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留守儿童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3 15:11:08

留守儿童论文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1

(一)农村学校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到目前为止,西乡县共有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学校29所,本项目研究小组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其中6所初级中学对其相关教育现状进行考察调研。通过进入学校实地考察调研以及向学校领导、教师咨询,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解,调查发现当前农村中小学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其中包括硬件资源(如健全的教育设施)和软件资源(高水平的教师)等。由于教学资源的欠缺,从而导致学校无法对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培训,再加上学校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农村中小学自身所处地理环境因素的限制,无法吸引足够的优秀教师来授课,即使有一些优秀教师在这些学校工作,但都只是短期的,许多新任教师都是把在农村学校的工作经历当做是一种锻炼和实习,只要一有机会就会选择前往城市或工作条件较好的学校工作,教师的流动性过于频繁,从而形成了农村中小学学生多、老师少,教师有理论、无实践的不利局面,最终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资源得不到保障。[2]

(二)农村留守儿童升学较率低本项目研究小组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发放的调研问卷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调查的600名农村留守儿童中表示喜欢上学的占53%,表示不喜欢和一般的分别占11%和36%;学习成绩优秀和差的分别占9%和23%,成绩良好和一般的分别占31%和37%;同时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表示满意的占9%,比较满意的占61%,不满意的占30%;初中毕业后想继续上学的占57%,准备外出务工的占30%,剩余的13%的留守儿童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除此之外,通过和学校留守儿童的班主任老师交流沟通还了解到,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对待学习也是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对于自己的人生不能够准确定位,对获取知识的欲望不够强烈,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受父母外出务工的影响,都希望自己初中毕业以后能够早早步入社会外出务工挣钱,没有能够认识到学习对于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性,甚至还有少数农村留守儿童持有一种读书无用的观点。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的升学率也是较低的,根据调研了解到:西乡县全县每年进入高中继续学习的农村留守儿童占所有初中毕业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不到60%,有40%的农村留守儿童直接步入社会外出务工,在这些进入高中继续学习深造的农村留守儿童中,最终能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不到30%。通过中考、高考的层层选拔,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放弃了接受高层次学习深造的机会,直接进入社会从事体力劳动,这种现象也是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最普遍的现象。

二、西乡县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亲子之间缺乏联系和沟通,家庭教育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几乎是一片空白。儿童的成长不仅需要学校的正规教育,同时,家庭教育也是儿童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特殊纽带,在儿童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的教育侧重在文化知识方面,帮助学生学到最基本的文化知识,是一种基础素质教育,而家庭教育的好坏往往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道德素养以及行为规范的形成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受阻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缺少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容易形成任性自私、性情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在生活、学习中缺乏主动性,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道德品行较差,违规、违纪、违法的行为时有发生。国内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发现,许多留守儿童因亲子关系的疏远,只知道单向地接受爱,不懂得施爱,更想不到如何感恩回报,整天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他人缺少诚信,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无情,缺乏社会责任感。也有的留守儿童表现为冷漠、自负等情感障碍和退缩,甚至出现了攻击行为和行为等道德情感变异的状态。这些问题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孤僻和内向的性格,缺少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最终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不能够全面健康地成长。

(三)农村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城镇儿童的教育差距拉大农村地区由于地理自然因素的限制导致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再加上农村学校没有充足的资金给教师提供优质的福利待遇,无法吸引优秀的高水平教师到农村学校教学,学校不能够像城镇中小学一样给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优质的教学设施,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和城镇义务教育不能够协调发展。农村留守儿童从小家庭教育的缺失,也进一步拉大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城镇儿童教育之间的差距。[3]从短期的角度来看仅仅是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势必是城乡差距拉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最终不利于整体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四)农村留守儿童升学率低,导致农村潜在人力资源流失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农村潜在人力资源的一部分,他们是推动未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现阶段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受他们父母的影响,为了短期利益,初中毕业以后就放弃了继续求学的机会,开始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地区接受高层次教育的人口基数减少,造成农村潜在人力资源的流失,这也是导致西部地区农村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对策与建议

(一)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改善本土经济和劳动力资源的状况1.积极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引进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唯有改变当地的经济状况,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在当地就业的机会,才能使留守儿童的父母回到他们身边。西乡县农村每年大约有数10万的劳动力向外转移,由此可见,该县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县城周围不仅有着广阔的土地资源,而且有铁路和十天高速等主要交通要道经过,借助这一优势,政府应当积极主动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实施“企业引进”战略,鼓励外来企业在当地建厂,同时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引进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更多的在本地就业的机会。2.注重发展农村本土经济西乡县农村地区,风景优美,环境污染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可以考虑加大重点旅游项目的建设,发展农村乡村文化,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农家乐;另外,西乡县盛产茶叶、核桃、烤烟、樱桃等经济作物,可以发展深加工,推行农村合作社经营模式,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帮助农民增收。3.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创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训从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角度来看,相关部门要提供平台,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创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训。[4]例如,开展农业技能培训班、创业技能培训班,对其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也可以与有招聘需求的企业进行合作,实施对口培训,这样就会大大地减轻农民的就业压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创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管理模式1.健全学校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在未来一定阶段内,主要还是依靠学校教育为主,因此,学校要加强教育机制的建设。例如,在班主任工作中增加留守儿童教育的内容。班主任要了解班级内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密切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增加感情投入,让他们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感。此外,还可以在学校的组织下成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互助小组。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上都有着明显的共性,同时在价值判断上也有着相似之处,有着相似经历和境遇的人在感情上会产生相互的慰藉和支持,在小组活动中留守儿童彼此分享快乐,这样不仅有利于丰富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而且还可以冲淡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和孤独,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5]2.以村为单位,建立“留守儿童幸福温馨家园”在村委会的领导下,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幸福温馨家园”,给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一个活动娱乐室,定期组织本村留守儿童在一起学习玩耍、相互交流和沟通情感,减少他们因父母关爱的缺失所产生的孤独感。同时,村委会也应积极同团委、红十字会等机构取得联系,共同努力整合社会资源来资助农村留守儿童,将“农村留守儿童幸福温馨家园”建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第二家园,以此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实现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加大对农村学校教学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优化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前往农村学校教学,为农村中小学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加强新闻媒体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舆论引导作用,号召社会力量共同关心和支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从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有效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2

家庭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对儿童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留守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不完整,其教育的家庭问题主要体现为监护问题,学者李强认为“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分为五种:隔代监护、上代监护(亲戚、朋友监护)、单亲监护、同辈监护、自我监护。”

