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血透护理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0 16:12:09

血透护理论文

血透护理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 目的总结了如何降低血液透析中常见的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血液透析护理质量和安全。主要防范措施为:严格规章制度管理,提高工作人员风险和“法规”意识,加强血液透析专科培训,熟练掌握相关理论及操作技能,做好护患沟通和健康宣教。护理操作人员应在工作中认真分析存在的风险诱因,加强防范意识,将透析风险降低到最小,保证透析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血液透析技术是一种专业性强,风险性较大的特殊治疗。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目前,全世界有80万人以上尿毒症患者依靠透析疗法维持生命[1]。随着透析人群不断地增加,相关护理操作风险因素也不断增多。加强风险预防的管理是透析患者安全透析的保证,同时也使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对62例各种急慢性肾衰竭、尿毒症、酒精中毒等患者进行了588例次血液透析治疗,回顾分析62例中588例次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中常见的风险诱因及防范对策。

1.2透析资料 采用德国贝朗Dialog5.01型血透机。天创净水TCH纯水机水处理系统,透析器为德国生产的Polyflux 6LR透析器。穿刺针为日本生产的动静脉穿刺针。血管通路以动静脉直穿或双腔管置管。

2 风险诱因及防范对策

2.1从事血液透析医护人员的潜在风险

2.1.1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在透析前未重视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欠全面,对透析风险未明确告知.

2.1.2有被某些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护士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物,暴露于多种危险中[2]。在操作中有被血源感染的潜在风险。血透时间长,血透室通风效果不良将造成与患者呼吸道传染病的交叉感染。

2.1.3针刺伤是护士最常见的职业伤害 其中血源性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而又最危险的职业性暴露[3]。主要因素是处置针头及处理临床医疗废物时容易被刺伤;个人防范意识不强,工作条理性差也有关。

2.1.4防范对策①开展经常性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认真履行告知义务,融洽医患关系、防范医患纠纷。②提高工作人员风险意识,制定血液透析护理风险预案。③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加强防护意识,自觉执行预防职业暴露的措施,吸取教训,有效预防相同原因的针刺伤。

2.2血液透析中患者潜在的风险因素

2.2.1血管通路感染由于动静脉穿刺是侵入性操作,部分患者防御功能差,都是造成血管通路感染的相关危险性因素。

2.2.2 防范对策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及无菌技术操作,严防穿刺部位感染。做好临时性血管通路的护理及宣教。

2.3深静脉及动脉穿刺失败

2.3.1由于穿刺者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患者血管条件差。

2.3.2防范对策操作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讲清此项操作的风险并签订协议。严格执行静脉穿刺的操作规程;对血管条件较差者应由技术熟练的护士进行穿刺,最好固定护士操作,透析前用热水袋保暖(尤其冬天),使血管扩张,有利于穿刺。 转贴于

2.4透析器运转不良

2.4.1不熟练机器的使用及故障排除方法,机器异常运转时没有及时发现。

2.4.2防范对策 护理工作人员必须经过血液透析专科培训,熟练掌握血液透析相关理论及操作技能,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才能独立上岗。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做好透析机的消毒处理,定期对透析机进行检修和保养。

2.5 透析过程中出现凝血现象

2.5.1由于抗凝剂剂量不足,血液流量因素,出血和术后应用无肝素透析的患者可发生凝血。

2.5.2防范对策密切观察和护理,在透析过程中要维持血管通路通畅,监测动静脉压力,注意观察透析器的颜色。血压过低者,透析过程同时输入液体,以免影响血流量,同时可维持血压正常。对高凝、毒素高、酸中毒严重的患者、根据个体情况可适当增加基础肝素量。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责任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只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风险意识,不断总结血液透析管理的经验,降低血液透析中常见的护理风险,探索出更好的防范对策,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沈清瑞主编. 肾脏病诊断与治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02

血透护理论文范文2

[关键词] 专科护理血液透析模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4(b)-0163-02

对血液透析患者而言,治疗的目的不再是延续生命,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血液透析患者霈要活着有更高的生活质量,他们需要医务人员人性化的关爱,提倡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指导患者在透析终身治疗中摆脱困境。尽快进入透析的康复[1]。该院自2010年6月对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探讨新的管理模式,实行人文护理、健康教育、治疗和护理、康复指导,为一体的管理。提高了患者的存存率、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在2000年6月―2012年6月的透析病人130例,其中男64例,女56例,平均年龄(58±18.5)平均透析时间(82±17.4)个月,透析2~3次/周, 每4 h/次。透析年龄1~24个月。2000年6月―2011年6月的透析病人65例为对照组,总血液透析5714例,2011年6月―2012年6月的透析病人65例为观察组,总血液透析7002例。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一的护理模式,护士负责本班的透析病人,只管治疗和一般的护理。实验组采用护士整体分组的模式,实行人文护理、健康教育、治疗和护理、康复指导,为一体的管理。

1.2.1 分组的方法 护士按分层管理、分为低年资护士N1、N2、高年资护士N3为2组。

N3护士每组1名,N2护士2名、N1护士2名、护理员1名,设一个年资高的主管护师为组长,负责二组工作、两组均设1名副组长。血液透析病人按总数分为2组,血液透析机也平均分为2组,每组13台血透机,机器的保养、清洁、小故障由各组负责。

