模式丰富的图文并茂的教学材料,模拟现实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教学知识点掌握技能,促进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慕课”教学模式虽然有诸多优势,但是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旅游教学,我们要注意将传统教学的解析式教学法与“慕课”教学模式的生动性紧密相结合,充分引导学生认识到旅游管理专业的多元性、灵活性。

2.3立足“慕课”教学资源,有效延伸网络教学的空间“慕课”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可以提供公平的教学机会,因此,其不仅针对高校教学,也为高校与旅游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人才交流和协同创新。依托于“慕课”教学的平台,高校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可以为在职员工培训提供良好的教学平台,另一方面,与企业的合作有助于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还有助于将现代化旅游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介绍给学生,从而开拓学生眼界。第二,旅游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会自然而然地遇到许多书本之外的真实案例,校企合作后,可以将这些真实的案例引入到我们的在线学习平台,促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也有利于员工们、学生们沟通交流讨论和提高,有利于构建面向旅游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高校要借助“自媒体”技术拓展旅游教学的阵地,通过即时通讯手段以及建立个人教学网站、教学微博、班级空间等,将旅游教学的讲义、重点、参考文献等教学资源及时在网络上共享,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2.4培养和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水平旅游管理专业的网络化教学依托于优秀的教师队伍,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旅游管理教学中,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就此置身事外,虽然引入了网络化学习后,教师在课堂上的重复讲解减少了,但是对教师队伍的整体要求却提高了。传统网络教学有这样的一个误区,认为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内容,由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利用网络学习系统自主学习即可,教师似乎只需要简单督促、讲解或者考核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其实不然。利用网络系统自主学习,并不是提倡放任式的自主学习,作为教师,首先要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师要对我们的网络自主学习系统充分了解,通过系统给出的报告数据等能分析出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干预,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薄弱学习环节加以统一引导,组织开展小组探究,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求知。

2.5注意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程序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确实对我们的教学活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是一个个有个性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我们不能让学生过于依赖计算机教学程序,更不能让学生沦为计算机的奴隶,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同时,必须有自我创造。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我们要教会学生不要盲从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权威,要明白许多问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鼓励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去解决问题。当然,要想培养学生在网络化和信息化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依靠于我们设计和实施教学程序,我们必须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各种优势,必须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足够开放的发展空间,成为学习的主人,熟练驾驭信息技术。

3结束语

第6篇

(一)案例存在的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是以培养学生管理能力为主的专业,在教学中,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因而,实践是旅游专业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但目前的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情况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教师选用的案例质量不高,教师选用的案例基本上都是一起老教材上使用的案例,跟不上现代旅游业发展。同时,教师所选用的教学案例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很多教学案例都是国外旅游企业的教学案例,没有针对性,学生缺乏对国外旅游企业的了解,因此,对教师所列举的案例还存在听不懂的情况。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差,对于抽象问题的理解能力也比较差。他们年龄普遍较小,心理还不很成熟,缺乏自制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高。这些情况的存在,给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带来了困难,使得案例教学法实施的成效不高。

(三)教师存在的问题

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态度和方法,直接影响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当前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对于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积极性并不高,在备课时没有做到认真备课,他们的案例基本上都是从网络上摘取下来的,在借鉴网络案例的过程中,并没有对案例进行加工,直接引入课堂。很多教师对于案例教学法的使用不够严谨,在不同的课堂上使用同一个案例,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在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中开展案例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案例质量

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一个好的案例往往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只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精心挑选案例,选取符合课堂教学内容的案例,提高案例质量。同时,教师选取的案例还应该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坚持从学生角度出发,选取适合学生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的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听懂案例,调动学生自主获取信息,提高学习效率。

(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中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探究—开放式的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法的课堂学习中。学生在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对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认真阅读,在读懂案例的情况下,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对案例的看法,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课堂中,学生要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和别人展开讨论,在模拟训练中不断提升自己。学生作为案例教学法的主体,其需要具有反思精神。学生在和其他同学讨论之后,要学会反思,丰富自身的学习经验。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第7篇