(1)隔代监护,由孩子的奶奶爷爷或外婆外公代其父母抚养

留守儿童监护问题上隔代监护占的比例最大。首先,隔代监护人没有辅导留守儿童学习的能力。2011年,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对37个三类重点类型试点县进行了动态监测,其中少数民族县域为23个,占了总数62.2%,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少数民族人口中文盲的比例也在增大,总体数据都显示出少数民族地区受教育水平偏低;其次,老人要么太过溺爱,要么太过严厉,教养方式不科学;再次,由于年龄断层,代沟巨大导致沟通不畅,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之间很难进行思想与心理的深刻交流,成长的烦恼和困惑无人倾诉和指导。

(2)单亲监护,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在家照顾孩子

在汉族与少数民族、男性和女性文化水平比较中,汉族教育水平高于少数民族,男性受教育水平高于女性受教育水平,而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在家陪孩子的一般为母亲。首先,母亲受自身知识局限,不能有效辅导孩子功课;其次,母亲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间人,家庭事务繁重,缺乏精力、时间和耐心管教孩子;再次,没有父亲的陪伴和指导,不利于留守儿童的个性成长。

(3)自我监护、同辈监护和上代监护

自我监护指有自理能力的孩子单独留在家里自己照顾自己,父母出于对孩子欠缺照顾的亏欠感,会以物质与金钱方式尽量弥补,造成孩子孤单寂寞,感情冷漠;同辈监护指哥哥或姐姐在进行自我监护的情况下监护更小的弟弟妹妹,孩子照顾孩子,连日常的吃穿都成问题,更遑论教育;上代监护是指给予亲戚朋友一定的经济报酬请之代为抚养和监护,由于不是自己的孩童,监护人对孩子的学习、行为难以严格管教,加之寄人篱下,这类孩子往往疏于教养,或自我或自卑,性格比较孤僻。

二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民族角度分析

(1)民族文化出现断层危机

外出务工者接受新事物、新思想,部分年轻人开始不重视本民族文化甚至漠视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传承产生了一定冲击。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形成很多空心村寨,因此被留在村寨的留守儿童成为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主体,但文化传承母体的缺失,使民族文化传承出现断层危机。

(2)语言交流障碍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以隔代监护为主的监护背景下,留守儿童长期与老人相处,在上学前基本只说本民族语言,对普通话比较生疏。在教学上,为了弥补师资短缺,国家政策扶持下出现特岗教师,这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这类教师以外民族尤其汉族为主。这类教师与初上学儿童交流有障碍,影响了学习效果和进程。另外,大部分特岗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不甚了解,难以把握其精髓,更难以把当地的民族文化融会于教学中,若学生长期处在民族文化与学校教育内容相疏离的情况下,其自身民族文化会逐渐淡化甚至被取代。

三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政府及社会角度分析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伴生物,并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地方政府长期重经济软教育,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取得明显进步时,教育事业的变化却不甚明显。政府部门对教育事业不够重视,政策制定不完善,已有政策在实施中也因种种原因不到位,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有部分留守儿童曾跟随父母外出务工,并就学于当地学校。但是融入到陌生环境,去适应新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传统习惯,对孩子来说是艰难的、痛苦的。由于户籍问题,这类流动儿童在父母务工地入学难,入好学校更难;其次,即便入学了,这类孩子教育起步低、基础薄弱,难以与城里学校完成对接,学习成绩较差,自尊心受挫、焦虑;再次,儿童比成人更需要朋友、玩伴,远离故土,文化和语言的不同成为社交的障碍。因此,村寨的很多流动儿童复变为留守儿童。

四解决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路径探析

解决好少数民族村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于全国整体教育素质的提高、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少数民族村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中,政府承担着主要角色。

(1)地方政府应重视教育事业,转变观念

提高少数民族村寨地区人们对教育事业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级领导干部做起,改变他们长期以来一直保有的先发展经济再发展教育的陈旧观念,使当地教育事业能与经济同步发展;其次,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宣传力度,把知识的重要性传播到少数民族各个村寨,使少数民族村寨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认识到加强留守儿童学习管制的重要性。

(2)政府加大教育转移支付,多渠道进行教育投入

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是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国家在对教育事业增加经费投入时,应该优先考虑教育事业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经费投入的倾斜,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薄弱、教育资源短缺的现象,保证少数民族村寨地区学校教学的顺利进行,努力缩小教育差距。

(3)双管齐下,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首先,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促进农民工回流,可以有效减少留守儿童数量。国家应该给予少数民族地区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鼓励企业到少数民族地区落户和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更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自然环境与民族文化的优势,发展旅游业。其次,完善和推进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彻底打破城乡二元制,改善流动儿童入学困境,促进留守儿童变流动儿童,孩子能与父母相随相伴,得到父母良好的照顾。

(4)地方政府应建立少数民族村寨留守儿童档案体系,加强监管

为了有效的帮助少数民族村寨地区留守儿童,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对留守儿童进行档案登记,村干部挨家挨户登记并定期走访,学校每学期入学及时登记,双管齐下,动态监管,争取无遗漏,全面整合归档所得资料,把相近的村寨进行社区合并,实现片区管理。留守儿童档案体系的建立可以方便学校和政府对留守儿童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管,尽量避免或减少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问题。

(5)重视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教育

要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意识到保护好民族文化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从娃娃做起。但是,文化传承母体的离开,弱化了民族文化的家庭传承,为此,政府和学校要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政府要倡导大家重视传统节日、传统习俗、民间艺术等;在学校,民族文化要走进孩子们的教科书,在少数民族地区允许学校设置民族文化教学课程,推行少数民族文化教材,教授民族文化知识,甚至可以在教课上实行双语教学制。

(6)积极建设民族师范学校,培养专业的少数民族专任教师

政府应对报考民族师范类学生予以政策优惠,积极鼓励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报考,为少数民族地区增加师源输出,解决师资不足问题,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质量和教学质量,同时,增加针对义务教育学生年龄段的心理辅导课程。在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教师的民族师范院校,教学中应充分的向学生教授系统的少数民族文化,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7)进行监护人培训,优化教育方式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3

