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言语艺术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1 17:03:38

言语艺术论文

言语艺术论文范文1

随着现代化信息的快速发展,新闻媒体传播具有更大的兼容性,特别是随着超文本技术的普及,通过把那些普通的文字代码数据信息转化为非文字性的数据信息,从而展现出语言的表现效果,进一步提高新闻媒体在传播中的可读性。其二就是时效性。作为新闻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达到“快速”的要求,即也就是要具有时效性,现阶段的新闻传播媒体在充分吸收传统媒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语言这一工具在新闻媒体传播中的运用,从而提高新闻传播信息的更新速度和传播效率,这种快速、精确的新闻信息需要语言作为载体。其三就是丰富性。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实现这些新闻信息在空间和内涵上具有大范畴的效果,就需要借助于超链接进行内容的扩充和表达,与此同时,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记叙性、专题性以及当面采访报道的方式对真实的新闻故事和背景进行阐述,这种更加直接、真实的报道方式和海量性的报道内容完全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的局限性。其四就是新颖性。现阶段新闻传播的方式通过新颖大胆的构思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新闻媒体传播的方式,在尊重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对新闻信息进行报道和传播。

二、语言艺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具体表现分析

语言艺术在新闻传播中的体现,根据新闻媒介的层次、特点不同,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和效果也不尽相同,受到本文章篇幅的局限,不能对各个新闻媒介进行具体分析,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央视和上海东方卫视中语言艺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具体表现进行阐述。语言艺术在央视新闻传播中的具体体现:选取央视作为具体分析对象,主要是探讨语言艺术在新闻传播中表现出来的共性。我国媒体领域的主导者央视其在我国媒体界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和作用,在其开始建立的过程中,秉承着以新闻类节目作为其重点,在这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如今央视已经塑造了几档颇具影响力的名牌实力栏目,其中就包括《新闻会客厅》、《央视论坛》、《每日国际观察》、《社会记录》、《法治在线》、《共同关注》等著名新闻类节目。通过对这些新闻栏目进行观察就会发现,之所以这些节目能够在这些年的播出传播过程中被受众所记住和认可,其在语言表现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语言不仅能够为受众带来心理上的抚慰,而且也能够对现实的生活给予真实的揭露和反映,为受众带来智慧上和心理上的启发和共鸣。其中在《新闻会客厅》这档新闻栏目中,通过采用家庭式的演播室基本形式,在主持人白岩松和一到两位主要嘉宾进行平等、互动式的谈话,与当前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中的人物进行交流,充分激发和尊重新闻中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和重现真实的事件过程,为受众提供一个真实的、亲民的新闻媒体平台。在此过程中,语言的艺术性体现的淋漓尽致,如在谈论张艺谋眼中的中国印这期节目中,当主持人问到“在这种物欲横流、商业利益至上的电影制作过程中,您是靠什么来遵循您作为导演的本心的呢?”张导演回答:“是责任。”这简单的三个字却包含着无限的力量和内涵,能够对受众带来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启发。语言艺术在上海东方卫视新闻传播中的具体体现:选取上海东方卫视作为具体分析对象,主要是探讨语言艺术在新闻传播中表现出来的个性。随着电视栏目的增加,各个卫视在方言类的节目中不仅为新闻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也带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东方卫视早期的方言类节目中主要是围绕周立波的壹周立波秀展开的,该节目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除了其周立波本人的诙谐幽默之外,其在节目过程中普通话夹杂着海派清口的语言特色更是为这期栏目增添了不少笑点和乐趣。在具体节目的传播过程中,首先会对该期要阐述的新闻内容做一个言简意赅的视频剪辑,随着节目进程的发展主持人会更加深入的对这些新闻内容进行讲解、提问,从而激发受众对这些新闻内容的兴趣,整个节目下来就好像是在生动有趣的讲述一个具有悬念的故事,与此同时加上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恰当互动,更加增添了语言艺术在该新闻传播中的表现力。

三、结束语

言语艺术论文范文2

[关键词]:教学语言 语言艺术 教师

教师要面向学生有效地传授信息,必须经过语言、文字、造型等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其中教学语言尤为重要。

一、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体现在教学语言的准确性、精炼性、逻辑性和系统性。所谓准确性,就是能够正确地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语言规范,发音准确,吐字清晰,使学生准确地理解讲授的内容。所谓精炼,就是措辞精当,言简意赅、干净利落,不嗦,能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最丰富的内容。所谓逻辑性,就是对每个论点的论证推导,步骤严谨,理由充分,无懈可击,合乎逻辑的引出必然的结论,所谓系统性,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层次清楚、结构条例的进行讲解,抓住精华,突出重点,取舍得宜,而不是挂一漏万,以点带面,一堂课的讲授记录下来就是一片完整的文章。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没有科学性,就会导致概念模糊,造成判断上的错误,推理上的自相矛盾,这既影响学生掌握知识,也阻碍他们的智力发展。

二、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教师的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学语言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富有启发性,给学生留下想像的余地。以难度适当的多方面问题刺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由此及彼,由因想到果。

三、教学语言的教育性

教学始终具有教育性是一条客观规律。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将教书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任何学科的教师,在钻研教材时,都要深刻体会教材的思想内容,并使之与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合起来,这样,教师的爱和憎,使他们既能准确地掌握科学知识,又能受到思想上的教育和感情上的熏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要脱离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去片面追求教育性。

四、教学语言的的生动性

学生理解事物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而教科书一般是以抽象概括的语言叙述的,文字虽简练,但缺乏具体形象和情节,很难吸引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恰当举例,运用有趣的比喻,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或讲解。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五、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心理学认为,情感在在心理活动中具有动力性质。任何认识活动都伴着一定的情感,是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怀着关心学生、热爱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富有情感、生动的语言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情绪,使其在高涨的情绪中进行智力活动,在满足的情绪中解开知识之谜。师生双方不仅在理智上产生同频共振,同时,在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从而共同体验着教学的愉快、耕耘的喜悦。

言语艺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语言美学艺术,跨文化意识,艺术语言,文化的共性,激发动机

一、语言文化的共性——跨文化意识语言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语言作为人类文明思想与文化沟通与交流的工具,与其说是思维与交际的工具,毋宁说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

世上的语言成千上万,但除了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手语(gesture language)或脸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等辅助语言(paralinguistic)外,它们之间却鲜有可以共通到可以自然交流与沟通的目的。只有使用同一种语言——如本族语(native language),包括不同的人掌握了两门以上不同的语言,并在交际时与对方使用共同的语言交流的时候,语言的交际性才会被充分展现出来。而更具有沟通力与价值的则是以各种辅助语言为基础,结合科学语言发展而来的艺术语言及其语言艺术。例如音乐、诗歌、美术、设计及各类肢体、体态语言艺术的演艺、戏剧等等。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思想文化又或是语言文化即便有再大的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s),亦会有其共性(general characteristics)。而思想文化及语言文化的共性,大都集中并表现在其文化语言及语言文化的美学艺术性,即艺术语言(art language)上,特别是在语言文化的美学审美价值、美学意识以及艺术语言和言语艺术的创作与表现的过程中。这也正是各类语言的美学审美艺术(the art of aesthetic)与实用价值的意义所在,即语言美学文化(aesthetics culture)的跨文化意识(cross-cultured awareness)的共性与魅力。

