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旅游经济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0 16:14:42

旅游经济学论文

旅游经济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可持续旅游发展;价值依据;功利价值,正义价值;良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3―0013―05

“可持续旅游发展”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导向与要求。各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和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给出了各种不同的定义。这些定义是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否存在理论上的差异和实践层面的冲突?应当如何理解这些定义,并将可持续旅游发展思想运用到实践中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可持续旅游发展不仅仅只是一种发展方式或工具的选择问题,它首先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基于不同的价值诉求,可持续旅游发展可能会选择不同的道路,而辨明其中的价值诉求,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根据现实社会条件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之路。

1 可持续旅游发展概念的价值依据分析

可持续旅游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是可持续发展观在旅游业的运用。可持续发展观有着它的哲学、实践、科学技术、社会以及直接理论基础。

许多国际通用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概念融合了不同学科的基本理念和理论,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回答了以下几个哲学和伦理学问题: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价值主体、价值目标以及价值原则是什么?各利益相关群体的价值与利益应当如何体现?运用哲学和伦理学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可持续旅游发展概念中价值主体、价值目标及价值原则的比对,了解这些概念的异同之处。在这一前提下,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可持续旅游发展概念所依据的价值理念,将可持续旅游发展划分为功利价值主导型和道义价值主导型两类。其中的功利价值主要指社会功利价值,而道义价值又分为正义价值和良心价值。

1.1 可持续旅游发展概念与功利价值

斯通(seaton,1992)在对“优质旅游”的阐释中,指出可持续的概念长期以来一直与发展经济学相连。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主要价值目标在于旅游环境和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现依赖于各种能源、资源的有效供给和利用,旅游需求主体即旅游消费者、相关生产、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发展。而要实现这些目标,旅游业发展中环境成本与收益的分配就必须符合一定的市场规则,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行为就必须遵循公平交易的市场正义准则。世界旅游组织(WTO,1993)就将可持续旅游定义为,“它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被用来达到如下目的:改善当地社区的生活质量;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经历;维护当地社区和游客所依靠的环境的质量。”这一定义表达了旅游业界对旅游业发展模式及其环境影响的关注,带有明显的环境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视角特征,体现了旅游业界对旅游业发展的社会功利价值的认同。

1.2 可持续旅游发展概念与道义价值

除了发展经济学等各种经济学理论,可持续旅游发展概念更多地获得了其他学科理论的支持a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各国际组织的相关经典文献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定义就体现了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及环境伦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背景。在多学科视角下,可持续旅游发展已超越了功利的价值目标,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价值主体从人逐步扩展到人类社会,甚至非人类的自然界,生态学中的多样性、开放性、系统性原则,人类学中的种属平等原则,伦理学中的人际、代际、人地正义原则等各种原则成为指导可持续旅游发展实践的重要依据。加拿大温哥华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战略》(1990)所定义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就强调“在旅游发展中维护公平,它是对各种资源的指导,以使人们在保护文化的完整性、基本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维持系统的同时,完成经济、社会和美学需要。”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的《可持续旅游发展》(1995)指出:“可持续旅游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态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联合国《朝向旅游可持续发展》(2001)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定义是:“能在长期内仍然保持活力而不会或可能阻止其他活动和过程的成功发展而使(人的或物质的)环境发生退化或改变的方式。”虽然措辞各有不同,这些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定义都强调了旅游发展的社会正义和生态及文化完整原则,体现了人们对于旅游业发展中人类责任的思考,体现了人们对旅游业发展的道义价值的追求。

作为其直接理论基础,环境及发展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人类学、环境与生态哲学等各理论流派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作出了各自的贡献,而追溯各理论流派的价值诉求,我们可以根据它们所依据的价值标准和核心理念进一步分层梳理。

2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的直接理论基础与价值依据

简而言之,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是一个建立在功利价值、正义价值或良心价值等不同价值基础之上的理论体系。发展经济学注重旅游资源配置的效率,社会学、人类学的部分流派注重旅游体验与产品的提升,这些学科提供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可以为旅游发展提供现实的、可操作的指导,体现了对功利价值的追求。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主要流派理论密切关注旅游的社会、政治及文化影响,为旅游发展注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对正义价值的追求。而环境伦理和生态伦理学则更多地考虑了人、产业、社会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的发展,体现了对良心价值的追求。

2.1 经济导向――基于功利价值的可持续旅游发展

在基于功利价值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价值体系中,价值主体是作为个体的人。其价值目标是提高旅游资源配置效率,以实现个人所在的团体或社区生活质量的提升及社会经济总量的增加。这一价值传统可以追溯至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旅游社会学部分流派的一些基本理念。

在环境与发展经济学的视野中,可持续旅游落实为实现旅游经济收益而设计的系列管理模式或模型,具有其有用性和工具价值。环境经济学强调资源与环境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主张用经济学工具进行环境评价、自然资源管理、污染控制等工作;发展经济学的新古典主义学派认为经济发展所产生 的利益会自动地、逐步地分散到社会全体成员和所有阶层,自然而然地形成帕累托最优状态,科登和索洛(Coden,Solow,1950)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萧尔(shaw,1973)的经济人合理性等观点是其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而发展经济学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则认为市场不完善,信息不对称,法制不健全导致的寻租活动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因此,应根据交易成本、产权和契约的规定来实现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其中,科斯(Coase,1960)和诺斯(North,1980)的产权理论、威廉姆森(Williamson,1985)的交易成本理论、卢卡斯(Lucas,1988)的经济增长理论、马丁(Martin,1991)的经济增长趋同趋势模型、格罗斯曼和克鲁格(Grossman,Krueger,1995)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等理论和研究工具被广泛地运用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

社会学中的结构理论和人类学中的上层建筑理论认为社会基本生产关系决定社会文化和社会活动的性质,他们的经济关系人假设与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颇有相似之处。而在旅游社会学交换学派的视野中,人和集体行动者之间的社会过程都被视为有价值的资源交换,而交换过程中的人总是理性的,总在追求价值的最大化;旅游则被看作是主客双方各种资源交换的过程,旅游者追求旅游效用最大化;旅游发展是政府、旅游开发商、旅游地居民等相关利益者博弈的结果。这一立场,与新制度经济学对旅游产业运行方式的看法相当一致。这种基于功利价值的可持续旅游发展观认识到了资源的有限性和旅游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利益冲突,它引入了市场经济的规范和契约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以期获得旅游业发展的利润最大化。

在此价值基础上建立的可持续旅游评价标准是往往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将自然资源存量或人类活动造成的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损失通过评估测算以货币化,使用统一的价值量作为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诸因素度量的共同尺度,戴利(Daly,1989)的经济福利模型WMSD,世界银行(1995)的新国家财富计量标准,联合国统计委员会(2003)推出的资源环境卫星账户就是其中的代表。而现代计量经济学、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一些测量方法和技术也为旅游可持续评价指标的确立和落实提供了技术的支持。从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来看,早期的评价指标(金波,1999;曾珍香,2000;王良健,2001;汪薇,2003)主要集中在对旅游业发展的社会支撑系统的评价上,也多运用经济学效益费用分析方法,提取衡量社会经济与环境等物质条件的绝对统计数据和评价因子,以货币化的价值评价为主,中间只包含了少量体现行业特色的人力资源评价标准和行业服务水准的评价因子,这些评价标准与方法为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是,以经济为导向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所描述的高质量的社区生活和高质量的旅游经历,以及最大多数利益相关者的最大幸福,却往往会因为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不同立场而大相径庭,也常常会由于缺乏对权力因素的考虑而导致旅游发展利益分配不公的状况。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旅游经济乘数效应低于预期、各种经济漏损、接待地物价上涨等旅游带来的经济负面效应等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广受关注。

结合我国各地旅游发展的状况,各地旅游发展确实为各地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民众对于旅游发展普遍表现出支持的态度。政府所支持的旅游相关课题的研究也大部分是放在经济学的范畴中,在旅游产业研究中,以带动地方或区域旅游经济、增强旅游企业效益为目的的研究仍然是旅游研究的主体;产权分析、博弈模型和结构方程分析等经济学研究工具是被广泛运用的研究方法。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决定了基于功利价值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观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在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中占有统治性地位。

2.2 社会导向――基于正义价值的可持续旅游发展

在基于正义价值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价值体系中,其价值主体不再局限于个体的人,而扩展为整个人类社会;其价值目标不只是经济或环境目标的实现,而更多地包涵着对弱势群体的利益、社会的普遍正义、民族及传统文化保存等一系列价值目标的思考。在这里,可持续旅游不再只是一种发展经济的工具,它包含着社会正义、平等自由、机会公平和差别公平等理念,包含着矫正社会不公因素的制度理性。其意义在于,它倡导在正义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合理的制度和秩序以引导旅游业及社会的均衡发展,具有其制度价值和必然性。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这一价值取向,既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公正伦理精神,包含着人类社会几千年来对公平与正义的追求与思考,体现了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BC一322BC)到罗尔斯(Rawls,1921―2002)等哲人在政治哲学领域的成就,又得益于人类学和社会学在旅游研究领域的积累与探索。社会学与人类学主流学派认为,人的行动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不应该单独由经济因素来解释,他们注重对不同社会背景下人的研究以及对影响社会发展的综合因素的探讨与评价。旅游社会学的冲突学派就特别关注社会的不平等如何在不同的社会力量之间系统地产生冲突,它关注旅游中各种社会冲突现象,尤其是对于主客关系、种族与性别歧视、话语权问题、旅游帝国主义及新殖民主义等问题的探讨”。特纳和艾什(Turner,Ash,1975)的中心对边缘控制理论、马瑟雄和沃尔(Matheison,Wall,1982)的社区反应理论、道科西(Doxey,1976)的愤怒指数理论、马瑟和里奇特(Matthew,Richter,1991)的从属理论等被广泛地运用于旅游发展的社会影响和社会问题研究中;而旅游人类学的涵化理论则把旅游看作一种涵化或发展,强调追溯个体发展的轨迹,研究目的地人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人民在旅游引入后的变化,并试图帮助正在经历旅游带来的社会和环境影响的目的地人民。路兹(Nunez,1989)对东西文化接触中借入现象的讨论、克里克和纳什(Crick,Nash,1989)的旅游帝国主义观点、皮尔斯(Pearee,1992)对不同类型旅游接触的后果分析都是以由旅游发展所引起的国际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为焦点。

