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军事气象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08 11:30:15

军事气象学论文

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1

【英文摘要】The Art of War by Sunzi is not only a book concerning wars,but amasterpiece on shi.From the comments on shi,we can easily find out theinfluence which the book has had on the development of art aesthetics.Shi is used by Sunzi as natural condition,inner strength and war-situation,embodying the beauty of noumenon,reason and strength.From an aestheticperspective,the great value of shi is the transcendence over the traditional viewpoints,and the aesthetic transition form nature and human to thesociety including wars.Due to the continuous explanation by many theoristsin later generations,shi finally becomes a typical aesthetic catalogue with profound significance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关键词】孙子兵法/势/本体美/理性美/力量美/the Art of War by Sunzi/shi/beauty ofnoumenon/beauty of reason/beauty of strength

提起《孙子兵法》,人们都知道它是一部研究军事谋略和作战技巧的古代兵书,具有 很高的地位、深刻的价值和广泛的影响,以至于人们把这部著作奉为“兵经”或“武经 ”,而把其著者孙武封为“兵圣”。事实上,从文本的价值阐释和实践品格来看,这些 评价绝非溢美之词。然而,《孙子兵法》对后世的影响绝非仅限于军事领域,在哲学美 学特别是艺术美学领域内,它的影响同样不可低估。但目前很少有学者愿意涉足甚至根 本不屑提及,这确乎是一种已被长久“遮蔽”了的“存在”。《孙子兵法》对后世艺术 美学发展的审美向度上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最鲜明而集中地体现在对“势”范畴的论述 上。

一、“势”在《孙子兵法》中的多重所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势”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重要范畴之一。《孙子兵法》从军事 学的角度,较早提出且颇为系统地论述了“势”的各种类型及其特点。从《孙子兵法》 全书来看,直接提到“势”字的有15处之多,涉及《计篇》、《势篇》、《虚实篇》、 《地形篇》等篇章,其中《势篇》是论述“势”的专篇。尽管在其他篇幅中并未直接提 到“势”字,但都程度不同地和“势”相关联,讲的都是治军策略、用兵技巧、军事实 力、虚实关系、战场地形、攻守方式、间谍运用等对军势、战势直至战争结果所产生的 深刻影响。我们不妨说,“势”才是《孙子兵法》的核心范畴,《孙子兵法》其实就是 一部论“势”的兵书:作战前应善于判断形势、驾驭局势,作战中应巧妙地利用地势、 山势、水势、火势,善于造势、积势、任势、变势、化势,调动全军的气势,占据战势 的主动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最大可能地夺取战争的胜利。显然,《孙子兵法》并非 是在同一个层面上用“势”,由此便形成了《孙子兵法》中“势”范畴的多重所指。

一指自然之形势,具体表现为战争中应巧妙地运用地势、山势、水势、火势等。这是 孙子论势的第一层次。《行军篇》提出了处于不同地形情况即“处山”、“处水”、“ 处泽”、“处陆”条件下不同的“处军”方法,得出了“好高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 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的驻军原则,强调了“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 、天隙”等地形的隐患,这些旨在说明作战时要巧妙地利用地形地势。《地形篇》从军 事地理学的角度,详细地考察了“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险形” 和“远形”此“六地”的利弊,并探讨了应相应具备的战术原则,说的也是地势对战争 形势的巨大影响,孙子认为此乃“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九地篇》在开 篇便提出了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和死地等“九地”,论 述了战场地形地势对士兵心理、诸候态势和敌我形势的影响。《火攻篇》虽然表面看来 是在讲“以火佐攻”,实际上是说火攻同样可以对战争局势产生重要影响。可见,在孙 子那里,“自然之势”已成为影响战争结果的不可低估的重要因素。

二指内在之气势,具体表现为为赢得战争的主动权而具备的全军的向心力、凝聚力和 战斗力。这是孙子论势的进一步深入。

如果说自然之形势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外部因素的话,那么“人”才是战争中起决定作 用的内在因素。《孙子兵法》从内部因素即人的素质、人的心理等方面加以阐述,认为 从将帅到士兵必须打出气势、拿出信心,同时应消解和压制敌人的气势。

“用兵任势也。”(曹操语)孙子认为,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将帅就必须善于激发全 军的气势。一方面将帅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即谋略 冷静而幽邃、管理公正而严明等)和运筹帷幄的指挥能力(奇正变化、避实击虚等),给 全军做出表率,从而激发士气;另一方面又要靠深入敌军(“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 主人不克”)、重击敌军(“故杀敌者,怒也”)和激励奖赏(“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 其先得者”)等手段,做到“与众相得”(《行军篇》)。在他看来,“齐勇如一”(《九 地篇》)才是真正的为军之道;只有戮力同心,才能得战争之“势”,进而取得战争的 胜利,因为“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

全军内在气势的获得,既要靠“我军”士气之激发,又要靠对“敌军”士气的消解和 争夺。《军争篇》深刻指出:“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善用兵者,避其锐气 ,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作为将帅,必须善于“观势”,即所谓的“相敌”。孙子 在《行军篇》中列举了32种“相敌”方法,包括饥、渴、劳、虚、恐、扰、乱、倦、穷 、失、窘、困、不精、乏、怒,以及静、挑、安、来、隐、伏、覆、车来、徒来、薪来 、营军、敌卑、辞强、陈、谋、期、诱等。在孙子看来,“任势”必须“观势”,正所 谓“知彼知己,胜乃不殆”(《地形篇》)。

三指战争之局势,具体表现为由自然之形势和内在之气势而形成的对作战形势的控制 力与对敌人无形的打击力。这是孙子论势的核心和落脚点。

“势”在虚为“气”,在实则为“力”,体现为作战时的一种爆发力、冲击力。有的 学者指出:“‘势’就是在军事实力的基础上,由于实行正确的作战指挥,从而在战场 上所表现出的实际作战能力。”[1](P54)孙子也提出:“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势篇》)在孙子看来,“势”具有“转圆石于千仞之山”和“激水漂石”所形成 的“势能”,依靠此“势”,“其战人也,如转木石”(《势篇》)。但这种“势能”究 竟缘何而来呢?除了前述的巧妙利用自然地势、调动全军内在气势以外,孙子还作了进 一步的论述。他认为,“势”贵在“变”,“战势不过奇正”,要善于在“奇正”之间 寻求不断变化,“以正合,以奇胜”,唯其如此方能“不可胜穷”。“势”贵在“造” ,造出声势,给敌军以假象,“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 近”。“势”贵在“化”,《用间篇》讲的就是化势的问题,即通过用间和反间扭转战 争形势,化被动为主动,达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效果。“势”贵在“度 ”,即审视实力、把握时机、巧妙安排。孙子在《地形篇》论述“远形”时提出“势均 ,难以挑战,战而不利”的观点,在论述“六败”时又提出“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 ”,也就是说在地势均等、平分兵力、实力相当的情况下作战就非常不利。“势”还贵 在“积”,经过长期而有准备的蓄积和贮存,就如同火山爆发、剑拔弩张般蕴藏着极大 的动力和能量,所以他说“势如弓广弩”,王皙则提出“势者,积势之变也”。总之, 作战应“求之于势”,“择人而任势”,方能形成“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般之“势”或 曰对敌打击力。转贴于

基于上述理解,很显然,孙子之“势”绝非简单的“形势”二字可以全部说清。它固 然最终指向战争的局势,因为《孙子兵法》原本就是谈论战争的,孙子就是想证明应通 过一切办法取胜战争,但同时还要看到,把握战争的局势、赢得战事的主动权,不可能 唾手可得,而应善于利用自然之势,巧妙地营造内在之势。只有做到内外结合,才能真 正得“势”,“因利而制权”(《计篇》),否则只能落个“用之必败”、吾乃“去之” 的结局。孙子以其气派非凡的“论势”,给予当时的为政者和后世的军事作战以深刻的 启示。

二、《孙子兵法》中“势”范畴的美学意蕴

《孙子兵法》的军事学价值自不待言,但其美学价值却常常为学者们所淡漠和忽略。 从审美角度来审视《孙子兵法》,我们不难发现,其所反复论及的“势”范畴具有深刻 的美学意蕴和独特的美学价值。

《孙子兵法》之“势”首先具有显明的本体美。《孙子兵法》一书的核心是什么?可能 更多的学者都倾向于一个“计”字,认为全书都是讲谋略的,“先计而后战”理应成为 全书的核心。但笔者以为,事实并非如此。如前所述,《孙子兵法》全书直接或间接论 “势”的篇章占据相当的比重,甚至可以说,全书13个篇章都与“势”有关,或造势, 或用势,或变势,或积势,或观势,论述的焦点或终极旨归直指对战争总体局势的驾驭 和把握。也就是说,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势”是一个更具本体意义的范畴。有的 学者甚至从“势”本身所蕴含的强劲锐利的力量进一步推论,“势”这个概念“既来自 于对生命形式的感悟,又概括着生命的基本特征”[2]。更有意味的是,《孙子兵法》 还将“势”与中国古典文化中另外两个经典范畴“道”、“气”联系到了一起。在孙子 看来,得“道”者方能得“势”,得“势”也就是寻得了作战之“道”。《计篇》有“ 存亡之道”、“五事”之“道”,《谋攻篇》有“知胜之道”,《九地篇》有“齐勇如 一,政之道也”,《火攻篇》有“安国全军之道”,说的都是“势”与“道”之间的相 互影响和渗透。此外,孙子还将“势”与“气”勾连在一起,认为得“势”就要长我之 士气、灭敌人之威风。孙子还在“自然之气”与“内在之势”之间找到了逻辑契合,认 为“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他还进一步指出,占据作战的有利态势就是要善于“ 治气”:“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实,《九地篇》、《地形篇》等篇章对自然之势 的重视,不恰恰能够印证作战要善于得自然之“精气”吗?如此看来,孙子之“势”的 确非简单之“势”,而颇具本体性的美。

