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1 17:05:35

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

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发展理论;学前教育课程;理解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5-0001-05

发展问题是儿童教育的核心问题,思考学前教育课程,无法回避儿童发展的问题。把发展看成是每个儿童都必须遵循的普遍的线性过程,或把发展看成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殊的、偶然发生的建构过程,这两种观点表明了两种不同的立场,前者寻求确定性与普遍性,后者承认差异性与不确定性。两种观点中隐含的对儿童的理解是不同的,所以对课程概念的影响也是不a同的。

一、传统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课程的批判性探讨

(一)传统发展理论的批判

一直以来,“发展心理学以其‘发展阶段’的隐喻,对教育实践产生着重要影响。通过描绘一幅抽象的图像――例如,通过运用理论说某个特定年龄的儿童是自我中心的,不能采纳他人的观点;或者另一个年龄的儿童注意集中不超过20分钟――我们建构了分类系统,从而把儿童的生活纳入了一个标准化的过程中,由此也建构了教师和儿童,以及他们各自的期望和社会实践。”〔1〕我们常常依据发展心理学来安排不同年龄段儿童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也常常根据发展心理学来评价儿童的发展,从而评价课程的优劣,发展心理学成了评价课程和教育的尺子。

然而在学术界,发展心理学这把尺子却遭到有关人士的质疑。玛格丽特・唐纳德逊在1978年出版的《儿童的智力》一书中就针对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皮亚杰的实验及观点提出了质疑,她认为皮亚杰低估了学前儿童的能力。她通过对皮亚杰的“三座山”的实验进行再实验,认为在皮亚杰的实验中儿童并没有真正弄明白向他们提出的要求是什么。“所以,从十分重要的心理学的意义上来看,‘山’作业是抽象的,也就是说,它脱离了人类的一切基本目的、感情和企图。这项作业完全是冷漠无情的,而在3岁儿童的血管中流动着的血液还是热乎乎的呢!”〔2〕唐纳德逊通过实验和引用别人的研究结论指出,学前儿童并非如皮亚杰说的那样以自我为中心,也不像皮亚杰说的那样缺乏演绎推理能力,儿童并不缺乏“非中心化”的能力,儿童能够根据情境听懂别人对他说的话,领悟他人的意图,并敏感地意识到听者的处境,从而调整自己的交流方式,以让他人明白自己的意图。因此,我们不应将儿童放在过低的起点上,以致阻碍了他们,使他们前进的道路变得毫无必要的漫长与艰难。

维果茨基批判了皮亚杰只关注“孤独的”儿童、受生物规律支配的儿童,并提出社会历史文化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他的环境,依赖于教学。“在维果茨基看来,皮亚杰由于因袭陈旧的观点,仍误认为儿童的发展因素是自然的生物过程,因此他不可能真正正确地理解儿童的发展。维果茨基指责皮亚杰,说他抛开儿童的历史发展来谈儿童的心理发展,把儿童的心理发展看成是受内部力量驱使的、由内在逻辑支配的过程。按照维果茨基的意见,皮亚杰是抽象地,脱离开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脱离开儿童周围的具体情况来考察儿童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的。”〔3〕

心理学家Catherine Rice 和她的同事做了一个实验,用来测试儿童对外表(appearance)与现实(reality)的区分。通过实验,Rice认为,儿童在对问题感兴趣或者解决问题的方式与自己有关的时候会比在他们觉得问题没有兴趣或者与自己无关的时候显得更聪明。Rice 的研究表明,任何特定的实验都可能限制或阻碍我们对儿童能力的理解。〔4〕如果我们仅仅采用实验的方法对儿童的心灵进行研究,那么我们必定会错失对儿童丰富和复杂的内在生命的理解,因为我们过分关注了儿童在特定的情境中“能做什么”,而忽视了儿童在真实情境中的感受、想法和情感。正如霍特指出的,“一般心理学家都轻忽了‘随意玩’的精神,没有真正观察孩子在家里、学校、运动场、街道、商店等实际的生活情形。”〔5〕

不仅实验本身对儿童发展可能会带来误解,而且文化背景作为儿童发展理论的面罩,遮蔽了我们看清发展理论的视线。Meredith F. Small从文化的角度质疑了当展理论的偏狭之处,她指出,“这些阶段的具体观点都有文化的导向所起的作用,即它仅仅属于那些处于某种文化中具有特定经验的儿童。”〔6〕特定空间、特定时间或者特定时空条件下提出的理论和进行的研究总是带有一定的文化假设和特定文化的价值取向。很多发展理论著作中列出的有关技能的发展都是依据西方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而得出的结论,而西方儿童使用的游戏材料以及西方文化对儿童的要求和影响与其他国家的文化是有很大差别的,在一种文化中儿童的某些行为可以作为发展的里程碑式的标志,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不能作为发展的迹象。因此,将在某一种文化背景中提出来的理论观点应用到其他文化背景中是很危险的,因为考虑儿童理解的情境依赖性很重要。我们在教育中要根据自己的文化特点来判断儿童的发展,也就是说,书上写的关于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能达到的能力并不适用于任何文化背景下的儿童,也不能作为任何文化背景下教育的依据。

William A. Corsaro 在考察了发展理论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认为,早期儿童发展的理论都集中于个体发展,没有考虑反映文化体系的人际关系,没有考虑儿童如何通过参与交流活动成为这些人际关系和文化模式的一部分,也没有考虑儿童如何建构这些关系和文化,并且过于强调发展的终点,认为儿童总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Corsaro称这种观点为“线性发展观”(The Linear View of Development)。线性观认为,儿童必须经过预备期,才能发展为一个社会性的成人,儿童期是由一系列发展阶段组成的,每个发展阶段都包括认知技能、情感和知识等方面,而这些都是为将来成人生活作准备的。

传统发展理论持线性发展观,其假设为: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从不完善的状态到理想的成人标准,后来的总是比先前的好,儿童在早期发展阶段对世界的理解总是有缺陷的,甚至是虚假的,只有到了成年期才能客观真实地认识世界。这种观点对于教育来说是危险的。

(二)传统发展理论影响下的课程批判

发展理论呈现给我们的是抽象的儿童形象,使我们看不到真实情境中所发生的真实事情,而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比发展心理学所绘制的图像更复杂、更富于变化。发展理论将真实的儿童客体化,从横向维度上将儿童划分为智力发展、社会性发展、动作发展等领域,从纵向维度上将儿童的个体历史划分为从低级向高级的几个发展阶段,并且低级阶段为高级阶段作准备。这种客观主义的做法往往在评价儿童的能力发展时不给机遇和偶然性留下一点余地,从而得出的结论也无法呈现一个完整的儿童形象。

长期以来,这样的观点似乎成了课程的定律。在学前教育课程的各种方案中,出现最多的就是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智力、社会性、动作等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促进其发展的基本理念。所以,有人热衷于根据发展理论绘制标准化的评价方案来决定儿童应该学什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以此来界定课程的优劣。这种做法完全将儿童、教师以及早期教育机构客体化、物化了。“通过判定儿童是否达到某个特定的阶段、达到某个标准,在儿童中制造了一种等级形式,再来防止或校正偏离标准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权力接管了教育实践。”〔7〕

确实,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发展理论总是以一种无形的不可抗拒的力量规范着课程的发展与运作。人们常常考虑儿童各种能力出现的年龄段、儿童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容易习得应该掌握的技能、儿童自我发展的影响因素等。当我们信仰这些“确定无疑”的“定律”时,我们就被一种巨大的“拉力”牵引着,这种发展理论的“拉力”将我们带到一个“贫穷”的境地,因为这种发展的观点建构了一个“贫穷”儿童的概念,即儿童是软弱的、孤立的、无能的、依赖的和贫穷的。“贫穷”的儿童概念带来的是“贫穷”的课程。

“贫穷”的课程只关注儿童的线性发展,关注儿童对技能的获得,这样的课程活动是机械的,儿童除了获得课程安排的既定的知识和技能以外,没有思维的火花,没有情感上的跃动,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指出的,“虽然教育唤醒我们的智力,然而,它使我们的内心残缺不全、矛盾、没有创造力。”〔8〕这就是“贫穷”的课程带来的后果,这样的课程忽视甚至扭曲了人的内心,顾此失彼地发展人的某一方面,而置其他方面于不顾,让整体的人处于割裂状态。这种细致的、分割性的教育严重地限制了儿童内在精神生命的成长。

二、“发展”的理解意味及其课程意义

(一)“发展”的理解意味

传统的发展理论倾向于把儿童视为未来的成人,而不是从他们自身来认识他们,并将儿童与社会隔离开来,认为儿童需要被外在力量塑造和引导以成为一个适应性强的社会成员。当然,我们在批判传统发展理论时也不能“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我们可以通过质疑发展理论来修正自己的观点。在理解的视野中,我们应把“发展”看作是生活展开的过程。发展是什么?只有在生活经验建构的系统内,我们才能弄明白这些事情。杜威早已说过:“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9〕

