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贫富差距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5 10:42:52

贫富差距论文

贫富差距论文范文1

关键词:贫富观;贫富差距;富民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061-02

贫富问题由来已久,先秦儒家文化的代表孔子就曾对贫富有过基本的解读。古为今用,结合时代需要对孔子贫富观加以研究,有助于现解决目前由于贫富差距而导致的社会问题。

一、孔子的基本贫富观

(一)对“贫”、“富”的基本态度

孔子思想虽以仁为核心,但并不否定财富,而是肯定取得财富是人的本望。孔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①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迅速崛起的时代,私有观念日益盛行,人们对财富的追求空前强烈,个人的私欲被无限制放大,加之战争频发的大背景,整个社会处于无序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孔子提倡人们追求财富,也认为贫贱是人所厌恶的。但是孔子也提出:“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②可见孔子提倡的是见利思义,主张以正当方式取得的财富,反对以不正当手段摄取财物。

其次在贫穷问题上,孔子也表现出超然的洒脱态度,最典型的例子是安贫乐道。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忧道不忧贫。”他认为,贫穷不可怕,失去道德修养才堪忧虑。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③肯定富贵的同时,也对面对贫穷不抱怨的态度加以肯定和赞扬。

孔子对待贫富的坦然也为后来的儒家所继承,形成基本的儒家贫富观念。孟子说:“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④荀子说:“富则施广,贫则用节,可贵可贱也,可富可贫也。”⑤

(二)取得“贫”、“富”的方式

首先,“死生有命,富贵在天”。⑥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富有更多的是命数,具有命定性。这固然有其时代限制,但从孔子对于富贵的一些解释可以看出一丝不愿强求的意味。在《论语・卫灵公》里,孔子周游列国,在陈绝粮,随行者全都病卧不起。子路愤愤不平,问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孔子答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其意思是,君子小人都有穷困之时,区别在于君子固守其穷,无所怨悔,而小人穷则丧失原则,放纵于行,以图改变穷困之境。可见孔子是反对以小人行径强求富贵的行为。

其次,正可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孔子赞成以正当的方式获得财富。孔子总是把财富与才干相联系,认为个人必须笃信好学、真才实干。“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⑦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本钱,也是致富的本钱,先秦儒家一直倡导“依德致富”、“依能致富”。

第三,“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⑧孔子将个人财富和国家联系起来,追求国富民强,认为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是耻辱。这就强调了国家对于个人富贵的重要性,孔子还提出了推动国富的相关措施。最后,孔子又说:“如不可求,从吾所好。”⑨意指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爱好去干事。可见这位圣人仍是以淡泊之心看待财富显贵,保持高尚气节。

(三)关于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孔子曾从社会角度提出一系列国家制度层面的干预、调整手段。他主张轻徭薄赋的赋税政策,反对横征暴敛。《论语全译・颜渊》里,孔门弟子曾讨论减税问题:“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另外,孔子曾说过“敬其事而后其食”,⑩他鼓励按劳分配为主要的分配方式,反对靠垄断和特权谋求财富。

孔子重视民富而国富,不但要求从富民的角度处理好财政分配关系,而且对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分配亦十分重视。在财富的分配问题上,孔子主张均平相安,提出了著名的“均无贫”理论。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11 意思是说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否不在财富的多寡,而在于是否“各得其分”。这里的“均”并非绝对平均,而是“各得其分”之意,均则人心能安,安则无倾覆之患。可见在贫富问题上,孔子主张缓解贫、缩小贫富差距,追求共同富裕。

二、孔子贫富观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转型时期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这说明中国贫富差距的日益严重,改革开放的成果没有惠及普通民众。

贫富差距带来的危害已经反映在社会政治、经济各领域。经济方面,消费力的差距使得市场生产出现两极化,一方面是奢侈消费品的日益盛行,另一方面低端购买力不足带来的市场竞争恶化,使得假冒伪劣商品大量涌现,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实业发展停滞不前,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兴盛。贫富差距反映在社会就是行业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社会公共资源集中在富人手里,富人社会的话语权不断提高,甚至影响到社会公平、公正。贫者在就业、教育、收入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社会阶层固化就是贫富差距的衍生品。

而造成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社会体制方面亟待改革的原因,也有市场经济无可避免的后果。可以说,有些差距是必然的、合理的,有些差距则是可以避免的、不合理的。对于不合理的差距,通过何种方式加以缩小乃至消除,或许可以从孔子的贫富思想中找到一些启示。

(二)孔子贫富观的启示

1.实施富民政策,实现国富民强

孔子的贫富观的核心就是富民,就是要求当权者不断调整土地政策、减轻赋税等以达到国富民强。而近20年来,我们的政策是鼓励一部分地区。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但是现实中贫富差距很大的部分原因恰恰是由于先富的人群并未能发挥带动作用,反而由于财富的积累,资源的竞争,使得后者无法得到发展的空间。

从孔子的分配思想来看,首先,国家必须弱化权力在分配格局中的作用,合理调整各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实行按劳分配,才能降低社会矛盾的“燃点”,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就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按劳分配制度能够为“依能致富”提供物质保障,从而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其次,虽然不能实现绝对的公平,做到“均无贫”,但是应合理支配社会公共资源,做到资源共享,实现相对公平。“共享”旨在使中等收入者逐渐成为社会的主体,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不断推进共同富裕。要使贫富差距缩小,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使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不断增加,打破贫富“两头大”的格局,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财富财富分布结构,使中等收入者成为社会的主体。

2.努力抓教育,加强“富后文明”教育

“‘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2 努力发展教育,是治理贫富差距的有效措施。首先是落实教育资源的均等化。政府一方面在扩大教育总体投入时,在财政上可以按照资源分配均等的原则,基本保证同一地区、同一学区学生在实施义务教育上财政公平,对经济落后、欠发达地区无论在师资上、还是办学条件上,争取实现在同一地区、学区每个学生的公共教育经费开支上的差异不能与本学区的富裕程度相一致,以平衡各地经济发展所造成的教育不平等问题。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原则,严厉打击教育腐败现象,痛下决心治理教育的“三乱”现象,以实现教育的最大公平,以教育的公平弥合财富分布的不均衡。