1.2.2 方法 护理组长负责各组的工作安排,每月召开1次护理会议,讨论科内病人的治疗护理、及时患者满意等,责任护士每周对本组透析患者进行电话随防一次,强调充分透析的重要性等,有记录。护士白班负责本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晚夜班两组轮流值班,负责来科治疗、护理。新进入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由当天值班组实行首诊负责制,以后的所有医疗、护理由此组负责。护士除执行医嘱外,在为病人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观察病情并与患者沟通,并做好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前、中、后的护理工作。护士长每天定期对护士每班的工作质控3次,每月并对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每2个月召开一次护理服务活动小组会议,进行阶段性总结,讨论护理服务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整改措施,并落实。

1.2.3 调查方法 ①采用根据我科血液透析患者特点设计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设计5个项目共分12个标准,分别有护士态度、护士的责任心、护士的技术、护士的基础护理、护士的健康宣教及总体评价。每个项目有2~3个标准。每个标准的答题方式为从1分(很不满意)到分(非常满意)3个等级,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②能按时接受血液透析治疗。③透析中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④月平均血液透析例数。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1。

2.1 两组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比较

见表2。

2.2 两组各月血液透析和月平均血液透析情况

见表3。

3 讨论

①血液透析病人分组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病人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每次治疗时责任护士一对一的心理指导、饮食知识指导、运动的指导、预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每月护士对本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疾病的评估,血管通路的指导,进行电话随防,使患者掌握了自身疾病的知识及血液透析知识,能按时接受治疗,护理管理模式的改变使护士服务意识、护理工作流程、护理新技术得到了提高,表1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态度、护士的责任心、护士的技术、护士的基础护理、护士的健康宣教优于对照组(P

②减少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会发生急性并发症,如高血压、低血压、失衡综合征、恶心、呕吐等[2]症状,如护士能观察及时,指导患者按时接受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由于分组管理后,患者与护士的距离拉近了,有些病人抽搐,护士们就帮病人按摩,还帮处理病人的大小便、呕吐物,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表2显示,观察组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③加强了护患沟通,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采取分组护理专科模式后,护士和患者像朋友、知已一样看待,护士给患者提供了信心,激发了透析患者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向往,护士加强了服务意识,责任感。

4 小结

专科分组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体现专科护理的价值,提高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了护士的理论水平和风险意识,降低血液透析的护理风险,有效的减少医疗差错、纠纷的发生,同时为病人提供了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林惠凤.实用血液净化护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80.

血透护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 肾脏病;专业实践;血液透析;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714.28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3(c)-0135-03

目前全世界仍有80%以上尿毒症患者依靠透析疗法维持生命[1],现代医学模式更重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增进人类身心健康[2]。如何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透析并发症,使其能够参加适当工作,减轻社会、家庭负担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研究。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生活质量是一个关键且不够确定的问题,教育程度越高,经济状况越好,家庭功能越好,其生存质量越高[3]。在我国,维持性HD患者生活质量(QOL)状况不甚理想[4],影响因素多,营养不良、心理障碍、家庭缺乏支持等因素直接影响维持性HD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对血液透析中心护士的培训、考核、授权,将传统的医-患、护-患这种点对点的单向交流的护理模式,发展为医-护-患-家庭这种多向、互动、网络交互式的全责护理模式,以促进医、护、患关系的和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合理分配和利用护士资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选择2011年1~6月及2011年9月~2012年2月在本院血液透析中心行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的患者200例,其中男123例,女77例,平均年龄(50.86±17.08)岁。患者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智力及回答问题正常。(2)选择2011年1月~2012年2月在本院血液透析中心工作的护士20名。

1.2 护理方法

(1)根据RNPPM的理论框架,建立由导师、护士、营养师等共同组成的合作团队,设计出一套适合HD中心的医-护-患-家庭这种多向、互动、网络交互式的全责护理干预方案。方案的核心是护士与患者、家属的和谐护患关系。(2)制定导师计划。由专科医生、护士长、资深专科护士通过一对一培训、集体培训、分层次培训、层级式指导等培训方式对护士进行全面、统一、标准的全责护理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理论、专科操作、个体化护理的实施方案、责任心、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并进行考核。护士合格后,成为责任护士。在责任护士护理自己的全责患者时,导师要进行授权、规范管理。(3)责任护士依据全责护理方案对HD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全责护理。

