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活教育理论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2 17:33:44

生活教育理论论文

生活教育理论论文范文1

语文教育与生活,作为两种社会现象,它们有着内在的联系。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的重要奠基人叶圣陶先生,他的语文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在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上的论述上,见解独到而深刻。

语文教育是生活所需。语文教育并非应某一个人的心血来潮而出现的,它是应生活的需要才产生的。叶老说:“咱们为了生活上的需要,从小就学习语言。”1“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在叶老看来,作为一个现代公民,需要进行广泛的社会交流,语言文字的应用是最基本的工具,否则就缺乏必要的生活能力。为了生活的需要,就必须在学校设专门的语文课程,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专门训练。

现代哲学告诉我们,一切理论、一切科学、一切知识都以生活为基本的前提。没有生活,一切理论、科学、知识都成为无本之末、无源之水。语文教育,作为学科理论、学科实践、学科知识体系,自然,生活是它的根,离开了生活,其意义将不复存在。“我们生活在自己的具体的周围世界之中。而我们的一切关注如努力都指向这个世界。”3握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这个地球,无异于异想天开。学校设置语文课程,学生接受语文教育,要想脱离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从根本上说,不可思议。我们关注语文教育,努力实施语文教育,如果无视生活的要求,生活的变化,关起门来搞封闭式训练,其效果将令人怀疑。胡塞尔指示:“生活世界始终是在先被给予的,始终是先存在着而有效的,但不是出于某种意图,某个课题,不是根据某个普遍的目的而有效的,任何目的,都以这个生活世界为前提。”4在最普遍的意义上,生活是根、是本,它先在性地规定了语文教育。

学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从根本上说,人一生下来,就存在着学习语言的环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及其它成人都是学习语言的老师。长期的耳濡目染,长期的语用实践,逐步学会用语言与人交往,满足小范围的交往需要。然而,叶老告诉我们:“平常说的语言往往是任意的,不免有粗疏的弊病;有这弊病,便算不得能够尽量运用语言;必须去掉粗疏的弊病,走到精粹的境界,才能算得尽量运用语言。”5为了更好地与人交往,语言就必须进到精粹的境界。而且,习得的语言,大多为方言。而方言,只在方言区才有效,方言区之外,交际就困难,给不同方言区的人交流思想、学习经验等带来不便。封建时代,小农经济占支配地位,自给自足,掌握了方言就可以满足小范围交际的需要。“现在,全国的人正在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在一切工作和斗争中,彼此的思想必须充分交流,有一点儿障碍就是损失,与别人根本没办法进行交流了。因此,说话要说全国人通用的话,写东西要照全国人通用的话写。这样,说出来的写一来的才能使极大多数人了解,一个人才能跟极大多数人交流思想。”6学好用好普通话,才能更好吸取他人的智慧,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学普通话,正是语文课堂所要训练的。而且,从小在学校学习普通话,也是最有效的。

语文教育的生命在于为生活服务。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语文教育服务生活的大方向,语文教育就要努力做好“服务”大文章。其实,在十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谆谆告诫:“你们要更深、更透地体会教育方针的精神。……服务,怎样才能服务得更好。”7语文教育怎样才能更好地为生活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叶老认为要在根本上下功夫。他虽然没有直接论述,但我们从他精深的思想中,仍然可以窥见他的语文教育服务观。他说:“咱们生活,咱们劳动,咱们学习各种知识,咱们做各种工作,非跟别人打成一片不可,非彼此了解不可。跟别人打成一片,彼此了解,全靠语文,语文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8从根本上指明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服务。其实,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不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任何人总要直接间接地与别人打交道,与别人交流信息,向别人学习经验,这就离不开语文文字的运用。尤其是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社会更加开放,交流更加频繁,市场面前,总是先交流信息后交流商品。信息交流最实用的工具便是语言文字。不可想象,一个不会熟练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现代人,能在市场大潮中显身手。叶老曾在各种场合,语重心长,一再重申,语文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吸收与表达的能力。听与读是吸收,说与写是表达,这是最基本的四种语文能力。他说:“吸收与发表并不是生活上的点缀,都是实实在在的必要。人既然生活在社会里,社会里既然有这么一种文字,作为交流经验思想情感的工具,若不能凭文字吸收人家的经验思想情感,用文字发表自己的经验思想情感,吃亏之大是不必说的。”9培养学生吸收与表达的能力,语文散育才算服务现代生活。

语文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切近生活的语文教育“教什么”,在学术界存在众多分歧。有的认为语文教育的内容包括基本能力训练、语言基本素材、语文基础知识、典范文章及课外活动。也有的认为语文教育的内容是“传授给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态度的总和。”9在教育实践中,语文教师实际上也有属于自己的内容观,并付诸实践。只是大多未形诸文字而已。但是,在语文教育的内容上,不论持哪种观点,抱什么看法,人们必然会问:内容缘何而来?“问渠哪得诸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活水在哪里?在生活,这是叶老的一贯主张。以写作为例,叶老就有详尽的阐述。

写作并不神秘,它只是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经验思想情感的文字表述。他说:“咱们每天认识些事物,研究些问题,习惯地完成一串串的思想过程。写作不过是把它写到纸上去罢了,并不是什么特别稀罕的事儿。”11“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出来。”12长期以来,一些人的心目中,把写作看得很神秘,认为一般人缺乏写作的基础,没有写作的本钱。叶老却明白地告诉每一个人:生活就是基础,生活就是本钱。人人都在生活,人人都有基础,人人都有本钱。他认为“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指上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13写作不为特殊目的,而是为了生活的需要。撩开了神秘的面纱,使人们认识到了写作的本质,从而明确人人能学会写作的道理。

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对于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叶老有一个形象而生动的比喻,他认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13生活为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有了生活,写作的素材就不会枯竭。“必须根源于现实生活,文章才真能写通,写来才真有意义。”15作文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要养成写作能力,第一宜着眼于生活和发表的一致;说明白点,就是发表的必须是自己的意思或情感,同时,又正是这意思或情感。”16“生活和发表的一致”,无疑是要求所写的必须是生活,是生活中所产生的经验思想与情感,而不是写空话、假话,抒虚情假意。文章内容源于生活,文章才有生命力。更进一步,他还认为,生活是丰富的,写的东西大多了”。

生活的质量决定着作文的质量。他说:“好文章是深度生活的产品,生活的深度不够,是勉强不来的。”17生活的深度,在叶老看来,也就是生活充实。“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生活充实的含义,应是阅历得广,明白得多,有发现的能力,有推理的方法,情性丰富,兴趣绕富,内外合一,即知即行等等。”18那么,怎样才能有充实的生活呢?“要有充实的生活,就要有合理与完好的思想、情感;而作文就拿这些合理与完好的思想、情感来做原料。”19对于作文散学而言,要使学生有充实的生活,致力于“训练思想与培养情感”。20

语文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而生活是广阔的,是不是生活中的一切都可拿到语文课堂上或者干脆将课堂搬到生活中去呢?叶老认为,大可不必,语文教育要有凭介,这凭介就是教材,要以教材为例子来进行。当然,作为凭介的教材,其内容就必须贴近生活。轮子在《〈开明图语续本〉编辑要旨》中指出:“本书内容以儿童生活为中心。取材从周围开始,随着儿童生活的进展,逐渐扩张到广大的社会。与社会、与自然、艺术等科企图作充分的联络。”“本书尽量容纳儿童文学及日常生活上需要的各种文体;词、句、语调力求与儿童切近,同时又和标准语相吻合,适于儿童诵读或吟咏。”21贴近生活的教材,儿童原来就绕有兴趣,不致枯燥乏味。切合生活,还必须具有时代性,现代人应读现代文。所以,在《〈开明所编高级图文读本〉编辑例言》中指出:“希望切合读者的生活与程度。就积极方面说,足以表现现代精神的、现代化生活有关涉的,为现代青年所了解的,所能接受的,才入选。22教材反映火热的社会生活,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是现代语文教育在内容上的体现。

