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1 17:03:05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1

从总体上说,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与农村教育发展的整体要求是不相符合的,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方面,农村税费改革有效减轻农民负担,但同时也切断了“农业教育附加费、乡村教育统筹和集资”为渠道的教育经费来源。经费严重短缺的结果不仅导致学校运转陷入种种困境,也使得教师工资无法保障,这将不可避免的导致农村教师大量流向城市,使农村教师队伍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另一方面,在农村和城市的教师分配问题上,国家政策倾斜城市的做法也是造成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重要原因。教师分配问题上的不公平与教育主管部门在这方面的宏观控制能力不强有很大关系。

当前农村教师队伍主要由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三种类型组成。其中部分贫困地区农村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三分之一以上。由于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未受过严格的师范训练,相当部分的农村教师专业知识低,难以承担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差。公办教师中也有相当部分不合格,教师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欠缺,加之农村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总体上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漠,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教育观念、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都不能适应农村教育的需求,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专业展,降低了农村教育水平。

其一,学科结构不合理。农村学校部分学科教师短缺现象非常严重。语文、政治等学科教师偏多,而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及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相对紧缺。虽然有的学科教师如此缺乏,但相关部门却没有大量招聘相关学科教师,其原因在于教师招聘受到人事编制和县可用财力的限制。其二,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现象日益严重,这个问题在小学阶段尤为突出。

二、解决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对策

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推进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抓手,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证。

1.突出重点,切实提高新教师队伍质量。在新教师招录上,对师范毕业生实行公开招考;在新教师配置上,在采用提供教师岗位与考生填报志愿相结合的方式的基础上,制定向农村学校倾斜的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师范生到农村基层工作。而对于有志于教育事业的非师范类优秀毕业生和硕士学历以上的研究生,要采取灵活处理的方式,本着引进人才的目的,特定情况下也可以破格录用。

2.政策支持,进行学历补偿教育。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农村现实条件的限制,农村教育教师队伍中存在着大量学历不合格教师,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给予经济上和政策上的支持,学校也要给予鼓励和帮助,优先安排学历不合格教师进行学历教育,确保教师队伍的整体合格。

1.齐全各学科教师。解决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师不齐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第一,引进教师。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引进所缺学科教师;第二,“一师多能”。鼓励现有教师学习第二专业,培养多种技能,以适应多学科教学。

2.改善教师年龄结构,通过加强农村教师编制管理,解决农村教师队伍老化问题。目前教师编制大多按师生比为准,一个地区内城市、乡镇、农村学校相同。但是城乡学校差异大的矛盾要求我们在核定编制时,不能以一个标准衡量,应充分考虑农村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多等特点,通过选派大量师范毕业生到学校,保证这些地区教师编制的基本需求,另外,还要通过采取限期与脱离学校的办法,坚决清理在编不在岗的人员和年龄较大的不合格教师。一是严格按照《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公开面向全社会进行教师资格考试,严把教师入口关和质量关。

在录用新教师时,必须把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作为选聘教师的先决条件,并对应聘者进行学科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考核,择优录用,以确保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能力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教师资格定期考核考试制度。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度,改一次性资格考核为每5年考核一次,探索教师资格分级认证制度。

二是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教师聘任以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工作实绩为主要考核依据。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 本文对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的意义、历史及现状、实践探索以及期望目标进行综合研究,提出构建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理念。

1 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国面向新世纪的重大战略。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积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积聚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而其中西部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范为本。建设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是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保证。在新世纪初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支持西部地区师范院校的建设。“制定适应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培训规格与课程计划,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增强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与终生发展能力。”我国西部的高师院校,这里主要是指西部12个省(市、区)的地方师范学院(包括师范类为主的学院)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分,2003年我国西部的地方高师院校有53所,占西部高师院校数的81.53%,全国高师院校数的27.46%;2003年广西的地方高师院校有8所,占广西高师院校数的80%①。列举这些数字,说明西部的地方高师教育的重要地位。但西部高师教育更重要地是体现在新世纪它对西部大开发的作用上,即主要为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教育学、心理学等主干教育课程是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直接影响着数十万师范生的职前培养和数十万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②,对实现高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师教育的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立足于广西山区农村特别是河池贫困山区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期望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所突破和建树。

2 课题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从中国农村教育研究的历史看,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提出过多种农村教育的理论和模式,如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理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雷沛鸿的“民众教育”理论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如在我国一些地区开始探索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路子,现在已构建起农村“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农村教育新模式。一些专家、学者在农村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如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教育系编的《农村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郭道明教授主编的《农村教育经济学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余永德主编的《农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李少元研究员的《新世纪农村教育走向何处》(《人民教育》2002年第5期);谈松华研究员的《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教育学》中国人大复刊2003年第5期)等。在国外,当代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重视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如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并实施“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农村服务计划”等。

然而,从总体上看,当前在我国对农村教育的研究,还未引起真正的重视。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深刻地指出:“要重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我有一种感觉,今天谈教育改革,讲教育现代化,总是着眼于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需要什么,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似乎还很少有人研究。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③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地方高师的教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严重脱离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问题。例如,教材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学家睢文龙指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头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师专培养的学生,今后主要去发展农村初中教育。可师专教育学教材对适应农村教育需要的问题,反映也很不够。”④这一突出的问题,至今在地方高师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如何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构建高师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改革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尤为匮乏。

3 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围绕师专的培养目标,注重联系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讲授教育学科理论;探索教育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在经常性教育见习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试图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如组织师范生去乡村初中开展教育见习和教育调查活动,以培养学生热爱和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教师职业感情及品质。这方面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做了相关的探讨,黄白等的“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摸拟教学研究”⑤、“经常性教育见习研究”⑥,罗之勇的“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研究”、“西部大开发与西部高师教育研究”⑦,唐毓首的“心理学教学改革研究”⑧,谢春艳的“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⑨等。在这些研究中,我们注重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总结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经验。在教育学教材改革方面,黄白等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在教材中增编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容,反映了山区农村教育的实际。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黄白的“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教育社会学研究”⑩。

本课题在2002年立项之后,为了使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更具针对性,首先,我们对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及教育课程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主要是河池地区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及乡镇初中和小学校长、教师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二是当前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三是应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四是师范院校如何加强和改进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师教育,培养适应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需要的教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并实施了面向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改革方案。

