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南方建筑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0 16:13:39

南方建筑论文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1

论坛开幕式由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教授主持。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周畅、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栾永玉等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词。大会首先由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柳肃教授做了“刘敦桢、柳士英创建湖南大学建筑学科80周年回顾”的发言,回顾了湖南大学建筑学科建设的历史。随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刘叙杰教授回忆了父亲刘敦桢先生的光辉一生。接着,天津大学彭一刚院士、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susunnaBorf010tto教授、湖南大学魏春雨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徘徊在传统与现实之间”、 “老挝世界文化遗产VAT PH0u保护项目”和“地域类型实践”的主题发言。

11.14下午11.15下午,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报告厅和交流厅两个分会场,举行了本次大会的高峰论坛,共分为四项议题:1.“建筑与文化”讨论会二十年回顾,2.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中的“文化”问题,3.地域建筑中的文化传达,4.当代先锋建筑中的文化基因。论坛中发言嘉宾主流性建筑智慧交锋,国际化设计思维碰撞,其论点包括:王辉――“强势的弱建筑”,张雷――“因地制宜”,王路――传承与创新,王昀――建筑空间与意识空间,孙一民――走向精明建造,秦佑国――建筑与数学,张应鹏――是与非,张顾――建筑更新设计实践,刘育东(台湾)――下一代基因建筑,刘先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策略,孔宇航――非线性有机建筑笔记……,几十位国内外知名建筑师在限定的短暂却充实的20分钟时间内阐述了他们的建筑观和对论坛议题的成熟思考。

11.15傍晚,闭幕式在柳肃教授和李晓峰教授的共同主持下举行,历时两天的论坛在感人与奋发的基调中落下帷幕,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及各协办单位的精心组织下取得圆满成功。同时,第十二次建筑与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将转交新疆大学与新疆建筑设计院共同举办。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2

关键词:湖湘文化;地域特征;高校建筑

一 湖湘文化特征

湖湘文化指以传统理学心性之道和践履思想、乡土情节为内核,讲求经世致用,以区域自觉和乡贤崇拜来延续自己的传统,不断强化自己在各方面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和凝聚力,形成一种完整严密、自成体系的多层次文化系统。长期以来一直稳中发展,是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其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在传统理学、实学以及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取得丰硕成果。长期以来,湖湘文化也一直受到格外关注,有关论述十分丰富。湖湘文化对高校的影响到底在哪里?高校校园建筑对其反馈又是什么?本地文化与文明传承的校园双方怎样相互之间体现达到深邃的内涵,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挖掘和解释。

二 地域文化与高校

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职业人始终围绕着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无时无刻不打上地方经济发展的烙印。因此要健康的发展高校特有的文化,必须注重地域文化的内涵并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使校园文化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不断提高学校软实力。一方面,高校的建立、建设发展必然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已深深地打上了其印记,地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在批判性的继承和发扬地域文化的同时,推动着地域文化的发展与重构,对地域文化的建设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

三 湖湘地域文化对高校建筑的影响

湖南在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发生很多深刻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高校建筑的改建和扩建。为了满足更多的学子们读书的向往,教学楼实验楼的新建势在必行。但如何能把教学楼建设得更好,更有湖南文化的“湘味”,(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等)这是一个大的课题。作者通过走访长沙市的几所高校发现了有趣的规律:1)在外观和颜色方面,以往的建筑从外观来看陈色较老,很少一些让人印象深的嚼头,颜色单一,有些甚与水泥的颜色一致,但这类建筑实用性强反应了湖湘文化的务实性。以前的教学楼很多分隔都是宽大且来头很高的空间,适于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和做各种有利于学习的任何事情。教室简单朴素,各种摆设充满格调,学习的氛围涵盖于此。在里面做演讲、教学、实践,各种知识的交互等反应了湖湘文化对湖南人教学的经世致用。建筑空间的本质属性是其场所精神即重视建筑空间与精神交流。2)在政治方面,湖南人表现出忧国忧民论调,以读书和激扬文字投入到社会上工作,很多人做出了不朽的篇章。到现在为止坚韧不拔依然是湖南人的作风也是湖湘文化对此的反应。其高校建筑表现在宏大,气派,威武且不失格调,建筑各个层面和结构表现出学校建筑的独特风格和个性迥异。3)在文化方面,湖湘文化更是表现出民族,民俗,民风,不仅保留了自己的风格和做法还吸收同化一部分外来文化,充实了湖南文化。其在建筑上表现为江南水乡挑脚楼屋檐,琉璃瓦也换成青蓝色不失为水乡的味道。宽厚的屋顶已经成为一种表现手法。4)在地域方面,有形式怪异的楼出现,融合了外来建筑的味道其建造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有很少的建筑为形散神不散,让人看了回味无穷正因如此湖湘文化凭借其独特的魅力与精神思想在建筑的创作上表现出更好的亲和力,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5)在气候方面,有隔温隔湿的能力和充足的散热空间。湖南由于岭南山脉的遮挡导致在长沙城区温度变化较大,因此对建筑要求较高,所以在隔湿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使房间保持干燥。何镜堂院士曾经说过“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它包涵人们日常起居,思考行动的精神空间。所以在地域方面它对湖湘文化的表现则是以建筑格调群落化。例如长沙岳麓区的大学城,湖南师大,湖南大学(图一),中南大学(图二)的建筑常常相互交叉混合。红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湖大师大都具有。宿舍楼集群化也有很大的相似处,各层排布紧密,空间利用充分,结构合理均匀。

四 地域民居建筑风格对高校建筑的影响

湖湘文化以孔孟儒家思想为核心,是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历史文化形态。反映在建筑规制上则体现了其严格遵循着自家礼法传统,反映出高下有等、内外有别、长幼有序。以正屋为主体,采用中轴对称的手法,厢房、杂屋沿轴线均衡展开这一规制森严的建筑格局是湘中、湘南地区大宅院的普遍特征。这些深宅大院内部又有大大小小的小庭院,共同组合成一个庞大的建筑院落。所以湖南地域建筑在古代都是以挑脚楼的形式存在和发展,在有些镇子上甚至还有江南水乡青瓷白砖的特色;还有重檐攒尖制式一种古典建筑符号。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技术上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湖湘文化对民俗的表现多于对高校建筑的寓意。湖南人在意志上的体现如:“务实,蛮干”等应从多角度来对建筑进行雕刻和诠释。如何表现“务实”;如何表现“蛮干”在建筑形态上带给人强烈的家乡文化和氛围,应多一份思考少一份平淡,从精神文明层次去表达具有营造名族文化的作用。

五 结束语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3

祠堂,作为中国保存最多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等信息,直接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宗族观念、文化思想、堪舆风水、建筑成就等方面的内涵。一直以来,对宗祠建筑的研究也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展开。

近年来,中国祠堂研究已经取得很多重要成果,下面笔者对近十年来,湘南地区宗祠建筑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的统计与整理。

