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迁移理论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2 17:33:47

迁移理论论文

迁移理论论文范文1

这一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进而达到独立写作的迁移,不断用原有知识解决新课题的迁移,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仅就阅读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谈几点看法。

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进行迁移的重要前提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迁移程度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迁移过程较压缩,迁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迁移较迂回,迁移速度也就较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抽象概括

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文艺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风景谈》一文,主题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通过六幅风景表现出来。如何通过阅读抓住其主旨呢?如果仅凭借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制成图画,只是减去原文中人物活动部分,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描述中缺少了“人类的活动”,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去朦胧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自然之所以伟大,风景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这一主题。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说,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杂文,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等等。

再如教材中的文言文,句法词法中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从具体实例中概括出来。就拿名词活用做动词这一词类活用现象来说,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很多例子:“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口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察今》)、“客将至,不冠不袜”(《大铁椎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等等。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加点的名词所处的位置,会从具体句子的分析中找出它们活用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①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前二例;②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中间两句;③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最后两句就是这种情况……

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进行抽象概括,为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做好准备。

二、归纳概括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的知识结构。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首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有四篇散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难老泉》、《我的空中楼阁》,虽然这四篇文章在时间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们都紧扣题眼写景状物,《雨中登泰山》围绕一个“雨”字大作文章,《长江三峡》写出了“三峡”各自不同的特点,《难老泉》突出“难老”二字,《我的空中楼阁》抓住“空中”的特色,于是我们归纳出这一单元散文的一个特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其他单元依此类推,学生会归纳出议论文“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规律,会明确复杂记叙文“线索联缀全篇”的要求,会概括出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

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从单元括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比如,课本中的散文,纵贯古今、各具情态,分布在各册书之中,把它们集中起来仔细分析比较,则能找出很多共有的特征。仅就文章的结构技巧而言,无论作者如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都要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像《荷塘月色》以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不宁静的心绪为神,为我们展现了“荷塘上月色”与“月色下荷塘”的朦胧谐和的风韵;《土地》由对土地的热爱、保卫和建设这一思想为纲,纵横驰骋,展开丰富的联想,古今中外,无所不及。这两篇文章其一舒缓恬淡、意境幽远,其一纵横捭阖、气势宏伟,但都是紧紧抓住“辔头”而任“野马”纵横飞奔的。这就概括了散文结构的一个重要特色——形散而神不散。再进一步进行同类归纳:记游的散文,一般以作者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咏物的散文,一般以咏赞并赋予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为线索,如《灯》、《荔枝蜜》;叙事的散文,往往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猎户》、《娘子关前》;写景抒情的散文,常常以某种情感为线索,如《荷塘月色》、《绿》。

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迁移的进行做好了准备工作。

三、总结概括

在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不容忽视。绚烂多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而现实生活中闪动的哲理的火花又恰恰是我们开启作品内涵的最好的钥匙,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个能力的提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观察。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一首歌,时时加以总结。比如手发抖这个动作很常见,这是人在感情上有波动时的外在表现,但仔细观察,有的是由于高兴激动,有的却是紧张恐惧,还有的是恼怒气愤,情况各不相同,那么在分析别人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这类动作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透视人物的心理。

第二步是体会。观察生活并亲身体会才能丰富自己的经验。例如,风和日丽的时候,自己会感到心情很开朗;风雨交加的日子,自己会感到心情抑郁。春天里的一个绿芽,会使自己的心怦然一跳;秋日里的一片黄叶,竟让自己的情绪怅惘失落。这些景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把丰富的人生体会积累起来,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作品。

第三步是挖掘。挖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刨根问底,这是一种极为值得提倡的精神。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可以带来伟大的发明,同样也能探究出深刻的哲理,给人生以重要的启示。举个例子来说,暑假里到一位住在偏僻农村的同学家去玩,一到那儿,就被他家人和邻里的热情与真诚所感动,你在觉得无拘无束其乐融融的同时开始思索:他们的热诚与质朴是因为你从城里来所以仰慕你吗?也许是较城市这里贫穷而落后所以相互依赖保持着原始的品格吧?这些想法较狭隘;但当你和同学一起离开那里回去上学时,看着一张张亲切平和的笑脸,透过相拥送别的人群,你再深深地思索,你会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庞大的力量,它就是中国人团结向上、互帮互助的民族的精魂。

所以说观察生活、仔细体会、深入挖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不断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做恰当的总结概括,然后用这些从生活中总结的哲理去品味别人的作品、了解作品的内容,理解作品的内涵。

培养联想力是进行迁移的关键

对所学知识和以往经验进行了高度的浓缩和概括,但在解决新问题时却不能让映象激活旧有的知识结构,产生准确的联想,也同样无法进行迁移。

联想,是由此及彼的思考,这是一种使概念相接近的能力,它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心理活动过程。刘勰说:“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就是强调联想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联想能力的提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学生自读,准确审题

在阅读教学中,读课文是学生理解与接受作品内容的第一步,所以不论是课上课下、默读朗读,都要求准确地展现作品的内容。准确的阅读,能引导学生审准方向,正确地展开联想。《风景谈》一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为了强调“形式的和内容的”,作者把这一定语后置,阅读时重音一定要放在这里,如果不能准确阅读就无法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不能把这个句子顺利地套入“变式句常识”的知识框架中。再如文言文阅读,断句很重要,“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句,如果把“地方”连在一起读就不能正确翻译全句,也就不能准确联想,当然也就不能把“地方”嵌入到“古今同形异义词”的知识网络中。

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久而久之就进入高层次的阅读,即凭语感自动地、直接地了解课文,快速准确地产生联想。

二、教师点拔,寻找契机

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所以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极为重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示和启发,从新问题中寻找契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迅速准确地产生对旧有知识结构的联想。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学习散文《灯》时,教师可做这样的提示:“本文属于哪类散文?”学生如果还不能产生联想就进一步提醒:“是写景的,还是记事的,还是咏物的?”明确了这是咏物的散文后,再进一步引导:“咏物的散文多以什么为线索?”学生立刻会联想到旧有知识中对散文线索的概括——“咏物的散文往往以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至于“灯”的象征意义,教师可以刺激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感受:“漆黑的夜晚,一只萤火虫在面前飞过;半夜在噩梦中惊醒,母亲打亮了台灯。这样的亮光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自己会想到“光明、温暖和希望”,这样“灯”的象征意义就明确了。

三、师生共创,设立情境

为了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还可以借助音乐、绘画、诗歌等形式,提供与新课题有关的条件,创造适当的情境,使新旧知识自然地联系起来。

学习屈原的《涉江》时,放一段慷慨悲怆的古乐,让学生在乐曲声中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同作品、音乐融合起来,“精务八极、心游万仞”,体会当时诗人眷恋祖国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报国无门、上下求索的矛盾痛苦的思绪。

在学习《雄关赋》之前,同学生和着录音带一起高唱《万里长城永不倒》,把学生带到古老的长城,回顾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和奋进的足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心中充满了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之后,再去分析课文,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