其次,参编出版课题教学改革所需的教材:一是《现代教育学》(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该书由宋书文教授主编,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编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编。该书凸现了现代的“大教育”观,其内容从宏观教育到微观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教育管理等),探索和构建面向21世纪教育学教材体系。它既体现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阐明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又凝聚了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如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等,反映了教育改革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并突出教育实践训练的内容。二是《现代心理学》(专著性教材,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宋书文教授为主任委员,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任委员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著。该书在整体结构上打破了以往单纯以普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为主线编写教材的惯例,整合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学等有关理论和内容,力求反映现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彭聃龄为该书作了序言,他评价说:“本书是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教材建设的一项创新的研究成果。”这两部教材已在我校2001级师范生中使用,增强了教育课程教学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师教育和培养师资的适应性。

4 课题研究的期望目标

本课题围绕新世纪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目标,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提高教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师范生的教育素质。教学改革的目标是:(1)适应培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初中和小学教师,构建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2)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改革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探索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使其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同类师范院校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地方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脱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突出问题,打破封闭式的教育学科课堂教学,从而构建高师院校教育学科课堂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本课题完成的关键是处理好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在师范生学好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师范生适应基础教育特别是山区农村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教育素质。加强常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优化教育课程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素质,适应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注释:

①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3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做的统计,《中国教育报》2003年5月8日.

②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教育学改革论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页.

③顾明远:《世纪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的发展前景和任务》,《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1期,第2页.

④睢文龙:《师专教育学教材编写的反思》,《教育学改革论文集》(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42页.

⑤黄白:《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课程·教材·教法》(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1999年第9期,第55-57页;2001年11月在南京·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办的“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作交流并在圆桌会议上作主题发言,收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等主编的《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一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258页.

⑥黄白等:《经常性教育见习的尝试》,《高等教育》(中国人大复刊),1987年第10期,第47-50页;《谈师专经常性教育见习》,《河池师专学报》,1990年第4期,第93-96页.

⑦罗之勇:《对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专辑,第128-129页;《西部大开发与高师教育》,《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第68-70页.

⑧唐毓首:《师专心理学教学改革探讨》,《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第57-59页.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基础教育质量

一、探讨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必要性

(一)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需要。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是由政府保障机制、制度约束机制、质量监测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等要素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的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监控指标则是这一管理系统中的制度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设计和制定出科学性、指导性、操作性强的质量监控指标,才能发挥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作用,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进行全面、有效和持续监控,确保基础教育教育活动朝着预期的质量目标方向有序运行。可以说,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是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增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实效,不断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深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同时,如何判断和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态和实施效果,如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向、课程改革目标的达成度、课程改革的组织实施能力、课程改革的效果与城市基础教育课程的差距以及农村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等等,从而为进一步深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质量反馈信息,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整体目标的实现。因此,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有利于全面评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效,科学调控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促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提升。

(三)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缺陷的需要。目前关于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还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致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指标建构的研究基础薄弱,进而导致现行的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客观评价,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

如由于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建构研究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在一定程度上窄化或模糊了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指标的内涵界定,单一性、表面性、随意性和封闭性成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突出问题。

只有从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任务出发,以科学的理论和原则为指导,设计和制定出全面、可行、开放的质量监控指标,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存在的缺陷,不断完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二、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依据与原则

(一)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依据

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既要考虑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实际,又要考虑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标研制技术。

1.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政策法规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政策依据。教育政策法规明确了农村基础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立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培养目标,规定了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直接依据。因此,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设计和制定,必须以国家教育目的为指导,依据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按照《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政策的相关规定来进行,从而确保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公平公正性。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所强调的多元、过程、开放和发展的理念作为一种思路和方法,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重要理论依据。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评价多元智能的方法,必须符合三个标准:一是必须用“智能展示”的评价方法,即直接观察到一种智能的潜力,而不必通过数学和逻辑的“反光镜”;二是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即评价儿童在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必须使用适合他或她在一定发展阶段的方法。如进行幼儿早期多元智能确认和培育的《多彩光谱》项目;三是它必须和推荐相关联,即对一个具有特定智能测绘图的儿童,评价所得的分数和评语,必须和这名儿童推荐的活动相关联,如用情景化评价。

3.农村基础教育实际。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客观依据。在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时,必须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当前农村教育基础改革的新要求、新举措。如体现基础教育内在规定性和农民及其子女现实需求的农村基础教育目标,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以农村文化为取向,反映农村儿童生活经验的校本课程开发及教材建设情况,以农村特独特的教学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用具制作运用及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情况,农村学生的发展状态及水平,等等,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具有客观性和针对性。

4.教育指标研制理论。借鉴和运用教育指标研制的相关理论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方法依据。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设计和制定的取向、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展开方式、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表达方式等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教育指标研制的相关理论支撑。就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展开方式而言,是采用纵向展开方式还是横向展开方式,应以教育指标研制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充分考虑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内在要求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实际,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原则

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还必须贯彻和运用以下基本原则:

1.增值性。增值是指自身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变化和提高的幅度。在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时,不能用“一把尺子”作为质量监控指标去统一衡量所有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而要关注农村学校的现状、条件和水平以及在原有基础上质量提升的实际表现,突出质量监控指标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灵活运用多把尺子。也就是说,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设计和制定既要考虑以质量监控的基础性指标为主要内容的统一性指标,更要考虑不同农村地区、不同学校在原有基础和水平上的质量增幅度,实现一把尺子和多把尺子的有机结合。

2.过程性。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设计和制定应重视农村学校办学、管理、教学和学习过程的状态和水平,如学校服务农村社会职能发挥情况、学校以师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的落实情况,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情况,各个教学要素和环节的质量水平,基于农村学生学习实际的学习方式转变,等等,将农村基础教育过程纳入到质量监控体系之中,从而消除以往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窄化现象,确立过程性质量监控与预先性质量监控、终结性质量监控一体化的全面质量监控指标。

3.改进性。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设计和制定必须以满足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素质提升、学校科学发展和农村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突出质量监控指标在持续改善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方面的功能。因此,在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时,应把制约和影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全局性因素作为质量监控指标的主要内容,如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的完善状况,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优化状况,质量管理制度的建设情况,质量检测机构的运行状况,等等,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成为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的“调节器”。

三、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内容

基于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理解和国内外教育质量研究的已有成果,根据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设计与制定的依据和原则,我们认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是由基础性指标、发展性指标、特色性指标等三个维度和办学条件、办学目标和理念、师资队伍、生源质量与学生素质、课程与教学、教学管理、经费保障等七个观测点构成的全方位、动态化监控和持续改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指标体系。