语文教育要介入生活。语文教育一头联着课堂,一头联着生活。两头热,两头相联,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远离生活,脱离生活,是走死胡同。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就是严重脱离生活、关起门来搞应试的典型。对此,叶老给予了无情批判:“古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生活合不合适,有用处没有用处;……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的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禀’,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识,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23在谈到训练儿童说话能力时,他认为最好的途径是:“与儿童一起生活”而且“这里所谓一起生活,并不只是住在一处地方的意思,正是要接触他们的内心,而且完全了解,而且他自己差不多融和在里头。”24与儿童一起生活,与儿童打我一片,就可以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达到心灵的交流,教学才不至于游离学生的实际,从一已之念出发,一厢情愿地进行灌输。他还说:“图文科的目标在养成阅读能力跟写作能力,阅读跟写作可须切近现代青年的现实生活。”25一句话,生活中的听说读写与语文教育的听说读写融为一体,才是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

注释:

125111314151718192021222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80年版,210页,2页、226页,225页,603页,127页,359页,353页,309页,66页,193页。

678912162425:《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94年版,425页,194页,159页,157页,77页,33页,28页,43页。

3:胡塞余《现象学与哲学危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88年版,133页。

生活教育理论论文范文2

接下来,结合《花瓣飘香》一文,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

1.实物感知,激发兴趣。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我在《花瓣飘香》一文的教学中,首先呈现出实物,让学生用心观察,感受月季花的美丽。在此基础上,让同学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使他们不仅感受到了月季花的形状美、色彩美,还感受到花瓣绒布般的柔软,更闻到了月季花那缕缕清香。

2.抓提示语,读中悟情。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注重对人物思想感情的感悟。所谓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就是通过朗读去细细品味人物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抓住对话中的提示语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教学方法,抓住了这一点你就能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从中感受人物的美好心灵。

在课文《花瓣飘香》中,教学的重点段落是第三至十自然段,主要讲述了小女孩在摘花时同“我”的一番对话,从中得知小女孩之所以摘花瓣是为了让妈妈高兴,因为妈妈生病了。在教学中,我紧扣人物对话的提示语,让学生真正融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用心去体会;让学生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读懂人物的情感。

3.紧抓课题,感悟“飘香”。学生对课文“花瓣飘香”的品读不单单是指月季花的花瓣本身所飘出的缕缕清香,更重要的是透过花瓣所体现出小女孩的懂事与孝顺。作者为此深受感触――她将一盆月季花送给了小女孩尽其孝心,另外一盆送给自己的母亲。

由此可见,感染的力量是多么巨大!而“花瓣飘香”真正的喻意也更加清晰了。

4.以感促情,迁移写作。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一求“真”理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作文教学也需要“真”,写出真文,才能成为真人。

在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文中小女孩及作者都能对自己的母亲那一份深深的孝敬之情时,我及时让学生去回忆:平时,你是怎么样爱自己的妈妈的呢?又有哪些表达爱的举动呢?好好回忆一下,再用几句话概括并写下来。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当妈妈生病时,我给妈妈准备好她最喜欢吃的东西,还守在妈妈身边给妈妈捶捶腿。不仅如此,我还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衣、扫地、买菜、倒垃圾……为妈妈分担一些劳累,让妈妈不再为我担心,使她的心灵得到最大的安慰,妈妈的病也会好得更快!

在《微笑着承受一切》一课教学时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步骤: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我先播放桑兰参加比赛时那不幸的一幕,并动情地讲述,让学生对桑兰的不幸表示同情。然后以“面对这一切的不幸,桑兰会怎么做呢?”的疑问揭示课题。学生读题后,我追问道:“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些什么?”学生个个饶有兴致地提问,学习兴趣高涨。有的学生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微笑着承受一切,那她到底承受了些什么?她又是如何微笑着承受一切的?紧接着我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让学生从文中寻求问题的答案,意在激发学生阅读下文的浓厚兴趣。

2.精读课文,体会形美。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在读中思考,解决了学生在最初接触课文时所提出的疑问,使学生对桑兰有了新的认识,她的形象自然在学生心中变得越来越丰满起来。

首先,我引导学生共同讨论:“桑兰微笑着承受一切”中的“一切”指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读全文,抓住文中重点的语句品读,从而对桑兰的遭遇与不幸有了清晰的认识:她曾经是优秀的体操队员,如今再也不能在赛场上驰骋,失去了运动事业;遭遇不幸后,年仅限1 7岁的她接受康复治疗,需忍受剧痛,失去了生活的轻松;瘫痪后,后半生也许要永远在轮椅上度过,失去了生活的自由;不会刷牙、穿衣、吃饭,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而桑兰却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一切不幸。接着,再让学生深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在读中感悟、体会桑兰的坚强不屈。

3.积累内化,仿写片断之情。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而现在,很多学校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实践很少。于是知识讲了一大堆,该掌握的理论都说到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仍得不到提高。语文教师必须要排除一切干扰,引导学生学好文章中的语言,使学生在获得较强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得到实在的思想教育和深刻的人文熏陶。

生活教育理论论文范文3

更新教学理念,拓宽教学思维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考试成了重心,学习压力较大,特别对语文学习兴趣不足的学生,在各种各样的考试中很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对此,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以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思想为指导,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生活为着眼点,拓宽教学思维;以生活化的理念为指导,引领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获得生活化的学习效果。比如,在《明天不封凉台》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了爱护一只鸽子可以不封凉台,可以用布条给鸽子做窝,找来水、玉米等喂鸽子,但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呢?旨在引导学生在深入解读文章的基础上,理解作者创作思想,拓宽和拓深学生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激发起学生以实际行动做一名环保小卫士的决心。

挖掘教育素材,唤醒情感体验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学活动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尽管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与生活联系密切,在教学中,我们还是要注意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因为仅仅将教学局限在教材中,学生会失去新鲜感,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认真解读课文内容,构建课文与生活的桥梁,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认知。

比如,在执教邹韬奋的《我的母亲》时,笔者给学生讲到,有一天我们的母亲老了,甚至去了,那一刻我们一定会明白:这世界上有多少位母亲,就有多少颗对儿女永远无私,永远真爱的心,世上有多少个读懂母亲的儿女,就会有多少份苏醒的感恩之心,你读得懂自己的母亲吗?让学生去回忆一下自己的母亲,想一想在和母亲日常生活的相处中,母亲是如何关爱自己的,并从那些历历在目的情景中选出自己最受感动的事例并写出来,这样的教学在引导学生去感受母爱的伟大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学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改善师生关系,提升教学质量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积极与学生互动,营造师生共同探究,共同分享学习之快乐的良好教学氛围,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知识水平、认知模式、生活体验等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针对这种差异性开展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获得更大收获。

比如,班里总会有几位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很多人眼里是“学困生”,作为老师不要轻视学生,而是要以爱心关注他们,经常心平气和地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学习哪些地方有困难,发现他们稍有进步就及时表扬,学生和老师关系融洽了,就会逐步喜欢语文学习。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只要我们付出爱心、诚心,做到细心、关心,学生就会树立学习的信心,转化为积极的行动,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就能很快得到提升。

开展比赛活动,提高竞争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活力,推动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此,我们在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富有吸引力。比如,结合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进度组织开展比赛活动,不仅可以给语文教学增添趣味性,还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如开展“故事接龙”写作竞赛活动,将班里的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要求各个小组自己确定中心,由一个作文成绩较好的学生写出文章开头,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自己喜欢的写作手法来续写故事,每天每个小组的一名学生把自己写出的故事朗读给大家,最后由全班同学来参与评比,评选出写得最好的作文。再如,針对学生对古文学习比较发怵的现象,为了激发学生熟读课文的积极性,笔者组织开展了“语句接龙”活动,笔者读出文章的上一句,让学生对答下一句,回答正确的小组加分,反之扣分,最后以得分多少确定胜负。这些比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学生的语文能力、竞争意识都得到了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是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语文教学理念更新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升的要求。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深入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将初中语文教学与之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挖掘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素材,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丰富有效的比赛活动等,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活力,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推动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南阳中学)