二、思想与文化的瑰宝: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

1.艺术语言与言语艺术释义

什么是艺术语言?著名语言学家骆小所认为:“艺术语言是情感思维的言语形式”。他将艺术语言中的文境解释作“一种虚无之境”,“是发话人主观情感和反映对象的统一,是—个深层境界的创造(形与神统一,情与理统—)……它不仅给受话人感到直观无隔,而且气韵生动,传神显心。它具有美的韵味”。按骆小所所说,“语言学可分为科学语言学和艺术语言学,艺术语言依据的是情感、想象、直觉和下意识等。所以,好的艺术语言读者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穿过眼帘用心感受的”。孙志刚则认为,语言是一种“精神创造活动,语言艺术化本质是语言与现实之间的一种审美关系。”

邓瑶则将艺术语言释义为物化形式的感性显现(artistic language-perceptual appearing by object concreting)。杨育彬则将艺术语言解释作审美形象的符号和载体,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是而,艺术语言当属跨文化共性意识的语言文化范畴。

而从人类语言(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都应属于语言的美学艺术范畴,是交际语言的升华。交际语言则是艺术语言的基础及基本的生存及营养素材。科学语言既有交际语言,也有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是从属于生活的美好思想、文化及愿望的审美美学需要。

艺术语言学虽是骆小所先生于1992年提出的,他却将该学科定义为一门边缘学科,认为艺术语言与修辞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文学、美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思维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并且与其他相关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骆小所对艺术语言的解析可谓透彻。然而,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联系越来越密切及人们对美好生活及思想文化越来越高的追求来看,如今的知识爆炸式信息化社会使得人类社会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它们之间的关系已成了相辅相成和相互提高的互动发展关系。故而,艺术语言早已成为非纯粹的边缘学科或偏殿型语言了。它已融入到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并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精神与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语言的美学艺术则可以称之为艺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们与艺术语言一起构筑了美学语言文化。它涵盖了各类文学艺术中各种语言艺术的表达、运用与创造,是生活美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包括演讲、歌唱及诗歌的朗诵艺术等等。还有诸如语言的幽默艺术、课堂语言艺术、诗歌及各类音乐等美学语言艺术和艺术语言。

2.艺术语言与语言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文化意识形态上的语言文化差异,是以千姿百态而又绚丽多姿的不同形式呈现于世的。而文化意识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以各语言之间的区别性差异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语言文化更多反映出了不同区域及地理环境里形态各异的人文思想、伦理道德以及风俗习惯。这种艺术审美价值的跨文化性及跨民族、疆域的共性,就像是一位妙曼婉约的美少女,或是一首婉转动听的音乐、诗歌,甚至是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无论是身处何时何地为何人所见闻,其欣赏及美学价值、结果和效果都是一样的。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也唯有这种共性能够使人类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跨越语言与文化在思想意识领域、地理环境乃至基因方面的差异与障碍。语言的这种特征,我们称之为语言(艺术及技巧)的互通性。而这恰是人类历史文化中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的共性。她的主要表现形式除了前面所说的音乐(如古典音乐、蓝调、传统与民间民族音乐等各类音乐),诗歌以及美术(包括街头艺术、绘画、摄影、雕塑、现场艺术、平面等各类设计、手工艺与应用美术等等)外,还有戏剧[如古典歌剧、音乐等现代剧、现场喜剧(live comedy)、马戏]、文学艺术(小说、诗歌、寓言、童话、故事、传记、短剧、电影文学、报告文学等)、文学艺术节、奖项、艺术家电影(artists film)、视频、广播、舞蹈、广播与新媒体舞蹈(如正在流行的与摇滚乐、电脑技术、表演艺术或者电影艺术相结合的舞蹈表演)、博物馆、文化遗产、电影制作、广告乃至电脑游戏等等。这些林林总总有关艺术语言乃至语言艺术方面的主导和主流文化,可谓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绝佳的相互沟通与交流的绝好外因与内力——由内在渴望、爱好以至追求而激发的内在动力。

总而言之,美学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即人类文明历史与历史文明的文化共性(the similarities in culture),它们涵盖了动态与静态的美学世界语言文化范畴。

三、真正的世界语——英语及其语言文化

英语语言文化则在近、现代和当代演变成了世界各国各民族沟通与交流的主流文化。英语也就相应成了全世界交流与传播以上形式与特征的这些主流语言文化及内容的主要手段,并为世人所周知、共享。

1. 英语的历史渊源与历史地位

作为世界上至今仍没有第二门语言可以取代的近、现代世界最主要的通用语,即使曾屡次被世人欲以其他的语种或语言所取而代之,如以柴门霍夫创立的“世界语”取代,英语依然在近几百年来独自散发着其独特的光芒。

英语与世界的融合主要是通过被三次语言入侵及后来两大英语国全方位的扩张形成的。三次文化入侵分别是公元6世纪末基督教会及拉丁语的传入——第一次文化入侵。第二次文化入侵:公元793年开始,北欧的维京人(viking)开始入侵不列颠岛,英语的词尾变化逐渐消失。1066年,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入侵不列颠岛,使得法语对英语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这是英语受到的第三次文化入侵。

自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起,英语就开始了它的“世界语”之旅。她之所以成为世上最为广泛使用的通用语言,除了几个世纪来,以英语为母语和官方语言的英美两大超级大国在经济及政治制度、文化和思想高度发展为基础和前提条件下的相续殖民扩张及与其相应的强力思想文化传播等因素外,世界对其语言美学的认识、接受以及与其发展相应的大力宣传与传播,亦成为其功成名就的极重要因素。就如人类对美与真理的感知、认同与追求一样——唯有在真与美的面前——譬如一件伟大的艺术杰作前面,他们的心灵才能够毫无障碍地做到相通与相知,同时也激发了人类追求美的思想与欲望,成为人类追求理想的动力,更赋予了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更大更多的想象空间与激情和灵感,提高了美好的思想情感,升华了人们的思想、生活与憧憬和愿望。而思想乃至语言文化的广泛传播,若没有雄厚而强大、领先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为基础后盾是无法做到的。

英语等许多的语言就具有这种独特的美学(aesthetics)艺术魅力。它的文学与艺术发展主要有以下各个阶段:古代、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维多利亚时代、20世纪初期、两次世界大战时期和现代及当代的文学与艺术。早在中世纪的杰弗瑞·乔叟(1340-1400;geoffrey chaucer)到文艺复兴的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时期,英语就已经奠定了其文艺和艺术语言在历史上的地位、影响与作用。这就是英语得以独领并被经久不衰 “传诵”的真正原因——任何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是不至于永久为世人所遗忘的。这也是人类长久以来追求真与美达成的心灵与思想的默契与共识。故而,英语在近、现代社会完全扮演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语的角色和联合国主要的官方语言(english as a world language/esperanto: a. esperanto b. united nation official language)。更为重要的是,英语语言文化的历史地位是在世界及历史的发展与变迁中吸取了其他先进语言的艺术精华而发展和确立的。这也使得它能够成为世上独一无二的通用语④。

2.英语美学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世界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

英语美学语言文化可谓是世界语言文化的奇葩。英国历来以绅士风度闻名于世。而言行举止得体而温文尔雅,语言谈吐文明优雅而有感染力则为一名绅士所必备的条件。这要求人们在平时讲究语言谈吐和言行举止,注意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的应用,包括言辞措词的修饰与表达,以增强语言的艺术表达及语言的艺术感染力。人们从日常生活中开始发现与挖掘语言的美学价值,甚至在各种艺术创作中也尝试并充斥着这种美学价值观念。英语的艺术语言和语言艺术也由此相应发展了起来。这正是英语语言美学艺术及其美学价值(aesthetic value)的集中体现。而英国语言的全球化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大英帝国之后又是美国的雄霸世界,随之而来的就是英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入侵及思想文化的加速传播,以至英语文化成了世界文化近几百年来沟通与交流最重要的主流文化。

