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vi设计毕业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03 09:47:09

vi设计毕业论文

vi设计毕业论文范文1

VI 设计已经成为现今企业传播自身经营理念,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建立品牌知名度的必经手段。其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早已被高职院校纳入核心的课程设计中进行教学,而要做好VI 设计,项目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显然是必不可少的。高职院校打破传统的设计教学模式,引进VI 设计的先进理念,通过项目化教学对市场进行评估,并让学生展开设计实践,设计情境化模拟市场,不仅迎合了教育新课程的改革,同时也让学生更深入地接触和了解VI 设计。

一、VI 设计与项目化教学

VI 设计产生于上世纪60 年代的美国,70年代时影响扩散至日本,VI 设计狂潮席卷了整个日本,而我国直到80 年代末才在沿海地区开始有了小部分的VI 设计概念传播。VI 设计最初的定义是由美术人员开始的,尽管我国VI 设计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市场对于设计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VI 设计也开始顺应时代的潮流进入了我国教育领域,并逐渐成为我国高职院校设计专业的必修课。

项目化教学是教师的一种行为导向的教学,同时也是师生为了项目工作的完整性而共同进行操作的一项教学活动。项目化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主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时间导向为学生起到主导的作用,项目化教学通常从市场职业的需求出发,为学生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进行教学活动的实施。尤其是对于需要创新的高职院校教学方法而言,项目化教学所具有的针对性、实用性、自主性、综合性、发展性以及开放性等特点,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使其产生自主学习动力,自觉构建知识体系,实现教育目标的认知过程。

二、VI 设计人才的培养定位

关于设计人才的定位,一般是指具有一定艺术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过硬,能够从事设计职业,熟练运用各种设计软件进行平面设计、广告制作以及视觉传达等工作,且具备基本职业素质的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之地,除了要培养学生掌握VI 设计专业的基础知识理论和专业技能以外,还要让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在生产建设第一线发挥重要作用,真正成为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就目前我国的就业经济形势而言,企业与公司人才的匮乏给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动力,很多设计企业都面临着人才缺乏的问题,他们所需求的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综合素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能够有效减少企业人力资源的浪费而直接为企业做出贡献。因此,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VI 设计的教学时,就要考虑到如何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为更多的客户提供优质设计服务。目前高职院校对于VI 设计的教学与市场实际项目的设计操作存在差异性,学生设计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创新,导致其毕业进入公司后发现由于自身能力的缺乏,无法把握客户的心理需求设计作品。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VI 设计人才培养时一定要做好人才定位,使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三、项目化教学在高职院校《VI设计》的应用

(一)内容的筛选与起草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不同,其对于人才的培养方式和侧重点也不一样,关于项目化教学的内容选择与设计一般是高职院校的教学重点,教学内容的深浅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关于高职院校的VI 设计的项目化教学要以实践为主,给学生进行VI 程序讲解,详细讲解关于项目内容的清单,学生分小组确认项目,教师建立项目纲领,按项目内容进行导向教学,并严格按照项目情境虚拟客户需求,引导学生进行项目需求进行计划制定。让学生学会从项目书、订单与客户进行沟通准备,在确定项目内容与项目启动时间后对企业进行定位分析、标志设计,对项目内容进行筛选后确定项目内容,最后对项目进行注册。只有从总体到细节给学生进行详细的项目内容讲解,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深入了解到VI 设计整个流程,项目化教学在《VI 设计》中的应用才能得到实践性的体现。

(二)方案的定位和确认

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的优劣影响着项目化教学的具体实施。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发挥项目化教学在《VI 设计》中的应用,在教学中将VI 设计与书本知识相结合,既培养学生设计技能,同时也通过实践动手强化学生的能力,使其达到职业能力的等级要求。高职院校的VI 设计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技能解决四到五个项目,每个项目内容与性质各不相同,其对于学生的技能要求也不同,因此,教师要做好项目方案的筛选和设计讲解,重视VI 设计应用部分的讲解,要力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VI 设计应用部分,如服饰系统设计、办公用品设计、交通系统设计等内容。除此之外还应该在项目化教学中进行学生全面能力提升的教学,做好项目设计内容的准确定位、内容设计、后期修改、定稿等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和把握VI 设计的整体教学内容,跟上教学进度。

(三)项目的策划与实施

学生接受教学任务后,教师进行项目组织与实施,为学生划分小组进行角色定位,让学生展开团队合作,共同对项目进行调研并写出调研报告,分析项目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紧接着进行草图设计与修改,最后正式确定项目方案制作,完成后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再由教师总评。小组的划分能够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而角色的定位则是为了让项目更具真实性,更突显学生在项目进行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展开调研并进行问题分析是项目进行的前期准备阶段,教师可以根据项目中所虚拟的岗位要求帮助学生确立项目并对项目任务进行分配,在进行调研的学生一定要准确调研内容,保证调研的有效性,便于后期进行报告的编写。对于后期的报告及草图设计与修改,教师要实时对学生的项目设计进行跟踪检测,鼓励学生进行设计同时指出学生不足之处,让学生共同参与问题的探讨和解决中来,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主动性。

(四)设计的评估与考核

项目化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项目的设计与制作,在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后,教师还应当让学生采用小组或者个人的形式,将其VI 设计作品展示出来,并在展示的过程中讲述设计过程及设计思路,同时其他人或者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根据此项设计提出不同的见解和建议,存在问题和优越之处,让学生在互相探讨的过程中对VI 设计项目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学生探讨完毕后,教师有针对性的对项目设计进行点评,既要鼓励学生在设计中的创新之处和优秀的部分,也要指出学生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一些重要性的问题更要详细地给学生进行讲解,如项目成果的阐述部分和作品质量提升的技术要领等方面。只有学生对于VI 设计的实施过程有了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才能使项目化教学更好地实施下去,使更多的学生学好VI 设计,成为社会所需的技术型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设计行业的发展也将会面临诸多新的问题。高职院校在培养设计人才时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实时改进教学方式,利用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市场竞争能力,让学生能够立足于市场经济,获得市场认可,成为真正的社会高素质技术型专业人才,从而为我国市场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谭志平《. 标志VI设计制作与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轻工设计,2012(23):286-286.

vi设计毕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VI;校园文化;企业识别

VI是英文Visual Identity的首字母缩写,即企业视觉识别设计,也称为视觉识别系统。是将CI(Corporate Identity)即企业识别系统的非可视内容转化为静态的视觉识别符号。校园VI则是VI在学校发展中的实际运用,校园VI设计一共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基础部分,其包括了校徽(院徽)、校名(院名)、学校中英文标准字、专用标准色、学校象征图形和吉祥物等,第二是应用部分,其包括了日常办公用品如名片、信封、信笺、纸杯、档案袋、文件袋等,工作服装、校园环境与教室内部环境、公共礼品类、校园视觉指示系统、网络媒体系统等。校园VI是对学校整体形象中的所有视觉要素,进行统一地设计和规划,在对内对外宣传的时侯,必须严格要求按照统一的规范去执行,不得出现使用中增添与遗漏,做到从始至终的视觉统一,给所有受众留下统一的形象,提升学校的品牌竞争力。