生活教育理论论文范文4

论文摘 要:“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不断进取创造,旨在探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教育理论,它体现了立足于中国实际,“去谋适合,谋创造”的追求。无论是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要求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都是对学校与社会割裂、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的反对,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最有影响、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开拓者。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它强调生活是学生学习最广阔、最重要的场所,学生只有在生活中学习,才能使知识不断由“有限”走向“无限”,才能使知识不断得到验证和“增值”。课程改革的今天,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更显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的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利用生活资源,开拓语文学习的空间,可以使之呈现更多活力。

今年秋,响应教育局号召,有幸去金坛市水芹之乡——朱林镇中心小学支教。我所教的是一批淳朴的农村小学生,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色彩斑斓的田园风光和草草叶叶蕴含着无尽的知识和无限生机,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利用“山水田园”这些农村资源,培养小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农村孩子受教育的独特优势。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让孩子们到田野到果园去,赏农景、干农活、记农事、写农民……让农村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正常生活充满泥土和草叶的芳香,蕴含山水和田园的浪漫气息。

一、干农活,品尝艰辛

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学提出独到的见解,即“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农村孩子或多或少都参加过一些农业劳动,但一般都是在家长的要求下才去做。教师鼓励学生平时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要求节假日和周末同家长一起干农活,把在干活时看到的、听到的和怎么做的说出来、记下来、画下来。这样,学生对语文的认识宽阔了,对劳动的理解提升了。学生一旦对农村生活产生兴趣,就会有深刻体验,写起来就会顺手得多。只有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他们的生活才会充实起来,才学会做事、做人,才会表达和抒发出真情实感。

二、赏农景,亲近自然

陶行知先生认为: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于是,我们经常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按季节的变化把学生带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引导学生观察化冻的泥土、柳树的嫩芽、泛青的小草、回归的燕子、飘动的白云。只要教师增强生活教育的意识,让他们有意识地去看去想去记,他们就会发现身边事物的无限美。学生写野花:“树叶还没长出来呢,路边、桥头,野花就开满了。有浅蓝色的喇叭花,黄色的芽花,白里透红的缚苗花,她们先把春天迎来了。”孩子一旦睁大眼睛去发现,去寻找,世界就像一个五彩缤纷、变化无穷的万花筒,呈现在他们面前!大自然给予他们学语文无穷的天地。

三、记农事,培养情趣

村村有故事,家家有故事。学生看到什么事,听到什么事,做了什么事,都要求学生收集起来。事无大小,鸡毛蒜皮,瓜秧豆菜,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人和事就值得写下来。当然,孩子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会更容易些,像捉知了,跟妈妈去卖西瓜,下河洗澡摸河蚌……都可以写得童趣十足。写写身边的事也不难,邻居买了一辆新摩托车,家里两只大公鸡斗架,燕子在屋檐下筑了巢,稻子大丰收……至于他们听到的,如爸爸妈妈饭桌上说话,邻居乘凉时的闲聊,爷爷和村长的小小争吵,都可以从中捕捉到有意思的内容。哪怕只写短短几句,也有农村风情跃于纸上,成为宝贵的习作材料。

四、写农民,感受淳朴

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自有农家生活的小天地,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的广阔天地,去寻找习作的丰富“原料”之矿,使农景、农事、农活成为丰富的习作源泉,自然而然农民就会成为孩子们心中“最可爱的人”。为了让学生多角度表达,多种形式发散,多种类型联想,拓展习作空间,教师指导学生写农村的人和事时要做到“三不一

要”。“三不”即内容不论,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篇幅不限,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形式不拘,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一要”就是要表达真情实感。这样写,学生没有顾虑,没有束缚,当然会努力把自己采集的千百朵花酿出蜜来。我又组织了一个“雏鹰文学社”,办了一份手抄报“雏鹰文学”,凡是表达真情实感的,哪怕是几句,都可以在“雏鹰文学”上发表,并将优秀作文推荐给有关报刊,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结合生活的教育,便是无用的教育。”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人性灵性。书本以外的农村生活是农村孩子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是语文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生活教育理论论文范文5

一、自然实在论的理论范式

20世纪80年代前后中国教育学突破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语录式话语,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教育的本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教育规律、教育功能、教育结构等等。这样的理论研究受到实在观念信条的支配,试图把教育学的理论建立在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实在的基础上,笔者把这样的理论范式称谓自然实在论的。

(一)对教育的基本理解

80年代大多数研究者都把教育作为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例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写的1984年版《教育学》中把狭义的教育定义为“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变化的活动”。而80年代有代表性的教育学理论著作都是采取“目的——手段”的方式理解教育的,把教育活动作为实现某种目的手段进行定义。这样的定义意味着要挖掘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展开的本质、原则、规律等,挖掘的目的就是使教育活动能够与这些本质、原则、规律相符合,从而实现改造教育实践的目的。

(二)对教育世界的理论表征

这样的理论表征是在试图寻找某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实在。本质、规律、结构、功能这样的概念表征和真理表达从根本上讲都是要寻找出那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实在相符合的“符合式”的教育真理,即透过复杂的现象找寻到支配这些现象的真理,从而运用和遵循这些真理更好的改造教育实践。

(三)对分支理论的影响

自然实在论的理论范式的支配力体现为:第一,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实验主要是主题性的研究,例如目标分类教学实验受到的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理论的影响非常深刻,其背后的理念体现为把某一种认为是正确的理论应用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实验要把某一种正确的理论运用好。第二,教学过程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论研究领域注重学生在认知领域的发展,重视教学原则的研究,对布卢姆的目标分类体系研究得比较深人。许多教师在教学上都还延续着赫尔巴特、凯洛夫等延续下来的基本的教学流程。第三,在道德教育领域,重视对道德认知的研究。理论上,注重对道德教育原则、方法、目标的研究;在实践中,注重学生的道德知识的掌握,通过考核学生道德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考查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

(四)面临的理论困难

自然实在论的理论范式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忽视了教育活动中“人”的存在,研究者们讨论了教育的本质、规律、结构等,但是对于人的问题却很少谈及,“人”在教育活动中是消失的,教育成为“看不见人”的教育。但是教育活动是在人与人之间展开的,教育研究必须要研究人。由此,人是教育的出发点等关于“人的问题”逐渐成为研究者热烈关注的焦点。

二、人文价值论的理论范式

抛弃自然实在论的观念信条起源于“人的发现”,对人的研究成为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点。理论研究的问题大大地丰富了,包括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生命教育、人文教育、教育公平、教育民主、教育自由、教育现代化等。这些理论问题的发展受到了西方人文主义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表现出对人的人文关怀,具有强烈的价值诉求。笔者把这种理论范式称为人文价值论。与自然实在论比,这种理论范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一)对教育的新理解

从对“教育”这一概念的界定上我们能看到所发生变化的。例如现象学的教育学对教育的理解是:“教育的本质是我们与处在教育关系中的儿童、青年或者长者之间的生活方式”。类似这样理解意味着不再仅仅把教育当成实现某种社会要求的手段,而是强调“教育本身是什么”。教育过程体现为主体间的交流、表达与共识等,而不是对什么客观规律的遵循。

(二)对教育世界的理论表征

教育学是使人成为“人”的学问,人在教育中的被发现引发了整个教育学的理论话语的改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理论主张。几乎每一种教育理论都从自己的价值理想诉求出发来论证理论主张的合理性,呈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性,关注人作为人的理性和非理性的需求,关注入的发展与成长的需要。