(一)DS村简介

安徽枞阳DS村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淮丘陵,背倚大别山东向余脉,南临长江。土地以坡地和林地为主,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原始”,系国家AA级林业示范村、“全国绿化千佳村”、“中国森林生态网络工程体系建设枞阳点与示范基地”、“安徽省卫生示范村”、枞阳县“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等。该村经济多元化,但以打工经济为主,整体贫富差距不大,社会分层仅仅是“打工”上的差异。DS村基本上是一个单姓自然村组成的行政村,有12个村民组。2011年春节户籍人口2170人,适龄(16~59岁)劳动力人口1476人(含当兵、上高中、读大学等89人),异地(县外)务工男女(农民工)839人,其中第一代农民工(初始务工于分田到户后,年龄大约在46~59岁26.2%,新生代农民工(初始务工于90年代,年龄大约在30~45岁)41%,第二代农民工(初始务工于21世纪)32.8%。DS村70年代中兴办了一所完小(笔者曾为此校民师),方便了村民的义务教育,所以该村年龄45周岁以下的人均受教育年限达8.6年。

(二)DS村新生代农民工的分化

据DS村党委主要负责人介绍,参照马克斯•韦伯社会分层的“三维”标准尤其是收入这一维度,该村新生代农民工目前已分化为这样几个层次的群体:拥有一定资本而自立门户的工商业者、跻身企业技术与管理的白领和完全依赖打工的受薪者等。也就是说,DS村新生代农民工历经数年的博弈和修炼已分化为三个层次非常清晰的等级群体。其中,上层有5人,他们或为建筑商或为运输“寡头”(经营一定范围内的内河或公路货物运输业务)或为市场及商品批零的老板,他们属于新生代农民工的“高”龄者,文化程度也相对较高,执着坚定,善驭市场,尤其是较广的人脉和较为丰厚的社会资本更是成就他们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一定程度上,他们仅仅是记忆和“标签化”的农民工;处于中间层即跻身为企业白领阶层的有9人,他们在群体结构中居于较高层次,收入也为底层的打工者所钦羡,他们有较高的文化,更有一技之长,他们分层地位的获得在于他们的“能力”和“学识”[4],他们努力地摆脱农民工的尴尬,但离“标签化”的农民工还有距离;其余的都是依赖打工的受薪者,他们少文化乏技能,分化后沉淀在底层,成为农民工的“经典”,他们的务工理想也很简单,就是多挣钱,然后落叶归根,并认为是他们这个层次务工者的不二归宿。

(三)DS村新生代农民工的分化效应

如同宏观上的社会分化一样,DS村新生代农民工的分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微观效应。对此,该村党委主要负责人作了如下的描述。他说,群体分化后的上层,在城市有较为宽敞的住房,甚至有别墅和私家车,孩子或通过缴纳高昂的转学费或利用关系陆续就读于名校,妻子或为助手或为家庭主妇;他们回老家省亲较少,但很派———对父母出手大方,对同宗尊长也不忘随礼,若家乡去人,他们更是像“驻京办”①一样热情,有一位还为家乡筑水坝捐款10万元。与“老板”们相比,处于群体分化后中间层的几位,他们则只能住在单元楼里,妻儿都经历了“夫妻分居”和“留守儿童”的艰难过渡,妻子还必须继续工作,孩子也只能上一般公立学校;背负着做“人上人”的愿景,他们工作艰辛,一般在春节时才携妻儿回家,由于巩固“白领”位置的沉重,“风光”中尽是疲惫。说到96%以上底层的务工者,该村的党委主要负责人不无忧郁,他说,由于“先天”的弱势,绝大多数新生代务工者与第一代没有二样,干“锤事”收入少,夫妻劳作,子女也多留守家中,虽有少数人把孩子带到了务工地就学,但上的是民工子弟学校,而且因为“钱”和教育制度的区域排斥,这些孩子很快又不得不返回到留守儿童的行列。②

(四)小结:新生代农民工分化的讨论

由上可见,在整个社会分层结构中,边缘化的农民工也不断地从同质性走向了异质性,成为内部差异性很大的群体[5]。而就DS村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已形成了极少的城市工商业主、很少的企业“白领”、绝对多的打工受薪者三个层次的蜡烛台式的分层结构。在DS村新生代农民工中,5人为城市工商业业主,9人为企业“白领”,330人为底层的打工仔,足见农民工分化流动的艰难,“二元”社会制度结构阻滞力量的强大,农民到市民路途的漫长。所以,就其性质来说,尽管分化导致了群体结构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但分化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并没有因此获得相应的身份与地位的制度认同,依然是一种内部分化;就其机制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分化依然是内生性的本能选择和抗争,分化艰难结果且不确定,但其意义却大大超越了一些相关农民工的政策预期,也就是说,如果说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是农民到市民的无奈“过渡”,那么农民工的不断分化流动则是疏浚这一“过渡”通道的重要冲力,即农民工分化越快、流量越大、水平越高则越有助于这一“过渡”里程的缩短。比较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分化流动发生的条件方面尤为值得作进一步的讨论。在DS村新生代农民工分化流动发生的条件上,相较于第一代农民工其代际性差异明显,在“学识”和“能力”等主体性要素相同的同时,个人(或家庭)社会资源、关系网络和“人脉”等外在因素更可能是新生代农民工分化流动发生的机会和条件。社会结构制度化的板结,阻隔了体制内与体制外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甚至阻断了任何意义上的社会分化与流动。也就是说,哪怕是群体内的分化和流动,也必须寻求非正常的外在要素的推动,而对于个体来说,这些非正常外在要素的寻求与拥有则是公平显失制度下的智慧反映。所以,在DS村新生代农民工中,如果说学识和能力等主体性因素是少数人正向流动并跃居较高分层位置的两翼的话,那么“城市工商业业主”得天独厚的社会资源和人脉关系则是他们流动上升雄踞顶层的引擎。或者说,踞于顶层的“城市工商业业主”就是主体性因素与“天时、地利、人和”相融于一体的结果,因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映证了布劳邓肯的“地位获取模式”———即越是工业化的(开放)社会,先赋性(外在)因素对个人社会地位获取的影响就越弱;越是传统型的(封闭)社会,先赋性因素对个人社会地位获取的影响就越强的这一推论[6]。

二、DS村留守儿童的“流变”

