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南方教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7 18:00:24

南方教育论文

南方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湖南红色资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238-04

湖南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湖南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能够为后人开发利用的具有重要价值的物质载体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重要内容,能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发展方向,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要从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教育方法和手段、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等诸多方面着手,积极探讨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道路和方法,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以湖南红色资源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

湖南红色资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研究和认识其价值的目的是开发和运用,也就是说要将其有效地转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索“有地方特点”[1]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素质。在具体运用时,应把握好一定的原则。

1.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在大学生中开展湖南红色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师、党团组织和社会专业人士,而主体是大学生。所以,开发运用湖南红色教育资源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和社会专业人士的教育引导作用,使广大学生明白湖南红色资源的深刻内涵、精神魅力,增强湖南红色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假期等时间开展自我教育,将湖南红色资源精华逐步深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

2.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湖南红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在大学生中开展湖南红色资源教育,要充分重视课堂教育,将湖南红色资源的内容整合到思想政治理论各门具体课程教学内容中,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浅出的语言调动大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又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开展湖南红色资源开发调查、红色参观考察等活动,了解社会,增强教育针对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3.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湖南红色资源不仅是丰富的物质资源,也包括丰富的精神内涵,具有深刻的历史教育、政治思想教育、价值观教育、理论研究等综合功能。通过湖南党史人物、事件、红色精神等的学习,可使大学生逐步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使他们以此为个案深刻理解人民是怎样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带领人民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具体问题,真正达到讲清道理的目的。同时,我们要在湖南红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要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注重运用湖南红色资源内容,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要把湖南红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湖南高校要成立湖南红色资源教育工作小组,把湖南红色资源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要采取有效措施,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各课程教育教学中贯穿湖南红色资源的有关内容;学生工作部要结合实际情况,围绕重大革命历史纪念日开展活动,使湖南红色资源进校园工作常规化;团委会同就业服务中心结合学生的就业和择业,用革命传统精神充实就业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

5.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2],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在抓好湖南红色资源进课堂、湖南红色社会践行工作、湖南红色资源宣传以及主题班会、读书活动、诗歌朗诵会、革命歌曲大合唱、知识竞赛、征文、演讲比赛、摄影书画艺术展、爱国电影展播等以湖南红色资源为背景的系列活动之外,要特别注重引导大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湖南红色资源方面的理论研究,深度开发湖南红色资源,不断增强湖南红色资源的理论厚度,彰显其魅力。

二、湖南高校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3],同样也是湖南高校开展红色资源教育的基础。只有加强学科建设,才能有效地开发湖南红色资源的价值功能,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目前,省外高校在红色资源学科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譬如,江西师范大学启动了红色资源开发与研究基地的建设工作,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合作申报的全省德育研究基地“江西省红色资源开发与研究中心”已作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进行建设,还成立了实体性研究机构“江西师大中国红色资源教育研究中心”和“江西师大井冈山精神教育研究中心”;江西师范大学与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本着平等互利、友好合作的原则,通过对三省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研究,合力建设了中国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中心等。这些成功尝试,为湖南红色资源学科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我们要不断总结学科发展经验,探索湖南红色资源发展规律,努力建设一个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的湖南红色资源学科体系。构建湖南红色资源学,就是为了认真研究湖南红色资源的产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研究湖南红色资源对于社会文明进步、经济发展、国民素质的价值与功能,研究湖南红色资源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与意义等。基于湖南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湖南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及其载体,所以,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湖南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及其物化形态,都应纳入到湖南红色资源的学科体系之中。依照资源学的理论体系,湖南红色资源学应包括湖南红色资源内涵、湖南红色资源形态、湖南红色资源价值功能、湖南红色资源开发与效益、湖南红色资源综合利用、湖南红色资源配置与结构优化、湖南红色资源管理与培植、湖南红色资源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层面。只有对湖南红色资源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充分认识其社会价值、科学价值以及经济价值,从而更加合理、科学地利用这类资源,使它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避免浪费。

2.以理论研究为支撑。构建湖南红色资源学,要充分开展湖南红色资源方面的理论研究。湖南红色资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湖南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湖南地方史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很值得也亟待我们进行深度研究。譬如,湖南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湖南传统文化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和极好的研究视角,使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艰辛、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正确性及产生的艰难、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等,深化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如何进一步中国化、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的理解,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又如,不同时期湘籍党史人物资料的挖掘及湘籍党史人物群体的研究,拓宽了党史研究领域,为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湘籍党史人物的地位及在思想和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形成中的地位作用,更加深刻地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我们当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深刻含义提供了条件,不断激励人们为社会主义宏伟事业不懈奋斗、勇于献身。再如,湖南红色精神是一种文化形态,如何深度开发这种文化,从湖南红色文化传统中寻找发展湖南、建设湖南的精神动力,从实事求是的传统中寻找湖南崛起的思想方法,从革故鼎新的传统中探寻我们改革和发展的蓝图目标,从敢为人先的传统中激发起我们奋发创新的宏大志向,把这种红色革命精神转变成人才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和谐湖南、创新湖南的建设,意义重大,亟待认真关注和研究。学校要适时建设湖南红色资源开发研究机构,并设立湖南红色教育相关课题,组织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切实提高研究水平,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3.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开展湖南红色大学思想教育时,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系统开发湖南红色资源内容,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推动湖南红色资源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一要充实教学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时,要以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为逻辑起点,从大学生的成长起步,从大学生的成才着眼,把湖南共产党人拯救民族危亡,建设强大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奋斗创造精神,目的明确、信念坚定的执着精神,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务实与创新精神,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精神,敬业奉献、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淡泊名利、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突出理想信念这一核心和爱国主义这一重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时,要把湖南共产党人撰写的光辉理论著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湖南共产党人在紧要关头坚持从实际出发,排除“左”、右倾思潮干扰,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正确方向奋勇向前的巨大勇气,体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产生和发展的艰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要把湖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前仆后继、继往开来的轰轰烈烈的奋斗史贯穿其中,使青年学生深刻了解和认识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建设史,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增强政治责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要展示湖南红色人物坚定的政治信念、忠诚的政治信仰、坚强的政治意志、明确的政治态度、鲜明的政治立场、高超的政治斗争艺术、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品格;展示马克思主义与湖湘文化相结合的反映特定时代特征的湖南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讲授中共湖南地方组织领导人民在残酷险恶的环境中领导工人运动、以湖南为中心的中国农村大革命、秋收起义与井冈山进军、红军长征通道转兵等,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解放付出的重大牺牲,使学生们深刻体会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来之不易;讲授湖南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程,使学生更深刻领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如何进一步中国化;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什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几大基本问题。二要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优化是指“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性质、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实际可能性,灵活地、合理地、综合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4]。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内的湖南红色人物评点、湖南红色事件评价、湖南红色诗词赏析、湖南红色著作研读、湖南红色情景剧表演等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三要改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使我国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呈现出集成化、智能化、个性化、共享化的特征,这是以往幻灯片、投影仪、电视等技术手段所不能实现的。在开展湖南红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我们应灵活使用多媒体技术,善于将图、声、形相结合,展示动态变化过程,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湖南红色资源的精神实质;要引导学生制作湖南红色影音片段等资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开发网络教学资源,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4.以拓展新途径为重要方面。一要深入开展大学生湖南红色社会实践活动。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围绕重大革命历史纪念日,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到革命纪念地接受教育,进行入团、入党宣誓仪式,增强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建立若干“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5],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参观瞻仰,开展相关社会实践;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地开展夏令营等实践活动,寓教于乐;组织学生采访当地老红军、老革命,学习革命前辈的崇高精神和先进事迹,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二要大力开展包含湖南红色资源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要善于结合重大革命人物事件纪念日,开展歌吟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论文竞赛等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湖南红色资源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要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的建设,开辟“湖南红色教育”专栏,大力宣传湖南红色文化;要邀请老战士、老干部、老专家、老模范、老教师作革命传统报告,讲革命传统故事,宣讲革命先辈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弘扬革命精神;要开展与湖南红色资源相关的学术研讨会、报告会和讲座,进一步深化对湖南红色资源的认识。三要建立湖南红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在校园网站上开辟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湖南红色资源专刊,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湖南红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弘扬主旋律,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四要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善于运用湖南红色资源中蕴涵的教育价值,特别是一些直观感极强的事例,激发他们不怕挫折、锐意进取的精神,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敢于挑战、探索、追求,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提升自身素质,实现自身价值。

5.以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一要建立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司其责、专兼职队伍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形成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湖南红色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二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作用。学校党组织要高度重视湖南红色资源的教育工作,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进行培训的时候要安排湖南红色资源教育专题,并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有计划地安排和组织学生党员到湖南红色革命纪念地参观考察及撰写心得体会,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成为开展湖南红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共青团组织要针对大学生特点,开展生动有效的湖南红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湖南红色资源教育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湖南红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湖南红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三要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湖南红色资源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是开展湖南红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队伍建设工作亟待加强。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要高度重视湖南红色资源教育工作,并负责学生湖南红色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协调和实施;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骨干力量,要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湖南红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力量,要根据学科和课程的内容、特点,按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的培养目标,加强学习、研究和实践,提升湖南红色资源教育教学水平。四要不断完善大学生湖南红色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要加大大学生湖南红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各环节工作顺利开展;要加强湖南红色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确保工作连续性;要建立健全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湖南红色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制度体系,确保湖南红色资源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

参考文献:

〔1〕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47.