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学者们为旅游发展注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体现社会正义与平衡发展的价值理念。历年的世界旅游日口号中就有不少是从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强调文化、人权、责任应成为现代旅游发展所必需考虑的因素。如:旅游对保护文化遗产、世界和平及相互理解的贡献(1980);旅游与假日是权利更是所有人的责任(1983);通过负起责任而受益(1995);旅游业:宽容与和平的因素(1996);旅游业:为和平和不同文明之间对话服务的 工具(2001);旅游:为妇女敞开大门(2007),等等。

体现在可持续旅游的评价标准上,运用社会经济学、统计学方法衡量旅游发展的非货币价值的指标体系也逐渐成为旅游发展评价的主流方法。联合国开发署(1990)人文发展指数HDI,经合组织推广的RSR(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模型,联合国统计局(1994)推出的基于DFSR驱动力一状态一响应模型的指标体系,英国政府(1996)基于经济一环境一行为者模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为可持续旅游发展指标提供了重要依据。而我国近几年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牛亚菲,2002;万幼清,2006;唐善茂,2006;刘益,2006)也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纳入旅游业发展对社会政治与经济权利公正分配影响的思考,更多地考虑了人的因素、产业组织以及行业管理的因素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更加注重从旅游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上来衡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指标采用上也多运用相对的比率数据,以旅游业的非货币价值评价为主。

旅游业发展的正义价值已逐步通过各种国际组织以法律和规约的形式树立起来。《21世纪议程》(uN,1992)和《中国21世纪议程》(1994)都强调了公众参与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性。《全球旅游伦理规范》(1999)已经把旅游业利益相关者的社会、文化权利公正分配的目标摆在旅游经济发展目标的前面。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的《新旅游蓝图》(2003)倡导旅游业各利益相关者协同努力,促进旅游业的长期稳定增长。国际组织的这一系列举措为发展中国家在现有的政治和经济框架内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以参照的思路和方法。

在我国目前的旅游研究中,基于进化理论和涵化发展理论的各种旅游发展生命周期模型,基于冲突理论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框架等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与研究工具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从研究成果上来看,基于社会公正和文化保存立场探讨旅游发展给社会经济、文化、传统及政治制度带来影响的成果较为丰富;针对我国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的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对政府、企业及社区在不同旅游管理模式中应起的作用也有了初步的论述。在我国以政府为主导发展旅游业的宏观背景之下,如何完善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旅游企业和社区应当如何在旅游业发展中发挥作用,应承担哪些社会责任以及如何来规约和评价,都将是基于正义价值旅游研究的主要任务。

2.3 自然权利导向――基于良心价值的可持续旅游发展

在基于良心价值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价值体系中,所有自然物都具有内在价值和平等权利,都是权利主体。其价值目标也超越了人类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而指向生物圈的和谐、繁荣和完整。这样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不再只具有工具价值或制度价值,它更是一种道德命令,具有其应然性。

基于良心价值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是近百年来环境与生态伦理思潮在旅游研究中的体现。环境经济学为可持续旅游环境提供了理论分析与评价工具,现代环境与生态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和实践层面的支持,而现代环境伦理和生态伦理学则为可持续旅游发展提供了内在的价值依据。基于正义价值的可持续旅游比基于功利价值的可持续旅游更注重人的各种权利,而基于良心价值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则将权利的主体无限扩张到大自然中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之物,体现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宽阔胸怀。

在环境与生态伦理学的诸多流派中,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生物平等主义以及生物整体主义是几个最具代表性的思想流派。辛格(singer,1973)认为动物解放运动是人类解放事业的继续,需要人类更多地发挥利他的精神;雷根(Regan,1983)认为动物权利运动就是人权运动的一个部分;史怀哲(schweitzer,1915)认为应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那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泰勒(Taylor,1986)认为所有的物种都应获得平等的权利;利奥波德(Leopold,1949)基于人对大地的道德情感,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变成其普通成员;奈斯(Naess,1974)指出人类自我实现的过程是把其他存在物的利益看作自我利益的过程;罗尔斯顿(Rolston,1975)认为,人既对生态系统中动物和植物个体负有义务,也对整个生态系统负有义务,这就是人类价值之所在。《可持续旅游发展》(1995)所定义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就吸收了生物平等主义和生态完整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强调社会普利和公平正义的原则基础上,又纳入了对人、社会和生物圈等多重价值主体的思考;既包含了人们基于功利价值和正义价值的可持续旅游的现实考虑,又超越了功利主义的资源保护观念和旅游发展观,强调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伦理学和美学内涵,弘扬了善的价值。

环境伦理学所倡导的基于良心价值的可持续旅游理念集中体现在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在研究领域,瓦克南杰(Wackemagel,1996)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就在国内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实践领域,2002年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而当年世界旅游日口号就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虽然“生态旅游”常常被当作是一种旅游营销的工具与手段,掺杂着人们的各种功利价值诉求,但作为一种价值理念的生态旅游传递的是人们基于良心的价值理想。

我们也应认识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当人的各种权利尚未得到很好的实现时,基于良心价值的可持续旅游仍然面临着许多实践障碍;真正的生态旅游者寥寥无几;许多打着生态旅游旗号的景区却仍然以扩大经济收益为主要目的,也缺乏相应的环境监控设施和技术力量;生态旅游规划和社区参与计划往往只能停留于理论研究的层面而不能付诸实施等等。在我国,虽然针对各种类型旅游资源的生态旅游管理理论和生态旅游评价指标不断地被推出,生态旅游的概念被广泛地运用于旅游规划、旅游产品设计、营销管理以及游客管理中,但其中真正达到生态旅游要求的却是寥寥无几,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仍存在巨大的落差。

旅游经济学论文范文2

国外对经济学的研究最早从统计开始,如1899年意大利统计局局长博迪奥发表的《关于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的流动及消耗的费用》,1923年意大利尼切福发表的《在意大利的外国热人流动》,1926年意大利贝尼尼发表的《关于旅游者的移动计算方法的改良》等论文都是用统计的方法来分析外国游客的流动规律、消耗的费用等来指导本国的旅游业的发展。1933年,英国学者奥格威尔出版的《旅游活动》用数学统计方法科学地研究了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旅游业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多样化的经济产业,1950—1990年期间,国际旅游业的客流量年平均增长率为7.3%,而游客的消费年平均增长率为12.7%,游客人数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1%,而消费的年平均增长率达6.3%。南北美洲在旅游业中占27.4%,再全世界客流量中占19.7%,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在旅游业收入中占19.0%在全世界客流量中占14.3%。

游客之间无论是有相同目的地,还是相同动机是团队或是散客出现在同一个景区景点,都有可能形成一个临时的团体关系。游客之间的影响和互动,这一特殊的、短暂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的质量,包括旅游目的地的期待、休闲的满意程度、对不同文化的体验程度、知识和教育的广度等。旅游是涉及各学科、各理论与各研究路径最广的领域之一。

旅游活动涉及旅游商品的购买与服务、制造与使用、供给与需求,因此旅游经济与经济学、管理学和营销学密切相关。旅游是一个经济、历史、社会、文化、地域、资源混合的领域。旅游是受旅游者的价值取向、社会观念与社会环境所影响的一个行业。

2、旅游经济的产业结构

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重大贡献使得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我国目前的旅游经济增长靠市场改革带来的产业结构优化所导制的。产业结构变迁旅游经济呈下降趋势旅游业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大但在不同的时期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又有不同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是旅游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期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的增长小于同期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区域旅游产业结构调整过程或优化中,各地旅游产业发展不同,对地区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同。从表中可看出各产业结构不同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同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增长。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旅游产业结构的比重和收入都在不断增加。

3、结论

旅游经济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 节庆旅游;研究进展;中国

中图分类号 F5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75(2006)-01-0045-05

节庆旅游是以某种具有鲜明主题的公众性庆典活动作为旅游吸引物而开发出来的一种现代新型旅游产品,因其对提高区域的知名度、传播区域文化、塑造区域旅游品牌、促进对外经济合作、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对节庆旅游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对CNKI和CSSCI数据库的检索获知:19941999年6年间和节庆旅游相关的文章只有32篇,而20002005年(上半年)不到5年的时间,搜索到和节庆旅游相关的文章达324篇,足以见这种发展趋势。对这些文献进行分类、汇总、整理发现,国内对节庆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理论(概念界定、特点功能等)、影响机制及策划管理等几方面。

一、基本理论问题

1.节庆旅游及相关概念的探讨

目前我国学者在研究节庆旅游及相关问题时,经常提到 “事件和事件旅游”、“节事和节事旅游”等概念,这些概念西方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出现了,根据戴光全、保继刚等对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事件(event)是短时间内发生的(transient)一系列活动项目(activity program)的总和,根据事件影响的范围和规模将事件分为3类:标志性事件(Hallmark events)、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和重大事件(Megaevents)。在事件及事件旅游的研究过程中,标志性事件(Hallmark events)又常引申为节庆,节日(festival)和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合起来统称为节事(Festival & Special Event)(戴光全,保继刚,2003a)。不管是事件、节事还是节庆,图1节庆旅游、节事旅游和事件旅游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对其进行系统规划、开发、营销,使之成为旅游吸引物,为目的地旅游业所利用,就相应出现事件旅游、节事旅游、节庆旅游三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纵观我国近年节庆旅游的研究,直接对其概念界定或者内涵探讨的文献几乎没有;从其相关的研究来看,对节庆旅游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有很大分歧,突出表现在对节庆旅游概念外延不确定性的探讨上,例如:吴书峰、罗秋菊(2003)认为:事件旅游是以各种节日、盛事的庆祝、举办为核心吸引力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也称其为节事旅游或节庆事件旅游。这里把节庆旅游(节庆本身就是事件的一种)的外延扩展到等同于节事旅游和事件旅游。类似的观点还有黄翔(2004)在界定旅游节庆活动,庄志民、赵睿(2000)在界定节庆旅游资源时,把节庆外延扩展到除各类旅游庆典、节日外,还包括各类交易会、展览会,以及各类文化、体育活动,这种界定把会展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大型事件旅游等旅游形式全部囊括在节庆旅游的范畴。还有文献借鉴西方的观点,认为节庆就是一个地区的标志性事件,即依托目的地社区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等方面的独特资源,加以整合包装,能够产生具有目的地标志性的独特形象和吸引力,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地点重复举办的事件旅游活动(刘俊,2004)。

