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发展心理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4-14 16:48:59

发展心理学论文

发展心理学论文范文1

一、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回顾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来说起步较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这十多年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自发尝试阶段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浙江省杭州、宁波等市的一批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和班主任就自觉地开展了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他们在工作中发现,对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收效甚微,有时甚至起反作用。而当教师应用心理学原理帮助学生时,不少心理问题便迎刃而解。这激发了部分教师学习心理学的积极性,他们通过自学,请专家做讲座和参加学术交流会的方式丰富心理学知识,结合实际工作摸索心理辅导的规律。该阶段的特点是没有上级领导部门的行政干预,教师凭热情学习和工作,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工作的科学性不强。

(二)经验累积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浙江省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些市(县、区)的教育管理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例如:到20世纪90年代末,杭州市普及了中学心理辅导站,开通了“西泠青春热线”;宁波江东区普及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富阳市启动了“区域性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计划”。在十多年的实践中,浙江省初步形成了一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从开始的由兼职教师负责转向由专家、专门工作者负责,现又形成了专家指导下的以校长、德育教师、班主任、心理教师为骨干的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的工作模式。与此同时,不少教师和单位积极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

(三)全面推广阶段

1999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后,浙江省开始全面推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以及学术团体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工作。2000年8月,浙江省教科院组织本省专家编写出版了《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纲要(试用本)》,并举办了由200多名教师参加的首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培训班。

2001年2月7日,浙江省教育厅颁发了《关于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提出逐步建立和完善省、市、县、学校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并于2001年8月底成立了以厅领导直接负责,各有关部门领导共同参加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各地、市、县也相应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由此,心理辅导中心建设便有步骤地从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开始向各级各类学校推广,计划在2005年底所有初级中学都建立“心理辅导室”,各市(县、区)建立区域性心理辅导中心,工作覆盖面达100%。2002年4月17日,浙江省教育厅又颁发了《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书管理办法(试行)》和《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职责(试行)》,进一步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二、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方面的问题

1.理论研究比较薄弱。

首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哲学基础几乎没有研究。哲学是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缺少哲学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很难获得深层次的突破和发展。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比较模糊,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概念需要更确切的界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及其与五育(尤其与德育)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澄清。

2.应用研究存在不足。

从已发表的论文和学术会议交流文章看,应用研究中“方法中心”现象比较突出,即运用心理测量法的调查研究比较多。具体问题有:重复性调查多,有新意的研究不多;对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和小学生)的干预研究多,对教师和家长的干预研究少;采用心理因素取向的研究比较多,采用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相结合的立体取向研究少;运用国外量表多,自编量表少;横向研究多,跟踪研究少;实证研究和人文研究相结合的少;取样范围小,跨地区协作研究缺乏;对弱势群体如民工子女、残障学生、贫困地区学生等的研究少;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研究很少。

(二)实践方面的问题

1.市(县、区)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

杭州、富阳、舟山普陀区等地建立了各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但有的市(县、区)进展缓缦,不少学校处于应付层面,一些学校尚未开展工作。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原有的工作基础、领导的重视程度、教师的工作兴趣和热情等。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得到良好发展,必须要有领导的支持,要有满腔热情的教师。

2.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针对人格和生活心理问题展开的,相对忽视学习和生涯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的包括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发挥学习潜能,培养学生选择未来发展方向的能力。所以,忽视学习和生活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片面的。

3.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不高。

虽然许多学校已采取了诸如上课、讲座、学科渗透、热线电话、咨询信箱、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等活动,但由于缺乏系统规划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少地方游离于学校整体教育工作之外,表现为心理辅导教师“孤军奋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被其他教育活动随意取代,“心理辅导室”有牌无人等现象。有的活动过于形式化,如大面积建心理档案、搞心理测量;有的活动过于成人化、课程化、知识化,把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此外,市场上各种教材和读物良莠不齐,有些是匆匆组织“”编写而成的。这些都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和学化和专业化水平提高。

4.对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

调查表明,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检测率为10.60%,中学生父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16%,小学生父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97%。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因此,开展教师和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目前,杭州市已开展这项工作,如开通教师心理热线等,但其他地方尚未启动。

5.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短缺,在职培训是目前提高心理教师素质的主要途径。有的地方(如杭州、富阳等)培训比较系统,教师的素质比较好。但大多数地方只进行讲座式或观摩式的培训,个别学校甚至把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编余”教师用来应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就影响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三)管理方面的问题

1.行政立法欠缺,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虽然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明确规定了各市(县、区)教育部门在教委的统一部署下于2001年8月前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系统,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以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组织、有领导地稳步发展。(注:方展画.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形势与任务[J].浙江教育科学,2001,(3).)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比较具体的行政立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没有从根本上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不少地方的组织管理工作或不到位,或处于虚设状态。

2.人事制度不到位,教师职称无法解决。

从2001年起,浙江省教育管理部门开始根据教育部的有关精神,着手解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称问题,但具体的人事制度还没有出台。目前中小学还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个编制,意味着这类教师还没有合法的地位。

3.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

中小学的其他教育活动都有比较完备的评估机制,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机制还不成熟。因此,这项工作到底做得怎么样,目前还没有一个为大家认可的评估方法。这一问题不解决,即使人事制度到位,也无法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价。

三、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

一是方向问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科学道路,以学校心理学为理论和方法的依据,从本省各级各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客观情况出发,努力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避免德育化、学科化、医学化、形式化等不良倾向。

二是发展问题。尽管广大师生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非常迫切,但作为一项科学工作,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在没有条件或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一哄而上,搞假大空。掌握好发展规模和速度是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稳健发展的必要措施。

三是行政立法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必须有相应的法规作保障。有了行政立法,就有了设岗、考核、奖惩的依据,工作就有了合法的地位,一切相应的措施就能名正言顺地得以落实。

四是机制问题。要建立培训和监督机制,使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分地区、分层次接受系统的培训,明确省市县区各级培训的任务,并通过监督、评估,引导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提高教育水平;引进竞争机制,对心理健康教育岗位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建设对科研与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在教育活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开展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二)具体目标

根据存在的问题和总体目标,我们认为,到2010年为止,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努力实现以下八个具体目标。

1.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积极参与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

基础理论问题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哲学基础、科学基础、对象、任务、目的、方法、内容、原则、途径、师资培训、效果评价等等。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需要同行的协同努力,浙江省应积极参与,力争在该领域内发挥重要作用,在理论上有所建树。

2.加强应用研究,形成“问题为主,方法为辅”的研究风格。

由于大量的研究流于方法中心,为矫枉过正,必须强调“问题中心”,形成“问题为主,方法为辅”的研究风格,以解决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为核心,开展科研工作。至于应用研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科研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引导,如对创新性研究、长时期的研究加大投资等。

3.发展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从心里健康教育的实践来看,学校—家庭—社会全员参与模式、家长—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合作模式、班级心育模式、学科渗透模式以及心理辅导活动课为载体的心育模式都有其行之有效的一面。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应该考虑学生的特征、教师的特征、教育内容、学校的环境条件等因素。如游戏模式适合小学生,但不一定适合高中生;活动课模式不一定适合每个教师(注:蒋建民,等.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站工作现状调查报告[J].浙江教育科学,2001,(5).);小组练习适合提高交往技巧,但班级讲座可能是性教育的最佳方式;有的乡镇妇联与村委会合作组织家长学校,与家长的一些经济利益挂钩,效果很好,但城市学校这样做比较困难。这些差异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走多元化道路。

4.建立“以班主任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从某种意义上说,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天然”资源,建立以班主任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是现实的,也是必要的。

5.培养一批“研究—实践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从浙江省近年的情况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者主要是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人员,实践者主要是中小学教师,两者合作时,实践者对研究者的依赖性比较强,而研究者没有时间和精力做过多的指导,以致常常出现这样的局面:以编书或写调查论文的形式结题,课题结束了,研究工作甚至心理健康教育也就终止了。所以,发展一批“研究—实践型”教师对于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稳健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6.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可由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持建设,各市(县、区)网站由相应的指导机构建设,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建立网站,各级网站相互联系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网站内容可以根据年级、性别、问题等分类,并使用个人密码,保证不同年龄的人进入合适的网站。

7.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管理制度。

浙江省已有专家在研究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和评价问题,(注:刘宣文.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与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2,(4).)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形式如个别和团体辅导的效果评价也需要研究。只有确立了有效的评价指标和方法,质量管理制度才能建立起来。

8.加强对弱势群体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弱势群体学生主要有三类:民工子女、贫困地区学生和残障学生,他们特殊的生活环境和自身条件必然会对其心理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浙江省有49个少数民族,他们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地位的特殊性会使学生心理发展有别于汉族学生。因此如何根据他们的特点建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四、浙江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对策

(一)行政立法,使心理健康教育有法可依

根据浙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行政法规,使心理健康教育合法化,同时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人事编制问题,消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二)整合各方面力量,系统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在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起引导作用的力量有: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教委教研室、学术团体。目前这些力量之间的合作不多,没有形成合力,广大中小学领导和教师感到“山头太多”,无所适从。对此,有关部门可组织分级培训,如省级培训(高级培训)、地区级培训(中级培训)和县(区)级培训(初级培训)。要确定培训教师的资格,制订培训大纲和考核方法。同时,结合培训工作可以组织科研活动,共同研究具有浙江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模式。

(三)加强宣传和普及活动,消除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种种误解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和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其次是帮助少数人治疗心理疾病。但有人以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治疗心理疾病,结果使人敬而远之。此外,也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一种特殊途径,其功能是“感化”或“教化”那些常规教育无能为力的“差生”。还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老师给学生提供解决各种心理困惑的标准答案,这使学生对老师期望过高。要消除这些误解有赖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

(四)以点带面,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繁荣

杭州、富阳、舟山普陀区等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地区,尤其是富阳在农村开展的区域性推广经验值得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借鉴。落后地区要主动邀请发达地区的教师去传授知识经验,或到发达地区观摩学习;管理部门可以有组织地安排学习交流和观摩活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有系统有步骤地向落后地区推进。

(五)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和方向,培养专业人才

目前浙江省只有杭州师范学院、浙江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等有心理健康教育类专业或方向,浙江省自学考试办公室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专科和和本科专业,但培养的人远远满足不了中小学的需求。从长远看,高等院校设置这类专业或方向是心理健康教育向科学化和正规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果各地区的师范院校能在今后3至5年内开始招收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或方向的学生,则到2010年就会有一批良好专业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

发展心理学论文范文2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教育心理学也针对实验教育学展开了研究。或者可以说教育心理学是由实验心理学慢慢演变来的。实验教育学实际上就是在教育过程中的实践,在教育教学时揣摩学生的心理根据心理变化使用不同的方法。实验教育学的研究是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开端。教育心理学萌芽阶段大约是在20年代前后,各种心理学发展起来,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有一种应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就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格式塔学派引入到中国后,教育开始更多受到关注,“顿悟”顺势在心理学研究中火热起来,不再局限于试验和错误的反应。80年代桑代克提出的教育心理学关于学习的三大定律,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30年代中国的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老师学生的行为,根据行为揣摩心理,不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行为习惯,此时,一位名为弗洛伊德的人研究者在有意识无意识的情况下心理状态的变化,并把它当做很重要的成果来研究,费洛伊德的研究使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们对教育心理学有了新的认识。

