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武术文化集锦9篇

时间:2023-03-25 10:43:26

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范文1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1

摘 要 在现阶段日趋紧张的国际竞争中,民族文化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中国热”的浪潮下,中国文化发展到了全世界,中国的武术更是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因此,加深在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的传承教育,对于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中的影响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武术文化 教育 影响力

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民几千年积攒下来的宝贵财富。因此,弘扬武术教育、加强武术文化的传承,对于现阶段日益发展的民族文化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一、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一)对道德本身的促进作用

在我国的武术文化汇中,“武德”是武术文化的核心。“武德”就是指社会的公正原则,如正义、公正、尊师、助人为乐等。加大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我国的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对人的教育意义是巨大的。它在培养着一个人的道德品行的同时,又提升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因此,加大对武术教育中的武术文化的传承,是我国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工作重点。

以大多数武道大师而言,他们大多数都提倡平心、平和。我国传统的水墨画往往是一个人心境的体现,2009年4月11日,武道大师魏来在南京举办了美术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副会长言恭达亲自为画展题词。当画展上记者询问魏来为什么能在书法绘画艺术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时,魏来解释道:武术提升了他的心性,所以他能平心静气的将爱好放在书法美术上。由此可见武术文化能磨练人的心性,提升人的品质。

(二)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重要途径

在现阶段的国际竞争中,文化竞争成为现代竞争的主要方式。在20世纪末期,外国文化对我国的冲击持续加大,这种文化冲击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的各个领域,“韩流”、“欧美流”成为了很多青少年的关注焦点,而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

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的传承,会有效的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现代,每个青少年都有一份对武术的激情,武术教育在青少年中的推广所受的阻力较小,同时武术文化又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所以说,武术教育中更要加大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力度。

二、加强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传承的措施

(一)要明确武术教育与武术文化的区别

想要加强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的传承,首先要明确武术教育与武术文化的区别。一些武术的教育中把武术教育与武术文化混为一谈,殊不知武术教育只是单纯的教育,单纯的讲解武术的招式;而武术文化更接近于一种思想,对人的行为动作、思想方式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说,武术教育不等同于武术文化的传承。

在很多武术教育中,往往会忽视了对武术文化方面的传承,这是现阶段我国武术教育中的常见现象,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武术的学习中,只是单纯的学习招式,而往往忽视了武术的瑰宝――对人性的培养,这是我国武术教育中的一大缺失。由此可见,区分武术教育和武术文化的工作势在必行。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载体,而学生又是武术文化传承的主体,因此,一定要发挥学校在武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首先,要营造校园的武术文化氛围、提高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知程度。氛围是学习的前提,所以说,武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相应的校园氛围的支撑。学校可以适当的开展业余武术活动,在节假日期间组织学生参观武术学校,通过解说员的讲解,进一步加深武术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也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画报等校园宣传措施,在学生中普及武术文化知识。另外,学校也可以鼓励创办校园的武术团体,进行简单的武术文化的交流。

(三)要明确武术文化的位置

武术在很多国人的心中,只是一种为格斗而产生的技巧,这是很多国人对武术的误区。首先,我们不能忽视武术创建的初衷之一:防身,武术的创建之初也存在着军事的目的。但与此同时,武术对于修身养性、强健身体的积极作用,也对医学、伦理等方面的广泛涉猎,所以说,武术文化是诸多文化的集合。

现阶段的教学中,也要明确武术文化的地位,通过对武术文化深度剖析,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完美的将武术文化与现代教学融合在一起,也要明确武术文化在现代教学中的位置,不能本末倒置。

(四)注重对武师的武术文化培养

武师作为武术教育的实际接触者,对武师的武术文化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武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武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展现出良好的武术文化的素养,对于他的学生而言,会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因此,武师的培养,对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

三、结束语

在国际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把国家的综合实力放在经济的发展上,也要兼顾民族文化的发展,明确民族文化的发展对武术文化的带动作用,这对于武术文化的发展,起到引导性的作用。同样,现阶段我国要将武术文化的教育推广到学校,保证武术文化能在人民中顺利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伏静.高校武术教学对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11.

[2] 李勇,邢伟.文化的传承:当代武术教育的核心问题[J].搏击武术科学.2010.9.

武术文化范文2

武术流派的产生与我国的文化传统、地理环境、古时的生产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武术是一种文化形态,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又由于它基本属于纯粹的民间文化,所以它一直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说到武术的地域性就不可避免地要提到武术的流派。中国武术的主要流派都是从地域性文化派生出来的。武术流派是一种重要的武术文化现象,是区分拳种类别的标志,是由不同技术特点和风格形成的武术技术派别,是武术技术的精华。以少林派、武当派、峨嵋派等民间武术派别为例并试探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是我们探讨传统武术发展战略的基础。

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文化在起源、传布方面与环境关系的学科。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武术的流派以及武术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也就是研究武术的空间分类,即不同生存环境或不同的人类群体,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在适应或改造生存环境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几千年的武术发展史赋予了武术极其丰富的内容,各种流派层出不穷,风格各异,带有深深的地域文化影响的烙印。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各地风土民情和文化传统颇不一致,这种地域文化的差异造就了众多的武术流派。不同的武术拳种是随着武术在历史中的不断发展派生而出的,它的主要形成时期还是在武术空前发展的明、清时代。

从技术本身的角度分析,流派是随着武术技击技术的完善和规范而逐渐形成的。具体说当技击技术逐渐产生了比较稳定的特点、风格和练习方式时,流派也就随之产生。随着武术技术动作的日益完善和规范化,不同流派还会出现分化过程。当技术动作发展成较为稳定的技击技术和套路技术时,不同流派又会相对固定下来;再随着各流派的不断分化、合并,发展成许多新的武术技术流派。从历史上看,在继承原有拳种流派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的事例很多。如:鹰爪拳脱胎于翻子拳;通臂拳脱胎于少林、螳螂、劈挂;清代陈王廷以戚继光三十二势长拳为基础,取各家拳法所长,经杨露禅等人丰富,逐渐形成了太极拳各流派。

武术文化范文3

武术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意识形态(或武术文化体系),就其文化内涵而言,几乎涵容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所有要素和成分,蕴含浓厚的文化特色。首先,武术理论的渊源来源于中国古典的哲学,包括了古朴的周易理论、道家哲学本体论、太极的哲理和五行学说等。其次,习武之人的行为规范承载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在武德理论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儒家仁学思想逐渐成为传统武德的主要内容。第三,我国古典美学的特殊涵容性浸润了武术文化。武术不仅讲究形神兼顾之美、整体和谐之美,而且还要求攻防技击之美、造型之美、节奏和谐之美、意境之美。第四,武术是以传统中医养生的理论作为基础。拳起于易,理成于医,武术完整地吸收了中医学说思想,形成了形神合一、内外兼修的养生思想和健身之道。第五,武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还融入了古代的兵家文化,成为了武术的技击理论的指导思想。

2、校园武术文化的特征

2.1武术文化的哲理性

著名太极拳家杨澄甫指出“:中国之拳术虽派别繁多,要知皆寓哲理之技术”。无论是武术的套路演练,无是武术的攻防理论;无论是大开大合、动迅静定的外家拳,还是外示安逸、缠绵不断的内家拳,无一例外地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和化通。古人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统一,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统载了武术哲学的主体;武术从“动静结合”、“刚柔相济”“、虚实变换”“、内外相合”中体现了阴阳相合的哲学思想;武术还秉承与发展了儒家伦理思想,形成了武术之人应当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成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

2.2武术文化的美学特征

中华武术从它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一种表演功能,最终发展成为最富有民族审美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几乎所有拳种流派都以“内外兼修”为宗旨,讲究“精、气、神”的内在活动。无论哪种拳术套路,都强调意念与动作相统一“,动则如龙腾虎跃,静则如山岳耸峙”,整套动作起伏跌宕,出神如化。[2]拳起如流星闪电、脚落似扑地旋风、枪来棍往如追风赶月、刀舞剑奔似彩霞纷飞,好像蕴有莫测天机,富有无穷玄妙。在攻守、进退、高低起伏、虚实开合的变化及在空间布局上都要符合技击的规律,使中华武术表现出了形神兼顾之美、整体和谐之美、造型之美、节奏和谐之美、技击之美。此外,武术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保持一种良性的生态平衡。在习武过程中感悟人生的真谛,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