另外,张彬彬(2003)在界定事件旅游的基础上,把旅游事件按内容划分为博览展会型、节庆活动型、文体赛事型和商务会议型。可以看出,在这种界定中,节庆旅游是有别于会展旅游、商务旅游和体育旅游的。但是,目前国内很多研究会展旅游的文献往往把节庆旅游归入会展旅游的范畴(林茂,2004)。这些分歧、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促使部分学者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理解旅游节庆,例如:吴必虎(2001)认为广义的旅游节庆等同于旅游节事,狭义的旅游节庆是指周期性举办的(一般1年1次)节日等活动,不包括各种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文化体育等一次性结束的特殊事件。戴光全(2005)也把广义的节庆等同于节事、认为狭义的节庆专指各种节日;徐舟(2005)也从狭义节庆的角度来理解旅游节庆,认为旅游节庆只包括目的地根据其资源实际情况,人为策划举办的带有浓郁地方民族文化氛围的节庆活动,不包括传统节庆和特殊事件。

2.节庆旅游特点和功能的探讨

目前,国内对节庆旅游特点或特征直接论述的文章并不多,章平(2000)在探讨大型节庆活动与宁波旅游发展时,提出节庆活动作为专项旅游活动和一般的旅游形式相比具有:季节性、规模性、综合性、效益后续性等特点;王保伦(2004)把节事旅游的特点总结为:旅游者身份的二重性、旅游产品的丰富性、强大的吸引力、当地的认可度、旅游市场的促销性。此外,还根据蔡梅良、吉文桥、杨兴柱、金辉等人的相关论述,节庆旅游还具有趣味性、复合性、文化性、交融性、地方性、多样性、参与体验性等特点(蔡梅良,2005;吉文桥,2003;杨兴柱,陆林,2005;金辉,2004)。特别是其具有趣味性、参与性、综合性的特点,使之受到了大量游客的青睐。

至于节庆旅游的功能,赵睿(2001)曾系统阐述了节庆旅游的经济、文化两种载体的功能;秦美玉(2004)进一步认为旅游节庆的文化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具有文化传承和文化“营造”的功能;其二,由于旅游节庆活动的关联性很强,具有较明显的经济牵动效应和文化传承功能。她特别指出:独一无二的举办地文化特征为旅游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赢得先机;文化主题鲜明创新是节庆旅游的灵魂;文化的多样、多元性是旅游节庆活动丰富多彩的内在动力,大众文化是旅游节庆所依托的主要内容,文化定位为旅游节庆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对于节庆活动经济功能的体现,目前国内研究文献较多,下文将单独论述。另外,石玉凤(2001a)还对节庆旅游经济和文化两种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节庆活动作为文化现象的载体功能和经济现象的载体功能是同时进行、同时实现和不可分割的。

二、节庆旅游对区域和城市的影响研究

1.节庆旅游的经济因素分析

地方节庆活动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它的产生首先考虑以地方经济为目的。近年来,从一些资料来源:据张伦书(2002)有改动。成功的节庆品牌,诸如青岛国际啤酒节、大连国际服装节等的举办情况来看,特色节庆活动的举办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毋容置疑的。张伦书(2002)认为举办节庆活动的实质是以发展为宗旨,以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转换为手段,促进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才是其追求的目标。从这一定义上讲,节庆活动就是节庆经济,对此他提出节庆经济定量评价的基本框架及指标设计(见图2)。

李玉新(2003)认为节庆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对节庆本身经济效益的影响,对目的地经济的直接影响和对目的地经济的总影响,并以此建立了节庆旅游对目的地经济影响的测算模型。另外,石玉凤(2001b)还以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节庆旅游的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指出节庆旅游的价值增值完全由人才投入带来的,故若要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需要在降低经济投入的同时,提高人力投入的管理水平和实施力度。

图2节庆经济定量评价体系

2.节庆旅游对区域和城市发展综合效益的研究

我们在注重节庆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其社会、文化、环境等综合效益的体现。郭胜(2005)把节庆旅游的作用概括为:宣传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吸引更多得海内外游客参加,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几方面。

王子新(2003)指出旅游节庆对河北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展示河北旅游的良好形象,提高河北的知名度,丰富旅游资源和产品结构,有利于缩小旅游淡旺季的差别,带动相关产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促使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兰铁民(2003)还指出特色节庆活动的举办改善了区域的自然、人与环境,提高了地方的经济管理水平,还对区域内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修养、精神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蔡梅良(2005)、杨雅玲(2003)等人为民族特色节庆活动还具有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扩大民族对外交流等功能。此外,刘亚禄、徐铁夫(2004)通过建立模糊统计数学模型,以北京大兴西瓜节为例对地方经济文化节庆活动进行多角度分析和综合价值评价(见图3)。

三、节庆旅游的策划和机制运行

节庆旅游社会、经济、文化价值的体现是建立在对旅游节庆的成功策划和开发基础之上的,策划是旅游节庆活动成功与否的前提。在节庆旅游的开发过程中,结合目的地实际情况,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运用一定的策划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黄翔(2004)认为旅游节庆活动的设计应遵循:根据本地特色、扬长避短的针对性原则,民族性、参与性原则,雅俗共赏原则;范春(2001)在探讨我国节庆旅游资源的开发时指出,开发“节”与“节庆”旅游资源应遵循整体性原则、企业性原则、优势互补原则、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杨香花(2005)还提出了民族传统节庆开发的原则:客观性、系统性、发展性、对比性原则、特色原则、参与性原则等。

目前国内对节庆旅游开发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区域和城市节庆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色提出其节庆旅游发展的策略。例如郭伟(2001)在对上海节庆旅游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上海节庆旅游的发展策略:节庆旅游产业化,以节创收;节庆旅游内容注重海派特色和创新,以节推旅;加大对外宣传促销力度,以旅兴节;开发旅游纪念品,节旅互动;合理进行时空布局,以节促旅;创名牌旅游节,树上海国际都市旅游形象。另外,王子新(2003)对河北、杨柳(2004)对成都、章平(2000)对宁波等区域和城市的分析,分别提出了其相应的发展策略。节庆旅游作为一种专项的旅游形式,其开发的策略具有一定共性,例如:突出特色、打造精品,专营公司、市场化运作,宏观调控与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意识,群众参与等,都是在旅游节庆策划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市场化是指在节庆实施的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完全考虑投入产出的因素,而不是单纯的节庆。旅游节庆的利益性决定了它最终走向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最终目的。郭胜(2005)对节庆旅游的市场化运作进行了详细地论述,指出旅游节庆市场化运作要注重:策划过程面向市场,管理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型,企业被动参与到主动参加转变等;他还从节庆活动的转化运作模式、组织观念、管理模式,提高受众参与度,壮大志愿者队伍等几方面对节庆旅游的市场化运作进行展望。从马聪玲(2005)的文献研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青岛国际啤酒节运作模式从“官办”到“民办”、再到“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转变过程。

此外,李力、崔卫华(1999)把节庆旅游的构成要素概括为:兴奋要素、娱乐要素、炫耀要素;余青、吴必虎(2004)等对中国城市节事时空分布的研究;戴光全、保继刚(2003a; 2003b;2003c;2004)等对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文献等进行了系统总结。这些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开拓性,是对以上重点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四、讨论与展望

从1993年,保继刚等学者首次在国内提出“事件旅游”的概念,短短10多年,国内节庆旅游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毋庸讳言,中国节庆旅游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基本概念不统一、缺乏相应的理论背景和指导、可行性分析研究缺乏等诸多缺陷。但从节庆旅游概念的探讨过程中可以看出当前给节庆旅游下一个完美的定义就很难,张凌云(2003)认为可以从节庆活动的共同特点:时间暂时性、举办的频度性、活动的主体性来理解节庆活动的内涵,这种理解也过于模糊。不过从节庆旅游的形成来看,有几点已取得共识:都强调目的地区域特色是节庆旅游开发的前提条件;区域特色通过节庆形式的系统规划、开发和营销,成为旅游吸引物,这是节庆旅游开发的必要条件;节庆为旅游业所利用,产生社会、经济、文化效益是节庆旅游开发的主要目的。

所以,我们认为节庆旅游就是区域自然、人文、经济、历史文化特色,经过节庆形式的系统规划、开发和营销,成为旅游吸引物,从而被旅游业所利用,为当地带来社会、经济、文化等效益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见图4)它有两大来源:第一,对目的地传统节庆日的提升和扩延,如傣族的泼水节、迎春灯会等;第二、依据目的地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传统对现代节庆的开发和策划,如青岛国际啤酒节、潍坊国际风筝节等。这种界定也只是一家之言,目前国内相关文献在论述节庆旅游时,其相关概念仍然模糊不清,存在相互包含、混用的情况。因此,今后还应加强节庆旅游概念、内涵、外延及其形成、演进规律的研究,构建规范的节庆旅游理论体系。

对于节庆活动的功能,我们认为文化是节庆的灵魂,经济是节庆生命,正是通过节庆的文化内涵显示其经济效益,通过旅游经济的开发进一步体现其文化内涵。在同一节庆活动过程中经济和文化两方面的功能互相关联、互相渗透、互相制约、互相作用,其内在联系错综复杂。我们重视其经济功能,但是其经济功能的体现要以其文化功能的体现为前提。

对于节庆旅游的影响机制,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目的地经济、文化、环境的积极影响方面,但是还不完善、不系统,国内相关的专著还很少。最近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戴光全的《重大事件对城市发展及城市旅游的影响研究――以“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专著,对我们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是包括此书在内国内对节庆旅游负面影响的研究很少。其实,节庆期间,大量人流、物流涌入目的地,给目的地的资源、交通、环境、社区文化等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想打造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国际节庆品牌,实现节庆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做到对节庆旅游效应研究的全面性、综合性,特别是加大对节庆活动负面影响的研究力度。

节庆旅游的策划、运行及管理都是一个节庆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我们认为节庆活动的策划只有立足于本地的文化基础,宣泄本地人的快乐,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至于怎样对本地文化精确策划,是我们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市场化运行机制并不适合所有的节庆活动,把具有一定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的节庆活动推向市场,交由企业运作,才有可能带来较大的效益;基于节庆活动的综合性,节庆活动的组织管理并不是单个部门、单个企业所能够协调的,因此非常有必要设立节庆活动管理的专门机构来协调节庆活动所涉及的各个部门的关系。

此外,在节庆旅游的研究方法上,应该借鉴相关学科研究的概念、理论、原理与方法,对节庆旅游的研究方法进行创新和完善,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实现节庆旅游研究方法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楚义芳,彭华. 旅游地理学(第一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8.