〔2〕李德芳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料选编[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642.

〔3〕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14.

南方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体育系;羽毛球普修课;现状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湖南城市学院的体育专业羽毛球普修课的教学现状。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方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湖南城市学院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羽毛球普修课课程目标

笔者通过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湖南城市学院校园网站上搜索得两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别是“培养从事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与竞赛,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的复合型体育人才”。和“培养从事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与竞赛,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通过对两校体育系羽毛球普修课教师的访谈了解到课程目标分别是“正确认识羽毛球普修课,以提高学生上肢动作速度,力量耐力,增强心肺功能及思维反应的灵活性,并使学生获得组织实施羽毛球教学训练的初步知识和技能方法。”与“使学生对羽毛球普修课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由此可知,两校对羽毛球普修课课程目标都注重对羽毛球的正确认识,侧重强化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培养。基本与两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符。最终根据学校自身的状况和学生特点逐渐进行调整,从而满足现代社会不断进步对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两校要以培养体育教师为本、辐射其他体育相关领域,拓宽专业培养A径和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增强学生选课的灵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2.2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湖南城市学院羽毛球普修课现状

2.2.1教材使用情况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根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拖,对教师和学生中起着互动的作用。笔者阅读分析了收集到的所有教材,得出这些教材的理论知识、技战术内容基本一致,只是各种教材内容知识广度和深度有些区别,即侧重点有些不同。而笔者通过调查得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从2010级到2013级都是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张瑞林主编的《羽毛球运动》,而湖南城市学院在2012级以后,开始使用由肖杰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的《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羽毛球运动》只注重羽毛球的概述与技战术。而《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此教材重在对教学训练方法、羽毛球的概述、技战术、羽毛球裁判竞赛规则与编排、运动损伤方面进行阐述,本教材内容系统、理论研究有深度、内容全面适合当今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2.2.2学分、课时分配及开课时间

笔者通过向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湖南城市学院体育专业羽毛球普修课教师进行访谈,并向其借阅教学大纲资料总结出了:两校从11级到13级在整个教学时数、开课时间段和所占学分上都没有发生变化。教学时数都是34,而开课时间段都把社会体育设在第一学期、体育教育设在第二学期。不过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在所占学分方面更加重视,湖南城市学院只占1.5个学分,而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占了2.0个学分。这对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同学来说也会更加重视这门课程,相对羽毛球总体水平也会有所上升,使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羽毛球运动氛围更加浓厚。这对一个学校的教学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2.2.3教学内容

对比两学院可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在教学内容上理论课课时占17.7%,实践课课时占82.3%。而湖南城市学院在理论课课时占23.6%,实践课课时占76.4%。湖南城市学院在理论课课时上比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多了5.9%。

为了了解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湖南城市学院体育专业羽毛球普修课的教学内容选用现状,笔者对两校羽毛球专业教师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羽毛球运动的基础知识、羽毛球教学理论与方法、羽毛球技术与战术、羽毛球的基本技战术理论、羽毛球竞赛编排与裁判规则、羽毛球训练与管理、伤病预防及治疗知识等方面。

通过访谈了解两校都在理论知识方面涉及的较少,教学内容也不是很有针对性。因此,两校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对学生自身的考虑、当前社会与建设学科发展的需要的同时,还要顾及到在一定的学时数内,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选择性。羽毛球教学内容不仅仅要学生掌握基本技术技能,还要提高学生自己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2.2.4教学场地地基本情况

据调查表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有专业的羽毛球场地8片,不过分成了一5片的和一个3片的。在12级以前羽毛球普修课基本都是在3片场地上课。5片的基本上被专修课占据。从而普修课面临人多场地少的局面。而湖南城市学院有独立的6片场地。把专修课和普修课错开时间上从而来保证上课质量。不过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从12级以后对普修课的上课时间和专修班的上课时间进行了相应调整,现在基本不影响普修课教学。

2.2.5考核与评价

结果显示, 两校在课程评价内容的方式上完全相符。平时成绩占每次考核成绩的10%、技能成绩占每次考核成绩的30%、理论成绩占每次考核成绩的30%、实战成绩占每次考核成绩的10%、实践成绩占每次考核成绩的20%。考核评价内容排名一次是:技能和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平时成绩和实战成绩。对于以上考核评价内容,《指导纲要》中指出球类项目在考核评价时不但要考核知识理论、考核技术,还要考核学生的基本能力。据访谈,目前两校羽毛球普修课的考核评价方法缺少学生自评及学生互评内容。考核方式主要采用理论笔试、技术考评和平时考查等方法对学生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和平时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而有关考核教学能力、训练能力和组织竞赛能力,还没有采用相应的评价手段和方法来进行考核。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湖南城市学院体育专业都是把培养复合型教学人才和社会体育工作专门人才定作教学目标,羽毛球普修课课程目标与该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一致。

3.1.2湖南城市学院目前使用的教材基本符合教学内容要求,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在教材使用上需要改进。

3.1.3两校在羽毛球普修课所占学分、课时分配及开课时间安排比较合理。上课场地基本满足普修课上课需求。两校羽毛球普修课的考核评价方法缺少学生自评及学生互评内容,考核方式主要采用理论笔试、技术考评和平时考查等方法对学生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和平时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3.2 建议

3.2.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普修班课程目标积极向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靠拢,根据学校自身的状况和学生特点逐渐进行调整,培养一专多能的优秀人才,创造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培养特色。

3.2.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因对教材及时更新,借鉴网络、杂志出版社等,结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基本情况,找到适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系羽毛球普修课的教材。

3.2.3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应适当的增加体育系羽毛球普修课程的教学时数和所占学分, 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来学习羽毛球运动技能和更加重视普修课。增加场地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场地。 丰富考核,适当增加学生自评及学生互评的考核方式,加强教学能力、训练能力和组织竞赛能力的考核,不但要考核知识理论、考核技术,还要考核学生的基本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全面质量管理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1, (6):89一91

南方教育论文范文3

一、引言

2014年9月27日,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奠基人南国农先生因病去世。南先生的离去是我国教育界的一大损失。南先生在我国电化教育事业中辛勤工作六十多个春秋,为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是我国电化教育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南先生在电化教育理论和实践,电化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及电化教育事业和产业发展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贡献。

在教育研究中,对大师和专家的研究是教育研究中重要的部分,研究大师和专家不仅可以深入地了解大师和专家的思想和思维方式,而且对于我们年轻的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教育意义。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积极开展对南国农先生电化教育学术思想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还汇聚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中国电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南国农先生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一书。该书的作者们从学科理论体系,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电化教育事业及产业,电化教育实践等方面对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做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了解南国农先生的人生经历和学习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是我国电化教育发展历程中宝贵思想财富,通过对先生学术论文的拜读和学习,发现南国农先生学术思想中包含着许多系统思想,这些系统思想对电化教育的深入研究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南国农先生学术思想中的系统思想做了一些研究,探讨一下系统科学对于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作用。

二、信息化教育是“思想与技术”系统功能的涌现

南国农先生在信息化教育方面的研究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背景下,人们积极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南先生在信息化教育中提出的“双翼说”包含系统功能的涌现思想。南国农先生认为信息化教育是信息时代的电化教育,而信息化教育的本质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并且提出了“现代教育思想理论x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这一公式;强调只有实现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才能使电化教育事业取得成功;他把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比作电化教育的两只翅膀,提出“电教要发展、要腾飞要靠两只翅膀,一只翅膀飞不起来,只有两只翅膀才能腾飞”。[1]

系统科学是关于整体涌现性的科学。整体性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但是系统的整体性包括加和整体性和组合整体性。[2]加和整体性只是简单的数量上相加,组合整体性却依赖于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强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南国农先生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x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这一公式中强调的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体现了系统的组合整体性。系统的组合整体性具有各个要素及数量总和不具有的特性,这正是系统的整体涌现性。

