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贸易条件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2 17:35:11

贸易条件论文

贸易条件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人民币汇率,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反映一国的贸易状况,其改善或恶化将直接导致一国实际资源的流入与流出,反映一国实际福利的变动。根据贸易条件的定义,其与对进出口价格有直接影响的汇率关系密切。2005年7月,我国央行宣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原来8.276:1调整为8.11:1,人民币升值2%。此后,人民币汇率一直呈稳定上升态势,2006年7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8.0,而到了2007年7月,更是达到7.57:1。人民币汇率的这种变化对我国的贸易条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影响程度如何?人民币的升值会不会打击我国的对外贸易?这样的汇率政策是否合理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就将带着这些问题,探讨一下人民币升值以来我国的贸易条件效应,以期能够通过对贸易条件变动结果的分析得出人民币汇率合理变动的一些结论。 贸易条件的种类及其对贸易利益的影响 在国际经济学理论中贸易条件可分为三类:纯贸易条件(net barter terms of trade,简称NBTT)、收入贸易条件(income terms of trade,简称ITT)、要素贸易条件(factorial terms of trade,简称FTT)。这三类贸易条件中纯贸易条件最为常用,而收入贸易条件普遍被认为最适合于发展中国家,在这里本文也主要讨论这两类贸易条件。 纯贸易条件(NBTT)又称价格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国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反映的是单位出口商品的进口能力。公式表示为:NBTT=Px/Pm。式中Px、Pm分别为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其经济学含义是,随着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的数量。当NBTT>1时,表示价格贸易条件改善;当NBTT<1时,表示价格贸易条件恶化。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意味着一国的贸易利益或经济福利的增加。 收入贸易条件(ITT)是联系出口数量,反映一国出口商品的整体进口能力的指标。公式表示为:ITT= Px/Pm·Qx。式中Qx为出口数量指数。由于ITT是由NBTT和Qx两个因素决定,所以ITT与NBTT的变动方向不一定一致。在NBTT恶化时,由于Qx有可能大幅上升,ITT有可能不降反升。由于ITT反映了一国出口商品的总体进口能力的变动以及一国通过对外贸易满足本国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的能力,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为直接。但该指数无法说明贸易条件的改善是由于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技术含量提高还是由于低价促销带动出口数量增长,无法表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实际竞争能力。 要素贸易条件(FTT)又分为单要素贸易条件(single factorial terms of trade,简称SFTT)和双要素贸易条件(double factorial terms of trade,简称DFTT)。其中SFTT=Px/Pm·Zx,DFTT= (Px/Pm)·(Zx/Zm)。式中Zx和Zm分别是出口和进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指数。要素贸易条件表明,NBTT恶化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因为出口生产率的提高会使出口价格下降,而国外进口品生产率的下降会使进口价格上升,但无论发生哪种情况,一国从贸易中获得利益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劳动生产率上升或下降的幅度是否超过了价格的上升或下降的幅度,而不是取决于价格贸易条件。 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影响的理论分析 贸易条件即Px/ Pm,现以Px和Pm 分别代表用外币表示的本国出口品和进口品的价格,X 和M 分别为本国的出口量和进口量,R为外汇汇率(直接标价法)。R·Px和R·Pm分别表示用本币表示的本国出口和进口价格。Exs为本国出口商品供给弹性,Exd为本国出口商品需求弹性,Ems为本国进口商品供给弹性,Emd为本国进口商品需求弹性。根据弹性的定义有: 解(1)和(2)组成的联立方程,得到: 解(3)和(4)组成的联立方程,得到: 贸易条件为,根据(5)和(6),可以得到: 本币贬值表现为dR/Rφ0,本币升值表现为dR/Rπ0 ;贸易条件改善表现为│dPx/Px│π│dPm/Pm│,贸易条件恶化则表现为│dPx/Px│φ│dPm/Pm│。从(7)式可见,弹性不同,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不同。从弹性角度进行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况会出现: 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即Exs和Ems为无穷大。此时,本币对外贬值会使贬 值国贸易条件恶化;出口商品供给弹性Exs无穷大,但进口商品供给弹性Ems小于进口商品需求弹性Exd 。此时,本币对外贬值可以改善贬值国贸易条件;进口商品供给弹性Ems无穷大,但是出口商品供给弹性Exs小于出口商品需求弹性Exd。此时,本币对外贬值会使贬值国贸易条件恶化;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之积等于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之积。此时,贬值不会影响贬值国贸易条件;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之积小于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之积。此时,贬值可以改善贬值国贸易条件。 由以上分析可见,从理论来讲,人民币升值并不一定意味着我国贸易条件将发生改善或恶化,人民币升值后贸易条件的变化要取决于我国的进出口供给和需求弹性。 人民币升值以来我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实证分析 (一)人民币升值以来我国贸易条件的总体变动 为了考察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贸易条件效应,本文选取了2005年7月人民币升值以来的美元折合人民币的每月平均汇率作为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参看指标。在贸易条件上,本文采用中国海关总署按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缩写HS)公布的各类指数的原始数据,计算了2005年7月到2006年9月期间每月的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参见表1)。 从表1及图1可见,人民币自2005年7月以来一直呈稳定升值态势,2006年7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突破8.0,目前仍呈升值走势。同期贸易条件的变化由表1及图2看到,价格贸易条件基本在1左右变动,没有大幅度偏离1,表现比较平稳;收入贸易条件基本在1.2左右变动,波动幅度较价格贸易条件大,在价格贸易条件基本平稳的条件下,这说明收入贸易条件的波动主要是来自人民币升值以来出口数量指数的波动,尽管如此,仍能看到,收入贸易条件的总体走势也比较平稳,没有大幅度波动。 (二)人民币升值以来我国贸易条件变动的效应分析 1994年我国进行了外汇体制改革,当时的人民币是一次性贬值50%,此后人民币实行的是单一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盯住美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98年以后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在8.27(RMB¥/US$)的水平。同期我国贸易条件的表现是价格贸易条件一直呈恶化趋势,收入贸易条件一直呈改善趋势(参见表2)。 对比人民币升值前后我国的价格/收入贸易条件和出口数量指数等指标可以发现: 人民币升值后,价格贸易条件虽然每月都有波动,但基本在1左右变动,没有大幅度偏离1,表现比较平稳,与过去价格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趋势相比,价格贸易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这一改善也就意味着我国的贸易利益或经济福利与过去相比得到增加。 人民币升值后,出口数量指数与过去相比明显降低,但在出口价格指数提高的条件下,收入贸易条件虽在个别月份出现下降趋势,但总体表现也比较平稳,与过去收入贸易条件逐年改善的趋势相比,人民币升值后收入贸易条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这反映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商品的总体进口能力影响不大。 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出口数量与过去相比减少,出口贸易受到抑制,但对比人民币升值以来的各月数据可以发现,人民币升值对对外贸易带来的被动影响并不明显,稳定升值可以被市场接受。从表1可见,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我国出口数量指数与过去年份相比在整体降低的趋势下,各月份间的波动幅度并不过大,虽然升值后我国的出口数量指数降低,但很快又都恢复。如在2006年7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8.0以后的初期,我国出口数量减少,当期收入贸易条件恶化,但很快出口数量又恢复了,且收入贸易条件也恢复了以往的趋势。 结论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从理论来讲,汇率波动时,贸易条件会以汇率波动的一定比例发生变动,但并不能说明人民币升值一定意味着我国的贸易条件将发生改善或恶化,贸易条件将如何改变要取决于我国的进出口供给和需求弹性。 从人民币稳定升值后的现实结果看,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得到改善,收入贸易条件基本没有变化,贸易条件总体得到改善。反映了我国出口商品的总体进口能力没有降低的情况下,贸易利益或经济福利与过去相比得到增加。 人民币稳定升值带动我国出口减少,但在价格贸易条件改善的情况下,收入贸易条件没有大的变化,说明人民币稳定升值 带来我国对外贸易出现由过去量的增加带动对外贸易发展向质的提高带动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向,而这恰好与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外贸增长方式由量的增加到质的提高转变”的目标吻合,人民币稳定升值的汇率政策与当前提出的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贸易政策是统一的。因此,如果坚持目前的外贸政策,那么人民币的稳定升值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其未来一定幅度的继续升值是可以接受的。

贸易条件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 贸易条件 外商直接投资 关税率 汇率 贸易条件(Net Barter Terms of Trade)的含义是进出口商品比价,它反映了出口相对与进口的盈利能力。贸易条件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各国切身的贸易利益,它与比较利益一起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的两个基本问题,各国政府及研究学者对贸易条件的变动也都十分关注。 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对外贸易经历了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 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7604.0亿美元,贸易总量排名第三。然而,伴随着出口的大量增长,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出口价格相对于进口价格下降的局面。2011年4月,央行副行长郭树清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的出口价格水平下降,进口价格水平上升,这是典型的贸易条件恶化表现。

