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计算机教育教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06 18:33:30

计算机教育教学论文

计算机教育教学论文范文1

1.1落后的教学方法

现阶段,在职业教育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模式仍旧比较传统与古板,虽然其教学模式在不断改进,在其教学过程中逐渐融入试验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等,但这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下,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的幅度较小,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因此,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创新与改革。

1.2 偏低的教学水平

在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中,其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主要是由于教师的理论知识结构不完善,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同时由于教师未能进行再次进修与学习,致使其实践能力较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讲授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不足。部分学校的教师不重视实践活动,致使对上机课程安排不足,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理论与实践不能进行有效的结合,最终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

1.3枯燥的教学内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持续发展,计算机教学内容也要不断更新,但职业教育的计算机教材内容却未能紧随时展的需求,其内容相对落后,学生对其知识的学习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计算机不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涉及的内容也是十分广泛的,如:硬件、软件、程序等,但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不全面,导致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也不系统。

1.4较差的动手能力

随着大学的扩招,职业学校为了发展,其招生的标准逐渐降低,学生的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弱,动手能力不足。同时,由于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对计算机的接触较少,使其操作能力不足,从而影响着教学的顺利开展[1]。

2影响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因素

目前,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中在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为了提高其教学质量,下文将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一,在教师方面。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比较传统、僵硬,在教学中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利于学生的发展,但事实证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教学的需要,要在其教学方面不断创新,才能提升其教学质量。其二,在学生方面。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及职业教育生源质量偏低,使得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创新的教学方法,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帮助与指导,使其不断增强信心、明确目标,进而实现高效的学习[2]。

2.1改进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的建议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教学是重要的,但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存在诸多的不足,影响其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将给出几点建议,旨在改善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2.1.1丰富教学方法

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要不断丰富其教学方法,如:参与式教学、引导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如:计算机、投影、网络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问题进行引导教学,让学生逐渐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2.1.2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要不断提高其教学水平,通过学习与培训,逐渐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从而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使其综合能力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学校要保证其教师的队伍,在计算机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完善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操作技能,才能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提高其教学水平。教师要积极进行进修与实践,通过不断的交流,使其素质不断提高。

2.1.3更新教学内容

职业教育的教材内容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日新月异,学校要不断更新其教材,但教学的内容是有限的,不能与时俱进,此时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进行大量的搜集,从而丰富教学内容,使其更具实效性,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培养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2.1.4培养动手能力

计算机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分层次教学与因材施教的有效结合,将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等。

2.1.5增加基础设施

学校要加大对计算机专业的投入力度,在其教师资源、资金资源与设施资源方面进行有效的投入,使计算机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针对目前职业教育学校计算机不足的情况,要增加电脑数量及其配套设施,从而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3]。

3总结

计算机教育教学论文范文2

1.1能因人而异地制定教学进度,提升学习的自主地位

每个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是不同的,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同一个教材传递给学生的信息也有所不同。传统教学方式只是单纯地由老师面授,很多学习差等生可能会在学习时颇费力,仍不能真正领受,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恶性循环,导致成绩更差,老师因这些学生,也会放慢讲课的进度,这又影响了优等生的发展。所以解决这种因人而异的问题,就需要使用计算机技术加以帮助,它能够通过“人机对话”等方式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这样能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能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计算机技术已经与多媒体成功相结合,能够具备声、光、色、形等多种功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变成生动的形象,寓教于乐,使科学性和趣味性都能在教学中有所体现,教学传播渠道不断扩大,传播方式也更加具有表现力,让学生觉得真实又富有乐趣。学生也能很好地融入其中,调动了脑、手、耳、口、鼻等多个感官,学生的认知与丰富的情感相得益彰,学习情绪高涨,学生的想象力也变得非常丰富,思维更加活跃,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种环境下,特别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对于现代教育事业来说,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以及借助多媒体的使用,使教育模式由传统的单人教学转变成了多功能的教学模式,教育方式多样。在教育中还大力运用多方资源,使计算机像一个资料库,成为了一个强大的载体,让学生们都有一个资源共享、沟通有无的渠道,对教育极其方便,也便于汇总和流通。学生查找资料非常便捷迅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教育也更加得心应手,没有地域环境的局限。计算机技术还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教育成本,新型教育模式的层出不穷,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也能根据家庭经济状况有更多的选择,例如远程教学或者网络教学等,都是减少学费的一个好办法,也降低了学校的教学成本,教学范围还能扩大,一举多得。