《孙子兵法》之“势”同样具有辩证的理性美。中国古代的辩证法非常发达,这可以 从《孙子兵法》、《易经》、《老子》等著作中清楚地感受到。但与古希腊哲人的思辨 美迥然不同的是,后者更多地体现为抽象、空洞、玄奥的逻辑推演,一种言语式的论辩 甚至是诡辩,一种神性、顶礼膜拜和遥不可及。从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为代表的一 批古希腊文论著作中便足可窥见一斑。相比之下,《孙子兵法》所体现出的辩证法思想 更具世俗性而少了些神秘性、更具理性而少了些非理性。正如《用间篇》所言:“先知 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或许是出 于对战争特有性质的深刻认知,尽管孙子生活在神秘主义依旧盛行、科学思维还很不发 达的时代,但他却能够在论“势”时体现出高度的理智与惊人的警省。他论敌我、虚实 、奇正、强弱、勇怯、众寡、动静、进退、治乱、攻守、胜败等,总能给人以纵横捭阖 、滴水不漏之感。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对战争经验的厚重积累与长期积淀,如果没有对 战争的入微洞察与深刻领悟,恐怕难能以这般气势写出如此之“势”。应该说,孙子之 “势”更自然实在,更具亲和力,更能体现出一种旷达的理性美。李泽厚先生在论及《 孙子兵法》时深刻指出,该书最值得注意的便是表现在兵家思想中的理性态度,即“一 切以现实利害为依据,反对用任何情感上的喜怒爱憎和任何观念上的鬼神‘天意’,来 替代或影响理知的判断和谋划”[3](P83)。这一点恐怕也正是孙子论“势”的独特高明 之处。

《孙子兵法》之“势”还具有流动的力量美。孙子之“势”是一个流动的范畴,具有 不确定性和可转化性。对此,孙子多有论述:“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 穷也”;“勇怯,势也”;“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正因为如此,“势”可以造、可以化、可以积、可以变,因而在变化中呈现着“美” ,体现着“用兵如神”,并最终指向战争的胜利。这分明是孙子所着意描画的运筹帷幄 、指挥自如、势在必得的审美境界,鲜明地展现了孙子的战争美学和军事美学观。此外 ,“势”原本就是一个与“力”有关的范畴。《说文解字》对“势”的解释便是“盛力 权”,显然与“力”有关。其实,在孙子看来,无论是“自然之势”还是“内在之势” 抑或是“战争态势”,都内含着一种无形的“力”。“自然之势”总是蕴藏着天然的势 能,并能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为战争的有利态势;“内在之势”可以摧枯拉朽,以弱胜 强,制敌于死命;而依靠巧妙地运用自然之势和内在之势,就可以占据和把握有利的“ 战争态势”,进而形成强大的爆发力和对敌人致命的打击力。综合运用这几种势能和力 量,战争的结局便可胜券在握。无疑,这是一种强悍的美、力量的美、颇具冲击性的美 。

三、《孙子兵法》“势”论在美学史中的地位

在中国古典文化传统中,“势”起初被广泛地应用于哲学、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 ,但“势”范畴最为成熟也最具影响力,却是在它被移植、拓展到艺术美学领域以后的 事情。《孙子兵法》在“势”范畴的发展历程中无疑起到十分重要的“关节点”作用。

首先应引起关注的便是《孙子兵法》对传统“势”论的多元化突破。有的研究者指出 :“孙子之势已经生发成熟。其系统所涉及的领域是从自然界现象到人类社会,从具体 到抽象、从形而上的最高境界到形而下的具体度、量、数等,显然是一个完整而庞大的 体系。”[4]从前文论述来看,《孙子兵法》的“势”论已不仅涉及地势、山势、水势 、火势等“自然之势”,更把视角拓展到人本身,关注战争主体的“内在之势”,并把 它应用到社会实践领域即战争实践中。俨然,孙子是在“自然—人—社会(战争)”的逻 辑构架中展开其“势”论的。从另外一个层面来审视,孙子还把“势”范畴进一步由“ 实”(自然之势)变“虚”(内在之势)再变“实”(战争之势),从而给予“势”的虚实特 性以较为完整的揭示。

不容置疑,任何范畴都是过程性的,都要历经不断的发展才日臻定型、走向成熟。如 果用今天的眼光回视“势”范畴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势”范畴的鼎盛期出 现在艺术美学领域,但“‘势’这一范畴的发展,首先在政治军事等领域中,然后是书 论、文论、画论”[4]。也就是说,“势”范畴的发展、成熟和壮大,与此前的《孙子 兵法》等著作的重视、阐发有着紧密的关联。我们不难看到,孙子之“势”对后世“势 ”论的拓展与深化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可以从两方面得到直接体现和印证:一是后世论 “势”的范围已由孙子的“自然—人—战争”进一步转入艺术实践领域,从而大大拓展 了“势”范畴发展和艺术发展的新空间,凸显了“自然之势”向“人文之势”的转变。 顾恺之的一席话足以佐证:“《孙武》……若以临见妙裁,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 也。”[5]二是顺着《孙子兵法》的“势”论,后代的理论家都不约而同地围绕“势” 范畴进行理论抉发、体系建构和意蕴拓展。卫恒的《四体书势》、刘勰的《文心雕龙》 、顾恺之的《画论》等,都对“势”范畴的完善与成熟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随着“ 势”在书论、画论和文论中的广泛应用,“势”逐渐成为与“意”、“气”、“神”、 “韵”、“味”等同等重要的、具有深刻审美蕴含和华夏民族特色的经典美学范畴。我 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是《孙子兵法》使“势”范畴进一步走向自觉。从这个意义上说 ,《孙子兵法》不仅孕育了大智慧,也推进了“势”范畴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魏黎波,王新华.孙子兵法今读[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2]杜绣琳.论《四体书势》中势的生命意蕴[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2).

[3]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2

作为中国军旅文学50年历史的阅读者和后半段的参与者,我认为:这部大书是以朱向前教授为首的团队为中国军旅文学的黄金时代修建的一座可以经受岁月磨洗的宏大纪念碑。

为什么说1949年至1999年这个时代是中国军旅文学的黄金时代呢?如果我们能够抛却厚古薄今的自谦,便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了。中国文学史,绵亘几千年,除了这50年,中国军旅文学在哪个时代显示过独立的精神品格,取得过显赫的地位?从来没有过。《诗经》里描写军旅生活的篇什,向来是被作为描画社会动荡的普通作品看待的。《三国演义》这部中国战争文学的杰作,在文学史上从来没有跳出过明清小说的大范畴,也从来没有被人作为独特的一个小说品种论及过。只在盛唐时期,高适和岑参才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边塞诗派这个在精神气质上接近军旅文学的流派类印痕。

自1949年10月开始,军旅文学终于登堂入室了。1949年至1966年的17年间,中国的文学史几乎等同于中国的军旅文学史。其间,《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等军旅文学作品引领过这个时代的创作风尚。新时期以来,《西线轶事》《高山下的花环》《红高粱》《新兵连》等军旅小说都曾立过开一代文气之先、创一个个新流派的伟功。新时期以来,《大决战》《大进军》《红高粱》等军旅电影,引领着中国电影的主潮并将这个主潮汇入了世界电影的主潮之中。新时期以来,《乌龙山剿匪记》《和平年代》《突出重围》《士兵突击》等军旅电视连续剧,都曾创造过播出时万人空巷的奇观,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在此期间,军旅诗、军旅散文、军旅戏剧、军旅报告文学、军旅理论与批评,都异常繁荣,佳作迭出,好戏连台。至此,军旅文学已经完全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了。

这样一个时代不是军旅文学的黄金时代又是个什么时代?看看《中国军旅文学五十年》附录中160余位作家、诗人的小传,谁都会对这样一支创造了军旅文学黄金时代的堂堂之师心生敬意。

随着中国社会重大而深刻转型的继续,军旅文学的黄金时代已进入正常的式微期。在这种时候,是该对这个黄金时期进行梳理、总结和温故了。朱向前教授和他的团队勇敢地担起了这个责任,并适时做出了《中国军旅文学五十年》这部大书。作为军旅文学黄金时代的一个阅读者和亲历者,我不能不对朱向前先生心存敬意。

我认为,《中国军旅文学五十年》一书可以当作军旅文学黄金时代的纪念碑。这部中国的第一部军旅文学史,具备了纪念碑所有的具象的功用和抽象的意义。

首先,这部书为我们界定了军旅文学的本质属性和这一文学门类的自身疆域。它第一次让我们看到了军旅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生命的坚实存在。它令人信服地阐发了军旅文学独特的相貌并绘出了军旅文学的基因图谱。在这部书中,我们不但能够看到军旅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理论批评这些传统文学门类中是如何创造自己的辉煌的,而且能够看到军旅文学是如何通过戏剧、电影和电视剧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因为这本书编撰于21世纪初,新的史学观使它展示出了以往文学史专著所不具备的开阔的视野、各个不同艺术门类相融合的奇观。

其次,这部书在编撰时,重视时代的印记,强调流派的成因,注重队伍的构成,聚焦领军人物的特性,剖析重要作品的得失,不循治文学史的这派那派,却又兼收了各个治史流派的优长,自成一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治文学史的路径。因为此书治史的独特,使得我们在阅读它时,如入林莽,时而看到古树参天,时而看到野花遍地、流水淙淙,很少能感到阅读文学史著作时常有的枯燥和疲惫。这种可读性在好酒也怕巷子深的信息爆炸的时代,十分有助于它在更广阔空间的传播。建造一座纪念碑,自然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前来参观、拜祭,编撰者显然在设计纪念碑的样式上下了一番工夫。

