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社区安全管理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2 17:32:52

社区安全管理论文

社区安全管理论文范文1

关键词:和谐社会,平安社区建设

 

一、平安社区建设概述

社区是指“由一定的数量的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组成结构和文化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1]。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和缩影,个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绝大多数取决于维系整个社区这个小社会的安全水准。因此,要求安全社区不仅要有软件上的安全描述功能、安全解释功能、安全评估功能、安全监测功能、安全预测功能,还必须具有社区硬件的安全空间上的考虑,处理好社区内与外、备灾与适灾的关系。平安社区建设的目标就是就是要通过大力建设各项基础设施,整合社区内的各种资源,消除社区内的各种自然的、人为的安全隐患;通过加强各种社会服务,缓解各种人民内部矛盾,使社区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生活更为和谐;通过完善各项安全预警机制,可以在第一时间告知居民各种安全事故的信息,使居民可以采取应对措施。

二、犯罪控制与平安社区建设

(一)“破窗理论”与零容忍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的“破窗理论”指出,如果有人打破了社区内建筑物的一扇窗户的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那么,肇事者就会误认为整栋建筑都无人管理,从而得到了自己可以任意进行破坏的心理暗示,久而久之,这些破碎的窗户就会给人一种这个社区是毫无秩序的感觉,各种违反秩序的行为和犯罪行为就会在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慢慢滋生和蔓延,整个社会的治安状况随之恶化。

美国纽约的“零容忍”政策就是“破窗理论”的体现。“零容忍”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主张采取主动进攻的警务策略,要求一线的警察严格执法,打击所有的违法犯罪行为;二是重视打击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任何轻微犯罪和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都绝不放纵。20世纪90年代初期之前的纽约是一个肮脏而混乱的城市,社会环境极度恶劣,犯罪率很高。在1994年1月,新当选的纽约市长朱利安尼任命布拉顿掌管纽约警察局。布拉顿对“破窗理论”作出了精彩的解释,他指出,平时在街上混的小奸小恶正是暴力犯罪的引爆点。5000名新增警察精神抖擞地走上街头,几十年来,他们第一次被告知要认真推进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法规。那些酒徒、街痞全都被雷霆万钧的“生活质量”行动涤荡得一干二净。针对这些看起来微小却很有象征意义的犯罪行为大力整顿,结果给纽约带来了很大的效果。

“‘破窗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它非常有力地使人们相信在轻微的违法行为与严重的犯罪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免费论文参考网。而‘零容忍’打击犯罪政策,正是一种有效合理的修补‘破窗’的策略。”[2]“零容忍”政策清楚地阐释了防微杜渐、打击轻微犯罪在预防犯罪中的重要性。在我国平安社区建设中必须树立“零容忍”理念。要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专门的管理队伍,全面打击、整治一些诸如吸毒、等轻微的违规、违法行为,从而达到防范犯罪的目的。

(二)犯罪防范控制与平安社区建设

从“破窗理论”中得到的启示:其一,“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大堤,毁于蚁穴”。应该重视并思考细节对整体的影响。免费论文参考网。其二,“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正所谓防微杜渐,及时修复被打碎的第一块玻璃,将改变周围所有人的心理。其三,“旁敲侧击”。用破窗理论来解决问题,通过改善细节来改善整体。

对于我国的犯罪防范控制而言,我们应该抓住现在的平安社区建设这一个有利的契机。犯罪防范控制不仅属于平安社区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一个评价社区是否平安的重要的可见指标。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一原则具体落实到各个社区、各条街道。

犯罪防范控制需依赖于平安社区建设。“不良的邻里环境是犯罪行为发生的物质场和心理场”。[3]社区环境不和谐,就容易诱发和纵容犯罪行为,或者给犯罪者以可乘之机,甚至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而良好的社区环境,则不仅可以化解个人、家庭之间的矛盾,而且居民间是守望相助的关系,可以维护正常、安定的生活秩序,减少犯罪的机会。

三、建设平安社区的几点建议

(一)必须处理好社区警务与平安社区建设的关系

社区警务的推广是平安和谐社区建设当中的关键一环,是平安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人们没有真正理解社区警务与平安社区建设之间的关系,对社区警务如何在观念上、机制上、力量上、资源上和措施上真正的融入社区建设之中,纳入社区发展大轨道的研究不是很到位,使得社区警务与平安社区建设相分离的现象没有得到解决,某些地方的社区警务只是流于形式,工作难以开展和深化。要加强对民间组织,群众组织的领导和监督,协调好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与社区警务室之间的关系,积极发挥社区警察的作用。

(二)加强社区服务工作

做好社区服务工作,有助于引导和鼓励人们参与广泛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服务活动,有利于居民形成主人意识和家园归属感;使社区内的人们互相帮肋、互相支援,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我们要改变以往那种狭隘的社会服务的观念。要形成“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提供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公益性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开展双向服务”的三大服务体系。其次,要全面推进社区服务的各项工作的进行。一是要推进就业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二是要大力建设基础设施,服务方便百姓。三要推进社区救助服务。四要增强社区的法律调解服务。

(三)强化社区文化建设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犯罪防范控制的综合素质;可以增加居民间的交流、沟通,以减少、消除某些犯罪因素;可以增强对社区内居民的社会控制。优秀的文化会产生人们守法意识和文明行为的规范力量,有助于形成人们内在的自我控制机制;而不良的文化腐蚀人们的心灵,会诱使人们放弃正确的人生观和目标,诱导犯罪倾向的产生,推动犯罪行为的发生。因此,必须加强社区内的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净化社区文化环境,提高社区文化活动质量。免费论文参考网。就是要加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对各种文化娱乐场所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防止色情文化和暴力文化的蔓延和泛滥。其次,积极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相互交流、学习、休闲、娱乐的空间。从而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加大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力度

1、整合各种社会治安资源和力量,建立群防群治网络。搞好社会治安,单靠公安机关的力量是绝对不够的,必须建立以派出所和社区民警为主体,社区治保会为依托,社区治安队为骨干,物业保安和场所保安为主力,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群防群治网络。

2、加强社区内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提高技术防范水平。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公安机关应加强对一些重点地区、场所及各种娱乐场所实施隐蔽式或公开式的远程图像监控管理,变被动式接警处理为主动式监管,不仅可以大大缓解警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实现远程监看、控制、录像、回放、图片抓拍、管理等,并及时地发现治安问题、制止犯罪行为、打击犯罪行为。

3、加强对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的管理。首先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居住地的管理和控制。尤其要对房屋出租者进行法制教育,规范房屋出租行为,要求房屋出租者对暂住人口的入住和离开进行详细的登记,并及时向治安机关汇报。其次,对于管理部门来说,应该建立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网络信息化管理就可以很方便的对流动人口在城市间的流动进行必需的跟踪管理。同时,必须要提高人口档案管理水平,为其提供丰富的信息服务。

4、切实做好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对平安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充分发挥基层社区组织,尤其是街道办、居委会的作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把这一工作落实到位。克服他们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使他们重新融入社会,获得新生。

参考文献:

[1]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33-34.

[2] 崔海英.纽约警察“零容忍”打击犯罪[J].现代世界警察,2006,8.

[3] 刘文成.犯罪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1,201.

社区安全管理论文范文2

关键词: 城市社区; 城市管理; 城市发展; 社区安全保障

社区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管理和功能完善的主要载体。国内外发展的实践一再证明,通往城市化的道路上,社区安全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社区安全保障不仅是城市发展和稳定的前提,而且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反映着城市发展的现代化程度和整个社会的和谐文明程度。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科学发展观贯彻的逐步深入,城市管理及建设中的安全保障问题已经为各领域专家学者所关注,并越来越多地引起政府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社区安全保障基本内涵与城市管理

国际社会第一次正式提出社区安全概念,是在1989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一届世界事故和伤害预防会议上,当时来自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同发表了“社区安全”宣言,强调全人类在保持自身健康及安全方面均享有平等权利。此后,世界卫生组织不断督促和倡导在包括各个国家、地区、部门、组织等不同社会层面开展关于社区安全的伤害预防工作。目前,国际社会还没有确切的社区安全保障概念,但是,从各个国家、跨国集团(公司)到各企业、事业和组织单位,社区安全保障规划正在付诸实施,相应地,有关社区安全保障方面的研究和探讨也正方兴未艾,蓬勃发展。

社区安全保障一般被理解为基于社区管理组织机构、志愿者群体以及社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意志和努力所建立起的一种社区安全机制,其基本内涵包括社区生产生活安全、休闲娱乐安全、医疗安全、用水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环境安全和教育安全等诸多方面。可见,社区安全保障的对象涉及所有类别的安全和伤害预防,包括所有年龄、环境和条件。社区安全保障的途径在于社区内各种不同组织机构在有机联系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各自的资源及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舒适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社区内所有人士不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保证安全和健康,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伤害、日常生活中的伤害甚至暴力及自杀等各种意外。可见,作为城市社区管理和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社区安全保障是保证社区成员生活、工作、学习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城市发展和社会和谐文明的必然要求。