(一)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基础性指标

农村基础教育监控的基础性指标是监控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运行状况和已有教育资源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的指标。这一维度上的监控指标关注的是农村中小学基本的教育资源是否达标、学校教育教学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广大农民对子女就学是否满意。

就具体观测点而言,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2008]159号)和《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基本规范(暂行)》(陕教基[2009]37号)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办学目标能体现国家教育目的的要求,符合学校实际和农村发展需要,办学理念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师资学历、结构和数量达标,热爱农村教育,具备从事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能力;农村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原有经验、行为习惯、心理准备和就学预期与学校学习生活的适应性;学校课程开设基本符合国家课程方案的规定,教学活动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管理规范有序,注意实效;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精神,教育经费基本有保证。

(二)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发展性指标

农村基础教育监控的发展性指标是监控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优化和质量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充分利用等的指标。这一维度上的监控指标指向的是农村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和利用是否均衡有效、学校教育教学运行过程和质量是否持续改进、广大农民对学校及其教育质量是否满意。从具体观测点来讲,办学条件要符合或高于国家和省上关于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相关标准和规定,特别是中小学理科实验教学仪器和艺术、劳动技术、体育卫生保健等教学器材配备齐全,图书馆(室)藏书满足师生学习和教学需要;学校办学目标科学,定位准确,有中长远发展规划,学校办学理念先进,以师生发展为本,符合基础教育规律和农村中小学生成长规律;教师熟悉农村基础教育特点,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加大,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农村中小学生的品德修养、知识技能、劳动技能、个性特长和身心素质不断提高;深化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开发体现农村社会和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建立以发展性为取向的学生、教师和学校评价体系;探索和实践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构建和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管理科学高效;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切实保障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城市化;农村教育;小康社会

在我国,农村教育(本文主要指农村基础教育)就总体来讲是低水平教育的同义词。而农村教育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发展状况自然直接关乎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虽然我国农村得改革之先机,农村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却越拉越大。这不能不使人对现行发展农村教育的理念、目标、模式等进行认真的反思。

一、农村教育的释义及评析

在传统的教育学语境中,农村教育是指发生在农村、以农村人口为对象并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显然,这一指谓明确界定了三个问题:教育发生的地域是农村;教育的对象是农村人口;教育的服务面向是农村经济社会。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此种含义的农村教育既是一个与城市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又主要是区别于城市教育的教育类型,具有明显体制区分的意味。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在教育水平和发展程度上差距的客观存在(这种存在是社会制度安排而非自然的结果,它体现着制度设计的价值导向和利益原则),因而当我们谈及农村教育时,实际上也是在一个已经预设的前提下展开的;它区别于城市教育或允许落后于城市教育。例如,暗含“城市优先”倾向的有步骤地实施义务教育制度、允许城乡教育在成就指标上存在差距等即是证明。实际上,实行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在,以户口划分农村教育与非农村教育缺乏典型意义。这是因为,首先,根据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情,发展经济实行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地方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同是农村教育,但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若就这样界定的农村教育整体而言,其共性就不够突出或缺乏共性,相应的外部支持系统就缺乏同一性和相关性。其次,我国以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两极划分的户籍管理制度,是我国教育资源公民分配的重要法律依据之一,但这样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义务教育资源的分配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常会造成公民在乙地纳税而其子女却必须在甲地才享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不合理现象,它不仅阻碍着我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而且也进一步强化着城乡差别和城里与乡里“人”的差别。显然,这样的制度已无法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的配置体系运行方式的需要。最后,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引起了我国社会当前存在大规模、跨地区发展型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现象,这些迁移和流动人口具有比较强烈的教育需求,其中不仅成人希望通过接受教育增强对新工作和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他们还有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教育以便将来在流入地扎根谋生和获得发展的强烈渴求。流动和迁移可能带来的收益能够使他们的愿望变成现实。于是,在一些城市中便出现了“棚户学校”、“民工子弟学校”。按照以上农村教育的释义,这样的学校教育不在农村教育之列,但恐怕也不能因此将其视为城市教育,至少在教育资源配置上未享受与城市学校平等的待遇。

由于我国农村教育中的一些问题长期以来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导致农村教育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因而近年来一些研究农村教育的学者在对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进行认真检思时,对农村教育概念本身也进行了深入探讨。田小红把农村教育概念中的农村限定为乡村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城市劳动生产率意义上的农村,在此基础上,她认为,农村教育是指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出现农村与城市二元社会、农民处于不利条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旨在使农村人口获取知识与劳动技能、现代公民意识与创业能力的教育。这一界定除了把只具有地域意义的农村用劳动生产率特意予以刻画外,在其他方面则是把传统教育语境中的农村教育进一步明晰化了。很明显,这一界定与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紧密联系。由于教育对政治经济结构的依附性,使人们很自然地便以城乡二元分割的结构认识教育系统内部的城乡教育关系,从而形成稳固的城乡教育二元分割结构。在这一界定中,对农村的限定是以经济学中城乡二元结构比率(城市劳动生产率/乡村劳动生产率)大于1为标尺的,它不包括劳动生产率与城市相比相差无几的农村地区。这一概念具有明显的社会历史性,当经济高度发达、城乡劳动生产率差异消失、社会全面进入工业文明后,农村就仅仅是一个地域概念,城乡二元社会的农村就不复存在,从而由二元经济结构衍生出来的二元教育结构中的农村教育也就随之消失,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就真正融为了一体。但是,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融为一体,共同发展,并不意味着我国教育中就没有了农村教育,相反,农村教育在我国是始终存在的。显然,对农村教育的这种认识没有突破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体制下那种僵化的思维模式的束缚,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例如,它无法说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的问题;把农村教育的对象仅限定为农村人口,其眼光过于狭隘;把在城市里实施的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服务的教育排除在了农村教育范畴之外,不利于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多元化发展和整体推进。