(一)DS村小学学籍变动信息

就新生代农民工来说,由于一出校门就踏上了打工的路,所以他们绝大多数是“先立业后成家”。务工的艰辛和城市社会的生活体验,新生代农民工的生育观、生育选择和生育行为因此有了较强的“时代性”,所以他们一般生育两个孩子或一个孩子(男孩)。家庭规模小了,与此相应的是对孩子学校教育的更加重视———据观察,有条件的是把孩子转到城里上学甚而送入“名校”,条件尚欠的则将孩子转入县城学校或县内“名校”由夫或妻一方陪读,后者近年甚至成为趋势,但它(后者)并没有在根本上改变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的性质。对此,表1“DS小学2005—2011学年度学籍信息统计”可见一“斑”。显然,DS村小学从2005到2011学年度留守儿童已有26人发生了学籍变动,其中11人转学到县外父母务工的城镇,质变为非留守儿童;3人由流动儿童回归为留守儿童;17人为县内陪读转学,1人辍学,但它们不是本文所说的“流变”。虽然DS村小学6个学年度里留守儿童发生的正向流变和负向流变加在一起只有14人,但起码说明了留守儿童的“流变”已经和正在发生。

(二)农民工父母分化故事中留守儿童的流变

留守儿童学籍变动的信息是考察留守儿童流变的核心指标。DS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学籍已经和正在发生变动,但这种变化流动的机制和条件,这种变化流动的质量水平又是怎样,等等,这些恰恰是本研究目的之一部分。基于留守儿童派生于农民工的事实,笔者便利用度年假逐一访谈了14位学籍变动和6位没有学籍变动留守儿童的家长,试图通过他们务工经历的讲述,来厘清留守儿童流变的理路以及变和不变的原因。访谈中,笔者吃惊地发现,发生正向流变留守儿童的家长都相继位于内部分层结构中的中上层,而发生负向流变和没有流动的留守儿童的家长则都处于内部分层结构中的下层。由于分层的同质性,所以以下仅仅是4人的“访谈”,他们分布在内部分层结构的3个层次上,即上层A1,中间层B1,下层C1和C2。上、中层访谈辑录(此处进行了适当的文字处理和人称转换)如下:A1:某市粮油批发商。42岁,1992年高考再次败北后“子承父业”—来到了某市经营粮油零售。由于“巧”得机遇赢得了第一桶金,从此他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火,现在已由一爿零售小店发展成为占某市粮油市场批发的“半壁”(同乡的评价)。其妻儿5年前进了城,并斥巨资将孩子送到了市里最好的学校读书,努力地实践着自己的人生梦想。B1:江苏张家港市某公司的人事主管。据说,DS村在该公司打工的新生代和第二代农民工都是通过他招纳的,所以该案主在村里影响较大,其父母也因此赢得了乡邻的普遍尊重。该案主高中毕业,文化程度不算高(用高等教育大众化来衡量),但会“玩事”(方言:善于公关协调),多年前就提升为人事主管。职务提升了,妻儿可以团聚了,但不能满足孩子就读于贵族学校的用度,于是只得以孩子就读于张家港市的一所普通学校来表达“男儿”的抗争与不屈。或许是乡土社会“面子”上的顾忌,打工受薪者的访谈相对要困难一点,但对于乡里乡亲的笔者来说,他们的话匣子一打开,也就滔滔地倾吐着自己的艰辛、酸楚和期盼。为避免因“困难”造成人们对访谈内容真实性的误读,所以下面的“故事”将不再是笔者的转述,而是略有删节的案主的“自言自语”。C1:小时候不懂事,整天贪耍,念书不发狠,还养成了偷“懒”的德性,生活上有想法但没有缠劲,所以打工快20年了也没有什么长进。至于孩子的未来,虽然我时常也用“儿孙自有儿孙福”来麻痹自己,但每每听到某某某又把妻子孩子带进了城,心里总不是个味,这时候,我只好用塑料壶装的酒来浇愁。C2:我不笨,也想通过读书跳龙门,但命不好。父母虽然一直辛辛苦苦的劳动,但家里依然吃了早饭愁中饭,所以初中一毕业,我就不得不东去打工。为了多挣钱,我差不多玩命了,但这么多年下来也只是挣了个楼房架子。我曾抱着“穷不过三代”的幻想,在儿子7岁那年,我们(其妻子与他同在一个工厂打工)把他接到了身边,但面对公立学校高额的借读费和天文数字的“学籍”赞助费,我们只得把儿子送到民工子弟学校。临时救急的民工子弟学校只能起到老家说的“关关水”的作用,教学质量谈不上,①加上打工地点的变动,儿子五年级时我不得不把他送回家,委托孩子的爷爷、奶奶照顾监管。据说,像我这样“折腾”的在我们村还很有几家,因为穷人的“心”大致都不差上下———不能把“苦日子”传给下一代。儿子还算争气,回来不久就适应了,现在镇中心学校读初二,成绩优秀,老师也喜欢,有望考取重点中学的“宏志班”。①

(三)小结:留守儿童流变的讨论

可见,不论是在DS小学的学籍档案中还是在DS村新生代农民工务工的故事里,留守儿童正不断地发生着流变,一些孩子摆脱了留守的厄运与父母团聚,成了城里的孩子,成了城里的学生,甚至成了贵族学校的学生,享受着亲情,享受着城里人的制度优越,而更多的孩子则只能在“留守”中度过童年,更有一些孩子从流动被迫回到了留守,使童年的记忆又添不堪回首。留守儿童的这种流变尤其是正向流变的微量化及其流变的方向、质量与水平正是农民工分化的艰难及其分化的质量、水平与层次的反映。也就是说,随着农民工群体内部结构的层级化,其最直接的次生效应———家小“留守”的命运以及“未来”的预期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在DS村新生代农民工中,处于顶层的城市工商业业主,不仅把家小接进了城,而且把孩子送到了最好的学校,由留守儿童突变为“富二代”;身居第二层次的“白领”们,虽然分化中实现了上向流动,但层次不高,收入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面对好学校巨额“学籍”赞助费的不可攀越,他们只得把孩子送进一般公立学校来结束“留守”;挣扎于底层的打工仔们,薪资微薄,心有余力不足,他们的孩子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留守”的命运。特别是DS村新生代农民工分化的故事,不仅“寓意”了留守儿童流变的直接机制和条件在于农民工的分化,“寓意”了留守儿童流变的质量和水平与农民工分化所达到的层次与高度的相关,而且“点睛”式地表达了这种相关性建构的内在原因在于农民工父母们不能释怀的“人上人”的情结和“穷不过三代”人生轮回的寄托。DS村新生代农民工,不论是分化后的城市工商业主、企业白领,还是沉淀于底层的打工仔,他们都是怀揣着“发家致富”的愿景而走上了打工路,都是以“不把苦日子留给下一代”为目的预期而挣扎于商海挥汗于企业,然而,由于机遇、条件以及不可逆转的“胎生”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在他们当中,极少数成了工商企业主,其子女亦伴随着跃迁而成为贵族或重点学校的学生,实现了留守儿童身份的质变和飞跃;企业白领可能是不甘现实而作出努力最多的一个群体,但由于社会资本的“贫血”和人脉关系的有限,他们攀上了分层结构的中间层,他们的子女甩掉了留守儿童的帽子,但只能就读于一般学校;而处于底层的打工仔除了力气,更是一无所有,没有什么文化,没有技能,只有弱势者社会资本的匮乏,他们最质朴的梦想在亲子分离的酸楚中成为无奈的叹息,也有少数人曾抵御不了这种痛苦加剧的折磨,把孩子带到务工地上学,然而城乡地区间封闭独立的升学考试制度的排斥,又使他们不得已把孩子们送回了老家,恢复了孩子留守儿童的“名份”,使梦想变成了一场梦游。另外,面对城乡地区及不同等级学校教育资源的巨大差异,农民工们还以这样的“共识”回应和强化了自己的人生情怀与寄托,即上了城里的好学校,将来就有把握上名牌大学和好的前途;上了城里的一般学校,有把握上大学,也就有可能吃“艺饭(非辛苦饭)”,而非如父母一样打工;农村特别是农村一般学校,多数人考不上大学,那将来只能是踏着父母的脚印走老路,艰辛一辈子。总之,留守儿童继续“留守”与否,或者说,不论是由留守到非留守还是由非留守又返回到留守等等都在于其农民工父母内部分化的参与,即农民工父母分化后上向流动,其子女就会由留守儿童变动为非留守儿童;农民工父母分化后沉在底层,其子女就会逆向流动或固化在留守儿童的位子上。而且,留守儿童正向流动后就读城市学校层次的选择也决定于农民工父母分化后所达到的层次与水平,即农民工父母分化后所居的层次越高,其子女就读城市学校选择的空间就越大,就读重点学校的可能性就越大,留守儿童留守经历的结束也就越彻底利落。