从建筑形制、风格上进行的探讨

林莎莎《郴州汝城县明清时期宗祠研究》是从探究汝城县宗祠建筑的形制、空间布局、艺术成就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阐述了自明清以来,郴州市汝城县境内宗祠建筑的建筑特点以及深层的历史文化。从祠堂的某一部分建筑构件来研究其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的文章有两篇。欧阳艳红、郝少波的《洞口县古祠堂群宗祠建筑牌坊门形制浅析》一文,对湖南省洞口县古祠堂群进行调查走访,以古祠堂正立面门为研究主体,分析了牌坊门的类型、特征,明确了洞口县古祠堂正立面门的建筑形制与艺术特点;何峰、柳肃的《汝城明清宗祠门楼木雕装饰艺术的湘粤文化渊源》一文,以汝城县明清时期宗祠门楼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的构造与艺术形式来论述其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艺术价值,概括出汝城明清宗祠的艺术特色,既神秘浪漫,又温婉细腻、兼容灵活。祠堂的规格制度犹来严苛,上至天子,下至士大夫、平民,无不受到规格制度的限制,钟畅的《尹氏宗祠寻迹》一文论述了各个建筑构件的作用以及其表达的深刻含义,作者提出:建筑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民俗文化,形态的隐喻,符号对文化的释意,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内在文化儒家、道家的主体精神,以及外来佛家文化的影响,建筑群落亦能更好的体现一个家族荣辱的历史。

从装饰艺术上进行的探讨

雷永明的《古代祠堂装饰艺术研究――以胡公祠柱础装饰艺术为例》一文以柱础的装饰艺术为出发点,论述其形制和雕饰所所蕴含的人文艺术价值。刘瑞林、周建德、何志军的《简析汝城祠堂装饰艺术》一文对汝城县多个祠堂进行实地考察,总结了其装饰艺术特点。刘瑞林的《汝城祠堂公共艺术研究》一文,从“公共艺术”的角度出发讨论祠堂,针对其具体的艺术形式、表现题材以及美学特征等方面,对深化中国古建筑艺术,推动、促进中国古祠堂文化和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从民族文化上进行的探讨

宁丹华的《湖南洞口宗祠装饰文化探析》一文,通过对湖南洞口宗祠装饰符号特征的描述,揭示了洞口宗祠装饰符号的深层内涵,以此说明了祖先崇拜、宗教思想、儒家礼制思想等因素是祠堂门楼装饰文化形成的根本原因。黄伯权、葛政委研究了湖南省娄底市东部一个小村――荷叶村的葛氏宗祠,发表了《当下宗族话语权的表达方式――关于荷叶镇建祠修谱的人类学考察》一文,文中探讨了宗族话语权的表达方式,认为建祠修谱是传统道德的恢复和再现,是地方民众的经济和政治诉求的表现,是国家和民间权利相互调试的结果,是地方性知识和现代技术推动所至。谢惠钧的《复苏的洞口民间祠堂文化》一文主要阐述民间祠堂的复苏现状,作者认为民间祠堂的复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回归或者重复,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支持,以一种新的视角、新的观念去看待祠堂的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创立建立了平台。王晚霞的《濂溪祠堂考》一文指出祠堂文化的濂溪祠堂的修建渊源,对理学思想传播的作用,既是统治者传播礼法的重要途径,又是消除社会矛盾的一条出路。

从开发与保护上进行的探讨

周艺的《家族祠堂教育功能刍议――以娄底市为例》一文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祠堂作为家族繁衍过程中的一个角色,其兴盛至衰落过程中,其教育功能从未停止过,家族祠堂实际上就是一个集文化教育与伦理道德于一体的教育机构,它不仅仅是旧学的载体,更是新学的基础。李纯的《大山深处的人文风景线――湖南汝城古祠堂群巡览》一文中提到,古祠堂群是具有时代特征和原真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我们去研究建筑历史的提供了良好的标本。曹砚农的《湖南洞口曾八支祠的古韵新声――再谈宗祠建筑的文物功能与价值》一文,论述了新时代背景下宗祠建筑文物的科学艺术价值,成为了地方文化建设的主体表现手段,起到了传播文化、展示文化、发展文化的潜在价值。王美群的《基于宗祠保护和利用的郴州乡村聚落规划探析》一文,浅谈大视野下的宗祠建筑的保护与利用。赖某深的《汝城古祠堂的特点及其旅游开发》,胡彬彬的《湘南地区明清祠堂建筑遗存考查报告――以郴州汝城县域遗存为案》,曹砚农的《试析宗祠建筑文物的功能与价值》皆从宗祠建筑的遗存现状来论述文化遗产的价值。

总结

近代对于宗祠的研究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建筑学、设计艺术学的领域中,学者们往往把宗祠建筑孤立起来研究,所运用的知识以及得到的成果限制于某一个学科领域,随着科学的发展,方法论的推广,渐渐的出现了从人类文化的视角去探索宗祠建筑的文章,这无疑是一个新的突破,把宗祠建筑融入了社会生活,与人们紧密的连接起来。亦有学者尝试着从现象学的视角去探索古祠堂建筑,并取得了新的成果。

总而言之,无论是单纯的从建筑学、设计艺术学的角度去探讨结构形制、装饰艺术,还是从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去研究外在因素对宗祠建筑的影响,都是对宗祠建筑研究的完善,都是为中华传统建筑的保护在做贡献。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4

水是江南水乡环境的母体,亦是自然景观中的文脉。水的灵性、水的气质、水的形态巧妙,构成了江南古镇的结构线,并成为与周围环境有机贯通的特殊介质。江南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根基深厚,经济活动繁荣,交通条件便利。特别是江南地区拥有密布的河湖水系,为江南古镇成为江南经济、文化的重要良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水乡民居,依水而建,小桥街巷沿水延伸,江南丰厚的水源与粉墙黛瓦的民居建筑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的水乡生活风情画面。它既是江南水乡地区特有的建筑文化语汇,更是一道完整的江南地方文化景观。

一、江南古镇水岸建筑景观的构成要素

(一)水。江南水乡因水而生,所谓“无水不成吴越,无桥不显水”,可见水是江南水城、水镇、水村、水路、水巷形成的最根本的物质条件。水是江南古镇的灵魂,纵横交错的河道是江南古镇的动脉。水的存在形成了江南独有的水网空间,传承着水乡最自然的生存状态。没有水就没有水乡文化,因此,水是构成江南水乡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最基本的元素。