(三)对分支理论的影响

人文价值论的理论范式的支配力体现在:第一,教学认识论把教学当成一种特殊的认识论,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生存活动,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出现了对教学认识论的反思,提出了教学生存论、生成本体论等。第二,教育实验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全方位的解决教育问题,不再关注把某一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在教育实践中。因此,教育实验由单纯的教学试验转向了学校全方位的变革性实验,从更全面的角度关注人的成长,例如“新基础教育”实验。第三,在道德教育研究领域内,研究者提出了注重学生的道德体验、回归生活世界等道德教育主张。要求从人的现实需要、生活需要出发,使学生在生活中受到道德教育,成为道德主体,通过亲身体验提高道德水平。转贴于

(四)面临的理论困难

90年代中期以后的教育学理论受到西方人文主义哲学的影响非常的深刻。人们批判这种人文价值取向的教育学的理论是一种“泛哲学”的研究,是从哲学的思想中演绎出教育的主张。“将哲学概念或哲学论述直接套用于教育理论的演绎,从黑格尔哲学到现象学;从诸如‘本质’、‘主体’、‘主体性’等概念到今天的‘反思性’、‘生活世界’,都被预设成了一种教育理想,其研究取向不是基于具体的教育活动,不是基于个人及群体互动的学校生活,而是基于自我想象的空间”,教育学理论呈现出表面的繁荣状态。许多的学者都批判中国的教育学都是从西方和其他学科的思想中移植过来的,教育学成为其他学科的领地,呼吁中国教育学必须形成自己的理论范式。

三、艰难的转换:中国教育学理论范式的形成

在提出中国教育学范式形成的可能策略之前,笔者首先对自然实在论范式和人文价值论范式进行批判。

(一)自然实在论范式的批判

自然实在论的教育学的理论总是渴望用本质、规律、功能、结构这样的概念去认识作为客观实在的教育,要求人站在世界之外的某个地方用发现的方式去获得教育的真理。这种发现式的真理观试图从先验本质来规定现实生活,体现为一种“从原则出发”的思维方式和理论逻辑。自然实在论的教育学的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旁观者提出原则来规范教育实践的理论诉求。

(二)人文价值论批判

人文价值论也体现出对外在旁观者视角的遵循,是在观“教育世界”,提出关于教育的永恒的价值主张。在这样的理论范式下,人文价值论的教育学所弘扬的某一种价值主张就演变为教育活动是否与一种价值存在的相符合,教育成为达成某种价值的手段。这就陷入了这样一种状态,“我们总是喜欢从一定的价值立场出发,在自己的价值偏好上思考问题,并且我们很容易把自己的价值立场当作最高的价值真理,这样的思维方式的结果是把某一种立场的结论当作解决所有问题的结论,以片面损害整体,以偏执代替真实。”

人文价值论的教育学的理论大都具有极强的价值判断性,然而各种价值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则可能被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自由等这样的研究都是外在评论式的,导致主体性、自由、生命意志等的弘扬都成为社会、教育者等恩赐给儿童的,形成一种静态的话语表达。

(三)中国教育学理论范式的形成

中国教育学理论范式的形成必须克服旁观者视角的问题,必须明确地意识到理论表征的是“教育世界观”,而不是“观教育世界”。中国的教育学不可能在一个外在的旁观者位置上提供关于教育的永恒看法,而中国教育学理论范式的形成的突破点就是克服外在旁观者视角问题,放弃“观教育世界”,思考我们如何处理我们与教育世界关系的“教育世界观”。

中国教育学的理论范式的核心意义就是作为中国的教育学,我们怎样思考和解决我们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身在教育世界之中,我们的知识就不是将知识的对象置于先验的位置,知识必须和行动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中国的教育学理论范式是一种和世界能够互动的行为方式,而不是一种深思和感受。教育学的理论必须提供给我们的是教育世界观,不能人为地把人与教育世界的关系割裂开来,把教育世界观问题当成了“观教育世界”的问题,教育世界观问题真正要解决的是为人们协调、处理人与教育世界的关系提供基本的看法。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形成中国教育学理论范式的可能突破如下:

1.内在置身者的思维视角

我们是在关系中展开我们的生活,要处理的是“人与教育世界”的关系,因此,在“人与教育世界”的关系维度上,置身在教育世界之中,许多教育理论问题都意味着新的理解。

首先,对自然实在论的教育本质问题有了新的理解。

其次,对主体教育理论等问题也有了新的理解。

2.问题格式的转变

问题格式由“是什么”转到“我们如何处理”。“是什么”的教育学的理论直接提供给人们教育的标准,而回答“我们如何处理”的教育学的理论不仅提供标准,而且要激发人们的思考,由确定性的终结性答案走向不确定的思考。开放社会中,没有什么问题会有终结性的答案,社会在问题出现与问题解决中不断前进。

转变问题格式意味着我们必须把对象性的概念转变为功能性的概念。

转变问题格式也意味着我们在评价教育理论的时候也要转变观念,由“正确——错误”的标准转变为“恰当——不恰当”的标准。

生活教育理论论文范文6

关键词:活教育;大学生;德育

中国近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在20世纪40年代初提出了“活教育”理论,虽然主要是针对幼儿教育的教学实践而产生的理论成果,但是对当今大学生的德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作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活教育”思想

陈鹤琴先生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活教育”思想,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它有着深厚的理论基,既是陈鹤琴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又是中西文化与教育思想融合的产物。

(一)“活教育”的目的论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现代世界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其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人,所以教育必须使人明确关于人、人性、人活着的目的、意义和价值。陈鹤琴以做人为基础,把活教育的目的分成了四个层次:第一种是“把人从传统的习惯中解放出来,使他成为自觉的人,能够爱人类、精神崇高的人”第二种是归属于一定的民族、历史文化之中,即“做中国人,就是要求要热爱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文化,建设和保卫自己的家园”,第三种是在当前科学与民族的时代,要“培养具有现代精神的中国人”第四种则是“现代世界人”。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

陈鹤琴受陶行知的思想影响,批判传统教育是脱离实际的死教育,认为当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研究“怎样使教师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怎样使儿童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陈鹤琴认为:传统教育只是以书本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这种课程是固定的,教材是呆板的,容易把学生变成书呆子。陈鹤琴主张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

(三)“活教育”的方法论

陈鹤琴提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做”是达到“活”的手段和工具,“活”是“做”要达到的目的和宗旨。

二、“活教育”对大学生德育的启示

“活”是“活教育”思想的灵魂和精髓所在。无论是从“活教育”的目的论、课程论还是方法论,都体现出了“活”的特性。而这种特性,对现在大学生进行德育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一)“活”的德育目标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现代世界人。相对应,这就要求“活”的德育目标要培养具有社会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具有全球视野的大学生。要培养具有“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社会性的人,即大学生首先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份子,要用联系、运动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活”的德育目标要培养具有民族性的大学生,即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品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的德育目标要培养具有时代性的大学生,即认真学习和掌握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活”的德育目标要培养出“现代世界人”,即在认识和把握全球化大学生背景下扩宽自身的视野,掌握现代的知识技能和道德操守,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世界级人才。

(二)“活”的德育理论课程

“活”的德育理论指的是在科学理论灌输、加强教育者队伍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可以加强德育理论课教学中的活性。

1.发挥“两课”主体地位,提高科学理论灌输实效

“两课”指的是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通过“两课”理论系统地让大学生回顾中国历史发展足迹,看到当今世界发展局势与政治走向,熟悉当前法律政策,学习与时俱进的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提高科学理论的“灌输”不是“强制灌输”、“硬性灌输”,也不是单指理论灌输,还包括要注重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包括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校园精神、校风、学风以及校园文化设施等。”加强德育理论课堂教学和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扩宽德育理论教学范围,例如可以利用校园文化硬件设施,宣传科学的观念,利用讲座、论坛等传播文化、交流学术的平台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加强对德育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切身体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感性魅力和熏陶作用。

(三)“活”的德育方法

陈鹤琴老师“活教育”目的论中的“活”是主要表现在“做”中教、学并讲究实效,求进步,即在德育实践上的“活”:如方式手段的多样性,实践内容的丰富性,实践的反馈性等方面。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教育教学的重要课堂,也是检验德育效果的主要途径。高校应注重大学生德育工作在实践环节中的体现和强化,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将其与大学生假期实践相结合、与社会调查相结合、与专业实习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参观访问相结合等等,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德育情感上的认知,锻炼为人民服务的意志。

【参考文献】

[1]吕静,周谷平.陈鹤琴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40-343.