其次,应注重加强“富后文明”教育。在先富地区,大力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活动,解决当前人们关于“富从何来、富后何去”的困惑,提高富裕人群的文明水准,引导先富人群做到“富不离道”,遵纪守法。同时推动他们帮助落后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带动贫穷地区的经济发展,共同建设和谐美好有序的社会。

3.转变社会观念,倡导“依能致富”

在现行社会,依靠能力致富的风气逐渐被新一代淡忘,人们都在寻找致富的捷径,甚至出现了挪用公款、权钱交易等丑陋现象,而自食其力、艰苦奋斗的精神正在遭受侵蚀。在这种情况下,强调“依能致富”的观念尤为重要。首先要引导广大群众端正态度,正确看待“贫”与“富”。在现代工业文明下,财富已经不再由天注定,知识就是最大的资源,人们可以通过知识和才能创造财富,改变生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学而优才“能”,“能”而优才富。其次,应肃清网络秩序,打击虚假新闻,不再以哗众取宠的方式引导社会舆论,宣传社会品德高尚,能力超群的致富典型,为“依能致富”精神的弘扬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总之,孔子的贫富观,是我们治理贫富差距问题的重要精神资产,在我国历史上曾产生过重要影响,直到今日,他对于财富的坦然淡泊之态仍然值得我辈学习,对于解决当代社会发展中的贫富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注 释:

①②《论语・里仁》

③《论语・宪问》

④《孟子・滕文公下》

⑤《荀子・仲尼》

⑥《论语・颜渊》

⑦《论语全译・泰伯》

⑧⑩《论语全译・卫灵公》

⑨《论语・述而》

11 《论语・季氏第十六篇》

12 《论语・子路》

参考文献:

〔1〕唐忠新.贫富分化的社会学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2〕朱光磊.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贫富差距论文范文2

[关键词]贫富差距 高职院校大学生 不良影响 对策

[作者简介]董莉利(1963- ),女,陕西蒲城人,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陕西 咸阳 712000)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066-02

当代中国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现实投射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当中,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不仅导致了大学生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品德心理行为方面的深刻变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这些都是我们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碰到的新问题,遇到的新挑战,亟待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

一、贫富差距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

1.贫富差距对 “贫困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所谓“贫困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由于门槛较低、收费低廉、就业实惠的特点,高职院校渐渐成为大多数贫困大学生的首选。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1215所,在校生达1280人,占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比例的61%,而高职院校中的贫困生比例约在20%~30%,略高于全国高校平均水平。贫困学生生活清贫,节衣缩食,为维持生计和学业四处奔波,许多贫困生不得不将许多精力用在外出打工和勤工助学上。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情况总体上来看是好的,是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的,他们在困难面前不消沉、不后退;吃苦耐劳,刻苦学习,具有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意志品质。但在思想品德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一,贫富差距对“贫困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通过我们的课堂实地调查发现,有85%以上的同学都认同“学习好不如家庭好”“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点。这种看法会挫伤“贫困学生”的自尊心,消解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形成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譬如,为了在“富裕同学”面前表现得不至于太寒酸,一部分学生渐渐变得功利化,他们一切向钱看,当校内外的一些公益活动无利可图时,就不积极、不热心。

第二,贫富差距对“贫困学生”诚信观念的影响。课堂调查中,当被问到“如果监考较松,你考试会作弊吗?”有95%以上的同学都认为会。理由是如果不作弊,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进而影响评定助学金和奖学金;如果没考及格,还会影响到未来的毕业和就业。有的同学为了达到以上目的,不惜央求甚至贿赂代课老师,以争取一个好成绩。可见为实现个人利益,达到个人目的,一些同学在人格方面渐渐表现出了一些不足。

第三,贫富差距对“贫困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由于家庭经济贫困,一些 “贫困生” 内心敏感,表现出了较多的心理问题。譬如,有些“贫困学生”很自卑,觉得自己家经济状况不如其他同学,不是一个圈子的人,没有共同语言;有些“贫困学生”怕同学讥笑、歧视自己,因而将自己封闭起来,经常独来独往,久而久之,变得比较偏激、悲观;有的甚至对“富裕学生”和社会产生仇视心理,因而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第四,贫富差距对“贫困学生”性格交往方面的影响。由于经济原因,“贫困学生”常感到自卑,没有自信心,怯于参加社交活动,很少和同学、 教师接触,很少参加同学聚会、野外郊游等集体活动。与此同时,他们产生了对 “富裕学生”的排斥和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处理,不能很好地融入大学生活。

2.贫富差距对 “富裕学生” 品德养成的影响。“富裕学生”是一群对学杂费及各种生活费用的支付相对轻松,出手阔绰的校园 “新贵族”。这部分学生由于有家庭提供强大的经济来源,过着一种不同于学校普通消费群体的 “贵族式” 生活。 “富裕学生”总体情况是好的,他们持有积极进取乐观型的人生态度,部分“富裕学生”同时学业表现也比较优异。可毋庸置疑的是仍有很多“富裕学生”不仅学习成绩落后,而且存在行为偏差,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贫富差距对“富裕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在我们的课堂实地调查中发现,有90%以上的学生都认同“金钱万能”,他们认为如今的社会是市场经济的社会,有钱没钱大不一样,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有钱就可以摆平一切,没钱是万万不行的。于是,一部分学生渐渐变得很势利化、功利化。举例来说,有一部分学生想办法,搞投机,追逐权力,绞尽脑汁进入系学生会和学院学生会,在他们看来,进入学生会就能给自己带来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些同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不惜请客、送礼拉选票;有些同学为了考一个高分,不惜花钱到处买试题;也有的同学为了追求到自己心仪的异性朋友不惜大把花钱,错误地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等等。

第二,贫富差距对“富裕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校园贫富差距对“富裕学生”心理冲击也很大,引发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通过我们对某些班主任的个别走访和调查发现,一部分 “富裕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另外,一部分 “富裕学生”很不情愿和贫困学生一起生活,贫富学生在生活习惯上差距比较大,“富裕学生”在饮食、卫生方面觉得很难接受“贫困学生”的做法,感觉很憋屈,很纠结,有的甚至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久而久之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第三,贫富差距对“富裕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在人际关系上,一部分“富裕学生”表现出两种倾向:一是有些“富裕学生”由于其优越的家庭条件,感觉和其他同学不一样,从主观上减少了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沟通;二是有些“富裕学生”为了交朋友,用家人提供的金钱经常邀请同学们吃饭、娱乐,将这种交往看成是发展友情的最好方式,这不仅会给班级造成不团结的隐患,也对其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极为不利。

