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数量关系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01 10:05:25

数量关系论文

数量关系论文范文1

关键词:毕业论文;就业;关联度

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大学期间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培养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关键环节,对大学生就业有一定影响已成共识。但毕业论文对就业的具体影响因子及其影响程度等,缺乏相关统计分析。

本文首先分析用人单位的能力要求,然后分析高校毕业论文的评分标准,在此基础上,采用关联度分析法,建立了毕业论文与就业的关联度方程;然后逐条比较高校毕业论文评分标准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以发现二者之间的偏差,以此为据,寻求毕业论文指导中可增加的质量评分指标或能力培养目标,为毕业论文环节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更科学地指导和管理毕业论文提供依据,以真正实现毕业论文的初衷。

一、用人单位的能力要求分析

文献4统计了具有较高知名度、就业热门的30家企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涉及22个能力及特征指标的普遍程度,其普遍程度=(看重该项能力的企业数/30)x100%,其研究结果如表1中的第1列-3列。原表中诸如年龄、性别、宗教及政治信仰等与毕业论文关系不密切的特征在本文中没列入表中。对照参考文献5、6,用人单位看重的大学生素质及其排序列在表1的第4列-5列。

文献7对120家用人单位进行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再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更看重大学毕业生良好的个人品质,能力与素质相比退居到次要位置,其中对个人品质的要求包括:诚信、吃苦耐劳、工作责任心、团队精神、忠诚度、谦虚等。浙江统计局2009年6月组织面向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在杭州、宁波两地随机抽取的5939家样本,发现用人单位在招收大学生时,居前3位的需求分别为能吃苦耐劳、实践能力强和专业对口。

综合以上研究,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基本集中在知识、素质、能力3个方面(见表2)。

对表2中的B1-B9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具体地:设n个具体影响指标B1,B2,…Bn,其分值为qij。当Bi比Bj重要时,qij=1;当Bi与Bj同等重要时,qij=0.5;当Bi没有Bj重要时,qij=0。分值构成矩阵Q=(qij)lnxn,该矩阵单元间存在如下关系:qii=0.5;qij+qii=1。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关系(见表3),进而得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各项要求的重要性排序。

由表3可见,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能力要求分别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权重0.21)、敬业精神(权重0.18)、创新能力(权重0.16)、实践能力(权重0.14)、学习意愿(权重0.11)、沟通协调能力(权重0.08)、解决问题能力(权重0.04)、团队精神(权重0.04)和吃苦耐劳(权重0.02)。

二、高校毕业论文环节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及论文质量评分标准分析

不同专业在毕业论文环节对学生知识、素质、技能等方面的培养目标不同。本文仅就国际贸易专业在毕业论文环节的培养目标进行分析,选择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集美大学、广东培正学院、广东白云学院等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论文质量评分标准,涵盖的国贸专业背景包括理工科、文科以及民办学校。将这些高校国贸专业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转化为评分表(表4的1列-3列)。

总分设定为100,根据指标内容的特点将指标划分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予以质和量的规定并相应评分。如“数据处理能力”中“数据收集准确可靠”,若数据准确可靠4分、较准确3分、基本准确2分、尚可靠1分、不可靠0分,其他数据的等级划分与评分也大致如此。

三、用人单位要求与毕业论文质量评分体系的关联性研究

(一)指标的规范化处理

灰色关联度是一种因素比较分析方法,通过对灰色系统有限数据序列的分析,确定参考数列和若干比较数列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判断灰色过程发展态势的关联程度,寻求系统诸因素间的关系,找出影响目标值的主要因素,进而分析各因素间的关联程度。为了比较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与毕业论文质量评分体系,本文借鉴灰色关联度分析思想,先对表3和表4进行指标规范化处理,即无量纲处理。具体地,先将指标权重或分值标准化成介于0-1之间的数据。由表2和表3可见,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和能力一级评价要素的分值分别是0.21、0.35和0.46。将这组数据设为X0。

将表4中2列-3列中的二级评价要素全部统一改换为如表4中的第4列-5列所示的3个评价因子。以X0为基准,对表4第5列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表5。

(二)对应差数列的生成

求出各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的对应差数列(见表6)。表6中:

a=X0(k)-X1(K);b=X0(k)-X2(K);

c=X0(k)-X3(K);d=X0(k)-X4(K);

e=X0(k)-X5(K);f= X0(k)-X6(K) 。

(三)关联系数的计算

设分辨系数ζ=0.5(ζ的取值原则是务必使关联系数ξi(k)小于1)。计算比较数列Xi上各点k与参考数列X0参考点的关联系数,最终求系数的平均值即Xi与X0的关联度ri。关联系数ξi(k)的计算公式如下:

(四)关联度大小的比较

ri值愈大,关联度越高。由表7可见,毕业论文所考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解决能力、写作表达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应用文献资料的能力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要求的关联度都很高,分别是:0.9、0.92、0.91、0.88、0.95、0.92。可见,各高校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一致性很高。

四、毕业论文培养的能力目标与用人单位要求之间的偏差分析

将毕业论文质量评分体系所考察的高校培养能力目标与用人单位的要求逐项比较(见表8,表中小数为权重)。可见,毕业论文质量评分体系不能完全涵盖用人单位所有的能力要求。用人单位对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比较看重,但高校毕业论文质量评分体系没有很好地反映这些能力培养目标。

五、建议

从上述分析来看,创新能力、团队精神、沟通表达能力及学习能力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4种能力和素质,其中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属于智力型素质,团队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属于情感型素质,“既要高智商,更要高情商”是用人单位选才用人标准。为了使高校毕业论文在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方面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应注意毕业论文指导上要关注学生智力型素质和情感型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任尔,曾兴斌,黄青年.毕业论文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1).

2、冯晓明,赵伟.改进毕业论文管理,提高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J].中国市场,2007(52).

3、徐小波.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要求的实证分析[J].理论与实践,2007(4).

4、浙江省统计局课题组.2009年浙江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J].浙江统计,2009(10).

5、李亚楠,杜春艳,蔡心田.灰色关联度在设计方案优选中的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22).

数量关系论文范文2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22-02

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是以保障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为目标,依靠必要的组织机构,把各个组成要素的质量评价活动严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1]。与容易使用定量的评价方式对其成果进行评估的自然科学硕士论文相比,人文社会硕士论文科学成果因广泛、复杂则较难评价。这不但使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也会影响到研究生教育规模与质量的整体发展。所以,构建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成为我们亟须完成的任务。

一、对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进行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法

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层次结构分析法、文献计量法、个别访谈法和专家评审等方法。理论研究部分,充分利用图书资料和网络文献数据库,搜集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相关资料,深入理解和综合分析文献内容,一方面详尽地了解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特点,另一方面明确国内外人文科学成果评价已取得的成果和不足。实证研究部分,主要运用层次结构分析法、个别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确立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形成相应的论文类成果和应用对策类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获取实证研究样本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以验证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和不足,以明确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方向。另外,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加强与论文指导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创新,将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弥补认识上的不足。

(二)样本收集

确定研究对象:具备研究生培养的石油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国内顶级院校、地域差异的院校、省内有代表性的院校。收集数据方法:通过电话访谈,相关大学网站收集相关资料以及通过相关的期刊或研究报告等资料获取相关数据。除此之外,我们重点选取了二十余位学术评价领域的理论学者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实践专家,以面访、邮件、电话方式进行了访谈和书面反馈。

(三)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统计分析

通过选取,最终有21所高校被列为研究的对象。一方面研究这些高校研究生学位评价体系的细化分类,另一方面探析各类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内部的权重分配,各个指标之间相互关系,从而发现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分配的规律。

以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三所石油院校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为蓝本,结合其他18所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的分类方法,将21所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统计结果:一级评价指标的论文选题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的学校统计数量21个;要求选题前沿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3个;要求选题新颖性的学校统计数量3个。一级指标论文水平主要包括七个二级指标:要求研究方法的学校统计数量19个;要求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水平的学校统计数量16个,要求文献综述的客观性与全面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5个,要求写作的逻辑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2个,要求论文研究难度与工作量的学校统计数量8个,要求材料的充分性与可靠性的学校统计数量7个,要求观点鲜明、立论正确的学校统计数量2个。一级指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新观点与新见解的学校统计数量19个;要求潜在的社会效益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获奖或的学校统计数量4个。一级指标写作能力主要包括五个二级指标:要求文字表达能力的学校统计数量16个;要求书写的规范化的学校统计数量10个;要求设计图形、图表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学风严谨性的学校统计数量5个;要求摘要表述简洁规范反应核心内容的学校统计数量2个。一级指标答辩情况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回答问题水平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报告重点及阐述情的学校统计数量7个,要求着装及态度情况的学校统计数量3个。

