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学习心理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03 09:47:49

学习心理论文

学习心理论文范文1

(一)读高职没有出息,得过且过混张文凭

这种心理在高职学生,尤其是一年级新生中较为普遍。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应试教育制度下的考试失利者。他们大部分学习基础比较差,在学习意识、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及学习动力方面比较欠缺。他们就读高职并不是因为自身渴望学习,而是无可奈何或出于应付家长的要求,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在他们心目中,只有考上本科院校才能出人头地,才会有出息。而高职院校无论是在校园外部环境,还是在教学条件方面与本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他们在与考上本科的高中同学的交往中,看到了这种差距,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读高职很没面子,看不起自己,甚至看不起就读的学校和老师。在这种妄自菲薄中,他们的意志日渐消沉,更加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另外,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也给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对社会对其的容纳有一种怀疑,感到前途渺茫、失落和自我轻视。由于这些自卑、自弃的心理作怪,造成高职学生厌学情绪普遍,学习风气较差。

(二)在学校里混个一官半职,再争取入党

在高职院校不乏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学习好不好没关系,只要在辅导员、部门领导面前混个脸熟,当上学生干部,入了党就行,今后就业就会有保障。这种名利思想使他们入学不久就特别热衷于学校里各种社团的招募、竞选活动;有时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使出浑身解数,如攀扯老乡关系、请客吃饭等。一旦进入了某个社团,“忘我工作”而漠视学习;工作热情高涨,而学习方面则是“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有的学生,不管自己是否有这方面的认识,先写份入党申请书争取进入党校培训再说。有这种“当官”、入党名利思想的学生,他们想的不是怎么用实际行动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而是一门心思钻研各种歪门邪道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一些学生中甚至流传这种说法“入党靠的就是关系”。这种追逐名利的不健康思想,使得他们不愿意也没有精力学习。这种现象的发生与社会风气的影响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读书无用、文凭贬值、当官发财等思潮对青年学生的冲击很大;当然,学校管理方面的漏洞也助长了这种风气的蔓延。

(三)基础课、理论课不重要,只要学好专业课、实践课就行

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缺乏学习能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高考的失利使他们对文化课的学习有种恐惧感和厌恶感,所以他们不仅对诸如数学、英语等基础课不感兴趣,就是对与专业相关的理论性、计算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也不愿学习。另外,高职学生认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岗位是生产一线,不需要理论知识,所以就放弃了对这类课程的学习。专业课程相对来说理论性浅一些,易于为学生所接受,于是便出现了这种偏科的现象。

(四)将来的工作是技术型、管理型的,专业学习只要懂方法就行,不需要亲自动手

基础知识的薄弱使得大部分高职学生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而真正到了实践环节,他们往往又成了动口不动手的“君子”。拿笔者所教的土建专业的学生来说,在砌筑、抹灰等实训课上,相当多的学生只是站在一旁饶有兴趣地观看,不愿意自己动手,惟恐弄脏了衣服,弄粗了皮肤。由于家庭物质条件优越,大部分高职生养成了不愿动脑,更不愿意动手,怕苦怕累的习惯,还振振有词:“我将来是施工员、技术员,这些工作是民工做的!”有这种安逸心理的学生,他们认为自己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饱读诗书,有一种优越感,不屑于干“农民工做的事”,最后成了眼高手低的评论家。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学生总认为:上大学就应该在学校学知识,毕业后搞科研和上层建筑,而对于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将来从事一线技术型动手人才,则感到自卑与反感,“高职生自卑”、“劳动低下”成为笼罩在他们头上的阴影,这种观念严重地影响着高职生在学业上的进取。二、引导高职学生走出学习心理误区的对策

(一)要解决高职学生的自卑心理问题,首先要帮助他们对自身准确定位

高职教育“高”在何处,与本科生区别在哪里,有什么优势,处于怎样的劣势,对这些问题,要跟学生分析透彻。一个人对自身的要求,往往会出现过低或过高的情况。当定位过高时,则会好高骛远,而一旦现实与目标产生很大的差距,就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相反,当定位过低时,则会妄自菲薄,因为自卑而产生压力。只有对自己准确定位,有“自知之明”,才能对自己的优点感到欣慰又不狂妄自大,对自己的弱点不回避也不自暴自弃,善于正确地自我接纳。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适时加强就业教育。一方面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要讲透,让他们在低年级时就有思想准备,以免期望值太高受到挫折时失望太大;另一方面对高职学生就业的优势要讲足,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高职教育立足地方经济,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对学生在一线岗位从事现场和实际的职业活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技能的实践,把理论与实训有机结合。培养的人才比普通高校专科层次(下转第174页)(上接第168页)的毕业生更具有实用性、技能性和“向下性”的特点;他们相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又进了一层和高出许多。有了这些优势,高职生比专科生、中专生、职高生更受社会的欢迎。学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习效果进步显著。

(二)要解决学生热衷“当官”、“入党”的功利思想,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还要从管理制度上从严把关

对于学生热心社团工作,我们要肯定他们积极向上的一面:既丰富了学生生活,又锻炼了工作能力。但是也要注意不能因为工作而耽误了正常的学习,毕竟只有学习才是学生的天职。在吸纳新的社团成员时,不仅要考察他们的工作能力,还要在学习成绩方面设一道“门槛”,对一些成绩太差的学生可以暂时拒之门外。这不仅不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反而能激发他们的斗志,努力创造条件。同样。对于已任职的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也应是考察他们的一个标准,对那些成绩不好的干部,坚决让其“下岗”。有了这样严格的标准,促使学生干部注重学习,真正在各方面起带头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力度的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发展比例得到很大的提高。积极发展优秀青年学生入党,把优秀青年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使党组织永远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是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障。但是部分青年学生在入党动机上存在的个人功利倾向等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考察学生党员,除了政治素质以外,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也应是关键因素。调查时面要广一些,渠道要宽一些,尤其要听取任课教师的意见,鞭策“准党员”和党员学生注重学习,这样才能吸收真正品学兼优的学生加入党组织,从而杜绝动机不纯的人混入组织。

