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普通地质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0 16:12:11

普通地质学论文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普通受众;媒介批评;弱势地位;弱势原因

理想的媒介批评应该是向所有受众开放的。在我国,公民具有言论自由权利,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对媒介及其行为展开批评。但在实践中,往往是精英分子的媒介批评占据主导地位,而普通受众媒介批评的实践却处于弱势地位。本文试图对普通受众媒介批评的困境和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的原因。

“普通受众”的界定

刘建明教授在《媒介批评通论》中将媒介批评主体分为:普通批评者、批评家群体、媒体的监管者、优秀稿件评选者。在界定“普通批评者”时,用到“普通受众”一词,“普通批评者对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信息论的知识了解甚少,批评很难带有系统性,加上普通受众大多为社会底层公众,从自身对新闻的感悟提出见解,是人民内心呼应的真实表现”[1]。由此可见,“普通批评者”即是“普通受众”,刘建明总结普通受众的特征是:包括任何职业的人,无特殊媒介背景,缺乏媒介知识。[1]

刘建明将“‘和媒介没有任何背景的人’,但谙熟其他学科的受众”列入“批评家群体”;王君超把“新闻界、文化界人士、社会学者、政府官员、传播学、文学、社会学教授等”列入“专家”范围[2]。二者异曲同工,都把某一学科精英分子或某一领域意见领袖排除在“普通受众”之外,这类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权威或公信力。

综上所述,普通受众不在媒体或相关单位从业;不具备专门的媒介知识、媒介素养较低;非学科精英与社会名人,权威或公信力较低。同时具备以上特征的方为普通受众,至于普通受众的具体范围是什么,就笔者目前查阅资料,尚无明确划分,只见到刘建明教授在其著作《媒介批评通论》中写道:“普通受众多为社会底层的公众。”

“普通受众”媒介批评的弱势地位

受众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新闻信息的接收者,又是批评意见的发出者。但实际中,普通受众对于大众媒介的信息接收和批评反馈呈不对称性。一方面,普通受众构成媒介信息最广大的接收群体,同时由于其信息接收渠道比较单一,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比较容易受到传播内容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受知识水平、参与渠道、个人影响力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很少数普通受众参与到媒介批评中,其批评质量相对较低,影响力相对不足。普通受众作为媒介信息最广大的接收者群体,却并不在媒介批评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不对称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媒介批评并不能很好地代表普通受众的立场和观点,普通受众在媒介批评中处于弱势地位,其具体表现如下:

从数量上讲,普通受众在媒介批评者中占据少数地位。我国还没有形成专业的、全面的媒介批评队伍,媒介批评主要是政府管理部门对媒介的行政批评和新闻学院的专家、学者对媒体专业化领域的评价,缺少的是行业自律的批评和公众性的媒介批评[3]。无论是以平面媒体为载体,还是以网络媒体为平台,普通受众都在媒介批评主体中处于少数者地位。

平面媒体由于版面和时间资源有限,监管较为严格等因素决定了其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对批评者的综合素质及批评作品的价值性要求较高,普通受众的媒介批评声音难以得到表达。刘薇通过对《今传媒》、《新闻记者》、《新闻界》上刊登的280篇媒介批评的文章分析发现,只有5篇来自“社会公众”。而这其中有两篇作者分别为北京组织人事科研所工作人员和烟台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们显然并非普通受众。

然而网络并没有把普通受众推到媒介批评主体的多数者位置。媒介批评性质的网站或栏目大多有名无实。笔者写此文时,赫赫有名的媒介批评网由于网站维护出现问题,处于停止使用状态;中国传媒网的传媒社区几乎全是广告的招标,且最新日期基本都在2011年初。而且,网站上的很多媒介批评文章并非网络原创,比如新华网的传媒频道栏目和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之“焦点话题”中的媒介批评文章,几乎都是转载自印刷媒介,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向所有受众开放的网络批评平台。再加上,网络内容庞杂、更新快的特点,普通受众的声音若不能及时脱颖而出,则立刻会被淹没在网络的大海中,而失去影响力。

从质量上讲,普通受众的媒介批评质量相对较低。首先,普通受众的媒介批评往往缺乏专业性、理论性和系统性。普通受众的文化水平和媒介素养相对较低,认知水平有限,对于媒介的批评并非都能够通过专业的批判视角、充足的理论知识表达出来,而是带有明显的经验性。而经验具有狭隘性、个体性、偶然性、非理性等特点,基于经验层面的批评则不免显得片面、盲目和无序。李滨和钟沈军通过对《新闻记者》媒介批评栏目中文章的研究,得到表格1[4],进一步说明了普通受众的媒介批评缺乏专业性和理论性的特点。

普通受众媒介批评系统性不足,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网络平台上,大量普通受众各抒己见,各陈其词,其言论之多、之杂可见一斑,缺乏系统性的论证;其二,网络新闻时时更新,不断有新的内容吸引受众的眼球,普通受众的媒介批评也随新闻内容的更新而改变,往往不能就某个问题展开全方位且有深度的批评。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普通高校 声乐教育 问题 对策

一、目前普通高校在声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声乐教学目标模糊

就目前我国高校声乐教育情况来看,在声乐教学目标的定位上较为模糊不清,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把握。在开展声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许多普通高校不能根据本院校的特点以及本院校学生音乐学习情况来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声乐教学目标,只是一味的采取“照搬”政策,将专业音乐院校声乐教学的目标,定位为本校声乐教学的目标,完全没有认识到作为普通高校,其与师范类以及专业音乐院校的区别是要,培养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复合型的人才,而不是要培养专门的声乐表演艺术家或是专业声乐教师。因而,许多普通高校在声乐教育中,片面的追求学生声乐演唱技巧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声乐教育审美性特征在学生音乐文化素养、思想情感方面的培养,致使高校大学生声乐文化意识淡薄,进而使学生对声乐课程学习产生了轻视的思想。这对于普通高校声乐专业学生声乐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声乐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对普通高校声乐教育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和制约。

(二)声乐课程体系设置较为单一

合理设置声乐课程体系,是改革声乐教学内容最有效的方式。我国目前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较为单一,其开设的主要声乐课程包括指挥合唱、钢琴、练耳试唱、作品解析、和声、乐理等,其中缺少了对声乐实践类课程的设置。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声乐教学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情况来看,许多普通高校在构建声乐教学体系时,普遍缺乏对声乐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讲解的声乐课程的构建,只是单一的设置了声乐技能型课程,缺乏了理论的指导,高校声乐课堂教学变成了声乐欣赏、模仿演唱课。声乐教师过于自由的授课空间,使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更谈不上达到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由于学生长时期缺乏声乐理论系统的指导,致使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依然停留在对声乐教师演唱进行简答模仿的初级阶段。

二、完善普通高校声乐教育的具体对策

(一)教师要积极转变声乐教学观念

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以市场为导向,意在为社会培养适合其发展需要的综合型的声乐人才。由此可以看出,作为普通高校来讲,其声乐教学实施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声乐表现能力,同时也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全面的声乐理论知识及良好的声乐演唱技巧,努力将学生培养成集声乐表演、教学、理论、演唱于一身的声乐综合型人才。而由于近年来,我国大部分普通高校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模式方面都基本上是照搬了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这使我国普通高校声乐教学内容背离了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为此,要求我国普通高校中的声乐教育者,要积极的转变声乐教育观念,拓宽声乐教学思路,不断提高声乐教学质量。除了要在日常声乐教学内容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声乐演唱技能训练外,还要在声乐教学内容中逐渐加入声乐学习方法及声乐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以提高普通高校声乐专业学生的声乐综合能力。

(二)明确普通高校声乐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素质教育在普通高校声乐教育中的实施,我们看到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普通高校声乐教育起着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是全面推进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不可获取的重要内容。新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了快速的发展,社会体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社会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社会方方面面这一系列的复杂变化,作为普通高校来说,要充分发挥其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声乐综合型人才的作用。将培养声乐专业学生音乐文化素养与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结合起来,将社会对声乐人才的需求定位为普通高校开展声乐教学人才培养的方向,为企业、文化馆、部队、学校、乡村、城镇等单位培养高水平、合格的声乐专业综合型人才。因此,作为普通高校来讲要将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与加强学生声乐实践能力培养的思想结合起来,作为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出大量优秀的既有舞台声乐实践经验、也懂得声乐理论和审美、又对各种声乐活动具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的综合型声乐人才。

(三)调整普通高校声乐课程设置

首先普通高校声乐教学要紧密的与社会声乐文化相联系,以更好的适应改革开放我国文化发展的需要。并且还要根据学生个体的素质以及嗓音条件对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在开展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一些与社会文化关联紧密的声乐选修课,以实现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与社会的接轨,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如在声乐专业中开设中国地理、历史等课程。