(二)桥。江南水乡,河多桥多。桥作为水陆交通联系的纽带,既是主要的水陆通道,又是江南水乡独具魅力的形态要素。桥的平面布局因河道、地势、位置、功能而异,有直的、斜的,形态不拘一格,力求方便实用。桥作为生活的中心,在桥上建庙、建屋、建亭、建廊,使得桥的功能和形式千变万化。家家邻水枕河,户户近桥通舟,江南的桥不仅是古镇的一道别致的美景,更多的时候它承载了江南的历史、江南的风俗以及江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街巷。江南水乡素有“流水周于舍下”“车从门前入,船从后院出”的场景描述。河岸、水景构成江南古村镇建筑景观环境的主体脉络。因水成市、因水成街,水街相依,水路与陆路交织,交通与生活合一,水巷和街巷构成了江南水乡城镇整体空间系统的骨架。街巷与水巷的主要交汇点是各式桥梁,水陆交通的节点多为休闲广场式的重要集聚场所。可见,街巷是江南水乡建筑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人们文化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四)民居建筑。江南水乡建筑以其特有的水环境为依托,不仅在建筑本体的结构形制上精美绝仑,而且从多方面显现出清新淡雅的江南韵味。江南地区文化底蕴浓厚、物产丰富、工商业发达,建筑受封建伦理、儒学传统、风水习俗的影响,在空间布局上尽量发挥地域优势,最大限度地体现天人合一的亲自然营造理念,形成了高低错落、秩序井然的建筑群体风貌,创造出了质朴典雅的独特建筑风格。

1.建筑布局

(1)由单条河道形成的带状古镇,这种城镇一般规模较小,建筑整体布局由一条河道呈线性延展,如江西婺源李坑。(2)由十字形河道形成交叉式星形城镇,规模较前者略大,城镇布局多是四方延展态势,并具有纵横交错的水运交通条件,如南浔。(3)由网状河道形成的团形城镇,此种为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江南水乡古镇平面布局形态,其规模较大,建筑布局也较为丰满完整,多为商业繁荣、经济发达、人流集中的中心聚集区,如江苏周庄、同里,浙江乌镇、西塘。

2.建筑特点

(1)结构:以传统的硬山式样为主,多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构架。一般中部的构架(正贴)为抬梁式,山面的构架(边贴)为穿斗式。基础采用石材,墙体一般采用空斗墙。(2)高度:建筑层数一般以一两层为主,偶尔也有多层者。(3)色彩:建筑整体风格多为灰白色(无彩色),素有粉墙黛瓦之称,色彩面貌相对朴素淡雅。(4)用材:建筑用材多以地方性优质木材为主,不拘泥于一种选材形式,并有“才分八等”之选材、用材标准。斗拱的用材等级较高,梁柱则次之。建筑主体结构采用木结构,围护结构采用砖石结构。

江南水乡建筑无论从外在的表层形态,还是蕴涵于建筑内部的深层文化,都着力诠释中国传统营造学与古代哲学的高度统一,并蕴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历史文化韵味。

二、江南水乡名镇品读

(一)梦境水乡,烟雨西塘

西塘古镇地处江、浙、沪三市交界处,属于浙江嘉兴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以来就有“吴根越角”之称。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在唐宋年间就建成大量村落,人们沿河营造房屋,依水聚居生活;南宋时期村落规模基本形成,并逐步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荣;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这里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清代中期徽商东进,将徽派建筑文化带到太湖流域,出现许多带有风火墙的建筑,并在民间营造活动中,将原来徽派建筑中平直的墙体改造成马头形,衍生出了“马头墙”。

西塘素以弄多、街多、廊多而闻名,古镇中最著名的风景线是一道长达千米、造型古朴的廊棚。西塘的廊棚多为沿湖河营建的砖木结构建筑,黛瓦盖顶、青石铺路,木构架结构配以休闲长凳,既可驻足观景又可遮风避雨。连续性的沿河式轴向布局在烟雨中依稀可见,使人心情愉悦。此外,西塘的河埠、高阶沿、观音兜也从不同层面上构成了西塘建筑形制与景观布局的诸多特点。

西塘是儒商文化与平民文化的交接点,其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人才辈出,无论是建筑形态还是水岸景观布局,无一不显现出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美丽乡村,生态婺源

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山区,东临浙江衢州市,南通上饶,西接景德镇,北临黄山,古为文风鼎盛之所,今为皖、浙、赣三省交通要地。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婺源因“地当婺水之源”而得名婺源,隶属安徽歙州。宋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婺源基本上隶属于安徽徽州。虽然在1949年5月1日以后划归江西至今,但由于长期历史文化的积淀,这片地区无论是村庄的选址布局还是民间建筑形制,无论是生产生活习惯还是民俗民风,都带有明显的徽派风格特征。

婺源,山清水秀,素有“八分半山一分天,半分水陆和庄园”之称,是典型的江南古镇。当年徽商营造的村落与壮美的自然景观相交融,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山水画卷,著名的古村落李坑就是婺源乡村的典型代表。婺源的村落布局讲求背山面水,李坑村落的选址就遵循了这一原则:四周群山环绕,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外两条山溪在村中汇合为一条小河,河流两岸粉墙黛瓦的古建筑鳞次栉比,布局有序,形态优美。河上建有石、木、砖各种桥梁数十座,形成了便捷的人流交通路径。另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的景致在其中。秀美的山光水色与古朴的民居建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风景画。李坑村的民居沿村中溪流为主轴线布局,溪流的自然走向与两岸的古建筑混成一体,形成了“沿溪而息、大吉大利”的水岸建筑景观。其古民居形制与其他徽派民居建筑一样,为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屋面灰色筒瓦、硬山顶、马头墙,整体色彩以黑白灰为主,体现出古朴淡雅的视觉美感。

(三)生态之源,水韵宏村

宏村位于安徽省黔县西北角。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由汪氏六十六世祖汪彦济历经二十年建成十三间楼,定名弘村。清乾隆二年(1737年)改名宏村。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汪氏七十六世祖汪思齐、胡重夫妇率族人挖水圳,引来西溪水,掘月沼,建村落。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汪氏后人历时三年,于村南掘成20247平方米的南湖,形成了集生活饮水、农田灌溉、防火浣汲、游览赏景于一体的古生态水系景观。

  宏村古民居建筑布局堪称徽派民居的精品之作。古镇以月沼为村心,形态雅致的古建筑绕水环峙,建筑与水景构成了虚实得当、形影相随的视觉效果。月沼如明镜,镜中见景、古意盎然、景色别致。宏村的南湖横跨东西,环堤古树,水绕古宅,石桥小径,风荷月影,诗画意浓,可谓是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有机融合。

宏村的建筑与街市更能反映出徽州民居的极致特色,其中承志堂、南湖书院、三立堂亦是建筑中的精品。宏村的古建筑多为两层,偶尔也有三层楼。结构以明三间为主,最大创新设计在于其“廊步三间”的设置。宏村的古建筑尤为重视大门口门楼的营造,古人云:“宅之受气于门,犹人之受气于口也,宅之吉凶全在大门。”因此,“千斤门楼四两屋”的说法造就了宏村古建筑各色精美绝伦的建筑门楼。宏村的古巷纵横交错、曲折迷离,幽深狭长的石巷与两侧高耸的马头墙形成了空间尺度上的对比,显现出古巷森严的空间层次感。宏村古建筑中最具特色和神秘感的就是天井,大小天井,通风采光、日易月移、秋霜雨雪,皆得益于“天人合一”之灵气的天井。水枧接雨水,四水归明塘,暗沟排水、通风、采光、理水均达到精致绝美的水平。另外,宏村古建筑的三雕艺术更是中国古建筑艺术中的奇葩。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悠长的情结、朴实无华的民风,一并诠释出宏村的特定文化内涵和巧夺天工的技艺,并使人叹为观止,赏心悦目。