2.3武术文化传播过程的教化性

武术能经历数千年流传而经久不衰,主要原因是它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具有健全的教育功能。拳谚说“: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德是武术家思想美的集中体现,是武术界人士共同信仰的一种言行准则。武德首先表现为练武与立人、品德与技艺的统一,把修已养身看作立身处世、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而且,习武本身就是一个接受民族文化思想的教育过程,对于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尚、处世方法、审美趣味等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及行为习惯,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3]历来习武者都强调武术传授的道德化,使自己的技艺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把武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能培养人良好的个性品德,使其不断完善、深化和提高,达到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的目的。

2.4武术文化的和谐性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追求和谐,注重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身心的关系,表现出极强的人际和谐价值取向。武术文化既体现出宽厚待人的思想,又追求积极进取的精神。既可以让习练者做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学会关心人、帮助人,认真为社会做贡献,又能够教化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宽容人、体谅人、尊敬人,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通过身心兼修,达到心灵的觉悟,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武术文化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3.1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精神

在中国武术史上,很多习武者都是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首要目标,他们为保卫祖国和民族的安危不谋私利而秉存大义,不畏而以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完整。[4]南宋抗金英雄岳飞武艺高强,被后世传送,是因为其一生坚守“精忠报国”的信念;文天祥面对利诱,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自幼习武,亲自组织戚家军,平息了明朝延续二百年的倭寇之患。近代以来,在国家和民族利益受到蹂躏的时刻,许多武林豪杰纷纷挺身而出,如“鉴湖女侠”秋瑾、霍元甲、蔡云龙等。这些都是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典范,是民族精神的浓缩和彰显。在校园传播武术文化,能使学生了解到武术中人爱国、自强、宽容、和谐的民族精神,可以唤醒和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3.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增强宽厚包容意识

“文以评心,武以观德”。武德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传承和和改造过程中,已经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处世态度和风俗习惯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校园传播武术文化,能影响着学生们的各类活动,包括心性修养、价值观念和精神境界,能够协调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它不仅能使学生学会谦虚忍让,以礼待人,还能使学生以宽容大度的胸怀善待一切事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和看待各种社会现象,提高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培养他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品质。

3.3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勤奋刻苦、顽强拼搏的精神

武术谚语讲“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日不练三日松,三日不练百日空”。皆说明习武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利用严冬和酷暑对身体的影响进行锻炼,不仅能培养人的毅力和恒心,还能够提高身体抵抗寒暑、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练习武术基本功,要不断克服疼痛;练习套路,要克服枯燥,力求技术精湛。在长期循序渐进的武术练习过程,锻炼了身体、培养了刻苦耐劳,永不自满的品质,而且还培养了个体坚持不懈、坚韧不屈、勤奋果敢、顽强拼搏的精神,使自己在掌握武术套路动作和技击技能的同时,在精神、意志品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3.4有助于提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

武术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武之教化”、“武以成人”体现在人生境界的陶养层面亦可谓是一种哲学教育了,它与当下的素质教育有共通之处。武之教育在当下时代有“教”的组成,但更注重“化”。在于通过武的手段达到对人生意义之“觉”“、悟”的亲切指点。中国传统武德内容,包括“仁、义、礼、信、勇”等方面,而“仁”是习武者最高层次的品德追求和德性的最高境界。它要求习武者在生活处世方面,要尊敬师长,待人要宽厚谦逊,诚实守诺,处世要遵守礼仪,敬老爱幼,团结互助等。在校园传播武术文化,不断渗透着这种“仁”的教育,无疑对现代人建立正确和谐的人际关系可起到促进作用。

3.5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华武术作为一个整体意义上的文化形态,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沃土,蕴含中国传统哲理之奥妙,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成,融传统医学之理,显武术运动之美。它与中国哲学、传统医学、养生学、美学、古代军事文化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校园传播武术文化,使大学生在习练武术过程中,沉浸于传统武术文化氛围之中,既能够汲取道家的“道生万物”观、儒家的“爱人”与“知天”思想,又能体悟到易经中的“阴阳辩证”、“天人合一”、“八卦学说”等古代经典哲学理论。从而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

4、武术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播路径

4.1更新武术课教学理念,传承优秀武术文化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的国粹。在学校教育中,应该把武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资源、教育资源,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始终。只有把武术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充分发挥武术的教育功能,才能让广大青少年在武术的身体运动中体悟中国的传统文化,体悟爱国、正义、进取、宽容,起到培养人格的作用。这就需要学校领导、负责传授武术的教师从思想认识上予以改进,把对武术的认识提升到一个高度,学校传播武术文化的目的不仅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通过武术来达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

4.2将武术文化传播与课余活动、运动会、体育节等结合起来

高校武术选修课每周只有两个学时,根本无法将更多的武术知识传授给学生,如果将武术运动与课余活动、运动会、体育节结合起来,也是传播武术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学校武术协会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武术演练活动、教学活动,让大多数学生能够欣赏到武术文化的魅力。或者利用每年举行学校运动会及体育节的时机,把武术文化的内容加进去,让普通的学生也有机会参加,能亲身感悟武术的文化内涵,并从中找到乐趣,才能提高武术文化传播的实效性。只有经过长期的武术文化教育与熏陶,才能够使学生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才能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4.3充分利用校园各种媒介对大学生进行武术文化、武德的教育

媒介具有文化传承“社会化”功能,也能够通过建构媒介信息对受众进行劝说,从而培育一个受众市场。[7]在校园中传播武术文化,可以通过张贴宣传画、海报、宣传栏等形式进行传播,也可以将武术文化制作成专门的教育片,并通过校园内的传播媒体展现给大学生,使校园内形成一定的学习传统武术文化氛围。还可以开展传统武术文化讲坛,以通俗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中华武术文化,只要不失去传统武术本质的特征,不改变传统武术的内容,鼓励专家、学者以各种形式或风格来宣传武术文化。[8]在信息时代,校园网络是我们传播武术文化良好的平台,积极向最先进的传播方式靠近,也是传播武术文化较为有效的方法。

4.4加强武术社团建设,充分发挥武术协会的引领作用

建立健全以学生为主体的传统武术协会组织。武协可聘请一些武术技术好,武术文化底蕴深厚、武德高尚的老师或社会上的一些武术爱好者,担任学校武术社团、武术协会的指导老师,举办形式多样的武术文化活动,传承武术文化。武术协会还可以根据广大学生的爱好创编武术套路,在院或系之间进行汇演展示。形式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分组进行,还可以是个人的表演。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但可以挖掘学生的创造力,调动学生学武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把武术文化的创新精神融入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更能够促进武术文化在高校内传播与发展。

5、结语

武术文化范文4

佛教是由印度传入中国的,禅宗却是佛教完全中国化的产物。因为主张修行者修习禅定,故名禅宗,是汉传佛教的最主要的派别之一。禅宗相传由菩提达摩传入中国,在六祖惠能时期趋于成熟,至中晚唐开始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形式。汉传佛教的宗派大多来源于印度佛教,禅宗、天台宗与华严宗,却是在中国本土独立发展并壮大起来的三个宗派。禅宗以及天台宗、净土宗的创立,改变了汉传佛教由外来僧人主宰的局面,标志着中国佛教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武术活动在中国有着非常古老悠久的历史。据《庄子•人间世》和《荀子•议兵》记载,当时人们比试武艺就已经有很多技巧,比如拳术打法中就包括进攻、防守、反攻、佯攻等技术动作。所以,中国武术的产生要远远早于少林寺的创建甚至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但是,少林武术根植于少林寺的佛教文化之中,随着禅宗思想在中国的普及兴盛,少林武术与禅宗文化相互交融。少林六祖惠能在《坛经》中说,禅乃梵文音译“禅那”,其意译为“弃恶”“功德丛林”“思维修”“静虑”。其基本含义就是息心静寂地参悟。这就造成了少林功夫和其他门派的不同———讲究“禅武合一”。少林武术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断吸取民间的武术精华,习武者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和启示,并且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对原有的武术形式进行改造,出现了“武以寺名,寺以武显”的独特现象,也开创了中华武术的新局面。