其次,普通高校要在充分掌握学生个体之间差异性的基础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在声乐教学中增设多种时代性较强的声乐选修课,以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如,民俗学、礼仪公关、社会学、中国文化概述等,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声乐选修课,来达到培养并提升其自身的声乐文化底蕴,进而提升其对声乐作品的表现能力和感悟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任占忠.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积累小结[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85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8-1115-03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武术的体育化进程是在19世纪末叶以后随着西方近代体育的不断融入而呈现出渐进发展的,使武术由大众化的传统体育项目,逐渐登上教育的殿堂。武术教学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普通高校的武术教学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本文以湖北省普通高校为样本展开研究,以期从中找出共性规律,为武术在学校的发展提供建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以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警官学院、湖北中医学院等30所非体育专业院校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研究调查需要,将主要调查对象分为两个层面:1)高校武术教师;2)在高校中参与武术活动的在校大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在2004年10月至2004年12月间在上述学校进行随机抽样,共发放1 000份学生问卷,回收974份,有效问卷942份,有效率为94.2%,发放武术教师100份,回收问卷98份,有效率为98%。并运用特尔菲法和重测法对问卷的效度、信度进行检验,均符合统计学要求。

1.2.2文献资料法查阅了相关期刊上关于高校武术课程,高校武术开展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1.2.3数理统计法用描述统计法对调查所得有效数据进行常规数理统计分析。

1.2.4逻辑分析法对已收收集的资料和调查的问卷内容,运用逻辑学知识方法进行归纳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武术课程教学内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30所普通高校中,有27所高校开设武术公共课,占90%。在开设武术公共课的27所高校中,开设传统武术课的有1所,占3.7%,以国家规定套路为教学内容的有24所,占88.9%,以散打为教学内容的有2所,占7.4%。而学生希望的武术项目依次是:传统武术(44%)、国家规定武术套路(31%)、散打(18%)、其他(7%)。

以上数据表明:武术课程教学在普通高校中开设比较普遍,但是存在的问题也相当突出,即学生希望更多地学习、了解传统武术方面的内容,可能是因为传统武术中凝聚着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攻防格斗技巧[1],更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然而在我们的调查中,实际开设传统武术项目的学校仅有1所,然而希望学习传统武术的学生人数高达46.4%,造成了教、学的严重失调,进而也影响了教学效果。目前武术教学的内容主要以国家规定的武术套路为主(主要是规定的初级教学套路),这一方面有利于教学计划、考核等内容的制定、实施,同时也为日后开展训练、比赛奠定了基础,但是这种大一统的作法也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和积极性。

2.2学生对武术公共课喜好程度分析从表1、2可知,现代大学生对于武术总体上比较喜欢,但是有41%的学生不喜欢武术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认为现代武术教学“技术动作复杂,难以掌握”,这与普通高校目前武术教学主要以国家规定的套路教学为主有关。我们知道国家规定的武术套路是建国以后或者为了适应武术国际化发展、推广的需要而创编的,是已经“体育化”的武术,这些套路侧重于技术动作的表现力,整体上强调“高、难、美、新”等要素[3],因此在套路创编时融入了体操、舞蹈、杂技等技术要素,与传统武术的技术动作简单实用、攻防意义明显大相径庭,因而在演练武术时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保障,同时现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已经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其吃苦精神也不如以前,在这样的现实下教授武术规定套路,学生不喜欢武术课是无可厚非的。同时武术套路的学习及技击、表现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一、两个学期的武术教学中要想达到上述目的,显然不是一件易事,而学生在教学中看不到自己能力的提高自然也会对武术课失去兴趣。长此以往,自然也会影响武术在年轻一代心目中的地位,对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2.3武术公共课理论知识教学现状无论是专业院校还是普通高校,重“武”轻“文”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通病[4](表3),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们对于体育教学的错误认识:认为技术教学是体育教学的根本之所在,而忽视了文化课或者理论课教学对于技术课教学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理论与技术教学是相辅相成的,理论课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运动项目和掌握运动技能,而技术课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但是现实告诉我们,理论课教学已经成为技术课教学的副产品,而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融入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仅仅是一招一式的技术教学很难起到传承文化的重任。

2.4学生对武术公共课教学的评价从表4-6中可以看出,目前普通高校武术教师的自身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获得了广大学生较高的认同,学生对教师的技术水平、教学能力基本上持肯定态度,说明我们的专任教师目前基本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是也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如何使所有的学生在每次课上都能够得到最大的发展,仍然是我们的教师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尽管广大学生对于教师认同感较高,但是由于目前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说明我们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至少是武术教学仍然是“填鸭式”教学,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教学质量及其对学生以后的影响也就可想而知了。

2.5武术公共课考核方法的调查分析从表7可以看出,目前湖北省普通高校武术课的考核侧重在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上,这一考核方法沿袭了武术竞赛的评判方法,但是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我们认为,由于武术技术动作的复杂性,使得学生学习武术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因而如果我们仅仅侧重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的评判,而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进步程度等等,无疑将会挫伤部分同学学习武术的积极性,进而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利于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和掌握武术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

3影响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因素分析

3.1影响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客观因素通过我们的调查和专家访谈得知,影响我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客观因素为相关的政策法规、师资条件、场地器材条件等。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于普通高校开展武术教学和教育活动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通过中小学的武术教育和教学,有利于改善学生对于武术的认知、奠定良好基础、培养其武术素养,进入大学后能够学到更多武术方面的知识。师资力量是开展武术教学的有力保障,通过我们的调查得知,学生对于普通高校武术教师的自身素质、业务能力褒贬不一,总体说来应该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促进武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场地器材条件是影响我省普通高校武术发展的另一因素,目前我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主要是在室外进行,除了少数有运动队的高校训练在室内进行外,其他学校几乎没有专门的场馆进行教学、训练。尽管室外可以进行武术教学,但是从长远来看,各校应该加大场馆设施的建设力度,只有为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才能保障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

3.2影响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主观因素通过我们的调查得知,影响我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主观因素为教师的思想观念、业务素质、教学方法等,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知能力等。

众所周知,体育教育应该是对人的全面的教育,不仅是对人的身体而且是对人的心灵。而人的全面发展本身就包括了身心两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人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健全的人。

武术教育作为体育教育的一个具体分支,也全面的体现了体育教育对人的全面的功效。因此,对于武术的价值选择应该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它既应包括对人的体质健康的促进,又应包括对人的心理发展水平的促进,还应包括对人的体育文化素养的全面完善,更应包括对人的终身体育能力的建立。故而,对武术价值选择的相对单一,反映了学生对武术的价值认识的不足;同时,也反映出在对学生进行的武术教育过程中教材内容的相对单一、教材以技术为主,理论相对薄弱;教师武术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武术是中国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体育项目,在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极深,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与特点。在与世界其他体育文化的交流与交往中有着自身极强的特色,不仅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为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所喜爱。在某种程度上,武术也像陶瓷一样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国际友人一遇到中国人大多会问会不会武术。而我国的武术教育与武术的普及程度从目前来看还不能与国外的一些国家相比。通过我们的调查表明:我省大学生对武术的认识不全面。这反映在:一是对武术的价值认识不全面;二是对武术的了解途径较单一,主要是通过文学艺术的途径了解武术,它们所反映的武术与真实的武术运动相比更多的是作者根据自己对武术的理解与想象进行的对武术的夸张、虚拟与变形,这些文艺表现形式上的艺术处理是为了其主题服务的,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思想与意图,而借助于武术这一形式。但因其生动地描述或表演从相当大的程度上对武术了解不深的群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让这些接受者认为武术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而非其它;三是对武术的概念、内容了解不全面。对什么是武术,什么是武技,区分的不清楚。对武术包含的内容不十分了解。

4结论

目前湖北省普通高校开设武术课的学校较多,但是教学内容以国家规定的套路教学为主,而学生希望学习传统武术,因此,教与学存在较大的矛盾冲突。

目前湖北省普通高校学生喜欢武术运动但是不喜欢武术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认为武术“技术动作复杂,难以掌握”。

目前湖北省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主要进行技术教学,忽视了理论课教学,尤其使得武术文化的传授相形见绌。

目前湖北省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的考核侧重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这一考核方式不够人性化,而且将会挫伤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杨啸原.论世界武术发展中的民族风格和特点与现行赛制[J]. 四川体育科学,1998(2).