现代化发展是以人力资本积累为先导的。这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给予人类最重要的启示。因此,我国农村的现代化发展,首要的是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然而,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需要全社会的教育共同承当,而决非仅仅可以通过农村中的教育就可以达成。据此,张乐天认为,农村教育的区位概念应该转化为功能概念,即农村教育应该定义为: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服务的教育。农村教育的这一定义,打破了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所形成的僵化的城市与农村二分的“二元论”思维的束缚,把城乡教育共同置于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既关注二者的差异而未将它们直接混沌合一,又把农村教育的含义作了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自身发展要求的扩展,从而架起了一道城乡教育相通的桥梁,把凡是接受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服务的教育的人口都作为农村教育的目标人口。由于长期以来对农村人口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因而扩展后的农村教育的目标人口当然包含农村人口。虽然这种扩展没有仅仅局限于把农村人口作为农村教育的目标人口而似乎与国际社会不相一致,因而未突出乡村教育实践与研究的时代特征,但它更符合我国农村中的教育所面临的实际,或许较之只把眼光局限在农村的教育视野更能有效地寻求解决我国当今农村教育中的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然而,遗憾的是农村教育的这一功能概念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

二、农村教育批评的反思

长期以来,对农村教育的批评虽然涉及不同方面,但其实质却是指向培养目标:农村教育照搬城市教育模式,脱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培养的是单一的脱离农村、脱离农业的人才。由于课程决定人才培养目标,因而对农村教育的批评就主要集中在它的课程设置上。例如,有研究者在探究农村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时,认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于其目标的单一应试性、唯城市性和离农性”,为此,要“调整农村教育的内容,重整教育目标”,“不论是农村基础教育还是农村成人教育,其目标都应紧紧锁定在服务于农村当地建设这一方向上。应该明确,农村教育主要是为农村培养现代化建设者,而不是培养可以进城、上大学的各类应试者,同时,还应该向学生传播现代农业观念,使他们树立起热爱农村、建设农村、在农村可以大有作为的良好观念”。这是一种在农村教育批评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论者则直接对新基础教育理论的许多观点提出了质疑,批评基础教育的升学问题是“强调基础文化知识,歧视基本劳动技能”;认为农村教育“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农村初级人才的现实地位重视不够”,从而提出“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能否拉近‘农民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距离,继而谋求使‘农民教育’融入‘基础教育’之中,使‘农村教育’能体现‘农民教育’的特色,而不是简单照搬‘城市化模式’”,并在此认识基础上给出了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定位:主导价值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为“三农”服务,兼顾为学科教育服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升学人才;同时指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要克服当前农村课程改革中的城市化、学科化、校本化的危险倾向。农村教育同城市教育一样,其发展应该具有鲜明的目标导向,但农村教育的目标究竟该如何确定,需要我们在全面考察农村教育发展历程和现实境遇的基础上科学地认识与探讨。鲍传友研究认为,我国文明演进的历程改变了惯常的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后工业文明的依次更替的历时性路径,表现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交互作用、共时推进的特征。所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就其实质而言乃是现代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对抗过程。这种过程也决定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城市取向和农村取向的共时性,而绝非两者相继发生。那种认为当前农村基础教育要面向农村,无疑是在潜在地告诉我们,只有在农村完全实现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以后,才可能对农村教育进行现代化改造。这种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历时性思维,显然已背离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两种文明交互作用、共时推进的历史情境。把基础教育的本质和小康社会的目标相结合,他提出了确立农村基础教育大众化取向的主张,即培养具有现代文明素质、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将农村教育的目标锁定在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的认识,至少是褊狭的,它从一个单一矫枉向另一个单一,看似贴近了农村实际,实质上却封闭了农村教育,阻隔了城乡教育的融通,强化了城乡教育的二元分割关系,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这种农村教育观体现的是不平等的等级性价值取向,是想通过教育复制社会的等级性,固化农村人的心态,让农村人安心做农民。这明显违背公共制度安排公平正义的基本伦理精神。我们认为,在农村城市化的建设过程中,农村教育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应该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即农村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应该承担积极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这份责任,但对农村转移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同样责无旁贷。至于农村基础教育,针对过于注重知识教学而严重轻视与实际生活之关联的现实,当前需要强调的是应结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切实落实劳动技术教育。但这里的劳动技术教育只是素质教育的要素之一,或者说只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占一定课时数的课程之一,而不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全部或大部分内容。劳动技术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劳动技术意识的培养、劳动技术悟性和创新精神的养成,为学生对未来人生路线的选择提供更理性和更宽阔的知识领域和思想境界。因此,在农村基础教育中实施劳动技术教育,决不就是要在农村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农业技术的专业化教育,从而也决不是为了要把学生培养成安于农村、建设农村的人才。以强调在农村教育中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为由而主张在农村教育中融入“农民教育”,体现“农民教育”特色,是一种极为有害的农村教育观。用这种观念指导实践,不仅不能使农村教育摆脱长期以来所处的困境,反而会更加恶化农村教育的生存状态。“文革”中“教育革命”将正规化农村教育体系改变成“贴合农村生活”的非正规化教育形式所造成的农村教育濒于崩溃的严重后果,便是极好的例证。 转贴于

对于农村教育的课程内容,不能一味强调贴近当前农村实际和农民的生活以体现乡土化,更不能用所谓的“农村课程”做支撑。脱离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最广泛人群的经验的借鉴,仅仅在自身和周围人群生活过程或直接经验中学习,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会囿于自身实际活动水平和经验获得范围的局限,不能达成一种继承性和累积性的发展,从而无法达到人类已有的发展水平,更无法产生对前人和他人发展的超越。教育本身具有超前性,这决定了农村教育必须与现代文明趋同。因此,基础文化教育仍应是农村教育主要和重要的内容,农村也同样需要高层次的基础文化教育。

如果把农村教育的教学内容囿于与农村经济社会和人们生活有密切联系的范围,则不利于形成农村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和整体性社会视野,从而人为设置了他们融入城市化潮流的障碍。这样的教育,其价值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要谋求全体学生共同发展,而不仅仅是城市学生的发展,农村教育就必须同城市教育一样,要保持多类知识的合理比例,并加强它们之间的关联和渗透。

强调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农村生活实际,是基于人们对知识的重新认识,顺应人类知识从“现代知识”(科学知识)到“后现代知识”(文化知识)的转型,清除知识问题上的“科学主义”,将地方性知识、个体的知识以及不能言明的知识这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却长期遭受知识霸权压制的知识引入到学校的知识世界里,纳入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在传统教学中,大量的理性知识充斥教材,而与人类生活至关密切的经验性知识、个体知识则无足轻重,理性知识几乎成了教学知识的代名词。教学知识的理性至上导致了“知识的异化”,使知识与人分裂,成为一种外在的统治力量,压抑着学生的个性,影响学生创造精神的养成。很显然,新知识观主张平衡的教学知识,目的就是要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学生在系统掌握“完整”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关于世界的认识,形成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就是呼唤感性的、个体的和本土的知识价值的回归,赋予它们在学校课程内容中的合法位置,主张在学校的课程内容中既保持多类知识的合理比例和各类课程的适当张力,又加强它们之间的关联和渗透,建立各种知识能够功能互补、相互促进、正向迁移的平衡、整合的课程结构,以利于学生个性化知识体系的建立,而决不是为了施行以培养安于农村、安于农业的人才为目标的农业领域的专业教育。

