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儿童英语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3 15:08:40

儿童英语论文

儿童英语论文范文1

英语学习在广泛受到关注的同时,儿童英语学习更是为家长所注重,面对各种各样的英语培训班,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往往在儿童英语学习方面迷失了方向,更有甚者,以成人的目光来看待孩子,忽视了儿童的天性,是英语学习成为孩子们的一种负担。环美英语独特的英语教学模式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英语,取得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儿童对所有的事情却充满着好奇,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采取填鸭式教育,只要采取引人入胜的方法,就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环美英语的“妈妈模式”教学,从兴趣入手,采取游戏的方法,鼓励每一个孩子参与其中,不给孩子灌输太抽象的东西。

例如,在教授英文认读的时候,环美采用一种先进的方法——自然拼音法,可不必借助国际音标而通过字母本身就可以基本掌握单词的拼音方式、拼写方式,做到看字读音,听音拼字。这种方法通过运用简单的发音规律来认读陌生单词,可以帮助记忆和提高学习兴趣。这种方法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化,便于记忆,这是有魔法的自然拼音。另外,环美还推出TPR教学法,这种方法的英文全称叫——TotalPhysicalResponse,即全身肢体反应教学法,通过直观教学方法让孩子直接反映出英语,免去中英切换过程。孩子根据教师的肢体语言指令下反应或做动作而不必开口说,语言重复率高,有利于形成英语的直线思维模式,这样一来,输出存储的英语就很容易了。

英语的学习在于应用,环美结合生活场景,精心设计,让每一个学生在环美学习英语时,边学边用。从日常生活中,如:打招呼、去洗手间、课间喝水等,从社会实践中,组织各具特色的社会实践和英文教学活动,避免枯燥的学习,提高英文交流和应用能力,让孩子们从实践中增强语言能力。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一英文学习实践越来越能发挥它的作用,是英文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就是我们全英文活动的掠影。如:在市内各大超市举行的快乐美语购物团、在音乐厅举办的俄罗斯人民艺术家钢琴演奏会、空军基地及杨村小世界美语夏令营、一年一度的大型美语圣诞嘉年华游园会、天塔亲子游、世界童话之旅、麦当劳点餐、自然博物馆和动物园英文教学互动游等等。。。这些场景教育模式的推出,赋予孩子具有站在国际舞台上的自信。

环美英语的英文老师结合孩子的特点,每天花大量的精力研究出各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每一堂课表现出来的是一位老师,而每一位老师展现出来的是整个环美教学团队的创新精神和整体的教研水平。环美深信:课程都可以模仿,但教学质量决不可替代!!!

儿童英语论文范文2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2-0073-04

策略是“一种目标导向的、为能促进心理及行为表现而进行的认知操作”。而阅读理解是“读者同时提取信息和建构文章意思的过程”,是阅读中较高水平层次的认知加工过程。儿童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是指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在面对不同类型的英文阅读材料时,为准确、有效地提取文章信息和理解文章意思,相应采取的一系列具体方法、步骤,是一种内在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表现的总和。英语阅读能力是儿童进行英语学习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奠定儿童未来学习、成长发展的基石。“如何教”以帮助儿童掌握有效的阅读理解策略,成为小学英语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几种主要的儿童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

(一)交互式教学模式

交互式教学是指以师生间的交互对话为背景,在真实的阅读任务中培养儿童灵活运用阅读理解策略,并有效提高儿童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是由佩林卡萨(A.S.Palincsar)于1982年提出的。交互式教学充分吸收了专家支架、预期教学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现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之一。

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着眼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重点培养儿童掌握“总结”“提问”“阐释(疑难)”以及“预测(下文内容)”等四种阅读理解策略,主张在儿童需要时给予提示和支架。交互式教学主要包括如下两个重要的步骤。

第一,教师解释阅读理解策略并进行示范。教师先呈现要阅读的文章,并提供一定的线索激发儿童的背景知识。然后,在儿童默读完一段文章后,教师具体示范“总结”“提问”“阐释(疑难)”以及“预测”等四种阅读理解策略是什么,如何将它们应用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教师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的水平积极参与其中,并给儿童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师生间进行“交互”对话是重要环节。“交互”对话特点如下:师生都应明确教学目标;对话应有主题、方向;灵活地利用儿童的理解,把它与新知识联系起来;教师应帮助儿童就对课文的理解来展开讨论,而不是只作字句的重复;教师对儿童的发言所作的评价能引导学生更积极地作出建构性的反应。

第二,儿童进行讨论与练习。教师要安排儿童轮流做小组(4~6人)的“老师”。在组员都默读完一段文章后,“老师”要像教师那样带着大家进行“总结文章内容、提问、阐释疑难、预测下文内容”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在师生的自由对话和讨论中进行的。学生参与讨论的形式主要有:详细阐述和评价他人的总结;提出其他问题;评价他人对下文内容的预测;请教别人,要求澄清疑问;帮助他人消除对文章的误解。

最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儿童能够内化对阅读理解策略的认识,独立应用策略进行阅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会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减小。

(二)直接解释教学模式

直接解释教学指教师以直接外显的方式教授儿童一种或几种阅读理解策略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最先是由罗勒(L.R.Roehler)和达菲(G.G.Duffy)等研究者提出的。它的研究与发展也受到了支架式教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直接解释教学模式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强调教师的直接示范作用,以使儿童能“模仿”教师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认知加工过程;将对阅读理解策略的解释与运用密切结合,以便使策略性的心智活动能在阅读文章中得到立即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如下几个相互联系的教学程序或步骤。

第一,教师直接解释与示范要儿童学习的阅读理解策略。教师选取并向儿童介绍要阅读的文章或文章段落,一般应用出声思考的方法向儿童示范怎样应用一种阅读理解策略,使儿童能比较直观地观察到成功的阅读者利用这种阅读理解策略进行理解文章的心智加工过程。

第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支架式练习。儿童按照要求就教师选定的其他文章进行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练习。教师要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其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会随着儿童对策略应用的逐渐掌握而相应减少。

第三,教师说明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迁移性。教师也还要对所教授的阅读理解策略在其他类型文章中的应用进行解释说明,以促进儿童在各种阅读语境中对所学阅读理解策略的灵活运用。

(三)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

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是普雷思雷(M.Pressley)等人提出的一种以理解策略的学习过程为“媒介”,实现师生、生生间对文章意思的共同建构理解的教学模式,强调读者与文本及师生间的交互建构作用,并认为教师和儿童对文章的各自反应会影响他们的理解。

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聚焦于对理解策略的学习过程,具有如下特点:实施周期较长,它要融入到整个学年甚至数年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强调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建构作用,并认为教师和儿童对文章的反应会影响到他们各自对文章的理解;关注理解策略的学习过程,以此协调儿童之间的“对话”和对文章意思的建构理解;要求教师具体示范怎样在不同的语境下灵活组合应用“预测下文内容”“心理意象”“与先前知识建立联系”“自我提问”“阐释疑难”和“总结”等多种阅读理解策略。

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教师的解释与示范。在教学开始,教师首先解释并示范上述几种阅读理解策略的灵活运用,包括对各种阅读理解策略的不同应用语境的说明。

第二,儿童的练习。儿童练习使用阅读理解策略,教师对怎样有效使用阅读理解策略给予指导,并在儿童需要时给予必要的暗示。

第三,讨论、交流。在小组中,儿童轮流通过出声思考方法来使他们理解监控文章的过程外显化,向其他儿童呈现并解释他们是怎样利用相应策略去理解文章的。具体来说,儿童要向他人说明他们是怎样将文章内容与先前知识进行联系的、说说自己对文章内容的总结过程、描述一下自己头脑中出现的故事景象以及预测的下文内容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儿童会各自建构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大家可以“头脑风暴”,并就各自的理解进行交流