高职是高等职业学校的简称。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以大学专科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专科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高职(高等职业学校)、高专(高等专科学校)即普通高等学校里就读专科专业的学生。高等职业学校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校,招生对象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与高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基本学制为三年及以上。高等职业教育目前主要是在专科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目前的高职院校基本都从中专技校等“升格”、“合并”、“改办”而来,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高校管理的经验,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上还有待提高,自合并或者升格之后的高职院校,必须得重新对学院定位,重新为学院做顶层设计,这样才能促进学院的发展,所以校园VI的导入便成了高职院校的首要工作。本文是为支撑四川省教育厅的青年基金项目,所以在作文之前,我们项目组就已经做了就近的几所高职院校的调研,总结调研结果如下:1)走访的包括本院的4所高职院校中,4所学院都成功引入了VI系统,其中有部分还成功引入了CI系统,这足以看出高校对VI系统的高度认识;2)在VI的执行情况上面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学院对院徽的不规范使用,造成视觉不统一,其中一个院校在使用院徽时,作为办公事务用品的纸杯和信封上面的院徽竟然存在色彩的不统一,这并不是印刷中的误差,而是错误的运用。另外就是学院领导对VI的认识不够统一,有领导错误的认为,做个院徽做个指示牌,这仅仅就是一个广告的形式,在这里我想纠正的是,广告也只属于VI的一小部分,VI是一套完整的系统,是学院文化的一个视觉体现,并不是单纯地广告而已。3)VI导入之后的成效参半,部分学院凭借成功的VI系统完成了学院形象化、品牌化的概念,使学院在众多职业院校中脱颖而出,树立自己的优势。当然在走访的院校中也有目前还未出成效的案例,经过走访调研,我们得出原因是因为学院在使用和宣传方面做得不够充分,学院在引入VI之后就没有再去严格执行,没有统一各个系部的形象宣传,造成了每个系部都采用自己惯有的风格去设计自己形象系统,在外界宣传上面达不到宏观的统一,相对就缺乏了竞争力。

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当今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VI系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创造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将校园的整体视觉形象通过艺术设计的手段进行传播,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境界,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彰显其影响力和独特魅力。作为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大背景下的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样一个大发展、竞争激烈的机遇期、关键期,实现校园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和氛围。VI系统可以营造一个和谐、高雅、怡人的生态育人环境,为学校校园文化环境的创建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高职院校校园的改革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高职院校校园的文化建设也被赋予了重要地位。发达国家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利用VI系统特有的视觉效应全力打造校园品牌,宣传校园文化,提升校园在社会的响应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我国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运用较多的是以书本文字主,完全没有用VI视觉传达系统来创造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将校园的整体视觉形象通过艺术设计的手段进行传播,也从未尝试过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境界,来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我们必须改正这种观念,在校园文化建设这条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本文将支撑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科研项目,以下是项目简介。项目名称:《校园文化建设中VI的设计及应用》;项目研究主要目标: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通过VI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树立学校品牌形象,扩大社会知名度,构建和谐校园,提升师生荣誉感;项目研究主要内容:本项目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生存与发展中的作用;第二部分主要研究校园文化建设中VI的设计与应用的必要性;第三部分研究内容是校园VI设计的具体内容;第四部分研究内容是VI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际应用。项目负责人:漆波、项目组成员:郭鹏、许国梁、钱俊、吴杉。

参考文献

[1] 汪国晔.《SIS学校策划与设计:打造教育品牌的终极策略》,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vi设计毕业论文范文3

标准图形是标志的延展

标准图形是标志的延展,标准图形是根据标志的颜色形状,表达的意义从中做抽离,分解,重新塑造新的图形来展示标志。 在VI中,标志作为一个主心而被展开,而标准图形正是标志的延展形式,它继承了标志中的要素以另一种形式表现标志表现企业形象的内涵。

标准图形是基础元素相互组合的纽带与补充

标准图像是基础元素相互组合形成的,它将基础的色与形结合变换形成新的图形,充当着一个介质的意义。标准图形在VI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原因就在于它的源头是标志,我们根据标志创建出不同的标准图形,再由标准图形相互组合形成新的辅助图形妆点我们的设计作品,产生新的视觉效果并带给受众别样的视觉享受。

标准图形的应用

标准图形应用宽泛,即可拆解,重组也可多层次多形式出现在各种VI延展项目中形成一个整体的设计系统。标准图形在应用中一直都是比较宽泛的,它可以自由拆解、组合应用到VI延伸项目中。在一般性运用与认知中,标准图形被习惯性约束。首先,多以纸张为载体。由于纸张功能强大,运用广泛,印刷业与经营商多运用纸张为载体展示商品信息,形成卖点,由于印刷业设备限制导致印刷产品尺寸受约束,色彩上也不能尽显完美,并且纸张质感大致相同,对于一些特殊纸张价格高昂难以成为大众消费品上的应用,纸张对一些重量大的商品也难以驾驭因此受到不少制约。

其次,有着既定的组合模式。在标准图形中大多数组合模式是以连续重复组合方式,标准字解构变换大小组合,标准色应用,标准色与标准字组合应用构成商业信息引导消费和记忆。标准图形组合模式是固化的,极大的限制了标准图形延展的可能。

还有,拆解尺度不够大、组合形式受其他要素制约。虽可以多层次多形式的出现在延伸项目中,但都是以基本完整的、较为简洁的、大小层次与比例较固定的视觉形式出现。由于模式的既定导致标准图形在应用中始终固定在简洁化、符号化以及标准化,不能通过标准图形看到更多传达企业或者品牌的信息,虽然可以多层次多形式的出现在延伸项目中,但都是以基本完整的,较为简洁的。

寻求标准图形开放式的运用

在过去经济发展落后,印刷业也是相当不成熟的,没有精良的电子设备,几乎是纯手工制作完成,往往印刷工艺达不到设计者预想的效果,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印刷业也不断地发展,各式各样的印刷手段印刷技巧在出现,新式的印刷技术使得标准图形的展现效果更趋向人们想要的要求。设计总是在不断创新中再创新,没有一成不变的设计,在设计图形的组合应用上也是如此,既定的设计组合形式已经让人们的眼睛疲惫,需要找到更多新的视觉触动让眼睛得到放松,因而新的组合运用方式产生创造了更多可能。此次作品展中针对一直以来的一般图形组合形式上进行突破在解构与重组、片段体的剥离、拟似空间、立体造型与二维视觉元素的穿行导入,使产生新的视觉效果,利爪观众的视觉眼球,展现新的组合运用方式。

过去的图形商品外包装展示一直局限与简单的符号,标准形上,把所有的图形的本本化使得新的视觉很难展现和突破。总是清楚明了,简洁简单,没有延展和层次化的处理,是的视觉效果死板僵化,没有韵味,抛去就得创意模式让标准图形展现时感性化,增添它的趣味性,耐人回味性才能更加深化的推广自己的企业或者品牌。此次毕业作品展将摒弃简单的符号标记式,追求无限的衍生可能,是既定图形图像的泛生,体现原发性、近似与相似的形态及其组合形式,把图形的延展大大打开,让一切都变得可能。

如何实现标准图形的泛生

标准图形的泛生形式有很多,没有固定的形式和方法,在设计标准图形的泛生上,可采取多元手段,即对图形的新的拆解组合,达成新的视觉突破,制造新的层次与搭配美感,因此在选取材质上也更多,采用纸张、特殊纸张、胶质物、金属、瓷器以及木材,多元化展现标准图形,在不同的材质载体上赋予不同的标准图形,且展现不同的情感表述。让整个图形变得显眼、难忘。

结论

在VI中,标准图形的形态结构、组合、片段化表现优势在于它增加了VI系统单一的表现形式,辅助了VI系统对企业形象的诠释,更好的展现企业内涵。增添VI系统的活力,充分表达标准图形,和给予的情感。并且不断制造新的可能,也使得设计师永远都不会觉得累,层次不穷的心灵感应时时迸发,丰富了VI。

当有限的标准图形泛生出无限的表现形式,视觉上将呈现多层次、多质感、多用途的应用结果。无限的运用丰富了标准图形,也充分的展现了那些标准图形表面上没有呈现的深度含义和人文意义。那么作为设计者的我们可以把图形的色彩,形状进行分解从新组合制作,调整,产生新的用途,呈现新的情感和不同的风格。

vi设计毕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视觉传达;毕业设计;创新性;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07-02

毕业设计是本科四年教学成果的总结,是学生大学阶段最重要的实践课程,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走向市场的第一步。信息技术和媒介传播的创新与变化,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毕业设计教学上,结合市场和社会实际,结合新观念和新媒介,体现创新性与社会性。