儿童的发展没有一个绝对的终点,成人的世界不是儿童将来要达到的世界,儿童走在自己发展的道路上,每走一步都会发现一个新的自我,一个不同于他人的自我。同时,儿童也走在特定文化发展的道路上,不仅适应文化,同时也积极地建构文化。儿童建构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文化,也是成人世界的文化。William A. Corsaro在批判线性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解释性再生产(Interpretive Reproduction)理论。他认为,儿童是在他们的文化中作为再生产进化而来的成员,儿童并不仅仅适应和内化周围的世界,而且积极地解释文化并参与文化建构的过程,从而创造意义。〔10〕从这个视角来看,儿童进入社会关系中,通过参与公共的生产性的文化活动,从而不断建构社会理解。因此,基于理解的观点,发展是生活的展开,是经验的展开;儿童的发展就是生活本身的发展,是社会的发展。在“发展”概念中,儿童不是一个需要不断发展的孤独者,而是一个与成人社会一起发展的伙伴。我们很难判断是儿童的发展带动了成人社会文化的发展,还是成人社会文化的发展带动了儿童的发展,两者是难以分开的。所以,儿童的发展与化的发展相互需要,相互影响,难舍难分,却又各具特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发展”的理解意味具有生态学意义,即“发展”不是孤立的,不是线性的,儿童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作用的,并且儿童的发展对社会文化具有建设性意义。“发展”的理解意味具有生态学意义还表现在儿童自身的发展总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发展,我们应该关注特定情景中儿童行为所涉及的情感、思维和行动共同的作用。在理解的视野中,“儿童不再被看作是一个可测量的各个领域(如社会发展、认知发展和动作发展等)分离的客体,各个领域不是彼此割裂开来的,而是非常复杂和相互联系的,儿童被理解为一个特别的、复杂的和有自己个体特征的对象”。〔11〕“发展”的理解意味表明儿童不再是“贫穷”的儿童,而是充满潜力的、强大的、有能力的个体,即“富有”的儿童。把儿童看成是“富有”的,这也意味着儿童有更多的责任去实现自己的潜能。

文学评论家Daniel Albright说:“心理学是一个花园(garden),文学是一片荒野(wilderness)。”他的意思是,心理学寻求模式,发现规律,最终将秩序强加于人类的经验与行为之上。相反,文学作家则潜心于人类经验中那些不成体系的、难以把握的深处。如果像心理学家那样过分热衷于识别秩序模式和儿童思维的规律,我们将错失那些具有本质性和普遍性的东西,即儿童语言与思维中的自由与想象。自由与想象是文学家思维方式中狂热与异质性的表现,在儿童那里,亦是如此。〔12〕Daniel Albright 的观点可以被理解为童年是文学性的,我们不应该仅仅从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来认识儿童,文学上的自由和想象与儿童的天性具有天衣无缝的契合性,儿童之所以成为“富有”的儿童,不在于其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其整体精神的“富有”,正是自由与想象让儿童成为“富有”的儿童。儿童的语言总带着散文式的、戏剧性的味道,儿童很善于在这样美丽的语言中让梦想与想象飞翔。儿童通过想象解释世界、建构世界。想象与梦想将儿童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联结起来,即思维与情感、语言与理解、现实与幻想都在儿童的行为与经验中动态性地缠绕在一起。正是梦想使儿童超越肤浅,超越“贫穷”。一幅画或一句话就能成为一个世界的萌芽,一个想象的、梦想的世界的萌芽,面对儿童创造的这一与众不同的世界,惊奇与赞赏会一起涌入我们的意识中,因为儿童的想象和梦想并非只是逃避现实,更是飞跃现实、超越自我的力量,我们应该珍视这种力量。

(二)“富有的”课程

“富有的”儿童概念带来的一定是“富有的”课程。“在这种‘富有的’儿童的观点中,学习不再是从孩子出生就开始的孤零零的认知过程。学习是一种合作的、交往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儿童与成人、同伴共同建构知识、理解世界。学习不再是儿童知识的转化,使儿童获得预先的结论,也不是说儿童是一个空的容器或者是一个复制者,一贯‘贫穷的’儿童等待成人的给予和填充知识,儿童所学到的所有的知识都是从自我和社会建构的过程中产生的,因为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经验,而是在他们的社会化中,变成了与同伴共同建构的积极的主体。”〔13〕

“贫穷的”课程关注的是“给予”儿童什么,而“富有的”课程关注的则是儿童能为课程活动带来什么。在“贫穷的”课程中,儿童的行动是迫于外界的“必要”,而在“富有的”课程中,儿童的行动被心灵上的满足所激励着,儿童在自己喜爱的课程活动中忘我地建构着自己的世界、自己的价值观和自己的精神,这样的课程就是儿童的生活意义的栖息地。前者关注的是认识,后者关注的是理解,当然,“认知与理解是不能画等号的,其意义不属认识而属理解。认知主要突出的是对事实的断定,而理解更多突出的是对意义的把握”。〔14〕并且,对于人来说,理解先于认知,例如婴儿看到气球,笑了,婴儿理解了而非认识了气球,“理解了”即体验到气球给自己带来的意义和愉悦。所以,“富有的”课程是基于理解的课程,是关注整体体验、关注意义的课程。

“意义”是布鲁纳论点中的关键词,在布鲁纳的观念中,是意义而不是逻辑促使儿童的思维发展,帮助儿童解释自己的行为。〔15〕马克斯・韦伯也提出,“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16〕因此,课程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意义,正是“意义”把课程规定为人的课程、“富有的”课程,也正是“意义”赋予了课程独特的品质。

我们学习事物不是在学习事物本身的属性,而是在领悟事物的意义,只有那些对儿童具有意义的事物才有资格进入课程。物理学家戴维・博姆说过:“只有意义才能激发能量。”涉及意义时,儿童内部的能量才会涌动而流出,让激情带领行为遨游意义王国。但是,“意义并不是自身包含自身――它并不是在‘那里’等待着被发现出来;意义只有在理解的‘发生’中并通过理解的‘发生’而实现”。〔17〕事实上,意义是不能灌输给儿童的,儿童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才能获得。“意义的一个特征是它是感觉的一个方面,在这一方面被感知的宇宙事物被赋予了内在关系。”〔18〕怀特海精辟的观点让我们意识到意义是关系性、过程性的存在,意义不存在于宇宙事物内部,也不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它是人与宇宙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生成的一种关系性存在,它在人与宇宙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的引力。课程越有意义,也就越有吸引力,课程的意义从根本上来自儿童对外界的体验视域,也最终会超越儿童个体的体验视域。

“富有的”课程一定是富有意义的,而意义在理解中实现,从理解的立场来看待课程的意义,意义不是在假设的环境中被验证,而是在过程中逐渐展开的。因此,意义与理解都只能在“整体活动”中找到生生不息的道路。在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视野中,整体活动是一种具有自身动量的、被环境参与者感知到有意义或有目的的不断发展着的行为。整体活动不是一个瞬间的事件,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内部有自身的能量和张力,有自身的目标。整体活动是生态的、复杂的,是发展变化的,只有整体活动中能够容纳杜威所说的“一个经验”,只有依恃经验的力量,课程活动才有可能成为整体活动,这样,儿童在整体活动中就能创造意义。一个整体活动并不是孤立的,一个整体活动会带动另一个整体活动,课程就是不断出现的整体活动的联合,整体活动是由儿童的经验编织而成的,在众多的连续性的整体活动中,流动的“活”的经验把过去带入现在,从而不断扩展与深化现在的整体活动的内容与范围,经验使更多的整体活动勾连成一个更大的整体,由此,课程的发展脉络就水到渠成。另外,整体活动属于人类发展生态学概念中的微观系统,整体活动同样将中观系统和外系统中的价值观带进微观系统中,所以,整体活动辩证地综合地处理着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因子,正因为这样,整体活动的进展就是理解的过程,是儿童生活的过程,整体活动中的儿童不是社会的孤独者,他们在人类生态系统中再生产着新的自我,也再生产着新的社会。

参考文献:

〔1〕〔7〕〔11〕〔13〕冈尼拉・达尔伯格,等.超越早期教育保育质量〔M〕.朱家雄,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1,44,57,57.

〔2〕玛格丽特・唐纳德逊.儿童的智力〔M〕.蔡年,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16.

〔3〕奥布霍娃.皮亚杰的概念:赞成与反对〔M〕.史民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56.

〔4〕〔12〕〔15〕SUSANENGEL. Real kids: Creating meaning in everyday life〔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20-21,15,182.

〔5〕约翰・霍特.孩子如何学习〔M〕.张美惠,译.台北: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268.

〔6〕MEREDITH F SMALL.Kids:How biology and culture shape the way we raise young children〔M〕.New York:Doubleday,2001:74.

〔8〕克里希那穆提.一生的学习〔M〕. 张南星,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10.

〔9〕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4.

〔10〕WILLIAM A CORSARO.The sociology of childhood〔M〕.Thousand Oaks,Calif:Pine Forge Press,2005:24.

〔14〕何卫平.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M〕.上海:三联书店,2001:28.

〔16〕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 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5.

〔17〕理查德・J・伯恩斯坦.超越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M〕. 郭小平,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157.

〔18〕怀特海.思想方式〔M〕. 韩东辉,李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3.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eschool Curriculum

He Yuan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 心理理论 发展特点 研究范式

1.心理理论的概念界定

“心理理论”意指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虽然,对于心理理论的概念目前尚存争议,但关于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具有的有关自己或他人的心理世界的知识,包括愿望、信念、意图、情绪、虚构表征等”,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1]。

而观点采择与元认知常常与之混淆,在这里对这三个概念予以区分。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或视角)做出推断的能力。它是心理理论研究的一个内容或组成部分。但观点采择是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而心理理论是对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

元认知是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包括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动态)和自我的认知能力(静态)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它与心理理论都是研究儿童的知识和儿童对心理现象的认知,许多元认知研究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和以目标为导向的,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应用“心理理论”。但它与心理理论是对同一认知现象的两种不同研究方式。两者的研究重点不同:心理理论的研究揭示了儿童关于人的基本的心理状态的早期知识,其研究试图弄明白“关于这些心理状态的行为和存在,不同年龄的儿童知道些什么”;而元认知发展则更注重研究与任务相关的心理活动,经常是关于个体在尝试解决一些问题或完成任务时,心里想要做的事情。

2.心理理论的主要研究领域

3~5岁的学前儿童能够对自己及他人的心理状态作出各种假设进行推断和理解,国外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在国内,自从方富熹、王文忠、陈英和、桑标、邓赐平等学者对儿童心理理论进行引介和研究之后,不少人开始涉足这一领域,也已有了不少的成果,这些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以及与心理理论相关的其他社会性研究。