二、与心理学的区别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中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问题,在各种情况下拥有不同情感的心理变化,而教育心理学则是主要研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变化,教育心理学更具有针对性,由此也很明显的看出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的区别。教育心理学的面向对象是将要从事于教育工作方面的人,他们可以指导教师实践,向教师传授相关的心理知识,但是并不深入到学生中进行教学讲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具有抽象性。学校的心理学是针对学生们的心理问题来进行的临床实践,具有很强的应用特点,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要揣摩学生和老师的心理还要对家长的心理进行研究,家长是学生们接触最多的对象,家长的心理也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学校的教育,要针对学生的心理,更方便解决问题,实践要比理论更能证明学术的存在。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区别可以说是一个研究的是心理问题心理情况而另一个则是主演针对学校的教育,此外,教育心理学更突出的针对学生或者老师的心理有偏激的人,或者说是针对思维不是很正确的老师和成绩比较不理想的学生。研究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学校更好的开展教育活动,帮助老师获得较高的教学水评,帮助学生拿到更好的成绩。此外,教育领域的心理学存在着一种临床模式,这种模式包括以下几点:(1)心理问题与教育间存在着一种联系模式,联系着两者之间的发展,这个联系很好地解释教育和心理的问题。(2)在实际实践中,要融合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更会得到显著地实践效果。(3)专业知识解决教育心理问题,使心理不是很正常的学生得到帮助。如我们所见,学校的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和医院的临床医生看起来是一个性质,只不过一个是对病人身体上的治愈,一个是对病人心灵上的治愈。

三、教育心理学发展前景

教育心理学在过去有几百年的发展史,目前正在快速发展期间,除了学习心理等传统领域的关注,也提出了以下新的发展趋势。

(1)转变教学观念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首先要对教与学有本质上的理解,教学观念的改变或许是目前对教学最有力的改变,目前的教学观念太过陈旧,只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有些死板的老师甚至上课都没有与学生的互动,知识自己一个人在讲台上演着独角戏,在经济科技都迅速发展的时代,教学观念要变得活跃一些,学生或许更适合做课堂的主角,老师该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和才力。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认识了身为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因为重视实践教学和教育心理学的问题变得旺盛的生命力。

(2)有关教育的社会心理

教育心理学除了研究的教师、学生、和家长外,其他一切关于教育的社会因素都在研究范围内。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也会受到老师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学生的学习并不简简单单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社会的原因也是在教给孩子为人处世,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情境也是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

(3)实际教学中策略的应用

发展心理学论文范文3

该理论在社会学层面上对活动进行分析,将个体活动纳入到包含主体、客体、共同体、工具、规则以及分工六个要素,囊括生产系统、消费系统、交换系统及分配系统四个子系统的网络之中。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一个社会文化分析的模式(实际上所有的人类活动都处于由人和物组成的社会大系统之中);一个历史分析的模式(实际上所有的人类活动都在与时俱进和分布在人类的文化之中);中介行动的理论,关注行动者和其文化工具,文化工具是活动的中介”[4]。它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实践领域的研究中来分析活动,并且产生了一些普遍接受的实践方式。恩格斯托姆在对一系列研究进行分析后,总结了运用活动理论分析活动系统的五个原则:一是以集体的、中介的、对象性的、与其他活动系统相互关联的活动系统作为分析的单位;二是重视活动系统中的多元观点;三是注重活动系统的历史性,即要从活动自身的历史发展中探寻活动的问题和发展潜能;四是认为矛盾是活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五是活动系统在发展中可以进行拓展性的变革,成员在矛盾出现时能进行

反思和寻求改变,从而推进整个系统的质的转换[5]。从上文可以看出,我们对心理素质基本涵义的界定,吸收了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关于人类文化与活动在人的心理品质形成中起关键作用的思想内核,突出了“内化”在心理素质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地位。因此,文化历史活动理论是我们探讨心理素质及其培养的理论基础之一。

心理素质形成机制的文化历史活动理论解读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的心理机能(相当于我们讲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不是由个体自我建构而获得的,而是来自于人类社会历史形成的实践活动的内化。我们以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为依据,从心理发生的角度出发,分析主体(人)的心理素质是如何在实践活动(指一切关乎生存和发展的活动)中发生、形成和发展的,为科学探讨心理素质形成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一)实践活动是主体心理素质形成的源泉

承认实践活动是解释人类意识的本源,实践活动是人类意识的创造者,是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首要原则。维果茨基依据马克思哲学的活动观,通过对人的实践活动进行深入的分析后,提出人们的心理机能是在实践活动(主要是交往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维果茨基提出了文化历史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即“人的心理活动的变化与他的实践活动的变化是同步的”[6]。主体正是通过不断的参与实践活动,才实现了对低级心理机能的改造,发展出来高级的心理机能。根据人类意识的本质源于实践活动的观点,我们认为活动是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主体主动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是人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通过活动,个体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得到发展。那么,活动究竟是如何塑造个体的心理素质的呢?这可以从活动的整体性、建构性、开放性、阶段性等基本特征来加以解释。首先,活动具有整体性特征。活动的整体性指的是活动结构的完整性,完整的活动既包括了主体的感性实践活动,又包括主体的精神活动,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实践活动。活动结构的完整性导致在活动中形成的心理素质本身也必然是一种完整的综合体,既容纳了内隐的认知品质和个性品质,又涵盖了外显的适应性品质,是心理与行为的统一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其次,活动具有建构性特征。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主体在一定目的驱动下所从事的主动建构、积极探索、不断改造的创造性过程。由于活动的建构性特征,心理素质在功能表现上不再是被动地适应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够促使个体采取主动的行动,探索、改造环境和自身。这也正是人类具有创造性的体现。再次,活动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活动的开放性主要表现为,活动内容的丰富性、活动过程的动态性、活动空间的变化性以及活动结果产物的多样性。活动的这种开放性特征,归根结底是由人类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的。受到活动开放性特征的影响,个体的心理素质也明显表现出静态

与动态的统一。心理素质形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呈现出动态发展性特征。最后,活动具有阶段性特征。活动的内容和水平是依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序展开并分阶段提高的,在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活动的特点、内容、水平具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主体心理素质发展的内容、特点和水平既有量上的差异也有质的不同。

(二)内化是主体心理素质形成的基本机制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在解释人类意识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时,坚持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的原则,也就是说人类意识具有社会起源性。在说明高级心理机能的起源问题时,维果茨基写到,“一切高级心理机能都不是在生物学中形成的,并不是在纯种系发展的历史中形成的。作为高级心理机能基础的机制本身是以社会为模本的复制品。一切高级心理机能乃是内化了的社会方面的关系,乃是个性的社会结构的基础。它们的成分、发生结构、行动方式———总之一句话,它们的全部实质都是社会的,甚至在转化为心理过程时其实质仍然是准社会的……人的心理实质乃是移置在内部并成为个性的机能及其结构形式的社会关系的总和。”[7]。列昂节夫进一步将内化解释为外部实践活动向内部精神活动的过渡,由于这种过渡的结果,“对付外部物质性对象的外部形式的过程转变为智慧方面、意识方面进行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受到了特殊的转化———概括化、言语化、减缩化,而最主要的,是能够超出外部活动可能性的界限而进一步发展”[8]。换言之,内化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一种转变、改造的过程,是以新的心理机能的诞生为结果的。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内化观可以加深我们对心理素质概念的理解。心理素质是人内在稳定的心理品质,其形成是一个由外在刺激向内在品质转化的过程,具有自组织特征和功能,从人的习惯中得以表现[9]。从本质上看,心理素质属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它的形成与发展也遵循高级心理机能发生的基本规律———内化。但是,与维果茨基将内化仅仅理解为个体掌握符号工具,改造已有心理机能的论点不同,我们认为,在心理素质发展过程中,内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促进更高水平的心理机能的形成或发展。因此,这就需要对已有的内化理论作出进一步的发展。列昂节夫曾经提出,掌握工具不仅是拥有工具,而且意味着掌握使用工具的程序[10]。例如,成人记忆与儿童记忆的区别不是因为儿童使用了外部符号而成人使用了内部符号,而是对有助于记忆的程序的内化水平不同,内化的是程序而不是符号。综合维果茨基和列昂节夫的观点,在遵循内化理论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结合我们开展心理素质培育的实证探讨获得的初步结果,提出了以形成策略为核心内容的心理素质形成(内化环节)过程(整合)模式,即自我认识———动情晓理———策略导行———反思内化———形成品质[11]。在具体的实践中,首先向学生提供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问题解决中发现自我,分析自我,进而激发改进、完善自我的内在动机;其次向学生提供相应的策略训练,让学生在讲解、讨论、操作、辨析等活动中,掌握思维与行动的策略与方法;再次经过有目的巩固练习、实际操作、问题解决、归纳总结等促进内化的活动;最后通过实践运用达到形成观念、反思体验、形成稳定品质之目的。由此可见,我们对心理素质形成外源性机制的探讨,既基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内化观,又从内化的基本过程揭示上丰富和发展了内化观。#p#分页标题#e#

(三)参与实践共同体是主体心理素质形成的必要条件

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文化起源是被文化历史活动理论普遍接受的基本假设。但是,学者对文化作用的具体理解却存在很大的分歧,对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维果茨基最初将文化的作用抽象为社会往活动,局限在个体互动层面解释心理机能的发展;列昂节夫则提出要区分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的本质性差异,但是他并没有真正探讨集体活动对心理发展的意义。维果茨基和列昂节夫将发展局限于探讨在一个小的社会性“氛围”内,这种“氛围”被视作为特定文化的个体化获得的内化过程提供了输入[12]。他们对更广阔的社会结构对心理发展的意义,却没有作更多的说明。恩格斯托姆是最先考虑活动的集体性质的学者。他明确提出,只有在社会关系与社会规则之中,才能理解人类的活动和心理发展。此外,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的生物生态学发展观也强调了对个体发展的考察不能停留在个体的微观系统层面,而应当在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系统和宏观系统的相互联系中来考察发展。实践共同体理论则把发展研究延伸到学校之外,将社会世界的结构纳入到分析的范围之内,考虑在真实的实践背景下主体的社会化问题。由上面的论述可知,个体心理发展需要以具体的实践共同体作为依托。实践共同体之所以能够发挥这种依托作用,在于其所具有的实践本质,而心理素质本身正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具体来说,实践共同体首先强调了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实践共同体理论批评了传统学校学习的去境脉化,主张恢复学习的实践本质,强调个体的学习应当身处于与知识对象有关的具体境脉之中,因为只有这样获得的知识才具有解决实践问题的价值。其次,实践共同体具有意义协商的特征。通过有意义的协商,个体可以逐步达到对共同体的身份认同,这种身份认同可以让共同体成员建立起对共同体的归属观、互相之间的信任观、互惠感以及分享感;同时,个体也可以在协商中学会倾听不同的经验与观点,并分享各自的智慧,实现共同的发展

。最后,实践共同体可以为个体提供积极的心理气氛,共同体中积极健康的舆论气氛、和谐的人际关系与民主的管理形式可以更好地激发个体的动机和潜能,促进个体更加主动地投入到集体活动中。显然,这种基于实践共同体的活动是心理素质发展的必要条件,能够满足心理素质结构中认知、个性以及适应性各成分发展的基本要求,成为主体心理素质健全发展的基础。

(四)情境默会知识是主体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上文提到的有关心理素质形成的整合模式中,策略训练是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持认知观点的心理学家认为,策略训练可以培养个体的程序性知识。但是,坚持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研究者却认为,脱离具体情境的程序性知识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是没有益处的。他们认为,个体通过融入实践共同体的活动当中,不仅可以拥有在头脑中表征的显性知识,更可以获得与特定任务情境和实践活动相联系的

