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常规教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0 16:13:29

常规教育论文

常规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辅导员 思想政治理论课 优势 困境解决途径

《普通高等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下简称《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第一课堂和直接平台。因此,我们只有充分发挥辅导员承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势,有针对性地破解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困境,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

一、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势

(一)依据充分,职责明确。

《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十条第二款中规定:“专职辅导员可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简称《思想政治教育意见》)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三条规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因此,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的教学是符合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央层面文件的指导精神和具体规定的。

(二)了解情况,因材施教。

《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三条明确规定,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管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相对固定,对于学生的专业特点、基本概况和个性特征等都有比较全面的把握。这有利于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上契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如学文科的同学和学理工科的同学对于同一事件的看法往往会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情感的方法。例如在上形势政策课的时候针对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成就归纳布置作业。辅导员可以让文科的学生通过小组组队表演诗歌朗诵、手抄报、小品等方式进行;而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则可以提倡创作电子杂志、绘画和手工模型等更符合学生的专业特长和思维习惯的方式,从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融教于管,注重实效。

《思想政治教育意见》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看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课堂,学生课外活动开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二课堂。第二课堂应该是第一课堂的自然延伸和知识的自觉运用。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能够充分地发挥寓教于管的角色,在日常管理中自觉地把第一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融人到对第二课堂的活动指导和日常管理中。如形势政策课中,南海争端问题的内容较为抽象,辅导员就可以指导学生党到军营、舰艇、训练场中去开展参观交流活动,增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性教育。同时,辅导员在第一课堂上再引导学生对相关理论的问题作深入地、有针对性地思考,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把握动态,及时调整。

《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大学生的辅导员一般都相对固定,是在大学期间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教师之一。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日常管理者,有便利的时间和空间资源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能够及时检验学生所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对于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能够及时调整教育的方法和思路,致力于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提高,进而实现把大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

二、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困境

(一)操作性的指引不明确。

《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十条第二款中规定:“专职辅导员可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但是在另一个作为专门、具体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文件《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下简称《思政理论课队伍建设意见》)却没有把辅导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的授课资格、课时、课程内容等基本内容予以明确。这就导致在实践中,对于如何平衡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所辖老师的课程安排没有操作性的指引,作法不一。

(二)职称评审边缘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这两门课程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成部分。在实践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往往还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研部门所辖老师担任,辅导员只能担任一部分《形势政策》课的教学。许多辅导员拟评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职称时经常遭遇到的难题是课时严重不够。这是因为其主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形势政策课课时量极其有限,远远不能够满足评讲师的系列,且会制约高一级别职称的评比。

(三)教学任务确定性模糊。

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不是属于辅导员的一项必须的工作在实践中并没有达成共识。与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相比较,辅导员承担教学任务更像是一项兼职的工作。在许多高校的管理体制中,辅导员的工作体制往往等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人员,实行白天坐班制。辅导员从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一般只能在晚上进行。致使辅导员的工作强度非常大。

(四)教学安排被动特征突出。

辅导员在实践中往往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后备师资力量,而在课程的安排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一般都是优先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所辖教师。这种被动的课程安排模式很难保证每一位辅导员每一学期都有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机会。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辅导员教师身份的认同感不强,制约了其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影响到教师系列职称的评定。同时,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实行的统一排课,往往使辅导员所担任的教学对象不一定是自己日常管理的学生,不利于辅导员利用日常管理的优势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另外,课件的制作和考试的方式、内容也统一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实行划一的确定和操作,不利于辅导员发挥自身的管理优势对学生实行针对性强、富有有实效性的教育和考核。

三、解决途径

(一)明确教学的主体地位。

学校的人事部门、教学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应该严格依照《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把辅导员队伍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师队伍中,并依据《思政理论课队伍建设意见》中关于师资方面的要求选取、培养辅导员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的常规力量。《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对于辅导员中级(含中级)职称评定的主要依据是业绩,而对于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则主要看教学水平和科研力量。对于辅导员而言,评定为中级职称的一般已经从事专职、一线的辅导员工作且具有一定的年限,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实务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能够从中总结出辅导员工作的一些规律和经验。因此,对于中级和中级以上职称的辅导员应该给予其担任教学和科研任务的支持和扶助。同时,这也是落实《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辅导员能够最终实现评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副教授和教授专业技术职务的必由之路。

(二)细化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规定。

学校层面的教务部门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排课、时间安排和形式权力下放到学院,即由教务处与思想政治教育课教研部门在教学大纲、师资培训、质量监控、科研平台搭建和考核等宏观层面进行统筹、监督和促进。目前,高校中学科差异和细分程度不断增强,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文科以及理科的专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如果继续实行全校课件统一、试卷统一的作法,就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失去针对性和动态性。因此,学院可以根据学生上课的特点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时间和场地,使辅导员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寓教于管、以教促管。

(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作为集中、系统、规范接受社会先进性、文明性、进步性思想教育的群体,大学在校期间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和责任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在大学当中出现的一系列不文明的现象甚至是骇人听闻的弑师事件、凶杀事件、泼硫酸等事件都向高校教育者,以及全社会发出了增强思想教育实效性的警号。这些也深刻表明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辅导员应该积极地通过寓教于管,在学生课外活动的第二课堂中注意观察、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然后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四)重视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时代特征鲜明、主题深刻、教学手法多样等特点。目前,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也已呈现出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主、其他专业为辅的特点。辅导员应该与其他专任教师经常性开展横向的交流并实现资源共享,如法学院关于一些社会上典型案例的收集可以为全部学院的备课资源;信息学院收集的视频或者设计的课件背景也可以成为公共资源;外语学院提供的外文参考资源或者外国的电影、视频也可以相互参考使用。同时,教师教学风格不尽相同,有的教师侧重旁征博引,有的教师善于互动引导,有的教师侧重逻辑思维严谨训练。经常开展这些经常性的横向交流,有利于发挥辅导员与专任教师队伍的互补优势,也能为建设合理科研梯队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周烁.高校政治辅导员“专业化”刍议[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02).

[2]陈垠亭.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6).

[3]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重点与难点辨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5).

常规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学科建制 理论教育学 形而上的教育 形而下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9-0034-02

学科建制是现代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成,具体指要科学地确定一门学科的内容标准。我国教育学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虽然取得不少成绩,但仍处于一种年轻而迷惘的状态。其理论结构缺乏规范性和逻辑性,实践上常常遭到冷遇。根本原因在于内容体系的建构问题,研究一门学科,不仅要考察它的过去、现在,还要展望未来,同时要进行国际间的比较。对于理论教育学,我们既要从受教育者的认知发展路径出发开展教育内容研究,又要把它所起的作用置于现代教育发展的格局中进行教育展望研究。

一 走出名不副实的教育学学科称谓迷雾,厘定教育学的研究旨趣

教育学是师范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在我国作为公共课开设。教育学原理作为教育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作为专业课开设。教育学原理本身是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也是硕士、博士招生的一个专业。但是,目前我国对教育学、教育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哲学、元教育学等学科或者专业称谓的理解并不完全清晰。教育学既指一门一级学科,也指一个本科招生目录里的专业,甚至可以单指师范生的一本公共课教材。教育原理理解为教育的原理,作历时性的理解教育是从古至今的教育,包括前现代的、现代的、后现代的等;也可以共时性地理解教育,包括中国教育、外国教育,汉族教育、少数民族教育,学校教育、非学校教育等。总之教育原理是从古至今全世界存在教育实施的一般规律。教育学原理,一方面指教育学的原理,教育学这门学科产生之后,以教育学作为研究对象,对学科本身的把握,所形成的成熟的认知。另一方面理解为现代学校教育的原理,即学校教育原理,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律。此外,教育学原理被理解为一个专业,是学科目录中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研究生招生的专业之一。元教育学,元是最初、最开始的意思。元教育学通常作为对教育学的反思,探讨最初、最根本、最基础的东西。教育哲学,通常是探讨教育价值领域的东西,把它限定在价值范围内与教育的事实区别,更多谈教育的理想和未来形态。这些概念虽然能做一定的区分,但是实质上有很多交叉的地方没有办法清晰地呈现。