3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计算机技术应用在高校教育教学中有很多优点,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此在今后,学校要更加重视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3.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现在已经越来越普及,它使计算机的使用更加没有局限,信息的汇集和流动能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网络更便于人们的讨论和交流,教师可以把教学心得和课件都通过网络上传等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很多学校还开设了网络授课,更能满足学生们的多重需求。

3.2辅助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

在教育教学中运用计算机技术,要充分考虑的是寓教于乐,而不能单纯是题海战术的展示。教师也不能单纯操纵机器,要运用自身的肢体语言,调动课堂气氛,融合体现人性风格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达到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统一,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情感、兴趣和社交等各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全面型人才。

4结束语

计算机教育教学论文范文3

第一,功能确定。根据《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需要,系统应完成以下功能:

(1)建立与设备实际安装情况相同的平台,使用了3DMAX,虚拟现实软件cult3D,Flash,DreamWeaver,Flash,photoshop,AfferEffect等建立最新型号的虚拟电脑硬件,然后建立与设备相关的各种保障设施模型,最后建立要进行虚拟仿真的设备的模型。

(2)实现虚拟电脑硬件组装后相关的寄存器、存储器、I/O设备、接口、CPU芯片及插座的操作,对可采用鼠标控制方式实现对其控件的操作,并通过仿真逻辑,将其动作结果显示在设备显示器上,从而完成设备的通电检查步骤,实现通电逻辑。第二,设计思路。从课程教学的需要,计算机仿真交互教学网站的课件常见的有如下几种类型:

1)Flash课件;

2)三分屏课件;

3)PPT课件;

4)用于仿真交互自学的课件。第三,Flash课件。传统教学中计算机工作过程和原理的讲解,采用图形和文字加以介绍,学生不易理解,感到课程单调、枯燥,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大。采用Flash制作动态课件,充分用动画、声音、交互、视频以及剪辑等基本元素,能形象地表述计算机各部件的安装和各元器件数据交换和指令传送的过程。因Flash制作的课件图文声像并茂,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Flash课件容量小,适应于网络的流式播发技术。第四,三分屏课件。三分屏课件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支持网络点播和直播的课件,主要包括视频(或音频)模块,课件提纲模块和PPT讲义模块。为了方便学生网上学习,我们将课程各小节的知识点以及难点和重点,录制成网页格式的文件,放在学校网站的树形目录结构中。三分屏课件可解决各级学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让优秀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乃至生动的肢体语言和独特的教学感染力得以传播推广,降低教育工作者交流学习的成本,帮助教师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学生可以对没听懂的、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反复观看,提高学习质量。第五,PPT课件。PPT课件的制作功能强大,不仅文字编辑功能强、段落格式丰富、文件格式多样,绘图手段齐全,而且通用性强,易学易用,有强大的多媒体展示功能,较好的WEB支持等优点,PPT课件形式的多样化,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内在对知识的渴求,特别适合教师拿它来教学。第六,用于仿真交互自学的课件。教师制作课件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强调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构建他们自己能掌握的一套知识,因此课件设计中强调学乐相结合,比如,学生可依据所学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知识来进行计算机元器件的安装、调试,如某一步骤不正确的话,仿真系统会给予提示并自行评分,这样,学生就能明白错误出在哪里,下次学习时能避免同样的错误,学生在仿真组装中渐渐掌握所学的元器件安装的基本知识。

二、运用计算机仿真课件进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计算机教育教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主席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要靠教育。因此在当前积极推行的学校素质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作为一名计算机课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而且使学生学会了进行独立思考和科学的思考,为他们以后发展为创新型人才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计算机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作为一名计算机课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1、树立全新的教育观。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首先,明确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其次,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推行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再次,创新能力需要终身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身激励,因而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2、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首先,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成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远距离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的教学。其次,由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基于知识归纳型或演绎型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协商"、"问题提出"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树立全新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了客观条件。