默会知识(TacitKnowledge)[13]。这种默会知识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所锤炼出来的、有关实际行动的知识,是个体对特定问题情境的直觉把握,是指导个体行动的“视域”(Horizont)。默会知识的习得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与学习者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从这个角度来说,讲授式的学习方式对形成默会知识是无能为力的。而基于实践共同体活动教学法恰恰可以弥补传统教育中的缺陷。我们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中虽然也强调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已有经验和知识,但这只是开始阶段的“铺垫”。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重点是引导个体将学习到的新经验运用于具体的情境问题解决之中,在实践中检验新知识的有效性,并以此为依据,将有效的新知识与情境联系,通过主体内化机制使之转变成为稳定的、内隐的情境默会知识,实现个人经验与他人经验的自然融合、浑然一体,成为相对稳定心理结构和功能。因此,我们认为,情境默会知识的形成是主体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对心理素质研究的启示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对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维果茨基所开创的独树一帜的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在心理学园地中经久不衰,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该理论对克服现代心理学的危机,解决西方心理学发展中因生物学化、数学化倾向面临的困境有方向性意义。同时,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思想对我们开展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心理素质研究也提供了诸多深刻的启示。

第一,文化历史活动理论是基于个体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观点而提出的,它弥补了传统西方心理学过分强调人本身(生物人)的缺陷,强调文化、历史、活动等情境因素在人(社会人)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对于我们研究心理素质这样的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课题具有方法学借鉴价值。

第二,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对高级心理机能发生机制———内化机制的探讨,对深化心理素质的外源性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为阐释人类意识形成的内化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路径。一种是探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智慧活动的形成过程,以加里培林的智力多阶段形成理论(TheoryofStepwiseFormationofMentalActions)

为代表[14];另一种是探讨在组织学习中成员黙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以知识创造模型(ModelofKnowledgeCreation)、扩展学习模型(ModelofExpensiveLearning)以及知识建筑模型(ModelofKnowledgeBuilding)等为代表[15]。前者通过实证研究初步揭示了学生智慧活动的形成机制,但研究对象主要是学科知识领域(主要是算数、书法等可以客体化的学科),无法有效地迁移到其他领域,尤其难以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后者的研究对象是组织学习,但仅仅描述了默会知识的传播、转化等外部行为过程,而没有真正揭示其内部的心理机制。显而易见,这两种内化机制的探讨,所涉及的对象仅仅是我们讲的心理素质的一部分,所以其研究结论不能简单用来说明心理素质的形成机制,但对科学揭示心理素质的形成机制有积极启发作用。

第三,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强调人的心理(包括认知、情绪以及人格),都是在社会生活的人际互动和共同体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这一观点揭示了人类心理的社会文化属性,超越了传统西方心理学的个人主义研究取向,启示我们应该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考察心理素质的形成及其发展。在具体的研究中,可以采用“指导性参与”(GuidedParticipation)的方式组织干预[16],将成人指导与同伴合作结合起来,融合支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优点,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p#分页标题#e#

第四,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强调特定“文化/社会/历史”脉络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制约作用,强调发展是环境系统因素整体作用的结果。传统心理学为追求所谓的普遍性真理,将个体发展所处的社会文化因素,作为干扰变量排除在研究之外,这就造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日益自然科学化,抹杀了人的发展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坚持心理发展的系统观,坚持“只有通过对发展系统从分子到文化的所有水平上因素间的多水平的、互相的和持续的交互作用的考察才能了解发展”[17]。这种系统论思想启示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类心理发展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发展结果的多样性,要深入探讨心理素质本质内涵及其形成机制,除个体变量外,还必须对有机体与环境系统之间复杂的关联进行细致探索,把研究结果放到一个更大的结构、过程和系统中来理解和解释,强调个体功能及其发展对社会、文化和物理环境紧密的依赖关系。

发展心理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研究;后实证主义;范式转换

心理学的先驱者布伦塔诺曾说:“心理学好像是人类进步的基本条件,更是关于人类真理的试金石”。[1]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便将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与经济学和法律齐名的热门学科。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心理学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以“脑的十年”研究和“认知科学计划”为核心的科学发展战略,又将心理学推向了一个鼓舞人心的新时代。目前,美国科学基金会已经把心理科学单列为七大部类之一。我国也将包括心理学在内的18门学科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基础学科。这无疑为新世纪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社会外部环境。从学科发展的内部格局而言,心理学的知识更新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实证心理学独揽天下的局面已逐渐被打破,形成了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双峰对峙的并行发展格局。不仅像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步入了一个不断创新的发展阶段,而且以理论心理学、社会建构主义、文化心理学为代表的后实证主义范式,也不断展现出了心理学理论研究本身的内在学术魅力与文化自信。新世纪的心理学研究范式走向了一个更为开放的新时代。探讨西方心理学研究范式转向的规范基础和前沿主题,对于改善国内心理学理论研究的长期滞后及错位状态,具有重要的学术参照意义。

一、当代心理学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后实证主义的崛起

近10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度过了一个困难的发展时期,进入了后实证主义范式的新阶段。正如车文博先生所讲,目前心理学的研究发展“已经超越了以往狭隘的定义,已经从关注实验室中的人,转化到了研究复杂的社会、文化问题和理论问题”。[2]当前西方心理学理论研究繁荣的重要标志是:作为具有独立学科建制的“理论心理学”学科分支已经得到确立;许多传统问题像身心关系问题、意识、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等,在当代新的科学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讨论;而且当今自然科学和社会时代的发展也为心理学理论提出了很多全新的课题。许多传统与现代性问题交织在一起,迫使心理学进一步加强了对一些具有探本求源属性学科问题的重新认识和理解。经过20多年的持续创新积累,西方心理学的理论研究逐步形成了一种比较成型的后实证主义的新视角或新范式。

“范式”是指特定时期从事某一学科的研究者所公认的理论框架或研究纲领。根据库恩的观点,范式的基本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学科共同体所持有的共同态度和信念;具有公认的研究框架和理论模型。理论范式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斯腾伯格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总是会受到两种互为联系的内生性资源的推动:一种是“思想驱动”(ideadriven),另一种是“数据驱动”(datadriven)。[3]理论范式无疑属于“思想驱动”的范畴。随着当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些学者提出,许多科学发展问题在技术上困难并不大,而关键需要来自于“思想观念”的变革,即需要进一步实现理论范式的转换,以新的思路和视角来摆脱发展中的困局。

后实证主义是在20世纪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思想资源。这一新的心理学研究范式以科学实在论和科学解释学为理论框架,试图以新的维度来重建心理学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形成一种不同于实证主义的新的研究形态。长期以来,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支配和垄断了整个心理学界。“科学”的实证心理学多年来成为“主流心理学”中不可动摇的基本硬核地带,使许多人得出了一个貌似正确的观点:凡是心理学的研究必然是实证研究,其余的即是非科学方法,或者说是科学水准不够。“心理学有别于其他观点的地方,就是采纳了实证的科学方法”。[4]国内不少学者还特别强调指出,在实证科学精神发展不够的国度里,当务之急更应强调实证性。但是这种对实证研究的崇尚,虽然为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化、技术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学科发展危机。人类博大精深的心理世界被研究肢解的相当贫乏和简单。实证主义“已经对心理学产生了非常巨大而且极恶劣的影响……知识主张的正确与否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在这一范式内是正确的,运用到另一个范式就可能是错误的。用库恩的观点来解释,所谓客观、量化的科学方法也是相对于一定的理论模式的”[5]。

以格根等人为代表的后实证主义者认为,崛起于19世纪末期的实证主义科学观,不过“是对许多伟大科学家的传统的简单继承”。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伽利略把宇宙和自然视为一架完美的机器,提出只有通过实验和测量并使用数学方法,才能认识理解宇宙这一完美的机器。牛顿也说:“凡不是从现象中推导出来的任何说法都应该称之为假说,而这种假说无论是形而上学的或者是物理学的,在实验哲学中都没有它们的地位”。[6]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孔德更是提倡采取实证观察的方法探讨自然和社会现象。然而,20世纪初期微观物理学的巨大成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实证主义范式的科学基础。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代表的新物理学充分反映了对科学作逻辑分析的可能性,即科学研究可以在少量实验事实的启发下,通过逻辑分析为主要手段建构“思想实验”。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实证主义观点便逐渐被逻辑实证主义所取代。罗素认为,只有逻辑意义上的可实证性才能拯救实证主义。因为传统的实证主义范式以为对科学的评价只有一个标准,即与经验一致的证据,但问题在于各种观点都有自己的实证数据,都声称自己是正确的。而实证的研究只有在精心选择的狭小的范围内才有效。在实际中也并非只有被经验证实了的命题才有意义。即使现象能够被经验观察到,但产生现象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无法观察的,像我们能够观察到化学反应,而解释化学反应的分子作用过程则是看不到的。科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不只是需要经验,更需要能够超越经验的新思维和预测能力。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明显违背了世界存在的真实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波普也强调,科学研究需要“逻辑+经验”这样的双重标准。逻辑经验分析的目的在于澄清科学陈述的认识内容,从而澄清这些陈述中的语词意义。逻辑实证主义取消了与可观察物的联系,而解释和预测具有相同的逻辑意义。拉卡托斯更是提出,不应该像以前那样把单个的命题或理论看作理论检验或评价的对象,而应该把一切科学理论都置于一定的科学纲领之中。任何理论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实验绝不能简单地理论,科学理论也不能简单地被经验所否证。科学进步的合理性在于接近真理的符合程度。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学术合法性地位。

在心理学界,随着极端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行为主义学派的衰落,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出现了复兴与重振的势头,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无定型、兼容并包的具有边际型结构特征的“后实证主义”思想倾向。后实证主义者认为,实证主义范式在强调把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纯粹的科学固然有其正确的一面,但却并没有考虑与之相关的两个重要问题:第一是科学知识的内容和标准是什么?它们的普遍程度和深度如何?第二是科学知识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这种意义是如何确立的?实证主义范式并没有解决这些重大问题,而只是一味地拒斥理论陈述而赋予观察事实以特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优先地位,进而从反形而上学道路出发走上了另一种形而上学的道路。为了摆脱实证主义自然科学观和方法论的困扰,进一步确立及重建一种更适合于心理和行为研究的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后实证主义心理学研究者将现代科学实在论、科学解释学和现象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工具。

所谓科学实在论是倡导对科学知识的解释要保证其正确性的一种学说。科学实在论所讲的“实在”意味着“存在着的东西”,它强调客观世界存在着三种意义的“实在”内容:一是指独立于人的客观实在,其本质特征是超验性;二是指经验实在,即人的经验可触及的实在;三是功能、关系性存在及观念性实在。“不只是存在我们能感知的东西,也存在理论科学方法允许的范围内我们能想象的东西。我们拥有关于事物、结构、过程等我们不能感知的可靠知识”。[7]后实证主义者强调真理与实在的一致性。而传统的实证主义则以因果论和还原论来解释事物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从而确定其意义。对于无法实证解释的问题,要么抛弃,要么否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后实证主义者提出,心理学的理论评价标准可以在不同层次、类型和水平上进行,概念与逻辑标准也是实验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