[2]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15.

生活教育理论论文范文7

1.教学管理体制变迁: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嬗变三十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经历了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轨迹嬗变,实现由混合虚拟教育管理机构向专业教学科研实体机构转变。这就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管理机构及组织执行机构,权责明晰,明确了二级机构的职责、功能、地位、权责等问题,成立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如有的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教育学院、社会科学教育学院等)。这种教学与科研整合的一体化实体管理体制与机制,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教学课程设置改革“:85方案”—“98方案”—“05方案”的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不断得到完善,经过“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改革完善,其课程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得到了丰富与发展。这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随着时展主题而不断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变迁为线索,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的现代化科学化改革实践,深化了我们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3.教学理念创新:对政治—人本—发展—逻辑的关注转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的灵魂。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所处的社会地位变化而实现从‘政治自觉’到‘经济自觉’到‘人本自觉’的嬗变,发生了从‘物本’向‘人本’的现代化转换”[1]。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对生命、发展和心灵的关注[2],符合学生生命成长和教育教学规律。

4.教学内容整合发展:对政治性、社会性、公共性的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在高校思想领域以教育形式展开的政治实践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行考察,对政治性内容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内容和本质规定,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发展变迁的不变主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不断推进,社会生活领域出现了众多影响党执政合法性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社会民生问题,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适应这种新的社会形势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公共环境、设施的教育价值利用与再造,公共文化空间与公共传播途径的利用与再造,公共性活动的开展及其价值引导来进行。”[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性”关注与“公共化”转型成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趋势,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教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5.教学主体互动:“主体性教学”向“主体间性”教学转型随着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交往、交往实践哲学等理论逐渐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视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征逐渐显现,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维定式,从平等的视角、和谐的视角、人性的视角观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突破了主客二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质的跨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逐渐引起重视。

6.教学方式丰富多样:由单一教学方式向多元教学方式转型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方式发展来看,出现多元多样教学方式并用的态势:“研究型”教学[4]、对话教学[5]、体验式教学[6]、启发式教学[7]、混合型教学[8],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现代转向

从系统要素视域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涉及教学主体、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等要素。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于“90后”大学生期待“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访谈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遭遇“实效弱化”、“情绪极化”、“信息乌托邦”、外源“负能量”等现代性困境。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从整体体系层面加强多方面的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管理体制机制、重视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完善相应的经费支持等条件保障外,还要逐步补强“短板”:一是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二是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三是教学主体的主体间性化;四是教学环境的“文化化”;五是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1.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政治化、理论化、知识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在教学课堂中施加给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意识形态政治内容。

(1)促进教学内容的时代化契合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在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遵循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双重规律的前提下,注意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认知性。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构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在突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中增加生命教育、核心价值教育、廉洁教育、交往教育和幸福观教育的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着重建构主动学习和契合学生认知水平。

(2)守住教育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其具体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是以政治思想为主导的理论和价值观的灌输、宣传、教育、内化等,其教学组织管理体制由政治制度规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也需要政治权力支撑。在实际教学内容中,如“纲要”课教学内容重历史史实,往往不经意间在突出“历史”的同时“淡化”了政治,出现了使“纲要”课由政治课演化为历史课的倾向。因此,要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

(3)提升教育内容的知识化增量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和知识性,正确处理意识形态性与科学化、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灌输与内化的关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理论范畴、思想观点、创新思维等;另一方面,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放置于西方现代史的时空场域中,运用中西方比较视域进行分析,分析理论发生发展的国际背景、时代背景,把握教学内容的时空逻辑。此外,还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本地史结合起来,特别是教学区域所在地的地方历史与时代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和载体,如乡土地理、民风习俗、革命文化、历史人物、社会变迁等等,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融入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2.教学方式以生活化为中介:与社会实践和个人经历相结合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意识形态的目的,仅仅用意识形态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方式方面需要将道德、法律、意识形态等作生活化处理,以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实践和主体生活结合起来。

(1)坚持“灌输与对话”的统一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秀传统。当前部分“90后”大学生中存在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如果不旗帜鲜明地坚持灌输理论,就不可能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因而,要在继续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灌输的同时,需要克服将理论灌输原则与具体的教育方法等同起来的“生搬硬套”,注重借鉴运用苏格拉底的“问答式”、孔子的“启发式”方式,紧密结合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采用讨论式、提问式、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的方式启发大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

(2)注重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90后”大学生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两方面的特征:同质性表现在寝室成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素质、专业或年级方面基本相同或相近,由于长期在一起生活,还会培养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异质性主要表现在每个成员的文化背景、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由于出身、经历、成长环境等差异而导致个性品格也不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从受教育者的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丰富性。注重运用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真正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满足学生理论探索的需要、解除困惑的需要、主体参与的需要、情感交流的需要,培养他们做人做事的能力。

(3)注重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国家课程,理应是公共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理应是社会公共事件的专业阐释者,是公共价值观的践行者”[9]。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在目标、内容还是方法、路径、载体、手段,乃至资源、环境等方面,都会日益突出地体现出公共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公共关怀,具有问题意识和公共意识,以主体的积极性参与培育具有公共的人格和公共事务能力的大学生主体。在教学方式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教育方式,采取一些形式把大学生推向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如积极开展以假期社会调查为主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实际,思考社会问题;结合“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学生利用暑期参与社会实践或周末进行社会调查;组织开展现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增加教学方式的公共关注和教学主体的公共性参与。通过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关注和公共化转型,将封闭的课堂教学与公共的社会交往连通,改变理论的系统灌输向价值观念引导、公共生活能力的训练转变,让大学生主体拥有真实丰富的价值观心理体验与公共参与。

3.教学主体以主体间性化为核心: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转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体性力量,实现由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的主体间性转型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内在诉求。

(1)教师要有言传身教、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主体自觉综合看来,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科研人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承担着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之时,还要承担着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责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的“师生比”高,承担的教学任务重,同时还要承担学术科研、职称评聘等压力,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三种“劳动”,即脑力劳动(理论武装、教学改革、教学科研相长)、体力劳动(多校区办学、跨城办学、跨区办学的奔波)、情绪劳动(职业倦怠、学科意识、学科认同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专业热情和学科自觉是重要的问题。在新近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从“组织领导、思想引导、解决实际问题、师德师风建设”等外部条件保障方面做出了制度性规范与条件保障。同时,有了外部保障和条件支撑外,还需要教师主体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学科意识和学术精神的培养,注意内在素质的提升,关爱学生,用自身正确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达到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境界”,做到真正的“立德树人”。

(2)教师“主动教”与学生“主动学”的转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具备的教学艺术、学术能力及知识深度和广度相比其他课程可能要更高,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从教学艺术、学术能力、知识增量提升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潜力,这是赢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和“点头率”的重要前提,也是真正实现从“要我教”到“我要教”的转变的内在自觉。从课堂教学而言,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师“独白”教学模式,转向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通过讲授与讨论、情景互动教学结合,形成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探讨式教学模式,让教师“独奏”转变为师生“合奏”,让学生“动”起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

(3)教学主体力量的整合与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群体;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包括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导师等教师队伍群体;三是作为自我教育主体而存在的个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主要是专职教师及部分学生兼职辅导员等,因而要将分离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与学生工作者、党建工作者等主体相互互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党建、学生事务工作者角色互动。一方面,通过整合学校党建工作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主体力量,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补充力量,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职教师也可通过参与党团组织的大学生课外活动,如大学生社会实践、“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达到主体力量的互动与整合,共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另一方面,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到学生社团活动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与大学生社团活动载体平台互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把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延伸到课外活动和课外时间中,通过“师爱传情,以情感式教学感动学生;对话引情,以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激情,以自助式教学激励学生;课间寓情,以快乐式教学愉悦学生;课下延情,以延伸式教学打动学生”[10],改变部分学生对政治课的抵触心理,实现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