[2] 谢坚.对大学生习武动机及武术价值观的调查分析[J].体育与科学,1987,5.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4

高校实施艺术素质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个体审美素质,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艺术的审美与鉴赏、情感和理解的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健全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艺术素质的整体提高。文章以江苏省普通高校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在分析了江苏省普通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实施的措施。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现状;对策

1艺术素质教育在普通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是江苏普通高校现阶段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艺术素质教育除了能陶冶人的情感和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外,对启动大学生的感性思维、激发大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培养大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也有重要作用。同时,它还能让学生了解多元的文化背景,让他们既尊重多元文化,又培养其爱国精神。

1.1普通高校大学生应具备的艺术素质

“在教育中,艺术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是连接世间难以描述的和情感深刻的各种事物的桥梁。用最简单的话说: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1]当前各高校都主张素质教育,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旨是建立在普及艺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与鉴赏、艺术创作与批评等艺术活动,开发大学生的智能,训练和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最终使其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采取的形式包括文学艺术教育、音乐艺术教育、美术艺术教育、戏曲艺术教育等。艺术素质教育具有辅德、益智、审美等特点,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促进作用。高校教育如果没有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从高等教育范畴来理解,“素质”就是一个人在社会实践中思想、行为、修养的具体表现。大学生具备的艺术素质就是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艺术活动能力。这种活动能力首先是艺术的基本知识素养。如对艺术知识的了解,包括中西方艺术史、著名的艺术家、艺术作品等;如通过对艺术基本理论的学习,了解艺术的文化底蕴及普及性的艺术理论知识等。其次是艺术的审美与鉴赏能力。这种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习艺术审美的核心。“它是一个具有人的本体论意义的概念。感性的完善,包含着理性、道德意识的各种潜能;审美态度本身就内含着审美能力,这是一种要求完美,要求统一性,要求一个活的生命存在的态度,同时也是一种把握完美,把握统一性,把握活的生命存在的能力。”[2]艺术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提高人的审美能力。艺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欣赏,它在素质教育中有着独特作用和功能。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使大学生从中领悟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及鉴赏能力,对其身心的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调节和升华作用。学生通过艺术鉴赏理解艺术作品的情感与之产生共鸣,以情感的升华带动艺术修养和艺术素质的提高。

1.2普通高校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意义

艺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艺术审美的大众化,在校大学生中普及基本的艺术理论知识,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审美创造及想象等综合素质,达到怡情塑人之目的。江苏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主要包括专业性艺术教育和非专业性艺术教育。专业性艺术教育主要指艺术院校与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教育,非专业性是指普通高校实施的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这种类型的划分由来已久。“古代东方和西方的教育莫不是在培养人的素质,如古希腊培养和谐的人,就是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我国古代要求人才必须具备德、识、才、学四种素质,方能成为真正的有用之才。”[3]普通高校的艺术素质教育不是纯粹的艺术专业教育或职业化教育,它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普及性的艺术基础教育。艺术素质教育能有效地丰富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促进其智力、智能的开发,培养审美、创造能力,塑造大学生高雅的审美品位。因而艺术素质教育已成为全面提高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渠道。

2艺术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江苏各高校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普通高校越发重视艺术素质教育。由于各地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课程通常被列为公共选修课、限选课或通识课,而国家对高校选修课或通识课没有给出统一严格的要求,加上各高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江苏各高校的艺术课程及艺术素质教育状况各异。像南京晓庄学院这类普通高校,因其艺术教学历史较久,艺术师资较强,因而艺术课程较为全面。而一些历史上没有艺术院系,艺术师资力量薄弱的普通高校,开设的艺术课程就比较少。自1988年教育部颁发了《在普通高等教育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后,至2006年初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相关措施,这十几年期间国家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给予了明确的指示和大力支持。在此形势下,2005年2月为全面贯彻国家素质教育,展示校园文化的改革和发展,促进高校大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江苏省教育厅下发举办《江苏省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通知。迄今为止,这样的比赛已经举办了三届,省内各地高校均以大学生艺术展演为契机,积极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各项文艺演出和艺术讲座、沙龙等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文化活动,在参赛高校掀起了“艺术展演”的热潮。客观地说,我省各高校在艺术素质教育上的确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1艺术素质教育地位不高,运行体制不健全

省内部分高校对艺术素质教育是表面上、口头上重视,实际行动上忽视。艺术素质教育在我省大多数普通高校的地位普遍不高,处在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尴尬境地;艺术素质教育机构的运行体制不健全,缺乏相关政策和制度的保障。虽然省内各高校均设有从事艺术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教研室以及艺术教育、文化教育中心等,但是这些机构的设置大多隶属于艺术院系或人文学院,在教学管理、理论指导等权限上较小,自主发展的空间很小。只有少数高校成立了独立的艺术研究院或艺术教育中心,由主管教学、学生宣传工作的校领导直接分管,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均有自,自主发展空间较强。

2.2课程设置不规范,因人设课,质量不高

普通高校大学生艺术素质教学的课程设置应该是全面、普及化的教育,而非专业、精英化的个体教育。省内普通高校的学生均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和专业艺术院校学生相比,他们缺乏先天特有的艺术心里定势、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理论基础。但是,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大多数人对艺术有较浓的兴趣。目前,各地高校开设的艺术素质教育课程数量不定,泛泛而设,或多或少;课程内容杂乱无章,呈现出相当大的随意化,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多以全校任意选修课、限选课或通识教育选修课等形式而设;上课时间均在晚上或周末,教学质量不能保证。由于课程设置不规范,部分教师不愿晚上上课,通常是愿意的教师申报,课程的开设和取消因教师的变化而改变,课程开设稳定性差。整体来看,在各高校艺术素质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承担主要教学任务的教师比较年轻,有些刚刚从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缺少应有的文化底蕴,教学内容选择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当等现象。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2.3人才培养目标、教材编写背离“普及性”,陷入“应试”误区

目前,省内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待本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是明确的,培养目标是具体的,在学习中遇到各种困难能积极主动克服。然而对于艺术素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如本专业课程,大多数学生只为了获得相应学分;因多数高校设立的艺术素质课程只算学分,不算绩点,许多学生仅仅将其作为一种专业课的调剂,消极应付,学习目的不正确。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到艺术素质课程的实用价值,把对艺术素质课的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改变为捞学分才选修,或“选而不修”等“应试”教育现象。许多普通高校还没有很好的措施。他们没有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统一规范的课程标准。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与素质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相偏离、教学内容与教材编写相脱节的现象,造成教学内容松散、随意、深浅不一,艺术素质教学工作质量不能保证。省内普通高校开展艺术素质教育多以任意选修课、限选课或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形式,在教材的选用上多数是任课教师的自编教材。原则上讲没有艺术专业体系的教材,不能称之为艺术教材。教材的编写既要考虑专业性又要顾及普及性。但是在确定整体人才培养目标后,教材编写真正能做到既考虑其艺术专业性学习又能围绕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普及性;既综合性较强,又能把艺术材料与人文素养结合、艺术表现与文学内容结合,通俗与古典相结合的教材凤毛麟角。

3江苏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实施措施

江苏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根本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专业素质、人文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同时培养审美能力、增强群体观念,扶植个性意识、学会面对挫折,激发艺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自我的完善。艺术素质教育如何在普通高校开展,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加强领导,确立艺术素质教育工作的地位

首先省内各地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整合学校的公共艺术素质教育资源,从学校到各院系、艺术工作室,如美院的雕塑工作室、陶艺工作室、音乐学院的琴房等要做到资源共享,这样有利于提高艺术素质实践教学水平,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成立综合多功能的艺术教育研究中心或艺术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由高校领导直接分管。这样才能确立艺术素质教育应有的地位,相应措施的施行才会得到保证,广大师生才可能从思想上予以重视。这样便于工作规划及相关政策落实、教学管理及科研工作的开展,使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其次是加大对艺术素质教育的投入。经费投入是艺术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部署艺术素质教育项目的开展,按照一定比例保障艺术素质教育经费的投入,定期将预算纳入年终工作经费核算。综合性大学普遍注重科研及学科建设,在常规教学中不会将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或重点,校内也不会配备固定的艺术素质教育教学活动场地及基础设施、器材,艺术素质教育所需的师资、设施、开展经费不能得到保证。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江苏各高校实施美育的本质目的是提高在校生的整体艺术素质和审美素养,提高思想觉悟,开拓智力、开发潜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艺术不仅给人以审美感受,培养着人们的审美观,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人格塑造。读一部好的小说,看一部优秀的电影,听—首悠扬的乐曲,欣赏一幅精美的绘画,人们都会从中受到感染和鼓舞,受到启发和教育,也就是说,艺术能激起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5]江苏省各级高校应注重全体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工作重点定位在普及教育、审美能力为要义的综合素质,工作开展不是单一化的,而是多元化的,如审美的、生理的、心理的、科学的、社会的等,涉及大学生人生的各个层面和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使高校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艺术素质教育。

3.2着力艺术素质课程的更新、教学质量改革的推进

自《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年—2000年)》颁布实施以来,省内各地高校都把课程与教育列为主要任务。艺术素质课程改革是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普通高校要着手逐步改变过去艺术课程单一化培养的模式。在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除开设一些普通高校都有的基本课程,还要结合本校教育资源和优势开设一些特色课程,包括各种艺术类公共选修、限定性选修及通识课程,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全体学生的不同需求。在课程设置上要契合本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基础上,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针对没有任何艺术基础的学生,设立一些普及性的全体学生都应该了解艺术基础知识型课程;二是针对已具备一定艺术基础知识的学生,设立有一定深度提高的综合鉴赏型课程;三是针对一些想通过课程的培训在艺术理论及实践领域有所提高的同学,可以考虑设置艺术实践型课程。此外,教师是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在艺术师资的配置、选拔、培养过程中,着重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人文素养、教学理论知识、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等。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察的同时,关注对艺术素质教育、教学评价的研究,对教师教学的考核方式也决定着教学质量。教师在参照本校的整体教学决策的评价标准下,可以根据艺术专业课程特点制定相应的成绩考查、考核办法和评分标准。