三、农村教育城市化:农村教育发展的战略突破

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市化推动现代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农村与城市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日益紧密的联系,一向封闭的、处于社会边缘的农村教育也不是世外桃源,也不断受到城市化的影响。于此同时,农村教育作为一项以促进区域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社会公共事业,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并非只是被动地受其影响和一味适应。也具有推动和引领其发展的作用和责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心系农村教育的理论家和实际工作者通过对我国农村教育历史变迁的系统考察和现实发展的客观分析,明确提出了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发展模式。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教育发展的目标。它顺应了农村城市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预示着我国农村教育将逐步摆脱长期以来的困境而真正实现与城市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突破。

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含义,主要是指通过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减少村办中小学,扩大农村镇所在地中小学的规模和改善其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学校的规模效益。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动力源自于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开始由被动转为主动。一方面,随着城镇户籍制度、农民进城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和农民传统教育文化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愿意把子女送往城镇学校接受优质教育,从而出现了生源相对向城镇学校汇集的现象,加大了城镇学校教育的供求矛盾。另一方面,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发展型迁移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显著成效,使农村学校的学生逐年递减,加剧了农村学校的生存危机,也造成了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为了摆脱这种不利局面,当务之急就是要调整农村学校的布局,合理撤并现有村办中小学校,使它们逐步向城镇汇集,并因地制宜地推进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形成农村教育的城市化格局。此外,也有研究者认为,“以县为主”教育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也是推动农村教育城市化的两股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田小红。农村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问题与困难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8):40-43.

[2]张乐天。重新解读农村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3,(11):19- 22.

[3]陈敬朴。农村教育概念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1): 39-43.

[4]广少奎。试论农村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11):38-41.

[5]覃章成。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理论、政策与实践的博弈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4-29.

[6]覃章成。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价值与策略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9):54-58.

[7]鲍传友。论现代视阈中的农村基础教育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28-31.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解决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成人教育法治和信息体系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成人教育的投入以及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已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新农村需要大批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有效解决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使之成为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 

一、农村成人教育现状与问题 

1.观念滞后 

具体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对经济工作十分重视,而对农村成人教育却认识不足,他们摆不正农村成人教育与地方经济之间的关系,导致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缓慢,跟上不经济发展的步伐。二是由于农村的文化、交通、通讯、信息、科技等相对落后,使得农民的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农民作为受教育者,大多数存有小富即安的思想,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小农意识比较强,不愿花钱学习,认识不到科学知识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这种陈旧观念严重制约着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没有政策和制度作保证 

长期以来,由于以普教为中心的格局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普教和城市成人教育,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重视不够,无论是教育经费的投入,还是教育资源配置、机构设置、信息服务等,都没有相应的制度作保证,致使国家规定的许多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政策与措施得不到贯彻落实。致使大多数农村成人教育基础设施陈旧、办学条件差、教学手段落后,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制约当前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3.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是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农村成人教育教师严重匮乏,而且专业化水平不高。大多数教师都是由普教转岗或是由刚走出校门的年轻教师组成的,他们对成人教育的工作方法及农业科学知识掌握不足,缺乏实用性教学经验和成人教育管理经验,严重影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质量。 

4.成教理论研究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农村成人教育实践严重脱节,在研究内容上,存在忽视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农情的现象,因而缺乏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和成果,所以也难以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应采取的对策 

面对当前成教的困惑,笔者认为,必须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一是党政部门的思想观念。各级党政部门在考虑地方经济发展时,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成人教育是解决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农村人口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生力量和重要阵地,在此高度认识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有力保障,为农村成人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农民自身的思想观念。农民的观念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发挥成人教育善于培训的功能,让农民走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误区,逐步在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好风尚,这样,才能改变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落后状况。 

论文关键词:成人教育;新农村建设;困惑;对策 

论文摘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解决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成人教育法治和信息体系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成人教育的投入以及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已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新农村需要大批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有效解决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使之成为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 

一、农村成人教育现状与问题 

1.观念滞后 

具体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对经济工作十分重视,而对农村成人教育却认识不足,他们摆不正农村成人教育与地方经济之间的关系,导致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缓慢,跟上不经济发展的步伐。二是由于农村的文化、交通、通讯、信息、科技等相对落后,使得农民的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农民作为受教育者,大多数存有小富即安的思想,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小农意识比较强,不愿花钱学习,认识不到科学知识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这种陈旧观念严重制约着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没有政策和制度作保证 

长期以来,由于以普教为中心的格局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普教和城市成人教育,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重视不够,无论是教育经费的投入,还是教育资源配置、机构设置、信息服务等,都没有相应的制度作保证,致使国家规定的许多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政策与措施得不到贯彻落实。致使大多数农村成人教育基础设施陈旧、办学条件差、教学手段落后,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制约当前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3.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是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农村成人教育教师严重匮乏,而且专业化水平不高。大多数教师都是由普教转岗或是由刚走出校门的年轻教师组成的,他们对成人教育的工作方法及农业科学知识掌握不足,缺乏实用性教学经验和成人教育管理经验,严重影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质量。 

4.成教理论研究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农村成人教育实践严重脱节,在研究内容上,存在忽视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农情的现象,因而缺乏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和成果,所以也难以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应采取的对策 

面对当前成教的困惑,笔者认为,必须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即是"经济关系市场化"。在此背景下探讨了市场经济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同时阐释了教育中马太效应的表现和特点。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

引言

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过怎样认识和解决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与市场经济不协调的诸多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从教育领域来看,怎样解决农村基础教育与市场经济的衔接问题,是当前教育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1. 市场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2. 市场经济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

2.1 市场经济使得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进一步加重

从目前来看,农基础教育未能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获得快速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同城市基础教育发展的失衡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这种失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牺牲了广大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使占同龄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儿童享受不到较好的教育。这种失衡显然有悖于基础教育的宗旨[3]。市场经济,消除了计划经济中大多的限制性因子,使得资源的自由流动性得以加强。 农村基础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在市场机制的内在动力下,大批教师尤其是青年优秀教师纷纷流向城市,表现出了极为严重的"缺钙"和"骨质疏松"症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城市的师资力量在固有优势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和加强。