2.蔡梅良.论湖湘民间节庆文化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作用[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50-154.

3.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上)[J].旅游学刊,2003a(5):26-33.

4.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下)[J].旅游学刊,2003b(6):111-118.

5.戴光全,保继刚.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文献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3c(12): 78-83.

6.戴光全,保继刚. 西方事件及时间旅游的研究方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13-21.

7.戴光全.重大事件对城市发展及城市旅游的影响研究[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26-31.

8.范春.大力开发我国“节”和“节文化”旅游资源[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73-75.

9.郭伟.上海节庆旅游的发展对策[J].技术经济,2001(2):45-47.

10.郭胜.旅游节庆的策划与市场化运作[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111-114.

11.黄翔.旅游区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20-236.

12.吉文桥.关于“节庆经济”的思考[J].学海,2003(2): 56-60.

13.金辉.会展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46-167.

14.兰铁民.从南宁的实践谈特色节庆文化活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3(1):41-43.

15.李力,崔卫华.城市旅游节庆的构成要素及牵动效应[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11-14.

16.李玉新.节庆旅游对目的地经济影响的测算与管理[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53-55.

17.林茂.对会展旅游的概念界定的再认识[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9):100-102.

18.刘亚禄,徐铁夫.节庆活动的综合评价[J].中国统计,2004(8):21-23.

19.刘俊.山东省沿海地区节庆旅游分工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9-65.

20.马聪玲.事件旅游:研究进展与中国实践[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5-79.

21.秦美玉.旅游节庆及其文化性因素论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111-115.

22.石玉凤,单博诚 .对节庆活动文化与经济内涵的思考[J].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2001a(2): 64-65.

23.石玉凤,李建国.地方经济文化节庆活动的经济学原理及内部结构数学模型,[J].科技进步理论2001b(8):95-97.

24.王子新,樊中红.河北旅游节庆发展浅析[J].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26-129.

25.王保伦.会展旅游[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94-95.

26.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265-267.

27.吴书锋,罗秋菊.大型事件旅游的开发与管理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6):87-90.

28.徐舟.旅游节庆活动的策划规划方法初探[J].平原大学学报,2005(1):7-10.

29.杨雅玲.利用民族特色节庆活动推动民族旅游业的发展[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1):66-68.

30.杨柳.成都市周边地区节庆活动发展之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9):103-105.

31.杨香花.民族传统节日旅游资源特征、旅游开发价值与原则的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2):73-75.

32.杨兴柱,陆林.大型节事旅游节事特征及发展对策的初步研究[J].人文地理,2005(2):47-50.

33.余青,吴必虎等. 中国城市节事活动的开发与管理[J].地理研究,2004(6): 845-855.

34.章平.论大型节庆旅游与宁波旅游[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3):92-94.

35.张伦书.论节庆经济持续创新力与评价指标体系[J].桂海论丛,2002(3):85-88.

36.张凌云.旅游景区景点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107-108.

37.张彬彬.城市时间旅游活动的地域差异[J].旅游科学,2003(4):35-37.

旅游经济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旅游业;经济增长;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12-0058-04

旅游业一直被誉为“朝阳经济”“无烟工业”,是一个关联带动性很强的综合性产业,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群体。旅游业在21世纪经济发展中一支独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已经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未来还会发展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旅游目的地对旅游业的重视主要源于经济动机,关注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拉动作用和就业效应。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上升,研究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文献大量涌现。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述评。

一、旅游与旅游业

(一)旅游

实证研究中,学者们总结出了多种方法测度旅游经济效应,但对旅游的界定却一直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对旅游进行界定。

伯卡特和迈德里克将旅游定义为除为了进行有偿工作以外的任何原因而离开正常居住地作短期外出访问(或离开家短期逗留别处)的现象[1]。世界旅游组织则认为旅游是一个到观察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停留期在一个特定时间之内,且旅行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从事某项活动从被访问地获取报酬的人的活动[2]。

(二)旅游业

旅游业是吸引游客、运送游客、向游客提供住处,并无微不至地满足游客需求的一门学科、艺术和经营之道[3]。

为旅游者提供在客源地和目的地往返整个过程中所需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称为旅游企业,所有旅游企业的集合称为旅游业,或旅游行业、旅游产业,旅游业需要满足旅游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要。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于旅游经济问题的研究始于19世纪后半期,对于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早期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20世纪中期后则以定量实证研究为主,这些研究基本都以入境旅游为研究对象,研究类型可以分为下列三种:

(一)案例研究

Ghali研究了菲律宾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入境旅游对菲律宾经济增长具有积极贡献[4]。Tosun以土耳其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入境旅游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有重大贡献,但这种贡献具有较强的波动性[5]。Balaguer和Dritsakis分别以西班牙和希腊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独立的案例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入境旅游是一个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驱动型经济增长假说理论[6,7]。

(二)传统计量模型研究

更多的学者则是选择应用传统计量经济模型研究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模型方法是VAR模型、协整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这些研究基本都是以入境旅游的数据作为工具变量,代替旅游业的发展,研究结果分为三类:一是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互为Granger原因(Ongan和Demiroz[8];Kim等[9]),即旅游业发展会带动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也会促进旅游业发展;二是旅游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Narayan和Prasad[10];Brida等[11]);三是经济增长是旅游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Lee[12]、Nilgun[13])。

(三)动态面板模型

传统计量经济模型采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鉴于时间序列数据为一维数据,研究局限性较大,部分学者改用涵盖截面和时间二维的面板数据,动态研究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Eugenio-Martin以拉美国家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旅游业发展能够拉动中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14]。Soukiazis和Proenca以葡萄牙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旅游业发展有助于人均收入增长,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15]。

三、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相较于国外学者,国内学者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早期成果以定性研究为主(如张凌云[16]、申葆嘉[17]),研究结果具有不可验证性。近年来,更多的学者开始进行定量研究,本文仅综述相关定量研究成果。

国内学者对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定量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或投入产出模型,研究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一类是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一)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

1.灰色系统理论

灰色系统理论由华中科技大学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创立,是一门专门研究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并带有不确定性现象的应用数学学科。

中国学者创造性地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旅游研究领域,研究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张伟和周秉根以安徽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旅游业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联性较大,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协调性[18]。吴利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关联性[19]。

2.投入产出模型

李江帆等以广东省为例,乔玮以上海市为例,分别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进行定量实证研究,测度了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性和产业波及效应[20,21]。

宋增文、张华初和李永杰利用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得出了基本相同的结论,即中国旅游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和波及效应,旅游业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前向带动作用,而且这种前向带动作用大于经济发展对旅游业发展的后向拉动作用[22,23]。

(二)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经济分析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与方法研究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文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专门研究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另一类则综合研究旅游业(含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

1.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

毛端谦和张伟朋[24]以江西为例、张晨[25]以上海为例、张小军[26]以河南为例研究入境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通过构建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具有短期促进作用[24,25,26]。张丽峰利用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入境旅游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变参数协整关系[27]。

汪莉研究发现,中国旅游外汇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入境旅游收入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在一定时期内会促进入境旅游的发展[28]。

蒋满元的研究则得出了与上述学者截然不同的结论,同样通过构建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发现,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中国的旅游外汇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都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29]。

武春友和谢凤媛应用门限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入境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门限效应,但并未得出入境旅游发展能够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有力支持数据[30]。

2.旅游业与经济增长

和红和叶民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呈现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并且在长期来看响应的程度更稳定、更显著[31]。武春友等的实证研究则表明,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国际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32]。

刘长生和简玉峰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东部经济增长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远大于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部次之,西部因果关系与东部相反[33]。

柳思维和吴忠才发现我国国内旅游、经济增长、入境旅游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存在经济增长到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到国内旅游的单向因果关系[34]。

王良健等研究发现我国旅游业发展对全国及所有省市的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入境旅游的作用更显著[35]。

杨勇研究发现我国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因果关系,只存在由经济增长到国内旅游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36]。

赵磊和全华发现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小于经济增长对国内旅游消费的推动作用,长期内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则大于经济增长对国内旅游消费的推动作用[37]。

四、综述评析

国外学者对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研究起步较早,既包括定性研究也包括定量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则起步较晚,在大量借鉴国外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最近10年涌现了较多的定量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一般都是研究入境旅游与目的地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既有研究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又有研究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尽管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不一,但都表明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带动性很强的综合性产业,同时,多数研究表明旅游业发展有助于带动经济增长,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但是,目前的研究还存在明显的片面性与局限性,这是因为相关研究要么仅限于定性研究,从而缺乏数据支持;而进行定量实证研究的成果要么仅研究入境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要么仅采用单一指标(如旅游总收入)分析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鉴于现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建议今后的研究者可以考虑引入多种指标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实证研究,从而取得更加可信的研究成果,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利克里什,詹金斯.旅游学通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2.

[2]瑟厄波德.旅游的含义、范畴和度量[A].瑟厄波德.全球旅游新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13.