(四)制定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的原则

从评价需求、评价过程、评价结果和评价持续等维度看,应关注以下六项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即分类方案在评价过程中要具有可操作性。分类不能过于复杂,分类颗粒度切分要恰当,以保证分类框架清晰简明,并在最大程度上能够与评价主体的常识判断保持基本一致,使评价主体较容易把握,从而提高评价操作的效率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原则,即分类方案的评价结果要具有可比性。只有同类比较才可以实现同一指标下的度量,评价结果也才具可比性、可信度,这就要求分类标准明确和界线清晰。可扩展性原则,即分类方案要具有一定的扩展张力。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日益交融和加速推进,专业学科也随之细分、交叉、融合。因此,保持评价分类体系具有较广的范围适应性和较强的功能扩展性,有利于评价结果的持续性比较和评价工作的一致性开展。可靠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计不仅要考虑评估对象的特征,同时也要考虑指标的实际可操作性,指标的内容应明确,数量需适当,同时,同一参评项目中不同研究成果的各项指标间应具有一定的内在一致性,相互之间不会产生矛盾。客观性原则。保证评价指标的客观性,使评价指标及其评价结果符合研究成果的实际质量和水平,所设计的评价指标才具有现实意义。独立性原则。当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某一指标被修改或调整时,其他指标应具有适当的独立性,不会因某一指标的修改和调整而使评价指标或评价结果之间相互矛盾。

二、确立人文社会科学(法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着重选取了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和科研管理者开展问卷调查,共形成有效问卷200份。为保证问卷调查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的实际情况,发放问卷时还对受访对象进行了学科比例控制。

重新选取了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和科研管理者开展问卷调查,共形成有效问卷200份。为保证问卷调查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的实际情况,发放问卷时还对受访对象进行了学科比例控制。

人文社会科学(法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答辩用)

三、评价体系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该评价体系针对科研管理者、专家和2013年毕业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进行了实际应用,该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一经使用即得到了学生、相关科研管理人员及指导教师的一致好评,一致认为该评价体系的主要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客观科学:在全面探析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基础上,能够客观科学地反映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实际水平。严密可靠:该评价体系所采用的评价项目和权重比例之间的关系是严密的,选择的应用对象具有代表性,评价结论具有可比性,因而能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进行可靠评价。操作简单:与其他评价体系相比,该操作步骤简单明确。答辩之前学生可以通过该体系判断是否符合答辩标准,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该评价体系衡量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并督促学生。答辩时各答辩评委可以准确科学的评定学生学位论文的综合水平。

数量关系论文范文3

【关键词】 鲍曼悖论; 企业收益; 企业风险; 多元化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5-0076-05

一、引言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规模从小变大后,企业会逐渐从业务发展中寻求更好的增长机会,如开发新产品、进行跨行业经营等战略性投资。企业之所以选择战略性投资,有两种动机,一是企业在主营业务低迷、收益下滑的背景下,被迫采取战略性发展;二是企业主动采取战略性投资发展,包括跨行业业务、股权投资等,以此来追求资源的高效配置。资本市场金融理论以及财务理论认为,当投资风险越大时,其期望回报也越高。然而,美国经济学者鲍曼(Bowman)利用美国数据发现大多数行业的企业收益与企业风险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个结果与当时资本市场理论的“高风险、高收益”相违背,这一研究发现被称为“鲍曼悖论”。

二、文献回顾

“鲍曼悖论”被提出后,众多学者对企业层面的风险与收益负向关系进行了大量可能的解释,主要体现在前景理论、企业战略禀赋理论和统计假象说三个方面。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受西方学者对此问题深入式探讨的影响,国内学者也陆续开始关注此问题,不过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对“鲍曼悖论”研究较为全面的是曾进(2012),其系统性地阐述了“鲍曼悖论”的相关理论,并利用上市公司数据,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风险―回报整体上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风险―回报悖论”同样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中。曾永艺等(2011)的研究也发现“鲍曼悖论”的存在性,但其认为风险的衡量方法至关重要。张晓昱(2014)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得到企业的战略风险和净资产收益率成“倒U型”关系,高风险不一定必然带来高收益。杨帆(2014)选取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企业风险―收益关系与行业性质密切相关。

从已有国内文献研究看,既有得到支持“鲍曼悖论”的结论,也有支持风险与收益正相关的结论,甚至有支持二者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的。这些研究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鲍曼悖论”的提出和争议,以及后期学者为何对此现象反复进行实证分析。然而,前述学者的实证检验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较多的文献采用了横截面数据进行分析,然而使用横截面数据可能造成统计学上的假象;其次,较多的学者,特别是国外学者往往只考察企业战略风险与回报率之间的关系,而未考虑其他因素对风险―收益关系的影响,对于目前阶段,企业战略很可能会影响企业收益和企业风险,从而影响二者的关系。综合以上,本文主要从整体和分行业两个角度检验我国上市公司“鲍曼悖论”的存在性,再从企业多元化战略和融资约束两个角度,探讨其对企业风险与收益关系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的构建

目前检验“鲍曼悖论”的文献大多数采用两种计量方法,一是基于企业层面的横截面模型,二是基于企业和时期两个维度的面板数据模型。国外学者由于当时研究过程计量模型估计的不方便,较多采用的是横截面数据,然而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使用横截面数据来检验“鲍曼悖论”存在一些缺陷。鉴于本文观测企业数多,并且时期、企业、指标恰好构成三维面板数据,因此本文选择面板数据进行分析。

为观察企业风险与企业收益的关系,本文采用如下两个模型进行检验:

performancei,t=α1×riski,t+δ×controli,t+ui+vt+εi,t(1)

riski,t=α2×performancei,t+δ×controli,t+ui+vt+εi,t

(2)

其中,Performance是企业收益率,risk是企业风险,理论上,对于模型(1)和模型(2)一般有α1和α2同符号,如果二者符号同时显著为正,说明企业风险与企业收益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表明并不支持“鲍曼悖论”;如果二者显著为负,说明企业风险与企业收益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表明支持“鲍曼悖论”,而如果二者系数均不显著,则说明企业风险与企业收益的关系不明显。control是控制变量,包括企业规模、股权集中度。ui代表企业个体效应。

为进一步探讨企业多元化战略对企业风险与企业收益关系的影响,即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的“鲍曼悖论”是否与企业多元化存在关联,在上述方程中引入多元化与自变量的交叉项:

performancei,t=α1×riski,t+β×(diver×risk_roa)i,t

+δ×controli,t+ui+vt+εi,t (3)

riski,t=α2×performancei,t+β×(diver×roa)i,t+δ×

controli,t+ui+vt+εi,t (4)

其中,diveri,t是企业多元化衡量指标,其余变量含义同式(1)、式(2)。diver×risk_roa是企业多元化与企业风险的交叉项,diver×roa是企业多元化与企业收益的交叉项。在两个方程中引入交叉项的含义是,多元化程度的高低可能会改变企业风险与企业收益的影响关系程度。为进一步探讨企业融资约束对企业风险与企业收益关系的影响,即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的“鲍曼悖论”是否与企业融资约束有关,在上述方程中引入融资约束与自变量的交叉项:

performancei,t=α1×riski,t+β×(fincon×risk_roa)i,t

+δ×controli,t+ui+vt+εi,t (5)

riski,t=α2×performancei,t+β×(fincon×roa)i,t+δ

×controli,t+ui+vt+εi,t (6)

其中,finconi,t是企业融资约束衡量指标,其余变量含义同式(3)、式(4)。

本文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YS-GMM)对上述模型进行估计,这主要是考虑到企业收益和企业风险之间可能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即企业风险的变化可能影响企业收益的变动,而企业收益的变化会反过来影响企业收益。

(二)样本和变量说明

1.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的样本是2001―2013年在我国A股上市企业。未包括非上市企业,是由于非上市企业的数据较难获得。为了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有效性,采用如下原则筛选:(1)剔除统计年度中含*ST名称的企业;(2)剔除在2009年后才上市的企业,这主要是考虑到上市时间较短的企业不利于业绩和风险指标的考察,也会影响估计结果;(3)剔除存续时间不超过5年的企业。最终得到808家制造业企业非平衡面板数据样本。企业数据来源于深圳国泰安金融数据库(CSMAR)和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库(CCER)。

2.变量选取和说明

(1)企业收益performancei,t。较多的文献选用总资产收益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营业利润率、每股收益(EPS)等评价企业收益。本文选择总资产收益率(ROA)衡量企业收益率。

(2)企业风险riski,t。目前在研究企业层面的风险时学者较多采用的是标准差,因此本文同样采用收益率指标的标准差来衡量企业的风险。其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riski,t=

(7)

式(7)中,performance是n年期的企业平均成长率。考虑到本文样本企业存续时期不长,因此n暂时取3。

(3)企业多元化diveri,t。目前还未有上市公司数据库直接给出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指标,本文采用基于证监会2012年《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标准,采用三码类别(即单字母加两位数字编码)将企业分行业的收入进行分类,然后计算多元化。目前有较多的多元化计算指标,如跨行业经营数目、Herfindahl指数、熵指数和是否多元化虚拟变量。本文采用熵指数进行衡量。

熵指数计算公式为:

dti,t=pj,tln(1/pj,t) (8)