(三)对于学生重专业、轻基础,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要加强思想教育,从根本上扭转过来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某一职业岗位为依据,以该岗位“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为度来构建岗位能力框图,其培养的人才既不应是只会动嘴、不会动手的“君子”,也不应是仅会动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经验型“老师傅”,而应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水平和较高岗位能力的“专才”。高职教育是技术型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除了具备特定岗位的操作能力外,还应当掌握相当多的理论知识,具有发展潜能和创新能力,即具备继续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片面追求实践而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会产生以下不利影响:一是容易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脱节,且不利于学生对实践系统的理解,导致学生朝着“机械者”发展,不能适应实践工具的变动;第二,理论学习的缺乏将导致学生难以承受将来知识自主拓展的需要,不能为将来社会竞争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第三,缺乏理论基础的实践将进一步促使理论与实践脱节,从而不利于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进步,使实践只能限于实践本身,而没有较显著的推动其本身及理论发展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通过这方面的教育,扭转学生的错误认识。当然,讲授基础课、理论课的老师也应注意因材施教,尽量避免片面的理论推导,降低难度,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针对学生偏爱于脑力劳动而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应加强劳动观教育

高职教育既不同于成人大专,又不同于普通高专,它在培养目标上,尤其突出了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要求,强调培养第一线技术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这一办学特点就要求学生不管在学习阶段,还是在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愿意动手勤于动手的习性,愿意到生产或管理一线在脑力劳动付出的同时,更愿意更多的体力劳动的付出。这就要求高职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苦乐观以适应这种需要。

学习心理论文范文2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讲话,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头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上来,为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培育高素质的干部、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

二、学习形式及方式

着眼于提升领导干部领导创新的能力,创新学习的形式和手段,做到有计划有安排,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学习理论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专家辅导和专题讨论相结合,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一)集中学习。中心组学习按年度计划组织实施,集中学习可采取专题报告、讨论交流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坚持每月集中学习研讨一次,适时邀请专家举行专题讲座,具体安排上机动灵活。

(二)个人自学。围绕学习计划安排的学习内容,中心组成员通过自学,较系统掌握基本理论,结合实际思考问题。

(三)中心发言。结合工作实际,共同研讨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四)调查研究。从工作实际出发,结合自己所分管的具体工作,紧扣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学习与调研结合,学习与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结合。

三、学习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切实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问题来抓,作为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认真参加理论学习,增强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二)进一步发挥表率带动作用。党组中心组成员要积极参加中心组的集中学习,努力搞好个人自学,认真做好读书笔记,积极撰写学习体会或理论研讨文章,努力使自己的学习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做认真学习、深入学习的表率。

(三)进一步联系实际创新方法。中心组成员要按照局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等有关规定,加强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始终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党委中心组学习的全过程,结合我局实际,着眼研究解决带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每个中心组成员要立足分管的工作选取专题深入调研,形成有深度理论分析、有坚实实践基础、有科学解决方法的研究成果,为科学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习心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语文学习 愉悦因素 教师

Discussion on the factor of happy mind in learning Chinese

Zhu Wei

【Abstract】The factor of students’ happy mind includes teachers’ language mobiliza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self imagination as well as students’ self discovery and self consciousness. In learning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arouse students’ happy mind and emotion and then cultivate their interest in Chinese.

【Keywords】Chinese learning Joviality factor Teacher

青少年对歌星、影星的崇拜,可以到如痴如呆的地步;中老年人对(地方)戏剧的喜爱,可以到如醉如迷的地步。崇拜之余是学习、模仿,喜爱之余是情不自禁地哼唱。尽管两方面崇拜喜爱的对象不一致,但原因却是一致的:对象引起他们的心理愉悦,因而对崇拜、喜爱的对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上述情况一样,通常情况下,学生在某一学科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肯定在心理上对该学科抱有偏爱、喜悦,以至在行动上执著,进而在思维上也表现出某种快捷、感悟。这种心理上的愉悦感,直接激发人的热情,促使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消除自卑,增强自信,进而对某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可以说,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心理愉悦则是产生兴趣的基点和土壤。伯恩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引起心理愉悦这个根本因素则是不可忽视的。

语文学习中心理愉悦因素的培养,应当引起教师重视。现实情况是,尽管教师强调语文是“工具”,是“基础”,但不少学生仍对数、理、化抱有浓厚的兴趣,而对语文学科则由畏难、淡漠以至到消极厌学。这固然有重理轻文的社会心态的影响,学生自身看重不同科目见效快慢的急功近利思想因素也是原因之一。但是,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学生对语文学科畏难恐惧,兴趣淡薄,恐怕还与语文教师忽视学生心理愉悦因素有很大关系。

没有了学习时的愉悦心理,就产生不了学习的兴趣,心理滋生的只是对被动的逆反,语文学习、课堂听讲则成了纪律约束下的无可奈何的被动接受。恶性循环,其结果必然是对语文学习的消极厌弃。既然孤立呆板的“工具”论、“基础”说引不起学生的思想重视,而心理愉悦却与兴趣息息相通,作为语文教师,从心理愉悦因素的培养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确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学习中的心理愉悦因素,可以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可以有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良好亲切的印象,可以是某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吸引,也可以有偶然的机缘使学生自我发现而产生兴奋、冲动。它可能始于一次深刻的谈话或课堂提问、口头表扬,也可能是在一次成功的考试或试验之后,或者是一次通俗的知识讲座,或者是一次生动的专题报告等等。总之,从心理愉悦因素的产生和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来看,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的愉悦心理是大有天地可为的。

教师让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课堂。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是教师直接影响学生的过程,但实际上也是培养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心理愉悦的过程。不可想象,一节僵化死板的课堂教学能引起学生学习时的愉悦情绪,恐怕连原有的一点热情也会消磨殆尽。所以教师备好一节课,演说家准备一次演讲,实际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考虑过,如何引起心理愉悦以增强听讲效果。语文教师尽可以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融知识的丰富性、生动性、灵活性及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于教学,用妙趣横生的语言、轻松自然的性调,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调动愉悦情绪;用语文知识的丰富性、形象表达的生动性唤起他们的求知欲;用生活中信手拈来的活生生的举例,揭示语文知识应用的灵活性和广泛性,激起他们的占有欲。这激动愉悦情绪与强烈的求知欲、占有欲,自然会萌生出对本学科浓厚的兴趣。所以,心理愉悦情绪应算是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思想教育之外的一项副产品,从提高学习兴趣出发,这种愉悦情绪的培养不但不应忽视,还要在备课、授课环节中由不自觉变为自觉。