4.教学课程环境以文化化为重点:建构思想政治理

论课程教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产生发展过程中影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主体等要素的社会空间存在方式。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环境,即除了受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环境的影响,受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中观环境的影响,还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微观环境的影响。

(1)通过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加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创造物,包括两方面:一是高校发展过程中以外在物化形式表现出来的校园基础设施、校园环境布局和校园建筑等校园教学环境直观的表现形式;二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课程、课时表、教科书与教材等集中体现了社会对于大学生必须习得的文化内容、文化价值的要求等在内的课堂教学物质文化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建设,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挖掘环境育人资源,美化育人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环境育人环境建设,广泛开展以体育、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实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教材建设、教师队伍、教学媒介、实践教学、课堂文化设施等课程物质文化建设,开展如学术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专题讨论、情境扮演等活动,利用影视频资料的形象生动性,契合文化媒介的特质加以传播与强化认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治学风格、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

(2)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强化规约为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必须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制度化规范;二是渗透于教学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因此,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化建构,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专业化、知识化、科学化、时代化的知识制度化体系,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课程管理、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学科制度化体系和管理制度化体系;另一方面,也要不断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推动渗透于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入耳入脑入心,见言见行见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的“规训”功能。

(3)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精神文化环境加以熏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精神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一种由师生长期创造的特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环境,包括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和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环境两个方面,即优良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的营造等。通过塑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建设学习型校园、廉洁校园;通过建设体现为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课程班级教学文化,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学习、成长展开的交往文化,营造良好的班风;通过明确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的价值,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文化传统和价值准则,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使教师既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传递者,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建议者,建设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风;通过学生的自觉学习,提高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把蕴含在学科课程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加以挖掘和提升,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发挥精神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作用。

5.教学体系以系统化为归宿: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行动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建设中,要有价值理念引领,以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和行动体系建构为中介,发挥专家、教师与学生三个主体作用,强化学术与知识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生长与成才统一,建构让“学生受益和满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化教学体系。

(1)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是教学体系的基础和依据,教材体系规定了特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教学体系是教材体系的拓展和延伸。这要求教师既要具备专业知识修养,又需要增加自身知识的交叉性和丰富性。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吃透教材,融会贯通,把握教学体系的整体框架、发展脉络与思想精髓基础上,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促进课堂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辅助活动相结合,在吃透教材、确定所针对的问题、设计个性化教案、精选教学案例、合理使用多媒体、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度高的教学辅助环节、倡导师生心灵互动等基础上构建内容精致、层次分明的教学体系。

(2)教学体系向认知体系转化从教学体系到学生认知体系的转换过程中,教师主体既要自觉渗透对大学生主体的本体关注,也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切实需要和利益联系起来,依靠思想的力量和真理的力量建构富有思想与逻辑的教学能力,适应学生认知水平与成长需要的能力。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理性和法治理性;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帮助学生学习并获得哲学素养和哲学理性;通过“中国近代史纲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理性,以史为鉴,通晓古今;通过“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获得理论素养和实践理性;通过“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和中国灵魂,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功能。

生活教育理论论文范文8

关键词:课程结构;教学法;理论与实践;互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172-03

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是师专语文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结构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该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拟从职前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一视角出发,以教师教育的政策和理论为指导,论述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一、小学语文教学法结构体系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由于多种原因,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就该课程的结构而言,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课程结构设置与培养目标不吻合。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开设除了让学生掌握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必须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而现在的课程设置偏重于理论,而且抽象、空洞,缺乏情境性,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能力培养不给力。

2.课程结构设置与现实需求脱节。目前,当教师的“门槛”越来越高,教学法课程的设置必须考虑到学生将来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和社会教师招聘考试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但目前该课程的设置有相当多的内容陈旧,时代性不强,与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脱节、与社会教师招聘考试脱节、与学生需求脱节、与实际基础教育教学脱节。

3.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隔。理论课程结构的设置没有按照实践课程结构的设置,两者之间在时空上都缺乏全面统筹的安排,条块分割现状严重,二者缺少互融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化的指导和理论依据

任何问题或行为的研究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对课程结构优化问题的探讨,需要一定政策和教育理论的支撑。有关政策性文件、教师教育理论、整体性结构理论等,为课程结构优化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

1.课程结构优化的指导思想。我国2012年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价值追求,明确提出了“教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三大理念,设计了“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目标领域,并细化了每学习领域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这些理念和目标为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指明了方向。[1]

2.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现代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向是以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改革。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的内在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2]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内在专业基本素质。它强调自主性,是自主学习、实践、体验、反思与探究的活动,而不是外在和被动知识灌输和技能的培训。就职前教师教育而言,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为教育者提供专业发展的环境,即建设小学与大学积极共赢伙伴关系,诸如专业发展学校(PDS),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情境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获得体验,获得对理论的解读、反思与建构,从而改变传统教师培养过程中先接受理论学习,再进行呆板的职业能力训练的理论与实践割裂的培养方式。[3]教师专业发展既是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化根本出发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优化的主要目标。

3.整体性课程结构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整体性课程结构理论萌芽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在借鉴结构主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站在不同视角上提出“三层次说(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方面去把握课程结构)”、“表层―深层说”和“两形式说(即形式结构和实质结构)”。虽提法不同,但他们对整体性课程结构共同看法是,不但要从课程整体到局部上去把握结构,而且着重从课程价值取向以及人的发展意义上去把握课程结构。[4]以上观点为小学语文教学法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化策略

所谓“课程结构的优化”是在社会需要、培养目标、学生成长的整个大系统中检验课程设置,以期在规定的学制时间内和现实条件下取得最佳效益。[5]在把握了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课程结构优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笔者侧重以培养学生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以社会需要、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专业需求与发展为基点,尝试建构全程性的理论与实践互融共生的课程结构。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目标应是培养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较全面的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小学语文执教能力,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能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基于以上目标,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群结构应由“理论课程”、“实践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四个子课程结构有机结合,互融共生,组成全程性小学语文教学法的课程结构体系,进而逐步对各个子课程内部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

1.构建完整性的理论课程结构。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主要是按学术理性取向,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设置,课程内容纯理论性,结构单一、抽象难懂,课程内容缺乏活力。根据本课程培养目标,从宏观上看,课程结构应体现这样思路:教学是什么(弄清语文学科性质)――为什么教学(目的是弄清语文教学目标性问题)――教学什么(弄清小学语文到底教什么才能完成教学目标)――怎样教学(弄清用什么方法或途径来呈现教学内容)。确定总体思路后,再针对每个结构环节进行实质性设计。从中观上考虑,“教学什么”这章节主要包语文课程的定名及语文课程本质认识发展历程。“为什么教学”这章节,应涵盖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小学语文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世界母语课程改革及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历史、现状和趋势、21世纪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等知识结构。“教什么”这个知识环节也涵盖了古代、近代和当代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拼音、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至于“怎么教学”的知识主要是由小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小学生语文学习方法指导、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和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等。课程结构从宏观和中观设置后,为了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课程结构的微观设置是我们关注重心,也是难点。微观课程结构的设置要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走向学生本位、问题解决本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基础,把抽象、概念性的理论知识基于特定的情境、基于特定的案例中呈现出来,也就是说把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与鲜活的情境、案例有机整合起来,在每个理论知识环节设置有特定情景、理论知识的感知、案例研讨和质疑探究等更细的环节结构,让学生在基于情境、基于案例中进行理论知识的理解、感悟、质疑探询,主动建构知识,这样既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理论课程安排在第三和第四个学期开设。