二、贫富差距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影响的原因分析

分析导致贫富差距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影响的原因,笔者认为有外部和内部两大因素。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家庭教育。居民贫富差距的扩大及家庭背景的差异是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影响的直接的诱因。根据有关调查发现,有89.2%的学生的消费来源主要来自家庭收入,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是依靠家庭来维持其生活。因而,居民贫富差距的扩大必然会导致大学生间的贫富差距的拉大。

2.社会教育。社会上的不公平、不公正是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影响的间接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贫富差距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存在,可是,为什么只有现在的高职院校的贫富大学生在品德养成方面出现各种思想、道德、心理及人格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1)政府解困工作不力。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贷款申办、勤工助学渠道还不能满足需要,致使贫困学生因为经济上的原因承受很大的生存压力上大学,甚至于上不起学。(2)社会用人标准有失公平。从社会各行各业的就业状况来看,用人单位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经济实力强弱、家庭社会关系的软硬为标准,而不是以学习成绩和个人能力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致使贫困生在竞争中出现无胜算的自卑感,感到了与主流社会的格格不入。而不少富裕学生衣食无忧,一切已由家长安排妥当,以至于缺乏奋斗拼搏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3.学校教育。目前,高职院校缺乏一套独立于社会的价值判断和精神体系,以至于在社会问题的冲击面前,大学不能保持独立的价值判断,不能以自身确立的价值标准来整合学生们贫富差距的价值判断,从而导致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导致诚信、心理和人格缺陷等问题。

4.自我教育不足。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是主要的内在因素。社会的贫富差距只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的外部影响因素,而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则是学生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面对贫富差距,有的大学生产生了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自然而然会引起诸多问题,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

三、如何消解贫富差距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

1.物质帮困。物质决定意识,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其物质贫困的消除。消除贫富差距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不良影响,最根本的方法是改革收入分配体制,逐渐缩小贫富差距。眼下的当务之急是:由政府、学校、社会为贫困生的物质脱贫创造条件,完善各种助困制度,以多种形式给予贫困生资助,使贫困学生能够安心学习。

2.精神解困。首先,政府和社会需要为底层的后代往上流动创造平等机会。由于占有社会资源的贫乏,西部农村及偏远地区的贫困家庭后代更多的只能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这是他们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因此政府和社会要积极为他们创设平等的学习和就业机会,使学生能看到希望,有尊严、有信心地学习。其次,高职院校要重构大学精神、重新整合学生的身份。高职院校要通过重构大学精神,加强对学生进行大学文化教育及大学精神的熏陶,建立起一种标准,重新整合学生的身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的贫富观及正确的诚信观念,才能消除贫富学生之间的隔阂,达到贫富学生即使不能成为朋友,也能学会宽容,彼此尊重、彼此善待的效果。

3.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高职院校要解决新形势下大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很有必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通过主渠道教育,澄清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的思想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我们的贫富大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其次,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渠道。要注意发挥班、团组织、辅导员的重要作用,因地制宜组织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在一起交流生活感受和学习经验的场所,努力消除贫富差距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让贫富学生和谐起来,使每个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彦珍.消解大学生贫富差异负面影响的措施探讨――兼谈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路[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1).

[2]林玲.关于加强高职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贫富差距论文范文3



〔摘要〕 当前中国面临较为严峻的国情即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中西部地区贫困现象明显,因而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将社会政策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以改善基尼系数扩大的趋势。但目前来看社会政策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社会政策的发展轨迹,并对其在当今社会的缺位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认为社会政策相对于经济政策的弱势附属地位和社会政策本身存在的缺陷是其缺位的原因,并提出构建新型社会政策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 贫富差距;贫困;社会政策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4-0097-05

〔作者简介〕刘喆,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武汉理工大学教师,湖北武汉 430070。

一、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原因

201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达到4382美元〔1〕,真正进入国际公认的“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也是经济社会风险高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也曾多次提醒我们在这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因为在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阶段之后,人们之间的差别明显地表现出来,出现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和占有容易导致集团间冲突,进而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在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的关键时期更应该居安思危,对潜在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未雨绸缪,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形势就是贫富差距扩大化的国情,这种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既有其客观根源,也有政策因素。客观来说,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差异较大,因而对自然环境的改造难度和程度有所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多为平原和丘陵,气候温和,土地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沿海港口众多,陆路、水路和海运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优越;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相反,中西部地区地形复杂,高原、山地所占面积较大,土地利用难度大,利用率低;同时海拔落差较大,水运优势不明显,交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中部地区人口众多,但囿于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劳动力转移并不充分,第一产业人口所占比重较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低,自然条件恶劣,资源丰富但开发难度大,对交通的依赖性强,因而目前来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成效不显著。作为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三大生产要素——资源、土地和劳动力在沿海地区的条件远远优于中西部地区,这种自然资源的差异是造成我国贫富差距最重要的客观原因。

从政策导向上来看,1978年以前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分配领域贯彻“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原则,加之当时社会整体生产力比较低,因而贫富差距问题几乎不存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梯度发展战略”,“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由于各种因素的历史积淀,中国当前的贫富差距已经发展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当前国际通行的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贫富差距的标准是基尼系数。国际上将04视为基尼系数的警戒线标准,超过04的国家应当重视国内贫富差距问题。世界银行数据库收录的基尼系数显示,中国1978年基尼系数是0317,而2004年的基尼系数为047,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的基尼系数为037。中国社科院一份报告称2006年中国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96,2010年,新华社两位研究员更判断我国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超过了05〔2〕,已经大大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水平。