科学解释学是当前后实证主义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法论武器。解释学是有关意义、理解和解释等问题的学说体系,其“作为后实证主义的智力世界的基础——现象学和解释学传统的延续”。[8]狄尔泰被看作是西方传统解释学的集大成者。在20世纪初期,当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纷纷走向实证化的同时,狄尔泰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他认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两类在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上均极不相同的科学。狄尔泰并不否认人文科学作为一类科学而存在,而反对将人文科学作为像自然科学那样类型的科学来建设。他曾与著名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展开过论战,提出要建立一种基于精神科学基础上的“描述心理学”,以反对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说明心理学”,认为后者是模仿物理学建立的“原子心理学”。狄尔泰的解释学有力地维护了作为精神科学和人文科学分支的心理学的科学合法地位。当代科学解释学在继承狄尔泰精神遗产的同时也强调研究方法的本体论地位。认为对意义的理解具有人类存在的本体论特征,提出首先需要研究多重意义结构,然后从表面意义揭示隐蔽意义。科学研究的本体性规定只能存在于解释的方法论中,且只有通过各种解释之间的“冲突”才可获悉被解释的存在意义。另外,科学解释学还从“移情”的角度提出,研究者或诠释者必须进入文本者的精神世界,才能对其价值和意义进行“客观理解”。在后实证主义者看来,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尽管没有达到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那样的精密化陈述水准,但许多人文社会科学没有必要像自然科学一样实现精确化,通过日益运用条理化的结构模式,增强自身的科学和严密性。

后实证主义者认为,理论范式也有比较明确的研究纲领和程序。许多人批评这种范式的研究:没有普遍被接受的方法、程序和一整套共识的专家意见;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抽象,往往不够具体和精确;对研究结果没有充分的信心和信念……但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理论研究“怎么都行,怎么说都可以,或者没有任何标准”。相反,理论研究恰恰由于缺乏诸如有实验的方法这样的东西来依靠,就迫使自己必须“以概念分析为首要步骤、以框架问题为主题、以问题解决为中心”[9],寻求甚至是更大程度的清晰性、严密性和精确性。理论研究范式把原创性、富于想象的感受性和纯粹理智逻辑的严密性三者结合了起来,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建构知识系统的不可取代的精神资源。例如,“近几年来,理论心理学的最重大成就之一就是提出如何取得统一的规划和评价标准”。[10]在心理学的发展战略规划方面,后实证主义者提出要将心理学领域统一规划为两种本体论:心理主义的本体论和物质主义的本体论,且不可从一个还原到另一个。心理主义的本体论强调心理学领域应该被限制到思想、感觉和有意义行为上;物质主义则应该将心理学限制到身体的物质状态、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上。这两种本体论会进一步推动心理学的繁荣和进步。在科学研究评价标准问题上,受当代科学解释学和科学修辞学发展转向的影响,倡导后实证主义的学者提出,可以从3个层面上建立新的科学评价标准:1概念与逻辑标准;2科学解释学的标准即价值和意识形态标准,通过分析理论的价值和社会应用功能,判断理论的优劣;3科学修辞学的标准通过修辞和叙事手段,理论可获得语言系统的形式化和公理化表述。“而与实证数据的一致性不再是唯一的标准”。[11]理论研究范式允许区域内扩张。

二、前沿主题:心理学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

近年来,后实证主义者不仅在反思传统心理学的基础性前提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而且在探索新的心理学知识理论形态方面也做出了贡献。以元理论研究、文化心理学、社会建构论为代表的一批新的研究范式初现端倪,汇成了当前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前沿主题。

(一)心理学的元理论研究

理论创新是现代科学研究的灵魂。现代科学研究创新的显著特点在于,当今科学技术的变革是整体性的知识框架的变革,而不只是局部和事务性的变化。有关理论本身及其社会意义、技术、方法、策略手段、选择和评价的,是最重要的一类知识,这就是“元理论”和“元技术”。元理论和元技术是一种在整体意义上更多更好的理论或技术。因此,重新思考传统基础理论的价值和重建科学的元理论基础便成为当代心理学的重要发展趋势。长期以来,心理学在努力成为一个统一的理论方面常常显得力不从心,但是寻求心理学的理论范式的努力还一直在继续。尽管在新的千年里,心理学的分化与分裂还在加剧,但致力于澄清基础理论秩序的元理论研究的兴起,也标示着当代的心理学者已经有勇气来面对这些反复出现的根本问题。因为它们都是必须面对却又有可能无法做出圆满回答的问题。瓦格纳指出,20世纪末期的社会科学各种问题虽然相互纠结,但是社会科学内部出现了最为关注的两大主题:一是致力于澄清理论,二是致力于为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确立坚实的基础,即“以多种理论模式作为建立秩序的根据”[12]。心理学的发展也证明,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离不开对基础理论的系统评价和反思活动。当前后实证主义者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划分为两部分内容:一类是元理论;另一类是实体理论。元理论是指以学科自身以及学科的研究状态及其发展规律为对象的研究取向,其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作为获得对理论更深刻的理解手段的元理论,努力发展现存学科理论的潜在结构;二是作为理论发展之前奏的元理论,即研究理论是为了产生更新的理论;三是作为中心观点之来源的元理论,即研究理论的目的是为了产生一种成为部分或者全部心理学理论之中心的观点。[13]一般来讲,元理论的研究价值在以下两种情境中最具有学术意义:一是当一门学科的主题概念出现某种转变,从而要求修改目前该学科中所通行的研究范式和纲领;二是由于学科很久没有进展,似乎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许多研究者越来越困惑,于是便对某一学科奠基者当初提出的学科目标的可行性、理论的恰当性等基础性问题提出反思、追问和质疑。寻找“心理学理论应该是什么”的潜在结构问题是目前元理论研究的重心内容。元心理学的基本学术领域是“致力于理解心理学的本质和潜力”[14]。

(二)多元方法论问题

方法论是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必然组成部分。新科学的理论基础必然要求重建科学方法论,以便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新的途径和视角。所谓方法论,是指讨论研究方法如何符合科学原理的理论,其包括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选择方法的依据、理论评价的标准、科学哲学对心理学的影响、方法与对象的关系、研究方法的利弊得失、心理学研究所应遵循的指导原则等。心理学方法论重点探讨诸多变量之因果关系的准确性问题,明确一些作为研究前提的基本观点。多年来心理学对理论研究排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其难以找到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黑格尔说过,方法并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和概念。因为观点结论的正确性必须通过方法来支撑,因而,近年来后实证主义者十分重视对心理学方法论问题的探讨,他们提出要确立一种多元方法论标准评价体系来解决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困境。长期以来,心理学界盛行着“方法中心论”观点,造成了现代心理学陷入一种理论上缺乏中心、而在方法论上试图保持一致的“独特”学科。后实证主义者反对以定量方法评价一切的做法,提倡多元化的方法论模式,认为方法的丰富性、多元性是学科成熟的标志。成熟学科的理论范式是相对稳定的,而方法是多元的,通过多样的方法可以揭示科学的丰富内涵。多元成分之间是互补的、和谐的,而不是对立的、不相容的。后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并不排斥实验和测量,而是强调要防止对实证方法的绝对盲从和迷信。主张实证研究应该成为多元心理学研究范式中的一元,而不应再享有特别的认识论地位。因此,后实证主义所强调的多元化方法取向,既尊重传统的科学方法如定量和实证的研究成果,也重视质的研究方法、叙事的方法和后现代主义的方法,倡导理论与方法的契合性和多样性。认为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地位,不能选择任何一种而排斥其他方法,应该根据研究的问题来选择研究方法。他们认为,目前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1适用于所有研究的方法;2适用于定量研究的方法;3适用于质性研究的方法;4适用于社区心理学的特殊方法。[15]其中第1和第3种更具有理论范式的研究特征。后实证主义者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理论研究不能长期停留在批评、质疑和反思的层面上,也必须运用新的知识和技术方法去阻止心理学的解体。近10年来,心理学理论研究在方法领域做出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元分析方法、结构功能分析方法、行动研究、模型方法、解释学、叙事心理学和质性研究技术的兴起,为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工具。

(三)文化反思与心理学的理论建设

从文化视角探讨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心理学研究的文化转向是加强心理学理论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切入点。文化与心理学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在文化中寻求意义是人类行为的真正原因。格根指出,作为文化资源的心理学理论研究需要从实证主义的范式中解放出来,把潜在的理论结构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布鲁纳晚年对认知心理学发展中的失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反思性批判。他认为,将冯特开创的另一个心理学研究范式理解为“民族心理学”是不正确的,而应该是“文化心理学”。因为冯特曾说,心理学应该看作是文化科学的代表(Geistewissenschaften),而不是自然科学的代表(Naturwissenschaften)。布鲁纳和奈瑟明确指出,文化取向的心理学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大失误是在开始阶段从“意义”转向了“信息”,意义概念被替换成了计算能力。目前“要还心理学以原貌”,要使认知革命复归于“意义建构”,必须使“心理学植根于文化,围绕着这些使人与文化相联系的意义形成和意义使用的过程来组织”科学理论。[16]在布鲁纳等人看来,心理学的理论建设包括软文化约束与硬文化约束两个方面。因此,心理学的文化研究既涉及对文化心理学的深入研究,同时也探讨心理学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品性,另外还需要重视学科文化制度建设和职业制度建设等要素。仅从制度文化建设层面上而言,心理学的文化内涵功能便非常突出。心理学的文化内涵不仅涉及科学观、方法技术方面的规范,同时还包含一系列社会规则、制度、政策文化的引导。国家的科学政策、社会体制、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历来是影响制约甚至决定心理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变量。作为文化制度建设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在科学建制设计、职业标准制定、专业人力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学术规范建设等领域,已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许多国家的文化政策对心理学的人力资源建设与职业培训起到了制度性的推广作用。例如,目前美国心理学有30多万专业工作者,日本是5万,以色列为1万,而我国只有不足5千人。美国心理学的繁荣得益于联邦政府所给予的许多特殊优惠政策的支持。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测验和评估在军队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美国军方对心理学的积极支持。而《国防教育法》、《中等教育法》等政策法规更是以国家立法的形式,使心理学在国家核心部门和国民教育制度中扎下了根基。现代西方的医疗卫生制度又使全体公民的身体健康具有医疗与心理治疗这样两套保护系统。近年来联合国科文组织也要求,在每6000—7500名中小学生中,至少需要1位心理学专业工作者(以此标准我国仅中小学便需要3万名专业服务者)。目前后实证主义者提出,要以更广泛的文化视野重建心理学的学科制度与职业制度。在我国,文化心理学研究已经有了相当规模,但是对心理学的制度建设研究探讨的不够,我们特别需要加强宏观制度层面的心理学文化建设力度。