好的选题是毕业设计好的开始,优秀的毕业设计作品,往往从选题开始就是优秀的。清代大艺术家郑板桥曾说:“作诗非难,命题为难。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言简意赅地道出了选题在整个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创新性和社会性的选题,能驱动学生从市场和社会角度出发,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产生具有创新性和社会性的毕业设计成果。

一、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存在眼界和思维的局限性,在整个毕业设计阶段,学生通常首先将着眼点放在设计表现技法和毕业设计展的最终呈现形式上,习惯以某一门专业课程出发,虚拟课题占大部分比重,忽略选题阶段的市场调研、创意思维对毕业设计中期进展和毕业设计后期呈现的影响。而在设计中后期阶段也没有在表现形式上深入挖掘提炼出创新点,解决具体问题,导致毕业设计空有躯壳,言之无物,作品俗套而雷同。

学生在选题过程中,首先切入的不是创意性的概念,而是单一的课程方向,如先确定是做包装设计还是VI设计,然后再随意虚拟出一个主题名称,套用市面上已经存在的设计形式,最后完成一系列的包装或是VI设计。这种选题只是单纯的设计形式重复,既没有结合市场的调研与分析,也没有考虑到后期能否实际应用,使最终的设计成果并没有实际的市场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针对此情况,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毕业设计整体教学改革过程中,认为毕业设计质量控制应从源头上抓起,对毕业设计选题阶段的教学进行了选题模式和教学管理的探索。

二、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的选题模式

1.概念先导,融会贯通。毕业设计选题要以概念先导,引导学生分析社会中好的设计项目的策划、设计、媒介表现方式,通过观念的碰撞,产生新的创意点和核心概念,再依据概念来进一步确定选题,鼓励学生做出能融会贯通四年所学的设计课程甚至跨学科方向的毕业设计。如果毕业设计的目的就是研究与探索某一具体设计方向,这类选题也应该是以概念为先导,探索具有创新性的视觉表现形式和媒介应用形式,在观念上注重多维交叉融合和跨界思维,以市场的角度看问题。

2.问题主导,结合实际。在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要关注社会动态,结合实际,以问题为主导来思考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在于,结合自己的兴趣点,思考在自己生活中和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以设计的介入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某个问题,完成一项完整的毕业设计。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一是思考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自己的生活着眼,思考身边的事物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小处入手,让毕业设计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是引起他人和社会的关注和思索。二是做来源于校企合作的真题项目,真实的项目是植根于解决企业和品牌存在的问题的,必须考虑到企业、市场、消费者和媒介,实践性强,是最具现实意义的选题。三是结合大型的设计竞赛。设计竞赛中的选题一般都是具有研究探索性的选题,关注于目前社会中正在发生的事件,或者近期设计行业中的焦点问题。以设计竞赛为切入点的选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的选题模式使学生更能结合市场和社会现实进行设计创作,会不知不觉地驱动学生去关注市场,重视毕业设计的调研与策划,规划毕业设计的设计内容,使毕业设计有一个良好的有意义的开端。在近年毕业设计中,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运用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的选题模式,产生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社会性的毕业设计。例如毕业设计作品“怡瑞嘉园――家庭式养老房地产项目”,学生对于传统的VI设计项目中作了创新设计,联合文理专业背景的广告学专业学生进行跨专业毕业创作,完成了一套具有扁平化视觉风格的完整房地产策划项目,例如关于梦现象探索与研究的“十万个梦什么”,融合了统计学、医学、文学等知识,以信息可视化设计形式进行表现。也出现了很多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和企业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毕业设计和校企合作项目,例如针对公共场所母婴室设置情况的“爱宝母婴室整体形象设计”,针对武汉本土企业的改良设计“武汉动物园的导视系统设计”、“soda二厂汽水包装改良设计”、“成都华贝兴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VI设计”等。设计效果出色,得到学校和企业专家的一致好评,优秀毕业作品多次得到本土媒体报道。

三、多层次与分阶段的教学管理

1.循序渐进的选题过程。很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乃至整个大学期间,都只重视设计本身,不能用系统和整体的观念思考设计的本质。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完成选题的可实施性分析、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设计内容和时间规划等内容,循序渐进地选题过程是很有必要的。(1)选题的可实施性分析。选题的可实施性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是学生自身的水平;二是选题的创新性;三是选题在毕业设计展中的呈现方式。如果学生的水平与选题的难度不能匹配,就应该缩小选题内容,减小难度,或是直接放弃选题,重新选择。除了新的选题外,毕业设计中也有很多老题新做的选题,这一类选题要注意选题的创新性,如果在老题新做中没有创新点可以挖掘,那就是重复的、没有意义的毕业设计。如果选题涉及到新的视觉表现方式和媒介应用形式,就要考虑设计内容能不能在最终的毕业设计展中完美呈现。(2)重视前期调研和资料的收集。确定了选题的可实施性,就要对主题进行调研和资料收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平时设计实践较多,容易孤立地看待设计问题,不能整体系统地对待整个设计,对前期调研和资料的收集不够重视。设计的根基和创新点,来源于前期的调研和资料的收集,只有实实在在地了解同类选题的设计和研究现状之后,才能确定选题的目的和定位,才能在创新点上有所呈现。(3)设计内容和时间规划。选题的可实施性和选题调研完成后,要确定具体设计内容,并制定好时间规划,对于毕业设计过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设计内容和时间规划包括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毕业设计小组成员的工作分配、与指导教师沟通的时间安排、毕业展览呈现的效果规划等内容,只有确定好具体的内容和时间规划,毕业设计的中期阶段、答辩阶段、成果展示阶段才能循序渐进地进行。

2.双师团队分阶段协同指导。从毕业设计选题到毕业设计成果展示阶段,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的选题模式,促使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必须由擅长各自领域的教师和企业导师进行协同指导。学生会依据选题和分组确定具体的指导教师,在涉及到跨专业合作的毕业设计小组中,指导教师团队由相关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协同指导,在涉及到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中,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进行毕业设计的协同指导。

指导教师在选题之前,就必须引导学生以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进行选题,并积极引入企业真题和竞赛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在选题过程中,指导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讨论选题的可操作性,并敦促学生进行完善的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制定设计内容规划和时间规划,并将选题阶段整体完成情况以开题报告、任务书的形式完成存档。

3.分阶段多层次的考核体系。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过程分为设计选题、中期检查、毕业答辩和成果四个阶段,并依据四个阶段制定分阶段的考核体系,掌控整个项目化设计过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考核重点。设计选题阶段,选题是否来源于真题,选题的社会性和创新性是重要观测点;中期检查阶段,设计项目的计划进度、完成的方案质量是重要观测点;答辩阶段,设计项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论文的创新点是重要观测点;成果展示阶段,设计细节显示出的专业性和创意性,设计项目能否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重要观测点。

而在选题阶段,也要依据选题的过程制定多层次的考核体系。学生在选题阶段有没有进行可实施性分析,资料收集与市场调查情况,设计内容和时间规划是否合理,共同组成选题阶段的分值。同时,提高选题阶段和中期检查阶段的分值比重,重视过程考核成绩,从源头上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总之,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来说,优秀的毕业设计从选题开始就应该是优秀的,作为学生大学生涯的最后一步和进入职场的准备之步,毕业设计选题应该注重创新性与社会性的结合,通过概念先导,问题主导的毕业设计选题模式、严谨的选题论证与调研,整体系统的设计,提升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质量,以培养应用型的艺术设计类高素质人才,反映出学以致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丁斌.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大舞台,2013,(11).

vi设计毕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平面设计;分块;案例式;项目式;评价标准

《计算机平面设计技术》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设计理论和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使学生了解熟悉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行业规范。在“2+1”的高职办学模式中,本课程开设于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以我院 多媒体专业历年的就业情况来看,2009届至2011届毕业生从事平面设计的占31.4%。所以本课程教学的质量决定学生技能运用能力,也决定学生的创意思维开发,同时也影响学生的就业方向。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软件运用技能、创意思维开发,在接触平面设计之前的一个学年中,学生已修完《绘画基础》、《构成》以及《平面设计软件应用》等课程,学生已经大致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法,有一定的造型表现能力以及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和法则组织构建理想形态的构成能力,同时也掌握常用平面软件的使用方法。但是对于理科生源的多媒体专业学生,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将以往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新课程,为平面设计课程的学习起到扩展应用作用,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对课程建设进行探究与改革,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二、课程改革的措施