2.2 市场经济运行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市场经济由于其存在明显的竞争机制,使得原来人才与岗位之间"一对一"的分配关系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多对一"的竞争型关系。需求方在供求关系上表现出更大的选择的主动权,从而使得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明显提高。而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由于受先天条件的限制,素质教育的实施表现出明显的有心无力。所以,看似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实际上在广大农村地区几乎是一筹莫展,仍旧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农村教育如何面对当代社会对人才的严格挑选一个严峻,亟待解决的问题。

2.3 市场经济的运行使得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增大

3. 教育中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简而言之即是指"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就城乡教育而言,城市教育由于基础条件、教师资源的优势,会取得更大的教学成就,这样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流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竞争和创新促进教学的更大进步。而农村,由于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不足,导致教师资源流失,从而加重了农村教育的不景气。这样就出现了"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两极分化现象,即教育中的马太效应。这种效应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出现,而同时,城乡教育体制没有完善,农村教育建设滞后造成的。

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应当说是要极力避免和防止的,因为这种现象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社会的不公平、不稳定,如果不妥善解决会肯定会出现大问题。

4. 应对策略

4.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改善农村基础教育条件

私以为,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教育不能完全市场化。政府须发挥有形手的作用。首先,政府须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基础设施,改善教学环境。其次,给农村教师增加工资并及时发放,允许农村教师有第二副业以达到增收的目的,避免农村教师为了生计而奔入城市的现象发生。第三,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精神上的鼓励,能够安心塌实地留在农村。

4.2 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

农村教师一般学历不高,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与城市教师有较大差距。通过实施对农村教师的切实有效的再培训与继续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村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从根本上缩小与城市教师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通过再教育可以使在职农村教师的思想得到升华,责任感加强,从而投身农村奉献教育的决心更加坚定,避免农村教师的过度流失,保持农村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

4.3 促进农村居民增收,使农村孩子上的起学

农村居民(包括教师)的经济收入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的经费问题和教师的流动问题,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给农村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使他们更多地参与到市场竞争,获取更多的经济增长的成果才是缩小平服差距的根本方法。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7

论文摘要:我们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致力于城乡和谐发展的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这种和谐新农村的实现,离不开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对新农村的建设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中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与当地新农村建设发展要求不匹配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建议推广“基金式教育”这样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来不断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从根本上解决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制约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这对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和安康,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目标要求,相信“十一五”期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将陆续掀起一场又一场的,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而这种建设的成功,需要知识分子的支持,而且教育将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一、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农村普通中、小学,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主体。至于在成年人中进行的扫盲教育和农民业余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则是在没有完成基础教育人群中进行的一种补偿性的基础教育。

(一)农村基础教育的含义

农村的幼儿教育,从基础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意义上讲,也可以并入基础教育的范围,但它实际上只是教育和保育的结合、以保育为主的学前教育。

农村小学教育是对学龄儿童实施的初等教育,是给儿童身心发展以全面影响的基础教育。在我国现阶段,它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基础的重任。

农村普通中学是实施中等普通教育的学校,这一级教育的任务是给学生以全面的普通教育,即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为国家培养较高素质的劳动后备军和为到更高一级学校进一步接受教育打好中等普通教育(又分初中和高中)的基础,也为其中一部分人进一步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打好基础。

农村扫盲教育是对不识字和识字不多的人进行识字教育,使其具备初步的读、写、算的能力,以便为运用文字思想交流或进行必要的活动提供基本前提条件。

农村业余初等教育,是试图对扫盲后的学员和没有上过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或没有达到小学毕业程度者进行的业余文化教育,主要是相对于高级小学阶段的初等教育。

(二)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农村基础教育,不仅是受教育者逐级升学和接受高、中级专业教育的基础,而且也是受教育者接受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或技术培训,以至将来从事各项工作的基本的素质基础。搞好基础教育对受教育者终身的成长和对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基础教育也为受教育者的发展奠定全面的素质教育基础;而且普及初等教育对新农村的建设与快速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国外经验证明,普及初等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国民收入。(2)具备初步的文化知识基础,有助于把科学知识运用于农业生产。(3)初等教育的投资较小而收益较大。具体而言,就是讲农业是一种产业名称,指的是农、林、牧、渔等生产事业。初等教育的普及,使一些基本的农业科学知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一些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从而直接带动农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产品质量、档次的提升,促进农民的收入增加。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础教育现状及原因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础教育现状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才流向城市,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的就业现象,流向农村的人才寥寥无几,更别说那些偏远的山区;而同时,在一些大城市,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使一些人在竞争中不得不放弃专业,甚至待业,造成了人才的浪费,这与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各类人才却无从寻觅的现状矛盾。这种尴尬的存在,不仅是因为大城市经济繁荣、待遇优越的强大吸引,更是因为在农村这么庞大的人口群体里,能称得上“人才”的人少之又少。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础教育人才缺乏的原因

1、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农村教育中占据战略的物质基础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必要的教育投入无法保障。这也是我国教育过程不公平的表现。

第二,多数省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师工资拖欠,而且拖欠的数额比较大,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难保障,素质也有待提高。

第三,在农村普通中小学教育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时,一些地区出现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且相当突出。只所以会这样,根源在我国教育结果的不公平,如高考制度在地域上存在录取分数差异。

第四,农村人招不来金凤凰,自己也不会家养金凤凰,当然会尴尬。

2、贫困地区的突出问题

第一,贫苦地区学生辍学现象严重。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2004年全国小学生辍学率平均为0.59%;初中的辍学率平均为2,49%。由于中国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目前大中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农村中小学辍学率几乎为0。相比之下,中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一些县的小学辍学率不低于2%。初中辍学率,估计不低于7%。

第二,经济落后也造成了当地财力不足,有的贫困乡村,甚至无法提供起码的办学条件。如:比较贫困的西部8个省区占全国总人口的16.5%,1990年未入学小学学龄儿童114.4万,占全国未入学儿童200.5万的57.1%,其中81.7%是女童。