[3]戈尔德耐,里奇,麦金托什.旅游业教程:旅游业原理、方法和实践(第8版)[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Ghali,M.A.Tourism and Economic Growth: An Empirical Study[J].Economic Development & Cultural Change,1976,24(3):527-538.

[5]Tosun,C.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Inbound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 Turkey[J].Tourism Economics,1999,5(3):217-250.

[6]Balaguer,J.,Cantavella-Jordá,M.Tourism as a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Factor: The Spanish Case[J].Applied Economics,2002,34(7): 877-884.

[7]Dritsakis,N.Tourism as a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Factor: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for Greece Using Causality Analysis[J].Tourism Economics,2004, 10(3):305-316.

[8]Ongan,S.,Demiroz,D.M.The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to the Long-Run Turkish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Economics,2005,53(9):880-894.

[9]Kim,H.J.,Chen,M.H.,Jang,S.S.Tourism Expans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Taiwan[J].Tourism Management,2006,27(5):925-933.

[10]Narayan,P.K.,Prasad,B.C.Does Tourism Granger Causes Economic Growth in Fiji[J].Empirical Economics Letters, 2003, 2(5): 199-208.

[11]Brida, J.G., Carrera, E.J.S., Risso, W.A.Tourism’s Impact on Long-run Mexican Economic Growth[J].Economics Bulletin,2008,3(21): 1-8.

[12]Lee,C.G.Tourism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Case of Singapore[J].Regional and Sectoral Economic Studies,2008,8(1): 89-98.

[13]Nilgun,C.Y.Test for the Effect of Tourism Receipts on Economic Growth in Turkey: Structural Break and Causality Analysis[J].Dogus University Journal,2006,7(2):162-171.

[14]Eugenio-Martin,J.L.,Morales,N.M.,Scarpa,R.Tourism and Economic Growth in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A Panel Data Approach[EB/OL].2004,FEEM Working Paper No.26,http:///sol3/papers.cfm?abstract_id=504482,2011-12-23.

[15]Soukiazis,E.,Proenca,S.Tourism as an Alternative Source of Regional Growth in Portugal:A Panel Data Analysis at NUTS Ⅱ and Ⅲ Levels[J].Portuguese Economic Journal,2008,7(1): 43-61.

[16]张凌云.试论有关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产业政策的几个问题[J].旅游学刊,2000,15(1):10-14.

[17]申葆嘉.关于旅游带动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3,18(6):21-24.

[18]张伟,周秉根.基于灰色理论的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关联性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25(2):117-120.

[19]吴利.中国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29(4):136-140.

[20]李江帆,李冠霖,江波.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分析[J].旅游学刊,2001,16(4):32-38.

[21]乔玮.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旅游对上海经济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6,26(S2):63-67.

旅游经济学论文范文5

参考文献的写作是体现作者对科学的严肃态度,参考文献也是有法律效益的,文中引用内容的要做上标注,在论文的末尾依次列出参考文献。关注学术参考网,查看更多优秀的论文参考文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态旅游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鉴赏。

生态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1]吴章文.森林旅游区环境资源评价研究[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孟宪宇.森林资源与环境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卢云亭,王建军等.生态旅游学[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

[4]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经典案例[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

[5]文军.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生态风险及对策[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3.

[6]DavidA.Fennell.生态旅游[M].张凌云译.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11

生态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1]周笑源.生态旅游内涵再论,旅游学刊

[2]杨志平,潘文焰,赖玺婷.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法制与经济,

[3]步雪琳.禁建重污染项目治理酸雨污染开展生态监测张家界环境治理为旅游添后劲.中国环境报

[4]万绪才,朱应皋,丁敏.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

[5]张晓,郑玉歆.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

[7]王怀宇.生态旅游价值观的兴起与教育的使命---对教育价值观的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

生态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河池词条

[2]关于河池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措施,,更新时间:2012-9-16作者不详

[3]广西年鉴编委会,广西年鉴2004[M].南宁:广西年鉴社,2005。

[4]河池市生态旅游魅力,百度文库,更新于2011-11-29

[5]河池市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建议,河池论坛牛头马面于2011-9-8更新

[6]郝新娣,刘淑芹。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浅析--以定州黄家营葡萄酒庄为例[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6):58-62

[7]郭彩玲。陕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对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4):135-140

[8]陈学清。基于绿色营销观的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生态经济,2007,(6):97-99

[9]李锦宏,周蓓蓓。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以共生理论为视角[J].当代经济,2009,(11):54-55

[10]张金安,张吉立。大庆市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前景探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5):42-45

[11]张芝敏,陈颖。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析[J].农业经济,2012,(2):56-57

旅游经济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城市旅游;旅游发展;旅游研究

一、国外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对城市旅游的研究兴起源于城市旅游的快速发展,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普遍出现制造业长期衰退、高失业率现象,在创新城市经济的过程中,旅游业作为一门新型产业因其良好的产业特性和符合消费时代需求的巨大发展潜力推动了城市中心区的复兴,在1990年代快速成长为一个显著而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对城市旅游研究的关注主要来源于现实:一方面是如何有效解决旅游者需求的增长,特别是对历史城市旅游的需求所带来的到访率增长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很多城市,特别是老工业城市将城市旅游作为城市复兴战略的政策。

城市旅游的需求与供给研究。供给研究,包括城市旅游的市场和形象研究。城市旅游产品研究,包括城市吸引物研究、城市文化旅游研究、城市遗产旅游以及城市事件旅游。城市旅游影响研究,包括经济影响研究、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环境影响研究、居民影响研究,以及其他因素对城市旅游的影响。城市旅游管理与规划研究,包括城市旅游的管理研究、城市旅游规划研究、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研究等。除此之外,学者们还对“困难地区”的旅游、城市旅游统计的标准化和城市景观评估的信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

二、国内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理论界对旅游经济、旅游管理、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学科体系建设等主要研究领域进行了多视角、多层面的研究探讨,为中国城市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根据近年来中国城市旅游研究的现状,选取旅游经济、旅游管理、旅游开发等方面的研究热点问题为线索,理清其主要的理论观点,梳理和勾勒出近年来中国城市旅游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学术前沿态势。

2000年和2001年的旅游研究侧重于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行业发展现状、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这与当时全国许多省(区、市)几乎都以不同的形式提出将旅游业列为本地区的主导产业或列为当地优先扶持发展的产业现状有关。2002年和2003年在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旅游规划创新、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等方面的理论有了深入地研究,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有趋热的表现。2004年和2005年的旅游研究朝着实证和规范的方向发展,旅游研究的视角更为宽泛,研究主题的趋热点不明显,各个层面的研究趋于平衡。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会展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的概念和开发思路更为明确。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受到学者的重视和更多参与。

近年来对城市旅游产品的开发,开始触及温泉旅游、影视旅游、俱乐部旅游等休闲娱乐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城市旅游的研究对旅游经济、旅游规划理论和实践、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及发展模式的一般理论的研究一直保持着一定程度的重视。对旅游经济和曾经对旅游业产业地位、产业政策、旅游发展阶段、旅游市场化发展与政府行为、可持续旅游发展、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等争论不休的焦点问题的研究落在更有现实和发展意义的遗产旅游保护和利用的研究上。

中国旅游城市国际化、世界化理论的提出,为中国城市旅游的研究落定了座标,明确了方向,有越来越多的旅游业内人士及专家学者对中国旅游城市如何登上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的舞台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分析对比,理论著述以及相关战略对策,为中国城市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更为积极的抗争因素,有力激励了中国旅游城市创建的市场。

由于城市旅游的基本概念存在着诸多外延,无明确一致的定义,又无成功的旅游城市发展经验以供借鉴和推广,导致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体系建设相对落后,使现实的城市旅游经济行为的研究缺乏理论基础和背景,难以形成“真正的”城市旅游学的系统理论。另外,我国对旅游城市的研究视角过多集中在对旅游客体的评价和开发上,缺乏以社会学、伦理学的角度研究旅游活动对旅游主体在文化、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对于国际旅游前沿问题,缺乏将需求导向型与技术导向型有机结合的理论平台;目前国内旅游研究尚未真正涉及的领域是性与旅游、与旅游等与中国社会伦理文化发生冲突的敏感性问题,但这是理论界在研究旅游与现代性之间关系不可忽视的现象,城市旅游所追求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理性需求刺激与理性的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突出的矛盾,这是我国研究城市旅游活动国际化、市场化必须正视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谷明,国外滨海旅游研究综述,旅游学刊,2008(11)。

旅游经济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群;证伪主义;网络集群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6-0063-07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1990年,Michael Porter首先提出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对集群现象进行分析[1]。新世纪初,“产业集群”这个词语走进了中国人的经济生活。无论是在政府经济部门,还是在企业的决策部门和行业协会,关注的人数与日俱增[2]。国内学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与此同步,截至2010年12月31日,在中国知网(http://)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分别以“旅游产业集群”为关键词、题名进行检索,共获得281条相关记录,其中包括中国报纸文献全文数据库的29篇文献。从时间上来看,2007—2010年底,相关文献数量占检索文献总量的87%左右。这说明随着产业集群理论的深化,“旅游产业集群”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在由王缉慈等学者发起的地方产业集群研究网(http://)的论坛上,众多旅游学者、经济学者、地理学者针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有关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内容包括旅游产业集群是否存在、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形成条件、特征、产业关系、创新等,焦点问题仍是旅游产业能否用集群理论进行研究[3]。

国内学者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产业集群的定义与内涵,结构,类型与竞争优势,形成条件与集聚机理,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和研究方法等方面[3]。研究视角集中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业集聚区,认为这种经济现象即是“旅游产业集群”,脱离旅游产业空间分布的特点,在经验主义方法论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框架下,生硬的套用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解释旅游经济现象。研究方法以定性描述和案例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以应用研究为主,基础性、思辨性的理论探索不足。