再次,《中国军旅文学五十年》的象征意义也不容忽视。正如书中第八章《理论批评》所言,在此书之前,虽然有不少人前仆后继地从事军旅文学的批评,但每个论者多半都只注意自己感兴趣的那块掌子面,所作发言难免有瞎子摸象式的片面,发言影响的区域也有限。这种治史方法,在更看重集大成的中国治学传统中,是很难留下深刻的印痕的。这部集大成式的专著的出现,标志着军旅文学这头大象第一次有了一幅全身画像。这个贡献,对于军旅文学来讲,给多高的评价都不过份。

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常常落后于文学创作,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的文学史上,鲜见大理论批评家影响一代创作风气的事例,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无非是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与创作相隔太远。治文学史的中国学者,似乎都笃信隔代治史方可治出信史的传统,总是不大愿意在作品诞生的同时,就给出定性、定位的评价,这也是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常常滞后于创作的原因之一。朱向前教授一惯倡导与创作不隔的批评,并做出过许多成绩。这次,他把理论与创作不隔的思想赋与《中国军旅文学五十年》,是文学治史上的一次大胆的创新。这次创新的良性效果很快便会体现出来,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3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1 联系旧课文有关知识以助理解新课文,进而掌握某些规律性知识。

比方讲读《社戏》中描写行船中的夜色,其中写了:(1)两岸豆麦和河底水草发散出来的清香;(2)挟带着清香和水气的扑面吹来的风;(3)朦胧的月色以及淡黑的向船尾跑去的起伏的连山;(4)依稀可见的“赵庄”以及料想是戏台的几点火光(其实是一丛松柏林和渔火);(5)似乎听到的歌吹———“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之香的夜气里。”这段景色描写,是要求学生背诵的精彩文字,为了让学生较深切地领略其妙处,我先要学生回乙朱自清《春》中“春风图”那一段,看看有哪些地方跟《社戏》这段描写相同或相近。由于《春》也是要求背诵的,同学们记忆犹新,很快就指出,《春》中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跟《社戏》的(2)(1),都写了扑面的风和空气里的香味与气息;“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跟《社戏》中的(5),都写了笛子等“乐声”,并用这乐声来烘托、渲染别的景物———《春》中为“轻风”,《社戏》中为“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前者烘托轻风的欢快和勃发生机,后者渲梁夜色的神秘的魅力。另外,两者都或多或少写了眼睛所看到的景色,即《春》中的“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和《社戏》中的(3)(4)。由于讲读《春》时已指引同学们了解“春风图”那段文字是运用了分别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来多角度描写景色的手法,因此,在找出它和《社戏》这段文字这么多的相同相近处之后,自然容易推知《社戏》这段也同样运用了这种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手法,并获得了同样“如临其境”的亲切动人的效果。接下去,再要求同学们比较两者不同之处,由于许多“同”处已先找出,剩下的“异”便很显眼了———例如尽管同是写香味、气息,以及笛子等乐声,但《春》是初春特有的新翻泥土和新生嫩草的气息,是百花初放的香味,它们混和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而《社戏》却是接近暮春的豆麦和河中水草的清香,它们蕴含在夜间的水气里;《春》中的乐声是欢快和洋溢生机的,《社戏》中的乐声却是令人神往、充满神秘魅力的……这些不同,来自所描写的景物的不同特点,而由此又可概括出两段文字描法上的另一共同点,即都善于捕捉景色的特点,并把它突现出来,收到逼真、简练、给人深刻印象的效果。经过这番联系兼及比较,学生顺利地领会了《社戏》这段描写的手法特点及其表达效果,也巩固了《春》的学习成效,更深化了“抓住景物特点,从多种感官的感觉去多角度描写”这一带规律性的描法的认识,也就是说,学生的智能得到了发展。

2联系熟识的事象,以助理解新接触的知识。

例如:(1)学习文言文中“词类活用”时,联系现代口语中相同的现象,不仅可帮助理解,而且可增进兴趣。比方“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为帮助理解和掌握名作动的词义和用法,不妨联系“身边语文”进行比较:当与同学去到河边,别人邀请你游泳时,你说:“对不起,我不会水。”这里的“水”同样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泅水”(游泳)。同理,“洞”的意思就是“打洞”。再比方,教学文言虚词“之”时,指出是第三人称代词,可是“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中的“之”却成了第一人称代词“我”。在学生茫然之际,可联系日常生活中的话语点拨:(母训儿)“人家有什么,你也要什么!”这里“人家··”是第三人称代词;(同桌甲占了三分之二座位,乙说)“坐过去一点,人家··不好写了。”这里“人家”却变成第一人称代词了。上面说的“之”变成第一人称代词,也类似这一现象。学生经此一点,“豁然开朗”,难点随之化易了。

(2)学习一些反映古代习俗的词语时,如有流传至今又为学生见过的相同或相近的做法,即可联系说明,学生立刻理解,而且记忆甚牢。比方,“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将以衅·钟”(《齐恒晋文之事》)里的“酹”、“衅”这些古代祭奠仪式,就可告诉学生如今扫墓祭祖临结束时,把上供的三杯酒一一洒在地上就是“酹”;乡间建土楼落成大梁时,杀只大公鸡把血涂在梁上也是一种“衅”。不过“衅钟”是把牛或羊的血涂在新铸成的钟上罢了。因是联系熟识的事象解说,印象自然就深刻持久了。

(3)领会某些不易言传的艺术效果时,可联系熟知的类似情境来解说。如讲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句里“行不足”的“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艺术效果时,联系学生最近从电视里看到的“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那个小男孩喝完了一碗芝麻糊之后,还在碗底碗沿舔个不停,那情味就与“行不足”诗句颇为相似。当然,广告较俗,白诗高雅,但其技法和所追求的“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却是相同的。广告由于较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由此切入,进而探取白诗的骊珠,自然容易多了。

(4)跨学科联系。学科间互相参证启发,能增添学习兴趣,有益各科共同发展。例如学习文言中的介词结构后置句,不妨引入英语的类似句式,像“吾书之以钢笔”,英语作“Iwritewithapen”,介词结构“以钢笔”、“withapen”都置于动词之后,译成现代汉语都要把这个介词结构移至动词之前,作“我用钢笔书写”才像话。再如议论文的演绎论证法(表达方式有“引证法”、“分析论证法”等),与几何中解证明题所用的方法,逻辑上是一致的,议论文中的论证能做到几何证明题中那么充分有力,逻辑严密,就说理上讲,可称上乘之作了。

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建设

1 我军网络文化建设存在问题

官兵在入伍前大多接触过网络,业余时间,特别是休假探亲、与地方交往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互联网的影响。特别是官兵思想交流碰撞比较集中的军网论坛,如极限论坛、绿网论坛、部队红肩章等,经常有互联网热点转帖讨论,一些涉军话题经常被关注。从军网管控角度看,存在着堵多于疏的现象,出现过“一禁就死,一放就乱”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军网的内容还不够丰富,吸引力还不够强。

与互联网相比,有的军营网络内容更新不够及时,资源不够丰富,交流方式不够丰富,让青年官兵爱听爱看、产生共鸣方面还有不小的距离。

二是对网络舆情引导意识不强,引导力量不足。

有的对军营内外的涉军负面信息不敢大胆亮剑发声,不愿碰硬批评,不愿出头斗争。有的对某些有问题的帖子“一删了之”,不愿做批评、斗争、引导工作。在开展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时存在人员编制缺乏、关键节点缺人,造成网站运转不利不顺,人网矛盾频繁突出;满足于大型学习教育活动,平时缺乏主动性积极性,造成事出被动,引导不利的局面。

2 强化我军网络文化建设对策

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主战场的争夺,决定着战争的胜负,关系到党和军队的前途命运。目前,部队官兵大部分信息都是从主流媒体获取,军营网络完全掌控在我们手中,表面看来,网络主战场指的是互联网而不是军网。但从调研数据看,基层部队官兵都在业余时间接触过互联网,符合网民的定义,即“互联网的用户。”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有手机或节假日被允许使用手机,其中拥有微博、微信的占2/3,这说明网络已经以各种方式融入官兵生活,并呈快速发展趋势。同时,军营网络中的论坛、访谈、娱乐等板块,一些官兵关心的热点信息几乎与互联网同步更新,加速了军营内外网络的互通,军网受互联网影响渗透态势明显。因此,将网络确定为主战场,不仅适用于互联网,同样适用于军网。牢牢占领网络主战场,就是以军营网络为阵地,不断增强军网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全面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思想文化渗透进攻,打造健康向上、激励士气、陶冶身心的网络精神家园。

一是占领网络主战场

网络主战场是对阵双方争夺的焦点,核心是争夺话语权、主动权、管控权。首先,要增强阵地意识。西方敌对势力对我的“西化”、“分化”是一场持久战、拉锯战,在网络这个新开辟的主战场上,必须增强阵地意识,及时占领,牢牢掌控。失去阵地,就失去依托屏障,只能被动挨打,节节败退。各级党委要切实负起网络领导权,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组织力量对错误观点进行反击,净化网络空间,严防网上渗透攻击。要通过技术手段,确保军网的纯净,确保随时清除网络攻击。对于一些军网论坛,要加强管理,避免出现杂音噪音影响官兵思想。对于一些娱乐空间上传的视频、播客、游戏等充斥暴力、色情、反动内容的,要坚决治理,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其次,要高扬主旋律。要理直气壮坚持正面宣传,集中优势兵力,占领理论高地、精神高地、道德高地。高扬主旋律,必须坚持理念创新。主旋律不是假大空,不是板着面孔,不是高高在上,只有打破僵化思维观念,才能贴近官兵心灵,让主旋律入心入脑。必须坚持手段创新。运用新技术,创新媒体传播方式,让官兵在求知求美的同时,体验到新技术带来的方便愉悦。必须坚持基层工作创新。思想文化阵地巩固的基础在基层,宣传对象在基层,筑牢防线靠基层。要把基层官兵对主旋律宣传的接受度、满意度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改进薄弱环节。再次,要加强思想舆论引导和观念认识转化。科学总结概括了网络思想舆论的“三个地带即红色地带、黑色地带、灰色地带”,并提出了转化对策。学习领会指示的内涵,对照军营网络的论坛等板块,也可以分为三个地带,正能量地带、负能量地带、中间地带。正能量地带是主流媒体、主旋律构成的,是主阵地;负能量地带是由负面言论构成的,包括极少数从互联网传播渗透过来的反动思想言论;中间地带由一些牢骚、怪话、不满、发泄等构成的。要巩固拓展正能量地带,着力转化中间地带,在坚决打击清除负能量地带的同时,要勇于进入其内部进行斗争,推动其转化。