(一)“分块”教学的整合

根据我院教学大纲的规定,本课程总学时68节。计算机平面设计是一种集平面设计基础理论、大众传播学及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实用技能。[1]因本课程涉及的内容多,覆盖面广,为了便于教学,因此将相应的教学内容根据其知识体系汇集成“块”,加以适当的学时安排进行系统授课。根据以往教学经验,课程在其内容的系统性和学时的分配上需要重新安排。其中,因为理论性太强的平面设计的形式原理、视觉流程与平面结构设计、文字的基本结构、编排形式与标题的编排、图片的平面构成、组版原则与设计步骤等内容不适合独立用来给动手能力较强的高职学生讲解,而且教材中的形式美法则因其在构成课程中已有相应介绍,故只做简单复习,所以上述内容简化为“版式设计”,在较短的课时内做简单介绍,将相应的理论分散至其它各“块”中,如在招贴设计中介绍视觉流程、在vi设计中介绍字体设计、在包装设计中介绍组版原则,灵活地把知识串联起来,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以致用。另外,把logo设计和ci设计合并后细化为vi设计,以便开展项目式教学。整合后如表2-1所示。

(二)案例式教学植入“块”中

案例教学的方法就是教师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学习目的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及技巧。[2]平面设计中的案例教学是通过模拟或者重现设计领域中的优秀作品,让学生站在设计者的高度,通过独立思考和讨论来分析成功案例的一种教学方法。决定植入该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学“块”的内容、以及课时分配的长短。在vi设计“块”中,以“中国联通vi设计”(图2-1)为例,首先通过介绍此案例的基础系统、办公系统和营业厅系统,分析其成功品牌释义、创意理念、制作规范和应用系统部分。再扩展分析为何中国联通成立时选择了蓝色中国结作为公司品牌标识;为何品牌标识由蓝色变为红色;如何弥补联通此前品牌定位不甚清晰的缺陷,从而确立新的企业文化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列举各个成功和失败的设计案例,从中总结出成功案例的创意思维、设计准则和失败案例的问题所在,也可以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或者他人的思考来开发自己的思维,从而丰富自身的创作源泉,完成教学任务。

一个权威的案例,在教师的教学中起着示范作用,在学生的学习中,又起被效仿的作用。所以,选择优秀案例并且充分利用,是“分块”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因此,用成功案例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有一个参照物,再加以设计上的探索,容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项目式教学带动竞技

平面设计中的项目式教学是指由教师引入一个完整的项目,确定项目内容及其要求,进而引导学生由被动听课转向主动实践,模拟设计企业的设计流程,在规定时间内达到任务要求的教学活动。在授课前的教学计划修订中,要对近期正在进行或将要进行的校、省、国家乃至全球的各类竞标项目有一个初步了解,小至一个威客网的投标,大至全球性的比赛,选择一个或多个项目作为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实践内容,在完成设计项目后,学生可以以个人或小组名义参加各级竞赛或投标,这也是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和肯定。以项目式带动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增,也能让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社会竞标、赛项等项目上取得相关奖项或获得经验积累。项目式教学一般用于招贴设计、包装设计和vi设计等比赛机会较多且课时总数较长的教学“块”。

(四)评价标准的制定

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是教师运用一定的价值尺度对教学成果的审查,评价的客观性由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决定。作业的评价标准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其学习结果的价值反映,它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和忽略了哪些内容,具有指明学生的努力方向的作用。因此,作业的评价标准的制定需具有科学性,以教师评价为主兼顾学生的自评和他评,在图形或文字、组版构成、创意能力、纪律或团队精神等方面开展评价。评价标准的制定如表2-2所示。

三、结语

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科学的分“块”后植入典型“案例”的教学方式,精选“项目”等教学改革,为教学构建新媒介,建立了完善的评价标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案例式教学,尤其是理论部分的教学,从其他的方面入手效果可能更好,如传统教学法。而泛滥的使用案例式会让学生过多的注重实际操作案例而忽略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造成学生理论知识过于薄弱,需要针对具体的课程内容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项目式的推进上,尽量不要选择竞技比赛难度太大,获奖几率太低的项目,可以从校级的小型比赛做起,更容易取得好的成绩,更容易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在评价标准上,增加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分值不能超过40分,把握教师在评价中占据主要地位。如果发现学生在互评上面有不良行为更要加以制止并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保证评价的公平性。以上是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该如何更好的进行教学改革,还有待继续探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vi设计毕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 本土化理念 设计元素 传统文化

我国的商品市场的发展较晚于西方发达国家,这种误区的出现也在所难免,世界上一切优秀的管理经验和成果我们都要好好学习,但是如果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结果只能会丢失了自己;CI有利于增强产品竞争力,有利于重建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多角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等等的巨大功能,我们也不可否认,但是也不能不择时机不分阶段的从众式的盲目运用和导入。

一、企业运用和导入CI容易产生盲目心理和从众现象,主要原因如下:

1.从企业本身角度讲

企业急功近利心情急切,没有从根本上抓住如何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如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产品的知名度,如何使企业效益增加、规模扩大。先进的设备,科学的管理理念,高素质的企业内部人才。这才是最根本。他们把CI看成了惟一的救命稻草,从而盲目的导入。并不是企业规模不大就不可以运用和导入CI系统中的任何部分,其实,这就要求我们走本土化的CI系统的不同部分的运用和导入方式。这也是由于企业本身对CI系统的认识不足,而不敢对CI系统创造性的本土化式的运用。

2.从策划和设计CI系统的人员角度看

由于我国商品市场起步较晚,而国内的企业却崛起的很是惊人,人才资本市场、教育体制相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规模和对人才要求似乎慢了很多,从而产生目前缺少真正具有很专业、高素质的策划和设计人才。综合素质较低,对CI系统中MI、BI、VI认识不足,所以对CI系统的运用和导入也不会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大多数只知道一味的服从企业和听从客户的要求,拥有:“我接项目,赚钱就行,不管那么多”式的不负责的职业态度和心理。这无疑会加大国内企业对CI系统的盲目运用和导入之风,不利于中国CI设计市场的良性运做和发展。

那么什么是CI的本土化?

很显然,所谓CI的本土化,就是根据企业本身所处的阶段实际情况对CI系统的不同部分加以创造性的灵活运用,在设计元素的内涵上不盲目崇拜,在我们本身的特定历史文化、生存环境和民俗、民族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适合我们自己的理论和设计语言的习惯表达方式,走民族性之路。CI系统共有三部分组成(企业理念MI系统部分,企业行为BI系统部分和企业形象标识VI应用系统部分),这三部分虽然是个整体,但是可以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加以灵活性的运用。因为我们国家人口多,国民素质高低参差不齐,企业数目众多,规模小,但是发展很迅速。如果灵活的加以运用,CI的作用就会在不同规模企业中得以发挥,从而把它好好的利用起来,更快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早日实现奔小康的宏伟战略目标。中国是有着悠久文化和历史的大国,传统的灿烂文化和艺术结晶我们不能不去利用和挖掘,要在设计中强烈体现中国的浓浓文化气息,使之既具有民族性、国际性,又体现时代感。众所周知的“两行”(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标识系统设计就是目前国内民族性、时代性、国际性结合最具成功的典范案例。