以自治性为特征的城市社区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区面积和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城市社区的管理任务加重、管理难度增大、管理要求提高。因而,城市管理者必须把目光投向社区,并真正地关注和探索城市社区管理的理念与模式。从城市管理的角度看,各机构单位和组织部门都要通过满足社会成员各方面、多层次的服务需求,提供更多的沟通、理解、互助机会,促进社区邻里和睦,增强社区凝聚力,使社区成员不断增强认同感、归属感、满足感、幸福感,而这一切的前提是首先满足社区成员的安全需要。作为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如果一个个社区的安全有了保障,社区居民能够安心于工作和学习,能够开心休闲、参与公共活动,那么整个城市的合理有序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反之,小至一家一户,大至一个社区,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如果其成员没有最基本的安全保障,那就很难维护秩序和稳定,更谈不上和谐的环境氛围了。因此,社区安全保障问题的解决对实施有效的城市管理意义重大。同时,从群众反映突出的城市环境、社会保障、纠纷调解、食品卫生以及生产、交通安全等方面的问题看,社区安全保障往往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城市管理部门的工作若忽视或不能有效解决社区安全保障问题,那就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党和政府也就难以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在这种意义上,社区安全保障又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

二、社区安全保障与城市发展

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实践表明,城市规模越大,功能越复杂,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也就越多,潜在的危机也就越明显。换句话说,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庞大,城市安全或者说城市所辖社区的安全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社区公共卫生、食品供应、通讯、环境、供水、灾害防控等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威胁到整个城市的公共安全,进而影响城市的正常发展。事实上,城市公共安全作为一种无形的效应,已经显现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因此,在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设计、实施过程中,把每一个所辖社区的公共安全考虑其中已经显得十分迫切。一个个单独的社区发展是整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同样,一个个独立社区的安全也是整个城市安全的保障。

无庸讳言,在现代社会,城市社区安全保障已经成为衡量城市和谐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城市的文明不仅要通过深厚的历史底蕴、发达的经济和人们高质量的生活水平来体现,更重要的还在于整个城市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这当中,首当其冲的是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在人口流动频繁、网络生活发达、各种异质性文化并存的现代都市里,安全保障能减少人们的心理压力、使人精神放松,能帮助人们减少相互猜测,增加沟通交流的效率。可以这样说,城市的文明依赖于市民素质的提高,而市民素质的提高又依赖于市辖各社区单位基础安全保障的实现。城市社区安全保障通过保证生产、治安、交通、医疗、用水、食品等方面的安全有序,能使城市居民生活在一个和谐融洽、放心舒畅的良好环境里。一旦排除了内心的顾虑和担忧,人们必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快速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最终使城市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得以提高。否则,在一个不具备基本的治安、交通、医疗、食品等安全保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里,人们无论如何也难以安心于本职工作,迟到、早退、敷衍塞责或许会成为普遍现象,从而最终影响到城市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社区安全保障对策及其建议

统观城市社区安全保障存在的现状与问题,社区建设规划与实施过程中的安全保障目前还有许多具体工作需要加强和改进。从全局性、发展性和可持续性的立场出发,我们认为,城市社区安全保障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

第一,加强市民安全文化素质教育。从当前实际看,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系数,不仅有赖于城市管理者的主观努力和科学决策,也有赖于市民的安全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其中,加强市民安全文化素质教育,使之具备安全知识、安全思维、安全观念、安全行为、安全伦理道德和安全自护技能是解决社会安全问题的根本。具体操作需要通过政府、社会(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网络式结构对人(孩童)进行安全教化,同时有关部门要作好以防火、防盗、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为重点的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工作。

第二,加大城市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城市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服务信息系统、医疗信息服务系统、科技教育信息系统、旅游娱乐信息系统、社区信息化服务系统等。城市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仅能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促进城市服务功能和安全管理功能,而且能使广大市民日益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益处,使他们积极参与共同保障和维护城市社区安全保障的各种活动,从而使城市安全工作得以在各方面、各层次顺利展开和深化。

第三,加大城市社区安全保障投入。在所有影响要素中,资金投入是制约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最基本因素。加大社区安全保障的资金投入,一方面确保社区安全工作人员有可观的收入,从而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护卫工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可以安装和更新社区安全监测、预防设备,比如目前的远红外周边报警系统、电视摄像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和门禁对讲系统等。从而最终实现技防、物防和人防的紧密结合与相互促进。

第四,加强社区治安队伍建设。社区治安队伍建设的精良与否也是确保社区安全保障的关键。社区治安队伍建设中,一定要严把新队员入职关、班组长选拔关、人员培训关,以“政治合格、素质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为标准,提高保安人员自身素质。另外,要建立科学的安全防范管理制度,按照“工作标准化、操作程序化、管理制度化、服务规范化”的要求,明确细化职责,建立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如保安人员工作业绩由社区居民评价的制度),从各方面提高安全防范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第五,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主体的安全保障体系。以政府为主导,就是要加强主管部门领导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在有关社区项目的立项审批、规划安排等方面从快、从简予以办理,并将安全社区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考量目标之一。同时,政府为主导的社区还有利于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社区建设理论与技术方法,组织和参加国内外安全社区建设和伤害预防交流活动。以社区为主体,就是要让社区全体居民参与进来,通过监督、亲自贡献、谏言献策等多种形式,使社区经济、文化、卫生、环境等不同方面都有整体提高和改善,确保社区安全保障的有效实现。

第六,加强城市社区法制建设。城市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依照社区建设的法律、法规,决定和管理社区事务,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也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社区建设,特别是依法管理社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强城市社区法制建设,能够使社区治安组织有法可依,依法排除他人非法干扰和破坏居民居住安全的行为,能够使产生的纷争得到及时解决,使不和谐的状态归于和谐。同时,完善的社区法制建设对于破坏社区安全保障的不法分子还可以起到有效的威慑。

社区安全管理论文范文3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暨创建平安开发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黄蓝国家战略的中心任务,以全力化解社会矛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确保公正廉洁执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平安开发区建设,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努力提升政法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

一、不断完善治安防控体系

1、提升严打整治工作水平。组织开展严打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一盗”、经济领域犯罪、建筑市场霸痞势力等多发性犯罪活动,着力提高打击犯罪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加大对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力度。建立健全定期排查和分析研判制度,加大对学校、企业周边地区的治安秩序整治力度,净化治安环境。

3、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技防方面,按照市综治委统一部署,分级分类对区内各企业、社区主要道路安装视频动态监控系统,实现主要路口和复杂敏感部位全覆盖。人防方面,组建治安巡逻(特警)大队,对全区实行无缝隙巡逻,提高人民群众见警率和与犯罪分子的碰撞率;在各企业建立专兼职保安队伍,在各社区组建群防群治联防队伍。物防方面,全面检查完善防火、防盗、防破坏各类设施,对重点要害部位实行封闭管理,确保敏感部位、敏感地带不发生问题。

4、提升社会公共安全监管水平。强化对社会面重点部位、特种行业和公共复杂场所的排查管控工作,逐一落实责任单位和管控措施,努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严格实行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企事业单位责任制,不断加大对安全生产隐患的检查整治力度,落实道路交通、消防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措施,全力遏制重特大交通、火灾、安全生产事故及治安灾害事件,确保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群死群伤恶性治安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

5、加强油区治安整治。加强对盗抢油田物资、破坏油田生产设施等违法犯罪活动突出的重点区域以及涉油企业、“三小一点”(即:小土炼油、小化工、小冶炼和油田废旧物资非法收购站点)的排查整治和监督管理,促进油区和谐稳定。

二、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6、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有效避免和妥善处置,全力化解社会矛盾。

7、落实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从抓早、抓小、抓苗头入手,每月集中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对摸排出来的矛盾纠纷造册登记,列出清单,制定方案,及时调处。切实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变被动调处为主动化解。

8、狠抓矛盾纠纷督查督办机制。对重大矛盾纠纷实行领导包案和跟踪督办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听取专门工作汇报,针对重大矛盾纠纷和突出问题,研究提出解决意见。各部门、单位要将督办案件与其他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实行奖惩双挂钩。

9、建设综治工作中心(群众服务工作中心)。整合综治、组宣、社会事务、建设、计生等部门集中办公,全力解决群众诉求;建立人民调解员队伍,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化解中的作用;设立专项救助基金,用于刑事、民事和特殊群体的帮扶救助工作。

10、构建民生互动机制。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决策、重点工程等问题,各相关职能部门要通过与群众代表对话、广泛征求意见等形式,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密切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和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特别是重点企业及新增代管区,避免形成生活条件脏乱差、治安管理缺失、各类人群聚集的重大稳定隐患区域,努力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11、加强突发性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各部门、单位特别是公安部门要制定完善的符合实战要求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演练,提高对突发性事件的预测预判、现场指挥、依法处置和舆论引导能力。

12、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实行“主要负责人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挥,一级抓一级,一级包一级”的责任格局,将责任层层落实到具体单位,落实到人;严格落实统筹规划,加强源头调处力度,及时有效解决问题;严格落实责任查究制度,对因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力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三、加强平安单位创建

13、创建平安社区。社区内不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和重大治安事故,不发生重大可防性案件和民转刑案件,无居民违法犯罪,无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社区居民对本辖区治安状况感到满意。