另外,在信息化教育发展方面,南国农先生提出的公式2>1+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强调在信息化教育工作中必须重视团结协作。即信息化教育需要把硬件环境建设、软件资源开发、新型模式建立、基本理论研究等多方进行合作才可能取得成功。[3]这也是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涌现性,是系统思维的直接体现。

三、科学人才培养思想中的系统思想

南国农先生提出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不仅使自己还要帮助他人学会数字化学习,学会创新,不断提高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特别是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做一个创造型的人。他还指出创造型人的其中一个特征就是“‘人脑+电脑’,不仅善于用人脑,充分发挥大脑的聪明才智;还要善于用电脑,能用电脑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4]

人类的学习具有复杂性,南国农先生提出运用人脑与电脑相结合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学习这一复杂性问题,与我国科学家钱学森、于景元等人提出的利用“人―机”结合体系解决复杂性问题的综合集成方法论思想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系统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具体应用。综合集成方法论的实质是将专家群体和信息与知识体系以及计算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体系;它能把人的思维以及思维的成果,人的经验、知识、智慧以及各种资料和信息全部集成起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实现从多方面的定性认识上升到定量认识,从而解决复杂性问题。[5]正是如此,欧阳明等界定了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概念:即教育技术“人―机”系统是人(包括教师、学习者、管理者以及教辅工作者)和机(包括硬件和媒体材料)两个要素组成,人机、人人、机机之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交互关系,具有促进学习者学习的功能,并且具有人机特性的他组织系统合称为教育技术“人―机”系统。[6]如此看来,南国农提出的“人脑+电脑”思想蕴含着充分利用“人―机”系统促进人类的学习之意,这也正是系统思想在人才培养思想中的体现。

四、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建立与发展中的系统思想

一个理论之所以称为科学理论,就在于它具有严格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是理论系统化的结果,理论的系统化就是根据科学理论的一般结构要求,对某个研究领域所积累的知识,运用一定的逻辑手段进行合理重建,以构成严谨的系统性理论体系的过程。[7]所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系统思维的应用过程。

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是电化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南国农先生多次撰文就理论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及理论体系的构成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先生指出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为总原则,以“你我不同,你我都好”为发展理念。[8]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就充分体现了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的原则,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协调性、开放性等是所有系统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9]另外,先生提出的以“六论”构成的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更是系统思维应用的结晶。理论体系将电化教育领域研究积累的知识分层次,按基础、技术、模式、方法、管理、总论的逻辑结构进行重建,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由此可以看出,从先生提出的构建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到先生提出的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都包含着系统思想的应用。

除了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在南国农先生提出的“大电教”、协同教育、信息化教育工作者使命等方面也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先生从系统的视角认为电化教育系统是一个大系统,2006年在对以前提出的电化教育系统进一步梳理后提出了该系统由普通学校电化教育系统、高等学校电化教育系统、成人电化教育系统、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10]在协同教育研究方面,先生同样从系统的角度对协同教育系统的构建进行了划分,提出了协同教育的“六要素”和“三主体”。[11]南国农先生提出的新世纪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使命“14345 工程”更是先生应用系统思想对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提出的一个系统工程规划。

五、总结

系统科学作为一个横断性科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而且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无论是在教育技术学学科中还是在其他学科中,系统科学都有广泛的应用。刘美凤教授还曾提出系统方法是技术学的核心和灵魂,因此也是教育技术及其科学的核心和灵魂[12],甚至有学者认为教育技术本身是一项解决教育问题的系统技术[13];教育技术是一种教育系统的构造技术。[14]

通过对南国农先生的学术论文研读,无论是在在信息化教育理论研究还是在电化教育人才培养方面都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南国农先生电化教育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不仅如此,教育技术学学科领域有许多学者都在使用系统科学思维或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解决教育技术学中的问题,例如黄荣怀教授以系统辨证论的观点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其发展等问题做了研究[15];高铁刚借鉴系统理论分析教育技术进化的内涵[16];何克抗教授提出运用“新三论”的系统方法促进教学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深入发展[17];欧阳明等提出的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等等。[18]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发现系统科学在教育技术学中的应用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用系统思维来识物想事,认知教育技术学。系统思维就是在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对象、整理思绪的思维方式,[19]它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研究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扬弃了传统科学中还原论或分析思维,强调整体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相结合,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和涌现性。系统思维是当前探索复杂问题的有效手段。教育技术学自身以及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些问题往往是一些复杂性问题。复杂性不仅是教育技术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教育技术学领域复杂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这已被许多学者所共识。面对这些复杂性问题利用系统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把握,重视多种因素的相互协调,利用系统的一些特性(如整体性、涌现性、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系统的进化等),来深入的认识教育技术以及教育技术学面对的一些问题,对于研究教育技术学中的复杂性有很大的帮助。

二是将系统科学作为一种方法论,解决教育技术学中的一些问题。系统科学不仅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了思维方法,而且也为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系统科学也是一种方法论科学。这一类应用主要是人们借鉴系统科学中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对教育技术学研究中面对的一些复杂性问题。例如闻小娇做的“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教学设计研究”,白晓辉做的 “学业评价的设计与实施:基于CAS理论” ,高山做的“复杂性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初探”等都属于这一类研究。

南方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南国农;电化教育人学思想;人的全面发展;人与技术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2-0005-04

一 引言

何谓入学?韩庆祥认为人学是“系统研究人的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黄楠森在其主编的《入学辞典》将人学解释为“关于作为整体的人及其本质的科学”,陈志尚认为“入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之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尽管对于入学的表述有所不同,但都揭示出其研究人之基本问题的本质。对待入学,我们“应站在作为一种世界观,作为一种体察、体认世界的视角的立场上去理解”。何谓教育人学?扈中平等认为“教育入学是在入学世界观的信念指导下,整体地把握与透视教育” ,“教育入学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以入学世界观为基点,对教育现象进行深刻而生动的描绘,使真实的人、大写的人凸显于教育中,并使这种教育入学世界观深入教育者的内心,成为他们的内隐的教育观念。”王啸认为,教育入学“是一个重大的文化和思想革命――入学――的产物,同时还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逻辑所致”,“是教育得以成立、得以存在的根本条件和合法依据。”电化教育入学是教育入学的下位概念,对电化教育入学界定时,除去考虑其在逻辑上继承教育入学的方法和品性外,还必须关注其独特的生境,以及该学科的性质与宗旨。基于此,我们认为电化教育入学是以入学世界观为指导,整体把握电化教育的学问,其在技术特质弥漫的生境中凸显出入的因素,关注入的全面发展。辨证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电化教育入学为电化教育摆脱“技术至上”、“重物轻人”的物化倾向提供哲学方法,为电化教育保持教育性指明回归路径。

作为电化教育界老一辈的专家,南国农先生几乎亲历了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各个阶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化教育的诸多发展。南先生常年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其丰厚的电化教育学术思想是我国电化教育的思想瑰宝,“研究南先生的学术思想是我国电化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南先生八十大寿及九十大寿之际,不少学者对南先生的人生轨迹、人格魅力和学术思想都做了精辟的总结和梳理,这些研究对传承先生的电化教育思想、对促进电化教育学科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无名小辈,在系统研读南先生论著及诸学者对南先生思想的多视角解读后,斗胆从一个新的视角――入学――且仅从该视角去重新品读先生的思想。南先生的电化教育入学思想散述于其等身的著作中,对先生入学思想采撷和整理的过程实质上是学习和提升的过程,而此过程也让笔者愈发感受到先生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自己的无知与浅薄,故文中对先生入学思想论述不当之处,恳请广大同仁不吝赐教。

二 南国农电化教育人学思想

南国农先生是电化教育领域较早并持续关注“人”的学者,人学思想贯穿于其学术思想的方方面面,我们将从饱含入学意蕴的电化教育观、关注入的全面发展、科学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归纳梳理。

1 饱含入学意蕴的电化教育观

电化教育观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对电化教育系统而理性的认识,体现在对电化教育的定义、性质、指导思想等最基本问题的认识上。南先生对电化教育基本问题的认识饱含入学意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初,有些人认为“电化教育主要研究的只是卫星电视和计算机”,对此南先生在《我们对电化教育知道多少》一文中开宗明义地将电化教育定位于教育而非电教媒体。他指出“电教姓‘教’不姓‘电’。因为,电化教育的对象是人,不是物。””’定义是对事物的本质反映,给事物所下的定义则反映了主体对客体本质的认识,南先生对电化教育的定义与其“电教姓‘教’”的思想一脉相承,在其主编的《电化教育学》中,他将电化教育定义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先生将教育最优化作为电化教育的根本目标,同时为了进一步澄清大家对电化教育的模糊认识,他对该定义又做如下补充:“电化教育必须遵循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不符合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要求,也不能算是真正的电化教育”,“电化教育有两个构成,一是现代教育科学,即现代教学论和教育传播理论,另外一个是现代教育技术。”后来先生又将“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放在该定义的首句加以强调,并给出了电化教育届备受肯定的一个公式“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技术”。而定义中的“现代教育思想”,从80年代的现代教学论、教育传播理论,到90年代的现代教学观、现代师生观、现代人才观、学习时空观等四大教育观,再到21世纪的素质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双主体教育观、创新教育观、情商教育观、四大支柱教育观等六大教育观都有体现。与时俱进是先生思想的重要特征,也是先生思想永葆青春的原因,而在其三十多年的变迁中,教育性一直是其电化教育思想的内核。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育性的坚持,便是对“人”的坚持,这是其思想体系中入学意蕴的具体表征。而这种表征近年则更加直接与外露,如在探讨如何重构电化教育(信息化教育)新体系时,他指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为总原则。”先生电化教育思想的入学意蕴跃然纸上。