再如为了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用图画,像《野渡舟自横》、《独钓寒江雪》等,通过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联想旧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挖掘诗歌深沉的内蕴。

在学习戏剧冲突时,可借助数学中的坐标,横、纵坐标轴表示矛盾双方,中间用波线图的起伏表示冲突的缓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分析类化能力的培养是迁移的最终环节

通过联想,激活头脑中有关知识结构,回想起与之有关的旧有的知识经验,之后就是通过分析旧知识与新问题的相似点与相关处来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就是分析类化。

一、同化迁移中的分析类化

同化就是已有经验应用到同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作用,从而把新事物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这类迁移中,有了高度概括的知识、经验,再有准确的联想,教师因势利导,新问题会迎刃而解。

例如,学习叶圣陶小说《夜》时,可以把它嵌入到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去分析它的情节线索及主题。两篇小说都有明暗两条线索:《药》明写华家,暗写夏家;《夜》明写老妇人,暗写革命夫妇。《药》通过对明线上华家代表的民众的愚昧和暗线上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的英勇的描写,反映小说深刻的主题——揭露封建统治阶级毒害人民、镇压革命的罪行,启示人们:只有启发民众共同革命,才是救治中国的良药;《夜》通过明线上老妇人的逐步坚定和暗线上革命夫妇的无畏,揭示“四·一二”大屠杀的罪行和人民群众已觉醒,将前赴后继进行斗争的主题。

同样的,在分析《夜》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老妇人形象时,可以把它套入《母亲》的人物框架中,以分析老妇人这位映川的母亲与高尔基笔下的巴威尔的母亲一样的由胆怯到愤怒再到坚定的心理历程。利用旧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进行知识迁移。

二、顺应迁移中的分析类化

顺应是指将已有的经验应用到异类事物中去,对已有的经验进行重新组合,以形成能包含新事物的新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这类迁移中,旧有知识只能是开启新问题的钥匙,旧知识与新问题之间只有相关之处,分析类化的整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就增大了学习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灵活性,提高应变能力。

迁移理论论文范文2

关键词:迁移理论;小学语文;应用策略

教师要合理利用迁移理论来指导语文课程的教学,这不仅能够全面提升知识教学的成效,还可以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与锻炼。在我国古代就有在学习中用到迁移理论的例子,孔子在教育学生时曾经提出“由此以知彼”“举一反三”等蕴含迁移理论的论述。由以前学过的知识来学习新的知识,这说明以前学过的知R是现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或者通过已经学习的知识来推理出新的知识,通过已有的知识推断、判断事物的发展规律。虽然古人发现了学习中迁移的现象,但并没有系统地提出迁移理论,也没有做过多的解释。那么,在小学语文的基础教学中,应该从哪些方面运用迁移理论呢?

我将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的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语文知识与语文知识之间的迁移。第一点是由字到字的迁移,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对字、词的教学,在教生字的时候,有的老师常常会单个单个地教,这样的效率是非常低的,如果将迁移理论运用到教学中,常常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比如,教一个字的时候,我们将它的偏旁、笔画、顺序以及组词教会后,就可以把类似的字一并学习,比如说这些字的偏旁不一样,但是另一半都是一样的,如“清”这个词,我们可以联想到“请”“情”“晴”等,它们因偏旁不同而读音不同,但是它们却非常相似,这样不仅会让学生对比学习,让学生更加容易记忆,而且提高了学生字、词的认知程度。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举一”归纳识字方法,如示范教“偏”字,指出“偏”是形声字,左边的“人”表示“偏”与人的住处有关,从而归纳出识字方法:看偏旁,明字义。举一之后,再指导学生运用这一方法,自学其他类似的生字,如僻、础、勉、厕、资、膜等。运用这些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第二点是词语到词语的迁移,词语有褒义、贬义还有中性词之分,我们要教会学生什么是褒义词、什么是贬义词、什么是中性词,然后运用迁移理论,对词语的词性进行分类,只有辨别词性之后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些词语。第二方面,用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这个原则是语言学科必须要坚持

的。语文学科中几乎囊括了所有学科的知识,一堂语文课的顺利开展,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其他学科,因此要利用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来促进语文学科能力的迁移,同时提高其他学科的知识水平,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比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篇文章时,站在语文的角度,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知道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变通的,乌鸦并没有因为现实环境的限制而没有喝到水,而是通过变通来实现了自己喝水的愿望;从另一方面来考虑,为什么乌鸦把小石子扔到细颈的瓶中,水的位置就会上移,由此能顺利地喝到水呢?这就需要我们运用生活中的常识,或者说是进入中学后的物理知识来解答,这就达到了学科与学科或者学科与生活常识之间的联系。第三方面,通过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来促进迁移。知识的迁移建立在学生知识的理解基础之上,学生只有在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关于语文知识的讨论,才能够充分促进知识的迁移。也就是说语文学科中,迁移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敢说敢想的能力。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的目的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小组内的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探索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和谐持续发展、动态平衡的课堂教学形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需要老师有良好的组织能力,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实施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和环境,促进课堂的高效率。

小学语文知识的迁移是由小学语文的学科性质和学科任务决定的,教师要有效促进知识的迁移需要创设形象化的教学情

境,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如此才能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迁移理论论文范文3

关键词:迁移理论;政治教学;影响;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70-02

随着高中政治课程的难度逐渐增加,复杂的理论基础加上纷繁的学科结构,使得政治学习一度成为学生头疼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的授课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显然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已经不足以适应如今的教学发展需要,对于学生的促进作用也极其有限,高中政治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随着“迁移理论”被引入高中政治教学,使得这一学科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所谓的“迁移理论”就是类似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的知识迁移过程,是指一种学习经验对于另一种学习模式的影响,通常这种影响都是深远和积极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鉴于此,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时,会有意识地运用迁移理论的内容进行知识的同步讲解,有效突破课程的重难点讲授,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定的迁移思维能力,这对实现政治教学的目的大有裨益。

一、分解迁移理论对于高中政治教学的影响

作为心理学的重要范畴,迁移理论对于高中政治教学的影响是巨大的。笔者认为,可从知识分解、能力分解以及情感分解三个方面来探析这一理论的存在价值。

1.迁移理论中的知识分解过程。政治教学强调的是对于基础理论的融会贯通,从而利用这些理论来解决实际的政治问题。然而迁移理论正是抓住了学生学习中的特殊技能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的有效结合,创设出特定的知识迁移条件,使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发现旧知识的影子,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新知识讲授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或是幻灯片的放映来帮助学生复习已学的内容,促进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回顾,从而更好地进行知识迁移。通常政治课程的内容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联系,教师应抓住这一联系的纽带,将政治课程的学习内容一线贯穿,这不仅是知识的有效转移和运用,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兴趣提升的同时也是知识的习得过程。

