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1 17:04:11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范文1

【摘 要】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初中阶段学习的必修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目前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从教学思想观念、教师知识结构、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提出初中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航天航空等各个领域,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方便。21世纪以来,在努力实现“信息化要成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的目标下,计算机信息技术被纳入初中教育教学阶段,在帮助学生查阅数据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抽象概念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作用。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因素,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与我们的教学目标存在着差距,与信息时代的发展和需求不相适应。

1.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传统应试教育思想严重。在高中升学考试和初中会考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内容不属于考试范围。在学校、教师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家长、学生提升学习成绩的迫切形势下,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课时被大力削减,增加语文、数学、英语等必考科目学习课时,长期形成了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初中教育教学模式。同时,学校相关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表现在计算机教学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计算机软硬件陈旧落后、计算机专职教师在计算机教师所占比列小,且同时承担着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忽略了初中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思想”致使计算机教师缺乏教学热情,学生缺乏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难以适应计算机更新的速度。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所用教材的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结构和采用的教材不能满足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的不断更新。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计算机在家庭的广泛应用以及小学普遍开设计算机课程,超前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计算机的现象普遍。而在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教材和教学大纲更新速度缓慢,一些引入教学资料中的内容远离当前实际生活,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现代感,即使采用新教材,但由于教师知识结构、考试侧重点不同、教学任务繁重等因素,教师很少将更新的教材内容加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来。

1.3重理论轻操作,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计算机信息技术整个课程体系是由理论和操作两部分构成。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课本教授与试卷考查,对于上机操作进行文字输入、文字排版、收发邮件、查阅资料等方面的考查力度明显不够。在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师将教材上所罗列的知识点进行简单讲解,忽略了计算机本身的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学生心中教条化、抽象化的影响。在上机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中,具体实践操作次数少,打字速度缓慢,文字排版、数据处理等常用技巧操作不熟练,无法满足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需求和期待,严重打击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2.增强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对策

2.1更新观念,正确处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模式和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理念已不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计算机信息技术不仅是初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更是高阶段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基础。通过对计算机word、excel等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有利于理解具有一定深度与难度的计算机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设备进行语文、英语、数学等课程的学习,为学生适应并积极融入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提供必要准备。

2.2关注学生,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教师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是直接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实践者。其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开展情况。在日常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深入挖掘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材的实用性、伸展性以及教法的新颖性,重视计算机信息技术教材选择,从源头上保障教材质量,以适应计算机内容不断更新的内容;定期组织计算机教师知识培训,充分利用现代化计算机设备,进行远程教育网上学习,增强教师职业道德,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体系,适应学生学习的不同需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保障课时的前提下,加强理论知识与上机实践操作的结合,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排版、收发邮件、查阅资料等实用性技术;针对初中学生计算机知识结构上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应不断满足学生知识需求和兴趣动机,保持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新鲜感,对于基础差点的学生,鼓励向基础好的学生请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方法。初中阶段,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极大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学习也不例外,学生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多媒体开展教学,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生吸收知识效率,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充分展现出计算机学科的趣味性;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上级实践操作阶段,计算机教师少讲多练,强调学生动手动脑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供各种各样富有情趣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有机会把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直观形象的实践操作中不断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

3.结语

初中阶段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丰富充实初中学习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学校、家长、教师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学校应加强计算机软硬件更新方面资金投资力度,教师应重视自身知识结构优化,形成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熟练操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的教育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静.多媒体应用与初中计算机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5):118-119.

[2]任彦平.初中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浅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1(19).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范文2

关键词:学科结构优化;专业布局;课程体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04-0005-05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近十年来的蓬勃发展,国家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中国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快信息化进程,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

1 科技的发展赋予计算机学科新的内涵

1994年,教育部将众多的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名称统一规范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简称计算机学科)。这十年来,随着网络和WWW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内容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理论与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而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技术、多媒体及其应用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教育内容得以强化。以至美国ACM、IEEE-CS和AIS联合制定CC2004的专家们认为,目前已经无法继续用计算机学科来称谓它,而改称其为计算学科。我们称之为“计算”的概念在过去的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拓展到难以用一个学科来定义的境地,这种变化对教学计划的设计和教育方法会有深刻的影响。21世纪的计算将蕴含有多个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它们分别有着自己的完整性和教学特色。

计算机科学(CS,Computer Science)已经难以完全覆盖学科新的发展,扩展后的学科称为计算学科(Computing Discipline)。在CC2004的草案[1]里面,计算学科应包括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工程(Computer Engineering)、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五大分支。计算学科的教学知识体系也在发生着迅速的变化。在计算机学科发展的早期,数学、电子学、高级语言和程序设计是支撑学科发展的主要专业基础知识。而到了20世纪60、70年代,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原理、基本逻辑、编译技术、操作系统、高级语言与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等成为学科的主要专业基础知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学科的深入发展,并行技术、分布计算、网络技术、软件工程等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内容。目前,程序设计仍然是学科最基本的工具。未来在基础和开发技巧之间,加强基础是首要的。除了学科知识的变化外,近几年来,计算机学科方法论的内容也逐渐丰富并被人们重视。因此,计算机学科方法论的内容也需要在教学中给予充分的体现。计算机学科的教学需要以知识为载体,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传授学科方法论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面向未来的教育。

信息产业的主导技术是计算机、通信与微电子。计算机、通信与微电子技术的相互渗透、密切结合和高速发展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构成了信息学科群。信息技术群内部交叉,对相关学科发展的带动作用突出。从事计算机学科教育的教育管理者与教师必须要不断研究信息技术发展对计算机教育的影响,研究学科发展的内涵、特点、共性与规律。

2计算机学科结构性调整的现实必要性

计算机学科不仅是信息化的核心技术,而且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截止到2004年初[2],我国普通高校总数为1683所,本科学校679 所,其中505所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全国各专业中,专业点数量第一;2003年在校人数27万,占理工科在校生总数的14.6%,也是最多的。这505个计算机专业中的368个是1994年后开办的。这一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对国家信息化建设浪潮的积极响应,另一方面也说明专业建设的数量大、任务重。

同时,计算机相关专业也在蓬勃发展。按照教育部的划分,“计算机类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电气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学、通信工程、微电子学、信息安全、信息对抗技术、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自动化。这些专业加起来,2003年共有在校生63万人。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占全国所有理工科学生总量的三分之一。

近年计算机专业在规模上蓬勃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但同时也存在着专业特色不明显以及教育质量需要提高的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会使用计算机已经不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独有的优势。特别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一些毕业生专业特色不明显,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竞争优势不强,近几年就业率逐年下降。

如果说计算机专业应该是培养信息化所需人才最主要的专业的话,它目前的状态是否能够适应这项重要的任务?如果不能适应,应该如何调整?目前,需要调整培养规格和要求,使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能有相对优势。调查发现,系统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计算机人才的不足,是制约我国计算机学科与产业发展的关键。为此,需要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观念,按照基本学科能力培养的要求建立课程体系,将学科方法学的内容贯穿于教学实践中,通过设置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来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并结合实践教学,学习和掌握一些新系统、新技术。

3调整中要注意的基本问题

3.1 如何确定计算机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知识体系?