3、在计算机教学中,要与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相整合。不仅要培养学生在现代信息环境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创设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第三次全教会“决定”指出:“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而通过计算机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通过变化无穷的画面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区,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我在讲授电脑绘画《缤纷四季》一课时,自制了课件,通过几幅不同季节的图画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并用动画的渐变效果完成四季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季节的变化,体会其多变的美,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和创造欲望。使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一改以往那种被动沉闷的局面。而且,在教学实践中,我还体会到,把计算机引入各科教学中不仅可加大教学的密度,节省时间,而且能根据教学需求将其内容动态地加以分解、组合,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使抽象的讲授形象化,既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亦可拓宽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式教学模式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知”。可见,营造"疑"与"思"的良好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思维的心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应克服扼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行为,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采取问题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情境。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对于在回答疑难问题时出现的不同主张和见解要"沙里淘金",肯定其中的合理成份。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或唱"独角戏"的老方法,还学生以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敢于质疑发问、想象猜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如在(基本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设计一些易出错的程序,让学生自己对这些程序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错误,进一步完善程序的功能,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在计算机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主体性和创新性密不可分,创新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在课堂中,由于时间有限,倾向于训练基本功,掌握基本操作,而课外则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教师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延伸到课外,把课外这个第二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外成为课内所学知识有益的巩固、补充,从而促进课堂教与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1、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在计算机教学开始时,就让他们在业余时间不断积累有关计算机的各种知识,到对计算机了解到一定程度时,我把他们积累的各种知识,定期举办成一个展览会,让学生们在这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跟上时代的步伐。

2、我运用金山画王笔软件和窗户中的画图教学,与美术组共同举办了我校小学生电脑制作绘画,贺卡课外兴趣小组。电子绘图与美术教学联系紧密,它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学生的美感越好,美术基础越扎实,那么学生用电脑创作出的作品就越佳,就越能体现学生自己的风格。我在全校同学面前展示他们的作品,肯定他们辛勤创作的成果,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我结合字模块教学,与语文,数学,科技,体育等学科共同联合举办不同主题的电子板报竞赛。关于字模块教在其他学科中丰富多彩的应用,我也做了一些实践和探索,我发现在教会学生制作课程表,写通知,排版等简单的操作,但还没有更深层次的应用时,学生学着学着,兴趣就不浓了。为此,我与语文、数学、科技、体育等学科教师进行探索,发现实行老师指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综合类电子板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电脑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4、我在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教学中,把简单的电子文稿的演示逐渐转入电子动画的创作,让学生结合自己学过的电子绘画,电子音乐进行创作,运用多种电教手段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定期为学生们展示他们的动画作品,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学习兴趣。

5、我把简单易学的电脑图片处理软件和传统的摄影相结合,开设电脑摄影课外兴趣小组,把电脑引入摄影的后期制作,对照片进行再加工,结果学生创作出生动活泼的电脑作品,有时能把自己的照片处理成明星照,这些都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电脑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6、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扩大了学习、讨论和交流的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教会学生使用网络,就是教会学生掌握21世纪信息化社会生存的手段。自从我校开设了网络知识课后,使学生的眼界大开,激发了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都迫不及待地上网,根据兴趣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甚至有些学生还在家中和家长一起浏览学校的主页,或用电子邮件写信。许多同学还教会家里的老人上网,给他们远方的亲友发去电子邮件。

五、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为走出传统教学中"重求同,忽视求异,重集中思维训练,忽视发散思维训练"的泥滩,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砸碎应试教育的模式和框架,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倾向,注重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具体来讲,就是要通过挖掘教材中能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的思考信息朝多种方向扩散,提出各种设想、多种解答。如在讲授windows98的目录操作和文件目录属性的设置后,可故意将学生以往建立的文件拷贝到一个隐含的目录中,学生上机时便发现自己的文件"不见了",纷纷提出为什么?此时再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他们便可能找出“被删除、被更名、被设置为隐含属性、被复制到其它目录中后再删除源文件”等多种答案。教师再对他们的想法给予进一步分析,肯定其正确的方面,通过这样的学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近年来,我在计算机教学中还进行创新设疑启思,不仅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而且还培养他们的收敛思维。收敛思维是在解题中,尽可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众多的方法进行比较,从中确定出最佳方案。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开阔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然后在众多的解法中,经过归纳、判断和比较,最终得出一个最优化的结论。我在教学生如何灵活进行文字编辑时,学生要思考用几种软件把文字进行编辑,是WORD2000中,还是记事本中,或是窗口画图中等问题,这时,学生充分发挥了发散思维,思维活跃,思考着究尽用哪一种方法比较好呢?我抓紧时机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文字编辑。这种教学方法,经过课后的检验,学生掌握得很好,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应用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举一反三,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习活动顺利进行。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在教学中的有机结合和应用,更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