其中,pi,t表示在第t年企业j行业营业收入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这里,不考虑收入比重不超过1%的行业。熵指数取值越大,表示企业多元化程度越高;反之,则多元化程度越低。

(4)资金约束capstrui,t。企业资金约束是指一个企业在经营发展、投资等过程中遭遇到资金不够或者受到资金限制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一般会选择外部融资,融资的难易程度就体现了资金的约束程度。本文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衡量企业的资金约束:

Capstrui,t=debti,t /asseti,t (9)

其值越高,说明企业债务比重越大,也表明企业所受资金约束程度越轻,信贷市场摩擦越小。

(5)控制变量。本文选取企业规模和企业股权集中度两个变量作为方程的控制变量。

企业规模ln yi,t-1,用上一年的实际主营业务收入对数值表示。

股权集中度oc5i,t,用每个阶段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的平均值衡量股权集中度。

四、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鲍曼悖论”的检验

(一)整体样本下的检验

表1显示了系统广义矩估计的结果,第四列AR(1)、AR(2)的系数显示三个模型的一阶差分方程随机误差项中不存在二阶序列相关,Hansen检验也表明所用的工具变量有效,说明各个模型设定是正确的。从列(1)看出,当不加入企业规模滞后期和股权集中度两个控制变量时,企业风险变量系数为-0.159

对于列(3),可以看到企业收益变量系数为-0.152

(二)企业战略对企业收益与企业风险关系的影响

表2进一步显示了企业多元化战略和企业融资约束对企业收益与企业风险关系的影响结果,其中列(1)和列(2)是企业多元化战略的估计结果,列(3)和列(4)是企业融资约束的估计结果。从列(1)看出,当因变量为企业收益时,企业风险变量系数为-0.070

从列(3)看出,当因变量为企业收益时,企业风险变量系数为-0.226

以上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和融资约束均是导致企业收益与企业风险负相关的重要原因。其原理是企业参与多元化战略和资本改善投资新项目时,会由于进入不熟悉的行业领域导致短期内风险骤增,而在投资初期或新项目开始时,不能马上形成投资收益,甚至如果跨行业投资失败,会使企业收益进一步下滑,此外外部融资又会增加企业财务成本,最终导致企业风险与企业收益负相关程度加剧。

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的“鲍曼悖论”现象,本文从宏观经济和统计学两个方面进行可能的解释。首先是来自于宏观经济方面的影响。不同于企业层面,宏观经济的波动对经济增长更多是倾向于存在减损效应。例如,Ramey G. & Ramey V.(1994)、Martin & Rogers(2000)以及国内学者卢二坡和曾五一(2008)、杜两省等(2011)都得到了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有负面效应的结论。宏观经济会快速地影响到微观经济体,特别是在宏观经济发生高波动和低增长时,这种效应会较容易地传导到行业和企业层面,导致企业风险与企业收益也有负相关关系。其次,对于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的风险与收益关系,也可以从统计学角度进行可能的解释,对于同一时期,国家必然存在部分产业发展较好、部分产业发展不佳的状况,如最近我国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发展较好,而传统工业制造业由于产能过剩、市场订单减少等发展缓慢,相对而言,工业制造业在我国产业中比重最大,因此这种局面会导致整体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但波动增加。反映到具体的产业或企业层面上,则表现为新兴产业有高增长低波动的态势,而传统产业有低增长高波动的态势,这就产生了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风险与增长(收益)机制不同但结论相同的结果。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从实证检验的角度检验了2001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鲍曼悖论”现象,同时检验了企业发展战略对企业收益与企业风险二者关系的影响。通过系统广义矩方法估计得到,整体样本下我国企业风险与企业收益存在相互的显著负影响,支持“鲍曼悖论”;检验结果同时发现,企业多元化程度变量和融资约束会加剧企业收益与企业风险的负向关系,即二者是导致“鲍曼悖论”现象的重要因素。

根据上面得到的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有针对性的建议:

1.企业在跨行业投资或者投资新项目时,要有思维和行为上的风险意识,尽可能减弱企业风险带来的业绩下降。企业在多元化发展战略和负债杠杆经营中,要对跨行业对象和资金使用上进行管理,如在行业上,要选择与自身主营行业相关性高的行业,避免由于资金、人力和业务不熟悉导致的跨行业失控和风险骤增。同时,要加强项目管控和成本管理两个方面,将融资资本用于更有效的项目上。

2.政府部门要发挥政府职能,避免宏观经济的高波动高风险,正确引导政策制定。对于微观经济体而言,外部宏观经济环境会对企业本身和行业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国家要减缓宏观经济的整体波动,并且制定有行业差别的风险调控政策。例如,针对采矿业等带有垄断性质的行业,企业风险并不会抑制企业收益,行业出现波动时不应该采取试图熨平行业或者企业风险的措施,相反,对于竞争性质的行业,企业风险对企业收益有负面影响,对这些行业政府和行业政策制定者应该采取减缓企业风险的措施,来促进企业收益在下一期能快速增长。

3.投资者要理性看待上市企业的投资行为。上市公司的股价走势表示投资者对公司业绩及管理行为的综合反应。然而传统经济学和金融投资学理论认为的“高风险高收益”现象可能在企业财务层面上并不存在,相反,有可能是低收益―高风险的特点。因此,投资者不能在企业发出重组、并购、新投资项目等相关公告后,便认为公司预期收益将会出现大幅度上升而买入股票,而要正确认识各行业的企业风险与企业收益关系,并具体分析影响这一关系的可能因素,只有掌握这些关系,才有助于投资者作出理智而且有经济效益的投资。

【参考文献】

[1] BOWMAN,E H.A Risk-Return Paradox for Strategic Management[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80,21(3):17-31.

[2] AVI F,HOWARD T. Atti,tudes toward Risk and the Risk-return Paradox: Prospect Theory Explana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8,31(1):85-106.

[3] JEGERS M. Prospect theory and the risk-return relation:some Belgian evide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1,34(1):215-225.

[4] CHANG Y, THOMAS H. The impact of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on risk-return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9,10(3):271-284.

[5] 曾进.鲍曼悖论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6] 曾永艺,杨世杰,卢冰. “鲍曼悖论”及其理论解释――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1(5):91-98.

[7] 张晓昱.基于序数空间的企业战略风险及财务绩效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8] 杨帆.中国上市公司风险――收益关系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9] RAMEY G,RAMEY V. Cross-country evidence on the link between volatility and growth[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5(5):1138-1151.

[10] MARTIN P, ROGERS A. Long-term growth and short-term economic instability[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0,44(2):359-381.

数量关系论文范文4

一、对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进行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法

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层次结构分析法、文献计量法、个别访谈法和专家评审等方法。理论研究部分,充分利用图书资料和网络文献数据库,搜集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相关资料,深入理解和综合分析文献内容,一方面详尽地了解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特点,另一方面明确国内外人文科学成果评价已取得的成果和不足。实证研究部分,主要运用层次结构分析法、个别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确立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形成相应的论文类成果和应用对策类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获取实证研究样本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以验证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和不足,以明确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方向。另外,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加强与论文指导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创新,将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弥补认识上的不足。

(二)样本收集

确定研究对象:具备研究生培养的石油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国内顶级院校、地域差异的院校、省内有代表性的院校。收集数据方法:通过电话访谈,相关大学网站收集相关资料以及通过相关的期刊或研究报告等资料获取相关数据。除此之外,我们重点选取了二十余位学术评价领域的理论学者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实践专家,以面访、邮件、电话方式进行了访谈和书面反馈。

(三)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统计分析

通过选取,最终有21所高校被列为研究的对象。一方面研究这些高校研究生学位评价体系的细化分类,另一方面探析各类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内部的权重分配,各个指标之间相互关系,从而发现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分配的规律。

以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三所石油院校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为蓝本,结合其他18所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的分类方法,将21所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统计结果:一级评价指标的论文选题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的学校统计数量21个;要求选题前沿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3个;要求选题新颖性的学校统计数量3个。一级指标论文水平主要包括七个二级指标:要求研究方法的学校统计数量19个;要求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水平的学校统计数量16个,要求文献综述的客观性与全面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5个,要求写作的逻辑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2个,要求论文研究难度与工作量的学校统计数量8个,要求材料的充分性与可靠性的学校统计数量7个,要求观点鲜明、立论正确的学校统计数量2个。一级指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新观点与新见解的学校统计数量19个;要求潜在的社会效益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获奖或的学校统计数量4个。一级指标写作能力主要包括五个二级指标:要求文字表达能力的学校统计数量16个;要求书写的规范化的学校统计数量10个;要求设计图形、图表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学风严谨性的学校统计数量5个;要求摘要表述简洁规范反应核心内容的学校统计数量2个。一级指标答辩情况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回答问题水平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报告重点及阐述情的学校统计数量7个,要求着装及态度情况的学校统计数量3个。