2.1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有关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的研究已较为成熟,普遍认为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已成为儿童是否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性测验。研究结论也较为一致,均表明正常儿童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年龄在4岁左右[2]。

2.2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

这一领域又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划分了不同的关注点,每个年龄阶段都会有相应的研究以得出其不同的发展特点,已扩展了以往对心理理论的狭义理解,不仅仅局限于考察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这一年龄阶段。据相关文献的查阅,大致可将研究者们的关注点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2.2.1 2岁以前婴儿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

关于婴儿心理理论的发展问题一直强烈地吸引研究者。很多研究者对0~2岁婴儿的基本辨别能力、理解能力、对别人的情绪操控能力进行了研究。

Nelson认为,婴儿头两年对脸部表情辨别能力就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他们偏好看人的眼睛,并且已经具有视觉追随他人眼光的能力;婴儿对声音有很高的注意性并能对声音做出区分。Melzoff的研究表明,18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够推断出别人将要做什么,也就是说这个年龄的儿童可能开始理解人的行动是有意图的、有目标的。Repacholi和Gopnik的研究发现,18个月的婴儿不仅可以理解人的行动是有意图的,而且可以根据他人的意图做出不同选择。虽然上面的研究表明,2岁以前的婴儿已经能够表现出似乎与认知发展相关的行为,但是这些行为是不是就意味着这个年龄阶段的婴儿已经具有心理理论在心理学界还是很有争论的。

2.2.2 2~4岁婴儿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

研究者普遍认可的是个体在4岁左右通过错误信念任务,获得心理理论。所以一般研究认为,2~4岁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关键年龄。

Bartsch和Wellman还曾对该年龄段心理理论的发展进行了阶段性的划分,认为心理理论的发展主要是由三个阶段构成的:在2岁左右的时候,儿童获得的是愿望心理学(A Desire Psychology),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以愿望为准则来评定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第二个阶段被称为愿望—信念心理学(A Desire-belief Psychology),这一阶段儿童开始表现出对信念的一定理解,但是对行为的解释主要还是以愿望为标准的;大约4岁的时候,儿童进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信念—愿望心理学(A Belief-desirePsychology)阶段,这时他们开始对信念有进一步的了解,在对行为进行推断时,信念和愿望被综合起来考虑。这为我们进一步划分该年龄段的关注点又提供了依据,可通过进一步对这一阶段的儿童的研究来探讨心理理论的逐步形成及影响因素。

2.2.3 5~8岁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

Perner和Wimmer(1985)认为儿童在6岁左右的学龄期获得对二级错误信念(second-order false belief)的理解。Beck(2001)等的研究也发现,对于模糊信息,6岁左右是儿童形成多元解释的关键时期。Wellman等人认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表现为从用信念、欲望去解释、预测行为发展到逐渐使用人格特质解释行为。6岁前儿童的心理理论中还不包含特质概念,但已出现特质概念的萌芽,七八岁后,儿童开始使用人格特质概念来解释、预测行为。Chandler,Carpendale和Pillow等研究者提出,儿童在学龄后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是解释性心理理论,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个体在学龄前所获得的那种复制性心理理论,而是一种主动建构和解释信息的能力,个体逐渐理解由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不同个体对于同样信息也会做出不同解释,他们认为这一能力的获得是个体心理理论发展过程中又一质的飞跃。张文新等人(2004)的研究结果亦表明,6岁左右是儿童二级错误信念发展的关键期。

从上述国内外的研究均能发现,这一阶段研究者都主要关注对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的获得,研究结果表明6岁成为这一阶段较为普遍认同的关键期。

2.2.4学龄后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

学龄后期,个体已经具备理解各种简单和复杂心理状态的能力,此后心理理论的发展逐步由“获得”心理理论转变为“使用”心理理论。个体心理理论发展成熟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一致性趋向,即对于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识,个体往往表现出相近的看法和认同。如Wainryb等人的研究中,8岁左右的青少年和21岁左右的大学生对于各种信念的接受与否,没有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系统模式,所有被试对于某些观点是一致认同的,而对于某些则都不能认同;另外在对于某些观点的认同与否上则表现出个体偏好上的差异。

虽然在测量年长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方面还有很多困难,但是,研究者们也在尝试着采用一些方法对其进行测试,这一领域的研究方法仍有待创新。

2.2.5成人及老年人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

Happe等人最早论及老年人的心理理论,认为与青年人相比处于老年期的正常人,虽然在非心理理论的任务操作上的得分会随年龄的增强而下降,但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得分却仍能维持高水平。而Maylor等人的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国内对该年龄段的研究甚少。

所以,有关老年人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2.3与心理理论相关的其他社会性研究

心理理论的研究并非一定要孤立的研究这一概念,它与许多社会心理现象是有密切关系的,所以已有很多研究者将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去找一些切合点来进行研究,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全面地理解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是发展心理学中的热门话题,与其中的很多研究点相似之处是它与家庭背景的关系亦被关注着,崔云(2007)对3~5岁城乡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及其家庭养育环境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得出家庭教养环境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但透过种种家庭因素,还是心理发展水平更高个体对儿童的引导性社会交往起着关键作用[3]。

已有研究表明,心理理论与语言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语言对青少年的心理理论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会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表现。甚至认为,没有语言就不能形成心理理论能力,婴儿获得语言的同时也就获得了心理理论。但目前还不能确定两者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可能存在以下三种关系:一是心理理论的发展依靠语言,语言的获得是成功通过心理理论测试的必要条件;二是语言的发展依靠心理理论。这一观点与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先于言语的观点相一致,认为儿童是先获得对错误信念任务的理解,然后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三是心理理论和语言两者均依靠其他因素。这一观点认为语言之所以和儿童心理理论存在相关主要是因为两者共同依靠其他因素,也就是说某种潜在的因素能引起心理理论和语言的发展,如工作记忆、监控机制等。

而情绪理解是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情绪理解可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简单情绪的理解;和愿望、信念有关的情绪理解;复杂情绪的理解;情绪调节。按Tager-Flusber和Sullivan提出的心理理论两成分模型,它属于心理理论的社会知觉成分,先于社会认知成分出现;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社会知觉成分与社会认知成分越来越难以分离[4]。

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儿童欺骗行为的研究已成为任务模式改变的一个新的趋势。而这方面的研究也成为“心理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特殊领域。主要原因:如果儿童成功地欺骗,首先必须推测欺骗对象的心理状态,同时明确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与对方的差距,并具有明确的误导对方的目的。即为了使欺骗成功,儿童至少必须了解听者的某些心理;而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则是欺骗行为“成熟”的关键。儿童欺骗的成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进,这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他人信念理解的不断提高有关[5]。

心理理论与儿童欺骗行为这一结合点还可联系文化差异继续进行研究,董泽松(2006)在我国云南就有做儿童“心理理论”不同水平与欺骗关系的跨文化研究,既比较研究了云南省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又考察了民族因素的影响,比较了云南省两个地区的不同民族[6]。

还有研究者(高秀苹[7],李东林[8]等)将心理理论与攻击行为和同伴接纳关系等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其实还有很多的结合点等待我们发现。

3.心理理论的常用研究范式

心理理论最常见的研究范式即意外内容任务和意外地点任务,至今仍有很多研究都是用这两个任务的变式进行的。这两种范式已被广泛使用,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所使用的研究范式在这里只介绍发展较为成熟的两种:失言任务和白谎任务。

失言检测任务是Baron-Cohen和Stone(1999)等人提出的一种用来测量小学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任务。失言是指说话者并非故意或者恶意而说的某句话是听话者不想听到的,听话者听后会感到不舒服或者不高兴。每一个失言故事后都有五个问题。例如,第一个问题:“小强的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这是个理解性问题,主要测验儿童是否理解了故事的内容,不计分。第二个问题:“这个故事中,是否有人说了不该说的话?如果有,请用笔划出来。”这是失言检测问题,主要测验儿童是否认识到失言的存在,以及是否知道失言在哪里。如果被试不能正确完成这两个问题,那么就不再问第三题和第四题,因为第三题和第四题是建立在失言检测任务基础之上的,如果被试没有通过失言检测任务,那么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也就没有意义了。第三个问题:“为什么他(她)不应该说?”这是考察儿童能否认识到故事中犯了失言错误的人是否认识到另一个人的情感状态的。第四个问题:“为什么他(她)会这么说?”这是考察儿童对故事主人公信念或意图的认识的。第五个问题:“小强是否知道小涛的妈妈是门卫?”这是考察儿童对故事主人公信念的认识。

白谎任务可根据Happé等人的故事改编。每个白谎故事后面都有一个检测问题,主要测验儿童能否理解善意的谎言,或者能否理解故事主人公说善意谎言的意图。比如问:“为什么小强说‘嗯,很好看’?”如果儿童回答不知道或者答案与故事内容没有关系;如果儿童回答因为小强喜欢她的姑姑等类似的与故事内容有关,但又没有涉及故事人物心理状态;如果儿童的回答指出了这是白谎或者正确指出了故事主人公说善意谎言的意图[9]。

4.国内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现状分析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引介的文章比较多,实证性的报告相对少[10]。

具体来看,个人经验式思辨性的文章很少;引介的文章居多,且在引介的文章中,流水账式的,重视介绍同一理论的情况较多;实证的报告少,纯理论的研究更是近乎空白,很少有学者致力于为中国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和影响因素提出理论高度的假设或理论解释。

但绝大多数学者已经摆脱个人经验式思辨的羁绊,致力于引介国外的研究或自己进行实证性的研究,检验别人的理论和探讨在中国环境下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充分地应用已有的先进方法和手段,才能逐步和国际研究接轨。

参考文献:

[1]郑莉君,利爱娟.心理理论研究现状及展望[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1):48~52.

[2]宋明霞.2-5岁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

[3]崔云.3~5岁城乡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及其家庭养育环境的对比实验研究[J].心理探索,2007(9):43~45.