3.3通过艺术活动、公共艺术教育资源推进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

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还可以通过课余艺术活动实现。艺术社团是高校课外的艺术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形式。有合唱团、舞蹈队、流行乐团、动画社、书画社、文学社等。艺术社团是高校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实践的基地,它可使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进一步发展。它对加强校园文化具有很好的教育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可以陶冶情操、赋予大学生多元化的业余生活,提高大学生综合艺术素质。它与艺术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课余艺术活动最常见的形式是各种艺术展演活动或联谊互动活动,可与其他高校、传媒机构、网络、社会团体等联合举办。通过互动参与社会群体及公益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思潮,吸收新鲜的文化艺术营养,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才能。普通高校的艺术资源是有限的,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教育。公共艺术教育资源包括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电影院、音乐厅等公共文化艺术设施及艺术演出团体。公共艺术教育资源如果不充分利用是十分可惜的。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与文化艺术部门合作,利用公共文化资源,把它纳入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总体规划,和学校艺术素质教育紧密结合,使之能服务于高校艺术素质教育。

4结论

艺术素质教育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其功能和存在的意义已为我们所熟知。伴随时代的前进,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应当与时俱新,它是一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保证,是社会实现全面进步的基础。普通高校可以借鉴其他专业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自身的特殊要求及特点,采取有效的素质教育模式。各地普通高校可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符合本校实际的教育模式。要解放思想,创新教育理念,尊重教育规律,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普通高校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为重点,面向在校全体学生,它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多方力量的支持和参与。

作者:陶亚萍 单位: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顾平.学校美术教育方法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362.

[2]叶朗.现代美学体系(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26.

[3]燕国材.素质教育概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1.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5

一、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主要思路

第一,虽然通才教育是世界潮流,从专才或精英教育向通才教育的方向转变已是大势所趋,但在我国现行教学体制下,高校中的专业划分仍然过细,专业数量明显过多,部分知识老化,滞后于当代科学和社会的发展,对通用人才的一般学科训练和技能训练产生了不良影响,阻碍了素质教育、通用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进程。国家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能源与矿产资源建设的快速发展,各部门对通用人才的大量需求,要求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具备了解最新科学前沿与进展的知识储备。必须摈弃狭隘的专业意识,排除各专业间人为的隔阂,加强宽基础、广适应的课程体系建设,培养既有宽厚基础知识训练又有面向具体领域、具备扎实实践训练的高质量人才。这些新型人才不仅知识结构新、适应面广,而且动手能力强,富于创造性和学科渗透性。

第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本科地质教育基本上采用前苏联模式。随着近30年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地质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总的来说,原有模式的影响尚在,专业划分仍过细,专业课程数量还是过多,学生负担过重而知识面较窄,以致对通用人才的一般学科训练和技能训练产生了不良影响,阻碍了商品经济形势下素质教育、通用人才的实施进程,不能适应时展和国家需求。因此,需要继续深化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专业课程的整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面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普通地质学知识面广,教学内容几乎涉及地质学所有学科的基础知识。在当今形势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介绍地质学各个学科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介绍各个学科间的联系及其社会、经济意义,引导学生将各科知识互相结合、融为一体,使学生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形成与时俱进的理念,在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中和走向社会后能融会贯通所学过的知识。

第三,相当一段时间中,普通地质学的课堂理论教学和地质实践教学是彼此独立进行的。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实习,重卷面成绩轻动手能力,不仅造成大学教育和生产、科研部门相脱离,而且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割裂了学生对地质学知识的连贯性认识思维,不利于人才培养的系统训练,不能保证培养的毕业生符合用人部门的要求。陡增毕业生在适应期的时间与精力,降低了人才使用的效率。因此,明确教学和人才培养与形势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关系,加强学生的系统知识训练、基本技能训练,是适应形势与社会的要求。必须建立并建设好以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普通地质学课程体系,科学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加强实践课、实习课的教学,真正把课堂理论、实验感知和野外实践3个教学环节连为一体,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精英与通才培养并驾齐驱。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时间、经费和师资上给予充分支持和保证。首先是要有一支稳定的课堂、实验和野外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师资队伍,虽分工有异,但彼此配合,相得益彰,缺一不可。主讲教师不仅授课,而且参与实验课指导,更要带班野外实习,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普通地质学课程体系建设的顺利执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第四,普通地质学的教学内容面广、概念多、信息量大,以往的教学基本上属于注入式教学,要求学生在专业词汇、术语和记忆方法上花气力,耗费了学生大量时间与精力。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顾传授知识,学生只管接受知识,从教学气氛看,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学生则呈现群体失语的局面。因此,转变注入式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并实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应该把学生花在基础课程上的这些精力转到基本概念理解和思维技能上来,知识面宜宽,深度宜浅。细节只是深入学习的延展,不是保证完整理解概念的前提。课堂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不仅要讲解科学知识,让学生打好专业基础,更要启发、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的知识与技巧协调一致。

第五,近20年来,地质学新理论、新发现的不断涌现,计算机、数字模拟、遥感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要求对原有的地质学基础理论进行修改、补充、完善。而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界日益突显的国际化进程,要求学生适应时代的变化,具有进入国际科学前沿、适应最新进展的知识储备,要求本科教学向国际化靠拢。因此,作为系统性介绍地质学原理的普通地质学教材和教学必须适应这一情况,对原教材作出相应修改和补充,反映地质学的新进展,体现普通地质学教材的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与普适性,满足当代地质学教学的发展需要。我国地域辽阔,保存了地球各个演化时期丰富的地质信息和物质记录。有地球上最古老和最年轻的造山带,有各种类型的盆地构造,有世界罕见的华南巨量花岗岩,有丰富的矿产与能源。

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研究优势,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地学研究和教学基地。结合有关知识讲授,适当向学生进行这些实际情况的介绍,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增强和专业兴趣的提高。此外,为了跟踪国际化进程,欧美国家都加大了教学成本的投入,每年组织学生到世界经典地区进行现场教学,如地质理论摇篮的阿尔卑斯山、美国的盆岭省等。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借鉴。当前,地质学与数学、物理、化学以及信息科学等学科相互渗透更加明显,各学科内部的专业界线日趋模糊。多学科交叉、跨学科联合、整合集成研究已成为当今地质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途径。现代学生要拓宽知识面,要有广阔的知识和掌握知识间互相渗透的能力,必须要具备适应多种局面、解决多方面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若干措施

根据国家对大学本科生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普通地质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必须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定位在和世界同类课程先进水平接轨的基础上,实行教学手段科学化、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过程多样化。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革新教学大纲,丰富教学内容。不仅注重当代地质学领域已经成熟的基础理论,更强调介绍新兴的理论、方法和各领域的新进展。教学内容和国际前沿紧密结合,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应对社会需求的能力,在新编教学大纲中,还增加了有关我国独特的地学研究地域优势以及我国地质界的突出贡献(如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岩溶、热河动物群与澄江动物群、陆相生油理论、花岗岩与成矿等),以及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城市与环境地质、地质灾害与能源矿产等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使命感。#p#分页标题#e#

第二,编写了一整套系统化的教学材料。利用各种机会,不断收集了国内外同类课程的大量新资料,包括新版教材、多媒体课程、教案、讲义等。在了解本课程体系国际进展现状的基础上,编写一整套新的课程教材和讲义,包括新编的彩色版《普通地质学》教材、新编《野外地质认识》《普通地质学实验指导》《普通地质学思考题集》、自编的多媒体教程、网络教程、讲义和考卷集等,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课内、外学习的不同需求。在新编教材中和课件中,增加当代地质学的新理论、新发现、新进展等内容,体现本课程体系的基础性、先进性、前沿性。教材和讲义在编排结构上适应学生的逻辑思维。如新编的《普通地质学》教材由20章组成,彩色图件近400幅。每章内容各具特色,环环相扣,既体现出一定的特色和新意,又不失严密逻辑。