从城乡居民收入来看,从1979年到2010年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总体走势上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1998年之后的收入差距持续攀升。地区之间的人均GDP差距也不断加大。根据2011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中最富裕的10个分别是:上海、天津、北京、江苏、浙江、内蒙古、广东、辽宁、山东、福建。除福建之外,其余9个省市区的人均GDP都已达到4万元以上。相比之下,最贫穷的前五位依次是:贵州、云南、甘肃、和安徽。贵州的人均GDP只有132214元,只有上海人均GDP的18%。〔3〕

二、致贫原因的理论思考

贫富差距过大、基尼系数过高的严峻现实使我们不得不严肃面对,一直以来国家都在探索如何缩小贫富差距、降低基尼系数的策略。在“梯度发展战略”的使命已经接近尾声的时候,国家适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的口号,试图引导劳动力和资本向东部以外的地区流动。这种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无法改变当前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程度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的事实。究其原因之所在,是因为贫困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除了上述客观自然条件等,其影响因素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民族心理素质在内的各种其他社会构成要素。

贫富差距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 贫富差距 后果 经济法对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然而,贫富差距也随之不断拉大。贫富差距问题似乎从古至今都存在,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今社会却尤为凸显,这一问题也一直是这几年两会的热点话题,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

一、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及体现

谈到贫富差距,不得不提到一个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如此看来,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而且还在不断攀升。

关于我国贫富差距的具体体现可谓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考虑,纵向的贫富差距可归纳为:收入差距的扩大,消费差距的扩大和所占财产的差距扩大,这其中收入差距的扩大占主导因素,因为主要是收入差距的拉大导致了消费差距和个人所占财产差距的扩大,三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横向的贫富差距可划分为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区域差距。因为横向差距和纵向差距其实是相互交叉和相互交融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每一种横向差距里面都存在纵向差距的现象,而每一种纵向差距又都体现在每一种横向差距里面,所以不能把两者孤立地分开看待,而要相互联系起来分析,又由于横向的差距较为明显,收入差距较容易量化把握,所以在此我们对横向的收入差距作具体分析。

(一)城乡居民的差距扩大

中国社科院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1990年以后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9646元。

(二)行业间的差距也在明显加大

由于国家政策的特殊需要和保护,以及法律法规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完善,使得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例如电力、电信、铁路等部门,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和竞争的不公平性,必然决定了其利润的可观性,最终导致了行业间差距的不断扩大。

(三)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

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自然条件优越、政策的扶持,使东部大部分地区四通八达,人民生活富裕,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经济发展越来越快,而西部地区却与之相反。据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2005年,东西部人均GDP各为22200元和8970元。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从这一组数据不难发现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的明显。

以上各种贫富差距,均是通过收入差距、消费水平(如教育资源的享有、医疗水平等方面)、财产占有水平(如房产、金融资产等)表现出来,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二、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

我国现阶段存在包括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健全,税收制度的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法律责任制度的不健全等问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尚不健全,一些非法、违法经营,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再者,对社会的弱势群体的重视不够,救济不够或者社会保障制度未落到实处,使得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而法律责任制度的不健全与不完善使得大量的危险分子得不到相应的惩罚,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不法分子走歪门邪道获取不义之财,促进了不公平现象的产生,拉大了社会贫富差距。

三、贫富差距可能带来的影响

贫富差距过大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运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还会产生两级分化、仇富现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贫富差距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会影响消费需求,阻碍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会降低低收入者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生产力效率的提高。每个人都不甘落后,但并不是每个人选择的进取的方式都是一样的,当面对更多利益面前,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不良价值观就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同时,仇富心理也会慢慢滋生,然后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四、经济法能在缩小我国贫富差距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法理基础

(一)经济法的产生背景

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实现国家意志所预期目标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由于产生社会化和垄断的形成,引起市场固有的三个缺陷(即市场障碍、市场唯利性、被动型和滞后性)的显露和市场失灵;国家调节机制和国家经济调节职能因而得以出现和发展,并相应地采取三种基本调节方式;为规范和保证国家调节,经济法应运而生。因此,从经济法产生的背景可以看出,经济法的产生是为了维护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其从产生之时起便担负着维护社会和国家利益以及通过各种方式抑制贫富差距的责任。

(二)经济法的价值

经济法的价值是指经济法在客观上所具有的能供人们利用的性能和作用。经济法的秩序、效率和公平就是其价值所在。经济法的价值说明了经济法在社会大众对经济生活方面的秩序、效率与公平的需求下产生并发展壮大的,其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力求保证经济生活的有序进行以及社会个体、团体之间的实质公平,而这些,恰恰正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题中之义。

(三)经济法的功能

“经济法是一种利益和权利的分配书,并且还是一种“再分配书”,对利益和权利的一种再分配便是经济法的功能,所以说经济法是利益和权利的一种再分配法。经济法规范国家调节,让“国家之手“对经济领域的利益资源和权利的原有民商法分配安排,作出适当调整,进行某种再分配。而这种再分配功能,有利于社会总体效率、社会(实质)公平、符合正义要求的秩序、自由等得以实现,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五、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经济法对策

(一)市场规制法

1.完善反垄断法

垄断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或多个企业对于特定市场的独占,而反垄断法便是反对限制竞争、维护自由公平竞争和经济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正如上文所说,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是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健全,法律法规的不完善,通过完善反垄断法,规制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以及行政垄断行为,保障公平竞争,有利于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2.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产品质量法

经济领域中存在着许多不正当的竞争也是我国贫富差距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不正当竞争者采取各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损害其他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扰乱市场竞争秩序,这也是他们能够一夜暴富并且越来越富的原因。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而且也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发财致富,间接性地拉大了贫富差距,因此,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利于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至于具体的操作,可以通过将法规细化,加大处罚力度等。对于产品质量法,生产者生产的产品不合格,销售者销售不合格产品,其实质也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所以应当完善的理由与发不正当竞争法是一样的。

(二)宏观调控法

1.税法

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其主要种类是所得税和遗产税等。通过调节税收来限制高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收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贫富差距的无限度扩大。当然,关键的问题是要能够健全合理的税收制度并予以严格执行,如此,就能够有效地控制贫富差距的拉大。

2.促进教育公平和扩大就业

贫富差距论文范文5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富差距问题越.来越凸显,两极分化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国大陆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5,意味着高度的不平衡,财富的在不断的呈现出集中化趋势。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