对学生心理愉悦情绪的培养,除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调动之外,教师本身的形象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不是其外部形态的表体,而是一个教师教学态度、教学风格、课外风范和外表形象的综合。这几方面和谐,学生会在完美中产生一种愉悦;如果出现反差,学生会在失望中潜滋出缕缕沮丧。学生更看重的是前三者而不是后者。一个教态严谨,教学风格轻松自然、生动活泼的教师,课外又能平易近人,对学生和蔼可亲,关怀备至,那么,即使他的外表形象有什么缺陷,也抹不去他在学生心目中的辉煌。他的平易亲切在学生心理上造成的愉悦亲近感,有时甚至会把他的衣着不整、外表邋遢当作一种风度。这说明学生从教师那里接受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教师作为师长与他们相处中那颗坦坦荡荡的心。在这坦诚的心灵交流中,学生产生了平等亲切的心理愉悦,由人及“科”,怎能不对这个老师所教科目产生偏爱、发生兴趣呢?抛开教学态度、教学风格、外表形象不谈,教师的课外风范应更注重和学生心灵的交流。如果和蔼而不亲切,平易而不近人,则教师留给学生的只能是个偶像;学生对教师只有敬畏,缺乏平等亲切。那样,对教师所教的学科充其量是“公事公办”式的知识传递与接受,很难产生轻松愉悦的冲动。

语言调动、自身形象都是引起学生心理愉悦的外在原因。什么是引起学生心理愉悦,从而产生学习兴趣的内在原因呢?是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意识。

学习心理论文范文4

统筹协调,做好保障。中心组学习服务保障工作由政治部负责,机关党委配合落实,相关部门根据自身职能负责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料等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上半年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总结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2021年上半年,XX党委严格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各项制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作为最首要的政治任务,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紧跟部队改革发展形势,深入学习领会党的精神重大理论观点、重大任务部署,着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着力弘扬改革创新的精神,努力为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具体情况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狠抓制度落实,营造浓厚氛围。年初,XX下发关于进一步统一和规范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意见,为全区部队规范抓好中心组学习工作提供了依据。全年,各级党委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考勤、集体研讨、学习档案管理、专题调研、学习通报等制度,认真抓好考勤、请假、笔记、档案、考核等环节的落实,机关安排7场次集中学习,每次安排中心组成员2人以上重点发言,中心组成员结合分管工作和个人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认真学习指定书目和材料,精心准备发言提纲,积极开展研讨交流,以实际行动带动全部队形成了崇尚学习研究的浓厚氛围,因故未参加集体学习的,都提前向中心组组长请假,认真登记参加人员、缺席人员、缺席原因等情况,并及时安排补课,确保全员额参加学习,提升理论水平。

(二)紧跟发展形势,拓宽学习渠道。根据形势任务需要,机关共邀请6位有关领导或权威专家作专题辅导讲座,对党的精神和中央、地方各类重大会议重大部署的新指示新要求进行解析,进一步廓清思想迷雾,坚定奋进决心。紧贴时展和领导干部学习特点,选取《党的报告辅导读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权威理论辅导和形势政策教育音像学习资料提供给中心组成员。创新学习方式,利用XX网、XX网等网络资源,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要求各级党委把加强理论学习同部队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同自觉增强党性修养和拒腐防变能力结合起来,扎实推进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5月底,机关汇编了各单位中心组学习理论文集,展示理论学习成果。

(三)强化学以致用,提升学习成效。各级党委着重把理论学习与专题调研结合起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深化理论学习,强化学以致用。各级党委共上报X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撰写了X篇理论文章,对党的建设、信访工作、训练工作、后勤工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解决办法,为各级党委提供工作思路,取得良好成效,各级中心组组长对本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的自学情况进行了定期的督促和检查。同时,机关于5月底对部分单位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记录和相关档案进行了调阅,通报讲评了调阅情况,进一步促进了各单位对中心组学习制度的落实。

二、存在的不足

(一)学习深度不够。部分单位组织学习内容比较单一,学习视野相对狭隘,学习载体相对匮乏,有的单位地处大城市,但优势资源作用发挥不明显,个别单位单纯就学习谈学习,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

(二)工学矛盾突出。部分单位工作任务多,学习到位率不高,一些单位重业务轻学习的观念还有一定市场,对考勤登记、个人自学、缺课补课等制度落实不到位,影响了整体学习效果。

(三)未能学以致用。有的党委成员缺乏问题导向意识,对形势任务和发展规律研究不透,撰写理论文章结合实际不够紧密,对现实问题的解决缺乏有效指导,甚至仅落实在文字上,内容比较空洞。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统一认识,抓好落实。中心组学习是党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职理论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要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把加强和改进中心组学习作为重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明确职责,抓好示范。要进一步担负起抓理论武装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进而带动部队大兴学习之风。要主持研究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审定阶段性学习安排,把握好学习的主题和重点,强化学习责任,注重学习质量,指导和检查中心组成员的学习,切实提升中心组学习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学习心理论文范文5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为**来讲,加快发展步伐,不断提高财政自主增长能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通过发展来不断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要发展,需要采取的措施和办法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江泽民同志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文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肩负着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任务,这是一场新的革命。我们党要领导和推进这场革命,自身必须坚强有力。”下面,我就怎样加强**党建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继续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头脑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行动指南。全体党员和干部只有学好这一理论,并将其基本原理变为自己的信仰,这样我们的党才有团结的精神基础,我们的党员才是同志,我们才能坚强有力地领导好改革开放这场革命。要学好这一理论,我认为要着重从以下方面加以理解:

1、要正确理解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理想信念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众所周知,资本主义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运动的结果只能是社会生产相对过剩最终导致经济危机。要克服这一矛盾,就必须建立起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的社会制度与之相适应。其实,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出现了一些共产主义端倪。比如说国家用计划手段干预经济、一些公益性服务不收费、很多人把劳动视为第一需要等等。这里要弄清的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和其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这种优越的社会制度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之上,而某种社会制度在其所能容纳的生产力没有完全释放之前是不会被其他制度代替的。因此,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上面已谈到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基础之上,或者说要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才能进入社会主义。世界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是经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主义而建立起来的,但是我国的历史发展有其特殊性,资产阶级革命是在资本主义刚刚萌芽并且整个社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下进行的,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取得彻底的革命胜利。要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具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彻底的革命性。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并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之后,我们面临着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实际状况,实践证明“一大二公”的做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只有进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是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中央把我国处在生产力水平落后状态下建设社会主义定性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上的升华。实质就是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充分发展经济,积累大量财富后再跨越到高级阶段。因此,在初级阶段自然要面临着各种矛盾冲突和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相互激荡乃至局部社会动荡,这是不可跨越的发展阶段,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3、要正确看待我县面临的发展形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就是要狠抓经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在发展中不断解决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积极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目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宏观调控指标基本能按计划推进,基础建设、产业建设、招商引资、社会事业改革等都取得良好成绩。但是我们与全州一样存在着“发展速度不快、发展质量不高、发展结构不合理、发展总量小、农民增收难度大等问题”。要不断解决好这些问题,我认为关键是要认真贯彻好十一届县委确定的“一、二、三、四、五”发展思路,创造一切条件加快发展。但是县委的发展思路只是一个总体方向,要贯彻好思路提出的内容,我认为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要找准我县在全州、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态势中所处的位置。目前,全州的发展重点是滇南中心城市及红河工业园区建设,兼顾南北协调发展。全省的重点是以新昆明为主辐射曲靖、玉溪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包含滇南中心在内的昆河经济带的建设。从全国看,对西南的发展主要致力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实际上,在我县周围正在形成三大经济圈,我们相对处于三大圈边缘地带。二是要根据国家调控政策和产业导向,把我县摆在三大经济圈的产业链延伸区和特色产品开发区的位置来研究产业项目。三是要大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在做好项目研究的同时积极主动招商。