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 军事训练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传播心理学 校园传媒

近20年来新生军训是每个大学生入学的第一课,年年有新生,年年就有军训。在某些高校,军事训练由于长期沿用“教官说,学生练”的“一言堂”模式而变得枯燥乏味,新生只言其身苦而不晓其心乐,更不知会受益终身。因此,削弱了新生军事训练的功效。如何与时俱进让新生军训摆脱困境,变得生动活泼,让新生在军事训练中感受到苦中有乐,正是我们应该探索的课题。笔者认为,在大学新生军训中,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去“议程设置”,最大效能地发挥校园传媒的作用,能起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是由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最早提出的。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可以通过对一些社会的重要事件或热点问题报道或强调的方式,形成人们头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从而影响受众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在新生军训过程中,根据传播的两级效果论(即传播不仅要通过受传者的“心理选择”,而且它所选取的信息还要与受传者原有的“心理选择”构成进行心理反应,才能达到传播效果)。合理运用“议程设置功能”这个具有实用价值的理论,通过大学校园传媒,设置有教育意义的议题,使其成为优先议题,来丰富军训生活,进而满足受众(新人校大学生)感悟军训的精神需求。

从受众的“感情”角度去“议程设置”,充分发挥大学校园传媒的导向作用,营造军训氛围,普通高等院校既不是军营,更不是军事院校,新生入校后首先感受到的是校园内温馨与祥和的气氛,没有进入军事重地的那种既紧张又严肃的空气。这就更需要我们从“感情”角度去“议程设置”,在新生军训前发挥大学校园传媒的导向优势,进行训前氛围的渲染和环境的营造,力争使每一个新生都能有良好的参训状态。

“感情是心灵的门户”,要让新生接受军训,首先必须利用大学校园传媒,广播、宣传橱窗等从影响中国安全的隐患、危险因素和重要因素等问题人手,开设与新生互动的军事节目,引起新生对国防建设的兴趣和关注,激发新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并在训练前,将制定好的军训实施方案和规章制度反复向新生宣传,从思想上提高新生对军训的认识,使新生了解军训步骤,变被动接受训练为主动自觉训练;其次,充分发挥校园广播这个在校园内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媒介,从军事历史到现代战争观来宣传部队和军人,让大学生在现实环境中感受军训、感受军魂、感受当代军人,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角色转换。

从受众的“意向”角度,把握议程设置的契机,最大效能地发挥大学校园传媒的教育作用,增强新生的国防观念。刚刚从半封闭式甚至是封闭式的学习环境中跨入大学的大学生,对校园内的一切都感到新鲜。进人大学立即接受军事训练,这对他们来说的确是一件新鲜事物。他们当中不少人从小就渴望成为一名军人,对军营、军人充满神秘感。由于前期军训氛围的营造,他们身着军装开始过军人生活时感到非常新鲜,也异常兴奋,军训初期(军训第一周)参训学生对信息的“心理选择”的意向为:对军训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急切想了解军营、军人的一切。这时抓住议程设置的契机,通过各种军事议题设置,最大效能地发挥大学校园传媒的教育作用,开展国防教育效果较为显著。

由于高校学生知识结构层次高,则国防教育内容的起点也要高,内容要新,要重点对其进行国防理论、国防专业知识和国防法制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向新生讲授现代军事理论、国防历史、国防经济和各国国防情况介绍及世界最新科技在军事上的应用等;同时把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融合到军事训练中,适时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国防观念等方面的教育,从根本上提高新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了使教官的讲解更为生动、形象,被新生接受和理解,就必须借助校园传媒播放各种题材的影片和电视片。如组织新生观看和讨论大型电视理论文献片《走向和谐》,该片用生动的影像阐释了和谐思想的起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和谐社会的认识,、邓小平、关于科学、辩证的社会和谐思想,我们党关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主要论述。帮助新生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提高理论水平,明白构建和谐社会是莘莘学子追求理想的跋涉。有选择地播放反映爱国题材和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集体荣誉和祖国荣誉的影视剧,反映祖国发展历程的专题片《伟大的历程》、《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等,使新生更加理性地看待当前国情,激发爱国热情,感受我国的社会发展不能落后于外国,树立奋发图强、立志报效祖国的志向。

大型数字高清军事纪录片《使命与光荣》,大量展示了中国军队近年来装备的新式飞机、新式导弹和训练作战方法的转换等。给新生们留下的印象是:震撼、刺激、过瘾,让人大饱眼福,体现了中国军队的开放、务实与自信,他们从影片中真正感受到了现代化中国军队的强大阵容与宏伟气势。电视片《军情连连看》更是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述鲜为人知的军事知识,一位新生在观看“沙漠风暴系列――空中攻击”后说:“我是第一次观看F-117战机在巴格达上空的英勇之姿;第一次看到了F-4G黄鼠狼如何翱翔空中给予敌人致命一击;第一次听到了波斯湾空战英雄亲口述说他们的英勇事迹和身经百战的军事元老剖析波斯湾空战;第一次了解波斯湾空战将领是如何运筹帷幄,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我从波斯湾空战片中了解到未来战争的面貌,从未来战争中认识到祖国要强大、需要高端科学技术、需要高尖端技术人才,这是我今后努力学习、提高素质和能力的动力。”

因此,根据新生“心理选择”的意向把握“议程设置”契机、通过大学校园传媒集中播放《军事观察》、《大国崛起》等资料片,追踪当代最新科学技术在国防和军事领域的运用动态,把富有时代特色的国防知识贯穿于军事训练的全过程,可以帮助新生认清国防科技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科学技术是国防能力和战斗力,从根本上树立和增强现代科技国防意识,从新的层面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更加自觉地履行国防义务。

从受众“个性”角度运用议程设置,最大效能地发挥大学校园传媒的凝聚作用,培养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我们今后思想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大学生军训的重要内容。随着军训科目的全面展

开,学生对军训的新奇感逐步消失,严格枯燥的队列训练、体力消耗较大的战术训练、反复重复的射击瞄准练习,部分学生开始表现出程度不同的苦累情绪,同学们普遍感到比较疲倦;为提高军训成绩而开展的竞赛活动,易让同学问产生相互妒嫉,并伴有少量不积极行为,由于动作不规范、不协调导致的自卑心理等,这些负面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了军事训练的效果。这期间各种不良思想都会表现出来,学生在对信息的“心理选择”上或多或少地会表现出以“个性”为主导的疲倦厌烦特征。针对这些特征,我们要根据传播心理学新的建构思路,运用议程设置搭建校园传媒的沟通平台,传播以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从而实现对个体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运用议程设置发挥大学校园传媒的凝聚作用,把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和图像显示的直观性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进行大学校园传媒互动,给新生一个可以倾诉的平台。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心理疏导,消除新生的孤独感,增强其归属感,培养新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将枯燥的动作训练、内务整理通过电视片进行详细讲解演示,并以视频的方式将新生训练过程进行实时展示并给以评比,及时反映新生的思维活动和共同的心理状态,帮助新生克服自身“个性”中存在的离心力、涣散力,建立起和谐、信任、理解、互尊的群体关系,增强军训团体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在军事训练中还可通过野营拉练、赛歌等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军训中感到有趣味、有哲理、生动、直观和形象。激发新生的训练兴趣;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让新生广开言路,畅所欲言,评估人生及个人价值、自我价值,使每位新生的观点和意见(即“个性”)都充分表达出来;再利用校报、军训简报,刊登新生的军训感悟等方式,把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言论引向正确、健康的轨道,帮助新生完成由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由已适应的中学管理模式向尚未适应的大学管理模式的转变,如何以成人的角度看待社会变革等自身需求的转变。引导新生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认识世界,用客观辩证的态度去分析事物的起因,看待社会的变迁,不被一些暂时的社会表象所迷惑,失去正确的人生目标,才能积极应对不良习气,弘扬新风正气,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从而提高军事训练中理论教学和体能训练的效果。

从受众“自尊心”角度把握议程设置,通过大学校园传媒报道军训过程,展示军训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各科目初见训练成效,各种比赛、考核时常进行。新生的身体也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军训进入高潮结束阶段。新生的主要表现是情绪高昂、上进心强,力争在各种比赛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在这一时期,要从维护受众“自尊心”角度把握议程设置,通过大学校园传媒激励推广、宣扬、表彰军训中的模范者,教育新生正确对待成绩和荣誉,把军训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空降兵15勇士”报道 人文性 新闻思想

前言

2008年5月14日,中国人民空军15名空降兵在5・12汶川地震的重灾区四川茂县4999米高空成功实施伞降,这是空军首次在高原复杂地域,在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条件下运用伞降方式参加抗震救灾。此次伞降行动引起了海内外媒体和舆论的高度关注,成为地震以来各方新闻舆论宣传的焦点事件之一。“空降兵15勇士”成为全军著名的抗震救灾的英雄群体典型。

“空降兵15勇士”的新闻报道涉及到突发事件的新闻舆论宣传、军事典型人物报道、谣言的有效制止以及中国军队的形象塑造等多方面的重要课题。“空降兵15勇士”的新闻报道是整个汶川地震军事新闻报道体系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非战争军事行动新闻舆论宣传重要的研究材料,它在军事新闻报道的许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其中突出人文性的新闻思想就是重要的成功之道。