2.迁移理论中的能力分解过程。对于知识迁移的大量积累与训练,势必对能力的迁移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知识的掌握往往并不是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它着重强调的是对于学生政治思维的培养,是一种能力的训练过程。迁移理论中强调的能力迁移正是对学生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实践能力等学习能力的一种培养。让学生的政治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而是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就摒弃了传统的政治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一全新的政治教学目标值得引起我们共同关注的。

3.迁移理论中的情感分解过程。迁移理论不仅影响着学生政治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对于其情感过程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作为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目标也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高中学生的情感发展基本呈现出消极、沮丧和偏激的特点,这足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还远远没有实现,对于学生的情感培养没有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迁移理论的指导从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智育和德育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的情感觉悟和道德品质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如何实现迁移理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迁移理论”的灌输和实际操作应用,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都是极为有效的途径。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进行“正迁移”的引导,才能实现迁移的最大效益,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同时作为心理学的范畴,迁移理论对于学生的跨学科知识迁移也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利用有效的学科思想转化来促进政治课程的学习,根据自身的个体差异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有效的教学情境中发展自己的迁移能力,从而帮助自己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这也是迁移理论对于高中政治学习的重大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在正确运用迁移理论的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实现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有效迁移,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的前提之上。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是不尽相同的,这要取决于学生思维特征、认知结构以及能力水平的发展程度而言。同时,学生不同的个体差异特征和认知结构的差异性也导致了对于迁移理论的理解程度不同。

2.迁移的核心不能脱离教材本身。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理论迁移时,必须注意迁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力图最大程度地实现知识迁移的目的,达到知识迁移的效果。这就要求其迁移的内容不能脱离教材本身,即从教材出发,再回归教材。同时,迁移的范围也必须合理掌控好,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力求保证迁移的范围在所有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

3.合理控制好与旧知识之间的联接。政治课程的学习内容强调的是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妥善联系与接洽,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因此,在运用迁移理论进行政治教学时,教师必须牢牢把握好这一原则,处理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对旧知识进行统筹复习的同时灌输新知识的要点,做到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让学生一目了然。

总之,面对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的形势,我们必须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应对,力求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全新突破。迁移理论的运用,无疑是一次新的尝试与挑战,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帮助我们实现迁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小融,编著.教育心理学新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218-221.

迁移理论论文范文4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in carries on the summary analysis to the meaningful theory of learning and transport theory's present situation in the foundation, discusses to the two's relations, and promulgates it to two language teaching particularly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fluence.

关键词:有意义学习 迁移 关系 二语教学

Key words: the verbal meaningful learning transfer of learning relationship

作者简介:王凌云(1981―),女,汉族,河南清丰人,山东大学文学院2005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对外汉语方向。

一、戴维・奥苏贝尔把学生的课堂学习称作有意义言语学习。①有意义学习理论将人类的学习分为有意义的与机械的两大类。机械学习的心理机制是联想,其产生的条件是刺激和反应、重复和强化等。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其产生的条件有两个方面,在客观上,学习的材料本身要有逻辑意义;在主观上,学习者本身应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同时,其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的原有观念(包括原有的概念、命题、表象和已经有意义的符号)。②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基础及其核心都是同化。奥苏贝尔将皮亚杰提出的用来说明儿童认知发展的内部机制的同化理论引入学习理论领域,用以探索学生内部的心理机制,从而赋予了同化概念以新的内涵。他认为学生能否获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体的认知结构中是否己有了有关的概念。③他认为学习者的已知内容是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教学者应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

奥苏贝尔认为,意义学习有两个先决条件: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即意义学习必须以具有逻辑意义的学习材料为前提。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国内外教育心理学家一般认为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其一,在认知维度上,具有逻辑意义的新知识对于学习者来说必须具有潜在意义。其二,在情感维度上,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其三,在行为维度上,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作用,使原有的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新知识才能获得实际意义。④

迁移理论是一则逐渐形成的理论。现代心理学家一般认为,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⑤

学习迁移的类型多种多样,可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按照迁移的性质可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扰作用。零迁移也叫中性迁移,它是指一种习得对于另一学习不起作用,即两种学习之间没有影响,迁移的效果是零。

第二,如果按方向可分为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垂直迁移也叫纵向迁移,主要是指处于不同层次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水平迁移也叫横向迁移,它是指处于同一层次的学习间的相互影响。如果学习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这种迁移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第三,按迁移的内容来分,有特殊成分的迁移和非特殊成分的迁移两种形式。特殊迁移是指学习间发生迁移时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将其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种学习之中。非特殊迁移也叫普遍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获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具体化而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

学习的迁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方面来看。

主观因素有四:其一,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质量。其二,学生的智力水平。其三,学生的心理定势。⑥其四,学生的经验概括水平。客观因素主要有三:其一,学习材料的相同或相似。其二,情境的相似性。其三,教学方法。“经验泛化说”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归纳一般性原理,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迁移。

二、有意义学习理论与迁移理论在本质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释有意义学习理论与迁移理论的关系。

首先,我们可以说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所谓有意义学习,即指通过符号文字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的学习,其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这样看来,那么一切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内容概括性、抽象性较高,而新的学习内容正是对这一抽象性内容的例释,那么这时的意义学习就是通过纵向迁移实现的。学生已有的学习图式中有一种数学的方法,而在学习新的内容――物理课时也用到了这一方法,那么这就是横向迁移在促进有意义学习,这时的情况也属于特殊迁移的范围,因为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将其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种学习之中。而普遍迁移,即一种学习中获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具体化而运用到具体事例中,更是普遍出没在有意义学习中。

其次,迁移正向影响着有意义学习,正确促进迁移即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顺利实现。迁移属心理学范畴,现代心理学家一般认为,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更确切地来说,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或策略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新问题的解决产生影响。在二语学习中,促进正迁移的发生,即是促进原有结构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吸收,也即是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避免负迁移的发生,即避免原有知识结构影响新知识的学习及吸收,以促使新知识比较顺利地被吸收,这在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最后,有意义学习与迁移是相互影响的,是双向促进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中说明,一切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开始的,也就不可避免原有学习会对新学习产生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一切有意义学习必然包括迁移,无论是何种迁移,都能在有意义学习中发现他们的踪迹。迁移理论简单来说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原有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基础知识对具体事例的影响,是一种思维对另一种思维的影响,而有意义学习又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开始的,这样一来,拿迁移与有意义学习的含义比较就会发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二语学习尤其是汉语学习有其自身特点,也有有意义学习的特点,更不可避免地受着迁移理论的影响,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分析这两种理论对二语学习的影响,尤其是对汉语学习的指导意义。

首先,要重视母语的作用。二语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学生首先要理解他们所学的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内容。同时,学生的母语在其头脑中已形成确定的认知结构,学习新语言的过程,也就是已有认知结构同化组合新知识,以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总是在头脑中已有的母语认知结构中寻找与新的语言中相似的或相关的知识点,迁移理论在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这里也就体现了两种理论的联系,一切有意义学习必然包括迁移。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母语中和目的语中相通的地方,加强学生学汉语时的正迁移,并注意避免负迁移。例如:英语的语序和汉语的语序大致是相同的,而韩语和日语的语序则与汉语很不相同,教师上课时可提示这一点。