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辩论,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其主要途径有三:一是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指导学生用计算机编辑文稿,用窗口画笔画出简单的彩图和制作书签,卡片,用计算机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帮助老师完成考试成绩的计算与管理等。二是通过辅助教学,来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优势,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根据现有条件尽可能地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知识和大量材料,这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力。三是通过解决学习上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现代教育技术所强调的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目标的构建》,《山东教育》(幼教版)2000/1-2

计算机教育教学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实验教材,建设

 

教育部高度重视中职学校教材建设,对中职学校和广大教师寄予厚望,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2000.3.21)中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编写反映自身教学特色的补充教材和讲义等”。因此,编写、选择和补充适合中职学生口味的“教材套餐”,既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精耕细作,精心打造,同时也是中职学校和全体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实验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源质量较以往下滑教育学论文,出现了实验教材偏难,与学生实际接受能力脱钩现象。以往的中职生录取是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之间的分数段,而今是在普通高中分数段以下,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生源质量下滑,而教材内容和形式变化少,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果不佳。特别是近年来,这一问题不但没有改变,甚至更加突出。

二是实验教材和理论教材的风格接近,忽视了实验教学的特点,难以实现实验教材的创新。课程总框架上理论课重而实践课轻,而且专业课也是重专业理论而轻技能训练;授课模式上仿效理论教学,实践课无法形成体系。造成实验课成了理论课的附属。

三是实验教材建设未与市场需要接轨,与用人单位需求往往有很大的差距,实验教材建设没有邀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对市场了解不多不深,出现了编写实验教材所选素材的“信息孤岛”现象。

四是实验教材的更新速度慢,与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速度相比存在滞后的现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而实验教材的更新速度相对较慢,导致实验教学教材和实验教学环境不一致的情况,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2.中职计算机专业实验教材建设若干问题探讨

中职生的实验教学,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育学论文,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在实验教学中,选择好的实验教材,不断完善教案、讲义,进行模块化整合,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一本满足专业要求、学生爱不释手的实验教材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的前提和基础。

1)建立“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并配套相适应的三类实验教材

由于计算机专业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我们在理论教学的同时,特别注重加强实验教学,以培养具备一定基本理论素养和基本技术技能的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选择或编写三类教材,即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版本级别的实验教材来满足三个层次学生的实验教学,即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开发性实验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学生按不同层次分组,使用不同教材,自主学习,并分别接受教师指导与训练,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分类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实现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

2)组织编写创新型计算机专业实验教材,构建和完善适合中职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

创新型计算机专业实验教材的编写从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发教育学论文,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与改革创新。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的内容,以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总体来讲就是打破“三种思维定式”和做好“三个结合”。打破“三种思维定式”其实是先洗脑。具体来讲:一是打破高教系列和中职系列实验教材一体化混编模式;二是打破将理论教材的编写模式应用于实验教材编写模式之中;三是打破单一实验教材版本,不分层次。做好“三个结合”就是要与时俱进。具体来讲:一是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渗透,互相促进;二是要将实验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实现与企业对接,与社会融合;三是要将实验内容与计算机软硬件更新结合起来,实现实验内容与实验环境同步。创新型计算机专业实验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团队,有科研院所参与,有企事业精英加盟,通力合作,把中职计算机专业实验教材编写好,既要有内容丰富和适合实验教学的纸质教材,也要有各种风格的视频和音频教材,同时辅之以虚拟实验室,为中职学生奉献教材精品和提供访问友好的虚拟实验室平台,促进中职教育又好又快良性发展。

如何构建和完善适合中职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我们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北大青鸟从教材到教学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洪恩集团计算机教学软件使很多人学会了计算机的操作等等,我认为构建和完善适合中职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首先要从实验课程教学质量标准评价体系建设和实验课程教学监督评价体系建设入手,建立和规范对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和全程监控反馈机制教育学论文,同时加大过程考核力度,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对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关键作用;其次就是引进、学习一些知名教育集团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加以消化吸收,构建适合本地学生的实验教学体系;最后就是加强职业教育校际间的交流,联合编写教材或讲义,通过实验教学研讨会、教师教学比武和学生技能竞赛等活动来不断完善和丰富本地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

3.结束语

总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材建设一定要以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以培养具备一定基本理论素养和基本技术技能的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抛弃,不放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在职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卫红.本科层次会计学科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9,9.