围绕上述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五邑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是:秉承开放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建设为契机,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业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协同育人”的基本指导思想全面贯穿于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方式、教学团队等重要环节,构建以“校企协同培养”为基本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五邑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构建“知识、素质、能力”体系根据五邑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构建“知识、素质、能力”体系,体现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专业特色,特别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邀请了省内外本专业建设有特色的兄弟院校和江门地区来自不同类型旅游企业(旅行社、酒店、景区企业)的专家,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知识、素质、能力的具体标准及实现途径,构建了知识、素质、能力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二)全面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精品课程建设课程教学是专业教育的基本手段,是实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而优化课程设置则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力求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我们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特色”为原则,围绕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核心知识与核心能力培养,全面优化课程结构,并通过对省内外本专业建设有特色的兄弟院校和江门地区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旅行社、酒店、景区企业)进行调研,选取有代表性的旅游企业进行岗位技能分析,以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程,在程体系建设中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课程体系设置如图1所示。强调“厚基础”。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基本上涵盖了企业运营所涉及的人、财、物、信息等环节,包含了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强调“宽口径”。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基本涉及到了不同类型旅游企业(景区企业、旅行社、酒店等)的经营管理以及旅游活动的各构成要素,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项目策划》、《旅游景区管理》,为学生能在不同类型旅游企业中就业或胜任多方面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为了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树立学生的服务观念,提高学生的服务素养,特开设《服务管理》和《旅游服务礼仪》。强调“重实践”。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特别开设《创业学》、《旅游电子商务》、《导游实务与技巧》、《旅游政策与法规》。同时,《旅游饭店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行社经营管理》均开设了相应的课堂实训。强调“强特色”。江门是全国著名侨乡,爱国爱乡、扶贫助学是典型的华侨文化精神。五邑大学是几百万海内外华侨助建起来的大学,肩负着五邑几百万海内外乡亲重托,也承担着珠三角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重任。作为海外华侨的主要祖籍之地,中西合璧的侨乡文化和旅游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旅游专业人才,而传承侨乡文化是五邑大学人才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五邑大学的办学定位“服务地方,根植侨乡”,突出侨乡文化特色,同时由于开平碉楼与村落是世界文化遗产,因此特开设包括《侨乡文化》、《遗产旅游》、《五邑旅游概况》等课程。此外,为满足海外华侨和外国旅游者的需求,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特开设以外教或具有留学背景的教师作为课程教学主体、包含英语口语、旅游英语、酒店英语等的《旅游英语口语》课程。精品课程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对课程建设具有带动性和示范性,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郭力宇,杨尚英,杜忠潮,2009)。因此,在优化课程体系的同时,我们非常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以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材、教学资源、辅助教学资源等各类课程资源建设,构筑核心竞争力。重点加强专业核心课的建设力度,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英语口语》、《服务管理》、《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景区管理》、《旅游项目策划》、《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力争成功建设为校级或省级精品课程。

(三)加强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教材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在教材建设方面,我们将与旅游企业合作编写“协同育人应用型教材”,分阶段、有计划地逐步完成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的教材建设,主要包括《旅游项目策划》、《旅游景区管理》、《服务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饭店管理》、《遗产旅游》等,使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充分满足旅游企业的现实需要。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邀请旅游企业人士全面参与到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江门本土化教学案例、学习参考资源、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辅助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的建设过程中。1.所有专业课的主讲教师与旅游企业人士就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的教学大纲,尤其是课程知识模块、学时分配、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进行沟通,确定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对本专业所有教师、旅游企业人士、学生公开,强化对专业教师教学工作的监督。2.以教学大纲为根据,旅游企业人士配合课程主讲教师完成包括教学课件、学习参考资料、考试题库与参考答案的建设。在此过程中,旅游企业人士应审核主讲教师的所有教学资料是否体现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思想,并给出修改建议。3.逐步与江门优秀的旅游企业合作,编写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本地企业教学案例库。利用旅游企业讲座(论坛)的平台以及旅游企业人士进课堂的机会,寻找典型的案例素材,由专业课程主讲教师牵头,组织编写教学案例。这些教学案例同样对本专业所有教师、旅游企业人士、学生公开。4.通过自制与外部购买方式,逐步建立旅游管理专业的电子教学辅助视频资源库。自制主要是在本专业内部建立激励与监督机制,促进课程主讲教师与旅游企业人士通过课堂教学、旅游企业家论坛(讲座)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交流沟通,拍摄自制教学视频来完成。外部购买是指由课程主讲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提出购买计划和方案,并与旅游企业人士进行沟通,专业负责人根据旅游企业人士反馈意见,审核与批准购买方案。