近几年来,教育研究突飞猛进,教育学相关的教材、专著出版增多,有很多优秀的成果。比如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著的《教育学基础》,胡德海著《教育学原理》,柳海民主编《教育学原理》等是代表之作,有翔实的资料,独特的体系和许多思想的火花。可是,按照现在“教育学原理”的内容,应该成为“原理教育学”或“理论教育学”。根据冯建军教授的研究,理论教育学相对于实践教育学而言,二者的性质不同。实践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实践的规范,应以“怎么做”为根本教育问题;理论教育学是对教育进行事实描述和规范的理论论证,它是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等教育问题为研究旨趣。理论教育学是实践教育学存在的理论基础。为此,理论教育学的学科建制,应本着“教育是一种育人活动”,揭示教育的普遍原理,围绕“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两大基本问题,深入研究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教育主体等理论主题,同时跟进课程、教学、德育、班级管理等具体活动的研究,但考察具体活动的方式是对规范的理论追问。唯有如此,理论教育学才能彰显其研究内涵。

二 理论教育学是关于教育的一种专业性判断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各种行业的人对教育高谈阔论,发感慨、发牢骚、表达不满等,不一而足。教育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是基本的民生问题,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利益有自己的理解与解读,甚或有感慨、有不满等都是极为正常的事情。然而,教育随着人类诞生而诞生,在几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逐渐对其有了一些理性的认识和规律的把握,教育学科也随之诞生。要较好地、深刻地理解教育,了解和研究教育学的人才能做出比较专业的判断。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我国清代学者李光庭说:“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须读史。”古今中外的哲人对教育都有自己的解读,思想深刻、鞭辟入里,是教育学的瑰宝,值得今天专业的教育研究者、教育工作者、一线教师甚至是每一个想培养、教育子女的人认真研读,方使我们豁然开朗,明白教育的道理。

教育学是关于“教育理性”的一门学科,教育学又是一门年轻而尚不成熟的学科。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一书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真正诞生,距今不过200年。王国维先生于1901年翻译了日本立花铣三郎编著的《教育学》,这是引进中国的第一本全文翻译的《教育学》,距今百年有余。目前就全世界来看,中国的教育学研究远远落后于西方,对教育学学科本身的定位、解读、构建和探索研究仍需要加强。中国的教育学不能一味地模仿、引进西洋教育学,因为中西方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先人对教育的认识不一样,甚至有根本的分歧。文化的延续性和现实教育实践的个性也要求我们必须有符合中国实际的教育学。

今天的教育学不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而是多达十几个二级学科的学科群,并且二级学科、三级学科等还在不断地分化和延展。理论教育学是相对实践而言,世界各国的教育实践在不断地丰富和变幻,全世界有4000万教师,中国有1000多万教师,这么多职业人士从事教育事业,要使教育始终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一种理性的实践活动,真正做到伦理化、规范化、价值化、合理化、民族化、民主化、科学化,必然需要教育学作理论指导。

三 理论教育学既研究形而上的教育,也研究形而下的教育

“形而上学”一词原为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名称,希腊语为ta meta ta physica,拉丁文为metaphysica,意为“物理学之后”。该义由古希腊罗得岛的安德罗尼柯在编纂归类亚氏作品时,把专讲事物本质、神、灵魂、意志自由等篇章归类,放在研究事物具体形态变化的《物理学》后而来。从13世纪起被作为哲学名词,用以指研究超经验的东西(神、灵魂和意志自由等)的学问,或用作哲学的别称,其意一般多指建立一个观念体系以对实在的性质做出判断,或以一种方法去把握所知的实在的性质。我国《易经・系辞》中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形而上者”与“物理学之后”意义切近,故我国把“物理学之后”或“后物理学”译为“形而上学”。

梁启超在1902年写的《格致学沿革考略》中将一切学问分为“形而上学”和“形而下学”两种,他说:“学问之种类极繁,要可分为二端:其一,形而上学;其二,形而下学。吾因近人通行名义,举凡属于形而下学,皆谓之格致。”

所谓“形而上的教育”为与教育实践相对,超一般经验,关涉教育价值、取向、目的、本质的讨论。其实为教育的一个观念体系,对教育实体的性质做出的各种判断,属于教育哲学的研究与追问方式。

教育学,有的学者认为是人文科学,有的学者认为是社会科学,有的学者认为是自然科学,也有的学者认为是包括人文、社会、自然的一种综合性科学。人文科学关涉的是“人”自身的存在以及生存意义,比如文学、哲学等;社会科学是关注“群”组织的运作、发展、冲突的学科,比如经济学、政治学等;自然科学是关涉脱离于人的自然界规律的学科,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笔者认为,教育学具有跨界性质,首先必须关涉“人”本身,人究竟走向何处,为什么要受教育?受教育后为什么更加痛苦、受教育就是为了考高分吗?学校教育质量就是升学率吗?这些问题需要对教育的价值、本质做研究与梳理,关于教育价值的科学――教育哲学或者教育宗教必须做出回答。其次教育学又是经世致用的科学,是一种制度性、规范性、法制性、国家性质的群体科学,个人和国家都寄于此活动平台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个人需要得到发展而后谋生,国家需要人才,必须加强政府行动和意思形态的规制,所以它又是社会科学。再次,教育学本身的活动必须讲究科学性,人的身体、心理发展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是可以量化、用概率论来估算的,这些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教育学又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哲学的命运在黑格尔后发生了逆转,像黑格尔那样大而全的宏伟哲学体系不可能再产生,黑格尔把形而上学发展到了顶峰。黑格尔之后,现代哲学的大幕缓缓拉开,“拒斥”形而上学成了最为流行的研究路径。

20世纪初兴起的逻辑实证主义利用现代数理逻辑及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命题进行逻辑重建的哲学方法。其目的是把以往一切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都称为“形而上学”加以“拒斥”。奥地利哲学家卡尔纳普说:“哲学研究的、新的、科学的方法就是对经验科学的命题和概念进行逻辑分析。哲学的作用在于使经验科学的命题明晰,把命题分解为它的各个部分(概念),一步步地把概念归结为更基本的概念,把命题归结为更基本的命题。这样了解哲学将不再是一种理论、一种体系,而只是一种方法。”

形而下学是相对形而上学而言。在“拒斥”形而上学的现代,形而下学更能凸显它的实用价值。教育的形而下学更多的是一种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方式。注重经验的总结、田野考察、访谈、观察、数据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社会组织学最主要的思路是“结构――功能”主义,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他认为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功能,结构决定功能。首要的是研究客观对象的结构,结构是复杂的、多层的、立体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教育的结构主要是可以培养人的素质结构,通常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也是组成部分的基本部件,通常有教育者(教师)、受教育者(学生)、教育内容(课程)、教育方式(教学)、教育环境等。其次研究功能。教育的功能包括对个人自身发展的功能,包括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对社会发展的功能,主要包括其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功用。

参考文献

[1]冯建军.关于“教育原理”的学科称谓与内容现状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4)

[2]〔英〕弗朗西斯・培根著.培根随笔集・论读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

[3]〔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土[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1982

常规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廉洁教育 高校 学生管理

[作者简介]程晓娟(1972-),女,四川什邡人,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四川 绵阳 6210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063-02