2 持久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而且是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在马克思那里是指“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恩格斯认为是“包括肉体活动和精神活动”,现代学者们则将其解读为“人的各方面的素质和潜能,既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几个方面,又包括个性、心理、性格、兴趣、意志、气质等非理性因素””“或“包括体、智、德、美、知、情、意等”。电化教育是教育的下位概念,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亦是电化教育的逻辑。南先生极其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他认为在电化教育的过程中,借助现代教育媒体除去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德育、价值观等素质的培养,而这种思想在其多篇论文中均有体现。南先生在《怎样上电化教学课》中指出, “电教课的准备环节要了解学生”,电教课的评定标准“一定要记住两点:第一点,不要忘记学生。……第二点,不要忘了能力和思维品德的培养。教学的任务有三, (1)传授知识(2)培养能力(3)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只记住(1)或(1) (2),没有(3)不能算是好的教学。””“在分析电教教材编写原则时,南先生首推教育性,

并要求电教教材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体力发展,……有益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南先生在教材建设中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在教育电视节目’*和音像电子教材“建设中亦有体现。当谈到电化教育服务时,南先生指出“电教需要为多出人才而服务,而所谓的人才,标准是德、识、才、学兼备”“”,同时指出“电教如果在促进年轻一代全面发展的问题上,常常表现得软弱无力,如此下去,电教自身很难得到发展。…’”“大电教”是南先生电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大电教”的提出帮助人们跳出“电教服务限定在学校教育这一单一系统”的认识局限,而就在“大电教”思想中亦包含着对人的关照。因为,在南先生看来, “大电教既管第一课堂,也管第二课堂,既重视认知因素,也重视非认知因素(兴趣、情感、意志、态度等),既重视知识的传授,也重视能力和情感的培养。”“而先生所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也“同时关注了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协调发展” ’”。南先生对待电教科研的态度亦渗透着全人发展的思想。他在90年代列举了电教科研需要关注的20个重点课题,其中就有两个与“人”有关: “电化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和教师”和“电化教育与优化德育过程”“。另外南国农先生在评价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时曾指出“建构主义在实现认知发展目标时有优势。而在实现情感发展目标和简单技术训练目标时,远不如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电化教育对人的培养上,南先生始终站在教育的立场,关注人的认知、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使人在技术方向“单向度”延伸。

3 倡导科学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

电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高度融合的产物,定位于教育,但从本体上讲,它又具有明显的技术属性,教育致力于人的发展,而技术却常常以其特有的方式异化着人的发展,作为二者融合的产物,电化教育必须直面如何处理教育(人)与技术的关系这一难题。南先生一直关注电化教育中技术与人的关系,这在南先生的电化教育定义体系中已有深刻反映。“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都不可或缺,且只有当二者都达到最大值时,电化教育才能发挥最大功效。“潜件”是南先生电化教育思想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南先生在《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电化教育》一文中指出,走向21世纪的我国电化教育,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三件”即硬件、软件和潜件的建设,其中潜件主要是指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同时,潜件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着,到了信息化教育阶段,潜件已经变为“网络环境下学与教理论和方法”,而在教育信息化的语境中,潜件则成了“信息技术理论、方法”。在南先生这里,潜件主要指向教育理论和方法,并没有开宗明义地指向入学,但它较早地跳出硬件、软件的二元思维,将电化教育的建设创造性的引向“第三件”,并将教育理论和方法提升到和硬件、软件同等重要的地位,为电化教育实践中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提供思想指南,在技术强势的生境中凸显着人文关怀。南先生除去自己科学地对待人与技术的关系,还积极倡导其他电教人共同面对这一问题。如南先生曾指出“电和教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重与轻的关系、软与硬的问题、中与外的关系问题”是当前电教要关注的几个重要关系。这一点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中又得到了重申,他认为成功的电教需要处理好两个关系,首先便是“人一机关系”,“办电教必须使用设备,但电教姓教,以人为本,机是为人所用,为人服务的。电化教育追求的不是教育机械化,而是教育的最优化。”南先生在华南师范大学电教系成立20周年纪念会上讲话时曾明确指出华师电教要“多关注现代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在人与技术的博弈中,南先生并没有厚此薄彼,更没有非此即彼,而是以一种睿智的态度引领着二者走向融合。

三 几点启示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电化教育恢复重建至今的这段时间,是南先生电化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时期。而在探寻先生三十多年思想发展脉络的过程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对人的关照这条线索贯穿始终,沿着这条线索进行梳理,便勾勒出南先生电化教育人学思想的框架。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间。南先生的入学思想在电化教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我们亦有理由相信,在我国教育技术当今和未来的发展中,它仍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是,它需要教育技术人在入学维度上有所作为。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观

教育技术观是指主体对教育技术的根本认识,它是一切教育技术实践的出发点。虽然南先生较早并持续的关注“人”,但遗憾的是,教育技术领域对物或技术的偏爱仍远远大于对“人”的青睐,是以造成了“技术至上”、“重电轻教”、“见物不见人”等诸多偏离入学的现象,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消除上述偏离现象,必须从认识上入手,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观,用教育的理念去指引我们的教育技术思维,用人学的思想去匡正我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正本清源,纲举目张,为教育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认识上的保障。

2 努力探寻认识指导实践的路径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观后,我们会形成一些饱含入学意蕴的认识、思想、原则等,但这些认识、思想、原则仍属于意识形态,它与具体的教育技术实践仍有很远的距离。而意识形态只有落实到微观实践中才能彰显其自身价值,因此,如何把人学指导下产生的各种理念、思想作用于教育技术实践将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当然,寻找二者之间的合理路径绝非易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加强一些新的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

南方教育论文范文5

    一、中国、越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制度方面存在的共性

    客观地说,制度建设虽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为重要,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面,中越两国的制度建设都长期滞后于思想作风建设。对于制度建设,中越两国都有一个逐渐加深认识的过程,并积累了许多类似的经验。

    (一)中越两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制度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是唯一选择和共产党的一党执政理念”——两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制度建设的“硬核”

    伊·拉卡托斯认为,科学研究纲领包括“硬核”和“保护带”,对于科学研究纲领来说,“硬核”不容反驳,不容置疑,也不能改变。坚持“社会主义是唯一选择和共产党的一党执政理念”是两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制度建设的“硬核”,这是两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共识,这主要是通过两国的《宪法》以及《共产党党章》等法制法规予以保障。

    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两国宪法各自规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前言”指出:“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前言”也指出:“越南共产党作为越南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作为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全民族利益的忠诚代表,坚持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的党,是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力量。”即使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两国都认为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领导不能改变。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至十七大也始终如一地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南同样如此。越南共产党在其第七次党的代表大会上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是越南的唯一选择”;大会第一次将胡志明思想与马列主义并列作为越共的指导思想,强调越南今后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也必须以社会主义为定向,不能背弃社会主义。越共第九、十、十一大报告再次重申,越南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了消除越南国内对越南社会主义道路存在的困惑,越共领导人农德孟在《关于越共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向十一大呈递的各项文件的报告》再一次强调:“越南坚信各国人民为争取和平、独立、民主、社会进步面临许多困难,但终究会有所进步,因为根据历史发展的规律,人类最终向社会主义过渡。”[1]越南针对国内外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谓的“多党制”指出:“越南没有建立多元政治多党对立机制的客观需要”,并一再强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越共还采取果断措施,解除了某些支持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的高层领导人的职务(如陈春柏,陈度、裴信等)。

    (二)在中观制度层面,中国、越南都形成了对党员、大学生等群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制度

    中国和越南都相当重视对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制度层面,双方都制定了《共产党章程》,要求党员必须遵守《共产党章程》。为了提高党员的理论素养和加强党风建设,两国都建立了党校制度、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基层党组织制度、民主集中制度等等。