四、英语艺术语言和语言艺术对英语学习与文化交流的影响

由于英语的特殊社会历史背景及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使得英语思想文化演变成了人类近现代和当代的主流思想及文化——特别是在各民族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更展现无遗。这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就连古罗马帝国时期也无法做到。

人类只要还有对美的向往、愿望与追求,就永远不会失去对生活的追求与勇气。通过英语美学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的欣赏、学习与交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营造英语学习的最佳环境及思想与审美的氛围,提高学习者的自身语言意识、语感与情感交流以及审美观、思想情操和道德观念,拉近各民族与国家间的距离,更使得我们在追求民族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在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竞争中能走在世界与时代的最前沿并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名真正的世界公民。这也是世界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故而,学习或是欣赏英语的语言文化,促进并提高、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得以发扬光大,这恰是思想开放与先进的表现。世上任何国家与民族的强盛都是在开放思想与沟通交流中走向世界甚至引领世界的。英语如果没有被多次的文化入侵,并依托先进而强大的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为动力基础,在发展中实现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不会有今天的历史地位。只要翻开不同时期的英语文学及艺术作品,你就不难发现这一点。

五、英语美学艺术语言及语言文化与学习动机的激发

由于英语的世界语言主导地位,导致全世界范围的英语学习热潮。连创建“疯狂英语”的李阳也不禁惊呼“整个亚洲都是英语学习的海洋!” 但同时他也提醒英语学习者:“英语首先是一项技能(english is a skill.)。第二,英语只不过是工具(english is just a tool.)。只有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个工具去学习、交流、谈判、推销,我们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第三,英语很简单,类似中国的拼音!(english is easy, just like chinese pinyin.)第四,英语不是外语(english is no longer a foreign language.),是全世界各个民族用来交流的国际语言。中国人应该把它当作第二母语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英语!第五、英语能让中国人更加聪明、更加有智慧和气质。”

作为当今世界英语语言文化的主流,对其跨文化性艺术语言的学习、了解、欣赏及探索,不仅仅能够在其文化与艺术的天空获取充足的精神与思想的食粮,也体现了与世界沟通、交流及与世界发展同步或自身发展的强烈愿望。

所以,英语学习无论是教还是学,关键是寓乐于教与学中。在学中享受对美与追求的快乐,在快乐中收获知识的乐趣。故而,教与学不必拘泥于传统的严肃教学氛围,而是应该开放思想,大胆尝试,让学生去欣赏并享受艺术语言的快乐氛围与魅力。不必只为教而教,更不应该只教而不育;学生也不须只为学而学,而应乐在其(学)中,学而乐得其所。

人类对知识的渴望是永远没有尽头的。唯有在艺术与思想的氛围里人类才能够充分激发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与学者不妨从电影、音乐、戏剧及文学艺术中获取充足的兴趣和满足个人的审美情趣与欲望,在丰厚的知识海洋里得到思想的升华,也可以从摄影、绘画、雕塑乃至动漫甚至电脑游戏中获得精神的慰籍与思想文化的充实与满足。或许,我们更应该为开放与激发思想的灵感与源泉,让学习英语变成英语戏剧的欣赏与小品表演、歌唱及其他的艺术演绎等等,还可以在教学中利用音乐自然优美的旋律作为朗读或朗诵的背景或伴音配乐,不仅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英语的韵律美、线形美和意蕴美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教学中可以通过其他艺术手法来加强英语教学的审美情趣及艺术思想教育。譬如学唱英语歌曲或是学习极具艺术美感的英文斜体书法等等。这些对英语学有裨益。

是而,教育机构与英语教师应多创造和谐而浓厚的语言文化及艺术氛围,通过艺术语言培养学习者的审美情趣,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思想创造欲望,从而更提高学习者的思想情操、审美及道德感情,增强与世界各国人民交流的意愿。

六、让英语语言文化成为文化交流与民族振兴的工具

如今,神州大地上的中华巨龙正在慢慢的苏醒,华夏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中。如何高效利用英语这一语言文化利器,将直接关系到民族振兴的速度乃至成败。既然英语是全世界各个民族用来交流的国际语言,而我们则希望通过与世界的交流与共同发展中实现民族的宏伟目标,那么这一与世界沟通的工具不仅要为我们所正确使用,更应“全心全意”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服务。

参考文献:

[1]骆小所. 艺术语言:物化形式的感性显现[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2]孙志刚. 论语言艺术化的本质——语言与现实审美关系分析[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1).

[3]邓瑶. 语体学方法:艺术语言研究的基本思考方式[j].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4]李赋宁. 英语史[m].商务印书馆,1998.

[5]杨育彬. 艺术语言的美学功能[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6]莫塞,水天同译. 英语简史[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5.

言语艺术论文范文4

越来越成为舞台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它的出现,创下了舞台历史上的辉煌。这个对我们从事灯光艺术的人说来,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不仅掌握各种现代设备的技术、运用,更要练就自身对艺术的把控、理解。读懂舞台剧、读懂导演的思考,读懂剧本的原旨,为观众提供一个最完美的舞台环境。通常我们做灯光的,常常有重技轻艺的意识,下意识的体现在灯光的操作上,粗糙、简单,不能尽善尽美地把舞台剧展示出来。当代的舞台艺术,无论在戏剧、歌舞,各种艺术样式的舞台表现中,都迫切呼唤我们从技术走向艺术,从技术走向技术和艺术的融合,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灯光设计人员的责任。我在几十年的灯光艺术工作中,积累了一点对现代灯光的思考,现谈出来,与同行们共同商榷。首先我认为,灯光的音乐性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个特质。这也就是说,我们的灯光的起承转合,它必须在音乐的节奏中,在音乐的最恰当的节点作出灯光的转换,让我们的灯光的强弱随着音乐的强弱变化,让我们灯光的节奏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跃,这一点对灯光工作者来讲有点难度,因为大多数的灯光师对音乐的感觉是不灵敏的,是缺少记忆的,所以让他们能够准确的把握节点无疑是要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其实我们在舞台上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说,舞台的中心人物,大段的咏叹结束,通常我们的灯光是切光,但往往咏叹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人物情感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故事的结束,所以这种结束感就不能用这种戛然而止的切光简单处理,必须追随着演员的情感,减弱灯光,缩小光圈,把观众带向无限的遐思当中。这样才能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样才能满足观众审美心理的需求。仅仅是简单的切光,也都渗透着你对人物的理解,你对艺术内涵的掌控。灯光的特写,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手段,但是怎么用好灯光的特写却有一定难度。我在扬州文化艺术学校08年的毕业典礼晚会中,对他们的开场把杆基训舞蹈的表现中采用了全场黑光,只有非常强烈的演员腿部特写灯光,让演员在曼妙的音乐声中轻盈地舞动着修长的双腿,踩踏出明快的节奏,一下子在剧院中产生了震撼的效果,观众报以了最热烈的掌声。可以想象,倘若我们是舞台满光表演这场把杆的舞蹈,会有这样的效果吗?绝对没有。这就是灯光特写的力量。它不仅诠释了芭蕾,它还把芭蕾这门艺术的神秘感推向了新的高度,从而让观众得到愉悦和审美享受。