关于“廉洁”,《辞源》将其解释为“公正,不贪污”,《辞海》将其解释为“清廉,清白”,清廉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清白就是指光明磊落的人生态度。廉洁教育是指一定社会为唤醒人的廉洁意识、培养廉洁情感、增强廉洁意志和促使廉洁行为习惯的社会活动。太学生廉洁教育,是指教育者用廉政文化的思想理论,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大学生不断提高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是世界各国早已形成的共识,2003年10月,第五十八届联大通过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就将廉洁教育作为“中小学和大学课程在内的公共教育”的内容。廉洁教育不能脱离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而是要将其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之中,使廉洁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一、廉洁教育与高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渗透融合的可行性

1 廉洁教育与高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一致。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制实施纲要》中明确要求,“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廉洁教育主要应该达到以下四个目标:培养学生的廉洁良知,增强学生廉洁情感;强化学生的廉洁意志,规范学生的廉洁行为;健全学生的人格,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熟悉廉政建设的基本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廉洁理念。而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通过开展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学生文化活动、突发事件应对处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党建、贫困生资助等一系列工作,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和生活秩序,努力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学会文明礼貌、宽容和尊重他人,增强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思想过硬、学风严谨、基础扎实、成绩优异、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2 廉洁教育与高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内容相互交融。廉洁教育与学生日常教育管理虽然各有独立的教育内容,但它们在本质上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教育部于2007年3月下发了《关于在太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廉洁教育的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和主导,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在积极落实各项学生事务性工作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价值引领、思想导向,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法纪教育、诚信教育(学业诚信、经济诚信、就业诚信等)、公平教育、敬业精神教育、奉献精神教育等,既是廉洁教育的内容,又是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要求。

3 廉洁教育与高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手段共享。有效的教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教育环境,通过一系列措施将有关理论、理念、技术等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增进受教育者的认知,激励其情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继而将这种认知、情感、思想内化、固化直至外化为教育者倡导的某种行为模式。严格的规章制度、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赏罚分明的约束激励机制、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的人性化关系构建以及充分发挥受教育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作用等都是廉洁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教育的共享资源。同时,党支部、团支部和学生会建设这三条相互配合又相对独立的传统学生日常管理教育途径也是对学生开展廉洁教育的平台和主渠道。

二、廉洁教育与高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渗透融合的必要性

1 廉洁教育与高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渗透融合,有利于增强廉洁教育的针对性。通过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来开展廉洁教育,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贴近学生的需求与愿望,使廉洁教育水到渠成。例如,将廉洁教育融入学生日常主题班会、团组织生活、校园文化活动中,通过开展廉洁漫画展、廉洁小品会演、廉洁辩论赛、廉洁文化大讲坛、廉洁之风图片展、反腐影视展播、廉政歌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让学生积极设计、组织、参与廉洁教育活动,使学生得到艺术文化的熏陶、能力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校园文化中营造崇尚廉洁、追求廉洁的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廉洁教育,道德品质得到提升和净化。

2 廉洁教育与高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渗透融合,有利于避免廉洁教育形式化。校园是社会的缩影,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各种形式投射到校园生活中,校园不再是一片远离世俗的净土,具备产生不廉洁思想和不廉洁行为的土壤和条件。在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中,很多时候涉及利益博弈和平衡,例如学业成绩评定、综合素质测评、经济困难认定、奖助学金评定、学生干部选拔和评优、推优入党、甚至违纪学生教育处理等,这些都关系到学生的荣誉、经济利益甚至个人前途等切身利益,同时也是对学生开展廉洁教育的素材和机会。针对这些日常教育管理事务提出廉洁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践行廉洁行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变廉洁文化的宣传者为廉洁行为的践行者,提高对廉洁教育和廉洁文化的认识,避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在思想和认识上出现分化,产生诸如廉洁教育是“大人有病,孩子吃药”“领导有病、群众吃药”的疑问和看法,避免使廉洁教育流于形式,产生表面化效应。

3 廉洁教育与高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渗透融合,有利于提高日常教育管理实效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涉及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安全等各个方面的事务,容易就事论事,事务化倾向严重,或者容易将日常教育管理者看做是救火队、消防车,或者认为日常教育管理者只会机械地完成各种事务性活动,无法在管理服务学生中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研究表明,廉洁文化具有导向性、内聚性、激励性等功能特性。将廉洁教育渗透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可以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导向,正确引导学生个体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标准,同时对学生整体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到导向作用,实现管理育人:可以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内聚,确立凝聚点、产生凝聚力,使个人融入集体,产生归属感,降低管理成本;可以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激励,激发学生的荣誉感、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变被动的管理为主动的参与,使学生实现从“要我为”到“我要为”的思想行为转变,提高管理效果。

三、廉洁教育与高校学生日常管理教育渗透融合的实然性

1 队伍领航:建设高素质的积极践行廉洁思想的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始终把廉洁思想放在工作首位,将廉洁思想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价值追求,在教育管理活动中以身作则,积极践行廉洁思想,为学生创设廉洁文化氛围。这就要求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一是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廉洁理论学习和提高人文修养,能以廉洁思想自律;二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提高哲学思辨能力,在学生教育管理中能正确处理社会中的各种负面信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贪污、腐败等不廉洁现象,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2 制度保证:完善并严格落实学生日常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制度的有效性在于保证管理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规章制度的有效性还在于为廉洁教育的推进提供制度保证和实践范式。对此,一是要保证制度的可行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二是要符合青年学生的思想、心理特征,必要时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由学生参与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三是要遵循各项规章制度,透明操作,公开运行,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实现制度育人。

3 小处务基:构建廉洁教育与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最佳结合点。廉洁教育与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渗透融合的最佳效果在于春风化雨、润物于无声,既是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又是对学生开展廉洁教育。一是针对学生日常行为提出廉洁要求,遵守校规校纪、服从管理、不搞特殊,对违纪行为要严肃处理,用刚性的纪律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其逐步养成廉洁的行为和习惯。二是倡导诚信做人,做到考试不作弊、作业不抄袭、论文不剽窃的学业诚信,做到不骗取贫困生资格争取经济资助、不拖欠同学钱财、不挪用学费增加父母负担的经济诚信。三是加强对干部日常行为的管理,要引导学生干部讲廉洁、讲诚信,树立当学生干部就是服务同学、奉献社会的思想和意识。

4 榜样示范:宣传先进,点面结合,正面教育,引领廉洁之风。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影响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会发生变化。在廉洁教育活动中,积极利用这一心理现象,树立廉洁典型,通过典型人物宣传,为个体行为提供参照、产生群体凝聚力。一是要积极宣传社会上的先进典型。二是要注意发掘学生身边的清正廉洁先进典型,例如典型教师、典型后勤服务者、典型学生等,三是要积极利用学生中的典型群体开展廉清教育。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争优创先的先进群体,在廉洁教育中能起到群体典型示范作用。这支队伍既能协助老师开展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又能成为广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气候群、风向标。要建设好这支队伍,就一定要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党员的发展严格把关,同时要加强干部、党员的后续管理和培养,杜绝放任式的管理模式。

5 环境熏陶:积极营造崇尚廉洁思想的教育管理氛围。人是环境的产物,社会氛围对个体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廉洁教育离不开直接的廉洁文化宣传,更离不开将受众置身于廉洁环境中提高认识、净化灵魂、锤炼品质。一是将廉洁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为学生廉洁教育营造一个重廉洁思想的教学环境,从理论上、宏观上提高学生对廉洁的认识。二是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走进廉洁教育效果良好的典型社区、工厂、乡村,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为公、为民、不求名利的廉洁人物。三是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廉洁讨论,引导学生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存在于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以及少数人身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常规教育论文范文4