14、创建平安企业。治安秩序稳定,无刑事案件,无工作人员犯罪,无治安案件,无治安灾害事故;经济纠纷、民间纠纷得到及时解决,不发生越级和集体上访等;党委(支部)领导坚强有力,综治组织达到规范要求,保卫、普法、调解、帮教等组织健全完善,能够发挥职能作用;暂住人口实行规范管理,不发生漏管失控和违法犯罪问题;能够做到安全生产,不发生重大案件和死伤事故。

15、创建平安校园。学校内部不发生火灾、建筑物倒塌和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学校治安保卫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内部防范能力显著提高;不发生盗窃、敲诈、抢劫师生财物,侵害师生人身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校园及周边地区无无证经营和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餐饮、食品、生活日用品摊点;校园及周边的交通秩序良好;法制教育开展经常化,学生受教育率达到100%;校园周边秩序良好,与周围环境和谐稳定。

16、创建平安家庭。家庭成员学法守法用法,积极参与社会治安治理工作,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敬老爱幼,赡养老人,与邻居和睦相处,成员没有违法违纪案件,守法生产经营,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17、加强和改进对流动人口及特殊人群的管理。进一步改进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积极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服务管理新模式。

18、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管理。在区内的所有在册“两新组织”中设立固定的综治专职联络员和安全信息治安员,推动“两新组织”建立完善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机制。

19、加强网络运行管理。会同宣传部门加强对网上论坛、博客等舆论媒体的监测,强化舆论引导。

五、加强对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的建设

20、抓好政法装备建设。加强公检法等部门的技术信息网络、车辆、警械等方面的建设,提升政法队伍战斗力。

21、加强对政法部门和政法干警的监督。坚持素质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着力建设一支政治上坚定、作风上过硬、业务上精良的高素质政法队伍。重点强化政法干警“执法为民”的思想,做到“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和法律至上”,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六、加强社区基层基础工作

22、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把民生工作职能下沉到各个社区,加强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建设,并保证办公用房、人员和经费,增加居民对社区的向心力、凝聚力、归属感。

23、在企业、居委会(村)建立综治工作室。通过加强法律宣传,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群众诉求,全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和谐邻里关系。

24、建设“数字化”社区。整合建设、组宣、党群、社会事务、计生、公安等部门公共服务工作,开发“数字化”社区平台。发挥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在各职能部门、社区和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作用,通过社区数字化提升社区管理能力,完善社区网络管理系统,逐步建设“网格化数字社区”。

25、加强普法阵地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在各社区、企业建设涵盖治安防范、反、、禁毒、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法制内容的普法长廊,加强对企业、居民的普法宣传教育。

26、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建设社区文化中心,引导居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企业、居民中开展诚信教育活动评比,树立诚信意识。

27、加强政务公开阵地建设。充分保障职工、居民对全区工作和企业发展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七、加强企业内部建设

28、抓好党建工作。全面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作风,切实发挥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的表率作用。

29、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计生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明确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以思想理论教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青年文明号”创建、文化体育活动及企业文化长廊等形式,全方位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30、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内保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公安部门有关政策法规及文件规定,对本单位职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企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站,并根据需要建立保卫、调解、帮教、安全生产、外来务工人员管理等专项配套组织,以及治安信息员、专职保安队、治安巡防队等群防群治队伍。

31、加强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总结培育鲜明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总结提炼有特色、充满生机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形成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道德,树立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

八、强化对平安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32、强化经费保障。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不断加大对平安建设和改善民生等工作的投入,使经费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工作需要相适应。

社区安全管理论文范文4

一、深刻认识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社区建设,是党的*大的要求,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市实践同志“*”重要思想,实施“一网两区三张牌”,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重要战略措施。为全面推进我市社区建设,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站在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抓紧抓好。

(二)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同志“*”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大精神为指导,以加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以理顺社区关系为突破口,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推进社区信息化为手段,。以创建文明社区活动为载体,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期间,围绕我市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和“一网两区三张牌”的工作思路,建立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管理体制,健全社区建设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整合社区资源,形成以镇区党委为领导核心,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新格局,建设配套合理、档次较高的社区基础设施和灵活沟通、快速反应的社区信息网络,提高社区居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建设环境整洁优美、管理规范有序、服务网络完善、资源共享互惠、文体活动活跃、教育多样广泛、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治安良好的现代文明社区。

(四)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二。切实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一)加强党对社区建设的领导。镇区党委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统揽社区建设工作全局。对镇区下属单位,以及辖区内无主管企业、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和党员实行全面的政治、思想、组织领导,对辖区内其它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参与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加强对辖区内群众团体工作的领导。

(二)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原则上以社区居委会为单位建立党支部,在2上年内实现“一社区居委会一支部”,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加强社区内企业、社会组织党的建设。镇区党委对辖区内的各类无上级、无主管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等单位的党组织和党建工作实行属地管理。

(四)加强社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党的建设。由镇区党委牵头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实现社区政治资源的整合,使党在社区形成整体上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五)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镇区党委对转回居住地的离、退休党员,离职、失业、下岗职工党员,未就业毕业生党员,流动党员等实行属地管理。

(六)加强社区党的作风建设。各镇区要建立社区党风监督站,对社区单位进行综合考评,并及时反馈给各单位及其上级党组织,对社区内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三、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深入开展社区各项工作

(一)加强社区居民委页会建设。各镇区要按照便于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结合人文、社会、自然等社区构成要素,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社区建设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重新划分社区居委会。各镇区辖区内的住宅小区,符合条件的,也应设立社区居委会,归口所属镇区管理。

(二)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社区居委会必须坚持扩大基层民主,实行居民自治,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要建立、健全社区居民会议和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要积极发挥本社区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作用,充分听取他们对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的意见。

(三)加强社区思想道德建设与社区教育。重视做好青少年、外来人员、老龄人口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扩大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广泛动员、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楼宇、安全文明小区和军民共建、警民共建等社区共建活动,引导居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加强社区学校等教育阵地建设,组织开展提高居民素质的各类教育活动,协调和依托社区内各类教育机构,逐步在社区建立、完善全方位一系列化的教育体系。

(四)活跃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加强社区文化阵地、队伍、活动、服务建设;依托社区资源和专业优势,形成社区文化特色,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建设社区体育运动场地、设施,挖掘社区体育活动资源,广泛开展全民体育健身活动,增进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

(五)发展社区卫生和社区计生服务。把城市卫生和计生工作的重点放到社区,建立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导向,以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服务对象,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城市卫生和计生服务网络。优化社区卫生和计生资源配置,加强社区卫生和计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的卫生和计生服务条件,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改善社区环境。大力推进“绿色社区”建设,使环境质量优美、公众环境意识较高。建设整洁、美观的社区环境。广泛开展群众国卫生运动,做好除“四害”工作,提高社区卫生水平。

(七)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区社会治安防范网络,建立以责任区民警为龙头、以社区居委会治保主任为骨干、以区内保安联防队员、群众义务治安员为依托的群防群治体系,落实防火、防盗、防事故、防破坏的各项防范和管理措施,保障社区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增强居民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及黑恶势力,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强社区内在校中小学生和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切实加强出租屋和外来人员管理,建档登记,实现电脑化管理。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和戒毒出所人员的跟进管理工作,配合做好“”练习者的教育转化工作,消除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社区安定团结。

四、逐步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建立和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信息化。积极稳妥地推进镇区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居委会服务站住点)的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工作信息化、网络化,实现社区资源共享。要将政府的公共服务和咨询窗口通过网络延伸到社区或与社区的信息服务平台相连结,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政务服务;促进政务公开,扩大公共信息的覆盖面。

(二)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宏观规划和管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社区信息网络建设的宏观规划和管理,保证社区管理与服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网络安全。注意防止出现“一哄而上”的现象,避免产生新的行业垄断行为;要注意保护投资者的积极性,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社区信息化建设,鼓励第三方加入网络增值服务行列,同时加强对国际互联网及本地网站信息的监测与管理,加强信息化工程中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五、加强对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建立、健全社区建设领导责任制。各镇区党委和政府(区办事处)要把社区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统一规划部署;要把社区建设的目标、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城市建设管理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市、镇区要成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社区建设的日常工作由各级民政部门负责。

(二)加大社区建设投入和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财随事转”、“费随事转”的原则,根据镇区承担的职责、任务,合理确定并逐步增加镇区搞好社区建设的财力,规范和完善相关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同时,要设立专帐,管理和使用好各级政府用于社区建设的各项管理经费和专项建设经费。

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的社区服务单位,参照社会福利事业单位进行管理。非营利性的社区服务单位,由民政部门进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属营利性的社区服务单位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管理,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凡属福利公益性质的社区服务单位和居民委员会办公用房的租金、水电费、电话费参照民用标准收取。社区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化投入相结合的原则,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积极吸引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参与社区建设,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社区建设;要积极探索政府倡导资助、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社会化发展新型社区的路子,促进社区投入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

(三)构筑社区建设工作新格局。市、镇区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支持和参与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切实为基层解决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场地、资金、人才问题,为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辖区内各单位都要参与社区建设,增强“驻在社区、共建社区”的意识,组织党员和职工参加各种社会性、地区性、群众性、公益性活动,有条件的单位应为社区居民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人员、设施、场所等方面的支持,努力构筑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民委员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整体推进社区建设的新格局。