相对单一的教学计划,已经造成了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的一种结构性失衡。如果继续维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原有的含义,相对于社会需求,它已经不能容纳现在这个办学规模了。另外,计算机技术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迅速地扩大,各个分支已经形成丰富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已经不可能将如此丰富的内容安排在一个单一的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之中,而且单一的培养模式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多种规格人才的需求,只有通过不同的培养计划才能满足这种不同的需要。

建立切实可行、符合本校特色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计算机学科教学与学科建设的基础。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要瞄准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浓缩课时,科学合理地整合课程,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其核心是各门课程间的优化组合。特别要借鉴美、英等国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做法。

计算机裸机和一般用户有着较远的“距离”,为了给用户提供方便的使用手段,计算机专业的各类人员在基本计算机硬件系统上逐层构建系统,形成一系列的虚拟机,让计算机系统完成更多的任务,留给用户更多的方便,使用户界面逐渐接近人的习惯,形成自然人机界面。这不仅表明有更多的东西需要模型化,问题的复杂度也会越来越高;而且更告诉我们要根据学生未来的工作定位在那一层虚拟机上,参照学科的三个形态,并根据所在学科点的特色,确定在教学中强调哪些内容,实现对学生的分类培养,而不是按照统一的模式去培养学生。

从国家的根本利益来考虑,必然要有一支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队伍,需要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相应的研究型人才[3]。而国内的大部分IT企业都把满足国家信息化的需求作为本企业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是工程型人才。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大批信息化的应用型人才[4]。目前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在本科阶段对研究型和工程型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从事信息化的应用型工作人才的专门培养则几乎是空白。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培养定位应该瞄准工程型人才和信息化人才,特别是后者[5]。

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建议[2],该思想包含如下要点: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下,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但都要达到本科水平)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可以考虑三种不同的类型:研究型(或者说科学型)、工程型(包括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应用型(或者称信息技术型)。一个学校在其中一种类型上通过评估合格,就被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合格。从长远看,现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能会被细分为若干不同类型的专业;而从近期看,应该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贯彻不同类型的培养规格。也就是说,进行调整是得到了国家政策支持的。这样才能保证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

3.2 如何加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实践环节,切实提高在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计算学科具有理科和工科特征,抽象逻辑性和构造性并存,决定了本学科的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开发都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征,这使得与理论密切结合的实践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也就是说,该学科具有理工结合的基本特征,科学与技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高度融合[6]。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比重并不小,但由于学生不了解其作用,许多教师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与手段传授给学生,致使相当多的在校学生不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有效地培养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全方位地加强高校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3.3 如何使计算机本科教育与国际接轨,与就业接轨?

计算机教育历程是计算机教育内容不断完善和更新的过程。在一个阶段出现的新技术,其经历发展和完善之后,成为计算机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又会出现更新的技术。因此,计算机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在当今信息时代,必须在坚持自主教育创新的同时,注重与国际计算机教育接轨。从国外引进和学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吸收国际先进的计算机教育理念、模式、体系[7]。

计算机学科的研究前沿在欧美,新知识都是以英语作为主要的专业技术载体。在实践中,可以推进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2001年高教司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校必须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专业,在金融、法律等专业,以及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领域开展双语教学。2003年,国家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

美国计算机学会(ACM)和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计算机学会(IEEE-CS)等联合提出的CC2004提供了计算学科5个方向的本科知识体系指导性建议。CC2004认为,针对每个方向都有对应的职业:计算机工程师应该能够设计和实现包括软件和硬件设备综合的系统;计算机科学家面临的是理论问题和软件研究;软件工程师应该能正确的设计和实现大规模的软件系统;信息系统专家应该能分析信息需求和行业过程,能够明确说明和设计满足各机构需要的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专家负责规划、实现、配置和维护一个机构的计算基础设施系统。

3.4 大学如何进行学科交叉,优化内部结构,调整专业布局,提高自身学术创新水平与竞争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信息技术、信息产业本身的发展已经产生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在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与合作中出现新的学科内涵与活力。具有综合学科优势的大学在新的信息社会多研究领域中必然具有优势,这也要求大学面对信息社会的需求调整自己的学科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研究、产业化关系问题。

例如,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本科生教育除了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一级学科专业以外,还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工业设计专业两个本科专业。这两个专业是非常具有特色的,这得益于浙江大学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深厚底蕴,拥有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文化;文化哲学;信息教育;透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26-02

文化哲学中讲的文化是广义的,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哲学是理论化了的世界观、方法论。文化哲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也是未来哲学变革的重要形态之一。因此,对信息教育进行文化哲学层面的探讨,不仅仅表达一种哲学理性的价值关怀,更是对人、文化与教育三者关系的深层追问。

一、信息教育的嬗变:文化历程

从世界信息教育宏观的发展动态来看,信息教育嬗变的文化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机文化、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和信息文化。

(一)计算机文化

计算机教育阶段主要是以计算机文化为主导教育的价值取向。计算机文化概念的提出是在计算机产生之后不久,但正式形成却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有关考证认为,早在1968年,美国教育学家米切尔斯(D.Michaels)在其著作《美国教育中的下一个转折点:计算机文化(The next great crisis in American education;Computer Literacy)》中就指出了开展计算机教育的必要性,但首次明确提出计算机文化概念的则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科学馆的副主任阿瑟・刘赫曼,他在其80年代所著《计算机文化:概观》中给计算机文化以明确的定义。众所周知,在印刷时代,阅读、写作和计算被公认为文化之鼎的三足,也被视为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世界各国都把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列为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阿瑟从运用计算机工作与传统的读、写、算三大基本技能进行横向比较后认为,人们必须重视“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他把这种能力定义为计算机文化概念。尔后,即1981年8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原苏联西伯利亚科学院院士、计算机教育学家叶尔肖夫(A.P.Ershov)所作的大会主题报告《程序设计――第二文化》中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程序设计的世界”的看法。他指出,现代人除了传统的读写算意识与能力外,还应该具有一种可以与之相比拟的程序设计意识与能力,这种程序设计意识与能力就是第二种文化――程序设计文化,而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可以帮助人们从小培养一种程序设计的意识与能力。

计算机文化(这里的文化是指程序设计,不是指广义上的文化)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产物,有它深刻的认识根源。计算机成为学习者认识的唯一对象,人们普遍关注的是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和程序设计等复杂的知识与技能。人是认识主体,计算机是客体,在人的现实观念中,计算机是将“我”的文化观念通过文化活动(如程序设计)转变为文化产品(程序)的忠实执行者。主要以“程序设计”为内核的计算机文化,带有强烈的唯“技术中心”(也称“技术理性”)倾向,旨趣在于培养“程序设计技术精英”,是一种“精英文化”。也正是因为唯“技术理性”,计算机教育几乎完全忽略了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严重地阻碍了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信息技术工具文化

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信息技术工具文化。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带有明显的“技术”痕迹,表现出强烈的“技术理性”和“32具理性”倾向。但是,它与唯“技术理性”的计算机文化之间却存在重要区别:计算机文化仅仅局限于程序设计,而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则远远超越了程序设计文化的范畴,将计算机视为极其重要的信息处理和传播工具、认识世界的认知工具以及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在信息技术工具文化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意识到计算机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交流沟通、认识探究和问题解决的工具、手段和方法,摒弃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狭隘文化的窠臼。

