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需求分析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08 11:30:54

需求分析论文

需求分析论文范文1

关键词:电子政务教育管理运用

电子政务的内涵以及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电子政务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提高政府办公效率、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决策和投资环境为目标,以向网络迁移的政府的信息、管理、服务沟通功能为基本内容的政务变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子政务是政务工作的一次革命,它具有阶段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电子政务的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较长的过程,一方面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政府有力的领导、组织和规划;另一方面需要全面的技术支持;而最难的是政府内部流程的再造和改革,它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电子政务的关键在“政务”,电子政务从开始规划到方案设计、工程施工都必须以亲民务实、转变政府职能为宗旨。

我国电子政务初期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内部信息化办公网络,为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奠定了基础;二是1993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要求当时的电子部与有关部委大力协调,抓好几项重大的信息工程,这些工程分别被命名为“金桥”工程、“金卡”工程和“金关”工程。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突破了部门和地域限制,向交互性和互联网方向发展。

最近几年来,电子政务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十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数字化城市或数码港计划,其中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二是专业化的政府网站日益增多,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增强,互动性得到很大提高。三是电子政务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软件业的发展,安全性不断提高。电子政务的特殊性为民族软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从总体上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网络建设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结构不合理、业务系统水平低、应用和服务领域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滞后、互联互通不畅、共享程度低、标准不统一、安全存在隐患、法制建设薄弱等。

高等学校电子政务的功能需求分析

作为高等学校,电子政务的运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对于高等学校的学生和教师来说,如何更加迅速和便利地查询资料和信息,如何更加便捷地实现自己的目的和设想,如何在科学、规范的管理系统中能够达到自己要寻求更多帮助和追寻的目标等等,电子政务的运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一)学生的电子政务功能需求分析

由于大学生在高等学校的基础理论学习与学科建设的分析研究离不开高等学校的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塑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培育,更离不开学校提供的公共服务系统。因此电子政务功能的需求显得尤其重要。

大学生们的电子政务需求具体地包括:学生公告、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查询、网上选课、多媒体课件教学服务、办事程序指南、投诉受理、信息反馈、就业指导服务、留学与深造、电子医疗服务、教育培训服务、邮件系统服务、留言板、申报大学生科技项目的网上审批、科学研究的咨询服务、电子证件服务、人生保险网络服务、运动与健康信息服务,心理咨询网上服务等等。

(二)教师的电子政务功能需求分析

大学教师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中坚力量,是造就人才摇篮的灵魂。教师素质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而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满足教师的需求,一切服务于教师是好人才培养的基础的先决条件之一。那么对于教师来说,高等学校的电子政务功能需求包括:教师公告、学术交流与信息反馈、网上学习的课件制作、网上的信息查询与投诉受理、教师证件服务、教师人生保险网络服务、网上医疗服务、数字办公自动化与各类文件的查询、视频会议、远程办公、档案系统的建立与教师数据库的建立、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查询、教师的教学与科研项目的申报指南与网上审批等等。

国外电子政务应用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许多国家纷纷确立以推进信息化为特征的发展战略,其中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和地方政府大力推进政府自身的信息化建设,通过重构与信息网络革命相适应的服务与管理方式来更有效地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要。

(一)美国电子政务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对信息、人力资源、工作流程和技术的有效利用,以建立更好的政府,2003年普遍实现电子政务服务,并提供有选择的政府电子表格发送。为了全面推动电子政务建设,美国联邦政府组建了若干监管政府信息化的组织机构,统一进行筹划、组织和实施电子政府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推进、法规政策制定、投资管理、业绩评估等工作。他们对电子政务提出了三个考核指标:政府部门和机构合理地管理他们的IT投资,获益要远远大于成本;对IT项目的管理过程中,成本、日程和实施的变化不大于10%;要让公民和政府决策者可以方便、可靠地找到信息。

目前美国电子政务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形成了“网站多、内容全、网连网”的特点。现在全美已建成政府网站超过2.2万多个,可以搜索到分站点超过5100万个。美国电子政务的服务主要有两个方面,政府利用技术手段主动地为大众提供服务,通过技术手段使大众能够方便地从政府索取服务。两者在一起便形成了政务与民众之间的双向互动。

从美国的电子政务的实施与推进中,对我国有以下启示:一是要改变以技术为中心的思想,确立以服务、公民为中心的观念;二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工作;三是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安全体系建设;四是充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五是制定政策健全法规;六是借鉴电子商务经验,采取市场运作模式。

(二)德国电子政务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2000年9月18日了“联邦在线2005”计划。它的目标是为了使联邦政府的所有政务实现网上办公,以便公民、企业、院校及其他机构能够更快捷和有效地获取联邦政府的各种服务。根据这项计划,2002年6月,德国联邦政府试运行政府网上采购平台,同时提出了“全体上网”的10点赶超计划。目前,德国正在制定第三套信息化行动计划(2006年至2010年),这个计划与欧盟的信息社会计划是一致的,估计在明年。

德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主要是制定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和规划指导原则,注重信息系统的整合,建立了一套评估服务,重组流程,加强了信息网络安全保护和公务员培训,提供法律保障,加快了信息技术的创新与信息产业发展,并推动地方现代化示范。如多特蒙德市为居民提供从出生——教育——当兵——驾照——住宅——搬家——结婚——退休——死亡等一系列的网上24小时服务。

从德国的电子政务的实践与运用中,给我国的启示是:电子政务必须有统一规划和专职领导机构;在新形势下应对政府业务流程进行必要重组;必须加强政府网站的建设;立法必须与电子政务相匹配。

高等学校电子政务的运用与构建

(一)高等学校推行电子政务的意义

高等学校对整个社会来说,影响巨大。主要表现在: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摇篮与人才集聚地,是我国未来的希望所在,是大众媒体密切关注的中心,是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科研成果的产生地,也是人们向往与敬佩的殿堂。随着电子政务的运用和发展,高等学校的办公电子化、管理数字化、服务网络化、监督电子化、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化、学生疑难解惑网络化、心理咨询多样化、学生活动信息化等等都在无时无刻地激励着我们教育管理系统信息化的改革与创新。因此,在高等学校实行电子网络信息系统的推进对于学校尽快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与社会大众的需求,尽快与国际社会接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结合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特点与国外电子政务发展趋势与启示,高等学校电子政务的运用与构划是关系到学校长远发展与积极推进高等学校教育与管理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建立好数字化校园实施21世纪向一流大学迈进的基础,是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更新观念的必要保证,是利国利校利民的大事,是推动我国信息产业化与信息事业发展的助动力,是我国高等学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缩小差距的明智举措。

(二)高等学校推行电子政务的具体设想

高等学校的电子政务系统,应该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与论证的条件下,在学校领导负责成立的电子政务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组织专家进行学校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整体构划,积极筹集一定的资金,保证学校电子政务信息系统适应今后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更新信息与服务的内容要求,保证学校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能够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真正体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服务与帮助。

构建学校的教师、学生、学术专家电子档案系统。这主要是为了便于学校的信息系统查询与人才库的建立,也是为了便于学校的人才管理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今后各个院系与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合作与研究。

构建学校的办公电子化信息系统。这个系统的建立是为了方便教师与学生与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交流,实现网络办公、无纸办公的基本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办公自动化。

构建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网站与学校网站相适应的配套服务系统。这主要是为了给教师与学生提供信息服务与信息查询,便于教师与学生申报各种科学研究的课题,参加各类科研与教学活动,参加学生各类科技活动与社团活动,积极推进学校的科研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建设,为教师和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与对话的窗口。同时也是为了便于教师与学生选择自己所需要进行的各类咨询、各类服务需求。

构建一个资源整合的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的体系。这是学校网络建设与网络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学校网络管理与网络服务的需要,更是学校教学、科研、军工项目实施的需要,同时也是学校高科技发展的需要。

加强学校办公室人员的信息化培训。这主要是为了提高办公室人员的信息处理与信息服务能力,提高办事效率与服务质量,提高部门科学管理与规范管理的水平,改变工作作风,转变工作与服务理念,塑造学校整体形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硬环境与软环境。

加强学校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管理人员培训。这主要是为了保证学校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畅通与正常运转,保证学校教师与学生的服务与需求不受任何干扰,同时也是真正体现学校以教师、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参考文献:

需求分析论文范文2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需求分析缺陷 比较优势理论虽源于国际贸易分析,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贸易领域日益拓展,各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无不打上国际间贸易的深刻烙印。比较优势理论因此超出了对一般贸易问题的分析,成为探讨国家产业发展思路的重要理论之一。从地区的层次看,由于地理上的接近和经济、文化、社会的一体化,地区间的贸易和经济交往较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更为密切、更为广泛,各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地区间的经济关联密不可分。因此,比较优势理论在地区产业结构分析中的适应性显得更强,更直接、事实上,我国落后地区政府在确定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战略和思路时,也多是从中吸取理论养分的。 比较优势理论给地区产业结构分析所带来的启示也是明显的。 首先,比较优势理论促使我们认真分析落后地区资源禀赋状况、劳动力成本与素质、资金富裕或贫缺程度以及技术水平的高低等经济增长条件,从而能够明确那些确具比较优势的产业并抓住发展机遇; 其次,运用比较优势理论,落后地区可以把握国际间以及地区间的产业转移趋势,从中寻找落后地区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机遇; 第三,通过比较优势分析落后地区能够找出经济发展中的“弱项”和“瓶颈”,包括资金、技术和高素质人才等,从而在今后发展中注意强化“弱项”、消除“瓶颈”,弥补人才、技术等高级要素禀赋之不足,形成内生比较优势,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四,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启发落后地区注重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分工,特别是注重通过对外开放获得技术扩散和“干中学”的外溢效应。 然而,比较优势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也是相当明显的。包括:理论前提假设过于苛刻,与现实差距过大,理论分析带有明显的静态特征,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当代国际经济的需要;依据比较优势理论所确定的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分工地位是被动的和低下的,体现不出该国或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积极战略;局限于比较优势理论的产业发展战略不仅忽视了高新技术产业本身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阻碍和迟滞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等。 除此以外,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缺乏对需求的分析,忽视了需求对产业成长的重要影响。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局限于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理论最终将限制产业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同时拥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人类产品空间中占的比例小,不能满足它们快速发展的需要。……由于国家越大,对纵向增长的依赖也越大,因此,我们不能要求落后大国象小国那样,仅仅依靠有限的几种劳动密集型产品就能实现持续的快速发展”(熊贤良,1995)。 从国内需求看,轿车、电信和信息、网络等高技术产品的消费需求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扩大我国内需、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很难将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在上述领域。比较优势论者认为,“不按比较优势发展经济,则这些产业不可能较经济地并在较短时间内产生竞争优势。如中国汽车、电子信息产业以目前状况很难进入国际市场”(邵润堂等,1999)。很显然,这种观点是无法让人接受而且也完全不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说明了这一政策和战略的正确性。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也明确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领域之一。“九五”以来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持续和迅速增加,都从实证上反映了比较优势理论的现实局限性(注:200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达到900亿美元,占全部出口的28%,所占比重比1997年提高近1倍。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总值达到18000亿元,10年间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3年第1季度,全国商品出口中机电产品的比重已经达到50%。)。有关实证分析也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初级产品的比较优势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工业品的比较优势逐年上升,其中高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马述忠,2002) 从国外需求看,如果要素禀赋结构相近的众多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奉为几乎唯一的产业选择,那么,当这些产品蜂拥至发达国家市场时,必然是恶性竞争局面的出现,受损害的还是这些把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奉为真理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方面的例子已是数不胜数。 比较优势分析从实质上看是一种供给分析,其所关注的对象均是生产要素,包括较低层次的资源禀赋、劳动力成本、资本数量等,以及较高层次的技术水平、人力资本等,以此判断 某国或某地区是否具有供给优势。由于缺乏需求分析,供给导向的产业分析难以构建较完整的政策框架,难以避免对现实决策产生误导。我国落后地区通常采取的一些谋求产业发展的战略,如发挥资源(注:指矿产等自然资源以及如农副产品等基础原材料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条,促进规模经济等,都是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所得出的政策结论。但由于比较优势理论在需求分析上的缺陷,使得上述产业发展战略同样存在缺陷。 ——发挥资源优势。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落后地区过分强调要素成本优势,将资源丰裕程度作为确定当地产业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将市场战略局限在要素成本竞争上,忽视了该产业的国内、国际市场的供需格局、需求增长潜力等,往往导致边际收益递减,陷入“比较利益”陷阱,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竞争优势,甚至成为竞争劣势,走向比较优势的悖论。我国山西地区在煤炭资源开发方面就是典型例子。几十年来,山西全力发展煤炭,并努力延伸到洗煤、炼焦、坑口发电等,不管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竞争环境下,都把当地煤炭资源优势发挥到了极至,但结果却是产业结构的单一和低层次,明显制约了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 局限在比较优势理论下的产业发展战略,还容易导致资源禀赋条件、技术水平、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如果产业的市场空间和市场潜力有限,就容易造成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也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形成过度竞争甚至恶性竞争的局面。这样的事例在我国各地区比比皆是。本意是发挥不同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战略,出发点是体现差异性,而结果往往是地区间产业结构的雷同。 ——延长产业链条。 在发挥资源优势的产业发展战略常常失效的情况下,我国落后地区也开始注意实施产品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即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落后地区似乎找到了一条既能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又能加快产业升级的路子。但在实践中,落后地区又深切感到这条路子的艰辛,效果并不如人意。事实上,延长产业链条的战略首先依托的仍然是当地的资源优势,只是希望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对资源的加工深度,实现更多的产品附加值。这种思路虽比资源开发的思路前进了一步,但并没有跳出供给思路的局限,仍然缺乏需求方面的分析。也正是由于缺乏需求分析,使得这一战略存在明显欠缺,影响了战略的实施效果。 首先,产业链条延伸所形成的新的供给,需要由市场需求决定其实现价值。或要有市场需求增长的空间,或要能开拓新的市场需求,或要:在成本上有竞争力,或要能从性能价格上超越可替代品。如通过小麦深加工提取谷脘粉、低聚糖、维生素B,通过电解铝精深加工生产高精度板、带、箔和PS板基,通过金属镁生产各种镁合金产品等,不仅仅是技术上能否实现的问题,还要考虑是否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和成本优势。 其次,产业链条越往后延伸,产品多样化程度越高,产品市场越细分,市场对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要求越高。因此,对企业的管理和综合竞争力的要求越高,对技术、人才、信息、政策体制、中介服务等环境的要求越高,而对当地资源的依赖越弱,对运输成本的敏感度越低。在许多情况下,精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布点首先考虑的不是接近原材料生产地,而是接近消费地和技术、人才、信息密集的发达地区。也就是说,资源和原材料上游供给的空间布局对下游产业的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随着国家和地区经济开放度的增加,国家之间、地区之间贸易壁垒的逐步减少,以及随着现代技术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全球和跨地区生产和采购体系的形成,使许多产业对上游供给的当地依赖性发生了极大变化。以我国落后地区不少省份确定为支柱产业的铝工业为例,氧化铝生产需要接近铝钒土矿所在地,此时氧化铝企业对上游供给是高度依赖的。其后的电解铝生产既可接近氧化铝生产地以节约运输成本,也可以采取“两头在外”的市场战略,进口氧化铝,出口电解铝,此时电解铝已经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摆脱对当地氧化铝供应的依赖。而对于铝的精深加工,情况更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由于精深加工的高附加值,铝锭、铝坯的运输成本所占的比重很小,而消费地的需求信息、技术、人才支持等对于铝的精深加工更为重要,因此,世界上铝的精深加工大多接近消费地而非铝材料的生产地。如果一味强调原料供应的优势,将大型精深铝加工项目放在远离市场、远离研发与人才集中的原料生产地,很可能是一个错误的布局。目前我国计划部门按上述思路在内地建设的一个大型精深铝加工项目, 发展前景就非常堪忧,而沿海地区近年来自主发展起来的一批项目则表现出明显的活力。这个例子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是,落后地区在实施延伸产业链条的产业发展战略的时候,不应过分夸大下游产业对上游供给在空间上的依赖。落后地区如果不注重改善企业的体制和管理水平、提高研发能力,注重发展对产业升级具有共性要求的教育、培训、信息服务及其他中介服务,注重改善企业外部环境、提高政府服务能力与行政效率等,就不可能具备延长产业链条的比较优势,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 ——规模经济。规模收益递增是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所论述的一个重要方面。 较狭义的理解是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谋求比较优势。“一国某种产品的加工优势或成本优势,可以不是因技术水平的差异而引起,也不是要素赋予不同而引起,而是由于生产该产品的生产规模造成的”(王海宁,1998)。