社区安全管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 社会管理创新 路径选择 长沙市

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从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国计民生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入手,找准切入点和创新点。要从秩序管理、现场管理、应急管理、舆情管理和治安管理等方面找到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以规范的秩序管理保障社会管理创新、以有效的现场管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以灵敏的应急管理完善社会管理创新、以科学的舆情管理引导社会管理创新、以严密的治安管理强化社会管理创新,从而使社会管理创新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以规范秩序管理保障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需要规范的秩序管理来支撑,“规范”是行政执法部门社会管理创新的永恒主题。秩序管理包括市场经济秩序、交通秩序、教育秩序、医疗卫生秩序等方面的秩序管理。规范秩序管理,是优化法治环境、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有力保障。应从源头规范、主体规范和行为规范三方面来规范秩序管理从而保障社会管理创新。

(一)抓规范性文件管理以促源头规范

规范性文件是政府和部门社会管理的依据,是社会管理机构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行动指南。制定和实施规范性文件,可确保社会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堵塞违法行政,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1]为促进规范性文件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近年来长沙市创建了邀请专家论证审查、法制机构提前介入等审查新模式;全面落实了规范性文件的“四级政府,三级备案”制度,大力推进了规范性文件“三统一”,被国务院法制办指定为“规范性文件管理示范单位”;做好了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认真落实《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确立的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打破了红头文件“终身制”。近三年,长沙市本级共计有319件政府各类文件经市政府法制办审查把关,无一例因合法性问题被上级部门撤销或者纠正。

(二)抓社会管理队伍建设以促主体规范

社会管理创新关键是要抓落实,而落实最终还是要有人去执行。制定了规范的文件,接下来就要有规范的队伍去执行。由此而言,抓好社会管理队伍建设,对于社会管理创新起决定性作用。主体规范就是要健全社会管理队伍主体资格和社会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全面实施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动态管理并向社会公告社会管理主体和社会管理人员资格。长沙市近三年来共计培训行政管理人员4031人次,发放执法证件3818本。对《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和《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等法律法规,自市领导到基层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了逐级培训。各级领导和社会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2]

(三)抓社会管理监督以促行为规范

为了保证社会管理的主体自觉按照规范性文件严格自律、照章办事,确保社会管理有序进行,必须加强对社会管理的监督。要规范行政行为,推行行政问责制,加强对重大行政管理事项的监督。运用法律和制度规范行政程序和行政行为,促进行政权力公开、公平、公正运行。坚持制度管人管事,建设管用、完善、精细的社会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制度的合法性审查,依靠制度规范加强社会管理,做到每项制度有人执行落实,违反制度有人承担责任,提高管理部门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近年来,长沙市执法监督部门认真实施《长沙市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加强了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强化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强了对行政管理行为的专门监督;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积极接受媒体监督;逐步形成了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社会管理运行机制;执法监督各项举措的多管齐下,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长沙市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以有效的现场管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现场管理原是企业管理中的专业术语,现场不仅是企业管理活动的缩影,还是企业精神文明的窗口。企业的现场管理能力体现着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低,职工的精神面貌、各种思想和作风都在现场反映出来。企业现场管理的原理运用到社会管理领域,把容易诱发公共安全事件、易滋生违法犯罪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场所列为现场管理的重点对象加以监控管理。按照“以阵地为基础、以信息为导向、以管控为手段、以防范为目的”的工作思路,创建阵地管理机制,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公共安全,从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有效的现场管理至少应包括现场调查、检查督导、阵地管控等几个环节。

(一)深入现场调查获取一手资料

加强现场管理关键是要深入现场调查以获取直接材料。现场能提供大量的信息,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要想获得准确的第一手材料,只有到现场去作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现场是社会活动的第一线,是问题萌芽、产生的场所,在出现问题时,如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应对措施,任其恶化,有可能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要加强对全市的特种行业、公共娱乐服务场所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确定调点,有的放矢。大致说来,容易诱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行业主要有餐饮、交通、商场、宾馆、烟花爆竹生产、加油站等;容易滋生违法犯罪的场所主要有酒吧、网吧、歌舞厅、洗浴按摩场所等。相关管理部门要深入这些行业或场所进行调查,发现安全隐患,加强现场管理。

(二)建立健全专项检查督导制度

现场管理检查是一项综合性检查,包含了专业管理各项检查,一般是由管理部门牵头,各专业管理人员参加的现场检查活动。开展专项检查督导员业务知识的专业培训,以提高专项检查标准执行的统一性、检查形式的一致性、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并对检查人员加强管理,增强“社会管理专项检查”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持续性;实施专项检查标准分类考核程序,把专项检查考核内容分成两大板块,即公共考核板块和专业考核板块,对不同性质的被检查对象采取相应的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实施分类检查、统一计分、集中点评;注重总结分析,及时反馈信息。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检查组在做好现场检查工作的同时,更要注重加强对基层单位现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困难、薄弱环节和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深入总结、分析、评价,并及时与其进行交流,从更深层面推动基层单位现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多渠道提升阵地管控能力

管理人员根据目前社会管理(特别是现场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查找相关的原因,把问题按责任分解到有关管理环节和专业中去,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阵地管控的重点;或者可根据日常现场检查督导所反映的具有倾向性现场问题,把制订相关的查改措施以及应达到的现场管理标准作为阵地管控的重点。通过采取公开管理控制、不定时巡查控制、依靠群众控制、公秘结合控制、依靠业主控制等方式,充分发挥各行业管理部门的优势,多层次、多渠道对重点管控对象开展阵地控制工作,及时发现和获取危及公共安全的情报信息,提升阵地控制能力。

三、以灵敏的应急管理完善社会管理创新

应急管理工作事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危,事关党和政府执政水平的高低,是社会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结合长沙市的实际,借鉴近几年来国际国内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创新应急管理应重视和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

(一)健全应急预案机制

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件(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好有关计划或方案。应急预案要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送、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以及应急保障、监督管理等作明确规定,要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具体说来,一是要完善预案体系。按照“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和不同的责任主体,构建长沙市总体应急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基层(区、县、乡镇街道、村组社区)预案、企事业单位预案,形成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二是做到全域覆盖。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各级各类预案,不漏一个层次、不掉一个单位、不差一个类别,做到预案全域覆盖。三是加强预案管理。按照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要求,提高预案质量;加强预案之间的协调配合,优化预案系统;开展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应急预案原则上每两年演练一次;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修改预案内容,增强预案的指导性、针对性、实效性。

(二)完善信息报告机制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是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重要环节,信息报告渠道畅通与否和传递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对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善后恢复等各项工作。应着力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一是加快应急综合平台建设。依托政府电子政务系统、部门信息化系统,促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新建平台要遵循总体技术要求,已建平台要依据统一标准通过改造或采用转换等技术实现互联互通。目前,长沙市应急综合平台建设已经启动,“十二五”期间主要是加快各区县(市)应急综合平台、市直专业部门应急平台建设,尽快实现各级政府之间以及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加强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二是规范报送程序和时限。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类别和级别制订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限,做到既简便快捷,又杜绝漏报、误报和迟报。三是规范报送内容。信息报告内容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突发事件信息来源、突发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统一规范;预警信息按照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机关等进行规范,确保信息报送准确无误。

(三)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是快速、高效控制突发事件的重中之重。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等应急管理主体在接到突发事件的报告后,应根据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统一协调、快速反应、有序应对,确保突发事件能得到快速有效控制。一是建设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系统。长沙市正在建设应急综合平台,该平台具有视频监控、视频会议、指挥调度、决策支持等功能。该系统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先进的指挥调度通信系统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建成后即是一个高效率的指挥调度中心。二是依法完善处置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各级各部门及有关单位应结合各自的责任和工作实际,对各类不同的突发事件,从救助、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角度制订一些具有共性的应急处置措施。三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适应当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需要,充分整合各种资源,有计划地组建综合性和专业性的训练有素、反应灵敏、专业化程度高和富有战斗力的应急救援队伍;另一方面注重号召社会组织和公众等积极参与处置突发事件,通过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健全基层应急志愿者应招及培训工作,强化社会公众危机意识和应急技能的经常性教育和培训等,不断发展壮大社会性应急救援队伍,不断提高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自觉性和配合政府一致行动的协调性。

四、以科学的舆情管理引导社会管理创新

随着互联网、3G手机的快速普及,网民数量与日俱增,网络已成为社会舆论的快速传播器和高倍放大镜。经过网络炒作,小事情会变成大问题,经济问题会变成政治问题,局部问题会变成全局问题。网络炒作带来的负面舆论在相互感染、相互混淆后煽动蛊惑性增强,反过来影响现实社会,影响社会稳定。网络时代,任何现实“小问题”如处理不当,都有可能借助网络“催化”、“发酵”,演变为网上“大事件”,给社会管理带来阻力。因此,我们要顺应网络时代的潮流,抓住网络时代的特点,利用好网络,创新网络管理办法,构建科学的舆情管理机制,使之成为我们加强社会管理的得力载体。

(一)理性认识网络规律,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互联网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灵丹妙药,而是一把“双刃剑”。舆论引导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政府实施社会管理应充分运用所掌握的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宣传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及行政命令,通报社会动态;褒奖对发展社会事业、维护社会秩序作出贡献和模范遵守法律道德,对社会、对他人无私奉献的先进模范人物,弘扬新时代新风尚、新观念;谴责、批评、鞭笞社会不正之风和丑恶现象,树立现代社会的价值观、荣辱观和道德观,提高社会成员的法制意识、道德水准、思想觉悟和自我约束能力,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二)把握舆情发展规律,加强舆论苗头管理