和讨论。

第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强调阅读理解策略的作用,并根据需要不时地向学生明示各种策略怎样以及应何时何处使用。

二、对三种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以上三种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都受到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比较强的一致性,如:它们都吸纳了支架式教学思想,认为要在儿童需要时给予恰当提示与指导;都强调教师的有效示范作用,主张在教学过程中直接示范与解释儿童学习的阅读理解策略;都重视儿童对阅读理解策略的练习。但在一些方面它们又有不同。

第一,教学内容有区别。交互式教学模式的重点是对“总结”“提问”“阐释”以及“预测”等四种理解策略的教授,要求实现儿童对这几种策略的掌握和迁移应用;直接解释教学模式则适用于各种不同的阅读理解策略的教学,但它在同一时间内只关注单个策略的学习和运用;交互建构策略教学则主要以“预测下文内容”“心理意象”“与先前知识建立联系”“自我提问”“阐释疑难”和“总结”等策略的综合及灵活应用作为教学内容。

第二,对“交互”的关注点不同。交互式教学模式重视师生间的对话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影响;直接解释教学模式主要侧重教师的指导和支架作用,强调了师生间的“交互”;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不仅强调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作用,重点强调阅读者与文本的交互建构作用,认为教师和儿童对文章的反应会影响到他们各自对文章的理解。

第三,儿童在三种教学模式中的地位不同。与其他两种模式中儿童的主体性地位相比,直接解释教学较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教师身上,对儿童的关注较少,这也是它最大的不足之处。交互建构策略教学中儿童的参与讨论形式相对灵活,不同于其他两者的严格的教学程序和步骤。

三、给教师的教学建议

以上三种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是研究者针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而研究发展起来的,相关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验研究表明,交互式教学在小学特别是四年级以上儿童的英语教学中有显著效果,对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儿童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有积极影响;直接解释教学也能帮助小学儿童掌握阅读理解策略,促进他们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交互建构策略教学可以使二年级的儿童更多地意识到英语阅读理解策略的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对我国儿童英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深入分析我国儿童的英语学习特点和规律,恰当选用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

我国儿童的英语学习处在本族语背景下,儿童学习英语具有独特的规律和特点。有研究表明,汉语儿童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水平也对英语阅读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其发展过程基本上遵循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的发展过程,并受到了汉语学习经验的影响;作为初学者,儿童在开始学习英语阶段,“通常听和说的比重要超过书面语言,进而逐步增加书面语言的输入(即阅读)”;汉语儿童的英语口语词汇与阅读学习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汉语儿童的英语口语词汇对英语阅读学习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教师在选用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要在儿童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音意识和口语词汇的基础上,适时、适当程度地进行英语阅读的教学,并根据儿童阅读学习的目标和内容,选择恰当的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

(二)教师的有效示范是儿童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

教师的有效示范是交互式教学、直接解释教学和交互建构策略教学这三种教学模式得以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儿童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小学阶段,儿童学习英语的基本形式之一是模仿,教师的有效示范有助于儿童阅读理解策略的学习。教师自身首先应该掌握阅读理解策略知识,并且要以“外显”、具体的方式将应用各种策略的完整过程示范给儿童。例如,想让儿童掌握“总结”的要领,教师就要对什么是“总结”和怎样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等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还应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自己是怎样进行“总结”的讲给儿童听。对于英语故事的阅读教学,教师可用when、where、who、what和how等引导儿童抓住故事内容。而“总结”其他类型文章的内容,怎样从文中寻找关键性的词汇、短语和主题句子以及怎样将这些词汇和句子“组合”起来,就成为教师示范的重要内容。

(三)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有效组织儿童讨论与练习

三种教学模式都关注儿童对阅读理解策略的讨论与练习。虽然直接解释教学模式较多地侧重在师生间的讨论和教师指导下的练习,但小组学习的方式更有利于儿童对英语阅读理解策略知识的交流与分享。例如,在交互建构策略教学的小组活动中,儿童用出声思考的方式轮流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理解文章的过程。针对汉语儿童,教师应鼓励他们用英语说出自,己的理解过程,比如“When I read thesecond sentence in text,I think…”;也可以用汉语,“当看到了这篇课文的题目后,我联想到了某某课文,某某课文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与先前知识建立联系)……所以我猜想现在的这篇课文可能主要讲了(猜测下文内容)……下面我开始看课文的第一句话,这儿提到了一个人名……我发现自己对这个句子不十分理解,这个‘it’是指什么呢?(自我提问)…一看完这篇文章,我发现它主要讲了这样一个事情……(总结)。对于某某同学提出的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阐释疑难)……”这使儿童能够比较清晰地描述自己的阅读理解过程,深化他们对英语阅读理解策略的理解、应用及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有利于儿童对多种阅读理解策略的掌握。

儿童英语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儿童英语教学与文化意识培养是互为目的和手段的,通过合理使用现有英语教材,有效组织文化主题,对步及的英汉语言文化知识进行比较,并创设情景让儿童体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将有助于培养儿童文化意识并促进英语教学目标完整实现。

中英文化有显著差异,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导致两种文化的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时,总会存在由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交际障碍。因此,具备一定的文化意识,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对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至关重要。儿童英语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文化意识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成功儿童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儿童英语教学与文化意识培养

(一)儿童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无论是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角度,还是从英语教学需要的角度,或是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文化教学都是英语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化学习行为呈现如下阶段性:意识、关注、反应、实践和互动。文化意识培养是文化教学的首要。奥尔森根据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理论,将文化之间的学习分为不同阶段,其中与儿童相关的阶段为:"3 _ 8岁,儿童可以意识到与自己不同的文化;;9一10岁,儿童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般的认识;11一14岁,儿童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中的内在逻辑,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只要按照其发展的阶段性进行统筹安排,儿童学习英语文化是完全可行的。

针对儿童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培养应主要指两个方面:1.培养对受各自文化影响产生的英汉语言差异的意识,初步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2.培养对所涉及语言文化现象进行初步思考的能力。对于儿童英语教学来说,文化意识培养实质上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让儿童通过与语言相关的各种体验活动,从具体的语言、对话交往等刺激中形成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

(二)儿童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儿童英语教学作为学习者一生中英语教学的初始阶段,与语言配套的文化教学显得十分必要。儿童英语教学 目的是以激发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发展初步英语交际能力为重点的,文化意识培养不仅是教学中必须考虑的一个要素,同时也是促成上述目标顺利实现的手段。在这一阶段文化意识培养对儿童英语学习以及儿童综合文化素质提高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提高儿童英语学习兴趣和成效。

文化作为英语教学有机组成部分,能为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和语境,使英语学习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并摆脱单调的符号学习的形式,变得真实并充满生活气息,从而提高儿童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英语语言学习本身也是文化学习的重要手段,英语的交际实践可以给予儿童尝试跨文化交际的亲身体验。将儿童英语教学与文化意识培养结合进行,不仅能提高儿童英语交际能力,而且符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这一最终目标需要。

2.有助于儿童养成良好英语学习习惯,降低母语负迁移作用。

中国儿童在汉语环境中成长,已经初步成为具有本族语言和文化身份的人。汉语语言和文化会对英语学习带来负迁移作用,导致中国式英语出现,“越是初学者,受到母语文化的干扰也就越大”。但如果能在儿童开始接触英语时逐步引人对应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让儿童学会对不同的语言现象加于关注和思考,养成良好语言学习习惯,将有助于降低母语语言和文化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

3.有助于使儿童英语教学趋向完整。

传统英语教学注重语言能力培养、忽视文化教学的倾向源于对文化与语言密切关系的忽略。这让儿童只学到了语言表层的知识,而潜伏于语言符号中的文化信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日后语言交际障碍。只有在教学中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让儿童接触到全信息的语言,才能使英语教学目的得到完整实现,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教学。