计算机教育教学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分组,合作,计算机教学

 

0.为什么要开展分组合作式学习

l信息时代呼唤学习方式的变革

现代教育观念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其中:自主学习体现了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是后两种学习的基础;而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多人为单位分组合作学习,以培养合作精神和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学习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学习者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和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负担学习责任,完成学习任务。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合作学习更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实际上密不可分,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又会促进自主学习。

l竞争社会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纵览当今社会,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往往与企业员工是否具有团队精神有重要的关系。当今时代计算机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IT界正演义着超摩尔定律的奇迹,一个优秀的计算机软件从设计到投入使用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仅仅依靠个人的能力闭门造车完成一个软件已经不太可能,即使完成以后这个软件也已是过时的软件。正因为如此,企业往往需要将一个大型的软件模块化,交于程序员分工来完成。教导学生学会与人共处、相互交流和分享成果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提出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命题。

1.分组合作式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目前许多国家都广泛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他指的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来引导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远程教育论文,以最大限度促进自己及他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实践中共同探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式。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

(1)小组目标。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明确,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共同体会成功的喜悦。

(2)个人责任。小组成员必须完成各自承担的学习任务, 同时还要帮助其他成员。既对自己负责又对小组同伴负责,个人的成功与小组的成功联系在一起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3)相互依赖。小组成员必须相互依赖,互相帮助,以共同促进小组目标的实现,并实现共同成功。

(4)交往互动。合作学习非常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小组成员互相信任、共同探讨、资源共享,一起实现小组目标。师生之间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教师在课堂上充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协助者等角色。

2.分组合作式学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一直尝试大班教学与分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采用大班教学,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理论,然后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全班授课与分组学习中,各组确定研究专题,学生确定小组任务中自己负责的部分,同时在学习各阶段,学生要完成教师要求的个人任务。学生的考核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小组任务的组间互评、小组任务的教师评价、个人任务的教师评价。下图展示了分组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流程:

(1)小组分配

分组形式一般有两种,同质分组与异质分组。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风格与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异质分组的最大优点就在于让学习者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与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既知已又知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在此基础上,我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方法,将班上同学每六人分为一组。在小组中,安排一个高分生,四个中等生,一个低分生,做到组内异质。每组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程度、性别大致均衡,做到组间同质。组间同质有利于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组内异质有利于组内学生的相互合作。

(2)任务设计

合作任务通常有两类,一是小组任务远程教育论文,二是个人任务。当追求的是小组目标时,成员们各自分担一部分任务,各尽所能、集思广益以完成任务。当要达到个人学习目标时,小组成员必须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对新知进行梳理、体会,小组成员可以进行组内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思考结果。如“网页制作”教学过程中,各小组上网或查阅书籍收集资料,选定主题制作专题网站,各组组长根据网站的设计要求将任务进行划分,并制定任务规划书。每个组员根据规划书中的任务要求,完成各自的小组任务。同时,每个组员都需要完成“在线音乐欣赏”个人网站设计。在个人网站设计过程中,各个组员可以充分展现个人特色,挖掘自身潜力。在小组任务的合作中,成员们相互讨论、澄清概念、提出问题。在个人任务的学习中,同学们能认识到自己与小组成员的差距,相互竞争,共同进步,使整个小组集体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3)小组评价

在评价小组学习是否成功时,应注重合作的质量,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应注意多种形式相结合。同时教师应使用赏识教育,要善于发现学生进步、积极的一面,加以肯定与鼓励,又要中肯的指出存在的不足,激励其改进。在网页制作教学中,教师尝试进行演讲式任务评价。当小组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小组成员交流、整合、加工材料,做成幻灯片。每个成员负责讲解自己学习的部分,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并且借此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这个环节,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声音清晰洪亮、表达有条理,具体表现为在座的学生包括老师都能听清楚,对讲解的问题基本听懂;更高的要求是注意体态,讲解的激情与感染力,课件的精美程度,同组成员演讲的配合等。由于这种演讲与专业知识紧密关联,而且是新的知识,同学听起来也很有兴趣论文开题报告范例。老师可以趁热打铁,对学生演讲的主题在技术上进行点评、提升远程教育论文,并且引导学生课后就相应的技术进一步进行探索。