二、少林武术中“禅”文化与“武”文化的契合

少林寺位于少室山的五乳峰之下,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我国传统的武术技艺从此便深植于有着“禅宗祖庭,功夫圣地”之称的少林寺之中,并成为寺院僧众经常演练的修行内容。唐武德四年,少林寺昙宗等十三位僧人,擒拿王仁则,夺取辕州城,归顺当时的秦王李世民。三年后,昙宗被封为大将军僧,自此,少林寺以武功侠义名扬四海,少林僧众习武之风代代相传,盛行不衰。到了宋代,少林拳术增至一百七十余套,同时,少林武术的形式和内容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明代,少林武僧们对内保邦定国维护国家稳定,对外共御外侮同仇敌忾。明代后期,少林武术被冠以“今之武艺,天下莫不让少林”的美誉。

(一)少林武术中“禅武合一”的精神实质

少林武术不同于其他武术门派的独特的文化内涵是禅武同源,禅拳归一。这也就意味着“禅为武之主,武为禅之用”。武术是禅修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禅生命的有形化;禅修是武术的精神本质,武学之道也就是禅道。以禅入武,禅武合一,身神兼修才可以达到武术最高境界。

1.禅悟与武悟的升华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禅宗区别于其他宗教派别的最独特的宗旨和内涵。悟是禅的生命,悟可以解释为对事物本性的一种直觉观照。禅宗在自身的中国化发展过程中逐渐淡化了以往佛教经典中晦涩难懂,一般的修行者不易领会的经典理论,而由修禅者自身的顿悟、感受和判断所产生的思想火花来体会领悟世间万物以及宇宙永恒。这样的依靠修行者自身的悟道来修炼的方式与少林武术的练习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禅宗讲究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一些令我们很容易忽视的日常行为,对于修禅者来说很可能会起到当头棒喝的效果。所以在禅宗中出现过很多修行者通过一句偈语,一声呵斥,一个无声的动作,甚至是一顿拳脚而悟禅得道的公案。换句话说,禅宗修行大都要靠自身的感悟来体验禅的精髓。“禅”可以说是一种修养素质方面的修炼,而少林武术的表现形式虽以身体活动为主,但本质也强调要动静相济、内外兼修。要想达到修禅与习武的至臻境界,都需要通过“悟”这个关键环节的完成才能达到,“悟”是二者修炼的必要方式。自古以来,习武的特点是口传身授,武术的固定招式可以拆解教授,示范讲解,但是武术的最高境界并不仅仅注重外在形式,而是随心所欲,无招胜有招。这些却是“可以传而不可以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需要练习者自身日复一日的学习、苦练、体验、领悟,最后把所学所悟全部融会贯通才能够实现。所以拳谚有云:拳打万遍,其理自现。少林僧众在练习武术的过程中不是单纯重复地练习各个技术动作,而是在寺院文化浸染的这一独特环境下从武学技击招式中感悟出少林武术和修禅的精髓与真谛,再通过修禅得出的禅理来指导武术练习,使“禅”与“武”在共同的练习与悟道的过程中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二为一”。

2.禅戒与武戒的合一

武术与生俱来就带有技击搏杀的性质,而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中的第一戒就是杀生戒,要求信众不但不要杀人,也不能杀害包括蛇虫鼠蚁在内的一切有生命之物。于寺庙文化中所孕育出来的少林武术非常自然地受到佛家慈悲为怀,戒斗戒杀思想的影响,把强身健体、益智益德、自卫御敌作为练武的首要目的,一再要求僧众不可以恃艺妄用,逞凶肆恶,一味地好勇斗狠,于是少林寺僧对武术有着明确的戒约及道德规范。早在12世纪,为训练僧众习武,少林僧人觉远就制定了名为“十禁”的习武戒约,即,禁判师,禁异思,禁妄言,禁浮艺,禁盗劫,禁狂斗,禁违戒,禁抗诏,禁欺弱,禁酒淫。所有少林僧众都不得违反,否则,“犯者轻罚百尺,重者驱之”。从佛教的五戒到少林武术的“十禁”,从根本上约束了历代少林武僧们的言行,使武僧们只有在锄强扶弱为国为民时,才可拔拳相向甚至是大开杀戒。比如: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助唐王李世民,助明政府抗击倭寇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少林武僧都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与少林武术把暴力因素和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禅宗理念融为一体,并且严格遵守禅戒与武戒的教条有很大关系。

(二)少林武术中“禅武合一”的技术内涵

1.修禅与修武的合一

禅宗的修行方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修禅的伊始阶段,也就是“看山是山”,“譬如“念佛、拜佛、持咒或打坐,从妄念纷飞到集中于一”。在这个阶段中,习武者练习的是武术的入门功夫,要对腰、腿、桩等基本功和基本套路进行训练,即一拳一腿地练习。少林武僧们开始把全身游走不定的散乱之气逐渐聚集于丹田,经过本过程的努力研习,练武之人就会去拙力,增刚劲,身手变得矫健,面目也相应威猛起来。禅宗修行的第二阶段是“看山不是山”。这个阶段是修行者达到一定境界后,能够不为肉眼所迷惑,可以看透事物的表象和本质。也就是产生疑团再破疑团,即从一到无。少林武术在这个阶段中,刚猛之劲变弱,柔和之力逐渐充实。这一阶段注重“气”的修炼,要求练气的时候,要求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心如明镜,以气催力,以意领气。还要注重调息、调心。少林拳谱中说:耳与心合多益精,目与心合多益明,口与心合多益勇,鼻与心合多益力,手与心合更疾快……心不动,气自固。经过这一阶段的修炼,修习者调整了气息,磨炼了心意,从而对武术的见解更为深远,遇敌沉着冷静,步伐稳健,精神倍增。禅宗修行的第三阶段是“看山还是山”。即不执著“一”“多”,更把“无”也放下,回归于滚滚红尘之中,在尘世中以智慧心、清净心广度众生。这个阶段的少林武术在技击动作上除却所有繁杂的招式,达到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境界。此时,习武者领悟无我的境界,在武术练习中心内有禅,以禅入心,用超脱外物的境界,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达到随心所欲的境地。这也是练武之人“练时有招,用时无招”“无拳有拳,有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最高追求。

2.禅宗思想与武术技击动作的合一

少林武术的技术动作、招式套路等都是少林武术文化的最终表达形式。少林武术的文化价值、本质、内涵通过这一特殊的文化符号真实彻底地反映出来。以大洪拳为例,其中一个具有有典型性的招式被命名为小烈马,具体的动作为左掌平放于腰际,右掌置于胸前做拜佛状。从这个武术动作中不难看出,即使是在千钧一发的技击搏斗过程中,少林僧人们仍然表达出一种一心拜佛、恭敬谦和、慈悲为怀的禅宗思想。禅宗始祖达摩说过,“安心无为,形随运转”;六祖惠能也说过,“但行直心,不着法相”。二者都阐明了修禅之人的一切行动坐卧、言语举止皆出自自然和本性。这种朴实无华的思想在少林武术中表现为套路结构紧凑,动作朴实自然,反应敏捷,攻防严密,注重武术的实用性,不摆花架子。在技术动作风格方面,由于禅宗对僧人们的言行举止有所约束,长期生活在佛教戒律中的少林弟子们在演练功夫时,也必然会受到《少林习武戒约十条》的制约,这种制约也直接影响了少林武术动作风格的形成。少林武术只防守,不攻击,风格含蓄,讲究内力,时时处处表现出谦和恭让、后发制人的特点就是其最直接的体现。少林武术的许多技术动作在命名上也同样体现出了禅宗思想在意识层面上对于少林武术的启发。少林武术的很多招式都是以佛教的著名人物或经典公案命名的,如:达摩铲、达摩杖、罗汉拳、拈花指等。这样的命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少林武术的技击动作与禅宗思想的完美结合。