[4]李佳,苏彦捷.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情绪理解[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1):37~44.

[5]田慧莉.用装扮游戏中的欺骗任务模式考察3-5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4.

[6]董泽松.儿童“心理理论”不同水平与欺骗关系的跨文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

[7]高秀苹.攻击与非攻击儿童心理理论水平的比较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08):19~21.

[8]李东林.5—9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与同伴接纳关系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范文3

Abstract Psychology of preschool children's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is one of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preschool education must learn and master the trivium, is to recognize and understand children's psychology premise. This research is for the purpose of through analysis of preschool psychology textbook content to reflect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our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 to reveal the children's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core features of "the view, consciousness to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 with on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epen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education practice deepen and continue to improve through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material.

Keywords content analysis; children's knowledge;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s; scientific concept of children

1 问题提出

在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的背景下,学前心理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其教材的选择和使用则成为了认识和了解儿童的着力点,更为核心的是通过教材内容的分析我们能够真正面对“儿童是什么”的焦点问题,以何种儿童观去看待儿童、发现儿童,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儿童,才能对儿童教育进行认识。笔者从理论层面入手,以教材内容分析为载体,间接反映学前心理学教材中所蕴涵的对儿童的认识,进一步挖掘科学儿童认识观的核心价值。

2 资料收集与方法

本研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学前教育思想发展脉络,从1979年-2015年的时间段中以主流教材为线索选择了33部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教材为分析单位,以此来透视对儿童认识的发展转变。

3 内容分析

3.1 学前心理学的复苏

“十年动乱”彻底歪曲了学前教育的发展方针和管理体制,学前教育遭受巨大创伤。在失去发展方向的情况下,学习借鉴苏联教育经验起到了积极的复苏作用,但也出现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够、生搬硬套的问题,过分强调集中的知识性学习。学前心理学教材的知识结构以“够用”为基,教材落脚点主要放在陈述儿童基本的心理特点,阐述基本理论知识,着重介绍理论流派、年龄阶段特征,及认知、情感的发展特点,只说明对儿童的已知层面,几乎所有的知识点都以理论讲述呈现,教材的理论性强,旨在对学前儿童心理学发展的来龙去脉作清晰的梳理,明确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3.2 学前心理学的探索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稳定发展,我们开始思考并批判性地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关注并收纳世界各国的学前心理研究成果,在教材中补充胎儿的发展,对儿童成长的人文环境做剖析,研究儿童的社会性,强调全面认识儿童。

通过对33本学前心理学教材的分析(图1),发现在理论知识体系构建上,知、情、意三部分的知识在教材中仍占有较大比重,教材发展定位在“强基”。33本教材在呈现儿童知、情、意三方面核心知识点时,都以核心概念(含义、基本特征)、儿童在这些核心心理现象上的年龄特点的固定模式进行阐述。理论篇幅所占比例大,在不太容易理解的知识点上略以简单一两句话所呈现的案例加以解释,案例在整个章节中出现的比例不超过5%。教学更多关注教师主导作用,过分强调计划性的学习,机械划一、重教轻学。教材使用只满足于快速学习理论知识,短期就能顶岗任教,或符合市场需求,出现学前教育的市场化、社会化,儿童教育的小学化、成人化,实行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学前教育事业在稳固前进的同时又处于盲目发展的阶段。

3.3 学前心理学的立体化发展

国家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教师专业化标准》的颁布实行,让我们看到对儿童的理解要与时俱进,要向更多“未知层面”和“完善已知”的方向前进。33本教材充分阐述国内外专家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流派,关注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将儿童脑发育、神经系统发展、身体生长发育和动作发展进行整合阐述,确保在认识儿童心理之前对儿童生理和身体有一个总体框架学习,明确身心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客观关系,旨在给予我们一个全面、完整的儿童。

由此,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注重与幼儿园实际结合(图2、图3),强调对儿童认识的发展性和专业性,能够指导实践工作。因此教材的资源进行了优化和整合:

3.3.1 儿童社会性、儿童游戏的增加

在2005年后的教材中增加了两项学习内容:(1)社会性发展。独生子女的养育状态导致孩子在社会性能力发展上的欠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增加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相应社会技能和社会认知内容的了解和学习符合,更好时代需求。(2)游戏。儿童期的活动载体是游戏,补充儿童游戏相关知识能更好地将所学落实到幼儿园的实践教育中。

3.3.2 实践、实训增强

教材中儿童案例增多,课后补充练习,每章节增加儿童发展的实训项目,教学形式多元化,丰富更多对儿童的感性认识,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更鲜活、真实的展现儿童。

3.3.3 新主题板块的增加

根据幼儿在园生活环节和一日常规的观察,增加儿童学习品质、创造力发展、幼儿期问题行为等一系列的主题板块,逐渐打破以前层层深入的理论体系,开始尝试以儿童实际生活游戏为线索进行整合式的知识呈现,关注幼儿实际出现的行为和情绪问题,着眼于幼儿园生活,更好地促进了知识之间的相互融合。

3.3.4 立体化资源的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大量、及时地搜集到全球范围内儿童研究的前沿信息,采用MOOC等多元形式,整合家庭、社区等资源去探索一个动态发展的儿童,变知识堆积为知识、能力、专业三位一体的优化学习,突破儿童认识的瓶颈。

4 结论

随着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内容的改革和丰富,随着对儿童认识的不断深化,当代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的编写暗含了一个在观察认识儿童时应持有的理念,揭示了科学儿童认识观的核心价值:

4.1 儿童:作为自然性存在

教材的知识内容逐渐从单一理论阐述过渡到理实联系双向融合,从书本经验过渡到游戏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强调对儿童的认识上要注重符合自然成长规律。儿童具有自然属性,儿童的快乐和幸福,是在自然状态下获得的。在自然中,儿童的生命充满生机和活力。童年是自然的赋予,忽视童年自身的价值,剥夺儿童享受童年的乐趣,就是剥夺儿童的生命权。

4.2 儿童:作为社会文化性存在

从教材的知识内容来看,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占据了2/3的比例,详细对体系结构进行了完整说明,呈现了一个逻辑层次分明的儿童认识观,为实践提供了强大理论基础。其次,教材已经逐渐转变以社会动态背景下的身心发展视角来认识儿童。因此,对儿童的认识必须以一个有着具体社会文化背景的个体来看待。儿童接受文化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儿童文化是一种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是儿童内隐的精神生活和外显的文化生活的集合。这些背景经验对孩子的学习与发展,甚至是心理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4.3 儿童:作为关系性存在

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在关系中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得以有效发生,儿童的生活得以展开。这种关系其本质就是儿童与家长之间、儿童与教师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一种本真生活的体现。我们的教育不能割裂了家庭和幼儿园、社会来单独看待儿童的发展,而应该在三位一体的架构下更好地去认识儿童、理解儿童。

4.4 儿童:作为权利主体

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真正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基于儿童的教育,即基于儿童的视角来设计教育活动,教育活动中应考虑到儿童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认知特点”。倾听儿童的声音,有利于激发儿童主体能动作用,发展他们初步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儿童的自尊感、责任感和权力感等等。

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在席卷全球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众多的人格理论中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脱颖而出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本文对精神分析学派其中几位代表人物的人格理论进行梳理,并重点突出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鲜明特点。目的在于探究其深层的教育价值,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启示。

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一经问世不仅在心理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也一直影响着文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如此可见,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之巨大。尽管精神分析理论自身存在缺陷,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质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诞生近百年的精神分析学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不仅与弗洛伊德本人的声望有关,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的后继者—新精神分析学派,并未把弗洛伊德和他的著作当作不可怀疑的偶像和一成不变的经典。他们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既有抛弃又有继承更有发展。其

中代表人物有沙利文,霍妮等。

一、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简述

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精神分析学派虽然抛弃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有些观点,但是在他们的人格理论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子。所以要想深刻的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的蕴含的教育价值,必须拿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这把钥匙去打开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大门。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意识是指个人此时此刻意识到的。“潜意识就是一种未被觉醒的心理历程或过程,是在一定时间内被压抑、被排挤的情绪经验活动的过程”[1]。潜意识可以被压抑,但是它们并不会被消灭,而是在不自觉的活动,以求满足。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也是一般人格的主宰。

弗洛伊德基于潜意识系统提出了本我概念,进而提出了自我和超我的体系。本我又称伊低,它如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激荡不已。它完全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是快乐原则的出发点,是本能的储存器。在人格结构中,本我是最原始、最隐秘、最模糊的部分。自我是理性的,服从现实原则,“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机构’,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中间环节。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作用是调节本我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进行控制和压抑,在理性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2]超我是潜意识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部分,它主要根据至善原则活动。所谓超我,也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主要是习俗教育的产物。超我的主要职责,就是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伊低的冲动。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

1.沙利文的人格理论

沙利文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并认为每个阶段都存在动力过程、人格化过程、和认知过程三个发展过程。

沙利文认为人格乃是一个人在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日趋完善相对持久的模式,人格从来不能够离开人生存在于其中的复杂人际关系,他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在这种模式中有两个基本的倾向。一是对满足的追求,一是对安全的追求。沙利文把这两种基本的倾向看作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沙利文用人格化来表示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式,人格化是个体对他们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满足和焦虑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概念的综合印象。人格化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的人格化,一种是他人的人格化。“在儿童人格化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焦虑,主要来自于婴儿期的无助情境。假如没有受到很好的养育,婴儿就会焦虑,过多的焦虑会导致儿童企图回避社会情境产生坏妈妈的人格化,反之会产生好妈妈的人格化”。[3]

沙利文把人类的所有经验都概括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未分化模式,这种经验是混乱的、无组织的、模糊的。婴儿的经验就属于这一种。第二是叫前逻辑模式,这是儿童所具有的一种主要模式。第三种是综合反应模式。这三种模式就是沙利文所指的认知过程。