(四)制定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的原则

从评价需求、评价过程、评价结果和评价持续等维度看,应关注以下六项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即分类方案在评价过程中要具有可操作性。分类不能过于复杂,分类颗粒度切分要恰当,以保证分类框架清晰简明,并在最大程度上能够与评价主体的常识判断保持基本一致,使评价主体较容易把握,从而提高评价操作的效率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原则,即分类方案的评价结果要具有可比性。只有同类比较才可以实现同一指标下的度量,评价结果也才具可比性、可信度,这就要求分类标准明确和界线清晰。可扩展性原则,即分类方案要具有一定的扩展张力。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日益交融和加速推进,专业学科也随之细分、交叉、融合。因此,保持评价分类体系具有较广的范围适应性和较强的功能扩展性,有利于评价结果的持续性比较和评价工作的一致性开展。可靠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计不仅要考虑评估对象的特征,同时也要考虑指标的实际可操作性,指标的内容应明确,数量需适当,同时,同一参评项目中不同研究成果的各项指标间应具有一定的内在一致性,相互之间不会产生矛盾。客观性原则。保证评价指标的客观性,使评价指标及其评价结果符合研究成果的实际质量和水平,所设计的评价指标才具有现实意义。独立性原则。当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某一指标被修改或调整时,其他指标应具有适当的独立性,不会因某一指标的修改和调整而使评价指标或评价结果之间相互矛盾。

二、确立人文社会科学(法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着重选取了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和科研管理者开展问卷调查,共形成有效问卷200份。为保证问卷调查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的实际情况,发放问卷时还对受访对象进行了学科比例控制。

重新选取了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和科研管理者开展问卷调查,共形成有效问卷200份。为保证问卷调查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的实际情况,发放问卷时还对受访对象进行了学科比例控制。

人文社会科学(法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答辩用)

三、评价体系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该评价体系针对科研管理者、专家和2013年毕业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进行了实际应用,该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一经使用即得到了学生、相关科研管理人员及指导教师的一致好评,一致认为该评价体系的主要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客观科学:在全面探析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基础上,能够客观科学地反映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实际水平。严密可靠:该评价体系所采用的评价项目和权重比例之间的关系是严密的,选择的应用对象具有代表性,评价结论具有可比性,因而能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进行可靠评价。操作简单:与其他评价体系相比,该操作步骤简单明确。答辩之前学生可以通过该体系判断是否符合答辩标准,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该评价体系衡量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并督促学生。答辩时各答辩评委可以准确科学的评定学生学位论文的综合水平。

数量关系论文范文5

关键词:计量分析 方言 定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74-01

方言关系计量分析结合计算机信息处理功能和统计学方法,可用于共时方言亲疏关系、历时方言亲缘关系、方言分区和方言沟通度等研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历史语言学分支――语言年代学,创始人是斯瓦迪士。而后,施莱赫尔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启示,在语言学中最早使用谱系树图来表示语言的分化情况。

20世纪70年代起,方言学界就有学者运用计量分析法研究汉语方言分类问题,比如:郑锦全(1973)利用阴调和阳调的不同调高计算汉语方言差异,陆致极(1986)对闽方言内部差异程度及分区进行了计算机聚类分析。此后,汉语方言关系计量研究先后出现了一些颇有影响的文章和专著:《汉语方言间亲疏关系的计量描写》(陆致极1987),《汉语方言亲疏关系的计量研究》(郑锦全1988),《比较方言学中的计量方法》(马希文1989),《方言关系的计量研究》(王士元、沈钟伟1992),《谈汉语方言的定量研究》(沈榕秋1994),《聚类分析在汉语方言研究中的运用》(项梦冰2015)。郑陆二人通过各方言词汇的对比排列和古音在现代各方音里分化状况的排列,使用“皮尔逊相关”(Pearson)和“非加权平均系联法”(Non-weighted)来计算出词汇、声母、韵母、声调等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并用树形图显示出它们的亲疏关系。郑锦全(1988)采用了平均系联法(Group-average clustering),马希文(1989)介绍了最短系连法(Minimun spanning tree)和主分量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并用这些方法对郑锦全的相关系数作了分析。王士元、沈钟伟(1992)提出了分词目计算的方法和计算方言间相关系数的Jaccard计算法公式。总的来说,过去的研究成果首先确立了计量分析法在汉语方言关系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明确了计量分析在汉语方言关系比较研究中所需要的材料、计量单位以及步骤和方法,同时也讨论了相关系数的计算问题和尝试了不同计量方法的实践研究。

可以看出,用计量分析法研究汉语方言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以往“方言特征比较法”的主观局限性,可以从数据上直观地看出方言之间的相关系数。李如龙(2001):“共时的分类有时应该以一定的数量为界线的,量是区分不同质的依据;历时的演变则往往是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的飞跃。这便是现代系统十分重视计量研究的原因。研究语言时重视计量研究这是现代的汉语研究工作的一大进步,但是这种方法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推广。”

但是不是说定量分析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计量分析的结果可以和描写比较的定性分析相结合,使得研究更具精密性和科学性。正如马希文(1989)提到:“数理统计方法所做出的分析总是带有随机性的,不能把它和理论的、逻辑的分析同样看待。在理论研究的预备阶段,统计方法可以用来整理数据,以求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理论研究暂时做不到定量化的阶段,统计方法可以用来作为理论研究的补充。好的、合理的统计方法应该根据理论研究的成果来设计,在反复尝试中逐步确立下来。”项梦冰(2015)也指出:“聚类分析虽然可以给汉语方言研究中的分类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但倘若奉之为圭臬则未免失于偏颇。恰当的分类常常需要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在定性和定量之间取得平衡。”

目前,用计量方法研究方言的关系已被广泛应用,见于不少单篇论文和学位论文中,如:《闽方言分区的计量研究》(杨鼎夫1994),《苗瑶语方言亲疏关系的计量分析》(黄行1999),《吴语五地词汇相关度的计量研究》(杨蓓2003),《湖南方言语音相关度计算与亲疏关系聚类分析》(肖双荣2004),《廉江市粤客词汇相似度的计量分析》(邵慧君,秦绿叶2008),《梧州粤语和周边勾漏粤语词汇相似度的计量分析(粟春兵,王文胜,2011),《兴安县城话与周边汉语方言语音亲疏关系计量分析》(邓盼2015),《广州地区粤语的声韵计量分析》(秦绿叶,2015)。学位论文有:《粤西三地粤语客话方言词汇分析计量研究》(秦绿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廉州话与周边粤语客话语音分析计量研究》(梁小玲,广西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8),《梧州广府粤语方言岛与周边方言词汇相似度的计量研究》(粟春兵,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综上所述,方言计量分析结合计算机信息处理功能和统计学方法,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将是一个前景广阔的领域。但是目前利用计算机从事方言研究的成果还是特别少,一个方面是因为很多研究人员已经习惯了传统的研究方法,不愿再做进一步突破,甚至怀疑新的方法;另一个方面是研究人员知识有限,因为利用计算机研究方言需要研究人员首先需要一定的语言学功底,其次是相关的数理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但是我国传统教育培养的人才很难兼具,如何突破这个瓶颈,需要研究人员做更多的努力。

语言计量研究本身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多数研究只在方言之间在语音和词汇上的相关性和差异性上做了不少努力,从而对方言区的划分以及亲疏关系的梳理提供了不少有益的想法。但是比较方言关系选取什么语言特征,采用什么计算方法,是否考虑加权,如何确定语言之间的亲缘或者接触关系等等问题都是值得商榷的。总的来说,计量分析法在我国方言研究中刚刚起步,想取得更大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注释

1秦绿叶.粤西三地粤语客话方言词汇分析计量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2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刘玉屏.计算机在汉语方言研究中的应用[J]. 宁夏大学学报.2002(1).

参考文献

[1]陆致极.汉语方言间亲疏关系的计量描写[J].中国社会科学.1987(1).

[2]郑锦全.汉语方言亲疏关系的计量研究[J].中国语文.1988(2).

[3]马希文.比较方言学中的计量方法[J].中国语文.1989(5).

[4]王士元,沈钟伟.方言关系的计量表述[J].中国语文.1992 (2).

[5]沈榕秋.谈汉语方言的定量研究[J].语文研究.1994(2).

[6]邵慧君,秦绿叶.廉江市粤客词汇相似度的计量分析[J].中国语文.2008(2).

数量关系论文范文6

关键词:毕业论文;B/S模式;ASP;SQL Server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5-2049-02

A Teaching Model Research Based on Internet/Intranet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CHEN Fang1, CHEN Zhao2

(1. Pharmacy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na; 2. Faculty of Mechanical & Electronic Information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colleges for large-scale expansion caused management more difficult, the quality of thesis papers and the value of Paper documents are not to make full use of, this article statements a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B/S model Three-tier architecture, in the middle using ASP technology, background database to SQL Server2000 designed to achieve. The system is reliable, safe, convenient and better able to meet the college paper's management of the basic requirements.