(三)少林武术中“禅武合一”的养生观念

少林禅学之中,参禅是为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打坐的目的则是清心静虑,万念归一。在长期参禅礼佛的过程中,禅修的僧人固然可以达到“化境”的精神高度,但不可否认的是,打坐时间太长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气血不畅,从而引起肌肉退化,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要摆脱这样的弊病,就需要通过一定幅度的肢体活动来进行改善。而习武的僧众,为了不堕入恃艺逞强的魔道,同时也为了缓解身体的疲劳,也需要通过修禅这一形式去静养。就这样,表象以静为主的参禅与以动为主的习武活动,两个看似矛盾的文化现象在禅宗祖庭少林寺这一特定的载体中融合碰撞后,擦出了新的火花。禅宗主张静坐修身、安定养性,倡导“顿悟成佛”,主张通过调身、理气、息心、静坐等方式来完成“身”的修行,进而用“心”来体会和感悟乱花迷眼的宇宙本质,强调身心和谐,天人合一。禅宗重视人的主体性,追求一种彻底的不拘于外物的心灵上的解放。少林武僧创造性地将禅宗“静坐入定”的修行方式和对内在修为的重视融入少林功夫之中,在修炼少林武术时区别于其他武术门派的争勇斗狠,注重完善自我,领悟禅学的真谛,而无胜败之心。少林武术也特别重视内在的本质修炼,强调武功“要以气功为始终之则”。气功的修炼包括养气、炼气等内容。修炼内功时要注意姿势、调息和运气的变化。少林派所练习的内功分为下乘、中乘、上乘三个层次。下乘的内功以祛病强身健体为目的。修炼时会将“神”“气”在身体内部汇聚运行,可以调息内脏血脉经络,使修炼者能够尽快沉静下来,神气相随,动气于内脏。修习中乘的内功则可以增强练习者拳脚的攻击力度和速度。这个层次是以刚柔并济、动静结合、补气相凝为特征。上乘的修炼是少林内功的最高境界,以刚柔、动静达到随意转化为特征,招由心生,排除外物,最终达到随心所欲、天人合一。少林武术区别于其他武术流派的特质就是将佛教修行的“静”与中国武术修炼的“动”互为交融。在少林寺发展强大的过程中,因为政治的需要、少林寺自身的影响等原因,少林寺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条件在各个历史时期相对稳定。这种难得的稳定为少林武术的腾飞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少林武术就在这样独特的环境中萌芽、发展、壮大,并合理地融摄、吸收禅宗的养生保健文化,逐步形成了具有标志性的少林武术技术体系,丰富和延展了少林武术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推动了少林武术的整体发展。同时,少林武术的修炼也推动了禅宗的发展,大量的禅修实践和经典证明:优质的生命形式需要内外兼修,动静结合。参禅打坐可以使僧众的身体得到适度放松。在练习完高强度的少林功夫之后,将修禅作为一种调节身心,缓解身体疲劳的方式,是武术锻炼的实践功能的体现,也对禅宗的发展起到身体保障的作用。

三、结语

武术文化范文5

现在许多学者都认为武术是一种文化,认为武术的成熟与发展,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的融合,才成就了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郭玉成在《武术的属性:文化性、艺术性、体育性》中指出:“武术是中国文化的全息缩影,中国哲学、医学、伦理、兵学、文学、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剧均在武术文化中有所体现。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武术被称为中国传瑰更祀牵瓣颗明珠一点也不为过,也正是由于武术的文化价值、文化属性,武术才成为一种文化。”武术与哲学的结合,促进了武术理论的哲理化;武术与医学的结合,促进了武术健身理论的发展;武术与伦理的结合,则体现在“武德”社会化;武术与兵学的结合.使武术成为了一种技击艺术,促进了武术战术思想的发展;武术与文学的结合,才有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的诞生。武术与舞蹈、戏剧的结合,才有了京剧中武打动作,以及现代大型的武术表演活动。正因为“武术的文化属性,武术已经融人了中闰人的生活,成为了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诚如阮纪正先生所说,武术是中国人的存在方式。正因为武术文化性的存在,才使得武术得以发展、流传。

由于“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产生、发展,自然地融汇了中国传统哲学、伦理、美学、医学、兵法等传统文化的思想与内容,形成了武术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合二为一的武学体系—武术文化”。所以.武术具有了文化属性,它作为一个文化载体,也就使之具有了教育价值。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多彩,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教育资源。武术的教育功能,古往今来皆有之,只是由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武术主要价值取向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代表,从二十世纪初就成为了教育国人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手段。可是,在以西方体育为主导的二十世纪中,武术教育没有得到很好地完善与发展,武术文化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较好地发挥。今天,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武术和武术教育功能,必须构建好中国武术教育的新体系,充分发掘武术的教育功能与途径,使武术教育在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弘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武术教育功能

2.1武术教育之武术技术与文化的传播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育是通过师者来完成的。武术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它能够将前人遗留下来的武术技术、武术文化较好地传承下去。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师父、教练、指导员,都起到了传承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的作用。无论是中小学武术教育、高校武术教育、体校或武校,还是各门派、拳种中的拳术授业,都能有效地将前人遗留下来的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方面的东西传授给下一代。武术技术与文化的传承,也只有通过武术教育才能得到较好的传播。如果武术教育不能较好地发挥它的功能.或者说不能较好地发展武术教育,武术的技术与文化就不能有效地传承下去。不仅要管理好各政府教育机构,还要鼓励和发展好私立教育,实际上各门派、拳种中的拳术授业都可称之为私立教育。只是以前没有重视对各门派、拳种中教育的有效引导,也没有较好地发展其教育功能,致使有些拳种、拳术理论、文化的流失。

2,2武术教育之修德塑人

“‘武以德立’、‘武以德先’,向来是武林中的优良传统”。武术之“德”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社会和个人道德理想之实现的影响。所以,千百年来“武德”教育着无数的习武者如何去遵循社会规范.并做一个深受社会尊重的人。只有习武之人做到“正心思、习品行;讲文明、有礼貌;表里如一、举止庄重;动则功夫到家,静则修养有素,行则彬彬有礼”,才会受到社会的尊重。而“真正的武者往往是道德高尚,是极度具有社会责任感,被高度社会化的人”。因此,每遇师傅收徒时,必先考察其品行、道德。“未曾习武先习德”也就成了社会风尚,习武者在习武之前必须使自己的品德行为达到、符合社会的一般道德规范、要求后,才开始习练武艺,并在习练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提高和完善自我。王岗先生认为:“中国武术注重身教言传与练悟的结合,属于一种实践性的教化。它通过技艺的感性形象对习武者的情感和意志实施影响。”所以说,武术教育是一种修德塑人过程,是一个培育人们健康体魄和高尚灵魂的过程,它是中国武术的丰碑。

2.3武术教育之弘扬民族精神

2001年,在教育部颁发的《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武术再一次被列人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2004年,为了深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武术教育就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近年来,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针对武术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呼吁武术教育必须大力改革。“武术教育改革,不仅关系到武术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弘扬,也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武术是中华民族一项优秀的体育运动。由于武术的悠久历史.其发展过程中。汲取了许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武术“附载着以爱国主义为主体的尊师重教、仁爱宽厚、习礼守法、自强不息、尚武崇文的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与灵魂。”武术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武术技术)的传承,而更应该是人的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播,因为只有“体现在人的精神层面的文化才是最重要的。”民族精神自古以来就是武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岳飞之精忠报国,霍元甲之精武门的强国强种、民族自救等,都充分体现了武术是作为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教育国人爱因爱民族的重要手段。武术教育就应该培育道德高尚、并极具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的人