三、总结:留守儿童流变与农民工分化的相关性讨论及其他

(一)留守儿童流变与农民工分化的相关性讨论

不言而喻,留守儿童是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快速推进而产生的一个连续的农村儿童群体,但现实则是农民职业分化不完全而产生的次生物,即农民工的派生品,与农民工共始终。所以,在差不多所有的留守儿童的经验研究中都心照不宣地以农民工的存在为其预设前提,虽然有个别学者曾将留守儿童上溯为历史上异地做官外放等人家的孩子,横向上拓展到劳动力过剩的东南亚[7],但应者寥寥,因为这种随意的“黏贴”会使人们将一个现实的问题误读为一个“早已普遍存在”的现象,会招致研究意义的失重。也就是说,留守儿童是一个集次生性、时代性、本土性、规模性等的存在。其中次生性是留守儿童的根本特征,次生性就是指留守儿童是在农民工这个原生组织上生成的,与农民工是一种派生关系,或者说是转型社会的异常产生了非农非工的“农民工”,与农民工血肉相连的子女因此被迫留守家园成了“留守儿童”,即没有农民工,就没有留守儿童。因而,决定于次生性的留守儿童的其他特征与农民工的相关性征亦具有统一性,或者说不论是留守儿童的时代性还是规模性都源自农民工的过渡性和巨大性等。所以,从流变的角度看,结合上文的个案例证,以“次生性”为根本特征的留守儿童的变化流动毫无疑义地仰赖于以“分化”为机制的农民工的分层流动。农民工的分化必然引起留守儿童的流变,农民工分化的速度越快规模越大,留守儿童流变的速度和流量也就越快越大,农民工分化的水平和所达到的分层位置越高,留守儿童的正向流变和流变的质量水平也就越高。即留守儿童的变化流动及其流量、流向、质量水平等在于农民工的分化流动及其规模、分化水平与分层结构位置中的高度等。运用经济学的存量理论进行考察,留守儿童存量、流量与增量的变化则是农民工存在和农民工分化流动的逻辑的实然的表现。也就是说,如果农民工减少了,那么留守儿童的存量就会对应的减少,留守儿童的流入量也就会对应的变小,留守儿童的增量从而就会下降;如果农民工分化的速度加快了,上向流量增大了,水平提高了,那么留守儿童流变的速度就会对应的加快,正向流变量也就会对应的加大,从留守到非留守的质变水平就会对应的提高并趋于稳定;如果农民工消亡了,即社会结构若能像先发国家那样彻底地分化与开放,不再产生出农民工这个过渡性的群体,那么留守儿童也就不复产生而成为历史的典故。但就当下而言,留守儿童正向流变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在于制度政策执行的可赎买,如卖户口、学籍赞助、买房转户口等,留守儿童质变为非留守儿童从而成为可能。也就是说,只要农民工在收入为主要标准的内部分化中居于较高的层级,收入积蓄能够满足买户口、学籍赞助或买房转户口等的需要,其子女由留守儿童质变为非留守儿童就一定由“应然”成为“实然”。因此,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在制度环境逐步调整改善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的同时,关键是作好农民工这篇大文章,这是留守儿童对农民工的次生关系所决定的。所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直接路径依赖是加快农民工身份的转化,但如何加快农民工身份的转化,逐步实现农民职业的一次性转化,扬汤止沸直至农民工相传“薪火”的熄灭,笔者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与相关对策的思考》的一文中已作了详尽的讨论,故不再赘述。

(二)研究的不足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4

一、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部分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数学学习习惯较差、忽视数学学习重要性等方面的问题,以下是对这些内容的具体论述。

(一)数学学习习惯较差

留守儿童由于没有接受与正常儿童相同的教育,他们的生活环境也与正常的儿童有所不同。在本次调查中,近八成的留守儿童感到有压力,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较差。

(二)忽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丰富的数学知识能够指引留守儿童更好的生活和学习,对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当前很多留守儿童没有意识到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多数留守儿童的数学成绩居于班级中等水平或者偏下水平,成绩良好或者优秀的学生屈指可数。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较差,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使留守儿童真正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会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数学情感教育渗透的方式

在指导留守儿童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趣”生“情”,以“境”生“情”,以“疑”生“情”,将情感教育理念渗透于数学教学活动当中。

(一)以“趣”生“情”,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

留守儿童通常喜欢一些具有趣味性、竞技性特点的游戏活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游戏的方式,组织留守儿童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并感受数学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比如教师可以在指导留守儿童对“平方差”这一项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在指导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之后,开展“我是算数小明星”的游戏,教师可以出示“99×101=?”等题目,由留守儿童进行抢答,抢答正确加一分,答错则不加分,最后的优胜者可以获得奖励,增加数学课堂教学的乐趣。