    中越两国都设立了党校制度。中共中央于2000年6月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使党校工作从轮训干部为主走向正规化培训干部为主;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分别在延安、井冈山和上海建立“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的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基地。2008年,中共中央依据《共产党章程》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校条例》,我国的党校教育事业从此进入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阶段。越南培训省部级领导干部的党校主要由越南国家行政学院培训中心和胡志明国家政治行政学院(越南中央党校)承担,但二者的培训侧重点不同,前者主要以具体业务培训、管理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后者培训的内容则主要是党的主张、革新与发展的思路以及越共的方针、政策以及马列主义、胡志明思想等等。培训省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的党校主要由胡志明国家政治行政学院分院负责,具体包括河内政治行政学院、岘港政治行政学院、媒体通讯宣传学院(河内)、芹宜政治行政学院等等。按照越南党校干部的培训制度,村级、郡县级以下的党员干部要到省级党校学习7个月~8个月;郡县级以上的党员领导干部不管是从事经济还是法律工作的,都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任职前必须到国家政治行政学院或胡志明国家政治行政学院接受10个月的全脱产培训,获得高级政治理论证书,才能提拔任用。

    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了加强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越两国都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制度。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指出:“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的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需要。”[2]1这成为建国后在高等学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政策和制度根据。进入21世纪后,中国共产党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2005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意见(实施方案)》,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的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新举措。在越南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是必修课程。1986年,越南共产党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对过去的各项体制进行深刻检讨,越南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生相应改革。2001年,越南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风尚教育,促进各所大学、高等学校、专业和授艺学校教育和马列主义学说和胡志明思想的工作。”[3]218新世纪以来,越南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力度更大,形成了颇具越南特色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在制度上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师队伍管理制度等等方面。

    二、中国、越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制度方面存在差异

    虽然同为社会主义国家,但由于国情、民情、党情不同,中越两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面尤其是微观制度层面存在诸多差异。

    (一)中越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制度存在差异

    1.虽然中越两国都重视党校建设,但中国在各方面相对于越南更加成熟。越南党校虽然也有分工,但尚未形成像中国这样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的党校体系。中国除了中央党校之外,地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委、县(市)委,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央金融机构党委、中央企业党组(党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均设有党校。可以说,中国的党校遍布全国,且管理规范,分工明确。中央党校主要轮训省部级党员领导干部、正厅局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县(市)委书记。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主要轮训副厅局级党员领导干部、正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乡(镇)党委书记,市(地)委党校主要轮训副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正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县(市)委党校主要轮训副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员干部。不仅如此,中国还另外设立了国家行政学院、上海浦东干部学校、井冈山干部学校、延安干部学校,和党校一起构成了中国的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党校是党委系列,主要侧重于党性、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等培训;国家行政学院属国务院系列,侧重于公共管理教育;浦东干部学院侧重于干部执政能力的培养;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侧重于党性培训,让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革命圣地接受红色教育,是对党校培训的补充。

南方教育论文范文6

[生平简历]

女,汉族,1910年12月出生于浙江诸暨,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被誉为“小学教育界的梅兰芳”、“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曾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1922年就读于杭州女子师范学校。1927年毕业后,先后在浙江绍兴、嘉兴、萧山、杭州及江苏南京等地小学任教。1932年起在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小学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前身)工作,后分别在绍兴第五中学附小、嘉兴县集贤小学、肖山湘湖师范、南京东区实验小学、中央大学实验小学、南京师院附属小学等任职。新中国成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当选过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

[主要贡献和实践]

斯霞老师一生执教68年,是我国基础教育界教龄最长、功勋卓著的教师。在漫长的教师生涯中,她多次放弃跳槽和升官的机会,始终坚持做小学老师。她担任国家教委中小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会成员10年,为我国小语教学和国家小语教材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五十年代,她创造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小学语文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大面积、高效率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她教导的学生在两年内就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读了174篇课文,在当时国内小学教育界首屈一指。上世纪六十年代,经专家学者总结、论证,斯霞的“以语文教学为中心,把识字、阅读、写话三者结合起来”的小学语文教学法,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她提倡“童心母爱”,以一颗童心,爱学生之所爱,乐学生之所乐,悲学生之所悲,用爱陪伴学生成长,终其教育生涯,把全部的爱献给了孩子。退休后,她仍一如既往地每天到学校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斯霞的身上始终蕴藏着慈母般的温情,流淌着爱的暖流。新华社1963年播发的通讯《斯霞和孩子》向国内外传扬了她的感人事迹。

[主要著作]

《迅速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读写能力的经验》、《斯霞教育经验选编》、《我的教学生涯》、《斯霞教育文集》等。

殷雪梅(1954―2005)

[生平简历]

女,汉族,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现江苏省金坛市殷雪梅小学)教师。作为小学高级教师,她曾先后在五所小学任教,参加工作近30年来,教学认真,爱护学生,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尊敬和爱戴,先后多次获得金坛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称号。被评为“2005年度最具影响力时代女性”。同年,以英雄教师殷雪梅的事迹为蓝本的电视剧《殷雪梅》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与江苏教育电视合开机拍摄。

[主要贡献和实践]

2005年3月31日中午,城南小学组织一、二年级数百名学生从影剧院返校。途中,一辆轿车突然飞驰而来,万分危急中,殷雪梅挺身而出,张开双臂,奋力将6个学生从马路中央推到路旁,自己却被撞出20多米。殷雪梅去世的消息传开后,自发到灵堂吊唁的各界人士达5万之多。金坛市举行追悼大会,灵车所到之处,沿途10万多名群众含泪相送。殷雪梅的英雄壮举在社会上引起7强烈反响。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美国华人时报、新加坡联合早报、法国欧洲时报等40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设立“殷雪梅事迹专题”,100多万网民发帖悼念。她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人事部、教育部、江苏省委号召向殷雪梅学习,中华见义勇为联合会追授她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人事部、教育部追授她为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政府追认她为革命烈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追授她为英雄教师。

李吉林(1938―)

[生平简历]

女,汉族,1938年出生,江苏省南通市人,中共党员。著名的儿童教育家。1956年于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教于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至今。1978年开始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与研究。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名教师,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江苏省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职,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贡献和实践]

李吉林在情境教学和情境教育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反思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从外语情景教学中得到启发,又从我国古代“境界”学说中汲取丰富营养,经过反复地实验、琢磨,创造出有效进行语文教育的崭新模式。历经近30年,创立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构建了情境教育的理论框架及其操作体系,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理论创新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她创造的“情感与认知结合的理论”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教学论的空白。她的科研成果在全国13次获一等奖,其中蝉联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首届、二届一等奖,成为全国教师中获奖最多的人。2006年,360万字的《李吉林文集》出版。2008年11月,“李吉林情境教育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美、英、日等国专家及国内众多著名学者称“情境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教育思想体系,是“回应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国声音”。

[主要著作]

《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诗篇》、《李吉林文集》(8卷本)

陈鹤琴(1892―1982)

[生平简历]

男,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家,“五四”运动以后我国新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他建立并完善了中国化、科学化的现代儿童教育理论体系,构建了完整的中国儿童教育结构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福禄培尔”和“中国幼教之父”。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幼教界“南陈北张”之说中“南陈”即陈鹤琴。他是“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创建者,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早年留学美国,获文学学士和教育硕士学位。1919年夏回国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任教授、教育科主任、教务主任等职。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第一个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立幼稚师范学校以及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上海儿童福利促进会和特殊儿童辅导院。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师范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和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等职。

[主要贡献和实践]

陈鹤琴毕生致力于儿童教育事业。他开创了我国儿童心理和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并促使家庭教育科学化和幼儿师范教育系列化,是研究中国儿童心理的第一人。他撰写的《家庭教育》,可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家庭教育的“百科全书”。他在

鼓楼幼稚园的研究形成了“中心制课程”(即单元教学),奠定了我国第一个《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基础。他结合实践研究,创办《幼稚教育》、《儿童教育》、《新儿重教育》等刊物,主编幼稚教育丛书、儿童科学教育丛书等,编写了多种儿童教育书籍、教材和读物,创制了许多教具、玩具和体育、游戏用品。

针对中国几千年来死读书、教死书的陋习,陈鹤琴创建“活教育”理论体系,提出三大纲领: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还提出“活教育”十七条教学原则、十三条训育原则、学习四步骤和五指活动等。这是由我国学者提出的第一套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至今仍有其生命力和现实意义,

陈鹤琴非常重视实验与实践。1927年,他在东南大学任教期间,在南京建立教育实验区,为推广小学教育作实验。陶行知创办晓庄乡村师范学校时,他担任校董会董事并兼任该校第二院院长,为推广乡村幼儿园进行实验,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主要著作]

《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幼稚园的课程》、《中国幼稚教育之路》、《教育史导言》等。