2.4武术教育之健体强身

“武术的健身价值,古已有之。只不过在冷兵器时代的古代教育体系中处于从属其军事格斗价值的地位。”在冷兵器退出历史舞台后,中国武术教育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发生了巨大的转型,其“转型标志之一:在价值取向上确立了以健身为主要目的”。一个多世纪以来.武术更多的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来发展,育体镶丽目的是为去增进人民健康服务,亦即“在古代武术教斌术固有的健身价值,取代了军事格斗价值作为武术主要价值地位”。从近现代武术的转型上看,武术更多的是发挥体育功能,特别是健体强身之功能。

在近代社会中,出现过“土洋体育”之争,在这场空前的运动中,国人尽巨大之力来发掘武术体育功能,‘.精武会”弘扬的是强国强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新中国体育运动的根本宗旨,武术作为社会和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得到飞速发展,其健身功能在社会上和学校里得到充分体现.通过武术健身的人非常之多。邓小平说的“太极拳好”,是对武术健身功能的最好评价,也是对武术教育的最好宣传,它使更多的人加人到武术健身中来。

3实现武术教育传播武术文化的有效途径

3.1学校武术教育是实现武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3.1.1武术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

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通过教育活动使之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武术教育同样必须从娃娃抓起,使习武之人从小就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武术文化熏陶,并通过武术教育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弘扬。

可是.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都是以西方的体育教育模式进行,偏重于技术和.’体育”形态的中国武术价值,缺乏武术文化和文化精神的教育。而且,大部分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据调查得知“目前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只有22.4%的学校非常重视或重视.大部分学校重视程度一般或不重视.导致70.3%的中小学没有开设过武术课。”这么低的开课率已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发展。

中小学武术教育已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对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方面,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王岗教授认为:中小学武术教育应走2+1模式,即三节休育课中,两节为普通体育课,一节为武术课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将有利于民族文化在中小学的传播。邱王相教授在其(中国武术文化散论》中就武术教育改革提出了几点基本思路:(1)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2)权威性、指导性教材与地方性教材、校本教材相结合。(3)汲取传统武术营养。(4)遵循“一看就喜欢,一学就上手”的原则。(5)借鉴跄拳道、空手道的成功经验。

虽然学者们在理论上对学校武术教育改革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方面还是没有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和谁来教,’的问题。当代的学校武术,已经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以青少年为对象、以中小学武术教育为课题进行深人研究,探索武术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镇。不仅把武术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还把武术作为了解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一种可操作性强的身体感悟的手段。中小学武术教育是武术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武术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中小学武术教育开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武术教育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其意义是重大的,作用是深远的。

3.1.2体育院校的武术教育肩负着继承武术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

武术教育发展的后续力量就是大力培育武术教育人才,各高等体育院校是培养武术教育人才的重要场所。而武术教育的权威人士,几乎都在各高校中从事武术教育T作。他们在培育一代一代的武术人才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体育院校武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两个方面,一是体育教育专业中的武术;一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中的武术。体育教育专业属师范类,其毕业可以获得教师资格,学生毕业后可以进人中小学从事武术的教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虽然属非师范类专业.但是除了部分学生也能进人学校从事武术教育活动外,还有许多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从事武术教育和武术文化的传播活动。因此,体育院校的武术教育要培育具有高质量的武术人才,他们不仅能传授武术,还能很好地传播武术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

3.2利用媒体的教育功能有效地传播武术文化

媒体是当今人类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手段和工具,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其功能是多方面的,教育功能是其中一个方面。如影视媒体“在教育层面上,主要有寓教于德的教化功能;寓教于美的审美功能;寓教于新的信息功能;寓教于变的调整功能;寓教于乐的娱乐功能”。不仅是影视媒体,图书、报刊、广播电视信息等都具有上述教育功能。武术文化的传播就是要充分利用媒体的教育功能,来传播武术在有关自强不息、尊师重道、爱国爱民、见义勇为、文明礼貌等精神。通过电影《黄飞鸿》人们懂了“男儿需刚自强”道理;《霍元甲》让人们知道在民族危难关头的爱国主义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武术影视明星成龙、李连杰、李小龙等都是青少年心中的偶像。不仅仅是他们武功高强,他们还有着高尚的人品和坚韧不屈的精神。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媒体的作用是巨大的。由于媒体强大的教育功能,在武术的教育化发展的过程中其作用不可或缺。武术利用媒体的教育功能在传播武术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3.3创立武术品牌,能更好地传播武术文化

中国武术之博大精深,其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教育资源。拳种、门派众多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渊源有序的拳种就有129种之多。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近年来武术的发展出现瓶颈,竞技武术未能进人奥运会大家庭.传统武术也一直被边缘化,许多民间武术拳种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以及武术传播中文化的弱化等等,武术发展局面不容乐观。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文化市场、休闲体育的强劲需求,发展文化、建立品牌成为当前社会竞争的重要手段与措施。要抢占市场,就必须建立品牌,并发展其文化。西方体育在中国的发展是如此,就连“贻拳道”、“空手道”等亚洲武技也是如此。

要创立武术品牌,提升武术文化,就必须大力发展武术拳种。因为“拳种是中国武术价值的核心资源。是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一拳种是代表民族感情气质、心理素质,民族精神和民族本源文化的活化石”。从中国武术发展的特点来看民间性极强,所谓传统武术的发展,即各拳种、门派的发展都是依赖民间自发性的,政府的干预性不强。虽然,政府在发掘、保护拳种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拳种、门派自身的发展仍然要依靠其自身和社会的力量,政府在这方面还没有制度性的发展措施。创立武术品牌,提升武术文化,将是各拳种、门派在其今后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武术发展必经之路。而“忽视拳种教育的中闰武术教育只能导致中国武术断代失传,只有重视传统拳种在中国武术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中闰武术教育才会更加丰盈饱满”。

武术文化及品牌的建立,将更加有利于武术文化及传播,有利于武术教育的开展,它是武术教育化发展的基础,是武术教育化发展的内容来源,只有创立武术品牌,提升武术文化,武术的教育化发展才能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武术文化范文6

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六十年,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用体育眼光看武术”。1955年国家体委在训练竞赛四司下设武术科,之后又将其升格为武术处,具体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对武术的方针、政策,以及对武术运动的普及和组织竞赛工作。1986年,国家科委和人事部批准成立了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1987年与原国家体委武术处合并。1994年成立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同时合并武术研究院,负责竞技武术、社会武术和武术与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管理工作等。

转折点发生在2004年。2004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透露前不久,他收到一封来自美国堪萨斯州托尼科市30多名中学生写给他的信。在信中,美国中学生向他提了54个问题。其中有“温总理,你会不会武术?”这个提问反映了西方青少年对中国文化的普遍性认知,他们在用“文化眼光”看我们的武术。2004年3月30日,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联合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应适当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把武术纳入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范畴。2004年10月16日,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在郑州隆重开幕,这是体育主管部门在武术申请进八奥运会时重要的“传统回归”,是“用文化眼光看武术”的重要例证。

与此同时,文化部门也逐步用“文化眼光”来认定武术。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回族重刀武术、沧州武术(劈挂拳、燕青拳、孟村八极拳)、太极拳(杨式、陈式、武式太极拳)、邢台梅花拳等6种武术拳种位列其中。2008年,峨眉武术、红拳、八卦掌、形意拳、鹰爪翻子拳、八极拳(月山八极拳)、心意拳、心意六合拳、五祖拳、查拳、螳螂拳、苌家拳、岳家拳、蔡李佛拳等多达14种武术拳种入选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武术成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大项。

“用文化眼光看武术”,武术还是一种对外交流的艺术文化。美国当地时间2009年1月15日,《少林武魂・慧光的故事》的首场公开演出即吸引了众多当地官员和各界名流前往观看。这部原创武功剧在美国纽约百老汇Marquis剧院圆满演出24场,上座率超过85%,不仅受到美国观众的热烈追捧,也获得了当地政要、社会名流及主流媒体的一致好评。2009年2月,主席参观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时说:“学习武术,第一可以健身,第二可以了解中国文化,第三可以增进中毛两国人民友谊。”