第三,采用一系列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光电设备,实行以多媒体课件为主,辅以板书,配置音响设备、标本、模型、挂图、照片等教学手段;采用经典理论与新理论、基本概念与直观图象、主要专业术语和重要概念采用双语教学、师生互动式的授课方法。提倡课堂内容为主,教材、讲义为辅的学习方法,推崇分析归纳和批判性思维,鼓励提问,即使答案正确也应该问为什么,反对死背硬记。实行高效的课堂剖析,对关键问题反复分析,使每堂课的内容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课程的后阶段,开展不定期专题讲座,讲解文献查检和阅读的方法,介绍一般论文的写作流程和基本要领,鼓励学生尝试写文献阅读报告,让学生接受部分早期科学训练,注意发掘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四,执行多样化的教学流程。面对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激烈竞争的商业化社会,普通地质学课程体系建设应朝着培养和训练学生宽阔的专业知识面的方向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教育的明显差距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批判性思维欠缺,自主性学习不够,基本上属于“应试教育”。为此,普通地质学课程体系应该加强对学生独立动手能力和规范化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实行“课堂讲授+实验室实验+课间野外实习+互动式讨论与答疑+野外地质认识实践”的多样化教学流程,加强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联系与贯通,使整个课程体系成为一个逻辑严密的完整知识体系。

目前,南京大学的课堂理论教学是70学时,实验课训练30学时,课间野外地质教学1~2天,野外地质实践教学3周。为了增强普通地质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在全国各地专门采集了一大批矿物、岩石、化石、构造等标本。在南京东郊,建立了长久性的普通地质学野外教学实习基地,辟有多条连续完整的地层剖面、多个典型直观的构造、岩石、古生物露头点等,师资配置、师生的生活设施与交通工具也有保证。为了落实国际化教学计划,正在筹建俄国贝加尔湖地区和法、意边境阿尔卑斯山的地质教学路线和基地。第五,实行多元化的考核办法。课程最终成绩按分段记分法:课程考试60%,实验课考试20%,实验报告与习题作业10%,文献阅读报告5%,课堂表现5%。这种成绩记分方法的最大好处是有助于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对课程各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够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践效果

实践表明,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稳定的师资队伍配置、科学化的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过程,有利于现代化的地质学基础课程教育,有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和综合素质,满足社会的广泛需求。

首先,近10年来,我们新编的讲义和教材、自制的多媒体课件,课堂理论、实验感知和野外实践等一体化的教学过程,效果良好,很受学生欢迎。广大学生均能顺利适应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发挥出坚实基础训练的后劲,在科研上茁壮成长。不仅地球科学学院各专业学生听课,而且还有数十名城资系基地班、中科院南古所硕士生班以及西北大学等交换生一直选听本课程。说明普通地质学课程体系建设已有一定成效,教学质量较高,享有一定信誉。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6

一、普通话的重要性

(一)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指能用标准的普通话正确、流利地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需要大力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通过培养个人的语言能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掌握普通话是个人语言能力的重要表现,也是一个人良好素质的体现。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各界对人才培养的共识,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必定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就成为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普通话是执业者必备的职业素质

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国语[1994]43号)《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中规定:“普通话是以汉语文授课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是以汉语传递的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规范语言,是汉语电影、电视剧、话剧必须使用的规范语言;是全国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在公务活动中必须使用的工作语言;是不同方言区及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的通用语言。掌握并使用一定水平的普通话是社会各行各业人员,特别是教师、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演员等专业人员必备的职业素质。”高校所开设的专业,很多针对服务行业。要从事服务工作,面对服务对象,需要用语言和他们交流沟通。普通话就成为执业者必备的职业素质。早在1998年甘肃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甘肃省教育委员会就下发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了我省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提出了测试对象及等级要求,先从教育系统到广电系统至社会,规定“国家公务员,铁路、民航、宾馆、商场等‘窗口’行业服务人员、旅游导游员、讲解员等人员,普通话水平最低应达到三级。”甘肃省教育厅对高校的在校生也有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必须达到二级乙等水平才能毕业。现在各省均已实行服务窗口人员持普通话等级合格证书上岗制度,普通话已经成为上岗从业人员的必备的职业素质。

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实力,各个高校都将掌握和使用普通话纳入到人才的培养目标,“作为职业技能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大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能够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学好普通话,说好普通话就成为高校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也是合格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学好普通话,具有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口语交际能力,自觉养成学习和运用普通话的习惯,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

(三)普通话是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必备条件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执业者的语言标准化程度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招聘面试时要从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等方面考查学生,普通话就成为聘用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随着就业渠道的扩大,招聘单位不仅局限于本地区,有许多外省的单位,特别是南方的单位对于普通话的要求就很高,我院学生在招聘中至少有20%的学生因为方言重,不会讲普通话,交流受限而在面试中被淘汰。要想在未来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用普通话为自己打造第一张名片。

二、普通话的教学现状

(一)缺乏说普通话的意识

长期的应试教育,学生和社会脱轨,使得进入高校后的大学生很难意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有的认为只要学好文化课、专业课就会有出路;有的认为说话是个人的事,与学业、就业关系不大;有的没有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列入到学习的日程中,没有把普通话作为自己必备的职业素质来培养。

(二)缺乏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

语言是在人成长的过程中逐步获得的,由于大学生来自不同的方言区,加上很多生源来自农村,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都讲方言。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长期的思维方式会直接影响到语言的表达方式。学生进入大学后,一时很难改口讲普通话,于是校园随处可听到各地的方言,甚至部分教师也用方言讲课,缺乏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

(三)网络语言对普通话教学的冲击

由于网络的普及使用,催生了网络语言。CNNIC第32次互联网报告指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其中国网民中30岁以下总占比为54.0%。青少年是网络使用的主体,大学生更是使用网络的主力军。网络语言以其用词生动、灵活、形式多样、紧跟时代、容易记忆等特点倍受大学生网民的青睐。于是大学校园随处可见不规范的词汇,从学生口语到张贴的海报,从作业到QQ聊天,产生了形式多样的网络语言。随意性很强的网络语言严重冲击着学生对规范普通话的使用。数字词、谐音词、方言词大量涌现,这些生造词打破了普通话的规范性,使大学生用语用词出现了混乱现象,严重干扰了大学生普通话的规范性。

三、教师要注重研究教学方法,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果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要改变方言表达方式,先要改成用普通话思维的方式,而改变思维方式难度很大,需要长期的练习和坚持。

(一)教好普通话,教师要要悉心研究教学方法

1.熟悉教育规律。大学生已经过了最佳的学习语言的年龄,按照内伯格的“儿童语觉敏感度曲线”,到14岁语觉敏感度就下降到了1/10。成人学习语言难度大,方言的思维定势已经形成了,加上模仿能力差,听音不准,学习普通话难免出现阴阳怪气的语调,因此更加羞于开口。语言是一个积累运用的过程,普通话需要经常使用才能不断刺激大脑神经。因为人类的大脑是以语音的形式来储存词汇的,成人学习语言需要不断刺激才能逐渐保持恒久的记忆。这就要求教师激发学生敢于开口的勇气,训练学生长期坚持的毅力。

2.采用科学的方法。一是教好汉语拼音,做到声母、韵母、声调发音准确,正确区分语流音变。能运用正确的语音理论来指导语言实践。通过大量的字词、诗歌、绕口令的练习来强化训练;二是能找出各地方言语音和普通话的区别,找出规律,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这种规律有大的规律和小的规律,规律之外往往又有一些例外,要善于总结,勤于练习。从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三是普通话是一门实践课,不能以教师讲授为主,必须立足于精讲多练。

3.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普通话课要强化语音理论对正音实践的指导作用,讲清语音理论知识,发音要领,学生才能够按照正确的发音方法进行训练。如:普通话的声母学习,教师要讲清每个声母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区别不同声母的发音特点。通过精讲理论来突出训练。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要用多读多练的方法,把语音学习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强化训练,在训练中注意纠正字音,提高普通话的纯度,使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逐步提高。

(二)改变语音面貌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长期、有效的训练

1.强化汉语拼音训练

读准汉字从学拼音开始,一个音节是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的,普通话教学就要从声、韵、调的训练开始。教师要重视声韵调的训练,讲练结合,以练为主,保证课堂训练的时间,理论与训练之比应为1:5。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正音,学生纠正,反复训练,让每个同学都有训练的机会。拼音训练要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区分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可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录音,巩固标准语音。同时,结合实际,让学生在生活情境和职业情境中开口讲普通话,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多种练习相结合

普通话训练可采取自练、互练、小组练习相互结合的方式,让语音面貌好的同学,为同学练习做指导,带动其他同学训练,通过自练、互练、小组练习,相互督促、相互纠正,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

3.保证课内外训练的时间

普通话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思想,用理论来指导学生的实践,在课堂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中练起来,说出来,通过教师的点评,正音后不断强化训练。课外训练是普通话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组织保证。在普通话、大学语文、人际沟通、商务礼仪等课程中,可以采取课前一分钟演讲。在回答问题,小组讨论中要求大学生都讲普通话。校园文化活动更是大学生训练普通话的平台。通过举办“朗读、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大学生辩论会”、“模拟招聘面试”等活动,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又可以让普通话说得好的同学一展风采,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学说普通话,营造学好普通话的氛围。举行这些活动要常态化,从班级到系里到全院,这样就可以增加学生开口练习的次数和时间。