4.有助于提高儿童综合素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时期是认知发展最关键的时期。文化意识的培养在促进语言教学的同时通过儿童英语教学打开了一扇窗,让儿童接触到更多的感知和认知模式,扩大视野,增强理解事物的灵活性和多维性。

(三)儿童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现状

儿童英语教学目的中针对听说、读唱、拼写等项目指标都有比较明确的描述,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是,就语言文化教学而言,这一目标框架缺少了相应的细化措施。虽然目前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将文化意识的发展纳人了教学目标,但它主要还是围绕语言本身的教学来制定的,文化意识培养没有达到其在语言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在没有大纲约束和指导的情况下,儿童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教学仍然没有得到真正实现。 二、儿童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的策略

(一)在英汉文化间架构桥梁,具体直观地体现语言文化差异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内容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学习者对所学东西的感知”。儿童在学习一种陌生的语言和文化时,不会主动地去感知目的语独有的文化信息。在可以与外语教学结合的文化教学模式中,跨文化模式更适合儿童阶段英语教学:跨文化模式的出发点是不同文化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和共性。教师可以利用儿童已有的母语文化体验,在两种文化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从熟悉的母语文化知识人手,将儿童的注意力引向目的语文化刺激,帮助他们对其进行感知和理解。

通过将英汉文化的关系纳人教学并进行有意识的比较,能让儿童注意到英语文化息,并联系母语文化和个人体验进行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比如,在学““uncle”,“aunt”两个单词时,通过对比汉语中的“伯、叔、舅、姑、姨”,可以让儿童体会到英语称谓语使用和家庭观的不同。只有通过贯穿于语言学习的文化比较,才能对让儿童对两种文化和语言差异有形象、深人的了解,逐步具备文化意识。

跨文化教学模式应用到儿童英语教学过程中时,应结合儿童的语言学习需要、认知、情感发展水平和已有的母语文化经历、经验,从与儿童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实用主题人手,尽量采用形象具体的实物呈现方式介绍英语文化。在进行文化比较时,还应注意到英语内部英美语言文化差异,英语在美国和英国形成许多各自的特点,如果缺乏这一意识,在理解和表达时同样会产生错误。

(二)合理使用现有英语教材,形成文化主题的螺旋式反复

传统儿童英语教学存在忽视语言文化学习的现象,但同时被忽视的还有文化学习层次与教学阶段的相关性。文化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受到学习者年龄影响,儿童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同时应该注意到这一规律。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语言、认知水平、文化经验不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组织就不能是简单的文化知识堆积,而应该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文化主题筛选,在不同教学阶段对同一主题展开螺旋式推进,促进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文化意识的发展。比如,“家庭(home )”是一个普通却又重要的概念,儿童英语教学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这一文化主题。针对不同年龄儿童,这一文化主题在教学目的、内容和活动上应该做不同层次的侧重。年幼的儿童初次接触英语文化,这时的教学可以结合教具讲述一些适龄的英语小故事,让他们了解中外家庭的共通特性,比如家的安全保护作用,这也吻合小龄儿童的语言、智力及心理水平。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可以以家庭文化差异为中心,通过多种形式让儿童了解英美家庭特征。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儿童对自己家庭的认识来进行“家庭树(f11ily tree )”活动,藉此让他们了解中西家庭结构差异。“家庭”的概念在前一阶段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得以扩大和深化,活动中对语言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儿童英语文化意识培养应该在现有英语教材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语言内容为表线,文化主题为暗线,交织作用,对语言及其文化进行科学、系统的教学组织。

(三)创造文化氛围,通过体验式学习促进语言与文化教学的结合

在文化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学习具体文化的培训方式,通过调动学习者的情感、行为和认知等各个层面,让他们结合亲身经历学习文化。儿童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同样可以结合英汉文化,让儿童以体验式学习的方式进行,以儿童为中心,通过教学内容情境化,创造或模拟跨文化交际情景,介绍和展现英语在具体文化环境下的使用情况,可以促进儿童了解目标语文化,感知文化差异,为进一步的思考打下基础。

儿童英语论文范文4

关键词:文本温度;活化;亲近;融通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2-0018-03

英语学习不同于母语学习,汉语教材解读与呈现固然也有提升温度的要求,但母语的经验其实早已通过耳濡目染和生活积累,让儿童未曾捧读语文书本之前,就差不多拥有了“文本熟悉”;但英语则不然,倘若教师未能在文本解读与课堂呈现上让儿童触摸到文本的温度,那么,“冷冰冰的陌生人”或许会是许多学习英语的儿童对教材文本的印象,这无疑会影响他们英语学习的热情和成绩。

于丹写《〈论语〉心得》时提到“孔子的温度”。于丹写道:“《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不冷淡,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离现在两千多年的古人,依然让你感觉到暖意,以最贴近人心的方式将最朴素的真理传递到每一个人心中,将这些最活泼的经验透过万古沧桑带到今天,那么,英语教材的文本温度应该也潜藏在看似陌生、冰冷的符号后面。如何让文本的温度升上来,使其温暖儿童的言语生命,教师就要从儿童心理出发进行文本解读,还要有把文本在课堂中“立”起来、呈现出来的智慧。所有这一切需要教师的创造性的劳动,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有一些这方面的思考和实践,总结出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活化

活化指的是把教材文本的符号性的知识变成实际生活的直接经验,从而使冰冷而又陌生的英文符号染上浓浓的生活气息,让儿童触摸到它的温度,以最贴近人心的方式将知识和信息传递并植根于每个孩子的心田。

抽象而又完全陌生的英文字符是不可能和儿童的言语生命结成富有活性的意义和旨趣的。因此,教师必然要面对一个如何把教材的理性内容“再造”成能为儿童领略并喜爱的感性形式,即课堂“入境”的问题。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现代媒体富有视觉、听觉震撼力的视频、音频等能拉近文字符号和学生的距离,带给儿童熟悉的温暖的生活场景;设置情境的方法能将新知与生活链接,能调动起学生已形成的知识、经验、策略、模式、感受和兴趣,积极参与新知的获得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正如著名儿童教育家、中国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所说的那样,儿童心的琴弦往往是美的教学语言拨动的,教师应该多用“语言描绘情境”。教师的“倾情投入”,教师的“绘声绘色”,教师的“角色扮演”都会给冰冷的文本符号抹上温暖的生活色彩。

通过活化文本,可以使“躺”着的字符“站”起来。要使符号的文本“立”起来,要使生活之风吹进“寂寞”的文字,要使间接的,符号化的课堂生活回归到直接的、情境化的“日子”。

二、亲近

任何一门学科只有亲近儿童,儿童才会亲近学科。儿童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不同,我们在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去解读文本时,同时要进行角色的转换,要用儿童的心理去解读文本,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设身处地地为儿童着想。这样,儿童由贴近自己至体会到“温度”,从而在这温暖的环境中贴近了文本。

英语教材注意到了儿童的世界,因而编者在选文编文时指向了儿童生活。如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8A教材,全书共六个单元,分别有关儿童熟悉的六个主题――朋友、校园生活、世界名胜、野生动物、爱护鸟类、自然灾害。但必须认识到:指向儿童生活,打开通向儿童世界的大门,不等于儿童就能亲近这样的文本。这里有一个教师再创造的问题,即教师要恰当地引领儿童走进他们熟悉的生活,为他们走进“自己的”世界扫清途中的一切困难。还需认识到,儿童的世界不止是反映儿童生活,还应包括他们眼中“窥探”、心中期待的“大人生活”,因为儿童是每天都在盼着成为大人的。但是,他们眼中、心中的大人生活是和现实的大人生活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即他们认为的“大人生活”烙上了他们的年龄印迹,是“幼稚”的大人生活。即便是反映成人生活的文本,只要我们用儿童的眼睛去看,用儿童的心灵去触摸,这样的成人生活也就距离儿童很近,近到可以感受到温度。