一、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状况 1.贸易条件的含义及计算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的最初含义就是价格贸易条件(NBTT),它是一国出口商品平均价格与进口商品平均价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NBTT=(Px/Pm)·100,Px代表一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Pm代表一国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本文依据SITC分类标准,采用帕氏公式来计算中国贸易条件指数。 帕式公式:Pxt=∑pitqit/∑pi0qit Pmt=∑pjtqjt/∑pj0qjt 其中,Pxt和Pmt分别表示第t期的出口和进口价格指数。pi0和pj0分别表示基期(1983年为基期)第i种商品的平均出口价格和第j种商品的平均进口价格。pit和pjt分别表示第t期第i种商品的平均出口价格和第j种商品的平均进口价格。qit和qjt分别表示第t期第i种商品的出口数量和第j种商品的进口数量。 2.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 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图 从图1中可清晰的看出,中国贸易条件在1983年~2006年间呈波动性下降,趋于恶化的趋势。1983年~1985年间,贸易条件阶段式上升,由1983年的100下降为75.05。第二个明显的贸易条件上升阶段为1988年~1991年。其他时间段,中国贸易条件均有较为明显的恶化趋势。 二、中国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现实中,贸易条件变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影响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其影响程度是多少呢。本文运用国际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选取影响因素作为模型参数,搜集1983年~2006年间的样本数据,建立影响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回归模型,最终来考察这些因素与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相关程度。

1.模型说明 假设大国情形,且显著性水平为5%。参数包括:GDP指数,以1983年GDP为基期计算。出口商品结构指数(RMP)=(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初级产品出口总额)×100,以1983年RMP为基期。外商直接投资(FDI),本文采用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单位为亿美元。实际关税率(T)=(进口关税实际征收总额/总进口额)×100%。汇率(R),本文采用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价,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2.模型建立与检验 利用1983年~2006年的数据,以贸易条件指数(NBTT)为因变量,GDP、出口商品结构指数(RMP)、FDI、实际关税率(T)、汇率(R)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虑到FDI与GDP的相关性及FDI的滞后效应,将FDI的数据滞后一期处理。 NBTTi=a0+a1GDPi+a 2RMPi+a3FDIi-1+a4Ti+a5Ri+ei(i=1,2…24) 运用SPSS15.0,对以上模型进行线性回归,得出模型中R2=0.923,R2的修正值等于0.902,模型的拟合优度高。样本相关系数R=0.961,表明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线形相关性强。 DW=1.755,接近于2,所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资料来源:SPSS15.0输出结果 从表2可得出,贸易条件指数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NBTTi=37.672-0.010GDPi+0.015RMPi-0.009FDIi-1+3.818Ti+0.045Ri。 自由度为18的临界值t0.025(18)=2.10,常数项、GDP、FDI、T和R均通过了t检验。表明解释变量GDP、FDI、实际关税率和汇率对贸易条件有显著性影响。 出口结构指数未通过检验,因此对回归模型进行修正,在原来的回归模型中剔除RMP这个自变量,再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NBTTi=39.864-0.005GDPi-0.012FDIi-1+3.710Ti+0.045Ri t值: (2.492-2.365-2.877 4.8782.154) t0.025(19)=2.09,各个自变量均通过t检验 F=50.847>F0.05(4,19)=2.90,通过F检验,说明总体回归方程是显著的R=0.965 ,R2=0.915,R2的修正值为0.897,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高。 3.模型结论 从回归方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GDP、FDI的变动对贸易条件产生负向影响;实际关税率和汇率的变动对贸易条件产生正向影响。 (1)经济增长与贸易条件 中国经济增长与贸易条件存在负相关关系,符合西方经济学中的雷布津斯基定理:在其他要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一种要素数量的增加将会降低使用该要素商品的相对价格,如果该商品是出口商品则贸易条件将恶化,反之亦然。 (2)FDI与贸易条件 FDI的增加使得贸易条件恶化,这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向有关系。根据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如果FDI流入的是东道国的出口优势部门,那么将使出口部门的产出增加、价格降低,贸易条件恶化,反之亦然。在我国自2001年起,70%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向了制造业。制造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出口商品价格,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下降。 (3)关税与贸易条件 实际关税率即进口关税率的系数为正,说明我国征收关税起到了改善贸易条件的作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是正向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入世后我国利用关税来调节贸易条件的空间越来越小。

贸易条件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我国这样一个贸易大国,要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技术创新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对外贸易 技术创新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我国这样一个贸易大国,要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技术创新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经济全球化、技术创新及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国际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商品、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大规模跨越边界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济全球化为国际贸易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不仅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而且加速了技术创新的进程。另外,国际贸易和技术创新也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发展从根本上有赖于一国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改变产品结构和国际分工,提高交易运作的效率和效益,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国际贸易又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市场空间,国际贸易对科技产业化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促进和推动作用。 二、我国对外贸易形势及技术创新的作用 1.从要素禀赋角度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形势 (1)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劳动力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不断上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外贸出口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 (2)改革开放30年,资本市场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我国资本市场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建立初期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设计上的局限,资本市场原存在着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制约了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加大了基础性制度建设的力度,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解决了长期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各项制度、法律法规建设的全方位跟进,制约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些制度性问题正逐步解决,我国资本市场和谐发展基础渐渐得以夯实。 (3)在技术方面,我国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5%左右,加工贸易差额占贸易总差额的70%左右。这种简单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张吸引了国内大量资源,也带动了国内投资。现阶段应该考虑我国发展战略、体制、激励机制的转型,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节约型社会、集约型技术为基础,创新科技为动力的制度体制。 (4)在市场规模方面,随着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2000美元,国内消费市场总体空间进一步扩大,中国正在向消费型国家过渡。近五年,我国消费年均增长13.1%,2007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年来首次超过投资,成为消费、投资、出口中贡献最大的一项。今后即使年均增长10%,到2020年消费规模也将超过30万亿元,空间巨大。因而努力扩大内需,对实现内外贸协调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未来我国必须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x 【论文摘要】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我国这样一个贸易大国,要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技术创新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对外贸易 技术创新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我国这样一个贸易大国,要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技术创新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经济全球化、技术创新及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国际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商品、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大规模跨越边界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 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济全球化为国际贸易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不仅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而且加速了技术创新的进程。另外,国际贸易和技术创新也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发展从根本上有赖于一国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改变产品结构和国际分工,提高交易运作的效率和效益,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国际贸易又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市场空间,国际贸易对科技产业化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促进和推动作用。 二、我国对外贸易形势及技术创新的作用 1.从要素禀赋角度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形势 (1)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劳动力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不断上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外贸出口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 (2)改革开放30年,资本市场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我国资本市场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建立初期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设计上的局限,资本市场原存在着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制约了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加大了基础性制度建设的力度,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解决了长期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各项制度、法律法规建设的全方位跟进,制约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些制度性问题正逐步解决,我国资本市场和谐发展基础渐渐得以夯实。 (3)在技术方面,我国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5%左右,加工贸易差额占贸易总差额的70%左右。这种简单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张吸引了国内大量资源,也带动了国内投资。现阶段应该考虑我国发展战略、体制、激励机制的转型,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节约型社会、集约型技术为基础,创新科技为动力的制度体制。 (4)在市场规模方面,随着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2000美元,国内消费市场总体空间进一步扩大,中国正在向消费型国家过渡。近五年,我国消费年均增长13.1%,2007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年来首次超过投资,成为消费、投资、出口中贡献最大的一项。今后即使年均增长10%,到2020年消费规模也将超过30万亿元,空间巨大。因而努力扩大内需,对实现内外贸协调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未来我国必须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2.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今年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国内外环境趋紧,出口企业的经营压力将进一步增加。不确定因素还在进一步增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1)今年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仍将高位运行,一方面将增加中国的进口成本,构成通胀压力,另一方面也将使出口企业的经营压力继续增加,对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 (2)今年人民币升值加快、劳动力和环保成本上升等国内因素对出口的影响将更加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除了采取扩大内销等方法外,应对外贸环境变化的最根本途径只有一条:拿出自己的创新产品。 (3)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增加已是大势所趋。采取税收和配额等手段,严格限制资源消耗多、污染严重的产品出口,鼓励环保节约型产品出口,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 (4)由于在一些低端产品上,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存在一定替代性和可转移性,因此,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可能会有所增加。中国需要在对贸易摩擦发展趋势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全面研究制定中国的贸易摩擦应对战略,完善多方协调的应对机制,劳动密集型产业应当通过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换代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有效落实“科技兴贸”战略。 三、技术创新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意义 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我国要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实现长期发展的目标,有一个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我们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参与国际分工,这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劳动力及环境资源成本的逐步提高,长期处于低端产品环节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中国绝不可能走资源耗费型的发展道路,也不可能走技术依赖型的发展道路。面 对这种国际发展大趋势和自身基本国情,中国只能走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的发展道路。那些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并且重视运用知识产权推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更新,以提升本国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技术升级和企业改造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以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战略,对于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贸易条件论文范文4