产业保护论者应从这里吸收到理论养分,并以日本高速成长时期产业政策的成功实践作为佐证,认为通过产业保护扩大国内外市场的份额、获得规模经济,可以形成成本优势以及诸如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因此,规模经济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分析局限,也表现出比较优势分析的动态特征,是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发展。但规模经济分析仍然是一种供给分析,缺乏需求方面的考虑,导致一些地区盲目追求规模经济、扩大生产规模。特别是对于落后地区,在当地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后续研发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追求规模经济往往简化成同一技术和管理水平下的生产规模的水平扩张,不但对结构升级无所助益,而且常常在市场竞争中败北。现实中由于盲目扩张而失败的企业比比皆是,教训极其惨痛。特别在落后地区,一些获得较好发展的企业往往被当地政府甚至银行所“追捧”,成为所谓的“明星企业”。其中部分企业就是在此环境中盲目扩张,最终为其所累、走向失败。 事实上,追求规模经济远不是简单的生产规模扩张。与之配套的企业改革、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外部配套和支撑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包括前后向关联企业、运输通信体系、速递和物流配送系统、研发支持,法律、会计、信息、咨询等各类中介服务,对于规模经济的形成都至关重要。追求规模经济的目的是要形成符合市场需要的竞争优势。这往往是落后地区所缺乏的,因此也是更需要关注的内容。 二、竞争优势理论的需求分析 “钻石”四要素是米契尔·波特(Michael Porter)的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用以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些特定产业获得长久竞争力的原因。包括反映生产要素状况的要素条件,体现产业发展内在需求的需求条件,体现产业支撑能力的支持和关联产业,以及反映企业和市场的状态和特征的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程度。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从根本上拓展了人们进行产业分析的视野,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企业竞争优势并上升到产业竞争优势,摆脱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特别是在现实应用中的局限,对于分析和制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升级战略,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波特的四要素分析中,需求分析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内容包括需求结构、规模以及需求的成长性,既包括国内市场的需求,也包括国际市场的需求。竞争优势理论将需求纳入分析范畴,与比较优势理论相比有着实质性的进步。 ——需求成长与产业升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结构也将相应变化与升级,由此带动相关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因此,把握需求的变化,就能更好地把握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轨迹,这对于地区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日本在高速增长时期就是将需求弹性的大小作为选择主导产业的依据之一。当前各国竞相发展高技术产业,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由于高技术产业的需求高成长性。这些都是将需求因素纳入产业分析视野的典型例子,落后地区应从中得到启示。 产业需求的高成长性不但是实现产业规模扩张的需要,而且是生产要素聚集的“吸铁石”,这对于促进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仍以高技术产业为例,其需求的高成长性,造就了风险投资这种独特而有效的融资手段,对于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是如此,越是高成长性行业,越是人才培养资源集中的领域。计算机人才培养越为典型。资本、人才等重要生产要素的倾向性流动,对于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非常有利。相反,如果产业缺乏需求成长性,那么该产业对资金、人才等重要生产要素就缺乏聚集力,甚至出现要素的逆向流动,产业的持续发展将受到制约。 当然,落后地区不应简单地根据产业需求的高成长性来 确定高技术领域的具体发展方向。因为根据需求分析寻找的具体产业领域往往是一些热点领域,而这些热点领域又往往是发达地区乃至发达国家都全力争夺的战略制高点,落后地区如脱离实际盲目赶超,往往也会出现欲速不达的问题。落后地区如何确定重点的产业发展方向,主要需要依靠市场的选择、企业家的判断。政府的作用在于提供有关的基础设施、信息、政策环境和其他企业外部环境。 此外,并不是只有需求高成长性的产业才能作为落后地区的重点发展产业。具有稳定成长性的产业同样值得重视,特别是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满足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中机电产品产业最具潜力。落后地区机电产品出口占全部商品出口的比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注:2003年1季度全国商品出口中机电产品的比重已经超过50%,河南省的比重不到10%。),迫切需要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 ——市场开拓战略与产业升级。 竞争优势理论将需求因素纳入产业竞争优势分析的视野,对落后地区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将市场开发战略与产业升级战略结合起来。 波特认为,本国需求的超前性和国内市场的饱和,有利于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和增强。由于需求的超前,可以促使本国厂商比他国竞争对手更早行动,形成满足本国需求的能力,并在开拓国外市场上占据先机。国内市场饱和也会促使企业更努力地开拓国际市场。波特以美国国防采购为例,说明超前需求对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积极作用。日本由于能源缺乏促进了节能产品的发展,在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发生后,成为独特的产业竞争力,也是由于超前需求的作用。 由于需求的多层次,且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同一产业领域,发达地区的需求层次从整体上高于落后地区的需求层次。落后地区通过积极开拓发达地区乃至发达国家的市场,就可以获得类似于超前需求所带来的积极效果,促进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提升。这是从竞争优势理论需求分析得出的一个非常有益的结论。 落后地区的需求结构在多数情况下是低层次的、滞后的,落后地区的工业产品往往以满足当地市场较低层次需求为主,成为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小五金、小水泥、小造纸、小化肥、小酒厂、小纺织等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诚然,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需求层次也会逐步提升,面向当地需求的产业结构也将随之得到提升。但显然这个过程将是漫长的、滞后的。因此,正如发展中国家努力进取发达国家市场一样,落后地区通过开拓发达地区的市场,满足发达地区较高层次的市场需求,来促进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应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因此,落后地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应与开拓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市场的战略紧密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开放的战略、进取的战略。对于我国有些地区如中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背景下,虽然可以到相对更落后的地区开发一些市场,但这种满足更低层次需求的市场战略,虽然也可以发挥当地的一些比较优势,并在一定阶段和程度上避免与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优势企业的直接竞争,但从长期看,不利于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我国的外贸政策越来越强调市场的多元化,主要是从外贸安全的角度考虑的,而且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仍然是最主要的贸易伙伴。而我国内地相对落后地区的贸易依存度还非常之低(注:2002年河南省的出口总额为20亿美元,贸易依存度仅为2.7%。),尚不需要考虑类似国家层面的贸易安全问题。因此,在多元化市场战略中,开拓更落后地区的市场只能作为落后地区一种辅助性的战略加以实施。 落后地区采取进取的市场战略,需要当地企业与发达地区的同类企业进行直接的竞争,这就要求落后地区企业在产品竞争力方面具备较高水准,但这正是落后地区企业所努力追求且不易达到的目标。因此,落后地区进取的市场战略一是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有如我国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过程一样,从低档产品向高档产品演进;二是落后地区需要努力争取与发达地区企业合资合作,包括作为配套生产或加工基地,向发达地区拓展市场。从提升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角度看,不管这种进取型战略有多大难度,都要优于固守和满足本地市场需求的封闭型战略,优于开拓相对更落后地区市场的战略。 ——产业细分。竞争优势理论还使结构分析中的产业得到细分。由于竞争优势理论分析的起点是企业,通过企业的发展形成竞争优势进而形成集群优势(注:集群优势是波特的产业竞争优势分析的重要内容。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并不是建立在一个个孤立的产业之上,而是建立在通过纵向和横向联系连结在一起的产业集群之上。)、产业优势。因此,竞争 优势理论的产业分析可以是某一种特定的产品或产品系列,而不一定是一个范围宽泛的产业或行业。也就是说,落后地区的企业可以有更大的可能,在众多细分的产业中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在竞争中求得发展。我们经常引用的江浙经验,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小产品、大市场”。如果没有竞争优势理论的产业细分方法,是不可能得出这一经验的。比较优势理论的要素禀赋分析只能将分析停留在诸如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型产业这样的层面,现实指导意义实际是有限的,而竞争优势理论的实用性在这里则进一步得到体现。 翻开过去20多年的历史,一个典型现象是,落后地区政府积极推动的项目,往往是一哄而上,造成重复建设,隐藏着很大的市场风险。这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的现象除政府自身短期行为、追求政绩等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政府积极推动的项目,往往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分析基础,产业分析过于宽泛,而落后地区在资源禀赋、要素条件甚至区位条件方面常常是相近的。由于缺乏产业细分的分析方法,使得各地区所选择的重点发展产业基本相近或完全相同,即所谓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导致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不良后果。 与这种现象不同,那些较少纳入政府视野的、由企业自主决策的投资项目,由于是基于市场需求和竞争需要,体现出产业细分的特点,恰恰成为所在地区产业发展的希望所在。这些项目从市场中来,体现的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显示出良好的市场前景。这种基于市场需求的决策和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其中一部分企业脱颖而出,形成集群优势,发展成为能够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竞争优势。 总之,落后地区政府在制定产业升级战略的过程中,需高度重视需求分析,改变目前注重供给分析、忽视需求分析的倾向,形成更符合市场需要和竞争需要的产业发展战略。