二、继续强化宗旨意识,树立好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能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所在。要强化宗旨意识,我认为必须抓住以下几点。

1、

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加强党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改革和发展只有得到**人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才能顺利推进。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要认真体察民情,和群众广交朋友,吃透和把握人民群众的真实意愿,要坚决纠正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瞎指挥的不良作风,真正为群众利益作想。

2、必须下决心逐步解决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各种问题。当前在推进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如工程款拖欠严重、土地被占用得不到合理补偿、法院判决得不到执行等。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新旧体制交替和发展初期必然会遇到的,但是很多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稳定,从而制约着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同时也影响着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因此,各级组织应当认真疏理这些问题,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认真研究,逐步解决。

3、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我认为要从三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工作程序,堵住腐败源头。二是要强化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诫勉谈话,时刻警醒干部。三是一旦发现违法乱纪行为,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三、切实加强组织建设,为**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从组织上巩固党,为政治路线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我们党从八十多年艰苦历程中得出的重要经验。对**来说,要把县委的决策贯彻执行好,同样离不开有力的组织保证。怎样加强我县党组织建设,我认为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民主集中制,才能激发党组织的活力。党组织在决策前要深入调查研究,多方听取意见,对专业性问题还应当向专家咨询。要坚持重大决策实行会议讨论决定制度,确保参会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发表意见。对于好的意见和建议一把手在集中时要给予采纳,这样才能形成广泛的民主基础,充分调动决策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决策一旦形成后,不管持赞成还是反对意见,必须坚决贯彻执行。

2、只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切实加强阵地建设,确保每个基层组织都有正常的活动场所。要从发展党员、经常性教育、流动党员管理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支持和鼓励农村基层组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乡镇党委和有关部门要帮助村党组织研究壮大集体经济的产业项目,要让村级组织既能增加集体收入,又能带领群众致富,从而增强村级组织领导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3、只有培养和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干部是县委决策能否得以正确贯彻执行的决定因素。只有把优秀干部选拔上来,并不断培养提高素质,保证干部队伍的新陈代谢,我们才能拥有充满活力的领导层,**的改革发展才有希望。这就要求一是要严格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拔干部,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二是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采取多种学习培训方式提高干部素质,让干部在干中学、学中干,把我县干部锻炼成为政治成熟、工作能干、作风正派、多谋善断的精英。三是要注重干部的考核。要定期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考核,要通过考核促进后进干部的工作,对不适宜继续任职的要适时调整岗位,以确保各级领导班子充满生机活力。

《第二季度理论中心组学习江泽民文选专题发言》来源于,欢迎阅读第二季度理论中心组学习江泽民文选专题发言。

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加强党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改革和发展只有得到**人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才能顺利推进。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要认真体察民情,和群众广交朋友,吃透和把握人民群众的真实意愿,要坚决纠正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瞎指挥的不良作风,真正为群众利益作想。

2、必须下决心逐步解决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各种问题。当前在推进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如工程款拖欠严重、土地被占用得不到合理补偿、法院判决得不到执行等。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新旧体制交替和发展初期必然会遇到的,但是很多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稳定,从而制约着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同时也影响着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因此,各级组织应当认真疏理这些问题,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认真研究,逐步解决。

3、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我认为要从三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工作程序,堵住腐败源头。二是要强化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诫勉谈话,时刻警醒干部。三是一旦发现违法乱纪行为,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三、切实加强组织建设,为**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从组织上巩固党,为政治路线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我们党从八十多年艰苦历程中得出的重要经验。对**来说,要把县委的决策贯彻执行好,同样离不开有力的组织保证。怎样加强我县党组织建设,我认为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民主集中制,才能激发党组织的活力。党组织在决策前要深入调查研究,多方听取意见,对专业性问题还应当向专家咨询。要坚持重大决策实行会议讨论决定制度,确保参会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发表意见。对于好的意见和建议一把手在集中时要给予采纳,这样才能形成广泛的民主基础,充分调动决策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决策一旦形成后,不管持赞成还是反对意见,必须坚决贯彻执行。

2、只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切实加强阵地建设,确保每个基层组织都有正常的活动场所。要从发展党员、经常性教育、流动党员管理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支持和鼓励农村基层组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乡镇党委和有关部门要帮助村党组织研究壮大集体经济的产业项目,要让村级组织既能增加集体收入,又能带领群众致富,从而增强村级组织领导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学习心理论文范文6

其包括对数学知识的畏惧和教师的畏惧。有些学生从小学高年级从心理上就认为数学难学,到了初中就认为更难了,认为自己再努力也学不好。还有部分学生,怕教师课堂上提问到自己的名字,讲错了难为情,同学看不起自己,或受到教师批评,这些都是其心理的表现,如何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心理呢?

(一)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从教师做起在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讲,出差错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出现学习差错就要分析差错的原因,在努力去改正,失败是成功之母,要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不做对题不罢休,如:我在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系关系故意提问一学困生,方程X2-3X+1=0与X2-2X-1=0的所有根之和为几时,学生答第一个方程的两根之和为3,第二个方程的两根之和为2,所有根之和为5,当然,我没批评他,并关心的启发他第一、二个方程都有根吗?然后他正确答出结果为2,从此该生在数学课上,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二)调整教学节奏,帮助学困生消除畏惧心理数学在初中的各门学科中是一门较难的学科,常听学生抱怨“代数繁”“几何难”涉及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就更难上加难,学困生更是望而却步,因此,在数学中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铺设台阶,按梯度设置习题,课时是进度,而学生能否明白能否会用更是进度的关键,因此要适时、恰当地调整教学节奏,让困难生听懂和理解。