用“文化眼光看武术”可以把武术上升到增强我国“软实力”和塑造“国家形象”的高度。“软实力”不是表示软弱,是国家通过自己的文化吸引力来实现发展目标的,是国家实力的一种表现形式。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在其名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提出在西方,如今的文化确已变得至高无上了。他认为文化已成为西方文明中最具活力的成分,其能量已超过技术本身。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息影像”,武术的国际传播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的“软实力”,还可以为塑造和构建国家形象服务。国家形象是指国家的各种客观状况在国际社会舆论中的投影,即国家行为表现、性状特征、精神面貌等要素特征在国际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抽象反映和公众对相应国家的总体评价。如同“武士道”是日本国家形象的重要要素之一一样,武术对国家文化形象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因为在一定意义上,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中民族性格和精神的象征和表现。武术中所表现的文化传统、情感态度、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都在不同程度地映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国家形象。正因为如此,武术只有在文化的视域下才能发挥其为国家、为民族服务的作用。

武术文化范文7

一、武术文化的扩散方式及基本特征

1.扩散的方式

(1)迁移扩散。迁移扩散是一种原始的,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能起到立竿见影效果的文化扩散方式,它是指具有某种思想、技术的个人或集团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地区,结果把这种思想或技术带到新的地区的传播方式。武术如同很多重要的文化现象(如宗教)一样,最先就是以迁移扩散的方式走向世界。据考证,日本空手道源自中国,其中一些流派则明确源于南拳的某些流派。宗道臣在中国的少林寺学得少林拳,回日本后则创立了少林拳法联盟,广泛传授少林拳法。东南亚不少国家的武技,都可以在历史上发现中国武术的影响,甚至都可以被视为中国武术的延伸。

(2)扩展扩散。如果说迁移扩散是武术文化扩散的较原始形态的话,那么武术文化在当今世界各地的流行,主要还是依靠扩展扩散。扩展扩散是指某种文化在空间上通过某地区的公众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随着接受这种文化的人越来越多,其空间分布也就越来越广。扩展扩散主要通过现代传播手段,诸如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来实现。

(3)刺激扩散。刺激扩散是指某种先进文化所具有的魅力,对另一地区构成刺激,伴随着刺激程度的加深,先进文化向这一地区扩散的速度也就越快。在一些现代武术文化发达地区,武术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那些现代武术文化较贫乏的地区构成了强有力的刺激,不断促使这些地区引进现代武术文化。伴随着这些地区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经济的日益繁荣,现代武术文化对这些地区的刺激作用也会日益显著。

2.扩散的基本特征

(1)优势扩散性:越是先进、发达、文明程度较高的文化,越容易得到扩散,所以文化交流的主要流向是从文明程度较高的文化向文明程度较低的文化流动。武术文化同样如此,在近代武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二者间存在着时代的、经济形态的,甚至政治结构和精神文化方面的明显差异,因而分别处于较高和较底的两种不同发展层次,二者交流的主要流向自然是由东向西。这便导致了东西方武术在一个多世纪的交往过程中,后者处于劣势地位。在同一个国家内部,武术文化的优势扩散性同样存在。

(2)扩散的圈层性:武术文化由里向外可以划分为三个圈层:外层的器物层,中层的制度层,深层的心理价值层。那么武术文化在其扩散中也不能不带有圈层性的因果关联现象。扩散的圈层性不仅表现在武术文化自身之中,也同样表现在武术文化的受体之中。从武术文化自身来看,器物层和制度层比较容易变动,较易向外扩散,而心理价值层却往往表现出惰性的稳定状态,一般不易变动。这样,武术文化扩散的圈层性就表现出器物层向外扩散的速度最快,制度层次之,而心理价值层最慢的特征。受体文化的圈层可以有多种角度划分,但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圈层,即文明程度较高的文化圈和文明程度较低的文化圈。当外来的文化扩散到受体文化圈时,文明程度高的文化圈比较容易接受外来文化,所以武术文化往往首先被受过教育的人所接受,被城市或经济较发达地区所接受,反之则反。

(3)文化维模功能之制约性:文化的维模原理认为,当一个社会面临崩溃,内部运行机制已经失调,或者处于惰性的慢变状态中时,传统文化会对外来文化进行顽强抵抗,招致一种封闭的文化现象,从而对传统文化自身起到维持和保护作用。解放前的中国,内战不断,,经济萧条构成了当时中国的主要社会背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外来文化必然要受到文化维模功能的制约而难以进行扩散。文化的维模原理又认为,当一个社会内部协调稳定,且处于向上发展的阶段时,社会会呈现出较为开放的局面,文化维模功能相对外来文化的作用也比较"宽容",能够更多地促进社会接受先进的外来文化。如今,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整个社会呈现出稳定向上的状态。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武术文化的扩散相对来说就容易些。所以当一个社会处于非良性运行状态时,武术文化的扩散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反之,则会得到促进。

二、武术文化与输入地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武术文化作为外来文化向输入地扩散的同时,也要与输入地传统文化发生碰撞与融洽。碰撞表现在渗透与反渗透,改造与反改造的相互作用上,融合则表现在两种文化的价值观趋于一致。当武术文化向输入地扩散时,它的器物层和制度层既容易被接受,也容易被改造,这种改造一般来说不会影响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由于心理价值层的不易变动性,所以当涉及到两种文化心理价值层次的碰撞与融合时就显得比较复杂。若文化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的文化背景有所相似的话,那么两种文化的碰撞就不会太剧烈,融合也不会很艰难。例如,东亚同属于东方文化类型,均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大文化背景极其相似。所以当我国的武术向东亚其他国家传播的时候,很容易被当地的人们所认同,武术在这些国家的发展也自然比较顺利。如果文化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当武术作为外来文化向输入地扩散时,当地的人们常常以自己的价值观念来判断外来的文化,因而较容易忽视武术文化的真正精神内涵。在这种情况下,两种文化的碰撞就会相当剧烈,两种文化的融合也就相当艰难。为了消除两种文化的碰撞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并使两种文化最终走向融合,这就需要文化输入地人们的价值观念对外来文化的认同。当然,这种认同必须建立在对外来的文化的正确理解基础之上。与此同时,武术文化不可能做到一成不变,它也要适应当地文化的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说,两种文化正是在相互适应的过程中逐渐走向融合的,没有这样的适应过程,新的武术文化是难以形成的。两种文化融合的顺利与否,关键是找到双方价值观的契合点,一旦契合点被找到,碰撞便自然消失,融合便能够顺利进行。

三、武术文化的变迁

武术文化的变迁无论是哪一种文化传播方式,都不是简单的照搬或征服,它始终与文化的整合作用分不开。外来的文化在与本土文化相互接触过程中,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融合吸收,形成与原来的文化有所不同的新文化,这就是文化的变迁。所以扩散、融合只是过程,而变迁才是结果。武术文化在向世界各地传播过程中,它不可能原封不动地移植到输入地文化中,它必然要被打上输入地文化的烙印。当人们提及相扑时,我们就会想到日本那种别具风格的相扑情形。尽管相扑如今是日本的传统体育项目,被誉为大和民族的“国技”,但当我们考察它的渊源时,无论在称谓上抑或活动形态上都会使人强烈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深深印痕。不过,当我们把中国古代相扑与今天日本的相扑仔细比较时,可以发现,它们还是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显然,日本相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更多地吸吮大和民族自身的文化乳汁,而成为其一枝独特的传统体育奇葩。然而,武术文化的变迁是经过扩散、融合的长期过程之后的结果,期望武术文化能在短时间内很快发生变迁是不现实的。我们在武术的传播中应清楚地认识到两个问题。首先,文化能够融合,但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够融合,不是文化的所有部分都能融合。它有待于两种文化相互认识的程度,有待于两种文化相互需要的契机。其次,对西方体育文化不加思索地生搬硬套。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我们对于西方体育文化的理解自然没有西方人那样深刻而透彻,如果我们一味地盲目照搬,那武术文化在世界上是难以实现完美变迁的。实现武术文化的变迁,闭门造车和全盘吸收都是行不通的,只有将武术文化的优秀枝芽嫁接到其他民族文化的株干上,它才可望顺利成长。