四、学生要注重创设学习氛围,营造学习环境

任何语言必须使用才能真正的掌握,鼓励学生要用普通话在课后交流,以课堂为中心,向校园辐射,向社会辐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交流过程中学习普通话,这不仅会达到推广普通话的目的,还能让学生更好地巩固学习成果,为今后的就业、工作提供良好的语言交流平台。普通话的学习方法形式多样,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随时随地学说普通话。

(一)要留心“听”

普通话的学习随机性很大,处处可以学,随时可以练。广播电视媒体为学习普通话提供了便利条件,无论是在看新闻联播,还是在看电视剧,都可以从中听到与自己发音不同的读音,随时记下来,用字典或是用手机中字典软件进行查证,记住正确读音,反复训练,加深记忆。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的播音员,堪称“国嘴”,是普通话最好的示范者和实践者,跟着播音员学习标准读音,纠正自己的错误读音。做到随时听几句,随口练几句,水滴石穿,贵在坚持。

(二)要注意“比”

要改变方言语言习惯,必须搞清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比较异同,找出差别,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区别一般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普通话教学中需要教师总结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通过对比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反复练习,掌握要领,只要解决一个问题,就可以解决这一类问题,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甘肃河西方言中,前、后鼻韵母不分,两套鼻韵母相混使用。如武威方言中除了韵母in和in、en和en、ün和on,还有n和n不分,只要讲清了每一对的区别,通过每组词语比对训练,让学生能够纠正发音错误。通过学生读,教师纠正的一对一训练,学生在小组互相正音训练,教师集中纠错训练等多种形式的强化训练,正确区分前后鼻韵母的读音。

(三)要用心“记”

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随身带的小本子,将平时读错的字词记下来,也可以从网上寻找到容易读错的字词,打印出来,天天练习。运用利用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先快后慢的特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忆就能记住正确的读音。坚持不懈,经过长期的积累,读不准的字词就越来越少。

(四)要大胆“讲”

普通话学习最困难的一关是语音关,最难突破的一关是学生的心理难关。大学生正值青春期,好面子,爱表现。可是,普通话学习初期,许多方言重的学生发音不准,怪声怪调会成为同学讥笑的对象,许多同学心理受挫,不愿开口训练。普通话教学的主旨就是让学生掌握正确发音,这也是课堂训练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帮助方言重的学生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克服紧张的情绪,调整畏惧的心态。只有突破了学生的心理难关,学生才能配合教师进行训练。要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精神,创建和谐课堂。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才能主动训练,大胆开口。

(五)要分辨“用”

学好普通话要杜绝使用不规范用语用词。社会用语大环境不规范就会在网络环境中滋生不规范的网络用语。所以营造一个规范的汉语使用大环境是当务之急。教师要做好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教育引导工作。通过教育帮助大学生使用具有积极意义的网络语言,自觉抵制不文明用语和不规范词语。通过演讲、朗诵、书法比赛、啄木鸟纠错字等活动,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厚底蕴及博大精深,引导学生养成使用规范普通话的良好习惯,让大学生成为文明规范用语用字的主人,从而推动网络语言的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颖,朱建国,冯昀霞.普通话口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白继忠.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教程(第三版)[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9.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B-0033-03

一、壮语区普通话教学与测试研究的现状

当前,对壮语区普通话教学与测试的研究,已经有不少成果。几十年来,针对壮族人民学说普通话进行研究的专著、教材、论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做了多方面的探讨,而其他针对广西人学说普通话的研究成果一般也涉及壮语区普通话的教学和测试。

目前,较全面地对壮语区普通话学习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的有王均、梁敏、韦庆稳、覃国生所著的《壮语及壮汉人民怎样互学语言》(民族出版社,1979),该著作除介绍壮语概况,还探讨了壮汉人民互学语言的方法,开创了壮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应用研究的先河。韦茂繁、韦树关所著的《壮族人学习普通话语音难点突破》(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则是通过田野调查,运用语音学理论进行深入探讨,为壮族人学习普通话寻找规律和切实可行的方法。此外,韦茂繁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6期至2003年第4期发表的探讨壮族人学习普通话的语音瓶颈的系列论文(5篇)也对壮语区较典型的语音偏误及纠正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余瑾主编的《广西普通话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则从壮语南北两大方言区分别选取代表点,以专章的方式运用中介语理论对壮族人学习普通话出现的语音、词汇、语法偏误进行了描写,提出了纠正的对策。自20世纪末至今,广西有关部门先后组织语言文字工作者编写出版了3部普通话培训测试教材,其中均有壮语区普通话教学和测试的内容。自2001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语委、教育厅先后组织了3届普通话水平测试论文比赛,征集了200多篇论文,并将获奖论文结集出版,共出版了3集,其中也对壮语区普通话教学与测试进行了探讨。

针对壮语区普通话教学与测试的相关研究不断产生新成果,数量之巨,无法尽数,在此不再罗列。然而,通观这些成果,不足也相当明显:

(一)研究的全面性有待提高

壮语区包括两大方言区、12个土语区,壮语各土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各异。对壮语区普通话教学与测试的研究应着眼于全面,针对各土语的不同特点加以开展,才可能为普通话训练与推广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持。事实上,壮语各土语间的差异很大,同时又存在交叉、混杂、叠置的现象。仅以笔者的家乡靖西为例,其虽以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为主,但也有数量颇多的其他土语。其中,侬安话来自隆安,应属邕南土语;左州话来自崇左,应属左江土语;府话,与德保话接近;省话来自南宁,应属邕北土语,属北部方言。壮语区土语分布的复杂程度、其语言特点的驳杂远非已有的理论所能解决。

研究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一是对两大方言的研究不平衡。壮语研究成果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看,均是北部方言强于南部方言。二是对语言内部各要素的研究不平衡。相关研究多重语音而轻词汇、语法,语用的研究更是缺乏。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作为三要素中最具体可感的部分,从语音角度对壮语与普通话进行比较研究,其成果更为丰硕,这是正常的。然而,对词汇、语法研究的不足,使壮语区普通话教学与测试的全貌无法体现,也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即使是语音方面的研究同样存在不平衡,当前的语音分析多是对声韵偏误的分析,而对声调、语调等非音质音位的研究相当薄弱。

对壮语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对照的成果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对不同语言进行词汇对照殊为不易。《广西推广普通话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利用中介语理论罗列了部分壮语普通话中介语词汇,对词汇偏误规律进行了一些探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吕嵩崧在《靖西人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容易出现的词汇失误》中提到了德靖土语区的靖西人说普通话的词汇偏误类型,其所论虽是单点的语言现象,但对于整个壮语区而言应该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总体而言,词汇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

语法研究的成果同样不多。《广西推广普通话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分别以武鸣县城厢和靖西县新靖镇为代表点,与普通话进行比较。除此之外,成果比较缺乏。

与语音、词汇、语法相比,对语言中更为潜性的语用的研究则几乎没有涉及。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深入研究的成果不多

当前,长期在壮语区推广普通话一线工作的具有实践能力和经验的人员中,缺乏足够的具备语言学知识的人员,导致相关研究理论与实践明显脱节。因此,在几十年的研究中积累的这一大批成果,多为教学人员零星的经验之谈,其研究往往既不深入,亦缺乏理论的阐释。采用科学方法、运用语言学理论的成果并不多见,真正能对教学与测试起指导作用的成果数量不多。

(三)研究手段和平台偏旧

当前研究技术日新月异,然而,壮语区普通话教学与测试的研究并未紧跟时代步伐,较少利用现代技术开展研究。

(四)研究队伍不够完善

对壮语区普通话教学与测试的研究,学者的重视程度、参与度不够。这直接导致了研究成果的理论性不足,学术含量偏低。

有壮语母语背景的研究者数量偏少。在当前进行相关研究的学者中,有壮语母语背景的并不多,他们对壮语缺乏了解,往往在分析上出现错误。如将某种土语甚至某个方言点的语言现象等同于整个壮语区,如此一来谬误自然不可避免。又如,所谓“夹壮”其实指的是说普通话时带有壮语北部方言口音,但不少研究者将其作为整个壮语区学习普通话的特点,这一认识上的误区直接导致了研究基础的错误。

二、对壮语区普通话教学与测试研究的展望及设想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对壮语区普通话教学和测试研究作如下展望及设想:

(一)对各土语区普通话教学和测试进行穷尽式的调查和研究

壮语各土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各有特点。当前,许多人把壮语区普通话称为“夹壮”,这个概念极其笼统且不具备科学性,不能说明壮语区普通话学习的特点,甚至会误导。对个别土语区普通话学习状况的研究无法全面展现壮语区普通话学习的真正面貌。只有对壮语区普通话教学与测试进行穷尽式的调查研究,至少对各土语区的代表点进行分析,才有可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对壮语区普通话教学与测试进行穷尽式的调查与研究,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但研究条件已初步具备:

1?郾数十年的基础研究成果为开展穷尽式研究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

语言应用研究的基础是基础研究的开展,换言之,基础研究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应用研究的成就。自1929年《科学》杂志发表丁文江的《广西僮语的研究》后,李方桂又出版了《龙州土语》、《武鸣土语》、《剥隘土语》等著作,使我们在上世纪中期就可以了解壮语北部方言、南部方言个别方言点的准确面貌。之后,对壮语所做的调查与研究成果渐丰。如:袁家骅、张元生著《武鸣壮语词法初步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1958),韦庆稳、覃国生著《壮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0),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编《壮语常用词汇(修订本)》(广西民族出版社,1981)、《壮语语法概述(修订本)》(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壮语量词》(广西民族出版社?郾1988)、《壮语新词术语汇编》(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韦庆稳著《壮语语法概述》(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覃国生主编《壮语概论》(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广西壮族自治区语委研究室编《壮语词典》(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广西区民语委研究室编《壮语方言土语音系》(广西民族出版社,1994)、《壮语通用词与方言代表点词汇对照汇编》(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覃晓航编著《现代壮语》(民族出版社,1995),覃国生编著《壮语方言概论》(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刘叔新著《连山壮语述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韦景云、覃晓航著《壮语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班弨著《壮语描写词汇学》(民族出版社,2010)等,这些成果或从宏观或就某个专题对壮语进行了描写、介绍、分析。此外,广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撰的《广西通志·少数民族语言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对各地壮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做了介绍;吴小奕的博士学位论文《跨境壮语研究》对边境壮语与越南岱侬语进行比较,其中介绍了边境数个方言点的音系及部分词汇语法特征;郑贻青的《靖西壮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96)对靖西新靖镇壮语语音、词汇、语法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室编的《武鸣壮语语法》(广西民族出版社,1989)介绍了属于北部方言的武鸣壮语语法;黄阳的硕士学位论文《靖西壮语语法》对属于南部方言的靖西话的语法进行较全面的介绍。而从各种不同角度进行描写、分析的单篇论文更是不胜枚举。集大成者当是张均如、梁敏、欧阳觉亚、郑贻青、李旭练、谢建猷合著的《壮语方言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这部从开始编写到定稿历时40年的专著描写了36个方言点的语音,罗列了36个方言点的词汇,并简略介绍了壮语的语法特点。此外,还有各县县志对本县壮语语音、词汇、语法的简单描写。这些较为扎实的调查研究为壮语区普通话教学与测试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即使是目前相对薄弱的壮语语法研究,也正有一批学者通过课题等方式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加紧进行调查研究,如覃凤余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广西壮语、汉语方言语法语料库”、卞成林主持的广西教育厅重点课题“壮语、岱语、侬语调查比较与跨境民族研究”,其中就涉及壮语语法的研究。相关研究已陆续有成果问世,将对壮语区普通话教学与测试中的语法研究提供可靠的材料。

而语用方面的研究,也已有不少成果供研究者进行比较和推阐。如梁庭望的《壮族文化概论》对壮族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的各个元素做了逐一分析,其文化构架较为系统和全面。班弨的《壮语描写词汇学》,蒙元耀的《壮语熟语》(民族出版社,2006),覃凤余、林亦的《壮语地名的语言与文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等著作同样涉及了诸多语言文化问题。涉及这一方面的论文也不在少数,限于篇幅,在此不赘述。而近年来致力于研究壮族在长期发展中所积淀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和发展规律,研究壮族社会、宗教、经济、教育、心理、生态、科技等方方面面的新兴学科——壮学,为壮语语用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基础材料,为壮语区普通话教学与测试中的语用研究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2?郾普通话推广及普通话教学为相关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在壮语区开展的持续至今的“推普”工作,尤其是自上世纪末始在壮语区开展的轰轰烈烈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使人们对壮语区普通话教学与测试存在的各种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为开展相关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2006年至今,连续举办的5届广西少数民族教师普通话培训班,参训者多为壮族学员,为壮语区普通话教学提供了较丰富的经验。波澜壮阔的“推普”以及由此衍生的普通话培训与测试造就了一大批极富经验的教师和“推普”工作者,如把他们的经验加以归纳总结,将可为壮语区普通话教学与测试提供更具指导性的理论。

3?郾语言工作队伍的发展壮大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人力条件

近年来,广西的语言工作队伍不断壮大,一批学术水平高、专业能力突出的学者在注重语言理论研究、语言调查的同时,也把注意力投入到普通话教学研究的领域中来,相关课题、相关成果不断涌现。而遍布于壮语区各地的以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为主体的语言工作者,如通过一定的培训,并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开展研究,将可以产生大量的有价值的成果。

4?郾新技术的运用大大降低了语料收集的难度,提升了语料收集的广度

过去,语料收集的难度较大,语言点、发音人的选择均会耗费研究者的大量精力,且往往不尽如人意。自广西上世纪末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以来,语料的保存工作做得不尽如人意,这当中当然也包括壮语区的语料。若当时及时建立语料库尤其是有声语料库,则相关研究中的许多问题当可尽早且较好地解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但这一问题在近期有望得到很好地解决,广西自2008年始开展的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为研究手段和教学平台的创新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应试人(每年约10万人)的语音资料可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存储、调用、分析。相关语料的收集难度大大降低。

如前所述,对壮语区普通话教学与测试进行研究,最好能在每个土语区选择代表点,对其进行细致描写和分析。因此,应利用新技术,收集普通话常用字、次常用字在各土语区的常见偏误音频,对偏误的类型进行描写。从而为壮语区普通话教学与测试提供不同等级的语言范本,为总结壮语区学习普通话的规律提供大量口语语言表征的各种单项或综合的资料和信息,并进一步为语言习得理论提供语料和理论支持。

(二)新技术的运用将使壮语区普通话教学与培训得到质的飞跃

传统的普通话习得理论大略是将语音、词汇、语法与共同语进行比较,或对偏误进行描写。这样的方法及训练手段已经滞后。壮语区普通话教学与培训应充分运用实验语音学的理论,运用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跟上技术手段发展的步伐。事实上,不少研究者已注意到了这一点。如杨瑞鲲的硕士学位论文《壮族汉语普通话与壮族汉语中介语声调的比较研究》对壮族汉语中介语(壮中)和壮族汉语普通话(壮普)的音高进行对比研究,以探求二者各自声调搭配的语音特征,并且将二者同标准普通话(标普)的音高进行比较,重点研究壮普与标普声调和声调搭配的音高特征。

显然,数字技术的发展必然会促进培训手段、教学方法的变革,并将取得较传统方法明显得多的效果。广西运用实验语音学进行普通话教学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见,目前所见主要有杨红华的《南宁普通话的语调、语气词及其声学特征》和白云的《方言区人普通话声调的学习——以广西桂北平话区人为例》,而利用相关理论、技术对壮语区普通话教学进行研究的目前尚未见到。但只需将这些方法进行迁移,运用到壮语区研究当中,即可产生良好的效果。

(三)语用研究将是研究的新方向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精髓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093-01

科学社会主义即科学的政治学理论,是关于人们认识社会的具体科学理论。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定义,但更多的人还是要问,科学社会主义是什么?它是干什么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去诠释社会主义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理论,是多学科、多研究而成的一个全新理论体系。

一、民办普通高校的历史回顾

(一)1978~1991

中国社会经过后,在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进入了改革开放的20年,而就是这20年的改革开放,给了民办普通高校一个发展的机遇。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无数学子为圆大学梦,从无数的工作岗位上回到学校,重新提笔备战高考。而就是这个时期,无数的“高考补习”和“自学考试辅导”性质的民办高校应运而生。虽然1982年新修定的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但民办高校在这个时期还未能进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更不能颁发毕业证等相关学历证明。

(二)1992~1998

民办高校经过了上一个13年的发展,这个时期是民办高校正式有合法地位的关键时期。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指明了发展方向,确立了中国姓资姓社的问题。1993年高教委颁布《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的颁布也直接肯定了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民办高校被正式纳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

(三)1999~2005

在经历了20年的积累后,民办高校正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在邓小平同志带领经济发展20年后,在江总书记等一代领导人的带领下,中国进入了一个高人才需求时期,而就是这个时期,社会对毕业大学生的认可度达到最高,而且需求量加大,在公办高校招生达到上限的情况下,民办高校迎来了充分的生源以及大量可用于发展的资金和国家的支持。在更好的发展空间和资源下,引进了更多的优秀人才,使得民办高校在竞争中有更大的优势。

(四)2006至今

在社会主义新思潮下,从2006年至今,民办高校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挑战,独立学院的转设,生源的每年下降,为全国现有的80所民办高校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之路,是合并办学还是转变发展思路,是接下来很多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民办普通高校的转型思考