(四)社会建构主义与修辞心理学

后经验主义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强调理论的社会建构特性。社会建构主义主要有三个派别:后现代的社会建构论、实在论的社会建构论和修辞反应的社会建构论。以格根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者提出,要“使科学主义心理学对人的扭曲需要让位于一种本来就应该是合理的并且是开放的心理学了,并且精神世界丰富多彩且充满思想、记忆、知识和态度的人类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17]强调在后现代的科学观、技术观、实践观基础上,建设更加人道合理的理想的“后现代社会”,探索出新的精神形式、文化样式和心理学样式。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科学理论是暂时的、可以修正的。心理学的概念、理论完全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心理学研究并不是知识的客观积累过程。心理学理论存在于学科共同体之间的语言沟通、协商之中,学科专业术语是对话、沟通和协商的结果,语言习惯的使用来自于语言前结构被普遍化为“科学事实”。以肖特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者则在科学修辞学的影响下,发展起了一种修辞心理学,这也为反思实证主义的科学基础提供了不少新的线索。修辞和叙事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一直受经验实证科学的排斥。实证主义者认为,科学理论通过中性的语言,以逻辑的、客观的方式表现自身,与叙事和修辞手段没有任何联系,科学必须以“理”服人。但肖特等人强调,修辞和叙事并不是文学的独有产物,实际上科学也在运用这种手段,以增加理论的魅力。修辞和叙事具有方法论意义,科学陈述其实都建立在修辞的操作上。通过修辞和叙事手段,理论可获得语言系统的形式化和公理化表述,为判断理论陈述的一致性和完美性提供了形式化的标准。同时,“修辞和叙事作为一种方法论也是一个发明、创造和批判的过程,是一个理论意义的重建过程。修辞和叙事也具有认识论的意义”[18]。修辞与现实之间经常存在着许多矛盾,通过对这些矛盾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理论结构。

(五)辩证法心理学

社会建构主义和修辞心理学的崛起,也为重新反思辩证法和重建辩证思维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机遇。辩证一词具有多种含义,古希腊哲学中早期的辩证法包含有“对话”、“话语”、“修辞”、“劝导”等多种含义。自20世纪70年代末里格尔的辩证法心理学的出现,到80年代以来皮亚杰和新皮亚杰主义思潮的兴盛,再到当前哈夫曼的拓朴辩证法心理学的兴起,标志着“思想或事实的对立面的统一这种以正题、反题、合题的方式发生的逻辑发展”[19]。辩证法对科学理论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辩证法不仅为人们理解当代生活和社会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而且对心理学科学观重建的理解将具有更为开阔的思想视野和更为深远的历史眼光。人类的心理世界具有辩证的同一性,而非机械的同一性。有的西方学者提出,辩证法就是对非同一性的一贯认识。“人的精神、意识是最高的辩证法”[18]。辩证法超越了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抽象的两极对立,实现了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理想与现实等一系列矛盾的和解。这种思想智慧对于克服当代心理学的深层困境,推动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心理学理论在行动

后实证主义者提出,理论研究的社会实践应用问题也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在这方面,除了“需要奋力组织自己的理论体系”之外,理论研究也涉及了实践应用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讲,后实证主义的理论研究范式实际上也是一种主张生活实践的哲学,其强调心理学的作用应体现在现实生活中,认为心理学要像经济学、社会学那样,在市场决策、政治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实践中包含着前理论的成分。理论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公平与正义的保证是无法估量的,同时对人的实际生活也发挥着隐性的、实在的支配性作用。根格指出,关于心理学的理论如何行动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了两种比较成熟的模式即理论评价模式和合作反思模式。理论评价的行动模式是首先通过现象分析,确定有意义的行动方案,其次进行理论评价。在理论评价过程中,要求建立模型框架,做出合理的解释,制定实践行动计划。而合作反思理论的行动模式是,研究者与参与者共同持有一种假设并设立研究目标,然后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收集有用的数据信息,开展实践评估与校正活动,在实践中重新认识并发现新的可能方向。当然,“新的社会现实会导致新的研究模式再次产生”[20]。

三、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转换的意义

当代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中许多关键领域在性质上的变化,无疑对于国内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意义。

(一)持续创新是心理学进步繁荣的不竭动力

心理学是在西方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土地上成长壮大起来的一门学科,西方学者仍然在反思与修正传统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以追求和建设更加完美的心理学。推动西方现代心理学持续进步的根本动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思想的心理学;另一是作为科学的心理学。科学的心理学与思想的心理学并行不悖。后实证主义心理学研究范式更多地属于思想的心理学。同其他研究相似的是,西方当代的研究进展一直是中国学者认识和理解同类型问题的参照。与西方研究相比,国内研究经常处于理论滞后及错位的状态。我们往往只重视对西方“科学的心理学”资源的引进和转借,而对“思想的心理学”资源学习借鉴得十分不够。寻求中国心理学的进一步繁荣,需要从理论思想范式、学科制度、职业建设以及新型人力资源培养等方面持续创新,不断缩小与西方差距,努力把我国的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大学科。

(二)后实证主义的心理学研究标示着一种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的问世

确立一种适合于人的心理、行为研究的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实现科学观、方法论的转变,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追求。长期盛行的实证主义范式的科学观,基本上不适合描述及解释人类复杂多样的心理世界。那么,目前所需要的“新的科学观”或科学范式具有什么样的科学形态呢?应该说,当前西方后实证主义对此做出了积极的探索。社会建构主义、科学解释学、科学修辞学和辩证法心理学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和完善实证科学范式研究的局限性。只有选择具有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相统一的“多元范式”,才能超越当前实证心理学研究中的简单主义与还原主义困境。

发展心理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三个世界思想;世界1;世界2;世界3;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3-0118-05 收稿日期:2012-01-19

作者简介:李炳全,博士,肇庆学院教育学院教授526061

三个世界理论是由波普尔(1972;1977)和艾克里斯(1970;1977)共同提出的哲学理论。这一思想对心理学有很大的启发与借鉴价值,引发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建构及其发展重新审视,从中发现并解决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心理学的发展。

一、三个世界理论

依据三个世界理论,可依据存在或共存方式将世界上所有现象分为三大类,即三个世界,它们分别是世界1——物质世界、世界2——精神世界或心理世界和世界3——精神或心理活动的产品世界。“世界1”,又称第一世界,是物质世界,由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及其各种现象构成。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从非生物到包括动物和人的大脑在内的一切生物有机体等。它可分为无机界(非生物)世界(I)和有机界(生物)世界(O)。“世界2”,又称第二世界,是人精神或心理世界,它是包括意识状态、心理素质、主观经验、心理活动过程等在内的主观世界,可分为感性世界(S)和理性世界(R)。“世界3”即第三世界,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构成的世界,包括一切可见诸于客观物质的精神内容或体现人的意识的人造产品和文化产品,如语言、文学艺术、科研过程中的问题、猜测、反驳、理论、证据以及技术装备、图书、各种工具等。它可分为抽象精神产物世界(As)和具体精神产物世界(Ss)。通常人们认为世界2是非实在的,但波普尔等认为它对世界1尤其是对人和动物的躯体能起反馈作用,即它直接支配着人和动物的物质躯体并通过其活动表现出来。

上述三个世界是有区别的:首先,“世界3”尽管来自于“世界2”,但却不同于它。后者是心理和思想的状态和过程,是主观的,而前者则是思想内容,是客观的,具有客观实在性与独立自主性。虽没有客观的意识、精神,但却有客观的知识,因为它的存在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所支配。其次,“世界3”也不同于“世界1”。前者有物质载体,已客观化于后者之中。如语言被物化在声波和书写符号之中;理论和文学被物化在笔墨纸张中;艺术品被物化在特定材料如画布、石块、泥土、树根等之中;技术被物化在设备之中。尽管没有后者的材料,人工产品和文化产品就无法制造出来,但若没有人的知识在这些物质材料中充当价值和灵魂,这些材料只是一堆无用的废料,所以前者是物质材料的思想内容。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这些思想内容,它们都自主存在着。前者不仅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且具有自己的生命,“一旦理论存在着,它们就开始有一个它们自己的生命:它们产生以前不能预见到的推论,它们产生新的问题。”此外,“世界3”还包括那些尚未被具体化的潜在对象。

但三个世界又是密切联系的,首先,世界1是世界2和世界3的根源,而世界2又是世界3的根源。世界1、世界2、世界3的顺序与它们的形成和出现的先后顺序是一致的。世界1的非生物部分是最悠久的;然后在此基础上产生世界1的生物部分,同时或晚一些又进化出世界2的感性世界,随后又出现了理性世界。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共同构成了经历世界。之后,随着人类的出现有了世界3,心灵产物世界,即人类学家称之为“文化”或“文明”的世界。其次,三个世界是相互作用的。主要表现在:(1)世界1与世界2相互作用:世界1是世界2的物质基础和活动内容,而世界2有反作用于世界1,对它产生影响。(2)世界2与世界3相互作用:世界2发现、创造或制造出世界3,世界3是世界2的产物,而世界3又反过来影响、乃至制约世界2,通过反馈进一步规范世界2,影响世界2的进一步形成与演变,尤其是影响他人的世界2,它体现出人与人的相互作用。比如思想家、科学家通过自己的精神活动提出某些思想、方法、理论或技术等,而它们被人们所认识、利用后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心理。(3)世界l和世界3相互作用。这一相互作用是以世界2为中介间接地相互作用。最好的例证是脑(世界1)与语言(世界3)的相互作用。它们通过人的意识、认识或学习而相互作用,结果既促进了脑的进化,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由此波普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和科学知识的发展都是通过“三个世界”的互相作用而实现的。

波普把由世界1向世界2再向世界3的作用方向称为“上向(行)因果关系”,可表示为:I-O-S-R-As-Ss;而把反过来的作用方向称为“下向(行)因果关系”,可表示为:Ss-As-R-S-O-I等。所以三个世界是一个可逆的完全循环。三个世界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三个世界理论可以作为心理学的一种元理论或理论基础,对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和研究有很大指导作用。若以此为指导,可以发现能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心理学的发展。

二、对心理公开性与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化的启示

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化,是把心理学变为名副其实的自然科学,使其真正步入自然科学的殿堂。这是自科学心理学肇始以来心理学家们尤其是主流心理学家们的梦想与孜孜追求。但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其前提或先决条件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应当像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那样具有公开性。所谓心理的公开性,是指心理能够被直接观察而无需主体的自我报告等自我表露,进而能被研究者或他人不依赖于主体客观地进行研究的特性。心理的公开化就是把不能直接客观观察的心理变为能够直接客观观察的对象,即不具有公开性的心理变为具有公开性。

心理公开性,是科学心理学的必要条件和基本要求,是心理学自然科学化的基石。众所周知,心理学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像物理学那样的自然科学,就必须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转变为像物理现象那样具有公开性,即可以被直接观察和重复研究。但心理恰恰不具备这一特性,而这成为心理学自然科学化的最大最关键。正因为如此,心理学在其发展历程中,不断追求心理的公开性,由此促进心理学研究方法、技术或手段、理论等的不断突破性发展。综观科学心理学发展史,可以说是追求心理公开性的历史,科学心理学的每一阶段的重大发展与突破,都是以心理事件的公开性为标志。自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在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化的需要推动下,心理学家们努力把心理转变为愈来愈具有像自然科学研究对象那样的公开性,即能够直接观察的无需被试报告的研究对象(李炳全,2011a)。

既然如此,那么该如何实现心理的公开化呢?依据三个世界理论,可从以下方面实现心理事件的公开性,并把它们整合起来相互印证。(1)依据世界2是由世界1进化演变而来的思想,从心理形成与发展的视界实现心理事件的公开化。进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活动主义认知心理学等都试图并已经做这方面努力。(2)从世界1是世界2的物质基础出发,通过研究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或生理机制实现心理公开化。当前认知神经科学、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就是这样做的(李炳全,2007)。(3)根据世界2的内容来自于世界1的思想,从心理活动的物质内容方面实现心理公开化,即世界1如何引发心理活动和心理如何对世界1进行反映。(4)依据世界3是世界2的产品或产物的思想,通过世界3实现心理公开化,即通过心理活动的结果(产品或产物如思想、方法、技术、工具、、提出或解决的问题等以及它们的制造和使用)把心理活动展现出来。(5)依据世界2是世界3的价值和灵魂的思想,通过对世界3的精神品性的分析、挖掘实现心理的公开化。(6)依据世界2有一定的可观察的外部表现如行为等思想,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技术手段实现心理现象的公开化。(7)依据世界2是世界1和世界3相互作用的中介的思想,通过二者的相互作用即世界1如何影响人们建构关于它的理论或知识和世界3又如何改变世界1(方式、内容等)来实现心理的公开化。