2.霍妮的人格理论

霍妮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最大改造是在精神分析中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认为环境是形成人格和导致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她也强调冲突和心理问题是由环境影响的,她认为由于个人的心理和性格倾向是由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文化造成的。她也很认同早期经验对一个人的影响。

霍妮人格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基本焦虑,她认为一个真正得到父母的关怀和肯定的孩子就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有充分的弹性应付和适应外在的变化。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对待儿童不公平,或是由于父母本人的身心不健康,都会使儿童的情绪受到压抑、形成基本焦虑,结果导致病态人格。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特点

(一)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强调性本能,新派则强调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由此则在几个方面产生了不同,首先是人格动力方面,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格的形成的动力因素。沙利文则认为人类行为的发展受满足欲和安全欲两大动力驱使。霍妮说:“人不仅被快乐原则控制,而且也被安全与满足引导。”其次是神经症的归因,弗洛伊德认为是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冲突。而霍妮认为是个人和其所处环境之间冲突的结果。

(二)弗洛伊德主张性恶论,他所谓潜意识或本我充满不可告人的欲望。新派则倾向性善论,相信人具有向上发展的自尊心,有能力克服罪恶欲望,有能力向前发展。霍妮说:“我个人认为,人不仅期望而且有能力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高尚的人类。”[4]

(三)新派反对把人格分裂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新派认为人格是统一的整体,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在与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人的人格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新精神分析强调主体性和主观性。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看作是由本能欲望决定的。相对于弗洛伊德的这种本能论,新精神分析理论家们则认为“未来目标对人的拉力更强于先天本能对个人的推动作用,目标的产生基于个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挥的主观作用,从而更强调个人在人格形成中的主体作用”。[5]

三、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对于早期经验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中有一段经典的话。他说:“我们往往由于注意祖先的经验和成人的生活经验,却完全忽视儿童期经验的重要。其实儿童期经验更有重视的必要,因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正因为这个理由,也就更容易治病。”[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早期经验在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中的重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其潜意识力量,在自由和禁止之间寻得一条中庸之道,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其次要用游戏等“宣泄”方法释放儿童潜意识能量,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另一方面,利用“升华”的作用,让儿童正确的运用潜意识的能量到自我发展的正确轨道上。

(二)建立儿童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的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的心理措施和防御手段,以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7]此理论后经过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的扩充,变得更完善,安娜认为当内在和外在的刺激引起情绪冲动时,防御机制有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多的冲动,行为,情感和本能欲望的作用。因此,要帮助儿童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最先接受到教育影响的地方。家庭氛围和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儿童也会形成不同的人格特点。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通情达理父母的教养下,儿童很少动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相反,经常运用惩罚,限制的方法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则多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

从精神分析学家有关人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培养强壮健全的自我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而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是精神分析学家对发展自我的共同看法。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经常受到贬抑或否定时,便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这是一切品德和精神败坏的根源。因而,我们要提供相应的机会让儿童体验成功、拥有自信、提高自我概念、形成健康人格。关于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我们从弗洛伊德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性本能和儿童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从更深的层面,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倡导的是对儿童的内在需要给予关注和给儿童充分的自由,这种爱是要尊重儿童的天性。总之,精神分析认为唯有爱的教育才能培养儿童健全的自我,才能使儿童拥有幸福的人生。

(四)建立儿童期和谐的人际关系

霍妮和沙利文都很重视儿童期的人际关系对儿童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儿童时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父母与儿童的亲子关系以及儿童间的伙伴关系,霍妮认为在童年期,神经症的性格结构萌发的根源是亲子关系的失调。沙利文也认为自我是在重要的他人的反应中确立的,在人格发展阶段中,对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三岁以前是父母,从童年末期到青春期,主要是伙伴。20世纪50年代,鲍尔贝受世界卫生组织的委托所做的相关研究说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西方学者斯特对有犯罪行为的人的研究表明,子女的攻击和犯罪行为与不良的亲子关系有关。所以在现实生活过程中,应该重视儿童期和谐的亲子关系和伙伴关系的建立。现在大多数父母都出去工作很多时间都疏忽了对孩子的照料。致使儿童失去安全感产生焦虑,从而埋下神经症人格的隐患,或是在儿童期就有明显的人格障碍问题。这就要求家长要多关心孩子、与孩子交流、积极疏导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另外家长也不应该过多限制儿童交往,应鼓励儿童学会交往,学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总之,我们通过对精神分析几位代表人物人格理论的梳理,看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蕴含着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巨大价值。尽管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也存在局限。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独特性,却给予了我们一个认识人格的全新视角。相信在21世纪,随着精神分析理论更为深入的实证研究,对我们认识儿童人格的发展,开展有效的儿童健康人格教育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鑫辉.新编心理学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284.

[2]吴红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4(12):15.

[3]宛容,兰文杰.沙利文人格发展思想探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3):44.

[4]杨汉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教育的影响[j].教育研究,1998(4):63.

[5]姚芳芳.新精神分析对古典精神分析的修改与发展[j].宁夏社会科学,2000(5):59.

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儿童概念 发展阶段 维果茨基

【中图分类号】B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026-02

概念(Idea、Notion、Concept)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即人类在认识的过程中,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并对所感知到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进行抽象,加以概括,就成了概念。概念都具有内涵和外延,并且随着主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变化。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或中介是词或词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将概念与一个词或一个名词同等对待。

维果茨基关于儿童概念发展阶段的理论与其对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理论息息相关。其受马克思主义工具观的影响,提出了著名的中介说: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与人的劳动一样都是以工具为中介的,不同的是人的心理活动是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在儿童概念发展阶段中,符号之一“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而形成了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

一、 维果茨基儿童概念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

维果茨基在阐述其儿童概念发展阶段理论之前批判了两类传统的概念研究方法:一是“所谓的定义法及其一切间接变式”,二是抽象研究法,同意阿赫的目的观念的决定趋势可调节概念的形成,反对某些心理学家否认儿童在过渡年龄阶段能产生任何新的智力功能,认为儿童独立形成一般概念的能力是在12岁时才明显提高。通过实验法,提出了儿童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同时提出“词”在儿童概念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一)无组织的聚集阶段

幼儿在概念形成发展的过程中,第一步是用无组织的聚集将若干物体聚集在一起,克拉帕雷德把这种明显的儿童思维特征称作概念混合,布隆斯基称之为儿童思维不相干的相干。即在此阶段儿童可以建立起混合性的形象,但是这一阶段的这一形象是极不稳定的,儿童主要通过主观联系将各种具体物品形象连接起来,但是这一大堆物品的连接缺乏组织的堆积,缺乏充足的内在基础。儿童概念发展的这一阶段又分为三个亚阶段:第一个亚阶段是和儿童思维中尝试与错误时期相符合;第二亚阶段中儿童遵循的依然是个体的主观联系;最后儿童已可以从自己知觉连接起来的各组物品的代表归结为一个意义。整个第一阶段的发展过程即一大堆物品的混合性组合体为始,之后在其中区分出若干个别的代表,最终这些挑选出来的代表重又混合在一起。

(二)复合思维阶段

儿童概念发展的第二阶段即复合思维阶段。在此阶段,儿童的思维是由许多变式组成的,确立了各种具体印象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联系。第二阶段区别于第一阶段的最大的特点是儿童的思维在此阶段已脱离主观性,成为了有条理性的、客观的思维。这一阶段同样包括若干亚阶段:从最初与复合体的主要核心的实际亲缘关系为基础进行的联想型,到成分多样并相互补充和在收集基础上进行结合的聚集符合,接着发展到类似于锁链,并通过锁链的环节转移意义的链式复合,随后一个阶段即轮廓上不确定和原则上无限性的扩散性复合,最后一个亚阶段是儿童复式思维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在儿童概念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时间最长的阶段―假概念阶段。儿童在与成人的交往过程中掌握了词或词组的意义,致使假概念在功能上、外部形象和特征上与真概念相同,难以区分,但假概念内部仍是复合物,因此称之为假概念。

(三)概念思维阶段

第三阶段即概念思维阶段,划分、分析和抽象功能是儿童思维发展第三阶段的功能。在第一个亚阶段中儿童的思维首次清晰地突出了抽象的过程,能够提炼出物品的最主要特征从而进行抽象,但是这个抽象的过程经常带有含混的性质,此时儿童的思维仍旧十分接近假概念。第二个亚阶段即潜在概念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儿童一般能区别出根据某一个特征连接起来的他所概括的一组物品。这种概念之所以是潜在的,是因为它能成为概念的某种东西,但它并不是概念。

综上所述,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只有在过渡年龄期结束其智力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才能达到概念思维。另外维果茨基提出这些阶段或亚阶段过程的过渡或更替不是一个单纯的机械的过程,并不是新阶段的到来就是在旧阶段结束的时候,各种发生形式是可以共存的。

二、 对维果茨基儿童概念发展阶段理论的评价

维果茨基通过实验法提出了儿童的概念发展阶段理论,从而向人们清楚地解释了儿童的概念或思维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维果茨基在提出这个理论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局限。

(一) 维果茨基儿童概念发展阶段理论的优点

1、提出了儿童概念发展的假概念阶段

维果茨基通过实验分析以抽象的形式揭示儿童概念形成的发生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功能、外部形象、特征与真概念相同的假概念。假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使人们了解到儿童是如何在自身概念还未形成的时期与成年人做到使用同样意义、功能的词或词语进行无障碍的沟通的。并从文化―历史的观点说明儿童是如何使用假概念从而与成年人之间的理解成为可能。

2、揭示了儿童概念发展的中介

维果茨基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与劳动活动一样都是以工具为中介的,不同的是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各种符号系统来充当工具的。在进行儿童概念发展阶段的实验研究中,维果茨基创造性地提出“词”这一概念。词或词语在儿童概念发展阶段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充当了儿童从外部言语内化到内部心理的中介,同时也起到了将儿童内部抽象过程或结果外现的工具作用。维果茨基“词”这一概念的提出说明了儿童概念发展阶段内化与外化的中介物质。