需求分析论文范文3

[关键词]消费需求不足;成因;对策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内需不足的问题,这是此次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疲软、大量企业尤其是外贸型企业倒闭的根源。在我国内需的基本构成中,投资需求的长期主导性导致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发展与增长的附属物。事实上,投资拉动是特殊历史时期为防止经济非正常减速而采取的政府强制行为,不反映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在我国,投资却分别扮演了二重角色,即经济繁荣时期的“助燃剂”和经济衰退时期的“兴奋剂”,居民消费对生产供给的拉动作用不断走向边缘化。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要维持经济体的正常与繁荣,内需就不能让位于外需,居民消费需求就不能让位于投资需求。

一、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特征

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明显的背离特征: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而消费增长速度却远远低于经济增长速度;银行中积累的居民储蓄已经高达21万亿元,但同时内需严重不足;物价在低位徘徊。大多数民众则不断感叹生活负担的沉重甚至生活的艰辛。目前,我国内需不足,就是发生在这些因素所构成的基本背景之下,呈现出某些独有特征:

1经济高速增长,物价却长期低迷。在2000年之前开始实施的一系列治理通货紧缩的措施,终于在2000年收到效果,这一年经济增长速度突破“七上八下”的僵局,开始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但作为宏观经济景气指标之一的物价却回升乏力,长期处在低迷状态。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尽管说法不一,但从大的方面来看不外两条:一是从供给的角度看,我国从1998年以来绝大多数制造业部门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二是从需求的角度看,则是需求明显不足。城镇消费需求增长乏力及农村市场启而不动,即收入增长缓慢造成物价低迷。比如,2005年,我国GDP在实现9.9%的增长时,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5万元,实际增长为9.6%,虽然增幅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但仍低于经济增长水平。农民的收入情况就更不乐观。2005年,虽然我国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产146亿公斤,达到4840亿公斤,增长3.1%,但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实际增长了6.2%,不仅远低于GDP增长水平,其增幅还比上年回落了0.6个百分点。2005年之后,上述状况不仅没有得到改善,而且随着收入与GDP之间剪刀差的扩大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2物价低水平背景下,百姓却深感生活负担沉重。按照一般的原理,物价低迷虽然就经济本身来说反映了紧缩的一个层面。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却可以享受到物价低迷带来的好处,这就是生活负担的减轻,因为低迷的物价意味着人们可以为同样的消费品支付更少的货币。但实际上,在最近几年中,人们却没有这样的感觉,在物价低迷的时候,很多人感觉到了生活负担的沉重。这是因为几类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宗消费品价格呈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比如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市场物价连续下降的同时,垄断或弱竞争性行业的价格却居高不下,甚至是大幅度上涨。

3生活入不敷出,居民却呈现高储蓄率。尽管21万亿元的储蓄相对于13亿人口的平均储蓄额并不多,但这并不能否定我国经济生活中高储蓄现象的存在。1991年到2008年,我国居民储蓄的年增速均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从国际比较来看,根据世界银行1994年统计,当时世界上国民总储蓄率超过40%的只有新加坡,我国国民总储蓄率当年高居世界第二位。2008年,我国储蓄率为28.8%,刷新了过去有记载以来的最高记录。因而有学者认为,在我国存在一种“超储蓄”,即储蓄增量不仅来自于居民增收,还来自居民减少当期消费和投资。尽管东亚国家和地区都曾出现高储蓄的现象,但应该看到我国高储蓄现象形成的独特原因,特别是要看到这种高储蓄率是与生活入不敷出的沉重感并存的。从表面的逻辑看,既然生活负担沉重就应当更多花钱来减少储蓄,或者说有较多的储蓄就会减轻生活的负担,但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这两者恰恰是形成了一种合力。

4家庭一方面高储蓄,另一方面却高举债。与高储蓄现象形成鲜明反差的,就是近些年开始出现的居民高负债现象。根据中国社科院的一项统计,北京、上海两大城市的居民、家庭整体负债率已经高于欧美家庭。具体来说,上海、北京两地居民的整体家庭债务比例已经分别达到155%和122%,青岛、杭州和深圳等中等城市的居民家庭债务比例也平均达到了90%左右。而在美国这样的高收入国家,个人平均负债比例则只有115%。对于这组数据,我们至少要注意到两点:一是如果将居民的债务考虑进去,目前的高储蓄现象将会大打折扣,甚至使得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种“消费疲软”与“消费过度”并存的现象;二是储蓄和负债的主体可能存在很大程度的不重叠。二、导致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制度性因素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曾一度面临短缺经济的困扰,十几年后却出现了严重的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问题。促成这个转变发生的,主要是制度性因素,正是这些制度性因素从根本上制约了国内需求的有效提高。

1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增长缓慢,实际收入水平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我们剔除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因素,提取近27年的数据加以对比说明。

上表说明,我国长期以来居民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分配率)不断下降,从1981年的16.76%降到2007年的11.32%。而财政收入增长过快,自1995年到2007年,财政收入占GDP比例提高了1倍。2006年我国税收收入就超过了日本。税负高,国有垄断企业及外资企业挤压吸纳70%就业人口的民营中小企业,直接压制了工资收入的增长。与此同时,房价、学费、医疗费用大幅上涨,严重挤压了居民消费支出。2007年我国商品房销售收入2.96万亿元,而我国2007年职工工资收入总额才2.82万亿元。西方的分配率都在50%以上,我国与发展中国家30%以上的分配率相比也是最低的。

此外,限制甚至禁止粮食出口政策,导致我国粮价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虽然大大限制了EPI的上涨,但牺牲了农民利益,限制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使农村消费能力长期不足。农民收入总额和收入增幅远低于城镇居民,而农村CPI涨幅又长期高于城市。

2城乡二元分割体制,拖累了城市化进程,使农村人口被甩在消费市场之外。我国内部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不振,显然不是源于短期政策因素,而反映了整体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失衡。农民工——步入了工业化进程的廉价农村劳动力,用双手创造了巨大供给却不能融入城市化作为市民去消费,因而产生了巨大的供需缺口。约1.5亿离乡不离土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所离散出来的若干万亿元需求缺口,过去主要是通过外部需求来弥补的。本来,一个发展中国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并不奇怪。问题在于我国计划经济建立和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即隔离的户籍福利制度,强化和僵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滞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民逐渐自然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城市居民的过渡,从而在农民成为产业大军的同时,锁闭了这个经济起飞阶段最重要的内需增长。而我们知道,农民的市民化恰恰是城市化的实质和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从统计上看,我国的城镇人口比例在改革开放30年中已经有了很大增长,即从1978年的约18%到今天的约45%,以每年接近1%的速度增加。这个比例虽然仍低于全球平均50%的城镇人口比例,但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来说似乎并不算太大。按照其他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进程,我国今后30年仍然是城市化发展的高峰阶段。要在城市人口比例到达70%以上之后,城市化的势头才会逐步放缓。这意味着每年都会有1000多万农民进入城市,今后30年内将还有5亿左右农民进入城市定居。但是,在我国城乡二元隔离体制下,目前已经进入城镇的约1.5亿农民工的绝大多数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而是作为离乡不离土的农民工游离在城镇生活边缘。他们不但不能将其赡养的父母移入城镇,甚至子女也多数作为留守儿童遗放在乡村。按能够享受城镇市民收入福利保障待遇的户籍人口计算,我国的真实城市化率大致在28%左右,这是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最大失衡,应当是今后调整经济结构、扩大消费需求的核心所在。

城乡隔离二元经济体制导致我国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1)直接严重阻碍了内需增长。本来农民大量和源源不断地进入非农产业,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的配置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成为供给和经济爆发性持续增长的源泉。相应的,农民市民化和其赡养人口的城镇化提供了内需增长的强劲动力,二者形成了相互推动的平衡发展态势。但我国1.5亿农民工及其赡养人口的实际收入水平大大低于城镇居民,前者的收入如果能逐步向后者靠拢,这种低端收入的提高会大部分转化为消费需求,我们就根本不必忧虑贸易顺差形成的约2万亿元人民币外需缺口的萎缩。农民工在提供巨大的廉价劳动力的同时,又很少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和文明,这是我们不得不依赖外部需求的主要原因。(2)农民工及其家属不能市民化,也进一步扭曲了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削弱了企业竞争力,使低端产品过剩,而满足国内外高端消费的产品严重缺失。由于农民工绝大部分是在第二产业就业,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企业基本上不考虑劳动力的供给以及劳动力再生产和繁衍的教育及培训费用,很多地方完全依赖和满足于对中青年劳动资源的近乎掠夺性开发和使用。廉价劳动力在一个长时期内近乎无限地供给,阻碍了企业和产业的技术提升与升级换代。工业化初期的成本优势没有随着城市化发展、人力资本的相应提高而逐步转变为技术优势和品牌、渠道优势。同时,由于农民工家庭不能市民化,劳动就业极大依赖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的行业景气度。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而后者本来是随着现代化进程吸收劳动就业的主要领域。失业率的上升加剧消费需求的紧缩程度。(3)造成了资源的逆向配置。由于农民工不能市民化,农民工的储蓄基本上是汇回原籍乡村,赡养父母子女以及在乡村建房置业,以备失业还乡。这样,在亿万农民已经、正在和必将逐步离开的地方在不断修好房建新村,而在他们已经就业和还会不断进入的城镇却无房可居,导致了高端和大宗商品消费的地区结构性失衡。同时,1亿多农民工及其后续者离乡不离土、离家不移家,影响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规模经营,阻碍了减少农民、富裕农村的现代化进程。(4)导致城市化建设的畸形发展。由于城市发展并不考虑已经就业的农民及其家属,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出现了围绕少数城市居民自我循环的高端化趋势。大楼大街大广场大住宅的发展脱离了我国的土地等资源禀赋和人均实际负担能力。由于农民工及其家属并未真正离土从而放弃乡村的土地和宅基地的占用,国家为保基本农田红线不得不严格控制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土地的巨大需求,造成城市供地的制度性稀缺,进而大大推高了城市地价和房地产价格。这样导致在高房价面前,不仅农民工望洋兴叹,就连城市中下层居民也望而却步,致使城市化的成本和门槛越垒越高,庞大而分割的消费需求被排斥在城市化进程之外。(5)农民工及其家属不能逐步融入城镇,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和伦理道德问题,给启动内需带来了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政策制定的成本。由于农民工基本上是中青年人,他们中的相当部分在长期的城镇生活后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再返回乡村生活。他们往往夫妻分居、家庭分离,其漂移的第二代在城乡文明交错的冲击和夹缝中长大,教育环境差,有巨大的身份认同危机。这个人数不断增加的庞大社会阶层长期处在流动的困惑和焦虑状态,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大隐患。