1.3 临床评价指标

(1)应用36项简易的健康调查问卷(SF-36)[5]评价患者生存质量,计算躯体功能(PF)、躯体角色(RP)等8个维度的得分,得分高说明健康状况好。(2)症状自评量表(SCL-90)[6]主要从躯体化、强迫、抑郁、敌对、焦虑等5个方面进行评分,采用五级评分(0~4),3分视为存在心理障碍。(3)用家庭关怀指数(APGAR)问卷进行测评,(APGAR)问卷共5个题目,每个题目代表一项家庭功能,经常(2分),有时(1分),几乎从不(0分),0~3分为家庭功能严重障碍,4~6分为家庭功能中度障碍,7~10分为家庭功能良好,得分越高说明家庭功能越健全。(4)引用基于Kanter结构授能理论的工作效能条件量表(CWEQ-Ⅱ),该量表包括机会、信息、支持、资源、正式和非正式六项,共21题。采用LIKER5级评分法,分值越高代表授能水平越高,总共分值范围是6~3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数据用(x±s)表示,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应用肾脏病护理专业实践模型后,维持性HD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明显提高,与应用护理模型前比较,8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1;心理状况明显改善,与应用护理模型前比较,躯体化、强迫、抑郁、敌对、焦虑5个方面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家庭关怀度指数明显升高,与应用护理模型前比较,5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护士的工作有效条件增高,与应用护理模型前比较,6个方面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方法,随着医学的发展,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完善,较长的生存时间和较好的生存质量是患者的最大愿望[7-8],而做好血液透析的全方位护理,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延缓病情的进展,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9]。本研究通过对血液透析中心护士的专业理论、专科操作、个体化护理的实施方案、责任心、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等方面进行培训、考核、授权。全责护士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和责任,能协调、熟悉、了解患者。通过网络交互式及定期举办血液透析讲座等方式,针对维持性HD患者营养不良、生活质量低、心理状况差、家庭支持少等问题对患者及家属实施:(1)从生活方式、卫生习惯、营养支持等方面进行健康宣教。(2)做好心理护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消除负性情绪。(3)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和对患者病情的认识,同时强调家庭的不可替代性。护士自始至终坚持参与患者及其家属整体护理的过程管理,在工作中努力发挥他们的最大潜能,主动利用她们的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从研究结果表1~4可见应用肾脏病护理专业实践模型后维持性HD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明显提高、心理状况明显改善、家庭关怀度指数明显升高;护士的工作有效条件明显增高,P值均< 0.05。同时也提示了该研究能为血液透析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护理指引,并全面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使广大血液透析患者得以接受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减少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提高生活质量,减少透析并发症,延长生命,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从而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相关护理研究领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沈清瑞. 肾脏病诊断与治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02.

[2] 岑琼,王君俏,王永芬,等. 2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186.

[3] 冯霞,宋春辉,许娴.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家庭功能及其与生存质量的关系[J]. 护理研究,2011,25(7):1716-1717.

[4] 周萍,邓一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 护理学报,2007,14(8):14-16.

[5] 万崇华. 生存质量测定及评价方法[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106-107.

[6] 张明园.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81-203.

[7] 沈艳清.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5):685-686.

[8] 苏雪松. 高龄肾功能衰竭65例患者血液透析的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2007,9(4):312-314.

血透护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血液净化;透析;护理管理;安全隐患;防范

【中图分类号】R3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488-02

血液净化技术在我国发展尚不平衡,人员培训、质量管理、技术标准化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包括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和护理人员安全隐患。因此,制订规范、科学、系统的安全措施是确保血液净化治疗安全的根本保证。

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1月D2015年4月我院100例各种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及药物中毒患者共进行了307次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在透析时均采用一次性动静脉穿刺针,采用动静脉造瘘进行血管通路操作,也可采用动静脉直穿和双腔管置管。

2 血液透析中潜在的安全隐患

2.1 血透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

2.1.1患者并发展的发生:尿毒症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及消化系统出血等并发症,在透析过程中容易发生低血压、高血压、肌肉痉挛、失衡综合征、恶心呕吐及发热等并发症。

2.1.2患者心理因素:大部分患者由于长期依赖透析以维持生命,给患者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及精神负担,来自于自身、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均能造成患者极大的心理负担,患者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状态,甚至会产生自杀的念头。患者往往会由于各种原因而不遵医嘱按时服药,透析中隐瞒病情不及时向医生反映自身出现的状况,甚至会出现拔针的念头。 2.2 工作人员存在的安全隐患

2.2.1工作人员疾病感染:在进行透析时,如工作人员在对某些患有肝炎病原学、艾滋病等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患者进行操作时稍有差池则会造成工作人员的疾病感染;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不小心被消毒液等化学物质损伤到皮肤或眼睛等;透析室较差的通风效果造成工作人员与患者产生呼吸道传染病的交叉感染等,均能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威胁着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2.2.2护理人员的失误: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透析治疗时,自身知识储备不多,操作技术不够熟练,操作不够规范,临床对于患者的病情观察不够认真仔细,应急能力不高等均能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存在着极大的护理失误风险。

2.3 设备故障

在进行透析治疗过程中突然停电,或出现透析机短路、电线老化等现象,均能直接导致整个血液管路和透析器发生凝血,造成患者血液极大的浪费,促使医患之间发生难以调节的矛盾;在进行透析时发生驱水泵故障、输水管道发生断裂、水源缺失及水处理机等出现障碍也会造成透析的失败;反渗机发生故障,预处理机系统未按时进行反冲消毒及维护,会造成患者出现血压下降、痴呆、心律不齐、贫血、骨软化、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

2.4 其他故障

2.4.1不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护理人员之间不按照规定的交接班制度、规范的消毒隔离制度、手消毒制度等核心制度进行护理操作,造成了在血液透析中出现较难弥补的护理缺陷,这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为较常见上的、损害较大且后果较为严重的一种风险。

2.4.2护患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患者由于其病程较长,治疗时间较长且治疗费用相对较昂贵导致患者及其家属不太和善,给护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做好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做好透析相关知识介绍,取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透析配合度,提高护理效率。

3.血液透析风险防范

3.1对环境、设施的改进与管理

3.1.1环境安全管理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做好设备和水、电的防护工作,配置安装稳压器,确保水路安装严密无泄漏;血液透析机、水处理设备及精密仪器设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修与保养。确保化学试剂的使用安全:根据安全、经济的原则规定最适宜的存储量,在配置化学试剂时有防护用具,且有明显的标识,勿混放,防止错取错用。