认知主义的认识论是强调主观(内部心理过程)与客观(外部刺激)相统一的。人们的认识不单纯是外部刺激的产物,而是外部刺激与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信息技术工具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技术理性”,但是,当计算机作为认知、交流和探究的工具时,信息技术教育也逐渐开始注重人的意识、情感、态度、兴趣和需要的内部心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而已,它不可能替代人的思考”。因此,学习者不再像计算机教育阶段那样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枯燥深奥”的计算机原理、结构等知识,而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学习一些和自己密切相关的常用软件。在这种工具文化的视野中,人与计算机的关系是“使用”和“被使用”的关系。人当然是认识的主体,被认识的知识、技能等内容是客体,而计算机成为“助教”、“助学”和认知的工具,其目的就是熟练运用计算机完善地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三)信息文化

信息教育阶段是以信息文化为主导教育的价值取向。这里的“文化”是文化哲学意义上的广义文化。信息文化是一个庞杂的大系统,是人类在自身内化的信息文化观念的指引下,选择适合的文化活动方式,生产出五彩斑斓的文化产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智能技术的出现,社会对一般成员的信息技术素养要求逐渐放低;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对一般成员的信息技术素养以外的有关信息科学、信息伦理和信息意识的要求明显加强。因此,信息文化的内涵相当丰富,具体内容包括:(1)信息意识情感。包括敢不敢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以及遇到问题想不想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2)信息伦理道德。应用信息技术时能不能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利用时是否考虑到对于人类社会好不好的问题。(3)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对于信息技术的原理、名词术语是否知道,对于其发展与作用了解不了解。(4)操作、利用与开发信息的能力。

信息文化视野中的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后现代主义认识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主张用交往的形式替代中心主体形式,即用“主体间性”替代现性主义中的主体性,使人我相互开放,打破和消除主体自我与主体他人之间的界限和距离。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认为,“人的价值关系是一种特殊形式。在这种特殊形式中,人同时具有客体和主体双重品格。在社会生活中,人既是有需要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主体,又是以自身的实践来满足其需要的客体”。所以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是认识他人或事物的主体,同时也可能成为别人认识的客体。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信息教育嬗变经历了计算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文化、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和信息文化三个连续统一的阶段,三种文化的概念范畴逐渐扩大,文化层次逐渐提升。信息教育不但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重要是对信息文化的创生,信息教育是对传统科学教育的超越。

(四)信息教育的本质:文化解构

综观信息文化的万千姿态,可将之解构成大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两部分来把握其“质”的内核。大众信息文化的质是满足最大多数人的需要的信息文化,带有“大众性、易学性、常用性”等特点;而精英信息文化的质是满足国家、政府、商业、教育等领域的特殊的专业性的文化,带有明显的“高、精、尖”的特点。当然,大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的划分是相对的、动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精英信息文化中的一些问题在不断地得到解决后向社会全面推广,精英信息文化也就变成了大众信息文化。这说明大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

基于对信息教育的文化解构,我们可以试着对信息教育的本质作如下界定,即信息教育是对信息文化的继承和创生,并在继承和创生中形成的个性化信息素养的大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的教育。信息教育的内容包括对学习者进行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二、信息教育的实施:文化构建

信息教育的实施是将信息文化构建由理想变为现实的关键环节。由于信息文化具有鲜明的开放性、价值性、生成性和多元性,实施信息教育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现代教育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方针的指导下,对信息文化进行科学的反思、评价和选择,以构建适合本国实际情况、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求的信息文化。基础教育事关我国未来的发展,在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国的教育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对中国的当前以及未来的信息教育作了全面深入的思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导、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李艺教授,在深刻反思传统“技术中心”取向的计算机教育对学习者人性的压抑、创造力的扼杀以及情感体验的忽视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双本体观”。他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实际是两部分的复合物,一个是大众信息技术部分,一个是技术取向部分,它们分别是大众信息技术和专业信息技术向基础教育映射的结果。这就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双本体观。《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中有关“课程建设”部分的第一条提出:“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2003年3月31日,《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标准(实验稿)》正式。显然,国家文本将高中信息技术纳入技术领域,明显带有“技术理性”的痕迹。正如前面所言,虽然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开始关注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伦理道德和价值观,但本质上仍是“技术理性”,如果将“信息技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提出,极易给信息技术教育带来认识上的混乱。冷静睿智的李艺教授清醒地注意到了这一点,秉承“双本体观”的思想,巧妙回避了这一难题,转而适度超前地提出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目标。华东师范大学的祝智庭教授以其独到的眼光和惊人的智慧,进一步将“信息素养”提升为“信息文化”。他说:“信息素养应该看做是一种新的信息文化,从知道如何使用计算机,到知道如何访问信息,到批评性地思考信息本身,到信息的技术构造,到其社会的、文化的甚至是哲学上的情境和影响力,这些对于现代信息社会的受过教育的公民是必需的。如果我们从这种多维文化的角度去认识信息素养,那么我们推行的信息技术教育将是对技术能力的超越,信息技术能力只是信息素养的基础,是必需的、底层的能力。”他还强调应当把信息技术教育推进到信息教育的大框架中来考虑。显而易见,信息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在扩大,是对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和计算机文化的提升和超越,信息教育的实施就是信息文化构建过程。

信息教育嬗变的过程其实就是文化的继承、批判、创造和提升的过程。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技术教育向信息教育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把“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教育的初步目标是合理的。信息素养的提出扫清了长期困扰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唯技术中心”的阴霾,为信息技术教育向信息教育迈进铺平了道路。人是文化创生的主体,教育是文化的传承,信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信息文化的创生和信息素养的内化,通过信息教育,学习者可以自由地畅游于信息文化之长河,获得丰富的信息文化感受,形成健康丰富的信息意识。

收稿日期:2006-06-30

作者简介:贺斌(1973-),男,重庆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和计算机教育研究;夏燕(1976-),女,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周彩英(1965-),女,江苏张家港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计算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发展 应用方法

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不但方便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为各种高端的科学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持,不管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还是对科学技术发展都起着重大推进作用。计算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就是在该背景下研发和应用的,决定计算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应用及发展研究是必要的。

1 发展概述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是计算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前生,最早发源于上世纪30年代,当时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研究方法层面上,并且所涉及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范围很有限,智能运算工具也没有被开发出来,所以实际生活中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难以应用。指导上世纪40年代,计算机被发明并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时,才形成了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并在短时间内被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学习,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促进人类社会快速发展,为信息时代及网络时代的到来奠定了技术基础。直到今天,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各领域,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现时代应用较多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有CT机,主要应用于医学领域;科学家J.W.Cooley等人研发的FFT算法,主要应用于硬件电路设计,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检测仪器中,不但实现了检测仪器精准度的增加,还实现了z测仪器自动化程度的增加,成为现时代大多数信息处理系统的技术支撑。