姚止平(1955―2007)

[生平简历]

男,汉族,1955年1月25日出生于北京中南海一个高干家庭。他从小寄养在茶姑妈家里,1973年1月参加工作,197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34年教学生涯中,他于1973年1月至1984年8月先后在洋口闸西小学、景安中学任教:1984年9月,调到茶中学工作,1987年10月至1988年8月任耕中副教导主任、1988年8月至1993年12月任中副校长兼教导主任、1994年1月至2003年1月任中校长兼党支部书记,2003年2月起,任如东县教育局副局长兼江苏省茶高级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2007年10月23日,因公殉职。他先后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记功、嘉奖,当选为如东县人民满意好干部,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多次被评为优秀校长、名校长。2005年被授予“南通市劳动模范”称号。2006年被授予“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

[主要贡献和实践]

姚止平是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平民教育”专家。多次放弃离开农村到北京和其他城市工作的机会,甘心扎根农村,做一辈子农村校长。对学生,他倾注了满腔的热情与爱心,坚持教育的主体性,有教无类,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而且保证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健康成长。对教师,他倾心关爱,政治上严格要求,业务上悉心指导,生活上热忱关心。

姚止平还是一住治校有道的学校管理专家,他治校有方,用“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这两句大实话作为对全校所有教师的要求,全面、全程、全员实施精致管理的办学策略。他追求教育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环节的整体精细,从自身做起,力求教育教学的精致与完美。“精致”不仅是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姚止平自己首先做到了踏踏实实做好学校管理的每一件事情。姚止平主持学校全面工作13年来,以教育家的胆识、理论家的睿智、实践者的勇气把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锻造成全国闻名的一流名校,创造了令世人称奇的“中现象”,打造出一个平民中、文化中、成功中。中央电视台等20多家媒体都报道过茶中学的辉煌业绩。

吴天石(1910―1966)

[生平简历]

男,汉族,原名毓麟,笔名史坚。江苏南通市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人民教育家。吴天石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先后就读于南通师范初中部和高中师范科。早年参加进步学生活动,自觉地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1929年,他考入无锡国学专修馆读书,积极参加了左翼文化运动。“九一八”事变后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当中,他参加了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投身根据地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干部和建设人才。1932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馆。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江海公学校长、华中公学副校长、华中大学第二教务长。建国后,历任江苏师范学院院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主要贡献和实践]

在任江苏省教育厅领导期间,吴天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强调教育机关要为基层服务:加强领导工作,重视教师进修和培训,重视教育科研,在他的建议下,江苏成立了教育科学研究所:全面关心教师,认为教育厅要成为“教师之家”,斯霞、李吉林等教育家的成长都有他的心血。吴天石对语文教学改革有系统见解。1962年11月江苏省教育厅在常州召开中小学和师范学校语文教学会议,吴天石发表了关于“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简称“双基”)的专题讲话,以语文学科为切入点,对课堂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作了颇为精辟中肯的重要指示,提出狠抓语文基础和基本训练,强调语文是工具课,语文课要讲究“字、词、句、篇章的教学”。

[主要著作]

《吴天石文集》

杨瑞清(1963―)

[生平简历]

男,汉族,1963年6月生,南京市浦口区人。江苏省南京市行知小学校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1981年,师范毕业后,杨瑞清放弃进城的机会,主动申请到偏僻的江浦县五里村的五里小学(行知小学前身)任教。1985年,所在的学校更名为行知小学,他被任命为校长。1993年到2007年,他连续5次被评为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成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和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5年又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主要贡献和实践]

从事乡村教育20多年,杨瑞清多次放弃了离开农村,甚至是从政的机会,全心实践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顺应潮流,走出学校,服务农民,走出农村,服务社会,形成了富有活力的“村级大教育”办学模式。

杨瑞清是中国不留级实验班的创始人,他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小学不留级实验,取得成效,这项实验被确定为南京市“八五”重点课题,并获得中国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一等奖。他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以小学教育为中心环节,向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两头延伸,向产业建设、文化建设、队伍建设等多方拓展。

杨瑞清积极探索赏识教育的育人模式,并且在行知小学开展了“班级赏识教育”、“家庭赏识教育”、“自我赏识教育”三个层面的实验,实行了“优点卡”、“全员管理”等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措施。实验取得实效,产生了广泛影响,荣获南京市

政府颁发的“十五”素质教育创新奖,中央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行知学校现已经发展成全国知名的农村模范小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专程到校考察。他主持的课题《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赏识教育实践研究》,被审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主要著作]

《走在行知路上》(2004)

洪宗礼(1935―)

[生平简历]

男,汉族,江苏丹徒人。1960年从扬州师范学院文史科毕业,分配到江苏省泰州中学任教。历任教导主任、副校长等职。是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教育学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语会副理事长,现任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先后三次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次为一等奖,江苏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红杉树”金奖。1984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中学语文特级教师。1988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被国家教委、人事部表彰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人民教师”奖章。1994年在全国普教界首次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被定为首届江苏省名教师。2007年被江苏省教育厅授予“江苏省中小学荣誉教授”称号。

[主要贡献和实践]

从教40年来,洪宗礼坚持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在高、初中各年级进行数十次教学实验,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教育》《中学语文教学》等报刊上发表文章300余篇,撰写专著14部,出版论著7部。他总结了“五说”语文教育理论和诱导式的“双引”语文教学法,探索了语文学科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语文教育“链”,以揭示语文教学隐含的内在规律。构建语文教育“链”,其主要内涵是:把学习知识、引导历练、发展能力、获得方法、养成习惯、提高思想文化素养等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构建成为一个纵横结合的科学体系。主要研究成果收入《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和《中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系列丛书。新华社、香港中国新闻出版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多次报道了其优秀事迹。

主编“单元合成,整体训练”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该教材1992年经国家审定通过,推荐全国范围试用了十余年。2001年起主编教育部立项的面向全国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目前27个部级、省级实验区数百万学生正在试用。主持部级“九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对22个国家和地区的上百套母语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出版了《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系列丛书,共200余万字,并举办了由10多个国家80多位专家参加的中外母语课程教材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该项成果受到部、省有关领导和国内外专家的关注,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该课题具有开拓性,富有创新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

[主要著作]

《语文教学之链》、《写作与辩证思维》、《母语教材研究》、《洪宗礼语文教育论集》。

史绍熙(1915―)

[生平简历]

男,汉族,1915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4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先后在宜兴彭城中学和武进振声中学任教。建国后,从1951年―1985年长期担任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校长。曾先后12次荣获全国、省、市“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称号。1956年被中央教育部批准为中学一级校长,享受当时大学副教授和十三级干部待遇。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群英大会,被推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受到刘少奇、、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8年以来先后被收入《中国现代教育家辞典》、《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辞典》等。

[主要贡献和实践]

史绍熙把一生心血都献给了教育事业。他全面关心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把党和政府尊师重教的温暖送到每个教师的心里。同时,他狠抓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一流的管理,造就了一流的学校。多年来,省常中的教育质量在全省以至全国一直名列前茅,

1959年,国务院副总理兼长陆定一到常州视察,史绍熙提出了经过深思熟虑的“一、二、九”方案:即一年中要确保九个月的教学时间,两个月的休息时间,而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时间应该压缩在一个月之内。此理论当即受到副总理的赞赏,当场批准“一、二、九”方案先在省常中试行,并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史绍熙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教育观点和办学主张。他撰写150余篇,其中1982年撰写的《努力培养中学生的创造精神》,阐述了培养中学生的创造精神的崭新教育思想。许多报纸和刊物先后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多次摘要播放该文有关论点和作者介绍,在中学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在高教界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1984年出版的《史绍熙教育文集》,在1989年纪念中国教育学会成立10周年首次举行的全国论文、论著评选中被评为4部优秀论著之一,获优秀论著奖。

[主要著作]

论文有《努力培养中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是现代学校的战略任务》、《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等;专著有《史绍熙教育文集》(1984),《史绍熙教育文选》(1992)。

胡百良(1934―)

[生平简历]

男,汉族,1934年6月生,江苏省无锡市人。1953年11月参加教育工作,1963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业余大学,1984年被评为江苏省物理特级教师。原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教师、校长。曾任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和江苏教育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教育学会高级中学校长委员会副理事长等职。1989年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2007年,他被江苏省教育厅授予“江苏省中小学荣誉教授”称号。

[主要贡献和实践]