其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注重汉语本身“重意合”的特点。进行对外汉语教学,首先就应遵从于汉语的整体性思维特点。汉语语法重意不重形,形式上框架简明,没有繁多的标志,表意上也灵活多样,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吃食堂”,“晒太阳”的例子,看似不符合逻辑,但却为大家所接受并使用。汉语的意合性,简约性,灵活性是和汉人思维的领悟性,汉人简朴实用的价值观,汉人思维的整体性和辨证息相关的。⑦中国人思维有整体性特点,讲究“天人合一”,一般的思维方式是从一般到个别,用这种方式来学习或指导学习,与迁移中的普遍迁移不谋而合。正体现了普遍迁移的原则。

第三,在有意义学习与迁移两种理论的指导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从教材的角度来看,应重视教材的选择与编排。知识越具有概括性,其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越易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与组织上,应把汉语的基本语法框架、基本语法规律放在教材的中心位置,作为教材的重点,以突出教材的内容规律。

第四,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二语教学中,教师们应在有意义学习与迁移两种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各种促进迁移及意义学习的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其一,据调查发现,在二语学习中,语音迁移比词汇、句法等迁移更为普遍。⑧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大量的听和说的机会。其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这样不但可以复习旧知识,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以及掌握新知识,这样也就做到了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⑨其三,如果两个知识点同时学习,而且都不熟练时容易互相干扰,产生负迁移,故应该在巩固和熟练先前学习的基础上再转入下一步的学习。教师尤其应该注意避免负迁移的发生。⑩其四,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由高至低的认知结构,先学习概括性较强的规律性的语法知识,帮助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并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潜在共同特征和看似相同的知识内容之间的不明显的差别,使学生牢固地把握新学习的内容。11

最后,从学生本身来看,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有意义学习理论与迁移理论都明确地指出,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也即原学习的程度是新学习的重要基础,学生在新学习过程中发生的迁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是由原学习的程度决定的。所以确定学生原学习的程度至关重要,学生自己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及定位,当然教师也要正确认识学生的原有程度,这样才能很好地利用迁移,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参考文献:

[1]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学与教的理论模式与应用研究小组:《认知结构同化论在几何概念与规则教学中的初探》[J],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6年第(1)期第137页。

[2] 陈 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载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版第86页。

[3] 王洪玉:《试析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及其启示》[J],载《教学研究》,2005年第4期。

[4] 胡朝兵、张兴瑜:《意义学习的条件和教学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年第6期。

[5] 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版第464页。

[6] 张艳芬:《学习迁移的分析》[J],载《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7] 王晓华:《谈汉语的整体思维性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载《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4 年第3期。

[8] 刘学君:《语言迁移与语言教学》[J],载《宁夏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9卷增刊。

[9] 章永生:《教育心理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版。

迁移理论论文范文5

关键词:迁移理论;高校英语;影响因素;措施

一、迁移理论概述

所谓迁移,是指一种学习情境下的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情境下的学习的影响,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获取。学习迁移也包含在利用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在分析和概括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对新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学习迁移既包括先前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者对前者的影响,也就是指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根据迁移发生的效果可以将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情境下的学习对另一种情境下的学习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负迁移是指两种情境中的学习相互阻碍。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正迁移的积极作用,这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 不同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学习迁移的产生和学习的内容、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先前学习的内容或材料与后继学习的内容或材料相似成分越多,那么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越容易产生迁移。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辨别各种情境中相似的英语知识[1]。

(2)学习者的知识经验水平。学习迁移的过程实质上是新旧知识相互协调的过程,在一种学习情境中学到的知识迁移运用到后继的学习中去。已有的学习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知识迁移的程度。比如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对要听的内容材料有充分的了解,那么在听力的过程中就能理解得越透彻;相反,学生就越不容易理解听力的内容。影响学习迁移的过程实质上不是外部的因素而是学生的内部条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课题进行分析和概括后得到新的经验。

(3)客观情境因素。迁移理论认为,周围的客观环境影响着学习者的迁移效率。这里的客观环境不仅指先前的学习环境,而且也包括后继学习的学习环境。情境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的内容和周围情境中的信息整合形成学习者现有的经验结构。情境特征对迁移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学习情境和迁移后的情境保持最大一致性,才能有效促进迁移现象的产生。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设置合理的英语学习情境,有利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迁移。社会文化环境对语言的学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语言的学习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应该重视社会文化和社会交往的相似性。

三、迁移理论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学习材料的共同因素进行英语教学。因为先前学习材料和后继学习材料的相似性越高,越有利于学习迁移的产生,越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高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使用相似的学习材料进行教学。比如可以利用单词、短语和英汉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教学,例如在英语非谓语动词的学习过程中,动名词和动词不定式都可以在句子中担任主语和宾语[2]。

(2)重视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学习迁移与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有着重要的联系,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自身调节能力的培养。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促进学生积极心态的产生,有利于实现学习的迁移。

(3)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真实语言交流的情境。情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语言的迁移,如果语言的学习情境脱离现实,那么会对迁移造成较大的阻碍,容易造成学生不能将课堂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我国现阶段的高校英语学习和现实语言的运用还有一定的差距,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与实际活动紧密结合,在课堂中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模拟真实的交际情境,实现最大程度的语言迁移。

总而言之,影响高校英语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很多,只有采取合理的教学措施,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正迁移的产生,提升学生学习迁移的能力。

参考文献:

迁移理论论文范文6

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是城市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强大的再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医疗教育、以及普遍生活水平等方面的优势,城市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农民迁移至城市,这是中国目前大规模人口迁移的基本走向[1]。

除非是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强制性迁移,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意味着无数人的决策,权衡利弊,决定去留。目前我国伴随着城市化过程的大规模的自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属政府通过各类政策引导下的自愿性迁移。因此,人口流动过程中涉及了无数农民的决策,决定是否进城打工,并进一步居留城市。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首先,人们是如何做出决策的,在何种条件下,农村居民更倾向选择向城市迁移;第二,在决策过程中,决策的主体单位是个人还是家庭。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理性行动理论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指出,许多社会学家在使用数据分析社会行为的时候,往往热衷于分析某种行为差异性的具体原因,而并不试图建立社会行动的理论解释[2]。实证数据分析的资料多自于个人数据,但在分析这些数据时,研究者却很少考虑个人在选择某种行为时的目的、意愿,行动的主观意义,对个人行为的解释通常归因于个人的社会特征及他们所处的环境,而根本不提“介入行为目的”,这就是数据分析的悖论。

对数据进行有关社会行动的分析与解释,理性行动理论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这不仅仅在于理性行动构成人们社会行为的主要部分,更在于社会生活的规则性主要源于理性的社会行为,而对社会规律和规则的探究恰恰是社会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旨[3]。理性行动理论可以捕捉行动的趋势,提供概率性的预测,对微观层面的社会行为提供主观意义方面的理解,从而为宏观社会现象的内在活动机制与运作提出解释,这正是数据分析有能力揭示的结果。