亲近儿童还需要尊重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儿童的创造力丝毫不比大人逊色,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更不是书本的奴隶,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焕发着创造生命的活生生的人。因此,亲近儿童的英语文本不应该摆出权威的面孔,而是俯下身来对儿童说:我是开放的,我会让你们的创造有无限可能的。这样的文本会让儿童感到亲切、可爱,因而是有温度的。

三、融通

中国儿童的言语习惯、文化背景、名族属性和所面对的英语教材文本是有不小的距离的。尽管中国人编的英语教材已然烙上“中国印”了,但毕竟语言的隔离是客观存在的。在“英汉”或“汉英”的双向理解时,如果不能做到“融通”,不能进行语言和文化的双重转换(并且是圆融的、无痕的、自然的转换),文本冰冷的面孔是不可能温暖起来的。

有一个经典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著名的翻译“达人”许渊冲,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英译诗《为女民兵题照》,他对自己的翻译要求极高,每句都得是关照到文化融通的妙语。原诗若有对仗、双关,那么翻译也必须有对仗、双关。他把“不爱红装爱武装”中的“红装”译成“powder the face”(涂脂抹粉),把“武装”译成“face the powder”(面对硝烟),恰好表现了“红”与“武”的对应和“装”的重复,滴水不漏,公正妥帖,堪称妙绝!

我从这个例证得到启发,在解读文本和课堂呈现中,力求自己做到文化“双解”,对中、英文化的某些特质了然于心并努力无痕转换,既能了解、理解,又能读解。

其实,关于融通可说的话题很多,笔者此处仅选三个关键词,以期抛砖引玉。

1.婉曲。无论是汉民族,还是使用英语的西方人,委婉语都是一种表达的技巧和某些场合的规定性。委婉语的使用,使人们巧妙地表达了语言禁忌,也丰富了语言本身和语言文化,从而令语言更加生动自然,妙趣横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儿童了解并掌握汉、英语的委婉语的使用,适时地向儿童介绍,补充,比较汉、英语的委婉语。

在教“die”、“dead”等单词时,告诉孩子,英语文化中人们总用一些不伤及感情或中性词汇来表达它。如:to lay down one’s life, to close one’s eyes, to breathe one’s last,等等。同时,告诉孩子们,在汉语中也有“过世”,“归西”,“长眠”,“闭眼”,“不在了”,“牺牲”,“咽气”,“寿终”,“去世”,“了结尘缘”等委婉词汇来做相应表达。这种汉、英语文化的交融,圆润而又无痕的转换能带给儿童“老朋友”的温暖。

2.音韵。毋庸置疑的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铸就了汉语的音律美和音乐性。“调”,这一语言要素在汉语中甚至是一个重要的音位,因为每个字、词的调都是区别意义的声音,如:“腼腆”和“绵甜”,“美丽”和“魅力”。英语单词中,“调”并不具备明确的“音位意义”,但不等于英语无“调”,在语流中,英语的“调”具有表意功能、语法功能、表重音功能、语句功能,其中表意功能最为突出。所谓表意功能就是说话人通过语调来表达特定的感情和态度。英语语调抑扬顿挫,音节轻重缓急,节奏清晰明快,富有音乐美。英、汉语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但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美是共同的特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语言要素中的音节、平仄、押韵、节奏与旋律,都是教师应该考量的语言艺术要素。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儿童虽能发出正确的英语语音,却很难读出地道的英语句子,因为他们对英语的语调了解甚少,这客观存在的缺失的语言感受使本来鲜活的语言变得冰冷起来。我们不妨告诉学生汉语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分,英语则有升调和降调之说,阳平和英语的升调极为相像,英语的一般疑问句以及表达请求、打招呼、道歉等的句子都用升调,如:Do you like swimming in summer?Good afternoon, Madam.去声则类似于英语的降调,特殊疑问句和陈述句多用降调,如:What’s the population of America?Each student will have to finish the work before they go home.两者虽无太大共性,但就这一点点中西融通,就足以让学生走出冰冷的“无助”,在“似曾相识”的语感体悟中感受到温度。

3.双关。汉语的双关是充分体现汉名族语言智慧的一种语言技巧,在“双关”中起作用的语言元素涉及汉文字的音、形、义各个方面,特别在场合语境中,一语双关,往往妙不可言。其实英语中也有“双关”的表达,在涉及到这样的语言技巧的阅读材料中,如能进行中西语言文化的比较和联系,往往能让儿童感到有趣,感到亲切,这样的文本材料一下子让他们获得了温暖的体验。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配合教材内容讲个幽默、风趣的双关语,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增添课堂趣味性,又能帮助学生全方位了解英语,学好英语。如:初中教材“fly”一词有飞、苍蝇等含义,在讲授“fly”时笔者呈现句子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fruit flies like a banana,让孩子们猜测该句的含义。从耳熟能详的第一句“时光像箭一样飞逝”,孩子们很快得出结论,第二句含义是“水果像香蕉一样飞逝”。这时笔者提醒孩子们要联想到“fly”还有“苍蝇”一义。在讨论中孩子们明白“Fruit flies”就是“果蝇”,第二句中的“like”除了可对应第一句的“like”意为“像”外,还可意为“喜欢”,“水果像香蕉一样飞逝”只是第二句的表面含义,其真正内涵为“果蝇喜欢吃香蕉”。

就在孩子们回味英语双关语的妙不可言时,屏幕上突然出现句子“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片刻的寂静之后,孩子们顿悟:人类不能失去想象力,否则这世界将不堪设想。突然有孩子大呼:这是著名电脑品牌“联想”的广告语!笔者乘势引导学生由“联想”品牌到“联想”广告语的巧妙双关表达,发散思考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双关”的言语表达,学生们踊跃发言,思维极其活跃。我想,只要我们引领得法,孩子们的学习言语和积淀言语是可以且一定能够从外部“融通”进他们心灵的内部的。

融通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艺术,更是对跨文化悦纳和本土文化守护的一种态度。我们要理解他民族文化的精彩,更要守望本民族文化的尊严与灿烂。眼里有儿童,心中有祖国,外来文化,尤其是外来语言文化,同样可以变成我们的学生能够享用的精神营养,让他们在这样的文本温度的浸润下成长言语人生。

参考文献:

[1]朱成鹏,白志敏.英语语调的表意功能[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2).

[2]刘文嘉.韵译‘达人’许渊冲[J].银潮,2011(05) .

[3]李红枫.论汉语发音对英语语音语调的影响及英语口语教学[J].科技信息,2009(09).

[4]严清.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江苏教育研究,1989(11).

[5]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Temperature: Children's Text Interpretation and Classroom Presentation

ZHANG Lei

(Beicheng Middle School, Nantong 226011, China)

儿童英语论文范文5

关键词:儿童英汉词典 编纂出版 二语习得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小学英语教育甚至学前英语教育与教学问题日益受到广泛重视。英语不但被列入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国家英语课程改革对英语实践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儿童学习英语的重要工具,儿童英汉词典也得以快速发展,目前市场出版了很多深受儿童欢迎、可供儿童查阅的英汉词典,主要有《柯林斯少儿英汉汉英词典》《小学生英汉词典》《图解儿童英汉词典》《现代儿童图解英汉词典》等。儿童初期英语学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年之后的英语习得和对语言的驾驭和应用,因此,辅助儿童英语学习的重要工具儿童英汉词典的编纂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我国,对儿童英汉词典编纂的研究远不及供成年人使用的英汉词典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这一点从两者在市场上的繁荣程度便可得知。从目前编纂和出版的儿童英汉词典来看,尽管较以前无论从理论基础上,还是从编纂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主要儿童英汉词典简介