2.灯光的特写

广泛地运用在舞台中,现代的灯光器材也为我们提供了最优质的灯光效果,所以我认为,灯光特写的运用在我们舞台艺术中将会有更强大的生命力。结构性灯光运用在舞台上已经不是新鲜事,细光束、高亮度的光束灯可以把喧嚣、繁华的都市打出城市的节奏,可以打出城市的工业化的氛围,甚而可以打出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的繁忙。应该说,结构性灯光它的神奇在于你的创造,在于你的构置。我在扬州市歌舞剧院排演的舞蹈《阵地》中,就运用了结构性灯光,这是一个战争题材的舞蹈,就是要表现英勇无畏的战士突破封锁线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我用结构灯构置出虚拟的封锁线,起到了意想不到的舞台效果,时隐时现,时而真实,时而虚幻,但它都恰到好处地把战士突破封锁线的动作、气概烘托得更鲜明、准确、震撼。同时,用结构性的光束灯作为地逆光,营造出战士匍匐前进在敌人的炮火中,对舞台的情势起到了极大的渲染和推进作用。灯光的切割,对于舞台的环境、地点的转换,人物之间的转换,以及各种形态的时空变化,都有非常精准的呈现。灯光的切割,不仅解决了时空的自由转换,同时,还能推进戏剧节奏的变化。比如说,舞剧《沙湾往事》,它充分地运用了灯光切割的手段,将有限舞台的空间和无限的故事情节做到了最简约、最完美的体现。所以我认为,灯光的切割,对我们现代灯光师来说,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灯光能否切得非常干净是一门技术,但是何时切,切的什么色彩,强度的变化,却是一种艺术。这都需要我们对舞台的理解,对剧目的提炼。灯光在舞台中实际上是为了剧或舞蹈二度创作深加工。对于一台剧或某个舞蹈首先要看透剧或舞蹈要表现什么。在确立了导演和舞美的风格之后,使用一系列现代化的灯具,大胆地突出舞台中所要表现的环境、气氛、情调,把它生动具体地呈现出来。如我院编排的三人舞《甘霖》,它的舞蹈语汇是使用一种彝族古老特色的肢体语言,原生态地表现了人类对水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呼吁人们保护大自然,珍惜大自然的赐予。在该舞蹈中运用了“定点”、“光束”、“图案”、“频闪”、“切割”及大面积色光转换等,把不同时节的环境变化的场景有机地连接起来,使舞蹈表演节奏更加紧凑,场景转换更快,以及利用逆光、地逆光的光束更有视觉上的冲击力,将演员的形象更加有立体感。随着音乐的节奏,深层次地加以烘托、渲染,引导观众由感性过渡到理性认识,使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又充分领略并认识了灯光与色彩的魅力。

3.结语

言语艺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言艺术

语文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提升学生的文字感悟能力,还要在实际的教师与学生的言语互动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课堂评价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状况等进行评定,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评价某一次表现的行为,而且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都有言外之意和言后之效。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小学语文课堂的评价语言存在着评价语言模糊、单一等公式化评价的现象,需要教师不断加深对评价语言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提升课堂评价语言的艺术性,让学生在评价中也能感受语言的艺术魅力。

一、课堂评价语言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到,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他们也就会更加看重老师对自己的评定,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对学生做出的即时语言评价会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情感产生更大影响。

教师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情绪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式评价,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加迅速地接受并按照教师的指引或弥补自己的不足,朝着预定的方向努力,还有助于他们养成吸取别人意见、有效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目前课堂评价语言的不足

虽然大多数教师都能基本了解课堂评价语言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的素养不足,教育观念的错位等原因,使得目前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言僵化刻板、公式化评价等现象比较突出,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评价语言简单含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与学生频繁地进行互动,因此评价的次数就比较多,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采用“好”、“不错”、“你真棒”、“来,大家掌声鼓励一下”等非常简单的语言,这虽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肯定,但是这样简单含糊的语言并不具有针对性。此外,严格来讲,频繁使用这样的评价语言是教师不负责任的表现,其评价效果也大多无用,既无法激发学生的热情,也没有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努力的方向。

(二)评价语言单一贫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许多评价性的语言已经基本演变为教师的口头禅,单一的评价显示了教师课堂语言的贫乏和文化修养的不足。例如在许多教师随口将“对”、“很好”、“不像话”、“不对,坐下吧”之类带有评定性的语言传达给学生,使得评价非常的随意,而且单一贫乏的表达形式和空洞敷衍的评价语态使得课堂评价流于形式,脱离了学生的评定需求,既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和即时的情感状态,也没有对其学习方法进行引导或建议,导致课堂教学评价语主题对象的丧失和功能的匮乏,使其成为教学过程的象征性环节。

三、提升课堂评价语言的艺术性

(一)突破课堂评价中的言语惯性。提升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言的艺术性,使其充分发挥在激发学生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提高课堂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最重要的就是突破目前评价中的言语惯性,摒弃随意、陈旧的评价语言。

首先,基本去除“好”、“很好”、“真棒”等笼统、空洞的没有任何具体内容的评价,转而对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评定,比如在学生朗读课文后,教师就可以从其声音是否洪亮,有无读错的字,感情是否真挚等方面展开评定,以鼓励为主,但要注意空泛的叫好类评价并不具有针对性,也不能使他们感受到被赞扬、肯定的喜悦。

其次,要注重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不以最后的结果论英雄,很多时候由于课业任务多、课堂时间有限等原因,教师在会显得有些急躁,学生表现不尽如人意时,往往会以“这样不行,你先坐下吧”、“都说了几遍了,怎么还没有记住”之类的语言打断其发言,而没有对其表现的整个过程给予关注。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表现的整个过程都需要给予实际的评价,即便最后的结果无法满意,也不能使用过于急躁、消极的语言,转而以引导式的建议为主。

最后,要杜绝夸大其词的评价。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为了吸引学生注意或者是为了帮助其树立信心,往往会使用“声音真洪亮,将来一定能当播音员”、“说的真好,一定会是个好作家”等夸张用语进行肯定,如此夸大学生的表现,不但不能起到激发学习热情的目的,甚至有可能促使其形成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还是应该具体的针对学生某一次的表现,实事求是地进行恰当的鼓励即可。

(二)加强情感性和鼓励性语言的运用。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沟通,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比如,读错字音是非常常见的,教师一定要注意柔和制止其他学生的取笑和不满,再对读错的学生进行引导,如“啊,看来这个字大家都掌握了呀,老师相信他肯定也是会读的,是不是刚才太着急读错了?不紧张,来,咱们在仔细看一下。”这样既照顾了学生的情绪,又对其进行了引导和鼓励。

语文课堂不仅是学校的场地,同时也是情感交流与互动的阵地,而教师的修养就直接体现在其课堂评价的语言之中,因此教师要尽量以艺术化的评价与关注与引导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力求评价具有有针对性、启发性、导向性,能够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参考文献:

[1]张虹.提高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言语艺术论文范文6

由于历史事件已经成为过去式,不具备拍摄真实环境与时间中的人物与事件的条件,即便是有历史遗址、遗迹、文物等,但它们都是静态的而且需要精心保护,所以就难以获得生动的可视性材料,这使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成为一项艰难的艺术劳动。

为了解决可视性材料缺乏的难题,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者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通过各种手段去弥补创作中的不足,其中最常见的有当事人讲述、专家采访、真实再现等。当事人讲述是由当事人口述记忆中的历史事件,或呈现其日记、文字材料、图片等辅材料,专家采访是由历史学者、专家讲述历史事件,引导观众从专业学术角度认识历史,这两种方法可以弥补史料不足,但仍没有提供与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可视性材料。真实再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采用搭景搬演的方式,通过写实或写意的历史场景搭造以及演员表演再现历史情景。三种表现手法运用中如果把握不好尺度,便会违背真实性原则,因为三者都不是直接拍摄的现场影像,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主观的成分。真实性是不可违背的原则,否则就不能称其为纪录片,不过由于题材限制使得以上三种手法在不同程度上都带有一定争议,尤其以真实再现最为集中,但只要坚持历史真实性原则的底线,不为了单纯追求影像质量而进行虚构和造假,都能得到广泛的认可。