第三,教育质量不高,不同程度地脱离当地实际,办学缺乏吸引力。

三 、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础教育的对策建议

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相当比例,在当前我国国情条件下,农村的安定、发展和繁荣,一定程度上关乎我国现代化进程总体水平的高低。某种意义上讲,会影响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另外,在知识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总之,推动和促进教育的发展,也是任何政府和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府对农村教育重视度的日益提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和采取了一些很有力度的措施,很大程度上缓解并部分解决了这些矛盾。

从1987年7月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吴畏研究员牵头的《农村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研究》被确定为全国重点课题,到1989年5月20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百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通知》,

通过实验区为实施“燎原计划”提供经验和示范,又通过实施“燎原计划”推动全国的农村教育改革,再到1994年9月24日,国家教委颁发《普及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暂行办法》,另外,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在2002年5月27日印发了《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的通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3号指示,根据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以及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些政策、教育部政令以及其他一些有利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具体政策的出台,都不同程度的缓解着农村教育中存在的矛盾。但还不能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目的。为了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础教育的现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从农村基础教育现状、新农村建设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出发,笔者建议可以实施推广“基金教育”或者“福利式教育”。

所谓“基金教育”或者“福利式教育”:即在保持我国农村现有教育模式中,已有的有利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采用类似基金的方式,给予积极供给自己孩子接受更高水平教育的家长一些精神或物质上的具体奖励(可根据各地不同的发展水平和教育情况的现实需要,来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奖励制度),鼓励家长供给孩子按时上学并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建立一种农村人自己主动接受教育的良性循环的教育模式。

当然,这种教育模式的实施,离不开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有效推广。政府可以出台更多更详细切合农村实际的优惠政策扶持农村的全面发展,也可以给予农村财力、物力等物质方面的直接帮助,尤其是有利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帮助。同时,相关立法部门要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提供全面的法律法规保障。建立健全相应的科学、规范的教育财政拨款制度也很必要。

其次,就这项具体工作而言,除了政府进行相关必要的物力、财力、人力上的大力支持帮助,像农村村民委员会这些基层的组织,也要积极地加入这场基础教育的全民运动中来。相关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农村村民委员会可以通过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身体力行地去宣传并倡导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积极供给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加高级的教育,并鼓励身边的人去支持自己的念书、获取更高的学历。

第二,充分利用村里已有的设施和条件。办黑板报、每天定时定点定量播放广播等,集中、重点宣传接受教育的好处及国家和政府对教育扶持的一些优惠政策。也可以采取走家串户等方式,开导农民,让广大农民明白“让孩子中途辍学,外出打工赚钱”这一只跟眼前利益想法的害处所在,并让他们理解支持孩子学习更多知识的好处。

第三,在宣传起到一定作用的时候,在村里同步开展小规模的教育讨论等活动,巩固宣传效果。可以责任田的划分小组为讨论单位,也可以村民的居住地为依据实行划片讨论。这样,让“接受教育、学习更多的知识是大好事”由理念变成实践,由想法成为行动。

第四,像县政府这样一些与农村空间范围上离得最近机的关部门,要密切关注这项工作在农村实际开展的最新动态,对他们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第五,这项教育模式的推广,可以采用“试点——区域——全国”这种循序渐进的传播模式,类似我国经济特区的建设,此外,也可采取其他一些因地制宜的措施等。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8

论文摘 要: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经费投入、课程改革、教师生活待遇、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努力,但当前基础教育特别是城市中私立基础教育,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现状令人堪忧。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不可少的。 

我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说: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国家国民的素质在于教育的发展程度,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提高全民的素质来实现。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村、农业、农民问题被置于重要地位,农村、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农村教育也因此具有重要作用。 

而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如何? 

一、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入学率、升学率低 

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教育,由于多种因素所致普及初中阶段义务教育的“普九”工作困难重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这突出地表现为初中入学率、巩固率低。城镇家长都会想方设法让子女继续接受教育,而在农村却是个不常见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不足,“读书无用论”重新泛起。其实农民认为读书无用,更多时候,并不是认为读书后的“期望收益较小”,而是现在读书付出的“代价”太大。大家都认为连大学生都难以找到工作,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 

2.农村基础教育的资源、设施落后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各地在基础教育阶段出现了一大批薄弱学校,这些学校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三差”“两低”。所谓“三差”是指:校舍、设备比较差;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比较差;学校的生源和社会声誉比较差。“两低”是指:教育、教学质量比较低;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比较低。 

首先,从硬件上来说,由于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不足,经费缺口大,渠道不畅。 

其次,从软件上看,生源不足。随着我国计生政策的深入贯彻,入学人口高峰期已过。从师资力量来说:①教师分布不合理。村小学条件差的学校教师紧缺,在职教师千方百计要求调出;城镇、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小学又人满为患。②教师素质偏低。现在农村小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教师,他们当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教育,大部分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③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生活的环境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非常差,老教师陆续退休,新教师又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小学任教,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紧缺。④教师专业不对口现象普遍。一个教师教两个不相关学科的现象在一些学校十分普遍。特别是农村小学中有些学校,课程是按上级规定开设了,但师资力量不能保证,一个教师既是语文老师,又是数学老师,同时还兼职社会科学、体育、音乐等课程。 

二、促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对策 

1.明确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主体,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经费保障机制,增加投入量。像抓“义务教育达标”一样,抓好薄弱中小学校的改造、提高工作。我们应当根据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迅速调整工作重点,制订改造、提高薄弱中小学的规划,并且积极付诸实践。 

2.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是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任何时候人力资源都是最宝贵的,它是决定一所学校、一个地区教育水平质量的核心因素。 

(1)提高农村教师的经济地位和待遇,避免农村老师往乡镇跑,乡镇老师往县城跑,县城老师往城市跑,人人都想往外跑的局面,让农村老师能安心教书,安心工作。 

(2)全面推行农村教师聘任制,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及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中小学任教。同时,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对在艰苦、贫困地区乡村长期任教并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建立县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 

(3)大力开展继续教育,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知识、新观念也不断涌现。作为教师,自身知识的积累、更新是十分必要的,而对于处在信息相对滞后的农村,知识的更新更加缓慢。因此,对在职教师进行再教育,十分重要。 

4.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减少农村青少年辍学现象的发生。 

农村基础教育步履艰难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如何应对现实挑战,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顺利发展,是摆在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农村校长及教师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只有深刻认识到农村基础教育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才能寻求相应的对策,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范文9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小应该定位于“立足农村,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而应该与城市基础教育的目标一样,定位于为整个国家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