在我国目前出版的儿童英汉词典中,发行量较大、较受欢迎且具特色者有《柯林斯少儿英汉汉英词典》《中国小学英语学习词典》《中国小学生英语学习词典》《小学生英汉词典》《新时代小学生英汉词典》《新编小学生英汉词典》《图解儿童英汉词典》《现代儿童图解英汉词典》(见表1)等,这些词典占据了目前儿童英汉词典的大部分市场,是市场上的主流,其中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最多。

上述词典虽都具有各自的特色,但都有一些共性:一是释义准确明了,简明扼要,易学而不失代表性。二是突出例句使用的语境和交际功能,多以对话形式出现,强调知识内涵和交际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认知能力。三是词典中都配备了精美别致、形象生动的插图,做到图文并茂、相辅相成,从视觉上为使用者提供了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语境和氛围。四是例句译文准确、流畅,符合汉语规范。总体上可以说这些词典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时代感于一体。

二、儿童英汉词典编纂出版存在的问题

1.用户定位界限不明

任何辞书都有相应的用户群体,但对普通词典往往限定得比较宽泛,而学习型词典则需限定得较为具体。学习型词典除供查检外,还有供学习的功能,因此须明确具体的适用对象,否则设定的读者面太宽,针对性就会模糊,容易顾此失彼,难以起到学习型词典的作用。较好的学习词典都有特定的读者对象和相宜的内容及形式。从分析调查市场上销售的儿童英汉词典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都声称是针对中小学生群体或小学生和初中较低年级群体编纂和出版的,这种界限区别很是模糊不清。首先,小学生和中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属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对词典的要求也大相径庭。小学生主要是以识物和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交流为主,中学生则以掌握最基本常用的词汇用法和句型为主。两者无论是在编纂原则和体例设计,还是在收词、释义、例证等宏观、微观结构信息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儿童英汉词典仅仅说是针对中小学生群体这个用户定位是模糊的,对用户来说也是不负责任的。针对小学生,应是专门的小学生英汉词典,针对中学生需是专门的中学生英汉词典。这样,使用者一看便知。所谓的少儿英汉词典、儿童英汉词典的名称都会给学生在选择词典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能体现以用户为本或者用户友好的编纂原则。其次,小学生和学前班的幼儿也是两个不同的用户群体,在幼儿期,孩子求知欲强,认知以直观表象为主要形式,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针对幼儿的英汉词典,也应根据幼儿特定阶段的认知和学习特点来编纂。

2.编纂出版数量较少

随着英语教育的普遍提前,儿童英汉词典的编纂和出版也应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但在市场上供儿童使用的工具书,远不如普通供成年人使用的学习型词典的种类那么繁多,两类词典数量相差很大,发展极不平衡,很难适应目前儿童的需求。据笔者的不完全调查统计,在广州购书中心出售的供成年用户使用的英汉学习型词典大概有200多部,从国外引进出版的四大词典(牛津、朗文、柯林斯和麦克米伦)的各种类型和版本几乎都有,尤其以朗文系列和牛津系列最多。就牛津英汉词典来说,就有牛津高阶、牛津中阶、牛津袖珍、牛津实用、牛津英汉学生词典等达10部之多。除此之外,国内也编纂出版了很多英汉学习型词典,如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张柏然主编的《新时代英汉大词典》、吴光华主编的《现代英汉综合大辞典》、郑易里和曹成修主编的《英华大词典》等等。而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儿童英汉词典的数量屈指可数,大约不到30部。数量少,可选性有限。暂不说质量怎样,单从数量上就可彰显出对儿童英汉词典研究和编纂出版的重视度不够。当然,这个状况和市场盈利程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儿童英汉词典规模小,定价较低,但需要的编撰精力和工夫却不一定少。所以要想改变这一状况,需要更多地投入和扶持儿童英汉词典的编纂研发。这不仅仅是出版社的事,更需教育行政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和教研一线的英语教研人员加大协作力度来研究编制。

3.释义不能反映儿童的二语习得和认知规律

释义是词典的灵魂,几乎所有的词典都会把释义作为编纂的重点,释义的好坏能够决定一部词典的质量,儿童英汉词典也不例外。儿童在习得语言方面有其独特的二语习得和心理认知规律,这一点和成年人有很大区别。因此,儿童英汉词典的释义不能是普通英汉词典释义的简略和改编,更不能照搬供成年人使用的英汉词典的释义,而要有其独特的释义原则和方法。现行的儿童英汉词典的释义多以等值翻译释义(或对译)和图解释义为主。这两种释义方式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等值翻译释义的等值具体应该是哪方面的等值不太明确和统一,有的等值翻译主要体现语义等值,有的则体现功能等值。有些释义不当或用词不当会导致儿童误解某些英语词语的意义。第二,部分等值翻译释义所使用的语言不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进而影响了儿童英汉词典的效用。第三,与等值翻译释义相比,图解释义较为直观和形象,也比较适合儿童认识事物和理解事物的心理认知特点,使儿童能够看到图画,马上就能想到此词条的意思。但其释义范围很有限,有些词语较适合用图解释义法,而有些词语用图解释义反而增加了儿童理解词语的难度或者会引起错误联想。此外,图解释义法更适合于学前班的幼儿英汉词典,针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的英汉词典使用这种方法就显得和用户的语言程度不太匹配。儿童英汉词典的释义应在区分学前幼儿、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基础上采取多元化的体例设计和释义方式,不能拘泥于如成年用户词典那样的编纂思想和原则。在具体释义时,可通过概念系统来体现释义语境,同时注意释义语境和儿童认知的匹配性。在进行情景释义时,应体现其文化特征。

结语

儿童英语论文范文6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教学模式

策略是“一种目标导向的、为能促进心理及行为表现而进行的认知操作”。而阅读理解是“读者同时提取信息和建构文章意思的过程”,是阅读中较高水平层次的认知加工过程。儿童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是指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在面对不同类型的英文阅读材料时,为准确、有效地提取文章信息和理解文章意思,相应采取的一系列具体方法、步骤,是一种内在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表现的总和。英语阅读能力是儿童进行英语学习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奠定儿童未来学习、成长发展的基石。“如何教”以帮助儿童掌握有效的阅读理解策略,成为小学英语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几种主要的儿童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

(一)交互式教学模式

交互式教学是指以师生间的交互对话为背景,在真实的阅读任务中培养儿童灵活运用阅读理解策略,并有效提高儿童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是由佩林卡萨(A.S.Palincsar)于1982年提出的。交互式教学充分吸收了专家支架、预期教学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现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之一。

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着眼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重点培养儿童掌握“总结”“提问”“阐释(疑难)”以及“预测(下文内容)”等四种阅读理解策略,主张在儿童需要时给予提示和支架。交互式教学主要包括如下两个重要的步骤。

第一,教师解释阅读理解策略并进行示范。教师先呈现要阅读的文章,并提供一定的线索激发儿童的背景知识。然后,在儿童默读完一段文章后,教师具体示范“总结”“提问”“阐释(疑难)”以及“预测”等四种阅读理解策略是什么,如何将它们应用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教师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的水平积极参与其中,并给儿童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师生间进行“交互”对话是重要环节。“交互”对话特点如下:师生都应明确教学目标;对话应有主题、方向;灵活地利用儿童的理解,把它与新知识联系起来;教师应帮助儿童就对课文的理解来展开讨论,而不是只作字句的重复;教师对儿童的发言所作的评价能引导学生更积极地作出建构性的反应。

第二,儿童进行讨论与练习。教师要安排儿童轮流做小组(4~6人)的“老师”。在组员都默读完一段文章后,“老师”要像教师那样带着大家进行“总结文章内容、提问、阐释疑难、预测下文内容”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在师生的自由对话和讨论中进行的。学生参与讨论的形式主要有:详细阐述和评价他人的总结;提出其他问题;评价他人对下文内容的预测;请教别人,要求澄清疑问;帮助他人消除对文章的误解。