在旅游经济的实践中,我国某些省、市、地区也提出了建设“旅游产业集群”的设想与规划方案。而目前学界与业界提出的“旅游产业集群”概念,实质上是目的地的旅游业集聚区,并没有考虑旅游产业的空间分布特点,错把空间外部性带来的好处归因于一种集群效应。旅游产业运行以旅游流在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空间流动为纽带,而旅游产业要形成集群又必须要求大量的旅游企业克服空间的阻力集聚在一起,两者之间是矛盾的,那么“旅游产业集群”是否能够形成?这种“集群”将以何种形式存在?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试图打破旧的研究范式,在证伪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对旅游产业的“集群”理论进行基础性的探讨,以真正厘清旅游产业与产业集群理论之间的关系及旅游产业的集群效应的特点,并为旅游经济活动的实践提供理论基础,这也正是文章的意义所在。

(二)研究方法

1934年,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其著作《科学发现的逻辑》中首次提出“证伪主义”的概念,他认为判断理论(命题)是否科学的标准是可证伪性(falsifiability)。证伪主义来源于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的批判,证伪主义认为,经验科学应该服从一种证伪主义,可证伪性才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4]。

发展旅游科学,必须要坚持科学的原则,将证伪方法引入旅游研究,是一种新的尝试。笔者希望通过新方法的探索,找到旅游业“集群”理论的本质特征,以期为旅游集群理论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假设“旅游产业集群”这个命题成立,那么它必须符合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从而得出若干推论,然后运用证伪的方法来检验得出的推论,并修正先前的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具体来说,是在证伪主义的框架下,通过举证和推理完成对理论假设条件下得到的若干结论的检验。

二、命题推理过程

若产业集群理论适用于旅游产业,那么“旅游产业集群”必须符合产业集群的定义,具备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旅游产业集群”这个命题才有可能成立。

(一)产业集群的定义

在一些英文文献中,产业集群往往具有一个简单的定义——指具有垂直和水平联系的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支持机构的地理集聚[5]。王缉慈认为,尽管产业集群与产业的地理集聚存在紧密的联系,但并不是说“具有垂直和水平联系的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支持机构的地理集聚”就是产业集群[4]。产业集群是在制造业集聚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指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协会)[6]。产业集群的规模,可以从单一城市、整个州到一个国家,甚至到一些邻国联系成的网络[6]。

(二)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

符合以下几个必要条件才可能形成产业集群:

1. 与最终产品生产相关的某一个或几个产业的大量企业必须在地理上集聚。产业集聚不一定能形成产业集群,但产业集群内的相关产业及企业必须形成地理集聚。

2. 集聚的众多企业之间必须以价值链为基础形成纵向的产业链关系。这是由产业集群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3. 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具有可拆分性[7],并且在集聚地区完成中间产品的生产,因此,要求在价值创造链中,不同活动分工需要专业化。

4. 最终产品可运输[7]。产业集群是企业在某个特定区域内高密度的聚集,它所产生的供给必然会远大于当地的需求,这自然要求其产品销往其他的地区,否则,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由于市场规模的限制,必然没法形成大量同类、相关企业集聚的现象。最终产品可运输才可能形成产业集群。

(三)“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假设与推论

假设“旅游产业集群”这个命题成立,那么“旅游产业集群”必须符合产业集群形成的四个必要条件,因此,可以得到四个推论:

命题1:生产最终旅游产品的各相关行业(食、住、行、游、购、娱)及企业可以形成旅游产业集聚区。

命题2:旅游产业集聚区内,(包括并不局限于)旅行社、餐饮、饭店、交通、景区、购物、娱乐等旅游相关企业存在紧密的纵向产业链关系。

命题3:最终旅游产品具有可拆分性,并且组成最终旅游产品的各项中间旅游产品都可以在旅游产业集聚区完成生产过程。

命题4:最终旅游产品可运输。

三、证伪检验过程

用证伪的方法对得出的4个命题进行检验。

(一)命题1与旅游空间移动消费理论

旅游是一种人们的空间移动的现象,旅游活动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与旅游媒介体三者构成。作为旅游主体的旅游者是空间移动的主体,来自于旅游客源地;旅游客体主要包括旅游景区景点、各种旅游饭店,主要由旅游目的地提供;旅游媒介体主要包括各种旅行社以及实现旅游者移动的交通设施,在旅游活动中成为联结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的联结体。旅游消费的实质是一种空间移动消费,离开了空间移动这个条件,旅游消费无法完成[8]。

旅游空间移动消费决定了最终旅游产品的形态,即从旅游者通过旅游联结体离开旅游客源地到达旅游目的地,完成各项游览活动,再从旅游目的地返回旅游客源地的过程中,各类旅游企业对旅游者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总和,如图1。这里涉及了空间位移的问题,因此生产旅游最终产品的各相关行业(食、住、行、游、购、娱等)及企业无法形成旅游产业集聚区。以往旅游学者研究的“旅游产业集群”,考虑了旅游产业及相关旅游企业在旅游目的地的集聚,却忽略了旅游活动的空间移动性赋予旅游产业与制造业不同的特点,即旅游产品的生产从旅游者离开常住地赶往旅游目的地时,就已经开始了。学者们观察到的实际上仅仅是目的地旅游产业集聚区。在这个目的地集聚区内,旅游企业生产的是旅游中间产品,而非旅游最终产品。分析说明,命题1与旅游空间移动消费理论相悖。

(二)命题2与空间外部性理论

按照旅游活动的组织方式来划分,旅游活动可以分为团队旅游和散客旅游两种形式[8]。这里以团队旅游产品为例,阐释旅游集聚区内旅游企业之间是否存在紧密的产业链关系如图2。

在目的地旅游产业集聚区内,旅游企业集聚大多是出于对空间外部经济的要求,获得重要的企业联系、互补和技术、技能、信息、市场和跨企业的顾客需求的外溢(Julie Jackson,Peter Murphy,2002)[9]。以团队旅游产品为例。组团社将某个旅游目的地的地接社组合生产的一条旅游线路,或多个旅游目的地的地接社组合生产的数条旅游线路,进一步组合生产,得到旅游最终产品,然后组织客源、销售旅游最终产品。地接社为组团社提供目的地旅游线路,负责外联、接待前来目的地游览的团队旅游者。地接社对饭店、景区、购物商店、娱乐、餐饮及市内旅游交通等相关旅游企业提供的单项旅游产品组合生产,形成旅游线路产品,这些旅游企业相互之间不提供原料、半成品,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纵向产业链关系,而是以独立的个体形式、共同组合成了团队旅游产品的一部分,这种组合通过旅行社的创新设计、组合劳动来实现。所以命题2并不成立,或者说,若要命题2成立,那需要许多假设条件来支撑,这里不再详述。

(三)命题3、命题4与旅游产品的特性

最终旅游产品由多项中间旅游产品构成,因此它具有可拆分性。但旅游产品的实质是无形的服务,其生产活动是一种与旅游者活动空间结合的经营活动,并且服务产品不具有移动性和可储存性[8]。产品消费通过旅游者跨空间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步进行。因而,组成最终旅游产品的各项中间旅游产品不可能在旅游产业集聚区完成,旅游最终产品不可运输。所以,命题3、4与旅游产品的特性相背离。

(四)小结

假设“旅游产业集群”这个命题成立,那么它符合产业集群理论的要求,于是得到4个推论,但经过检验发现,得出的四个推论均不成立。因此,假设本身不成立,旅游产业不能满足形成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理论的验证表明,“旅游产业集群”是一个伪命题,所以,旅游产业的经济现象也不能生硬的套用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来解释。近年来,部分省市不管省情、市情一拥而上大搞“旅游产业集群”或“泛旅游产业集群”,违背了旅游经济的客观规律,导致同一区域内基础设施与旅游设施重复建设、设施利用率低等不经济现象。旅游经济实践中产生的这些问题,同时反映了旅游产业的集群现象研究存在不足。

在旅游产业经济运行的实践中,也确实出现了典型的旅游产业集聚现象。如集主题公园、度假村(分时度假)、旅游饭店、购物中心、高尔夫俱乐部等于一体的迪斯尼旅游度假区;东部华侨城的主题酒店产业集聚盈利模式;以迪斯尼乐园为核心、培育旅游会展、文化创意、商业零售、体育休闲等产业集聚平台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集聚区等。显然,这些旅游产业集聚的根本动因是相关产业在某一区域集聚产生了共通性或互补性的外部效应,对消费者、企业都产生了增量效益。但是如果产业集群理论不能解释这些旅游经济现象,那么旅游产业存在集群现象吗?旅游产业的集群特点与组织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四、旅游产业的集群特点与组织方式分析

(一)旅游产业的集群特点分析

旅游产业的“集群”现象与全球化力量驱动下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

制造业的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首先,制造业产业集群形成了范围经济,它集聚了最终产品或服务厂商,专业元件、零部件、机器设备以及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互补性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的供应商,政府与其他提供专业化训练、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机构(如大学),以及行业协会和相关政府管理机关;而且这些企业与组织之间具有紧密的产业关联。同时,制造业产业集群也是规模经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1920)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发现:产业集群是由外部规模经济所致,他认为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专门人才、专门机构、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这种高效率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促成了产业集群[10]。

理论上讲的旅游产业的“集群”,应该既是范围经济同时又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旅游传统业态与旅游新业态在某一地域上集聚,形成了旅游产业集聚区,例如上文中提到的迪斯尼旅游度假区、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等,都属于范围经济,但是这些集聚区内的旅游企业之间的产业链关系非常微弱,是外部经济效应使得消费者与旅游企业都获得了增量的收益。但是,这与制造业集群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有本质的区别。制造业产品是先生产后销售,而旅游服务业的产品生产与消费具有同步性,一般情况下都是边生产边销售。因此,总体上讲,旅游集聚区一旦形成,其旅游容量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旅游服务总量是有限的,难以在短期内增加供给量,超过了一定水平的旅游容量,旅游者满意度会受到负面影响,从而形成规模不经济的现象。

对于旅行社企业来说,由于旅游需求的区域分散性,旅行社只有实现客源组织的空间扩散及销售门市的网络化,通过网络经济来实现规模经济。而且从实际的观察中来看,市场定位不同,旅行社的区位选择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以组团为主的旅行社,大多喜欢在人流量大、城市交通便利的地方设立门市;而有些以地接、一日游业务为主的旅行社才可能选择在上文中提到的旅游业集聚区内设立门市;旅行社的集聚也是利用外部经济性,但这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区域内的竞争水平。