3.分组合作式学习的效果

l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学习使得学习资源共享、学习内容交融、学习成果互享,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需要每个成员具有团队合作能力,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在遇到一些问题和矛盾时学会了处理、谅解、理解和协调,在与他人不同思想的碰撞和争论中激发了智慧和灵感,从他人身上学到了好的思想、品格、行为习惯和技能、方法,从而培养了团队成员的全局观念,使他们懂得换位思考,真正懂得了团结的力量,懂得了合作和双赢。

l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实现整体进步

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一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老师讲了的学,老师没讲的就不学,这种思想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布置新任务、新课题由学生自己去探索,提高了学习自信心,改被动为主动学习。目前班上自主学习的风气正逐步加强,许多学生能主动的利用互联网学习新知识、能够找到学习的方向,并形成了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的氛围。

IT技术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在快速的技术变化面前,如果是只依靠老师的勤奋灌输,或者任凭学生自己独自探索,这种单打独斗的方式效率显然不高.。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每个组有各自不同的主题或技术的方向,在新知识的获取上采用团体作战,小组学习效率得到整体提高。并且,由于组内的帮带作用,由优秀学生带动后进学生,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来指导优秀学生,这样形成教师指导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带动后进学生的良性循环,带动了班级整体进步。

4.分组合作式学习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l分组合作学习要建立适当的课外延伸机制

分组合作学习不是单一的课堂学习活动,如果仅靠课堂进行分组学习的话,很容易流于一种形式。因为一项综合任务的完成,除了需要教材理论和小组讨论以外,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帮助,比如网络、图书、社会实践等等。应引导小组课外的积极协作,将这种学习模式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

l分组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学生原有学习方式的影响,对分组合作会不适应,因此在分组合作学习实施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整个学习过程的调控中远程教育论文,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具有新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到以“学”为中心,同时还要实现二者的最优结合。教师要定位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指导者,学习工具运用的帮助者,协作学习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

l分组学习要改进小组评价模式

客观准确的评价工作应是对协作学习的画龙点睛,对于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的开展协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和促进作用。目前的小组评价模式较为单一,未来的小组评价应该实现多元化,从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两方面考虑,既要纵向比较小组之间最终课题完成的情况;也要横向比较小组之间每一个分工的完成情况,给每一位责任负责的组员一个客观的分数。

对于计算机教学而言,分组合作式学习不仅仅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式,通过开展分组合作,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信息能力。 当然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我们要探讨的问题还很多,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将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行之有效地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许悦婷.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分组方式研究[J].茂名学院学报,2007,(4).

[2]洪家平.走出合作学习分组的三大误区[J].教学与管理,2005.

[3]袁秀花.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6)

[4]张修海.合作学习分组策略的教学与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2006,(02).

计算机教育教学论文范文7

(1)知识抽象,理论繁杂,内容更新落后

《计算机网络》是所有网络课程的基础,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结合,因此在课程内容里面涉及到大量的基础理论概念和模型等,教材里面也是大篇幅的在介绍诸如网络、通信的技术原理、工作原理,少有技术应用技巧分析。然而这些概念、原理却又是相当的抽象繁杂,对于知识理论基础本身薄弱又侧重于应用技巧类学习的学生来说,简直难以接受。教材内容还存在滞后的问题。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技术十分迅速,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有些新技术甚至已经成了某些领域的主流,但我们所配发的教材却是多年不曾一变。这样的教材其实早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网络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这给计算机网络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巨大的挑战。新的知识没有标准的参考教材,而现有的书本内容陈旧,这就造成了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低下,不能熟练掌握当前的先进网络技术。

(2)课程内容多,辅导时间少,教学模式单一

开放教育的课程集中辅导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在历年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实际的面授辅导课时都没超过40课时。而教材的教学内容却包括了网络概论、数据通信技术、网络体系结构等7大块内容,这就造成了内容多时间少的矛盾局面。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个人的教学能力和经验的问题,并没有过多地去考虑这个矛盾问题。在教学中,往往是以教为主,而忽略了学的引导,教学模式也比较单一,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缺少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这样就出现了填鸭式现象,一味的压缩灌输内容,也不管学生能不能懂,消不消化得了,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特别是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以往对课程的网络学习资源建设忽视,缺少网络学习资料,特别是高质量的学习资料,因而自主学习也成了空谈。