2 应用方法分析

2.1 人工神经网络应用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应用方法中的数据来源是数学模型,网络来源是网络模型,所以该方法是基于数学及网络模型提出的,具有数据化和网络化的特点。人工神经结构在数学模型和网络模型中的组建方式不同,人工神经结构在数学模型中是根据人体大脑的神经元组织构建而成,是计算机智能信息处理系统的基本单元。这种人工神经的单体,在数学模型中有很多,如果将数学模型中的所有人工神经单体进行有机组合,则会组建成一个复杂程度高和需求功能全面的神经网络结构,最终实现对信息的整体化和智能化处理;人工神经结构在网络模型中是根据已经构建好的人工神经单元体,实现每基础单元体的创建,从本质上与数学模型中人工结构的构建原理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网络模型中人工神经结构的构建更注重多个单元体间的联系。

2.2 模糊神经网络应用方法

模糊神经网络也是计算机智能信息处理的主要应用方法之一,主要应用于不确定现象的研究,模糊理论是该方法的应用原理,所研究的对象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模糊理论不属于传统数学理论,故不是传统数学理论二元性原则下的研究范围,故模糊神经网络处理的信息对象具有模糊性,导致模糊系统呈现动态性。

模糊神经网络应用方法主要通过模糊系统实现,该系统包括模糊规则库、模糊产生器、反模糊化器和模糊推理机四个子系统。模糊神经网络是模糊系统与神经网络的融合体,主要融合的内容包括模糊系统相关理论体系和神经网络相关理论体系,此外还将语言逻辑计算方法和动力学理论等融入其中,增强了模糊神经网络的信息识别能力、信息联想能力和模糊信息处理能力。在神经网络上输入模糊信号和对应的权值,是模糊神经网络应用的核心内容。

2.3 进化算法应用方法

净化算法应用方法是最具有规定律性的一种计算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应用方法,创建的依据不但是自然选择依据,还包括了遗传定理,而这两个依据都来源于自然生物界,所以进化算法具有很强的定律性,也被称为遗传算法,主要通过各种生物遗传模型来实现其应用,具有指导机器优化和学习的作用。

净化算法具有操作简单、应用广泛等优势,是多条信息并行处理的有效方法,其研究对象主要为某个个体,待研究个体确定后进行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以实现对信息的处理。近几年,进化算法经多个相关专家及学者的努力研究,进化算法已经从简单的数据信息分析及处理应用,发展到图像识别应用、机器学习应用、自动化控制应用等,成为计算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最常用的应用方法之一,促进整个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水平的提高。

2.4 信息融合技术应用方法

信息融合技术主要应用于多种信息的加工、利用、优点相互好处理,进而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该技术的应用主要通过多传感系统来实现,即先对信息处理对象进行检测,以保证精准度,然后将检测不到或不能进行确定的信息找出并剔除,以实现计算机信息处理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提高。

人体大脑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信息融合技术的研发原理,相应的多传感系统是由多个且种类不同的传感器组成,这就使系统不同传感器发出的信息不同,最终形成像人脑一样的信息综合网,然后通过信息综合网对多余的信息进行组合,以实现计算机信息处理中信息正确性的提高。信息融合技术发展至今,已经从单一的信息融合技术发展成高层次信息融合技术和低层次信息融合技术。

3 实际应用

计算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各类机器中的应用,不但有利于机械设备智能化程度的提高,还有利于机械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进而实现少劳力的降低和脑力消耗的降低,最终提高了机器工作效率。

(2)文字、语音和影像等领域中的应用,不但提高了文字、语言和影响识别精准度,还有利于相关识别设备独立识别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增强。

(3)在互联网技术设备中的应用,如在路由器等设备中的应用,不但高提高了这些设备的数据传输速度,还实现了传输路径的全面分析,进而实现最佳数据传输路径的选择,最终提高了计算机智能信息处理的网络畅通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使计算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相应的技术应用方法也大大增多,主要包括人工神经网络、模糊神经网络、进化算法和信息融合技术四种应用方法。

参考文献

[1]杨野.计算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06):184.

[2]肖卿,肖秋兰.计算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风,2015(19):73.

[3]张莉.计算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应用及发展[J].科技经济导刊,2016(25):36+34.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范文5

《电脑知识与技术》是一本面向计算机全行业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编委委员均来自国内各著名高校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们是我国计算机科学领域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权威人士;稿源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机构以及国内大型信息通讯、软件研发企业设置的专业研究所。学术交流版刊登的论文均有2名国内同行专家审稿通过。 

《电脑知识与技术杂志》创刊于1994年,本刊为旬刊,总编:杨辉军 。编委委员均来自国内各著名高校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们是我国计算机科学领域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权威人士。

读者对象

    本刊的作者有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以及从事该研究领域的工作人员、专家和学者。主要面向广大的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各公共图书馆、情报所(室)、研究所,它对科技工作者、科学研究人员、广大教师、研究生、博士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栏目设置

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数据库理论与系统、各种专用数据库、数据挖掘的实用技术、各类信息系统及其管理等; 

    网络通讯及安全:计算机网络理论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数据和设备安全、移动通信技术等; 

    开发研究与设计技术:软件工程、程序设计、基于计算机、电子、自动化某个领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等; 

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化教学、计算机教学应用研究、计算机人才的培养等。 

人工智能及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等。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多媒体技术设计、开发、应用技术等。 

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与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过程控制、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测量与控制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网络远程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等。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网络营销、企业管理、电子化贸易活动、电子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等。 

收稿声明:来稿文责自负,严禁抄袭。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影响: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国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范文6

 

1国外信息伦理学研究概况

 

信息伦理学最初以计算机伦理学(computerethics)的面目出现。1985年,美国著名哲学杂志《元哲学》(Metaphilosophy)10月号同时发表了摩尔(JamesMoor)的《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和贝奈姆(TerrellW.Bynum)的《计算机与伦理学》两篇论文,被西方学术界视为计算机伦理学诞生的重要理论标志(需要指出的是,W.曼纳早在1976年就提出并使用了“计算机伦理学”这一概念叭但其工作没能成为西方信息伦理学研究的学术起点)。之后,哲学界、计算机界、信息管理界等具有各种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们开始介人计算机伦理问题研究,思考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中所产生的大量道德和社会问题,i卜算机伦理学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化,成为西方应用伦理学(appliedethics)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信息伦理学的发展进入第二阶段。随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因特网的应用,信息网络成为新的社会基础结构,计算机伦理学所设定的研究视域对解答西方信息网络社会整体上所面临的道德问题已显得力不从心1996年,罗格森(SimonRogersom)和贝奈姆共同发表题为《信息伦理学:第二代》的文章,指出以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所产生的伦理问题为研究内容的计算机伦理学研究范围有限,深度不够,应用领域狭窄,属第--代计算机伦理学,第二代计算机伦理学应为信息伦理学p]。高尼亚科(KrystynaGomiak)倡导建立有力的信息伦理理论来为网络社会提供指南和决策;卡普罗(RafaelCapurro)考察了信息社会所面临的伦理挑战'这些学者的主张和做法反映出信息伦理学理论与学科取向的变化:计算机伦理学只是信息伦理学的一部分,信息伦理学应将伦理考量的视域由信息技术拓展到信息社会的整个社会信息活动,为信息社会伦理问题的解答和新的道德秩序的建立提供道德论证和理论帮助。目前,信息伦理学正处于开放式发展过程中,其核心知识范畴尚未形成。