江南古镇建筑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与其特定的地域性特征相适应的建筑形态,并烙上了深深的历史文化印记。无论是建筑总体布局还是建筑本体形态、细部装饰,无论是水岸景观的营造还是商业街巷的形成,无不体现出江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道法自然的传统哲学思想。

结语

江南古镇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是人类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水、桥、民居、街巷构成了江南水乡特色鲜明的水岸建筑文化景观,并以较为完整的纵向连续性,展现出各个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情形和经济体制、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等社会状况。从历史学、营造学、文化学、地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研究,是极具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的。另外,对江南古镇水岸建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如何解决好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让传统文化景观在现代社会得到积极的延续,这对人类整体文化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文化厅2010年度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名称:《哈尔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项目编号:10b043)

参考文献:

[1]阮仪三,李浈,林林.江南古镇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的保护[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2]秦俭,龚美玲.婺源乡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3]汪森强.走进老房子[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5

关键词:建筑设计原理;教学改革;艺术精神;工程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057-03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要求。湖南城市学院建筑学专业,是具有鲜明城市办学特色的校级重点专业,其主干理论课程《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在拓宽专业培养口径并适应市场需要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管理等各项教学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树立“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协同教学”的课程教学新理念

建筑设计有理性的要求,也有感性的操作,具有科学与艺术的双重属性。长期以来,《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的理念,也在此两属性间摇摆:理性的教学方法以系统理论为纲,把建筑设计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入门快、易接受,但所传授的教学内容较为理性、直观,大部分学生缺少应有的艺术独创精神;感性的教学方法重感觉、讲技巧,以艺术精神及其美学价值追求作为主要教学宗旨,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成份,但只有少数同学能达到这种“灵感碰撞式”的教学效果。“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协同教学”的课程教学新理念,强调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的协同、交互推进,在培养学生艺术精神及其多元美学价值追求的同时,注重其纯粹性和抽象化的建筑艺术形态,与具体的建筑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相结合,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的同步提高,能较好地满足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国家注册建筑师考核的基本要求。

二、构建“两阶段四模块”的特色教学内容

基于“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协同教学”的课程教学新理念,《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探索性地构建了与之相协调的“两阶段四模块”课程教学内容:即建筑方案的构思阶段(包括设计创意、设计方法两个知识模块);建筑方案的设计阶段(包括设计知识、设计规范两个知识模块)(图1)。“两阶段四模块”课程教学内容,涵盖了建筑学专业最核心的美学追求与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相结合,实现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其具体内容是:第一阶段:建筑方案的构思阶段。①设计创意模块:建筑艺术的价值追求;建筑艺术的设计构思;建筑艺术的形式语言;②设计方法模块:建筑艺术的形体构成;建筑艺术的空间构成;建筑艺术的细部构成。第二阶段:建筑方案的设计阶段。①设计知识模块:单一建筑空间设计;建筑平面组合设计;建筑剖面完善设计;建筑立面调整设计;总平面与环境设计;住宅建筑设计原理;②设计规范模块: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防火规范。此外,科研带动教研,2010年6月,“非线性建筑时代《建筑设计原理》教学改革研究”被确立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课题研究致力于拓展和创新前沿教学内容,参数化建筑设计方法、非线性建筑的模式语言,为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随时更新建筑美学理论和参数设计方法的教学内容。

三、强化“三课堂一网络”的网状教学模式

“三课堂一网络”的网状教学模式是指,课内理论讲授第一课堂的“理论实践协同教学模式”;校内实践体验实训室第二课堂的“体验互动教学模式”;课外学术活动与科技创新第三课堂的“自主建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的“网络浏览教学平台”(图2)。在本课程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中,我们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情景式教学方法等,创设并促进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结合生产项目,完善“理论实践协同教学模式”,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能力和理论素养。创设校内实践体验实训室第二课堂的“体验互动教学模式”:利用学校设计院和教师工作室平台,我们将学生8~10个人分成一组,在老师的带动下进行校内实训室实践体验学习,同时带领学生参加规划、建筑设计的评审会,广泛地听取当地部门、专家的意见,学生从第二课堂及其实践拓展中,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得到了宝贵的体验感悟和知识积累。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所以,教学应逐步减少教师的外部控制,增加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帮助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传道解惑、构建学生的学习环境。为此,我们开辟丰富多彩的课外第三课堂“自主建构教学模式”。2007年以来,我们成立了多个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小组,共完成大学生研究性和创新性项目9项;2009年以来,我们有计划地邀请校内、外专家作学术报告和探讨本课程学术界热点问题,校内、外专家建筑理论专题学术报告达11人次,开阔了学生学术视野,营造了学术氛围。此外,我们开辟教学楼五、六两层的走廊作橱窗,陈列优秀设计作品和上届学生的设计作品,开展各种学术沙龙、教师轮流参与指导等多种学术活动。另外,学院专门开辟了一个近200m2的展览室,展出各种优秀获奖成果,以丰富第三课堂的课外教学。与此同时,积极开展网络教学,构建现代技术教育信息平台。本课程理论课全程运用多媒体教学,其PPt课件已全部制作上网;此外,教学网站上还有学校所做的设计作品、设计实例、习题、教学录像等,大大丰富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精品资源,构建了与时俱进的“网络浏览教学平台”。

四、完善“激励与弹性”的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通常是指,从教师的工作规范到学生的学习要求,包括听课制度、评教机制、考核机制等等,都有制度保证。在基于“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协同教学”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特别探索了“激励与弹性”的教学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激励与弹性”的教学管理是指,建立学习激励机制,促进学生主动和自主学习。首先,建立“成绩评定弹性计分机制”,即设立“创新附加成绩”计入总成绩的“弹性计分机制”,鼓励学生参与实践体验与大学生创新性项目研究,从而提高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和艺术创新精神。其次,通过介绍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协助课外学术沙龙和创新活动,培养对本课程学习热情;通过与学生座谈、课后交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一部分考研的学生的个别辅导带动学风建设。