(二)以“境”生“情”,丰富留守儿童的情感体验

以“境”生“情”的方式满足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符合当前素质教育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同时也能够使留守儿童在轻松、愉快心理条件下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力。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渗透,要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留守儿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关注留守儿童个性的展现和能力的发展,真正做到“顺学而导”,改变以往教学方式中“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激发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兴趣,为数学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创造“比赛情境“”探究情境”等等。比如教师可以在“轴对称图形”这项内容教学完成之后,随意指出教室中的任意一个物品,比如黑板、电扇、地板砖、三角板等要求留守儿童进行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是轴对称图形的找出其对称轴的条数等等。将生活的元素融入数学教学活动当中,使留守儿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三)以“疑”生“情”,培养留守儿童的数学思维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5

1.1心理安全感量表该量表包括“确定控制感”、“人际安全感”2个维度,共16个项目,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796,重测信度为0.742,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法,1(非常符合)~5级(非常不符合)。其中,总体安全感得分是确定控制感和人际安全感2个维度得分之和。“确定控制感”维度上的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对生活的确定控制感越高,反之越低。“人际安全感”维度上的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对于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安全感程度越高,反之越低。总体安全感总分越高,表明个体心理安全感水平越高。1.2心理韧性量表该量表由北京大学的胡月琴和甘怡群共同编制而成,共27个项目,包括个人力和支持力两个因素。其中,个人力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3个因子,而支持力包括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2个因子。各因子的相关系数在0.12~0.56之间,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3。个人力得分为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3个因子的得分之和;支持力得分为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2个因子的得分之和。该量表采用5点评分法,1级(完全不符合)~5级(完全符合),各因子得分越高,表明其心理韧性水平越高,抗击挫折的能力越强。

2结果

2.1留守与非留守儿童、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与心理韧性的得分差异

留守儿童在心理安全感的确定控制感、人际安全感及总体安全感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值均<0.05);留守儿童在心理韧性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等因子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值均<0.05);在积极认知因子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在目标专注因子和积极认知因子上,留守男生得分低于留守女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其余维度或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2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与其心理韧性得分相关性

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中确定控制感、人际安全感及总体安全感各维度得分与其心理韧性的各因子得分均存在显著相关(r=0.123~0.397,P均<0.05)。见表2。

2.3留守儿童心理韧性与心理安全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与其心理韧性的关系,以安全感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以心理韧性的个人力、支持力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enter法),结果发现心理韧性的个人力和支持力对确定控制感、人际安全感及总体安全感均有显著回归效应,Beta值(绝对值)在0.121~0.440之间,解释因变量变异在21.5%~23.5%之间(P均<0.05)。

3讨论

3.1遵义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及心理韧性水平令人堪忧

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总分以及确定控制感、人际安全感维度上得分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家庭结构缺失、亲子关系分离,留守儿童与其父母缺少沟通和交流的机会,进而无法体验到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温暖。霍妮的基本焦虑理论认为,从小缺乏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温暖的儿童,就会产生不安全感。本研究还发现,留守儿童在心理韧性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等因子及个人力和支持力因素得分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迫于生计,往往很少有时间与其子女沟通交流,加之中学阶段的儿童恰好刚进入青春期,各种身体内部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均有可能导致其心理变化,亲子关系分离、临时监护不力、学校补位不足,以及社会教育的缺乏等内外环境现况难以满足留守儿童支持性资源的需求,这从根本上阻碍了其心理韧性特质的发展和形成及心理安全感水平的提高。

3.2留守女童较留守男童在目标专注和积极认知上水平更高

留守女童目标专注水平之所以较留守男童高,可能与不同性别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差异有关。从心理发展上看,女生较男生心理发展水平更快,心理相对更成熟。从某种程度上讲,心理越成熟越有利于个体全神贯注、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着目标前进。本研究还发展,留守女童的积极认知水平较留守男童更高。CKMalecki等的研究认为女童可以知觉到更多来自朋友的支持;辛自强等的研究也发现,女中学生所知觉到的社会支持要高于男中学生。当然,这同样与个体的性别差异关系密切。

3.3心理韧性对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6

1.利用各个活动室为留守儿童带来丰富多彩的生活。我校位于惠东县北部的边远地区,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全校学生人数共有425人(其中:中学生有206人,6个教学班,小学生有219人,6个教学班)。学校现有心理咨询室、希望家园室、道德讲堂办公室、道德讲堂会议室、学生阅览活动室、音乐室和美术室等各一个。这为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甚至是培养学生的开朗、活泼的性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小小的学生阅览活动室,一意在让学生,尤其是要更有目的、更积极地鼓励留守儿童更多、更积极地参与进来,走出课本,接触更多课外知识和开阔眼界,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以阅览室为平台,成立阅读兴趣小组,对留守儿童进行课外阅读、学习的指导,并开展阅读竞赛,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等等,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课外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继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让他们更有积极性地融入这个大家庭中,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爱好,让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充实。以阅览室为平台,开展读书活动,如开展“中国梦,我的梦”、“英雄精神激励我”等读书征文活动,让学生讲所看所感所思用自己的话语抒写出来,给予学生一个反思自我,洗涤心灵,提升和完善自我,增长自身内涵和个人文化魅力的机会。

学校利用心理咨询室积极有效地对留守儿童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工作,办好家长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此外,校领导、班主任等还经常集中到与心理咨询室就留守儿童问题开会,进行研究探讨,并交流各班级留守儿童的工作经验。心理咨询室的成员还利用书信或者电话等方式,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保持联系,还利用节假日等不同的时间,邀请回家的父母就留守儿童的问题到心理咨询室讨论和交流经验,举办亲子活动,以及共赏孩子们的书画作品展和写作征文作品展等。心理咨询室通过形式不同的心理咨询,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沟通、理解的桥梁。

2.课堂教学是留守儿童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如政治、语文和历史等,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的资源。以不同的学科内容中渗透着的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时间段的多种多样的精神食粮,来丰富留守儿童的思想和精神世界。

班主任根据年级、班级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关注班级中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每一节班会课,认真设计挫折教育等内容的主题班会等,增强学生的抵抗挫折的能力。生活本就不会一帆风顺。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监护与督教,在生活中学会面对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挫折与坎坷。多开展挫折教育的主题班会,甚至将挫折当做常规班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更能引导学生在情绪的低潮时期,在遭遇困难、挫折的时候,能够更好地面对,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战胜他们。另外,班主任认真设计感恩教育等内容的主题班会等,多讲身边的好人,身边的好事,丰富学生的精神食粮。让学生对社会、父母和亲朋好友等,多存感恩之心,永怀感恩之情,传承中华民族感恩的传统美德。