关键词:价格贸易条件;趋势;影响因素;进出口

中图分类号:F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162-03

贸易条件指数是国际经济关系中衡量相对贸易利益变动趋势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部分学者认为,贸易条件指标只适用于供给约束型经济,而不适用于需求约束型经济,而当前的世界经济总体上是属于需求约束型的[1]。但我们认为,价格贸易条件作为静态指标,或许存在缺陷而不能衡量贸易利益的分配;但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作为时间序列性的动态指标,则不失为最简单客观的衡量比较利益变动趋势的测量方法。为了叙述方便,如没特别说明,本文中的贸易条件均指价格贸易条件。

一、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07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与贸易额的显著增长和贸易地位的快速上升相比,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贸易条件则呈现出相反的态势,长期以来中国的出口价格水平下降,进口价格水平上升,这是典型的贸易条件恶化表现。根据中国海关统计,19世纪80年代,中国出口商品平均售价下降9.7%而同期世界平均出口售价却上升16.6%[2]。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院研究员赵玉敏、郭培兴和王婷(2002)通过编制和计算各项贸易条件指数得出:1993―2000年间中国整体价格贸易条件下降13%,其中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下降14%,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下降2%,所以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下降是导致中国整体价格贸易条件下降的主要原因[3]。张海波、刘洪钟(2008)通过对1981―2007年中国贸易条件的测算发现:中国总体贸易条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和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都呈下降趋势,每年下降速度分别为4.6%、2.6%和5.1%[4]。世界银行统计资料则显示,从1981―2007年,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呈波动性下降,总体下降了34.2%,最近几年持续下降。另外,李志弘(2002)、黄满盈(2006)对近十多年的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分别对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各类价格贸易条件进行了分析,也得出中国贸易条件处于不断恶化趋势的结论[5~6]。

二、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从贸易条件的定义看,直接影响贸易条件的因素当然就是进出口商品价格,所以任何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因素也就是影响贸易条件的因素。现实中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因素很多,所以贸易条件的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那么,究竟哪些因素是影响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主要因素呢?我们认为,以下因素是影响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的主要因素: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商品结构、汇率和关税税率。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对于贸易小国来说,其经济增长会改变进出口商品结构,但是它们仍只是国际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所以其经济增长不会对其贸易条件产生影响。但对于贸易大国来说,它们是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者和制定者,其经济的增长会推动产品供求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贸易结构和规模,进出口商品价格也因此变化,从而贸易条件发生改变。当一国经济增长时,会产生两方面的效应:消费效应和生产效应。前者表示随着经济的增长,国内对进口品的需求特别是高档品的需求会增加;后者表示随着经济的增长,生产能力扩张国内进口品的供应数量也会增加。对贸易条件的影响要看这两方面效应的大小。经济增长的源泉有两个,一是要素禀赋的增加,包括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增加;二是技术进步。一般来说,前者会使贸易条件下降,而后者会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从而有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

出口商品结构(RMP)表示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与初级产品出口总额的比值。多年来,中国都在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优化和提升出口商品结构,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从1985―2007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例从1985年的49%上升到2007年的95%;初级产品的出口比例则从1985年的51%下降到2007年的5%。然而中国工业制成品的技术含量仍然比较低,产品附加值低,又缺乏核心品牌,所以出口商品还是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由于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已经相当庞大,其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国际市场的供求平衡从而影响到中国的贸易条件。汇率(R)是一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交换的比价,而贸易条件则是用本国货币或外国货币表示的进出口商品价格的比价,所以汇率必然与贸易条件存在紧密联系。国内学者对汇率与贸易条件关系的研究也很多,从表面上来看,本币升值会抬高出口价格降低进口价格,从而改善贸易条件,但事实并非如此。汇率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程度、方向及作用机理是比较复杂的。谢朝阳(2008)通过研究发现本币升值能够改善贸易条件其实是一种错觉,能否改善贸易条件取决于许多因素,短期要看贸易条件计价结算时选择哪种货币,只有当出口时用本币而进口用外币时才改善贸易条件,长期则取决于进出口供求弹性大小[7]。关于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最常被使用的是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弹性分析方法。即,一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取决于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如果两者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则一国货币贬值会改善其贸易收支从而改善其贸易条件。罗宾逊夫人曾论证过进出口商品供求弹性之间的数学关系,其结论是:当SmSx>DxDm时,本币贬值导致本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当SmSx=DxDm时,本币贬值不会影响本国的贸易条件;当SmSx

关税(T)的主要作用在于保护国内市场和本国幼稚产业,关税也可以通过调节进出口商品价格从而改变一国的贸易条件。在别国不存在关税报复的前提下,如果是贸易大国征收出口关税,则会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从而有利于其贸易条件改善。同样如果贸易大国征收进口关税的话,会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从而减少其进口量,因为贸易大国能够影响国际市场价格所以其进口量的减少会降低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从而有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一般来讲,在别国不存在关税报复的情况下,只要征收关税的是贸易大国,不管其征收的是进口关税还是出口关税都会有利于该国的贸易条件改善。

三、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拟构造的经济计量模型如下:

LnNBTTt =Ct+αLnGDPt+βLnRMPt+γLnRt+δLnTt+εt

其中,NBTT是被解释量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GDP、RMP、R、T分别表示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出口商品结构、汇率和实际关税率,α、β、γ、δ为待估参数,分别表示GDP、RMP、R、T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程度,模型中对各变量取对数是为了更容易得到平稳的数据且不改变时间序列的性质和相互关系。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贸易条件指数NBTT的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网站,以2000年为基期,该年的贸易条件指数为100。国民收入因素的GDP指数,数据来源于200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为了与贸易条件指数相匹配,本文将GDP指数也重新换算成以2000年为基期。出口商品结构RMP其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各相关年份和本文的计算,计算方法是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值与初级产品的出口值(亿美元)之比。汇率R采用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价(中间价),单位为人民币元,其数据直接取自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实际关税率T,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本文的计算,计算方法是进口关税实际征收总额与进口总额之比。

1.变量的单位根检验。在进行计量分析时,首先对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我们对经过处理的中国对外贸易条件指数、国民收入指数、出口商品结构、汇率、实际关税税率的对数形式进行单位根形式的平稳性检验。

2.协整检验。首先,主要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或施瓦茨准则(SC)确定滞后阶数k,根据取得AIC的值或SC的值最小的k值的原则确定滞后阶数为2,ADF检验已显示,变量的一阶差分均是平稳的,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

依据上文分析关于各因素对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贸易条件的影响,通过计量软件Eviews5.0对经济模型进行AR(1)形式回归,并剔除t检验值不显著的变量,最终回归结果如下:

LnNBTTt=0.455509LnGDPt- 0.558364LnRMPt+ 0.528482Ln

(2.557543)(-3.270488) (7.481551)

Rt+ 0.169945LnTt+ 0.504087LnNBTTt-1

(2.410579) (4.459245)

R2=0.757284 R2=0.700175 DW=2.104994

回归结果中,R2的结果表明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达75.7%,拟合较好;DW检验值为2.10,基本排除了模型的自相关问题。查t分布,可以看出上式中LnGDPt、LnRMPt、 LnRt、LnTt的系数在0.05的显著水平下,都通过t检验,都是显著的。为了避免伪回归,对回归方程的残差项εt进行ADF检验以确定其是否平稳,结果为残差项的ADF检验值(-4.57)小于1%显著水平的临界值(-4.46),即回归方程的残差项εt在1%的显著水平下是平稳的,则该方程不是伪回归。因此,LnNBTTt与LnGDPt、LnRMPt、LnRt、LnTt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只是证明了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下面分别对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商品结构、汇率、关税与价格贸易条件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由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滞后的阶数非常敏感,此处采用AIC和SC来确定最佳的滞后阶数,经过筛选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2。检验结果(见下表)。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从上表的检验结果的概率值可以看出,在滞后2期时,在5%显著水平下均拒绝原假设,也即 LnGDP、LnRMP、LnR、LnT是LnNBTT的格兰杰原因。

四、模型结论和政策建议

1.模型结论。从回归方程的结果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关税率、汇率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都是正的,只有出口商品结构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是负的。