【关  键  词】学校/礼仪教育

【  正  文】

目前,学校礼仪教育正呈方兴未艾之势。不少学校不仅将礼仪教育纳入了

一、教育内容的统筹安排

学校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理应从娃娃抓起,并贯穿学校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对各级学校、各个阶段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的礼仪教育的系列。否则,就难免出现相互脱节、各自为政因而导致教育内容交叉、重复或缺失、疏漏等情况。

事实上,这些情况已经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以出版为例,如中国妇女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我们是礼仪之邦书系》。这套书系包括《幼儿礼仪》、《小学生礼仪》、《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四个分册,应该说,在内容安排上还是比较注意并且也是处理得比较好的。但尽管如此,不少内容还是出现了多次重复的情形,如仪容礼仪和举止礼仪,不但四个分册都涉及到了,而且《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两个分册中还出现了不少陈述雷同的地方。诚然,诸如此类的礼仪规范,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应该学习和遵循,但作为教育内容,却可以而且应该将相关的内容集中安排在某个阶段,或者对相关内容作出不同层次的分解而分别安排在不同的阶段,尽量减少或避免内容上的重复或交叉。

一方面,是内容重复或交叉,另一方面,则是内容缺失或疏漏。但无论是重复、交叉,还是缺失、疏漏,其原因都在于缺乏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今天,礼仪教育正在大踏步地走进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校门,应该说,对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二、教育方式的多元选择

礼仪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谓礼仪教育的操作性,是指礼仪教育与实际操作密切相关。对于具体的礼仪规范,了解它是一回事,而进行实际操作又是一回事。如果把礼仪规范只是当作一般知识来传授,“光说不练”,是行不通的;只有经过实际的训练,礼仪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所谓礼仪教育的实践性,是指礼仪教育具有知行统一的要求。学了礼仪,知道了礼仪的规范和要求,就应该付诸行动,按礼仪的规范、要求去做。如果学了礼仪之后,掌握了有关的礼仪知识,并且也会实际操作,但就是不愿身体力行;学的是一套,而实际做的则是另一套,这样的礼仪教育肯定是不成功的。

由于礼仪教育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就不应该只是采取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还应该与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说,课堂讲授重在传输礼仪知识,那么,模拟训练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操作性的特点,而日常养成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实践性的要求。理想的礼仪教育模式,应该是这三种教育方式珠联璧合的结晶。

与教学方式相联系的,还有教育考核及其标准的问题。既然学校礼仪教育需要综合采用三种教育方式,那么这种教育的考核,当然也就不可能只是采取通常的卷面考核的办法,还应该考查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而尤其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实际考核学生是否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和礼仪风范。只有这样,才可能对学生的礼仪学习情况作出真实、全面、准确的考核和评价。

三、教育重点的分段把握

礼仪教育虽然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的特点,但这决不意味着礼仪教育只需要学习具体的礼仪规范,礼仪教育的理论层面,包括礼仪的性质、礼仪的起源和发展,礼仪的规律及礼仪的真、善、美等,也是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礼仪教育中,既应当让学生“知其然”,知道应当怎样做,还应当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礼仪教育如果只是单纯传授礼仪的规范和具体操作的要求,而不注意对礼仪理论及其文化底蕴的探讨和说明,那么这样的礼仪教育,实际上也是残缺不全的。这样的礼仪教育,虽然在培养学生循规蹈矩、照章办事方面可以立竿见影,但却不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充分发挥灵活自主的创造精神,达到礼仪应用的更高境界。因为具体的礼仪规范即便包罗万象,也不可能对所有情境中的礼仪都一无遗漏地作出明确规定,而且许多杰出的礼仪典范,例如周恩来的许多礼仪风范,都是现代的礼仪规范中不可能找到先例的。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对礼仪文化的深层把握。只有透彻掌握了礼仪文化的深刻底蕴,才有可能在无论怎样复杂的情境之中,面对无论怎样怪异或突发的问题,保持一种雍容大度、应付裕如的礼仪风度,而不至于无所遵循,无所措手足而导致礼仪失范。

礼仪文化的深层把握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是否在学校礼仪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都要突出这方面的内容呢?显然不是。这里所涉及的,实际上是礼仪教育的操作层面和理论层面,在礼仪教育过程中如何把握的问题。如果从实际情况出发,那么不同阶段的礼仪教育,其重点应该是有所不同的。

中小学礼仪教育,由于学生文化水平不是太高,理论把握能力不是太强,因此应重在操作方面,以礼仪规范的讲授和训练为主;大学礼仪教育,由于学生已达到较高文化水平,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把握水准,因此应重在理论层面,以探讨和把握礼仪文化的底蕴为主,而且,为了改变深入探讨礼仪理论少的现状,大学礼仪教育完全可以依靠和借助已经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较强理论功底的大学生自身。当然,重点之外,其他方面也是需要考虑的。如中小学礼仪教育,重在操作层面,但与此同时,也可以而且应该对理论层面作适当程度的涉猎,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尽可能“知其所以然”。反之,大学礼仪教育,重在理论层面,而与此同时,也可以而且应该包容操作层面的一些内容。如大学生毕业后需要求职,因此求职方面的礼仪规范,当然就应该是大学礼仪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常规教育论文范文5

【关 键 词】学校/礼仪教育

【 正 文】

目前,学校礼仪教育正呈方兴未艾之势。不少学校不仅将礼仪教育纳入了

一、教育内容的统筹安排

学校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理应从娃娃抓起,并贯穿学校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对各级学校、各个阶段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的礼仪教育的系列。否则,就难免出现相互脱节、各自为政因而导致教育内容交叉、重复或缺失、疏漏等情况。

事实上,这些情况已经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以出版为例,如中国妇女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我们是礼仪之邦书系》。这套书系包括《幼儿礼仪》、《小学生礼仪》、《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四个分册,应该说,在内容安排上还是比较注意并且也是处理得比较好的。但尽管如此,不少内容还是出现了多次重复的情形,如仪容礼仪和举止礼仪,不但四个分册都涉及到了,而且《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两个分册中还出现了不少陈述雷同的地方。诚然,诸如此类的礼仪规范,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应该学习和遵循,但作为教育内容,却可以而且应该将相关的内容集中安排在某个阶段,或者对相关内容作出不同层次的分解而分别安排在不同的阶段,尽量减少或避免内容上的重复或交叉。

一方面,是内容重复或交叉,另一方面,则是内容缺失或疏漏。但无论是重复、交叉,还是缺失、疏漏,其原因都在于缺乏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今天,礼仪教育正在大踏步地走进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校门,应该说,对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二、教育方式的多元选择

礼仪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谓礼仪教育的操作性,是指礼仪教育与实际操作密切相关。对于具体的礼仪规范,了解它是一回事,而进行实际操作又是一回事。如果把礼仪规范只是当作一般知识来传授,“光说不练”,是行不通的;只有经过实际的训练,礼仪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所谓礼仪教育的实践性,是指礼仪教育具有知行统一的要求。学了礼仪,知道了礼仪的规范和要求,就应该付诸行动,按礼仪的规范、要求去做。如果学了礼仪之后,掌握了有关的礼仪知识,并且也会实际操作,但就是不愿身体力行;学的是一套,而实际做的则是另一套,这样的礼仪教育肯定是不成功的。

由于礼仪教育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就不应该只是采取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还应该与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说,课堂讲授重在传输礼仪知识,那么,模拟训练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操作性的特点,而日常养成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实践性的要求。理想的礼仪教育模式,应该是这三种教育方式珠联璧合的结晶。

与教学方式相联系的,还有教育考核及其标准的问题。既然学校礼仪教育需要综合采用三种教育方式,那么这种教育的考核,当然也就不可能只是采取通常的卷面考核的办法,还应该考查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而尤其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实际考核学生是否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和礼仪风范。只有这样,才可能对学生的礼仪学习情况作出真实、全面、准确的考核和评价。