二、线性头脑

感知方式呈线性特性,思维方式习惯于单项顺承,缺少跳跃,更不敢逆序而思。具有线性头脑的学生表现为很少想到超越前面的步骤去看后面的步骤,本来可以一下子把握整体或找到突破关键,而这类学生都按部就班,苦苦思索,空耗时间,对有线性头脑表现的学生要从问题的思路为突破口,多进行逆向思维,结合思维训练,从而克服学困生单一死板直线想问题的模式。

三、依赖心理

有依赖心理的学困生表现为缺乏自信,手脑较懒惰,缺乏本身的独立思考,信赖或依附性强,对信息的加工相对简单刻板,注意品质极差,对数学知识不求甚解,甚至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

(一)强化自信心,培养学习意志要让这类学困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别人能学会,我也一定能学好,一个意志薄弱,不勤于思考的学生往往表现在学习上是一个失败者,学习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处处有疑难,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疑难的过程,因此要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要恰如其分的增加难度,让他们在克服困难中前进,具体到每次作业,每道题要独立完成,若能解出来或解得较好时,都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

(二)制造刺激,抑制依赖课堂上,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不断制造刺激,课堂上给学生明确的任务和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如解题要迅速正确,并抓时机给学困生一些刺激,如先提问一个很差的学生,给他一个稍简单的问题回答,把题略增加难度,在提问一个较差的学生回答,并鼓励表扬前面的学生:“你回答得很好,难道不能答得更好吗?”适度的刺激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果然答得很好。再如,在单元复习时,组织学生写单元小结,大家一起动手动脑,最后选几种好的贴出来,供大家互相学习,也能克服依赖,既克服学困生对优秀生的依赖,也克服对教师的依赖,要让他们明白,方法才能“以一当十”,教师不是永远的拐杖。

四、逆反心理

即在一定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事物产生厌恶,反感情绪,做出与事物发展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学困生的逆反心理表现为对知识学习的逆反,对教师的逆反,这两种表现相互作用,随之学习的消极态度与厌恶情绪便油然而生,甚至有的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倘若再加之学困生存在逆反心理,不更是雪上加霜吗?

(一)练习量要适当适当的练习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巩固必不可少,题目过偏、过难、作业量大导致学生超负荷运转从而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甚至对数学索然无味,因此教师自己要多做题精选题,布置给学生的题要精挑细选,进行归类练习,把“类”练到而不是把题做遍。

(二)不要把考试成绩差都归于学生教师要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要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表扬是“金”不要吝啬表扬,不要拿他们跟优秀生比,要和他们自身比,借成绩差挖苦讽刺学生都可能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分析差因,帮助制定具体学习措施以利提高。

学习心理论文范文7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中医美容的萌芽。逐渐发展到今天,已经趋于成熟,各种技能方法与技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朝代的史书上或各种古代医学书籍上都有较多的记载。我国生活美容和医学美容相互促进发展,构成了中医美容的悠久历史。从远古的最简单的美容方法开始逐步摸索,前进取得了无法比拟的成就。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医美容有历史悠久,时间丰富,对生活美容的介入,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等特点。有多种美容方法,如:食膳美容,针灸美容,推拿按摩美容,气功美容等方法,可见中医美容的多样性。中医美容还分为多种临床学科,有皮肤美容,眼科美容,耳鼻咽喉科美容,内科美容等,可见中医美容的兼容性。

学习了中医美容,不仅对中医的一些基础理论有了初步了解,还掌握了一部分美学和美容学的知识。这不仅对今后的生活有帮助,而且对临床医学的学习也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中医美容更是一门要求技术精湛的学科,学好中医美容,会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以后还会学到中药美容的知识,要求掌握的知识会更谨慎,精准。在这短短的半学期学习到的虽不深,但是已经激起了我的兴趣,我会继续努力,让自己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学习心理论文范文8

论文摘要:舒曼的文化合流理论是最具代表性的第二语言获得研究理论之一。从阐释学的理论角度出发,重释并建构文化合流理论的元理论问题,证明文化合流理论对于第二语言获得的合理性,并从交往行为理论的角度出发,指出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的建构能够促进文化合流。

论文关键词:文化合流;阐释学;交往行为理论

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主要研究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与学习规律,是一门跨学科的理论。在语言获得的研究中,经历了从“教”到“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重心的转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把“教”放在主导地位,重视语言教学理论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才开始受到应有的关注,第二语言的学习理论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理论和假说。其中舒曼(Schu—mann)的“文化合流理论”是最具影响力的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理论之一,它享有与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假说、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假说、塞林格的“中介语”理论等著名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模式同等重要的地位。但与这些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不同,舒曼把“文化认同”作为第二语言获得的着力点,认为这一因素对第二语言的获得极其重要。文化合流的第二语言获得理论顺应了当前全球化的趋势,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为此,非常有必要在更深的层次上探讨这一理论。此外,由于文化合流是在心理语言学背景下诞生的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环境和个人的心理因素的心理学实证研究出发来研究文化合流理论。本文从阐释学这一角度论述这一获得理论的合理性,并且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出发论述良好的交往环境能促进第二语言获得的研究。

一、对文化合流理论的争议与反思

舒曼在1978年提出了文化合流理论。文化合流是指一种逐渐适应新的文化的过程。这一模式的中心命题是:第二语言的获得是文化合流的一个方面,一个人能将自己的文化与第二文化合流多少决定了一个人获得第二语言的成败,也就是说,文化合流理论强调的是第二语言获得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及心理距离所决定的——距离越近,学习者的学习愈成功,反之亦然。文化合流理论力图说明在第二语言获得过程中,对第二文化的认同感对于语言获得的关键作用。第二语言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如果学习者对于第二文化有崇拜感、亲近感和认同感,他就越容易获得第二语言。

自文化合流语言获得理论提出以来,尽管其实践效果和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但争议也是颇多的。例如,有的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驳斥了这一理论,认为其并没有说明第二语言规则是如何在大脑内部建立的,学习者综合各种语言信息的机制是如何运作的,也就是说,该理论未能进一步解释第二语言知识是怎样在“黑箱”中被内化和吸收的,即输入是怎样变成摄入的,然后又是怎样进入学习者现存的中介语系统而改变中介语知识结构的。诚然,文化合流理论缺乏对大脑的语言学习规则的深入的实证研究,但文化合流理论避开这一复杂心理现象的说明是有客观理由的。