(1)国内生产总值与贸易条件。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贸易条件存在正相关关系,主要是因为这些年来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明显。前面理论分析部分已经阐明: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能力的提高进而产出的增加有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孙旭蕾(2007)通过对中国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研究也表明经济增长与中国贸易条件成正相关关系[8]。(2)出口商品结构与贸易条件。出口商品结构与中国贸易条件成负相关关系。这是因为全球初级产品价格日渐上涨,而制成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不断降低。而与此同时,中国出口品中制成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现已占据主导地位,所以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与中国贸易条件呈负相关关系。时琳(2007)通过对中国贸易条件的相关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结论[9]。(3)汇率与贸易条件。汇率对中国贸易条件的影响为正。表明中国货币的贬值有利于中国贸易条件的改善。依据罗宾逊夫人的结论,其原因可能是中国与外国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之积小于中国与外国的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之积。李平、辛佳(2008)研究也表明,中国货币贬值将有利于中国贸易条件的改善[10]。(4)实际关税率与贸易条件。实际关税率的系数为正,表示实际关税率对中国贸易条件有正的影响。这与前面的理论分析相符合,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的贸易大国,不管其征收进口关税还是出口关税都有利于其贸易条件的改善。

2.政策建议。虽然贸易条件的下降并不一定意味着一国贸易利益的总体下降,但是理想的状态还是应该追求贸易条件趋于改善。如何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呢?本文提出以下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对策。

第一,解决突出问题,保持经济合理稳定的增长。尽管这些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但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我们应大力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向,实现从偏向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增长向偏向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部门增长的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开发新能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第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这些年虽然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但是由于中国制成品中很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其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所以中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低价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提高中国传统优势出口商品的质量、技术水平,实现增长方式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实现主要出口粗加工、浅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向出口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变,提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实现中国传统优势出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三,改革汇率体制。我们不能片面看待升值问题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处理汇率问题关键要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同时,不丧失经济竞争力和保持经济的均衡发展。长期来看,汇率变动的内在趋势不应该被人为扭曲,人民币必须改变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即中国为保障自身的经济安全及利益,特别是为了提高外贸效益,必须在长期内改革目前的汇率政策,应让市场力量发挥主导作用,将行政力量作为一定的辅助手段向更加完善的汇率制度改革。第四,合理运用关税。我们应在WTO的框架下结合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关税水平改善中国关税水平和调整关税结构。首先,在调整关税总水平的基础上,处理好进口关税的梯形结构和降低关税总水平之间的关系。其次,尽可能减少关税造成的扭曲,可以对进口需求弹性高的产品征收较低的关税,对进口需求弹性较低的产品征收较高的关税。

参考文献:

[1]刘巍,陈建军.历史与现实:贸易条件逻辑的前提假设分析[Z].

[2]孟凡伟.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同济大学,2005:20.

[3]赵玉敏,郭培兴,王婷.总体趋于恶化――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J].国际贸易,2002,(7):18-25.

[4]张海波,刘洪钟.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贸易,2008,(12):10.

[5]李志弘.论加入WTO后中国平行进口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2,(7):7.

[6]黄满盈.中国贸易条件实证分析1981―2004[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3-10.

[7]谢朝阳.升值是否改善贸易条件――本币升值对贸易条件影响的理论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2):551.

[8]孙旭蕾.中国贸易条件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07:38.

贸易条件论文范文5

[关键词] 贸易条件 外商直接投资 关税率 汇率

贸易条件(Net Barter Terms of Trade)的含义是进出口商品比价,它反映了出口相对与进口的盈利能力。贸易条件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各国切身的贸易利益,它与比较利益一起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的两个基本问题,各国政府及研究学者对贸易条件的变动也都十分关注。

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对外贸易经历了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 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7604.0亿美元,贸易总量排名第三。然而,伴随着出口的大量增长,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出口价格相对于进口价格下降的局面。2004年4月,央行副行长郭树清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的出口价格水平下降,进口价格水平上升,这是典型的贸易条件恶化表现。

一、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状况

1.贸易条件的含义及计算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的最初含义就是价格贸易条件(NBTT),它是一国出口商品平均价格与进口商品平均价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NBTT=(Px/Pm)・100,Px代表一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Pm代表一国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本文依据SITC分类标准,采用帕氏公式来计算中国贸易条件指数。

帕式公式:Pxt=∑pitqit/∑pi0qit

Pmt=∑pjtqjt/∑pj0qjt

其中,Pxt和Pmt分别表示第t期的出口和进口价格指数。pi0和pj0分别表示基期(1983年为基期)第i种商品的平均出口价格和第j种商品的平均进口价格。pit和pjt分别表示第t期第i种商品的平均出口价格和第j种商品的平均进口价格。qit和qjt分别表示第t期第i种商品的出口数量和第j种商品的进口数量。

表1 1983年~2006年中国的贸易条件 1983=100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及本文计算

2.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

根据表1,绘制出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图。

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图

从图1中可清晰的看出,中国贸易条件在1983年~2006年间呈波动性下降,趋于恶化的趋势。1983年~1985年间,贸易条件阶段式上升,由1983年的100下降为75.05。第二个明显的贸易条件上升阶段为1988年~1991年。其他时间段,中国贸易条件均有较为明显的恶化趋势。

二、中国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现实中,贸易条件变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影响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其影响程度是多少呢。本文运用国际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选取影响因素作为模型参数,搜集1983年~2006年间的样本数据,建立影响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回归模型,最终来考察这些因素与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相关程度。

1.模型说明

假设大国情形,且显著性水平为5%。参数包括:GDP指数,以1983年GDP为基期计算。出口商品结构指数(RMP)=(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初级产品出口总额)×100,以1983年RMP为基期。外商直接投资(FDI),本文采用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单位为亿美元。实际关税率(T)=(进口关税实际征收总额/总进口额)×100%。汇率(R),本文采用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价,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2.模型建立与检验

利用1983年~2006年的数据,以贸易条件指数(NBTT)为因变量,GDP、出口商品结构指数(RMP)、FDI、实际关税率(T)、汇率(R)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虑到FDI与GDP的相关性及FDI的滞后效应,将FDI的数据滞后一期处理。

NBTTi=a0+a1GDPi+a2RMPi+a3FDIi-1+a4Ti+a5Ri+ei(i=1,2…24)

运用SPSS15.0,对以上模型进行线性回归,得出模型中R2=0.923,R2的修正值等于0.902,模型的拟合优度高。样本相关系数R=0.961,表明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线形相关性强。

DW=1.755,接近于2,所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表2 回归模型系数及t值

资料来源:SPSS15.0输出结果

从表2可得出,贸易条件指数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NBTTi=37.672-0.010GDPi+0.015RMPi-0.009FDIi-1+3.818Ti+0.045Ri。

自由度为18的临界值t0.025(18)=2.10,常数项、GDP、FDI、T和R均通过了t检验。表明解释变量GDP、FDI、实际关税率和汇率对贸易条件有显著性影响。

出口结构指数未通过检验,因此对回归模型进行修正,在原来的回归模型中剔除RMP这个自变量,再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NBTTi=39.864-0.005GDPi-0.012FDIi-1+3.710Ti+0.045Ri

t值: (2.492-2.365-2.877 4.8782.154)

t0.025(19)=2.09,各个自变量均通过t检验

F=50.847>F0.05(4,19)=2.90,通过F检验,说明总体回归方程是显著的R=0.965 ,R2=0.915,R2的修正值为0.897,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高。

3.模型结论

从回归方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GDP、FDI的变动对贸易条件产生负向影响;实际关税率和汇率的变动对贸易条件产生正向影响。

(1)经济增长与贸易条件

中国经济增长与贸易条件存在负相关关系,符合西方经济学中的雷布津斯基定理:在其他要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一种要素数量的增加将会降低使用该要素商品的相对价格,如果该商品是出口商品则贸易条件将恶化,反之亦然。

(2)FDI与贸易条件

FDI的增加使得贸易条件恶化,这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向有关系。根据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如果FDI流入的是东道国的出口优势部门,那么将使出口部门的产出增加、价格降低,贸易条件恶化,反之亦然。在我国自2001年起,70%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向了制造业。制造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出口商品价格,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下降。

(3)关税与贸易条件

实际关税率即进口关税率的系数为正,说明我国征收关税起到了改善贸易条件的作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是正向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入世后我国利用关税来调节贸易条件的空间越来越小。

(4)汇率与贸易条件

中国汇率贬值对贸易条件有改善作用。根据国际经济学中琼・罗宾逊夫人的结论,这可能是由于中国与外国的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之积小于中国与外国的进出口需求弹性。即当 SmSx

三、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措施

针对中国贸易条件总体上趋于恶化这一事实,改善中国贸易条件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扭转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的趋势呢?我们以中国贸易条件实证分析的结论为事实依据,从影响贸易条件恶化的各种因素入手,提出改善贸易条件的可行措施。