Key words: thesis; B/S module; ASP; SQL server

1 引言

在高等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中,毕业论文的选题大都采用人工方式,面对不断增加的生源,这样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低下,容易出错,更不方便教师查阅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加强毕业论文课题的管理工作,既提高了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又可大大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使得管理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本文设计与实现的论文管理系统采用B/S的模式,中间采用ASP编程技术,后台选用SQL Server2000得以实现。

2 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设计思路

系统以SQL Server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采用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浏览器、Web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的三层体系结构。主要采用ASP动态网页技术,通过ASP,结合HTML网页、ASP指令和ActiveX元件,建立动态、交互且高效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数据库的访问通过ODBC(开放式数据库互联技术)用SQL实现。系统通过ADO与数据库连接,实现数据库的相关操作。

2.2 工作流程

实践论文管理工作中,基本的工作流程分为:1)教师出题;2)学生选题;3)中期检查;4)论文答辩;5)论文评优五个阶段。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实现论文的出题、审核、选题、、检索、统计等多项功能。该系统既能让学生网上论文选题,又能实现提交论文,这样为老师和学生对论文资源的查阅和检索提供了方便。

系统中主要设置了八个模块,分别为:登录模块、论文出题模块、论文选题模块、论文提交模块、论文加工模块、论文查询模块、论文统计模块及系统配置模块,每个模块又具有各项多种功能。管理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根据基本工作流程和各功能模块,该系统设置四个角色进行分配管理,包括: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教师管理员这四类。各个角色都具有不同的功能,依据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理论对每个教师进行分配角色,以实现相应的管理权限。

2.3 功能模块的设计

2.3.1 系统管理员角色

1) 日常管理:日常公告的管理,常用表格的管理,师生上传文档的管理,教师出题变更申请受理;

2) 论文选题:论文选题时间设置,论文选题锁定情况统计;

3) 中期检查:中期检查表审阅,中期评审分组;

4) 后期管理:论文成绩评审表审阅,论文上传情况统计,评阅,答辩,二次答辩,师生最终上传文档情况汇总,学生成绩分析与统计;

5) 论文加工:对当年度提交的所有论文进行标引工作,以便查阅和检索;论文格式转换管理,将所有论文由原来的文档形式转换成PDF格式,以便保存;

6) 信息维护:管理员、教师、学生信息的维护,系主任、教学副院长角色的分配,院系、班级信息的维护,系统数据的初始化等。

2.3.2 教师角色

1) 论文出题:教师上传论文题目,所需学生人数,课题的来源等相关信息;

2) 论文选题:对自己提交的课题进行学生的锁定和退选;

3) 任务相关:公告浏览,论文基本格式的样张下载;

4) 表格提交:中期检查表的管理,成绩考核表的管理,其他相关文档的管理;

5) 学生文档管理:对学生提交的文档进行审阅和管理;

6) 成绩管理:对进行指导的学生进行论文成绩的评定。

2.3.3 学生角色

1) 论文选题:对于教师的出题情况进行查看,并选择论文;

2) 任务相关:公告浏览,论文基本格式样张下载;

3) 论文管理:开题相关文档管理、论文相关文档管理、设计相关文档管理;

4) 论文提交:提交毕业论文管理;

5) 成绩管理:查看中期检查表、成绩考核表,其他相关文档。

2.3.4 教师管理员角色

除了具有教师模块中的所有功能外,教师管理员角色主要添加两项功能:

1) 论文审核:对教师论文出题质量进行审核;

2) 统计功能:统计当(历)年度的毕业论文提交的数量,学生成绩的统计。

2.4 数据库的设计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结构图

本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尽量考虑到各个模块中的相似之处,减少表格数量,提高表格的关联程度,以及减少数据库中数据的冗余。根据数据的流程和功能需求,数据库主要包含以下工作表格:

1) 教师数据表:存放教师基本信息,数据项包括教师工号、密码、教师姓名、职称、专业、联系方式、教师个人简介、系所编号、学院编号、论文编号;

2) 学生数据表:存放学生基本信息,数据项包括班级、学号、姓名、密码、论文编号、成绩、综合排名、兴趣爱好、备注;

3) 论文数据表:学年度、论文编号、论文题目、出题教师工号、选题学生学号、课题来源、成绩;

4) 论文审核表:学年度、论文编号、审核状态、修改意见、次数;

5) 论文选题表:学年度、学生学号、论文编号、论文选择状态、选择时间;

6) 论文成绩表:学年度、论文编号、教师工号、学生学号、成绩、评语、评阅时间;

7) 选题管理表:序号、职称、论文数量、学生人数。

2.5 数据库访问控制的实现

在数据库中为了实现权限设计的安全问题,建立以下七个基本表:

1) 用户表:序号、用户名(取教师工号或学生学号);

2) 角色表:角色名、用途说明;

3) 权限控制表:角色名、用户名;

4) 数据库访问权限表:操作权限、角色名、基本表名、权限说明;

5) 数据库基本表:基本表名、基本表说明;

6) MIS子功能模块表:子功能代码、功能说明;

7) 功能模块访问权限表:子功能模块代码、角色名;模块菜单名、功能说明;

各个表项联合起来形成系统的授权机制,其运行机制是:当用户通过系统登陆界面后,系统首先利用权限控制表找出用户所对应的角色,然后利用数据库访问权限表和功能模块访问权限表找出该角色所能进行的操作(即基本表单名和子功能项代码),并在角色表中查看该角色的状态,如果角色处于被激活的状态,该用户就可使用该系统,如果该角色处于被禁止的状态,即使该用户拥有该权限仍不能执行。这样,系统管理员在进行维护时,若更改功能角色,则只需修改数据库访问权限表,功能模块访问权限表和权限控制表中的记录即可,而不需修改表的结构,大大方便管理员的维护工作。

这个完整的基于角色的多层应用系统安全控制有效地将前端的“菜单层的权限管理”和后台的“数据库基本表及相应操作权限”统一起来,实现了权限设计的授权机制。

3 系统的主要功能实现

系统通过B/S三层结构实现论文的选题管理与论文的提交和评阅,采用浏览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的三层结构,当用户通过浏览器提交和评阅时,向Web服务器发出请求,Web服务器访问用户的指令后开始执行程序,根据请求从数据库中取出相应的数据,并将数据以一定格式返回到客户端。

3.1 教师论文出题功能的实现

每个教师使用自己的工号和密码进入管理界面,点击论文出题模块,系统将根据论文审核表中的有关信息查看该教师是首次登录还是重复登录,如果为首次登录,页面上将出现相应的论文数据表,填写各个字段,包括论文题目,课题来源,学生要求(比如专业限制等)、其他要求(比如性别要求等),填写完毕后选择提交按钮实现出题的功能。其中要注意的是管理员在选题管理表中根据每个教师的职称对教师的出题数目和所带学生人数进行了限制,比如根据副教授职称只能带两个毕业论文题目,一个课题只能有一个学生选择等。如果为重复登录,将根据论文审核表中的相关信息查看该教师有无被退回的题目,如果有,页面显示该教师被退回题目的相关信息,如果没有,提示该教师出题成功,无需再次出题。

3.2 教师论文选题功能的实现

当教师使用自己的工号和密码进入管理界面,点击论文选题模块,页面上将出现论文课题、学生姓名(点击学生姓名链接将出现学生的有关信息)并同页面预设置有锁定和退回功能键,当教师查看符合要求时点击锁定功能即能实现双向选定,否则点击退回功能,此课题呈现空置状态,以供其他学生选择。

3.3 学生选题功能的实现

每个学生使用自己的学号和密码进入相应界面,点击论文选题模块,页面上将出现还没有被选择的毕业论文选题列表,分别有论文数据表中以下字段:论文编号、论文题目、出题教师工号(点击教师工号可出现链接教师的有关信息),并同页面预设置有锁定和撤销功能键,如果该生已经选题,系统将其视为修改选题,修改学生数据表中该学号学生记录中论文编号数据即可。

3.4 论文审核功能的实现

教师填写论文选题之后,系主任要对论文题目进行审核。当系主任使用自己的工号和密码进入管理界面后,点击论文审核模块,页面上将出现已经上传的论文题目,并同页面预设置确定和修改的功能键,如果论文题目不符合要求,系主任点击修改,并给出修改意见,否则点击确定通过,这样教师论文出题成功。此时将该教师工号记录入此论文数据表中,将论文编号记录入教师信息表中。

4 结束语

该系统结合ASP开发平台和SQL Server2000 技术,实现了毕业论文(设计)阶段从选题管理、论文写作、中期检查、论文提交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的一个系统平台。整个系统在设计上保持了各个部分的相对独立性同时又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体现了各自的特点。在教学管理应用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根据目前的管理思路我们也有进一步的设想:1) 逐步实现毕业论文的网上归档功能,和档案馆归档软件形成对接,实现毕业论文的电子归档;2) 通过和图书馆数据检索平台的功能对接,实现毕业论文在数据库平台的电子查阅,由图书馆专业人员作标引工作,实现有序的存储和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 陈芳, 陈朝. RBAC在MIS中的应用[J]. 计算机系统应用,2003(1):43-44.

[2] 李杰. 基于ASP毕业论文选题系统的设计[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3(2):30-32.