三、对心理学研究途径的启示

该怎么研究心理,是心理学家们一直关心且不能回避的问题。综观已有的心理学研究和理论取向或流派,都力图找到合适的研究途径。三个世界理论恰恰在这方面能够给我们以帮助,既使我们发现已有的心理学研究的不足,又能够使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心理学研究的路径。依据三个世界思想,可以发现心理学的研究途径有多条,且它们可以相互补充、互为证明、相互促进,而以往的心理学取向或流派只是从其中的某一条出发,采用一个视界,关注某一方面。具体说来这些路径有:

(一)进化路经:即沿着心理逐步进化的途径对心理加以研究与分析,以弄清心理由低级逐步向高级演进的过程与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弄清心理的实质。依据三个世界理论,世界2是由世界1进化而来的,由此就可以把心理的进化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心理进化过程的分析来弄清心理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李炳全,2011b)。这实际上是当代哲学所强调的溯源法或回溯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溯源法或回溯法是指对一个现象或对象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追根溯源,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再现其形成与发展过程的方法。它假定:(1)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与发展的根源,对其本质和规律,只有追溯到其本源,才能真正地掌握和彻底了解或理解与解释。(2)在事物发展源头上或最初形态,或许有多个发展路径,但由于种种原因,只选择了其中一个路径,事物当前的形态或现状就是按这一路经发展的结果,但该路径并不一定最佳,由此通过溯源或回溯,可以发现事物形成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更好地促进事物的发展。采用该方法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就形成了心理学中的进化路径。它可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心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影响与制约因素、作用、目的或目标、机能等(李炳全,2011b)。

(二)文化路径:文化属于世界3,是人的精神或心理活动的结果或产物。按照三个世界相互作用理论,文化既是心理活动的产品或产物,反过来又对心理活动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乃至制约。可以说,人的心理正是在创造文化或文化的反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形成与发展的。因此,文化可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路径,即文化路径,通过对文化形成过程、心理的文化依存性或文化品性、文化对心理的影响乃至制约作用等分析,弄清人的心理的实质及其与动物心理的差异(李炳全,2011b)。

(三)知识路径:知识与文化一样,属于世界3,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知识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之所以把知识专门列出来,作为心理学研究的路径之一,是因为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与通常人们所理解的文化(精神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差异。知识是人的认知的结果,知识的积累与更新进展,体现出人的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并且业已发现或创造的知识又能反过来作用于人的认知,促进认知的发展。按照三个世界理论中的上向和下向因果关系,人的心理(世界2)与知识是相互建构与相互生成的,一方面,心理是知识的因,它发现或构建了知识,另一方面,知识又反过来影响、改变心理,生成新的心理结构或特征。因此,通过对知识尤其是知识构建与发展中的心理的分析,可以揭示心理的实质和规律。

(四)生理路径:依据世界2是由世界l进化演变而来以及世界1是世界2的物质基础和成因的思想,可以通过研究世界1中的产生人的心理的脑来研究心理,这就是生理路径。

(五)活动路径: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实际上是通过人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实现的,人的心理不仅在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而且又通过活动得以表现,同时它反过来设计、控制、调节、制约活动,因此,活动可以作为研究心理的路径。通过对活动的分析,既可以弄清心理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也可以弄清心理的实质与特征。

(六)虚拟世界路径:虚拟世界是人通过自己的精神(心理)活动(世界2)构建起来的世界,人在虚拟世界中可以尽情地身临其境般地表现或展现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由于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同,与个体的真实生活无涉,即他在虚拟世界中的表现不会像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那样直接影响其生活,因而虚拟世界具有投射作用,把个体真实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进而使得心理学研究更客观直接。因此,有必要把虚拟世界作为心理学研究的路径。

四、对心理学研究方法论与研究策略的启示

(一)心理学研究方法论

三个世界理论突破传统的二元论思想,提出多元论主张。艾克里斯从人的经验具有统一性、人具有创造性这些事实出发,认为已有的科学成果并不能说明经验的统一性来自神经生理过程,创造性也是如此。由此,他反对哲学上的唯物论和唯心论的一元论以及将世界分为物质和精神的二元论。他说:“经验的统一性不是来自神经生理的综合”(Popper&John,1977)。该理论强调世界3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它具有世界1和世界2所不具有的特征,因而不能简单地用心物二元论思想来指导心理学研究。

在《自我及其大脑》中,波普尔和艾克里斯明确表达了反还原论和反决定论主题。他们认为,科学理论将新的形式引进到世界中,它不能被还原为观察。因为由世界1到世界2再到世界3是一个进化过程,世界2具有世界1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世界3具有世界1和世界2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因而无法完全实现把世界2还原为世界1,把世界3还原为世界1和世界2。价值不能还原为事实;精神不能还原为物质;语言的描述性和论证性层次不能还原为表达性和符号性层次。正因为如此,世界1不能决定世界2,它们又不能单独或共同决定世界3。未来不包含在现在或过去之中,过去不决定现在,过去和现在不决定未来。在物理学中存在非决定论,而在历史中也同样存在。这不仅是因为物理非决定论,而且还因为新的科学思想影响历史从而影响物理世界的进程。由于心理或意识是进化的先锋,因而其产品不是被决定的,也不是可还原的。这种思想启迪我们重新审视心理学中的本体论、还原论、决定论等元理论和心理学方法论,并在此基础上从新的视界设计并开展研究和建构理论。

(二)心理学研究策略

研究方法与策略属于世界3,是其中的知识部分。但在三个世界中,属于世界3的知识是最难理解的。波普尔认为,知识(主要指科学知识)具有以下特征:(1)始于问题;(2)在于寻求真理——寻求客观上正确的说明性理论;(3)不是对确定性的寻求,而是与错误、差错作斗争,通过寻求错误并纠正它们来达到寻求真理之目的。因为“由于我们永远不能确切地知道任何事情,简直不值得寻求确定性;但寻求真理却非常值得,我们主要通过寻求错误来这样做,以便我们能纠正它们。”(4)总是假设的。由此,科学方法是批评方法,即寻求和消灭错误并服务于真理的方法,亦即证伪方法论(1998)。这说明波普尔把证伪方法或寻找并纠正错误作为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心理学研究也不例外。

该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运用可表现为:(1)探寻已有心理学理论的不足或错误,并不断修正、完善乃至建构新理论;(2)分析已有的心理学研究及其结果和解释的不足,以便作出更为科学的研究和解释;(3)对人们习以为常的看法或公设、公理等加以研究,寻找其漏洞或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研究和建构科学理论。

证伪方法是促进整个心理学的重要方法,许多新取向、新理论或方法等都是针对以往心理学的缺陷或错误而产生或发展起来的(李炳全,2005)。

五、对心理发展的启示

发展心理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多元取向;发展趋势

一、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

1.建构主义取向

从某个角度分析,在教育心理学中建构主义已经发展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产物,并且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变化,在诸多刊物中建构主义这一内容均得到体现,比如《英国教育心理学杂志》《教育研究回顾》等。从理论上分析,虽然建构主义并不是一个比较单一的理论,但是其内容多以强调解决问题、强调合作学习等,所以说建构主义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的,尤其是在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培训中具有代表性,当然,这种模式会一直持续下去,逐渐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2.后现代主义取向

后现代主义同样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哲学思潮,其代表人物包括伽达默尔、德里达等,从后现代主义的诸多作品中可以了解到主张多元化,对还原论有所反对,且后现代主义提倡方法的多元化,对教育心理学而言具有推动性。其中在后现代主义中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表现是在后现代主义思维的影响中涌现出一大批全新的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性话题,比如,跨文化研究、个体差异、网络教学等。

3.认知主义取向

在20世纪末认知心理学诞生,且在心理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逐渐演变为一支非常重要的流派。毋庸置疑,认知主义在心理学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不仅可以为心理学提供连贯的观念,还能推动心理学的创新发展。其中在认知主义取向中,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迁移、先前知识作用、分散联系、储备知识等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然,根据相关文献得知,在近几年认知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内隐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社会认知理论、动机研究已经成为认知主义理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

4.人本主义取向

从某个角度分析,在心理学中人本主义被称为第三势力,而且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由国外诸多研究家提出了众多理论模型,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罗杰斯的个体中心理论,无论哪一种理论,均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教育发展中离不开方法论、跨文化理论,还需要从多维度以及多途径角度分析,所以,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分析,均可以清楚了解到人本主义当前已经发展成为极端机械主义的矫正器,尤其在某一个特殊情况下,人本主义往往以人道主义在整个研究中得到复苏。

5.行为主义取向

在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取向以全新的研究取向出现在人们身边,其中与行为主义取向相关的包括个别化教育系统、不间断的持续默读。从整个发展趋势分析,现阶段受到应激影响的行为主义已经不存在,这种情况导致心理学家受到批判,甚至导致心理学湮没在社会中。过几十年的发展,行为主义演变得比较温和,而且将各个流派的内容进行了融合,虽然缺乏绝对话语权,但是却出现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即行为主义教学方法仍旧属于主流教学方法。

二、新形势下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总而言之,教育心理学是传播心理规律的一种科学,是以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作为发展基础的,自教育心理学出现以来受到诸多思维的影响,无论是哪一种取向,所形成的现实性、客观性等,均能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在当前的发展模式下,教育心理学会呈现出以下几种形式:

1.实现理论观念的融合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分析,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会导致人们过分追求多元化,几千年前的理论流程不能再重演,而且能够实现多种理论观念的融合,这些理论的多元化融合能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与进步。

2.实现研究情景的生态化

在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下,教育心理学的社会价值期望逐渐增加,虽然从全局出发教育心理学理论已经比较完美,但是仍旧存在非常多的缺陷,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研究者也明显感受到与社会现实有所脱轨,所以在这种发展背景下,需要尽可能地在自然环境中创设非参与式研究情景,从根本上探究现实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行为机制,如此才能促使教育心理学贴合教学实践。

3.研究视角呈现多样化

根据相关文献得知,在近几年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下,大多数现代教育心理学家会利用后现代主义思维实现对传统理论体系的构建,能够从崭新的视角出发,实现对教育心理学的审视。此外,教育心理学在研究视角上所存在的各种固执、偏执等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从多个因素以及多维空间进行研究。

4.研究方法具备综合化

在当前的研究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在科学心理学创建的时候仅仅认为加强实证才能推动心理学的发展,与性质类似,所以教育心理学也不例外,在整个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其研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其中所涉及的方法包括了叙事式、阐述式、客观式等,因为方法不同,所以在统一研究中的应用也不同,但是也只有保证研究方法的综合性,才能真正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与可持续进步。

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以及发展趋势往往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为了进一步实现对教育心理学的分析,本文主要对其研究取向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期望能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力娟,张大均.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及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学刊,2007(2):11-14.

[2]葛鲁嘉.心理学演进的当代思想潮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3-70.

[3]张礼娟,宋明玲.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挑战[J].学理论,2012(35):67-68.