舆情发展有它的规律性,一般说来,网络舆论形成热点都会经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过滤和转移”阶段,即网络舆论形成以后没有太多炒作热点,大部分会被过滤或者被新的舆论所代替。其次是“放大和共振”阶段,即网络舆论在发展中如果形成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联姻”的局面,就会被“滚雪球”般地迅速放大、立体放大。再次是“高潮和雪崩”阶段,即较大的网络舆论要经过一个以上的高潮、形成数个高峰,而一旦舆论升级、媒体追逐,就会造成“雪崩”,引发网下行动,甚至引起社会动荡。基于此,在网络舆论的初始阶段就要积极应对,通过迅速回应和澄清事实来避免放大共振,尤其要避免出现高峰和雪崩。[1]为了应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管理部门要坚持苗头管理,要以善于同虚拟人沟通、交流为原则,建立一支数字化虚拟信息员队伍,以普通网民的身份直接在论坛、网站、博客上参与热点问题讨论,做好舆论引导和治安信息收集工作,通过工作的前置,察觉由网络引起的各类敏感性事件的苗头。要由党委、政府建立权威的辟谣网站,开辟热点事件最新消息手机短信服务,抓住网络热点问题处置的2至4小时黄金时间,及时信息,澄清事情真相,抓住工作主动权,防止谣言扩散造成恶劣影响。

(三)健全舆情管理机制,形成舆论处置合力

相对而言,公权力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三公部门”及其公职人员,极易成为网络热点和炒作焦点。从长沙市近年来的情况看,有“四类话题”是网民炒作的敏感话题:一是涉“官”、涉“腐”、涉“权”的事件,如天心区规划局的财产公示事件,开福区房产局的“日记门”事件,此类事件最易引发舆论热潮;二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的事件,主要是日常的维权事件,此类事件所占比例较高;三是涉及公共安全、重大事故、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的事件,如长沙市2009年的浏阳镉污染事件;四是涉及民族主义、、中外关系、伦理道德的事件。妥善处理好这些网络敏感问题,关键要健全舆情管理机制。一是建立联动机制。成立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网管办、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国安局、市工商局、市文广新局、长沙电信、长沙移动、长沙联通等为成员单位的全市网络宣传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情况,共同应对网络舆情。二是建立处置机制。形成覆盖全市、反应迅速、快捷畅通的舆情报送、传导和反馈与处置体系,提高网上舆情分析研判和快速处置能力。三是建立约束机制。以网络问政、网络发言人、网上平台为依托,对网民诉求形成交办、反馈、回复、互动的制度规范,落实责任主体,提高应对水平,形成网络新闻管理的强大合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率先发展营造良好网络舆论氛围。

五、以严密的治安管理强化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治安管理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工程,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影响社会稳定、引发治安问题的因素还大量存在。长沙市现有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水平,与建设“平安长沙”的总体目标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愿望还有一定差距。为此,要进一步提高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社会治安形势的分析和研究,强化社会管理创新。构筑“技防”、“人防”、“物防”环环紧扣的严密的治安管理体系,推进“平安长沙”建设,确保社会安全平稳运行。

(一)全面推进“技防”

以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为重点,推进“天网工程”建设,实现对主要道路和广场、车站、码头、出城口、治安卡口等重点部位的电子监控全覆盖。推进市、区县、街道(派出所)三级监控平网,整合政府和其他组织监控资源,完善“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城市治安电子防控网络。整合各方力量,加强虚拟社会管理,构建网上与网下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联动的防控工作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各类技防设施建设,力争三年内全市主要街道路面、要害部位、复杂场所技防覆盖率达100%,五星级技防乡镇(街道)创建达标率达100%,居民小区监控系统安装率达100%,老小区安防改造达100%,农村小技防入户率达100%,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全时监控、全面设防的现代安防体系。不断加强技防运用管理,通过技防设施现场抓获和提供线索破案占总数40%以上。

(二)大力加强“人防”

充实基层一线警力,健全立体化、联动化、网络化治安防控警务模式,有效提高路面“见警率”。遵循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规范化的原则,不断壮大群防群治力量。积极创新社区管理社会化模式,探索治安防范承包制。壮大见义勇为基金,建立健全表彰奖励、医疗救助、抚恤安置等工作机制,激发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参与治安防范的自觉性,动员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参与。强化对市区巡防队伍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加强区域之间、警种之间、专业巡防与社会面群防群治力量之间的协作配合,大力开展武装巡逻、车巡、步巡、综合巡防。

(三)积极改善“物防”

深化治安巡防站点建设,在市区和县(市)城镇建立完善治安巡防站点,整合公安、武警、保安以及社会防范力量,构筑区域联动、规范管理、专群结合、实体运作的城镇治安巡防新格局。大力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按照“小站点、大战略”的思路,加强巡防阵地建设,推广治安巡防站和综治维稳工作点建设,依托巡防站开展“网格化”巡逻,建立巡警巡防人员、视频监控和治安巡防站“三位一体”的街面防控机制,形成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努力实现打、防、管、控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J].求是,2011(9).

2.黄兴国.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着力点[N].人民日报,2011-4-19.

3.丁元竹.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与方向[J].开放导报, 2010(8).

社区安全管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三农问题;社会治安公共服务;新公共服务理论

1三农问题的本质及影响

1.1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内容

1996年以来,农业步入一个困难时期,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三农”作为一个概念则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该年正式提出。2000年3月,时任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在给上总理书中列举了农村中触目惊心的危机:盲流如“洪水”、负担如“泰山”、债台如“珠峰”、干部如“蝗虫”、责任制如“枷锁”、政策如“谎言”、假话如“真理”。李昌平的上书通过媒体震动了全国,“三农问题”的危机暴露在公众面前。2001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大陆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引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此时,三农问题正式成为中央关注国计民生的头条大事。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关注“三农”,这是中央从2004年以来连续第六年将一号文件的落脚点锁定于“三农”领域,也是中国建国以来决策层对“三农”的最长关注周期。

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就是要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和农村稳定,农村稳定就包括了在农村地区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农村社区警务建设和农民治安意识,全面提升面向三农问题的社会治安公共服务。

1.2三农问题及其衍生问题对社会治安的影响

三农问题的最主要表现就在于尽管农民收入增加,但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创收越来越难。由于政策的偏向使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差异使贫富悬殊差距扩大。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亦同时加剧了土地兼并问题,一些失去工作或土地的农民转化成流动人口到城镇谋生,从而将问题亦带到城镇。在恶性循环下,三农问题不断扩大成为全国性的社会现象,对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在三农问题不断扩大成为全国性的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导致农村人丁稀少,农村和城镇逐步产生新的社会治安问题。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刘金国在2006年11月6日召开的中央综治委2006年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农村治安问题呈现出暴力犯罪突出、侵财犯罪多发、部分地区社会丑恶现象蔓延、制贩危险物品严重四大特点。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农民治安意识薄弱,使得农村治安环境复杂化,也反映出在农场地区社会治安公共服务能力不高、不强,也侧面反映出农村地区的社区警务落实不到位,农村警务室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效能。

在此,由三农问题及其衍生问题对社会治安的影响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1)农村地区与城镇郊区的犯罪现象相互影响,促使治安案件在农村地区的发生率大大增加,犯罪区域性特征突出,案件性质由治安案件向刑事案件转化的趋势明显。

(2)流动人口量增加使得对农村治安控制难度加大,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的特殊性及农民治安防范意识薄弱使得农村地区成为易被侵害的对象选择点。

(3)黑恶势力在农村地区滋生蔓延,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突出,并向财产型犯罪、性犯罪和暴力犯罪集中。

(4)农村犯罪主体发生较大变化,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逐渐占据犯罪主体的大多数。

(5)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完善,主体控制力不强,制约因素与农村地区的经济和开放程度成比例。

(6)部分农村存在“自生秩序”社会基础与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不相融合,客观阻碍农村警务的开展实施。

2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在其社会治安公共服务中的适用

2.1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内涵

在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之后,美国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建立在公民权利与责任的民主化、社会民主化的基础上,并形成了构成新公共服务的若干纲领性原则。新公共服务的理论蕴涵值得给予学术探讨,对当前中国服务型政府改革有深刻的启示作用。由登哈特夫妇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新公共行政学的某些观点,新公共行政成为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来源和概念基础的四个方面的内容之一。但是对于到底什么是“新公共服务”仍然众说不一。登哈特夫妇认为,新公共服务理念与新公共管理和老公共行政理念有所区别,包括:(1)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2)追求公共利益;(3)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4)思考要具有战略性,行动要具有民主性;(5)承认责任并不简单;(6)服务,而不是掌舵;(7)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当然,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普遍的观点,并将此作为标准化的模式与其他的理论、观点相区别。尽管如此,新公共服务的提倡者认为:不论是作为理论创新、还是为许多值得效仿的公共管理者所实施的先进的实践,新公共服务都已呈现出其固有的特征。虽然研究公民权、社区和市民社会的理论家、组织人本主义理论家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公共行政理论家观点之间还存在着诸多分歧,但这些观点也有诸多相似之处,它们将新公共服务的种种观念与新公共管理和传统公共行政的诸种观念区别开来,具体表现如下: (1)政府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公民表达和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而非试图在新的方向上控制或驾驭社会。