[3] 崔盟. 基于Struts+Ajax的学位论文管理与服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 现代图书情报,2007(11):7-12.

[4] 严国丽, 等. 基于.NET的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电脑学习,2007,10(5):10-12.

[5] 戴志诚, 赵国峰. JSP信息化系统建设案例[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数量关系论文范文7

一、文献综述与假设

学者们采用各种计量模型和研究方法,从不同维度测量网络口碑对企业的传播效应。最常采用的三个维度为口碑数量(Volume)、口碑效价(Valence)和口碑离散度(Dispersion)。口碑离散度是指口碑在不同网络社区间传播的程度,口碑的离散度越高,说明网络口碑的影响力越广。由于本文的研究仅囿于格瓦拉网这一网络社区内,无法从离散度的维度来测量,因此,本文主要从数量和效价的维度来分析网络口碑对销量的影响。口碑数量主要指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的评论数量,反映的是网络口碑的知晓效应(Awareness Ef?fect)。高德斯和梅兹林(Godes Mayzlin)[ 8 ]认为评论数量越多,说明有越多的消费者参与到对产品的讨论中,这不仅反映了该产品消费人群的规模,也反映了消费者对该产品讨论的热度。热度越高,其他消费者知晓该产品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而能够产生更多的后续销量。陈等(Chen et al)根据在亚马逊网站上收集的数据,实证研究了消费者的反馈和评价对销售的影响,发现更多的推荐提高了亚马逊网站上产品的销量,同时,消费者的评论数量与销量呈正相关关系。刘(Liu)通过对雅虎(Yahoo)网站收集的数据分析发现,评论数量越多,电影票房越高。段等(Duan et al)在对电影票房的研究中发现,消费者评论的数量对于票房收入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由此,本文提出假设H1:

H1:网络口碑数量对电影票房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口碑效价指消费者对产品评价的好坏或正负性,通常用评论分数及其好坏的比例来衡量,反映的是网络口碑的说服效应(Persuasive Effect)。说服效应是指产品评价越好,越能够引起潜在消费者态度的转变,从而说服他们购买该产品。克莱蒙斯等(Clemons et al)通过消费者对啤酒的网络评论分析,发现评论效价与啤酒的销量呈正相关关系。郝媛媛等认为五星评论的正面影响大于一星评论的负面影响,而中评没有显著影响。汉森(Hanson研究认为,不满意的消费者会通过网络平台将负面口碑信息传播超过六千人。夏维勒和梅兹林(Chevalier Mayzlin)发现,一本书评论的改善会增加该书的销量,同时负面口碑对降低产品销量比正面口碑提升产品销量的效果更加显著。但是,也有部分学者的研究结论认为口碑效价对产品销量没有显著影响。段(Duan)通过对雅虎网站上电影评论分数对电影票房的影响分析,发现评论分数对于票房并没有显著影响。陈(Chen)通过亚马逊网站上收集的数据分析,没有发现消费者的评论效价与销量之间有显著关系。刘(Liu)通过正负评论的百分比测量分析,发现口碑的正负性对电影票房的影响没有解释力度。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假设H2、假设H3、假设H4和假设H5。

H2:网络口碑评分对票房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H3:正面网络口碑(五星评论比例)对票房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

H4:负面网络口碑(一星评论比例)对票房收入有显著负向影响。

H5:负面网络口碑对票房收入的影响大于正面网络口碑的影响。此外,在研究网络口碑对电影票房收入的影响时,还需考虑其他相关的重要因素,如放映场数、周末效应以及上映天数等。斯瓦米等(Swa?mi et al)研究认为,放映场数与票房收入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段(Duan)研究发现周末票房通常会出现周期上的高峰,同时还发现电影上映天数与票房存在负相关关系。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6:放映场数对当天票房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

H7:周末对当天票房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H8:上映天数对当天票房收入有显著负向影响。在网络口碑与产品销量关系的研究中,内生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票房的收入通常会和电影的质量、主演的受欢迎程度、导演的票房号召力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可能同时与网络口碑和票房收入相关,从而产生内生性。

二、数据描述

目前格瓦拉网会员超过1500万,占全国电影票在线选座市场的75%份额,在体验型产品第三方网站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此外,郝媛媛等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雅虎网站,该网站是独立的电影在线评论网站,而不是体验型产品购买网站。因此,选择格瓦拉网作为电影数据来源,可以与他们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通过编程收集了格瓦拉网站2013年11月、12月上映电影的数据,包括购票人数、评论数量、评论分数、星级评论所占比例、上映天数、每天上映场数等相关数据。由于格瓦拉网站票房统计数据是购票人数,而非直接的票房收入,因此,用购票人数来替代票房收入。根据研究需要,剔除了信息缺失严重的电影,以保证分析结果的有效性,最终确定21部电影为样本。考虑到电影生命周期为6周左右、在线购买服务的周期为4周左右,以及为方便与郝媛媛等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本文以电影上映28天的时间序列为时间观测点。最后得到容量为588(21个截面成员28个观测点)的面板数据。表1为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网络口碑的数据包含了每部电影的评论数量、评论分数和各星级的比例。其中,评论数量的均值为2604,与中位数1138有较大的差异,说明有部分电影获得了大量消费者评论,最多的一部电影获得了15208条评论。其次,电影评论分数(10分制)的均值为7.38,与中位数7.3接近,最高分为9,最低分为5.5。从电影星级评论的分布比例来看,五星级评论、四星级评论、三星级评论占了总体评论的大多数,分别为36.15%、21.21%和25.91%;二星级评论和一星级评论分别为7.02%和9.5%。

三、模型建立本文建立的面板数据线性回归模型中引入固定效应 i来控制模型中所有未被涉及因素的影响,如电影质量、导演和主演的票房号召力等因素。因变量购票人数和自变量电影上映场数、上映时间、网络口碑的数量以及评分均取自然对数形式,将潜在的非线性关系转变为线性关系,使回归模型的结果更加稳健。

四、模型结果分析通过收集到的2128个样本电影面板数据,采用EVIEWS6.0对构建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在建模过程中,由于各自变量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首先检查单独变量的影响效应,在单独变量影响效应显著的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来进行分析。由于在模型中假设非观测效应 i与多个网络口碑变量相关,所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取代随机效应模型来进行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此外,从豪斯曼(Hausman)检验的结果来看,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回归模型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网络口碑的相关变量并不在模型1中,模型1仅将购票人数与控制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模型1的回归结果显示所有的控制变量均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其中,LnTime的系数是负向显著影响(5=-0.2415,p0.01),这表示上映天数对当天票房收入有显著负向影响,上映时间越长,当天票房收入越低。H8假设成立。LnCine?ma的系数是正向显著影响(6= 0.9903,p0.001),这表示电影放映场数对当天票房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当天放映的场数越多,票房收入越高。H6假设成立。Weekend的系数是正向显著影响

在模型2、3、4、5中,逐步加入评论数量、评论分数、一星级评论和五星级评论4个网络口碑的相关变量。在将这4个变量逐步加入模型后,R2由0.9048逐步增加到0.9132,说明在加入网络口碑变量后模型的解释能力更强。模型2回归结果显示,LnVol 的系数是正向显著影响(1= 0.2476,p0.001),这表示消费者在格瓦拉网上对某部电影的评论数量越多,其购票人数多,即票房越高。H1假设成立。这一结论与绝大多数文献的研究结果一致。LnVol的系数还可以解释为评论数量每增加1%,电影的购票人数增加0.25%。模型3的回归结果显示,LnVal对购票人数的影响不显著,即电影的评论分数对票房收入没有显著影响,这验证了段(Duan)和陈(Chen)的研究结论。H2假设不成立。模型4的回归结果显示star1的系数对票房收入是负向显著影响(3=- 0.2033,p0.05),表示消费者在格瓦拉网上对某部电影的一星级评论越多,其购票人数越少,票房越低。H4假设成立。模型5的回归结果显示star5对票房收入没有显著影响。

H3假设不成立。由于H4假设成立,H3假设不成立,因此H5假设成立,即负面网络口碑对票房收入的影响大于正面网络口碑的影响,尽管这与郝媛媛等的研究结论相悖,但却与汉森和麦准乐、梅兹林的研究结论相一致。由于样本以电影上映28天的时间为观测点,为便于分析网络口碑对处于不同周期的电影票房收入的影响,对电影上映后4周内各周的网络口碑对票房收入的影响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从电影上映的第1周到第4周,网络口碑数量均对电影票房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第1周对票房的影响为0.2996,第2周的影响增大到3.2414,第3周的影响增大到5.2282,而从第4周开始,影响逐渐衰减到1.3089。H1假设成立。网络口碑数量对票房影响在前几周逐渐增大,最后又逐渐衰减的研究结论基本与郝媛媛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对于网络口碑评分,第1周到第4周对电影票房收入均没有显著影响。H2假设依然不成立。对于星级评论,由表2的模型4和模型5已知,一星级评论对28天总票房收入是负向显著影响;五星级评论对28天总票房收入没有显著影响。但是,表3的回归结果显示,在电影上映的4周内,一星级评论仅在第1周内对票房收入是负向显著影响(3=- 0.3308,p0.05),从第2周开始,对票房收入没有显著影响。五星级评论尽管从电影上映的总体时间上来说对票房收入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在第1周对票房收入有显著影响(4= 0.1178,p0.05)。从star1和star5的系数方面看,电影上映的第1周内,一星级评论对票房收入的影响(- 0.3308)要大于五星级评论的影响(0.1178)。即一星级评论每增加1%,票房收入则要降低0.3308%;而五星级评论每增加1%,票房收入会提高0.1178%。因此,在电影上映第1周内H3、H4、H5假设均成立。