胡百良长期从事基础教育,50多年来,致力于中学物理教学和中学行政管理的实践与研究。撰写教育论著共计200多万字,公开发表了130多篇教育论文,应邀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做过200多次专题报告。《南京师大附中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南京师大附中高中学生素质考核评价表》、《南京师大附中创建文明班级检查评比办法》、《南京师大附中文明教研组考核标准及评比办法》等等,这些规章制度属于基本建设,是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可绕行、不可或缺的。2006年7月出版的《校长的特殊使命》,围绕“校长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这个主题就作者在中学校长工作的实践与研究中最有体会的若干问题,做了重点介绍。书中不仅集中了作者对一些问题的理性思考,还附有大量学校改革实践和研究的宝贵资料,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参考价值。

担任南师附中校长期间,胡百良积极推进学校课程结构改革,成绩显著。他充分利用了学校条件比较好的优势,从来不给老师下达升学指标,不单纯以考试成绩奖惩教师,减轻了师生不必要的压力,全面贯彻了教育方针。胡百良的贡献还体现在课程改革和实施分层次教学上。南京师大附中是比较早地尝试课程改革和分层次教学的学校,在国内产生了一定影响。南京师大附中的分层次教学,是基于对人的深刻认识,基于对学生个性差异的高度重视而进行的科学改革。他们从班内分层、课程分层、班级分层三种模式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通过分层要求、分层指导、分层训练、分层考评等途径,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应有的发展。

南方教育论文范文7

岭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文化所蕴涵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养生理论等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区域性,它影响着我们当下的生活和教育,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参考。在以往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岭南文化对当代德育、教学和体育的影响,并提出了岭南文化视野下广东高等教育整体升级的策略。

关键词:

高等教育;岭南文化;升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岭南文化更是其中精粹。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岭南文化更是体现出重要的育人功能。因此,在岭南文化传承视野下促进广东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提升,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对拓展广东地区高等院校未来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对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实施文化育人战略方针也具有可借鉴价值。

一、岭南文化与高等教育

(一)岭南文化伦理取向与德育

文化的伦理取向是指一种文化在长期的积淀和传承中所形成的道德价值系统,主要表现为价值判断。岭南文化作为一种地方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极具地域色彩的价值取向。博大精深的和谐理念,讲究“天人合一”,人情味浓,以高度的包容力放眼世界,开放融通、择善而从。内敛实干的人生哲学“,讷于言,敏于行”是对其文化内涵的高度概括。始终抱持经世致用、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清醒地认识到经济是国家的命脉,重商、求利关心国计民生。弘扬岭南文化的优良道德传统,对我国当今教育改革发展进程有着重大作用。这需要我们提炼岭南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精华,摈弃和改造其落后陈旧的一面。第一,必须对岭南文化道德价值观念做出现代诠释,赋予其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含义,使其同现实衔接起来,为今天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第二,弘扬岭南价值观念需正确对待利与义之间的关系。岭南文化鼓励人们追求利益,但是其提倡的利益必须是合理合法、取之有道的。高校德育应充分挖掘岭南文化中相关积极观念和素材,培养学生正确的“利义观”。

(二)岭南文化思维方式与教学

岭南文化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致使学界对其展开的深入研究甚少。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有学者认为近代岭南文化的思维方式既有文化精英们思维方式分析性、科学性乃至相对先进性的一面,又有广大民众思维方式经验性、象征性和直观性的一面,而且后者表现得更为广泛和普遍。因此,从总体上说,近代岭南文化是一种经验直观、发散整合的思维方式。[1]在岭南文化直观经验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人们更重视情感的体验和感性的满足,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以人为本,以学习过程的体验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能很好适应岭南当地居民的思维特点。情景体验式教学策略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过被授课而获得知识、认识事物,还可以经由体验而获得知识的再现和能力的提高。另外,体验式教学还能促进岭南文化的传承。让学生在自由体验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深度与厚度,进而主动地传承岭南文化、自由体验,在此过程中,岭南文化获得了新的生命力,而学生则获得了岭南文化的熏陶。

(三)岭南文化养生理论与体育年希尧为《辩证录》作序时就曾提及,岭南地区是“天燥地湿之乡,而人之生于其中者,苟不自谨,立即致病。”[2]可见广东地区需更加重视养生防护。岭南文化特色传统体育运动作为岭南人民重要保健途径之一,从古至今,岭南传统体育项目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和发展,醒狮、武术、舞龙、赛龙舟、踢毽子等传统体育项目仍然在南粤大地上大放异彩。[3]这些优秀的岭南传统体育文化不仅颇具民族特色,还集趣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身。我国古代岭南养生理论与体育实践的优秀传统对当代广东地区高校体育工作提供了许多借鉴价值。第一,寓德于体,诸育并进。体育不仅可以增强人的体质,还可以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提供机会和条件。如岭南武术文化,讲究修身养性,塑造坚毅不拔武术精神,寓德行于道艺之中,体现了明确的伦理道德要求。第二,体育运动与卫生保健相结合,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相沟通。岭南文化除注重体育运动之外,还十分注意养生保健,并形成了“动养法”和“静养法”等不同的流派。这些动静有致、各有千秋的养生法,都是值得重视的体育文化遗产。第三,学校体育与民间体育相结合。一旦岭南文化养生理论与体育在民间建立稳定的社会基础和融合机制,它就会逐渐向民间化、通俗化、娱乐化转向,最终获得稳固的文化基础和社会认同感。

二、岭南文化视野下广东教育整体升级策略

岭南文化对当代广东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强烈的推动作用。广东地区一直以求真务实作为引领全省发展的风向标。狠抓落实轻工业、制造业等基础产业的同时,重点发展现代装备、汽车、钢铁、石化、船舶制造等产业。加强实践,注重应用。致力于将岭南文化中的务实精神在各行各业发扬光大。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关乎广东未来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供给问题,着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体系讲究“高规格”“、高材质”。与优秀企业之间建立合作,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协商形成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在不断的合作中革新广东高等教育。

(一)包容性发展策略

发展广东地区高等教育起点要高踞,关注学科或行业的前沿,用创新和全球化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4]切入点要高端,办学模式、办学层次、办学资源、学科和专业设置上要高端。目标导向要高远,以未来发展对人类和高校的要求来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矛盾。重视岭南文化,在大学校园传承岭南文化海纳百川、勇立潮头、锐意进取的精神,建严谨踏实的大学学术文化,建有岭南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建开放包容的大学校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优秀内容,特别要因地制宜的从岭南区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校园文化建设更加丰满和鲜活。[5]

(二)错位式发展策略

错位式发展简言之就是广东区域教育要找准自身定位,走有广东特色的发展道路,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去发展特色教育,做到有针对性和高适应性。凝聚广东区域教育力量进行合力发展,在教育结构优化、联合互动培养、教育事业联盟、教育产业互动发展等方面开展积极深度合作。近年来,广东作为我国南方沿海省份,主动发挥和运用了良好的地理环境优势、人才科技产业聚集优势,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学术氛围,实行不同地区高校帮扶结对式发展。今后,若能进一步打造体现地方特色、学校优势的学科群和学科研究基地,促进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共繁荣,必将加快实现广东高等教育腾飞。

(三)内涵式发展策略

广东私立高等教育在民国时期曾经十分繁盛。岭南大学就是当时一所享誉海内外的私立大学,以其严谨踏实的校风不断吸引着来自海内外学子就读并且获得来自各方校友的鼎力支持。“北燕京,南岭南”的美誉曾经轰动一时。然而,在奔流向前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名声大噪的岭南大学在数次迁址与院系调整的过程中,逐渐沉寂难以重现昨日辉煌。当下广东的民办高等教育表现疲软,缺乏地方办学特色,缺乏在国际上具有号召力的领军高校。广东要想成为教育强省,决不可忽视民办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汲取过去举办私立教育的成功经验。办有岭南特色的民办高等教育,促进其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的能力。选聘高水平院校领导、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促进国际交流。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给予民办高校师生更多的优惠政策,学科设置努力体现民办高校特色。

(四)区域性发展策略

实施区域性发展战略要把握好全局性与地方性、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学会在夹缝中求生存,在逆风中求进步,在瓶颈中求突破。一方面,高等教育改革要重视发挥地方特色,吸收地方文化中的精华。积极打造富有地方特色,展现地方优势,摒弃局部劣势的岭南教育品牌。另一方面,发展本地区高等教育要注意将之与全国教育发展大局结合起来,与此同时放眼世界。在大局下行动,把省情、市情、县情等因素综合考虑进来。原则性和灵活性看似一对矛盾体,但是在某种程度下却可以共存。原则性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事物的规律办事,朝着采取行动前所制定的目标前进。做到教育改革行动有指向性、有针对性,必能事半功倍。但毕竟地方教育有自身文化特征,外界环境也瞬息万变,如何使教育方针政策适应当地教育发展,需要地方教育部门认真思考,局部调整,绝不可生搬硬套。平衡好全局性与地方性、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是进行区域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作者:卢薇 刘社欣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唐孝祥.试论近代岭南文化的基本精神[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9-22.