1.调整出口型的经济增长偏向,抑制过热投资

调整中国经济增长方向,实现从偏向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增长向偏向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部门增长的转变。鼓励技术进步的重点偏向于进口替代部门,引导企业投资于该部门的研发活动,并给予财政补贴、税收支持、信贷支持。另外,经济增速的放缓将有利于抑制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其具体政策包括全面加息和能源产品的合理定价,投资降温及理顺国内能源价格等。

2.加强对FDI流向的引导

长期来看,除了要实施鼓励外资流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政策外,还要进一步拓宽外资进入领域,鼓励外资流向农业与第三产业投资尤其是服务贸易领域,减少劳动密集型部门投资。针对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和转移定价行为,要运用法律手段予以控制,降低转移定价行为的负面影响。

3.改革关税和汇率体制

应积极推进关税体制改革,优化关税结构,促进我国贸易更好地发展。逐步取消不合理的减免税政策,把加工贸易引向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同时要针对整个产业实施关税优惠政策,要给予国内外所有企业国民待遇,以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对外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改善贸易条件。

参考文献:

[1]林贵军张玉芹:我国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国际贸易问题.2007,(1):3~4

[2]查贵勇:中国外贸条件和实际汇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国际贸易问题.2005,(8):94~95

[3]陈虹:影响我国贸易条件的因素分析及对策.中国科技信息.2006,(8):302~303

贸易条件论文范文6

[关键词] 比较优势;贸易条件;技术差距;发展阶段;新型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7-0017-05

一、当前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争论的实质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出口商品贸易条件的日益恶化,对发达国家技术、市场依赖的日益加深,加之产业结构升级缓慢,贸易利益分配的严重不均,加剧了国内就业、消费不足问题,形成了贫困化增长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以对新苏州模式――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再思考为契机,国内学术界就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新一轮大讨论,希望能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发展道路。

在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战略的评论上,学者们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以北大教授林毅夫等为代表,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战略基本正确,中国需要的是进一步完善市场调节,扩大开放,利用比较优势来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他们认为,人为的干预产业结构,搞赶超战略,必然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经济发展迟缓,寻租增加、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问题,形成阿根廷式的危机。其中一些人更提出,只要依据比较优势确定自己的产业结构,进行自由贸易,就能走上发达之路,贸易条件和产业结构无关。另一种是以社科院研究员郭克莎等为代表,他们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战略不是很满意,认为过度地依赖于国外的技术引进不太可靠,依靠私人企业来促进产业技术开发由于存在着市场失灵、规模经济与外部性等,也不太现实,必须依靠政府的适度贸易保护和适度产业干预,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行一定产业一定时期的逆比较优势发展,我们才能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改变中国不利的贸易条件,他们认为产业结构和贸易条件紧密相关,而且关系很大。

两种发展观的争论实质上还是静态的比较优势观和动态的比较优势观的分歧,这也是新自由主义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理论的基本分歧。静态的比较优势理论主要由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的要素禀赋论和雷布辛斯基定律构成,特别是后两个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只要依据自己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确定自己的产业结构,积极地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要素均等化趋势就会不断地缩小贫富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并且随着贸易的发展,要素禀赋的改变,一国可以自动地发生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保证资源的最优配置。动态的比较优势理论主要由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普雷维什的贸易条件恶化论,巴格瓦蒂的贫困化增长,克鲁格曼等的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组成。该理论强调市场只关注短期利益,容易运转失灵,使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导致长期利益的损失,形成马太效应。只有通过国家干预(认为政府失灵不存在),采用逆比较优势战略,扶植幼稚产业的成长,主动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才能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实现经济的赶超,达到资源长期的最优配置。

两种发展观点都强调自己的战略是最优选择,其基本理论都经历过历史的实践检验,都有其成功的例子,那么,对于中国,哪种战略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呢?

二、贸易条件恶化论的发展对比较优势的影响

静态的比较优势理论和动态的比较优势理论争论的焦点在于自由贸易所形成的国际分工体系是否会导致后发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或贸易得益的减少,如果贸易条件恶化确实存在,贸易得益在减少,适度贸易保护就是必要的,政府的产业干预政策也是必要的。如果贸易条件恶化不存在,贸易得益增加,依据比较优势进行的市场调节和自由贸易就是最优的资源配置方式。那么,后发国家的贸易条件是否在恶化,贸易得益是否在减少呢?

根据不同的统计方法虽然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绝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商品贸易条件恶化问题确实客观存在,这和几个因素有关,如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低,供给过于刚性,收入弹性低,很容易导致供过与求,价格下降,并且初级产品技术进步慢,进一步恶化了初级产品生产国的贸易得益,过于激烈的竞争、工业品的替代效应也经常导致初级产品生产国产生贫困化增长,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而不能自拔。但对于工业品生产国来说,情况恰恰相反,由于产品需求弹性高,供给弹性高,收入弹性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其需求保持稳定增长,使供求大体平衡,并保持在某些工业品上的生产垄断,贸易条件相对优化,而且由于技术进步的速度较快,贸易得益也就较多。因此,相对于工业品生产国而言,生产初级产品的后发国家存在着商品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贸易得益的相对减少,基于此结论,后发国家经济学家提出了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然而,仅仅工业品所占产值比例的增加还是不够的,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贸易条件恶化论又加入了新的内容,不仅是初级产品对工业品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而且,工业品内部不同类型的工业产品之间也存在着贸易条件恶化的现象,如初级产品对轻工业产品,轻工业品对重化工业产品,重化工业产品对高新技术产品,都存在着贸易条件恶化的迹象。美国的经济学家弗农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产品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各国拥有不同的要素禀赋密集度,因此,各国就处于产品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处于不同生产阶段的产品最大区别是其对技术水平要求的不同。因此,不同国家就在产业链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相对而言,那些生产初级产品的国家对于生产劳动密集型工业品的国家,生产劳动密集型工业品的国家对于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家,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家对于生产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家都处于持续的商品贸易条件的恶化状态。因此,产品周期理论得出一个结论,即决定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不再是土地,自然资源等这些天赋要素,而是后天开发的技术要素。一国的贸易条件与其所处于的技术发展阶段紧密相关,技术要素已经成为贸易条件的决定性因素,看待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再是看其生产什么产品,而应该看其产品所达到的技术水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即使生产同一类产品,但由于使用不同的技术,处于产业发展的不同周期,因此其贸易条件是不同的,贸易得益是不同的。

虽然,初级产品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对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对于技术密集型产品处于持续的贸易条件的恶化之中,但对于一国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商品贸易条件的改变,而是自己贸易得益的改变。由于贸易条件与一国的技术地位紧密相关,当一国的技术进步比较快、产业结构升级比较快时,其出口和进口的商品贸易条件都将得到不断改善,其贸易得益大于贸易损失。如果一国技术进步比较慢、产业结构升级也比较慢时,其进出口的商品贸易条件将不断恶化,其贸易损失大于贸易得益。因此,对于一国来说,不同技术类型商品之间的贸易条件虽然是在不断恶化的,但是,一国可以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改变自己在世界技术分工中的地位,突破静态比较优势分工导致的贫困化增长趋势,获得动态的比较利益,不断地改善自己的贸易条件。

可见,不同类型的商品贸易条件的恶化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一国的贸易条件的变化却是主观的,它取决于一国技术进步的相对速度,如果一国技术进步明显快于别国技术进步速度,产业结构转换较快,则一国贸易条件会不断改善,否则,如果一国技术进步速度明显低于别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则贸易条件将恶化。因此,技术进步速度快慢是一国贸易条件的决定因素,一国贸易条件是可以动态改变的,不一定存在长期的恶化问题。

三、新技术发展阶段论与经济发展战略

根据历史的经验,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渐进的现代化还是后发成功国家的赶超现代化,都有一个贸易保护的过程,经济史上前者叫重商主义阶段,发展经济学上后者叫幼稚产业保护阶段,二战后的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被称为战略性贸易政策。总括起来,似乎工业化发展过程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贸易保护阶段,无论重商主义还是幼稚产业保护、战略性贸易政策,都主张第一阶段不同程度的贸易保护,促进新产业的赶超发展,待技术水平的差距逐渐缩短或获得产业竞争优势、改变自己的贸易条件后,再进入第二阶段,即自由贸易阶段,由注重长期动态的资源配置效益到注重静态的资源配置效率,让市场自发调节资源的配置,其中关键的还是技术进步。