目前,国内已有对迁移意愿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落入了这样一个误区,他们注重于探讨不同群体之间的迁移意愿差异,而忽略了从决策者的主体意愿出发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将以理性行动理论为指导,对影响西部农村居民迁移意愿的因素进行探讨,试图弥补这个缺陷。

(二)对迁移意愿的相关研究

在分析当前的农村至城市的迁移行为时,国内的研究更注重于个人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如年龄、学历、性别、收入等[4]。但是,考虑到迁移,特别是永久性迁移往往是一种家庭行为,我们有理由认为,迁移意愿更多时候是一个家庭决策,而不是仅从个人角度考虑的个人决策。

本文的一个基本理论预设是迁移决策的基本单位是家庭,而不是个人。新移民经济学派的斯塔克提出劳动力转移的相对贫困学说[5],指出迁移决策背后的理性计算更多的时候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 家庭被看作是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一种经济上和心理上的支持,家庭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行为决策的核心[57],少数研究涉及家庭结构: 家庭规模对迁移意愿没有显著影响[8],全家共同迁移的被调查者更有可能选择留城[9],但是由于分析的薄弱,得出的结论无法令人信服。

英国社会学家戈德索普认为,许多使用数据分析的社会学家们并没有给予包括理性行动理论在内的社会行动理论应有的兴趣[3], 国内对理性行动理论的讨论还停留在科尔曼的理论框架中[10],仅有部分研究涉及理性行动理论的解释。与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不同,理性行动理论充分认识到决策者的社会“嵌入性”[11],认为个人的社会行动,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因素的考虑,而更多的是基于自身所处的社会阶层及社会结构,综合各方面因素权衡之下做出的决策。托达罗[12]认为,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动力来自于城乡预期收入水平的差异和城市的就业概率,迁移因素中涉及个人基于经济状况的理性选择,在户籍制度严格的中国也是如此[13]。蔡禾等[1]认为迁移多是农民工基于人力资本及城市生活方式认同的经济理性选择和地域性因素及制度合法性保障的社会理性选择。托达罗及蔡禾等的研究虽然考虑了个人想法在这个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考虑到迁移,特别是永久性迁移,往往是一种家庭行为,以及家庭户在农村地区地区不仅是消费单位同时也是生产单位这一基本事实,我们有理由认为,迁移意愿更多时候是一个家庭决策,而不是仅从个人角度考虑的个人决策。

本文将探讨个人是如何基于家庭结构而做出理性决策,以及这其中的机制是怎样的。

(三)研究假设

在本文中,我们将家庭结构操作化为以下两个基本特征:是否至少有一方父母在世,是否有子女。随着年纪的变化,家庭结构对不同年龄人群的迁移意愿产生不同的影响。城市中的教育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户口体系上,农村居民的子女在城市教育所面临的困难非常大,家里是否有学龄子女会成为影响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意愿的主要因素,有子女的年轻农村居民的迁移意愿较低。随着年纪的增加,个人在农村的生活已经建立,放弃已有的生活模式成本较高,若是在农村的生活(例如农业生产、社会往来,等等)有父母照顾,迁移的成本会大幅降低,迁移意愿较高。并且,年纪较大的农村居民自身与父母对医疗资源的潜在需求都在逐渐增加,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也是迁移的一个重要拉力。通过理论分析,我们初步断定了家庭结构对不同年龄阶段农村居民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两组假设:

假设一:

假设1a:有子女的年轻农村居民的迁移意愿较低;

假设1b:是否至少父母一方在世对年轻农村居民的迁移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假设二:

假设2a:是否有子女对年龄较大的农村居民的迁移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假设2b:至少有一方父母在世的农村居民的迁移意愿较高。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及变量描述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于2010年由西安交通大学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与其他西部省市研究机构共同完成的“西部社会经济变迁调查(CSSC)”。此次调查在西部省市范围内使用了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抽样),采取入户调查的方法,分别在陕西、四川、青海、云南、甘肃、宁夏、广西、新疆、西藏、贵州、内蒙古、重庆等12个省市进行了调查。最终该调查获得了有效农村样本6 523个。变量的具体描述。

(二)研究方法

在对比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村居民的迁移意愿以及家庭结构与迁移意愿的关系时,本文使用了列联表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了卡方检验。在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农村居民的迁移意愿是否受到家庭结构影响的时候,我们使用了二项式逻辑回归(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建立了两组嵌套模型进行分析。其方程表达式为:

lnpi1-pi=β0+∑βjxji+∑βkxki

其中,p 为选择迁移的概率,lnp1-p为迁移意愿的对数比率(log odds),β 为回归系数,xj 为家庭结构变量,xk 为控制变量。此模型设定家庭结构变量和其他一些控制变量决定了人们的迁移意愿。通过对客观数据的模拟,我们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从中发现家庭结构变量与迁移意愿变量的关系。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居住意愿的二元分析

首先,对所要分析的变量进行二元分析,对假设进行一个初步的验证。分别分析了迁移意愿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不同父母状况下的迁移意愿;是否有孩子与迁移意愿的相关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村居民的迁移意愿逐渐下降。18~25岁年龄段的居民中有47.6%的人打算5年内定居在城市,或者已在城市定居;而随着年龄的增高,这个这个比例逐渐降低。卡方检验表明,迁移意愿与年龄的关系高度显著。此结果与以往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一致。

迁移意愿与家中是否有在世的父母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父母至少有一方在世的农村居民中,有32.5%计划在5年内迁移城市或者已经在城市定居;而在父母均不在世的农村居民中,有5年内迁移城市的打算或者已在城市定居的比例仅为20.1%。从百分比来看,有至少一方父母在世的农村居民的迁移意愿更高,与假设相符。家里是否有子女与个人的迁移意愿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家里有子女的农村居民中,有26% 的人打算在5年内移居城市或已在城市定居,而没有子女农村居民中,有42.1% 的人打算在5年内移居城市或已在城市定居。没有子女的农村居民有更强的迁移意愿,验证了我们的假设。但是,这两组变量的关系都有可能受到年龄的影响,显示出虚假相关,所以,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回归分析,以证明变量间的真实关系。

(二)居住意愿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将家庭结构变量分别放入模型,做了两组嵌套模型来进行分析。其中,模型一为基准模型,模型二加入了家庭结构变量,模型三加入了交互项来看年龄与家庭结构变量如何作用于因变量。回归分析的结果。

模型一的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教育和婚姻状况之后,年龄变量依旧对迁移意愿有显著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迁移意愿逐渐下降,35岁之后,随着年纪的增长迁移意愿降低的幅度增大。此外,性别和婚姻变量对迁移意愿没有显著影响。人力资本对迁移呈正影响,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

在二元分析中,我们初步验证了是否有父母在世与迁移意愿之间的关系,即父母在世提高了迁移的意愿。但是,模型二的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年龄等其他变量之后,变量之间的关系有了变化,有父母在世的农村居民的迁移意愿较低。