3.1.2加强对透析机、水处理系统的管理。制定透析机、水处理系统的定期维修、保养、消毒、监测制度,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修和保养,每月对透析机出入透析液口进行细菌培养;每季对反渗水进行内毒素的监测、对水处理系统进行消毒,每周监测水质2次,包括电导度、硬度、氯等,以确保透析用水的安全。

3.1.3患者管理严格执行透析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减少交叉感染:透析患者常规检查肝功能及艾滋病病毒。设立HBV和HCV阳性患者专用血液透析机及隔离治疗室,避免交叉感染。透析患者每半年复查肝功能及艾滋病病毒。设立小组长负责制,各组人员相对固定,负责本组患者的透析护理,干体重的设定,血压情况、透析充分性、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追踪,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3.2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职责明确,分工合理

制定合理严谨的各班职责、各级人员职责,明确分工,责任明确,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各项制度的意识,保证护理工作全程中的环节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3.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重视人员的素质及培养,以提高服务水平。血透中心的护理人员应选择素质高、责任心强且有5年以上内外科病房工作经验的人员,经培训后,并由经验丰富的具有高尚医疗道德的护士带教,考核合格后,方能独立工作。合理的排班也是预防差错的方法之一,排班要老中青搭配,保证每班有一个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资深护士。经常举办讲座、进行考核、外出培训与进修等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及技术操作水平。

3.4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纠纷

提高护理质量是预防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前提。根据血液净化工作的特点,培训护理人员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预见能力,推进全方位整体护理服务理念。在护理服务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本观和人文精神,以患者的信任度为基准,重视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爱护和尊重患者;以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舒适的环境、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尽可能减少纠纷的发生。

4.讨论

血液透析是一门专业技术,只有不断完善各种制度,提高自身理论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做好各方面服务,才能不断降低透析风险,在提高患者透析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让患者重返社会。

参考文献

血透护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

血液透析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这种治疗方式属于肾替代疗法。血液透析治疗具备操作专业性强、技术性强的特点,基于此情况应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1]。由于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具备一定的特殊性,护理内容与方式也具备一定的复发性,而且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为此存在的护理风险也较多[2,3]。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将直接影响患者治疗结果,严重情况下还会引起医疗纠纷,给患者身体康复造成直接的影响,为此本研究采用了不同护理管理模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9例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47~66岁,平均年龄(55.21±2.15)岁。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龄46~65岁,平均年龄(55.01±2.0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为完善制度:在血液透析室现有护理规章制度基础上进行完善,其中包含血液透析护理工作流程、病例管理、预防感染、保养设备以及停电后的紧急预案,保证在血液透析护理中护理人员有章可循。1.2.2观察组:选用护理安全管理,具体如下:①护理技术提升:血液透析治疗具备操作性强、专业性强的特点,为此护理人员在平时要积极参与到培训中,提高护理人员对于血液透析护理常识、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可以采用情境模拟、培训指导方案保证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够按规章制度进行护理操作。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十分特殊,并伴有较高的风险性,在治疗期间容易出现突发事件,为此护理人员还要提升应对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②选择血管: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要选择粗、大、直的血管,尽可能地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完成后采取蝶形方式固定,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每间隔15min巡视一次,密切关注血液透析状态,检查患者穿刺位置是否存有渗血情况,同时做好动静脉内瘘的评估与加强穿刺针的固定。③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检查患者是否出现高血压、低血压以及低血糖、抽筋等情况。④对患者身份进行识别。⑤定期检查透析机、水机,保证其能够正常运行。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为脱针、穿刺位置肿胀、透析机器设置错误、穿刺失败、设备故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评分高者说明质量佳,反之则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共计24例,其中有1例患者因翻身不当,导致静脉端血肿,中途更换穿刺部位,其发生率为4.17%;观察组患者共计25例,无任何患者发生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0%;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76.12±1.29)分;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89.11±1.32)分,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血液透析在临床中是常用的治疗手段,这种治疗方式具备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在血液透析室特定环境下进行[4,5]。且要辅以护理干预,进而保证治疗效果与治疗顺利性[6,7]。通常情况下,我科室所采用的护理模式为常规、传统护理,虽然这种护理模式有效,但效果不甚理想。基于上述情况,为了提高护理效果、护理质量,故而采取了护理安全管理模式。护理安全管理模式是临床常用的新型护理模式,在实施期间,充分分析了传统、常规护理不足之处,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弥补,并保留其优势。此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完善制度,使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据可循、有章可依,进而实现提升护理满意效果的目的。此阶段护理是采用培训以及模拟方案,进而提高护理人员在护理中的安全意识,通过有效的培训不断规范护理人员操作技能与行为,使护理人员更加注重护患沟通,使护理人员能够主动帮助患者调节负性情绪,调节心态,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干预。通过选择血管,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提升护理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此结果证实,观察组采取的护理模式更为理想,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此结果证实,观察组所采用的护理模式更为理想,可提升护理效果与质量。综上所述,在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可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参考文献】

[1]白淑萍.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83):327-328.

[2]陈美丽.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8,18(95):249.

[3]周敏.护理风险安全管理运用于血液透析室临床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21):3654-3656.

[4]孙文娟.护理安全管理运用于血液透析室护理效果研究[J].饮食保健,2017,4(24):173-174.

[5]王璇.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8):26-27.