 

国外信息伦理学研究具有如下特点:(1)论著增加迅速,仅以著作为例,根据泰万尼(HermanT.Tavani)所进行的文献统计分析,1997年以来已出版信息伦理学(计算机伦理学、网络伦理学)专著、教科书、论文集近100种[4]。(2)专门研究信息伦理学的学术期刊JournalofInformationEthics(1991)、EthicsandInformationTechnology(1998)、EthicsofInformation,CommunicationandSociety(2002)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创刊。一些国际组织、行业协会、大学纷纷设立信息伦理学研究机构,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成立了专门的信息伦理项目(INFOethics),世界科技知识与技术伦理委员会(COMEST)成立了信息社会伦理分委员会(Sub-CommissionontheEthicsoftheInformationS〇dety)Q(3)地区性或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定期召开,如UNESCO从1997年开始,已举办了3届信息伦理学国际会议;英国DeMontfort大学计算与社会责任中心自1996年起,每18个月举行一次ETHICOMP会议,迄今已举办6次。(4)信息伦理学已进入大学课堂,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门课程,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了《电子前沿的伦理与法律》,普林斯顿大学开设了《计算机伦理与社会责任》,匹兹堡大学开设了《信息伦理学》等。

 

2国外信息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1基本理论问题

 

2.1.1信息伦理问题的独特性。

 

信息伦理问题是否具有独特性关系到信息伦理学能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予以确立的问题。曼纳(WalterManer)认为,计算机应用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独特的伦理问题,已有伦理学理论无法类比与计算机有关的道德问题这一事实,证明计算机伦理学的独特性[1]。摩尔(JamesMoor)在其富有影响的《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一文中指出,计算机技术与其他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逻辑延展性,它为人类行为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而这种新的可能性反过来会创造规范与政策方面的真空。计算机伦理学作为一个独立领域存在的理由在于:识别计算机所创造的政策真空,澄清概念混乱,并对形成和解释新的政策提供帮助'摩尔后来进一步解释说,我们之所以需要计算机伦理学,是因为“常规伦理学"(RoutineEthics)不能够有效处理计算机技术应用所引发的众多规范性问题'应该说,摩尔等人的观点代表了国外信息伦理学界的主流观点。

 

与摩尔等人相反,另有一些学者否认计算机伦理问题的独特性,从而对计算机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一个分支学科的学科合法性提出质疑。约翰逊(DeborahJohnson)解释说,对信息伦理的独特性问题之所以有截然相反的观点,原因在于认识起点的差别,如以技术为起点进行思考,就会认为计算机众多特征具有独特性;如以伦理为起点进行思考,就不一定认为伦理问题因为与计算机应用有关而显得特殊。她用生物学上的属种关系类比说,计算机技术所引发的伦理问题,最好看成是已经存在的类道德问题中的一个“新种”[7]。

 

2.1.2理论分析工具与方法论。

 

许多学者认为,传统伦理学的概念、范畴和理论为信息伦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约翰逊[7]和斯皮内洛[8]等人在他们的著作中,都分别把以边沁和密尔为代表的功利主义,以康德和罗斯为代表的义务论,以霍布斯、洛克和罗尔斯为代表的权利论,这三大在西方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经典道德理论,作为他们构建信息伦理学的理论分析工具。功利主义有利于人们在信息技术应用的道德冲突中作出合理的道德选择。道德义务论中的一些普适原则和义务可以应用于信息技术活动,转换为一些特定的“二级义务”,如避免用计算机伤害他人,尊重知识产权,尊重隐私权等。权利论伦理学由于强调权利是道德的基础,在信息时代具有特别的意义,这就是尊重人的各种信息权利,正当的行为是与尊重人的包括信息权利在内的各种基本权利的正义原则是一致的。

 

约翰逊、斯皮内洛等人从哲学伦理学角度所作的思考被视为“主流计算机伦理学”,相应地,其方法论被称为主流方法论。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主流方法论应予以修正,加入跨学科研究和女性主义理论。布瑞(PhilipBrey)认为计算机伦理学研究应是多层次的和跨学科的,他提出了计算机伦理学研究的三个层次——揭示层次、理论层次、应用层次,哲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在三个层次应有不同程度的合作气亚当(AlisonAdam)认为合适的计算机伦理学研究方法需要考虑与性别有关的偏见,她阐述了女性主义伦理学如何与注重观察的经验研究相结合,以使计算机伦理学能够认识性别的特定意义。

 

2.1.3对信息技术有关问题的哲学思考。

 

与暗示技术价值中立的技术决定论不同,建构论立场强调信息技术不是一种抽象的与价值无涉的工具,而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主张揭示蕴含于技术化的生活世界中的价值因素,从信息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角度体现人在其中的作用。这方面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其中,虚拟现实问题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主题。主体、客体、事实、真假等重要哲学概念和真实生活的常识所受到的冲击,促使人们思考虚拟现实的本质、运行机制及其对人们认知方法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并由此扩展到对网络空间、网络社群、网际社会、虚拟全球文化等问题的探讨毋庸置疑,对虚拟现实有关的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价值的理解和透视,必然蕴含对此过程中伦理冲突的揭示,是理解信息伦理问题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2信息伦理原则与规范。

 

国外学者基于西方社会认可的一般伦理价值观念,探讨了信息伦理的基本原则问题。巴格(RobertN.Barger)认为,在当今伦理困境正变得越来越复杂的计算机世界中,找到一种简单的、每一个人都赞同的标准道德规范的希望是渺茫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做这种努力是无用的。他建议对计算机伦理学设定三条普遍的基本原则:(1)一致同意原则,如诚实、公正和真实等;(2)把这些原则应用到对不道德行为的禁止上;(3)通过对不道德行为的惩处和对遵守规则行为的鼓励,来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防范[12]。

 

斯皮内洛提出了计算机伦理道德是非判断应遵守的三条一般规范性原则:(1)自主原则:尊重自我与他人的平等价值和自主权利;(2)无害原则:人们不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给他人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3)知情同意原则:在信息交流中人们有权知道谁会得到这些信息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未经信息权利人同意,他人无权擅自使用这些信息[8]。塞文森(RichardW.Severson)在其著作《信息伦理原则》中专门探讨了伦理原则问题,并分设专章阐述了他所倡导的四个信息伦理基本原则:(1)尊重知识产权;(2)尊重隐私;(3)公平参与;(4)无害。

 

一些学者还从职业伦理的角度对信息职业的伦理意含及其道德规范进行了研究。约翰逊在其《计算机伦理学》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计算机伦理学旨在帮助学生和计算机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职业,做出更恰当的道德选择。”并在书中专门探讨了计算机专业人员的特殊性、职业关系、责任冲突及职业规范等问题[7]。在《IT职业人员是否需要伦理规则?》一文中,她进一步提出,IT职业人员对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承担责任,需要一种专门的职业精神。

 