五、教学改革的应用成效与推广前景

1.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效。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学生实际工作、继续学习深造的理论基础。毕业生同学都普遍认为,《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理论教学质量高,学生学习收获大。特别是本课程教学的校内实践体验实训室,其第二课堂的“体验互动教学模式”,在学生专业理论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更助进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社会活动能力、设计实践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等的全面提高。因而,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普遍成为各个建筑设计院的中坚力量,很多学生毕业不久就成为了建筑设计项目的负责人,有的甚至走上了领导岗位。如刘君言、戴新征等同学,主要负责义乌市北苑资产管理中心办公楼、江西永修亲水山庄小区、江西高安德亿香格里拉大酒店等多项实践工程,表现出较强的设计实践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并很快组建了自己的设计公司。因此,本课程的“体验互动教学”,在提升毕业生工程意识、实践能力等诸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建筑学专业同学共完成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创新性项目9项,学生的艺术追求与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高,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如2009届毕业生徐顺,就职于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在“山东威海韩国风情街、山东惠民县人民医院”等国内大型招标项目中,多次赢得好成绩;2010届毕业生戴海飞,刚毕业半年,其蛋形蜗居的设计创意,以及他用竹子造出的“蛋形小屋”,引起了中央电视台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充分体现了基于“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协同教学”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艺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良好教学效果。

2.教学改革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2009年,《建筑设计原理》教学课程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精品课程,与该课程对应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创新体系,包括课内理论讲授第一课堂的“理论实践协同教学模式”、校内实践体验实训室第二课堂的“体验互动教学模式”、课外学术活动与科技创新第三课堂的“自主建构教学模式”、外加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的“网络浏览教学平台”等,已上传到“湖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本课程网站建设水平高,教学模式特色鲜明,可操作性强,推广进程快。其网络教学资源更是倍受莘莘学子广泛关注,自2010年12月起,《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网站点击率一直稳居“湖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第一位。不少省内、外高校学子,都纷纷发来电邮,希望拷贝原版全套课件。与此同时,不少省内外高校同行,如湖南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文理学院、惠州学院的同行教师,也前来交流学习,并十分赞赏本课程所取得的教学成果及其优秀的网络共享教学资源。显然,借助“湖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本教学成果已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高校中,取得了较好的推广与应用。

注重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同步推进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本要求。因此,本教学成果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具有一定的领先性,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任书斌.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研究[J].华中建筑,2010,(6).

[2]潘明率.建筑设计原理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建设教育,2009,(2).

[3]王璐.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科技信息,2009,(17).

[4]罗能.建筑设计原理教学方法的初探[J].宜宾学院学报,2009,(12).

[5]胡莹.建构主义模式下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山西建筑,2008,(12).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6

关键词:岭南古建筑;传统建筑;文化价值

1文化背景

1.1自然环境特征。岭南是指五岭以南地区,包括了今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省部分地区,北依南岭,南靠南海。而在唐代以前,中原地区的居民对岭南地区的情况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再加上南岭重岩叠嶂的地理环境,岭南人难以跨越南岭进入中原地区,使岭南地区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地域。正是这种独特地理条件,使得岭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缓慢,但却有利于岭南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及民族文化的沉淀,从而孕育出在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的岭南文化。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是形成岭南古建筑种类多样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岭南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南部,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温高、雨水充沛、原始森林茂密且常受台风吹袭。在如此复杂的条件下,建筑需具备通风、隔热、防潮、防腐、防虫等多方面的功能。因此发展起来的岭南建筑,都非常注重建筑材料抵御自然灾害的功能。这体现了富有智慧的岭南人为了守护家园与自然灾害顽强斗争的精神。1.2人文环境特征。岭南先人属于百越民族,自秦代统一以后,岭南地区开始大规模地融入了以中原文化为主流的岭北汉文化。直至明代,由于朝廷的政治波动和地区的自然灾害,大量官员和厌倦动荡的中原人迁徙到岭南地区,因此带来多种外来建筑文化。而当时的岭南建筑文化较为落后,对于外来文化几乎是全盘接受,也间接的把不同的建筑文化融合在一起。从明清时期开始,岭南地区开始大兴土木,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在这段时期里建造的建筑,开始融入北方特色文化,逐渐形成了岭南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一座座宏伟壮观的城市景观建筑相继被兴建,其中著名的岭南古建筑有镇海楼、振成楼、岭南第一楼等。在岭南地区,百越民族传统民俗众多,其最为突出的是迷信巫术、崇拜神灵。也正是这种民族风流,使得岭南庙宇建筑繁杂。移民种族群居,严格保持原有的宗族文化与血缘关系,使得宗祠建筑遍及城乡。岭南地区的本土建筑文化在与外来建筑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逐步形成反映岭南建筑风格的岭南建筑文化。

2发展历程

岭南古建筑的发展历经两个发展阶段。2.1第一阶段。此阶段中,岭南古建筑以明清的岭南书院和祠堂建筑为代表。岭南古建筑文化在这个时期已经极具地方特色,建筑的布局愈发成熟,建筑种类也逐渐多元化起来。其中以岭南建筑装饰精致著名,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建筑是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陈家祠坐北朝南,整体布局以聚贤堂为核心,六院八廊犬牙交错,进深三进,大大小小共19座单体建筑青云巷相隔开且各自独立又联系紧密。而陈家祠还将不同风格的工艺品广泛采用在厅堂、偏间和厢房等建筑中作装饰物,反映了岭南居民的闲情逸致和生活追求。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大气磅礴,格局紧密联系,井井有条,享誉中外的陈家祠,无愧是岭南古建筑装饰艺术上的一朵奇葩。2.2第二阶段。该阶段的岭南古建筑以清代末期的西关大屋、镬耳屋和结合西方建筑文化的骑楼建筑为代表。这个时期的岭南古建筑已经初步融入现代建筑的风格,并在保留岭南古建筑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加入了适应岭南地区气候的建筑结构,例如青云巷、天井、满洲窗等。而这些符合建筑物理且极具岭南特色的建筑结构,在现代建筑中仍有广泛应用。以供富商巨贾居住的西关大屋为例,建筑沿中轴线大体上左右对称布置,高耸的外墙起到了遮阳的作用,避免了阳光的直接照射,室外设有青云巷,室内设有冷巷,此建筑结构符合伯努利定律和文氏效应,可以引入自然风。自然通风的问题得到了改善,而针对房屋过度密集设立的天井起到了良好的采光效果。室内装饰清幽典雅,如满洲窗,木雕花饰,槛窗等,极具岭南韵味。