[关键词]贫富差距 剩余价值

一、利用剩余价值对于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思考

《资本论》发现了剩余价值,是从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矛盾中分析得到的,揭示了资本家的剥削本质。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谓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不是主要矛盾。但是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初级阶段,发展经济是我们中心任务,目前的经济特征,使得我们可以利用剩余价值的相关理论来分析我国的贫富差距。

1.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有工人阶级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由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分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实在一定的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情况下,通过延长工作日来榨取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依靠提高劳动生产力,相应的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榨取相应的剩余价值。

2.对于剩余价值的攫取方式。早期剩余价值的攫取方式主要是榨取绝对剩余价值。在工业革命的时候,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给予更低的工资来夺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将工人等同于机器。不过受到道德因素以及劳动力自身身体条件的限制,绝对剩余价值的攫取程度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而且随着工人阶级的强大,工人阶级通过工会等组织对资产阶级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要求,虽然这对于资本家来,他们的利益受到了威胁,但为了维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本家对于工人阶级给予了相应的条件。

目前企业对于剩余价值的掠夺更加隐蔽。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公司一般会通过股票期权计划或者其他相应的绩效评估等激励措施来使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的生产计划中。表面上看,合情合理,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应得的报酬。可是状况是员工为了完成相应的任务通常都会选择加班,而这部分加班费的补偿在很多企业都是有限的。还有的员工会将工作中没有做完的工作带回家接着做。整个过程中企业所得的相对剩余价值是增加的。可是这种事实已经被掩盖,人们普遍认为提高公司的技术水平是无可厚非的,企业要生存,就得提高劳动生产率,不会想到这是为了更大程度的获取相对剩余价值。企业的福利措施也是这样,给定福利措施其实也是为了或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3.对于不变成本的节约。不变成本中最主要的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在使用中会不断地磨损,逐渐价值下降。以机器设备来说,机器的价值可以用目前的同类型、同性能的机器价值来衡量,机器的磨损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有形的,机器确确实实损坏啦,另一种是无形的,如这种机器现在已经被淘汰,或者说这种机器的新款性能更好,功能能强大,这都会给机器所有者带来精神上的损失。

工人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才会产生价值,那么机器的投入成本的补偿需要通过工人们的生产来实现。不变成本的另一种节约方式是增加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与脑力劳动强度。

4.贫富差距的累计过程。假设社会上存在两个部门,甲和乙,在经济发展初级,甲和乙的发展程度相同。随着经济中激励措施以及其他条件的改变,甲的发展速度快于乙。

积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假设条件可知,甲的发展状况好于乙,财富在向甲聚集,这个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贫富差距。甲这时有充分的资本来购买乙的劳动力(为了保证交易能够进行我们假定这个时候给予乙的工资比乙为自己生产时所得的利润高),这个时候甲就成了资本家,乙呢,就出卖劳动力成为工人,资本家的本质是获得更大的利润,由《资本论》我们知道,利润就是剩余价值,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甲就榨取乙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时期内社会上总共生产的价值,甲分的的要比乙多,即使乙的所得的也在增长。然后甲反复的购买乙的劳动力,在每一次的生产过程中,乙的所得一般都会少于甲。这样,贫富差距就在这样逐步的累积。

二、贫富差距最终将被控制

根据马克思对于利润的描述,利润率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下降。为了获得更大的相对剩余价值,资本家对于固定成本的投入会越来越高,所以相应的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额会减少。这样我们有理由相信,贫富差距会存在最高点,而不会无限制的扩大下去。但贫富差距恶化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社会问题,所以政府一般都会想办法控制。

三、对于我国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建议

针对我国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解决贫富差距扩大的建议与措施已有的一般是政府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教育公平化,提倡廉洁,减少灰色收入等等。

1.减弱我国的城乡户口限制性。我国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下,劳动力的流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不利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对于劳动力需求。在同一个地方,不同的户籍意味着所接受的福利不一样,这样会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公,以致贫富差距的产生。

2.教育公平化。教育公平才能使得人们拥有相同的机会。对于农村以及较为贫穷的省市虽然教育投入已经在加大,但是投入的比例还是不够的。教育公平不仅仅应该增加硬件设施,更应当增加软性教育。

3.社会福利体系的完善。我国的社会福利体系还不是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相应的慈善事业也不够健全。通过对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控制贫富差距的扩大。

四、结言:贫富差距肯定是会存在的,没有差距,社会的进步就会缺少一定的动力,有了差距,才可以有激励,有了激励,人们才会进步,经济发展才会有效率。企业是经济中一个小小的细胞,我们需要鼓励企业的发展。但是为了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需要兼顾,贫富差距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论述中我们知道剩余价值的生产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贫富差距,因此从剩余价值的角度来说,现在剩余价值产生的基础没有改变,那么我国现在已有的减少贫富差距的措施只是在表面上做文章,但是,对于防止最终走上两级分化还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5、832页

贫富差距论文范文6

关键词:贫富差距;收入差距;经济发展

一、我国贫富差距现状

2011年1月份,我国内地GDP达到58786亿美元,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也有望突破4000美元关口。但同时,我国内地的贫富悬殊也创下历史新高。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中国的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开放前的0.16升至目前的0.47,不仅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也超越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水平。中国人民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达0.56。尽管数据不一,但是有一点是公认的,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要高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历史最高点。贫富差距悬殊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诱因之一。贫富差距问题体现在许多方面,然而以下两方面尤为突出。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不同阶段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总体呈扩大趋势。具体情况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逐步扩大趋势。

(二)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

在我国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不同的地区都在努力推进经济建设进程,然而,由于区位优势,资源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迥然不同,其总体趋势是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迅速,中西部发展较为缓慢,由此形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东、中、西三级梯度的情形。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东部地区平均每人全部年收入为23153.21元,中部地区为15539.39元,西部为15523.03元。东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953.21元,中部为14367.11元,西部为14213.47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尽管我国始终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但东中西地区间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

二、造成我国贫富差距的原因

我国贫富差距的扩大并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叉,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一)市场竞争带来的贫富差距