(2)公共行政官员必须致力于建立集体的、共享的公共利益观念,这个目标不是要在个人选择的驱使下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要创造共享利益和共同责任。

(3)符合公共需要的政策和计划通过集体努力和协作的过程,能够最有效地最负责任地得到贯彻执行。

(4)公共利益源于对共同价值准则的对话协商,而不是个体自我利益的简单相加。因此,公务员不仅仅要回应顾客的需求,而且更要关注建设政府与公民之间、公民与公民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5)政府不应当仅仅关注市场,还应该关注宪法和法令,关注社会价值观、政治行为准则、职业标准和公民利益。

(6)公共组织及其所参与的网络如果能在尊重所有人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和共同领导的过程来运作,它们最终就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7)与企业家式的管理者视公共资金为己所有的行事方式相比,如果公务员和公民都致力于为社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那么公共利益就会得到更好的实现。

2.2新公共服务理论在面向三农问题的社会治安公共服务中的适用

社会治安,等同于社会治安问题和社会治安状况,指以犯罪、违法乱纪、无责任或责任不清的不安情形、事故事件等范畴为形式出现的破坏社会政策生活秩序的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社会治安公共服务,就是在现有的各种条件下运用多种治安手段,调动多方力量,以公安机关的治安部门和警察为主,引导社会公众开展维护社会治安的活动,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公众的配合下,清除不良治安因素、改善治安环境的一项公益服务。

把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具体特征运用到目前的农村治安建设中,根据三农问题及其衍生问题适用不同的理论,将理论在实践中得以充分的利用,改善农村治安状况,加强农村警务建设,增强农民治安意识,发挥农村群防群治作用,完善浓缩的确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的社会治安公共服务能力,对奠定农村未来的治安稳定基础,增加农民生产生活安全感有着重要意义。

(1)加大农村地区社区警务建设,转变传统思维中占统治地位的“警察”治安观念,将“社会”治安与“警察”治安的思想相结合,从农村生活中了解农民思想,了解与农民利益相关的事项和普遍存在且亟需解决的矛盾,以农民和警察的双重身份开展工作。即从新角度帮助农民表达意见,实现其共同利益,更好的为农民服务,而非以单一的“警察”治安观念驾驭和控制农村治安。2006年时,我国已有农村警务室8万多个,驻村民警9万多名。尽管警力明显不足,但农村警务室和驻村民警成为了反映农民治安需要的一个重要平台,是增强农民安全感的有力保障。农村警务室设立的目的就在于“近距离”的防范犯罪、“零距离”的服务群众,第一时间化解各种矛盾,让民警融入广大农村,最大限度方便农民群众报警求助和办事。

(2)通过建立健全治保会等基层组织,组织治安积极分子开展治安巡逻,采取联户联防、村际联防,发挥农村群防群治作用。同时,要提高单兵民警综合素质,在做好民警的业务、法律、等知识的培训的同时,加强社区民警有关群众路线、公共关系、警民关系、群众工作方法等专业内容的学习。尽可能通过集体努力和协作,制定和实施符合公共需要的政策和计划,使之最有效地最负责任地得到贯彻执行。

(3)制定责任体系,逐步完善社区警务运行机制,构建合理有效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行之有效的公共组织是公众与政府相互交流的网络,完善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可以优化整合农村治安防控力量,及时传达公安治安信息,反馈农村治安状况,把“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社区警务目标在农村得以实现,促进农村治安环境改善,在尊重所有人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和共同领导的过程来运作一系列体系组织,最终获得治安环境建设和改善成功,从根本提升治安服务能力。

(4)警察要关注市场,关注宪法和法令,关注社会价值观、政治行为准则、职业标准和农民利益。农村是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大部分农民虽已不是文盲,但绝对是法盲。警察在执行公务的同时,要替农民关注社会变化,从农民的视角对公安队伍进行监督,提高单兵民警综合素质。在执法教育过程中,分年龄层次区分教育对象,宣传法治,转变农民薄弱的治安意识,增强其自保能力,增强其与公安部门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警察还要回应农民的需求,对警察、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共同价值准则进行对话协商,保障所有人的公共利益,关注建设政府与农民之间、农民与农民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5)与企业家式的管理者视公共资金为己所有的行事方式相比,在农村社区警务中建立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联合农村基层组织考核警察和农村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检验农民的治安防控能力,促使警察和农民都致力于为农村社会治安服务建设,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展万程.农村治安与构建和谐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8).

社区安全管理论文范文7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集团公司总体部署,结合社区实际制定出“围绕一个中心,生产经营中心;抓好一个落实,落实党委工作责任制;突出两个“安”字,安全生产和人心安定;做好四个结合:常规工作与重点工作相结合、深入调研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自身努力与调动整体积极性相结合”的工作思路,经过半年来的工作实践,探索出一条在社区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做好党建工作的新路子,使社区党的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围绕生产经营中心,集思广议谋发展

   

随着集团公司改革的步伐加快,首先,我们在去年“三转”主题教育活动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社区改革发展进程,广泛开展了促“三转”树“三观”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活动载体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发展观、市场观、创新观”。先后开展了“为社区的生存与发展进一言”、“生存与发展”征文、“经营项目建议征集”、“生存与发展”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共征集到社区各单位论文××× 篇、建议 ××条,使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主辅分离、改制分流上来,为社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不断寻找与规范化、标准化的物业管理存在的差距,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结合实际组织房产、收费等四名基层支部书记集中一星期时间讨论审议,制订了《运作制度》、《内部岗位责任制》、《装修管理与指南》、《工作质量标准》《员工考核制度》《文化手册》《公众制度》等大类项规章制度,努力使社区的物业服务更精细化,工作更具体化,责任更清晰化,做到人人、事事、处处有标准,时时有监控,以最快的速度缩短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三是优化人力资源。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对人员进行合理分配重组,共转岗分流人。

   

二、突出三个重点,全面抓好党建工作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我们始终把落实党委工作运行机制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一是先后出台了《关于党政领导岗位范围及工作分工的意见》、《关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确保各项工作落实的意见》、《关于实施党委工作责任制和创新工作实践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二是注重安排部署和检查考核紧密结合。年初制定目标、年中交流自查、年终评比考核。年初,与社区各基层党组织签定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年中,组织各支部开展自查和交流活动;年终,由社区党委组织考核,考核的结果与社区干部的年终奖金和先进评比挂钩。三是规范了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下发了《**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章程》。章程注重从社区改革的实际、党员分布、构成的现状出发,对进一步优化基层党支部管理作了一些探索。四是建立了党政领导基层组织建设联系点制度,社区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分片承包各服务站和管理中心。同时,明确各服务站、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直接责任人,真正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建立健全党建组织网络。我们按照基础上创新的工作思路,规范和完善党建工作的目标,我们先后成立了党的建设研究会,建立了理论学习网络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网络,制定全年学习计划,设立了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进一步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完善了各党支部的组织建设,有效整合了社区党建工作资源,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在社区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在此基础上,我们加强了党员教育和发展工作,把党员发展工作的重心前移,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通过大力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严格了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的条件,确保新党员的质量。

   

、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物业管理的主题就是服务,党建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党建工作理所当然地围绕服务作文章。我们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根据业务关系,在社区各党支部之间广泛开展了“文明社区六联创”(思想工作联做,共抓党员教育;社会治安联防,共创平安社区;公益事业联办,共建服务设施;社区环境联建,共创美好家园;文化活动联谊,共建精神文明;生产经营联抓,共促社区发展)活动,在社区党员中开展了“党员奉献日”、“党员示范岗”创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一个党员一面旗”等主题活动。目前,全社区党员带头成为“三员”,即政策宣传员、卫生清洁员和义务服务员,党员的带头示范促进了职工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突出“两个安字”,确保社区稳定

   

一是抓安全生产。我们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天”字号的大事来抓,进一步细化措施、明确责任,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抓重点、抓关键、抓现场、抓薄弱环节,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安全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强化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夯实了安全“双基”建设的基础。

   

二是抓人心安定。为创造一个稳定的改革发展环境,我们成立了由社区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细致地分析社区形势,及时下发了《关于转发〈中共**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关于认真做好当前维护稳定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社区党政领导作为维护社区稳定的第一责任人,各基层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负责;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核心作用的上下联动机制,明确任务、强化责任、层层落实,做到科包科、人包人,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中加强基层的信息反馈,建立了领导班子周六*接待日制度,班子成员轮流接访,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切实为职工群众释难解惑,解决问题。共3页,当前第1页1

   

自**社区成立以来,未发生一起集体*和越级*事件。

   

四、做好四个结合,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一是常规工作与重点工作相结合。我们坚持每周一例会制度,全面部署社区各项工作,做到常规工作无遗漏,重点工作无放松,全面地推进整体工作;二是深入调研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制定了领导干部下现场制度,我们要求社区领导班子成员每年下基层时间达到三分之一以上,注重带着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研,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三是点与面相结合。每件关键的、牵动面广、影响面大的工作,都注意先抓点,选准突破口,取得成功经验,再在面上推进;四是明确职责和干