发展心理学论文范文7

一、学习引领到位,舞动中心组学习的“龙头”作用

(一)以示范点建设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区委中心组学习

一是加强品牌建设。积极构筑中心组“红土学风”品牌,以品牌建设来推进理论进基层工作,全区37个基层党委(党工委)认真对照要求开展中心组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

二是明确学习规定。根据网区领导干部工作调整的实际情况和全区工作的需要,区委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区委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通知》,对区委中心组组织机构、学习主持人、考勤制度、学习形式等作出了进一步的规范,规定区委书记为学习中心组组长,分管副书记和常委、宣传部长为副组长,加强了对学习工作的领导。

四是严格学习时间。区委确定每次召开常委会半小时的学习制度,要求区委办和区委宣传部精心安排学习内容,并作为将要召开的常委会会议内容之一下发给相关领导进行审阅;区委学习中心组实行每月1次的集中学习制度。

四是延伸学习范围。网区委2012年7月9日召集包括全区19个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书记在内的党委中心组主要领导,专门召开区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由福建省龙岩海德馨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钦龙先生作“探讨海西应急产业基地建设”报告。

五是协助学习工作。区委中心组设立学习秘书,由区委办副主任和宣传部分管理论工作的副部长担任,专门负责中心组学习的日常工作;区委宣传部积极与新华书店联系,选购一些热点理论书籍发放给中心组成员。

六是活跃学习形式。积极推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形式,适时邀请专家教授前来授课指导和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去年来,先后组织中心组成员前往后田暴动馆、第五届世界龙岩同乡恳亲联谊大会和首届海峡两岸机械产业博览会现场、志高动漫园等实地进行学习观摩。

七是领导示范带动。建立“区领导挂钩联系理论学习制度”,区领导身体力行前往各基层党委进行宣讲,对基层党委中心组和干部群众理论学习进行指导和督查,发挥领导示范和表率作用。区委学习中心组学习对基层党委开放,每次学习安排2—3个基层党委中心组领导前来观摩互动。2012年至今,区委学习中心组共组织学习35次。

(二)用示范点建设标准要求基层党委中心组学习

一是完善考核制度。区委在对乡镇、街道和区直机关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和实施细则中对各基层党委(党工委)中心组工作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健全党委(党工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要求做到“六有”,即有机构、有计划、有网报、有总结、有记录、有考勤,全年集中学习次数不少于12次。多年来,党委(党工委)中心组学习工作作为推动全区理论学习深入开展的强大武器,在老秘网区得到了很好的坚持和发展,并作为年终必检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全区宣传思想工作考核。

三是积极提供帮助。区委宣传部积极为各基层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提供师资力量、学习材料、网络支持。2012年以来已先后为大池、西陂、东肖、中城、江山、铁山、交通、机关党工委等中心组理论学习进行帮扶。区委每年对学习成效好的基层党委(党工委)学习中心组进行评比表彰。

二、学习重点到位,突显理论进基层工作内容。

(一)明确理论进基层工作指导思想、工作重点

区委召开理论进基层工作专题会议,指出全区理论进基层工作要坚持统一思想巩固根基,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着力在深化学习、深化研究、广泛普及上下功夫,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坚定性。2011年以来的工作重点是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和龙岩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纪念建党90周年。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和龙岩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牢记嘱托、创先争优,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主线,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契机,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党史知识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二)紧扣中心开展理论进基层

适应形势任务要求,及时做好各个时期党的方针政策和区委、区政府的各项中心工作的传达。根据不同群体的思维特点、关注问题的差异性,聚焦热点难点,及时学习和宣传网区深入实施“两个带动”战略和加快“两个先行区”建设的方针政策。广泛开展诸如征地拆迁、水污染治理等理论进基层的形势政策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让群众对党的理论产生亲切感、认同感。

三、学习载体到位,丰富理论进基层形式

(一)构筑互动共享的理论进基层平台

在全区深入开展“红土学风‘周学月讲’”活动,深入学习讨论,理清科学发展的思路,推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形成科学发展的气势和态势,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老秘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跃升;结合理论进基层工作,开设理论学习“百家讲坛”,邀请区内外专家学者结合网区情况开展讲座,帮助广大干部提高科学发展的意识,增强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战略部署与工作任务的准确性和自觉性。在“周学月讲”和讲坛活动的影响下,网区涌现出了许多较好的理论进基层的学习载体。

(二)举办理论进基层主题学习活动月

以学习活动月带动党员干部学习,确保学习持久深入。网区在理论进基层工作方案中,要求进一步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大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海西发展规划、胡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等重要内容的力度,各基层党委(党工委)每年必须安排2个以上的主题学习活动月。根据区委的部署,网区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组织开展了“十二五”规划、“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等主题学习活动月,通过集中学习、撰写心得、征文研讨、知识竞赛等确保了学习取得较好的成效。

(三)深入开展理论进基层巡回宣讲活动

以区理论巡回宣讲团为骨干力量,组成区、镇、村三级理论宣讲队伍,深入机关、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开展理论进基层宣讲活动,切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宣传到群众中去。2012年以来,共在区直部门和乡镇、街道及村(居)宣讲300多场,听众近5万人。

(四)发挥本地理论人才资源在理论进基层中的作用

在全市首创干部“菜单式”学习教育培训制度,直接服务于本地干部学习培训和经济社会发展。区委下发了“网区干部‘菜单式’教育培训备选课题”通知,内容涉及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层面;同时,还将讲课任务直接分解落实到部门、单位的有关领导和专家,且提供了相应的联络方式,直接为全区基层干部培训和科学发展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也组建了业余宣讲团深入村(居)开展理论进基层宣讲活动。

(五)多形式扩大理论进基层覆盖面

结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和龙岩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纪念建党90周年学习宣传工作,我部开展了全区性的学习宣传栏检查活动,增强理论进基层的影响力。同时,巧借丰富的文体活动、三下乡活动,以晚会、文艺作品展演、方言节目、书画展览、电影放映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党的丰功伟绩、党风廉政、平安网、计划生育、环境保护政策等普及。发挥现代传媒优势,借助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平台,增强理论进基层的知识含量和信息含量。

四、宣传调研到位,推动理论进基层工作深入持久

(一)加强理论进基层宣传工作。全区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理论创新成果以及区委、区政府的战略决策、战略部署和各时期的中心工作来开展理论进基层宣传,起到了加强引导、释疑解惑、凝聚力量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能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积极探索适应各自需要又能与时俱进、形式新颖的理论进基层宣传形式,化抽象的理论为浅显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加快理论进基层的步伐。

区委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等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理论进基层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理论进基层氛围。网区先后举办了“唱响和谐•舞动激情”龙岩中心城市广场红歌大赛、“党在我心中”纪念建党9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

文明城区文明人”建党90周年演讲比赛、“党在我心中”征文比赛;拍摄电视宣传片《红色网——寻访革命基点村》;开展了“优秀共产党员”风采展播活动、学习型党组织“视频党课”学习教育活动、“开局之年新跨越”系列宣传活动、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七一”当天,网区各级各部门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收看庆祝仪式,聆听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行深入的学习讨论。区委机关报《龙岩乡讯》、龙津频道、网之窗、网宣传网等,积极制作专题,开设专栏,宣传报道网区各级各部门学习宣传贯彻的最新举措。红坊镇充分利用完善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在全镇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东城、龙门、江山、东肖等乡镇、街道发挥辖区内群众文艺团体的作用,结合中央精神,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定期开展理论进基层宣传活动。全区各类文化大户和农民之家积极投入到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进基层宣传中,及时准确地把党的声音宣传到千家万户。

五、责任落实到位,做到理论进基层工作分工明确

发展心理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后现代语境;心理治疗;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1-0044-03

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西方传统道德危机、机械论世界图景崩溃、后现代哲学理念引导的社会、科学、哲学背景下产生和兴起。后现代主义思潮孕育的后现代主义精神对心理学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相对于心理学理论研究而言,“心理治疗否认普适的知识存在、尊重知识体内在的差异性、推崇新实用主义”,[1]与后现代主义认识论存在共通性。由于这种知识观和认识论上的共通性,心理治疗方法的研究与发展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反应更为灵敏。

一、后现代语境下心理治疗的含义

(一)后现代精神的实质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源于20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其倡导的后现代精神具有极其丰富、复杂的思想和理论内涵。例如,法国哲学家利奥塔(J.F.Lyotard)认为后现代精神在于“去中心”和“多元化”;[2]美国思想家艾米兰(E.Amiran)和安斯沃斯(J.Unsworth)指出,后现代精神是一种对不可还原关系的知觉,这种关系不能被发现,但它存在于所有的事物中。[3]美国哲学家格里芬(D.R.Griffin)则认为,“创造性”是后现代精神的重要特征。[4]我国学者麻彦坤进一步指出,后现代认识论具有四个基本主题:无根基、零散性、建构主义、新实用主义。[1] 因此后现代精神可以归结为三点:第一,在知识观上属于多元论;第二,在认识论上持建构论或社会建构论;第三,在方法论上持新实用主义的观点。

(二) 何谓后现代语境下的心理治疗

在上述后现代语境下,心理治疗的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首先,普遍适用的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是不存在的,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技术应该更关注个体内在经验的差异性、并且更具有文化敏感性。其次,心理疾病的“真相”不是永恒的,是个体与治疗师之间构建起来的,那么通过心理治疗参与者的重新构建,就可以达到心理成长的目的。最后,方法的合法性在于它的有效性,[5](P65-71)那么所有可以促进心理成长的知识都可以成为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的资源使用。这种后现代语境下心理治疗内涵的变化暗含了后现代心理治疗的三个发展方向:第一,心理治疗方法应该从西方单一的文化语境向多元文化语境发展,本土心理治疗方法应该是后现代心理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第二,后现代心理治疗的重心应该是帮助个体重构自我经验,赋予个体调控心理的内在能量,从而达到心理成长、克服心理障碍的目的。第三,来自不同学科、不同文化形态中的心理治疗思想和技术都可以为后现代心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后现代精神冲击下心理治疗理念的转向

(一)从西方文化语境向多元文化语境发展

在西方文化语境下,心理治疗的基本信念是运用某种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对个体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然后根据这种标签式的诊断提出解决方案,并通过方案的实施来恢复患者的心理健康。这种心理治疗理念的实现需要以三条必要的理论预设为基础:第一,心理治疗理论、技术及其所描述的心理疾病是客观存在并且普遍适用;第二,这种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必须保持“价值中立”;第三,心理疾病的完全解决是恢复心理健康的唯一途径。后现代语境下的心理治疗否认了一切现代心理治疗理论预设存在的必要:首先,它认为传统的心理治疗知识只是建立在一种解释性理论框架上的创造和发明,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5]一种解释性理论必然依据特定的语言与文化,其适用性也不可能超出这种文化范畴。其次,包括心理治疗理论构建者在内的所有心理治疗参与者的生活都由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以特定风俗、习惯、制度、传统为基础的“生活形式”构成,因此不可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价值中立”的心理治疗。最后,后现代心理治疗认为心理问题是个体心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可以通过经验的重新构建,赋予个体心理能量而达到新的平衡,使个体恢复健康状态。这种经验的重新建构也必然要依据个体特有的“心理资源”。[6](P38-57)因此,在后现代精神的引导下,心理治疗正朝着基于本土文化的方向发展,致力于提高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对受本土文化传统驱动的心理问题的敏感性。