我国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然就要引进竞争机制。竞争是效率的重要保障,而只要有竞争,就会有优胜劣汰,贫富差距就会拉开。可以说,部分贫富差距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结果。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改革的着眼点始终放在效率层面上,坚持效率优先。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以效率为先的市场机制的确立,是社会财富迅速积累的源泉与动力。

(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产生的贫富差距

贫富差距扩大也是长期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的结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逐步取代过去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这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提供了可能性。

另一方面,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选择的渐进改革、区域倾斜、递次开放的非均衡的经济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乡与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

来看一下城乡差距的例子,刘易斯较早地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并存着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的农业和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化工业部门。两部门之间由于生产效率的差异,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由于发展中国家农业中存在着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业化转移能够促使二元经济结构逐步消减。费景汉、拉尼斯修正了刘易斯模型中的假设,在考虑工农业两个部门平衡增长的基础上,完善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发展思想。二元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流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收入分配的差距,导致劳动要素从低收入的农业部门向高收入的城市工业部门流动。因此,收入不均等是启动和加速二元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同时收入分配不公也是经济开始增长的必然结果。伴随着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潜在的剩余劳动力消失,劳动成了稀缺要素。工人的收入就会增加,而资本就成为较为充裕的生产要素,其收入份额就会下降。这样以劳动力的过剩变为短缺为转折点,收入差距由上升的趋势变为下降的趋势。

通过上文的图表也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并未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步缩小,而是呈现逐步扩大趋势。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明显,但是结合我国国情发现,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并未实现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例如,我国以户籍为核心的城乡分割的制度使二元结构制度化。户籍制度门槛决定的歧视性就业政策、歧视性社会保障措施等导致劳动力的流动受到限制。

贫富差距论文范文7

关键词:贫富差距;社会矛盾;社会稳定;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耿改智(1970-),男,陕西大荔人,延安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F126;D6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5.30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5-69-02

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已经连续多年处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水平,成为严峻的社会现实问题。根据亚行2007年8月的研究报告,在22个国家中,中国的贫富差距成为亚洲之冠。

一、贫富差距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负面影响

社会学研究认为,贫富差距的存在具有正负两方面的社会功能。其正面功能在于,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能力的高低、投入的多少和贡献的大小,它的存在既能激发人们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又能激发人们为创造社会财富而奉献自己的体能和智能。其负面影响在于,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所处的条件差别、地位差别以及由此决定的机会差别,它影响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个人发展失去动力和社会发展失去活力。[1]

我国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贫富差距的负面影响加剧,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其中,最为突出的深层次的问题,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贫富差距扩大导致弱势群体“相对剥夺感”显化,贫富阶层之间、弱势群体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增加。

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离不开民众对政府及其政策的普遍支持,而这种态度源自于社会发展成果被大多数成员共享。历史经验表明,在多数情况下,一个社会阶层乃至一个社会群体对社会现实不满,就能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很大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改革不仅是一个提高效率增加产出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利益重新调整分配的过程。这种调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几乎所有人都能获益,即“帕累托改进”;另一种是改革使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而且其他人的利益增进是建立在这部分人利益受损的基础上的,即非“帕累托变革”。中国1993年之前的改革基本属于前一种情况,此后,社会则进入“非帕累托效率”阶段,改革更多具有“零和博弈”的性质,一部分社会成员成为改革的“输家”(如下岗职工、大部分农民),社会贫富差距随之迅速扩大,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受损者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其中对稳定产生消极影响的就是“相对剥夺感”日益凸显。[2]“相对剥夺感”是指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其强度与经济收入及社会贫富差距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生活境遇尤其是经济水平较差的群体,相对剥夺感较强,并且贫富差距越大,这些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就愈强。同时,随着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拉大,部分社会成员产生对社会规范的怀疑和困惑,对社会的不满和失落,各阶层间相互敌视,缺乏合作精神等等。加之大量不合理收入、非法收入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弱势群体的被剥夺感。

人数众多的社会弱势群体的“相对剥夺感”的增强,其结果就是他们对政府和社会失去信任,进而与少数强势群体,甚至与政府产生对立,加剧了社会矛盾和冲突。近几年来,在城市,集体上访、罢工请愿、静坐示威等时有发生,表现形式日趋具有对抗性,上访群众越来越多地采取极端行为,甚至发生恶性社会冲突。在农村,农民上访事件越来越多。湖南某县从1992年开始,20多个乡镇的一些农民因负担过重和干部作风等问题多次上访县、市、省和中央,并逐渐形成了一支500多人的减负上访骨干队伍,其中核心人物有80多人。2003年1月,湖南某县27名上访代表集会,商议成立农民协会。后来,还具体讨论了农民协会的宗旨和章程,并向该县领导和部门正式提出了成立农民协会的要求。[3]

其二,贫富差距扩大导致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大量增加,社会秩序和法律规范遭到破坏。

社会学和法学研究认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是产生犯罪的最终根源。作为蔑视社会秩序最为极端表现的犯罪行为是“随着赤贫现象的增长而增长”的。社会学家默顿指出:“一个社会只是贫穷或者只是富裕均不产生犯罪,但一个社会贫富差别悬殊就会产生大量犯罪”。[4]社会发展的历史也证明,贫富差距发展所引起的贫富悬殊、贫富分化、贫富对立,必然导致社会违法犯罪活动增加。

关于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对违法犯罪活动的影响,清华大学的胡鞍钢等学者作了权威性的实证分析研究。[5]根据这项研究,他们发现,1978-2003年,全国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的拉大都与违法犯罪的增多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伴随着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我国的刑事犯罪案件、治安案件也大幅度上升,表现出与财富分化很强的关连性。贫富差距成为我国现阶段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根源。

上述情况表明,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不仅严重影响了国民的社会心理,从精神层面瓦解国家和民族的思想道德基础,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从制度层面破坏国家的社会基础和法律基础。

二、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

现阶段贫富差距产生,有经济结构、经济基础和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有社会制度以及历史文化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合理因素和不合理因素。

从合理因素来看,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结果。由于鼓励“一部分人先富”和多种分配方式存在,打破了平均主义,生产要素按照市场要求进行配置,并获取相应的收益。各要素的价值不同,参与收入分配的结果不同,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贫富差距。