二、要成功地实现CI的本土化,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CI系统理念的本土化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大国,无论是佛教,哲学,文学,艺术,美学,还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和巨大的挖掘潜力。它们有着似乎核裂变的巨大能量,在不同时代的发扬延伸,几乎凝聚了整个华夏的发展延历的精髓,它们博大精深,是历史的沉淀和结晶。透过传统文化的历史延伸脉络,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而更新拓展,它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吸取传统,宣扬民族文化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因为,毕竟传统中拥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挖掘、整理、拓展的东西,因为我们还清楚得记得当我们不知道如何管理,如何经营而花费大量资金去国外学习的时候,人家却在认真研究我们儒家,探讨我们的《孙子兵法》式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了。这对我们的古人来讲,无疑是一种大不敬,而更是我们认识问题的肤浅,是一种盲目的崇拜,是迷失自我的一种悲哀。当然也并不是全盘的拿来和不假思索的运用,是一种筛选式的加以拓展式的运用,是结合时代和现代生活理念的创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于国外的先进理论和经验,我们也要合理科学的加以利用,不搞西方神话主义,研究它们的运用和发展规律,寻找他们的成功的地方,怎么样利用他们的方式和方法或者是高效率的工具才能更好更快地开“山”,更好地吃“水”。资金短缺仍旧是我们的企业所无法回避的困难,从某种程度上讲是阻碍了企业的运作和发展,CI系统的导入、管理和运用,需要花费很多的资金,在当今市场一体化,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CI系统的作用对于任何企业的前途和发展来讲,都不可低估。毕竟企业要在市场中存在和参与竞争,都要有自己的企业标识和企业形象。因为这是时代的要求,所以我们就灵活的根据本民族的企业特点,在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把CI系统的三个部分进行分阶段运用,这样,企业量力而行,量体裁衣,做到合理的利用。我们既发挥了CI的积极作用,使我们的企业紧跟时代,使企业在经济的市场中发展、成长。但我们也要了解他们的不足的盲点,结合我们自己的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才会对CI系统的认识,运用有一个新的开拓、创造和发展,才能寻找出更适合我们自己的导入方式和管理理念,从而完成CI的本土化。

2.CI系统设计人员知识结构的本土化

CI系统设计人员在企业能否顺利的实现预期的规划、导入、运用CI系统,达到预期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人把CI比作一个军队,MI是军队的军心,BI是军队的纪律,VI是军队的旗帜,恰当的很。设计人员就是军队旗帜设计的人,旗帜的鲜明与否,是否令人醒目、激励人心,这一点对一个军队来讲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军心,如果每个“战士”也就是企业的员工都以自己的“旗帜”公司的标识或者形象为自豪。那种战斗力,无论是对军队,还是对企业来讲是何等的重要。要设计好的“旗帜”,CI 设计人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CI高级策划人员的本身修养

“中国型CI战略”体系创始人贺懋华先生说:“CI的策划与设计涉及到设计美学和市场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诸如运筹学(即事理学)、心理(社会心理学、物态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商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色彩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统计学、商业统计学、语言文学、经济历史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学、民俗学、人类功效学(即人体工学)、人类生理学、广告运筹学、形式逻辑、工业企业管理、创造性思维、大众传播学等众多学科,需要有高度的综合处理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先进的资讯与专业手段等,是一项十分周密、严谨,至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笔者认为还有加上中国国情教育学、职业道德学和哲学。这并不是要求设计人员把所有的都学的多么透彻,理解得多么深刻,常识性的知识一定是要了解的,因为只有这样的设计人员才能建立起一个科学的知识结构运做体系,才会更好的把国外的、传统的和现代流行的及潜在的结合起来。才能把CI系统设计不仅仅看成是设计的问题,也是一种民族文化。才能站的高看得远,为企业标识的设计和企业的形象策划更加合体。才能创造出CI系统的的本土化、企业导入CI系统方式的本土文化。

(2)设计元素的本土化

最后企业整体形象都要通过一个符号来展现,这就是CI系统中的企业识别VI系统的应用部分,它是CI系统工程中最具鲜明形象的部分,VI分核心部分和应用要素部分。企业的标识,也就是企业的标志,它是VI的核心,是整个CI系统的重心,因为企业主要是通过它来让公众认识、了解,对企业、产品产生兴趣。它要不分季节,地点的出现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媒体上,主要是通过它来完成企业与周围环境的反复沟通,来增加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所以,它不但具有单纯、集中、鲜明的特点,更要有很强的识别性、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传达的信息顺利传达出去,把企业与市场,与社会,与公众,与文化交融,存留在消费者的生活里。

由于对传统文化和国际性认识肤浅,理解不深,当今盗用别人的设计,东拼西凑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人也蛮以为运用了“英文”符号,就是设计出了具有国际性的作品,优秀的设计是必须具备“国际性”这一特点的,这一点无可否认。其实,越是地方的,越是全国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要明白,我们所要的“国际性”是以本土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欧、美、日的观点来作为诉求,让公众一眼便知是中国的企业或品牌,简言之,即以本土文化为“意”,用西方美学作“形”。中国传统图形渊源流长,在汉字诞生前就有着用图形表达思想和沟通情感的作用。陶器上的回纹,青铜器上的饕餮图形,唐朝的宝相花纹等,这些图形在历史中不断沉淀、延伸、衍变,从而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也体现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如何把这些图形与设计构成的表达方式和技法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设计符号,是每个设计人思考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学会把传统图形提取、衍生、对传统图形意的沿用与延伸。在这一点上,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其中以中国联通通讯公司的企业形象标识和中国邮政的形象符号最为典型:“盘长”是中国的传统图形,它在民间常结合“方胜”图案加以使用,以此来表达人们四环贯彻一切通明的美好愿望,中国联通公司就是采用了源于佛教八宝的“八吉祥”之一“盘长”的造型,取其“渊源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本意来延展公司的通讯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的寓意。

中国,有中国人生存的自然环境和风土文化空间,中国人在这个环境空间中自古创造了不可磨灭的灿烂文明,在世界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散发着华夏民族的特色。不但是图形有着中国的特色,还有色彩,也有着鲜明的民族性格。传统的色彩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种无法否认的共识,我们为了突出企业形象在世界中的个性,对公众更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我们不仅以传统的图形作为中国现代设计的重要元素,也要注意研究中华民族的传统色彩和这种色彩在我们心中所形成的意象和性格。这样,我们才会在当今世界经济竞争的大潮中找回自我,塑造自我,创造自我,形成本土化的CI系统工程体系,从而更好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加快民族繁荣、国家富强的脚步,使我们牢牢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陆宇澄:传统装饰纹样中的吉祥观念与现代设计[M].2004年2月

vi设计毕业论文范文7

关键词:布局优化;模拟退火;选址;连续覆盖 中图分类号: F252;TP311 文献标志码:A

Continuous layout optimization of urban fire station

LU Houqing*, YUAN Hui, LIU Cheng

(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Corps of Engineers,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07, China

)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 risk of urban disasters increases and the layout of the city fire stations cannot meet fire safety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 traditional polygon coverage and edge coverage in the location problem of big error and low efficiency, the algorithm expanded the discrete (nodeedge) graphic patterns as the continuous network structure to achieve the continuous coverage of road network. I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selection process,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simulated annealing and improved the annealing process. A case has verified the selection method of location, an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overage indicators of the location between discrete and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was mad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has better performance. It is of feasibility, generality and rationality and is a preferable method to resolve the site selection of the urban fire station properly.