人文性新闻思想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人作为考察一切事物的中心。新闻报道中的人文性注重情感、直觉、人格塑造等方面,求善求美,偏重于情感和道德体系的诉求,往往宣扬人的关怀、人的同情、人的力量、人的价值。申进科是一位军事记者,他发表过关于“空降兵15勇士”的多篇具有重大影响的新闻报道。他在抗震救灾前线建言母校――南京政治学院师生的书信中说,他在这次战地报道中深切体会到,战地记者最重要的职业道德,就是要有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是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职业道德在特殊场合下的特殊要求。

一、“我们要勇于、善于、勤于为活着的英雄而歌唱!”――高度关注军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军人的生命权

军人不是“冷血动物”,在抢险救灾的战场上,当他们面对险峻、面对凄惨、面对死亡,他们的心灵同样也经受着磨砺和冲撞,经受痛与悲的煎熬。“空降兵15勇士”的新闻报道高度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和身心健康,把他们当作是救灾的人间英雄,但决不当作“救灾神灵”、“救灾机器”,体现了对于军人生命个体的体恤、关爱之情。

人文关怀精神往往与科学理性精神联系起来。“空降兵15勇士”的新闻报道以大幅图片和显著位置报道他们安全归营后接受体检,又如《请不要怀疑空降兵的勇气》中记者写道:“如果不讲科学,头脑发热强行实施伞降,不仅无法对灾民进行有效的救援,而且势必会增加大量无谓的伤亡。这不仅是对本已十分稀缺的精锐救援兵力的浪费,更是对战士生命的不尊重。要知道坐在机舱里随时准备飞身冲出舱门的我的空降兵兄弟们,也都是20来岁的小伙子,如果不是穿上这身军装,不背上这个伞包,他们也还只是父母疼爱的孩子。”报道显得十分理性而关心,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空降兵15勇士”的新闻报道中闪耀着人文“亮色”的是它倡导了一种科学的、充满时代精神的军人的“牺牲观”。例如,“死不可怕。可怕的是寸功未立,无谓送死。”①而集中表现这种“牺牲观”的是《历史铭记“空降兵15勇士”》:“我真诚祝愿:‘空降兵15勇士’,请记住‘人在青山在’这句话。你们一定要好好活着,为你们的亲人,为我们的国家。”“广大网友还表达了一个重要而鲜明的观点:自古英雄多牺牲,避免无谓牺牲更英雄!我们要勇于、善于、勤于为活着的英雄而歌唱!”这篇报道中李振波说:“军人的最高境界应当是‘胜利’而不是‘牺牲’”。这篇报道明确地否定了片面地“以牺牲论英雄”以及盲目地去讲“不惜一切代价”的错误观点,指出“空降兵15勇士”从没有写过所谓的“遗书”,坚决拒绝了“15勇士写遗书”的约稿。因为记者认为:“作为一名记者,首先要讲实事求是,同时要有人文关怀!”

虽然“空降兵15勇士”被某些网友夸张地称作实施“自杀式空降”的勇士,但是新闻媒体没有对此评价进行渲染、炒作,因为这样做是不人道的,相反地,中国军网转载5月21日著名作家王海在新浪网上的博克文章《伞兵们,全国人民命令你们安全回来!》,引起广泛的 、良好的舆论影响。

二、“军人的荣誉感终是战胜了人对死亡的恐惧”――全面展示英雄典型崇高而又普通的人性

“空降兵15勇士”的新闻报道突破了传统的典型报道模式,还原了具有新闻真实和“人文真实”的英雄典型,也可以说真实地再现了“原生态”的英雄典型,这是通过全面、真实地展示英雄典型崇高而又普通的“人性”集中表现出来的。

“空降兵15勇士”的新闻报道如实地表现了空降兵勇士们忧国忧民、吃苦耐劳、英勇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以他们为代表的无愧于中流砥柱、国之栋梁的光荣称号!高扬人性的善和美,提供社会生活中一种向上、向美的力量,潜移默化中提升民众和民族的精神境界,这正是新闻报道人文性的重要要求和本质特征之一。“空降兵15勇士”的新闻报道实现了这方面的目标,这个英雄群体典型已经被广大民众接受、关注、敬佩和牢记。网友评价说:“在我军的光荣历史上,前有大渡河七勇士、狼牙山五壮士,这都是激励中华民族的英雄集体。今天让我们铭记四川震区抢险的十五名伞兵勇士吧!”“十五勇士,我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礼!你们为了灾区人民尽快脱离苦难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你们的壮举将会影响整整一代人!十三亿中国人民将会永远记住你们耀眼的名字!”

“空降兵15勇士”的新闻报道在浓墨重彩地表现他们超越常人的一面的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的普通的人性、常人的情感。“空降兵15勇士”的新闻报道中提到空降兵在跳伞过程中因为开伞不正常、地形复杂的原因而感觉“紧张”、“有点害怕”,其中代表性的描述是:“首批空降七人三个通讯兵四个对空引导兵,有雷志胜。那一刻说一点不怕是不实事求是。平时跳伞须有气象资料有引导有地面标识,现在却要在‘三无’条件下、在山区、在恶劣的天气里,强行伞降。但怕归怕,做归做,军人的荣誉感终是战胜了人对死亡的恐惧。”②这样的报道无损于空降兵的英雄形象,反而因为显得真实可信而增添了感人的力量,毕竟“军人的荣誉感终是战胜了人对死亡的恐惧”,毕竟他们实践了请战书里的诺言:“发扬我们空降兵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用自己的一切去拯救灾区的父老乡亲!”“我愿付出自己的一切,去挽救灾区人民的生命,实现我们军人的价值!”③

此外,“空降兵15勇士”普通的“人性”还通过这个军人集体内部亲密、和睦的关系表现出来,例如:“‘我们是伞兵兄弟连,15个人一个都不能少!’李振波说。”④“第一跳李振波大校更像一个叔叔辈分的领导,而他呢,像个大哥。”⑤这种家庭式的温暖和亲情也是人文性的表现。

三、“云上的日子”――充分重视军人的独特个性和丰富情感

“空降兵15勇士”的新闻报道在保持这个勇士群体的整体性、集体性形象的前提下,把他们区分为具体的、有血有肉的、各不相同的个体,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走近他们的情感世界,体察他们的喜怒哀乐,关心他们的安危冷暖,体现了新闻报道的人文性。

《云上的日子――汶川散记》一开头是这样描写少校于亚宾的:“他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有珍珠般的光泽。他的京腔京韵很入耳,一下子就打一群南方口音中跳出来。在空降兵那声名显赫的15个伞降勇士当中,他很俊朗,眼睛明亮,有自信逼人的英气。”他的外貌、气质个性鲜明,令人印象深刻,并且他与他妻子的“爱情很传奇,算是‘同桌的你’的激情空中版。”也是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他想说,手机放军衣的口袋,儿子的笑脸紧紧贴在胸前。爱,是他的护身符。可他一句也没说。”铁马金戈、出生入死的英雄,心中既装着国家和人民,也眷恋着自己的家人。

“空降兵15勇士”的新闻报道在强调了英雄主义、乐观主义、胜利主义的积极情绪的同时,一直没有忽略地震大灾难的大背景,保持了新闻作品凝重、深沉的整体底色。例如,“游客顿时拉住了殷远,很快开始往他的手里、口袋里、装备里塞纸条,很多人已经泣不成声。‘我也忍不住哭了出来,这也是我在灾区第一次掉眼泪。’”⑥对于这场自然灾难,空降英雄绝非冷漠的“看客”,而是有情有义的人,与受灾群众和广大民众一样忍受深深的伤痛,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结语

海外媒体特别是西方媒体,历来以僵化的思维看中国军队,对中国军队有偏见,甚至抱有敌意。⑦“空降兵15勇士”的新闻报道样式为破解这个难题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发。

“空降兵15勇士”的新闻报道样式,能够促使海外媒体和民众真正感受到我们的军人是仁者之勇而非暴者之勇,使海外媒体和民众认识到我们的军人既是硬汉、铁汉,也有柔情、温情;他们既可敬,也可亲;他们既需仰视,也可平视;他们既整齐划一,又个性鲜明。“空降兵15勇士”的新闻报道样式,符合当今新闻报道的全球化潮流和国际传播理念,能够大力开拓军事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推进我国军事新闻的国际化传播,增强从事我军外宣的媒体在海外的公众凝聚力、公信力,有助于大力提升和改善我军和从事我军外宣的媒体的海外形象。

注释

①钟振宇《极限空降15勇士》,《四川日报》2008年5月23日。

②王海《伞兵救援》,《人民日报》2008年6月29日。

③《让我们听听伞降勇士的心声》,《报》2008年5月20日。

④钟振宇《极限空降15勇士》,《四川日报》2008年5月23日。

⑤燕燕《云上的日子――汶川散记》,《报》2008年6月11日。

⑥《最早突入茂县的空降兵殷远: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08

年6月19日,来源:《河北日报》。

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北极航线;通航环境;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K90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3.02.002

2007年卫星照片显示,北冰洋“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迎来了12.5万年以来的首次同时消融,而2008和2009年分别有船舶成功穿越 “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这代表着以北极航线为基础的商业航行时代即将来临[1],“西北航线”和“东北航线”将成为新的“世界轴心航线”[2]。然而北极航线的自然环境仍然十分恶劣,基础设施还不完善,船舶技术也存在限制,需全面系统地分析其通航环境,为其营造良好的通航环境提供理论基础。

目前,关于北极航线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航可行性、开通意义、发展前景、海冰状况、法律地位及船舶操纵等方面。国内外对北极航线通航环境的研究主要是通航环境评估。国内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灰色综合评价法,用指标量化各影响因素再运用系统动力性、物元分析法、模糊数学、灰色理论等数学方法对其综合分析评价[3-6];层次单排序法,通过专家打分确定因素间的重要性,建立评判矩阵后计算各因素权重,基于权重排序依次提出对策和建议[7];基于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的方法,最典型的是安全指数法[8],统计对某一期间内某一水域船舶活动量及发生的船舶交通事故并用该指标衡量该期间内该水域的通航安全状况。国外的小林弘明运用自然环境量化了海域操船难度[9];新井康夫设立指标量化了影响操船的自然环境因素并验证了操船者与这些指标间的主观感觉关系[10];井上欣三提出了环境压力模型评价操船困难度[11,12]。但以上研究多停留在对因素的列举,未能进行足够的定量分析以及深入研究构建各因素间的层次因果关系框架。