(四)构建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是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中之重。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由“课堂实训、综合实训、企业见习/培训、企业与社会阶段学习和毕业论文”所组成的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1.强化课堂实训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邀请旅游企业人士参与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的课堂实训,帮助学生完成理论知识的消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课堂实训包括三个方式:第一,邀请旅游企业人士参与课堂实训学时和实训内容的设计。第二,邀请旅游企业人士结合课程教学,实施课堂模拟实训,包括导游模拟实训、酒店模拟实训、旅行社模拟实训等。第三,专业课教师将优秀旅游企业的相关案例编写成教学案例,引入课堂,开展项目式教学。2.开展综合实训综合实训主要指本专业教师与旅游企业人士共同合作指导学生参与旅游方面的比赛或科技竞赛(如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广东省酒店英语职业大赛、江门市导游大赛、旅游电子商务竞赛等),帮助学生完成学生知识整合,建立个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3.开展企业见习/培训企业见习/培训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完成对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的感性认识,增强学习兴趣。安排与组织本专业学生在“认识实习”期间(1周)到与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参观、考察,以及旅游企业人士交流,或邀请旅行社、酒店、景区企业等旅游企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或培训,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旅游企业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4.开展“企业与社会阶段学习”2014年开始五邑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正式启动“三学期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学期制”共包括秋季学期(第1、4、7、10学期)、春季学期(第2、5、8、11学期)和夏季学期(第3、6、期)。在秋季学期中,第1学期共计20周,第4、7、10学期较其他专业晚4周开学,共计16周;在春季学期中,第2、5、8学期共计18周,第11学期共计16周;每个夏季学期共计6周。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以理论教学为主,兼顾部分实践教学(实训、认识实习、毕业论文等),而夏季学期全部用于“企业与社会阶段学习”,一学年内总教学周数为40周。“三学期制”对强化实践教学,具有全面教育培养的教学改革意义,为实现培养五邑大学旅游管理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企业与社会阶段学习”在五邑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进行,集中在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主要包括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实习过程中,三个夏季学期每个学生轮流在旅行社、酒店和景区进行实习;在每个夏季学期的实习中,采用轮岗的形式,即2周轮岗1次,保证每学期每个学生能在旅游企业中三个主要不同岗位的实习与锻炼。通过不同学期的“纵向”轮流和同一学期的“横向”轮岗,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不同类型旅游企业及同一旅游企业不同岗位对工作职位能力的要求,还能锻炼学生的职业品德,培养学生的服务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与社会阶段学习”情况内容具体见表2所示。5.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其四年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次全面的、系统的检测,直接反映着一所高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毕业论文的形式实行多样化和灵活化,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毕业论文除传统形式外,也可以是反映学生创新能力且与本专业相关的旅游产品设计、旅游项目策划、商业策划、调研报告、参加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取得的成果等;或是以学生进行“企业与社会阶段学习”的旅游企业为研究案例,对其某一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也可以是进行旅游企业委托项目的研究,为旅游企业解决相关问题。6.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实践基地的建设是保障实践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因此,应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吸引企业资源实现共赢,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工作。在现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江门、珠三角乃至广东省知名旅行社、星级酒店、A级景区等的联系,按照互惠互利原则,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努力建设10-12个校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以充分满足学生各类实习和就业选择的需求,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运用,完成知识和能力的统一,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旅游管理专业目前每年50人左右的招生规模,考虑“三学期制”的实施,三个夏季学期全部用于“企业与社会阶段学习”,平均每个实习企业将至多为10个学生提供实习工作。这种安排是旅游企业可承受的,也有利于教师对实习环节的指导。7.建立双导师制为保证学生实践学习的质量与效果,为学生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所谓的“双导师”是指为每个学生配备校内与校外两名导师,共同开展实践教学任务,指导学生的各个实践环节。其中,每位本专业授课教师都必须担任校内学习导师,而校外导师则指聘任旅游企业部门(或岗位)负责人担任校外实践指导老师。