三、教育重点的分段把握

礼仪教育虽然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的特点,但这决不意味着礼仪教育只需要学习具体的礼仪规范,礼仪教育的理论层面,包括礼仪的性质、礼仪的起源和发展,礼仪的规律及礼仪的真、善、美等,也是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礼仪教育中,既应当让学生“知其然”,知道应当怎样做,还应当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礼仪教育如果只是单纯传授礼仪的规范和具体操作的要求,而不注意对礼仪理论及其文化底蕴的探讨和说明,那么这样的礼仪教育,实际上也是残缺不全的。这样的礼仪教育,虽然在培养学生循规蹈矩、照章办事方面可以立竿见影,但却不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充分发挥灵活自主的创造精神,达到礼仪应用的更高境界。因为具体的礼仪规范即便包罗万象,也不可能对所有情境中的礼仪都一无遗漏地作出明确规定,而且许多杰出的礼仪典范,例如的许多礼仪风范,都是现代的礼仪规范中不可能找到先例的。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对礼仪文化的深层把握。只有透彻掌握了礼仪文化的深刻底蕴,才有可能在无论怎样复杂的情境之中,面对无论怎样怪异或突发的问题,保持一种雍容大度、应付裕如的礼仪风度,而不至于无所遵循,无所措手足而导致礼仪失范。

礼仪文化的深层把握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是否在学校礼仪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都要突出这方面的内容呢?显然不是。这里所涉及的,实际上是礼仪教育的操作层面和理论层面,在礼仪教育过程中如何把握的问题。如果从实际情况出发,那么不同阶段的礼仪教育,其重点应该是有所不同的。

常规教育论文范文6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现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言之,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的规律,以解决新问题、新情况。教育科研的范围非常广泛,它包括所有有关教育方面的宏观和微观的问题。  教育科研是有目的、有计划、连续和系统的探索活动。其常用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总结法(追因法)、文献法等。用什么样方法,便形成什么样的结果。常见的教育科研成果有: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教育论文或论着。教育科研步骤: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  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人们对中小学教育领域的对象、现象及其规律的一种创造性认识活动。中小学教育科研就是在中小学教育领域揭露本质、发现规律性、创立理论的创造性认识活动。中小学教育科研不仅解决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创立新世界、建设中小学教育新体系的问题。课题即研究项目。所谓课题,就是从研究方向所指示的问题中确立的研究项目。课题不仅仅是个名称,它应体现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展示研究的目的、意义。  所谓教育科研是研究者借助教育理论以有价值的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应的科研方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如有位小学教师,发现一年级的学生抄写生字一字多遍,负担很重,于是进行了“抄四遍和抄八遍的效果比较”的实验。结果证明抄四遍效果最佳。然后写成研究报告,论证“减轻负担,提高质量”大有潜力可挖,受到各方面的重视。这位老师的这种做法就是一种科研活动。

常规教育论文范文7

教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数学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理念素养。其中,具备专业知识素养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所必须的。

教师的劳动是一个复杂的劳动、创造性的劳动,要成功的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有深入的了解。教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素养。其中,具备专业知识素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必须的。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主要包括语文知识素养、普通文化知识素养和教育学科知识素养。

1.知识素养

教师的劳动是一个复杂的劳动、创造性的劳动,要成功的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有深入的了解。“资之深,则左右逢源”。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从传统的知识观来说,有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从现代知识观来说,则包括言语知识和言语行为知识。统而言之,教师的知识素养主要体现在语言学、文字学、文章学、文艺学等方面。

1.1语言学;语言学概论,了解语言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规律,了解语言与社会以及其它学科的关系,了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及其最新成果,了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学习现代汉语,掌握现代汉语的系统知识。懂得普通语音学,熟悉汉语的声、韵、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系统;了解语义学和词汇学的基本原理,通悉语义和语境的关系,掌握词的构成和组合规则,明确词的基本意义与引申意义、比喻意义之间的关系,熟知辨析词义的方法,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熟悉词汇的发展变化。学习古代汉语,具有较为系统的古汉语基础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熟悉古今词义的变化了解古汉语的句型结构,熟悉古代重要辞书的查检方法。

1.2文字学;学习文字学,把握文字的性质和作用,熟知文字的起源和发展规律,了解一般文字的基本原理。尤其要学好汉字学。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的构成,熟悉汉字的笔画、笔顺与各种结构,掌握规范汉字,掌握查检汉字的各种方法,掌握识字法,正字法和写字法。另外,要明确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3文章学;学习文章学,首先要了解文章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文章本身的构成规律,熟悉文章的主旨、结构、表达方式等要素,了解它的内部联系。学习阅读学,研究文章的阅读、分析和鉴赏。掌握各种实用文章的阅读方法,熟悉各种阅读方式、明确各种阅读方式的目的要求,研究阅读的反应过程和训练方式,懂得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学习写作学,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及常用文体知识,对内容与形式、素材与题材、思想与思路、语言与文风等有深刻的理解,能对中学生的写作起到切实而有效的指导。

1.4文艺学;学习文艺学,了解文艺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文学作品的结构规律,学习中外文学史,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基本内容,熟悉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家与作品,对驰名中外的作家作品特色有所了解,熟悉常见的作品。学习美学,懂得一些美学知识,懂得结合教材的特点进行审美的教育。懂得一点文艺和文艺批评的的基本理论,提高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还应对电影、电视、戏剧、曲艺、音乐、美术知识有所涉猎。

2.普通文化知识素养

2.1思维科学;首先,要通晓它的基础理论——思维学,其次,要懂得它的技术理论——科学方法论,再次要熟悉它的应用理论——思维培育学。思维培育学,包括抽象思维的培育、表象思维的培育、直观动作的培育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育等等。

2.2社会科学;课程有着广泛的社会内容,教师要具有很强的理解语言的能力外,还必须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才能准确地把握思想内容。要学习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史;经济学、法学、文化学、学习民族习俗、风土人情:学习人际交往等。此外,还要关注哲学、伦理学、地理学、环境学、军事学等的发展。总之,要博览群书,了解社会,体味人生。

2.3自然科学;教师虽不直接向学生教授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但无论如何不能是“科盲”。小而言之,要教好教材中的有关介绍自然科学的说明文,就必须弄懂文中所介绍的有关科学知识,如宇宙学、气象学、物候学、生物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等;大而言之,‘要培养21世纪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的建设者,使他们从小就具有很强的科学意识。如果教师对课文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一窍不通,就势必会在教学中出现科学性、常识性的错误。

3.教育学科知识素养

3.1教育学;教师首先应当学习教育的基本理论,比较系统的了解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方针、教育的目的、过程、内容和方式方法;学习比较教育学,了解中外名家教育思想,从中获得借鉴;学习课程与教学论,了解课程的基本理论;学习理论,开阔视野,从中吸取有益的养料。应关注教育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常规教育论文范文8

关键词:思政理论课;日常养成教育;教学模式;职业生涯

一、高职思政理论课“日常养成教育”教学模式的内涵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所谓高职思政理论课“日常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思政理论课良好的受教育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日常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积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而对于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对抽象理论内化为自己的理论意识,这种意识是依靠对理论实践活动的“日常养成”来体验和检验实现的。就是在对理论教学模式转化为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形成常规化、习惯化来规范和培养学生对抽象理论的日常自我辩论与吸收的学习行为与思维方法,从而提升学用抽象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日常行为能力,而非技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养成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质