最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儿童能够内化对阅读理解策略的认识,独立应用策略进行阅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会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减小。

(二)直接解释教学模式

直接解释教学指教师以直接外显的方式教授儿童一种或几种阅读理解策略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最先是由罗勒(L.R.Roehler)和达菲(G.G.Duffy)等研究者提出的。它的研究与发展也受到了支架式教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直接解释教学模式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强调教师的直接示范作用,以使儿童能“模仿”教师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认知加工过程;将对阅读理解策略的解释与运用密切结合,以便使策略性的心智活动能在阅读文章中得到立即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如下几个相互联系的教学程序或步骤。

第一,教师直接解释与示范要儿童学习的阅读理解策略。教师选取并向儿童介绍要阅读的文章或文章段落,一般应用出声思考的方法向儿童示范怎样应用一种阅读理解策略,使儿童能比较直观地观察到成功的阅读者利用这种阅读理解策略进行理解文章的心智加工过程。

第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支架式练习。儿童按照要求就教师选定的其他文章进行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练习。教师要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其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会随着儿童对策略应用的逐渐掌握而相应减少。

第三,教师说明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迁移性。教师也还要对所教授的阅读理解策略在其他类型文章中的应用进行解释说明,以促进儿童在各种阅读语境中对所学阅读理解策略的灵活运用。

(三)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

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是普雷思雷(M.Pressley)等人提出的一种以理解策略的学习过程为“媒介”,实现师生、生生间对文章意思的共同建构理解的教学模式,强调读者与文本及师生间的交互建构作用,并认为教师和儿童对文章的各自反应会影响他们的理解。

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聚焦于对理解策略的学习过程,具有如下特点:实施周期较长,它要融入到整个学年甚至数年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强调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建构作用,并认为教师和儿童对文章的反应会影响到他们各自对文章的理解;关注理解策略的学习过程,以此协调儿童之间的“对话”和对文章意思的建构理解;要求教师具体示范怎样在不同的语境下灵活组合应用“预测下文内容”“心理意象”“与先前知识建立联系”“自我提问”“阐释疑难”和“总结”等多种阅读理解策略。

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教师的解释与示范。在教学开始,教师首先解释并示范上述几种阅读理解策略的灵活运用,包括对各种阅读理解策略的不同应用语境的说明。

第二,儿童的练习。儿童练习使用阅读理解策略,教师对怎样有效使用阅读理解策略给予指导,并在儿童需要时给予必要的暗示。

第三,讨论、交流。在小组中,儿童轮流通过出声思考方法来使他们理解监控文章的过程外显化,向其他儿童呈现并解释他们是怎样利用相应策略去理解文章的。具体来说,儿童要向他人说明他们是怎样将文章内容与先前知识进行联系的、说说自己对文章内容的总结过程、描述一下自己头脑中出现的故事景象以及预测的下文内容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儿童会各自建构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大家可以“头脑风暴”,并就各自的理解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强调阅读理解策略的作用,并根据需要不时地向学生明示各种策略怎样以及应何时何处使用。

儿童英语论文范文7

论文关键词:儿童心理学,英语教学,“五好”心理

 

一、儿童心理学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年龄特征的科学,是研究儿童

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发展的心理学分支。在西方文献中,儿童心理学与“儿童发展”,以及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在意义和范围上基本相同[1]。

儿童具有直觉的认知方式和注重语言使用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五好”心理,

即好奇、好动、好玩、好胜、好表扬。儿童英语教师要想上出一节优秀的课,受孩子的欢迎,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光知道孩子有“五好”是远远不够的,最关键的是针对学生的需求开出“对症的处方”。

二、儿童的“五好”心理与英语教学研究

(一)好奇

好奇心不止是儿童,成人一样有。激起儿童的好奇心对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开动脑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都有帮助,正确而巧妙地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英语课堂会多一个制胜的法宝[2]。激发孩子好奇心并满足孩子好奇心的教学方法,可以总结为:个人魅力+卖关子

1、个人魅力

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让孩子发自内心地爱你,他才愿意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讲的话题上,主动地积极地按照你的话去做,对充分调动孩子的好奇心将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1)正面帮助孩子树立清晰的是非标准。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样的孩子可以做老师的小帮手儿童心理学,什么样的孩子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品,什么样的孩子可以帮老师收作业等等。为了得到老师的欢心,孩子会极力地表现自己。

(2)不断地表扬每个学生,让老师树立的标准转变成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

表扬学生也是门学问,要有以下几个过程,才会使老师的表扬带给孩子的不是三分钟的热度,而象是老师在发射火箭,次次表扬环环相推,孕育巨大能量。

(3)教师除了口头表扬,还要适当地奖励学生,强化和延长表扬给孩子所带来的兴奋期和荣誉感,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所得到的奖品时时在提醒着孩子自己和他周围的人,培养了孩子学习的成就感和竞争意识。

2、卖关子

充分运用各种语言技巧,设置悬念,吸引注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不要让学生轻易地得到答案,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1)在新课的输入阶段,先用英语讲故事,配合老师夸张、生动、形象、形神兼备的形体语言,要求学生猜出中文意思。

(2)在游戏教学中,设计许多猜测性的游戏。

(3)偶尔在教学中穿插英美文化小知识的讲解,在讲解时可以故意设置一些小悬念。

(4)表扬学生时也可以卖关子:“今天我要表扬,表扬谁呢?猜猜看……为什么我要表扬他呢?如果下次还有进步,我会奖给你一个神秘的奖品。”

(二)好动

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尤其是教学对象是3—9岁的儿童,自我约束意识

差,注意力集中不超过15分钟[3]。利用儿童好动心理为教学服务的方法是让孩子从里动到外。

1、英语教学内容可选用世界经典的童话故事,这些故事的名字和情节会让孩子产生无限的联想,在思维上孩子已经动了起来。

2、课堂上利用形体语言,组织孩子一起动起来杂志铺。既然孩子喜欢动,课堂上就要创造机会让他动。所以在编写教材时选用了感情色彩较鲜明的童话故事,并且给故事中的每句话设计一个形体语言,这个形体语言与句子的意思非常接近,表演性极强,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3、对各种知识点的教学应大量运用全身反应教学法,强调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儿童心理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习充满乐趣,减轻焦虑情绪。

4、在教学中以游戏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游戏中满足好动的心理。

(三)好玩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正是在不断的玩中认识世界,作为儿童英语教师,应该把自己看作孩子王,自己的任务就是领着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玩得有收获,课堂上不说学习,只说玩。

1、教师教学中组织用语时尽量少用正式的语言,要注意用形象的、有童趣的方式表达。

2、以故事为主要教学内容,游戏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再加上教师充满童趣的课堂组织,学生会对英语学习建立一个全新的概念:英语学习就是玩,玩就是学习。有了这些保证,英语的教学才可以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实践上真正地实现以学生为本。

(四)好胜

好胜心理体现在英语教学中理念是:课堂就是竞技场,加分扣分互不让。为了满足学生的好胜心,儿童英语教学可采用下列手段:

1、设计一套环环相扣的激励机制,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奖品,不但满足了好胜心,而且激励着他进一步为争取下一个奖品而努力。

2、英语老师练就了一身可以对学生“赞不绝口”的本事。

3、各种奖励品和奖项的评比满足了孩子的好胜心。

4、游戏中一些游戏的竞赛性较强,获胜一方的好胜心和成就感大大被满足。

(五)好表现

儿童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的愿望,不管他有没有表现在实际行动上,从内心里他都希望有机会表现一下,来满足自己的表现欲,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赞扬,赢得同伴的尊敬与佩服[4]。作为英语教师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才可以更深地了解学生的性格或成长环境,才可以真正地和他们成为知心朋友,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因材施教。