五、结论与启示

1. 结论本文采用国内领先的体验型产品第三方网站格瓦拉网站电影在线评论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电影在线评论与票房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网络口碑数量从电影上映的第1周到第4周均对电影票房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影响效应随时间呈现出抛物线的形状。这不仅验证了文献提出的知晓效应,也说明网络口碑的知晓效应随时间表现出抛物线形状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的可能解释是,随着电影上映时间越久,消费者获得电影信息的其他渠道也越来越多,包括传统口碑、媒体宣传、广告等等。这些渠道对网络口碑产生了替代作用,从而减弱了网络口碑的传播效应。

(2)星级评论反映的是消费者对电影质量的个人判断,也即说服效应。星级评论对票房收入的影响并没有贯穿于电影上映的整个生命周期,而是主要发生在第1周,呈现出首周效应。即在电影上映的第1周,潜在消费者会根据上映电影的星级评论做出购买决策,而从第2周开始说服效应逐渐失去了影响力,不再能够引起潜在消费者态度的转变。而且,在星级评论中,尽管五星级的评论占36.15%,一星级的评论仅占9.5%,但是一星级的负面评论对票房收入的影响大于五星级的正面评论,即负面网络口碑对票房收入的影响大于正面网络口碑的影响。

2. 启示根据研究结论,有如下管理启示:

数量关系论文范文8

〔关键词〕竞争情报系统;竞争情报;文献计量分析;CNKI;WoS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05.022

〔中图分类号〕G250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5-0092-06

商场如战场,情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谁能提前获得情报,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权,从而赢得最终的胜利。因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逐步关注竞争情报。伴随着被企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对这个话题进行了研究。

竞争情报的获得,需要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紧密结合,建立竞争情报系统,通过对竞争情报系统的实施,从而有效的获得竞争情报。对竞争情报系统的研究,国内外有相关学者进行了研究。

国外学者Dishman等使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探索竞争情报作为市场策略制定的案例,发现目前一些公司的竞争情报部门虽然擅长收集信息,但处理和分析信息方面仍相对薄弱[1],这是竞争情报系统研究的成长过程。Anica-Popa等学者基于网络挖掘技术提出实施一套决策支持系统从而加强组织获取竞争情报的实力[2],该文中提到的决策支持系统可以说是竞争情报系统的雏形,这些学者更多的关注竞争情报在企业中的应用。Yap等学者通过收集123个来自不同行业的公司的竞争情报和公司业绩方面的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竞争情报系统在早期已经被应用到许多马来西亚的公司,目前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3],可见竞争情报系统在一些国家已经到了相对成熟的地步。

国内邱均平教授等曾指出我国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效益评价的必要性,并给出评价的指标体系[4]。吴晓伟教授等通过收集相关数据,从实证角度研究竞争情报系统与决策者、企业竞争优势等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我国当时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发展水平[5]。彭靖里研究员等通过对我国1998-2008年间280多家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我国在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和使用上仍处于初级阶段[6]。我国著名竞争情报研究学者包昌火教授曾对竞争情报系统的主要特征、基本结构、典型模式、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未来发展从国际视野角度进行了论述[7]。

查看文献,我们发现国内外有关竞争情报研究的综述已经有了很多,而竞争情报系统相关的综述,尤其是从文献计量角度研究以竞争情报系统为主题的文献综述相对较少。故本文针对竞争情报系统相关的国际与国内的文献进行计量比较。

本文通过对2004-2012年国际和国内有关竞争情报系统文献的计量分析,可以帮助研究竞争情报系统相关领域的学者从数量上宏观了解该领域国际和国内的情况,进而更好的从事该领域的研究。

1数据来源和方法

检索国外和国内的文献分别使用Web of Science(简称WoS)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其中WoS数据库中选择SCI、SSCI和A&HCI 3个期刊引文数据库,CNKI中选择期刊全文数据库。本文重在对国内外竞争情报系统的研究进行概括分析,因而检索策略相对简单。

在WoS数据库中,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为主题词进行检索。经过初步检索和考虑到中英文的对比,年代选择从2004年的1月1日,到检索的时间2012年12月6日,共得到175篇文献。这其中当然也有中国的文献,为了看整个国际的文献的情况,故并没有去掉区域为中国的文献。

在CNKI中,使用如下检索策略:主题为竞争情报系统,期刊选定为核心期刊,年代选择为2004-2012年(检索时间也为2012年12月6日)。

之所以选择从2004年开始,是因为两个数据库中2004年以前的此类文献相对较少。2012年的文献虽然不完整,但在Web of Science中从2012初到检索时间时,文献数量已将相对较多。为了对比相对平等。故两者选定的年代相同。

22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论文标识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论文主题内容,在进行文献科学计量分析中,关键词分析是很重要的一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该领域的主要研究,甚至可以预测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如Choi等学者通过使用管理信息系统领域十年出版物的关键词网络对知识进化进行了预测[8]。

对国际文献进行处理,我们得到共现关键词后,选择频次较高的共现关键词对,转化为关键词共现矩阵,并将其可视化,得到关键词共现图,如下所示:图2国际文献关键词共现图

该图是国际文献关键词共现频次在5(含)以上的图,共有52对共现关键词。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共现关键词被分成5个部分,除了其中有两个部分,由于“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两个关键词的关联,其它部分之间基本没有关联。这5个部分大致可以分为研究竞争情报、知识管理等理论的,研究企业决策支持、实现企业优化等与实体企业相关的,研究竞争情报中神经网络、混合模型等与算法和模型相关的,研究与人工智能相关包含相关推理机制并涉及到一些具体行业的和研究市场竞争策略等。

图中线条的粗细与共现次数成正相关,也就是有关研究竞争情报理论与研究市场竞争策略这两部分研究的整体还比较多。其中尤其如市场情报和竞争策略两个关键词联系比较紧密,仅这两个关键词分成一部分。而关键词最多的研究与实体企业相关的部分,关键词之间的共现次数较少,说明研究这部分之间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222国内论文关键词分析

统计国内有关文献的关键词我们发现频次最高的两个关键词分别是“竞争情报”和“竞争情报系统”。其中前者频次为198次,后者频次为111次,也就是说有关“竞争情报系统”研究最多的关键词是竞争情报领域。频次在前10的关键词还有“企业”(35次)、“知识管理”(32次)、“企业竞争情报系统”(13次)、“数据挖掘”(12次)、“竞争优势”(11次)。作为一个竞争情报系统,较之传统的信息系统,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数据挖掘就是其加工中很重要的步骤,把信息有效的转换为情报和知识是其最大的特点,因而与知识管理、数据挖掘等联系较为紧密。从高频关键词,我们发现国内的研究对信息转化为情报关注较多,然而由于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为“竞争情报”,而且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关键词即为“企业”和“知识管理”,这些关键词大多在理论层面探讨较多。因而我们可以说,国内对竞争情报系统的领域对理论研究较多。

3总结

通过从文献年代分布、关键词分析、作者分析和期刊分布等方面,对比国际和国内有关研究竞争情报系统领域的论文,本文发现以下几点:

(1)国际与国内竞争情报领域的文献随年代的分布差异较大,国际论文随年代整体平稳上升,国内出现双峰状。说明国内对竞争情报领域的研究可能更易受社会影响。

数量关系论文范文9

[关键词]生活服务商 顾客评论 在线信誉系统 信誉维度 内容分析

[分类号]G203

1 引言

根据对中国主要电子商务平台的调研和估算,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商规模达到6300万人,交易额持续上升。但这些网商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顾客对网商的信任。顾客对网商信任的缺失,已成为阻碍作为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Resnick等提出了在线信誉系统这一新型的信任机制以建立、维护在线信任关系。Pavlou和Gefen等人认为,在线信誉系统的建立,能够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并增加交易方之间的信任,更有利于在线交易的完成。目前一些简单的在线信誉系统已成功地运用于一些网站如淘宝网、雅虎口碑网等。雅虎口碑网(省略)是一种服务于顾客的第三方生活服务商推荐系统,它主要是通过以前顾客的电子化的口碑(digital word of mouth)作为潜在的顾客的有价值的资产让顾客建立起对生活服务商的信任。目前它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生活搜索引擎,在它的平台上汇集了1200万餐饮、房产交易等生活服务商家。