3、明确了儿童概念发展的顺序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概念发展是由外而内的,这一发展顺序的观点是与其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息息相关的。他经常说到儿童类似概念这种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由外部向内部的转化,由社会机能像个性机能的转化。认为“一切高级心理机能必然经历过在其发展中的外部阶段,因为任何一种高级心理机能在起初都是社会的机能。

(二) 维果茨基儿童概念发展阶段理论的局限性

1、 研究方法脱离实际生活

维果茨基采用了其同事JI.C.萨哈罗夫的实验研究法,既双重刺激功能法。实验的研究方法由于人为控制条件的加入不可避免地偏离了儿童概念发展的一个真实的过程。儿童的概念发展是在其日常生活和教育中不断发展的,环境的不同有可能导致儿童概念发展阶段的偏离。

2、 阶段划分缺少年龄维度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独立形成一般概念的能力在12岁时才有明显提高,但在此之前的各个阶段,其并未用具体的或大致的年龄来划分。致使教育或心理学家在观察儿童概念发展处于何阶段时缺乏一个大致的范围,特别是在区分诸如真假、潜在概念这类外部特征相同的阶段时困难重重,即缺乏操作性。

3、真假概念区分缺乏标准

维果茨基创造性地提出儿童的假概念,但其只是简单地说明儿童在假概念时期与成年人对同样物品的思维是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的,并未明确说明具体不同之处。加之其没有说明如何在外部形象、特征相同的情况下区分真假概念,致使教育或心理心理学家无法明确区分。

三、 维果茨基儿童概念发展理论对教育者的启示

(一)学会顺应儿童的概念发展阶段

儿童概念的发展是具有其自身的发展顺序的,教育必须符合儿童的发展阶段和年龄特征,以儿童当下的发展水平为基础。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必须那样地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一致,这乃是通过经验而确立的并多次验证过的不可争辩的事实。”因此,教育者在引导幼儿掌握各种概念时应注意儿童当前概念发展水平,正确把握儿童的概念发展过程,真正做到因时施教,从而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

(二)正确处理儿童的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关系

从儿童概念发展可以引申出儿童的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日常概念是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知、注意、抽象、记忆等方式无意识地形成的概念,科学概念是指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儿童有意识掌握的概念。教育者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要正确处理自下而上的日常概念与自上而下的科学概念的关系,不仅要利用学校教育使儿童形成科学概念,还要注意充分利用儿童的日常概念来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

(三)有效推动儿童的词的发展

儿童的心理发展须依靠一定的手段,即中介。在儿童概念发展的过程中,这个中介便是儿童的词。维果茨基认为词是儿童心理活动的工具。在儿童的概念发展过程中,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充当了儿童从外部言语内化到内部心理的中介,同时也起到了将儿童内部抽象过程或结果外现的工具作用。因此,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教育者要有效地推动儿童的言语或词的发展,从而促进儿童的概念和思维的发展。

(四)着力促进儿童的社会交往

根据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儿童概念发展中词或词语这一中介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中习得的。“在社会和教学的制约下,人类或儿童的心理活动,首先是属于外部的、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以后就内化而为人类或儿童自身的内部活动。”所以,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创造条件促进儿童与同伴、成人之间的交往,如同伴合作、竞争、亲子游戏等,让儿童学会从社会交往中习得经验,从而促进其概念的发展和社会化的习得。

参考文献:

[1]余震球.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

[2][俄]列夫 谢苗诺维奇 维果茨基著,李维译.思维与语言[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7).

[3]徐颖,高凤兰.论维果茨基概念形成过程的语言发展观[J].2011(6).

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儿童绿色教育;教育哲学;儿童心理发展

绿色是自然的颜色、生命的颜色、成长的颜色。儿童绿色教育是“绿色”所代表的教育哲学意义与自然原理相结合所引发并需要实践验证的教育理念。其具体涵义是尊重自然,施法自然,道法自然,并以此为原则构建生命教育、自然教育、成长教育为核心内容的教育理论。尊重自然是指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并适时体验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思维、情感和环境信息;施法自然是将教育方式同自然规律结合起来;道法自然是指儿童在各年龄段进行自我生成构建时的自然导引。儿童绿色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与人相关的理性思考、教育本真的探寻、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理论、自然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学理论。

一、与人相关的理性思考

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箴言:“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意味着:人可以并且也应当认识自己的心灵,而且首先是在心灵中包含着知识和理性明察的那一部分。我们可以将此视作理性自识的一个重要根源所在。 因此古希腊的哲学观将哲学看作是一种与人有关的理性思考。儿童绿色教育根植于教育哲学,它的本质来源于这种与人有关的理性思考。

与人相关的理性思考,从苏格拉底解释神谕开始,突出人的必死性、不完善性和有限性,再延续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引发西方近代思维的价值取向、观念基础和文化背景,再到最后的人本主义,引发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思考,可持续等理念的产生。每一个阶段的对人相关的理性思考都是该阶段教育观的理论基础,而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一定方式,唤醒人的身体和精神,引发对人相关的理性思考。儿童绿色教育所引发的与人相关的理性思考表现为:天性不同而引发的不同个性和个体呈现;人的成长主要来源于内在生命力 的主动学习和自我灵魂的唤醒;人的自我生成是遵循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人与自然的一体性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正确定位的前提,在此前提下人才能运用自然规律,以及利用自然完成教育领域内法则提炼;教育观所体现的教育方式必须符合人的自我生成方式。

二、教育本质的探寻

教育本质的探寻是整合各时期教育学家与儿童绿色教育理论相关并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和观点。在先秦,孔子不仅主张对学生须“因材施教”,还非常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同样在西方,苏格拉底在向人传授知识时不是强制别人接受,而是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即所谓的“苏格拉底法”。另外还有老子的“无为”,庄子的“天放”等思想,可以说这些都是儿童绿色教育理念的最初导引。

但真正以儿童为研究对象,提倡绿色教育模式,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是夸美纽斯、卢梭、雅斯贝尔斯、蒙台梭利、杜威、陈鹤琴等教育思想家的观点。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炼“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他说:“现在,很明显,规则,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中起支配作用的原则,应当能够、也只能从大自然运转的源泉中借鉴。” 夸美纽斯同时也是第一个将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教育家,他在《大教学论》中详细阐述了自然教育的价值、原则和具体实践方式。

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教育应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他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在《爱弥尔》一书中,卢梭用一个贵族童年教育的案例细致描述了自然教育的内容和具体操方式。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分析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青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总结卢梭、裴斯泰格齐、福禄贝尔等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炼了自己的早期教育思想。她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和自由的发展。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家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因此,杜威又强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 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我国现代教育家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认为:“书本上的知识是间接的、死的,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我们活的书,直接的书。” 学前儿童周围的环境不外乎两个方面:大自然和大社会。自然环境包括动物、植物和各种自然现象,如春天的桃花、杏花、扬花、柳絮,夏天的雷鸣电闪、蜻蜓荷花,秋菊冬雪等。

这些理论和观点经过扬弃之后,逐渐转换成儿童绿色教育的核心内容,即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应充分接触和体验自然信息、自然法则对教育方式的应用、自然哲理与儿童自我生成的建构。

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人;卡西尔;符号哲学;儿童;儿童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1-0052-04

卡西尔指出,哲学的中心问题是人的问题,或者说是人的本质问题。他对把人看作是“政治的动物”“理性动物”“制作工具的动物”这些看法作了深刻的剖析。他尖锐地指出,以前对人的研究其实是从人的工作结果或工作特性切入的,这样的研究把人性静止化了。用今天的话讲,以前各种对人的认识可能导致人的异化、劳动的异化,或者说没有看到文化世界是一个创造着的动态的过程。卡西尔从对人类自我认识的危机论述入手,指出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是认识自我,这个阿基米德点几乎是一切思潮牢固不可动摇的中心。〔1〕他的符号哲学体系展现了“人”“符号”“文化”之间的内在矛盾与和谐,揭示了人是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本质。儿童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正是围绕着正在成长着的人――儿童和儿童文化展开的。正如涂尔干所言,我们面对的不是完全成熟的人,不是一件完成的作品或成品,而是一种变化过程,一种萌芽状态的存在,一个处于形成过程中的人。〔2〕因此,解读卡西尔的符号哲学其实就是反思儿童教育的过程。

一、 认识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

教育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再造的过程,是促进儿童学习、援助儿童发展的实践。〔3〕一般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也就是说最初的教育是渗透在劳动中的,劳动经验的传递是教育的最初形式。教育产生于劳动,劳动背后隐藏着人的问题。人类要生存、延续,就有劳动的需要;劳动经验必须传递给下一代,才能使之获得生存的技能。如今,人们虽然并不一定要通过体力劳动获得生存技能,但是仍要从事各种形式的劳动。由此可见,从起源上讲,教育与人的生存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人的发展和人的生命有着密切的联系。

既然教育与人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认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应该以认识人为逻辑起点。人不仅是教育起源的关键,也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因素,人存在于一切教育活动中。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过程由人来展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因此教育要对人的本质进行思考。对人的本质的不同认识,会形成对教育的不同认识。石中英教授在《教育哲学导论》中对人作为人的存在特征、形象、境界等作了探讨,他对“自然人”“宗教人”“理性人”“社会人”的形象作了深刻论述,我们从这里看到了不同的人的形象,看到了对人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其意义以及教育对人的影响的不同认识。例如,“自然人”把人的本性看作是人自身固有的发展倾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发展人的这种固有的倾向;“社会人”把人看作是社会的“孩子”,离开社会,人就不成其为人,在这里,教育被看作是“社会”或“个人”的工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使个体社会化。〔4〕