思政理论课内容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五种社会形态知识理论,不仅仅是纯粹的政治理论。他们与我们日常生活、与我们的职业生涯息息相关,不是孤立存在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养成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质,应该就是,对抽象理论进行日常养成化、大众化普及,最好以后能够运用到学生的职业生涯日常行为中去,比如,在职业生涯中能够灵活多变地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实施策略和调整战术方针,提出符合实际的职业生涯指导思想。并不是理论的东西都是死的、抽象的,只有把它灵活使用且应用日常生活实践中去,才能凸显它的强大生命力和价值意义。理论能够对实践行动进行指导,实践行动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体现理论的指导思想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实际背景,这可以体现在任何现实生活或工作中的行为活动,这是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的与实践教学模式相互转化的教学架构理念的内在诉求和意义所在。

三、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养成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在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学生总是没有集中注意力听讲,玩手机、聊天等等,当问起原因,得到的回答是枯燥乏味。如何把思政理论课做的有声有色呢?如何激发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激情和兴趣呢?这些因素是我们思政理论课必将面对的挑战问题,也是我们思政理论课老师在面对的同时,当务之急就是要得探究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型。把思政理论课中的理论思想通过使受教育主体进行内化和迁移,使其大众化、普及化、生活化、职业化,尤其是对高职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创业,就得塑造个人品德、提升个人素质、必须有着强大生命力的理论指导思想来指导个人行动。做到这一点,就对要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付诸实践,当然,达到这种新的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还必须做到“日常养成教育”。

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养成教育”教学模式理论依据

革命成功、国家建设以及改革成功,都是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思想理论作为行动指南。而我们高职学生即将面临职业生涯,且要在残酷而又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立于不败之地,一些思政理论指导思想经过内化和汲取就可以借鉴嘛,对高职学生在以后职业生涯的理论行动指南具有实用主义意义。同时做到“日常养成教育”,思政理论方显它的价值和生命力的永恒性。

1.理论教育模式和实践教育模式相结合。对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目标、内容的任务完成,必须以新的教育教学思维和教育哲学应对受教育主体当前的状况,就要理论教育模式和实践教育模式相结合。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结合实际,结合生活,结合学生,通过教学实践模式使理论大众化、通俗化、生活化。尤其是结合学生的人生职业生涯,使其职业化,告诉他们要想在人生职业生涯中有所建树,就得有理论来作为行动的指导。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就是告诉人们,理论指导一切,理论是革命事业成功也是职业成功的思想基础来源和前提。理论是行动的灵魂,是行动的方向指标。如何事业的成功,必须由理论来武装头脑,这就是我们思政理论课最终教育教学目标。

2.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注重“意义、协商和情景”元素,主张在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主体好客体对相关的理论指导思想相互协商,应用或模拟真实的情景进行教学体验。建构主义者认为,理论知识是教育主体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理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但是理论知识也不能独立于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情景而存在,是在一点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教学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并通过师生互动与协作学习共享学习成果。

3.思政理论课的应用型教育教学模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领导革命取得胜利?是由于思想作行动指导;中国改革开放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梦”为什么必将会实现?是因为邓小平理论作理论指导。那么高职学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如果能够有所建树,也必须由理论指导思想走在前面,然后由实践行动来完成。这就要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模式除了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胜利必须由指导思想作理论铺垫之外,通过实践教育模式把思政理论课转型为学生可以借鉴的创业指导思想。这样的教育模式,势必会激发高职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热情和兴趣。因为,这对高职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梦”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使用性。

五、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养成教育”教学模式模块分类

1.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模块。老师在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人文教育、人际交往指导、心理健康辅导、职业道德塑造、榜样案例示范与高职学生职业规划相结合。让高职学生知道,在职业生涯中要想成功,必须先学会做人才能会做事;同时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和谐的人文关系。这就是要提升高职学生的自身技能和自身素质。而自身技能和素质的提升,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必须做到“日常养成教育”,使接受教育方法途径成为一种习惯,最好是终身养成习惯,使其常态化。

2.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梦重要思想概论模块。老师在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利用相关教学资源比如播放《复兴之路》《崛起中国》等碟片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是如何在苦难中兴起,使之更好地热爱我大中国,奉献我大中华。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开设伟人风采、特色中国、市场经济、和谐社会、社会热点与就业指导相结合。使其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世界和谐,不是通过霸权强权实现民族复兴和崛起。尤其是,2008年以来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与破坏,而我国为什么还在一枝独秀地高速发展?这与我国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分不开的,有很牢固的经济基础,尤其是国家对市场经济的控制力胜过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高职学生应该有自信、自立、自强感,以优越的心理和高昂的热情投入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中去,努力工作。

3.实用性价值模块。思政理论课教育的价值功能主要反映在“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而“育人的目的和价值是促进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要与社会发展相一致,不能分割开来。”思政理论课应本着实用价值思维模式来实施教育过程。“慎独”“内省”“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传统思想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就是这些民族特征才使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且生生不息。“以人为本”,就是要注重人的因素对事业成功的作用。把人的优秀元素尽量发挥出来,在现实的生活、工作之中凸显主体对客体的客观能动作用。人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能把客观世界的自然规律及其作用应用到自己的需求范畴之中。“农村包围城市,还是城市包围农村”,就可以作为高职学在生职业生涯中创业与发展方向的职业战略战术和策略思想基础的制定与规划的理论指导和借鉴。这就必须“田野调查”或市场调查(而不是“本本主义”),才有发言权和制定权,才能作出符合客观实际判断和方针决策,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改革与创新”是民族立足之魂。邓小平说过“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说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是永葆青春的灵魂,而”技术创新”是立于不败的根本。以上理论思想都可以应用于高职学生就业或创业的职业生涯当中,给高职学生“职业梦”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意义。思政老师借由这些理论思想,通过应用型教育教学模式的输出,肯定会使课堂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实用起来。思政理论课在教育教学模式转型中,其真正价值不言而喻。

六、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养成教育”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

高职思政理论课“日常养成教育”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要求思政老师在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设计,要达到效用的持久性,必须做到“日常养成教育”。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成效,学生学习兴趣日增,有收获,有辐射效应。”

1.思政理论课师生互动原则。它是尊重和日常养成受教育的主体性、体现其创造性、凸显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地位平等,互换教育主体角色,与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多展示个性,多发表自己的见解,共享理论课的讨论结果。

2.思政理论课教育主体能力本位原则。它注重受教育主体“学”而非注重“教”,按照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以能力为目标,设置思政理论课课程、组织思政理论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理论认知能力与理论自我转化的实践能力要求,而不是以理论知识体系为基础。它以重视把相关思政理论作为岗位理论工作指导思想,考察理论应用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把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能力本位教育思想应用于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

3.思政理论课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在日常养成教育中,思政理论课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核心,也是践行思政理论思想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思政理论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目标,以应用为途径的教学要求。“创新教育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在日常养成教育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是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理论体系指导实践,且由实践来检验,同时被实践了的理论体系指导使革命事业走向胜利。让学生深刻懂得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思想”,它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就是理论与实实践相结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它使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职学生在职业岗位上,在生活上,也要学会和养成“应用素质提升个人魅力,凭借理论指导实践,事业才能成功”的习惯。

4.思政理论课要大众化生活化通俗化原则。理论的真谛在于掌握和应用。理论的产生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生活,反过来,又要体现和反映人民群众实际生活的需要,且为人民群众服务,否则,就失去它的真正价值。那么,理论的生命价值在于人民群众去掌握和应用,就必须把理论通俗化、大众化、生活化。那么,思政理论课要做到“日常养成教育”,就是要高职学生把思政理论通过通俗化、大众化、生活化去认知和践行。

5.合乎职业需求原则。思政理论内容,不仅仅都是政治理论,很多是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东西,就算是政治理论也是为经济社会服务的,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可以说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人民群众的利益相辅相成、息息相关,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因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孤立的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有人说,手持一本《论语》能行走天下。日本人天下经商的成功秘诀就是奉行“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的思想。这是《论语》中做人与做事的智慧武装了他们的头脑,也赋予了他们成功秘笈。日本人能把中国人生哲理性的思想应用到市场经济中,来求得发展。我们为何不可以呢?其实,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日趋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们常常看到企业场所、经营场所挂起的横幅“以人为本”“质量求生存”“技术创新求发展”“信誉第一”“诚信经营”“树立形象、打造品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实现企业走向世界的中国梦”“打造绿色低碳环保产品”等等,这些企业文化思想大多数来源于我们的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内容。所以,思政理论课“日常养成教育”的教育教学,时时刻刻都要围绕着高职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相关需求相结合,要使这种结合习惯化、常态化。

参考文献:

[1]北京市高教局课题组: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研讨会论文1994.6.