典型的在线信誉系统的信誉由三部分组成:卖家的总体信誉度(口碑指数)、每一个信誉维度得分以及用户的评论(顾客评论)。

口碑网某一生活服务商(精武鸭王府)的信誉系统构成的截图(http://dian.省略/35013983)见图1。其中要求顾客在四个维度(服务、口味、环境、性价比)上对网商进行评价,评价分值分为五类(分别对应1星到5星),同时还可以用不超过3000字的文字对消费过程中的消费体验进行文字评论。

目前国内外采用数字化的卖者或者买者的信誉值来研究在线信誉系统已经比较多了,但这些研究大多都忽视了顾客的定性评论对卖者信誉的影响。实际上,定性的顾客评论中包含很多更详细更具体(Fine,grained)的信息,这些信息不能完全转化为相应的信誉维度的数值。比如描述“上菜较慢”的评论和描述“服务员态度恶劣而引致争吵”的评论是有很大区别的,虽然对生活服务商的评分都可能都是较低的分值(1星),但数值无法看出这种区别。因此,顾客的定性评论提供了除信誉维度的分值之外的其他顾客过去消费体验等更详细的信息,隐含了很多用户需要去了解的知识,能更准确地反映出生活服务商的信誉状况。

本研究尝试从口碑网现有的顾客评论中采用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去发现顾客最关注的信誉维度以及每个信誉维度对网商总体信誉的影响程度。内容分析法是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它通过系统的过程将文本的内容转化成客观的数据,保证数据分析的客观性、可复制性和可信性。内容分析的一般过程是先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总体,选择分析单元并设计分析维度(或类别系统),选取有代表性的资料样本,再按照分析维度设定编码规则对样本进行量化编码处理,最后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处理。

2 数据收集

为了保证样本具有完整性和代表性,于2009年3月17日随机选取口碑网中的200家餐饮类生活服务商,其中要求每一个餐饮服务商至少有lO条评论且每条评论的字数不少于20字。Pavlou和Dimoka对在eBay拍卖网进行交易的买家进行调研后发现,大多用户都只关注文字评论首页的内容。因此,只选取每个网商满足上述条件的前10条评论,共2000条评论。除了每条文本评论以外,还获取了“口味”、“环境”等原始信誉维度的得分(星级)。为获取到所需的大量数据,设计了一个C#.net的网页抓取程序来自动获取口碑网上的评论,其流程如图2所示:

为了降低数据处理的复杂程度,随机选择200家服务商中的100家的顾客评论共计1000条作为样本数据来源,其原始相关系数矩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看出,雅虎口碑网原有维度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从0.655到0.730),表明原来的维度所包含的内容具有很大交叉性,顾客很难利用这些维度来准确地描述他们的消费体验,这也和笔者阅读顾客评论所得出来的结论一致。因此,有必要从顾客的文本评论人手找到顾客最关注的维度。

3 基于内容分析的类目确定和编码

3.1确定分析类目(分析维度)

确定样本以后,采用hlssplit海量分词软件对样本进行分词,生成VSM数据矩阵,经过文本聚类后,形成质量、服务、价格、环境以及推荐五个类目。在初步确定类目以后,从所获取的原始顾客评论中随机抽取200条评论,请另外一个人员逐条阅读评论,验证这样的五个类目是否包含了评论的全部内容,并对其进行检验和修正,得到最终的类目分类标准(见表2)。

3.2编码

确定了分析类目以后,需要对每条评论按照分析类目来进行编码。为了更准确地反映顾客的消费体验,将每个类目又分为五个等级(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为了和原有的评价体系保持一致,分别以分值5、4、3、2、1来表示,并制定了每个类别下的分级标准。选择了两个研究生担任编码员,从另外的1000条评论里面随机抽取100条数据进行多轮培训,使得他们对分类标准和分级标准有共同的理解并完善标准。关于分级标准里面如有的评论中没有涉及到某一类别时(如服务),文中采用Parasuraman(派拉索纳曼)在处理E-SQUAL模型时所采用的思路,认为这个服务商在这个类别上的表现一般,不是特别好也不是特别差,所以给它的分值为3分。表3是一条评论的编码示例:

对编码员经过培训以后,将1 000条原始评论随机排序后交给两个编码员独立编码,得到处理后的编码集。

3.3信度和效度检验

为了验证编码的有效性,需要在编码后对内容分析的效度和信度进行评估。

3.3.1效度检验 内容分析的效度分析常用的一个指标是“内容效度化”,简称CVR,其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CVR=(Ne-N/2)/(N/2) (1)

式中Ne为评判中认为某项目能够很好地表示测量内容范畴的评判者人数;N为评判者的总人数。本研究中另外邀请了2位评判者根据分类和分级标准对样本中的评论及编码进行评估,2位评判者都认为划分的类目及级别能都很好地反映研究内容。

3.3.2信度检验 内容分析的信度可用式(2)来计算:

R=n×K/1+(n-1)×K (2)

其中R为信度;n为评判员的人数;K为平均相互

同意度。对于信度系数的衡量标准,大多数的研究者认为信度系数大于0.8可以接受,大于0.90就相当满意了。本文的类目和级别信度系数经计算后都大于0.8,显示编码具有较高的信度。

3.3.3编码后的样本数据的描述 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后,得到基于新类别的相关系数矩阵如表4所示:

从表4可看出,和口碑网原始维度的相关系数相比,新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大大下降了。“服务”和“质量/口味”之间的相关系数由原来的0.657降到0.216,“服务”和“环境”之间的相关系数由原来的0.655降到0.031,“质量/口味”和“环境”之间相关系数由原来的0.730降到0.199,这说明新的生活服务商的信誉维度能更准确地描述顾客的消费体验。

4 数据分析

为了发现顾客最关注的信誉维度以及其对生活服务商总体信誉的影响程度,将“性价比”作为因变量,其余的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1多元一次线性回归

对1000条样本数据用SPSS12.0进行普通最小二乘(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线性回归,其结果如表5中模型1所示。为了保证回归结果的健壮性,需要对其做一些必要的检验。

4.1.1多重共线性检验 为了检验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通过方差膨胀因子(VIF)进行检验,经计算发现各个变量之间的VIF都非常接近于1,可以认为本文所选取样本数据的多重共线性不显著。

4.1.2异方差检验 本研究中所取的顾客文本评论涉及到200个生活服务商,所获取的样本数据是在某个时点上的截面数据(Cross-sectional Data),容易出现异方差。利用White检验后,发现样本数据存在异方差。为了消除或者减弱异方差的影响,选择加权最小二乘法WLS(Weighted Least Squares)进行估计,最后得到的回归模型如表5中模型2所示。

4.2多元二次线性回归

为了验证新维度是否对顾客的满意度具有边际效应,需要对上述回归模型做二次回归,其最后的回归结果如表5中模型3所示。从模型3可看出,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是高度显著的,以下分析都是根据表5中的模型3来进行。

4.3结果分析

从模型3可看出,“服务”、“质量”、“推荐”、“环境”、“价格”五个维度的系数都为正且高度显著,说明五个维度对顾客的满意度都有正向的影响。从回归系数可看出,“价格”对“性价比”或顾客的满意度影响最大(0.337),其次是“推荐”(0.206)、“质量”(0.199)、“环境”(0.194)和“服务”(0.189)。顾客之所以认为“价格”最重要,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口碑网上的餐饮服务商大多是中低端的餐馆,顾客追求的是实惠,因此对“价格”最敏感。同时,顾客对“服务”和“环境”不会太好已经有一个心理预期,所以即使服务不令人满意顾客也能接受,所以顾客对“服务”和“环境”最不敏感。除了“价格”外,“推荐”是顾客认为第二重要的因素,这说明人气和口碑对生活服务商非常重要,如果一个餐馆的人气和口碑非常好,就能吸引很多的顾客来光顾。这可以从顾客的评论中找到答案,比如有位顾客评论某个餐馆说“虽然地方有点小,环境一般,但去那吃饭的人真多,不提前预订的话每次都要排队,服务员偏少,等候上菜的时间有点长,但它的菜的味道确实地道,分量足价格不贵,是一个吃饭的好地方。”除此之外,排在第三位的是“质量”因素。因此对生活服务商来说,在保证其余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菜肴的品种、分量等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整个餐馆的口碑。

从模型3还可看出,除了“价格”和“推荐”的平方显著外,其余的都不显著。其中“价格”的一次方系数为正,二次方的系数为负值,表明“价格”降低(分数变高,见表2中“价格”的极性),将增加顾客的满意度,但是其增加速度是递减的。比如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的分数由1变到2,将引起“性价比”增加0.118,而“价格”由2变到3,将引起“性价比”的值增加-0.028。而“推荐”的一次和二次方的系数都为正,表明“推荐”的分数变高,会带来顾客满意度的提高,而且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因此,对生活服务商来说,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价格会带来性价比的提高,但如持续降价的话,很难使顾客感知到性价比的提高,甚至有可能会带来感知的性价比降低。而通过经常关注顾客的评论并针对顾客的建议,改善经营从而提高口碑和人气,将带来顾客感知的性价比的快速增加。

5 结论和研究展望

精品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