虽然在控制年龄后,父母在世变量对迁移意愿的影响发生了变化,但不能排除父母在世变量在不同年龄段的作用有所不同的可能。在模型三中,我们加入了年龄组与父母是否在世变量的交互项。加入交互项的目的是检验在不同的年龄组里父母是否在世变量对迁移意愿的效果是否有所不同。结果显示,年龄和有父母在世变量的主效果仍然是负向的,但交互项回归系数(除去与26~36岁年龄组的交互项)呈正向影响,且统计显著。换言之,虽然年龄愈大,迁移意愿愈低。但是,在同年龄组中,父母健在部分地提高了迁移的意愿,而且此效果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这说明了,虽然整体看来,年纪越大迁移意愿越低,但在年龄较大的农村居民中,有父母在世的人迁移意愿要更大,验证了我们的假设。

表4给出了是否有子女与迁移意愿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为了结果更易解读,本组模型选择年龄组5为参照组。在这组模型中,年龄的影响依旧非常显著,随着年龄的增大迁移意愿逐渐降低。在加入了家庭结构变量――是否有子女后,所得的结果与二元分析一致,即有子女的人迁移意愿更低。但是,模型三的结果表明,在加入了交互项之后,此变量的效果就不在呈统计显著。这说明,是否有子女对迁移意愿的影响与年纪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有没有子女的影响,实际是有没有学龄子女的影响,这与我们的推测相一致。我们可以看到,四个交互项中,只有前两个是显著的。可以推测,比起年纪最大的一组(大于55岁),有孩子的年轻组的迁移意愿较低,因为他们的孩子大多处于学龄期间,而其它年龄组的子女对教育的需求已经不重要,所以交互项并不显著。

以上两组模型的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二元和多元分析所揭示的模式可以从农村居民的年龄所代表的生命历程阶段以及家庭结构中找到解释。迁移是有选择性的。年纪较轻和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的迁移的机会成本较小,经济回报较高,因而迁移的动力最强。但是,对年纪较轻的农村居民而言,如果他们已经有自己的子女,正处在上学阶段,对教育的需求非常突出,虽然城市的教育条件比农村好,但是由于户口的限制,农村居民的子女在城市并不能平等的享受教育资源,所以他们的迁移意愿较其他人要更低。而年纪较大的农村居民的子女已经离开了学校,或者进入后中学时代,迁移对子女上学的影响不大,所以家里是否有子女对他们迁移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对年纪较大的农村居民来说,由于在农村生活时间较长,在农村社会人际关系的嵌入性较高,若是在农村的生活(例如农业生产、照看留守儿童,社会往来,等等)有父母照顾,则迁移的成本会相对降低。并且,他们的父母已经迈入老年,对好的医疗条件更有需求,加之城市医疗资源的获取相对容易,城市的医疗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也是迁移的一个重要拉力。因此,家里有父母会促使非新生代农村居民有更强烈的迁移意愿。以上的分析结果验证了我们的假设,表明了迁移决策是以家庭为单位,综合各方面因素的理性选择行为,并非是完全基于个人特质的选择。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通过理论及实证分析发现:家庭结构是影响农村居民迁移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且其影响机制有代际差异。家里有学龄子女的农村居民对教育资源的需要较高,虽然城市中的教育资源更好,但是对他们来说难以获取,因此他们的迁移意愿就较低;家里有父母的农村居民可以帮助照看在农村的生活,帮助年纪较大的农村居民降低迁移成本,并且城市中医疗资源具有优势,因此他们的迁移意愿较高。

以往大部分有关迁移意愿的研究将已经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为研究对象。进城市做工往往是迁移的第一步,农民工代表着农村中已经具有一定迁移意愿的人群。基于农民工调查的研究回答了农民工是否计划成为“永久性城市居民”,但对农村居民的迁移意愿,由于自我选择误差,其得到的回答并不准确。本文使用了“西部社会经济变迁调查(CSSC)”数据,对西部12省份农村居民的迁移意愿进行了整体分析,该数据资料包括了城市及农村样本,因而弥补了之前大部分研究以农民工为研究对象所可能造成的偏误,对全体农村居民的迁移意愿进行了分析。

迁移理论论文范文7

关键词:作文教学 学习迁移 教学策略

作文创作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然而,当前许多教师制定、选择作文教学方法多从个人经验出发,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导。这种从经验出发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西方认知心理学理论引入作文教学,学习迁移理论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从学习迁移和心理映象理论出发,结合语文教学基本规律和前人研究成果,探究了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阅读写作迁移策略,以提高教学有效性。

“阅读写作迁移策略是一种重要的作文策略。学习写作初期,教师可指导学生在模仿他人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这种模仿的实质是以文章成品的阅读促进作文能力提高的认知过程。”

一.阅读写作迁移策略的心理机制

阅读写作迁移策略中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运作活动,包括学习迁移理论和心理映象理论。

(一)学习迁移理论

“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学习迁移不仅存在于某种经验内部,也存在于不同的经验之间。” 迁移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人们上说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学习迁移。

要实习学习迁移,首先要保证学习对象之间具有关联性。因为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如果没有关联则无法建立两种学习间的影响。其次还需保证迁移过程的同化性,迁移是将后一种学习同化为前一种学习的过程。在迁移的过程中,前后学习间的关联性会联结前后两种学习,在此基础上学习者需要发现后一种学习与前一种学习相似的部分,并使用前一种学习中相似部分的内容与方法对后一种学习进行探索,使后一种学习中的某一部分同化为前一种学习中的某部分。

二.心理映象理论

心理映象是外部世界反映在心中的符号或编码。

仿写是心理映象理论在阅读写作迁移中的具体运用。仿写不是简单的模仿榜样的行为,而是通过阅读、理解、消化,建立起关于阅读文章模式的心理映象,这时建立的心理映象是一种暂时的不稳定的心理结构。仿写是以这种暂时的心理映象为基础,进行模仿与再加工的过程。在仿写的过程中,学生不断的以回忆的形式呈现这种暂时的心理映象,并模仿这一心理映象进行写作。这个过程加强了心理映象的强度,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关于文章模式的稳定的心理结构。

二.影响阅读写作迁移的主要因素

阅读写作迁移受到阅读对象与写作对象的关联性,认知能力,写作者的心态与定式的影响。

(一)阅读对象与写作对象的关联性

迁移效果受到对象之间关联性的影响。关联性越高,则迁移的难度越低,迁移的效率越高。具体到阅读写作迁移中就是迁移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材料和写作内容的相似程度。

(二)认知能力

迁移是通过复杂的认知活动实现的,写作者原有认知能力影响其对阅读材料的归纳概括程度,及将输入的阅读材料转换为输出的书面语言的程度。良好的认知能力还可以促进写作者主动将新知识构建于原有知识体系中。因此,认知能力越强,迁移效果越好。