Key words:

layout optimization; simulated annealing; location; continuous coverage

0 引言

目前我国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作为城市公共消防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消防站更是如此。大多城市均存在消防站数量少、布点稀、责任区面积过大等问题,造成消防扑救的时机延误。消防站的选址布局是消防救援能否及时赶赴救灾点的关键,如何在已有的不能满足消防需求的城市消防站设施的基础上增设消防站点,提高消防救援的时效性,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对于消防站的选址问题,国内外学者已从模型理论及相关算法等展开了若干研究。Helly[1]对城市系统模型进行了研究,把应急响应时间最小作为消防站选址的首要目标,建立了消防站选址的平面模型。Masood等[2]认为除考虑行车时间或行车距离外,还应考虑费用、政策、消防给水等因素,根据消防站选址所涉及的一系列相互冲突的目标,建立了多目标数学规划模型。

上述研究由于采用传统的运筹学模型及算法求解选址问题,在解的满意度和计算效率上存在局限性[3]。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人们开始将智能优化算法[4-6]应用于空间选址问题的研究中,如Yang等[6]提出结合遗传算法的模糊多目标优化模型更具实践性,但他们只是对抽象模型中可能的设施点和需求点的组合进行运算,没有实现连续覆盖,难以实现布局最优化目标。

本文提出了基于连续覆盖的道路网空间覆盖算法,并结合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对消防站布局进行优化,为复杂路网条件下的消防站选址提供决策支持。

1 连续网空间覆盖算法

1.1 连续网空间定义

定义1 连续网空间。对于n维欧氏空间中的点集N,如果满足下列条件,则称N是网空间,V称为网空间的端点,E称为网空间的边:

1)p,q∈N,存在连续映射σ:[0,1]N,使得σ(0)=p,σ(1)=q,且p、q两点间的距离dpq=∫10σ(t)′dt;

2)线段集E是有限集且N能被E所覆盖;

3)点集VN,对于e∈E,a,b∈V 使得a,b为e的端点;

4)对于e∈E,/e′∈E,使得ee′。

根据定义1可知,网空间是n维欧式空间[7]的子集,网空间的坐标可以用直角坐标系进行表示。由于网空间任意两点都是道路联通的且E是线段的集合,因而N中任意两点p、q间的道路σ(t)是一条以p为起点q为终点的折线,可以用端点序列表示:

1.3 网空间覆盖算法步骤

1.3.1 数据预处理

根据地图给出的数据,所有路口均为端点,然后沿着道路按照相邻端点近似直线的原则取点,即各端点的坐标pvi(vi∈V)和各端点之间的连接情况各计算出条边的赋权邻接矩阵W。W(i, j)是端点为vi、vj的边的长度。若vi、vj之间不存在边,则W(i, j)=∞。用Floyd算法求出各端点之间的最小路由矩阵R和在此路由下的最小距离矩阵D。

1.3.2 算法步骤

第1步 计算服务站p到所在边的端点vi、vj的距离,根据p的覆盖半径r(p)更新两端点的权值r(vi)、r(vj),r(vi)=r(p)-dpvi,r(vj)=r(p)-dpvj。从vi、vj出发,以它们的权值r(vi)、r(vj)更新相邻的端点权值,依此类推,直到r为0。如果被更新端点的权值大于更新值,则保持原权值不变。

第2步 选择下一个服务站重复第1步,直到所有服务站覆盖的端点都被更新为止。

第3步 按照式(1)或式(2)计算αe。

第4步 重复第3步,直到遍历所有边。

第5步 计算服务站所在特殊边的覆盖量,直到将所有特殊边更新完毕。

第6步 按式η=

∑e∈Eαe/∑e∈Ewe计算覆盖率。

2 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8]最早是由Metropolis等提出的一种通用优化算法,其物理退火过程由以下3个部分组成。

1)加温过程。其目的是增强粒子的热运动,使其偏离平衡位置。当温度足够高时,固体将熔为液体,从而消除系统原先存在的非均匀状态。

2)等温过程。对于与周围环境交换热量而温度不变的封闭系统,系统状态的自发变化朝自由能减少的方向进行,当自由能达到最小时,系统达到平衡状态。

3)冷却过程使粒子热运动减弱,系统能量下降,得到晶体结构。

加温过程对应算法的设定初温,等温过程对应算法的Metropolis抽样过程,冷却过程对应控制参数的下降。能量的变化就是目标函数,要得到的最优解就是能量最低态。其中Metropolis准则是SA算法收敛于全局最优解的关键所在,Metropolis准则以一定的概率接受恶化解,这样就使算法跳离局部最优的陷阱。

为使算法能在更短时间内收敛,对算法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初始温度的自动设定。

初始温度选取的总的原则是让算法的初始接受概率接近于1,从而保证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李香平等[9]提出了用式(3)计算初始温度Δf+是函数增量的平均值:

t0=Δf+ln x-1(3)

其中x是初始的接受概率。这个方法涉及到求平均值的问题。实验次数越多,t0越合理。但大量的实验会消耗CPU时间,从而使得算法的效率降低。我们注意到温度选取的原则是可大不可小,因而我们可用max Δf+代替Δf+,这样仅需较少的次数便可完成初始温度的设定。

2)新解产生方式。

一般采用2opt变换产生新解,但是这种变换范围太小,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容易掉入局部最优的陷阱而不能自拔。于是引入其他的两种变换:插入和交换。插入就是随机取一个点,插入到其他两个点中间,而交换就是随机取两个点,交换彼此的位置。这两种变换和2opt变换的次数比例为0.25比0.75为宜。由于引入了这两种变换,即使在很低的温度下,算法也会以一定的概率跳出局部最优点,从而获得更大的搜索能力。

vi设计毕业论文范文8

【关键词】国家骨干院校;CIS;对策

一、CIS的定义与作用

CIS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直译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也称企业形象战略,是一种将企业的经营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三大系统进行同一化的整合,是整体性、全方位性、系统性的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经营战略。近年来CIS战略引入我国,并将其用于企业形象的塑造,其间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国家骨干院校导入CIS的内涵以及战略的构成

(一)国家骨干院校导入CIS的内涵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一,也是“十二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工程和质量工程,这同样也是高职院校在生存与发展当中经历的又一契机。例如武汉市人民政府将依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精神,将全力做好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建设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的各项保障工作。而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被纳入《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后,能够借机实现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以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为引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为带动、省级示范高职院校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全面提升湖北高等职业教育水平,这是院校自身发展和地方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若将原本用于企业的CIS理论策略运用于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当中,是一新的尝试。这要求将个性化、人性化的办学理念、大学精神、师生员工管理策略、行为规范等信息综合形成一统一的动态体系,整体规划,系统传达,使公众对这些国家骨干院校产生一致认同,提升高校办学质量,打响高校知名度,做出高校品牌价值,塑造高校文化形象。

(二)国家骨干院校CIS战略的构成

(1)高校MI即高校理念识别。高校MI即高校理念识别,是高校CIS的核心,理念识别设计就是对高校灵魂的塑造,它可将将校长的思想和学校长期实践的结晶进行高度提炼,从而抽象并使广大师生员工形成共识。它是高校适应市场经济变革而做出的调整中最困难的部分,是此学校区别于他学校的文化精神形态的定位。判定高校形象塑造成功与否,主要也是看MI能否充分体现学校的发展活力和生机,能否振奋学校精神,并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2)高校BI即高校行为识别。高校BI是高校CIS的动态部分,是高校MI的行为的外在表现。指学校的对内管理机制和对外合作交流的活动等,这是高校对内产生强大凝聚力和对外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物质基础。对内而言是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管理、教育培训、科研以及职工的福利制度与行为规范;对外则是透过学校的社会公益文化活动、公共关系、教学与科研活动等方式传达学校的精神理念,展示学校的魅力,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同和肯定的形式。(3)高校VI即高校视觉识别。高校VI是高校CIS的静态部分,是学校外观形象识别系统,通过统一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视觉识别设计,将高校理念传达给高校学人和社会大众,从而在视觉传达上树立起统一的形象概念。高校导入CIS,对外提高了高校自身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对内可以弘扬自己的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促进高校本身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还可以创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提高校内师生的内部凝聚力和归属感,激发广大师生爱校热情,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国内对高校品牌建设的探讨则主要集中于对高校品牌内涵、构成及其创建方法等几个方面。

三、我国国家骨干院校导入CIS理论面临的问题

(一)较多高校的办学理念不鲜明(MI)