心理学是植根于经验和假设的实证研究,尽管实证研究极其重要,但实证研究往往是带着某种先人为主的理论指导的研究,或以验证某种假设为目的的研究,不仅如此,其结果常常与理论并不相符或与假设并不相关,使研究陷入困境。例如,关于双语者的语言是如何在大脑中表征的探讨,就遇到类似的困难。问题就在于实证研究是基于一些自以为是“不言自明的理论和假设”而操作的,而这些理论恰恰最值得反思。也许舒曼正是意识到用实证的方式来研究大脑的运行规则会有诸多的“未知”,毕竟这些关于人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规则是不可感的,即使是可感的,你也无法确认你的可感是否与他人相同。所以,对于文化合流是如何通过大脑的规则运行影响第二语言学习及学习者如何综合语言信息,舒曼并未作出任何阐述。他的这一做法给予人们的启示是某些研究,尤其是关于大脑的心理学问题也许是无法从实证科学研究中得到确切的结果的,或许某些人文科学的问题如文化合流的问题,可以应用人文科学的方法即寻求元理论性的问题得到深刻的揭示。"

除此之外,与第二语言学习更为密切相关的是,有些学者指出它不适于课堂学习模式,因为这种模式是一种强调学习者深入到第二国自然习得第二语言的模式,而非本国的课堂教学.不可否认,对于与第二语言文化的心理距离,当然是深入到第二语言学习的国家而能够更加的接近。但这种学习语言的条件并非所有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都能够实现,所以只能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尽量创设这一条件。许多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文化的导入无疑比拒绝渗入任何第二语言文化去学习语言要有效的多,尽管没有深入第二语言国家学习语言有效。正像舒曼所指出的那样,心理距离决定了第二语言学习的成功与否,只要是能够让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距离趋近,就能够有效地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并非只能通过深入第二语言国家才能实现文化合流。为此,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课堂要尽量导入相关的文化因素,建构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让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第二语言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合流,更好地取得第二语言学习的效果。

可以看出,对于文化合流理论的争议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其一,是针对文化合流的理论问题:如果不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模式进行论证,人文科学的方法是否能够迎难而上?其二,文化合流理论的适用范围问题:如果没有条件深入到第二语言国家内学习语言,文化合流是否可能?其三,如果文化合流可能,如何才能加强文化合流,从而能更好地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以下就这3个相互关联的方面进行论述。

二、文化合流的元理论建构:阐释学视角

对于第一个争议的问题,从人文科学的角度来研究文化合流理论的深层次问题似乎要轻松得多。因为语言和人文学科关系密切,语言对于人文学科来说具有本源性的意义,一切人文学科的问题都要到语言里去寻求答案,反过来,人文学科又为研究语言提供方法。阐释学就是一门与语言联系紧密的学科。很多人认为阐释学与语言的联系是在语言学转向之后的事,然而阐释学从来都是与语言联系在一起的。阐释学的演变尽管历史久远并数易其貌,但始终与语言相伴而行。施莱尔马赫曾指出,在阐释学中所预设的一切问题都是语言的问题。第二语言获得与语言,或者更确切地说,与语言的理解是分不开的,研究它当然离不开阐释学。阐释学为研究文化合流理论的合理性提供了极强的元理论支撑。

首先,第二语言的获得离不开理解,因为理解的可能性为第二语言的获得提供了信心。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语言是思想符号,虽然语言存在差异,但是所有思想是一致的,理解还是可能的。到了中世纪,人们认为具有一种普遍的,独立于任何语言外壳的思维内核“精神语言”。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为了反驳怀疑论者皮罗的“一切都可以怀疑”的观点,提出至少“我活着,我存在,我理解”还是不能怀疑的。即使是现今,也不乏持这种观点的人,最为典型的就是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这些观点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世界文化合流及人类的相互理解提供了理论上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阐释学是一种理解世界(把世界作为一个篇章进行理解)的理论。阐释学提出理解不是一种认识模式,也不是一种行动模式,而是此在的原始性的实在形式和根本活动,人的一生就是以理解这一方式生活的。所以说它是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说,阐释学的原则对于人类的各个方面普遍适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阐释学原则也适合于研究在第二语言获得中有什么样的理解活动发生以及如何促进这种理解活动。

阐释学认为,人是理解的动物,只要活着,就会拥有一定的自我理解和理解世界的能力,缩小间距,即人具有去远、定位、去陌生化、把世界周围化的,从而把自己融入一个更大的世界中去的能力。所谓“间距”,其本质是指理解者与对象之间的差异。如果没有差异,理解就成为不必要——差异产生理解。间距是一切理解的前提,因为间距的存在,理解才成为需要。在第二语言获得过程当中,间距主要表现为心理间距、语言间距、文化间距。从根本上说,这些间距的存在使第二语言的获得成为必要,但是同时也成为第二语言获得的障碍。从这一意义上说,第二语言获得也属于“在世之在”——人的理解活动的一种形式,为此,理解中所发生的一切基本活动,必然也发生在第二语言获得当中。"

那么在第二语言的获得中,发生了什么样的理解活动,间距是如何被缩小的呢?正像海德格尔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常常是已经归属于特定的“传统”,因而被抛入到一定的成见之中。无论怎样的理解都总是以成见为立足点,都以成见开始。但是面向未来,我们一面筹划自己存在的可能性,一面以过去为现在的媒介,自觉地跨越间距,将过去的“真理要求”适用于现在的修正。这就是伽达默尔提出的“视域融合”——即将过去的视野和现在的视野相融合,结合事件的真理会在更高的层次实现。视域融合对于经验是开放的,也说明理解是具有创造性的。通过这种视域融合,并不一定最终能够到达“绝对真理”。根据每一次的历史状况,自我理性的完结性会不断地被打破,这是理解的不尽源泉。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视域融合,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接触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文化合流与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相伴相随,即使没有深入到第二语言国家,文化合流同样也是可能的。理解作为此在的根本存在方式,不管学习者是否意识到,理解活动确实在发生;而第二语言初学者又必然是带着本国文化“成见”的人,所以在第二语言获得过程中即理解过程中,本族文化是敞开的,第二语言文化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本国文化成见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形成新的“成见”,在新一轮的交流学习中充当理解的立脚点。此时的状况又会成为新一轮学习的源泉,即语言的基础。如此这般,视域融合不断发生,理解不断循环,即第二语言学习者以及所在国成员的成见都发生了改变。经过这样的视域融合,第二语言学习者实现了本族文化和第二语言文化的合流。这是第二语言学习和获得的必然趋势,即使在课堂教学上,文化合流也不可避免。

可见,从阐释学的角度出发,文化合流理论的元理论问题得到深刻的剖析:第二语言学习同时是理解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第一语言文化与第二语言文化不断发生视域融合,文化合流必然发生,为此,即使是非第二语言国家,文化合流也是可能的,这是第二语言学习的起点也是归宿。