相对而言,古典式的技术赶超模式比较简单,因为当时工业结构比较简单,各国之间技术差距不大,一国可以引进的技术很少,很快就达到引进的极限,要赶超先进国家,第一步就是贸易保护,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其达到一定规模和竞争力;另外,当时科技知识积累也不多,各国相差不大,新技术开发机会很多,不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大量的辅助设备,也不需要大量的相关知识协助,使很多国家都有机会开发新的产业。因此,当时后发展赶超成功的有影响的国家比较多,如德国,美国,日本,前苏联等。但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工业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门类的不断增加,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国家再要想实现赶超,其要跨越的产业链已经非常长,要求投入的资金和技术也非常多,还需要大量的相关产业及辅助设备、基础设施作为铺垫,对政府的动员能力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并且,由于规模经济和外部性的存在,后发国家将要面对的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垄断竞争。因此,对今天的后发国家来说,要实现工业化的赶超十分困难,对于今天的后发国家来说,很多国家将要跨越的不是德国、日本崛起前要克服的轻工业劣势,而是比韩国还要艰难的跨越轻工业、重化工业、电子工业、信息技术、航天工业、生物技术等一系列产业劣势和技术差距,因此,后发国家的赶超将是一个比较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要想同德国一样直接楔入重化工业,迎头赶上已经基本不太可能,因为今天的技术更为复杂,需要大量的相关产业来支撑,而后发国家缺乏基本的条件。因此,很多国家现在还大搞跳跃式的进口替代或次级进口替代战略,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以期迎头赶上,那是不切实际的,必然会带来投资效率的低下,发展的失败,导致得不偿失。因此,工业化的赶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很好地规划,要充分利用各种比较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相对先发国家来说,后发国家可用的技术更多,对于一些常用技术,可以通过大量招商引资及技术购买来获得,从而节约技术开发成本,加快技术进步速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国民收入。然而,可以廉价引进的技术一般是发达国家已经淘汰或没有比较优势的技术,基本上和发达国家的产业没有什么竞争,这些技术或产业一般利润较低,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虽然这些技术的引进可以在一段时期内提高一国的贸易得益,但要实现一国经济的赶超,仅靠发达国家这些水涨船高式的淘汰技术是不行的,还必须不断地根据发展需要,改变资源配置方式。笔者认为,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工业化的赶超就是技术的赶超,传统的保护贸易、自由贸易两阶段发展论已经不符合当前的现实,后发国家的发展应该根据比较优势的转换不断改变自己的技术发展模式。根据当前的情况,后发国家技术赶超应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自由贸易、技术引进为主,因为随着发达国家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技术已失去垄断价值,成为常用技术,引进容易,而且价格便宜,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技术引进,加速自己的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虽然该商品的贸易条件相对于发达国家商品来说依然处于绝对恶化状态,但我们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生产率的提高改变了一国相对贸易条件,这时静态的比较优势是分工的基础,资源配置效率高。这一阶段如果不顾本国现实,什么技术都要自主开发,或跳跃式赶超,做力所不及的事,必然会导致资源的紧张与浪费并存,造成发展的失败,这也是中国解放后长期进口替代政策失误的原因。但技术引进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会成本递增,当产业结构对发达国家造成竞争压力后,其可获得的可能性急剧降低,导致技术进步受阻,产业结构升级困难,贸易条件恶化的损失大于生产率提高的收益,形成贫困化增长,资本由于产业利润低,大量闲置过剩,在这种情况下,后发国家的技术进步就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技术引进与技术开发并重,实施适度的贸易保护,国家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通过有选择的产业政策,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改善自己的贸易条件和贸易得益。在第一阶段,台湾地区比韩国做得好,充分地利用了静态的比较优势,但在第二阶段,台湾地区依然执着于静态的比较优势,未能积极地创造动态的比较优势,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经济发展就不如韩国。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后发国家能够引进的技术越来越少,发达国家也不希望出现另一个日本或韩国,在这种情况下,后发国家的技术发展政策就进入第三阶段,必须以技术的自主开发为主,面对的是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国家主要通过产业政策,加强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合作与交流,占领产业制高点,获得先发优势和规模经济,将动态的比较优势与静态的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兼顾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宏观平衡与微观效率,有效地配置资源,实现跨越式赶超。

因此,对于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和刚刚进入中期阶段的国家来说,没有必要实行产业政策,因为引进技术容易且成本低,可以节省时间和资金;并且因为资本稀缺,也没有能力实行产业政策。但对于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国家来说,技术引进的难度加大,成本提高,资源闲置很多,应该逐渐加强技术自主开发力度,打破发达国家的市场垄断,促进资源的长期有效配置。然而,由于越到较高技术产业阶段,其投资规模越大,规模效应和正外部性越明显,对基础设施与支持产业要求越高,而且投资周期长,风险大,这就需要一定的产业政策的支持,以促进新产业的成长,有时候,政府甚至不得不亲自担当起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力,以弥补市场失灵所带来的长期资源配置失效。而且,受西方优越论的影响,后发国家的国民普遍有一种崇洋心理,喜欢优先购买国外品牌商品,这也对后发国家的技术开发不利,必须通过国家采购、市场保护等有效措施来保证民族高新技术企业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扶植其尽快成长。

四、认清中国经济发展阶段,重构经济发展战略

解放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波三折,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误,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看,解放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解放后到改革开放,这一阶段由于特殊的原因,中国实行的是进口替代工业化,走技术自主开发之路,重复开发严重,技术进步速度慢,投资成本大,资源利用效率低,虽取得有限的进步,但付出成本太大,并拉大了和世界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第二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纠正了前一阶段的失误,大力引进技术,赢得了开发时间,节约了资本,改善了中国贸易条件和贸易得益,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缩小和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引进的技术越来越少,技术瓶颈的制约越来越明显,产业结构转换困难重重,贸易条件恶化,有些产业陷入贫困化增长,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引进技术越来越难,比例越来越少,成本越来越高,而且国外企业技术垄断现象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自主的技术开发来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改善贸易条件。否则,依靠静态的比较优势,中国在前有发达国家的垄断,后有发展中国家追赶的夹击下,必然会导致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陷入贫困化增长而不能自拔。因此,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实行有限的产业政策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有利于形成动态的比较优势。

对于一个大国来说,中国实行一定的产业政策有自己的优势,一是资本充裕,西方国家只是从绝对量上来看中国的资本量,这是错误的,虽然中国资本绝对量并不多,但由于中国已有的产业发展十分成熟,竞争十分激烈,投资风险增加,技术瓶颈制约了产业升级,导致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使产业利润十分微薄,大量资本被闲置,将这些低效利用的资本用到对改善未来中国贸易条件关系重大的新兴产业中去,恰恰是对资源的长期优化配置。二是外汇瓶颈不存在。中国作为出口大国,可以影响一些商品的贸易条件,通过减少一些过度竞争,贸易条件恶化厉害的产业的投资与产出,反而可以优化贸易条件,甚至增加贸易得益。而且,中国出口产品多元化,不会因为某些产业的衰退就出现贸易逆差。三是分摊成本,中国实行的是梯度开发政策,技术的加快进步,有利于中国各地之间的产业转移,提高各地的就业率和收入水平,否则,像现在一样集中于有限几个产业过度竞争,必然导致各地的贫困化增长。四是充足的人力资源,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都有利于新产业的技术开发。五是国家较大,可以兼顾动态与静态的比较优势,协调宏观与微观,长期与短期的资源配置,而不会导致发展的失调。

对于实行怎样的产业政策,后发成功国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经验,如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通过关税、补贴、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目标产业的发展,完善市场、产权机制等等。笔者认为,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实行产业政策要注意三点:(1)实行的是赶超式的工业化战略而不是跃进式的战略,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讲究的是速度要快,产业政策应该遵循轻工业―重化工业―信息产业―生物技术这样一个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模式,而不是舍易就难的式不顾自己的条件企图迎头赶上,这是不现实的,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2)产业政策的成功需要一个有力、廉洁的政府,在市场失灵较严重的背景下,中国一方面应该进一步深化民主法治建设,约束政府寻租和官员腐败,另一方面应该选择副作用最小的政策,防止双重失灵。(3)市场竞争是技术进步的有力刺激因素,因此,应该尽快破除国内严重的行业垄断、区域封锁,促进公平竞争,在产业战略实施的主体选择上,应该把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私营企业作为主要对象,确保微观领域资源配置的较高效率。

当今,世界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危机、生态危机,以西方价值观为主导的现代化已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撕裂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平衡关系,造成人的异化,如果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必然会导致人类的毁灭。因此,中国必须摆脱对西方式工业化道路的路径依赖,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理念,致力于创建一个新型的现代化国家,实现社会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只有这样,中国的赶超才有可能,也才有意义。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译本)[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4.