三、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和思路

从根本上解决消费需求问题,就必须以增加民众收入、扩大保障范围为中心,进行城市化战略的创新型设计,要尽快建立完整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启动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

(一)增加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如前所述,我国城乡统算的全体居民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一直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并远远小于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的增长速度。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必须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入手。

1建立健全职工工资增长与宏观经济增长保持大体同步的机制。结合部门特点和行业特性,建立健全不同部门、行业和地区职工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大体同步的机制。合理确定并不断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切实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问题,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2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快推进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一步规范和拓宽税基,合理调整税率和级距,降低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负水平。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物价及工资水平,确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标准,并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3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在当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持续高于城镇的情况下,大幅度增加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健全粮食风险基金政策,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4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城乡低保范围,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障、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等,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同时,要建立健全对低收入群体的长效补贴机制,完善补贴制度、补贴标准、补贴经费来源、补贴时间和补贴对象,把补贴制度长期化、规范化,使低收入群体能够共同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二)对城市化进行创新型制度设计,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长期消费需求问题。我国今后30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过去30年成果的基础上,能否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分步废除对进城农民的身份歧视,进行制度创新,从而开启另一个30年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平衡发展的枢纽。这个枢纽,就是农民工市民制的机制设计和创新,它将同前30年的家庭土地承包制度一样,启动和激发连锁式的制度变迁和社会演变,成为推动下一个3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因此,应当从现在起,就立即着手规划和全面启动农民工市民制国家行动计划或纲要。

1确立全局性的国家城市化战略。一是考虑城市布局和发展阶段战略,在大中小城市、东中西部几个层面上避免城市的无序发展。二是建立城市化的国家标准,制定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总体规划原则,如致力于解决城市环境保护、城市绿地少、水土流失严重、大气污染严重、水环境质量差等问题。这些是为了使中国城市化良性发展,为消费增长奠定基础。

2将消费因素加入区域城市发展战略中,创建相关政绩指标。地方政府作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者,应该逐渐把消费问题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中。这就要求重新考虑当前的城市发展战略,不仅考虑到投资的增长、城市面貌的改善、工业布局的优化,而且要考虑城市化应有的消费增长指标,避免对居民消费造成过多的挤出效应。

3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市化应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促使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从而摆脱传统的农村消费方式,逐步向城市居民的消费方式转变。

4财政引领公共支出,努力改善消费环境。目前,我国政府的财力与福利性支出比重严重不符。在居民消费的关键领域,往往出现“政府缺位”,而造成公共产品与劳务的缺乏,影响消费的增加和升级。因此,政府有必要适当压缩投资性支出,控制购买性支出中的行政管理费用,而把更多的支出用于提供最稀缺的公共物品和劳务。一方面为居民消费创造“硬件”环境,即指为城市居民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优化而创造更好的空间与对象。所谓创造更好的购物空间,就是通过对商业设施分布、构造、环境、配套等的综合考虑,使得居民的潜在消费意愿能被充分发掘,这就涉及到政府直接的投融资活动,及其对民间商业投融资活动的引导和调整。另一方面创造“软件”环境,如安排社会保障等转移性支出。

需求分析论文范文4

数字化档案的凭证价值,取决于元数据的整体性,如果对于某份数字化档案的元数据整体中某一项元数据缺失,那么该份数字化档案的凭证价值也就丧失。因此元数据的实施一定要标准化,要想保证元数据在实施中的整体性,只能依靠标准化。

1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内涵

在现有的国际、国内、行业等标准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需求分析,这些是针对具体的数字化档案类型、用户、业务管理流程等采用科学的方法所进行的元数据模型中元数据功能项的设置分析及对其描述的过程。这个功能的意思是要基于元数据元素、元数据模型。根据这一定义,应该明确的是,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需求首先是一种功能需求,需要确定需求分析的信息源并施以科学的方法。

2 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信息源

数字化档案管理需求分析的信息源,是以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信息来源范围为主要的另外包含权威性文献、数字化档案本身、用户等。

就其本身而言的话,数字化档案的分类丰富,有多媒体数字化档案、视频档案、音频档案、图像、图形档案盒数字处理档案,因此,其信息源范围可以是关于字处理档案、图像档案、图形档案、音频档案、视频档案以及多媒体数字化档案的管理元数据范围的需求分析。

针对权威性文献而言,权威性文献可以分为法规、标准、政策、规范、最佳实现及理论等,因此,其信息源的分析范围可以是国内外的有关文件管理、档案管理和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法规、标准、规范、最佳实践及理论中存在着的有关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的分析。

针对用户而言,信息源的分析范围可以是对文件管理者、档案管理者、数字化档案管理者、计算机系统管理员以及数字化档案利用者所提出的分析方法。

3 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的分析方法

在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领域中,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进行需求分析,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才能保证其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笔者认为,有两类方法:一类是自上而下演绎分析法;另一类是自下而上归纳分析法。

3.1自上而下演绎分析法

3.1.1文献参考法

文献参考法,以“文献”形式表述有关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等,以保证符合现行法律的规定,是从“文献”的抽象到具体数据元的确定的方法。主要是从所涉及文件管理的文献中概括出数字化档案元数据的需求。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元数据项目是运用此法的主要代表项目,该项目主要研究文件管理的中凭证要求(简称《baC项目》)。

3.1.2理论推导法

从文件管理理论出发进行归纳演绎,以层层递进的逻辑来验证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合理性,即是理论推导法。

目前流行的文件管理理论主要有:文件连续体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运动理论。不论采取哪种理论作为我们的研究依据,都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需求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以澳大利亚元数据研究项目《教育、研究与产业合作项目》(SPIRT project)为例,他们所制定的元数据主要依据澳大利亚所独创的“文件连续体理论(records continuum thinking)”;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项目《数字化档案完整性保存项目(UBC)》则依据的是文件运动理论理论。按照我国目前的档案管理相关理论,我们要采取在我国比较流行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3.2自下而上归纳分析法

3.2.1调查访问法

通过对文件创建人员、文件管理人员等相关的专业人员等进行跟踪访谈和数据分析,按照用户的实际需要,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得出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另外用到此方法的是在跨国联合项目――文件永久性凭证性问题在电子系统里的应用(简称INTERPARPES)。

3.2.2流程实际法

按照档案实际管理的业务流程为基础,通过数字化档案在管理过程中的运动为分析的切入点进行需求分析。研究者持有这类分析方法会认为文件管理流程和元数据是分不开的,所以,要理解元数据,就要紧紧联系数字化档案管理流程实际,值得注意的是,不是传统的手工管理业务流程。

以上方法各有优劣,如文献参考法,可以从宏观上保证建立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具有合法性和凭证性,但建立的标准过于宽泛;理论推导法,可以保证其合理性和系统性,但建立的标准偏向理论性,实用性不强;基于用户访问法建立的标准,其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好,但缺乏完整性与系统性;流程实际法,即使具有可行和运用性范围依旧被局限。所以说,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需求分析时,需要综合作用各类所学多种方法分析需求,而不是孤立、单一的只作用一种方法,这样做才可能满足数字化档案元数据更全面和客观的需求。

4关于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体系模拟建构

在以上探讨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内涵、信息源及方法的基础上,笔者尝试模拟建构需求分析体系。

首先,根据具体行业、应用领域的目标与特点,确定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信息源;需求分析的信息源主要包括,文献(规范、标准)、数字化档案本身、用户、数字化档案管理业务流程等方面。其次,对需求分析信息源进行分类整理、审读,综合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信息源进行分析,简练出数字化档案管理数据的需要并形成需求陈述。再次,针对各需求陈述进行元数据的提炼,将提炼到的元数据进行分类,再将具体的元数据纳入到分析框架。最后,判断元数据元素项的设置,形成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体系模型。

参考文献:

[1]阴庞龙,何景武. 大型客机构型管理研究[J].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09(S1)

需求分析论文范文5

关键词:软件项目,软件开发,需求管理,需求变更

 

在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系统已成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在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项目变更频繁、进度超期,成本增加等现象数不胜数,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很多项目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最终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有需求开发的原因、项目控制的原因、与客户沟通的原因、技术方面的原因等等,但对项目影响最大的则大多与开发需求有关。

(一)软件项目需求开发与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需求获取过程中,需求的不确定性

(1)项目开发团队缺乏项目的业务背景和行业经验,没有能完全了解客户的需求,需求分析不到位。项目开发团队的组成,是根据项目的规模、项目技术人员具备的专业技术水平来决定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是项目组成员通过前期的调研、向客户详细咨询等方式获得,是项目需求阶段的重要文档。需求分析人员在需求获取过程中,由于不了解客户的业务流程及行业状况,不好把握客户的需求,无法将需求表述为准确的技术用语,对项目需求分析产生一定的影响。