高校MI是高校CIS的核心,是高校精神理念的宗旨和灵魂部分,主要指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发展战略、学校的个性特点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将办学宗旨定为综合性的大学或学院,是现今很多大学或学院的趋势,这一趋势确实在学校招生以及名声上,在某一时期或阶段能够给学校带来眼前的利益,但现今这些学校在教育优势与学校特色上都出现了缺失。一所高校如何在现今生源紧张,竞争激烈,民办高校众多,公办高校不减的环境里斩露头角且发展壮大,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例如武汉纺织大学的两次更名,充分的反映了现在一些高校办学理念的转变。该校在1999年由武汉纺织工学院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11年后再次更名,成为武汉纺织大学,重拾“纺织”招牌。新成立的纺大目前有纺织工程、轻化工程、艺术设计等三个国家特色专业。该校的更名是一种理性的回归,是学校对特色专业自信的体现。而在这一点上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的办学理念较为明确,是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高职院校,预将软件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物流管理等4个专业打造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重点专业,带动专业群建设。这样的办学思想和专业设计理念,能够让学校发展更具方向性,学校在众多高职院校中更能凸显特色。

(二)较多高校师生员工行为识别模糊(BI)

在企业中,员工是否具有主人公意识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之一,例如员工是否能将自己作为”海尔人”,”联想人”是企业凝聚力的体现.而现代高校发展除了外延性发展更需要一些内部深化,主要是高校师生员工的意识发展,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要充分得到实现,就必须形成全校师生的行为规范。我国大多数高校目前缺乏系统化、整体化的校园设计,校园整体规划建设,许多刚建的校园,从学校的校门,校徽,校内雕塑,到校园景观布置,绿化都不具特色。学校里,对于学生,没有能体现学生特点的基础建设;对于员工,学校缺少其工作必备的特色办公用品。我国高校中基本上都有设计学院或设计系,如果发挥他们的专长,对整个学校形象进行系统规划与整合,既可体现该专业水平,又是工学结合的深化实施。

(三)高校视觉识别系统(VI)不立体

高校校徽、主体雕塑、主体建筑、校服、员工制服、往来书信的信封、信笺、教学场所、设施、校车等的是否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辩识度如何都是衡量高校视觉识别的标准。高校视觉识别(VI)是CIS的静态识别符号,它的视觉化将办学理念、文化特征、行为规范等抽象概念,转换成为具体符号,塑造高校独特的品牌形象。部级骨干院校建设是部级示范高校建设的延伸,作为各个高等职业院校中的骨干,必须要起到带头作用,示范作用。如何将院校做成品牌,院校的品牌形象如何推广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它既涉及到将高校领导的办学理念融入办学过程中,又考察教职工的业务能力、科研水平,更考验学生的素养,工作适应能力,同时将这一切转化成为校园文化,体现在校园形象中。但现在大多数院校,缺乏统一整体的规划设计,品牌形象不鲜明、不立体,形成高校众多,有名气的,公众印象深刻的高校较少。

四、我国国家骨干院校导入CIS理论的策略

1.确立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思路,寻找办学特色。院校应逐步确立自己的校训、教育格言、办学特色,以及各种校规校纪,确立自己的办学方向。如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根据武汉产业发展动态和人才市场需求调整优化专业布局。通过合并一批相近专业、改造一批传统专业、催生一批新型专业,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大类和制造大类为主体的专业格局,构建了以软件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物流管理为代表的优势专业群。这样使得毕业生学有所长,适销对路,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在院校品牌形象推广中,毕业生是高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合体,是高校提供给社会的产品,是高校最好的形象代言。

2.立体化、全方位、多角度对院校进行包装。如校徽是学校形象的符号象征,高校整体形象的营造首先要设计出简练、生动、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校徽,以最简化的图形造型传达高校的办学方针和素质教育的精神内涵,以唤起社会公众的共鸣。学生校服、员工制服,是学校形象的流动广告,设计独特的校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归属感、荣誉感,增强师生的责任心和凝聚力。学校的指示系统如校门立牌、旗帜、雕塑、指示牌等规范设计能从根本上塑造、渲染、传播学校识别形象,也是传播校园文化的良好载体。例如在现今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所在区域,高校众多,学生、教师出校门以后如何代表学校形象除了要在个人内涵、素质上下功夫,在外在上也可以动脑筋。男士可以运用有校徽的领夹或有校徽的备课袋,女士可以佩带校徽型的胸针等,工交车站站牌可以申请改名“武软站”等,以此提高学校声誉,达到品牌效应。

3.加强院校市场化、国际化。现代企业发展离不开越来越便捷的信息系统,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对于企业品牌的发展功不可没。而校园网络建设是一种最便捷,最节约成本的大众传播工具。高校校园网络扩张建设、完善校园主页等信息化建设都成为将院校抛开地域局限,向全世界传达信息打开知名度的重要手段。

随着现今国家对高校建设程度的加深,一系列示范院校的逐步获批,一系列骨干院校的逐步建设,给各级院校带来了生机与发展契机。与此,各级院校导入CIS形象战略体系,是一种建设的创新、一种文化的渗透、一种战略的选择。特别是骨干院校背负着引导、示范、创新的重任,更需要为公众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我国示范院校、骨干院校导入品牌形象策略势在必行,对于我国高校在未来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孙黎.企业形象策划[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6

[2]陈华.高校CIS战略刍议[J].长治学院学报.2006(4)

[3]王慧杰.CIS理论视角下学校品牌经营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系.2008

vi设计毕业论文范文9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部,南宁 530008)

摘要:借鉴CI(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建立高职院校形象识别系统框架,提出高职院校形象识别系统的主要价值,并阐述了高职院校CI形象识别系统的导入策略,从而达到提升学校形象,打造学校品牌,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http://

关键词 : 高职院校;CI形象识别系统;导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7-0221-03

作者简介:张巨洪(1972-),男,湖南邵东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部办公室主任,讲师,从事高职教学模式及人文思政课程的教学和研究。

0 引言

高等教育处于全面变革、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各高职院校在加强自己内涵建设的同时,纷纷采用各种营销策略,进行形象策划、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并借鉴CI(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方法导入高职院校形象识别系统,将学校的个性和特色有效传达给受众,并使社会对学校培养的人才产生统一的认同感和价值观,达到提高院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增强其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 高职院校CI形象识别系统框架

CI是CIS的简称,CIS英文全称“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即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由MI(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BI(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VI(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三方面组成。CIS将企业文化、理念、产品、开发、流通等统一设计,从文化、形象、传播的角度来进行筛选,找出企业所具有的潜在力,找出它的存在价值及审美价值,加以整合,使它在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中转换为有效的标识。

近些年,高职院校逐步引入市场经济体制,并且也开始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应将CI系统导入学校的形象设计当中,形成自己鲜明独特的形象识别系统,并不断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高职院校识别系统是指通过整体传达系统,向校内外关系或团体传达学校办学的目标、哲学、宗旨、精神等理念,并掌握使其对学校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与价值观的形象塑造和设计系统,以凸显学校的精神理念及内部向心力,将学校独特的魅力形象展示给全社会。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包括三部分,即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如图1所示。

图中MI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是基于设计理念个性,凸显富有哲学内涵的思想意识,以此构建反映高职办学宗旨、教育目标、教学管理哲学的高职核心指导思路。理念识别系统是高职院校通过阐述这些思想意识而达到行为目的,并且能够令人感知的完备系统。

BI行为识别(Behviour Identity)直接反映高职院校理念的个性和特殊性,它通过对学校内、外环境的管理与优化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对内:主要通过营造适宜的内部环境、加强对内部成员的组织管理与教育来规范员工、师生的行为, 来改进行政管理系统与教学辅助系统的工作绩效。对外:高职学校的外部环境涉及社会服务、广告宣传、公共关系、各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校政企合作等。对外部环境的优化设计,旨在规范学校的教育行为,向社会宣传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以此获得社会知名度,通过外树形象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实现长远发展。

VI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是用可视性图形、色彩和符号直接传达理念性内容。该系统一部分为学校名称、标识等基础设计要素,另一部分是旗帜、招牌、校服、建筑设施、设备、交通工具、事务用品、广告传播、展示和陈列规划等应用要素,这些要素能够产生一致化的对外传播视觉效应。