作为促进职业精神的众多措施的一个组成部分,伦理规则可以帮助IT职业人员形成关于责任和诚信的强烈意识。伦理规则是一种职业符合道德地运用专门化知识和实践职业技巧的一种承诺,体现了某一职业所积累的智慧[M]。韦克特和爱德尼阐述了信息职业和职业道德的特殊性。他们认为“一个真正的计算机职业人员,不仅应当是自我领域的专家,而且也应当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人类文明的一般准则,具有多方面的道德自律能力与渴望”。

 

一些信息伦理学研究机构和信息职业协(学)会,还提出制定了具体的信息伦理准则或职业守则,在实践层面丰富了信息伦理学的规范体系。例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了著名的“计算机伦理十诫”,美国计算机协会(ACM)制定了“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美国信息科学学会(ASIS)%、英国计算机学会(BritishComputerSociety)、加拿大信息处理学会(CanadianInformationProcessSociety)、日本电子网络集团(ElectronicNetworkConsortium)等都制定了各自的职业伦理守则。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nternationalFederationforInformationProcessing)伦理特别兴趣小组在柏留尔(JacquesBerleur)教授领导下就信息伦理规则的主要形式及其实践效果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评估。结果显示,伦理规则在促进行业自律和政策制定、规范信息人员行为和帮助人们进行伦理决策方面,具有值得肯定的积极意义。

 

2.3信息活动中的现实道德问题

 

2.3.1与人的信息权利有关的伦理问题。

 

(1)隐私权。国外学者对隐私权是人的自然权力还是一种工具性权力存在不同看法[18]。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使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消费者与商家之间、雇员与雇主之间的隐私权冲突成为备受关注的两个问题[19)。商家基于利益和效率,有可能将消费者数据出售给不负责任的供应商,并对员工进行监视,从而使消费者和员工的隐私权受到侵害[2°]。问题在于如何兼顾经济效益和个人隐私。

 

(2)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二重属性(产权,信息)使其在理论和实践上一直面临着限制使用和信息共享的矛盾[2\信息网络技术所具有的大批量复制潜力等新的技术特征使上述矛盾进一步复杂化。利平斯基(TomasA.Lipinski)和布里特兹(JohannesJ.Britz)认为,问题的解决除从经济角度考虑(是否有利于知识创新与效用增进)以外,还需从社会伦理的角度作出考量,关注诸如正义、平等等伦理因素。他们以罗尔斯的正义论为基础,对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了伦理反思,提出了6条基本伦理原则PU。

 

爱肯科瑞(NivaElkin-Koren)表达了对当前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下公众利益的担忧。他以《美国新千年数字版权法案》(DMCA)禁止旨在规避版权管理系统的技术开发与应用为例,指出DMCA歪曲了知识产权长期以来在所有者的经济权益和公共信息存取之间保持平衡的传统,使公共空间和公众利益受到威胁和损害[22]。舍尔(BarryShore)等人通过对香港、新西兰、巴基斯坦和美国4个国家和地区软件拷贝与侵权状况的调查,揭示了文化因素对信息伦理的影响,为国际知识产权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照视角[23]。

 

(3)信息自由权。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自由权的实施涉及到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色情信息[241、种族仇恨言论[25]、虚假信息等,由此引发人们对因特网内容是否应该进行管制的辩论。赞同者认为,采取立法手段或技术措施对因特网内容进行管制和过滤是必要的,并且其合理性在道德上是可以证明的;反对者认为,对因特网内容进行审查和监管将侵犯言论自由权。美国旨在禁止故意向18岁以下未成年人提供色情内容的《正当通信法案》(CDA)由于遭到ISP和公民自由主义者的强烈反对,被最高法院以违反《第一修正案》所规定的公民言论自由权为由否决,说明伦理个人主义所诉求的自由在经济功利主义和政治意识形态左右下,必然导致某种程度的异化。

 

(1)信息社会中的人与社会价值。

 

尼森鲍姆(HelenNissenbaum)通过分析信息技术的社会冲突及其内含的社会价值,提供了一幅信息技术的社会、伦理、政治维度的全景图像。她从集体、工程企业、个人三个方面考察了内嵌于信息技术开发、应用与实践过程中的人和社会价值因素,指出我们要保持对已有社会价值的承诺,揭示技术对人和社会价值的影响,不能在技术理性的扩张中使人和价值随之迷失。而如何在个人需要(自由、自主、责任)和制度需要(程序、遵守)之间取得平衡,是我们应着力关注的一个问题[32]。

 

(2)去权力与自我权力提升。

 

汉姆林克认为去权力(disempowerment)指人在确立自身和建构自身方面能力的下降。信息社会的去权力由以下因素引起:①排除;②数字依赖;③监视;④审查制度;⑤人种之非必要。信息技术对人的去权力具有非凡的潜力,但应该记住,这种潜力并不取决于技术本身的特性,而是取决于使技术发挥作用的政治决策与制度安排,而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或全球治理结构并不保证对技术的平等获取。信息社会中人的自我权力提升需要关于影响人们生活的决策方面的知识,以及对这些决策来说可采取哪些行动的信息,而且要求有社会对话的公共空间,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取决于信息技术,而取决于一个负责任社会的管理质量”[32]。汉姆林克的分析与科塞维克(DavidKonzevik)等人关于社会排斥的分析同出一揆,为我们思考信息技术在权力建构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3)信息社会中民主的风险与弱点。

 

柏留尔通过确认商业因素是信息社会的主导因素,表达了他对信息社会政治民主的担忧。民主意味着政治自由的制度安排,制度的首要功能是保证公共空间的存在和连续——在那里任何人的观点都必须受到尊重,因此需要达成维护辩论的程序共识,而人们(包括国家)在市场逻辑主导下可能会无视这一“共识”。柏留尔因此强调指出,我们说民主处于危险之中并非因为它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而是因为它被对待的方式。他在伦理层面上阐述了采纳“讨论的程序伦理”对维护公共空间的重要性,这样基于规则的讨论将有可能在各种相异的观点中求得共识。如果没有价值方面的考量,即使开放更多的频道,也不会增进理解的水平™。

 

(4)信息社会的文化冲突。

 

国外学者的探讨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主题:一是电子文化对印刷文化的颠覆及其后果;二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文化冲突。电子文化对印刷文化的颠覆在后现代学者那里已有比较深人的思考和辩论。马克波斯特认为,以电子书写和电子交流为代表的信息方式促成了语言的彻底重构,这种重构把主体构建在印刷文化理性自律个体的模式之外,而具有多重的、非自我同一的、身份不稳定的特征,从而使印刷文化的现代根基(理性、独立思考、自律个体)发生动摇,由此可能形成后现代性的电子文化。马克波斯特强调说,我们目前还无法清楚地认识这种文化,但其已显示的部分后果足以引起人们的警觉[33]。

 