(2)客户不能全面、准确的阐述项目需求。由于客户对计算机系统的能力和限制缺乏了解,他们认为所提出的需求是否准确、全面,计算机最终能否达到他们的需求,只能取决于需求分析人员对客户对需求的描述和理解。

(3)对需求理解的分歧。客户和需求分析员之间由于工作背景不同以及理解的偏差,双方很难在沟通过程中对某一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当需求分析人员就系统需求与客户进行沟通时,需求分析人员通常使用的是专业的计算机术语,而客户使用的是通俗的行业语言描述。对同样的一句话,不同行业背景,不同层次的人员所理解的含义也尽不一样,这些情况都会在认识上产生一定的分歧。

2、需求分析不完整

在需求分析阶段,客户提出的需求仅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需求分析员虽然已按客户的描述进行需求分析,但这只是从开发者的角度考虑,并没有能完全站在客户角度去搜集和整理需求,所形成的软件需求说明文档无法得到客户的认可。

3、需求变更频繁

需求在项目开发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被改变、删除或增加,需求的变更,对项目后期的相关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时,项目组成员不得不重新执行需求分析、设计、测试等工作。免费论文,需求变更。在需求评审、确认阶段,不同层面的客户所关注的问题也不尽一样,由此将会提出其它新的想法及要求;另外,客户的业务变化,也是客户提出需求变更的原因之一,这些需求变更的提出,对项目的进度、成本、资源配置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4、缺乏有效的沟通制度和机制

由于项目组对客户的组织结构、人员关系、工作职责等没有足够了解,使得用户需求的传递延迟、丢失或者传达的意见被曲解的现象。另外,在需求开发阶段,由于出现多个用户代表各说其词,没有形成统一的需求,以致于项目组无法得到最终用户代表确认的需求。

(二)软件项目需求开发和管理对策

针对上述软件项目需求开发和管理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1、全面、准确的理解客户需求

(1)需求获取是项目需求分析人员与客户之间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收集客户需求,与客户达成需求共识的活动。这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需求获取者的专门知识,这种专门知识可以建立在对各种行业的了解上,也建立在对项目开发技术的全面了解上,因此项目需求获取阶段必须由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项目经理或技术人员担当。针对项目开发方缺乏项目相关行业经验的情况,可以聘请行业专家、顾问等专业人员,通过业务培训、专业指导的方式进行,以提高项目团队尤其是项目需求分析人员对客户需求的把握能力。

(2)选择熟悉业务流程、能够确定需求的管理者、客户代表,让他们参与需求讨论。对于客户无法详细描术清楚的需求,由需求分析人员对他们进行引导,必要时,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软件项目的相关知识培训,让客户能够更好的了解软件项目开发知识,提高他们对开发高质量系统需求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能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

(3)为了能够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只有语言、文字上的交流沟通还不够,还需要通过成熟的项目进行演示,或搭建直观易懂的项目需求模型,由有实际开发经验的项目经理作为需求分析人员向客户演示并详细解说,减少客户与分析人员对系统开发需求的理解偏差。若客户在听取需求分析人员的解说后,仍对项目需求仍存在理解上的分歧,需求分析人员可与客户再进行深入交流和需求探讨。

2、对客户需求进行深入分析,达成共识

需求分析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准确、完整的需求分析是软件项目成功的基础。为了能够得到客户对需求的认可,要求项目需求分析人员能够准确领会客户的意图,对客户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完整的编写需求分析文档。通过召开会议的方式,组织双方相关人员进行项目需求评审,向客户详细介绍系统功能的描述,让客户能充分理解说明书的内容,以形成全面、准确的需求说明文档。

3、加强需求变更管理

对项目而言,出现需求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变更可能是由客户、项目团队或项目特殊原因引起的。项目变更控制和跟踪,是项目开发的一项重要摘要的变更说明书,其内容包括:变更时间、变更内容、变更申请人、变更采取的措施等,并对变更内容及时进行跟踪、确认。只有对需求变更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跟踪管理,才能有效保障项目的成功开发。

4、制定有效的沟通制度和机制,采取多种沟通方式

在项目需求开发阶段,项目分析人员与客户的有效沟通,是建立在彼此对需求达成一致的基础之上的双向互动过程。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项目将无法继续开展。因此,项目经理有必要尽早建立一个完善的沟通网络,制定有效的沟通制度,加强项目经理与成员、项目经理与客户之间的双向有效沟通。通过制度规定,对于特别重要的内容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沟通、确定,提高沟通意识及沟通的有效性,以确保信息能及时传达到位。例如,除发送邮件外,还应电话提醒、传真回执确认,对于特别重要的内容,要以召开会议的方式进行传达。

(三)结束语

项目需求开发和管理是软件项目开发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它贯穿于开发活动全过程。免费论文,需求变更。免费论文,需求变更。软件项目的失败大多数不是技术上、管理技能方面的原因,而是软件需求开发与管理所致。免费论文,需求变更。免费论文,需求变更。可见,需求开发和管理在项目开发中起着及其关键的作用。免费论文,需求变更。因此,在项目需求阶段,我们应系统的了解和掌握需求开发与管理的相关知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并加以应用,做好需求的开发和管理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1]张文清.软件开发过程项目管理的研究[D].北京:首者经济贸易大学,2005

[2]屠梅曾、刘欣、胡昊编著.项目管理[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92-193.

需求分析论文范文6

关键词 需求分析 商务英语 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国内外教育界对需求分析的讨论和实践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是指在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从而确定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陈冰冰,2009:125)。需求分析是确保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教学的先决条件,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其教学研究也应该以需求分析为起点。由于商务英语领域所需要的语言技能比其他专门用途英语分支所需要的语言更难以预测,因此需求分析对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阮绩智,2009:324)。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全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或者在经贸类专业将商务英语定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外贸人才。然而目前许多研究学者将需求分析的研究集中在普通高校英语教学方面。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英语教学几乎没有有效可用的理论依据指导,只能参照普通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并以传统的语言技能教学模式为主,这并不符合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本文通过阐述需求分析理论来说明它对于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以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 需求分析理论

需求可以看作是学习者自身的需求,即他们自己希望在课堂教学中学到什么,也可以被看作是外语使用者所处的工作环境或者是社交环境认为是外语学习中应该习得或者最好掌握的内容。

研究学者Richards(1985:242)的观点是:需求分析是决定一个学员或一组学员的语言需求并视情况优先安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要利用到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将学习者的语言需求进行描述和排序。Brown(1995:21)则将需求分析定义为一个系统的信息采集过程,其中要对确定课程目标的所有主客观信息进行分析,以确保在特定领域内学习者的语言需求。完整的需求分析应该包括“目前情景分析”和“目标情景分析”。通过“目前情景分析”,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外语水平、学习习惯、学习目的以及对未来课程学习的期望。根据“目标情景分析”,教师可以了解今后的学习或者工作的职位对学生的要求以及学生对待上述要求的态度。因此,需求分析一方面可以为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另一方面便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编写或选取教材、考察和评估已开展教学的商务英语课程,从而提高商务英语教学质量,并且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需求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在课堂中希望学到什么,同时也可以掌握外贸工作岗位对商务英语的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根据这两方面的需求分析所获得的数据,教师可以量体裁衣,制定出明确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选择合适的教学用书,提高商务英语的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增加学生的就业砝码,并且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 需求分析理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商务英语是经贸类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程,这些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是外贸服务行业,并且会成为这些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然而,商务英语教学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将商务英语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合二为一。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商务英语词汇,或者是用英语为学生讲解商务英语文章。要使商务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有所提高,我们必须从“需求”出发,对商务英语课程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从而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用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因此,根据需求分析理论以及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分析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需求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2.1 学生情景目标需求分析

(1)学习能力评价:包括目前英语水平;目前英语技能的自我评价——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目前英语学习中的困难——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

(2)学习目的:包括提高商务英语技能——听、说、读、写、译、商务词汇、商务知识;学习商务英语的目的/动机——为了交流,为了专业学习,为了通过考试,为了考取商务英语证书,为了获得毕业证书,为了今后找到好的工作等。

(3)学习需求:包括目前课堂形式,教学方法:教师主要的授课方式,教师授课时的主要角色,教师是否注意因材施教。学生偏好的课堂形式,教学方法:学生对目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学生喜欢的教学法和课堂活动形式等。教学辅助设施:学生对教学辅助设施使用满意度,对教师使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效果评价。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学生对课外活动的评价(商务英语精彩赛、商务英语讲座、座谈会、商务模拟实训),学生最喜欢参加的课外活动。教材和学习资源:教材的难易度、趣味性。学生对学习资源的选择和使用频率:网络、多媒体、英文报纸杂志、英文小说等。学生对课时的需求:包括周课时及教学进度。学生对考核的需求:学生对目前测试方式和内容的评价,学生期望的测试方式和内容。

2.2 社会情景目标需求分析

社会需求分析的数据采集对象是高职院校经贸专业毕业生和社会各用人单位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毕业生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工作单位、部门、职业。

(2)工作中使用商务英语的情况:工作中商务英语的重要性,目前商务英语水平对职位升迁和未来工作发展的影响,目前工作对商务英语语言技能的要求和使用频率。

(3)商务英语的社会需求:目前工作岗位招聘时单位对商务英语水平的要求;商务英语证书对就业和工作的影响;所学的商务英语语言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工作上的需要;商务英语教学能否满足在工作场合用口头和书面形式有效地进行英语交流的要求,商务英语教学方面需要进行哪些改革。

3 结语

为了满足学生对商务英语的学习需求和未来的就业需求,开展需求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教育部在2000年出台实施的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高职英语教学原则。所以,开展商务英语课程的需求分析更是势在必行,并且对改进商务英语教学水平,提高商务英语课程质量都具有一定的价值。高职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更应该以需求分析为基础,对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取或编写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具有一定英语应用能力的专业实用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Brown, J. D. 1995.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 Richards, J. Languag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 J]. RELC Journal,1985(1).