1、在教学内容的编写上用一些易于表演的内容,让孩子学了就可以表演给

父母或亲戚看,利用学生的好表现心理培养他对英语的兴趣。

2、激励机制就是为满足学生好表现心理设计的,课堂上尽可能地给孩子发言和表现的机会。

3、由于儿童好表现自己,所以教师要讲究对学生批评的艺术儿童心理学,建议英语教

师对于3—9岁的儿童一定要慎用否定与批评,避免直接地否定和批评。即使是需要否定与批评,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在思想观念上认识到: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儿童。

(2)先肯定一些优点,再指出缺点。

(3)对学生的批评也要因人而异,不可盲目批评。

(4)批评学生后,老师要注意做些后期安慰工作,

三、结束语

在21世纪的今天,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在各种交流活动中日益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熟练掌握英语不仅是当今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迫切要求,也是新世纪人才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石。儿童模仿能力、记忆力、可塑性强,因而儿童英语教学便成了英语教育中的首要任务。儿童英语教师要顺利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必须懂得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外语学习特点,自觉地利用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去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改变过去费时多、效率低的传统学习模式,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真正提高教学效率,让这一代人成长起来后不再受英语的困扰。

[参考文献]

[1]李浪,郭美玲《小学儿童心理学指导下教学情境的创设》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01)

[2]欧阳恒维《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语境创设》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3]孙君李光《儿童英语教学中的教师语言》辽宁教育研究2006(01)

[4]冯红变浅析儿童英语教学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4)

[5]杨丽,李正栓儿童母语思维与儿童英语教学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04)

儿童英语论文范文8

一幼儿英语教育中的整合理念

整合教育理念是当前幼儿英语教育领域的重要理念,而幼儿英语教育作为学前儿童教育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也要考虑整体性的原则和要求,体现整合教育的理念,整合的核心是“联系”的建立,是对不同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的整合,认知与情感的整合,是儿童整体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整合具有形式的整合和理念的整合两方面含义:在形式上,幼儿英语教育的整合,意味着将幼儿英语教育活动与其他领域活动之间的交叉、联系和联合;在理念的层面上,幼儿英语教育活动的整合是指以整体的视野看待幼儿教育活动的性质,使其超越学科本身的视野,打破学科限制的学习,赋予幼儿更加丰富的体验,在语言学习中并用艺术、戏剧、音乐和舞蹈等有效手段,既利于儿童语言的认知学习,也有利于其他相关领域内容的学习。整合的理念,提示我们教育内容要全面,可以实现多种价值,既关注认识的价值,又关注情感的需要,避免单调的知识传授,从而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整合的教育内容要适宜,即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整合的必要性,有机整合各领域的内容,以幼儿教师教育技能为核心、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辅相成,促进培养目标的达成。

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的整合,要体现和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英语教育可以通过教育目标的整合、教育内容的整合、教育资源的整合,为幼儿提供广阔的英语语言学习空间。在这一理念下,有效的对本科层次幼儿英语教育方向的学生加强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把幼儿英语教育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执教的行为方式,对形成幼儿英语教育和教学能力,毕业后胜任幼儿英语教师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幼儿英语师资教育技能培养的内容体系

1幼儿英语师资教育技能培养的基本原则

幼儿英语师资教育技能培养可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通用原则、精选原则、易行原则以及适应性原则。通用原则是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训练作为幼儿教师的职业通用技能,例如: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作为本科层次“准幼儿英语师资”的专业课程,更加体现职业针对性,培养其幼儿英语教育技能尤为重要;精选原则是在通用的教育技能中,选择直接关系到提升学生幼儿英语教育能力和自我专业发展的能力进行培养;易行原则,教育技能的培养要尊重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同时渗透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渐进性原则,根据专业课程的基础性、渗透性,按照课程的难易程度进行实施。适应性原则,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技能的培养内容适应社会对幼儿英语师资的要求,以此提高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2幼儿英语师资教育技能培养的内容

通过对学生进行幼儿英语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幼儿英语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技巧的培养,形成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英语育教学学实践、提高分析和解决幼儿英语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掌握幼儿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理解幼儿学习语言的心理特点;第二,掌握幼儿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理解幼儿英语教学大纲,学会选择和使用幼儿英语教材;第三,理解并掌握幼儿英语教学模式以及幼儿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能够独立设计幼儿英语教案并进行幼儿英语模拟教学。第四,掌握进行幼儿英语知识和技能教学的方法,包括掌握幼儿英语游戏设计原则和常见的游戏、歌谣、故事方式,能够独立设计幼儿英语游戏、按歌谣内容设计教学活动以及按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故事内容,并在教学活动中恰当使用学前儿童英语故事。第五,能够结合幼儿英语教育教学活动,制作和使用常用教具[2]。幼儿英语教育技能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培养“准幼儿英语师资”,要重视整合教育,拓宽视野,体验健康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等其他领域教育中的英语渗透,以满足实际幼儿英语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学前儿童英语师资教育技能培养的实施策略

幼儿英语师资教育技能培养,在实施策略实施过程中,旨在使承担幼儿英语教育的师资,能够同时兼备幼儿教师和英语教师的基本的扎实的专业素养,成为专业化的“双师型”幼儿英语师资,在教育教学技能方面融会贯通,因此,其实施策略应着眼于以下方面:

1构建多重的专业知识结构

在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方面建一支有相应特长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除具有教育理论知识及英语语言知识外,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知识及多元文化基础知识,选拔观念新、功底厚、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科学态度、奉献精神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加强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技能培养,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3]。

第一,掌握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幼儿英语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幼儿,其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特点,具备丰厚的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是顺利从事幼儿英语教育教学的重要保障。对“准幼儿英语师资”进行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培养,能够使其系统掌握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语言与认知发展规律,更好的因材施教;学前教育的实践知识,是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具有情境性,而非程式化。以哈尔滨剑桥学院为例,全国八十余所幼儿园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幼儿园实习,使其积累了幼儿英语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为毕业后灵活有效的开展幼儿英语教育奠定了技能方面的基础。

第二,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与多元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幼儿英语教师,具有完备的英语学科知识,标准、流畅、自然的英语语音语调,能够在教学中为幼儿营造一个充分、自然地英语氛围。在本科层次幼儿英语师资培养的实践中,稳固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多元文化背景知识(如:中西方文化差异,语言表达的文化差异),是从事幼儿英语教育的必要条件,必要的英语口语基础知识及幼儿园英语教师口语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技能,具有一定的“实战性”,直接影响到对幼儿英语师资的资质。

2培养有机整合相关领域教育内容的能力

幼儿英语的教育教学能力是一种专业能力,培养本科层次的学前儿童英语师资着眼于整合的理念,培养其英语环境的创设能力、语用能力、英语教学的组织能力、以及英语教学的组织能力等。

藉此,使“准幼儿英语师资”了解并掌握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及日常生活,与幼儿园其他领域的教育紧密结合,把英语教育渗透到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与幼儿园的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有机整合,例如:学习英语游戏教学的原则和要求,仔细观察教师如何组织游戏,整个游戏要用英语交际,创造性地设计幼儿英语游戏活动,灵活性地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活动的关系,要能够把静态的书本知识活化为生动的游戏活动,使学生有效地形成整体教育能力[4]。

3教学模拟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第一,教学感知模拟与教学反思训练相融合。首先,提供学前儿童英语音像示范或现场示范让学生观摩,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促进学生获取新的教育思想及创造新的教育方法很有帮助;其次,鼓励学生结合教材,针对教育技能的应用,进行活动片断设计,并进入特定英语情景进行模拟演示,亲身体验教师角色,运用和掌握教育技能;再次,利用音像反馈,使学生通过音像记录,直接、清晰地观察体验自己的教育行为,然后进行讨论反馈,提高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和交流能力。通过教学感知模拟和评价于一体的技能训练,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技能。