[2]杰拉尔德・迈耶,等.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中译本)[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贸易条件论文范文7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条件;贸易效率和公平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092-02

1 问题的提出

经济一体化理论认为,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给成员国带来贸易转移、贸易创造、投资创造等静态效应,以及规模经济效应、竞争加剧效应等动态效应。这些效应将有助于提高成员国的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对效率的追求,是一国加入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和原始动力。然而,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也会带来诸如垄断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负面效应,它们会导致自由贸易区建设所带来的贸易利益在成员国之间不公平地分配,对自由贸易区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威胁。因此,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应该同时强调效率和公平。

贸易条件作为一个评价体系,反映了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分割情况,它主要包括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通过对这些贸易条件的分析,我们可以研究一国在加入自由贸易区后,其贸易效率和贸易公平的变动情况。所以,本文采用贸易条件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中国在加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贸易效率和贸易公平的变化情况,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 中国―东盟贸易条件分析

2.1 数据说明

由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始于2000年9月,时任中国总理朱基在第四次东盟和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关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并得到东盟有关国家的赞同,本文选取2000年为基年,采用2000年前后各八年的中国―东盟贸易条件数据,以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前后中国的贸易条件变动情况。

其中,1993年至2006年的贸易条件数据引用自黄满盈(2008),2007、2008年的贸易条件由笔者计算。

黄满盈(2008)采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二版(SITC Rev.2)的数据。黄满盈(2008)根据Lall(2000)对进出口商品的分类,共选取五大类商品,计算了1987―2006年间的贸易条件。为了保持与黄满盈(2008)的计算数据和方法的一致性,本文同样选用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二版(SITC Rev.2)的数据,依然根据Lall(2000)对进出口商品的分类,选取了五大类商品共502种:初级产品72种、资源型制成品134种、低技术制成品123种、中技术制成品132种和高技术制成品41种。

由于中国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的贸易量占中国―东盟贸易量的90%以上,本文选取中国同上述五国的贸易来代替中国同整个东盟的贸易。

2.2 计算结果

2.2.1 中国―东盟的价格贸易条件

图1 中国―东盟整体价格贸易条件

总的来看,从1993年至2008年,中国与东盟的整体价格贸易条件处于逐渐恶化的趋势,2008年比1993年下降了42.4%。具体来看,2001―2003年,中国与东盟的整体价格贸易条件缓慢下降,2004年出现小幅反弹,2005、2006年依然缓慢下降,2007年下降幅度大增,达到相对的历史低点,于2008年出现小幅反弹。从总趋势来看,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之前,中国与东盟的整体价格贸易条件基本都高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之后。

价格贸易条件反映的是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后贸易利益分配的公平情况,如果价格贸易条件改善,说明该国获得的贸易利益越来越公平,反之则越来越不公平。因此,2000年以后中国―东盟整体价格贸易条件趋于下降,说明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建设后以及建设过程中,中国所获得的贸易利益趋于不公平。

2.2.2 中国―东盟的收入贸易条件

(1)中国―东盟整体的收入贸易条件

图2 中国―东盟整体收入贸易条件

在1993年至2008年间,中国―东盟收入贸易条件处于改善的趋势,2008年比1993年增加了374%。具体来看,中国―东盟收入贸易条件在2001和2002年改善缓慢,2003至2007年开始较大幅度地改善,2008年出现小幅下降。

收入贸易条件反映的是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后贸易效率的变动情况。如果一国的收入贸易条件改善,说明其贸易效率得到提高;反之则降低。2000年以后,中国―东盟收入贸易条件的大幅改善,说明通过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的贸易效率显著提高。

(2)中国―东盟分类商品的收入贸易条件

图3 中国―东盟分类商品的收入贸易条件

上图显示,在2000―2006年,各类商品的收入贸易条件均持续改善。2007年,高技术制成品的收入贸易条件开始恶化;2008年,初级产品、中技术制成品和高技术制成品的收入贸易条件均恶化,说明中国在这些商品种类上贸易效率开始下降。

2.2.3 中国―东盟要素贸易条件

要素贸易条件等于价格贸易条件乘以相对劳动生产率,本文采用“国内生产总值/就业人数”来代替相对劳动生产率。为了保持数据的国际可比性,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人数数据均来自联合国贸发会UNCTAD Handbook of Statistics online。

(1)中国―东盟整体的双要素贸易条件

图4 中国―东盟整体的双要素贸易条件

注:“相对劳动生产率”以右纵轴为刻度

在1993至2008年间,中国―东盟整体的双要素贸易条件波动较大,改善了62.2%。中国―东盟整体的双要素贸易条件在2001、2002年缓慢改善,2003年大幅改善,2004至2006缓慢改善,在2007年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反弹,于2008年改善。在2007年,相对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幅度小于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幅度,所以在2007年,中国―东盟双要素贸易条件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恶化。

双要素贸易条件也反映了一国的贸易效率状况。当双要素贸易条件改善,说明该国的贸易效率提高,反之则降低。2000年后,中国―东盟整体的双要素贸易条件改善明显,说明中国的贸易效率提高。

(2)中国―东盟分类商品的双要素贸易条件

图5 中国―东盟分类商品的双要素贸易条件

注:“相对劳动生产率”以右纵轴为刻度

2001、2002年,各类商品的双要素贸易条件平稳改善,2003年有了较大幅度改善,于2004至2006年缓慢改善。高技术制成品双要素贸易条件在2007年有大幅的恶化,在2008年小幅改善。初级产品双要素贸易条件在2007、2008年持续恶化。这些都说明中国在高技术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上的贸易效率开始下降。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

3.1 中国―东盟价格贸易条件变化原因的结构分析

图6 中国-东盟分类商品价格贸易条件

上图显示,在2000至2008年间,中国―东盟整体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趋势同初级产品、高技术制成品的恶化趋势较为相似。相反,其他三类商品的价格贸易条件虽有不同的波动情况,但总地来说没有较大的恶化趋势,基本在一特定区间徘徊:除了2001年资源型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达到116,这三类商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在其余年份均在83―109这个区间徘徊。所以,在2000至2008年间,中国―东盟整体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主要是因为初级产品和高技术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所致。

3.2 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公平和贸易效率分析

(1)价格贸易条件反映的是一国贸易获益的公平状况,体现一国出口商品对进口商品的相对购买能力。中国―东盟整体的价格贸易条件趋于下降,说明中国的出口商品对东盟的进口商品的相对购买力在下降,中国从自由贸易区所获得的贸易利益并不公平。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在初级产品和高技术制成品上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尤其明显,在这些商品上,东盟获得了比中国更多的贸易利益。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整体而言,在初级产品和高技术制成品上,中国的贸易公平受损;在资源型制成品、低技术和中技术制成品中,东盟国家的贸易公平受损。

(2)收入贸易条件等于价格贸易条件乘以出口数量指数,它反映了一国出口商品的绝对购买能力,体现一国的贸易效率。中国―东盟的价格贸易条件趋于恶化、而收入贸易条件却大幅改善,说明中国出口商品的绝对购买能力和中国的贸易效率都显著提高。由于东盟对中国的出口数量每年递增,并且其价格贸易条件呈现改善的趋势,所以东盟的收入贸易条件也应该是改善的。由于中国和东盟的收入贸易条件都呈现改善的趋势,整个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率得到提高。

(3)双要素贸易条件等于价格贸易条件乘以相对劳动生产率,从相对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的幅度是否超过价格贸易条件降低(或提高)的幅度视角来评价贸易获益情况,它反映了一国的贸易效率。中国―东盟价格贸易条件趋于恶化、而双要素贸易条件趋于改善,说明中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超过了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程度,最终提高了中国的贸易效率。由于劳动生产率一般是逐渐提高的,并且东盟的价格贸易条件呈现改善的趋势,东盟的单要素贸易条件也应该是改善的。由于中国和东盟的单要素贸易条件都呈现改善的趋势,整个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率得到提高。

3.3 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效率和公平

追求贸易效率,是各国参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初衷和动力。因此,在自由贸易区建设早期,贸易效率是各国追求员国之间的公平分配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某些成员国获得的贸易利益长期不公平,那这些成员国将倾向于逐渐远离甚至可能退出自由贸易区。贸易利益的不公平分配,不仅制约着贸易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也将引发自由贸易区的不稳定。相反,如果贸易利益在成员国之间相对公平的分配,那各国将更有动力来维持和促进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形成成员国共同稳定发展、共同提高贸易效率的局面。所以,贸易利益在成员国之间的公平分配是贸易效率持续提高的必要条件。我们应该以贸易效率作为实现贸易公平的手段,以贸易公平为贸易效率的实现提供机制保证。

4 政策建议

为了保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能够可持续的发展,应该综合考虑贸易效率和贸易公平的平衡,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自由贸易区建设初期,重点关注贸易效率:成员国发挥本国比较优势,生产优势产品;改善基础设施状况和投资环境,吸引投资;逐步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形成广大的自由市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知识积累、技术创新等,逐步进入价值链的中、上游,以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

(2)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后期,重视贸易利率和效率的平衡:在自由贸易区层面,由各成员国共同出资,设立各类专项基金,其主要任务是给相对落后的成员国提供资助,以刺激这些地区的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资助落后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整合资源,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成员国的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Akihiko Kaneko. Terms of Trade, Economic Growth, and Trade Patterns: a Small Open-Economy Cas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0, 52(1): 169-181.