二、 卡西尔符号哲学的概括:人是符号的动物

卡西尔在《人论》里指出,关于人的理论失去了理智的中心,形而上学、神学、数学、生物学相继承担着思考人的问题的领导权并规定着研究路线;当这个理智的中心不再存在时,危机出现了。可以说,卡西尔看到了关于人的认识的危机,并从对危机的认识中重新认识人,即“重新计划已经有的财产”。

卡西尔是从人的工作功能出发来认识人的本质的。他认为,人的特殊功能不但包括感受系统和反应系统,而且包括符号系统。符号系统使人从动物的物理世界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新的实在,也就是文化世界。“人不再直接地面对实在,人的符号活动能力进展多少,物理实在似乎也就相反地退却多少。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是在不断地与自身打交道而不是在对付事物本身。”〔5〕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直接而迅速的,但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却是通过符号化过程进行的。这不但延缓了人对外界的反应,而且改变了外界刺激的作用。符号给予外界刺激以普遍的指称意义,给予直接的感性对象以多方面的联系和抽象的结构形式。经过符号处理的感受对象不再是物理世界,而是符号化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卡西尔得出了“人是符号动物”的结论。“人不再是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的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符号乃人的本性之提示。

卡西尔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将人、符号与文化联系起来进行的。他对符号与信号作了对比,他认为符号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和抽象性等特征;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和科学都是人类文化的不同存在形态,或者说不同的符号哲学形式,它们建构并展示了人性的特点,也建构了人类的文化世界。卡西尔进而指出,符号是人类把握客观世界的重要方式,人的符号化活动实际上是人的符号化过程,也是人类文化形成的过程;人通过符号塑造文化世界,从而使人的生存超出了人生存本能的需求,获得了自由和发展,因此符号成为人类生活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概言之,人是具有创造性的、文化的、符号的动物。

卡西尔指出,符号的意义不是实体性的,而是功能性的。符号的功能在于沟通人与文化的关系,将人从自然世界带入文化世界,文化性由此而成为人的本质特性。人通过符号而使自己通向文化,并实现自身的解放。很多人认为卡西尔的符号哲学是完整的人学理论,核心是揭示了人的文化性。

三、 卡西尔符号哲学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卡西尔的符号哲学体系为我们勾勒了“文化人”的形象,也为我们反思现代儿童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使得我们对儿童教育本质、儿童教育目的、儿童教育课程、儿童教育的原则和儿童教育技术观念等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反思。

(一) 儿童是什么:卡西尔符号哲学影响下的儿童观

卡西尔认为,动物只具有实践性的想象力和智慧,只有人类才发展了一种新的形式:符号化的想象力和智慧。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看,个体从单纯的实践态度到符号态度的转化是十分明显的,这种转化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也是这个过程的最终结果。他以两个典型事例――两个盲、聋、哑儿童以特殊的方法学会说话为例,来说明符号系统的原理。他分析说,由于符号具有普遍性、有效性和全面适用性,于是,它便成了打开特殊的人类世界――人类文化世界大门的秘诀。人类一旦掌握了这个秘诀,就会具有发展的保证,而且这样的发展并不会由于任何感性材料的缺乏而被阻碍或成为不可能的。这两个孩子能够学会说话证明,人这种存在物在建造人的世界时并不依赖于他的感性材料的性质。

卡西尔符号哲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儿童是一个最具发展可能性的人,儿童能够通过掌握符号来认识自身的意义。对于教育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儿童,因为任何一个儿童都是在生理、心理上正在成长着的人,这是一个人形成、发展和塑造的过程。儿童在任何方面都具有不稳定性,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处于形成过程中的人。

刘晓东教授在他的《儿童精神哲学》中就儿童的精神成长进行了多层次、多方位的论述。他指出,“儿童有自己的哲学”“儿童有自己的科学”“儿童有自己的伦理学”“儿童天生都是艺术家”“儿童是历史之子”。〔6〕这与卡西尔的“人性圆周”由各个部分组成的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的哲学使我们洞见到人类活动的基本结构,同时又使我们认识到人类的这些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语言、艺术、神话等并不是互不相干的任意创造,而是被一个共同的纽带结合在一起的。

“儿童自身隐藏着一种生气勃勃的生命秘密,而且就是这种秘密能够揭开人类心灵的面纱。儿童自身所具有的某种秘密一旦被发现,它就能帮助成人解决他们自己个人和社会的一些问题。”〔7〕的确,认识儿童是成人开展儿童教育的钥匙。

(二) 儿童教育是什么:卡西尔符号哲学影响下的儿童教育本质

卡西尔认为,人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在创造文化世界的同时改造着自己的世界,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教育的本质就是让人“文化化”,也就是把人从自然的、理性的世界引导到文化世界。就像斯普朗格说的:“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指向不断发展着的主体的个性生命生成,它的最终目的,是把既有的客观精神的真正富有价值的内涵分娩于主体之中。”〔8〕 教育是将人类社会积淀的观念、价值、模式等传递给受教育者,使他们的整个生命带有文化的烙印,同时教育也会把文化内化为个体生命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教育也能充分发挥“符号化的想象与智慧”,创造出更加多样的文化形式,以促进文化自身的发展。

通过反思儿童教育的本质,我们看到,儿童教育更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即从儿童的本质出发来思考儿童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卡西尔把人看成是“符号的动物”,是在勾勒人的一种图像,教育就是引导这种图像的形成,使正在成长着的人――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性及其个性发展等问题得到解决。儿童教育不仅强调过程,也要强调阶段性结果。因为我们对儿童存在一种人性假设,所以我们更应该尊重儿童的存在价值。儿童教育不仅要使儿童成为儿童,而且要使儿童成为人。

(三) 儿童教育为什么:卡西尔符号哲学启示下的儿童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教育学中一个亘古不变的问题。儿童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很复杂,在卡西尔看来,人生活在一个具有连续性和同质性的文化世界里,人性是在文化性发展中得以生成和发展的。儿童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它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文化传承和改造使儿童得到发展,而且这种发展是面向未来的可能性发展。

因此,儿童教育必须把儿童的成长、儿童的习惯养成、儿童的生存方式、儿童的品德形成作为教育目的,以使儿童的人性在文化性发展中得到生成和发展。

(四) 教儿童什么:卡西尔符号哲学启示下的儿童教育课程

符号本身是人主观意愿的创造物,它的首要特征在于它的任意性,即符号与它所指代的事物之间不具备必然联系,它们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一种“功能性的价值”。卡西尔对符号任意性的特征和功能性价值的揭示,为现代儿童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们必须考虑究竟将哪些文化“资产”纳入到儿童教育课程中,特别是早期儿童的教育课程中。

什么知识对儿童来说最有价值?这是今天我们需要不断追问的一个问题。符号自身功能性的特点要求现代儿童教育课程由单纯的关注知识的客观性向过程性转变。卡西尔关于符号功能性价值的揭示表明,“知识不是客观的,不是对现实的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随着新知识的出现,它终将被否定或抛弃”。

那么,在现实的儿童教育中,什么样的课程才能体现以儿童为本的特点呢?笔者以为需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适合儿童。就像涂尔干说的,“儿童是弱小的、脆弱的、正在成长的”,即使每天有新的因素产生,让你感到震撼,但毕竟是弱小的,需要成人谨慎地对待他们。我想,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不管人类的智力能得到多么充分的发展,儿童毕竟是儿童,这是人生命的开始,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儿童所接受的内容必须适合儿童才有效。第二,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与儿童生活相关联。儿童的社会性主要是指,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人,为了自我发展的需要和逐渐适应社会生活所应该具备的包括知识、情感、技能、行为、意志、个性、能力等很多方面的综合社会特征。无论什么样的教育,它的内容都不应该从生活中抽离出来,不能远离生活,而要紧紧地围绕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儿童适应社会文化生活,才能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如今的儿童需要的不是对他们进行各种内容、价值、态度的灌输,而是为他们提供一些作出各种决定、参与各种社会生活的机会。因此,儿童的课程应该是有助于他们社会性发展和围绕他们的生活的。第三,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关注民族群体的文化意识、关注民族文化的生命形态应该从儿童教育开始。这种教育需要在儿童的课程中进行多方位的落实与实施。

(五) 如何教儿童:卡西尔符号哲学指导下的儿童教育原则

卡西尔的符号哲学不仅揭示了人的文化性,而且还进一步揭示了文化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他认为,人运用符号创造了生活宇宙和意义宇宙,这具体表现为文化的多种表现形式。神话、语言、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文化这一“主旋律”下的“变奏曲”,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文化元素。文化表现形式具有统一性,而且是对立中的统一,“对立造成和谐,正如弓与六弦琴”。

卡西尔的符号哲学启示我们,儿童教育的内容具有多样性,表现形式也具有多样性。早期儿童教育应该具有启发性,以激发儿童的探究、学习兴趣为主,同时应该坚持让教育过程回归生活,即让儿童接受整体的文化教育,使儿童对文化形成整体的认识,并保证这种认识的开放性。具体地说,通过健康、科学、社会、艺术、语言等领域的教育活动,使幼儿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得到和谐的、整体的、全面的发展。

(六) 儿童教育的技术:卡西尔符号哲学对网络时代儿童教育的技术倾向的启示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是一个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这种应用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和教育的现代化。三岁的小孩并不懂得什么程序,但是能够操作电脑游戏,足可以证明计算机有多么“深入人心”。因此,在教育中运用信息技术是理所当然的。但教育技术分两类,一类是有形的、物化形态的,一类就是无形的、观念形态的。有形的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的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教育技术观念应该由“技术观”转化为“文化观”。〔9〕

卡西尔认为人是一种符号性动物,其实教育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符号。在儿童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对教育技术的文化认识,关注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技术共同构成的教育文化场,关注不同符号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走出技术中心的误区,使技术的应用充满人文关怀,以有效地培养儿童,有效地教儿童成为儿童,有效地教儿童成为人。

参考文献:

〔1〕〔5〕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 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11.