由于饭店企业在短期内受到刚性接待能力的约束,在长期内受到饭店所在区域市场范围与需求季节性波动的约束,因此很难通过内部规模的扩大实现规模经济,通过连锁经营在不同的空间点上追求规模经济,是饭店企业的必然选择[8]。这似乎难以解释“东部华侨城主题酒店集聚现象”,却说明了为什么华侨城集团将旗下44家酒店、7 200余间(套) 客房分别布局在深圳、北京、天津、广州、成都、昆明等全国20多个城市。饭店业的鼻祖斯塔特勒曾经提到,任何饭店成功的关键是“地点、地点还是地点”,可见区位选择对饭店经营的重要性。为了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饭店企业主往往都想选择好的区位,从而造成饭店在某一区位空间集聚的现象,多家饭店集聚又增强了这一区位对旅客的整体吸引力,同时随着集聚带来的地价攀升还会产生挤出效应从而带来规模不经济。东部华侨城8家借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主题酒店集聚,客源充足时,部分受欢迎的主题酒店客满,集聚区内其他的主题酒店雨露均沾,各有收益,起到了补充作用;客源不足时,这些主题酒店之间对客源的竞争就超越了外部经济带来的好处而成为规模不经济。

对于一些新兴旅游业态,如主题公园等也在通过“多地点经营”的方式实现内部规模经济,迪斯尼旅游度假区和欢乐谷则是利用外部经济性来获得增量收益。许多旅游企业集团跨越空间实施横向一体化经营,目的就在于追求内部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从而形成了“多地点经济性”。随着旅游企业经营地点的扩大、市场空间范围的延伸,企业单位经营成本下降,全程利润的增加[8]。集聚与扩散相结合的网络化经营模式是旅游产业与传统制造业在实现规模经济上最根本的区别。

(二)旅游产业的“集群”组织方式

既然旅游产业集聚区与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有根本的区别,那么,如果旅游产业也有“集群”的形式,它应该是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或许可以说,目前所谓的这些“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理论并不能解释旅游产业实践中的各种现象,亟须建立适当的理论来指导旅游产业空间组织的发展。

关于制造业集群中的企业取得元件方面,传统观点认为,延伸的垂直整合(如内部自行生产零件、提供服务等)能够带来高效率和高效益。但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集群内部达成各类互补性的优势远胜过纵向一体化或正式的战略联盟形式。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对全球经济开放,原料供应也正在扩张;国家与国际间的生产要素市场,运作得越来越有效率;竞争中,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日渐减轻。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相关机构的紧密联结,不仅带来了效率和效益,也加快了改善和创新的速度[6]。

1. 散客化趋势下旅游产品信息的“网络”集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市场呈现出“散客化”的趋势,欧美各主要旅游接待国的散客市场份额达到了70%~80%。经营和接待散客旅游的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成熟度的主要标准。近年来,游客消费模式的变化、旅行经验的成熟,将不断推动散客旅游的发展。随着我国休闲、旅游市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发展的散客化、自助化、信息化趋势进一步增强,旅游者的预订行为将从线下向线上转移,在线旅游预订将成为中国游客的主流出行方式。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空间距离对旅游企业组织形式的局限,为“散客化”趋势下旅游产业组织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见图3)。海量的单项旅游产品信息与旅游线路产品信息通过互联网集聚,为旅行者的在线旅游预订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些提品的旅游企业,遍布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却以消费者的旅游需求和跨空间的旅游活动为主线,串联成一个大服务(生产)网络。网络中的旅游企业在地理区位上虽然相距甚远,旅游服务产品信息却可以通过互联网集聚,旅游者通过海量信息的比对,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合适的旅游产品信息,有利于促成旅游产品购买决策。

2. 企业纵向一体化及战略联盟是旅游产业重要的“集群”组织方式。在我国,旅游产业链的纵向外部性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11],旅游行业中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的零负团费问题的根源也在于此。要解决这些问题,使旅游企业集团产生增量效益,主要经济手段则是让外部效应内部化:第一,形成纵向一体化经营;第二,建立松散型的旅游企业战略联盟。

旅游企业纵向一体化经营的实现途径有两个:一是内部成长,即旅游企业利用自身积累的资源与资本,投资筹建新的经营单位,并与其主业形成一定的上链或下链关系,如春秋国旅与春秋航空的运作模式;二是外部成长,即通过并购处于旅游产业链不同层次的其他旅游企业获得成长,如中青旅收购广西桂林的帝苑饭店(五星级)[8]。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且旅游活动具有空间移动性特征,旅游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经营,必须适应旅游者的空间流动。旅游企业实现跨地区(国家)纵向一体化经营是旅游组织发展的趋势,途易集团(旅游部)的跨国纵向一体化经营正体现了这一趋势(见图4)。同时,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为旅游企业实现跨越地理空间的“集群”效应创造了条件。

松散型旅游纵向一体化战略联盟,是指旅游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为了纵向一体化收益最大化目的而进行的契约安排,它并不意味着一个企业获得了对另一个企业实体的控制权,从而避免了产权的冲突,同时又能实现低成本并获得资源互补。“松散”,意味着这种联盟更具弹性,联盟各主体就必须遵守协议约定的目标、组织形式、利益分配方式等。它既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临时的;它可以是为市场渗透而定,也可以为获得更高利润而定;它的主体可以是区域性的,也可以是跨区域甚至是跨国的[11]。途易集团(旅游部)纵向一体化战略运作即体现了这种灵活的形式(参见表1)。

不止途易集团,美国运通公司、英国托马斯·库克集团、日本交通公社(JTB)的成长史都是一部企业纵向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这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同时说明,跨越地理空间、聚散结合的旅游企业纵向一体化及旅游企业战略联盟都是旅游企业获取增量效益的重要方式。这里并没有否认旅游集聚区在产业空间组织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但旅游产业集聚区仅仅是旅游“集群”组织的一部分,因为它不能完整的为旅游消费者提供最终产品。这同时说明,迈克尔·波特关于“产业集群内部达成各类互补性的优势远胜过纵向一体化或正式的战略联盟形式”这个论断并不适用于旅游业。

综上所述,旅游者的空间流动性特征,决定了旅游企业的经营方式和旅游产业的组织形式。旅游产品(服务)分散生产、分散消费、集中销售,同时,虚拟的互联网环境为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旅游企业打破地域限制,实现“集群”效应提供了依托。只是,此时讨论的“集群”已经区别于依赖地理空间集聚的产业集群。通常,制造业通过地理集聚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实现增量效益,旅游“集群”规模经济的建立却是以旅游企业的空间分散、网络扩张为前提的。

五、结语

(一)启示与结论

“旅游产业集群”是一个伪命题,所以,旅游产业的经济现象也不能生硬的套用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来解释。这一结论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011年4月,我国第一座旅游产业园区落户天津,之后,各地政府纷纷上马旅游产业园区项目,意图打造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地产、商贸服务业、食品加工、旅游装备等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集聚区甚至旅游产业集群。不可否认,在旅游经济运行中确实存在旅游产业集聚效应,但是旅游要素的流动与聚集不是靠政府的规划和政策所能决定的。要形成旅游集聚区必须考虑交通、资源、区位、旅游者意愿和潜在旅游市场的容量等多种因素。在旅游需求多样化的今天,将各种需求的旅游要素、旅游项目集中在一起非常困难。以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为例,观光旅游以旅行社为龙头、以景区开发为导向、以团队旅游形式组织旅游线路产品,形成了点线旅游运行方式,是旅游产业发展初级阶段的主要方式;度假旅游依赖于完善齐备的各类服务设施、支撑服务项目等散客服务体系,形成了板块旅游运行方式,是旅游产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上述二者的旅游要素与资源配置形式、产业运行方式截然不同,将两类旅游要素与资源聚集到一个微观的产业园区内,难度非常大。

有人认为,发展旅游产业集聚区是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抓手。一个实体的旅游产业集聚区不可能囊括既面向旅游者、旅游经营商,又面向旅游用品、装备制造等生产类企业等多个主体[12]。如果旅游产业转型的抓手是一种不科学、不可行的方式,那么,转型如何实现?自我国第一座旅游产业园开园以来,还没有旅游产业园运营成功的例证。各地前赴后继大搞旅游产业园区与旅游产业集群的做法,确实值得商榷。

从宏观层面来看,旅游产业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旅游业内部各行业(食、住、行、游、购、娱、会展、商务等)之间存在紧密的集成关系,各行业一起构成了旅游产业的整个外延。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在线旅游业态兴起,向世人展现了超越地理空间的另外一种旅游集群的形态,可以称为旅游网络集群。这里的“网络”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依托的互联网,二是旅游企业经营的纵横网络。旅游集群以生产经营地理分散、产品销售(互联)网络集中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企业的空间网络化扩张;不同经营模式下各类在线旅游预订网站的新业态的发展;松散型旅游纵向一体化战略联盟;区域旅游合作。

(二)余论

在高速交通网络崛起的新时代,出现了旅游空间极化与旅游飞地现象,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与经济要素产生的收益向极核区转移,部分地区边缘化成为极核区的飞地。虽然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流量未发生大的变动,但一个突破行政区划、以旅游集散地为极核的新空间结构已经骤然形成。在这种结构下,区域内各行政地区的旅游区位关系与旅游功能关系将发生本质性变革,旅游要素配置方向将发生转移,旅游开发与布局将有所调整,这些都会影响我国旅游空间结构的转型。在新旅游空间格局下,“旅游产业集群”未必是城市或地区旅游发展的良方妙药。区域旅游合作具有地域分布松散、经济联系密切的一般特点,不同性质的行政单元应正确认识自己在旅游区域内的地位与比较优势、与其他行政单元之间的关系等关键问题,找准城市的旅游功能定位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到有得有舍、优势互补,使松散区域中的每个利益主体都能享受到合作带来的旅游经济溢出效应。

注释:

①图片来源:旅游社资讯网,文稿由中国旅游研究院提供。

参考文献:

[1]Michael 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90:77.