[2]陈士铎.辨证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7-8.

[3]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6.

南方教育论文范文8

关键词:越南;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需要,越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是对人民进行马列主义、胡志明思想、党和国家的路线、主张、政策与法律的宣传和教育,推动他们的政治认识,同时有步骤地建设他们世界观与方法论,提高政治本领,实现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当代越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列主义教育,胡志明思想教育,党的路线、政策教育,越南传统政治教育和越南政治价值的精华教育,教育大学生深刻地认识政治理想和革命事业,提高政治本领,提高社会政治积极性、反对政治模糊性和政治旁观行为,具体如下:

一、马列主义教育和胡志明思想教育

当代越南高校较重视列宁主义教育。在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涵括了列宁主义理论,将列宁主义视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越南高校比较注重列宁主义教育,所以在越南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被称为马列主义理论,即与中国高校相比,越南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注重对列宁主义理论的教育。越共认为,革新开放事业不能脱离列宁在苏维埃政权建设后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的探索经验的指导。越南是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理论来更新对社会主义观念的认识,以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为重要前提来为越南社会主义定方向,在此基础上补充和发展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革新开放以来,越南政府确定了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开展列宁主义特别是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教育。近几年,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成为越南在改革开放中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建立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越南认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承认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要吸收一些资本主义者参加管理,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是为了在竞争中战胜他们;不会管理,就没有社会主义”[1]。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将侧重于为经济建设服务。因此,越南高校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中,重点讲授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理论和民族革命的理论,其中引用了大量列宁的讲话。还讲授列宁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其中包括列宁工农联盟理论、列宁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建设理论。在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讲授的重点。在马列宁主义哲学中,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和民族革命的理论也是讲授的重点。由此可见,列宁主义理论在越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的指导地位。

胡志明思想是马列主义的科学理论与越南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越南人民民主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战略,是新时代越南工人阶级的思想体系,是越南共产党和越南社会主义事业的旗帜和方向,应在全国人民中开展胡志明思想的教育。越南共产党在七大首次提倡将胡志明思想纳入指导思想,并肯定以胡志明思想与马列主义为基础。这是极其重要的决定。党的九大肯定: “胡志明思想是关于越南革命基本问题的一套全面、深刻的理论和政治体系;是在我国具体条件下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列主义,继承和发展优良民族传统以及吸收人类文化精华的产物”[2]。 “胡志明思想曾经引导越南人民实现斗争胜利,是党和人民巨大的精神财富”[3]。越南民族解放的伟大胜利,国家的统一,走向社会主义,新时期越南在国际上地位、威信提高,已经证明胡志明思想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我们认为胡志明思想的作用不仅体现于对越南民族民主革命,还体现在国家的现代和未来发展中。

二、党的路线、政策教育

党的革命路线是在党和民族每个革命阶段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胡志明思想;同时是越南革命的经验总结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党的革命路线包括:共同的政治路线;每个时期的路线;每个领域的路线如经济、政治、文化、对外路线等。为了形成新阶段大学生的政治文化,落实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需要培养大学生认识党的改革路线,需要把该思想、观念融入大学生生活中,形成价值标准系统,调整每个大学生的政治关系、态度、行为。在此基础上,形成与发展大学生在全社会范围的身心健康,具有对敌人攻击、破坏的抵抗力。同时,使大学生相信党的领导,坚定党的目标、理想、路线;在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下提高公民的责任意识;运用专业知识按照党的路线政策主动、积极解决经济、政治、社会等问题。

三、越南传统政治教育和越南政治价值的精华教育

越南历史革命和历史斗争与建设国家、保护国家是紧密联系的。越南传统政治文化包括:爱国主义;独立、自由、自力和自强的政治思想;自豪的民族精神、尊重正义、维护公平的政治;既注重德治又注重法治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宽容;为了发展和进步融合、友谊、合作等。其全部价值、品质和能力相结合形成一种人道、人文的越南政治文化。这奠定了价值基础,也为现代越南政治文化的建设事业、发展水平提供活力与力量。在越南系统的传统政治文化中,爱国主义是一种根本的传统政治文化。因为,爱国主义是越南民族极其珍贵的精神品质,是神圣的情感,是首要的民族价值。其精神已经在越南战争时发挥作用,并是越南民族在建设国家的内生动力。

四、大学生的政治理想与关于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教育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是统一于全党全民的理想,民族独立与社会主义连在一起,建立在保卫人民的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在高度发展的经济、先进的文化、浓厚的民族本色、各民族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在尊重独立合作互利的前提下与各国家发展合作平等关系、落实“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民主文明”的目标,另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的具体表现必须符合于革命每个阶段的客观要求。如今阶段,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需要培养是:深刻地意识到在现今阶段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胜利性;深刻地意识大学生在建设与保卫祖国事业中的责任;保留、发挥越南民族英雄辉煌传统的精神以及大学生在新时代的良好品格;发挥青年在每个革命阶段实现各具体任务的模范带头作用。

五、政治本领教育

越南大学生政治本领是对已选路线的坚定,其中首先是明显体现在对党目标理想和人民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心,在学习劳动中创造自己的智慧、才能,为建设祖国富强、人民繁荣、自由幸福做出贡献。在革命改革事业的要求下,特别是如今国内和世界的复杂局势,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地宣传破坏人民的革命事业,动摇政治思想、异化年轻一代的生活道德准则。建设与保卫大学生政治思想总是一个有挑战、有要求性的目标。年轻一代除了具有革命理想、革命道德、革命意志,专门知识还要有:培养大学生的热情和决心;提高大学生的敏锐性、活跃性、创造性。

六、提高社会政治积极性,反对政治模糊性和政治旁观行为的教育

进行社会政治积极性教育的主要办法是通过吸引群众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直接管理国家、社会,这是政治思想教育最重要的一步。但这需要群众具有充分的知识才吸引他们参加政治生活。为了确保群众有充分的知识能力参加政治生活、管理国家、管理社会,要找到更多的形式集合、吸引群众。这是现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克服政治冷漠、远离、避开实现国家政治任务的行为,政治冷漠常是培养资产阶级思想、资产生活方式和资产文化。

参考文献:

[1]赵康太《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年, 第187页.

南方教育论文范文9

>> 人与人的对话 人与人最大的差别 教育与人的养成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幸福 人的骄傲与人的限度 论教育与人的幸福 教育与人潜能的开发 活动的人与人的活动:教育史研究的人学意蕴 杨葵:人与人的交集 人与人的距离有多远? 时间银行:重建人与人的纽带 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的高职课程设置 新课程物理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思考 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在统一 人的存在、人的自由与人的责任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育与人文素质的培养 语文课程与人的发展 试论经典教育在《中国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浅论高职语文课程改革与人文素养教育的结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搜狗百科.张楚廷[OB/EL].http:///v8297294.htm.

[3] 燕良轼,刘宇文.张楚廷教育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4.

[4] 胡绪阳.语文德性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总序(张楚廷):2.

[5] 张楚廷.张楚廷教育文集(第17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2012.

[6] 张楚廷.人的教育需要人的课程来支撑[J].课程・教材・教法,2009(3).

[7] 周德义.人的教育与教育人的深层思考――张楚廷《教育哲学》述评[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83.

[8] 张楚廷.课程是什么[J].当代教育论坛,2011(02):1.卷首语.

[9] 张楚廷.教育基本原理――一种基于公理的教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50-251.

[10] 张楚廷.课程的地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演讲,2013-03-22.

[11] 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2] 张楚廷.教学管理与课程管理的关系[J].大学教育科学,2005(3):94.

[13] 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4] 胡绪阳.美好:一种崇高的教育期待与追求―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读评[J].当代教育论坛, 2007(7):106.

[15] 张楚廷.试论教育公理[J].高等教育研究,2006(05):1.

[16] 黄耀红.特立独行的智者言说――试说张楚廷教育思想的言说方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7(07):109.

[17] 张楚廷.张楚廷诗集(一)[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4:84.

[18] 张楚廷.张楚廷教育文集(第10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19] 丁维先.以师为本―湖南师大师资队伍建设纪事[N].人民日报.2000-05-05(04).

[20] 李钊.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办学特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142.

[21] 新疆吐鲁番地区教育局教研室.地区教育局举办第五期名师讲坛活动――著名教育家张楚廷来疆讲学[EB/OL]http:///ny.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newsid=70985&wbtreeid=5858.

[22] 张楚廷.张楚廷教育文集[M](1-10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扉页.

[23] 彭道林,张楚廷.“五I”课程观再释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3(9).

[24] 张楚廷.语言与人生 [J].现代大学教育,2013(3):33.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