四、结束语

武术文化范文8

实施,是我们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的新的挑战。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

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

正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我们更有义务将体育武术精神发扬光大,为当前

的教育事业,添上新的一笔。

关键词:中国武术;体育教学;特性展示;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运动项目。武术也是东方文化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目前,中国武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已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武术融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在体育教学的新时期谋求新的发展方式,给学生一个全新的体育教学感受,同时将中国的武术精神得以更好的传承。

一、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

想要更好的将武术的特性在体育教学课堂中更好的展现出来,那么,我们首先要能够很好的掌握武术的文化特征,掌握其特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在实际教学中将其利用,更好的融合到一起。

(一)武术文化的哲理性

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也是最需要我们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将其更好的体现出来的教学项目。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哲学本体论的一种表现。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天人合一"思想给中国传统哲学带入了一系列的合一,如形神合一、主客合一、理气事一……”。这一理论的提出,也为中国武术奠定了思想基础。

首先,武术练功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此外,结合“天人合一”的思想我们延伸出“圆”与“空”的观念,是人对天地自然特色的领悟,因而也是动功最佳方式与境界。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阻,圆而又空则做到活泼自如,循环不息。故不少拳种以圆、空为基本架式与手法,如峨眉拳和太极拳等均以圆、空为技击特色。特别是太极拳更是吸取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和“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等太极哲理而产生的。中国的武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具有一定的修心养性功效,也更像是一种艺术。武术在世界上也对很多国家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例如,在我国古老的健身术与气功早就与印度瑜珈相互渗透,少林拳法也是在明清时期就传入了日本等国,这些都足以证明中国武术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是有着传统的思想基础作为基石的。

(二)武术文化的技击性

武术的核心内容即为技击性。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以上内容也都是通过技击性为动作设计原则形成的各外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例如太极举以棚、履、挤、按、采、挒、肘、靠为主要攻法;形意拳以劈、崩、钻、炮、横为基本五拳;长拳以踢、打、摔、拿为四击;八卦掌以推、托、带、领、搬、拦、锁、扣为八法。而器械又根据不同种类有着不同的使用方法;实战搏击又有千姿百态的各种打法。虽然各家各派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各有不同,但都遵循攻防的规律,表现攻防的特点。武术也是利用具有攻防技击的特征而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

纵观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武术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技击运动和套路运动两种形式。技击运动为散手和推手等对抗性项目,这一方面讲来着重实用,有明显的攻防技击特点;套路运动则讲究表演艺术效果。这一方面又追求美感,但都仍是以体现武术的根本特征技击性为目的,力求表现逼真的攻防动作,给人以技击含意的感受。中国武术正可谓博大精深,门类繁多,在世界各地都受到重视和欣赏,也被多国注目和吸取。从武术的技术发展来看,以中国武术的竞技特征,作为推向世界的重要因素,已被越来越多地为国际武坛有识之士所认同。中国武术的发展方向将越来越远,越来越高,在未来的发展路径上也将更受重视。

(三)武术文化的健身性

大家从事武术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增强武术的健身、技击等的实用价值。中国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于人体科学的一部分,而中国的人体科学是建立在传统医学--中医学的基础之上。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的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惟精气神"为三宝。精气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精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于气,气化于神"。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例如,太及拳就是根据太极生阴阳,阴阳合为太极的阴阳学说的原理,极为强调"动静相生"、"刚柔相济"、"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蓄而后发"等要求,实际上都是阴阳法则在不同角度和方法上的运用,以达到人体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有序、平衡而固本培元,延年益寿。形意五拳则是根据人的脏腑与五行相配的五行学说,认为崩拳其气发于肝,可练肝;炮拳其气发于心,可练心;横拳其气发于脾,可练脾;劈拳其气发于腑,可练肺;钻拳其气发于肾,可练肾。近几年来站桩练习也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健身养生功,就是以"经脉者,所以行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的经络学说为生理学依据的,经常练习此功,亦能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机能,延缓衰老的健身目的。

人们不断的通过各种手段来实现增强体质的作用,提高健康水平,这也是体育文化的根本任务之所在。武术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养生的功效,武术文化的传播也将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的实际价值。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武术越来越被大家重视起来,这种实用理性的价值观,也将成为中国武术推向世界的有利发展条件。

(四)武术文化的娱乐性

与之相比,武术也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在中国武术发展的早期阶段,就已经被列入了娱乐文化的范畴。武术具有丰富的表演性的内容,大都是具有武术功底的武术艺术的表演展示,

中国武术早在奴隶社会就进入娱乐文化的领域。它以丰富多彩的表演内容、精湛无比的技艺、精深广博的内涵,赢得了古今中外人们的赞誉,这是与武术本身的娱乐性分不开的。从武术的早期发展阶段到现在,武术都以其独特鲜明的娱乐性体现在社会各个阶段的文化生活中。

武术的娱乐性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们从习武中获得身心的愉快,并在社会大众中得到发展;二是人们从对武术的观赏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武术与戏曲、舞蹈、杂技、文学、影视等文艺形式的结合表演,均给人们留下深刻的、精彩的印象。随着近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达到娱乐的方法也越来越新奇,因而通过自身对武术的习练以达到自娱性为目的的日渐减少,而以武术的观赏为娱乐目的的情况,则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演变及人们对武术的健身、防身实用价值认识的提高而大为增多。这种由个体向群体、由封闭向开放方向发展的武术娱乐性文化特征的转变,亦是很有利于把中国武术推向世界的。纵观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国武术同国外其他体育项目一样,都与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因此,中国武术和国外其他体育项目都是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产物,同属于世界体育文化的范畴。而历史上任何一种优秀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高度发达的象征,而且将会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财富。因此,中国武术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相信已为期不远。

二、将武术文化精髓在体育课堂中展现掌握了武术文化的精髓,更便于我们在体育课堂中,将武术文化的内涵延伸出来,在不断的实践教学中积累经验,谋求更好的发展路径,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的教学观念也在不断的与时俱进,新的教学时期采取新的教学策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主要教学动机。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为学生主动探求式学习模式。

(一)活跃体育课堂的气氛

中学生的思维大都很活跃,这一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青睐于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对于课堂的学习更具有新鲜感,也便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加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先活跃课堂气氛后练习。例如,在教学太极拳的课堂内容时,教师要做好课堂的主导者,我们可以通过幽默的语言组织讲解太极拳的某种动作,或者,在教学前示范太极拳中易错的某些动作,可以适当的对某些动作加以夸张化的模仿表演。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其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使接下来的课程效果更好。

(二)讲解武术动作的精髓

武术教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武术动作的用意讲解,能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武术的实际意义,加强学生在观念上的理解,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产生兴趣。例如,拳术是一种具有独特的攻防技击性质的项目,因而在实际的实践中,要注重动作本身的攻防规律,出拳收拳的各个动作都要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学生在了解了拳术的攻防含义后,我们可以更加有效的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使得每一个动作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另一方面,通过攻防含义的讲解和示范,也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拳意的理解,增强记忆,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开发学生的形象性思维,牢固了运动技术表象的定型,使学生主动琢磨每个动作,促使技术动作准确规范。这样看来,对于武术动作精髓的讲解就显得尤为的必要了。