本文试图找出影响北极航线通航环境的若干因素并应用解释结构模型(ISM)进行结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我国的北极研究与战略部署提供参考。

1 北极航线通航环境特点与影响因素

1.1 北极航线通航环境主要特点

根据北极委员会统计,仅2004年,约有6000艘船舶在北极地区航行,包括20%的杂货船和50%的渔船[13],沿挪威海岸线航行至俄罗斯的巴伦支海是航线的主要集中点。季节气候变化对北极航线航行影响很大,冬季几乎无船舶作业,而夏季是作业高峰期。目前,北极航线已开通的几条季节性航线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自摩尔曼斯克港到俄罗斯远东港口的航线与欧洲航线。

北极航线虽为快捷通道,但气候条件、通航期限制、浮冰、漏油等船舶事故等都对通航环境有所影响,此外,在人文环境方面,北极航线因其战略和资源利益而存在着日益激烈的之争。

北极航线通航环境特点主要有:①不确定性,一是航行线路不确定,随通航环境和区域环境变化而变化;二是气候温度不确定,有的夏季海冰基本融化而有的夏季则较寒冷,冬季温度可达-30℃以下而夏季温度可达0℃左右。②未知性,技术及研究时间限制使得现有航行经验少,实际信息了解少。③模糊性,影响因素众多且独特,难以对其进行清晰明确地选择和定位。④综合性,涉及交通运输工程学、经济学、军事学等,属交叉学科。⑤复杂性,通航环境随时间和地域变化而变化,复杂无规律,且影响因素可能跨学科,其层次结构关系复杂[1]。因此需要科学系统地对北极航线通航环境进行分析。

1.2 北极航线通航环境的影响因素

由于北极航线通航环境较为复杂,不仅包括自然方面、助航方面的影响因素,还包括人文方面的影响因素,如大国间的政治博弈、各国军事力量演变、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航道沿岸国文化等因素,都对通航环境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本文将北极航线通航环境影响因素定义为对北极航线的通航环境起着限制性、重要性和决定性影响的要素,是决定北极航线通航环境优劣的原因或条件,其中包括自然环境方面、助航方面以及人文环境方面的多种影响因素。

本文采用专家意见法,即德尔菲法,将北极航线通航环境的影响因素归类并编号为三大类30个因素:S1,S2,S3,…,S30(表1)。温度、能见度、风、海流速度、海冰密集度、海冰厚度、航道深度、岛屿分布等8个因素属于自然因素,通过影响船舶性能、船舶适航和船员操作等来影响北极航线的通航环境。船舶规范、破冰船的配备、港口设施、海图系统、导航设施、气象海况预报、航行经验等7个因素属于助航因素。比如,绘制海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现有海图大都根据卫星图绘制,缺乏实地考察,而高纬度区海图系统更不完善;北极地区存在强烈的磁暴现象,对很多定位设施都有极大限制;当前观测系统还不完善,不能提供足够海况预报,这些都对通航环境有所影响。

各国军事力量的演变、军事威胁、军事部署、国际法律法规的限制、航道沿岸国国内法律约束、航道沿岸局部战争冲突、大国对航道控制力、航道之争、航道沿岸国政治战略措施、大国间政治博弈、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航道交通流密度、航道沿岸国民族文化、海盗及海上恐怖主义等属于人文环境因素,通过权益争夺、资源控制、军事制约等来影响通航环境。

2 北极航线通航环境影响因素的ISM模型分析

2.1 ISM模型的选用

ISM模型(解释结构模型)是对复杂的结构系统中的各个因素进行因果和结构关系分析,通过计算或计算机程序辅助计算,最终得到多层递接的结构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教育体系、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结构分析和优化。其特点是以定性分析为主,量化各个模糊的关系,从而得到清晰的结构模型,解决了数据少、关系模糊的问题,很好地适应了北极航线通航环境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因此本文将采用ISM模型来分析北极航线通航环境影响因素关系结构。

2.2 分析思路

第一步,根据德尔菲法筛选并归类和编号的影响因素,逐个反复分析每个因素对其他因素是否有直接影响,并由

Rij=1 当Si对Sj有直接影响时

0 当Si对Sj没有直接影响时,得到邻接矩阵R。

第二步,按照布尔矩阵运算法则,即0+0=0、0+1=1、1+1=1、1×0=0、0×1=0、1×1=1,利用matlab软件计算至Rk-1≠Rk=Rk+1=M,得到可达矩阵M。

第三步,找出可达集合A(Si),即可达矩阵中要素Si对应的行矩阵元素为1的列要素集合,先行集合B(Si)即可达矩阵中要素Si对应的列矩阵元素为1的行要素集合,根据选出满足条件A(Si)∩B(Si)=A(Si)的要素为最高层次要素,去除该要素再重复计算,依次选出各层要素,得到结构分析模型结果如图1。

2.3 去噪处理

以上初步得出的ISM模型比较复杂,难以清晰地画出结构图,因此需对其去噪简化,即在符合实际的前提下,去掉跨层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关系,只保留相邻层次间的直接影响关系,使简化后的模型基本符合标准结构模型[14]。其具体原则为:

第一,若跨层因素间存在直接关系,同时低层因素能通过其他间接因素由其他路径影响到高层因素,则可去掉跨层因素间的直接影响关系。

第二,若跨层因素间存在直接关系,但是不存在由低层因素指向高层因素的其他路径,则可视情况将低层因素与高层因素间的直接关系转化为与低层因素有直接关系的中间层因素与高层因素直接相连的关系。

第三,若由于去噪处理而出现结构模型与实际不符,如根据去噪第二条原则转化得到的新结构关系与实际不相符,则可添加必要的中间因素来联系低层因素与高层因素。

依照第一、二条原则对初始模型去噪处理后得到简化模型。

2.4 结果分析

2.4.1 最终模型

将上述简化模型翻译为文字,可得到最终模型(图2)。其中,“破冰船的配备”与“港口设施”有关系,而此关系不能由“航道交通流密度”与“港口设施”间的关系代替,因此添加了因素“海上突发事故”。同理,添加了因素“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来实现“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航道沿岸国内法律约束”间的关系。

2.4.2 结果分析

(1)自然环境方面,温度会直接影响海冰厚度和海冰密集度,风会影响海流速度。温度、能见度、风、海流速度、海冰厚度和密集度等都是气象海况预报的内容。

(2)助航因素方面,根据船舶破冰能力强弱及气象海况预报中海冰厚度和密集度,规定适航船舶规范及确定是否需要破冰船(其也是海上交通流的一部分)[15]。目前北极海图系统还不完善,存在航线安全隐患,亟需对其完善,并依其建立导航设施。港口也要定期清理和维护航道,保证航道深度,保障通航安全。

(3)人文环境方面,航道沿岸各国民族文化直接影响战争冲突,霸权主义国家的人民更有侵略欲望,而受和平文化熏陶的人民更崇尚和平[16]。

各国为争夺北极利益,大力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企图控制别国在北极的权益。同时沿岸局部战争和各国政治措施将直接导致沿岸军事部署,以保证本国的权益不被侵犯[17]。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直接影响贸易需求,从而产生货运需求,改变世界贸易格局。经济是国家命脉,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经济格局的改变很可能导致大国之间博弈的僵持,将直接改变大国间博弈方式。

军事部署直接影响着各国北极航线法律制定,沿岸各国中的小国会寻求世界大国的庇护,以求在北极利益争夺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18]。在世界贸易格局改变的情况下,利益驱使着沿岸各国根据世界贸易需求的改变而制定更易获利的法律。世界大国军事部署还直接关系到其对北极航线的控制力,同时,大国之间为互相遏制,会尽量限制其它大国在北极的控制力,所以大国间的政治博弈也会影响大国对航线的控制力[19]。

通常法律约束都是为争夺北极利益而制定,而利益之争终究是之争,因此法律约束的矛盾将直接导致航道之争[20]。大国看到北极航线的巨大利益后必然介入到北极航线的争夺之中,具体方式是作为某沿岸国的政治和军事后盾,间接获利,或者是倡导北极归世界所有,直接进入争夺。

航道的之争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后盾。各国在北极航线范围内的军事部署以及各国的军事力量演变会直接对别国产生军事威胁,并依靠军事威胁来增加本国的获利机会。同时航道的之争在军事部署上的表现必然产生各国军舰在北极范围内的交通流,而且各国占领北极某一区域就会对该区域内交通流进行限制。而港口作为船舶服务站点,现有设施必须满足现有交通流密度[21],因此航道交通流密度越大则需要港口设施越完备、导航设施越精良,同时航行经验提高也越快。综上所述,ISM模型与实际相符,结果比较理想,可以利用。

3 我国应采取的措施

目前,中国面对日益激烈的北极争夺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首先,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应加大力度研究北冰洋地区水文、气象特点,收集资料,研发技术。可通过国际间合作发射绕北极卫星以及在个别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实时观测和预报北极气象环境,保障北极航线安全通航。

其次,助航因素方面,我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学术研讨,积极建设北极航线基础设施,培养适应北极航行的专业船员,开发适应北极条件的新型船舶。

第三,人文环境方面:(1)我国面对航道之争,应对“大陆架制度”和“扇形原则”的弊端进行全面审视,在北极航道问题上争取话语权;(2)面对军事威胁,应消除“中国”的不良影响,增强海军力量;面对大国的控制,应增强国家软实力,巧用国家硬实力,建立互信合作的国际关系,提升政治地位;(3)面对世界经贸格局变化,应充分考虑各影响因素,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战略,抓住北半球物流和航运机遇,建设北方物流平台,发展全球物流平台;(4)面对国际法律限制,应抓住尚未形成北极协调机制的机遇,增强我国在北极事务决策中的影响力并协调本国利益与国际公约的冲突;(5)面对军事部署,应倡导合理部署,减少无理限制;面对沿岸国内法律约束和政治战略措施,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公平原则和“北极是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观点,同时接受环北极国家拥有其合理海域;(6)面对大国间的政治博弈,应正确看待,严谨审视,加强交流与合作;(7)面对海上恐怖主义,应积极参与打击斗争,支持沿岸各国及联合国的合理军事部署;(8)面对航道交通流密度,应鼓励航运企业开拓市场、适应环境,为今后北极通航做足准备。

4 结论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定义北极航线通航环境影响因素,运用德尔菲法筛选影响因素并归纳为自然环境因素、助航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三类,建立指标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各个因素进行结构分析,得到它们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关系,形成初始结构框架;去噪处理得到简化的解释结构模型;最后提出如国际间合作发射绕北极卫星,培养专业船员,开发新型船舶,增强软实力、巧用硬实力,支持合理军事部署,鼓励企业开拓市场等对策和建议,为我国的战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闫力. 北极航道通航环境研究[D].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学位论文,2004.