(3)实践环境差,实验设施缺,实验教学困难

计算机网络作为专业技能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实践教学至关重要。在以前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实践实验教学非常困难,使得课程教学完全建立在理论基础上。在过去非常有限的实验教学中,也发现了许多的弊端,使得实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比如由于网络实验器材设备的缺乏和落后,在实验中无法组建计算机多、范围广的综合型网络而只能模拟小型局域网等。可以说实验教学环节薄弱目前仍然是大多数基层电大的通病。

2.《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

2.1改革教学内容,服务岗位需求

(1)依据教学大纲,确定重点难点

任何一个专业一门课程的设立以及相应知识体系的构成,都是经过系统的研究和验证的。我们所谓的改革并非彻底颠覆,自成一派,而应该是在其原有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使课程的教学符合自己的需要。中央电大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大纲、实施细则、考核说明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之前,应该依据大纲的要求,梳理课程的知识体系,确定课程的教学难点和重点,让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有据可依。

(2)解析教材结构,整合教学内容

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知识体系的更新情况,及时引入比较新的知识技术等,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岗位需求,要理论服务实践,采用理论够用原则,将内容侧重到实践应用环节。根据教学改革思路,将课程教学设计为递进式的三个阶段,分别是“理论基础”、“网络组建”和“综合应用”,并针对三个教学阶段的需求,设计了9个教学模块单元。

(3)合理设计实验,理论服务应用

计算机网络应用体系从基础到高级应用,种类繁杂,涉及面广,需要大量的理论支撑。因此在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的时候,就必须得有所考量,有所取舍。依据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和受众为社会高中专毕业生的特性,课程的实验环节主要为网络的基本组建、互连以及管理上,主要的实验安排为机器直连和IP分配、简单局域网(家庭局域网、无线局域网)的组建、配置交换机路由器实现网络互联,同时也为个别基础好的同学提供比较综合复杂的实验项目供选择,并在理论基础教学内容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实验教学的理论需求。这样使得课程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实验与应用相适应。

2.2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得课堂枯燥无味,无法提起学生兴趣,直接影响到辅导课的教学质量。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依据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而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采用兴趣和任务驱动法、引导实验实训法、类比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动画演示法等来实现教学,同时提倡学生运用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工学结合法等来进行学习。

2.3开发网络学习资源,提供自主学习服务

电大在线是电大开放学生进行远程自主学习的最重要的平台,其人性化的学习环境满足全国电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当前远程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登录电大在线可以浏览课程信息,下载课程学习资料,在线学习互动等等,系统会记录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时,将电大在线的学习参与度作为考核的项目之一。VOD点播系统是东阳电大自主开发的流媒体课件点播的在线学习系统。VOD点播系统作为电大在线的辅助学习系统,为东阳电大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自主学习服务。VOD点播系统为《计算机网络》课程提供了30集视频课件和连续6年的历年试卷和参考答案。

2.4利用和建设实验环境,开展实践教学

远程实验平台是仿真计算机网络的虚拟实验系统。系统提供计算机、路由器、集线器、交换机等器材模型,利用它们,用户可以搭建计算机网络,进行Windows操作系统的网络配置与命令操作以及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远程实验平台的主要特点有实验分成演示型和交互性,演示型实验让学生加深对原理知识点的理解,交互性实验可以让学生完成实践过程;支持案例订制和选择,辅导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自己定制和选择子实验让学生操作;支持多类型网络实验设备,主流品牌的网络设备都能进行模拟。虚拟实验虽然为《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实验教学难的问题,但其并不是万能的,虚拟实验并不能完全替代真实的实验环境,有些实验需在真实环境下才能完全体现效果。

3.结论

计算机教育教学论文范文8

1.1应试教育下的影响

就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而言,应试教育是十分严重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也无法避免应试教育体系下所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首先,目前各高校为了提高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而将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好坏与老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甚至有些高校还将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作为老师评选优秀教师的硬性规定,从而导致了老师在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只一味地注重等级考试时的通过率,并且在教学中以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作为学生计算机基础学习的重点。不仅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时的局限性,同时由于教学内容都是按照考试大纲来制定的,而非学生真正的需求,从而很容易造成一些学生由于接受能力较差而逐渐对计算机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在这种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应试教育下,是与各高校设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初始目的相违背的。