(三)写作者的心向与定势

“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它将支配个体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后继的同类问题。” 指导者应善用心向与定势这一影响因素,积极引导或暗示学生进行迁移,如教师可针对阅读材料设计问题,并提示学生通过解答问题总结同类文章的写作方法及技巧。

三、阅读写作迁移策略的实际运用

使学生产生最大限度的迁移是有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真正有效的教学又必须依据迁移规律。为此,教学中既要充分考虑影响迁移的各种因素,也要以此为依据,利用或创设某些条件,促进迁移的产生。

(一)创设基础条件的教学策略

1.提供读写相似联结策略

要成功运用阅读写作迁移策略首先应该给学生提供读写相似的联结点,有了读写相似的连结点才能实现阅读写作迁移的教学策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选教材,发现教材中阅读材料和写作材料的联结点;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突出联结点;科学设计教学程序,确定迁移方向。

2.揭示读写相似联结策略

相似联结点存在于阅读对象和写作对象之间,但要使学生利用相似联结点进行迁移还需要教学指导或外界提示。

3.引导读写迁移心向策略

在学生意识到相似联结点后,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迁移意识,产生迁移心向,使学生意识到阅读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可以运用于写作之中,实现自觉迁移。

(二)提高迁移效果的教学策略

1.学习情境的变式重复策略

学习情境的变式重复策略是指类似的学习情境以变式形式反复出现,以强化阅读写作迁移意识,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策略。学习情境变式重复策略的实质是帮助学生在变化的情境中找寻规律,建立稳定的心理映象。要做到学习情境的变式重复首先应以相似的形式多次重复学习情境,可借用多变但类似的学习课题来实现,练习课题之间应保持一定同一性和关联性。

2.读写同一的综合活动策略

读写同一的综合活动策略是指把读写联系起来并包括在统一的分析综合活动中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使学生建立起阅读写作综合的认知结构,实现阅读写作的相互迁移和影响。具体的做法是在综合活动中同时引入阅读和写作。例如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后完成说明性写作任务,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势必会思考如何写作,在写作时也会自觉运用阅读中获得的知识。

(三)拓展训练空间的教学策略

拓展训练空间的教学策略指通过扩大阅读范围和训练空间,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迁移意识,以促进作文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拓展训练空间教学策略包括:同构空间下基于实例的迁移学习、同构空间下基于特征的迁移学习、异构空间下的迁移学习。

1.同构空间下基于实例的迁移学习

同构空间下基于实例的迁移学习,是基础的迁移学习。它可以帮助学生具备更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因为,在同构空间下,对实例迁移的反复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迁移意识,使学生再次面对同一类事物时自觉迁移。

2.同构空间下基于特征的迁移学习

同构空间下基于特征的迁移学习,可以使学生具有更广泛的知识迁移能力。因为,特征的迁移学习不仅仅可以使学生迁移知识,促进对新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迁移的方法和规律,在本质上认识迁移。在遇到其他迁移问题时以规律指导迁移。

3.异构空间下的迁移学习

异构空间下的迁移学习,可以使学生具有广泛的学习与扩展能力。同构空间下的迁移只是对同一类知识技能的迁移,而异构空间下的迁移,需要学生在认识了迁移的本质和规律后具备更广范围内应用迁移的能力。

迁移理论论文范文8

关键词:母语迁移;外语学习;对比分析

引言

本文的研究焦点是“语言迁移”。虽然不同的学者对语言迁移定义不同,Odlin的定义是被广泛采用的。在《语言迁移》一书中,Odlin(2001: 27)将语言迁移定义为“语言迁移是由目标语与已习得(可能未完全习得)的其它任何一种语言之间的异同点造成的影响。”

在大多数有关母语迁移的研究当中,二语学习者的母语迁移是通过对比相应的母语和二语的数据体现出来的。本文回顾了有关语言迁移的国内外研究。

一、语言迁移的国外研究

语言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的研究课题。语言迁移自从20世纪50年代进入外语教学领域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对比分析假说、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

许多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迁移只是习惯形成的过程。他们把语言习得看作是旧习惯被新习惯取代的过程(Weinreich, 1953)。基于20世纪50年代的行为主义理论,Lado (1957)提出对比分析理论。在《跨文化的语言学》一书中,他认为:“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母语与外语对比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问题,更好地教学”。学习外语的学生发现某些成分极其简单,而有些却非常难。母语和外语的不同造成外语学习的困难,相似却很简单易学(Lado, 1957)。

因此,对比分析的任务是对比母语和目标语,发现他们的相似点与不同之处。20世纪50、60年代,对比分析的研究主要是对比语法和语音,试图推测学习者的学习难点,很少关注文化层面。对比分析理论认为外语教学的难点来源于母语的负迁移。然而,20世纪70年代初,对比分析受到了严重的怀疑。实证研究表明对比分析不总是能够预测到学习难点(Odlin, 2001)。对比分析不能总是准确预测错误,例如“phenomenons” and “writed” 他们的错误是由于以偏概全而不是负迁移。因此对比分析不能为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提出合理而全面的解释。然而许多研究者仍然把比分析作为研究方法。

20世纪70年代,错误分析取代对比分析。错误分析的大部分实证研究关注迁移造成的错误。Corder (1967)《学习者错误的意义》一文中指出学习者的错误在以下三方面有意义:为教师和研究者提供一些如何学习语言的证据;为学习者提供一些外语学习的信息;为学习者发现外语的语法规则提供方法。他还提出错误分析的步骤:1.选中语言样本。2.错误识别。3.错误分类。4.错误分析。5.错误评价。

对比分析也同样遭到批判。20世纪70年代早期,中介语理论进入外语教学领域。事实上,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学习者错误分析产生的错误。它最初遵循一语习得的原则,后来用于解释二语习得作为认知理论的一部分。中介语理论一直应用于语言学习并且不断发展(朱莉莉,2008)。

语言迁移经历了对比分析假说,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三个阶段。

二、语言迁移的国内研究

在中国,外语研究开始相对较晚。通过对国内出版的期刊分析,作者发现母语迁移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大多数是理论研究。2000年以前几乎没有实证研究,大多数研究是对国外研究的介绍,其余的是词汇、语音、句法层面的研究。其他相对实用和有代表性的研究有:杨眉(2006)认为语言是相互依存的。如果学生在一语学习中有相当强的认知能力,那么当他们在二语习得中涉及如阅读,口语,写作等语言技能时,他们的认知能力也是比较强的。李树(2008)强调母语的背景知识对英语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证实英语学习和母语学习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如果学生的母语好,他们的英语也不错,这会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持有积极态度。

总之,自从20世纪末,国内对外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研究逐渐增强,但是研究依然薄弱。

三、结语

外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是个永久的话题,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回顾了有关语言迁移的国内外研究。但是,由于水平有限,无法对母语迁移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希望广大学者能提出应对母语迁移的学习策略,提高外语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 Corder,S.P. 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J].International Review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67.

[2] Lado,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

[3] Odlin.T.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4] Weinreich,U.Language in Contact:Findings and Problems[M].New York:Linguistic Circle of New York, 1953.