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文化冲突主要是如何在国际信息交流中维护国家信息主权和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由于教育、基础设施及制度安排的匮乏使其在新的网络信息革命中进一步边缘化[34];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参与和融人全球信息社会。问题在于,发展中国家是否应以牺牲民族文化为代价来进行“参与”?以语言为例,布坎兰(ElizabethA.Buchanan)分析说,目前因特网上90%以上的内容使用英语,非英语人群要参与交流就必须放弃自己的语言,但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最显著的标识,放弃语言即意味着放弃自己的文化。而一个文化同质化的社会无论从情感上还是道义上,都是人们难以接受的[34〗。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范文7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图形系统的组成以及功能进行分析,阐述了计算机图形技术以及计算机图像技术存在的区别,通过对计算机图形技术以及计算机图像技术的区别分析,得出两者在数据信息来源、处理方式、运用的理论以及用途方面的区别,并得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转换关系,最后探讨了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在辅助制造设计、可视化、动画和艺术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图形学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应用

1 前言

计算机图形学的理论产生与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经过了近40年的发展与进步,其已经发展成了前沿应用学科里非常重要的一门分支学科。同时,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也已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制造、现代通讯、多媒体等多个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2 计算机图形学概述

2.1 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计算机图形学作为一门前沿应用科学,其研究内容非常的广泛。例如,图形标准化研究、图像交互研究、图形建模研究、图形图像的可视化研究、动画以及仿真研究等。在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中,其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计算机手段,来展示出具有非常强烈真实感的图形图像。在研究计算机图形学的过程中,离不开相关的几何设计理论。

2.2 计算机图形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2.1 计算机图形系统的组成

在进行计算机图形与图像处理过程中,需要运用到计算机图形系统,其主要包含有计算机硬件以及相关的处理软件。硬件设备包含有处理器装置、图形输入以及输出装置。处理器对于系统来说尤为关键,其是实现计算机与图形终端设备信息传递的桥梁。处理器可以处理并储存相关的图形图像信息数据,同时还可以对图形几何函数进行运算,从而使图形系统拥有更加优异的图形显示功能以及更快的图像呈现速率。

在硬件装置不断发展的同时,相应的软件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阶段,已经开发出了多种能够用于图形处理的应用程序,使计算机图形系统功能更加完善。

2.2.2 计算机图形系统的功能

对于计算机领域以及工程制造领域来说,计算机图形系统的发展与进步是极为重要的。计算机图形系统也应当包含有计算功能、信息储存功能、信息输入与输出功能以及对话功能等。

(1)计算功能。在此功能中,应当可以完成图形设计与处理中必须的一些运算分析与汇总。例如,坐标的转换、元素的合成等。

(2)信息存储功能。此功能中,应当可以实现对图形信息数据的存储,同时应当实现对相关数据信息的检索以及维护。

(3)信息输入以及输出功能。在此功能中,应当可以实现对各种数据参数与命令的写入,并利用相关设备实现对图形信息的输出。

(4)对话功能。此功能可以实现利用显示设备或者人机交换装置而完成人机的信息交流。

3 计算机图形与图像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1)两者的数据信息来源有所差异。图像信息是取自客观存在的环境中,而图形信息则是取自主观世界。

(2)两者的处理方式有所差异。对于图像进行处理时,多采用几何修订、信息强化、图像识别等方式。而对于图形的处理,则主要通过几何的转换、图形裁剪以及曲线拟合等相关方式进行。

(3)两者所运用的理论有所差异。在对图像进行处理时,多是运用数据信息处理理论、统计理论以及模糊数学模型理论等。而对图形进行处理时,多用到仿射理论、几何以及分形理论等。

(4)两者的用途有所差异。图像处理技术大多是用在航空领域、医学领域以及制造领域中。而图型处理技术大多用在CAD、计算机模拟以及动画模拟等相关领域中。

在目前的应用过程中,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又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将两者有机地融合,才能够对图形图像的处理更为的完善与完美。两者之间的联系与转换关联图,如图1所示。

4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

4.1 在辅助制造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在辅助制造以及设计方面,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应用最多的便是CAD技术。此技术对于工业产品的设计制造以及工程设计等均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通过应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当设计过程中涉及数据量庞大、系统繁杂的电路图时,单纯的依靠人工来完成几乎不可能实现,而通过使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则可以非常迅速、精准的完成相关的设计工作,如此便节约了大量的人力以及时间,为企业可以带来更多的效益。

4.2 在可视化领域中的应用

在网络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数据库的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对于数据信息的分析与处理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困难,我们很难从海量的信息数据中快速的找到所需的信息数据,更无法把掌握数据信息的规律性。而通过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将不同种类、特征的数据分类、归纳,并以不同形式加以呈现,如此便可以为我们获取数据信息提供极大的便利。例如,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在可视化气象分析、医学以及流体力学等领域中有了很好的应用。

4.3 在动画与艺术领域中的应用

在计算机技术以及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快速发展与进步的同时,我们也逐渐的突破了静态图像的限制,逐步的发展了动画技术。并且,现代的商业美术领域中,设计者也多会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而完成相关的艺术设计。例如,对3DMAX、ALins等软件的应用。其中,一些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所拥有的功能,是一般艺术工作者无法达到的水平。

5 结语

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中,通过此技术的应用,可以呈现出更为完美与新奇的感官效果,同时更加激发了人们的潜在创作力,也使得我们的生活更为多样与精彩。

参考文献

[1]罗嘉柃.浅谈计算机技术之计算机动画和计算机图形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7).

[2]牛成英.浅谈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形图像处理技术[J].信息化建设,2016(06).

[3]章伟.试分析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与创新,2016(19).

作者简介

侯培文(1977-),男,山西省平遥市人。工学硕士学位。现为太原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软件测试方面的研究。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范文8

在中职学校基础课的计算机教学中,选准信息技术手段,有效配置课程要素,增强专业教学着力点,是培养学生适应计算机语境,提高使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存储、处理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能力,适应社会网络环境的有效路径。它契合了计算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趋势,也是中职学校素质教育的价值追求。

1 信息技术手段缺失下的计算机课程教学问题透视

1.1 单纯理论灌输为主,信息技术手段应用较少

在实践性比较强的计算机课程中,窗口信息往往是图文并茂的,说教式的宣讲很难将复杂的操作步骤转化成记忆,那种填鸭式死记硬背,不利于计算机能力的培育,从而陷入教师难教、学生难懂的窘境。另一方面,授课理论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制作和演示教学课件和多媒体投影教学跟进不及时,单一的多媒体课件并不代表就是利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往往为了特意强调信息化而信息化,缺少师生互动,脱离了社会就业需求授课,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远景,从而使得教学成果大打折扣。

1.2 考核形式僵化,理论知识与能力评价指标脱钩

当前,采用统一命题、考试、评卷的考核方式,在中职学校的考试体制中仍然存在。对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课程而言,仅靠一张理论答卷来考核学生的成绩,考量其计算机水平与能力,验证教师教学得失的模式,往往会事与愿违。尽管有的学校试行了笔试机试分离的考核方式,然而由于上机时间短,考核目标少,命题在信息技术手段上鲜有拓展,实用性不高,知识点的考查流于形式,难以检测出学生的真实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