从不合理因素来看,主要是不合理收入和非法收入。一是合法但不合理收入,主要是垄断收入。少数垄断性行业依靠其垄断地位和不平等竞争,获得高额垄断收入。二是不合法收入,一些企业和个人利用政策不完善,法制不健全,市场不规范,流通秩序混乱,钻政策和体制的空子,大发横财等。

从另一个角度看,贫富差距扩大与收入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明显不足有直接关系。一是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不力。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过低,致使我国的普通工薪阶层成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占纳税总额的80%,而富有阶层由于高额累进的税率较低,因而所缴的所得税数额十分有限。同时,由于缺乏对收入的有效监控,征管漏洞较多,许多富有阶层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很难按高额累进税率足额征收,高收入群体的“逃税”或“避税”极为普遍。二是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尽管初步建立了各种扶贫、基本生活保障、就业援助以及最低工资保护等制度,但投入不足,管理和执行过程也存在不少问题,相当多的贫困者难以获得有效援助。

这表明,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是与不合理因素的存在和政府管理不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并非完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三、化解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

如上所述,既然贫富差距产生的根源有合理因素,也有不合理因素,那么,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就应当确立这样的思路:区分情况,采取针对性政策。具体来说,对合理因素的问题,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特别是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通过经济和行政手段进行调整;对不合理因素的问题,主要是垄断性收入、非法收入,包括所得等,通过法律和纪律手段进行控制。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之间找到平衡,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

第一,优化社会结构是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治本之法。孙立平认为,我国目前的贫富分化开始定型为社会结构,谁是穷人谁是富人,已经开始落实到人头,而且不太容易发生变化了,以按资本而不是按劳分配的新的财富分配过程正在开始。在这种情况下,仅仅用政策来调节贫富差距就不够了,同时需要优化社会结构。他提出,优化社会结构至少包括四层含义:一是,扩大中产阶层的比重;二是,保护下层生存的社会生态;三是,富人与穷人之间和睦相处;四是,保护和拓展社会流动的渠道。[6]这种看法是富有远见的,特别是前两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第二,扩大中产阶层的比重是改变目前不合理分配结构的有效手段和实质性举措。这也是政府和社会在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上的共识。和谐社会不是没有贫富差别的社会,更不是一个平均主义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是要有一个比较合理的社会结构。在最低水平上,这个比较合理的社会结构至少意味着,中产阶层占有一个相当的比例。这样,才能实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比较合理的“橄榄型”分配结构。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扩大中产阶层比重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要提高大量技术熟练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使他们成为中等收入者的一部分。

第三,保护社会下层的社会生态是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基本保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社会下层是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的基本力量。改善贫困群体在市场中的机遇和地位,最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谋生的机会。像棚户区、城中村、地摊这样的事物,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它是下层群体的安身立命之处,不能简单地取缔铲除。要保护这个社会生态系统,给社会下层留出必要的生存空间。(责任编辑:云馨)

参考文献:

[1] 刘祖云.社会转型与贫富差距[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05):623.

[2] 孙辉.贫富差距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及其对策[J].思想战线,2005,(06):3.

[3] 王秋菊.我国当前的贫富差距与社会稳定[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49.

[4] 陆建华.中国社会问题报告[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84.

贫富差距论文范文8

论文关键词 罗尔斯 《正义论》 差异原则

一、引言

哈佛大学法学院昂格尔教授在《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一书中对社会理论的“历史包袱”有过一段极为精彩的论述,他写道:伟大人物让后继者背上包袱是常有的事。每当政治、艺术或思想领域取得显著的成就时,随之而来并从中受益的一代人,可能会有一种没有什么真正重要的事情值得再去做的无所作为的感觉。

罗尔斯就是这样一位让后继者背上包袱的伟大人物。“他促生了政治哲学的复兴,把政治哲学在英语国家的地位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水平。” 即使是他的学说的反对者也同样认可他的贡献。同为二十世纪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的哈贝马斯这样评价罗尔斯的思想,“在后形而上学思想时代,罗尔斯的方案可能是恰当的,而且其方式也并非错误”。

罗尔斯终其一生一直“为一个合理的信仰所指导——正义的社会从其现实性来看是可能的(ajustsocietyisrealisticallypossible)”。 他的所有著作都关切正义这一永恒话题。但罗尔斯的思想又并非一成不变,以《正义论》(1971年)和《政治自由主义》(1993年)两部专著的出版为时间节点,罗尔斯的思想前后共分为三个阶段。《正义论》出版以前,罗尔斯偏重于对社会伦理哲学的探究,中期则侧重于政治哲学的研究,晚期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万民法》(thelawofpeople)一文中,他改造了改造传统的国家观,提出一种新的弱势国家观继而建构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认同和接受的人民法。

国内学界关于罗尔斯的讨论方兴未艾,且研究的视角在不断地更新,研究的深度也在不断推进,其中不乏有真知灼见的研究成果。尽管如此,对于中国的学者而言,准确地理解罗尔斯的思想仍是一件困难的事。这不仅是由于罗尔斯《正义论》一书的行文风格所致,更是由于作者是立足于西方的社会语境进行理论构建的,尽管罗尔斯申明他的理论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任何社会理论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时代性,罗尔斯的研究同样也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

由于笔者能力所限,本文不打算对罗尔斯的思想进行系统的解读和批判性的评述,笔者深知,以目前的知识积累,势必无法超越现有学者的研究成果,与其炮制低劣的文章,不如采用一种实用主义的方法,直接用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尤其是第二项差异原则来研究中国当下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即贫富差距扩大化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后果。