3文化价值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而岭南文化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至今还有着广泛影响。岭南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也是一种民俗文化,它反映了岭南人民在生活中的智慧与追求。而岭南文化中最能展现出岭南地域特色的是岭南古建筑文化。岭南古建筑见证了南北两地建筑文化的交融,记录了古代岭南建筑的沧海桑田,它浓缩了古代岭南居民对外来人口的包容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种原生型的、多元化的文化,岭南古建筑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文化价值。园林艺术是岭南古建筑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岭南地域位于中国的东南边缘,常年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水碧山青,草木茂盛,常年都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岭南古建筑通过巧用建筑结构营造了空间上轻盈通透、广阔开放的感觉和构造了灵活多变、景观自然的空间组合。这些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园林建筑是岭南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瑰宝。岭南古建筑在装饰艺术方面有十分深厚的底蕴,有“雕刻装饰艺术宝库”的美誉。位于广东广州,具有“岭南建筑艺术明珠”之称的陈家祠,其石雕、镂雕在栏杆上的瓜果花鸟,佛山祖庙的木雕,广州汉墓出土的牌坊、亭子都展现出岭南古建筑装饰艺术的魅力。岭南古建筑的装饰融合了古代岭南地区传统的民间风俗和时代进步成果的特点,更加丰富了岭南建筑的美观和突出了岭南地方特色。时至今日,岭南古建筑雕刻依然被许多中外雕刻艺术家所称赞。岭南古建筑涵盖了自然影响和人类需求,还讲究居住环境的风水。岭南地区受道家思想影响,其古文化包涵“天人合一”和“师法自然”的特点。岭南古建筑为应对湿润的自然气候对建筑自身的影响而设计的结构,至今在建筑行业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陈家祠的冷巷,高宽比大的设计使建筑内部辐射低、有利于自然通风等。岭南古代村落在选址上注重居住环境的风水,结合保暖、通风、采光等需要的居住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精神需求,造成岭南古建筑得天独厚的居住环境。岭南古建筑文化兼容外来文化。岭南地区自秦朝以后便频繁地与外来文化交融,而在南北文化冲击交流之中发展的岭南古建筑,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结合北方流民、官员南迁过程中带来北方先进的建筑技术,岭南地区孕育了竹筒屋、明字间、四点金,客家土楼等种类繁多的岭南传统民居建筑。这些岭南传统民居建筑都兼容了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与自身的传统文化充分糅合。在各种文化相互交融与影响下,岭南古建筑随着时代洪流不断发展与创新,成就了如今辉煌璀璨的岭南古建筑奇观。

4现状与冲击

4.1岭南古建筑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审美也趋于多样化,岭南古建筑逐渐出现其弊端。岭南古建筑的一些独具特色的建筑元素在低层建筑中确实给人带来舒适的环境,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例如小天井、小天窗和小庭院等,但在现代居住建筑的运用中却难以展现其实用性。现代居住建筑大多采用公寓式的多层或者高层建筑,难以将岭南古建筑的特色建筑元素真正融入现代建筑中去。此外,现代居住建筑环境要求敞亮、凉快和安全,而传统的岭南古代居住环境主要追求遮阳和美观,因此室内开窗小,采光比较差,室内环境偏向于阴暗和潮湿,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且岭南人在建筑方面的技术与其他地区相比较为落后,再加上岭南古建筑的建筑材料大部分是木材,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腐烂,因此这些因素大大缩短了岭南古建筑的建筑使用寿命。4.2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古建筑文化的冲击。近年来,部分西方国家文化传入中国,其中包括西方建筑现代主义风格。西方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偏向于色彩华丽和装饰细节,建造的西式建筑往往庄严壮丽,符合人们对豪华的向往。渐渐地,习惯于方格子和白墙黑瓦等传统建筑设计的岭南人,审美开始趋于多样化,例如意大利罗马风格、文艺复兴风格或西班牙风格的西式建筑风格。因此,岭南地区城市住宅在设计中,考虑外来文化与传统岭南文化结合,出现讲究装饰细节以及形式处理的现代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在岭南地区不但风靡一时,而且长盛不衰,而这也造就了欧亚文化交融的南洋建筑。

5保护与传承

在福建的实地调研中,项目团队选择了位于龙岩市永定县洪坑村的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景区作为调研对象。在客运巴士的途中,项目团队看到了一些形单影只的客家土楼,这些无疑都是未被保护和利用起来的资源。在景区外,各种旅店和饭店林林总总,可以看出当地旅游产业是十分红火的,但是景区对于古建筑的维护力度和保护力度仍然不够。一些位于景区边缘的土楼破损十分严重,然而在破损的位置上并未做好维护处理。再者,在许多土楼里都有自称是楼主的人带旅客上楼参观拍照,收取一定的费用,其中包括最负盛名的振成楼和承启楼。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土楼里每一座木楼梯上都贴有“禁止上楼参观,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警示牌。每一座客家土楼都是灌注了几代人的心血一层一层地建造而成,距今已经有几百年历史,而频繁地承载过量荷载将会大大缩短古建筑的寿命。而许多“当地”导游只是将土楼的特点死记硬背,当问到材料和结构上问题的时候,他们都只是含糊其辞,土楼的文化价值并没有清晰地展现出来。作为最具特色的岭南古建筑之一的客家土楼,应该在古建筑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被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让优秀的岭南古建筑文化薪火相传。在实地考察中,土楼古建筑保护区确实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政府经费投入不足、文物保护制度不完善、当地村民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滞后性等。以上几个问题不容小视,况且当今对古建筑的修复是一个难题,即使是一砖一瓦,破坏了再强行补上去,可能已经破坏了它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功能。政府的重视性与广大民众的保护意识都加强,这也许是最佳的保护与传承。

6结束语

岭南古建筑见证了岭南地区的历史变迁,而岭南古建筑文化反映了岭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岭南古建筑体现了岭南人民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承载着岭南地区深厚的文化积淀。无论是客家土楼,还是祠堂骑楼,无不闪烁着岭南人民为了适应环境和保卫家园的智慧之光。岭南古建筑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如落窗装饰、屏风、挑檐、梁架、雕刻等巧夺天工的构件,都蕴含着浓郁的岭南民间艺术特色。岭南古建筑古色古香,风韵长存,在众多现代建筑中仍有着深刻影响和广泛应用。随着时展,岭南古建筑文化将在保留岭南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延续岭南古建筑的辉煌。

作者:蔡雄财,袁富贵,王瑞祥,李子琦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

参考文献:

[1]邓其生.岭南古建筑文化特色[J].建筑学报,1993,(12):16-18.

[2]殷文清.浅析岭南建筑的发展[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3):60-61.

[3]魏剑丹.西方建筑文化对国内城市住区岭南建筑风格的冲击[J].建筑设计管理,2010,27(4):30-32.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7

关键词:台儿庄古城台儿庄大战 鲁南建筑水乡建筑运河文化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台儿庄古城是世界上继华沙、庞贝、丽江之后,第四座重建的古城。也是古运河畔唯一一座集8种建筑风格融为一体,72座庙宇于一城,南北交融、东西合璧的文化名城。是中国唯一一座拥有14华里水街水巷,乘坐舟楫就能遍游全城,集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为一体,融齐鲁豪情和江南韵致为一域的东方古水城。本文主要从台儿庄古城的建筑和文化来进行简单论述。