(二)从单一心理学探索向多学科、多形态交叉结合发展

现代西方心理学信奉科学主义和客观主义,在关于心理治疗方法的合法性上只承认能够被人的感官所感知的客观世界所提供的经验才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因此,现代心理治疗方法一般都要依托在观察、实验基础上产生的心理学理论。而后现代主义则认为个体无法超越主观存在的思维模式和概念系统去判断和推理,因此观察的经验或是实验结论不可能是中性的,这就将现代西方心理治疗方法这座宏伟大厦置于在没有基石的沙土之上。同时,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在方法论上持新实用主义的观点:知识的产生从试图描述本原实在转向收集能有效地实现预定目的的行为描述的程序表。[4]即接受了等值结果(Equifinality)的观念,认为同样的结果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取得。正如格林(M.J.Gielin)指出:“理论上存在多种途径,生理的或心理的,都指向同样的结果,即治疗提高的结果”。 [7](P123-214)因此,后现代心理治疗可以吸收各种形式的知识作为其治疗方法的资源。心理治疗既可以是一种文学性的解脱方式(A Form of Literary Liberation),如叙事疗法(NPT),也可以是一种哲学形态的心理咨询方式,如哲学心理咨询(Philosophical Counseling);既可以接受本土心理治疗的救心方式,如道家认知疗法(ABCDE),也可以是类同形态的心理治疗技术,如混沌理论(Theory of Chaos),甚至宗教、巫术与心理治疗方法在作用上都存在着某些意义场域同构。

三、 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研究的新进展

(一)西方经典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的新进展

著名心理治疗理论家内梅耶(Neimeyer.R)和里斯金(Raskin.J)把后现代心理治疗范式分为三类:即建构主义治疗范式、社会建构主义治疗范式和叙事治疗范式。[8]建构主义治疗范式侧重对个体的自我概念的建构过程进行重新考察。[9](P8)社会建构主义心理治疗则认为一个人存在的意义是被其所处的特定文化所规定的,因此该范式强调系统性和合作性的治疗模式。[10](P24)叙事范式则鼓励和帮助来访者摆脱压抑性的、占支配地位的叙事方式,让自己成为一个积极的生活故事的作者。[11](P253-261)在这三种范式下产生多种经典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如焦点解决短期技术(Solution Focused Brief Counseling/Therapy)、家庭心理治疗方法(Family Psychotherapy)、叙事心理治疗方法(Narrative Psychotherapy)等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后现代精神影响的持续扩大,西方经典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第一,出现了现代心理治疗方法与后现代相整合的趋势。如精神分析与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技术结合,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精神分析的方法确定问题的焦点,然后通过正向的、朝向目标的解决问题的积极观点,来促进改变的发生。叙事疗法与人本主义疗法相结合,郑晓芳博士指出,[12](P73-75) “人本主义疗法与叙事疗法存在共同的人性观,因此,这是可以加以整合的。”第二,开始区分不同文化观下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如20世纪80年代后的家庭治疗不仅把个人置于家庭情景中加以理解,而且还考虑家庭所处的更大的政治、文化环境。[13](P151-155)代表性的疗法有 Schwartz 等人的家庭系统疗法 、Breunlin 等人的元框架模式、Pinsof 的问题中心疗法等。

(二) 本土心理治疗方法对后现代心理治疗的贡献

现代系统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大都产生于西方,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应用于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时往往会产生不相容的矛盾。本土心理治疗的兴起是心理治疗在后现代精神影响下,向多元化发展的必然方向。本土心理治疗方法的发展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心理治疗对象的转化,这一阶段主要是使用西方心理治疗方法治疗解决不同文化背景中个体的心理问题。第二阶段是方法的拓展,研究者试图增加西方心理治疗方法对本土文化的敏感性,开始寻求多样性的方法。第三阶段是寻求立足于本土文化资源的原始性理论创新阶段。而对后现代心理治疗具有重要贡献的则是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原创性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表现为两个不同层次:第一个层次,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直接寻找心理治疗的方法,如情志相胜疗法、相反情志疗法、物证释疑疗法、情趣易性疗法等。[14](P64-65)第二个层次是深入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心理治疗理念,结合西方心理治疗的解释框架进行理论创新,如悟践疗法、道家认知疗法等。本土化心理治疗极大地丰富了后现代心理治疗的内涵,增强了其文化敏感性,迅速地使心理治疗的性质由“客观知识”转变为对个体“有用的知识”。

(三) 类同形态心理治疗对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的贡献

所谓类同形态的心理学指的是,在与心理学相类同的或相接近的科学分支或科学学科当中存在的人类心理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15](P12)后现代心理治疗同样可以从类同学科中吸收营养,来发展自己。例如,心理学家将混沌理论引入心理治疗领域,基于这种理论,美国学者威廉姆斯(Williams)和阿里戈(Arrigo)认为大部分的病人其实没有病,他们所需要的是帮助他们适应变化的环境和自我,而不是带有强制性质的“治疗”。[16](P155-162)混沌心理咨询理论所支持的方法包括,敏感性分析法、混沌反控制法等。此外,后现代心理学还从哲学中汲取了心理治疗的资源,形成了哲学心理咨询学,哲学心理咨询是一个在整合哲学与心理咨询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哲学心理咨询,以对话而不是诊断为核心,不是将来访者看成病人而是看成健康人,其基本形式是在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展开一种自由的对话。哲学心理咨询在国外已经有三种比较成熟的方法取向,分别是马里诺夫(L. Marinoff)的“宁静”法,瑞比(P. Raabe)的四阶段法,Achenbach的超越方法。最后应该指出,宗教、巫术也具有一定的心理治疗作用,也可以作为后现代心理治疗的心理学资源存在。

[参考文献]

[1]

王岳川,尚冰.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Amiran.E ,Unsworth.J. Essays in postmodern culture[M].New York:Publication Data,1994:47-52.

[3]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麻彦坤.后现代认识论与治疗心理学的实践认识论[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

[5]汪新建,等.后现代视野中的心理治疗及其思考[J].心理科学,2004(12).

[6]葛鲁嘉.心理资源论析:心理学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形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7]Gielin.M.J.The Psychotherapist Guide to Psychopharmacology[M].New York:Free press.1990.

[8]Neimeyer.R. Raskin.J. Construction of disorder: meaning-making framework for Psychotherapy[J]. 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0.

[9]Guidano, V. F. The self in process: Toward a post- rationalist psychotherapy[J].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91.[ZK)]

[10][ZK(#]Berger, P. L. Luckman, 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J]. New York: Bantam, 1996.

[11]Omer, H. Strenger, C. The pluralist revolution: from the one true meaning to an infinity of constructed ones. Psychotherapy, 1992, (29).

[12]郑晓芳,崔酣.叙事疗法与人本——存在疗法整合的人性观探析[J].医学与社会,2010.

[13]王新建,吕小康.整合:西方家庭心理治疗领域的新趋势[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14]向慧,张亚林,黄国平.中国本土化心理治疗的回顾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6,27(2).

发展心理学论文范文9

发展性教学理论,是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和教学专家列。符。赞可夫经过20年的持续研究于1975年总结形成的。赞可夫的实验是在小学进行的,但其教学论思想反映了国际上50年代以后共同性的教育思潮,代表了教学论发展的新趋势,因此,影响远远超出了小学界和前苏联,成为世界上现代教学论的一个最有影响的典型流派。

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是在前苏联心理学家,也是他的老师维果茨基提出的“两种发展水平”也即“最近发展区”理论上发展和成熟起来的。维果茨基认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便确定着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他指出:“这种在成人的帮助下儿童今天所作的事,明天他就会独立去完成。”维果茨基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不仅揭示了儿童发展的现实可塑性,而且指出了教学作用于儿童发展的明确途径:教学不能只是适应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应积极地创造最近发展水平,让学生经过紧张的努力,将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心理机能的形成不断推向前进。

但是,正如赞可夫在1963年出版的《论小学教学》中所指出的:“维果茨基正确地强调指出了教学对于促进儿童的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趋于形成的作用,但是他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学生发展方面的成效,可能随着教学过程的安排的不同而表现得大不相同。”于是赞可夫提出了“教学的结构决定学生发展进程”的重要思想,指出“教育作用的完整性是保证教育作用对发展有高效率的关键所在”,主张以整体性观点来安排教学结构,组织教学过程。

在用整体性观点安排教学结构、组织教学过程时,赞可夫认为,“必须有这样一些安排教学过程的原则,使这些原则能够成为所有学科教学的核心”。(《论小学教学》第23页)这个核心就是他在实验过程中制定的五项教学论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5)使全班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发展性教学这五项原则的使命都在于指导和调节教学的发展作用。但是,这里赞可夫所探讨和强调的是教学对学生一般发展的影响。在这之前,前苏联教育学和心理学著作在涉及教学与发展问题时,历来只限于教学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影响。赞可夫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从“儿童心理是整体发展的”这一客观事实出发,探讨和研究“教学与学生的心理一般发展的关系”或者说“教学对儿童的心理的整体的影响”。也就是说,赞可夫所强调的“一般发展”,既不同于“智力发展”,也不同于“特殊发展”。所谓“一般发展”,就是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强调“一般发展”,就是不片面地分析研究个别的特殊能力,而是强调一些个性属性的形成和质变,这些个性是学生顺利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教材的基础,从学校毕业以后,又是他们在任何一种领域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基础。

赞可夫所倡导和实践的上述发展性教学理论对我国语文教育以多方面的影响或启示。

我国语文教育强调课程、教材、教法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发展作用,而不是简单地适应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文学教育、情感熏陶过去一直、现在更是愈来愈受到语文教育家们的青睐和重视。虽然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质一直被认为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但这“工具性”并不同于美国一度盛行的“纯实用性”。尽管在语文教育过分追求“科学化”、“技术化”的过程中,文学教育、情感熏陶不免有“淡化”甚至“”或“扭曲”的现象,但文学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比例仍占“大头”这一事实,使文学客观上对学生还是起着或深或浅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我们知道,文学,是一个民族心灵的历史、情感的历史。文学教育说到底是情感熏陶、情感教育。情感是生命的源泉。就人的培养来说,离开情感的熏陶,也即生命激情的张扬,就不会有灵性、创造力,也不会有信仰和人格,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德育、智育。同时,文学又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是语言的最高层次。民族情感的熏陶、文学语言的感染区别于一般实用性文字“模仿”的地方就在于它对人的灵性、创造力的“提升”作用、发展作用。显然,我国语文教育重视文学教育、情感熏陶与发展性教学理论中强调积极创造最近发展水平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1.要恰当地把握好我们的“高难度”、“高速度”。一方面,我们的课程与教材要有足够的“难度”和“速度”,保证学生适度的紧张,让他们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愿望;另一方面,学生又不至于因为“难度”太大,或“速度”过高,而望洋兴叹,信心不足。应当指出的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势下,一些课程与教材的“难度”有盲目“攀高”的现象。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界人士及有关方面的关注。

2.“理论知识”应成为教材的“主线”,在学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语文教材的线索不够清晰、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语文教学的发展。语文学科的“理论知识”作为教材线索在教材中表现得不够鲜明,这已为不少学者明确指出。因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某种程度上表现出盲目性和随意性。当然,语文教材因为语文学科的特点,不可能像理科教材那样表现为非常明晰、非常清爽的“直线型”结构,而只能“螺旋型”地呈现其结构。但是,“螺旋型”结构也必须有一个相当清晰的线索,学生的发展才有一个清晰的轨迹。

相关期刊