(三)复习课中实行分组教学法

体育武术的课堂教学中,复习课通常会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从而丧失学习兴趣,这也更迫切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采取新的教学方式,谋求新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可以采取分组教学法,各组之间再进行比赛,利用这一时期学生的好胜心,将班级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有班委担任小组长,带领大家共同学习,教师总体把关、指导。当然,班委也有学的差的,也可不必换小组长,要求班委自己想办法,只要他所负责小组有一人通不过测评,班委就得跟着没通过测评的组员一起再做。通过这样的措施迫使班委想办法使所在的小组做到最好,通过训练,小组之间轮流展示PK,教师最后给出评价。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被动学习态度,很好的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的开心。通过分组教学法还可以锻炼班委的行为处事能力,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并能最大限度的纠正单个错误动作技能,使学生能更快更好的掌握武术体育课堂中的运动技能,有效的加强了复习课的教学效率。

(四)善于将音乐运用到武术教学中

将音乐引入到武术体育课堂中,也是一种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好方法,配乐可作为现代体育运动的一种辅助表现形式,能够起到排除杂念,消除烦恼,达到心旷神怡、陶冶情操的作用。例如,一些研究成果表明: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机能音乐可以加快运动技能的形成,达到改进技术、刺激肌肉活性、提高练习效果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配合采用音乐进行伴奏。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音乐的引入,能够给学生一种新鲜感,改善学生对于体育武术课堂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最大限度的提高体育武术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束语

体育课堂融合武术教学是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中,诞生的新的教学形式,这也无疑给体育教学工作者带来更大的挑战,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更多机会向未知领域前进,同时武术作为我国的特色文化,也使得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肩负重任,如何才能更好的促进武术体育事业的发展,还需我们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壮大。

参考文献:

[1] 丁希洲、李桦《武术术语教学法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作用》体育文化导刊2003.6

[2] 龚明波《高校武术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学体育网

武术文化范文9

清朝是满族政权,自诩“以弧矢定天下”,特别重视军队骑射、刀马、长枪等武艺训练。培养和选拔军事人才的方式基本沿用明制的“武学”和“武举制”,武举的形式分为童、乡、会、殿试四级,考中的人分别被称为武童、武生、武举人和武进士。殿试有皇帝钦定甲乙,一甲第一名武进士及第武状元,第二名武进士为榜眼,第三名武进士为探花,其他武进士按成绩分列二甲武进士、三甲武进士。武举考试内容和程序基本与明朝相同,技术考核马射、步射、开弓、舞刀、掇石。武举制为习武者提供了一条走武科入仕的道路。习武者将参加武举考试作为其习武目的之一,除了练习拳术、器械以外,还习练“弓、马、刀、步、石之武试”内容,特别是那些不愿学文的富家习武子弟,可以通过武举了却仕途夙愿。清代各省府的武举人名额受到限制,但是,省内的各府、州、县没有名额分配限制,因此根据各府、州、县的中举人数的地域分布可以观察到省内各地域武举活动的情况,从而透视该地域民众应试情况和习武氛围。而从武举人中选拔武进士,没有对各省府进行名额限制,只根据当年的国家军事需要进行考试,选拔一定数额的武进士。因此各省内的武进士的晋升率(武举人考中武进士的比率)基本能反映该省的军事将才情况,可以透视该省地域的民族尚勇性格。因此,下文以齐鲁地区(山东省)为例分析武举人数与地域武术文化的关系。

武举现象与地域拳术分布和社会尚武风气息息相关

清代顺治二年(1645年)至雍正十三年(1735年)年间,齐鲁地区(山东省)共考取武举人数为1755名。依据现行的山东省市政划分情况对清代武举人数的地域分布进行统计,能够分析出山东省武举现象的地域差异。中武举人数较少的是泰安(60名)、临沂和枣庄(共25名)等鲁中南地区。中武举人数最多的地域是聊城市(328名)、济宁市(288名)和济南市(240名)。说明在清代1645年至1735年,山东西部的聊城、济宁和济南这三个地方以武举走向仕途的人数较多,从事武举内容学习和训练的人数也应该远远多于东部地区。武举人数较多的鲁西武术拳种也丰富据1983年至1986年全国武术遗产的挖掘整理工作,初步查明清代武坛上“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全国有129种,山东省境内有66种。经笔者进一步调查,该66个武术拳种在山东的地域分布情况,“聊城39种、济宁36种、济南36种、淄博32种、烟台23种、青岛19种、临沂18种”[12],拳种的数量分布是山东西部偏多,东部南部偏少,习武人群也相对如此。从调查结果看,山东省不同地域的武术拳种与该地域武举人数有正相关倾向,即武举人数多的地域,其地域的拳种分布也相对较多。究其原因,齐鲁地域流传的武术拳种,大多在清代形成或传入。鲁西地域武术拳种受河北沧州、河南少林影响较大,拳种丰富,习武人群复杂,社会尚武风气浓郁。如有宋以降,华拳一直流传于鲁西一带。雍正年间,泰山人孙通在省内传授燕青拳。乾隆年间,文圣拳开始在嘉祥流传,查拳在鲁西分为三个支派传播。清代中、末期,华拳、少林大花拳、少林大滑拳、关公落地梅花拳、少林俞门拳等武术拳种在济宁流传,嘉庆年间,济宁人王祥在境内传授八卦掌。红拳、子午梅花拳、内功八极在鲁西南流行,岳家大枪、摔跤二十手在益都、沂水流传,太祖拳在苍山流传,潭腿、埋伏捶等在郯城流传。清代末年,鲁西黄河流域一带民间广泛流传通臂拳、秘宗拳(迷踪拳)、形意拳、杨式和武式太极拳、八卦拳、梅花拳、八极拳、青萍剑、昆阳拳、青令拳、颜令拳、王虎索阳拳等武术拳种。胶东地域武术拳种相对较少,螳螂拳产生于清初莱阳一带,在烟台等胶东半岛流传中逐步形成了现代的不同流派。崂山付家埠付士古传授连五掌、八方掌、虎燕掌、回马掌等;小虎雁拳在广饶流传,二郎拳、燕青锤在惠民流传,龙形太极拳由天津传入利津。八极拳在利津一带流传,长拳在文登流传,地龙经传入青岛、平度、高密、诸城等地,牛郎棍传入胶东半岛[13]。武举人数较多的鲁西民众习武风气比较浓厚清代武术拳种数量和习武人群是反映一个地区民族习武风气的重要参数,武举人数也应该是反映该地区习武风气的重要指标。清代“武学”与“武举制”对地方民众的习武风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反之,地方习武风气也会带动武举人数的增加。通过武举走向仕途是人们从事习武的诱因之一,而人们往往喜欢习武在先,走武举仕途之路只是习武者的目的之一。习武风气与地域环境、民风民俗、政治因素都有关系。换言之,地域的政治因素是限制习武人数多少的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而地域内习武风气是中武举人数多少的重要原因。清代山东省的政治中心是济南府、兖州府(今济宁市)和登州府(今烟台),登州的武举人数非常少,仅高于泰安和临沂,济南府和兖州府较多,但最多的是东昌府(今聊城市)。山东鲁西地区中武举人数之多的主要原因与鲁西地处的黄河文化和本地的习武民风相关。鲁西地处中原,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封建王朝均以训练有素的军队,枪刀相见,杀掳掠夺,抗争盘踞,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历史上的多次农民起义,曾发祥在这块土地上。如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明朝末年的徐鸿儒起义等均发生在这里。清朝光绪年间的曹州大刀会和1899年的曹州义和团运动也在这里发生。尽管清代山东省管辖的地域变动不大,户口迁移趋于稳定,但是习武人的迁徙和传播是地域武术拳种变化的主要因素。鲁西地处我国黄河流域的下游,人民以移民居多。在明代洪武、永乐二次大的移民活动中,山西洪洞大槐树有大量的人口迁移到山东的东昌府、济南府、德州府等鲁西北一带地区。迁移到山东东昌府的人口,据叶涛推算有17381户[14]245。据叶涛调查,在鲁西一带,大约半数以上的村庄是明代建立的[14]66。人群的迁移和流动促使了武术等民族体育的交流和发展,鲁西地区成了山东省民间舞蹈、杂技艺术、武术拳种丰富、习武人群密集的地区之一。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