[2]张晶,精品课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3]孙立春,新课程改革与应用导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常规教育论文范文9

[关键词] 教育实践的特性;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5-0010-05

教育实践的特性,即教育实践所特有的性质,是教育实践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的特殊的品质。认识教育实践对整个教育研究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整个教育研究的起点。只有真正了解教育实践的特性,才能把握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探索出真正科学的教育理论,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1 对教育实践认识的几个误区

以往,人们谈论教育实践时往往陷入以下几个误区:(1)“教育实践”往往被当做一个自明的概念来对待,人们往往误认为教育实践的意义是直接的清楚的,因此,当在教育中因争论而引用这一词语时,只是依赖于常识性理解[1];(2)在目前以教育实践为中心话题的研究中,人们往往是在与教育理论相对的位置上来谈论教育实践,忽视了教育实践本身的特性与逻辑,忽视了对教育实践的研究在于教育实践本身,在于教师与学生的行动与体验;(3)也有学者以实践者作为入口来理解教育实践的特性或逻辑,但是其所谓的实践者仅仅是指教师、校长、家长、社会教育工作者等,而忽视了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

实践是实践者的实践,对教育实践特性的认识,离不开对教育实践者存在状态的分析。笔者认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实践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教师为代表的包括校长、家长、社会教育工作者等在内的起主导作用的教育者,一类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本文力图克服上文提到的误区,从教育实践的参与者——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他们实然的存在状态,来探讨教育实践的特性,以期破除常识性的理解,使教育实践的特性清晰起来。

2 从教师的角度来探讨教育实践的特性

笔者主要从教师的身份、教师的教育教学两个方面来诠释教师的存在状态。在“规范论”的视角下,提到教师人们往往想到教师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存在论”的视角下,教师作为“人”是一个具体真实的生命,不再是抽象的集合体,它要求教师首先成为一种生命性存在,其次才是技术性或功能性存在[2]。过去往往从“规范论”的视角来定义教师,忽视了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独特的个体,然后才是一个教师,是“作为人的教师”和“作为教师的人”的统一体。

2.1 教师的身份

要弄清教师的身份,首先要回答这样几个问题:教师是一种什么样的身份,其规定性是什么?这些规定是如何影响教师的教育实践的?对教师的这些规定是如何形成的?

对教师身份的规定几千年来一直有各种说法,繁衍至今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1)职业道德上,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2)专业知识上,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3)专业技能上,课程开发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能力等;(4)职业心理健康方面,高尚的职业道德、愉悦的情绪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特征等。

这些行为规范给教师带来的影响是:当一个人成为教师的那一刻,他就会用这些标准来要求自己,会有一种身份意识,常会想“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从形象与为人上都做到为人师表,有精深的知识与广博的学识,有反思研究能力,与学生在一起时要保持愉悦的情绪”。教师会无形之中,将这些规范与自身相对照,要求自己按照这些标准来开展实践活动。

教师的职业规范是如何形成的?石中英教授认为,教师的身份内涵是社会区分的结果,而这种社会区分又有显性与隐性两种方式。明文的规定形成于几千年来社会对教师身份的较为明确与一致的看法,一直影响着教师形象的形成与塑造。然而,对教师起主要影响的往往是历史悠久但又存在于显性制度之外的教师文化,布迪尔称之为“习性(habitus)”——一种历史生成的、持久的、社会的“潜在行为倾向系统”,一种先于个人而存在并赋予个人以某种社会身份的文化系统和心理习惯[3]。习性也被称为惯习,惯习是个体内化后的习惯,体现出经验,也即是外在性“习惯”的内在化结果,它可保持实践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4]。这两个定义分别对习性或惯习的内涵与作用做了精辟的阐述。习性往往表现为潜意识、理论图式、实践智慧等较为本能的状态,赋予教师自动的最本初的实践技巧,使得教育实践活动在遇到特殊情境、缺乏系统理论指导的情况下也能连贯稳定地进行下去。总之,无论是明文的规定还是隐性的规范,都是教师文化在社会与历史中长期积淀的结果,它们生动地诠释了教育实践的历史性与社会性。

但是,社会与历史赋予教师的身份规范是从“作为教师的人”的角度出发的,而无法顾及“作为人的教师”的独特个性与需要,导致教师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与创造性,使得教师承受过大的压力,忽视或者不敢维护自身的需要与利益,带来各种问题。教育理论界以及教师本人都应意识到关注教师个人生存状况的重要意义。

2.2 教师的教育教学

1)教师的教育目的。目的性是教育实践的本质属性,任何教育实践活动都是以一定的教育目的为出发点与归宿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机关、教育工作者等期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的积极变化或结果。而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5]。在现实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目的往往不是教师能改变的,它是国家赋予教育的,其对实践活动的价值即在于实践活动要始终遵循教育目的来展开。但是,从广义上来讲,教育目的往往既包括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实际的教育目的,又包括学者们所追求的理想的教育目的。如,教育家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的身心自由愉快的发展,摒弃利益性的目标。而实际生活中的教育目的却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为提升升学率而不惜一切代价。这样一来理想与现实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直接关系着教师的业绩、经济利益”等行政权力资本价值取向的指引下,任何教育理论的先进性在权力资本面前也必将黯然失色[4]。

2)教师意图。“意图”是行为人主观发起某个教育行为的“直接原因”[3],它体现了教师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人生追求等。与目的相比,意图是教师主观的产物,它更内在、更贴近人性与实践行为,因而也更有分析价值。如,一位教师一直比较关心班上的一位学生,因为这位学生是校长的孩子。在这个例子中,该教师关心校长孩子的行为并非出于某种教育目的,而是意图通过对校长孩子的关心换来校长的好感、提拔或其他对自身有利的教育之外的目的。但是,他的行为很显然已经影响到了班上其他学生的思想与学习。

教师行为的意图是复杂多样的,影响教师行为意图的深层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心理与道德素质。一个心理与道德素质高的教师必然会意识到不应该通过对校长孩子的偏爱去换取校长的赏识,会自觉杜绝不良意图。教师的情感、个性等心理因素是影响教师意图与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同时,教育实践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本人就是一个伦理道德的综合体,承载着历史与社会赋予的伦理道德理念,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使得整个教育实践活动都打上了伦理道德的烙印,这也是教育实践活动区别于其他实践活动的一个最显著的特性。教师教育目的与教师意图是“作为教师的人”与“作为人的教师”的统一。

3)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教育教学是教师的本职,“作为教师的人”在此处凸显出来。这个环节主要探讨教什么、怎么教、如何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教学的内容是由国家与学校规定的,教师往往没有选择权,但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则具有较大的能动性。如何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涉及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学校、社会三方合作,向学生传达一致的正确的观念。教师不仅要面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理想追求,还要面对家庭背景、学习基础、需求、爱好等条件各不相同的学生,以及家长、学校、国家与社会施加的压力。教育实践活动充满了不确定性与复杂性。

此外,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会面临一些让人无法预测、措手不及的教学事件,教师必须在当时针对此情此景并联系事发背景来解决问题,这使得教育实践具有强烈的情境性。

教师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导,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除了要按照既定的教学规划前进之外,还拥有丰富的创造性。他们能够创新教学方法,选择自己的问题处理方式,拥有独到的教育理念。正是创造性与主体能动性让实践活动充满了灵性与生命力。创造性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最重要的特征,教育实践活动本身也是“作为人的教师”的一种充满创造的存在与生活状态。

3 从学生的角度来探讨教育实践的特性

教育实践是学生个体在其身心发展过程中来自环境方面的最主要的影响[6]。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展开也是围绕学生来进行的,学生就是目的。因此,探讨教育实践的特性,不仅不能忽视了作为教育实践活动主体的学生,还要把学生的体验作为教师了解教育实践特性的最珍贵的途径。从学生的角度来探讨教育实践的特性,是一个新的探索,目前教育研究中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寥寥无几。本文从学生身份、学生对上学的体验这两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尝试。

3.1 学生的身份

与教师类似,要了解学生的身份,首先要回答以下问题: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这一身份有哪些规定性?这一身份是如何影响其实践活动的?学生身份的规定是如何获得的?