[6]罗跃.标识化安全管理在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19,5(24):22-23.

血透护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1]。血液透析室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科室,随着透析模式的改革发展,透析治疗的范围逐渐加大,透析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各项血液透析室标准规程的出台。近年各省透析室发生的重大不良护理事件的报道,透析患者维权意识更加增强,透析室护理人员工作压力也不断增大。所以合理而有效控制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才能提高血液透析室的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下面对我科五年中出现的60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关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科2006年10月至2011年10月发生的不良事件60例次,出现不良事件由护士长组织护士进行讨论分级,0级和1级事件由科室自行讨论并进行整改,2级、3级及以上事件填写不良事件登记表,详细记录不良事件的经过及导致后果,经全科护理人员讨论后上报护理部。

1.2 方法:将我科自行登记处理和上报护理部并在科室进行讨论评定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筛选出近五年内血透室护理人员在病人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各种不良事件的内容进行分类: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技术操作不熟练、不熟悉机器操作流程、病情观察不仔细、无菌观念欠缺、健康宣教不到位、语言沟通不良、自我保护及风险意识淡漠是导致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

2.结果

血液透析室出现的不良事件的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自我保护及风险意识淡漠、病情观察不仔细、技术操作不熟练、无菌观念欠缺、语言沟通不良、健康教育不到位、不熟悉机器操作流程。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

3.讨论

3.1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

3.1.1 责任心不强是发生透析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

3.1.1.1 透析上下操作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边说边做,导致血液入废液袋还未接管,下机空气进入透析器及管道,无法完成回血。

3.1.1.2 无肝素透析不及时冲洗管道,又不观察管路及透析器颜色,造成不完全凝血或全凝血,造成病人血液浪费,引发纠纷。

3.1.1.3 透析中经动脉管路前补液管输血输液完成后未及时发现,导致空气进入透析器及管道。

3.1.1.4 穿刺后穿刺针不妥善固定,导致透析中穿刺针滑脱出血。

3.1.1.5 肝素泵注射器连接不牢固紧密,致血液从肝素泵端漏出。

3.1.2 查对制度执行不严:

3.1.2.1 上机前不查对医嘱,肝素剂量应用不准确或错将生理盐水当肝素注射液使用,导致透析中凝血事故发生;透析前抽血标本不查对姓名,抽取后不及时登记送检,造成标本浪费;未按医嘱设置脱水量。

3.1.2.2 上机后不严格执行自我查对,肝素泵夹子不开或超滤键不开,监测皮管未放入监测夹。错误设置脱水量未发现,设置过多,导致病人透析中发生严重肌肉痉挛,设置过少,导致病人目标脱水量未完成。静脉肿胀了还调高流量,引发大血肿。

3.1.2.3 下机时不查对医嘱,忘记为病人注射药物或用药不看姓名,导致将甲病人药物用到乙病人。下机消毒前不查对机器是否有消毒液就进行消毒,导致机器异常报警。

3.1.3 技术操作不熟练。穿刺技术不过硬,内瘘穿刺失败,形成血肿。上机引血流量不足未及时妥善处理,机器静脉压监测为0,没有意识到病人透析器及管道发生凝血。

3.1.4 不熟悉机器操作流程,机器报警不能及时正确排除。

3.1.5 病情观察不仔细:

3.1.5.1 生命体征不按时测量:病人血压过高或过低不及时报告医生,对血压过高者给予降压药后不复测血压。

3.1.5.2 糖尿病透析患者透析中发生低血糖反应全身虚汗未发现。

3.1.5.3 深静脉置管患者透析中导管流量不足,不及时发现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当,为防止频繁机器报警,将血泵流量直接降低,不进行空气监测进行治疗,导致病人治疗效果差或透析器及管路发生凝血。

3.1.5.4 动静脉流量不足患者前臂压止血带,不及时观察内瘘肢体情况,不定期松止血带。

3.1.6 无菌观念欠缺:

3.1.6.1 操作中不严格执行无菌原则,随意开放管路接口不套小帽,导致热源带入管道。

3.1.6.2 深静脉置管换药中,准备过早,物品污染。操作中拆污染敷料不洗手、换手套就进行换药操作,导致导管感染风险增加、留置时间缩短。

3.1.7 健康宣教不到位。在回访病人中不进行有效宣教,病人不清楚哪些是高钾和高磷食物,因饮食不当而入院。未告知患者在透析间期如何控制干体重,导致过度增长。对新启用内瘘的患者,下机时不告知患者动静脉内瘘按压力度和时间,导致内瘘闭塞。发生穿刺肿胀的患者,未告知24小时内只能冷敷,患者回家就热敷,导致血肿加大。

3.1.8 语言沟通不良。操作时未向病人做告知,将药物推注了,患者以为没用,发生争吵。透析中后发生低血压的患者,不提醒注意内瘘功能检查,导致内瘘发生闭塞患者未察觉。回答病人提出问题过于简单或不做应答。对不遵守科室制度的病人进行反复指责,导致病人不满意投诉。

3.1.9 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淡漠。穿刺操作及插管手术配合被利器所伤。下机时二人操作传递针头导致不经意刺伤,随意将利器放在血透机上,引发针刺伤。操作时有陪人在场引起误解发生纠纷。不认真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随意说话,引发病人情绪过激反应,发生护患矛盾。

3.2 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对策:

3.2.1 成立护理质控小组,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检查工作。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由护士长和3名高年资护士组成。严把护理质量关,每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写出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及时发现不良事件隐患,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分级讨论,2级以上事件进行全科室护理人员讨论后上报护理部,避免不良事件再次发生。同时对本科工作流程和标准进行再次讨论,提出进一步改进。

3.2.2 做好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科学、及时、有效的控制[2]。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环节。对科室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每班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上报处理。对无视安全的护理行为予以制止并实施相应经济惩罚。对由于责任心不强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予以最严重处罚,除经济处罚外,必要时予停职处理。

3.2.3 工作资历较浅的护士业务水平较低,经验不足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对新入科的血液透析护士,制定严格的带教计划,使其熟悉工作环境,掌握血透室工作制度及工作标准,熟练各种操作规程和技能,熟练掌握专科应急预案,经三个月带教考核合格后予以定级上岗。定级后,再进行相应的血液净化护士核心能力训练,逐步增强专科业务水平。班次上注意新老护士搭配,实现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适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及技术把关[3]。在工作上遇到疑难及时请教汇报协助处理,不盲目求成或擅做主张。业务学习注意将制度和工作指引如何落实在操作中的贯彻进行示范,使低年资护士应变能力逐步增强。

3.2.4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上机前严格查对床号、姓名、透析模式、脱水量、透析器型号、抗凝剂用量、透析时间、透析液、机器运行性能;上机后进行自我查对,除上述内容外,注意检查体外循环管路的正确连接和密闭性及穿刺部位、血流量情况及病人治疗的反应。另外每班安排专人实行二次查对,防止因查对不当或不到位引发护理不良事件。

3.2.5 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实行心电监护。对发生透析并发症的患者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理。对透析中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患者派专人守护,并加床档,对肢体进行约束,同时加强病情监测,发生变化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治疗,并实时做好记录。对糖尿病透析患者,注意询问当日注射胰岛素情况,谨防低血糖发生。对老年透析患者和智力障碍患者、语言沟通障碍患者加强巡查、检测,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

3.2.6 加强血透室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专业思想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培养血透室护士热爱护理工作,善于控制工作中情绪,对待特殊性格的透析患者要有高度同情心,即便被误解也不能争锋相对,始终想着自己的服务对象是病人,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病人的立场思考问题,思想护理行为和语言该怎样落实。同时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工作中做好慎独,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重视护理沟通,工作中与病人沟通时注意观察病人反应,不要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引发病人过激情绪或行为。操作时严格履行告知义务,让患者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才能取得合作。在发生操作失误,要态度诚恳,及时致歉,要及时汇报协助处理,将病人损失降到最低。

3.2.7 做好健康宣教及病人心理护理。按照回访制度落实要求,对自己分管的透析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发放健康宣教手册。指导透析患者如何做好饮食管理、水分控制、如何正确服用药物、监测血压和观察内瘘功能,在发生不适时如何自救和求救。

总之,血液透析患者是一个比较特殊化的群体,在透析治疗过程中有许多难以预测的病情变化,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制造护理不良事件。加强血液透析室安全管理,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业务素质,在不良事件发生后实施必要的惩罚和非惩罚相结合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能有效控制血透室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伟琳,叶文琴.加拿大Mcgill大学对护理差错的认识和处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3,4(10):94.

血透护理论文范文7

关键词:血液透析;甲状旁腺切除手术;内瘘护理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方法,血液透析最理想的血管通路是动静脉内瘘,称其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运行情况直接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随着血透透析的广泛应用和透析技术的改进,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存活时间大大延长,续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发病率也随之提高,而晚期续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只有进行甲状旁腺切除手术(PTX)治疗才能阻止病情的进展[1]。卞维静等研究部分患者在术后会出现内瘘堵塞[2],如何维护好甲状旁腺血透患者术后动静脉内瘘,保证有效透析,一直是我血液净化中心医务工作者的研究重点。我科室开展甲状旁腺切除治疗尿毒症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较早,手术病例较多,在围手术期患者的内瘘护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12月,共计甲状旁腺切除手术116例,其中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的患者106例,男性82例,女性24例,年龄50~77岁。透析年龄7~20年,SHPT病程1~16年。术前内瘘状况均正常。手术采取甲状旁腺全切除+前臂移植术。

1.2方法 均在全麻下行甲状旁腺腺体全切术,将最小腺体及弥漫增生部分做好标记,移植于患者非内瘘侧肢体前臂肌肉床内。围手术期予以无肝素透析预防出血、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

2 结果

98例患者内瘘功能良好,5例患者术后出现内瘘震颤减弱,经护理干预后好转,1例患者术后未透析即发生内瘘闭塞,2例患者透析后发生内瘘闭塞。

3 护理

3.1心理护理 SHP患者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长期血液透析治疗过程,都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或多或少会对治疗丧失信心。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告诉患者不要灰心,手术是为了更好控制、改善病情。并向患者交代手术前后内瘘护理干预的重要性,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通过真诚的沟通,辅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良好的治疗护理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3.2术前护理 术前SHPT患者,因PTH升高、钙磷代谢异常,患者皮肤瘙痒,可用温水插浴,涂上润肤油,皮肤抓5%碘伏消毒,以防内瘘感染。