二、正义的两个原则

关于(制度的)正义原则,罗尔斯在《正义论》一书中给出了完整全面的陈述。“第一个原则: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个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该这样安排,使它们:?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并且,依稀于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 第一个原则可以概括为平等的自由原则;第二个原则包括两个具体的原则,即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异原则(或称差别原则)。罗尔斯是一个平等主义者。他多次重申,正义总是意味着平等。在收入和财富的问题上,罗尔斯关注的与其说是自由问题,不如说是平等问题。 但是,有些社会价值是可以平等分配的,如自由和权利,有些则是无法平等分配的,如机会和权力、收入和财富。这样问题就变成了:不平等的分配在什么情况下能够是正义的?罗尔斯的第二个正义原则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这是罗尔斯正义理论中最闪光的地方,同时也是引发争论和批判最多的地方,尤其是对于激进自由主义者而言,差异原则不仅会冒着致使公权力过分强大以至于侵犯私权利的风险,同时,这样一种劫富济贫的思想是违背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所形成了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这一信条的。其中,罗尔斯在哈佛大学哲学系的同事,激进自由主义的代表诺奇克教授对差异原则的批判最具代表性。诺奇克认为罗尔斯的差异原则“很容易助长强势国家和强势政府,为政府或国家以兼顾社会少数(处于最不利地位者)利益和要求的名义,来干涉和剥夺另一些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提供道德借口,这同古典功利主义以社会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名义,来干预和剥夺少数人的权利可谓异曲同工”。

三、贫富差距扩大: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是建立在对西方一直以来信奉的功利主义学说的批判之上的。罗尔斯认为,在制造蛋糕的问题基本解决之后,问题的关键已不再是如何把蛋糕做大,而是如何公平正义地分配好社会的蛋糕。 这也是当今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从昔日的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得益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各种公用设施有了明显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受益于改革开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但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些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并逐渐成为威胁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其中,尤其突出的就是贫富差距逐渐扩大和贫富分化的问题。

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贫富差距会逐渐拉大,而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贫富差距就会逐渐缩小,这已经是被经济学理论证成的规律。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2012年12月初,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在京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这意味着中国的贫富差距现状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具体而言,中国的贫富差距扩大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悬殊、地区差距明显和部门行业、阶层之间差距加大等方面。造成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历史的因素,如“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自然资源的相对不足和地域相差悬殊;人口众多所导致的劳动力供给压力;“门当户对”的婚姻习俗;基础教育水准低下和人力资本投资不均衡等,又有体制和政策的因素主要是改革以来反对平均主义的政策导向、非公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和特区政策、税制改革滞后、寻租和其他腐败行为、灰色收入、垄断行业的存在、职工退休年龄偏低、“内退”现象、失业和“下岗”;住房体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革等。

四、差异原则对解决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启示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理想的体现,是一种按照理性改进社会的积极自由主义思想。当今中国正在经历经济体制转轨所带来的政治法律制度、社会结构、意识观念等一系列变革,社会正义是小康社会制度文明的核心内容。在此时代背景下,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尤其是差别原则,对解决当今中国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提供了一套整体的制度坐标。”

首先,差别原则可以达到补救原则的某些目标。一方面,差别原则并不要求社会去努力拉平不利条件;另一方面,差别原则确实“它改变了基本结构的目标使体制的总体安排不再突出社会效益和专家政治的价值”。

其次,差别原则体现为一种互惠观。罗尔斯通过对道德上“应得”这个观念加以澄清,说明只有实行差别原则,社会合作所体现的互惠互利原则才能实现社会合作本身才有可能。

贫富差距论文范文9

【关键词】贫富差距;基尼指数;税收制度;个人所得税

一、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及成因

贫富差距问题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基尼指数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中国大陆基尼系数2010年超过0.5,贫富差距问题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我国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我国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为:(1)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农民收入明显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则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2)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行业垄断现象明显。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竞争愈发激烈,技术的日新月异大大提高了高技能工人的生产力,而低技能工人的提高却很有限,劳动力市场对前者的需求增加,快速创新提高了“教育回报”,从而使高技能工人的工资显著提高。第二,是我国的相关政策没有发挥良好的再分配的作用。中国提出的“先富带动后富”的梦想一直未能实现,现有的税收制度并没有将富人的财富转移给穷人。

二、个人所得税抵免与贫富差距问题的解决

税收政策是我国重要的财政政策,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杠杆,是治理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手段。其中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主要由个人所得税来承担。贫富差距是全世界的问题,面对该问题,很多国家实行了个人所得税抵免的措施。那么对于我国而言,建立个人劳动所得税收抵免制度是否能有效缓解贫富差距呢?个人劳动所得税收抵免制度通过给予有家庭负担的低收入劳动者以税收抵免,从而减轻其工作所得的税负,收入在个税起征点之下的低收入劳动者也可受益于个人劳动所得税收抵免制度。个人劳动所得税收抵免制度规定,勤劳工作所得低于一定额度标准的低收入者有抚养儿童的家庭负担,可以向税务部门申请个人劳动所得税收抵免。抵免额的多少主要随低收入者的收入多少并结合其家庭抚养未成年人负担而确定。当其收入超过一定额度标准,抵免额逐步减少直至不再享有抵免待遇。个人劳动所得税收抵免制度包含三个特征要素:一是要求受益者必须符合一定低收入标准,二是对受益者有必须劳动的工作要求,三是主要以劳动收入为依据确定抵免数额。个人劳动所得税收抵免只向愿意劳动的低收入者提供个人劳动所得税收抵免,是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的体现,即福利既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要求每个公民尽义务,不尽义务者无权利,好吃懒做不劳动的人,即使收入低也得不到个人劳动所得税收抵免。

个人所得税抵免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措施。我国目前单一的分类所得税税制,对于收入多、综合收入高的阶层,由于费用的多次扣除,实际承担的税负较轻,收入高却没有多缴税。直接实行抵免,也许会使减轻穷人税负不再是空谈。然而,中国存在的很多非正常现象,比如偷税漏税和等等。这些黑暗现象很有可能会阻止个税抵免制度效果的正常发挥。相关新闻称,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最早将于2011年推出。此次改革强调两点:一是减轻中低收入者个人所得税;二是消除重复征税以及影响产业发展的税收制度。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消息。虽然我国的税制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成效并不明显。此次改革的相关人员透露,“当务之急在于实现对高收入者有效征税,并对中低收入者的实际生活进行照顾。”我认为借鉴其他国家的税改方案,从而制定适应我国的征税制度,会让这句话成为现实。

中国城镇居民贫富差距问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税收制度应该在促进再分配公平中发挥应有作用。个人所得税抵免制度在理论上既有助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又益于缓解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但是个人所得税只是缓解贫富差距的一个手段,真正做到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还可以利用遗产税、高消费税等其他税种。切实保障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缩小贫富差距,不让贫富差距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将依旧是我国的努力方向。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