1.2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死板造成的影响

除计算机专业学习的等级考试外,其它非专业性等级考试普遍只是为了考查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应用水平,同时也是学生今后学习更深层次计算机理论的重要依据。目前来讲,计算机做为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无论对任何专业学科来讲都是必不可缺的一门课程,而相对于不同的专业所要掌握学习的计算机基础也是大不相同的。而就目前全国性计算机等级考试而言,所出的题目都是统一制定编排的,老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考试中通过就必须强化考试内容,从而造成了某些专业的学生所学的计算机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是毫无用处的。另外,通过几年来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分析来看,每一年计算机理论知识和上机操作的题目都无太大的变化,学生只需将历年来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题多练、多操作就可以得到较高的分数,从而使学生在计算机基础学习的缺乏主动思考空间,限制了学生在计算机基础学习中的主动性。

2计算机等级考试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改革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通过教学帮助学生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分析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教学之间关系的目的在于优化计算机等级考试结构,改革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使两者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促进。

2.1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方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演变,计算机应用及其它方面也随之不断地进行着改革与创新。因此,为了能够更加适应新时代下计算机发展的需求,老师在教学中首先要随计算机的发展提高自身的水平及教学能力。同时,老师要对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基础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老师在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时,在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教学的基础之是增加新的教学内容,老师在教学中还可以根据生活中的真实事物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相结合进行授教,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老师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所在,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汇到一起,以此来引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学习的探知欲望,促使学生开发出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学习成绩。

2.2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领导重视程度及师资队伍建设

要想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并使其取得预期的效果,加强高校计算机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国家对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是必须通过率达到百分之八十,并且要求在校学生必须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初级才能顺利毕业,这种新型式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大大稳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因此,就目前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形式而言,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受到了高校领导的充分重视,并要求全校计算机教学老师必须要首先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及教学能力,以确保教师所掌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能够紧跟时展的步伐。另外,各高校也对外加强计算机教学老师的队伍建设,将计算机优秀的人才都纳入到高校师资队伍中,以保证教学质量。

3结束语

计算机教育教学论文范文9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0)12(A)—0062—01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计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习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训练。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口算是基础

学生做计算题的速度及正确率与每个学生自身的口算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训练形式多样的口算练习。通过紧张而有序的训练,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对一些口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我则让他们在课后多多通过口算训练本来练习,或鼓励他们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如,让他们随父母上街采购物品时,帮助父母口算钱数,这样不但能培养他们口算的能力,并能激发、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我相信,只要能持之以恒,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就一定会提高。

法则是重点

知识和能力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以理解掌握数的概念、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和法则为基础。“理解”要求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认知算理,以“理”悟“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是需要付出艰辛劳动的。在课堂中,教师必须以理解掌握数的概念、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和法则为基础,重视凭借例题讲清算理,使学生们不光知其“法”,还能懂得依“法”解题运算。(1)教具演示,说明算理。如,在学习“加法交换律”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性质,教师左手拿着3支红铅笔,右手拿着4支蓝铅笔,要求学生列出加法算式:3+4=7;然后,教师把两手中的铅笔调换,再让学生观察列出加法算式:4+3=7。最后,学生从教师的演示比较中,认识到了“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算理。(2)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如,在学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时,对于“9+2=?”多数学生能很快地说出和是11。但是,教“9+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更重要的是揭示计算规律,让学生掌握“凑十法”的思考过程。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先按算式摆小棒,一边摆9根,一边摆2根,用小棒摆出结果,学生一看就知道是11根;接着,教师要求学生把操作的思维过程在算式上展示出来。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掌握“凑十法”,并由此过渡到学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渐进。(3)联系实际,讲清算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学,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可选用这样的事例:每张学生课桌75元,每把学生椅子25元,买这样的10套学生桌椅一共要付多少元?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式子75×10+25×10和(75+25)×10,从而通过同一道题的两种不同解法,让学生明白了75×10+25×10=(75+25)×10。当学生从实际事例中理解乘法分配律后,还可以要求学生自编应用题,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其次,要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而讲究训练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如,可进行接力比赛,即教师发给每列学生一张口算卡片,上面印有6~7题(根据每组人数而定)。第一个学生做完一题后,迅速传给后一个学生,后一个学生做完后,再传给后一个学生,如此传下去,看哪一列最后一个同学先将口算卡传到老师手里,并且计算结果正确,就算哪列胜利。也可进行抢答练习,即教师出示口算卡片,让两个同学口算,看谁先算出正确结果。还可以进行找朋友、送信、夺红旗等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