随着我国政府和社会对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日益重视,农村教育也逐渐成为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所有的农村教育问题中,农村教育的目标是最为关键与核心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决定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广大农民及其子弟的命运,也决定了农村经济、社会乃至整个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稳定。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不少研究者认为我国当前农村教育的目标应该定位于立足农村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其中有一些研究者还批判我国当前的农村教育存在,目标的单一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结果导致未考上大学的农村青年是种田不如老子喂猪不如嫂子(1)。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很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首先,农村教育不等于农村基础教育,不能将两者的目标混同。农村教育中除了包括农村基础教育以外,还包括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村高等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等几个部分。农村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农村未成年人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村高等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的对象却主要是成年人,将后者的目标定位于为农村培养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完全可以的,也是必需的;但是将前者的目标也定位于此却是很不适合的农村义务教育在包括农村的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在农村一些地方也逐渐普及,因此现在可以说,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也正在逐步走向普及化,接受基础教育将成为每个农民子弟的权利和义务。而普及化的农村基础教育就应该为农村学生提供普通教育,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生源,农村基础教育隶属于整个国家的基础教育,它与城市基础教育一样,都具有基础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具体表现在,一是基础性$即要满足每个适龄青少年的基本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如读、写、口头表达、演算和问题解决和基本的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作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所需要的(2)。二是普及性$即不论城市还是农村,不论处于社会哪个阶层#群体的适龄青少年,都有机会接受这样的教育。三是全面性,即培养每个适龄青少年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全面发展%因此$所谓农村基础教育目标的!城市化倾向只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假问题。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总的只有一条,即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农村基础教育当然也不例外。

第二、我国正处于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之中,农村基础教育应该适应这一时展的潮流与需要、农村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农村地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城市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城乡差别缩小的自然历史过程;也是城乡融合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自然历史过程,这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诚如世界银行在《2002年的中国》中所指出的:当前的中国正经历两个转变,即从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从农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的转变。我国农村城市化必然会伴随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目前我国第一产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17%第二产业即工业占50%,第三产业占33%。而在未来20至50年内,第一产业将急剧萎缩,农业的比重可能降到5%以下,工业的比重略有上升$第三产业将会超过50%,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将向城市第三产业即金融#服务等行业转移%随着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到城市第三产业!城乡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现在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2.3%,而到2050年左右,农村人口将降到20%左右(3)。因此,我国当前的农村基础教育应该为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服务!也就是为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服务,而不是漠视甚至阻挡这一进程,可以设想!在广大农民主要从事现代第三产业而不是传统农业生产劳动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再需要像老子、嫂子那样去、种田、养猪了!而代之以现代化的规模农业%饲养业"我敢肯定,那时候虽然只有极少数的人仍然在种田与养猪但是却要远远超过我们的老子和嫂子。

第三,我国绝大多数农民都有让其子女读大学的愿望,而广大农民子弟也都有自己的大学梦,这一点我们绝不能忽视,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社会多年来的基本特征之一,在人们的心目中,城市代表着先进、富裕,而农村则代表着落后、贫穷,城市与农村分别处于社会的上层和底层,多年以来,我国城市居民一直享受着稳定的社会福利、医疗、养老、保险等待遇、政策。而农村居民则完全没有这些保障。因此改变农民身份成为城里人像城里人一样生活,一直是许多农村人的梦想。然而,农村人要想成为城里人却十分困难。虽然现在已经有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生活在城市里。但由于其农村户口性质的限制,很难甚至根本享受不到城市人的社会福利、医疗、养老、保险等。也就是说并不能成为真正的城市人。就目前而言,高考仍是广大农民子弟改变其农民身份的相对较为容易的一条通道。然而,就是这为数极少的通道也要被某些将农村基础教育目标错误定位的人所堵塞。

这对于广大农村学生来说是很大的不公,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社会的平衡与稳定,社会学研究表明!一个社会要保持稳定,必须保证正常的社会流动。社会流动包括横向的流动和纵向的流动;横向的流动指的是地域流动,而纵向的流动指的是社会升迁性流动。而这两者又紧密相关,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不仅仅是一种横向的地域之间的流动,而且是一种纵向的社会升迁性流动。农村学生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改变自己的农村户口性质,才有可能利用自己绝不逊于城市学生的天赋、努力,走向社会的上层。这种社会流动是极有价值的,它有力地保证了所有人在公平的机会下竞争,保证最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更为合理、有效的配置和使用。众所周知,我国农村学生的高考入学率本来就远低于城市,农村的学生要付出城市学生数倍的努力,才能获得进入大学的机会"现在我们却将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于、面向农村。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不是要更加减少乃至剥夺他们走向城市,走向社会上层的机会吗?为什么我们在期望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的学生面向农村!经常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掌握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的时候!不要求城市基础教育培养的学生面向城市%工厂或企业!经常参加社区服务和实践!掌握工业生产知识和技术,为什么我们在大力批判农村的所谓应试教育的时候!却无视城市学校经常补课,让学生掌握大量科学文化知识以备高考的现实。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并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现实面前,把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于服务农村,只会继续加剧城乡二元对立,也只会使农民处于更加不利的社会地位。我不知道!那些要求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农村的、而又出生于农村并且接受过农村基础教育的决策者、倡导者和研究者们是否想过,如果按照你们的目标定位,你们今天还有机会在此谈论这一问题吗。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

首先,我们在规定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时,应该立足于农村社会的现实与发展需要"但是必须指出!我们这里所讲的农村是处于前进、发展中的农村是正在逐步走向城市化的农村。如果仅仅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农村来要求农村基础教育,那么就可能使农村基础教育永远落后于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这非但不能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反倒有可能成为农村社会进步、发展的障碍"其次!我们在规定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农民的利益需要。目前农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最大需要就是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大学,而不是掌握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与技术,与自己一起呆在农村种田。这是农民最现实、最朴素的需要,也是非常合理的需要"农村的孩子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为什么就不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享受更高层次的物质生活。在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的今天!我们有什么资格阻碍或者禁止已经处于不利地位的农村孩子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因此,国家应该大力扶持农村基础教育!应该为农村的孩子提供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并且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不应该把他们局限于农村,最后,依照以上要求!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应该与城市基础教育一样,都应该着眼于基础性、普及性和全面性!即为每个适龄青少年准备进一步发展的知识、能力和精神基础,使其成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在此,农村与城市只是区域性、地域性的划分!它们决不意味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尧,积极关注,农村教育目标错位问题[M]人民政协报,200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