学生往往被定义为一个学习者——专心致志、遵纪守法、尊敬师长、求知探索的形象。在长期的教导与感化之后,学生们开始遵守这些身份规定。他们往往要求自己,“我是一名学生,我上课要认真听讲,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尊敬老师同学,要遵守纪律,不穿奇装异服,不早恋,不打架斗殴”等等。但是这只是设想的理想状态,在正常的教育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迫于外在的压力,在学生的概念中,最重要的就是成绩,成绩的好坏对他们来说就意味着成功或者失败。成绩较好的学生,往往达到了自己在这一时期的目标,有时也会陶醉在学习的快乐之中。而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往往会厌学、想要逃避学校与学习,他们常迫于舆论压力而日复一日地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对学习根本提不起兴趣。但整体上来说,当被问起是否喜欢上学时,学生们往往都会生出一种无奈感,上学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压力与义务,而非乐于从事的事情。

学生身份的这些规定性及其带来的问题是由社会历史发展对人才的利益化需求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如专心致志、求知探索、尊敬师长是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对学生最重要的要求。但学生们尚处于发展期,身心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判断力与自制力,爱好玩乐,若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要求学生长期静坐学习,只会引起学生的厌烦与反感。

这涉及到学生观的问题,尽管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重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但过去几千年历史对学生的看法、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社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的现状,掩盖了“学生”这一身份的本来含义。学生缺乏自由与主动性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它的解决依赖社会的发展与观念的变革。

3.2 学生对上学的体验

要认识教育实践活动的特性,就要回到学校的日常生活世界,关注学生本身以及学生在具体处境中对其行为自身的体验。大部分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教育本身没有概念,他们听从家长、教师的安排,进入学校,周一到周五每天要待在学校至少7个小时,有的学生要寄宿在学校,上早晚自习。他们要学习规定的知识,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学生,努力学习以取得好成绩,从而获得家长、老师与同学的好感。常常会听到学生的心声:“我不喜欢某某老师的脾气,我不喜欢某某科目,我跟不上老师的步伐,我和某某同学有矛盾,我害怕考试,我希望这次能考第一名,我更加喜欢自学,我习惯默读,我喜欢上了某某”等等是教育实践最真实的状况。在日常教育生活中,学生有他们的目标、理想、期望、担心的、害怕的、快乐的。总之,学生的真实体验说明,教育实践即是他们的日常生活,或者说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的一种存在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学生会逐渐地产生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识。他们认识到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开始主动学习,并在学习中体会到了快乐,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与希望。有些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主体条件(能力、愿望、态度)和环境提供的支持度来选择教育影响。同时他们也可以在教育活动中超越教师与时代的认识,超越实践的局限,科学地提出不同的观点、看法,并创造具有成效的观点与方法。这时,教育实践是学生主体的创造性实践。

4 教育实践的特性及其启示

通过上文的分析,笔者接下来将对教育实践的特性进行梳理与总结,从教育理论者及以教师为代表的教育主导者的角度出发,谈谈教育实践特性带来的启示。

1)教育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实践过程,不是个体接受和实施某些规定其实践目的的理性陈述的过程;而是永远存在于由传统所遗留下来的知识、理解与信仰中,总是在传统中行动的过程[1]。实践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教育实践活动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展开的。教育实践的社会历史性让教师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建构教育理论、进行教育改革时有律可循,但同时也使得这些教育工作由于历史的负重而困难重重。不论是教师与学生的身份,还是教育目的与教师道德,都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面对其中的问题时,要在遵循历史轨迹的基础上进行更高的追求。

2)教育实践的目的性。在我国,教师所必须认可和接受的教育目的,是由国家或地区为各级各类学校确立的在历史发展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培养人才的总体要求。但是,历史并不总是正确的,因此,拥有科学的教育目的与合理的运用这一教育目的至关重要。教育理论工作者应努力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目的,并为如何实施这一教育目的建言献策。制定教育目的既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作为个体的教师的生存状况,更要考虑学生身心自由愉快发展的需要。要恰当处理好理想教育目的与实际教育目的之间的矛盾。国家或地区应积极采纳教育理论学者所提出的科学的教育目的。教师应充分运用自身的智慧与创造性,结合国家规定与教育界的观点,内化并努力践行这一教育目的。

3)教育实践的伦理道德性。教师的伦理道德形成于社会历史的传统之中,人们也一直不断地追寻着教师伦理道德的更高的理想。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伦理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意图与教育的效果。因此要求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杜绝不良意图,注意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对教育理论工作者来说,探讨教师意图包括哪些方面,教师意图会对教育教学产生什么影响,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良好的伦理道德素质,以及哪些伦理道德应该被传达给学生,以什么样的方式传达给学生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4)教育实践的心理特性。教师心理同教师的伦理道德观念一起成为教师意图的影响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入职的基本条件。不难想象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带给学生怎样的影响。同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教师开展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教师要拥有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心理学家要为教师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5)教育实践的情境性。教育实践的情境性使得教育实践难以控制,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机智与丰富的教学经验,即要求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一千个老师会有一千种处理应急教学事件的方式,对应急事件的处理主要靠教师的“习性”。此处教育理论出现真空,理论建构的难度增加。理论工作者可以深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通过案例搜集的方式来建构教学事件应急处理理论。

6)教育实践的创造性与生活性。教育实践活动是由个性不同的学生与教师共同演绎的真实生活,它富于生活性与创造性。创造性的教育实践对于教师来说,是复杂的难以操控的,也是丰富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并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这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教育理论工作者正确看待自身的研究成果,跟上实践的步伐,与教育实践者保持紧密联系,尊重并借鉴教育实践者的智慧与创造。生活的教育实践启示教师与教育理论工作者把“作为人的教师”与“作为教师的人”二者统一起来,既要关心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又要关心教师的生活与成长。同时,也要求教师与教育理论工作者真正站在生活的角度去欣赏、体谅、尊重每一位学生。

总之,教育实践的特性较为复杂,很难对其进行简单的概括总结。在对教育实践特性的分析中,发现对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知识的了解对教育理论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是建构教育理论的理论基础。而对于教育实践者特别是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做一个有着自身的追求与思想的身心健康的人。对教育实践特性的分析还存在很大的完善空间,任重而道远。教育理论者与实践者应紧密配合,立足于教师与学生的真实存在状态,为使教育实践活动成为充满科学素养与人文意蕴的事业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唐莹.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30-332.

[2]李茂森.教师“身份认同”的理性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7):34-37.

[3]石中英.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教育研究,2006,(1):3-9.

[4]魏宏聚.实践逻辑对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因素的案例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1):11-13.

[5]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56.

[6]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9.

Features of education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