1.3 教材更新不及时,课程设置不合理

各地教委指定的教材不统一,一些版本知识濒临过时或没有实际作用,浪费了教学资源,也为学生就业埋下了隐患。同时,教材选用偏重于理论讲授,学科知识背景或沿革讲得多,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操作技巧传授得少。在课程设置上,对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程序兼顾得面面俱到,考量社会实用技术的较少,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就惊慌失措。到企业从事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对网络技术、网站系统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硬件安装与维护和Internet等实际操作就会一筹莫展;到企业从事广告设计,对平面设计(Photoshop、CorelDraw等)、动画设计(3D-MAX、Flash等)、多媒体技术一窍不通,沦为技术的边缘人。

2 信息技术手段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2.1 改革教学形式,实现信息技术手段与计算机课程无缝衔接

1)以多媒体教室建设为契机,借助信息技术立体直观、多维视角技术或可视窗的操作系统的直观教学,实现人机对话,让“演示+操作+讲解”的授课方式替代板书教学,将问题情境创设、师生互动设计、师生互动探究问题成为计算机课堂的主要教学方式。

2)将枯燥的原理设计成生动形象的Flas,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3)在实际教学中采取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方式,以多媒体课件为依托,通过演示教学课件,网上安排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4)加强教学网站的师生交流,引导学生浏览局域网中的课程大纲、课件和历年等级考试题目,设计等级考试的推导步骤和问题点,通过问题讨论版实现师生互动。

5)定期举行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竞赛,涵盖打字、编辑排版、表格数据处理、图表制作、幻灯片制作多项实用技能,增强学生的技能掌握能力。

2.2 信息技术手段融合到考核之中,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制

通过“笔试考核+上机验收+综合能力验收”的形式,将信息技术手段贯穿于应试教育的始终。不仅看理论知识的概念性测试,还要看学生上机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更要看学生的综合能力,安排相应实训课程设计,通过办公软件、应用文的排版;CoreldRAW和PS平面设计等不同课程的部分内容演示,安排学生综合任务,考查学生动手操作或制作能力。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以证书的成绩来评价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成绩。

2.3 筛选与时俱进的教材,开设社会热门的信息技术专业课程

本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思想来筛选教材,突出内容新、适用性强、浅显易懂的特点。授课内容根据学生不同专业来做适度调整,突出实用主题。重视计算机基础操作比如Windows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幻灯片演示文稿等技能。并将局域网和因特网等隶属计算机环境方面的内容列入重点宣讲之列,确保学生弄懂弄通。在教案和课件设计上,Authorware、PowerPoint、几何画板、方正奥思、课件大师等是支撑课件的不同多媒体应用平台,它们在演示功能、交互功能和模块上手度上,各有特点,授课教师要学会兼收并蓄,独立制作课件,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比如可以采用Word、Windows自带的写字板处理文字,借助麦克风或CD、MP3中的素材,通过PhotoShop来获得图片,让3DMAX捕捉立体的图像,通过超级解霸截取片段影碟来完成课件。这样,通过广泛涉猎信息技术手段制作的教学课件,图文并茂,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易于教师讲清传授的知识,还能提高课堂效率,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真正起到一举三得的作用。

3 结束语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论文范文9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育教学训练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2-0185-01

对于体育来说,教学和训练过程都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迅速的运动过程,正是由于体育教学训练的这种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刚刚过去的动作能再重新呈现给教练员及运动员,可以对教练员的教学与训练起到一个非常理想的参照物。所以说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对相关教学训练的信息数据进行分门别类的收集处理时科学合理训练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高科技无处不在的体育领域,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高速摄像机技术、无线通信书籍采集技术等相关技术融合发展,充分运用于现代的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中是很多教练员和运动员非常关注的事情。

1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在日常体育教学中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利用计算机摄像机辅助教学,对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视频化展现,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大家对课堂的兴趣,促进探索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所讲的体育理论知识及相关概念。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也对体育教师本身的知识储备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抽象的文字、数字通过电子表格或者幻灯片等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形成一个形象具体的图片或者制作成雷达图、柱状图、饼状图、条形图等形式形象地传达给学习者。

同时在处理体育领域中的一些数据的时候通常都会运用到计算机计算方差、回归分析等问题,计算机的应用省去了大量的运算时间,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其他的一些信息技术软件的应用也在体育教学科研领域起到了很大作用,如SPSS统计软件及扫描仪等设备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2信息技术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也非常常见。应用最多的要算是计算机技术处理在训练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训练信息。现有的一些运动训练计划都是通过计算机在平时训练中积累起来而研究分析总结出来的。通过记录训练信息和相关资料,可以将不同的信息以不同的形式在计算机储存起来,建立训练信息库,根据训练所需的要求进行调整组合,最终形成最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搜集各种资料更加方便。

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教练员和运动员可以更加快捷方便地制定训练计划,极大地提高了教练员的训练效率,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通过计算机可以迅速、及时地准确地更好掌握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及训练情况,随时收集、保存完整系统的训练计划。合理撰写近、远期目标,安排适当的运动负荷,使运动员通过合理的体能消耗后,得到最佳的超量恢复,从而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通过计算机记录运动员的耐力、力量、负荷量及强度等数据,定量地评价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及水平,为运动员训练提供具体的科学的数据参考。通过记录运动员在最佳运动状态的运动技术参数,如角度、高度和位置等数据,并随时将训练过程中的情况与最佳数据进行比较,借助生物力学进行分析处理,纠正运动员的动作误区及缺陷,为教练员指导训练提供可靠依据。

3信息技术在体育训练疲劳恢复领域的应用

对体育领域来说,现实中对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并不是很清晰,但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以及相关科学信息的相关理论探索,使得运动性疲劳所产生的机制愈发符合科学本质。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使得运动性疲劳的诊断有原来的单一的教育观察法和自我测评手段及心率测量方法等简单易操作的测量方法逐渐转变到现在的定量性的生理指标的测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先进信息理论研究的结合给体育领域带来了有目共睹的贡献。这一系列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运动性疲劳恢复变得更加科学快速。

4信息技术对体育领域的整体

信息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普遍地改变着现代体育领域中的训练手段及比赛结果。高科技手段是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结晶,具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技术。随着各种科学学科的发展对体育科学的发展促进作用,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也被应用到了体育领域中的运动员选拔、训练、管理及比赛过程中。信息技术指导体育教学训练也具有着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及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持,训练学、心理学、生物力学及营养学等多学科理论的研究促进了教学训练成绩提高与信息技术发展的相互促进。

5总结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发展的现代运动竞技场中,计算机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例如: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办公自动化;利用仿真的方法研究体育领域问题的综合集成的实验科学,从而制定出准确地更好技术指标,更加有效地指导训练;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处理技术,将体育比赛视频进行处理、分解,科学地分析对手情况,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对手的缺陷,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体育决策支持系统,采用先进的算法进行分析判断,提供完善的数据报表可以使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科学的决策;通过体育专家系统来完成运动员的选材、辅助训练和评价等等。

(淄博市周村区南郊中学,山东淄博255000)

参考文献:

[1]龚铭新.帆船运动———可视化远程实时指挥训练分析系统设计与应用的探索研究[A]. 2006年全国体育仪器器材与体育系统仿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177-182.

[2]魏娟丽.基于运动过程的计算机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5):102-105.

[3]李弼程,彭天强,彭波等.智能图像处理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4]李阳.校园网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影响和支持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