近年来,动画艺术语言由于在重现历史场景、人物、细节等方面无与伦比的便捷优势及其强大的画面表现力,越来越受到创作者的青睐。不过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争议,因为动画是一门带有主观性和虚构性特征的艺术,能够“虚拟”再现构想中的任何场景,艺术语言和技术手段的虚构性与纪录片“真实性”的基本原则形成一对矛盾,动画艺术语言便是这样带着巨大的争议在历史题材纪录片中得以广泛运用。

动画艺术语言在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中的运用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动画的门槛不断降低,各种制作软件的普及和专业人才的增多使动画艺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成为电影、电视、广告、栏目包装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创作元素。近年来,动画艺术语言在纪录片创作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历史题材纪录片中,动画成为再现历史场景、弥补史料不足的有力武器。动画在历史题材纪录片中的运用现状及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艺术化再现历史情景,增加生动性。比如纪录片《我的抗战》贯彻了创作者“口述历史”的理念,通过对当事人的采访记录历史,为了提高整部作品的生动性与艺术价值,创作者采用了木刻版画风格的动画形式作为辅助手段,通过动画场景与当事人叙述的声画组合营造出强烈的感染力,同时由于木刻版画是抗战时期流行的一种美术形式,使用这种动画风格更在艺术精神层面与抗战的历史内涵相融合,使得整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大为提高。

其次,大幅降低了创作成本。仍然以《我的抗战》为例,片中涉及到大量的战争场景,按照传统的创作思路可以使用影视资料,不过现有的影视剧和相关纪实资料存在重复使用的现象,并且不同的影视素材剪辑不能保证整部作品视觉风格的统一,所以这条思路没有被创作者采纳。如果使用真实再现,场景、道具、爆破以及影视设备的使用势必造成成本大幅增加,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动画艺术语言的运用轻松地解决了以上问题,节省了大量成本,使创作者有更多精力放在历史事实的挖掘采访和提高作品的艺术水平上。

再次,提高了画面表现力,更适合史诗场景的再现。在《圆明园》中,创作者面临着空前的难题,因为圆明园已经毁于战火,仅有遗迹存留。由于年代久远,当事人都已经离世,只留下些许文字与图片记录,以如此匮乏的可视性材料去创作一部时长90分钟纪录片的难度可想而知。此时真实再现理应成为创作者的首选,但是如果要达到视觉“复原”圆明园的创作目标,场景的搭建将会是一项浩瀚的工程,绝不是一个纪录片剧组所能完成的;若采用模型搭建的方式则难以展现园林恢弘的史诗场面和建筑精美的细节,画面表现上会留有遗憾。最后创作者选择了三维动画,通过建模、材质技术可以完美地表现任何建筑细节,利用高性能计算机可以完成大规模建筑群和风景的渲染,再加上精心设置的漫游动画,使观众随着虚拟摄像机的运动在圆明园的数字化史诗幻境中移步换景。

又次,扩展了题材与表现范围。动画艺术语言使历史题材纪录片摆脱了长久以来可视性材料缺乏对创作的束缚,创作者可以放开手脚去选择他们过去所无法驾驭的对象。近年来,一大批历史题材纪录片借助动画艺术语言为观众呈现了过去未曾表现过的题材,如《大唐西游记》巧妙地用动画形式呈现了调查玄奘师徒取经真实性的整个过程;表现中华五千年文明及“天人合一”理念的《故宫》通过动画再现了紫禁城建造过程和浩大典礼仪式等历史场景;获得金球奖最佳影片奖的动画纪录片《和巴什尔跳华尔兹》甚至利用动画艺术语言完成了对回忆、梦境和心理的纪录。最后,使历史纪录片更富有时代气息。影像技术的进步和创作手法的多元化使影视剧的创作极富时代气息,如《阿凡达》、《盗梦空间》等影视作品都获得了极高的社会关注和回报。“一直以来,中国纪录片重视内在属性,而对形式的审美性缺乏必要的关注”[2],我们应当在保证历史真实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纪录片的视听语言与创作手法,动画艺术语言无疑给创作者提供了又一种可能。

总之,动画艺术语言为历史题材纪录片带来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成为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者的一把利器,使他们的创作不再受到缺乏可视性材料这一问题的束缚,大大开拓了历史题材纪录片的表现范围。

动画艺术语言与真实再现手法之比较

动画艺术语言的运用为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动画艺术语言主观、虚拟性的特征与纪录片的真实性要求之间的矛盾是绕不过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动画艺术语言与真实再现的比较,分析二者与纪录片真实性原则的关系。当下也有人将纪录片中的动画场景归为“真实再现”,这是一种广义的划分方法,认为二者都运用艺术化手段将过去式的历史场景予以视听重现,这种重现是真实历史场景的“模仿”而非复原,从这个角度看二者是相同的。但这混淆了动画与真实再现艺术创作的本质区别,真实再现以影视造型语言为基础、以“搬演”为形式,经过每个场景逐个镜头的拍摄剪辑完成,对美工、服装、道具、灯光的要求与影视剧基本相同;而动画艺术语言以美术造型语言为基础,由动态的线条与色彩构成,具有很强的主观虚拟性、表意抽象性,不需要场景与演员,尤其是在数字动画艺术语言的支撑下,仅需要几台电脑就可以进行创作。

真实再现弥补了历史题材纪录片表现手法不足的缺点,增强了可视性与生动性,“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纪录片的一次自我救赎,把自己从解说词加图片的刻板中解放了出来,拓宽了纪录片的表现领域和叙述空间”[3]。但是从接受角度讲,真实再现常常引导观众进入“故事”情境,产生所见即真实历史场景的错觉,而且拍摄过程中的场景、道具、服装、表演越真实,给观众造成的错觉就越大,比完全采用虚拟风格的动画艺术语言更容易将观众带离对历史真实的探求。比如《圆明园》中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相聚的一段真实再现,画面唯美、镜头精到,使观众在“故事片”观看与“纪录片”欣赏之间产生了游离,虽然画面中的演员、服装、建筑等等都是处于“再现”情景中的历史表义符号,但是由于与生活中的现实场景具有绝对的视觉关联性,所以很容易让观众得出片中的假定情景就是历史场景的最终结论。

在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中,真实再现与动画艺术语言都能够做到“非虚构”,但前者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历史纪录片中“历史真实”与“影视艺术化处理”的界限;而动画艺术语言“得益于这样一种独特的辩证法: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关于真实人物,同时我们也知道自己正在看的是一种动画方式的重构,它与现实并没有那种我们所熟知的索引性关联”[4],这样就避免了由假定场景中的具象视觉符号造成的审美混乱。动画语言明确地告诉观众,虚拟的动画场景可以做到所表现的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各个要素都符合历史真实的客观要求,但并不要求画面中建筑、街道、衣服的细节完全等同于所讲述的历史时间、地点中的真实情景。这样,动画艺术语言通过假定场景中的假定性视觉符号反而能够让观众跳出对假定场景的“执着”,将审美重心放在对历史事件的把握上,去体验和思索创作者所要表现与传达的历史真实。

动画艺术语言与纪录片“真实性”原则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看到,动画艺术语言通过一种“陌生化”的方式将观众带出了真实再现所造成的“真实还是故事”的困惑,但由于艺术形式的高度假定性,还是使其在有关“真实性”的问题上饱受争议。其实在创作实际中,动画艺术语言并不仅限于历史题材,而是在各种题材纪录片创作中都得到了广泛运用,并且还发展出专门使用动画艺术语言进行创作的“动画纪录片”:“在动画纪录片创作中,创作者可以将动画所要表现的对象进行放大,甚至扩展到整部影片,通过对形式、风格的把控,动画成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赋予影片主题以非同寻常的意味”。[5]这类纪录片使用动画艺术语言表现真实事件,最早可追溯到1918年的《路西塔尼亚号的沉默》,华裔导演王水泊1998年创作的《天安门上太阳升》曾获得1999年奥斯卡最佳短纪录片提名,近几年的代表就是反应黎巴嫩战争的《和巴什尔跳华尔兹》,在这些优秀的动画纪录片中,“一方面所描述的事实来源于现实世界,是一种现实的存在,另一方面影片又完全是风格化的、表现主义的,有着虚构的外观。这里潜在着的是动画纪录片在认识论上较之与传统的纪实风格纪录片的某种偏移。”[6]