3.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用爱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我校经常邀请相关的德育、心理教育的相关人士或学校里的德育、心理教育较有成绩的领导来为全校师生开设心理辅导讲座,加强对师生的心理训练和心理指导,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如2009年邀请关工委的胸前满挂功勋章的老领导到我校就道德、法制方面开展讲座。2013年11月,“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专家邹若萍到我校开展了留守儿童心理教育辅导讲座等。

2010年9月17日,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师生和家长到我校举行“惠东县红领巾情系‘希望家园’关爱留守儿童爱心月饼捐赠仪式”活动。2011年1月7日,我校部分留守儿童,参加了团省委、广东省青联、广东青基会举办的“2011广东省青年社团迎春团拜暨新年慈善音乐会”,百名留守儿童的活动。2012年6月17日,我校部分留守儿童参加了“幸福广东,创享移动希望工程第五届南粤会亲———惠州会亲”贫困儿童的活动。2013年5月29日,团县委、老干部金秋志愿者服务队,县建设系统志愿者服务队,到我校“惠东县青春助力‘少年梦’快乐六一”慰问活动。团县委副书记罗敏、建设系统副队长朱林,团镇委书记刘建雄等举行了捐赠仪式。

二、结语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7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经商务工,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心情比较焦虑紧张,常常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也比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都希望自己也能像其他同学那样常有父母陪伴,心情不好时能陪他们聊聊天、下下棋、散散步开心时有父母与他们一起分享。

1.自制能力差

在义务教育阶段,少年儿童的行为发展还处于波动阶段,其自律能力普遍很差。由于其父母不在身边,监护人只管留守儿童不犯大错就是平安无事,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采取认可态度。由于得不到父母亲或监护人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大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松散、我行我素,日常行为存在严重的偏差。

2.价值观畸形

父母亲长期外出经商务工,家庭的经济、生活条件明显得到提高。但由于大部分外出经商务工者都只想挣钱,忽视对留守子女伦理道德以及法制等教育,采用“物质+放任”的方式补偿自己对孩子的负疚感,其结果让留守孩子口袋里的零花钱数量增加,自由度提高,容易养成贪图安逸、厌恶劳动、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产生“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畸形的价值观。

3.安全无防范

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但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安全衔接上存在“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二、农村寄宿学校留守儿童管理理念及其对策

1.健全、完善各种管理机制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学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建立联系卡制度,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留守儿童档案分别由校长室、学校德育处、班主任三个处室存档,联系卡的内容有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托管情况、托管监护人、联系电话等,同时学校还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留守儿童的档案,根据留守儿童变动情况,对联系卡内容进行补充或完善。

(2)建立教职工与留守儿童手拉手制度学校根据摸底调查结果,让部分教师与留守儿童建立“手拉手”帮扶制度。帮扶教师要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利用时间去家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并及时与外出的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协助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思想问题,正确引领他们阳光、健康地成长。

(3)建立教师与留守儿童的心灵沟通制度学校布置温馨的“心语室”即“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给爱心妈妈与学生提供谈心的环境,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做好咨询记录。学校有30位爱心妈妈,周一至周五,她们利用课余时间,为留守儿童解决思想、学习、生活方面存在的疑惑和困难,每位爱心妈妈人手一本“留守儿童成长记录簿”,记录着孩子们的点滴进步。2012年底,评出了9位“十佳爱心妈妈”,她们为孩子起早贪黑操劳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校园里的每一位孩子。同时学校还设有“知心姐姐信箱”,安排心理辅导老师及时了解并解答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还通过学校《远帆》校刊的“心灵对话”栏目对普遍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引导学生心理能健康成长。

2“.三个优先”真情关爱留守儿童

怎样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经成为一个学校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学校成立“留守儿童之家”,以“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的方式,强化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帮助,为留守儿童营造快乐成长的家园。

(1)学习方面优先帮扶开学初,学校就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结合留守儿童的年龄特征、学习差距等进行分类登记,制定留守儿童学习帮扶计划,加强对留守儿童学习上的辅导。学校每天安排25名教师轮流为留守儿童辅导文化课。要求每一位有帮扶任务的教师能认真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有针对性地做好辅导计划,熟悉学生学习进度,认真备课,要求进行阶段性的学习检测,确保辅导的有效性,真正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达到学有人管,学有人教。

(2)生活方面优先关照为了让寄宿生在学校不感孤单寂寞,让家长们放心,学校对寄宿生的管理需要一批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首先建立“留守儿童爱心妈妈活动室”,而且专门挑选能歌善舞、能书会画的女教师任“爱心妈妈”组长,组员分组轮周轮班,负责课余饭后和孩子们谈心、交流。了解他们当天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比如,可以问他们吃饱了没有?今天的饭菜怎样?衣服鞋袜需不需要补?心里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想告诉老师等等。如果有孩子需要缝补衣袜或钉扣子,就让他先自己洗一洗,然后交“爱心妈妈活动室”,课余时间再由专门负责的老师带领心灵手巧的女同学缝补,这样既加深了师生情感,又锻炼了孩子们生活的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寄宿的孩子感受到了妈妈的爱和关怀,同时也牵动了他们感恩的心。

(3)活动方面优先安排为了消除学生离家的孤独,学校想方设法组织开展一些集体活动,既要使寄宿生身心愉悦,又能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学校首先根据教师的爱好和特长,组建教师兴趣小组,每组指定一位组长按照活动日程表带领师生一起活动。例如,周一书画指导;周二唱歌活动;周三信息技术指导;周四观看电视、电影;周日师生联欢。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在活动之前安排一节自习课,让学生自觉完成当天的作业和复习旧知预习新知,然后第二节安排学生参加兴趣活动。负责兴趣活动的老师和任课老师要及时沟通、反馈、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提高,学习功课的劲头会更足,同时还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目前,全校的留守儿童分别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自选参加了演讲与口才、诗朗诵、速算、快速作文、气排球、篮球、乒乓球、美术、书法、民俗风情、手工、趣味英语、文艺、鼓号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百科知识等项目活动。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文化课有了一定的长进,也掌握了一些技能技巧。