三、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的建构:交往行为理论视角

如前所述,文化合流贯穿了整个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舒曼提出,文化合流程度的大小有赖于第二语言学习者自身对第二语言文化归附动机的强弱,更详细地说,第二语言获得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及心理距离所决定的,距离越近,第二语言越易获得。可见,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社会距离以及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决定社会距离的各种社会因素可以影响学习者的动机、对目的语及其社团的态度、目的语输入的品质和数量以及总体学习环境的优劣。能带来“优质的”学习环境以及质和量均合乎要求的目的语输入的社会因素应具有以下特征“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互视社会平等,并均希望前者被后者同化;两社团自我封闭性小;学习者社团规模不大且缺乏凝聚性;两社团的文化冲突不大;两社团对彼此有好感;学习者社团打算在目的语地区长期居留。若上述各社会变量呈现出相反的特征,如当学习者社团自视社会地位优越或低贱时,“劣质的”学习环境便会产生,从而对文化适应和语言获得构成障碍。

同时,舒曼特别提出,在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要强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主要是在社会距离难以确定,即社会因素对文化适应不构成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时才发挥作用。所以,在外语教育环境下,学习者不能与目的语社团直接接触,反映两社团关系的社会因素对文化适应的作用变得模糊,学习者个人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心理感受,即心理距离的作用可能变得更加突出。这时,如何帮助学习者克服语言和文化震惊,选择合适的学习动机,跨越语言自我的心理屏障便成为外语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从以上的论述中不难看出,自然习得第二语言也好,课堂学习第二语言也好,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的建构是可以缩短社会距离和改变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不良的心理因素的关键,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主观和客观上的优越条件,增进了文化合流,对第二语言的获得起着关键作用。"

当代西方著名思想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提出,交往是以言语为媒介,通过对话即“话语民主”达到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与“一致”的行为。从这一表述中可以看到,他把交往的最终目的归结为“理解”,他所说的“话语民主”的含义就是指人们展开自由、平等的辩论、对话、商讨并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同时,哈贝马斯认为,真理由共识构成,而共识是人们在没有内外压力和制约下的理想情境中通过交往达成的。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会追求一种平等而真诚的人际关系,对这种道德理想的追求先验地存在于语言使用的过程中。所以,他进一步指出,对话必须是基于对话双方的平等、真诚,参与愿望和切合情境的意向性,表达清晰的基础上。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构建良好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争辩(对话)双方必须具有沟通的真诚愿望,这是进一步争辩的立足点。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第二语言学习者与所在国成员对相互文化的认同,希望互相借鉴交流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心理准备。参与对话双方必须是平等、自由的,这样的对话才是民主的,才能真正进行下去。参与对话的双方必须能够相互抗衡,因此第二语言学习者应该团结一致,统一起来,让所在国成员与之对话成为需要。对话双方的表达必须是清晰的,如果第二语言学习者与所在国成员的文化相差太远,表达无法清晰顺畅进行,将为平等顺利对话带来障碍。

可以看出,哈贝马斯的语言交往行为理论为如何促进文化合流提供了理论指导:建构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能有效缩短第二语言学习的社会距离和改变学习者的不良心理因素,促进文化合流,进而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

四、结语

文化合流理论是一种顺应世界文化大合流时代的第二语言学习模式,它提出,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它有着诸多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合理性,对第二语言获得的动力机制以及获得过程中的洋泾浜化现象作出了独到的解释,为习得理论的深入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尽管如此,文化合流理论也不乏值得商榷的地方。

学习心理论文范文9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九龙坡区共有党委70个,其中区党委1个,机关部门、镇街党委(党工委)32个,社区党委36个,村党委1个,共有党员20584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理论学习出现了“上面热、下面冷,城市热、农村冷”现象,党委中心组学习情况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基层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内容空洞、形式单一、方法陈旧、效果欠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党员队伍老龄化,文章版权归文秘站网作者所有!对学习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在全区20584名党员中,35岁及以下的有3503名,占17%;36岁至45岁的有3608名,占18%;46岁至54岁的有4172名,占20%;55岁及以上的有9301名,占45%。党员老龄化偏高问题,影响了对进一步加强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一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中心组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定位不准确,有的把中心组学习当作研究部署工作的一种形式,有的把中心组学习简单理解为领导干部学习理论、研究理论的场所,有的为应付上级检查、为完成任务而学,导致一些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不落实,难集中学习,学习质量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是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学习内容方法单一。在全区20584名党员中,研究生有94名,占0.5%;大学本科有3020名,占14.7%;大学专科有3113名,占15.1%;中专、高中有4562名,占22.1%;初中及以下有9795名,占47.6%。文化程度偏低问题,对加强科学理论武装形成了巨大障碍。同时,在基层党委中心学习组中,有的照搬照抄区委中心组学习意见,不能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工作实际和党员自身文化程度去合理安排学习内容,特别是没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一些重要问题。有的缺乏灵活性、多样性和吸引力,内容简单枯燥,照本宣科,没有在领会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上下功夫,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和科学决策能力。

三是理论与实际脱节,学习效果不明显。在基层,有的党委中心组学习仍然只是就理论学理论,浮在表面,泛泛而论,缺乏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入思考,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和决策脱节。有的党委中心组在学习中虽然能够联系工作实际,但联系领导干部个人的思想实际不够,即使联系思想实际也是避重就轻,不能进行深刻的自省,理论学习与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相脱节。

四是考核措施执行不力,缺乏激励约束机制。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对党委中心组学习的考核还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学习的效果和质量还不能得到全面真实的反映,特别是学习考核结果不能同干部的评价、提拔等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使中心组学习缺乏一种刚性约束和外在压力,“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二、实践与探索

针对干部理论学习存在的问题,九龙坡区委按照“学理论、议大事、转观念、出思路、建班子”的要求,抓住重点,开拓创新,以区委中心学习组示范带动机关部门、镇街党委(党工委)中心学习组,镇街党委(党工委)中心学习组示范带动村、社区党委中心学习组,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逐步构建起了三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网路,增强了基层领导干部执政领导能力。