在CI系统形象战略中,MI、BI、VI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MI、BI、VI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缺一不可。MI是宗旨、灵魂,赋予BI和VI以精神内涵,是形象识别系统运作的原动力。BI则是以行为去体现MI,是以过程为主的动态识别形式。VI则是将MI寓于鲜明的视觉形象之中,通过视觉符号等视觉媒介对社会大众形成独特的视觉冲击力。这犹如“思想”、“行为”和“外表”统一于人体,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此作为一个能够深及人心的塑造并传达学校形象的系统,促使人们形成有关学校形象的心理定势。

2 高职院校形象识别系统的主要价值功能

2.1 高屋建瓴,打造学校品牌

通过校名、校徽等有形要素与办学理念、行为规范、信誉、教学水平、人才质量、创新精神等无形要素有机整合,形成一个独特鲜明的学校形象。通过学校特有的视觉符号或一句精炼的校训,让社会大众迅速识别出学校形象,以此扩大学校在全社会的影响力。

2.2 全面自查,改善学校机制

针对学校内部机制运用形象识别系统进行全面彻底的自查,通过程序化的管理模块设计出各种问题的整改策略,协助学校及时更新治学理念,调整内部机制,规范各方面的工作行为,不断提高学校的自适应能力和创造力,力求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面向公众树立严禁、规范的院校形象。

2.3 行为规范,凝聚人心

要求广大师生主动约束自身行为,根据学校的战略规划及时调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培养集体观念。通过重塑广大师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观念增强师生员工的内部向心力和忠诚度。

2.4 优化办学环境,保持活力

文明和谐的办学环境好比一个对社会大众极具吸引力的巨大磁场,能够远远不断的引来人才、资金甚至是国内外办学合作的伙伴。因此,学校应时刻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和旺盛的创新活力,这是办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2.5 高度吻合,建设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主要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CIS工程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两者在内容上有着同质的吻合性:MI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BI属于制度文化的范畴;VI则是紧密地与学校的物质文化层面相连,见图2——导入效果图。

3 高职院校CI形象识别系统的导入策略

高职院校CI形象识别系统的导入既有与企业相同之处,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高职院校在导人整体CI系统方略时, 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展开:

3.1 高职导入整体CI形象识别系统,应该首先做好学校科学发展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Top-Down)源于工程控制学研究领域,是一种工程设计理念,强调从最高端到最低端,从总体构想到具体实现,展开系统推进的设计方法。顶层设计理念被逐渐引入教育学等研究领域,成为制定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一所好的高职,引入顶层设计,从全局的视角出发,通过系统梳理设计,有利于高职院校清晰定位,明确目标。高职院校以培养具有丰富过程性知识、经验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偏重于技艺、技巧和技能的动作、节奏、视觉、空间智能及身体、动觉智能的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智力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将等成设计引入自身功能之中,有助于院校领导班子从了解和把握社会人才需求人手,结合学校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所处环境,汇聚集体智慧,整合资源,对自身办学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和升华,最后形成指导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形成既具有高职教育特征又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办学思路。

3.2 高职导入整体CI系统,应大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首先需移植企业“产品”的概念的专业规划与建设,如产品的市场、质量、核心竞争力、生命周期等特征,通过市场的调查和判断,与行业和企业共同完成专业的规划以产品的角度来设计专业的演替和竞争;

二是加强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体系建设建设,与企业或行业构建课程建设队伍,调查和采集行业岗位素质需求并进行归并和整合,进行知识和技能点重建,形成课程体系;

三是师资资源库建设,双师素质是高职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素质,构建符合要求的师资队伍的主要方式是引进、培养、锻炼、共享等四种,尤其是后者,聘任包括专家学者、行业精英、能工巧匠在内的专兼职教师实现师资社会化,是当前可行的最重要的方式;

四是建立“四位一体”(目标功能)、独立核算(效益标准)、自主运行(运行模式)校企共管(投入体制)、开放共享(界面特征)的实训中心体系建设;

五是选择区域内规范的骨干企业加强校企合作体系建设,明确自己的合作诉求,以实现互利共赢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六是充分利用已有的成功平台和网路平台,针对专业特点和个人禀赋,导入企业的参与和引导,加强就业和创业支持体系建设,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致富率、贡献率。

总之,通过专业内涵建设,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水平、办学实力屡创新高。这是高职院校树立良好形象的必然选择。

3.3 高职院校导入整体CI系统,应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助推校园文化建设

一所优秀的大学,必然具有优异的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还要承担高校应具备的文化服务引领及传播功。校园文化建设旨在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倡导“文化立教,特色强校”理念,构建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不断提升办学品位和内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传承文化、提炼校园精神的主要途径。而文化实践是人文素质教育将教学成果与社会文化展示及影响有机结合的耦合过程。文化实践表现形式为“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课程文化行动及文化活动教学环节,并最终使其与校园文化等实践项目呼应,互为载体、彼此通联。

3.4 高职导人整体CI形象识别系统,应全方位设计整合自己风格和校园信息标志的信息及识别系统

其内容包括校名、校旗、校徽、校歌、公务用品、传播媒介、交通工具及富有特色的景点等,都应有符合学校特色的样式要求和思想内涵,应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特色,这也是作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中的一部分。这些信息标志和识别系统,要求统一字体、色彩,统一图案等,以形成视觉冲击作用。其所形成的独特的视觉识别系统,有助于受众迅速寻找和根植于心。

在对外传达方面,以各类对外活动为载体,通过旗帜、招牌、校服、建筑设计、办公用品(如信笺、信封等)、交通工具等形式,向全社会广泛传播学校的信息标志和识别系统。尤其作为一所示范的高职院校,需创办有区域影响的职业技能鉴定所(实训基地)、图书馆、信息咨询和交流中心(新媒体中心),积极设置与学校战略紧密相关“高大上”的专业、行业活动,举办高层次的技能竞赛及创新设计活动,邀请全国知名学者、专家、教授开展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关键的名家讲坛活动,不断提升和传播学校形象。

广西首家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导入了CI形象识别系统,成为为广西高职教育的领头羊,区域内的高职名校。学院制定“六化”办学指导方针,即“办学市场化、管理企业化、资源社会化、产品精品化、手段现代化、服务高效化”的顶层设计,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通过坚持“六化”的办学思路,强化内涵建设、激活体制机制,通过政府支持、社会融资、企业投入的多渠道形式,建设了以西班牙政府贷款项目建设的工业实训中心为骨干的六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打造了“校政互动、校企互融、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专业化人才教育模式。学校的校校徽标志图案的设计也体现了学校办学特色(见图3),源自古代结绳,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训练小孩心灵手巧的“翻绳子”的游戏,紧扣本学院“动手能力强”的特点。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基本都能超过95%。学校从建校起发展到今天,已经为全社会培养了十余万名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同时学校还自觉承担起高校对文化传承创新的责任,积极践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文化,弘扬了“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南职精神,打造了以向日葵为符号的校园文化品牌,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校园文化成果。学校成功搭建了科技文化艺术节、“名家讲坛”等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载体;设立了体现南职精神的最高奖项——金葵奖,表彰了一大批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引领道德风尚、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做出突出贡献及在教学科研、创新创意创造上有卓越成绩的优秀师生团队及优秀个人;还建成了基于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校园即时通”等新媒体工具的实时沟通信息化平台,成立了广西高校首家新媒体中心,向同行及社会充分展现了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学校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可信度。

构建CI形象识别系统是高职院校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展略、突出品牌优势的主要措施,必须将目光放长远,注重远景规划,采取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式。在较长时期内,要保持其一贯性和连续性,在稳定的前提下,应与时俱进,其内涵也需不断充实和创新,稳中求变,形成反映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品牌理念、品牌精神、品牌文化。

http://

参考文献:

[1]学校形象识别策划方案[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

mTFgCaqpDK523eWmYUT5G5WcSsY0tm5U1OeZZytCz937l8t1TV9

pMQne78qxkqlK1D5t3M0BWvv2BxIUGNuoV7Md0LWxK83szZK2_

X2--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