言语艺术论文范文7

(一)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是为节目的新闻性所决定的。其语言运用只有在新闻性原则下显现个性特色,才能赋予节目魅力和生命力。新闻以真实性为第一准则,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欺骗大众,这就要求主持人实话实说,开诚布公地进行报道和评论。在多数情况下,主持人依据记者、编辑的新闻稿说话,但话语要达到清晰明确、情真意切的要求,还要靠自己来把握。例如,要使语音、语句、语速、语调与报道事实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相适宜,与事件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相吻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几位主持人,他们的语言各具特色,有的平和冷静,不动声色;有的犀利、亢奋,锋芒毕露;有的儒雅、潇洒,文质彬彬。他们的共同点是学者谈吐,大气自如。他们的语言背景是思想感情。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的个性特色在于他们对新闻价值的把握、处理的洞察力和敏锐眼光,在于他们对新闻工作的责任心和对公众的关爱心,而不是一个单一的语言处理技巧问题。知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谈到《焦点访谈》的评说、评点时说:“有些话尽量不用。比如,‘我们必须……’‘各部门应该……’这种指令色彩的语言像是政府的指示,像是首长的命令,不像主持人的话。”

(二)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

我国的综艺娱乐节目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今晚八点半》是融音乐、戏曲、曲艺、文学等多种文艺形式于一炉的综艺娱乐节目。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于1983年春节,各门类文艺节目通过主持人精心组织安排,巧妙穿插解说而融为一体。作为节目主持人既要与参加演出的演员交流,与场上观众交流,在交流中做到心灵沟通、情感契合;同时,主持节目的过程也是体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必须以此作为语言运用的依据。倪萍说:“……特别是娱乐性的节目,谁愿意看那不高兴的脸啊!……再说,节目主持人不高兴时是说不出热情、轻松的话语的,更谈不上用心去碰撞观众”。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有两人同台主持或多人同台主持的方式。最常见的是两个人主持,两个人话语的编串要做到随机应变、灵活巧妙、严丝合缝、滴水不漏。配合中相互协调,避免出现互让中冷场、抢话中尴尬、反差中缺少互补等主持人用语之大忌。如上海东方电视台《共度好时光》节目主持人曹可凡出语潇洒利索,略带雅趣,而搭档袁鸣出语爽朗轻快,略带奔放,两人珠联璧合,相映成趣。

(三)教育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教育节目要求语流平稳,节奏缓慢,音调偏中。除一般表达方式外,说明表达方式用得较多。从需要来说,主持人的话语在客观性、科学性的基础上,尽可能贴近实际、贴近实用;从兴趣来说,教育节目要吸引受众,要求主持人话语注重艺术性和趣味性,像中央电视台《环球45分》介绍国外地理历史、风土人情那样让观众动心动情。教育专题片《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的诱惑》等,之所以有那么多观众乐此不疲地一集一集看下去,除节目本身传递一定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民俗风情的知识外,还在于主持人富有东方神韵的话语,让观众在汲取知识的同时得到了审美享受。

(四)服务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服务节目与一般节目相比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服务对象特定;二是内容贴近生活;三是效益来得直接。上述特点,决定了服务节目主持人的话语定位:善解人意,真诚亲切,务实求是。我国许多主持过服务节目的主持人像沈力、张悦、蔚兰等都以各自不同的、个性化的语言征服受众,受到大家的喜爱和尊重。一位评论家评论沈力主持的服务节目时说:“看了她的节目,不光学到了知识,也是一种艺术享受。确实感到她是在诚心实意地为大家服务。”服务节目主持人为观众服务时特别周到、耐心、细致,但话语运用要随和却不可随意,婆婆妈妈、唠唠叨叨、喋喋不休,会把真实有用的信息给冲得松松垮垮、残缺不齐,这样就无法实现“适其需要,合其情理”的服务宗旨。服务节目同其他类型节目一样,话语简洁、明晰的同时还应注重格调、韵味,正所谓“说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却有琴棋书画诗酒花的韵味”。

(五)体育竞技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体育竞技节目主持人是把场上竞赛与观众连接起来的桥梁,他(她)要用“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生而不紧,熟而不油”的话语把场上千变万化的比赛情景,甚至与比赛有关的场内外的人和事瞬间滔滔不绝地传递出来,并要求主持人口才出众,话语到位,清晰流利。这些与主持人对体育比赛项目的熟知程度、敏锐感觉和应变能力直接相关。正如吴冷西说的那样:“体育解说是一种相当高级的艺术,是解说员思想状况、文化修养和专业知识的综合反映。”宋世雄在《宋世雄自述——我的体育世界与荧屏春秋》中回忆我国体育转播解说的拓荒者之一张之时说:“张之老师在实况解说中,非常重视语言的艺术性。他平常很注重语言修养,从古今中外的文艺宝库中汲取营养。他用李白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诗句来形容足球守门员的防守严密,用陆游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描绘比赛过程中的战局变化,用李贺的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来比喻球场上的重兵压境,多么形象而生动。他把李富荣勇敢拼搏的性格比作‘勇猛的公鸡’,把张燮林远台削球的绝技称为‘海底捞月’,给人留下何等深刻的印象。”书中谈到他和老师张之的主持风格:

(1)精神饱满,情绪高昂;

(2)掌握节奏,张弛有度;

(3)穿插背景,扩展层面;

(4)述评结合,客观公正;

(5)轻松幽默,风趣自然。体育竞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高尚的风格、拼搏的精神、人与人心灵的沟通是体育竞赛的灵魂。作为体育竞技节目不用说也应体现这一精神,并表现在主持人的话语中。“场上一分钟,场下十年功”。就主持人语言发音来说,没有声母、声调、语速的训练,没有吐字归音、运气与口舌活动的技巧,很难达到体育比赛解说述评的高水平。另外,在转播、直播体育比赛时还要根据不同的体育竞技项目采用不同的语体、语调以显示各自的话语特点。

二、结语

言语艺术论文范文8

二维平面性与图底并置关系是深入认识语言形式的根本立足点,可以说没有对平面的自觉和图底并置的理解,就难于在装饰语言的传达上实现现代审美下的文化身份与文化立场的意图表达。形式观念带来的审美方式不单是对宏观结构的把握,同时也带来了知觉多向的发现能力。毕加索说过:“艺术不是创造,而是发现。”在不同境遇或不同环境下,形式目光的发现与审视,一方面是内在审美的形式需要,另一方面是外在的审美资源发现。文化资源是一方土地,民族和区域的文化生态。寻根探源的文化态度与形式表现的意图传达,需要立足于形式观念的表现基础之上。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一方面在保障展馆的使用功能,同时在外在形式上,采用了简洁的语言传达方式,另一方面所注入的民族文化元素,如椽头采用东西南北汉字回文,以及借鉴传统卯楔结构,中国红的选择等,所体现的意图形式,传达出明确的文化精神。那么立足形式审美,发现和采用的结构方式,以及文化精神的形式确立,均体现出立足形式基础是的现代审美观念和语言意图。图底并置所着重于二维平面纵深度的认识,需要平面力学传达关系的理解。在二维平面中,图和底在同一平面的关系,既是力动原理关系,图底平面的力作用视知觉,可以造成平面四边的力学扩张。这种平面纵深向的感知和二维度边框的力学扩张,是平面自觉所必须认识的。装饰语言的平面性,尤其是现当代装饰语言的新探索,不仅仅是新题材内容的表现,它更需要在现代审美的关照下,通过艺术设计形式视知觉的强度,实现明确的语言传达。