一、古城建筑

战前的台儿庄古城商贾云集,来自天南海北的商人定居在了这里,同时也带来了他们当地的建筑风格和文化。

鲁南民居

鲁南民居占古城建筑数量之最。主要因为台儿庄就地处鲁南。特有的鲁南文化造就了特有的鲁南建筑。鲁南民居在院落布局上,讲究坐北朝南,因为这样接触阳光最多。布局整体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大门朝向一般为东、南、西三个方向。四面用墙围起来,墙不会太高。靠北面一般会建3间主房,中间一间会客聊天用的叫堂屋。堂屋西间窗前往南往往是安石磨的,厕所多安在东南角,西南角留有下水道,我们称其为“阳沟”。当然压水井肯定在不远处。院子前墙当中建“过道屋”,门留在中间,叫“大门”。如果前后有四邻,也可留东西大门。堂屋大多数是3间,坐北朝南,3间分3个室,一明两暗,室与室之间有用墙隔开的,后来有用箔隔开的,也有用木板作隔山的。中间一间是明间作用是现代的客厅,即堂屋。东西耳房为卧室,东为主,供父母居住,西间供儿孙居住。也有的西间留外门,供儿孙结婚用,有的盖东西配房供儿孙结婚用。房宅外面适当位置有时会放有“泰山石敢当”的石碑。“泰山石敢当”是鲁南地区地方信仰与外来信仰的融合,有镇宅避邪的功能。

(二)水乡建筑

一听到水乡建筑大家肯定就想到了江南的水乡。其实战前的台儿庄确实是名副其实的江北水乡。台儿庄古城的江北水乡建筑,在单体上以木构一、二层厅堂式的住宅为多,住宅布局多穿堂、天井、院落。构造为瓦顶、空斗墙、观音兜山脊或马头墙,形成高低错落、粉墙黛瓦、庭院深邃的建筑群体风貌。从聚落的空间构成上看,它们枕河而居、因河设市、夹岸为街、水陆两宜,构筑了人们心中小桥、流水、人家的闲适意境;从建筑特征上看粉墙黛瓦、水巷幽仄、山墙起伏、宅院四合,既不失传统中正的封建家族伦理秩序,又捎带着文人墨客的清寡、商贾小宦的偏适、衣食百姓的厚朴;而那乡里乡间土生土长、生生不息的稻米、桑蚕、纺织、印染等活动,则成就了共同地域文化背景下因地制宜的传统小农经济类型,并在历史的长河中为这些水乡古镇构筑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共同语。“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意境,到处小桥流水、垂柳依依的水乡风情,彰显出“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的神韵。

3、另外还有北方大院、徽式建筑、闽南建筑、客家建筑、宗教建筑、欧式建筑。

二、古城文化

(一)运河文化

台儿庄作为南北运河文化的一个结点和沿海向内陆文化的过渡地带,在文化传播、交流、普及、提高、改良等诸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台儿庄古城作为最繁华的地段,当然是文化传播最集中之地。运河促进了中国南北方文化交流,构筑了鲁南苏北文化板块。提升了台儿庄区域教育水平,积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

饮食文化

来到台儿庄的船民和商人,大多是举目无亲的移民。为了寻求照应,这些外乡人结拜成生死兄弟。他们饮血为盟,对苍天宣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若背信弃义,天理不容!在这肃穆的结拜仪式上,他们用大碗喝酒证明各自的真诚。台儿庄的酒文化讲“忠仁”、重“礼义”,在乾隆时期,古城内有十几家酒坊,这些酒坊酒种各不相同。再加上外地生产的美酒也经过运河汇集到台儿庄销售,一时间,各类酒肆、酒店不计其数。由此而兴盛的运河酒文化至今还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台儿庄的茶文化兼容并蓄,饮茶习俗多种多样,无论是龙井、旗枪、铁观音,还是红茶、花茶等,在台儿庄都能找到市场。台儿庄的食文化非常考究,集中了中国菜系的特色,注重“色、香、味、名、特、质”六个字,有“吃在台儿庄”之说。台儿庄的辣子鸡、菜煎饼、张家狗肉、羊肉汤、芝麻烧饼、运河大饼都是非常具有地方风味的美食。

民间艺术文化

台儿庄的民间艺术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寺庙音乐、船夫号子、唢呐古曲、运河花鼓、渔灯秧歌等,为台儿庄所独有;龙灯、狮子、高跷、旱船、竹马、黑驴、锣鼓、皮影等艺术风格独特,有别于其它地区。尤其是运河大鼓,是使船者在运河中孕育而来的,激励工作着的船夫,是很有特色的代表。现在台儿庄古城内不仅保存着本来就有的文化遗产,还引进来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早到晚古城内的节目丰富多彩,有运河大鼓、魔术、皮影戏、制糖人、拉洋片、柳琴戏、舞狮、快书、杂技、乾隆游台儿庄、露天老电影等。既丰富了人们的眼球,让游客们得到了乐趣,同时也传播了我国的宝贵的民间文化。

3、宗教文化

台儿庄400多年的沧桑历史,在京杭大运河中段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台儿庄明清时期的宗教文化非常发达,先后建有泰山行宫、新关帝庙、清真寺、大王庙、龙王庙、火神庙、东岳天齐庙等宗教设施50余处,号称运河“佛城”。

综观上述,足可见当日台儿庄的繁荣,而这繁荣是与当时的运河文化息息相关的。可以说没有那段运河就没有古运河畔的文化,也就没有台儿庄明清时期的繁荣。就构不成如此丰富的建筑文化,看不到如此多彩的建筑风格。

(二)大战文化

台儿庄战役,粉碎了日军以少量兵力攻占徐州的计划,极大地振奋了全国抗日军民,影响了世界,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台儿庄也因此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台儿庄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前线我军将士战胜敌人的勇气和信心,在津浦线上将日军拖住了数月,为部署武汉会战及实现向西南大后方的战略转移赢得了时间,对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我国近百年来遭受列强侵略的悲惨历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转折点;那么台儿庄大捷就是民族复兴前夕露出的一线曙光。

有人说周庄是怀旧,平遥是疗伤,丽江是艳遇,台儿庄是梦乡。台儿庄,一个文化资源丰富的地方;台儿庄,一个华夏儿女威武不屈的地方;台儿庄,一个不得不去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周凤鸣.《峄县志》(光绪三十年本)[M]..江苏: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5

[2]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湖北:湖北美出版社,2009,3

[3]枣庄市历史学会.《枣庄史话》[M]..山东:山东友谊出版社,1988,1

[4]曹胜强.《血战台儿庄》[M].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2

[5]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M].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03,11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8

年会期间,世华建协常务理事会举行了第二届第六次全体会议,理事会举行了第二届第三次会议和2009会员年会。会议总结了2009年协会工作,研究部署了2010年的任务并决定2010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将在上海世博会召开期间于上海举办。

在本次年会召开前的晚上,世华建协数码建筑学术委员会举办了新书《数字营造――建筑设计、运算逻辑、认知理论》酒会。这是该学术委员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本译著,是该学术委员会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密切合作的产物,主要翻译了麻省理工学院数字建筑学者的论文。本书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以最短的时间出版。百余本新书在会上被抢购一空,可见人们对数字营造建筑的关注与热爱。

本次会议由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联合主办。海南省土木建筑学会和世华建协四家会员单位具体承办。海南省姜斯宪副省长出席了学术研讨会并从省政府施政角度全面介绍了海南省的建设和把海南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的决心与规划。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李建飞先生和土木建筑学会会长葛守信先生出席会议并致辞。