2.构建与理论课程互融的实践课程结构。教师职业能力是经过一系列系统化练习而习得的完成一定教育教学任务的动作方式或心智方式。教师实践课程是以关照小学语文教学法理论学习中的教育体验,是以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与职业能力为宗旨的,沟通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融共生的,为学生提供一个专业发展平台的重要课程。这样的课程结构体系不仅能使学生在实践情境中将理论习得的知识有效转化为个体实践性知识,形成职业能力和智慧,而且能使教师应有的专业情意和专业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教育实践课程也分为两大体系:校内实践课程和校外实践课程。校内实践课程主要是在一定的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与理论知识课程同步的、共融的技能训练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三和第四学期。

技能训练课程结构主要涵盖以下要素:朗读技能、备课技能、课程资源开发技能、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课堂教学实施技能、课堂观察与分析技能、教学评价技能、说课与评课技能、小学语文课外活动设计与组织技能、教学反思技能、教育研究技能等。

校外实践课程是在师范院校与基地小学密切合作的前提下,基地小学为职前教师提供零距离的专业发展的真实实践情境(场地),以教育体验、职业技能训练为内容,以培养学生教育实践能力智慧为目标的课程类型。校外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结构必须体现全程化,贯穿在专科三年的学习中,要现体连续性、阶段性、渐进性,形成与教学法理论课程学习的有机融合。教育实践课程结构体系包括观摩感知性见习、专题性见习、教育实习与反思、顶岗(就业)实习四个模块,是理论与实践互融共生的基本形式和关键环节,是师范生获得观摩―参与―研究小学语文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其中观摩感知性见习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一、第二学期,每两周规定时间开展见习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安排小学校长、语文名师的讲座与报告,观摩小学生学习活动、观摩小学主题性活动,观察小学日常管理,听小学语文教师上课、评课,参与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等内容,设置观摩感知性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走小学、亲近小学、熟悉小学,感受小学教育文化,了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内容、工作过程,以及工作过程中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进而让学生在学习教学法理论课程时获得前置性教育经验,开阔学生教育视野,培养学生专业信念和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动力。

专题性见习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三、第四学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理论课程的学习主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或带着专题性问题任务,安排学生到基地小学观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心理特征、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小学语文教学的规范与过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方法,以及了解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组织与开展等,进一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与深化,为开展校内教学技能训练提供经验与方法的支持。

多层次的、渐进式的见习是语文教学的体验性感知阶段,是教育实习的前奏,为教育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实习与反思主要安排在第五学期上半学期,实习时间是一个月。实践要素主要包括教学实践与反思、班主任工作实践、参与基地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语文课外活动组织与管理等,教育实习结束后撰写教育实训报告。

顶岗(就业)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要求学生到农村小学独立完成一学期顶岗实习任务,让学生全程参与或投入到教学实践当中,丰富实践经验,提升专业思想和教学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求职水平和成功率,为他们顺利入职奠定坚实基础。

3.重构选修课程结构体系。选修课程是主修课程的拓展与深化,目的是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学语文教学法选修课程结构体系应以小学语文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语文科学的特点、就业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一些自主选修的课程。选修课结构设置要体现前瞻性、方向性、实用性,同时要调整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增大选修课程的空间,扩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基于这一设想,可以设置反映该学科发展规律与前沿性的课程,如世界母语课程改革趋势与教学特点及规律;可以设置教材研究的课程,如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分析;可以设置小学生学法研究课程,如小学语文学习心理与学习兴趣的培养、个别差异与教育、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可以设置教法方面的课程,如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课件制作;还可以设置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性课程,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研究、小学语文理论与实践研究等。选修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五学期后半学期。

4.构建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结构。优化教学法课程结构,不仅要注意显性课程结构优化,还应重视隐性课程的优化。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比,虽是无意识的、非正式的、潜在性的课程,但它比显性课程的形式更灵活、更多样化。因它与显性课程之间有着内在的递进、转化和互补的关系,所以如果重视隐性课程结构的设置与实施,能有效地使学生在各种文化活动氛围中接受教育,并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这是实现该课程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

活动课程往往是小学语文教学法隐性课程一个重要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与语文教育专业相关的社团活动组织。比如成立话剧社,开展排演课本剧活动,培养学生对课程本剧的编导与表演能力;设立记者团,通过采访、写作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与能力;成立文学社团,开展手抄报、黑板报等编辑与设计活动,培养学生自办报刊的能力;此外还可成立书法协会、简笔绘画协会、音乐舞蹈协会、礼仪队等。通过成立多种社团组织开展活动,培养多才多艺的未来小学语文教师,为以后出色地组织小学生开展课内外活动奠定基础。

也可以定期组织各种讲座、演讲辩论赛、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这样不但能开拓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维,而且还能增强学生教学技能训练的自觉性。

还可以开展校外活动课程,主要是组织学生志愿者参加基地小学的义务支教活动,两周一次,帮助基地小学开展主题班会、礼仪礼节教育活动、课外文体活动以及课程辅导活动,或协助基地小学领导、教师做一些辅工作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增强服务意识、专业意识与专业信念,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其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当然,活动课程项目的设置要根据自身学校特点来确定,各类活动课程的设置还要体现全程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同时还要注意与小学语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课程相衔接。

以上四类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在时间与空间上体现了递进、交叉、互融的特性,并有计划地贯穿于专科三年的整个过程,能更有效地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解读[S].北京: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13.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陈威.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审委员会,2013,(11).

生活教育理论论文范文9

关键词:理论教育;实践品格;人文关怀

学科分类的精细、知识门类的繁复带来了理论的富奥,理论有自身的进化史,能够自我阐释、延宕、纠结,理论具有了具足性。那么,这种理论具足性是促进理论的大成,还是造成了理论的隔绝?或许可以换个方式问:理论与学科、时代、社会、实践之关系如何?理论之于个体的“我”关系如何?“我”的世界(精神和物质的生活世界)是否需要理论?进言之,理论如何作用和影我们自身的生活?另一方面,我们该如何提升理论的品格?理论教育面对的永远是最基础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解决,各个门类的理论教育都容易陷于高蹈――过于艰涩的理论气质往往显得冷艳,与受众相隔甚远。

一、问题是如何提出的?

文学与理论的关系向来亲密。文学的每一个环节,从创作到接受的流转过程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而文艺理论正是对文学实践的反思、总结、提炼,理论的正确与否总会在文学以及我们自身生活实践中得到验证。但是,文艺理论的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刚刚进入理论学习,这些专业的受教育者表现出了诸种不适应,比如认为理论知识过于艰涩、难于理解,很难把握整个理论体系,难于体认理论知识与文学作品、文学史以及自身生活的关系等等。这些不适应一方面与受教育者自身的经验有关,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显得不足,他们可能缺乏足够的文学阅读,也缺乏足够写作经验的支撑,他们对理论仅有着一份初识者的好奇,他们也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来应对理论的系统学习。

首先,他们不适应理论本身。文艺理论背后深伏着哲学思想、文化思想、历史内涵、当下思潮以及审美标准等内容,这使得文艺理论的学习不像教材提供的内容那样单薄。专业术语蕴含的信息量非常高,一个术语的产生与时代、社会、哲学关系密切,比如“陌生化”,我们要理解的不仅仅是陌生化的含义,还必须了解什克洛夫斯基提出这个术语的背景,这就牵涉到俄国十九世纪的文学现状、文学观念以及批评观念,牵涉到俄国形式主义前世今生后世影响,学生显然这对个术语所包涵的巨大信息量有些猝不及防。电子信息时代,专业学生可以用各种电子设备获取他们所需要的知识,但是,大量术语的出现让学生感受到了理解的艰难,理论学习永远不如阅读文学作品来得轻松愉快。另外,理论体系的阐明方式是阐释和论证,这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刚刚进入专业学习的学生,这一块恰恰是短板,文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具有相当不错的形象思维能力,但推理能力相对薄弱。

理论本身的特质为理论学习带来困难。但这种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对专业知识抱有好奇心的勤奋学生,只要肯花时间和精力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难的是对理论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的认知。这是理论教育最大的障碍,只有少部分专业学生真正认识这个问题。实际上,文艺理论不仅仅阐释文艺思想,阐释作品,也阐释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生活。理论不仅是形而上,也是形而下的。明白了理论可以下沉的学生可以在理论的学习中获得乐趣。但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觉得理论与自己的生活比较“隔”,他们仅仅把理论当做知识来学习,这会使理论的意义越来越虚无化,这种理论价值的单纯上升阻隔了理论与学生个体的紧密联系,他们很难找到理论应有的温度,因此对理论的学习热情也大为降低。

尽管理论教育存在这些障碍,但理论教育者不能对受教育者过于顺从,对于一个学科来说,专业学生必须充分熟稔本专业的理论体系。

那么,如何解决理论教育中学习主体遇到的双重障碍呢?