[2]Sanjaya Lall. The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Developing Country Manufactured Exports, 1985-1998[J]. 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 2000, 28(3).

[3]彼得•林德特.国际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135-140.

贸易条件论文范文8

关键词:自由贸易;战略性贸易政策;国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4-000-01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背景

战略性贸易政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其著名的学者有詹姆斯・布朗德、巴巴拉・斯潘塞以及保罗・克鲁格曼等,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伴随着国际经济贸易出现了新情况后,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新贸易理论相对于传统贸易理论,其新之处在于它的理论假设前提扩展到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本身更接近于现实的经济生活。二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产业内贸易的增长开始逐渐超越产业间贸易的增长,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的前提假设越来越与现实经济不符,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基础上,产品差别化,规模经济和进入障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就是伴随着这样的环境而产生的。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适用性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一个方面,它对于促进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国民经济福利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战略性贸易政策不是各个国家想要实施就可以实施的,一个国家只有满足相应的条件后才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

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需要满足两类条件,一个是必要条件,另一个是充分条件。从必要条件来说,一个国家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首先实施这个政策的行业必须是具有较高的集中度,消费者对该行业的产品需求大;其次,该行业所处的市场应该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该市场的厂商存在寡头垄断和规模经济,这样国内外寡头企业在本国和国际市场展开激烈的争夺,政府进行干预的可能性就出现了。从充分条件来看,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需要经济方面的充分条件和政治方面的充分条件。就经济方面的充分条件而言,主要有:寡占企业的数目不能过多,并且以古诺方式进行竞争;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行业必须有较高的市场进入壁垒,该行业有限的使用瓶颈资源;同时要求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政府必须有较强大的政府收入予以支撑。就政治方面的充分条件而言,主要有:政府必须掌握大量而广泛的经济信息,能够独立决策不受利益集团的左右,同时在实施政策的同时并未引起相关国家的报复。

三、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践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通过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功,这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日本。日本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它将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集为一体,组成了日本宏观调控的一部分。同时,日本在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时,也非常注意与其他宏观调控想协调、相一致,使其发挥整体性的作用。纵观日本战后到至今,日本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目标,以及贸易增长,贸易结构优化目标为前提,日本政府通过各种法律和非法律手段,在金融、外汇、税收、技术引进、外资引进等方面,对不同的产业和行业有针对性的制定了不同的政策。其次,日本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日本的经济战略思想是相一致的,即恢复经济发展,然后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其基本国策是贸易立国、技术立国,积极促进产业机构的高度集中化、专业化和知识化。日本将战略产业和行业的发展作为日本崛起的基础,它没有采取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的贸易政策,即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日本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日本采取了熊彼特式的创新国贸理论,即技术是变动发展的,技术进步或产品和工艺创新对市场竞争已经对经济的作用要比自由市场信号对产业的作用要打得多。所以日本在第一阶段选择了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含量高、吸收就业人口能力大的重化工业,在第二阶段选择了电子,计算机,生物,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然而这些产业的巨大成本优势和其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溢出效应必将给这些产业带来非常大的利益。

日本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实施了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有目标、有重点的选择了一个又一个的“战略”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并在70年代中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产业结构方面明显得到了优化,第一产业急剧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对外贸易结构得到了升级,贸易收支实现由长期逆差向收支盈余的转变。

四、战略性贸易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根据日本在战略性贸易政策上实施的经验,我们在选择战略性贸易政策时:

首先,要选择合理的保护措施,现在我们已经是WTO的正式成员了,我们应该在WTO规则允许下选择保护措施,对国内市场进行保护,在保护具体对象上,我们应有目标、有重点的去选择,主要目的是要培育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同时,政府应运用经济手段将人才、资金等各种资源集中在战略性产业中,扩大国内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其次,确定战略性产业,该产业之所有冠以“战略”二字,就是该产业将有利于未来国民经济的增长,其发展将带来巨大的外部效应,尤其应该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目标产业,继续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鼓励发明创造,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制度创新跟上产业创新的步伐。

最后,考虑到我国正处于转型阶段,劳动力优势仍然是我国获得产业比较优势的最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对“重合性”产业的支持,也就是我们应该积极迎接发达国家的产业植入,在这一过程中,学习他们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本国劳动力的素质,为产业结构升级打下人力基础。

参考文献:

贸易条件论文范文9

关键词:贸易条件 国际经济学 经济增长 收入转移 贸易政策

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在国际经济学中,我们对贸易条件的定义为一国出口产品的价格除以进口产品的价格,当价格比上升时,我们就说该国的贸易条件改善,下降时即是贸易条件恶化。

下面我就从经济增长,收入转移,以及贸易政策三个方面分别考察它们对中国贸易条件的综合影响。

首先,从经济增长方面考虑。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都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近20年的GDP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可以说经济呈现爆炸式增长。但不幸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条件却呈现恶化的趋势。从世界银行提供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贸易条件指数(以不变美元价格计)下降了20%(2000年为100,目前为80左右),如果剔除掉2007到2008年间石油价格的异常波动,那么中国的贸易条件指数实际下降10%左右。

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使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偏向于出口产品的经济增长成为出口偏向型增长,反之为进口偏向型增长,而出口偏向型增长会是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但对世界其他国家有利;进口偏向型增长有利于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但世界其他国家则为此付出代价。

具体到中国来看,中国通过加工贸易模式而实现的出口大都是技术含量较低、劳动要素密集的工业制造品,而由于我国在近20年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以解决广大群众的就业问题,因此我国近些年来进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也是建立在出口偏向型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我国贸易条件随着经济增长反而恶化的现象。另一方面,我国通过加工贸易所出口的产品有较高的替代性、技术含量低、国际竞争激烈、主要靠成本优势出口的特点,所以我们的出口产品涨价的空间非常小,这也是导致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之一。

第二,从收入转移方面来分析。通过国际经济学理论我们知道,如果收入转出国对出口产品的边际支出倾向比转入国高,那么收入转移使转出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反之,如果转出国对出口产品的边际支出倾向比转入国低,那么转出国的贸易条件就会改善。

分析中国的时候,我们应把中国分别作为收入转出国和转入国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我们的人口众多,而且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均衡,我们作为转出国的对外援助相对较少,其中主要是向非洲等第三世界贫困国家的转移。我们中国的援助大都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所以非洲的被援助国家并不会拿援助买中国的出口商品,因此从收入转出国的角度看我国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当中国作为国际收入转入国,即被援助国家时,中国所利用国际援助的方向大多数在扶贫、教育、艾滋病防治、环境保护、政府管理、紧急救灾援助及灾后重建等方面,而对收入转出国的出口商品购买很少,所以从这方面来讲我们的贸易条件是改善了。

综合中国作为收入转入国和转出国两个角度来说,中国的贸易条件的改善远大于贸易条件的恶化,因为毕竟中国现在还是地区发展很不均衡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对外转移支付的金额有限,而作为收入转入国的比重更大,所以从两个角度的综合考虑,在转移支付方面中国的贸易条件是改善的。

第三,从贸易政策方面来分析。国际经济学理论中提到,进口国对进口产品加征关税,会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改善而外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出口国对本国的出口产品进行补贴会导致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外国的贸易条件改善。

中国加入WTO以后,大幅度调低了进口产品的关税税率,而且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国内市场庞大,所以进口关税的改变对国际相对价格的影响较大,关税的降低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加入WTO以后,其他国家对我国所征收的进口关税也大幅度降低,这相反使得我国的贸易条件改善。从我国加入WTO以后的实践中看,在双方均降低关税的情况下,我国的贸易条件得到的改善显然远远大于恶化的程度,所以我们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受益颇大。

从出口补贴分析,由于我国长期采用的是鼓励出口的发展战略,我国的贸易补贴幅度也比较大,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我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往往出现中国生产的产品,外国的售价反而比中国国内的价格低的状况,而且补贴政策也导致了我国贸易条件的很大恶化。另外,我国所实行的补贴比较多的用于制造业而不是高新技术产业,这也直接使得了我国出口偏向型经济增长的出现,更加加深了我国贸易条件的恶化。所以在以后的对外贸易中,我国的补贴向哪个产业发放,发放多少补贴,都是需要慎重思考的事情,我们不能只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长远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机会。

综合以上三个因素的影响来说,我国近20年的贸易条件确实恶化了,更为严峻的状况是我国人口红利越来越小,在沿海地区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我们的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便宜的状况将会改变。这就要求我国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的依赖;扩大内需,让普通百姓也体会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这也给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我们这一代人更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中国的平稳快速发展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