[2] 张建松. 北极航道:或成我国第九条远洋运输航线[N]. 经济参考报,2010-03-18.

[3] 张宝钢. 基于物元分析法的连云港进港航道通航环境风险评价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10.

[4] 李波. 天津港复式航道通航安全的灰色模糊预评价[D].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学位论文,2010.

[5] 徐屯金. 舟山海区航道通航环境安全评价研究[D].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学位论文,2008.

[6] 陈家云. 汕头海区通航环境安全评价与规划研究[D].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学位论文,2006.

[7] 刘天喜,黄秋赢.对影响沿海海域主航道通航环境因素的评估[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22-25.

[8] 吴兆麟. 海上交通与交通安全研究[M].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1.

[9] 小林弘明. 船舶操纵特性对航行环境安全评价的影响[C]. 日本海上交通工学特集.1992.

[10] 新井康夫. 航行安全评价中的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C]. 日本海上交通工学特集.1992.

[11] 井上欣三. 操船负担的定量评价[C]. 日本海上交通工学特集. 1992.

[12] 井上欣三,世良亘. 海上交通安全评价技术准则的研究-1[C]. 日本航海学会论文集98号.1998.

[13] Arctic Council. Arctic Marine Shipping Assessment 2009 Report[R]. 2009

[14] 今参 .关于北极航道的开发前景. 港口经济论坛[J]. 2011(11):21.

[15] 张龙. 基于未知理论的供电企业安全评价研究及应用[D]. 江西:江西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9.

[16] 于成涛. 北极“黄金航道”的诱惑[J]. 东北之窗,2010(20):37-39.

[17] 中国社会科学网[EB/OL]. http:///news/149686.htm.

[18] 董跃. 论欧盟北极政策对北极法律秩序的潜在影响[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0(3): 46-50.

[19] 吴慧. “北极争夺战”的国际法分析[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5): 22-25.

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诗经》;文化现象;概说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歌谣总集,反映了殷周时期,特别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象地表现了当时的历史、宗教、军事、农业等方面的文化蕴含。

《诗经》的文化价值除了文学艺术方面之外,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诗经·大雅》中保存的五首古老的周民族史诗,反映了周代的历史文化,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记述了周始祖后稷诞生直至武王灭商的一系列史迹和传说。《生民》追述了后稷的事迹,神奇的诞生、奇异的成长以及天赋的才能;《公刘》描写了后稷后代公刘从邰迁豳的故事;《绵》从古公亶父迁岐写起,描写他开国奠基的功业,直至文王继承古公之志,修建宫室,平定夷狄,外结邻邦,任用贤臣,使周民族日益繁盛;《皇矣》主要写太王开辟岐山,打退昆夷,王季继承先祖遗业,传位给文王,之后文王伐密伐崇,发展壮大周民族。《大明》叙写王季和太任、文王和太姒的婚姻,并着重赞扬武王伐纣的胜利。

综观这五篇诗篇,可以窥见周民族从发祥、创业、建国到兴盛的发展历史。除了诗篇中虚构的传说部分,基本上都是尊重史实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文化的途径。《皇矣》、《大明》都以周民族自太王到文王时期的重要史实为叙写对象,《大明》更是“绘声绘色地描述历史上有名的牧野之战”。[1]34

从宗教文化的角度看,一些记载祭祀、占卜等现象的诗,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些宗教行为。

法国汉学家葛兰言的《中国古代的祭礼和歌谣》运用神话学、宗教学和民俗学的理论来研究古代祭祀,并对其作出全新的解释。日本汉学家赤冢忠通过《诗经》来研究中国古代宗教和西周文化史,他认为《诗经》中的原始意象与兴象联系密切,含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诗经》大部分是歌舞诗,而歌唱和舞蹈的形象,都具有宗教性的象征意义。他的《鹊桥——振鹭之舞和鸟的兴》,以日本“鸟形灵”的原始观念作比照,认为《振鹭》的鹭也是神灵的象征,巫振鹭而歌舞,表现神的降临。白川静以日本古代歌谣集《万叶集》的日本古代风俗为参照,探索“兴”的发想,深化了对“兴”的特质的认识。他认为兴是受原始宗教观念和集体意象的支配,带有咒语或祝祷词的性质。在他的《诗经研究》中,以日本古代歌谣的内容,推论《诗经》一些诗篇意象的涵义。这些国外文化学的研究思想被介绍到国内,引起了国内研究的变革。郭沫若、闻一多都有过这方面的论著。到了八九十年代,许志刚、华锋、孙克强、刘朝谦等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诗经》所表达的宗教情感,体现了中国宗教思想的人文精神。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军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战争诗是指以战争为题材,直接反映战争或围绕战争而展开叙写的诗歌。[2] 《诗经》中的战争诗包括:《大雅》中的《江汉》《常武》,《小雅》中的《采薇》《出车》《六月》《采芑》,《秦风》中的《小戎》《无衣》等。这些战争诗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周代的军事文化,“强调道德感化和军事力量的震慑,不具体写战场的厮杀格斗,是我国古代崇德尚义,注重文德教化,使敌人不敢而服的政治理想的体现,表现出与世界其他民族古代战争诗的不同的风格。” [3]57

《诗经》虽不是军事著作,却也体现了作诗者和编诗者的一些军事战略思想。首先,注重战争的人民性,用政治教化争取民心、鼓舞士气,用怀柔政策安抚战败之地的百姓。郑玄在笺注《小戎》时认为“作者叙内外之志, 所以美君政教之功。”《江汉》中“王命召虎, 来旬来宣”,遍示功德,以德来感化百姓;其次,言先教战,然后用师;先期武备,积极防御。《出车》《六月》都是先写敌军气焰,后写我方气势,将充分防御与适时进攻紧密结合。最后,十分注重心理战,夸饰军容而不具体些厮杀场面,显示出了以威慑取胜思想。《采芑》中主帅方叔“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军队是“其车三千,旂旐央央”“嘾嘾焞焞,如霆如雷”,《常武》中不仅夸耀周宣王的外貌,还注重描写其内在的修养与智慧,“赫赫业业,有严天子”“王奋厥武,如震如怒”,歌颂了王师的威力。

我国农业文化历史悠久,在《诗经》中农业生产已经有了很重要的位置,周人甚至将自己的祖先与农业的发明联系到了一起。

“诗经中一些秋冬烝尝祭祀,春夏祈年报赛的诗歌,因诗中提到或涉及到一些农事活动,被称为农事诗” [4]141包括:《豳风》中的《七月》,《小雅》中的《楚茨》《信南山》《甫田》,《周颂》中的《思文》《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这些诗展现了周代的农业文化,为有关西周农业生产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农作物的品种、农田的管理以及劳作时所使用的农具,在《诗经》中都能看得到。

《诗经》中涉及的农作物,包括:黍、稷、禾、麦、稻、菽、麻等。《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稌”,“稌”是一种稻谷;《周颂﹒思文》“贻我来牟”,“来”是小麦;《周颂·臣工》“于皇来牟”,“牟”是大麦;《大雅·生民》“艺之荏菽,荏菽旆旆”,“荏菽”是一种大豆,“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秬”是黑黍,“秠”也是黍的一种,一个黍壳含有两粒黍米,“穈”谷子的一种;《鲁颂·閟宫》“黍稷重穋,稙稚菽麦”“重”是早种晚熟的谷,“穋”是晚种早熟的谷,“稙”是早种的谷物,“稚”是晚种的谷物。在农田管理方面,周人不仅要规划开垦荒地,还要休耕治理田地。《大雅·皇矣》记叙太王迁岐后,除草翻地、开垦荒地的情况:“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其剔之,其檿其柘。”《周颂﹒载芟》“载芟载柞,其耕泽泽”记述的也是翻地除草的事情。《大雅·公刘》的“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和《大雅·崧高》中“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的“彻”是指通治田畴的治田方法。《大雅·绵》“乃疆乃理,乃宣乃亩”,“宣”指开通沟渠,“亩”指筑其田垄。“综观周代的农具,可分为垦荒耕种农具,收割农具,除草农具三类。”[4]156垦荒耕种农具有耒、耜、钁、锸;收割农具有铚、艾;除草农具有钱、鎛、耨。由上可知,《诗经》为我们了解周代农业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让我们可以通过它勾勒出周人田间劳作的基本图景。

综上所述,《诗经》“不只是我国最古最可靠的文学作品,而且含有丰富的古代历史、民俗、社会、政治、宗教、道德、语言、音韵等材料。”[5]28因此,可以说,“诗经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部最具价值的大制作,是我们研究中国文学、历史、社会、政治、语言、音韵等学科所必读的一部书。”[5]28