[2]王缉慈,谭文柱,林涛,梅丽霞. 产业集群概念理解的若干误区评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2):1-6.

[3]冯卫红,苗长虹.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9,105(1):16-21.

[4]【英】波普尔·查汝强.科学发现的逻辑[M].邱仁宗,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6,14-15.

[5]Andersson T,et al. The cluster policies whitebook[R].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Knowledge Economy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04,11-15. 转引自:王缉慈,谭文柱,林涛,梅丽霞.产业集群概念理解的若干误区评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2):1-6.

[6]【美】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刘宁,高登第,李明轩,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211.

[7]宁钟,张英.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J].科技导报,2005,23(7):76-79.

[8]张辉. 旅游经济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13.

[9]Julie Jackson,Peter Murphy. Tourism destination as clusters:Analytical experience from the New World[J].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2002,4(1):36-52.

[10]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M]. London:Macmillan, 1920.

旅游经济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体验旅游;人文关怀;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

论文 联盟网

随着现代大众旅游的兴起,旅游模式正在经历一个由大规模标准化观光游方式向小众化个性体验游方式转变的过程。旅游者已不再满足于购买传统“点线式”旅游产品,而希望通过个体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全方位的参与,获得在某一旅游目的地游览的独特体验。“体验式旅游”这一命题的提出,吸引了众多学者从事相关研究。目前,我国学术界和旅游业界对“体验式旅游”的研究,集中在内涵分析、产品开发、营销改进等方面。大多数学者都是从经济产业角度开展研究的,而较少有学者从旅游的本质出发进行探讨,因此,对“体验式旅游”的研究在深度和系统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将在体验旅游经济和人文关怀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人文关怀是发展体验式旅游的基础,反映着体验旅游的本质这一观点,并探索渗透着人文关怀精神的体验旅游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所带来的广泛效应,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WWw.133229.cOm

一、体验旅游的提出背景

(一)体验经济理论

1.体验经济理论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其所著的《第三次浪漫》一书中,预言了“体验经济”的到来,并且进一步提出了“商家将依靠提供体验服务取胜”的观点。随着研究的深入,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其合著的《体验经济》一书中认为,体验经济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顾客为中心,以情感为纽带,创造让消费者能够亲自参与的各种活动,从而最终满足其体验需要的一种经济形态。…

2.体验经济理论的发展

与其他任何经济形态不同,体验经济的特点是人性化。体验经济中与金钱发生交换的产品不再是实物或服务,而是人的心情、记忆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感受。通常,这种感受具有不可复制和不可转让的特点,使消费者愿意为其独特性体验而付费,也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

体验经济遵循着“顾客中心”的原则,并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体验经济的运行,需要顾客参与。只有当顾客获得体验,整个交易过程才能够完成,其产品质量取决于顾客的体验质量。正是由于没有两个人可以获得完全相同的体验,因而要求体验产品的供应商必须依照顾客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是否能满足顾客个性化的体验需求,成为判断体验产品生产者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据。

(二)体验旅游的内涵

1.体验旅游理论的研究

1996年,邹统钎教授提出旅游的核心本质是“经历”,是“旅游者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的事物或事件的直接观察或参与而形成的感受与体验”,这一观点构成了体验旅游定义的雏形。在国内旅游理论研究中,谢彦君教授率先提出了“旅游体验”这一命题,他认为,就旅游个体而言,旅游体验是旅游者活动的主体内容,旅游者对其满意程度决定了旅游的质量感知水平;而就旅游总体而言,每个旅游者旅游体验的内容、时空特点和结构特性,是旅游行业规划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体验旅游的定义并没有形成共识,但是参与性、个体化这两个体验旅游所应具备的基本属性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2.体验旅游的特征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受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并认为人是在满足了低层次需要之后,才将注意力转向更高层次的需要。同样,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体验旅游具有层次性特征,在满足了初级体验需求之后,消费者就会产生更高层次体验的需求。

为了满足消费者逐步深入的体验需求,除了应用营销改进、产品创新等商业手段外,依据旅游的本质,探寻支持体验旅游发展的核心因素,从根源上提升整个旅游体验经济发展的层次,是达到利益相关者共赢结果的最佳方式,人文关怀的应用对这一过程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3.体验旅游实践的发展

现代旅游市场中,供需双方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顾客已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是产品能够带来的心理满足感,追求的是能够引起个体共鸣或实现个体价值的个性化旅游产品。顾客需求的变化预示着体验旅游时代的到来。

体验旅游时代的产品与大众旅游时代的产品相比,出现了重大变化。从价值目标分析,消费者从注重产品内容向注重产品感受转移;从消费内容分析,旅游者从消费从众产品向消费个性产品转移;从消费方式分析,人们从直接购买已有产品向参与产品设计制造转移。

二、人文关怀理论与体验旅游经济

(一)人文关怀理论

14世纪,西方社会在欧洲文艺复兴期间兴起的“人本主义”思潮反对“神权”。是对人性的彰显,开创了人文关怀的先河。在我国,“人文”这一概念原意是与“天文”相对,后来发展成为与“自然”或“科学技术”相对应,专门表示人类的文明或者文化,具体则包含人的生存、尊严、自由、信仰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内容。“人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精髓在于对人的根本认识。“关怀”即关心、关注的意思,是行为主体发出的动作。

所谓人文关怀,是个体或群体依照一定的价值观念发出的对自己或他人人性的关注行为。从哲学角度出发,人文关怀是对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发展权利的尊重,对人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对人的全面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解答;从伦理角度出发,人文关怀主要涉及人的主动性问题,即对人的本性、尊严、价值等方面的唤醒和自觉的保护,对人的情感与理智、需求与意志的理解和自愿尊重。

旅游经济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旅游文化 资源开发 研究 发展

一、旅游文化开发的重要性

(一)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带动旅游经济增长

旅游已经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它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行为,它所代表的是经济形势。国家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旅游业的支持,一旦缺少了旅游业就会将民族传统文化丢失,失去最原始特色与文化,但伴随着旅游业的诞生,民族文明也会出现。对于文化来说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解读,首先,从广义角度讲,所谓的文化就是指人们生产生活中所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而从狭义角度讲,就是指精神文化,所体现的内容也是文化本质。现阶段,人们所说的旅游就是为了开拓视野,超越发展空间,试图通过旅游找到心灵的慰藉,同时也是为了提高与改善自己的精神世界,满足自身的求知欲望与审美需求。而旅游经济也与其他经济并不相同,它所表现的是文化与经济的相结合的文化经济,将旅游文化进行创新活动,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就成为了现代旅游经济重点内容。

(二)旅游文化创新是旅游经济发展重要方式

文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先导,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旅游文化创新以后,旅游业也会有新的发展契机,带动旅游经济发展。通过创新旅游文化增加旅游经济也经成为世界各国旅游业最常用的方式,现代旅游比较注重国家经济增长,它将民族文化作为发展此基础,依托独特资源逐渐发展旅游文化。文化旅游已经成为现代旅游发展主要方向,旅游文化创新主要是合理配置与优化文化资源,并将自身优势全部发挥出来,以此彰显竞争优势。

二、旅游文化研究热点分析

(一)当代旅游景区社会文化市场化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旅游文化上也出现了文化市场化的特点,而这种文化市场化的发展也是存在着利与弊,文化迎合市场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文化的认同挺高文化的知名度,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能更好的促进文化的建设,但是这也在一些方面上给本地旅游文化带来新的问题,这种市场化的转变需要文化本身适应市场,这就使本地的文化缺失了独特性与自然性,表现为文化的大众性,而这些文化在某些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这就给我国的问文化领域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缺失而且也是世界文化的遗憾。

(二)我国旅游在新的发展阶段出现新的需求、新的市场、新的业态、新的产品、新的预期

国内旅游不仅有传统的吃、住、行、游、娱、购方面的需求,而且在商、养、学、闲、情、奇需求方面有新的表现,个性化的旅游需求使大众旅游之下有“小众化”的趋势,新的需求必然促进旅游市场的新发展。对外开放的继续深入与新的旅游政策,如个人出境游、落地签证、入境免签、国民休闲计划等,以及高速交通网络的发展,也促进了旅游市场的新发展。为满足个性化旅游需求的自助游、自由行的出现,以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带来的交易方式与营销方式的革新,带来了旅游业态的新变化。在新需求、新市场及新业态的推动下,供方调整了产品内容与供应方式,重新整合资源,促进了旅游新产品的开发。

三、旅游文化发展趋势分析

(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促进旅游学科独立

旅游学科的独立有利于旅游研究的深入发展,旅游学科的独立也有赖于旅游研究的深入发展与成果积累。目前旅游学科基础理论还存在不足,还有赖于相关学科的“渗透”,还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这当然不只是国内旅游研究的任务,但中国成为旅游大国后,旅游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的积累以及科研条件的改善,使我们有能力在这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

(二)将本土文化应用到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

现代人旅游更多的追求的本土文化,现阶段,无论是哪个城市都是千城一面,所到之处看见的都是高楼大厦,人车交替,从这一城市转变到另一城市无非是地名换了而已,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所追求的是本土文化,希望在旅游中能够感受到不一样的感受,给自己带来新鲜感。因此,创新旅游文化时一定要将本土文化融入其中,展现本土特点。

(三)注重旅游经济文化的融入

发展旅游业一是为了促进国家经济增长,二是为了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因此,在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应注重经济文化的融入。通过研究得知,旅游经济文化与人类文化发展有直接关系,两者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文化越落后,那么旅游文化也就越落后,同时旅游文化范围也会随之缩小,相反,文化越进步,旅游文化也会随之越发达。

四、结束语

当代旅游文化的发展趋势会向社会倾斜。二者的关系是我们现在研究的重点,这有利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市场的拓展。从而为我国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这不仅是旅游的经济利益方面更是旅游在社会方面作用的突出体现,在这一程度上就要求我们现在的研究者的方向与变革。

参考文献:

[1]陈燕华.当前我国旅游文化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刍论[J].中国集体经济,2009,09:132-133

[2]李玲.当代中国旅游文化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J].社会科学家,2009,12:86-89+93

[3]吴丽蓉.徽州文化旅游深度开发与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