在刚刚闭幕的十八报告中,关于教育问题,提到“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可以说是又一次地把民办普通高校列为了发展的对象。但还像前30多年的发展那样继续下去,那民办高校将彻底的荒废,所以民办普通高校要进行一次转型思考。

(一)从战术到战略

从民办普通高校前30年的发展历史来看,民办普通高校一直是在社会的牵引下出现和发展,不是为了社会更长远的角度去培养人才和更好去做科学贡献,所以民办普通高校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应更多地以国家长远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以专业的科学为基础,更多地为国家定点输出人才以及作为科学基地去努力。

(二)从多广到专精

民办普通高校从兴起时以专业精到跟风学习公办大学的综合性大学之路发展来看,这条路并不适合民办普通高校,民办普通高校大多是在企业或事业组织下成立发展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民办普通高校以企业或事业组织的一个专业或少数衍生专业为主,发展重点学科然后建立并发展科研基地,以企业或事业组织为科研成果做鉴定、实施、推广。达到科研做成果,成果有实用的效果。

(三)从形象到文化

普通地质学论文范文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既是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重要任务,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重要目标。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有一个巨大的社会功能,就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人们解决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问题,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文化生活也日趋多样化。面对这种新形势和新情况,加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人、武装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是思想道德建设方面一项迫切的任务,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重要目标。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是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构成要素。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对于人们增长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可以引导人们热爱科学、崇尚真理、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用科学理论、科学知识以及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武装自己。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目标,就是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增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即社会实践)的能力。这是直接的目标。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我们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根本目标,是与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根本任务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为实现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根本任务服务的。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现代化,也就是要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者说是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这一历史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根本目标,说到底,就是为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不仅有根本目的和目标,而且还有其具体的目的和目标。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具体目标,应该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方面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单位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具体目标;另一方面是一个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工作或一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活动的具体目标。就前一个方面而言,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工作的目标,应包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规律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确定与时俱进、重点突出、面向全社会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工作主题;建立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较高、作风扎实、结构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人才队伍,着力培养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专家;全面提高公众的哲学社会科学素养,力争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程度达到全国或地区领先水平,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就后一个方面而言,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具体目标,通常是指具体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活动应该完成的任务指标及达到的效果,一般体现在具体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活动计划之中。比如我们每年开展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活动月(周)都有一个主题,由于主题的不同,每年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活动月(周)的具体目的和目标自然也就会有所不同。应该指出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根本目的和目标与具体目的和目标虽然有所不同,但又是密切相关的:根本目的和目标必然包含了具体目的和目标;具体目的和目标围绕和服务于根本目的和目标。

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基本任务

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遵循人们思想与行为活动的规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理论、先进思想和科学方法的灌输、教育、传播、推广,把真理交给人民,从而使人们的主观意识符合客观实际,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调动一切智力因素,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就是哲学社科普及工作的根本任务。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是整个科学普及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弘扬民族精神,端正人生航向,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更是肩负着艰巨的任务。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纪。在未来世界中,公众的科学素养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而各国之间差距的大小,往往取决于科学的普及程度。2004年第五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1.98%,而在美国,这一数字在1990年就已经达到6.9%。[2]同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低下相对应,我国公众相信风水、命相、卜筮、占星和鬼神等迷信的比例却相当高。这说明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与时代的要求是极不相称的。因此,努力向公众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提高我国公众的社会科学素养,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国公众整体科学素养低,不仅体现在数量比例上,还体现在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上。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公众的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和提高。但有些人缺乏人文精神的培养,缺乏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武装,抵御不了腐朽思想的侵蚀而出现信仰危机、精神滑坡、道德失范、人格扭曲,导致物质欲求与精神追求相分裂。他们中有的人或在行政时,,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或在生产上搞短期行为,为了今天的利益牺牲明天,不仅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恶化,遗害子孙,其产品也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甚至危及人的生命,破坏了社会信誉和公众利益;或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信科学信鬼神,甚至对“”趋之若骛,影响甚至破坏了社会稳定。所有这些问题,不是单靠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能够解决的,也不是经济上去了就可以消失的,它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方法、精神、思想的学习和武装。换句话说,它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和应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意义决不仅仅在于进行某种知识的教育与普及,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培育人们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具有为自然科学和各种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规范方向、激发动力,进而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作用。没有正确的理想和信念,任何学习教育活动都可能因为缺乏强大的内在动力而事倍功半;没有科学认识客观世界、区分是非曲直的方法论,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客观评价自己,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就难免走弯路;没有强大的科学精神作支撑,人们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就难免迷失方向。所以,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工作,鼓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走出“象牙塔”,使丰厚深刻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入寻常百姓家,给人们提供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真正达到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目的,是时代的需要和呼唤,也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前提。提高广大公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既是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根本目的,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根本任务。必须把这个根本任务贯穿于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工作的始终,各种活动形式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根本任务,以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工作取得扎实满意的效果。围绕提高广大公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一根本任务,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工作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大力宣传普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人、武装人,帮助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好人们的理想、信念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首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能“掌握群众”,又为“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掌握群众”并为“群众掌握”,才能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和威力。马克思主义诞生160多年来,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是各国共产党人,无不致力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推进而逐步展开和深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从根本上讲,就是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历史。对人民群众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大众化。运动是20世纪40年代我们党向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成功范例。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新时期,党继续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呼吁全党、全国人民要善于学习,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不仅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把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形成的三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明确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3]的任务和要求。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义非常深远。第一,真理不会不胫而走,特别是对于马克思主义这一非常深刻的科学理论,必须要经历一个大众化、通俗化的宣传普及过程,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第二,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我们对马列经典也存在着诸多误读之处,而且,经典作家的思想也需要在中国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所以,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更正以往我们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理解的需要,也是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第三,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广大老百姓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信仰都在出现急剧的变化,一些人对共产主义信仰发生了动摇。即使在党员、领导干部中,不信马列信鬼神的也不乏其人。有调查显示,20世纪80年代出生人群的超自然信仰较高,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对星座、算命等封建迷信思想感兴趣。“”事件更是提醒我们,对于大众文化的阵地,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就必然会有其他的文化去占领。第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新的巨大的进展,先后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也有个不断深入人心、不断大众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同样永无止境。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一项重大的理论任务,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这是全党的任务,更是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任务,是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首要任务。(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是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及时将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引入决策领域,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决策服务,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咨询服务和应用研究成果的转化,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重要任务。哲学社会科学是以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揭示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是人们在研究和探索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精神产品,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聪明才智的结晶。与自然科学成果相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主要具有三大特点:一是表现的无形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绝大多数是以文字、图表、思想、观点等形式出现,其转化和应用也是以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手段、策略等被成果使用者所应用或者是对人的思想、观念等产生影响,从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管理手段等,以减少失误,提高效率。二是效益的潜在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往往具有前瞻性、超前性,其价值往往并不是当时就显现出来,而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挥效用,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来说,具有潜在性、间接性和难测性。三是作用的公用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具有经济学上的“公用产品”的性质,它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手段、策略等一旦公布于众,就会被不同的个人、单位,不同的地区甚至不同的国家所共同使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特点,决定了其转化的关键性中介是进入决策层。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我们必须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特点出发,对研究成果发挥效益的过程做细致分析,紧紧抓住带有关键性的中介环节,促使整个过程进展有序。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指出: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主要表现为两种功能:一种是作为物质生产力,帮助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另一种是作为一种综合的知识体系和思维工具,帮助我们从客观上观察分析复杂多变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准确的鉴别和判断,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作出科学的决策,在更大程度上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后一方面,正是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和发展的重要使命。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以履行其所承担的强大的社会职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一方面,是要面向实际。要把对策意识和问题意识贯彻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始终,切实把理论研究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推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另一方面,是要面向大众。要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推广普及,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实际效益,使之能够更好地提高全民素质。要致力于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向公众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及发展趋势提供有说服力的理论分析和论证。(三)科学回答问题、解疑释惑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是科学回答问题、解疑释惑的重要途径。通过各种方式,采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科学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解疑释惑,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提高认识,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又一重要任务。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辉煌成就,现在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另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呈现出境外国外因素与境内国内因素相互交织,社会矛盾与党内矛盾相互交织,网上互动与网下互动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这表明,我国发展正处于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阶段,正进入一个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阶段。从国外一些国家的发展经验看,这个阶段存在两种可能性,既可能因为举措得当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也可能因为应对失误而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在这样一个困难和风险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阶段,面对各种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在干部群众中形成了许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讲清楚,帮助群众弄明白。这是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重要任务。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工作者,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分析各个层面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各个层面存在的思想疑虑、理论困惑等,根据干部群众理论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针对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加大理论研究和理论普及的力度,帮助群众消除思想上的疑虑,走出认识上的误区。近年来,编写了《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丛书。这套系列丛书自觉地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它缩小了理论同群众的距离,科学回答了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提升了理论对群众实践的引导,较好地发挥了解疑释惑、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提高认识、增强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