[5]李树.利用母语背景知识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残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2008.

迁移理论论文范文9

关键词:认知迁移理论;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

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是培养学生在旅游资源认知、旅游开发、旅游行业经营、旅游地居民参与旅游状况等方面的感性知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积累行业经验的较好教学形式,对旅游管理专业四年的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实习时间有限、实习经费紧张等原因,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中存在组织难度大、实习目的不明确、学生收获小等问题,野外实习也成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将认知迁移理论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教学,将提高学生参与野外实习的积极性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从而改进野外实习的教学效果,

一、认知迁移理论简介

认知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于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景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认知迁移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我们一般所说的迁移指的就是正迁移即一种经验的获能够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本文主要运用了认知迁移理论中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和贾德的经验概括说。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与迁移情境具有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即产生学习迁移。贾德的经验概括说认为先期学习中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够迁移到后期学习,是因为在先前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或对经验做出了概括,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后期学习活动中。

二、认知迁移理论对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的重要性

(一)指导教师的实践教学

迁移规律对于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的带队教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野外实习的实践教学中,带队老师应掌握迁移规律,教会实习学生在野外实习中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学习能力,并能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校外更广泛的知识学习中去。同时,教师根据认知迁移理论更好地选择排野外实习区域和地点,更科学地编排教学内容,建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由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教学过程,从而让学生的知识迁移效果达到最佳。

(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迁移是由知识的掌握过渡到能力的形成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学习中积累起来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迁移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来,把知识应用到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境中,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以一名游客的身份去游览,在游览过程中发现旅游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游客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并以未来旅游从业者的身份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发现旅游行业发展现状、特点和规律,从而为以后从事旅游行业打下良好基础。

(三)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迁移理论的应用将丰富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通过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来提高学生野外实习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通过野外实习不仅能迅速找到同化新知识的附着点,而且容易分辨新旧知识间的相同与不同点,从而更好地掌握和长久地保持新知识。学生通过野外实习了解旅游行业基本情况,对书本的理论知识有了实践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专业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均有较大收获。

三、认知迁移理论在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中的应用

(一)实习前的准备阶段

1.明确实习目的和任务

明确实习的目的与任务对于迁移理论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和改进实习教学效果非常重要,因为学生只有在明确了实习的目的和任务以后才会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才知道在实习中自己需要做哪些事情,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和效果。因此,要通过实习动员会告知学生实习的目的与意义、实习前应做的知识准备、实习中应完成的任务、考核内容与标准等,从而让学生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野外实习,做好相关的知识准备,并能在实习中按照教学要求认真实习。

2.参与实习线路设计

让学生参与实习线路设计能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这样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去接受知识,比老师单方面授以知识效果更佳,学生记忆会很深刻,他们的知识迁移效果将更好。可以先告知学生此次实习的主要区域与任务,让学生通过咨询老师、走访旅行社、查阅资料等形式收集相关信息,然后设计此次实习的具体线路,教师从学生所设计线路中选择最优线路。

3.充分准备野外实习相关知识

根据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当学习情境与迁移情境具有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旅游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因此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只有牢固地掌握野外实习相关知识,才能形成基本技能,发展起解决问题的能力,触类旁通,实现积极的迁移。同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设置一份野外实习调查问卷,为后期的实结报告做准备。学生在设计调查问卷的过程中,要自行查阅、思考相关知识并对其进行总结概括,这样知识能更广泛、更准确、更迅速地迁移。

(二)实习中的运用阶段

1.模拟旅游业真实情境

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学习迁移依赖于最初学习的情境与后来应用的情境之间的相似程度。为此,我们必须在与真实生活很相似的情境中教学生运用迁移的技能。如在野外实习中增加导游带团模拟实习环节,将会改进野外实习效果。可以将整个实习队分组进行导游带团模拟,在景区内,每小组内安排学生做现场讲解;在景区外的行程中,安排学生分别担任地陪与全陪的角色,并尽量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锻炼。至于行程中的食宿安排、人员组织、沟通协调等问题,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负责完成。这样使得学生充分实践,把课程上的理论学着迁移到现实中。经过这样的实践过程,学生将得到相关深刻的经验甚至教训,为日后更好的知识迁移奠定厚实的基础。

2.加强与旅游从业人员的接触

在野外实习中,鼓励学生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与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接触,收集旅游行业一手信息与资料,为以后从事旅游行业打下认知基础。另外,学校可以提前与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等行业的管理人员联系,安排他们以讲座、座谈的形式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地交流,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地了解旅游业的情况。由于这些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他们所讲授的实践知识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仅迁移价值高,而且更有益于他们了解旅游行业以及日后从事相关工作。

3.每天分组进行小结

野外实习中,在每天的野外考察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组织下进行内部讨论,组员根据自己考察中所关注和发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感受,对于某些问题小组内部还可展开深入的讨论。实习指导教师也参与到学生的分组讨论中,对于某些问题给予及时的解答与指导。这样学生在野外实践中碰到问题得后能够得到及时的解答,能够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探索阶段,就有充分的时间去接受更多的问题和挑战,知识迁移将更充分,学生收获更多。

(三)实习后的总结阶段

1.举办知识提升讲座

实习结束后,学校可委派相关经验丰富的教师举办知识提升讲座。讲座应就野外实习中最有价值的或者学生最关注的以及通常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予以分析。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发表对实习的看法和意见,反映实习见闻,发表实习感受,尤其应注重对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并针对这些问题为学生一一答疑。同时,应让学生确定个人在实习中所关注的或是特别感兴趣的点,教师可对相关问题现场指导。学生通过讲座获得大量的知识,同时联系野外实习的实际情况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于其以后的学习迁移意义重大。

2.撰写实习报告

根据认知理论,知识的概括水平越高,包容范围越广,越有助于同化新知识,即有助于迁移。实习后的实习报告正是需要学生对实习过程结合相关知识进行整理与概括,该过程将大大促进学生知识的消化与迁移,从而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野外实习结束回校后,每位同学必须根据个人确定的主题和野外实习中收集到的信息和调查问卷等资料撰写野外实习报告。通过实习报告,实习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其专业知识结构将更丰富、更合理,知识概括水平也将更高。

3.举行经验交流会

通过野外实习不同的实习学生会有不同的经验与收获,实习经验交流将能促进知识迁移的范围,让更多的同学获得实习的更多的收获。学校可以组织野外实习经验交流会,让实习学生通过实习经验交流会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实习的经验与收获。实习经验交流会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只是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伍先福.旅游专业本科教学应强化野外实习环节[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6):42-44.

[2]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才秀颖.十五种学习迁移理论通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5).

[4]黄超文,贾腊生,胡惠明.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9.

[5]骆辰君.旅游专业学生认知迁移能力的培养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06,94-95.

[6]何静.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研究,2003,(7):46-47.

[7]高迎浩.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研究,2008,108-109.

作者简介:彭惠军(1979-),男,湖南益阳人,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