二、装饰语言的实验方法探索

现代艺术产生以来,除传统工艺手段的保护欲传承之外,新的手段与方法就是试验方法,只有不断的实验探索,才能通过作品表达新材料本身的质地美感,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与借用,致使新的艺术语言、艺术形式不断产生。比如,玻璃艺术、纤维艺术、金属工艺等形式,均源于试验方法而不断产生。在艺术设计中,那些由试验方法而不断产生的艺术形式语言,不断被融入进来,使艺术设计产生多样性多元化的活力。形式观念和抽象审美下的实验方法,使专乎于技的传承方式转变为个性解放和灵魂自由的充分表现,在那些实验中,文化意识与精神自由更自觉地主导着语言意图的传达,实验的探索方式中,形式观念代表着审美的现代性。无论是结构主义还是抽象意象表现,画面的实验趣味使内在的语言意图更感性地传达出来。艺术总是冲破束缚,否定之否定地向前发展,而实验方法、实验态度和实验精神,更为突出了艺术家语言表现的主观能动潜质。尽管装饰语言更直近于大众审美和文化环境的创建,但从其独立艺术形式的自身而言,它同样需要不断冲破自身束缚,实现与时俱进的新形态发展。实验方法的诸多手段,技术借用,偶发效果的捕捉,材料运用以及语言传达方式的选择,均决定着其形式、形态的不断繁衍和发展。随着人们居住环境,公共环境的不断改变,对装饰艺术语言的新需要就成为艺术设计形式前推的一方力量,而艺术设计本身的学术研究与探讨,则从更纵深的文化角度,审美立场和前卫思考,推进当代艺术设计的新发展,而这些均需要试验探索的方式实现语言的充分传达。

三、文化语言传达方式探索

文化元素、语言符号的运用,是基于语言传达的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传承延续。“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原始的就是现代的”,但是,“民族的并不等于世界的,原始的也非等同于现代的”。文化资源的认识,与文化元素的摘取,符号运用,均需纳入载体、形式结构和现代审美,才能实现其文化意图传达。如,在招贴设计、包装设计、装饰绘画设计等,均有图文并茂的装饰语言符号的融入,并以多样的形式传达着作者的意图。本人在作品《构成一号》中所采用点、线、面、色彩等排列与组合的语言方式,着重于平面形式隐含中的神秘感表现。作品内容表达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原生状态,以及那里文化的原始神秘性,均使人产生非常丰富的文化追想,这种总体上的感觉就需要以透叠、分割、重构的构成形式,并采用国画中积水和晕染的手法,制造画面的隐含性和神秘性。形式美感的里面是民族情调的场景,光色和物象细节被掩映在里面,从观赏角度看见,远观近察均合于整体形式,而这个形式的构成,又体现了中国文化审美的“大象无形”和“似与不似”的趣味。《构成一号》的构思与创造过程,经历了反复实验的累加,在层层深入,取舍和强弱对比中,逐渐找到了神秘感和内在精神意蕴的语言。语言方式通过这个构成形式呈现,确实出乎预先的料想,实验过程带来的感受实际大于作品本身,而语言的传达方式,更是通过这个过程实现了对现代审美的进步理解。

言语艺术论文范文9

论文摘要: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成就显著,其艺术化的口语技巧、生动传神的字句修辞技艺及朴质清幽的语言风格,都深深地刻上了过渡文学的时代烙印。

朱自清的散文,“以美丽动人的文字”,为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活力,其散文作品多将文学的大众化特征与语言的艺术化追求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体现了时代语言的独特魅力。

一、娴熟生动的语言表达技巧

(一)“口语化”的语言特点

通俗浅近的“口语化”艺术是朱自清极为自觉的语言艺术追求之一。1929年,先生就在《说话》一文中首先提倡“用笔如舌”和“以说话论”的文风;并先后在《雅俗共赏》等篇章中提出了创造“口语化”语言的一些具体审美标准[1]。这一切为他散文的语言风格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朱自清的“口语”,主要以北京口语为基础,兼融其方言和西欧语言的某些表达方式,形成了具有知识分子口语特点的语言风格。在他的散文中,言辞亲切、随和,语句清新、典雅。如:

(1)她和润儿在一处玩儿,一大一小,不很合适,老是吵着笑着。但合适的时候也有:譬如这个往床底下躲,那个便钻进去追着;这个钻出来,那个也跟着——从这个床到那个床,只听见笑着,嚷着,喘着,真如妻所说,像小狗似的。(《儿女》)

引文中的词汇,多从口语中提炼而来,生动形象,简洁自然。“玩儿”“合式”“老是”“那个”,尽是北京人的口头语言。在“这个……那个……”的口语句式中,作者用简洁恰当的动词,生动流畅的短句,使孩子们生动和谐的玩耍场面跃然纸上。这样感性的文字犹如一个个音符在欢快地跳跃,充满了生活气息。再如:

(2)你见过衔着橄榄的人吗?腮帮子上凸出一块,嘴里不时地滋儿滋儿的。(《谈抽烟》)

作者通过“衔”“腮帮子”“凸出”“滋儿”这些形象的口头语,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了吃橄榄的人的情态,言虽简,形却肖,艺术效果极佳。

值得一提的是,朱自清主张在实践中,有必要根据表达的需要,适度吸收并揉合富有生命力与表现力的文言成分和西欧语言的某些表达方式,使之“变为已有”[1],从而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化口语。五四时期,他在努力打破白话文的艰涩难读并自觉追求“口语化”语言艺术的同时,并不回避文言词语及某些西欧语言的表达方式。

在朴质的叙事散文《背影》中,就含有不少文言词汇,如“惟”“箸”“诸多”“情郁于中”“发之于外”等。这些词,典雅传神,蕴涵了作者怀念饱经沧桑的父亲的深沉感情,凝练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使“朴素自然中见精工”,收效甚奇。

朱自清对西欧语言的借用也是审慎的,少数的外来词尽量音译,如《荷塘月色》中的“梵阿铃”;对西欧语言中用不同词尾改变词性方法的借鉴,是借助了汉语中动态助词“着”“了”“过”放在非动词类的后面,以利于表情达意。如

(3)她松松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少女的心;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梅雨潭》)

作者在形容词“皱缬”“明亮”后面加上动态助词“着”,使其动词化,与中间一句的“摆弄着”结构一致,句式整齐,更显露出梅雨潭的情态。

可见,朱自清巧妙地选用一些文言词语及西欧语言,是对“口语化”艺术的有益补充,使他所追求的“口语化”语言成为了一种能雅俗共赏、具有大家风范的文学性语言;也是当时的文学语言在努力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与时代纵横相联的一种自然痕迹,体现了语言的时代性特征。

(二)遣词造句的艺术

朱自清对字句的锤炼相当重视,他在《语文拾零·自序》里曾谈到:“因为研究批评和诗,我应注意到语言文字的达意和表情作用。……我们说达意,指的是字面或话面;说表情,指的是字里行间或话里有话。”文如其言,朱自清散文用词贴切、句式工整,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出最真切的情意。

朱自清对字句的锤炼,首先表现在对动词的选用及词句的组织排列上。恰当的动词,可使所写之景活跃起来,给人以无限遐想与诸多启发。在《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他写道:“沿路听见断断续续的歌声,有从沿河的妓楼飘过来的,有从河上船里度来的。”这一“飘”一“度”,既与歌源“妓楼”“船里”相呼应,又呈现出断续歌声的丝缕之美,渲染出作者游秦淮河的迷离情思。