二、技与道:理论教育的内涵与本质

每一门学科理论都是自成体系的,对于教育者来说,难的不是其对某一理论的认识和精熟,而是理解受教育者的需求。文艺理论教育,至少可从技与道两方面展开。技的维度针对的是课程本身,即我们需要在文艺理论教育中教会学生什么能力;道的层面,则是通过文艺理论相关课程的教学,教育者要对受教者的精神、气质等方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一)技:专业理论素养的养成

文艺理论教育的最低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理论素养的人才。通过一系列的相关课程的学习,学生至少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建构起本专业理论的知识结构体系;第二,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第三,了解并会运用本学科相关的方法论。文艺理论教育的主要工作,也应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

一般来说,知识结构体系的建构相对容易完成。专业学生只要足够地勤奋,愿意阅读教师提供的书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学习,本专业理论体系的框架是可以搭建起来的。受教育者遇到的困扰,是如何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文艺理论背后的文化、哲学背景,要求他们必须具备相当的思辨能力,受教育者必须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理论本身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纵观中西文艺理论思想,我们会发现后世文艺思想往往是在前代思想上成长起来的“不”――它既需要之前理论体系的孳乳,更需要在其上生长出新的创意,“不”正是继承也是否定,是延续也是发展,理论需要在“不”上生长出新肌,并由此出发进行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另一方面,我们常说理论是“片面的深刻”,也要求我们在高识大德面前保持独立的人格尊严。理论需要深邃的洞见,“洞见”一词的意义与“片面的深刻”是一致的,洞见――穿越深远的洞隧发现的真理,本来就有屏蔽洞隧之外世界的意味。那么如何识别这一种“片面”?如何理解这一种“深刻”?又该如何克服这一种“片面”、如何超越这一种“深刻”?理论本身埋下了自我否定的种子,我们是否能够让这一颗带着叛逆属性的种子破土而出,成就新的洞见、新的深刻?我们会发现,具备逻辑严密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多么可贵。我们必须有意识地训练受教育者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应该提醒受教育者有意识有逻辑地去分析理解问题。

理论体系框架的搭建,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最终还是要落到方法论训练上。如果不能藉以理论来检验分析实践,理论就不会有意义。文艺理论面对的,是人类两千多年文艺历史的经验,是浩如烟海的文艺作品,是形形的文艺现象。它既要面对历史和现在,更要开启未来。随着时代的更替,思想也许会陈旧、会被更新,但方法论往往却能沉淀下来,在阐释文艺实践方面体现其有效性。方法论的掌握,也能让我们透过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的表象,找到属于我们的“洞见”。方法论是我们观察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的眼睛,不同的方法论给予我们不同的观察方式和角度,从而获得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的洞见。

(二)道:理论的温度和气质

理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学术史、学科史价值,理论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但理论更是人类生命体验的结晶,多少规则、理论的探索,其背后都有着人类鲜血和生命的代价。理论是有生命的温度的,每一种理论,都蕴含其独特的气质。

文艺理论是人们对千百年来文艺实践、文艺现象的总结、归纳和提升,凝结了人类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众所周知,中国的文艺思想,无论出世的道家还是入世的儒家,都认为文艺是为人生的艺术,显然,文艺理论也是为人生的理论。人们总是从对自身的体察出发,观照艺术以及展开对艺术经验、艺术思想的总结。换句话说,理论是面向人类自身的,也只有在面向人类自身的时候,理论才有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说,文艺理论是活的生命体,在文艺理论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引领学生感受文艺理论的生命温度,体会其在与人类内在生命精神相契合的气质,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用自身的生命体验参与其中,去检验、掌握、发现理论的内涵的生命精神。理论,从来不是与我们的生活无关。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直指人类的力比多能量,其弟子荣格则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中发现艺术创造的动因。女性主义看到了女性身体的缺陷。形式分析看起来离我们的生活很远,然而结构主义和新批评,哪一种理论离开过人类生命经验的体验?叙事已经成了一个宏观的概念,人类所有的事件,政治、经济、教育以及民俗,都在大叙事概念中获得体察。古希腊语汇中,“理论”(theoria)一词与“剧院”(theatron)同根同源,意味着理论具备“看”、“观察”、“审视”、“反思”的品格。[1]因此,理论教育最根本的维度,是发掘、体会、感受理论作为生命体的温暖和气质。

三、何以道:理论教育的问题意识和实践品格

那么,理论教育何以温暖而贴切?一句话,即理论必须与每一个学习个体“我”有关。

人对自身的注意力处于人的优势兴奋中心,人们的意识和无意识往往都趋向与“我”有关的内容。与自我紧密联系的客体,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那么,理论是如何与我们的生活发生联系的呢?这就要回到理论的初心。某种理论的产生总是有其具体的语境,斑斓的社会生活实践抛给人类许多切实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形而下的解决,也需要形而上的思索,理论就在这种不断的解决和思考中建构其体系,丰富人类自身经验。因此,理论教育也应该回到理论产生的问题中,回到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问题意识和实践品格,是我们进入理论教育的重要途径。

本质上问题意识和实践品格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问题从实践而来,问题的解决会丰富实践内容。理论教育的目标,一是让受教者学会提问,二是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学会提问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育者需引导受教者发问的角度和方式。面对既成理论,我们该如何提问,问什么?为什么要问?某既成理论的产生既然有其具体的语境,语境的变化,理论是否也应该跟着变化?过去的理论解决过去的问题,今天的问题用什么方式去解决?今天我们面临哪些问题?面对今天的现实,我们又可以从哪些角度提出新的问题?当然,提问的目的是寻求问题的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极大激发受教者的兴趣,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很多与他们所处的时空有关,当既成观点与他们的生活发生关联,理论就不仅仅是形而上的思考,还是他们的日常感受。

问题是推动理论进步的原初动力,理论教育的目标当然不能囿限于学会提问,囿限于理论自身的修正和提升。理论教育最关心的还是人,人格建构才是理论教育的圭臬。对于文艺理论教育来说,我们不但要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文学的本质,更应在此过程中灌注人文精神。文学本是人学,文艺理论是对文学实践的规律探索,关心人、热爱人、尊重人是其应有之义。在文艺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人文精神体现在理论对具体问题的关注上:文艺理论与人类生活天然的亲缘关系,它关心人类、时代、社会的重大问题;它关心区域的实际问题,在地方特色找到理论的生发点;它关心文艺创作,在文艺发展的具体情势中观察人类生活;它关注人类个体的内心指向,试图安抚人类内心的不安、困惑、焦虑和狂躁。文艺理论在对上述诸现状的关心中体现了人文精神,也找到了自身发展的契机。文艺理论教育也应充分关心人类的、社会的、个体的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灌注人文精神,建构完备的人的精神品格。

理论何为?理论教育何为?理论及理论教育最为根本的目的,不是技术理性,不是学科属性,而是人文精神。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理论总是起源于人类对现实的关心,起源于努力解决人类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诸种问题,理论本身是具备人类身体的温度、具备人文关怀精神的。理论教育也应该让受教者感受到理论的身体温度和精神向度,并由此建构起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品格。如斯,理论教育得大成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