(五)实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先进性和合适性是高质量教学的保障。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耦合(马勇,魏卫,邓念梅,2005)。教学方法是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综合,使用得当与否则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效率与效果,因而改进教学方法也成为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方式创新的基本思路就是打破当前单一呆板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革新教学理念,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场景模拟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研究型教学等,实行教学模式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如针对《旅游学概论》、《服务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景区管理》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采取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等方式,以便学生理解和消化,学以致用;如针对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如《导游实务与技巧》、《旅游英语口语》,可采用场景模拟教学,以利于学生能真正掌握应有的技能。

(六)加强教学队伍建设,改善师资结构教师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科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师资队伍质量是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得以实现的决定因素之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保障。本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思路是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完善现有师资规模、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能力结构等,同时组建旅游企业人士兼职教学团队,构建校企协同培养的高度复合型教学团队。第一,在现有师资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具有博士学历的优秀青年教师以及内部培养,实现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的调整。第二,利用校企合作机制,分批次选派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或培训,培养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兼备的“双师型”骨干教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以承担一定的实践任务,使其更好地为实践教学服务。第三,鼓励专业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进一步学习和深造,参加全国性的专业知识培训、专业建设等相关会议,革新教学思想,学习新型教学方法。第四,拓宽“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来源渠道,邀请旅游企业中具有丰富的从业经历的业内精英、优秀人士开展讲座或培训,实现课堂与职业的零距离对接。第五,制定兼职教师任职标准,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聘请旅游企业中的中高层管理者或资深从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召开讲座,拓宽学生视野,以实现校内教学和行业实际的深入结合。

三、结语

第8篇

(一)实践教学设施、软件不完善,利用率低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设施仅设模拟导游实训室、酒店前厅与客服实训室、餐饮实训室,而酒吧实训室、旅游规划实训室、茶艺实训室等还在规划中。教学软件仅有酒店管理的千里马系统、旅游管理虚拟教学平台等。对于旅游管理3D虚拟教学平台,仅有虚拟景点库且景点库中的景点非常少,而虚拟导游实训系统、虚拟旅行社管理实训系统、虚拟酒店管理实训系统、虚拟计调实训系统、虚拟旅游规划实训系统等,由于资金原因,在该教学平台中还未购置。已有的千里马管理系统自购置安装以来,仅有个别教师在个别课程中使用,旅游管理3D虚拟教学平台,由于仅购置虚拟景点库且景点库中的景点少也很少被利用。

(二)校外实习实训等实践基地缺乏该校所在地区崇左市及自治区首府南宁拥有的星级酒店特别是高星级的酒店不多。据2012年底自治区旅游局公布的星级酒店统计显示[2],自治区首府南宁拥有星级酒店69家,其中:五星级4家、四星级11家、三星级30家;崇左市星级酒店仅有28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12家。位于崇左市区的三星及以上酒店仅有左江宾馆一家,其余13家均分布在其他市(县级市)县。这些三星及三星以上的酒店中,服务规范管理水平高且愿意接收学生进行短期实践或毕业实习的并不多。在自治区内,仅有崇左市的友谊宾馆、南宁市红林大酒店等作为我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方向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自治区外毕业实习的合作酒店仅有东莞波尔曼大酒店、深圳的香格里拉大酒店等少数几家酒店。同样,该校所在地区崇左市及自治区首府南宁拥有的旅行社特别是国际社数量也不多。据2013年5月自治区旅游局公布的旅行社名单统计显示[3],广西拥有国际社76家,其中:南宁市15家、崇左市6家;国内社554家,其中:南宁市内72家、崇左市14家。由于旅行社企业的特殊性,除了导游岗位,对于其他任何岗位所需要的工作人员都极少,而且导游岗位在《旅行社经营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要持导游资格证才能上岗,该规定限制了未取得导游资格证的学生在这一岗位实习实践。这样,作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旅行社更少。此外,旅游景区、旅游策划等旅游企业实习实践基地几乎没有。