术前严格禁饮禁食。手术当日,对于预约手术时间较后的患者,禁饮禁食时间较长,需监测血压和血糖情况,避免低血压和低血糖的发生,可视实际情况静脉补充糖水。术后由于上肢分别有内瘘和甲状旁腺移植物,血压只能通过下肢测量,术前测量血压时需注意测量非内瘘侧上肢血压和术后拟测量的下肢肢体血压,记录并对比两者的差异,以便术后准确评估患者下肢血压情况,正确判断血压状况。

3.3术中护理 在患者内瘘肢体做明显标记,记号笔标注不得测血压、受压、输液输血等,在巡回护士和麻醉师术前访视患者时,教会内瘘功能检查方法,术中注意其内瘘有无振颤及杂音,并避免术中低血压的发生。

3.4术后护理

3.4.1内瘘功能评估:患者术后回室后,立即检查内瘘状态,评估内瘘功能,内瘘检查频率为q2h,当出现病情变化时随时检查,并做好记录。

3.4.2监测生命体征测量术前已选定的下肢血压,与手术前血压进行比较分析,及时发现血压变化并干预。观察手术创面敷料和引流液情况,如出现局部血肿或引流液显著增加,立即汇报医生处理。

3.4.2预防透析器和管路凝血导致的内瘘闭塞:患者术前1 d及术后1 w常规进行无肝素透析,但采用无肝素透析,存在体外循环凝血的风险,为了更加顺利、安全地进行无肝素透析,消除或减弱促凝血的影响[3],透析患者血流量控制在200~250 ml/min,透析时间3 h,透析过程中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及透析器100~200ml/min,30min/次,同时注意凝血和出血观察。透析过程中视透析器和管路凝集情况及时更换,更换时注意内瘘穿刺针内有无血栓,可用注射器予以抽吸后再行上机。

3.4.3合理设置超滤量和超滤率:患者术后首次透析一般为卧床,测量体重困难,可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准确评估患者干体重[4],合理设置脱水量。对于术后当天透析的患者,由于禁食,往往存在容量不足,超滤量不宜过多。无肝素透析所需要超滤出的冲洗的生理盐水,可在上机后30~60 min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再匀速增加超滤率,避免透析早期脱水过多造成低血压,引起内瘘血流量不足,内瘘闭塞。

3.4.4低血压的预防和护理干预:低血压是内瘘阻塞的主要原因之一,低血压可造成内瘘处血流缓慢,加之脱水后血液浓缩,最后导致内瘘闭塞[5]。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循环不稳定的患者,给予低温曲线钠模式透析。

SHPT患者在成功实施PTX后,患者常因甲状旁腺功能不足及骨骼缺钙,进而血液中钙磷重新分布回到骨骼中,引起低钙血症。由于低血钙易导致的低血压造成动静脉内瘘堵塞[2],该组患者术后76例(70%)血钙

4 讨论

肾性甲旁亢患者的血管通路有转移性钙化、脆性大等特点,且长期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的穿刺难度较大,手术后低血压和低钙的发生。更易导致内瘘血管塌陷,穿刺难度加大,引血不畅应给予格外保护[6]。同时由于患者手术影响,使其细胞干体重发生变化,透析脱水量与术前有区别。我们对术后患者的内瘘格外小心,由经验丰富的护士穿刺,透析前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其准确干体重,设计合理脱水量,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谨防低血压的发生,透析结束后按照新瘘的处理方法,关照患者注意内瘘的变化随时与医生联系。有效的护理好甲状旁腺患者的内瘘,避免其阻塞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度过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黄恬,余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其治疗[J].医药专论,2010,31(11):641-644.

[2]卞维静,张凌,等.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及处理[J]中国血液净化,2011,10(5):246.

[3]杨姣,周娟,张勰.无肝素透析在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5,36:74-76.

[4]谢岷樾.详析"人体成分分析仪"的健康咨询报告[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06:162.

血透护理论文范文8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室护士工作存在的压力及原因。方法:根据职业压力产生的原因完善对应的解决措施。结果:工作性质、工作强度、工作环境、护患关系等因素为血透室护士的主要工作压力来源。结论:找出减轻压力的对策,并采取积极有效针对性较强的减压措施。

【关键词】血液透析; 心理压力;应对方法

近年来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患者数量逐渐增多,患者病情越来越复杂,患者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血透室护士在工作中常面临各种问题;如护患矛盾、理论知识缺乏、业务知识不熟练、护士执业暴漏危险、护士工作超量等。现对血液透析室护士心理的压力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措施。

1 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

1.1 工作性质透析患者的体外循环管路里,有近200多毫升的血液,以每分钟200多毫升的速度在不停地运转四、五个小时,并且每个管路都有数个接头与侧孔,稍有疏忽,就会使患者丢失血液,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每个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肝素的用量更是马虎不得,用量大,会导致病人出现出血倾向;用量少,不但达不到防止凝血的作用,同样会导致病人丢失血液。这就需要我们护士要随时随地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机器的运转情况及管理的衔接是否完好等。患者在体外形成体外循环,透析过程中容易出现头痛、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而长期透析患者往往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并发症,透析本身还可以出现凝血、漏血等情况发生,透析过程中如有故障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确保患者透析过程完成。这就需要护士在工作中必须加强责任心,在透析过程中精力高度集中,容易产生精神压力。

1.2 工作强度大 血液透析室病人多,护士缺编,分管病人多,导致护士工作时间长,任务重,她们每人分管5-6台透析机器,另外还经常面临急诊加班抢救病人如因蜂蜇伤造成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农药中毒等病人,随叫随到,这种不定期的排班模式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因此她们害怕下班之后再接到加班电话,造成精神状态差的不良心理状态。