【参考文献】

[1]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裴金华.论《诗经》中战争诗的特征[J].学术论坛,2006(8).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狂欢化;《历史的天空》;军事题材电视连续剧

2002年一部《激情燃烧的岁月》在电视上热播,此后陆续有很多同类题材电视作品问世,并都受到观众好评,如《历史的天空》《亮剑》《狼毒花》等。这一系列当代创作的军事题材电视连续剧之所以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在于它们给观众一种别样的世界感受――狂欢式的世界感受。狂欢式的世界感受是狂欢化理论核心,狂欢化理论是前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提出的著名理论。狂欢化理论源于民间诙谐文化,“巴赫金将其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各种仪式演出形式,即各种狂欢节类型的节庆活动和诙谐的广场表演;各种诙谐的语言作品;各种形式和体裁的不拘形迹的广场言语。”这三种形式都体现出狂欢节的价值取向,巴赫金所提出的狂欢化理论则可分为狂欢化的世界观、体裁、时空体、语言及其外在化的人物形象和表现出的怪诞现实主义。它的世界观追求的是打破日常生活常规,将所有人都置于一个颠倒世界中,在这个时空里一切都会与规定悖反,与理所当然悖反,将往常不合理的等级、制度等通通打倒从而建构起一个新的,带有乌托邦性质的狂欢世界。也就是狂欢化理论的核心――“狂欢节世界感受。与一切现成的、完成性的东西相敌对,与一切妄想具有不可动摇性和永恒性的东西相敌对……它所要求的是动态的和变易的、闪烁不定、变幻无常的形式。”在《历史的天空》中的狂欢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故事内容上的狂欢化

对于革命题材电视连续剧我们想到的往往是那一系列红色经典电视连续剧,在这些红色经典中故事内容都是描述积极正面抗战,充分表现中华儿女爱国之心。歌颂积极向上的正义精神。如《铁道游击队》和《野火春风斗古城》,表现了中华儿女抗战爱国的热心,展现了游击队员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反映战士们朴素美好的内心世界。这些红色经典都是积极正面讲述革命抗战,让我们看到的都是革命抗战可歌可泣、伟大的一面,在我们的头脑中共产党和革命战士都是崇高、伟大、无私的。而《历史的天空》所讲述的故事内容却有新意之处,可以说是第一次用文学的形式比较集中地向我们展示战争年代党的高层内部的激烈斗争。如根据地建设、统一战线政策、中央苏区“肃反”运动、解放区“整风运动”等。将这以往人们对其谈而讳之的内容大胆披露出来,让我们知道革命抗战并不都是那样正义和崇高,它也有黑暗和消极一面。这种披露就是打破常规,打破在官方教条下的认识常规,让我们对革命电视连续剧一贯的固有崇拜情结产生些震动。如有关七十九军与高汉英的斗争,东条山真相的捕写,让观众眼前为之一亮。从这一层面上说,《历史的天空》在故事内容上的选择体现出狂欢化的色彩,狂欢思维从不主张以一种力量压倒和替代其对立面,成为权威或中心,它承认处于边缘的声音其独特的价值。《历史的天空》中将描写党内斗争的不好的一面代替了以往红色经典中只描写积极的正面,即把我们在常规所认为,在官方文化及权威下所认识的革命抗战必定是伟大的和革命战士形象必定是崇高的。这一长期占据中心地位的价值观念来了一个小颠覆,使得处于边缘的消极黑暗面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得到了价值体现。该剧在故事内容的选择上体现了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一些色彩,其世界观追求的是打破日常生活中常规,将我们置于与往常逻辑相颠倒的世界中,所讲述的故事内容,与惯常相悖反,与理所当然相悖反。

二、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狂欢化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也突破常规,突破以往革命者的高、大、全的英雄形象,而将英雄平民化甚至是流氓化、痞子化。“巴赫金根据民间诙谐文学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提出了“怪诞现实主义”(Grotesgue Realism)的称谓和主张。怪诞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具有本质的区别:它更是以扭曲和变态但是发自人们内心的方式表现现实,更能代表和体现民间意识形态,更能显示出与正统意识形态及其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的巨大反差,并形成一种与官方相对立的又可被官方容忍的新的美学原则和创作实践。”而人的外在化形象则在狂欢时体现出肉体和精神的分裂,从而就产生出与民间文化中的怪诞现实主义观念相符合的狂欢中的怪诞风格和以新与旧、新生与垂死、变形的始与末为体现的怪诞形象,主人公姜大牙的形象塑造就是如此!

在以往的红色经典中,所塑造的英雄几乎清一色是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甚至相貌都不赖的完美形象,如《铁道游击队》和《野火春风斗古城》中刘洪、李政和杨晓冬。这一系列的形象显得单一、没有个性。《历史的天空》中姜大牙形象的塑造则打破了这一瓶颈,在他传奇的一生中,他从一个毫无革命思想觉悟又野蛮、粗俗,只知任性蛮干的汉子,成长为一个具有坚定的革命意志,丰富作战经验以及充满柔情的英雄。这些可能和其他英雄形象没有区别,但不同在于他身上始终保有的那股痞子习气。他出生于地处偏僻的蓝桥埔,那里的民风硬朗,姜大牙身强体壮,“除了有副盘死蛤蟆踢死猴的顽劣相,还有一身张牙舞爪的打人功夫”,他没有“去上正经的学堂,但是姜大牙脑子不笨,闲暇时听烂眼圈龚二说古书,《三国》《水浒》的故事过目不忘”。这可见他身上的那点侠气。但他的缺点也不在少数,开口闭口不离脏话、有点军阀作风、革命最初动机不纯,原想投靠国军,想着能有吃有穿,说不定还能当上啥官,后来误打误撞进了新四军,也是因为见“色”起义,为了女人(东方闻英)而留下,可谓十足的痞子英雄。这是打破经典格局,非正规、非传统的革命者形象。除了姜大牙,还有像李文彬、万古碑这种只知空讲革命理论,虽受过良好教育,却没有革命实践经验,带有“左”倾错误思想与教条主义的革命者,也有像朱预道、陶三河这种对革命认识模糊不清,参加革命动机不纯,带有流氓习气却在战争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成为卓越军事指挥家的革命者,此外还有知人善用的杨廷辉以及深沉内敛、十分精明的窦玉泉等。这一些人物的塑造有别于以往,他们出身下层,他们革命思想并非高尚而伟大,即使有也并非是十全十美。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狂欢化世界感受的主要精神之反对僵化和教条,打破了传统套路,使文学为人学体现得更为突出,使该剧在创新上让观众耳目一新,打破常规是为了体现真实和自由,是狂欢的一种释放,即全民性。狂欢的全民性也是为了使文学更为接近于人学,使观众的感受更为接近于现实甚至是自身。这也是狂欢化一种参与性设定的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使得观众产生共鸣感,因为更为贴近于现实。

三、语言上的狂欢化

巴赫金对语言狂欢做出了别出心裁的探索,他认为 “语言狂欢”为大众娱乐效力,具有高度的自由和坦诚,在特殊时期可以不见容于占统治地位的语言规范,释放人们压抑已久的隐秘和言语,是一种戏仿文字,具有充分的反讽性。“语言狂欢”充满了幽默感,具有滑稽性、寓言性、象征性、颠覆性和怪诞性,是一种异质的异己的被平时忽视了的人性语言的复归,具有独特形式和风格。前苏联的图甘诺娃针对性地写道:“后现代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复活了中世纪西欧的‘嘲笑’文化:允许否定,滑稽模仿,嘲笑一切”。有了带有狂欢化色彩的痞子英雄的设定,自然也就有符合这一形象的痞子所具有的语言,带有狂欢化、释放性的语言。姜大牙这一形象,他的粗俗,他的侠气与痞气,他对爱情的裸追求都通过他的语言一一表现出来。“老子……”“……鸟毛灰”等等在革命军队中看来是没教养没素质的不登大雅之堂的脏话、痞话,通通都是他的口头禅。狂欢化中的语言多表现为嬉笑怒骂,讽刺模拟或滑稽改编。在剧中姜大牙狂欢化的语言更多地表现为嬉笑怒骂;如他对东方闻英直白地追求,要她做自己的妻子,当东方闻英说不喜欢他时,他还反过来问“你凭啥不喜欢”,真是让人啼笑皆非。为了爱情,他撬掉了自己标志性的大牙,在东方闻英牺牲后他不顾一切地宣泄感情“你们整个七十九军都比不上东方闻英的一根手指头”。在挨批斗时抱着韩春云说“这才是我姜必达的老婆”等等这些直接情感表露的语言正是狂欢化中所要体现出的人性追求最为原始和最为直接的动力。狂欢化理论中包括人对物质和肉体的双重追求,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在那个民风和思想并未像现代这样如此开放的年代,这种鲜明的语言和行为的表达,符合了人们心中渴望越出条条框框束缚的狂欢感受。除此之外,姜必达在劳动时与村妇唱的带有色情的小曲,在桥头大胆拥吻东方闻英并说的肉麻话语,都是对日常规范及教条的与突破。可以说姜大牙所说的话是与他底层粗俗出身这一身份相符的合大众话语,这样的话语可以引起共鸣,并体验到与我们大众相接近的真实感。他不同于我们日常所规范或是教条礼仪所约束、所要求我们做到的那些礼貌或原则,他那狂放不羁的语言说出了我们的心声。当这些粗俗、下流乃至怪诞的语言与日常规范或礼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时便得到了很好的效应发挥;尤其是当这种狂欢的语言被置于正主地位,即低俗、不登大雅之堂站在了本应该是官方的、高级语言的位置,狂欢化的色彩便呼之欲出了。这种狂欢化的语言特色充分体现出了民间口语中狂欢型的自由与个性,渗透着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即带有全民性、节庆性的世界观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