3.采用特殊教育方法,提高育人质量

(1)榜样教育。学校要求教师在教育中留心观察,尽力捕捉留守儿童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和同学中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内心中渐渐形成了肯定自我的意识,使他们的自觉性不断增强,自立能力不断提高。学校将这些学生树为标兵,让留守儿童学习有榜样。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8

1确定主题调研方法

(1)抽样访谈。

(2)摊位采访。

(3)询问老师。

(4)家庭访问。

2确定调研内容

(1)留守儿童的饮食起居情况,是否有人看管。

(2)留守儿童的课余时间如何安排。

(3)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4)留守儿童父母的归家情况。

(5)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交谈情况。

(6)留守儿童对学习的看法和获取知识的来源。

(7)留守儿童看护人类型。

3分析调研结果

通过关于留守儿童的调研工作,加之针对性的对留守儿童进行相关的辅导关怀,能够帮助当地留守儿童打开心扉,确保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同时积极响应了党的号召,关心弱势群体,致力共创和谐社会。本次调研采取访谈形式,考虑到小学生知识水平和农村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将调查问卷形式的问题通过口头询问讲诉与调研对象交流,以此保证调研的顺利进行。

二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1安全存在问题

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近年来,与留守儿童有关的案件不在少数。留守儿童的第一监护人为其父母,其父母外出打工,大多数人选择将孩子交给其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他们年岁已大,对于孩子的很多方面都照顾不到,导致孩子的生活及自身安全出现问题。父母长期离家打工,偶尔回家一次也是对孩子嘘寒问暖,使孩子缺乏安全教育,欠缺安全意识。拐卖儿童案、留守儿童凶杀案等案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不外乎孩子孩子在学校没有把老师的话当回事,在家没把爷爷奶奶的“唠叨”放在心上,对于危险没有及时的意识到也没有相应的安全措施。少数民族的经济及文化等状况相对滞后,其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更加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2教育存在问题

(1)情感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和心理关怀的缺少,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所以感情比较冷漠,有些性格也比较孤辟、偏激,又无人约束,因此时常与人打架斗殴。去年报载:某镇留守儿童王某因为缺乏监管时常与人打架,最后与一伙同样是留守儿童的不良少年发生冲突,被砍死在一网吧内。

(2)学习教育问题

知识改变命运。孩子的受教育程度在某些方面是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未来的,而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当前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离不开知识的不断更新。有人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一代孩子的教育为代价,这个说法看似有点偏激,但是细细想来确实也有些道理。

3道德教育问题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父母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行为方式往往是孩子一生的座标。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做决定,由于小孩子是非观念不强,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不好的习惯。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1建立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制度

各学校要摸清留守儿童的数量,登记造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在建立好留守儿童档案的基础上,将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录入信息管理库。

2建立留守儿童法制教育制度

主要让“留守儿童”认知《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他们学法、守法,教育他们珍爱生命、远离。

3建立留守儿童安全保障制度

各校要建立完善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层层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安全工作预案,建立“留守儿童”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留守儿童”在校期间如遇突发事件,要依法迅速采取适当的救助处理措施,并立即告知“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和在外务工的家长,同时按规定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4建立“问题儿童”特别关爱制度

“问题儿童”是留守儿童的特殊群体,各学校要注意研究其品德、行为、学习等特殊心理现象,并针对一些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利用“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室”、“爱心驿站”,配备必要的专门设施,并选配好懂得心理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化解心理压力,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四结语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9

(1)远离父母,缺关爱。迫于生计,很多农村中青年外出务工或者经商,将子女留在家中让祖辈抚养。由于时间和交通的不便,很多家长一年都难得回家一次,与孩子见面的机会很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内心的孤独感十分强烈。当他们被他人欺负、受了委屈的时候,内心往往产生抱怨的情绪,埋怨父母不关心自己,觉得自己是没人要的孩子。当这种情绪爆发时,其行为上往往会表现为行为孤僻、焦虑易怒、不服管教等。

(2)独立性差,怕吃苦。隔代监护更容易滋生溺爱,在农村,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监护,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文化层次比较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往往是一味地迁就和溺爱,时时精心照顾,事事盲目替代,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让孩子做。在这种监护模式下,留守儿童养成了慵懒的坏习惯,生活不能独立,不会自理,怕吃苦,逐渐形成了惰性和懒散作风。

(3)自私心重,难合群。现如今,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深入贯彻,大多数家庭只生育一个孩子,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占有欲强,不喜欢与他人分享,喜欢我行我素,不善于与人交往,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容易养成自我、自私、自闭的习惯,当父母亲人远离自己的时候,留守儿童的这一人格特征就被进一步激化,变得唯我独尊,霸道骄横,远离群体,社会意识差。

(4)内心敏感,怕挫折。大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内心比较敏感,内心的消极情绪很容易被激发起来,不能客观地评价他人与自己,行为容易走向极端。

二、健全人格留守儿童行为矫正的策略分析

(1)主动关心留守儿童,加强情感的沟通与交流。与一般的孩子相比,留守儿童更加渴望呵护与关爱,内心也更为敏感。教师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被爱的温暖。教师应想办法打开学生的心门,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使留守儿童愿意将内心的苦闷与委屈向自己倾诉。只有建立起了友谊,彼此有了互信,师生之间的交流才能深入地进行。这能够很好地化解学生的负面情绪。当留守儿童感觉到被理解和被信任之后,他们也能够学会对人、对事多一分理解和宽容,多一分信任和友爱,其行为也将更加规范化。

(2)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温室里的花朵禁不住风吹雨打,只有让留守儿童具备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让其克服无助带来的困扰,继而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心态。教师要注重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一方面让学生搞好个人卫生,帮助年迈的祖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些生活技能大赛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起劳动观念,做一个勤奋、爱劳动、爱生活的少年。

(3)培养孩子的协作精神。现代社会要求人具备集体意识和团队概念。针对留守儿童自我封闭、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特点,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形成团队意识。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如感恩教育、协作活动、集体观念教育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关心和尊重他人,如何与人合作,善于与人相处。

(4)培养留守儿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只有内心充满阳光,人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内心脆弱、情绪消极的状况,教师要努力让他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激情和希望。笔者常常给学生讲身残志坚的主题故事,讲孤儿勇敢生活的主题故事,让学生反思,虽然自己不能享受与父母朝夕相处的幸福时光,但是比起很多人的不幸,自己仍然是幸福的,至少自己有健康的身体,有完整的家庭,有疼爱自己的父母。让学生认识到短暂的分别是为了长时间的幸福生活,使留守儿童始终保持对光明前途的希冀,消除心中的负面情绪,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成长。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