部人才培养相结合。进一步理顺副职和正职的关系,落实各主管部门的责任,发挥各部门、各层面干部、工作人员的积极作用,既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又使干部得到锻炼提高。

   

上半年以来,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成绩的取得与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我们清醒地看到,在社区发展前进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一是如何在改革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是我们目前面临新课题、新任务。二是内部管理还是薄弱环节,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结合社区实际,从机制和管理模式上需进一步加强依法治企,依靠制度来规范我们的工作机制。

   

**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按照集团公司和物业公司的总体部署,继续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循社区党委制定的“围绕中心转,贴着效益干,抓党风促廉政,抓安全促生产”的工作思路,以创建“平安社区”“温馨家园”活动为契机,以减亏增效为目的,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强学习,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搞活创收,加强管理,创新机制,紧紧围绕**社区**年经营奋斗目标,切实抓好党委各项中心工作,确保完成**年各项任务。

   

一、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强化理论学习

   

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认真落实《**社区**年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通知》,严格按照社区党委制定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配档表》计划开展下半年理论学习。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每次学习时间不少于小时,以制度保证学习,以时间保证质量,确保全年理论学习任务完成。

   

二、按照党的十六大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新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社区各项改革工作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落实社区党委下发的《关于开展创建好班子活动的意见》,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意识。坚持定期排查班子内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影响领导班子发展整体合力,影响社区中心工作,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等问题,自查自评,进一步细化标准,量化指标,加大动态管理和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力度。

   

、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召开好下半年民主生活会,不断提高两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统揽生产经营、应付突发事件、民主科学决策和解决自身问题的领导水平。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加强干部的教育培养、监督管理和选拔任用,完善干部考核、绩效评价、激励约束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领导班子充实调整和领导干部交流力度,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和环境。

   

、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和“三会一课”制度,抓好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推动基层党支部工作上台阶、创水平。健全完善“文明社区六联创”活动的各项措施,继续在社区党员中开展“党员奉献日”、“党员示范岗”创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一个党员一面旗”等主题活动,扩大影响面,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树立社区党员良好形象。

   

三、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力度

   

根据中纪委三次全会对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结合社区改革实际,下半年着重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强化党风廉政教育。以贯彻落实两个条例为切入点,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宣传教育,突出抓好党员干部、人财物重点岗位人员的党风廉政教育。

   

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认真落实《廉政准则》,坚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完善组织领导体系,继续落实好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礼品登记、收入申报和招待费向职代会报告“四项制度”。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发挥其在干部考核、任免中的作用。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牢记“两个务必”的要求,加强党性锻炼和人格修养。

   

强化监督机制。加强纪检监察组织与社区各科室、基层支部的联系,抓住干部管理的各个环节,把监督寓于对领导干部的严格管理之中。不断强化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建立健全*举报、民主测评为主的群众监督体系,严格执行比价采购、经济审计、厂务公开等制度,彻底铲除腐败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坚持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积极开展案件查处、纠风专项治理和执法效能监察工作,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组织的职能作用。共3页,当前第2页2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精神文明建设和好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引向深入。

   

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集团公司《职工文明公约》,加强文明单位和文明示范点的建设,不断强化职工生存意识、危机意识,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继续推进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群众性学科学、学技术、学管理、学文化活动为重点,不断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结合社区改革发展的实际,继续抓好“三转”教育活动,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超前引导、做好疏解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五、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和综合治理工作力度,积极维护社区稳定大局,营造社区改革发展良好环境。

   

围绕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管理等工作,积极作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力求贴近实际、贴近思想、贴近生活,确保职工队伍的稳定。

   

强化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准确把握职工思想动态,用政策、法规、纪律和道德规范干部职工的行为。坚持正确导向,克服错误思想,狠刹歪风,树立正气。高度重视倾向性、群体性、苗头性问题,正确引导,及时疏导,防止矛盾激化。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社区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融入到职工群众的生活中,使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实行“一岗两责”,形成全员全过程做思想工作的新局面。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按照“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得方针,进一步加强了打击、防范、管理、建设、教育等方面得工作。坚持稳定方案与改革方案同步出台,健全信息网络,制定处置重大突发性事件预案。加强对重点要

害部门的管理,预防社区内火灾事故、盗窃案件和破坏事故的发生。治安中心要强化保安人员的训练,增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确保生产、生活秩序稳定。

   

六、围绕改革发展大局,突出“两个安字”工作重点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上级一系列安全指示精神,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扎实推进安全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夯实安全“双基”建设的基础。把安全生产和经营指标密切结合起来,健全完善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落实冬夏两季“三防”工作,做好对重点要害部位的巡检和检查,确保社区安全生产的延续和目标的实现。

社区安全管理论文范文8

关键词:煤矿社区 和谐社区 廉政文化

1 煤矿企业安全与社区安全

针对许多煤矿重大事故频发的状况,在2005年9月份的时候,国务出台了《关于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这一规定的颁布体现出了政府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关注。为什么政府会这么重视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构建和谐氛围

我国的煤矿企业大多偏远,且相对独立。因此,大多数矿工都是以住矿为主,鉴于此种原因,矿区人对矿区有一种深厚的感情,将煤矿和社区也就联系在了一起。这种联系的基础就是安全,如果能在煤矿社区构建一种和谐的氛围,那么对整个煤矿社区的安全生产就会更加的有利。

1.2 小家庭大社会

煤矿人以矿为家,那么他们的家属也就在此安家落户了。这些家庭就像是社会的小小细胞,它们一头连着煤矿,一头也连着矿工,同时,他们也是构建和谐煤矿社区的主要动力,煤矿社区从每一个家庭成员开始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当家庭都和谐了,那么整个煤矿都和谐了,从而整个社会也就和谐了。

1.3 煤矿安全管理与安全社区建设

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煤矿社区建设的出发点都是以人为本的。安全社区建设覆盖了煤矿工人的各工作场所、公共场所等区域,安全管理与安全建设都是构建和谐社区必不可少的要素。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保证了人员和社区的安全与和谐,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哲学思想。无论是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还是安全社区的建设,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都使用了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而安全社区的建设内容,与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在内容和实施方式上都有相互融通的部分,因此,也能双管齐下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2 如何建设和谐煤矿社区

在一个社区的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麻烦,如果社区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部门,那么这些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的,但是如果社区的廉政文化建设不过关,那么终究来看是对社区成员没有帮助,因此,廉政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廉政文化建设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通过廉政建设,能够让社区更具凝聚力,这在社区建设中非常重要,除廉政文化建设之外,笔者认为还应当从社区的组织机构、社区情况分析和社区帮教机制等方面考虑,具体而言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2.1 完善社区组织机构建设

安全煤矿社区的建设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一项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合理的领导组织,统筹兼顾,因此有必要加强领导制度的完善,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设立专人负责制,这样才可以在问题发生后,就知道找谁解决。那么强有力的领导组织该如何建立呢?笔者认为,可以先设立一个和谐社区促进会,在促进会下再设立专人,专门负责相关问题的解决和对外接洽,以此办法,在碰到特定问题的时候,社区成员就能够有目的地去寻找帮助,从而让难题变得容易解决,避免了走弯路。与此同时,社区的组织机构还可以根据需要组建一些分工组,这些分工组将社区的建设分成了各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它具体的职能,从而可以提高办事的效率。

2.2 全面分析社区情况

只有有的放矢,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因此,对社区情况的全面分析的过程中,要联合相关机构和部门,对社区情况做一个全面的调查,综合分析社区的情况。只有分析了社区的具体情况,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建设。安全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应先对社区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再进行详细规划,社区诊断直接决定着创建安全社区的目标和方向。

2.3 完善安全帮教机制

煤矿生产中有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中,如何运用先进的方式和理念促进煤矿业的生产呢?通过家庭感染、家庭帮教的方法去形成企业人的安全意识,当每个家庭都把这种感染法有效实践,必将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因此常会看到企业悬挂的“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通过安全出勤的奖励,来激励煤矿员工的一种安全责任感,将安全与经济联系,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造成了损失,算好账可以督促职工从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视;通过家访等活动促使家庭成员也能支持煤矿上的工作。由于煤矿企业职工的个人素质参差不齐,以及他们的成长背景都是有很大的差别的,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采用家庭谈心法,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

2.4 进行安全知识培训

建立了完善的机制还不足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宣传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宣传可以让和谐之风流传开来,那么对员工进行安全文化的培训也变得尤为重要。对煤矿员工和煤矿管理者进行安全培训主要分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安全社区领导组成员的培训;第二层次对各个具体分工小组的专业化培训;第三层次是对全体社区成员的培训,第三层培训的涉及面广,因此也是最重要的。

2.5 推进社区廉政建设

安全社区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长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那么资金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要素,要想所有的工作都按原定计划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就必不可少。①强化领导。组建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能够带动社区成员,共促社区建设,促使社区形成一股和谐之风;②提高认识,通过举行听证会、评议会、监督会等形式加强廉政建设。社区应加大宣传力度,动员一切力量,共同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③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每年企业要调拨一部分经费,用于社区建设,同时建设组成员要凭借着为社区成员谋福利的原则,从而提升建设和谐社区的效益。

2.6 做好廉政文化延伸工作

廉政文化建设是思想观念的形成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这对于个人的内在修养和觉悟具有很强的约束力,若能有针对性的开展与廉贞文化有关的活动,可以增强职工的法纪意识和廉政意识。比如,可以开展“廉政警语”活动,通过廉政警语的作用,在领导干部中和普通员工中,形成强烈的廉政意识,用廉政的思想激励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开展“家庭助廉”建设,通过多种教育形式让员工的家属能够支持自己家人的工作,让家庭和单位之间形成合力,营造崇尚廉洁、崇尚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

3 综述

构建和谐社会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充分反映了新的发展阶段的特征。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文化建设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其核心就是务实。在廉政文化建设中要抓好领导干部为重点、带动煤矿社区的员工和矿工的家庭成员,对于营造和谐、富裕的社区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总而言之,廉政建设和安全意识教育,在构建和谐煤矿社区中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明梁.关于企业廉洁文化的思考[J].冶金企业文化,2010年01期.