(一)抓认识深化,增强党委中心组学习自觉性

我们在构建三级中心组学习网络的实践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深化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抓好理论学习、提高学习质量重要作用和意义的认识,切实纠正党委中心组成员思想观念上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一是强化深学理论知识的观念。只有学深学透党的重大科学理论,才能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总揽全局的能力。区委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意见》,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学理论、学知识,做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做深学理论、善谋发展的模范,为干部群众加强理论学习做出表率,从讲政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看待理论学习,始终要求把理论学习放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首位。区委中心组成员率先垂范,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觉悟、一种修养和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积极参加中心组组织的学习、调研、参观考察活动,以实际行动带动各级党委中心组成员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来指导实际工作的自觉性。二是强化理论是行动先导的观念。党的重大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实践和经验的科学总结,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基本的依据、思路和方法。区委要求各级党委中心组成员,要用理论做先导,下功夫学习和掌握党的科学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区委中心组在深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后,正确分析区情,提出并大力实施“高新技术、都市农业和城市化”三大战略。各基层党委中心组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施政纲领和发展举措。三是强

化学无止境的观念。理论学习不能浅尝辄止。区委要求各级党委中心组成员必须进行系统学习、反复领会和不断实践,真正学懂弄通,逐步实现由学习到运用的转化,不断提高领导素质和工作水平。在每年年初,区委宣传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全区中心组学习计划,列出学习专题,各级中心组成员按照计划,认真自学,积极参加专题讨论。在每年的学习中,明确要求各级中心组成员人均自学时间达到80小时,集中学习时间为12天,年人均做笔记1万字以上,撰写心得体会文章、调研文章,并尽可能的争取在市级及其以上政工刊物上发表。(二)抓制度完善,增强党委中心组学习科学性

党委中心组学习要长期坚持,提高质量,并取得实效,需要健全的制度作保障。我们在构建立三级中心组学习网络的实践过程中,注重完善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学习档案,建立健全理论学习领导责任制、中心组学习考勤制度、学习日制度、中心发言人制度、干部脱产培训等制度,始终把外在约束与内在动力结合起来,不断规范和约束各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

一是坚持“一把手”率先垂范。建立中心组学习领导责任制,明确各级党委“一把手”是中心组学习的第一责任人,要带头读书、带头思考、带头发言,引导党委中心组成员加深对科学理论的理解,增强学习的实效。在区委中心组学习中,区委书记郑洪同志亲自确定学习主题、审定计划安排、主持集中学习,带头调研、带头发言、带头作辅导。在区委中心组的带动下,各基层党委中心组逐步落实了学习“一把手”责任制,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学习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妥善处理工学矛盾。建立学习日制度和补课制度,要求各级党委中心组从增强学习的实效出发,根据学习内容和人员在位情况,统筹安排工作和学习。集体学习、读书会、中心发言等活动一般安排相对集中,如在每月的月初和月末安排两天,或相对固定在每周一个学习日。对因故不能参加学习的中心组成员,制定具体的补课措施,由各级党组织“一把手”亲自把关,指定专人负责抓好落实。三是切实加强检查指导。区委把理论学习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目标管理体系,纳入文明单位达标要求,纳入年终目标任务考核和选拔任用干部的程序。针对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坚持学习考勤、学习通报、年终考核、检查评比,针对中心组个人学习加强指导力度,坚持学习汇报、讲评,对中心组成员的自学进度和读书笔记进行及时跟踪,定期开展学习讲评,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提出要求,增强对理论学习的认识和自觉性,防止自学变成“自流”。四是建立理论骨干队伍和中心组学习秘书。在建立三级中心组学习网络的实践过程中,区委高度重视理论骨干队伍的建立和培养。区委成立了理论宣讲团,由分管副书记任团长,基层各单位各部门成立了理论宣讲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设立了中心组学习秘书,区委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各级党组织中心组学习秘书工作的通知》,70个党委中心组都按要求配齐配强了理论学习秘书。坚持每年举办两次培训班,组织理论骨干和学习秘书集中学习培训,邀请中央和市理论专家、学者做专题辅导,着力提高各级党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的整体水平。

(三)抓关键环节,增强党委中心组学习针对性

学习内容、学习辅导、讨论总结、经验交流、考核评比是保证和提高各级党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质量的五个关键环节,也是中心组学习规范化的重要标志。我们在构建三级中心组学习网络的实践中,紧扣这五个重要环节,促进中心组理论学习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准确把握学习内容。坚持选好专题,突出重点。20__年组织安排了“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等15个学习专题,20__年组织安排了“争做党员先锋与构建和谐九龙”、“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二届八次全委会精神,科学谋划我区‘十一五’规划”等12个专题学习,20__年组织安排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提高综合竞争力”、“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十项专题学习内容。二是进行必要的学习辅导。坚持请进来,先后邀请了中央和市级领导,国内知名学者,区内“十大标兵”给各级中心组成员做政治理论、经济形势、人文科学等专题报告。坚持走下去,组织开展了“三个代表”下基层、“十六大精神”进村社理论宣讲活动,组织开展“专家教授讲理论、领导干部讲政、先进模范讲事迹、技术骨干讲科技”的“四讲四送”活动,有效帮助了各级党委中心组成员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坚持走出去,组织区委中心组成员到近郊区县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学习考察,组织基层党委中心组成员到井冈山、西柏坡、东北等地参观学习,提高了中心组学习的实效性。三是精

心组织好讨论和总结。坚持在专题学习之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意见征集,有的放矢地安排学习内容和设置讨论思考题。围绕学习内容开展小组讨论,并确定两名中心发言人进行大会总结交流发言。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中心组成员都要求结合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对所学的内容和重要问题深入思考,加以总结提炼,并积极撰写学习体会。四是搞好经验交流。中心组学习现场会暨经验交流会是促进各级党组织中心组规范化建设的有效方法。每次区委中心组学习,我们都邀请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列席,旁听和观摩整个学习过程。基层党委开展中心组学习,都要求所属党支部负责人列席,旁听和观摩。同时,每年还定期开展两次全区性的中心组理论学习现场会暨经验交流会,每次观摩一个示范型中心组开展中心组学习,推选5个党组织进行经验介绍,邀请市区领导进行现场点评,以现场观摩和典型引导的方式,把中心组学习不断引向深入。五是严格考核评比。区委高度重视基层中心组理论学习情况的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考评基层党委中心组对基本理论观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否领会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考评运用基本理论改造世界观,坚定政治信念,纯洁思想道德的成效;考评运用基本理论形成基层党组织工作思路的情况和指导基层全面建设的成果;考评基层单位的建设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全面的检查考核,对中心组建设完善、学习内容安排合理、学习组织认真、学习效果明显的党组织,评定为全区“示范型中心组”,由区委宣传部统一授牌。(四)抓学用结合,增强党委中心组学习实效性

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科学理论知识来指导和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快速开展。我们在构建三级中心组学习网络的实践过程中,坚持提高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质量,注重在调查研究、学以致用上有所突破,在运用科学理论改造思想、推动工作上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