需求分析论文范文7

[关键词] 体育消费需求 分析模式 理论依据 构建

一、构建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的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不少学者对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和体育消费需求做过一些调研,并从不同层面加以分析,这对于体育经济理论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但是由于缺乏比较科学的、系统的分析模式,难免出现顾此失彼,有点无面,残缺不全的局面。比如说,有学者在研究个体体育消费需求时,却忽视了家庭体育消费需求及团队体育消费需求;有的学者在研究消费者体育需求时,只考虑观赏型,参与型体育消费者需求,却没有顾及到体育赞助商的体育消费需求等等。为此,构建比较科学、系统的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对于全面掌握不同消费群体、不同消费单位的体育消费需求状况,加强体育产品开发的宏观调控,调处体育市场供需矛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并愿支付的有效需要。体育消费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对体育消费资料的需求状况。体育消费需求受体育消费者的经济收入,兴趣爱好、体育消费品的价格,以及体育消费者的余暇活动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体育消费需求具有选择性、时代性、效用性、预期性等特点。因此,构建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也有它的独特理论依据。

1.模型及需求分析模型作用原理

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学家与所有社会科学的学者一样,深深依赖于各种模型(model)的对真实世界的简化。模型使经济学家能够分离出特别的经济力量,可以运用一个好的模型迅速而经济地进行预测。他们认为衡量模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它是否精练或简洁。由于真实世界太复杂,模型要作简化假设,因此,好模型是建立在合理的假设之上的。

一些学者借助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模型作用原理创建了一些重要的“需求分析模型”。如LES模型、working模型、AIDS模型、Rottordair模型,其产生途径主要导源于直接效用函数、间接效用函数、成本函数和微分方法的应用。我国学者邵全琴、周虎成等5人根据需求分析具有迭代性、并行性、演化性等特点,在需求分析的浪峰模式(The ofanos等,1996)的基础上构建了演进迭代式GIS需求分析模型。以上模型作用原理及多元模型的构建是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赖以建立的根本依。

2.构建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赖以建立的供给与需求原理

在经济学家的十八般武艺中,供求模型是最简单的武器之一,即使如此,它对于解释我们身边的世界非常重要。供给与需求向我们展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如何对市场刺激做出反应。供给与需求理论中的需求法则(价格与数量之间的负相关),供给法则(价格与数量之间正期关),收入效应(以更低的价格使消费者手头的钱买到更多的商品)以及影响需求、供给曲线位置的因素等理论都对构建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具有指导作用。

3.构建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赖以建立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品的经济改革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就随之发展起来。体育产业经济理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必然要深入体育经济领域。因此,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必须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科学构建。

(2)关于社会生产目的和实质的理论

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生产的目的和实质不是由个人或某些人的主观意志来决定的,而是社会条件,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体育事业的根本目的不是利润,而是满足人们的健身和精神文化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4.构建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赖以建立的消费者行为学和消费者心理学理论。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定义是对涉及商品、服务、经验或创意的获得、消费及处置的购买单位和交换过程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决策观点、体验观点和行为影响观点对构建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有一定指导作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消费者心理学研究者的一些成果,如消费动机、消费体验、满意度理论和消费群体市场心理理论等都对构建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起到重要理论指导[6]。

三、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的类型

由于体育消费需求具有显著的选择性、时代性、效用性、多元性等特征,其分析模式可以划分如下三种类型。

1.根据体育消费者对体育消费资料的不同选择或多项选择,构建“需求选择分析模式。”

图1中体育用品消费需求包括居民对体育器材、特许商品(如运动队的帽子、夹克或运动衫),收藏品和纪念品(如美国19世纪80年代了早出现的“棒球卡”)的消费需求。另外,从事比赛或表演的运动员也可被认为是体育产品,这种体育产品能够满足体育消费者的“捆绑效益”,也是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的一项内容;运动食品饮料消费需求包括居民对运动专用食品饮料和运动员比赛训练过程中的专用食品饮料;体育图书画册消费需求指居民对国家正式出版发行的体育图书画册的需求,健康咨询消费需求指居民对健身方法,手段和作用的消费需求;健身休闲服务消费需求是指居民为满足健身娱乐需要,对健身场所,健身指导的消费需求;体育培训消费需求指居民,尤其是青少年为提高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而参与运动训练,身体锻炼的消费需求。

需求选择分析模式的优点是:(1)体育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经济状况、时空条件选择消费资料,(2)便于研究者统计评价,准确把握各项消费品的需求量以及体育消费需求总量,利于宏观调控体育产品的供求关系,(3)也有利于体育制造商和体育赞助商制作营销方案。其缺点是难以对家庭体育消费需求和团队体育消费需求做出调研方案,导致体育需求总量产生误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宏观决策。

图1 需求选择分析模式图

2.根据家庭、赞助商和团队等不同单位的体育消费需求状况构建“单位需求分析模式”。

图2中的体育实物和服务消费需求内容同图1,健身消费需求主要指订购家庭健身器材的需求,保健消费需求主要指中老年保健方法、手段的需求;观赏消费需求指家庭成员购买运动会入场券,收看体育节目的需求;团队主要指企业单位组建的业余运动队或指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和一个自由组合体。

该模式构建的优点是:能够全面调查分析全社会(个人、家庭、团队、赞助商)体育消费需求状况。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过程中,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居民家庭体育消费水平也会提高;随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企事业单位领导竞争意识的增强,各单位体育投资也会逐步增加,由此产生的团队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因此这种需求分析模式比图1需求分析模式更为全面。不足的是难以统计家庭、团队需求数据,在实际调查中也存在一定难度。

3.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体育消费者对体育消费需求状况构建“多元群体需求分析模式”。

构建多元群体需求分析模式时,为什么要把女性体育消费需求作为其中一项进行分析呢?因为女性占我国人口的二分之一,从以往情况看,女性体育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女性体育消费不如男性。但从发展的眼光看,女性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以及整体素质都在不断上升,女性体育消费需求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因此,分析女性体育消费需求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多元群体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的优点是:容易把握不同群体体育消费状况,可根据年龄、性别心理行为特征进行全面分析,有利于调控体育市场。不足之处是无法掌握家庭、团队的体育消费需求状况。

图3 多元群体需求分析模式图

四、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的应用价值或操作方法

1.应用价值

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的构建是一种理论探讨和创新,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才是真正的构思目的。在实践中,研究者运用创建模式制订调查量表、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科学结论,为政府和经营者对体育市场供需关系进行宏观调控做出应有贡献,就是构建分析模式的应用价值。

2.操作方法

比如,我们要研究某省、市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现状时,运用图2、图3分析模式为优,因为这两种分析模式能比较全面反映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状况。如果要研究某一群体体育消费需求状况,则采用图3为佳。图1分析模式是研究居民体育消费状况的基础模式,在实际操作时不可忽视。

以上三种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各有优缺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综合应用,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利兹彼得・冯・阿尔门[美].体育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7~8

[2]钟颖杰王铮:中国地区的消费需求分析[J].地理学报,1998(4):295~300

[3]邵全琴周成虎杜云艳等人:迭代演进式GIS需求分析模型研究[J].遥感学报.2001(9): 23~26

[4]李宗浩:体育管理学 体育经济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144

[5]钟天朗:体育经济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20

需求分析论文范文8

关键词:比例分析法;需求函数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D922.286

文献标识码:A

2009年初,我国外汇储备突破了两万亿,规模是全球第一位。然而,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加上07年底的世界金融危机,巨额的外汇储备面临缩水的危险,成为关注的焦点。所以,我国的外汇储备是不是规模偏大,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引起了众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研究,在此,对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

一、比例分析法

此法是以有关外汇储备的经济指标之间的比率为对象,通过对比例合理范围的界定,来确定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具体的比率有以下几种:

(一)外汇储备与进口比率,是有美国学者特里芬在60年代提出的,他指出,一国的储备应与进口额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P240%为标准,低于30%就要采取调节措施,20%为底线。一般认为,要满足三到四个月的进口需要。(二)外汇储备与外债比率,有两种指标,一是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比例,国际警戒线是不低于100%,而是外汇储备与外债总额比例,国际标准是30%,50%。(三)外汇储备与广义货币比例,由约翰逊等经济学家提出,又称货币供应决定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收支不平衡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当国内货币供应量超过国内需求时,多余的货币就会流向国外,从而造成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储备下降,但是约翰逊并没有对该比率给出一个合理的界限。(四)其他指标,主要有外汇储备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外汇储备与国际收支差额的指标。

比例分析法是一种静态分析法,它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便于统计和比较;缺点是比较片面,不能全面反映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需求因素。出路是采用多种指标。

二、需求函数分析法

此法用各种经济计量模型,对影响一国储备需求的各种变量进行回归于相关性分析,构建储备需求函数,以确定一国的储备需求函数。有三种主要的储备需求函数,分别是:

(一)弗兰德斯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的储备需求函数的研究具有代表性,较为全面,实际。(二)弗化克尔模式,旨在检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储备需求函数结构上是否存在差异。(三)埃尤哈模式,是比较有成效的发展中国家的储备需求函数。

此法的优点是克服了比例分析法的片面性,同时分析了多种因素,因为运用了回归于相关性分析,对储备需求的因素做出了比较准确的描述。缺点是这个方法进行预测时,是根据以前的数据来确定一个适度规模函数,通过此规模函数来预测后来的适度规模,它的成立暗含了一个假设,就是以前的数据都是合理的,以前的规模是适度的,这与事实是不符的。

三、成本收益分析法

此法又称机会成本法,不仅考虑到外汇储备的需求因素,还考虑到持有外汇储备的潜在收益和各种机会成本。此法的基本思想是把政府当成企业的视角来分析,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根据经济最大化理论,当且仅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利润最大化。有两种模型:(一)Heller模型。(二)Agarwal(阿格沃尔)模型。

二者都是根据外汇储备的边际成本=外汇储备的边际收益来确立等式,具体形式在这里省略。其中,阿格沃尔的模型比较适合发展中国家,因为它充分考虑了发展中国家的外汇短缺、必需品进口的不可压缩性、闲置资源等特点。此法的缺点是等式中的某些参数难以确定。

四、因素分析法

此法采用两种具体方法:(一)用计量分析方法。(二)通过定值计算分析方法。

此法设定外汇储备规模为被解释变量,影响外汇储备的需求因素为被解释变量。根据理论分析,影响外汇储备的需求因素通常有经济总量、贸易规模、外债、外国直接投资、汇率以及机会成本等。

如果采用计量分析方法,根据以上的变量确定基本模型,然后根据本国的国情和外汇储备现状,适当的判断增减变量,合理修正原模型。对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和事后预测,可以判断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水平。严格来说,对因素分析法模型进行计量分析,也可以看作是需求函数分析的一种形式。

因素分析法的优点是动态多因素分析,结果比较精确,与比例法相比,考虑更全面,与成本收益法相比,更简单实用,尤其是便于获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缺点是采用计量分析方法时通过以前的经验数据来推测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假定以前的数据是适度的;采用定值计算方法时对各因素的系数主要根据经验分析来确定,具有主观性。

五、定性分析法

此法由皮包尔和范等人提出,认为影响一国外汇储备需求因素有六个方面:(一)一国储备资产质量。(二)各国经济政策的合作态度。(三)一国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效力。(四)一国政府采取调节措施的谨慎态度。(五)一国所依赖的国际清偿力的来源及稳定程度。(六)一国国际收支的动向以及一国经济状况等。

此法的优点是全面,缺点是难以量化,所以单独采用此法研究我国适度规模的文献很少。

六、完全摒弃理论

此法由国际经济学家马克德鲁提出,认为应当完全摒弃有关外汇储备规模的分析和研究,又称外汇成本需求决定的“衣柜效应”。把一国的外汇储备形象的比喻成贵妇的衣柜里的衣服,再多也不为过。此法的缺点是显然的,就是忽视了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相比而言,前四种比较成熟,得到广泛认可。

总体来说,有关此主题的文献主要有三种:(一)是各种适度规模分析法的综述,这些分析方法大多数是外国学者提出的。(二)是选取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对进行我国适度规模的研究,得到某种结论。(三)是把前两种结合起来,先对适度规模分析法进行简单综述,再选其中一种或几种进行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需求分析论文范文9

【关键词】需求分析 系统开发 信息系统

1 引言

需求分析是系统开发的基础。在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人们越来越体会到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含糊的需求描述,频繁的需求变更,加重了用户和系统开发双方的工作任务,需求分析的偏差,将会造成设计,编码工作的大量返工,甚至导致项目失败。

当一个信息系统项目的规划获得批准,进入开发阶段后,需求分析作为系统分析的第一项工作,要解决系统“做什么”的问题,明确系统的功能,确保所开发的系统符合用户预期,如果最终系统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则一切的工作都是徒劳。

2 信息系统项目的特点

信息系统项目是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先进技术,进行设计开发,遵循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的技术规范,提出全面的解决方案,为用户最大限度的整合相关信息资源,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信息系统项目通常具有如下特点:

目标不明确,用户很难精确的描述最终系统的要求,最初提出一个大的方向后,只能在开发中渐进明细。

智力密集型,信息系统项目是典型的多学科合作项目,需要应用多个领域的知识。在针对气象领域开发的系统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直观的描述观测站点的状态。

设计人员高度专业化,行业特征较明显。比如气象数据的传输对时效的要求较高,逐小时观测数据需5分钟内传完,在整点的时候并发传输数量达到峰值。在处理文件时,气象报文严格参照行业制定的编码规范。

3 需求分析的步骤

需求分析要实现对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全面描述。具体的说,需求分析的工作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3.1 需求获取

需要获得各类用户的业务需求,了解系统需要完成的工作,并预估系统可能达到的目标。

3.2 需求分析

对用户提出的需求进行优先级分类,分析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要达到的性能目标,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

3.3 需求定义

编写出需求规格说明书,对确定的需求进行详细描述,形成文档。该文档作为系统开发中分析阶段的重要成果,是后期系统开发和维护的基础,也是系统设计和编码的依据。

3.4 需求验证

对已描述需求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进行最后的评审确认。

4 需求获取的方法

需求获取是需求分析的前提,直接面向系统的用户和相关干系人。需求获取一般采用访谈,用户调查,现场跟班,联合讨论等多种方法。其中访谈是最基本的一种手段,与项目的关键干系人进行特定范围的访谈,对了解系统概况大有帮助。有了初步框架后,再结合其他方法全面收集系统的需求,争取没有遗漏,减少后期变更的成本。

在气象信息系统的开发中,我们用得最多的就是联合应用开发这种引导式研讨会的方式。研讨会上干系人和开发人员集中在一起讨论系统的功能,鉴于开发人员也熟悉气象业务的数据处理流程,在会上能够与系统的用户代表在同一个纬度和语境下顺畅的进行沟通。我们将之前收集的需求逐条整理,大家一起有针对性的讨论,将需求渐进明细,以保证开发团队与用户对需求的理解达成一致。

5 需求定义的方法

需求定义的过程就是将需求文档化,以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一份高质量的需求说明书有助于系统项目的成功。需求定义通常有严格定义和原型化这两种方法。

严格定义方法主要应用于传统的结构化开发中。结构化开发适用于需求明确,功能相对简单的系统项目,它要求所有的需求都能够被事先定义,通过业务流程图等方式表现出系统的逻辑结构,但前期不能在用户的终端显示出系统的实际效果,用户看到成果的周期较长,等系统已出雏型再修改功能需求的话,修改的工作量将会翻番。而保证需求不发生变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随着用户对系统的认识逐步加深后,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对于初期需求不明确的项目更适合采用原型化方法来定义需求,可以弥补结构化方法中抽象的理论描述,首先快速生成一个简单的系统模型,满足用户的基本要求,然后和用户一起讨论修改,逐步增加功能,最终实现系统的全部需求。

我们在气象资料传输监控平台项目的需求定义时,将结构化和原型化方法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每个模块的功能我们用结构化方法严格定义,该方法的严密性和精确度有效保证了需求在实现过程中没有遗漏。在网页显示方面的需求定义则采用原型化方法,先取一种资料,生成一个页面,和用户讨论,是否满足需求,要修改的地方记录下来进行更新,然后再次与用户讨论,如此反复,直到无疑义,便形成了网页的模版,之后其他资料的显示页面都参照模版即可。

6 小结

总之,做好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中的需求分析,需要开发团队和项目干系人的有效合作,需求分析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到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像信息系统本身采用的技术更新快,需求复杂,就要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来做好需求分析的工作。仔细掌握和管理好系统需求对促进项目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