1.3 工作环境 血液透析工作中面临着一些职业危险因素如机器的噪音、电磁波的干扰、化学消毒剂的不良反应、以及职业暴漏的困扰使她们时刻担心身体的健康问题。

1.4 复杂的护患关系大多血透患者的心理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怀疑、恐惧、悲观、失望、绝望情绪,患者与护士沟通时容易发脾气、恶语伤人等,护士为了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必须保持一个豁达的胸襟耐心各病人解释,造成强大的精神压力。

2 应对方法

2.1 营造好的工作氛围 提倡护士多交流,积极参加健身、娱乐等活动以增强体质、缓解压力。

2.2 适度调节血液透析室护士的工作强度,缓解压力 根据血液透析室的工作特点,合理弹性排班,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合理休息,减轻护士的职业紧张和职业压力,尽量为她们创造良好的轻松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保证她们有足够的休息使她们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血透护理论文范文9

【摘要】目的:观察高钾血症的患者应用血液透析的疗效。方法:对31例应用含钾 1.95~2.0mmol/L浓度的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结果:共进行183例次高钾血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等治疗及护理,血清钾浓度降至正常范围,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高钾血症患者应及时进行血液透析,该疗法是治疗高钾血症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高钾血症;血液透析;护理

高钾血症是临床上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之一,如不及时诊断处理,其后果十分严重,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引起高钾血症的病因很多,本文对31例高钾血症患者进行的183例次血液透析等治疗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26~70岁。其中慢性肾炎17例,糖尿病肾病5例,梗阻性肾病3例,高血压肾病3例,多囊肾2例,狼疮性肾病1例。共进行血液透析183例次。

1.2 病因分析:见表1。

1.3 临床表现:除尿毒症原有的症状如水肿、少尿或无尿等表现外,其中四肢及口周感觉麻木10例,恶心、呕吐 5 例,心悸、胸闷6例,极度疲乏、肌肉酸痛5例,呼吸困难5例。

2 治疗方法

2.1 紧急血液透析疗法:用Fresenius.4008s透析机,中空纤维透析器,其透析膜为聚砜膜,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膜(PMMA),血仿膜,铜仿膜。碳酸氢盐透析液,动一静脉内瘘穿刺,或动一静脉直接穿刺,应用肝素抗凝,全身肝素化或体外肝素化,血液流量 150~200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 min。根据病情每次透析 3~4h。

2.2 药物疗法:在病情危重或其他原因不能及时进行透析治疗时,可先使用药物治疗,促使钾离子进入细胞内,暂时性使血钾浓度有所降低,赢得时间进行透析治疗。采取以下措施处理:①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可提高血液的pH值,使血液中的钾转移到细胞内;②用10%葡萄糖酸钙20ml加 5%葡萄糖100ml缓慢静脉滴注,可以对抗高血钾对心肌的抑制作用;③使用注射葡萄糖和胰岛素,按 3~4g葡萄糖与1个单位胰岛素比例使用,也可使血钾转移入细胞内。

3 护理方法及要点

3.1 护理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 30分钟测量 1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等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给氧 2~4L/min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的痛苦,患者思想负担较重,可出现恐惧、焦虑情绪等表现。医护人员要理解患者的心理,对其护理要耐心细致,要积极进行卫生宣教,给患者及家属讲解高钾血症发生的原因,提供详细的预防处理措施;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要注意饮食、不要过多进食大量含钾的食物如肉类、磨菇、榨菜、番茄、香菜、马铃薯以及柑橘、苹果、香蕉、菠萝等水果。同时伴有酸中毒时,也会产生高钾症。嘱患者及其家属要注意饮食,按时充分进行血液透析,及时有效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和酸性物质,防止高钾血症的发生。

3.2 护理要点

3.2.1 血液净化前的护理:介绍血透的目的及意义,制定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饮食教育计划,由浅入深对患者及照顾者进行指导。

3.2.2 血液净化时的护理:进行透析前讲解体重、术中监测脉搏、呼吸、血压、体温的意义,以及抽血查血钾、血钠、血氯。血钙、尿素氮、肌酐、二氧化碳结合率的重要性。

3.2.3 出院患者采用,电话回访方式或发放健康宣传卡,督促患者下次血透时间及次数指导患者及其照顾者做好相关的记录。如出入液量,控制好干体重,监测血压、血糖等。

4 治疗结果

每例次经血液透析等治疗及护理后,血清钾浓度降至正常范围,心电图的高血钾图象消失,其他临床症状改善。无死亡病例。

5 讨论

透析疗法是治疗高钾血症最有效的方法 。高钾血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 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更优于醋酸盐透析液,碳酸氢盐透析液可迅速纠正酸中毒, 而且不会出现低氧血症,更快地达到治疗效果。高钾血症合并严重水肿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因透析和超滤同时进行,不但超滤多余水份,而且也使血清钾降至正常。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钾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中流量吸氧可提高心肌组织氧浓度,减少心律失常、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但在透析过程中,仍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随时做好抢救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郭建波,曹玉兰,李平.血液透析抢救高钾血症66例临床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05.21(7)

[2] 叶任高,沈清瑞.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59

[3] 宋雪霞,黄向阳.血液透析抢救尿毒症高钾血症31例分析.广西医学,2005.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