朱自清还十分擅长运用儿化词与叠词来表情达意,使文字既轻巧,又蕴含感情。北京话里的儿化词常带有很浓的感情色彩,也带给朱自清的散文浓郁的生活气息。如《春》中的“桃儿、杏儿、梨儿”就满含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给人亲近、活泼的感受。再如《回来杂记》中用了“小顽意儿”“地摊儿”“三轮儿”“街口儿”“马蹄儿烧饼”“闲味儿”等儿化词,字里行间更有醇香自然的生活质感,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读来亲切自然。

恰当地运用叠词,不仅有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还特别能给人舒缓婉转、轻柔真切之感,传达出深远的情意。如:

(4)人生若真如一场大梦,这个梦倒也很有趣的。在这个大梦里,一定还有长长短短、深深浅浅、肥肥瘦瘦、甜甜苦苦、无数无数的小梦。(《跋》)

文段中的几个叠词意象丰富、广阔而形象,描绘出形态、情味、程度各异的人生梦想。这样的叠词在朱自清的各类文中都有,而写景抒情类散文里尤多,带给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朱自清还十分注意句子排列的节奏感。他的文句总能散、整结合,长、短句式间隔有致,且行文的缓急、跳跃与停顿,都与内容的张弛和情感的起伏紧密相联,句子之间有音乐的韵律美。在《冬天》里,有一段写回家时情景的语句,就兼容了这种字词与句式恰当组织的双重美感:

(5)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个;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冬天》)

先是对称简洁的转折句式,两个“老是”朴实传神,家中的温情便清晰地凸现在外面的凄冷之上。接着写回家景象,全用短句,“开着”“挨着”“向着”几个动词令人回味无穷,一家人的团结友爱表露无遗。最后再用“似乎…只有…也只有…”的句式抒发感受,把作者对家的深情与家带给作者的感动表现得自然流畅、形象空灵。

无论是动词的传神达意、儿化词和叠词的轻巧蕴藉,还是句式的跌宕有致,都表现了朱自清对语言技巧的深钻细研和运用语言的纯熟与机巧,反映出他对时代语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表现手法的灵活

朱自清无论是生活还是写作,用情均细腻深刻。他能把对平常景物的独特感受写出来,准确地传达给读者,主要是因为他善于联想,并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做到虚实结合,从而营造出各种幽美意境来。

朱自清喜欢设喻,将自己善感的情思寄托在一个个清新而完整的比喻意象之中,使文句优美传神。在《荷塘月色》中,这样的比喻就很突出。如:

(6)月光如流水一样,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

作者先将“月光”比作“流水”,化无形为有形,接着紧扣“流水”,写出其完整的姿态动作“静静地泻在……”,表现出月光的轻灵生动,月夜的静谧和幽美。

再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中,作者写到一个五岁女孩只卖七毛钱时,把它喻为“正如九头牛与一根牛毛一样”,极言生命价格之贱。比喻贴切形象、内涵丰富,有力地唤起了读者的联想,引起他们感情的共鸣。

朱自清散文中的“通感”艺术是其语言的另一大特点。他善于以“移觉”的方式使各种感觉融会贯通,给人灵动漂渺之感,在传情达意上收到了奇效。在《荷塘月色》中,作者这样描写“荷香”:

(7)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

花香本属一种“嗅觉”,似与“歌声”无甚关联,但作者却感受到“缕缕清香”与“高楼上歌声”的相通之处——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给人以嗅觉兼听觉的双重艺术享受。

朱自清散文中的表现手法自由灵活。为了更细腻准确地传达某种感触,他常把几种修辞串连在一起,而无堆砌之感:比喻常将比拟融合其中,使意象生动完整;通感事物之间的神似又借助了比喻的形式;有时将多个比喻或拟人形成排比,在层层递进中表达出更深厚的情意;或顺情引用文字,使文情更浓,意更切……

二、朴质清幽的语言风格

杨振声曾说:“他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中来,幽默是从忠厚中来,腴厚是从平淡中来。”[2]这“朴素”“平淡”之论,既符合其创作实情,又与其“谈话风”口语特点相一致。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自然流畅,情感真挚,简约传神,形成了一种“朴质清幽”的神态。

在他的散文中,情或由事发,或由景生,自然地抒写出其独特的心眼观感,深刻地展现了在那个变革的时代里,一个善感的爱国知识分子的真实情怀。读者徜徉在其质朴的文字中,也似走入了他那片细腻的感情天地。这种风格,在其不同类的散文中,表现形式与内涵却又各有特点:

(一)在叙事散文中,他能抓住平常人及事件中动情的细节,用质朴、简明的白描式语言进行描摹、勾勒。一些看似淡然的、不经心的语言,却正是作者的传神之笔:不夸张、不雕饰,浓浓真情孕于质朴之中。在大家都熟悉的《背影》一文中,作者就全用了白描来记事,未作多余的修饰、渲染。全文主要表现的是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与深情,儿子对父亲的感激、怀念,但像“爱”“感激”“关心”等抽象概括的词儿一个也没有,更没有华丽铺陈的词句,就凭着自己用心地观察、感受和细致地描摹,将父子之间浓厚的真情写得真切感人。如车站买票那一段:

(8)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背影》)

作者抓住父亲动作——“拣定”“嘱我”“又嘱咐”,写出父亲不只操心“我”的位置、衣物,还担心“我”的旅途生活,想方设法为“我”做极其精细、周密地考虑和安排。这些描写,看似平常简洁,却恰到好处,使一个饱经沧桑的慈父形象跃然纸上。

再如他的《给亡妇》,也全是这种简朴生动的语言。此文具体描摹“亡妻——谦”对孩子和“我”这两方面的爱,表达“我”对妻的感激与缅怀。通篇无一夸张矫情的“爱”字,却给人情真意切之感。如写谦对孩子的惦念:

(9)“……但孩子跟老妈子睡,你就没有放过心;夜里一听见哭,就竖起耳朵听,工夫一大就得过去看。”

“你病重的时候最放心不下孩子。病得只剩皮包骨头了,总不信自己不会好,老说:我死了,这一大群孩子可苦了。” (《给亡妇》)

这一个个细节描写,细致入微地写出了妻子的爱子之情,十分感人。

(二)在写景抒情类散文中,朱自清尤其注意了情与景地紧密结合,写景细腻清新、景中含情;抒情真切朴素、情中有景。

在《春》中,一幅幅春景图形象生动,呼之欲出。无论是春草、春花,还是春风、春雨、春天的人们,都被写得意味盎然。如写春花时,有一句“闭上眼儿,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种联想,与上文连贯自然,不仅侧面写出了花的多与香的浓,更使人感到了这花儿带来的希望与收获。画意与诗情,浑然天成。

另外,在以抒情为主的散文中,他的抒情感喟也不空洞,而是写出了生活中的情景事理,是可触摸、可感知的由衷之情。如《匆匆》第三段中写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叹:

(10)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城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众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边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匆匆》)

作者把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惋惜之情融入了“太阳的挪移”“洗手”“吃饭”“默默”“遮挽”“躺着”“叹息”等行为、场景之中。这些细小平常的生活情景,带来了他对时光深深地思考。朱自清用多情的眼看天然的世界,把笔下的世界也变得多情、美丽。

无论何时,朱自清都善于捕捉细节,细腻刻画对象,以有感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充分体现了他朴实真挚的写实风格;而写实不落窠臼,总是蕴含了作者的浓情真意,表现出朴中见巧的独特风格。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