第二,课堂模拟教学与幼儿园实践相结合。设置情景,整合艺术领域、科学领域的相关知识,采用模拟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让学生通过扮演“教师”角色,把自己对某项技能的理解用行动表现出来[5]。综合教育技能培养注重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例如,通过开设学前儿童英语教育课程和课外活动进行培养,并结合幼儿园观摩实践,给学生带来许多直接参与实际教学的机会,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促成学生在校时初步完成由学生到幼儿英语师的角色转换。

第三,教师引导与学生自我演练相结合。幼儿英语师资教育技能的培养是一种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通过规范化的引导和示范,为学生提供幼儿英语教育的范本,同时强调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训练、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自觉性。例如,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在课下以寝室为单位,进行教学模拟,其中包括幼儿英语游戏、歌谣等教育技能,进而有效提高幼儿英语教育教学的质量。

因此,幼儿英语师资教育技能作为幼儿英语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衡量该专业毕业生能否胜任幼儿英语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基于整合的理念,针对本科层次幼儿英语师资教育技能培养,具体实施策略与幼儿园实践相结合,完善理论的同时,强化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循序渐进、灵活有效的多途径提高本科层次幼儿英语师资的专业化程度。

参考文献

[1]许友根.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6(4).

[2]王晓娟.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现状对策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6).

[3]杨文.学前儿童英语教育[M].科学出版社,2008(5).

儿童英语论文范文9

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机构的研究表明,早期儿童对任何语言都具有很强的敏感性,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很强,并且听觉敏锐,心理障碍少且模仿力强,适于进行语言学习。存在于儿童脑中“布罗斯卡区”的灵敏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因此,在学前阶段对儿童进行英语听说方面的教育具有明显的合理性。但由于学前儿童年龄较小,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自控力较差,再加上幼儿园或其他英语教育机构的英语教育难免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做为学前儿童主要生活提供者的家庭方面的因素,在学前英语教育中毋庸置疑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探究家庭环境下如何配合学校教育,提高儿童英语听说水平的策略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一.理论基础

1.父母参与概念。“父母参与”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卢梭和配斯塔洛奇的教育观。研究者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尤其强调母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父母的参与是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父母的参与,不但可以使儿童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并且还可以促进儿童心理及情感的健康发展。父母的参与,有利于完善儿童的学习及其他行为习惯,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母亲特别语的启示。母亲特别语理论备受西方学者的关注。他们认为,儿童要成功地学习母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长期的陪伴人,特别是母亲的参与,以及和母亲之间的语言互动。母亲特别语理论对于学前儿童英语学习也存在显而易见的借鉴作用。

二.影响学前英语听说水平的家庭因素

依据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视角,他强调社会和个人在知识构建中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儿童的成长依赖于周围外部环境,必须考虑到个体所处的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儿童虽然是主动的学习者,但其学习行为必须得到周围人的引导。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家长作为主要的生活陪伴者,对儿童英语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1.父母自身素质与教育理念。父母自身素质与教育理念决定了对儿童英语学习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调查显示,在问及家长让儿童学习英语的动机与目的时,受访家长中多数人的答案是出于功利性目的及升学需要。少数人的答案是学习英语的意义在于内在的驱动力,出于对英语语言本身所蕴含文化的兴趣和爱好,以及想了解并掌握这种工具,开拓视野,增进交流。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持有“英语无用论”的观点。他们认为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必要性不大,如果自身不涉及对外经济贸易往来以及其他的涉外活动,那么英语的用处是十分有限的。持有这种观点的父母从自身角度而言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少之又少,即使是学习,也常常是被动地进行,较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对于学前儿童而言,由于受年龄影响的自身智力发展水平与独立思考能力发展的限制,父母的态度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于英语的学习态度,并作用于英语学习效果。父母对于学前英语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儿童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了解程度,将会为儿童提供不同的语言输入以及输出的环境,进而对儿童的英语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

2.家庭环境下父母对儿童英语学习的参与度。父母对英语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观点对学前儿童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导向性。父母对学前儿童在家庭环境下的英语学习过程的参与度则直接影响儿童英语学习的效果。

从众型参与的家长,大部分对于孩子学前阶段学习英语的目的及意义不太清楚,不能很好的规划孩子的英语学习。同时又担心与别的孩子相比,自己的会被落在后边,于是盲目从众选择一些英语培训机构对孩子进行英语教育。然而在家庭环境下,自己又无力进行学习的辅助活动。这样的家长盲从别人,花钱以寻求心理上的平衡,因不了解语言学习的规律反而花费了金钱且牺牲了孩子很多自由时间。

自主教育型参与的家长,多数以英语教师为主。由于自身具备较高的英语素质,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并深谙教育心理学的策略。能够立足于英语语言学习的本质,较多地关注于孩子自身发展的需求和潜力,在经济和精力上都能够进行有效投入。这样的家长较重视孩子学前阶段在家庭教育环境下的英语学习,可以通过自主设计的各种英语教学活动帮助孩子进行英语学习与操练,并且还能够很好地配合英语培训机构对孩子进行课堂教授之后的家庭辅导,以延伸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家长投入精力较多的领域,孩子就容易显现出优势。

三.家庭环境下提高儿童英语听说对策

1.父母参与儿童英语学习,扮演好各种角色。父母若是想促进学前阶段儿童英语学习,延伸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尽可能的参与到儿童英语学习中,并扮演好各种角色。

首先,父母应做好儿童学前阶段英语学习的决策者。由于孩子低龄的原因,较少孩子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规划。在这种情况下,非常需要父母根据家庭状况,结合自家孩子性格特点及学习能力,帮助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决策。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心理及思维的发展程度,以及母语的发展能力等情况,决定孩子的英语学习。另外,由于学前阶段的英语教师不但要具备坚实的英语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具有学前英语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较好的学前儿童英语听说教材应遵循简单易懂,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等特点。因此,父母应帮助儿童对英语教育机构的教师和教材的选择做出决策。

其次,父母应做好儿童学前阶段英语学习的鼓励者与陪伴者。由于学前儿童年龄小,自控力差,他们容易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同时也容易失去兴趣。并且低龄儿童的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失去对学习的注意力。这就要求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做好孩子的鼓励者,多支持孩子的英语听说学习,鼓励他们认真把英语学下去。同时,父母还应在学前儿童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做好孩子的陪伴者,尽量和孩子一起听,一起读,一起说,一起游戏。学习过程中,父母要充分表现出耐心和兴趣,通过和孩子一起玩的过程陪伴孩子进行英语听说的操练,使孩子在学习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

2.营造良好的家庭英语学习氛围。为了促进学龄前儿童英语听说能力有所发展与提高,父母应积极致力于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英语学习氛围。首先,创造活泼有趣的英语听说游戏氛围。许多家长认为自己英语水平有限,无法辅导孩子的英语学习。其实,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孩子探究与思维力方面能够被大脑充分调动。父母可以采用一些游戏的方式,鼓励孩子使用英语表达。比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小老师”的游戏。家长不太会说的内容,就让孩子自己说,然后扮演老师,教由家长所扮演的学生英语课。这样既引导孩子操练了英语语言知识,并提高了孩子的英语组织与表达能力。其次,还应积极为孩子营造互动学习的氛围。父母应充分参与到孩子在学龄前阶段的英语听说学习,通过一系列听说游戏的形式,与孩子进行英语听说互动活动,使孩子对英语听说学习充满兴趣与期待。

总之,在家庭环境下学前阶段英语听说学习中,父母应积极参与,尊重儿童学习规律,结合自身孩子的发展特点,以培养孩子英语兴趣,真正提高英语学习能力为目标,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使英语学习趣味化,生活化,提高英语听说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志远,高云智.儿童英语教学法[M].

[2] 余正,张明红.学前英语教学活动方法[M]

[3] 周建庆.幼儿双语指导全书[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