(三)导师制的操作性不强,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为推进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在旅游管理本科生教育教学中积极探索实施导师制。系领导和教研室主任多次开会动员、探讨导师制事宜,并制定了《导师制实施办法》,在办法中对导师的任职资格与责任、导师的聘任、管理与考核等做了明确规定和说明,并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导师的研究专长等选择导师,最终由教研室统一调配导师资源,并制定了旅游管理专业导师指导方案。但是,在导师制的实施办法中仅规定了导师的职责与义务,而对于任职导师所需要的办公场所、办公经费、工作量核算等没有配置或规定,导致导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导师制的操作性不强而濒于“流产”。

(四)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据学校教务处组织学生评教活动的意见反馈得知,学生期望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多进行实践操作,但从相关课程老师的反馈信息得知,当老师在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比如:客服铺床、餐厅摆台等,学生又不愿意自己动手操作,即使动手操作,也只是敷衍草草完成任务。据调查,大多数学生不愿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暑期实践教学活动,更有甚者,少数学生不愿意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毕业实习等。

(五)缺乏科学的考核制度与考评体系虽然在专业培养计划中明确规定了各专业课程的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比例,其中实践课时所占总课时比例20-50%不等;对旅游行业见习、旅游资源调查与分析、专业服务技能实训、毕业实习等,都规定了具体的实施时间;对专业见习(2学分、2周)、综合实训课(2学分、4周)、毕业实习(6学分、半年)等实践教学项目,不仅规定了实训实习期限,还规定了学分。但是,对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及成绩等如何考核考评,却没有明确规定,缺乏科学的考核制度与考评体系。

(六)指导实践教学的师资薄弱目前,该校旅游管理专业拥有专业课专任教师9名,其中:拥有在旅游企业实习实践经历的教师有6名,占专任教师的66.6%;拥有旅游行业从业职业资格证且有在旅游企业工作经历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仅有2名,占专任教师的22.2%。从以上数据分析,有旅游企业实习实践经历的教师占了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二,但是在旅游企业实践实习的时间并不长,而且是在本专科学习阶段进行的,时间已经久远,已不再适应当今旅游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需求。此外,虽有旅游行业职业从业资格证且有旅游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有2名,但所占比例并不大,而且这2位教师都是在旅行社从事导游工作,而无旅行社其他岗位其他部门的工作经历,缺乏对旅行社各部门各岗位充分地了解。旅游景区、酒店、旅游策划公司等旅游企业的双师型教师则没有。从以上情况看,该校实践指导方面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二、民族地区地方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一)加大经费投入,拓展资金来源,健全资金筹集机制不仅校内实训场地的建设、实训室设备和实训软件的购置需要大量资金,而且在组织学生到校外的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开展行业见习、课程综合实训、旅游资源普查与调研等活动也需要给带队教师支付差旅费及劳务补贴,同时还需给每位学生拨付一定金额的实训经费,以此来提高学生实践的积极性等。这样,就需要学校拓展资金来源:首先,学校要加大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预算,主要用于带队教师的差旅费和劳务补贴以及补贴学生实训所需要的部分经费等;其次,学校要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主要是用于实训场地建设、实训设备及软件的采购等;再次,还应积极争取学生及其家长的支持,家长要支付学生外出实训所需费用的大部分;最后,要争取实训单位的支持,比如旅游景区门票减免、酒店实训期间工资待遇提高等。