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建筑新作评论――兼论国际旅游岛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围绕这一主题,世华建协理事、马来西亚著名华人建筑师杨经文先生、著名加拿大华人建筑师方为之先生和世华建协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许安之先生分别以热带、生态建筑设计、外籍华人建筑师在中国建筑创作的体会和墨西哥坎昆国际旅游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做了精彩的主题发言。

在分组互动式学术研讨会上,建筑新作评论组、世华建协城市特色学术委员会、世华建协数码建筑学术委员会和协会地域建筑学术委员会分别进行了学术活动。热烈地讨论了各自学术领域的问题。

会议期间,世华建协领导向荣获协会200术奖的2个金奖项目、9个设计奖项目颁发了奖杯与证书。

金奖获奖项目如下:

澳门美高梅金殿 何承天 香港王董国际有限公司

苏州工业园区钟园路商业中心 张应鹏 苏州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奖获奖项目如下:

广州天誉威斯汀酒店及天誉大厦 何承天 香港王董国际有限公司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 吕元祥 香港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

新雅艺墅A座 温捷强 内蒙古新雅设计院

COLOUR BY THE RIVER 周德灏 周余石(香港)有限公司

百大金地商业中心 张辉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深圳建科大楼 叶青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福州万科金御榕郡 宋照青 上海日清建筑设计公司

1933老场坊 赵崇新 IPPRSH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城市实践区中部展馆B4广川成一HMA

会前与会中,协会新成立的摄影研究会以130余幅精彩的影展向与会代表展示了建筑师作为不亚于专业摄影师的摄影水平,展现了建筑师的爱好与风采。通过无记名投票,在热烈的气氛中向获奖人颁了奖。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9

最初人们在解释城市时,只是将其作为具有居住、生产、游戏和交通四大功能的“机器”,而后又上升为拥有比较复杂功能的“器官”,但身为世博会总规划师的吴志强认为:城市其实更像一个“生命”,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真正解读城市的核心价值,才会从根本价值上尊重城市和人类;具有“生命”含义的城市,才是更美好的,才可以让更多的人享受城市的惠泽。具有“生命”含义的城市,就必然被视为一个历时性的生命综合体,而其也必然要经历不间断的新陈代谢。妥善处理“新陈代谢”中“新”与“陈”不同城市空间的关系,也就成了各个城市建设者所必然面对的问题。

二、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新陈代谢--上海世博会的建筑遗产策略

在上海浦西地区卢浦与南浦大桥之间近75hm2的世博会围栏区范围内,大部分为江南造船厂及上钢三厂等历史厂区所在。该区域属典型滨江¬产业类历史地段,具有多方面的历史价值。如何留住这些建筑遗产,保护民族工业文化,让“新”“陈”建筑空间合理并存,也就成为本届世博会总体规划的主题之一。

从现有的规划方案看,上海世博会保护了38万平方米历史建筑,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将其分成文物保护单位、优秀历史建筑、保留历史建筑、改造利用建筑等四类建筑。依此分类,园区内保留和改造利用的建筑总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近六分之一。而江南造船厂等25万平方米近现代工业老厂房将更新为会展场馆和设施,与新建建筑一起在世博的舞台上继续发挥自己的功用。

三、产业建筑再利用的理想演绎--南市电厂改建工程

坐落于浦西"城市最佳实践区(UBPA)"南侧的南市电厂主厂房改建工程,可谓是对产业建筑“新陈代谢”的理想演绎。作为UBPA一期工程,原先已退出历史舞台的南市电厂在改建后将作为20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展馆之一“未来探索馆”及城市最佳实践案例报告厅,通过独特的展示内容及方式,向人们诠释全新的生态城市生活方式与发展模式,体现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理念。

1.建筑的可持续利用

南市电厂主厂房改造设计保留主要结构和内部部分设备,最大限度保持建筑的原¬有肌理,再现强烈的工业文明意向。在整体结构方面,改建工程完整保留原有结构体系,通过加设位移型阻尼器等方法进行加固,保障建筑性能、减小加固投入。而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则延续原厂房立面特质,基本保留原立面高侧窗、点式窗及条形窗,外墙采用与原立面纹理一致的夹心保温板。内部改造中,设计方案将原¬厂房内的吊车作为未来展厅中的观展工具,保留原有主要附属设备及屋顶平台粉煤灰分离器作为传统火力发电的主题展示。

2.江¬水源区域能源中心

南市电厂毗邻黄浦江¬,以江¬水源热泵技术为基础,建立区域供冷供热能源中心,可便于能源的集中管理,提高系统效率。该区域能源中心存在显著的先决优势:系统直接利用原有发电机组的黄浦江水冷却水系统,在原有基础上改建,仅增加了对水质进行预处理的设备取水,初期投资大大降低。结合世博园区的冬夏建筑的能源需求,根据全年逐时负荷模拟计算,江水源能源中心每年较传统空调采暖系统可实现节能6%以上。

3.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

作为世博会的永久性场馆及城市最佳实践区的门户建筑,南市电厂改建工程应用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技术,既是对传统“电厂”理念的延续,又是展示建筑节能减排的极好窗口。改造方案中,主厂房朝向南偏西31度,屋顶平面呈由南向北逐级升高的阶梯状形态,建筑自遮挡少,具有日照资源优势。光伏工程采用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预计平均年发电量约50万kWh,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178吨标煤,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四、上海世博会建筑遗产“新陈代谢”的背景研究

我国产业建筑遗产拥有丰富的空间形态类型,各个历史时期的产业建筑及空间特色亦具显著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遗产价值和文化意义。但长期以来,我国的产业建筑遗产都未能得到主管部门及社会的重视。

城市的更新与发展是不可逆转的;传统的一扫而空、拆旧建新的建设方式越来越显示出因其物质功能逻辑内在简单化带来的先天不足,而那种以考古学为基础的“文物保护”理念同样有着诸多不可忽视的弊端。那些无论在物质功能还是在社会功能上都不再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建筑遗产,需要的不是简单的推倒重建,也不是博物馆式的冻结式“保护”。事实上,这些被废弃的产业建筑不仅有其珍贵的历史价值需要挖掘研究,而且还具有显著的改造再利用的现实价值。作为物质载体,产业历史建筑及地段见证了人类社会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产业建筑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利用其丰富的遗产资源,以更好地为当代或未来的多样性社会需求服务。从根本上讲,不存在不为了利用而进行的保护,保护就是为了再利用。建筑遗产的再利用,在建筑保护与城市建设可能的矛盾间建立了相融并存的可行性,不仅维系了城市历史意象的连续性,而且将建筑遗产再次融入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日常经济文化生活中。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上海世博会规划方案充分考虑了原有工业区内产业建筑再利用的各种可能性。各种保护、保留建筑在上海世博会上继续产生各种具有实用性的空间,发挥出与以往不同的作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