〔3〕左滕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33.

〔4〕〔8〕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2.

〔6〕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单中惠译.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

〔9〕孙杰远.论卡西尔的符号哲学对教育的投射〔J〕.教育学报,2006,(8).

Inspirations of Cassirer’s Symbolic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Education

Li Yajuan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现代儿童学习理论

小学语文习作作为一项系统性的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字能力、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因此,合理应用现代儿童学习理论,提高习作教学的生活化、多样化就显得极为必要。

一、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简析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作为一项成熟理论,包括诸多内容,下面从理论发展过程、心理结构重要性、理论运用模式等方面出发,对现代儿童学习理论进行分析。

1.理论发展过程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发展过程有着自身的独特性。相关研究表明,儿童学习理论作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进一步论述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因此,该理论重点探讨儿童学习的本质、过程、踊、方法和策略。其次,在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应用这一理论能够让学生在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以及具体运算阶段都有着更加显著的成长,现今得到了许多小学教师的青睐与实践。

2.心理结构的重要性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对于儿童的心理结构有着很高的重视程度。通常来说,心理结构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生活化习作教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例如,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构成更应充分反映学生的心理结构。在第二阶段和初级阶段组成的第三个阶段被称为“练习”,在总结过程中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在这两个阶段应充实并完善习作教学内容,将内容生活化、多样化,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实现飞跃式提升。教师可以把习作内容与学生的实践生活相联系,更加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3.理论运用模式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运用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是利用自己的经验,积极建构一种有意义的自我认识。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和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学习模式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好奇心会得到满足,也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习作内容更加丰富。

二、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

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应当具有灵活性,下面将从开发学生智能、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形成学生自我认知等方面出发,对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进行分析。

1.开发学生智能

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可以起到开发学生智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发学生智能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深刻认识到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智力有八种类型,每一种类型在习作教学中起到的效果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会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方向和程度产生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要找到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将生活中不同的内容与片段作为习作主题,才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的写作素材更加充实。

2.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对于创设更加良好的教学情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合理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自我表现机会,引导每个学生进行自我塑造。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情境,以便更有效地激发或支持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最终取得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学习效果。

3.形成学生自我认知

在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形成自我认知。小学语文教师在让学生自我认知的过程中首先应当着眼于采用有利于学生发展自知的方法,可以根据内部和外部的经验建构自我认知。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维,最终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模式。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综合素质发展,因此通过应用现代儿童学习理论,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良好的习作学习体验有着极高的教学意义与教学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范文9

论文关键词:个体道德发展道德心理研究儿童心理理论

一、引言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各种理论和流派百花齐放,相互影响和渗透。道德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时期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皮亚杰对道德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柯尔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以此构造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柯尔伯格所开创的公正主题和后来其他道德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爱和宽恕主题,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都明显受到认知学派的影响。而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对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为突出。他认为德性的形成是通过直接强化和榜样示范的间接强化而实现的,所以他对道德发展这样的术语持有不同观点,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重奖励和惩罚的德育方式。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对道德心理研究也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加深和扩展对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剖析

在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儿童心理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对他人心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理解错误信念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即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经典研究主要是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渐提出了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模型。

(一)经典错误信念研究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是理解了“错误信念”。目前以韦尔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错误信念任务”为这方面的经典实验。如研究之一,两个女孩,一个叫安娜,一个叫萨丽。

萨丽把一个小球放到一个筐里,盖上盖子,就离开了。可是当萨丽不在的时候,安娜把小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盒子里。问儿童:“萨丽回来会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发现,3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盒子里找,正确判断率只有10%,而4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筐里找。这是因为三岁的儿童把人的心理认识(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观世界的事实,也就是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人的主观反映却可以不同,而四岁的儿童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目前一般认为能正确解决“错误信念任务”,即能正确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一般以此作为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标志以后,开始从整体上思考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建构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如同科学理论形成一样是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并且随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模仿理论认为,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从而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如果按照这一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

匹配理论强调,儿童必须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动上都属于等价的主体,儿童不断面对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上的相似性,从而促使儿童不断深入这种对等价关系的理解,逐渐形成系统的对心理活动的认识。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实验研究或演绎推理的支持,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活动或状态的知识,是后天形成的,这是共同的。现在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儿童在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等价的主体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复杂渐进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心理理论,也就是说三种模式都能说明问题的某一方面,但综合起来可能更全面。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解决“错误信念”问题,标志着儿童获得了心理理论。关于在此以后儿童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研究者们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韦尔曼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过程。儿童最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学”上的,即他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受欲望制约的。随着年龄发展,儿童会发现,仅靠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渐渐出现了“欲望一心理理论”,即儿童通过对信念和欲望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但是到了七八岁之后儿童又逐渐开始发展起对他人人格特质的理解,即不仅从信念和欲望这些方面来解释行为,而且还会从不同时空中抽象出稳定的人格特质来作为解释行为的又一依据。

普那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拥有元认知能力后,标志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质变,以后心理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变化,其中量变主要体现在能够理解的心理状态的嵌入量在不断增加,如:从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实验是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就是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类似与前面的实验情景改变一下就是考察儿童对二级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约翰和玛丽在公园玩,有人在卖冰棍,玛丽想吃冰棍,但没带钱就回去拿钱。过一会儿,约翰饿了也回家吃饭去了。约翰走后,卖冰棍的人到学校去卖了。

玛丽拿钱以后半路上遇到卖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学校去买冰棍。约翰后来到玛丽家,玛丽的妈妈说玛丽去买冰棍了,约翰就去找她,问儿童:“约翰会NiU1.,找玛丽?”研究发现儿童只有6岁以后,才会认为约翰会到公园找玛丽,即儿童能正确认识到“玛丽认为卖冰棍的人在公园里”。这虽是个错误信念,但它却是约翰实际的二级信念,约翰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园找玛丽。

儿童心理理论虽然是个新名词,但它实际上与我们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许多已有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而品德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经典研究领域,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三、从儿童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

自从20世纪初皮亚杰对道德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以后,心理学家对个体道德发展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许多个体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果从儿童心理理论角度来看,其实质内容与儿童心理理论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义、他律和自律道德、观点采择和移情、道德情绪判断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义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认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是有一套对外在事物的观点,即拥有关于世界的信念,而每个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尽管这个信念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就是认识到别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会引起不同的行为。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是特指儿童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这种混淆使个体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思维处于前概念时期的标志之一。这个时期在4岁左右结束。很显然。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不能区分他人观点与自我观点的不同,而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要求儿童能认识到别人可能会有与自己不一样的信念和行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的。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韦尔曼和普那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分界的年龄,而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义存在的前概念时期结束的年龄。

(二)自律道德

前面说过,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和道德实在论是导致他律道德的关键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儿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们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从而会自发的尊重准则和服从成人的权威,因此没有获得儿童发展理论的儿童是不会出现自律道德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认识上逐渐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问题,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人的心理具有认知能力。也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三)观点采择与移情

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能力。皮亚杰认为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观点采择能力。米勒等人认为,观点采择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具有递推的性质。最初级的观点采择是直接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和认知,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推断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认知的,再后来,能对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点的推断进行认知……,这种观点采择的间接性逐渐增强,说明了儿童在头脑中能同时处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渐增多。.

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它是根据有关线索推断他人内部情感状态,并且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反应。如觉察到他人伤心,自己也能体验到一种难过情绪。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霍夫曼指出:移情会成为儿童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艾森伯格也发现自愿助人与移情分数呈正相关。艾森伯格将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出现助人行为阶段。其中,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属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能对其注意显然本身就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

在整个儿童期;无论是观点采择还是移情都是品德与社会化发展中经常涉及的领域,观点采择与个人的移情相互作用进而促使了利他行为的产生,而观点采择和移情都需要正确地认知他人的观点和情绪,这实际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之一。特别是米勒关于递推的观点采择理论与普那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绪归国判断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即道德认知上。而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研究道德情绪及其归因判断。研究者们试图探索个人在某种道德情境中对他人的情绪及其原因作出推论判断。情绪对行为具有激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道德情绪,会成为个人产生某种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可以引发并维持个体的道德行为。如有人看到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受伤躺在路边,心里觉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谁把老人撞伤的,这种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绪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医院再去公安局报案。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对“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犯过者的情绪判断及归因有三种模式,即高兴——难过;难过——高兴,难过——高兴——难过。三种模式由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因素处理和研究重点不同,导致出现结果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先提供一个犯过情境。然后让儿童站在犯过者的角度推测犯对者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意识到别人与自己一样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对他人心理状况的认知。所以我们说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与儿童心理理论在内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方面,即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四、从儿童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一)传统的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还是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法,实验所用的材料多来自于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投射来进行研究。首先向儿童呈现一个道德故事,其后跟随一个问题,如“你认为主人公会怎么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儿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线索基础上对他人的道德抉择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对其行为作出预测。因此支撑了道德心理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很小的儿童如果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那就无法使用对偶故事或两难故事来测查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虽然现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单一的情景故事方法,开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过对品德词语的内隐记忆研究来间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说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超级秘书网

(二)儿童心理理论促进道德心理研究内容的扩展。

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研究的外延和内涵大小是不同的,前看是儿重对他人心理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而他人的心理内容很丰富,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又有知、情、意三方面,个性心理又有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儿童对他人心理的不同子系统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就相应的成为儿童心理理论的不同研究内容,儿童对这些不同的子系统的认知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按照韦尔曼的观点;对他人个性特质的认知是到七八岁后才能形成。品德是社会性中的核心成分,它们也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些方面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其他主题都是道德心理领域的研究对象。儿童心理理论虽然在次级结构中可以分为知、情、意,但就其是本质来说只是认知,因此要比道德心理的外延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