(二)加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针对目前校内实训室、设施、软件、实践指导教师缺乏,校外实训基地少的现状,要加强校企合作。通过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利用旅游企业占优势的场地、设施、管理与服务软件等社会资源,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不仅要着手与学校所在地区崇左市本地旅游企业和学校所在地周边地区如南宁市等地旅游企业联系,利用其与学校距离近、交通费用低等优势,同各旅游景区、旅行社、高星级酒店开展合作,而且要放眼于区外,利用区外发达地区如北上广等城市高星级酒店多、管理水平高、服务规范、业务量大、人力需求多等特点,与其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加强校外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及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

(三)激发实践带队教师与导师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校外实践教学的带队教师不仅肩负重任,而且往往要遭受舟车劳顿之苦等,其身体心理都要承受巨大压力。学校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给予他们加倍工资及高出差补贴,在学校各项“评优”“评先”“评职称”等活动中给予优先考虑。旅游管理本科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同样需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首先,导师办公需要的办公室、带领学生外出进行田野考察等所需要的调研经费给予足额配置与拨付,并给予导师足额的工作量与课酬等。其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导师业绩评价与奖惩制度,对导师的业绩进行科学评价,业绩好的给予奖励,业绩差的给予惩罚,做到奖惩分明。

(四)建立并完善调动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高与否,对实践教学的效果影响非常大,因而调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何来调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呢?首先,进行制度建设,制订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条例。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用规章制度、奖惩管理条例等这些规矩来规范、制约、激励学生的行为。其次,采取内激励措施,如帮助学生认清旅游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及认识到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再次,采取外激励措施,如对虽然参加校内课程实践教学但是实践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创造一定情景、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对于表现优秀、进步快的学生给予一定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等。

(五)建立一套科学的考评制度与考评体系对于学生的实践效果要进行严格地考评,建立一套科学的考评制度与考评体系。首先,建立严格的考评制度。应明确规定:每一位学生必须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否则就无法得到专业课程实践部分的成绩以及专门的实践课程学分,而对没有专业课程实践部分成绩的,该门课程视为不合格,对于没有修满实践课程学分的,不准予毕业等。其次,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效果进行考评时,应该全面科学,建立由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互评、指导老师评价、实习单位主管领导评价、实习单位顾客评价,以及实践成果中的实习报告与行业调研报告打分相结合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第9篇

在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中职教学中运用新式的教学方式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除了多增加实践课题和话题讨论之外,要不断创新旅游酒店管理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新式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的PPT模版以及GIF动画和FLASH动画,增加中职教学课堂的生动性和直观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旅游酒店管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加强中职教学的课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课后交流作为新理念下中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不仅要在课上教授学生新知识、巩固旧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交流的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建立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QQ群,创建旅游酒店管理相关的主页与博客以及公共的邮箱等,都是鼓励和促进学生在课后学习交流的好方法。

完善专业中职实习,加强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素养培训

在中职教育阶段的学生,有很多仍然处于迷茫时期,因此,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其进行书本知识的讲授,而且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日常生活及心理生活上的帮助。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写课程论文的方式来了解学生们的真实想法,从而使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素养教育和培训,培养学生耐心的专业态度。另外,在旅游酒店管理中职教育中,专业的实习一直以来都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作为专业课程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完善学生的专业实习环境,改善学生的实习情况,为其创造丰富的实习内容。

例如,增加与全国各地的旅游星级酒店场所进行协作性实习,多为学生去类似场所进行实习而努力,有能力的话,可以为学生创造出国实习机会,从而增加学生实际管理的经验,提高自身的实践管理能力。

完善学生就业指导,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中职教育作为重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主要是面向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是重中之重。因此,中职院校要为学生的就业渠道进行多方指导,尤其是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方面要不断缓解学生的心理负担,进行鼓励、给予信心,让学生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另一方面要多进行学生就业方面的座谈与交流,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