社区安全管理论文范文9

一、围绕生产经营中心,集思广议谋发展

随着集团公司改革的步伐加快,首先,我们在去年“三转”主题教育活动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社区改革发展进程,广泛开展了促“三转”树“三观”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活动载体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发展观、市场观、创新观”。先后开展了“为社区的生存与发展进一言”、“生存与发展”征文、“经营项目建议征集”、“生存与发展”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共征集到社区各单位论文×××篇、建议××条,使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主辅分离、改制分流上来,为社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奠定坚实的基矗其次,不断寻找与规范化、标准化的物业管理存在的差距,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结合实际组织房产、收费等四名基层支部书记集中一星期时间讨论审议,制订了《运作制度》、《内部岗位责任制》、《装修管理与指南》、《工作质量标准》《员工考核制度》《文化手册》《公众制度》等7大类149项规章制度,努力使社区的物业服务更精细化,工作更具体化,责任更清晰化,做到人人、事事、处处有标准,时时有监控,以最快的速度缩短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三是优化人力资源。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对人员进行合理分配重组,共转岗分流163人。

二、突出三个重点,全面抓好党建工作

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我们始终把落实党委工作运行机制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一是先后出台了《关于党政领导岗位范围及工作分工的意见》、《关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确保各项工作落实的意见》、《关于实施党委工作责任制和创新工作实践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二是注重安排部署和检查考核紧密结合。年初制定目标、年中交流自查、年终评比考核。年初,与社区各基层党组织签定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年中,组织各支部开展自查和交流活动;年终,由社区党委组织考核,考核的结果与社区干部的年终奖金和先进评比挂钩。三是规范了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下发了《**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章程》。章程注重从社区改革的实际、党员分布、构成的现状出发,对进一步优化基层党支部管理作了一些探索。四是建立了党政领导基层组织建设联系点制度,社区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分片承包各服务站和管理中心。同时,明确各服务站、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直接责任人,真正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建立健全党建组织网络。我们按照基础上创新的工作思路,规范和完善党建工作的目标,我们先后成立了党的建设研究会,建立了理论学习网络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网络,制定全年学习计划,设立了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进一步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完善了各党支部的组织建设,有效整合了社区党建工作资源,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在社区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在此基础上,我们加强了党员教育和发展工作,把党员发展工作的重心前移,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通过大力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严格了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的条件,确保新党员的质量。

3、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物业管理的主题就是服务,党建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党建工作理所当然地围绕服务作文章。我们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根据业务关系,在社区各党支部之间广泛开展了“文明社区六联创”(思想工作联做,共抓党员教育;社会治安联防,共创平安社区;公益事业联办,共建服务设施;社区环境联建,共创美好家园;文化活动联谊,共建精神文明;生产经营联抓,共促社区发展)活动,在社区党员中开展了“党员奉献日”、“党员示范岗”创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一个党员一面旗”等主题活动。目前,全社区党员带头成为“三员”,即政策宣传员、卫生清洁员和义务服务员,党员的带头示范促进了职工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突出“两个安字”,确保社区稳定

一是抓安全生产。我们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天”字号的大事来抓,进一步细化措施、明确责任,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抓重点、抓关键、抓现尝抓薄弱环节,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安全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强化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夯实了安全“双基”建设的基矗

二是抓人心安定。为创造一个稳定的改革发展环境,我们成立了由社区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细致地分析社区形势,及时下发了《关于转发〈中共**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关于认真做好当前维护稳定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社区党政领导作为维护社区稳定的第一责任人,各基层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负责;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核心作用的上下联动机制,明确任务、强化责任、层层落实,做到科包科、人包人,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中加强基层的信息反馈,建立了领导班子周六信访接待日制度,班子成员轮流接访,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切实为职工群众释难解惑,解决问题。

自**社区成立以来,未发生一起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

四、做好四个结合,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一是常规工作与重点工作相结合。我们坚持每周一例会制度,全面部署社区各项工作,做到常规工作无遗漏,重点工作无放松,全面地推进整体工作;二是深入调研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制定了领导干部下现场制度,我们要求社区领导班子成员每年下基层时间达到三分之一以上,注重带着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研,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三是点与面相结合。每件关键的、牵动面广、影响面大的工作,都注意先抓点,选准突破口,取得成功经验,再在面上推进;四是明确职责和干部人才培养相结合。进一步理顺副职和正职的关系,落实各主管部门的责任,发挥各部门、各层面干部、工作人员的积极作用,既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又使干部得到锻炼提高。

上半年以来,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成绩的取得与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我们清醒地看到,在社区发展前进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一是如何在改革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是我们目前面临新课题、新任务。二是内部管理还是薄弱环节,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结合社区实际,从机制和管理模式上需进一步加强依法治企,依靠制度来规范我们的工作机制。

**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按照集团公司和物业公司的总体部署,继续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循社区党委制定的“围绕中心转,贴着效益干,抓党风促廉政,抓安全促生产”的工作思路,以创建“平安社区”“温馨家园”活动为契机,以减亏增效为目的,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强学习,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搞活创收,加强管理,创新机制,紧紧围绕**社区**年经营奋斗目标,切实抓好党委各项中心工作,确保完成**年各项任务。

一、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强化理论学习

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认真落实《**社区**年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通知》,严格按照社区党委制定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配档表》计划开展下半年理论学习。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每次学习时间不少于2小时,以制度保证学习,以时间保证质量,确保全年理论学习任务完成。

二、按照党的十六大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新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社区各项改革工作

1、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落实社区党委下发的《关于开展创建好班子活动的意见》,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意识。坚持定期排查班子内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影响领导班子发展整体合力,影响社区中心工作,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等问题,自查自评,进一步细化标准,量化指标,加大动态管理和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力度。

2、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召开好下半年民主生活会,不断提高两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统揽生产经营、应付突发事件、民主科学决策和解决自身问题的领导水平。

3、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加强干部的教育培养、监督管理和选拔任用,完善干部考核、绩效评价、激励约束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领导班子充实调整和领导干部交流力度,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和环境。

4、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和“三会一课”制度,抓好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推动基层党支部工作上台阶、创水平。健全完善“文明社区六联创”活动的各项措施,继续在社区党员中开展“党员奉献日”、“党员示范岗”创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一个党员一面旗”等主题活动,扩大影响面,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树立社区党员良好形象。

三、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力度

根据中纪委三次全会对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结合社区改革实际,下半年着重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强化党风廉政教育。以贯彻落实两个条例为切入点,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宣传教育,突出抓好党员干部、人财物重点岗位人员的党风廉政教育。

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认真落实《廉政准则》,坚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完善组织领导体系,继续落实好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礼品登记、收入申报和招待费向职代会报告“四项制度”。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发挥其在干部考核、任免中的作用。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牢记“两个务必”的要求,加强党性锻炼和人格修养。

强化监督机制。加强纪检监察组织与社区各科室、基层支部的联系,抓住干部管理的各个环节,把监督寓于对领导干部的严格管理之中。不断强化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建立健全信访举报、民主测评为主的群众监督体系,严格执行比价采购、经济审计、厂务公开等制度,彻底铲除腐败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坚持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积极开展案件查处、纠风专项治理和执法效能监察工作,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组织的职能作用。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精神文明建设和好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引向深入。

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集团公司《职工文明公约》,加强文明单位和文明示范点的建设,不断强化职工生存意识、危机意识,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继续推进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群众性学科学、学技术、学管理、学文化活动为重点,不断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结合社区改革发展的实际,继续抓好“三转”教育活动,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超前引导、做好疏解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五、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和综合治理工作力度,积极维护社区稳定大局,营造社区改革发展良好环境。

围绕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管理等工作,积极作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力求贴近实际、贴近思想、贴近生活,确保职工队伍的稳定。

强化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准确把握职工思想动态,用政策、法规、纪律和道德规范干部职工的行为。坚持正确导向,克服错误思想,狠刹歪风,树立正气。高度重视倾向性、群体性、苗头性问题,正确引导,及时疏导,防止矛盾激化。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社区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融入到职工群众的生活中,使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实行“一岗两责”,形成全员全过程做思想工作的新局面。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按照“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得方针,进一步加强了打击、防范、管理、建设、教育等方面得工作。坚持稳定方案与改革方案同步出台,健全信息网络,制定处置重大突发性事件预案。加强对重点要害部门的管理,预防社区内火灾事故、盗窃案件和破坏事故的发生。治安中心要强化保安人员的训练,增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确保生产、生活秩序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